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情况汇报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3: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中村改造情况汇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清徐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概况
清徐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市郊,总面积609平方公里,人口30万,辖4镇5乡193个行政村,是全国四大葡萄名产地之一和山西老陈醋的正宗发源地。全境依山面川,汾河纵贯,交通便利。近年来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清洁能源、冶金铸造、新材料、新型建材、高新技术、精细化工、运输商贸为主的经济主框架。食醋、暖气片、出口焦、金属镁四大产业规模为全国之最,全县综合经济实力居山西十强县之列。xx年清徐国民生产总值达39.16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73.21亿元,财政收入达3.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18元。 同时,城镇建设日新月异,旅游服务业方兴未艾,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
近年来,清徐县经济迅猛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但是,城市急速扩张裹挟进来又来不及消化的村庄形成了典型的“城中村”现象。处于清徐县经济、文化、政治中心的迎宪、春光、南营留、西关四村就处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
xx年底,新一届清徐县委、县政府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把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改善居民人居环境的城中村改造工程提上议事日程,并于去年11月28日召开全县城中村改造工作动员会,正式拉开了城中村改造的序幕。
清徐县在兼顾经济发展、农民利益、城市建设的基础上,按照“整体展开、重点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城中村改造。城中村改造后,将撤销原迎宪、春光、南营留、西关四村村委会、党支部,组建成立新的居委会和党的组织,社区居委会负责管理居民的日常事务,原村全体在册村民全部转为城镇户口;原村集体资产由新成立的工贸股份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全体村民既是居民又是股民;原村全体在册村民以股民的方式参与原村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
为了体现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的原则,县委、县政府就城中村改造作了以下规定:零费用整体转户,所需费用由县政府承担,转户后符合条件的居民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畴;村改居后,原城中村居民按照新的区域划分,纳入新的社区居委会管理,并参与原村集体资产收益的分配……一言以蔽之,就是在改造后,原城中村居民将同时拥有农民和市民的双重身份,同时享受城市居民和公司股民的双重利益。
在推进城中村改造工作中,驻村工作组人员讲大局、讲原则、讲奉献,积极主动投身其中,不厌其烦处理问题,做深入、全面、耐心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有的居民一时不理解,工作人员坚持骂不还口,笑脸相迎,主动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赢得了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得到了他们的配合和支持。
几点启示[/page]
通过城中村改造,使得农民的组织形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更有利于城市化管理、市场化经营的方向转变,实现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分离,通过全体居民的共同努力,最终建成组织健全、环境整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社区居委会。目前,清徐县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这将是一个全赢的结局。
二、几点启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短短的1天学习考察中,考察团一行不仅亲眼目睹了清徐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高品位发展、大手笔规划、 创特色建设以及重实效管理,而且切身感受到各地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勇于开拓、大胆实践的浓厚氛围,可以说,一天的学习考察都是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给予考察团深切的感受和丰富的启发。概括起来,启示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我县城中村改造工作首先应从解决农民的市民身份转变、实施改造的“阳光”操作,以及全面落实试点村改造扶持的配套政策等方面,真正实现城中村改造的城市化目标。
解决农民的市民身份转变
城中村改造首先要解决农民到市民、村委会到居委会的转变。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实施土地整理,通过剩余土地和集体财产的整合,达到资金平衡,并建立就业养老等一系列社会保障体系。同时,通过将村集体经济转化成原村民拥有的股份制企业或物业,解决村民转变成市民后的生活出路问题。
改造过程实行“阳光作业”
政府为此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城中村居住地和生产生活留用地将进行总体平衡,通过阳光作业引进投资商、开发商,同时通过土地整理划出部分地块给开发商实施商品房开发,从而使城中村得到彻底改造,提升整体城建水平。
篇2
听了市国土资源局工作情况汇报,刚才。使我对的国土资源工作有了一个大概的解。总体感觉,市国土资源局的工作思路非常清楚,大局意识、中心意识都很强,而且能够立足大的背景思考问题。对宏观政策掌握的准,对现实问题研究的深,工作方法周全细致,服务中心切实到位。因此,国土工作整体得到各方面的认可和好评。特别是两保”方面做得比较好。一个是保发展,方方面面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另一个是保“红线”包括土地执法工作,能够正确处置保发展与保“红线”关系,具体方法上、具体服务上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点子。总之,近年来,市国土资源局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发展、保“红线”工作有点有面、有声有色、效果显著、可圈可点。借此机会,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地感谢!
