雨水利用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3: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雨水利用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雨水利用方案

篇1

关键词:城市雨水利用现状;技术;前景;建议

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地区的局部气候条件,由于这些气候要素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到城市,特别是大都市的降水条件。例如,在大都市中,几乎所有气候要素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地表的改变,使地表上的辐射平衡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了空气的运动。工业和民用供热以及机动车辆增加了大气中的热量,而且燃烧吧水汽连同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送入大气层中。建筑物能引起机械湍流,同时城市作为热源可导致热湍流。城市上空的凝结核、热湍流以及机械湍流可以影响当地的云量和降雨量。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工排水系统的完善地表植被覆盖率降低,滞水迅速排泄,导致局部蒸发量大为减少,市区内的绝对湿度下降。

雨水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在城市水循环系统和流域水循环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人类的活动造成植被减少或破坏,城市发展中不透水面积的增加,导致了城市雨水大量排放、地下水位降低等问题,进而导致雨水流失量增加和水循环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并引发一系列环境与生态问题。我国许多城市水资源严重不足,而大量雨水资源却白白流失,雨水利用率不足10%。针对这样一种现状,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技术应用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可实现节水、水资源涵养与保护、控制城市水土流失和水涝、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少水污染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目标。

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方式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屋面雨水收集利用

城市中屋面的面积占去了整个城市硬质表面的30%左右,采用屋面可以吸收汇集部分雨水,增加城市雨水的回收利用,减缓雨水排放,改善城市水环境。将雨水从屋顶收集后,通过重力管道过滤,然后雨水通过稳定的进口流入储水池,处理后由泵送至各用水点,根据区域的要求和具体项目条件,可用于补充地下水、绿化、冲洗道路、停车场、洗车、景观用水、建筑工地等杂用水,有条件的还可作为洗衣、冷却循环、冲厕和消防的补充水源。

2、路面雨水收集利用

路面雨水收集系统可以采用雨水管、雨水暗渠、雨水明渠等方式。水体附近汇集面的雨水也可以利用地形通过地表面向水体汇集。

利用道路两侧的低绿地或有植被的自然排水浅沟,是一种有效的路面雨水收集截污系统。雨水浅沟通过一定的坡度和断面自然排水,表层植被能拦截部分颗粒物,小雨或初期雨水会部分自然下渗,是收集的径流雨水水质沿途可以改善。但受地面坡度的限制,还涉及到与园林绿化和道路等的关系;浅沟的宽度、深度往往受到美观、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所负担的排水面积会受到限制;可收集的雨水水量也会相应减少。

3、雨水渗透系统利用技术

利用各种人工设施强化雨水渗透是城市雨水利用的重要途径,雨水渗透设施主要有渗透集水井、渗透性铺装、渗透管、渗透沟、渗透池等。研究表明,渗透设施涵养地下水、抑制暴雨径流的作用十分

显著。

渗水地面分为天然深水地面和人工渗水地面。前者以绿地为主。人工透水地面是人工铺设的透水性地面,如多孔沥青地面、碎石地面和草坪砖地面等,多铺设在道路两侧的透水人行道、停车场等。其主要优点是利用表层土壤对雨水的净化能力,对预处理要求低,技术简单;缺点是渗透能力受土质所限,需要较大的透水面积。

绿地是一种天然的渗透设施。它具有透水性好、节省投资、便于雨水引入就地消纳等优点;同时对雨水中的一些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截留和净化作用。目前我国城市规划要求有较高的绿化率。可以通过改造或设计成低势绿地,以增加雨水渗透量,减少绿化用水并改善环境。低势绿地的缺点是渗透流量受土壤性质的限制,雨水中如含有较多的杂质和悬浮物,会影响绿地的质量和渗透性能。还需要和园林景观设计密切配合。

渗水洼塘即利用天然或人工修筑的池塘或洼地进行雨水渗透,补给地下水。种植草坪的洼地对雨水不仅有调蓄作用,还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同时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渗水池塘一般是人工修建的比洼地深的雨水滞蓄和入渗设施,其周围一般种植树木,也有较好的观景效果。

城市雨水综合利用应纳入雨水规划。城市雨水综合利用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选择雨水利用系统方案时,要特别注意地域及现场各种条件的差异,考虑城市和小区环境、生态和美学、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力求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孟玉. 城市雨水的综合利用.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6(6).

[2]李程.浅谈我国城市雨水的综合利用.能源与环境,2010(5).

[3]张晶. 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04.

[4]曹秀芹,车武. 城市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方案设计分析,2002(1).

作者简介

篇2

[关键词]隧道工程;洞内涌水;治理方案

中图分类号:TU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6-0118-01

一、引言

时代的飞快发展也大大增加了隧道工程的数量和需求,虽然隧道工程能够解决人们的交通等问题,但是,隧道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隧道洞内涌水,所以做好隧道洞内涌水治理的应用是十分有必要的。下面结合二广高速11标跑石界隧道工程施工中成功治理了隧道涌水问题的经验,就隧道洞内涌水情况与治理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二、某隧道洞内涌水情况

1、隧道出口左线涌水情况

跑石界隧道出口左线上台阶已开挖支护至ZK111+724,进洞227m。自ZK111+790始至ZK111+725,围岩逐渐由强~中风化花岗闪长岩发展为全~强风化花岗闪长岩,局部夹中~弱风化块石,节理裂隙极为发育,涌水逐渐增大(ZK111+735掌子面右侧拱脚上1m左右出现大股状涌水,涌水量在10m3/h左右;ZK111+725掌子面出现多处股状涌水,涌水量在13m3/h左右)围岩水稳性差,遇水软化、膨胀崩解呈软塑~流塑状,致使预留核心土体及掌子面崩解垮塌,扰动后成淤泥流淌。期间ZK111+764因掌子面右下部渗水导致右拱部坍塌,施工单位自行采取密排注浆小导管艰难渡过。

掌子面隧道埋深40m左右,V级加强支护,双层加密注浆小导管(拱部120°环向间距15cm),管长4.5m,每1.5m一循环,掌子面局部打设4.5m长注浆小导管,稳定掌子面,并增设上台阶临时仰拱。实际施工中,采取加大预留核心土体积(环形开挖宽度1~1.5m),掌子面打设注浆导管,机械配合人工开挖,且边开挖边喷砼封闭围岩,尤其是在围岩渗水较大稳定性极差的ZK111+735~725段,循环进尺缩短到40cm左右,工字钢架也由50cm间距自行调整到了40cm左右。在掌子面出现大面积股状涌水,导致掌子面及核心土体崩解垮塌,施工单位立即采取反复多次喷砼封闭,掌子面补打小导管及锚杆,挂网再次喷砼封闭,用下台阶石碴回填阻挡核心土体流淌等措施,第二天终稳定下来,避免了大塌方事故发生。之后施工单位试着采取降低上台阶开挖高度,人工开挖,又艰难往前推进了一米,但是涌水太大,围岩水稳性差,掌子面及核心土体呈流塑状,小导管注浆止浆困难,注浆效果欠佳,难以锁住围岩致使施工难度极大,且安全难以保证,考虑到前方地质条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于是暂停了掌子面施工。

