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范文
时间:2023-04-01 01:54: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月光族 经济发展 消费观 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了“月光族”,过着“富,富不过30天;穷,穷不了一个月”的月月光生活。那究竟什么什么才是月光族?又应该如何对这些青年进行思潮教育呢?
月光族,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指的是将每月赚的钱都用光,花光的人,所谓花光用光,身体健康。月光族一般都是年轻一代,他们与父辈勤俭节约的消费观不同,喜欢追逐新潮,扮靓买靓衫,只要吃得开心,穿得漂亮。想买就买,根本不在乎钱财。“月光”们有知识,有头脑,有能力,花钱不仅表达对物质生活的狂爱,更是他们赚钱的动力。老辈信奉“会赚不如会省”,对他们的行为痛心疾首;而他们的格言是“能花才更能赚”,花光用光自得其乐。
要想正确引导青年的消费,实施对青年的思潮教育,就必须先了解清楚出现“月光族”的原因。
月光族,是近几年才出现的词汇。它的出现离不开社会的变化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越来越多的西方思想涌入了国门,充斥着我们的社会。显然,生活在其中的青年必将受到影响。近几年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使我国的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增长速度,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物价也飞速增长。年轻一代往往是大学刚刚毕业就面临着就业,结婚的问题。从目前来看,虽然很多青年有知识,有头脑,有能力,但在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时候,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经很不容易,至于工资,更是很不容易高。而这时的年轻人风华正茂,是最需要装扮自己,享受生活的快乐的时候。再加之婚姻的压力,在男女朋友的期间就需要有浪漫的代价,要结婚时更是要有房,有车。这样,青年就不得不将每个月自己的工资全部用来消费,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
再从青年自身的思想来看。
他们接受了许多西方的思想,认为人生在世,应该及时行乐,明天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实用主义思想在广大青年中很受欢迎。他们认为有了钱就应该花,应该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想穿的时候就穿,想吃的时候就吃,想喝的时候就喝,没有必要为了明天而折磨现在的自己。因而,他们的消费观也不是很合理,与老一代的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有很大差距。
我们了解了产生月光族的原因之后,就应该对症下药,积极引导青年的消费。我们可以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来解决。
一方面,我们要引导青年积极“开源”。要想有更多的金钱的源头,青年自身首先要增强自己的“开源能力”。青年在上学阶段,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不一定体现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有些学生学到的知识很死板,不懂得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有些学生仅仅只会书本上的一点点知识,或是说只会老师交给的点滴知识,没有自学的能力;有些学生...这些学生有时候可以在考试中取得良好的成绩,但那并不代表他的知识多。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有丰富知识的人,他也许在考试成绩上来看,很一般,但他具有很强的自学能力,阅读到的课外知识很多,并且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才。青年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以后,就有了“开源”的第一个条件。其次还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与人交往。这是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具有社会性,在生活或是工作中与人交往那是不可避免的,良好的与他人合作可以大大增强自己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青年要学会与别人相处。总之,要使“艰苦奋斗”的思想深入青年的头脑。
另一方面,我们要引导青年学会“节流”。老人常言:“会赚不如会省”,虽然这句话很多青年人不赞成,但流传下来的古话还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要想不“月光”,学会省也是很重要的。因此,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在青年中最容易出现的有互相攀比,从众还有标新立异的心理。对于攀比心理来说,要从小做好对小孩子的教育,教育他们不能和其他的小朋友比吃比穿。而对于从众心理来说,这是大众的共同心理,有时候即使是较为成熟的终老年人,也会随波逐流,跟着别人走,但我们要尽力的克服。要明白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人需要的东西,自己不一定需要,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而标新立异的心理,则更多的体现在现在刚刚走向社会的,或者已经在工作中小有成绩的80,90后,标新立异是他们吸引别人注意,发扬个性的一个表现。但如果过于标新立异,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不仅不能突出自己的个性,还会让别人觉得自己很怪异。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要树立求实的心理。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真正需要的东西来决定自己的消费。青年节流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例如,可以制定每个月的生活预算,严格按照预算来支出;自我控制消费;不要贪图玩乐,等等。要使青年树立“勤俭节约”思想。
总而言之,对于青年的思潮教育,要对他们进行“艰苦奋斗”,“求实消费”,“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使这些思想深入人心,避免“月光”,从而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具体方法有:青年与老一代人进行交流学习,让他们互相发现对方思想的优点;青年之间的沟通;使青年认识到“月光”的许多弊端,等等。
当然除了要正确引导青年的消费外,还要有社会的共同发展。社会需要给青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在社会与青年自身的努力之下,相信可以使青年生活合理有序,同时满足自己适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立思.社会思潮与青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5).