大家身上的担子很重,国土资源工作非常重要。责任很大,大家工作很辛苦,也很有成效。当然,土地问题也很敏感,各方面利益、矛盾问题的交织点。因为包括土地出让、土地收储,都有巨大的利益在里面,可能会和群众发生一些矛盾。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一些腐败行为。因此,做好国土资源工作,对我这支队伍从领导到工作人员都要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一系列的机制,依靠制度推进国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规范化,确保有章可循、有制可循,依法办事。
有两道闸门,国土资源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国家在实施宏观调控的时候。其中一道闸门就是土地。土地、资金缺少任何一项发展就无从谈起。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做到健康发展,土地是前提条件。对土地的利用要做到合理,能最限度地发挥土地的作用和效益,不是说占地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如果土地成为瓶颈的话,就会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工业厂房,盖到哪种程度是最好的都有一个平衡点。实际上,投资强度不够会带来极大的浪费,对国家、对、对未来都没有好处,大家一定要把好这个关。
主要是土地报批、土地收储、土地出让、土地整理、土地违法案件查处、城中村改造等方面,有几个方面的资料需要再整理一下。要说明工作的重点,具体的进展情况,工作的主要顺序及需要政府关注的重点。
特别强调一点,最后。希望国土资源部门要进一步为政府当好参谋。要通过依法行政,推动国土资源工作的健康发展,为的发展发明良好的条件,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3
一、近期工作开展情况
(一)成立专班,压实责任。根据市委市政府、市复审办关于迎国卫复审的工作精神,调整重心,7月15日成立由宣传、卫健、城管、市场、住健为牵头单位的5 大工作专班,组长由牵头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7月16日-7月21日,针对复审督导发现的存在问题,逐一约谈专班组分管人员,压实职责,推动问题的整改落实。并要求各专班组实时研判职责范围内巩卫的突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部署落实整改行动。
(二)紧抓关键点位,加快提升补充硬件设施。对照国卫标准,紧盯国卫暗访必检的点位(住宅小区、农贸市场、“五小”行业、建筑工地、公厕、垃圾中转站、车站等),进一步摸清了全区的底数,对存在问题多,基数大,容易扣分的点位细化研究,按照国卫标准提升改造硬件设施。比如“五小”行业6401间,大部分都存在证件、制度、健康证明、三防,四害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尤其体现在老城区、城中村、城乡接壤的“五小”行业,针对此问题,一是市区统一印制了公示栏上墙,并由卫健局(卫生监督所)全区统一派发;二是市场、卫健、城管、区复审办联合形成检查组,开展“五小”行业三防、四害设施检查督导工作;三是建立绿色办证程序,加快合法发证。同时针对21个区级管理的市场环卫设施未密闭加盖,86间城市公厕蚊蝇较多、37个垃圾中转站硬件设施不完善、城市毒鼠屋缺少且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对硬件设施提升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并加快补充完善,确保迎国卫复审工作中重要点位硬件得高分。
(三)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处罚力度。针对农贸市场周边环境脏乱差、车辆乱停乱放、垃圾乱扔乱倒、建筑工地管理不规范等问题,17日至23日,城市管理、市场监督、物业小区、医疗卫生和病媒专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专项执法行动,组成一支由城管、公安、住建、卫健、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参与的联合执法队伍,对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处罚,对长塘路“天光墟”下“重手”,通过有效整治,让这个城市环境“黑点”实现华丽变身。如今的长塘路一改往日面貌,从昔日的“脏乱差堵”变成“洁齐美畅”,沥青路面上干净整洁,摊贩转进到指定区域摆卖,沿街商户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车辆规范停放在指定区域,集中解决影响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病媒生物的突出问题。
(四)强化待建地、闲置地、建筑工地监管责任。城管、住建、市自然资源局源城分局、所属镇街全面加强城区待建地、闲置地和建筑工地的管理,大力推动待建地、闲置地、建筑工地做好围挡,清理整治建筑垃圾。对太平古街停车场、源南镇万绿停车场、万思实业停车场,东埔红星东路待建地等整改不彻底,问题反复的问题,形成网格化执法队员管理,加大城市执法监管力度。
(五)进一步解决“四害”超标问题。一是抓重点场所四害灭杀,对市场周边、垃圾中转站、背街小巷、公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场进行每天一轮的消杀,并全区定时每月2轮,在市区范围内组织统一投鼠药,施药灭蚊、蝇、蟑螂的除“四害”工作;二是统一开展病媒生物孳生地的清理行动,结合创文迎省检,动员区直各级各单位干部职工、镇(街)工作人员、居民住户约5000人次,齐参与齐动手,开展清理环境卫生死角、清除盘罐、轮胎等积水,清除鼠尸、堵塞鼠洞的爱国卫生运动,做到全区统一清理病媒孳生地;三是强化专班责任落实,由区卫健牵头的医疗和病媒防制专班联合区住建、区城管、区市场监管局督导检查,以行业主管为主,检查物业住宅小区、农贸市场、餐饮店、垃圾中转站等重点场,落实除四害工作情况,尤其是对照国卫标准,严格要求此类重点场所、重点行业是否做好防鼠、防蝇、防蚊、防蟑设施,是否定期消杀,场内外“四害”阳性率是否达到国家标准等情况进行联合检查督导,通过“灭、清、堵”三种方式,切实降低四害密度。
二、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有几大方面。
虽然我区在迎国卫复审工作中做了一定工作,但仍有较多的突出问题亟需解决。
(一)思想上有所松懈,措施不够到位。由于疫情防控原因各镇街、各部门投入巩卫工作力度有所不够,突出问题反弹严重,离暗访过关标准相距较远。