2、隧道出口右线涌水情况

跑石界隧道出口右线上台阶已开挖支护至YK111+658,进洞250m。自YK111+725掌子面右侧拱脚2.5m高以下出现全风化花岗岩,且股状涌水至YK111+690全断面均为全~强风化花岗闪长岩,节理裂隙发育,大面积渗水,稳定性极差,到YK111+658.5,掌子面右侧拱腰出现大股状突水。隧道处于地表一主汇水沟旁,地势平缓,埋深在23m左右,围岩为全风化花岗闪长岩,水稳性差,遇水崩解、软化、膨胀,以致流淌。掌子面设计及实际施工措施基本与左线相同,感觉围岩稳定特差时,适当缩短循环进尺至40cm左右,加密拱架间距。尽管如此,期间YK111+625掌子面右侧拱脚因全风化岩涌水坍塌水平深度约3m,高约2.5m;YK111+703掌子面核心土体因渗水滑塌致使右拱顶坍塌高约5m,施工单位积极采取用钢管钢筋网作骨架喷砼,封堵坍口,用石碴围堵坍体,防止了坍方继续发展,之后采取密布注浆小导管封锁坍体艰难渡过;YK111+677掌子面左侧出现一滑面,且大量渗水,导致左侧半边核心土体及掌子面滑塌,左侧拱顶坍塌高约5m,施工单位积极采取之前措施进行有效治理;在用挖掘机清理掌子面喷砼封闭壳,开挖仅30cm左右,即喷砼封闭了掌子面,准备人工凿除清理周边围岩立架,不久,掌子面右侧喷砼开裂脱落,随即撤出开挖工人,再喷砼封闭,但围岩过湿,封闭不住,不停喷砼,不停滑塌,最终右侧拱腰突然一大股水连带泥土蜂拥而出,约有30m3泥土,右侧掌子面被冲塌,超前导管下垂,拱背泥土被冲空,施工单位立即调运了几块大块石围堵冲击体,防止了事态扩大,之后在掌子面的一榀拱架下又增加一榀拱架,采取之前措施补打小导管,小导管施工完毕后安装拱架,施工员调用挖掘机用斗压右侧拱脚处冲击体,欲使拱脚支撑良好,掌子面及拱顶泥土再次被水冲出,超前小导管再次下垂,根据围岩及地表情况,前方于YK111+629处隧道跨越水沟,实测埋深不到19m,考虑到施工安全,暂停了掌子面施工。

三、隧道洞内涌水治理方案

根据上述隧道洞内涌水情况,建设单位组织了监理、施工、设计等单位的专家对跑石界隧道出口左右洞地质情况进行了共同探讨,研究施工对策,决定根据左右洞掌子面的地质情况、地表地貌及地表水文监测结果,以及以往施工经验,建议采取地表截(排)水与洞内堵水相结合,综合治水,改善地质条件,具体如下:

1、在地表水沟上游ZK111+500处修一拦河坝,将水拦截,用一Ф60cmPVC管将水直接引至下游YK111+850处,防止地表流水下渗。

2、考虑到小导管施工长度及注浆的局限性,据目前地质情,洞内掌子面建议采取帷幕注浆堵水,即通过钻孔对掌子面前方及开挖轮廓线外一定范围的围岩进行注浆固结,在前方形成一止水帷幕,达到掌子面止水,改善围岩条件,提高围岩承载力,稳定掌子面的目的。具体参数建议:

1)掌子面围岩水稳性差,且有大量涌水,极不稳定,挖除掌子面核心土体,施工止浆墙时,施工不当将造成大塌方。考虑到掌子面稳又兼顾不给注成孔造成困难,清除核心土时由上往下逐步清理,边清边按75*75cm间距打设长4m药卷锚杆,并挂Ф6.5钢筋网,喷砼20cm封闭,若因塌孔,锚杆送不进时,则不得清除核心土,将核心土体表松散部分清除喷20cm喷封闭,直接施工C20砼止浆墙,墙厚最薄处不小于1m。

2)帷幕注浆一个施工段长度25m,注浆固结长度30m(预留5m止浆岩盘),注浆固结范围掌子面正前方及开挖轮廓线外6m,孔口套管Ф127,长7m,套管前方最小钻径Ф110,由于围岩为全风化花岗闪长岩,水稳性差,渗透系数小,为达到预期目的,注浆扩散半径考虑1.5m,孔底间距控制在2m左右,考虑到围岩含水量大,成孔后易塌孔,采取前进式分段注浆。浆液采用1:1(体积比)水泥―水玻璃浆液,注浆压力4~5MP。

3、由于围岩水稳性差,遇水崩解、软化、膨胀,以致流淌,扰动后即成淤泥,不考虑掌子面排水措施,若确需以排水为主,可在第1条基础上,在隧道两旁地表布设井点降水,截断地下水源。

上述措施经专家论证获得了专家的认可,并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帷幕注浆使围岩形成一定厚度且具有较高强度和稳定性的完整连续结石墙,隧道涌水量下降了 98%,达到了封堵涌水的目的。现场芯样充填饱满密实,抗压强度较原始地层提高了 2?4 倍,达到了提高围岩整体防渗性能和稳定性的目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隧道涌水问题的治理等方面的问题难度比较大,耗费时长较长,同时,外部客观原因影响较大。因而在面对隧道洞内涌水情况,应科学制定治理计划,对治理的过程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确保隧道工程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篇3

摘要:绍兴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高效和谐与持续发展。笔者立足绍兴市生态兴市的指导

>>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宿迁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 新疆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浅谈中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节约型社会建设中的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石家庄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分析 延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保护对策 大理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保护问题浅论 丽江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及保护分析 澄城县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方案 中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浅谈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 保定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思路与建议 延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 焦作市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问题研究 佳县毛一渠渠首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罗闸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 马龙县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问题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政治 > 绍兴生态市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研究 绍兴生态市建设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方案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绍兴市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关注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高效和谐与持续发展。笔者立足绍兴市生态兴市的指导思想, 从绍兴市水资源持续利用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绍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预测了绍兴市水资源供需的趋势,并根据绍兴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关 规划,提出了绍兴市水资源调控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供需;生态用水量;水资源调控 中图分类号:X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29(2004)04―0025―04

篇4

【关键词】厂区屋面;雨水回用;方案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水资源紧张是多个国家所面临的的共同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偏低,通过多种途径回收、利用水资源能够很好地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的状况。厂区屋面雨水回用的方案设计及实施要考虑到诸多方面的因素。

二、国内外厂区屋面雨水回用现状

1.国外雨水利用现状:雨水利用不仅是开源节流的一条途径,而且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水污染的控制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雨水利用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收集回用,调蓄排放和土壤如渗。其中调蓄排放系统的功能主要是减轻城市洪涝,符合规范《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的要求,规范也推荐了相应的适用场合,为削减城市洪峰或要求场地的雨水迅速排干时,宜采用调蓄排放系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各国已经开始了探索雨水资源化利用,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意识到了雨水利用的价值。很多国家已经开展了不同规模的雨水利用与管理的研究和应用。如德国计划将国内80%的路面改造为透水地面;日本也已经大规模铺设透水性地面;发达国家已经出台了有关雨水利用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法规等。

2.国内雨水利用现状:在我国,虽然对雨水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是真正的开始研究利用还是从本世纪80年代开始的,而且我国国家还是缺少技术标准,规范和法律法规等来规范这个产业。目前我国雨水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处于开发和探索阶段,在甘肃与宁夏等西部城市开发了一些工程,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北京、上海、大连等一些城市也有了一些雨水利用工程,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对我国的雨水利用技术进步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雨水利用方式选择的基本思路为:地面雨水采用如渗,屋面雨水采用如渗还是收集回用由技术经济比较决定,地面雨水采用入渗而不收集的主要原因是:1.地面特别是路面雨水污染严重,COD和SS等主要指标比屋面雨水成倍增高;2收集效率低,特别是绿地收集效率很低,是屋面雨水的1/4到1/5。

三、厂区屋面雨水径流水质分析

1.厂区屋面径流水质特征

引用同济大学不同类型的屋面径流水质数据作为参考,当累计降雨量在2mm以内时,屋面雨水的水质较差,污染最为严重,其中 COD、SS的浓度较高。而当累计降雨量>2mm时,屋面雨水的水质明显改善,污染物浓度大幅降低,并趋于平缓。从雨水的利用方面考虑,由于屋面初期径流污染物浓度较高,而径流量又相对较少,如果设置弃流装置,舍弃初期2mm径流雨水,则能有效减少对后续设施的不利影响。对不同屋面,弃流2mm初期雨水后的水质均优于不弃流初期雨水的水质。此外,其真色度均在25度以下,满足回用水质的标准,从屋面雨水利用角度考虑。