篇2
关键词:课题探究式教学;生活;过程;主体;合作
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的是如何改善这种“注人”的技巧,让学生在短期内如何更多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新课程强调的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话教学、体验教学,在自主探究、合作对话中,教师和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地位平等、相互协作、共同提高的关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获得人生体验,进发出智慧的火花。课题探究式教学法力图将上述新课程理念渗透于政治课教学中,以课题探究为教学的切入点,创设一种研究的情境,把方法的获得、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人格的完善,融人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课题探究过程中感受成功的体验与学习的乐趣。
一、课题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
课题探究式教学,就是针对学习内容,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确定一个学习单元――课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类似科学研究的学习,在课题解决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发展智能,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积极情感体验的一种活动。这里借用“课题”一词,但它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只是已有科学成果的“再发现”。课题探究式教学实质是通过知识的“再发现”来展示思维过程,让学生感悟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自始至终让学生围绕“课题”积极思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主动而积极的知识探索者,凸显学生学习主体性,教师努力把课堂“还原”为探索新知识的原型,让学生亲身体验新知识的发现过程,体验发现、问题解决以及如何提示问题本质的方法和过程,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
教学中所设计的“课题”,是人类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却是未知的领域。通过学生自己积极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强调学习的研究性;学生通过参与活动,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道德和科学态度,同时增强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渗透新课程学生学习的体验性。
二、课题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环节
1.创设情境 围绕学生关注的经济现象、社会问题,选取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具有典型性背景材料,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导入课堂教学。 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我设置了这样的一组画面:同学过生日成人化,诸如收礼、摆酒席;一些同学手机、电脑、MP4、电子辞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学费外支出不断增长,加重了父母的负担;穿衣服非名牌不要等等。 这些现象在现代中学生中较为普遍,让学生有话可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师生针对这些现象,选择确定研究的课题――“中学生消费现象透视”。
2.自主学习 教师提出预习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教材,要求学生通读课文,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感性认知。为下一环节的探究合作学习做铺垫。这一环节在引导的方式上可以通过问题设问式、填空式、提纲式等加以引导,也可以通过调查、访谈等活动的形式加以引导,重视课内课外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设置了两个问题: ①让学生对家庭收支、消费进行调查 ②我们的生活消费不仅受客观因素的影响,还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消费观?第一问可引导学生通过家庭调查等活动,亲自接触事物本身,了解现实,引发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第二问可放在课堂上,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得出相关知识要点。
3.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环节,教师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教师采用配对互动、小组互动等群体研讨形式,对学生搜集的资料以及自主探究的心得体会展开交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活动为平台呈现知识,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向学生灌输知识,引导学生自我反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已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促使学生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合作精神差。实践能力弱”等不足,培养综合素质。 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将全班同学分成三个活动小组,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和编制调查问卷。第一组进入学校的初一至高三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第二组的同学进入附近的社区家庭中,采访家长的一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并对采访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第三组同学走向街头进行现场采访,并将采访的结果进行分析与总结。各小组对自己的调查结构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跨组讨论,总结出目前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人群普遍存在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并且分析这些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都受哪些原因的影响,最后分析哪些是正确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
4.反思总结 以学生互相解答为主,教者参与其中,予以适当的点评、归纳和总结。这一环节重在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是对传统课堂教学中练习巩固的传承,其主旨在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它的评价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练习,也可以是写小论文、写调查报告等形式。
学生记录和分析总结一段时间(一周或一月)内自己可支配的收人情况、支出方向,分析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消费是不合理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课知识的学习制定一份科学的个人消费计划。
篇3
作为即将成为大人的我们,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现在还没有独立经济能力,无法做到经济独立,吃的用的穿的几乎来自于父母,钱都是父母的血汗钱,是他们辛辛苦苦挣得的,我们不应该用来不必要的海吃海喝,买一些不必要的奢侈品,例如每到周六周末就和小姐妹出去逛街消费,买很多新衣服,这是不必要的消费。我们应该注重商品的实用性,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合理的消费自己的零花钱,适当的使用父母给的生活费,懂得这些钱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合理使用。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我们应当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要有自己的三观,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不能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随便听取别人的意见。作为一个独立的人,要有自己的是非观念,在正确判断是非后坚守人格,不做自己认为是错误的事情,知行合一,正确的事情要积极去做,错误的事情要避免,即使是做了,也要知错并改正。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懂得做什么事情是值得,是有价值的,供自己单纯享乐的事情,或许在短暂时间内让我们放松,获得暂时的愉悦,但是从本质上讲是没有价值的。我们要尽量做能提升自己,帮助他人的事情。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不是让自己获得短暂享乐的事情,而是对自身有益或者对他人,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我们可以抽出自己的课余时间,去锻炼身体,这是提升自己,我们还可以去帮助他人,这样是有益他人,我们还可以去做工艺服务活动,去做社区服务,或者做志愿者,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是奉献社会。
作为即将成为成年人的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非观,和价值观,更好的提升自己和奉献社会。
篇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消费呈多元化趋势。我国青年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剧烈变化。高校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直接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关注我国当代青年消费现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消费现状的成因,并从大学生自我定位、消费文化和大众媒体三个方面探求引导我国大学生树立正确消费观的路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我国青年;不良消费观;高校大学生
青年是人类消费活动中最活跃、最有生气、消费量最大的消费生力军。青年消费观是指青年从小受家庭收入水平、学校理财教育以及社会各种消费思潮影响所形成的对金钱的支配理念与习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消费呈多元化趋势,青年的一些不良的消费观也随之产生,从而形成一个不求上进、追求个人利益、心理失衡、心态歪曲、缺乏社会、家庭、集体责任感的群体。
一、不良消费观表现
第一,从众与盲目消费。大学生们涉世不深,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消费时容易随大流走,追赶时尚,与他人攀比,因而盲目从众消费。
第二,情感消费支出过渡。当代大学生们为撑面子等花在请客上面的支出大大增加,消费越来越情感化。
第三,消费比例不均。当今青年物质消费大踏步向高档层次发展,精神消费则严重滞后;重娱乐消费又轻读书学习。这种消费结构的畸形状况,在当今青年图书报刊消费的疲软上表现尤为突出。同时物质追求至上,享乐主义至上,出现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
二、不良消费观成因
(一)主观原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把人的欲望分为五个层次:基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在需要层次论中,尊重需要处于较高级的第四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表现在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追求。他们希望用富裕的物质生活来充实美化自己的形象,以求得自尊的满足和心理的平衡。这种现象的扩散,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重物质消费的风气,同时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往往会滋生独领的畸形心理。这样,相互攀比现象就有了产生的土壤。同时这些偏颇的消费也导致大学生重物质消费,最终使消费走入误区。
(二)客观原因。
1.社会原因。首先,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文化对我国意识形态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在这个开放已经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下,在吃麦当劳,饮可口可乐,看“美国大片”时,无形中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其次,社会上非主流的享乐主义消费观等不良风气也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消费观。
2.家庭原因。家庭的消费观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错误的消费观,无形中也将助长了他们不良的消费行为。此外,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为他们的高消费提供了经济基础,使大学生爱攀比、高消费。