(二)早夜市反弹现象严重。东埔街道的人人乐旺源路、雅居乐二期永盛路、恒大名都北门路段的早夜市流动摊贩乱摆乱卖现象突出;源西街道光明路、西一路东二巷马路市场占道经营现象反复的突出问题。虽然在前期经过多轮的整治,但疏的渠道未得到有效解决,反弹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三)农贸市场及周边市容环境和秩序问题反弹严重,屡禁不止。老城区中心市场、古亭市场、上角市场、东埔永安市场、兴源市场、源西农贸市场、新江市场等占道经营,流动商贩多,市场公厕达不到二类建设标准,生活垃圾清运不及时导致“脏乱差”现象。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占道经营屡禁不止,部分市场周边“六乱”现象反弹严重,屡禁不止。
(四)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落实不到位。部分物业小区、农贸市场、熟食档、餐饮店落实病媒生物防制工作不到位,熟食档、餐饮店室没有设置防蝇灯,食品小作坊仓库未落实做好“防鼠、防蝇、防尘”三防设施。建成区“鼠、蚊、蝇、蟑螂”四害密度有所偏高,公共场所毒鼠屋设施数量仍然不足;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的水沟明渠长期积水,以及主要河道两岸鼠迹、活鼠。垃圾收集点(市场、 城中村、背街小巷)、垃圾中转站蝇密度高,背街小巷有坑洼地积水、废旧轮胎积水等蚊虫孳生地未得到处理。
(五)待建地、闲置地和在建工地整改不彻底,问题反弹严重。城区部分待建地和建筑工地仍存在围蔽不全,管控力度仍然不足,居民在待建地上种菜、建筑垃圾随处堆放等问题仍然较多。如红星东路待建地,公园西片区待建地、源南镇万绿停车场、太平古街停车场,现场督查多次,多次整改不彻底,问题反反复复。
(六)建筑垃圾无出路,乱堆乱倒问题难杜绝。我区建筑垃圾高塘临时堆放点已满,当前已停止收纳,源西水泥厂点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标准要求高,运输车进场难,目前建筑垃圾无集中收纳,无出路,背街小巷、待建地、闲置地建筑垃圾堆放现象越来越严重,问题突出。
(七)“五小”行业监管力度仍然不足。三防设施安装不足,部分小餐饮店可见成蝇、无食品卫生等级、无卫生制度上墙、从业人员健康证过期;河源大道南、红星东路、环城东路、县前街、祥兴路等路段的美容美发室无传染病专用工具,从业人员健康证过期等,小酒店(旅店)、沐足场所虽控烟措施不到位,设置有烟灰缸。
篇4
把卫生城市创建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投资环境,树立仙桃新形象的大事,持之以恒抓紧抓好。
市委、市政府把卫生城市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民心工程来抓,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解决创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街道办、工业园、市直各相关部门把创建工作摆在重要议事日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开展卫生城市创建。
根据省卫生城市标准的要求,我市按部门职责将各项创建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相关单位。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谁主管,谁负责”和“纠建并举、综合管理”的原则,明确了各类责任主体在创建工作中的管理责任。我市还建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听取各相关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分析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工作建议,并及时加以研究解决。
创建卫生城市,硬件条件是基础,加大投入是保障。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城市设施条件和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2006年以来,我市致力于打造武汉城市圈西翼中心城市,加快推进南城新区建设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目前,南城新区主干道路网络已基本形成,一个平方公里的城市新区初现雏形。市域基本建成“三横五纵”公路主网架,二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达到.公里;日供水能力达到万吨,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以上;市区建成面积达到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万人,城镇化水平已达%;中心城区绿化率达到%。大力解决市民生活实际困难和问题。近年来,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道路不畅、环境不好等突出问题,不断加大基础投入。先后投入多亿元,对中心城区内的个村居进行改造,共拆迁房屋处、万平方米,新建住宅面积万平方米;投资亿多元,改造背街小巷条;投资亿多元,全面改造中心城区住宅小区的环卫、安防等设施;投资亿元新建城东、城南污水处理厂;投资万元新建座污水提升泵站;投资余万元,改造农贸市场座;投资万元新建座压缩式密封垃圾中转站;此外,市区新增个垃圾箱,配套完善了公厕、垃圾站点及给排水等市政设施。今年,我市把投资亿元、日处理垃圾吨、填埋年限18年的垃圾填埋场项目纳入了全市重点工程项目范畴,目前该项目工程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实行环卫规范化管理。道路保洁方面,对城区条主次干道保洁实行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推行道路两旁“墙到墙”管理,实现了无缝隙覆盖。目前,中心城区共有保洁人员人,清扫保洁面积约万平方米,日清扫垃圾约吨,城区所有垃圾基本能够做到日产日清。在垃圾清运方面,将原有的敞开式垃圾站改建为密封式地下垃圾中转站,垃圾清运车全部采用多功能密封垃圾压缩车清运,实现了垃圾密闭收集、密闭运输、无害化处理。公厕管理方面。对中心城区现有的座一类公厕、座二类公厕,均按照“六无六净”标准,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在城中村卫生方面,实行统一聘用保洁人员、统一发放工资、统一监督考核、统一垃圾清运的“四统一”管理模式,基本实现了城村一体化。