2.屋面径流沉淀试验研究

为了研究屋面径流的沉淀效果,试验将弃流2mm初期雨水的水样存放于15L的广口瓶中,静置于阴凉处,并定时测定上清液的水质变化情况得出,沉淀12h,污染物质得到明显的去除,溶解氧也随着沉淀时间逐渐减少,48h内降低了近20%。这主要是由于好氧物质被氧化,消耗了水中的氧所造成的。尽管如此,溶解氧仍能满足回用水质的要求,但是浊度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水质要求。

此外,对屋面雨水混合样还进行了自由沉降试验研究。SS去除率随沉降时间的变化基本成线性变化。几乎无需成本就可直接用于校园内人工湖等景观水回用。

3.屋面径流过滤试验研究

沉淀对屋面径流水质的净化有一定效果,但浊度仍不能完全满足回用水的标准。由此,考虑沉淀后结合过滤的方法,进一步处理屋面径流雨水。试验将沉淀48h后屋面径流水样分别经过0.45μm滤膜进行液压真空抽滤和滤芯重力过滤,研究不同介质的过滤。用0.45μm滤膜进行过滤可以有效去除浊度,去除率在95%以上。滤后的浊度在0.3NTU以下,这完全达到了水质标准。

四、 厂区屋面雨水的收集与处理

由于雨水的降水量受到不同季节降雨强度等变化影响较大水量在时空分布上极不均匀给雨水的收集带来一定的难度,必须建造适当的雨水调蓄池来调节高峰流量。而雨水收集后的处理过程,与一般的水处理过程相似,不同的是雨水的水质明显比一般回收水的水质好,主要是初期降雨所带人的收集面污染物或泥砂。其常规的收集处理流程为:集水―筛选―沉砂―沉淀―储水―过滤―清水池―提升回用。

厂区屋面雨水收集设有雨水斗,雨水斗的格栅或外设网罩,较大的污染物(如树叶等)即可筛除。屋面雨水经立管排至室外后,由室外雨水管网汇集,其上的雨水检查井设落底,即为沉砂井。所以雨水的筛选和沉砂在收集过程即可简单实现。由于一般的绿化浇灌、地面冲洒、露天观赏性水景等用水的水质要求不高,可以不经过滤消毒处理,在这种情况下,雨水利用工程的主要构筑物就是沉淀池和储水池。在雨水的处理方面,根据雨水中污染物含量以及需要达到的水质标准,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雨水的水质明显比一般回收水的水质好,依据试验研究显示,雨水除了 FG 值较低以外,初期降雨所带入的收集面污染物或泥砂是最大的问题。所以本工程采用弃流处理,为其进一步处理利用创造条件。雨水经过景观的附属构筑物及绿化和人工滤层的截留、过滤,再进行集中处理,简化了常规机械处理的流程,由此减少了投资,提高了系统实施的可行性。雨水的处理设备包括有格栅井以及沉淀池。沉淀池下方设有清洗排泥管,用来方便槽底淤泥的清洗排除,以维持沉淀槽的循环使用,然后采用砂石过滤器过滤,滤后的雨水作为绿化浇灌的水源。

五、收集厂区屋面雨水的方法

1.屋面雨水收集方式与构成。目前,收集屋面雨水采取的方式按照泵输送方式分成直接泵输送、间接泵送以及重力流雨水利用系统这三种收集方式。常规屋面雨水外收集系统主要由檐沟、收集管路、水落管路、连接管路等构成。其中雨水配管系统应该注意以下问题:雨水集水管路不能建筑物的污水排水管路或者通气管路共用,一定要单独设立配管。

2.屋面雨水回用的优化设计。(1)可以延缓各类防水材料的老化,提高屋面的使用周期;(2)减弱雨水径流数量,降低雨水资源的损失,调整雨水的自然循环与均衡;(3)降低雨水污染程度,其产生的径流具备较好的水质,对与后续的收集利用十分有利。

六、屋面雨水回用方案的实施措施

建筑雨水利用就是将水循环中的天空雨水以天然地形或人工方法收集、截流、储存、处理回用,供建筑及小区日常用水。雨水收集利用技术与住宅建设的结合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们由于水资源日益枯竭而望天兴叹的生活。而随着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北京泰宁科创科技有限公司参编的《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这一技术将会在全国得到快速普及,中国水资源日益枯竭、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现状有望得到缓解。这些屋面一般占地面积大,绿化比例高,有喷泉水池等水景观,并有完整的雨污分流系统,进行了一些雨水利用工程的改造。在较大面积的绿地及广场等地下可以设置地下式蓄水池或蓄水渗透池。在一些工业区,将雨水进一步处理,作为冷却循环用水节省小区或厂区内雨水管道的投资,在夏季即雨季用水高峰期缓解城市的供水压力,在长时间无降雨的情况下,可以由市政给水管网供给,这些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1.处理屋面雨水的程序。其处理程序为:屋面雨水雨水弃流贮水池清水池表面冲洗屋顶绿化等。

2.初期雨水弃流。屋面雨水污染物大多来自于屋面材料降解、空气中的沉积物以及天然降雨。因为屋面径流雨水常常产生初期冲刷效应,初期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含量比较高,水质污浊,伴随降雨的持续,一旦形成冲刷效应,径流雨水的水质将会显著提升。因此应该针对初期雨水采取弃流措施。通常面初期雨水的弃流深度按照2毫米到3毫米的降雨深度。

3.贮水池的合理设计。贮水池是屋面雨水回用流程中的重要构筑物,它不但发挥收集屋面雨水的功能,并且也发挥调整、沉淀的功能。在实际设计工作中,应该按照该地区多年的平均降雨量及对应的场次,然后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之后进行确定。

4.清水池的设计。清水的复用需要用水泵输送。规模小的雨水服用通常是使用潜水提升泵,潜水泵可以安装在清水池内。屋面采取了绿化设计,径流系数可以减小到0.3上下。

七、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通过对屋面雨水的回用能够很好地利用水资源。在实际操作当中,要严格控制过程,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邓风,陈卫.南京住宅小区雨水回用方案技术经济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13年,第3期:103-104.

[2]吴普特,黄占斌,高建恩,等.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2年.

[3]范懋功.建筑中水处理设施设计实践[J].给水排水,2013年,第11期:59-62.

篇5

关键词:城市生态小区 雨水综合利用 系统探讨

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许多城市的管理者更加注重对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进与完善,打造适宜人居的生态小区,水是对生态小区基础,生态小区功能越齐备,对水的依靠程度也就越大。中国的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存在水资源不足的情况,因此生态小区的水资源循环利用也就相当重要了。生态小区的雨水系统是生态小区水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生态小区的雨水直接排放变成为生态小区循环利用,发挥其最大价值,减少生态小区的市政供水量,对于生态小区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1、我国小区雨水综合利用可行性分析

1.1、我国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现状

我国住宅小区雨水研究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是为了解决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的用水问题,在西北、华北和西南一些水资源匮乏的省区,相继开展了对雨水的收集、蓄存和开发利用,以解决住宅区的家庭部分生活用水。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小区雨水回收利用在部分城市发展迅速,尤其是北京市在生态小区的雨水利用也有了切实可行的方案。随着近几年来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生态小区的雨水系统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生态小区的雨水系统的利用程度不高,还需要加大推广力度,以解决生态小区用水的供需矛盾。

1.2、雨水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1.雨水资源的水质水量

雨水中的杂质由降水中基本物质和所流经地区的外加杂质组成,主要含有氯、硫酸根、硝酸根、钠、钙和镁等离子(浓度大多在10mg/L以下)和一些有机物质(主要是挥发性化合物),同时还有少量重金属(如锡、铜、铬、镍、铅、锌)[1]。不经处理或者简单处理的雨水应用于小区绿化和洗车用水(《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以及景观娱乐用水是完全可以的。小区雨水还可以经过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处理后达到生活杂用水的标准。

2.雨水资源利用的特点

与常见的污水深度处理回用相比,雨水有以下优点更适合回用于杂用水:

(1)雨水处理工艺简单:雨水属轻度污染水,水质较中水要好的多,处理工艺简单,且水质更可靠,细菌和病毒的污染率低,出水的公共可接受性强。雨水利用的费用低,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投资少,运行费用低。