3.媒体原因。在21世纪,传媒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那些无所不在的商业广告、电视、网络、报刊等侵入了人们的生活,教会了大学生根据商品的市场来定义自己的需要和生活风格。因此,大众传媒构成了大学生生活中一个不可分离并对其价值观有着重大影响的客观社会环境。2.2.4高校自身的原因。
首先,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办学规模逐渐扩大,招生人数大幅增加。而高校在管理、后勤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却又跟不上,大学的文化、娱乐场所较少,活动单一,物质生活条件较差,也诱使大学生消费热。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教育内容缺乏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这些导致校园整体消费环境的恶化,最终使大学生走入消费误区。
三、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途径
(一)树立现代的消费观念。
正确的消费观对青年价值观有着重要影响作用,而大学生作为青年的主力军,更应该时刻保存正确的消费观。具体而言:
第一,要运用的实事求是理论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要认清当前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攀比,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一个消费标准,适度消费。
第二,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批判地继承传统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国当代青年应该养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健康合理的消费观,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
第三,要加强自身消费教育,提高消费技巧。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对超越消费说“不”;提高文化底蕴,提高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抵御不良消费观的影响;自觉学习一定的商业知识和消费技巧,积累消费经验,提高自己的理财能力。
(二)引导。
我国当代青年的消费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人问题,社会、学校、家庭都有责任关心他们的健康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引导他们合理科学地消费。
1.社会方面。社会要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消费文化环境,大力培养科学、理性的消费观,进行消费道德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奢侈、腐化的生活方式,反对金钱崇拜和物质主义,积极营造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社会环境氛围,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道德和消费观。
2.家庭方面。家庭是青少年初始化的重要场所,家长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培养孩子合理的消费观中,家长首先要为孩子正确的消费观提供支持;其次还要及时了解他们的消费状况,对于不良的消费行为进行纠正;最后父母还应培养自己正确的消费观念,对孩子坚持正面教育
3.学校方面。首先要整顿校园周边环境,为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营造氛围。其次,学校要加强消费观教育,既要将合理的消费文化引入学校教育,又要将培育大学生消费价值观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还可开设于理财相关的课程和讲座,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理财能力;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消费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密切相关,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消费意识。
4.媒体方面。要加强对媒体的控制,弘扬主流价值观,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积极的舆论导向功能,加强大学消费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积极、正确的消费导向,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御消费主义的不良影响,树立理性、健康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其次,党和政府需要借助于强烈的意识形态宣传,行政干预等手段促使媒体担负起弘扬社会主旋律的责任;最后,丰富消费教育的载体,充分考虑大学生消费教育的需要,使他们在学习娱乐中能够接受先进思想文化和正确消费观的熏陶。
四、展望
总体来说,现代大学生消费群体的发展趋势还是健康的,但大学生消费群体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潜在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因而学校家庭社会应合理分工,紧密配合,共同引导青年理性消费,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当代大学生也要自觉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这样,当代青年特别是大学生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合格的后备军。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消费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F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5-0107-01
引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消费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中的主要群体,本论文主要在网络消费背景下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和大学生消费观培养的必要性和成因分析和对策,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消费观[1]。
一、近年来大学生网络消费概况
本论文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随机抽样调查了300位红河W院的在校大学生网络消费观的问卷调查。根据网络消费问卷反映出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结构和消费趋势[2]。通过对红河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显示:
87%的大学生有过网络消费经历。由此可知,大学生在网络消费群体异常庞大。在网上购物的被调查者中选择结算方式时,73%的人喜欢选择在线支付,货到付款也占有17%的比例,在线支付主要通过支付宝、微信红包、银行汇款共占。
在网络购物中,消费最高的前四种商品依次为图书31%、运动和休闲产品32%、电脑及相关产品11%、音像制品26%网上购物与传统形式的购物有着时间与空间的差异。大学生网络消费认为有物美价廉52%,跟所说的一致,货真价实17%,但也有被网上卖家欺骗的。购买物品后,对购买的商品的满意程度有26%的人感觉一般,满意的有27%。
二、大学生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在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概况的同时,不难看到一些问题也随之滋生。例如:在网络消费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网络攀比消费和盲目消费严重、超额、超前的个人享受主义消费模式、网络消费中风险意识低等一系列的问题。
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攀比消费和盲目消费严重。很多同学选择超额、超前的个人享受主义消费模式。由于大部分大学生有自我的独立意识(与众不同和“寻找自我”),大学生对于时尚的消费抵抗力低,有一部分同学购买大量的高额消费品,由此可见,大学生的消费观存在极大的问题,个人享乐主义泛滥,不懂得正确区分消费需求和价值。大学生盲目消费是由于经验不足,消费目的不明,决策失误主要表现在不理解哪些方面需要消费,哪些方面不需要消费,为什么要消费等问题上认识比较模糊,不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消费。
网络消费中的交易方式和传统消费的交易方式存在明显问题[3]。在传统交易方式里,是钱货两清的交易方式,内容是可靠安全和有明确的法律保障的;而网络消费是利用互联网视图进行的交易模式,其存在很大的虚拟性。
政府对网络消费的监管力度和制度保障不尽完善。由于网络的自由和开放,相应的网络安全隐患随着产生,在网络发展的不成熟阶段,政府缺乏对网络商品的监察力度,缺乏对网络企业信誉的监管 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够健全,“由于企业网络营销及电子技术发展的先进性和超前性,网络消费的发展是广阔的,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网络消费观存在问题的对策
通过理解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消费中存在着四个问题,根据其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大学生网络消费中存在问题的对策[4]。
1.培养大学生合理的消费观念
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大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加强正确的网络消费就必须加强自我教育,树立合理理财的自我意识,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1积累消费经验。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积极主动了解消费常识;在消费过程中,自己要注重积累消费经验;在消费之后,应该注重售后服务的基本问题。
1.2学习消费知识,加强自身理财能力。要积极参加社会和学校举办的各种关于消费方面的活动,从中学习消费知识。从而不断强化自身的消费意识。
1.3提高法律意识。作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要积极主动学习消费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加强自身的法律基础,提高维权意识,不要让自己成为新时代的法盲。
1.4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大学生在日常的消费过程中的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消费有度原则、消费计划性原则、消费主导性原则和消费自立性原则,通过这些原则来规范自己的消费行为。
2.高校增强网络消费教育
首先,加强高校的校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高校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中将会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整顿校园环境是从客观上给大学生创设了培养正确消费观的环境。其次,开设网络消费安全课程。提高大学生的网络消费的风险意识,以确保大学生在网络欺诈中争取有效权益。最后,老师加强对大学生进行消费观教育。对大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改造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就显得更为重要,具有更加长远的意义。
3.父母培养子女经济独立的意识
首先,家长在注重培养孩子的自立精神时,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放手让子女从小事做起,使孩子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更快的适应新环境。其次,家里独生子女的家长与孩子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费计划。最后,父母应该减少孩子的过分依赖感。从小培养子女的独立意识。
4.加强网络消费保障
首先,充分利用大众传媒优势作用。加强对有用的健康的消费信息的宣传,对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为大学生提供消费参考意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常识。其次,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过程中要积极发挥因特网的资源优势。最后,网络消费交易的安全问题,网络消费目前还处于新的领域,国家对网络消费还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所以国家应加强法制管理,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条文。一方面约束商家的行为,杜绝虚假的信息来欺骗消费者,一方面要规范网络交易规范,是在个人信息操作方面,提高网络安全性,让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可以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韩小红主编《网络消费行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
[2]吕佳奇《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调查和研究》沈阳农业大学 2016年
篇6