专项整治,优化环境。深入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春季爱国卫生月活动为载体,动员全民参与,集中治理环境脏乱差。对城市出入口、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平房区及“五小”行业等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实施联合执法,专项治理,有效地改善了卫生现状。今年以来,以省级卫生城市复查和“两灭”复查为契机,再次掀起了新一轮卫生创建。先后组织了市容联合执法及城中村、农贸市场、“五小”行业专项整治,切实解决了一大批卫生热点难点问题,城市环境卫生得到了切实改善。认真开展食品卫生安全整治。重点部署了农村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商场超市、早点店、夜市以及餐饮业、学校食堂的整顿与规范,解决了项老大难问题。农村食品批发市场秩序得到规范,多家商户办理了证照,完善了索证索票、进销台帐、不合格食品退市等制度;食品商场、超市、大型集贸市场开展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及信息公示,正确引导消费;超市、集贸市场食品统一制作了卫生防护罩;早点店、夜市摊点形成了集群,强化了管理;餐饮店、学校食堂%实行了量化分级管理。与此同时,全市先后组织开展各种不同类型的专项整治活动多次,出动执法人员万多人次,检查各类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万多户次,取消无证无照生产经营户余家,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起,移送司法机关查处起,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生产经营行为,优化了创建环境。全方位开展“四害”杀灭活动。市爱卫会每年制定下发除“四害”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部署和指导各级各部门开展工作。在今年城区两灭活动中,累计投放克包装灭鼠商品毒饵、克包装灭蟑商品毒饵各包,通过开展集中的化学杀灭工作,有效控制了城区老鼠、蟑螂密度。
按照《湖北省卫生城市标准》要求,我市健全制度,把爱国卫生工作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各项工作及指标基本达标。
我市把健康教育工作作为爱国卫生、文明卫生城市创建和提高市民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市健康教育所人员、设备、经费和任务落实,市、街道、社区(村)三级健康教育网络健全。中小学校普遍开设了健康教育课,开课率达%,中小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医院开展无烟单位创建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住院病人相关卫生知晓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镇卫生院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开展健康教育服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城区公共场所和企业开展职业卫生、疾病预防、卫生保健等方面健康教育活动,职工相关卫生知识知晓率达%。
我市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各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健全,职责明确,管理规范,经费落实。有城市市容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市容环境整洁,街道路面平整,普遍硬化,单位门前三包卫生责任制落实;主城区无卫生死角,无违章饲养畜禽;城市照明设施完好,路灯亮化率达.%。建成区清扫保洁制度落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道路机械化清扫率%。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建设、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标准要求。城市生活垃圾及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分别为%和%。生活垃圾中转站、公共厕所、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布局合理,数量足够,管理规范。农副产品市场管理规范,有卫生管理和保洁人员,设施齐全,给、排水设施完善,有活禽、水产销售的相对独立的区域,无违禁野生动物销售。建筑工地施工现场清洁,建筑垃圾管理规范。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绿地率达.%,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平方米。城市河道水面清洁,无飘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
大力贯彻实施《环境保护法》,在保持经济较快增长速度的基础上,促进城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六项主要指标全部达标,其中:全年空气API指数≤的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近五年分别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近5年均为%;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近5年分别为.分贝、.分贝、.分贝、.分贝、.分贝;城市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近5年均为%;建成区内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近5年分别为.%、.%、.%、.