(2)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比较:雨水利用与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均可起到减少自来水用量、降低城市引水、净水边际费用和环境保护的效果。而雨水利用能更有效的减少排放量,节省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在暴雨时起到防洪减灾的积极作用。雨水渗透和储留还能提高地下水位,补充地下水的涵养量。

2、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的主要途径及主要方法

根据生态小区自生和循环利用的原则,在城市生态小区中应将雨水的直接排放变为生态循环再利用,传统的雨水排水体系正在向新型雨水排水体系转化[2]。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已将雨水利用和城市环境、城市生态建设等结合起来,己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住宅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在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径流收集起来加以处理后作为生活杂用水是小区雨水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的应依据生态小区自身特点而制定,一般主要包括屋顶花园、水景、渗透、中水回用等雨水利用系统[3]。雨水利用应根据具体生态环境用水和建筑物分布特点,因地制宜的建造雨水直接利用间接利用工程,以达到充分利用雨水资源、提高雨水利用能力和效率的目的。

2.1、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

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是削减城市暴雨径流量,控制非点源污染和美化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可作为雨水积蓄利用的预处理措施。为了确保屋顶花园不漏水和屋顶下水道通畅,可以考虑在屋顶花园的种植区和水体中增加一道防水和排水措施。屋顶花园系统可使屋面径流系数减少到0.3,有效地削减了雨水流失量,改善了生态小区的生态环境[4]。另一方面,减少了自来水的消耗,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美化了城市环境,净化了城市空气,吸收了城市噪声还能够降低城市的热导效应,可谓一举多得。

2.2、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生态小区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包括建筑物屋顶表面、汇流槽、雨水管、储水池以及简易的处理设备。一般屋顶以瓦质和水泥混凝土屋面为主,金属、粘土和混凝土是最佳屋顶材料,雨水损失率较低。屋面雨水水质的可生化性较差,处理不宜采用生化方法,宜采用物化方法。屋面雨水积蓄利用系统由集雨区、输水系统、截污净化系统、储存系统以及配水系统等几部分组成,有时还设有渗透系统,并与贮水池溢流管相连,当集雨量较多或降雨频繁时,部分雨水可以进行渗透[5]。初期雨水由于含有较多的污染物应予以排放,排放量需根据生态小区当地的大气质量等因素,通过采样试验确定。屋面雨水积蓄利用系统主要用于生态小区内家庭、公共场所等非饮用水,如浇灌、冲刷、洗车等。

2.3、地面雨水截污渗透系统

生态小区内道路雨水主要渗透补充地下水和排入管道,通过透水地、渗透沟、渗透管、渗透槽等多渠道加大雨水的下渗量。绿地是最好的渗透设施,据研究表明,下凹式绿地可汇集周围不透水铺装区的径流[6],而且植物根系能对径流中的悬浮物、杂质等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下渗效果最好。为加大雨水渗透量,新建居住小区公共绿地率应大于等于30%,并尽量使用可渗透的铺装材料。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可进入小区内的雨水贮存池或人工湿地,亦可作为水井或继续下渗。国外有关资料表明:渗透地面成本比传统不透水地面高出10%左右,但综合考虑因径流量减少、地面集流时间延长而导致雨水管道长度缩短及管径减小,雨水系统的总投资可减少12%~38%,而且还可增大地下水补充量,优化小区内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环境及社会效益[7]。

2.4、水景雨水利用系统

为满足人们回归水自然环境的要求,小桥流水、瀑布喷泉等都是小区水景的基本构成。小区水体不仅具有润湿、净化空气、改善小区气候等作用,还可以作为雨水调蓄池用作生态小区的消防、绿化和浇灌等。在生态小区水景设计时,应根据小区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选择适宜的水景。当小区的水景设计成贴近自然状态的衬草时,可在小区内的人行道上铺设渗透性铺地材料。可以结合小区雨水利用,在小区敷设雨水管线,将雨水排入小区内的景观河、景观湖或洼地等,洼地内可饲养鱼、昆虫等生物,用它们净水,也可适当地设置机械净水器械[8]

2.5、人工湿地处理回用系统

人工湿地是一种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的湿地,可以建在具一定长宽比和底面坡度的洼地中,采用砾石作填料,再履盖一层20cm左右含钙的有机土壤。湿地内种植香蒲、芦苇、灯心草等水生植物。人工湿地成熟后,填料表面吸附了许多微生物形成的大量生物膜,植物根系分布于池中,于自然生态中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三者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有关研究结果表明[9],在进水浓度较低的条件下,人工湿地的BOD5去除率可达85%~95%,CODcr的去除率可达80%以上,对N、P去除率可分别达60%,90%以上,而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仅为20~40%。(如图1)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包括水面式人工湿地和渗滤潜流式人工湿地。将小区的水景用作水面湿地,绿化区建设为渗滤潜流湿地并将二者串联起来,既符合小区景观建设的需要,又达到了水的净化和贮存的目的。因此,人工湿地和水景观结合成为小区水环境建设的基本方式之一[10]。

3、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建设

由生态住宅小区雨水利用途径的分析可知,住宅小区内雨水的利用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雨水渗透回灌补充地下水及景观用水和雨水收集用作中水补充水源。

3.1、雨水渗透利用处理工艺

雨水渗透技术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能发挥综合效益的雨水利用方法,能满路一般生态小区对雨水利用的需要。如下是常规的雨水渗透利用工艺如图2

高花坛+低绿地+浅沟渗透雨水处理技术采用了多种渗透设施,屋面雨水先流经高位花坛(内填渗透性能好、净化能力强的人工混合土)进行渗透净化,而后与道路雨水一起通过低绿地,流入渗透浅沟;雨量较大时,雨水沿着浅沟进入渗渠后继续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再排入市政管网。

3.2、雨水用作中水补充水源工艺

由于屋面雨水的可生化能力较差,一般BOD5和COD值在0.1~0.15左右,因此屋面雨水不宜采用生化处理,宜采用物化处理。而大部分中水系统均采用生化处理工艺,故雨水利用宜采用独立系统,与中水系统分设。住宅小区雨水主要有屋面、道路、绿地三种汇流介质,在这三种汇流介质中,地面径流雨水前期水质太差,后期水质较好;绿地径流雨水基本以渗透为主,可收集雨量有限;比较而言屋面雨水便于收集利用,其利用价值最高。根据已有的研究表明,由于屋面材料分解和大气污染的原因,屋面雨水初期径流水质也较差,所以屋面径流进行利用时也需考虑初期弃流,以减轻处理构筑物的负担,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如图3)

屋面雨水经雨落管进入初期弃流装置,弃流雨水就近排入小区污水管道,既防止初期雨水中大量的污染物如COD、重金属、挥发酚等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为其进一步处理创造条件。经初期弃流后的雨水通过储藏池收集,储藏池容积大小根据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绘出不同历时的雨量曲线来确定,然后经泵提升至压力滤池,并在泵的出水管道上通过混凝加药装置加入混凝剂。压力滤池出水经消毒后进入中水池进行回用。

综上所述,雨水综合利用系统是使雨水集蓄利用、渗透与园艺水景观等相结合成为整体,是一个多目标综合体系。针对各小区具体情况,可设计多种不同类型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但其目的都是在小区内实现雨水回收利用、渗透补给地下水,构造和谐的水环境。

4、结束语

城市的快速发展,房地产业的不断创新,其势必带来居住小区的生态技术不断发展及应用。其雨水利用系统也会不断加以推广。本文分析了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的可行性,详细介绍了现行的雨水利用的主要方法,并根据生态小区的不同需要,分别介绍了雨水渗透利用系统和雨水用作补充中水水源的系统。生态小区的雨水利用不仅能为生态小区提供优质的生活杂用水,而且可以减少对市政排水系统的排放量,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 刘小勇,吴普特.雨水资源集蓄利用研究综述[J].自然资源学报,2004,4(2):189~192.