摘 要:政治学科是实施德育的主要学科,也是实施德育的主要阵地。因此,培养高中生的政治学科素养,可以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其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再加上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能力与品质成为社会选拔人才最主要的标准。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并提高高中生的政治学科素养,使其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人才。结合相关经验,讨论如何培养高中生的政治学科素养。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科素养;转变学习方式
核心素养的概念是,个体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某学科知识,以及在学习这门学科的过程中形成的思维方式及情感品质等,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所反映出来的综合品质。反映在政治学科中,便是指高中生在政治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能力。不管如何,要想培养高中生的政治学科素养,我们就必须改变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式,想方设法促进高中生主动探究政治知识,并对政治学科产生学习兴趣。下面,文章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利用问题引领教学活动、政治作业生活化三个方面,讨论培养高中生政治学科素养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高中生的学习方式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上,教师主要是采用“灌输―接受”式来传授政治知识的,然而政治知识十分枯燥、乏味,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使得很多高中生不喜欢学政治,却由于政治是高考的重点考查科目,所以又不得不学政治,导致大多数高中生都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学习,可想而知,这种被动消极的政治课堂是十分低效甚至没有效果的。这不仅不能得到优质的教学效果,还会加重高中生的学习负担。因此,教师必须转变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让高中生主动获取政治知识,使他们能够在政治课堂上保持积极的思维活动。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我在课堂开始的时候,问学生:“你们的家长是不是每个月都会给你们生活费啊?”学生回答:“是。”我再接着问:“那你们都是怎么花这些生活费的呢?”有的学生说:“刚刚拿到生活费的时候,总是一股脑地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都买了,结果后面就要节衣缩食。”有的学生说:“我喜欢省着花,这可以避免急需用钱的时候没钱花。”在学生的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之后,我及时打断他们的自由讨论,然后对他们说:“根据你们的消费习惯,你们可以分为三种人:冲动消费型、理智消费型、吝啬型。那么,你们想不想看一看,正确的消费观是什么样的呢?”然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这三种消费观的特点,并且说出他们认为哪种消费观是正确的。
二、利用问题引领教学活动
现在很多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学目标,总是喜欢将所有的知识点直接灌输给高中生,学生只需被动记忆,这种教学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素养。任何知识与结论最初都是由人们的疑问产生的,因此,在政治课堂上利用问题引领教学活动,是激发高中生的探究兴趣,加深他们情感认知的重要教学手段。在提出问题之后,教师要放手让高中生自主探索,让他们能有充足的时间作出思考,从而使其在学习政治知识的时候,升华自身的品质。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中,在学生充分表达出他们的观点之后,我利用多媒体投影仪,为学生出示了一个例子:现在我国有很多房奴,他们每个月会将自己收入的一多半都用在还贷上,那么,你们是如何理解“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种做法的?学生要结合贷款消费展开小组讨论。很多学生在成长过程以及家庭的影响下,对于贷款买房一事有着自己的看法。因此,这个问题能够充分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使其积极参与教学。
三、布置生活化的政治作业
作业是政治知识的巩固与延伸,然而很多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总是让学生做大量的练习题,使得他们苦不堪言。要想布置能提高高中生政治学科素养的课后作业,教师就必须设计一些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促进高中生在生活中应用政治知识的作业,真正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政治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这是使高中生形成高尚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在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布置课后作业时,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记账本,他们需要记录一个月内自身的消费情况,并且在每项支出后面附上消费原因,从而使其树立适度消费与理性消费的意识。
总之,新课改的不嗌钊敕⒄梗使得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道德水平,尤其是政治教师,要开展能够培养高中生政治学科素养的教学活动。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使高中生主动学习政治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利用问题激起高中生的探究思维,强化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感受;教师要布置生活化的政治作业,使学生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参考文献:
篇7
据《北京晚报》报道,2012年大学开学前,女儿要求父母购买总价2万多元的“苹果三件套”,否则就是“丢面儿”,结果当场气哭母亲。
报道刊出后,网络上议论纷纷。有网友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1)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评析这位网友的观点。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网友“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点是正确的。
认为“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点不够理性。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这是溺爱,是在害孩子,甚至会毁了孩子。学生花大量的零花钱,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甚至妨碍学业。学生零食不离口、手机不离手,就不能专心学习。因此,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将勤劳勇敢精神发扬光大,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有位网友说:别人都用苹果手机,就我用一个翻盖的非智能手机,这就没法交流。有同学刚下载了某软件新的客户端,整个班的同学都在里面有说有笑,甚至班级活动都在那里进行通知,我的老手机根本没有那个功能,这时我还怎么淡定?为了“不脱离群众”,我只好死磨着工薪阶层的妈妈给我买了苹果手机。我不愿意攀比,但我也不愿意被孤立。
(2)运用《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你对“我不愿意攀比,但我也不愿意被孤立”的看法。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在攀比严重的消费环境中,可能会使一些学生被胁迫。但文化对人的影响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所以,我们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学生,应该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不与他人攀比,学会合理消费。②事物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学生处于攀比消费、高消费的环境之中,容易受到负面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网友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学生陷于攀比的泥淖,并非不能淡定。作为学生,并不需要那些名牌来包装自己,也不需要过度追求时尚,而应该根据家庭情况合理消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位网友的观点是错误的。(如果运用其他原理分析,言之有理亦可)
由于在校学生还未形成完整的、稳定的消费观念,自控能力不强,从众心理较重,容易出现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请运用《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有关知识提出倡议主题并说明依据。
倡议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篇8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现状;原因;意见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是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主要群体,是传播和实践生态文明的生力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着极大影响力,大学生的科学生态价值观的构建对于中国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作用,加强当代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生态文明素质,从而有利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一、生态观、生态观
生态观是人类对生态问题的总的认识和根本观点,这些观点是基于一定的生态科学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而产生的,是人们关于什么是生态、为什么要保护生态以及如何保护生态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认识[1]。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对生态问题有独特的认识和理解,因此,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生态观进行微调查具有一定的特殊意义和研究价值。
生态观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大自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类虽然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但是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在充分尊重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爱护自然和保护环境,使自然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否则人们将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2]。生态文明观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观微调查具有强大的理论意义,有助于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观。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观现状的分析
在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观现状的微调查中,一共调查了青岛某高校五十名大学生,其中男生25名,女生25名,问卷回收率100%,这对调查分析起到很大的作用。本次调查采取了不记名的方式,对各位同学的答卷都做了保密,充分尊重每位同学的选择,对每份问卷都做了认真的统计和分析。
(一)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对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态度的调查
当代青年大学生对有人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的态度,有48%的男生采取不会理会但蔑视的态度,而女生采取这种态度的也有40%,不管男生还是女生对这一现象看在眼里而且还持一种蔑视的态度,这相对于保护环境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要求还是远远不够的。男生和女生持上前制止并指责态度的比例相同,但是所占比例都很小,仅靠这一小部分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有超过男生12%比例的女生认为这种现象和自己没关系,不会理会,这说明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这不仅靠个人的力量还要靠社会和媒体的宣传教育。
(二)当代青年大学生对宣传生态和环境保护知识的态度