%、%;近3年内未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认真贯彻国务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和《湖北省艾滋病防治办法》,卫生监督机构单独设置,设备、编制、经费满足工作需要,依法开展各项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公共场所监管工作有计划、有检查;卫生监督、监测和技术指导规范,资料齐全。各类公共场所持有有效卫生许可证,卫生管理制度健全;从业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市政供水、自备供水管理规范,检测资料齐全,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水污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成立了食品安全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成员单位包括食品药品监督、农业、质监、工商、卫生、商务、教育、市场管理等个部门,各部门有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计划和总结,各项监督、监测工作落实;制定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和工作规范,连续3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2008年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授予“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市”称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证照齐全,卫生管理制度健全,从业人员持有有效的健康证明和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明。生产经营活动有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生产经营场所布局合理,卫生设施齐全,环境卫生整洁。餐饮业、集体食堂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达标率达%,大中型餐饮业普遍实行责任监督岗管理。饮食摊点集中设置,统一管理。食品生产者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全市实现生猪定点屠宰,无注水肉和病毒肉上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设有专门现场检测机构,适时开展监管和检测工作。主要集贸市场卫生管理符合《集贸市场食品卫生管理规范》的要求。
认真贯彻《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将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市疾控中心经费列入财政全额拨款预算,按要求开展传染病防治工作。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达到规范化建设要求,重大疾病控制按期完成国家规划要求,全市近两年无甲、乙类传染病重大暴发疫情,无院内感染引起的重大疫情或导致的死亡事故。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行网络直报,疫情报告及时,处理规范,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在%以内,市人民医院设立公共卫生科和感控科,其他医院设立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国家免疫规划项目的预防接种实行免费;预防接种规范,安全注射率达%。临床用血%来自无偿献血,%来源于自愿无偿献血。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统一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医源性污水的处理排放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医疗机构审批和日常监管资料齐全。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非法医疗广告得到有效治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良好。
篇5
一、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现状与问题
城乡结合部是土地交易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具有隐形交易、非法交易量大、交易秩序混乱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快速膨胀、建设用地总量失控,各类用地交错、市场交易主体复杂,隐形交易突出、交易秩序混乱,土地交易形式多、数量大,违法用地和违法交易大量存在等几方面。
(一)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快速膨胀、建设用地总量失控
(二)各类用地交错、市场交易主体复杂
(三)土地交易形式多样,隐形交易突出、交易秩序混乱
(四)违法用地和违法交易大量存在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混乱的现状是长期以来城市建设自发扩展、城乡结合部土地产权不清、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不明、管理不到位造成的。
(一)工业化、城市化带动了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快速膨胀,是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混乱的外部推动力