[2] 李俊奇,车武,孟光辉等.城市雨水利用方案设计与技术经济分析[J].给水排水,2001,27(12):25~28.

[3] 王伟,叶闽,张建新.城市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研究[J].给水排水动态,2006,2:13~15.

[4] 毛学农.试论屋顶花园的设计[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2,24(3):10~14.

[5] 曹秀芹,车武等.城市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方案设计分析[J].给水排

水,2002,28(1):13~15.

[6] 任树梅,周纪明,刘红.利用下凹式绿地增加雨水蓄渗效果的分析与计算[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0,5(2):50~54.

[7] 张晶.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环境改善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8] 谢小萍,李文驹.结合雨水利用的小区景观生态设计初探[J].华中建筑,2003,21(5):14~15.

篇6

关键词:雨水收集;雨水利用;方案;雨水量计算;处理工艺;效益

随着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现代城市雨水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国家开展了相关的研究和不同规模的工程应用。中国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但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回收利用雨水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城市小区雨水资源利用可以节省生活用水减少水费和排污费,避免内涝改善小区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效益。下面,结合住宅小区实例,介绍住宅小气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设计思路,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1 工程概况

某小区总占地面积35394.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70800平方米(其中住宅总建筑面积63861.7平方米,商业总建筑面积6875.5平方米,其它配套公建面积62.8平方米)。小区地下室(兼作人防和车库)面积约为11500平方米,共有地下停车位200个;地上临时停车位150个。其建筑密度为24.4%,容积率为2.0,绿地率为32.5%。

2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方案

该小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平均年气温15.6℃,年平均最高气温20.8℃,平均最低气温11.5℃。年平均降水量为947.6mm,年平均蒸发量为1527.7mm,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季节性变化较大,历年夏季平均降水量为508.4mm,占全年降水量的53.6%,冬季降水最少,仅占全年降水量的8.8%。

雨水收集利用总体规划设计及工程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自然优势,在保障园林、道路、景观用水水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利用雨水,合理优化雨水管网设计,节约成本,实现雨水资源化,满足小区雨水利用需求。

雨水利用,应当简便、经济、适用。一般来说,小区雨水主要有屋面、道路、绿地三种汇流介质。根据对雨水水质的实际检测情况,三种介质中,地面径流水质较差,城市道路初期雨水中COD通常高达3000~4000mg/L;而绿地径流雨水又基本以渗透为主,可收集雨量有限;比较而言,屋面雨水水质较好、径流量大、便于收集利用,其利用价值最高。鉴于屋面雨水与地面雨水污染程度不同,宜分开考虑。屋面径流雨水水质较好,可通过雨水管网直接进入雨水蓄水池;道路雨水污染较为严重,合理利用地形坡度(北高南低)及道路坡度,设置雨水收集槽,代替传统雨水口,内设透水管,上铺粗砂及卵石,经过滤后,再进入雨水管网,具体收集处理流程见图1。

考虑到雨水收集槽渗透时间较长,难以应对暴雨,另外长期运行可能导致堵塞,造成大面积积水,因此应当每隔一段距离(建议50~100米)保留一个雨水口,关键位置(地势低洼、主要出入口等)应当增设雨水口,直接接入雨水收集管网,保证暴雨及时排出。

3.2.2 道路浇洒用水

本项目的道路面积为6614.1m3,根据《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选取道路浇洒定额为0.5L/m2・次,早晚各一次,年均浇洒天数为240天,年均用水量为:6614.1×0.5×2×240/1000=1587.38m3/a。

3.2.3 车库地面冲洗用水

本项目车库面积11500m2,车库地面冲洗定额取2L/m2・d,全年冲洗天数按120天计,则年用水量为:11500×2×120/1000=2760m3/a。

3.2.4景观水体用水补水

本项目水景观水体体积为9.77m3,平均日补水量Wjd和年用水量Wja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Wjd=Wzd+Wsd+Wfd(2)

Wja=Wjd×Dj(3)

式中:Wjd―平均日补水量(m3/d);

Wzd―日均蒸发量(m3/a),根据当地水面日均蒸发厚度乘以水面面积;

Wsd―渗透量(m3/d),为水体渗透面积与入渗速率的乘积;

Wfd―处理站机房自用水量等(m3/d);

Wja―景观水体年用水量(m3/a);

Dj―年平均运行天数(d/a)。

本项目中,年平均蒸发量为1527.7mm,水池面积为24.93m2,Wsd及Wfd可忽略不计,故Wja=1527.7/1000×24.93=38.08m3/a,每年最少需补水4次,考虑到水质影响,每年按换水10次算。

3.3 水量平衡计算

综合全年降雨量情况,预计全年雨水可利用总量为6010.44m3。

分析降雨量情况,单月降雨量充沛,有雨水富余时,可利用雨水蓄水调节池贮存雨水,用于降雨较少时用水需求。

3.4 蓄水池容积计算

由于资料缺乏,参考当地日雨水设计总量(40.9mm,0.14年重现期),日雨水设计总量可按40.9mm计算,因此蓄水池容积为:(6292.9+6614.1)×0.9×0.0409×0.87=413.34m3。

3.5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计算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是指:采用再生水、雨水等非传统水源代替市政供水或地下水供给景观、绿化、道路广场冲洗等杂用水水量占总用水量的百分比。

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通过下列公式计算:

(4)

(5)

篇7

【关键词】雨水回用;灌溉绿化;景观;水质标准

1 前言

采取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提高雨水利用效率,实现雨水资源化,是中水回用领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解决水资源危机的有效措施之一。

德国是欧洲最早开展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的国家之一,他们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雨水利用和景观设计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雨水收集利用的理论技术体系[1]。兴建地下隧道蓄水系统,建立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水回灌系统,是美国在雨水回用方面的宝贵经验。车武也对雨水的回收利用以及生态工程进行了探究[2]。基于我国目前设有中水回用系统的旅馆、住宅等民用建筑统计,利用中水回用,可节水30%~40%,并缓解了城市下水道的超负荷运行。

日本采取管网系统收集雨水,多功能调蓄池净化,进行资源化利用[3]。

新加坡采用沟渠和水库进行雨水的收集和存储,将雨水作为淡水资源进行利用[4]。

上海临港地区[5],采用重力自流的方法进行雨水收集,利用生态稳定塘,人工湿地等生态工程手段进行雨水的存储,最终补充滴水湖淡水。

本文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市某工程项目为例,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该项目的雨水回收利用方案,既缓解雨季雨水管网的压力,又对节约该地区的水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2 工程概况

盐城市属于北亚热带气候向南暖温带气候过渡的地带,由于东临黄海,海洋调节作用非常明显,因此兼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年降水日100~115天,南部六县年降雨量950~1150mm,北三县850~950mm。因此盐城市雨水回用的潜力巨大。

本项目拟采用雨水总管收集,前期设置雨水弃流装置,弃流厚度约为5mm。利用雨水的重力自流压力,有效排放掉前期污染严重的雨水,同时对后期的雨水进行初步的过滤。

弃流后水质较好的雨水流入雨水蓄水池,雨水调蓄池容积60m3。经一体化处理设备净化及消毒后,进入清水池储存。清水池的有效容积15m3。

3 计算方法

3.1可收集雨水资源量计算

计算出道路、屋面、广场、绿地等的面积,查其径流系数,结合大丰市的平均降雨量,可得到径流雨水量。考虑到降雨量小的雨,可能不会形成地面径流,特别是少雨季节,因此要考虑一个季节折减系数。此外,一次降雨过程中,初期的雨水含有较高量的COD以及SS,应考虑一个初期弃流系数。

3.4其他损失量计算

其他损失量按照用水量的10%计算。

4、雨水回收利用工程设计

4.1工艺流程设计

结合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以及《城市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GB/T 18920-2002),整个威尼斯人海鲜区的雨水回收利用生态工程总体设计:

收集雨水初期弃流调蓄水池净化消毒抽取利用。

具体方法见图1。

屋面雨水与场地雨水均可利用雨水管网收集,进入雨水回用系统。

本项目设置弃流池,排入初期较脏的雨水。弃流的雨水厚度大约为5mm。弃流池内的雨水溢流排至威尼斯港路市政污水管网。

根据3.2,3.3,3.4节公式计算,绿化浇灌和道路浇洒用水量为Q1=16.6t/d。

根据甲方需求以及场地面积限制,雨水回用系统的日处理水量定为Q=20.0t/h。

根据3.1节公式计算,场地雨水,A区屋面雨水,B区屋面雨水,径流量都满足雨水回用流量。

与屋面雨水相比,场地雨水水质较差,所以排除场地雨水。A区距离雨水处理系统更近,因此本工程回用雨水采用A区屋面雨水。B区及场地雨水均经雨水管网排入威尼斯港路市政雨水管网。

根据回用系统处理水量Q=20.0t/h,蓄水池V1=60m3,清水池容积V2=15 m3,处理后的雨水储存在清水池中待用。

设计进出水水质见表1.