在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于学校和社会有没有必要宣传生态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的调查中,不难发现,64%的女生认为有必要,而也有52%的男生认为有必要,而认为没有必要的学生所占比重相对较小,这说明大部分的青年大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还是很重视的;与此同时,也有24%的女生认为无所谓,男生40%,高出女生16%。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对于提高青年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相当重要,青年大学生应当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三)对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否关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调查
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否会关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男生和女生存在有不同的情况。28%的女生非常关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而只有占调查人数8%的男生会有非常关心的态度,40%的女生比较关心环保问题,44%的男生也比较关心环保问题,相比较女生来说,男生的环保态度和环保意识较差,这也可以从44%的男生对环保持一般的态度这一调查来说明。不关心环保问题的学生是极少数的,但是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所以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环保知识在青年大学生中普及开来,真正发挥其环保的力量。
(四)对当代青年大学生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知识途径的调查
在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希望通过何种途径来了解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希望通过报刊杂志的宣传、学校的知识教育及教学实践活动、网络的宣传、电视新闻的呼吁及正面引导、社会的公益活动以及宣传教育等途径来了解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知识。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网络还是电视媒体的宣传,都要以积极正向的态度、以科学的生态价值观为导向,真正发挥其宣传教育的功能,为社会生态的发展、为广大的青年大学生科学的生态价值观的树立做出贡献。
(五)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消费计划和消费风格的分析
在谈及消费观念和消费风格的问题上,约占76%的女生会做好消费计划,能省则省,也有约48%的男生会理性消费,节约消费;但是有20%的男生则会肆意挥霍,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对环境保护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青年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生态观,为环境保护尽自己的一份力。
(六)对生态环保方式选择的调查分析
在学习生态知识和参与环保组织与实践活动方面,青年大学生希望能够通过学校、社会、舆论各方面的力量去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参加实践活动;节约用水用电,资源再利用,尽量少用一次性产品,搭乘公交车或步行、骑自行车,购买节约能源型的、对环境污染小的商品等,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念。
通过以上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大学生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积极正面的态度,但是也存在诸如环保意识较低、消费观念不合理、参与生态实践的能力较差、对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了解较少、对奢侈浪费破坏环境的行为置之不理的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原因分析[3]。
三、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观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高校对当代青年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的教育存在认识上不足
高校生态教育观念落后,生态教育意识淡薄,高校教师对生态观教育的不重视以及教师自身对生态观教育理论知识的匮乏,也很难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生态观教育。另一方面,高校生态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学习课程,绝大部分局限在对本专业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少涉及生态文明理论课程。此外,一味的向学生灌输相关专业的理论知识,而忽视对非生态专业的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即使会涉及到相关生态观的教育,也只是单向的理论灌输而缺乏相应的实践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高校缺乏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方面的教育,必然会影响到其正确的生态文明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二)社会不良风气影响青年大学生正确生态文明观的形成
当代青年大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其思想观念也必然会或多或少的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在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生态观念不断形成的过程中,市场经济主导下的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侵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生态观,这将直接导致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感降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的养成;社会上随地吐痰、乱认垃圾的现象随处可见,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社会风气盛行,严重影响青年大学生正确生态观的形成与发展。
(三)父母的教育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偏差
当代的青年大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因此较容易形成自私自利、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就是希望其通过好好学习将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因此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要不断的学习,而忽视对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社会责任感以及增强集体观念的教育,这就导致了青年大学生社会责任心不强,不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习惯。此外,有的父母在生活中铺张浪费、追求奢侈,其言行未能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青年大学生正确生态观的形成和发展。
(四)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不够充分
消费观念是生态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青年大学生没有合理的消费计划,往往在一开学时,花钱大手大脚,到学期末只能“节衣缩食”,不能够做到理性消费,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的心理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的大学生对学习资料的投资少之又少,对于父母给的生活费任意挥霍,过分追求名牌服装、化妆品以及电子产品,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大学校园里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学生不能够从自身做起,从不打扫寝室卫生,只顾自己干净不考虑他人,这不仅会影响到人际关系,而且严重影响其生态观的形成。
四、当代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观的对策
(一)高校应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加强青年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同时,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注重对其进行生态价值观的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学习生态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生态道德素质,在对大学生进行生态观教育的同时,组织并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生态活动和绿色活动,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将生态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渗透到学科教学中,不断丰富和更新生态教育的课程内容,创新教育的形式,如开展校园生态文明知识竞赛、组织绿色出行活动、鼓励学生争做环保志愿者,利用校园广播、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平台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知识的宣传和普及[4]。
(二)优化社会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大环境对青年大学生正确生态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不断优化社会环境,为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种新闻媒体如报纸、网络、电视、广播等要积极宣传和普及生态价值观、可持续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相关理论知识,宣传污染浪费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提高青年大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各环保部门要不断宣传环保政策,净化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不良的社会风气,鼓励青年大学生使用绿色环保产品,引导其树立理性的消费观,摒弃不良的消费习惯、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政府要加大监督和打击的力度,鼓励和支持保护环境的行为,惩罚破坏环境、污染浪费的行为。
(三)在家庭教育中渗透生态教育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孩子教育的第一场所,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用自身的言行举止为培养孩子的生态意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参加并鼓励孩子参加各种生态环保活动,不能一味的追求孩子的学习,可以发挥家庭总动员的力量在假期带领孩子去感悟自然、亲近自然。以自身行动如不追求奢华、不奢侈不浪费鼓励孩子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生活习惯。
(四)青年大学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生态观[5]
青年大学生正确生态观的形成不仅要落实到对科学生态文化知识的学习,还要不断在实践中完善自身。青年大学生要不断用生态价值观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在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前提下,积极学习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内容,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同时,当代青年大学生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广泛参与生态环保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消费、攀比消费、过度消费,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养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总之,虽然当代大学生生态观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生态价值观作为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各方面教育力量及大学生自身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生态观微调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有利于青年大学生正确生态观的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人生价值的实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廖福霖.生态文明学[M].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9.