工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需要相应规模的土地作支撑。城乡结合部是受城市发展和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冲击最大的地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的外移,民营经济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对生产经营、生活场所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大量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发展,加大了建设用地的需求,使城镇向外扩张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也带动了城市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加剧了建设用地需求。这些快速增长的建设用地需求迅速涌入城乡结合部,致使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需求急剧增加,其用地特征呈现出:农业用地不断减少和非农建设用地快速增加,土地供应总量失控。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对于用地者而言,在城乡结合部取得土地和房屋的成本远远低于城区,带动了用地需求;而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而言,转让、出租土地、房屋获取的经济收益又远远高于农业收入,在比较利益的驱动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往往乐于把农用土地私自转为建设用地或建房出售、出租,牟取高额回报。同时,外来人口蜂拥而至,价格低廉的私宅成了他们的安居所在,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村私宅租赁有愈演愈烈。
(二)集体土地产权不明,权益不清、多头代表,是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混乱、违法交易和隐形交易的内因
当前,集体土地所有权权利设置不完整、权利内容不全以及国家对土地的管理权与土地所有权的界定不清,致使集体所有土地的产权代表不清,集体土地使用权权能与权益不明,从根本上限制了集体对其所拥有的土地所有权行使处分权和收益权。按照新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实际上存在三类形式:村农民集体所有、村内两个以上的集体经济组织和乡(镇)农民集体所有。实际上,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产权归属并不明确、清晰。由于任何一个农民都不是所有者,而集体经济组织并无专门机构也不具备独立的主体资格,村农民集体、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就成为抽象的、空虚的概念。由于具体的土地所有人事实上很难落实,集体土地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集体土地的收益应如何分配?集体成员行使土地所有、使用、经营、收益和处置等权利与责任如何体现?"集体"违法使用本集体所有的土地应该如何处罚?村长、村委能否代表集体土地的权益、产权?"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会议成员或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如何保障和体现?村民个体对土地的权益如何确认?正是这些基本的问题没有得到明确,出现了农村集体土地的"多头"所有者代表,村书记、村长认为自己是代表,处置村集体土地理所当然,村民个人认为就是自己的土地,其他人管不着,甚至部分土地使用者认为自己用的地就是自己的。这种"多头"代表,又都不代表的状况,驱动利益各方私自建设、私自处置、隐形交易、违法交易,牟取私利。
(三)土地收益分配机制不合理,是产生城乡结合部土地问题的直接动因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经营行为首先考虑到的步是经济利益问题。农民在集体土地上从种水稻到种菜,由种菜到建大量厂房、私宅,集体土地由合法到违法利用等,可以说根源就在于土地收益在其间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也就是地租的作用。农用土地收益除上交国家农业税外,农民实得收益较低,而非农用途收益远远高于农业用途收益,比较利益促使农民从心理上愿意变农地为非农地。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仅靠镇级人民财政收入或有限的国有土地收益返还,完善镇现状用地的市政及公共设施,镇能级政府有相当大的困难。同时,国家建设征用农民集体土地的补偿办法是根据年产值核算,补偿标准低,而不是按价补偿,农民不愿意国家征地,因此,乡镇政府一方面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力发展工业,招商收资,从而通过增加税收、劳动力管理费等方式增加财政收入,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违法用地、隐形交易采取默认和纵恿,从而加剧了集体隐形市场的大量存在和违法用地的形成。
(四)政策不明,管理薄弱,加剧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的混乱和隐形交易
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对城市国有土地管理的规定及具体操作来说,已相对比较详尽和完善,但对于城乡结合部用地,尤其是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缺乏明确的操作指导,管理力度十分薄弱。如《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房屋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但并未对农民房屋出售、出租的范围和宅基地的土地权利性质作出明确地界定。第六十三条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但存量集体建设用地能否流转、如何流转,破产、兼并除外的该如何处理又缺乏明确规定。上述这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欠缺或不明确,为集体土地所有者、使用者、农户等各方违法用地、隐形交易、违法交易提供了借口;而对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而言,由于缺乏明确管理依据,往往采用全面禁止或放任自流,城乡结合部恰恰成了管理的或灰色地带,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的混乱。
三、规范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的对策与建议