雨水蓄水池内设置2台供水泵(一用一备),雨水系统供水泵与清水池水位联动,当清水池水位低于-0.55米时,水处理设备供水水泵启动。当清水池水位高于0.75米时,是处理设备供水水泵停止。雨水处理系统与雨水处理系统供水泵联动。

4.2经济技术分析

主要设备见表2.

经计算,本项目中电费E1约为0.4元/t,人工费E2约为1.5元/t,药剂费E3约为0.3元/t,则总的运行费用为E=E1+E2+E3=2.2元/t,当地自来水约2.5元/m3,由此可见,该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本项目截流的雨水携带的污染物量为SS:16.85t/a, CODcr:14.7t/a,避免其直接进入城市雨水系统,既减少了城市雨水系统的压力,又节约了水资源,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俊奇,车武.德国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考察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15(1):47-49

[2] 车武,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考察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3] 刘延恺.东京墨田区的雨水利用及其补贴金制度[J].北京水利,2005,(6):44-46

[4] 董欣.新加坡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J].给排水动态,2009,(8):32-34

篇8

前言: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并非是新鲜事,我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修建池塘拦蓄雨水用于生活的记录,而西北地区水窖的修筑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国外收集利用雨水的记录也不乏其例。而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雨水收集利用尤其是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是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约20年时间里发展起来。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加速,城市缺水的矛盾也进一步加深,环境与生态问题也同步扩展。为了解决缺水、环境、生态等一联串的矛盾,人们把注意力放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这一课题正好是解决了缺水、环境、生态这一联串的问题。国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起步较早,国内城市收集利用雨水起步较早的首推北京,而上海在收集利用雨水的问题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原因是上海尽管水的质量不好但并不缺水。然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解决的并不仅仅是水的问题,它还可以减轻诸如上海地区日显巨大的自来水的供水压

力、路面积水等问题。对水土流失、河水污染等问题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一、为什么要收集利用雨水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笔者收集了一组南桥地区的有关数据:

2004年南桥地区的高峰用水量为13万吨/日,而目前第三水厂的制水能力为10万吨/日,由于输水管道的管经达不到要求,实际输水能力仅为8.5万吨/日左右。为了添补用水高峰的缺口,不得不启用老水厂救急。在这本来就很紧张的用水环境中,又增加了绿化用水

10万 吨/月,道路冲洗用水7万吨/月。(洗车用水还没统计在内)。

从中不难看出,南桥地区的自来水供应已难以同步跟上城市化发展的步伐。城市的浇灌绿化、冲洗马路等公益用水及洗车等新兴的用水行业又进一步加重了自来水供应的负担。可是每年的暴雨季节,泛滥的雨水又给城市排水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雨水的收集和利用正好解决了这一给城市建设带来的两大难题。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可以为我们带来许多的好处,我们可以把收集来的雨水用于日常生活,如洗衣洗车、冲洗厕所。当然浇灌绿化、冲洗马路、消防灭火等等更是雨水利用的大户。

雨水的收集和利用还可以减少城市街道雨水径流量,减轻城市排水的压力,同时有效降低雨污合流,减轻污水处理的压力。有此可见,我们有必要把雨水收集起来并加以利用。

二、收集雨水的可行性分析

雨水收集和利用的目的明确了,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本地区能不能收集雨水?为了

这个问题,笔者又收集了这样一组南桥地区的有关数据:

据奉贤水文站40年的实测雨量统计,南桥地区常年平均雨量为1111.6毫米,每年的4—9

月的平均雨量都在100毫米以上。

雨水充沛是本地一个显著的气候特征,这是我们能不能收集雨水的一个先决条件。此外,我们要考虑的第二个问题是,到那里去收集雨水?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屋顶是一个最好雨水收集点,马路、广场、操场、绿地等等都是收集雨水的好地方。由此可见,本地区有足

够的雨水,有足够的雨水收集场所,收集雨水是可行的。国外已有许多雨水收集利用的成功范例。

日本最早实施“雨水利用”工程。东京都墨田区把降到各家屋顶的雨水通过导水管收集到水箱中,然后用于冲厕所、浇庭园和洗车等。这项和居民合作来普及雨水利用的工程,获得了国际环境自治团休协商会的第一届环境奖。目前,越来越多的日本地方政府响应在首都中心建立“微型水库”的号召,对些项费用提供补助,已先后在国技馆、日本电视台和上智大学图书馆等1000多个场所建立了微型水库。这对防止排水不及而造成的城市道路积水也起到

了有益的作用。

德国Ludwigshafen已经运行十年的公共汽车洗车工程利用1000㎡屋面雨水作为主要的

冲洗水源;法兰克福Possmann苹果轧汁厂将绿色屋面雨水作为冷却循环水源等等

特别是1992年建于柏林市的某小区雨水收集利用工程,将160栋建筑物的屋顶雨水通过收集系统进入三个容积为650m3的贮水池中,主要用于浇灌,将溢流雨水和绿地、步行道汇集的雨水进入一个仿自然水道,水道用砂和碎石铺设,并种有多种植物。之后进入一个面积为1000㎡、容积为1500m3的水塘(最大深度3m)。水塘中以芦苇为主的多种水生植物,同时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使雨水在水道和水塘间循环,连续净化,保持水塘内水清见底,形成植物鱼类等生物共存的生态系统。遇暴雨时多余的水通过渗透系统回灌地下,整个小区基本

实现雨水零排放。

柏林Potsdamer广场Daimlerchrysler区域城市水体工程也是雨水生态系统成功范例。该区域年产雨水径流量2.3万m3。采取的主要措施:建有绿色屋顶4ha;雨水贮存池3500m3,主要用于冲厕和浇灌绿地(包括屋顶花园);建有人工湖12ha,人工湿地1900㎡,雨水先收集进入贮存池,在贮存池中,较大颗粒的污染物经沉淀去除,然后用泵将水送至人工湿地和人工水体。通过水体基层、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等进一步净化雨水。此外,还建有自动控制系统,对磷、氮等主要水质指标进行连续监测和控制。使该水系统达到一种良性循环,野鸭、

水鸟、鱼类等动植物依水栖息,使建筑、生物、水等元素达到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三、怎么样收集利用雨水

收集雨水首先要有一个集水面,再配一套输水管,最后是蓄水池。收集雨水的系统并不复杂,投入最大的是蓄水池,其次是输水管。就目前的条件而言,收集屋顶的雨水,集水面也有,输水管也有,缺的只是蓄水池。而建蓄水池也并不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只要在每栋房前的花园或绿地底下建一个蓄水池,上面留一供取水和清扫池底垃圾的口,顶上复盖土并种上绿化。这样的蓄水池还可以和人防建筑相结合,一方面满足了人防的建设指标,另一方面

又增加了一条收集利用雨水的投资渠道。

高速公路同样也是一个收集利用雨水的好场所。我区现有的两条高速公路就是一个很好

的实例。

现有的高速公路路幅为24米,A4高速公路全长为23832米,集水面积为857952平方米。A30高速公路全长为39612米, 集水面积为950688平方米。两路共计集水面积为1808640平方米。以六月份0.154米的平均雨量为参考数据,两条高速公路的集水量可达278530.56