[2]王雨辰.论生态学的生态价值观[J].北京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6(5):27-37.
[3]程国斌.大学生生态价值观现状分析及对策[J].河南城建学院,河南,2011.6.
篇9
多数初中生,平时花费不多,加之初中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对较弱,家长们一般不会给小孩太多钱支配,只有在一些郊游、外出时间较长的情况下才会相对更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时就每次给个几元钱,以应付日常花销和每日车费为主。因此大多数初中生的每月零用钱金额在50元以下。
但也有部分中学生花钱如流水,追求名牌,追求享受,他们只管向父母要钱,父母不给就发脾气,孩子是父母手中的掌中宝,就只得依着他们。据我所知有的学生一周的零用钱就有100块,有的甚至一天就有20、30元。身上穿的名牌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拿着钱请客,买手机,玩电脑,根本没想过父母赚钱多么不容易
独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阳'",许多父母把舔犊之情集中体现在满足孩子的"物欲"上。要什么,给什么。长此以往,使现在的独生子女养成了惟我独尊的性格,在消费时很少顾及为其辛勤操劳的父母。不少孩子对父母的辛勤劳动熟视无睹,不会劳动,甚至厌恶劳动,形成"只知享受,不讲奉献"的不良思想。
实践总结和体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和思想的成熟,人们的消费观也逐渐形成,消费观的形成,受到每一个人所处的家庭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个人文化素质,宗教信仰等非经济因素的强烈影响。
现在,随着生产力水平地不断提高,对物质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以至在校园里出现了追求名牌,任意挥霍,攀比等不良的消费现象。消费观念对于初中生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能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则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现在上学的孩子,父母都会给零用钱,至于这些钱怎么花,这就由不得父母了,据调查,选择买零食的同学站了一半以上的优势,这也能看出中学生一般都以食为主,也有42%的同学选择了储存,以便下次要用的时候拿出来,中学生除了学习,当然也要注重于外表,所以卖书籍的与买衣服的站了平等的优势,选择朋友聚会的和其他的也不少,但有少数同学选择了进网吧,网吧不是中学生该去的地方,能少去就尽量少去。
中学生的家长应该对中学生进行理财教育,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控制、监督中学生的消费。中学生的零用钱要从源头把关,家长不要过度的溺爱孩子,那不是真正的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应该尽可能地防止这朵青春之花被这源源不断的肥水(钱财)冲垮,避免让这朵花儿在这花样的年华残疾,而失去自理能力;不然他(她)们将来该怎么办呢?家长们要积极的去锻炼孩子,让孩子不要过分的依靠父母,让孩子去尝试实践在休课时去打工的艰辛,帮家里干家务的劳累,从而培养其自理能力,真正地让他(她)懂得付出血汗之后得到果实的甘甜。家长也要引导中学生把这果实存起来,用到最需要的地方。所以说,家长有时“小气”点也是爱!
确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因为初中生们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所以在消费时切忌盲目消费。在消费时,可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非理性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盲目攀比,不浪费金钱。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学生的零用钱也多了,尤其是中学生可以自己随便支配,有较多的中学生把零用钱使用在干嘛学习用品上,学习用品是每个学生都需要的,在漫长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个学生离得开学习用品?有较多的中学生都把钱使用在上网或玩游戏上,这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情对中学生有百害而无一利,却能让中学生不惜用青春和金钱去做这些毫无意义的事情,可见中学生妥善使用零用钱的重要性
根据所得的数据得知,大部分学生外出时都会到小店逛逛,在购物时也没有主见,别人买什么就跟着买什么。在校的平时生活也是比较“逍遥”,根本就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有多少花多少,任意挥霍,然而他们对校园中种种不良消费习惯都是不以为然的。这说明了初中生还没有正确的观念,并且消费重心由学习转向饮食和娱乐。
对这些错误的消费观念,我觉得首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因为许多不良的消费现象的产生都是个人虚荣心在作怪,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矫正不良的消费习惯。提高自己消费的科学性。其次,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要协调分配,因为精神消费在生活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对于初中生来说适度的精神满足会陶冶你们的情操,丰富你们的生活,满足艺术享受的需要,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培养了德行。再次,我们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要根据自己的家庭状况等方面来考虑制订出适合自己的消费方式,既不抑制消费也不超前消费,反对浪费。
学生不应该过分在意吃穿,我们现在处于求知学习阶段,最紧要的任务是学习,但是,我们也应当明白,家长的钱来得并不易,家长已为我们创足了来学校学习的机会,这就是给我们的最好礼品,我们要珍惜。
对于个别中学生的高消费现象,主要原因有:青少年自尊心强。注重外表,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评价,很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如认为穿的显眼点,漂亮点,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想别人都尊重自己。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发达,中学生们对新产品、新技术十分敏感,加上青少年的发奇心,就把钱花在这上面,以为边走边打着手机,十分潇酒,风光。其实现在中学生大多设有必要购买手机,这样做很不理智,不仅浪费,还加重家庭负担,又容易在同学之间形成攀比的风气,使乱消费的现象愈演愈烈。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现在的中学生中有不少是独生子女,父母对他们十分疼爱,只要开口,绝不会空手,有求必应,长此以往,轻则助长了他们的乱消费的风气,重则使他们变得自以为是,一意孤行,形成不考虑他人处境,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每位同学都要自主地制订合理的消费计划,做好消费记录,进行消费总结。甚至可以和家长一起,制订家庭消费计划
作为年青的一代,我们应该要合理地消费,不能盲目地追求名流和时尚,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对于我们学校来说,校内就有小卖部,对于自制力较弱的同学无疑是“雪上加霜”,所以,为了同学们的健康我建议,对校内小卖部加强管理,撤掉对学生无益的垃圾食品,增加有营养价值的、多样的健康食品
学校食堂的伙食不好,尤其是对住校生来说,影响很大。营养跟不上,如何更好地学习?有的去吃校外的小吃,安全、卫生的保障又少了很多。有些下午不愿回家而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同学也深有感触。或许,学校等有关方面可以给食堂一些补助,不求赶上通信大厦食堂的饭菜,最起码也要超过人家的一半吧
同时,我也深刻地理解了学生理财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己也得到了这方面的许多知识。我认为,中学生的消费观念是个逐步培养的过程,除了学校和家长的正确引导外,更重要的是中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注意学习,努力提升自己,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人们的行为中慢慢改变,而行为又会反过来影响人们的观念。消费正是这样的,它既受内在因素的影响,也受外来事物的影响,我们应该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
活动培养我们组员的实践和协作精神,借此提高我们的社会活动能力。