随着新《土地管理法》的颁布实施,耕地保护国策得以法制化,建设占用农用地的成本和难度加大,各地开始注重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的调整和管理,以此解决城市建设对土地的需求。
各地在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和土地市场管理上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开展城乡结合部集体建设用地整治和流转试点。杭州市以"两进"推进"一化",即"农户进公寓小区"(在土地利用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取消农民个人建房,由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统一建住宅小区,城市用地范围外则取消单家独院建房,实行多家集中联建),"乡镇企业进工业园区","推进城乡结合部城市化进程".苏州市出台了《苏州市农村集体存量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暂行办法》,对城市规划区、县城镇及省以上开发区范围外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经依法批准后,可以依法流转。湖州市结合乡镇企业转制,在明晰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前提下,规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唐山市和秦皇岛市对"城中村"改造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鼓励集体土地所有者、农户和开发商三方面自愿组合,对"城中村"进行改造,按规划统一建设住宅小区。
强化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市场公开。杭州市对城乡结合部的国有划拨地入市实施了"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并探讨将政府收购储备范围扩展到城市内现有集体建设用地。广东、江苏等地设立了有形土地市场,要求包括城乡结合部在内的土地使用权交易进场公开挂牌交易,规范市场。
探讨城乡结合部集体建设用地向国有建设用地转化。浙江省对部分城市城乡结合部乡镇企业使用的集体建设用地,在土地补偿到位、使用者主动申请、所有者同意(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报经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后,不再办理征用手续,直接转为国有土地使用权。苏州市、杭州市等地探讨了调整现行征地补偿办法,采用按价征购的办法转为国有。
上述这些探索和实践,为进一步规范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通过调研,我们认为,规范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的根本出路是:在严格实行用途管制,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扩张的前提下,进一步明晰城乡结合部现有建设用地的产权主体和土地权益(所有者、使用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区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外,制订相应的政策,明确管理者、所有者和用地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调动各方积极性,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大力开展市地整理和市地置换,通过规范的土地市场实现城乡结合部现有建设用地的易主(改变所有者、使用者)、易位(改变位置、置换)、易用(改变用途),解决城市建设用地需求。
(一)完善城市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制度。要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圈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城市规划必须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严格控制城市发展跨过或绕过城乡结合部向外盲目扩张。运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和用途管制等手段,严格限制新增建设用地供应总量,并采用经济手段和政策调控措施,提高新增建设用地取得成本,鼓励用地者利用城乡结合部现有建设用地。
(二)加强土地登记工作,明晰城乡结合部土地产权。
加强城乡结合部土地产权制度建设,明确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代表和相应的权益,加快土地登记进度,通过确权和土地登记,分清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建设用地和农用土地界限,集体建设用地要明确土地所有者主体及相应的土地使用者,同时结合土地证书年检,保持城乡结合部土地登记资料的现势性。
(三)制度创新,鼓励流转,规范管理。区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外,分别制订政策,规范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管理。
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和相邻农区的结合部,横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外,即城乡结合部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可以分为"圈内""圈外"两部分。这两部分的土地利用方向是不一样的,"圈内"土地主要是作为城市建设用地;"圈外"土地主要是作为农用土地及少部分集体建设用地。因此,必须区分"圈内""圈外",制订不同的利用政策和管理对策:
1、对于城乡结合部属于"圈内"的部分,其土地利用和管理政策必须有利于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化,即必须纳入城市用地统一管理、统一转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