立方米。考虑到路面收集雨水的损耗,以85% 计,两条高速公路可收集到雨水还有236750.976立方米。换言之,就一个月两条高速公路可收集到雨水23.6750万吨。

只要在高速公路的边上每隔一定的距离建一蓄水池,再把各个蓄水池串联起来,把一个个分散的小蓄水池变成一个统一的蓄水系统,结合高速公路的绿化带的用水,这样就可以方

便的收集和取用雨水。

四、雨水利用的水质控制

用以上方法收集来的雨水并非是纯净的水。雨水水质控制是现代城市雨水利用不可忽视

的问题。影响雨水质量的原因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由于大气的污染,直接由降水带来的污染物。城市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致使雨水水质下降,不少城市出现酸雨。从部分城市降雨水质分析结果看,天然雨水中含有的污染成

分为SS、COD、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但浓度相对较低。其次是屋面材料的影响和在非降雨期屋面上积累的大气沉降物。

路面雨水径流水质和影响因素相对其他方面的污染要复杂的多。路面材料、汽车排泄物,生活垃圾、或植被地带冲出的泥沙等等,其成分复杂,随机性很大。主要污染成分有COD、SS、油类、表面活性剂、重金属及其它无机盐类。COD、SS均可能高达数千毫克升。

为了有效控制雨水的水质,我们就必须采取一些措施,如;路面雨水截污装置、初期雨

水弃流装置等等。为了控制路面带来的树叶、垃圾、油类和悬浮固体等污染物,可以在雨水口和雨水井设置截污挂篮和专用编织袋等,或设计专门的浮渣隔离、沉淀截污井。也可设计绿地缓冲带来截留净化路面径流污染物,但必须考虑对地下水的潜在威胁,限用于污染较轻的径流,如生活小区、公园的路面雨水。设计特殊装置分离污染较重的初期径流,保护后续渗透设施和收集利用系统的正常运行。

除了上述源头控制措施外,还可以在径流的输送途中或终端采用雨水滞留沉淀、过滤、吸附、稳定塘及人工湿地等处理技术。需要注意雨水的水质特性,如颗粒分布与沉淀性能、

水质与流量的变化、污染物种类和含量等。我国对城市雨水水质特性和相应的处理技术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要求。随着城市雨水利用技术的推广和城市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开展,雨水的净化处理也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结语

现代城市雨水利用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选择雨水利用系统方案时,要特别注意地域及现场各种条件的差异。即使在同一个城市,由于项目间各种因素和条件的

不同,宜采用的方案也可能完全不同,切勿生搬硬套。

规划设计要根据现场的气候及降雨、水文地质、水环境、水资源、雨水水质、给水排水系统、建筑、园林道路、地形地貌、高程、水景、地下构筑物和总体规划等各种条件,充分考虑收集利用和各种渗透设施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通过水量平衡、水力计算和技术经济分

篇9

关键词:雨水收集,雨水利用,雨水处理,雨水规划设计

1.项目背景

深圳市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不足200m3,低于世界水危机标准,水资源的缺失迫使政府开始积极开辟新的水源。

图1:海滨公园雨水利用规划图

深圳市大梅沙海滨公园地处盐田区,界于盐田港和小梅沙之间,是一个旅游度假的休闲胜地。目前公园占地面积26万m3,其中沙滩全长1.2公里。近年来,年接待中外游客量达千万人次。公园2009年用水量约30万m3,所有用水单元均采用市政自来水直接供给。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水资源短缺与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之间矛盾加剧。

本文对海滨公园用水及周边雨水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雨水利用规划方案。因冲沙台与冲凉房用水量占园区用水量的近一半,规划考虑将山体雨水进行收集输送至雨水处理站(见图1),处理后进行回用。雨水的回用即能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又能减轻城市排水设施压力,符合深圳市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方向和目标。

2.规划方案

2.1处理规模

(1)雨水水量平衡计算

深圳市降雨的特点――每年5~9月是雨季,其中6~7月份降雨量最大,10月到翌年4月降雨较少,且山体雨水水质较好,能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故本规划考虑对海滨公园后面的菠萝山山体雨水进行回用。菠萝山海拔246.34m,有长约1700m截洪沟,覆盖汇水面积达到53.55公顷。现将截洪沟收集雨水量与冲凉台和冲沙台的需求量进行分析,具体计算结果见表1。

表1:2009-2012年需求量与理论计算降雨量平衡比较(单位:m3/月)

注:需求量指冲沙台和冲凉房用水量,表中底影部分表明降雨总量不能满足公园冲沙台和冲凉房的用水需求量。

根据上面数据可知,每年4~9月降雨总量完全可以满足冲沙台与冲凉房的需求量,10月到翌年3月份降雨总量不能满足用水需求,符合深圳雨季的规律。

(2)处理规模确定

对冲沙台和冲凉房不同月份的日均需水量进行统计分析,见下图2。

图2:2009-2012年冲沙台和冲凉房不同月份日均用水量分布情况

从图中可知,冲沙台和冲凉房用水量主要集中在6~10月,其变化情况与每年的气候气温情况,游人数量等关系较大。单月日均用水量最高峰一般出现在8月,其中2009年平均达到630m3/d,这还未考虑一个月中周末及黄金周的情况。

根据2009~2012年冲凉房和冲沙台用水情况,高峰月份达到平均500~650m3/d。雨水处理站的处理规模按高峰月日均用水量规模确定,因此本规划确定处理规模为600m3/d。

2.2水源确定

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每年4~9月雨水收集总量均大于用水总量,但雨水的水源无法保持稳定性,其与天气情况直接相关,且仅靠降雨量也不能完全满足需求用水量的要求,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①一年中10月到翌年3月份降雨总量不能满足冲沙台和冲凉房总用水需求量;②即使在雨季,降雨量的频率、降雨厚度,每个年份随季节、时间变化也较大,无法保证每天均有适量降雨,可能存在长期无雨或短期暴雨,雨水量不够,导致系统不能连续运行的问题。

雨水处理系统需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

①设计蓄水池。拟设计一个能够储存3~5天雨水处理量的蓄水池,设计容积为2000 m3。

②寻找补充水源。本项目考虑以内湖作为补充备用水源。

内湖即大梅沙人工湖,面积8万m3,水深5m,库容可达40万m3,具置见图1。主要水源来自于上游的山洪雨水及周边雨水,水质基本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常年溢流到大海。根据《盐田区供水和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可知:规划将从叠翠湖水库(总库容146.35万m3,正常库容128.5万m3)引水至小梅沙海洋世界及周边区域市政杂用,故大梅沙海滨公园可从中截流部分作为内湖的补充水源,可从根本上保证冲凉和冲沙台用水的供给。

因此本规划考虑以菠萝山山体雨水作为主水源,以蓄水能力较大的内湖水作为补充备用水源,完全能够满足大梅沙海滨公园冲沙台和冲凉房300-650m3/d的用水量。

2.3工艺流程

(1)设计进水和出水水质

本工程中雨水主要来自山体雨水,水质较好,能够达到地表水Ⅲ类水水质标准,故设计进水水质参考地表水Ⅲ类水标准,见下表2。

表2 设计雨水进水水质表

为了实现雨水资源化,海滨公园雨水处理站出水主要用于游客和园区冲沙和冲凉用水,水质需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水质标准见表3:

表3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工艺方案选择

根据进水、出水水质要求,海滨公园雨水处理需采用具有去除有机物、除磷和悬浮物功能的深度处理工艺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由于物理处理工艺主要去除雨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而雨水中的BOD5含量较低,菌种较难存活,且无雨期间要保持菌种存活需耗费财力、物力和人力较大,故极少采用生物处理法。目前国内雨水处理应用中,超滤工艺已经被大量工程实践证明为一种成功的工艺。