中学生消费调查报告(二)
一、调查目的与方法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改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当代的中学生,他们的消费状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学生的消费现状,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我们从消费来源、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此次调查采用个别咨询的调查方法,共调查210人。调查以四中各年级学生为对象,其中初一学生120人,占调查人数的57.14%,初二学生50人,占调查人数的23.81%,初三学生40人,占调查人数的19.05%,男生100人,占调查人数的47.62%,女生110人,占调查人数的52.38%,因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四中学生消费现状与特点
1.中学生是经济上不独立的群体,大部分同学消费趋于合理。
调查中发现有95.7%的中学生的生活费用来源于父母的劳动收入,有4.3%的中学生生活费用来源于亲戚或政府救济。对父母经济上的依赖是中国学生的共性所在。大部分学生的消费趋于合理,每周的生活费用在50元以下的有57.8%,在50-100元的有32.2%,100元以上的有10%。平时上学,走路上学占38.7%,骑自行车上学占30.6%,坐公共汽车占10.7%,其他(坐出租车、父母单位的公车)占7.6%。在花钱时,能考虑到要节约、有计划或能想到父母赚钱辛苦的同学占78.8%。在穿着方面首先考虑到适合自己的有67.8%,不刻意模仿明星穿着打扮的同学占62.7%。这说明同学们能考虑自己的家情,做到适度消费。 2.少数同学超前消费、盲目消费现象严重。 ……
3.学生的“人情消费”普遍,浪费现象严重。 ……
4.穿着消费趋于高档化 ……
5.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不协调 ……
三、消费现状的原因的分析
任何一种现象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总是与一定的社会现象相联系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的不合理消费是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造成的。
首先整个社会在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现在的中学生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家长们格外关注孩子们的身体发育和物质享受。只要有能力,家长对孩子们的消费很少会去限制。即使经济条件不怎么好,有些家长也会千方百计去满足孩子们的要求。于是,使孩子习惯了“以我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形成了“吃的讲营养,穿的要名牌,用的需高档,玩的求排场”的生活标准。
其次,在社会上一些厂商对商品夸大其词。如,美观诱人的各类学习文具广告,形形的各类高档食品、名牌服饰等,漫天飞舞使得缺乏辨别能力的中学生无所适从。同时,有些大众媒介、影视文化等传播不恰当的消费观念和宣传不适宜的消费内容,使得中学生们过早的熟悉了成人的消费方式和消费标准,于是便追求名牌、讲排场,一掷千金。
四、对策和建议
既然学生消费的误区是多种因素合力造成的。那么要转变学生的消费观念,纠正学生的不良消费习惯,就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1.家庭是学生消费习惯养成的第一因素。家长的行为极易影响学生。因此,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和社会,教育子女勤俭节约,教孩子从小就懂得区别需要什么和想买什么。对子女的消费攀比、浪费不可纵容。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攀比;社会化;消费价值观
凡勃伦从心理学视角出发,对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进行了论述。在凡勃伦看来,有闲阶级的炫耀性消费的目的在于借助明显有闲与明显浪费证明社会身份与地位。炫耀性消费表现并不仅存在于有闲阶级身上,置身于校园的大学生,不仅深受大学校园文化的熏陶,而且同时受到家庭消费模式、社会消费价值观的影响,置于多维因素作用下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用品等方面出现攀比消费现象,如,服方面的新潮化、随身电子产品的品牌化、饮食的高档化等,以笔者的实际参与观察为例,发现,S大学部分大学生身上也存有凡勃伦意义上炫耀性消费的内涵。鉴于影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主体的不同,笔者采取了与凡勃伦相似的分析思路,从社会心理学视角入手探讨S大学部分学生攀比消费的诱致原因以及解决或者避免大学生攀比消费的对策。
1 大学生攀比消费现象出现的原因
影响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既有学校教育、文化等因素,又有学校外界环境,如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大学生自小的生活环境,即家庭的消费价值观等亦发挥作用。此外,大学生作为能动的主体,在受到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影响的过程中,亦有自身对习得知识、文化等的理解与实践,为此,笔者预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外部环境以及大学生自身入手分析S大学部分大学生消费攀比现象产生的原因。
1.1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外部影响因素
1.1.1 社会环境影响大学生消费价值观
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一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部分先富起来的家庭消费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消费观念不断受到冲击。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下容易诱发拜金主义,因为市场经济离不开商品交换,商品交换离不开货币,作为中介的货币因而成为财富、商品的化身,成为普遍价值的代表,拥有了货币似乎就可以购买一切、占有一切。这就容易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以为货币无所不能,使人产生对货币、金钱的崇拜,诱发对货币的无限制的追逐和占有,从而走向拜金主义。
1.1.2 学校教育与校园文化塑造大学生消费价值观
罗斯金曾对此有一个著名的论断:“教育并不是教导人知道他们以前求知的事,而是教导人们去做他们以前不会做的事情。”大学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场所,是形成消费观的重要起点。没上大学之前,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消费状态。上大学之后,消费自在自己手中。而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中,没有将消费理财纳入到德育课程中来,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高校“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的教育引导也不够。部分学校不良的消费现象日渐泛滥。学生盲目攀比手机,电脑等更新速度快,价格高等电子产品,追求名牌,甚至限量版的包包,鞋,不追求衣服的性价比和实用性,反而以奇装异服为美。有些女生使用与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称的昂贵化妆品包装自己。以出处高档餐厅,国外旅游作为彰显身份的筹码。每当自己的奢侈愿望实现时,更要在微信朋友圈,QQ空间炫耀一番。
1.1.3 家庭消费观的基础作用
家长对待金钱的态度对孩子有一定的影响,家长对花钱没有概念,大手大脚,长此以往,孩子的消费方式势必也会受到不良影响。有些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让孩子省吃俭用,该买就买,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与此同时,家长的物质激励制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孩子形成不良的金钱观念与消费观念。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消费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女的消费观念,因此,家长的消费观念对于孩子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至关重要。
1.2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内部影响因素
1.2.1 自身控制原因