超滤技术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以膜两侧压差为驱动力,将溶液进行净化、分离或浓缩。超滤机系列设备核心采用先进的合金PVC超滤膜技术,超滤膜过滤直径小于0.01微米,可以去除所有大分子污染物,如细菌、藻类、铁锈、胶体、以及病毒等,却可以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原水进入超滤机后,通过中空毛细管超滤膜,超滤水从膜管壁的渗出。留在毛细管内的细菌及其它各种杂质如铁锈、胶体、藻类、悬浮物和大分子有机物等通过反洗方式从排污口排出。

设备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原水水质对超滤膜可能存在的污染,设计了手动错流、定时冲洗的方式将被截流物排出,并采用压力罐反洗技术进行膜组件的反冲洗,从而最大限度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

消毒是减少水中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措施。因紫外消毒采用管道式安装,简单便捷,占地面积小,方便管理,消毒效果好。同时给水处理中对余氯有一定的要求,因此需投加适量的二氧化氯。因此本雨水处理站中采用二氧化氯消毒和紫外消毒,起到双重杀菌的作用。

超滤工艺与传统工艺(格栅-混凝沉淀-过滤)处理雨水的技术性能比较见表4。

表4 方案技术性能比较表

(3)工艺流程设计

公园内现有菠萝山雨水经收集后,提升至雨水收集池,经提升泵提升后格栅过滤出水进入混凝反应池,混凝后自流到沉淀池,沉淀池出水自流到中间水池,中间水池雨水经过二次提升后经碟片过滤器过滤,过滤出水进超滤设备过滤,超滤出水经消毒后进入清水池回用,超滤浓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工艺流程如图3:

图3 雨水利用工程工艺流程图

本规划中雨水处理站的主要构筑物清单见下表5:

表5 主要构筑物清单

2.4处理站位置选择

雨水处理站选址考虑海滨公园旅游环境因素,不影响周边的环境,采用地下钢筋混泥土结构,将雨水处理站位置初步定在大广场南侧绿化带内,占地面积为350m2。具置见图1。

3.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工程建成后,每年可节约自来水资源219000m3,减少用水压力,可节省105.558万元/年的自来水费。本项目年运行费用为17.89万元,收、支相抵年净收益87.67万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2)环境效益:工程通过雨水利用能够补充水体、滋养绿地、补充景观用水,环境效益明显。

3)社会效益:工程建成后,可形成一个雨水利用示范点,弘扬保护环境、建设循环经济的理念,它将成为海滨公园服务与环境保护的完美结合,作为教育基地,供学生和游人参观学习,提高大家对水处理过程的认知及对水环境保护的认识。

4.结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了水资源紧缺和环境与生态的问题,雨水的合理利用也逐渐为大家所重视。城市雨水利用也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系统工程,应纳入城市或地区的总体规划。本项目在规划期内,规划设置雨水处理站,通过分析大大减少了新鲜水的使用量,可带来很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也为其他城市或地区类似情况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节水灌溉;水利工程;雨水集蓄利用法;喷灌式灌溉

在水利工程中,地面灌溉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技术,此项技术优势众多,操作比较简单。但在具体使用期间仍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农业的发展。西部地区水资源短缺,不适合引进地面灌溉技术。当前,高度提倡节水灌溉,因此要引进节水灌溉技术,以期有效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1节水灌溉概况

节水灌溉技术需要结合当地水资源情况、作物需水情况等条件实施,要想高效利用水资源,就必须将节水灌溉和水利工程结合起来。水利工程节水功能显著,灌溉水利工程主要是将水输送到田地内完成工作,通常使用的灌溉形式如下。

1.1地面灌溉法

地面灌溉是一种较传统的灌溉法,主要是应用灌水沟、畦或格田等进行灌溉。当灌溉水被引进农田以后,在自身重力和毛细管的作用下会渗进土壤,田间项目配置设施简单,无需协助,便于实施,当下在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但是其也有一些不足,比如容易引起表层土壤板结、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灌水均匀度不足、用工偏多等。

1.2喷灌式灌溉法

喷灌主要是利用管道把水输送至处于农田内的喷头中喷出,其有高压和低压之分,也可以分成固定式和移动式。此种灌溉方式更加适合干旱地区,可以在一些温带平原和丘陵地带使用此种灌溉技术。

1.3滴灌法

滴灌技术主要是利用塑料管将水运输到农作物根部上,保证水从滴头一端逐渐渗透出来,是一种精细化水利灌溉方法。滴灌不但可以增加水利用率,还能够确保作物灌溉期间水分更加均匀。

1.4微灌法

此项技术和滴灌技术存在相似之处,可以通过管道将水运输送到农田中,借助灌水基本装置将少量水引入大农田中,和其他技术形式对比,可以借助最小量的水资源完成农作物的灌溉,灌溉效果较好。

2节水灌溉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农作物灌溉需要通过4个阶段完成,通常包含水资源合理调配、水资源运输、作物浇灌和吸收,但水资源浇灌以及灌溉期间由于管道渗漏、水分蒸发等问题,会造成水资源浪费。为确保灌溉工作发挥出更好价值,可以使用一些节水灌溉方法完成灌溉工作,避免灌溉期间出现水资源浪费现象[1]。

2.1节水灌溉水利工程的发展

当前我国众多地区水资源极度匮乏,因此修建节水灌溉水利工程是必然的。节水灌溉水利工程可以有效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缓解干旱地区用水紧张情况,提升农作物产量,推动干旱地区经济发展。有效灌溉可以提升农作物产量,但却不能确保农作物整体收益。最近几年,很多专家在实际工作期间提出,农作物灌溉要注重以农作物单位具体收益为主,保证所有农作物的具体收益,而不是单方面达到增产。

2.2步行式灌溉技术

步行式灌溉技术主要是借助各种电力以及农用机械作为原本动力,支持整套灌溉设备完成灌溉工作,此种技术需要严格把握好节水工作需求,并和机械化技术充分结合起来,不需要使用复杂设备,通过简单组合形式就可以完成装配工作,工作更容易操作,简单方便,适应性较强,并且不需要大量修渠工程,可以节省更多人力、物力和时间[2]。

2.3雨水集蓄利用技术

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在农作物上灌溉的使用,主要是通过装置将自然降水收集起来,再使用管道将收集的雨水灌溉到农田中。此种方法不仅可以高效完成农田灌溉,同时可以为人们家用以及家畜用水提供充足的水资源[3]。此种灌溉技术更适合在一些干旱地区,不但可以达到节水目的,还可以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避免灌溉期间水土流失。

3施工技术要点

3.1水源井工程施工工作

水源井工程是完成节水灌溉工程的主要工作,主要施工内容是在井房和水源井附近完成建设工作。在水源井建设工作前期需要对周围地质构造、环境等情况具体分析,还要充分掌握施工地点周围水资源分布情况。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天然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施工时,要完成截流施工工作;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要调查好水位高度以及地质环境。施工时使用工具将机井打好,在整个工作期间严格按照具体工作流程和标准完成施工工作[4]。

3.2地下管网施工工作

地下管网施工需要严格按照设计具体规格做好放线工作,此项工作结束后进行开挖管道工作,严格按照灌溉具体深度和宽度做好管道开挖工作,严格依据地区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确定,在实际施工期间要确保管道的通畅性,将管道内部存在的杂物完全清除干净,保证管道底部处于水平位置,避免在灌溉期间出现漏水问题。施工期间严格把控三通以及弯头质量,做好管道安装工作,材质使用PVC,严格依据先装干管,再装支管顺序完成工作[5]。

3.3具体技术要求

要想确保灌溉施工能够达到节水目的,在施工期间需要严格按照以下技术要求完成工作:在工程施工前期做好审核和检查工作,按照施工企业提出的具体方案和要求,确保合理、精准地完成所有工作;制定施工方案和应急方案,确保工程如期高质量完成;配置好机械和相关仪器,达到基本要求标准后进行灌溉作业。在实际施工中,施工队伍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和流程进行工作内容,不能私自更改具体细节,做好检查和审核工作,避免施工期间出现偷工减料问题。工程完成后,对工程进行检查和修缮,检查质量监管部门发挥自身职责,对工程进行评价和分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