有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周围不良风气影响,在复杂消费观影响下,很多学生不能坚持自身正确的原则和观念,不能有计划的消费。根据笔者对身边的同学了解和调查,包括自己在内,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大学时代的理财意识不强,月初过着地主般的生活,月末过着乞丐般的生活。主要表现在,高消费,超消费现象。另外,很多学生倾向刷卡消费,网购,研究发现,刷卡消费会减轻消费者的负担感,这从侧面鼓励了不合理消费的产生。
1.2.2 大学生的从众和求异心理
从众性是对群体的依附感和个体的自我保护本能。首先,来自于大学生对大学生群体的依附感。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渴望集体归属感。部分学生为了满足从众的心理,买土豪金,高端的三星手机,以至于不仅有网友调侃苹果手机已在校园里成为“街机”。基于从众心理的消费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形成对立。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发展,社会中吸引大学生群体的流行元素层出不穷,大学生具有依附群体的先天本能,在看到周围的同龄人购买某一流行产品后,为了更好的融入到其生存环境,必须要在消费领域保持一致性。但是在购买这类产品时,大学生忽略了自身实际的消费能力与对产品的需求度,造成了盲目消费。这就是所说的从众性。而正确的消费观主导的消费模式应该是货比三家,深思熟虑之后才买的。
求异性是来自于大学生虚荣,攀比的心理。这种消费行为通常不是必需的,消费品往往能吸引大众眼球,能够突出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使别人更加注意到自己,而且因此产生的对某种产品的需求也是缺乏弹性的。例如有位同学穿衣服不是为了遮体,保暖,而是为了吸引旁人眼球,经常打扮花哨,穿一些奇装异服增加在校园内的回头率,表现他张扬的个性,叛逆的性格。可见,消费有的时候是为了满足一个人追求独特的心理需求。这些心理需求的满足都需要金钱的支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当代大学生偏颇的消费观。
受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再加之大学生自身控制能力,大学生出现了攀比消费现象,笔者认为,S大学部分大学生消费攀比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未形成正确的消费价值观,由此,应该从构建合理的消费价值观入手,解决S大学部分大学生攀比消费问题。
2 大学生攀比消费的解决对策
鉴于诱致大学生消费攀比现象的因素,笔者认为,为塑造大学生正确的消费价值观,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多方面入手。
2.1 内部方面
2.1.1 开拓视野,增长理财知识
在大学里,我们不仅要学会书本上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涉猎一些理财知识。在闲暇之余多看书,出去接触自然,增长知识和见识。在消费面前,理智面对,不盲目跟风。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时光,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把自由支配的时间用在学习知识和实践活动上,同时还能体会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在盲目消费的时候能提醒自己。
2.1.2 树立正确科学的消费观,养成科学的消费习惯
正确科学的消费观是落实中国科学发展观的内在需要,是科学消费的前提。科学的消费观是根据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自觉地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合理消费,以促进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一种消费态度和消费观念。科学的消费观把实现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评价一切消费活动是否合理的最高标准。我们应该保持正确的消费心态,不以价位高,限量版作为自己的消费标准,而以实用性,可支付能力为准。养成科学的消费习惯,应该学会花钱,将钱花在有用的地方。还应该做到事实消费,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进行理智消费。
2.2 外部方面
2.2.1 学校方面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全社会的事情,大学阶段是消费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而且大学是学生的主要社会场所,学校的任务尤其重要。首先,学校应该狠抓学风,净化校园风气。良好的学风,学生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这样学生便懂得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这样便会形成正确,科学,可持续的消费观念,不盲目消费和攀比消费。其次,学校应该定时的开展一些活动,让同学们做一些消费方面的调查,让同学们亲身体会消费,同时体会和理解父母的辛苦。再次,大学可以依托自身投资,理财,保险等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校园里就接触到投资、创业(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理财、消费为核心的系统的理财教育课程。同时学校的老师等可以引导大学生自立性消费,通过一些勤工俭学活动,让当代大学生懂得自立,自强,做一个有社会能力和责任心的人。
2.2.2 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因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教育对当代的我们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在家庭中,父母在消费时候应该给孩子做榜样,父母在消费时应理性和理智消费。其次,家长在为孩子提供生活费用时,应做到合理科学,应告诉孩子大学自理自立的重要性,不能一味的迁就孩子,应有计划,有节制的供给生活费。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子女的攀比消费现象。最后,家长在消费方面应正确引导子女,应告诉孩子大学是一个学习的环境和地方,不应将此用以攀比消费上。
2.2.3 社会方面
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全社会的事情,需要有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因此,必须动员起社会各界的力量,如消费者组织、有关的宣传媒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科研部门等等,大家齐抓共管。努力构建一个节约的社会环境,使学生更多的溶于一个节约的社会风气里,从而更好培养自己节俭的生活作风。弘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整顿社会不良风气,不攀比,不浪费,营造一个健康科学消费的社会环境,减少大学生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社会各界对大学的消费价值观的评价众说纷纭,笔者的调查研究也已证实部分观点,剖析问题的实质,包括内在从众,求异的心理原因和外在社会、学校、家庭的不良影响。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体,他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对于未来我国的社会发展与进步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大发展时代,物质上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精神文明却没有同步前进,作为具有五千年优良传统的国度,这样的反差值得我们思考。“少年强则国家强”,如果当代大学生不能及时意识到自身的不良价值观,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现象会越来越频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世界排名却十分靠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因此我们提倡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基于此,应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费观,解决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疑问,提供科学有效的消费知识和意见,加强对大学生合理科学的消费方式的引导,促使大学生践行合理的消费行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