第一,对于已列入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的地区,取消农户个人建农民住宅和乡镇企业建设新占农用地,新增建设用地实行统一转用、统一开发、统一供应,推行农户进住宅小区和乡镇企业进工业园区。即:"圈内" 农户申请新建住宅的,一律不再批准农户建住宅,一律进居住小区,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农户,其宅基地指标可折为相应的价款抵扣所购买的商品房价;"圈内"乡镇企业建设需要增加建设用地的,一律进工业园区使用国有土地,并在土地出让金等方面给予优惠。
第二,对于已列入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农民住宅和乡镇企业用地),则应制订相应政策和措施,结合市地整理、政府收购储备等工作,采用"转权让利"的办法,鼓励其转为国有土地进入市场依法流转。其中,存量农民住宅用地可结合市地整理,由开发商、所有者、使用者三方面自由组合进行城中村改造,建商住小区,政府在出让金收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也可以由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招标建设,对城中村进行改造建现代化小区,建设中各项规费按农村宅基地标准执行,农户原宅基地和农房折换为相应的价款,以调产权或货币安置的办法进行补偿,土地相应转为国有土地,农户以调产权方式取得或以成本价方式购买的小区房屋产权归农户所有,允许出租,也可比照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对于"圈内" 已有乡镇企业,鼓励其向工业小区转移,符合规划的,土地补偿到位、使用者自愿、所有者同意的,报经政府批准,也可转为(或征为)国有土地使用权后依法流转。
2、对于未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的城乡结合部土地,即"圈外"土地,在土地利用上,要保证以农用地和少量集体建设用地为主导,即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盘活存量建设用地。
第一,严格控制增量建设用地。停止圈外城乡结合部农户单家独院式分散建房,实行多户连片的集中式建房;乡镇企业建设需要新用地的,一律进工业园区建设或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
第二,圈外符合规划且经依法批准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在严格管理的条件下,应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不改变权利性质的情况下流转,即"保权让利促流转".具体而言,现有农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通过土地置换或建新拆旧等方式,迁村并点,向城镇和中心村或工业园区集中,建新拆旧中需要短期增加农用地转用指标的,经批准可以给予一定的周转指标,封闭运行,到期归还;农户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过程中,原住宅符合规划的,允许其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的其他农户。对于符合规划且经依法批准取得的乡镇企业用地等其他集体建设用地,在明确所有者主体的前提下,所有者可将一定年期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以让渡、租赁或以作价出资(入股)方式提供给使用者使用(类似国有土地出让、租赁、作价出资或入股),在使用年期内,使用者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土地收益主要归土地所有者。集体建设用地不适用于举办娱乐或高档房地产开发项目;流转的最高年限不得突破国有土地的最高年限。
(四)完善相关配套措施,规范城乡结合部土地市场。城乡结合部非法土地交易和隐形土地交易大量存在,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土地市场的公开性。当前主要应抓好以下几项配套制度:
1、积极设立公开的土地市场,为城乡结合部的土地交易提供公开挂牌交易的场所,以提高交易机会,降低交易成本,规范交易行为;
2、建立和完善政府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将政府土地收购储备的范围扩大到城乡结合部的国有和集体建设用地;
3、建立土地登记可查询制度和信息公布制度,为使用者、投资者提供现势土地登记信息和土地市场信息资料;
4、完善土地证书查验制度,土地证书查验的重点地区是城乡结合部,重点查验各类非法交易、隐形交易和擅自改变用途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
(五)当前急需要做的几项工作
1、尽快研究明确集体土地权益,并结合土地变更登记和土地证书查验,摸清城乡结合部土地利用现状,对非法用地隐形交易和擅自改变用途的行为进行清理,明确城乡结合部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2、总结各地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试点经验,抓紧出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办法》,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行为。
篇6
(一)积极进取,全面完成目标责任制各项任务
20__年全省建设工作会议与我市签订的目标责任书共6项,包括了南部新区概念规划、构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规划、不锈钢产业区控制性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前期调研、“城中村”改造试点村改造规划、完成列入市属重点工业项目的规划选址和规划设计工作等多项内容,市委考核局领导班子职能职责目标共13项,除与上述目标责任相同的内容外,还包括加强机关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督促六城区完成十条街道创造景观街工作、完成《太原市城市雕塑建设规划纲要》、完成52.6平方公里的测绘任务、完成广告阵地拍卖收入20__万元等内容;全市城建工作会议进行任务公解,要求我局完成的事项共18项,除与上述两项考核目标重复的外,还包括编制完成绿地系统专业规划及20__年绿化项目实施控制性规划、配合抓好声音建筑的拆除工作、以优化发展环境为切入点,改进现行审批管理模式、与“双评”相结合,认真督促解决群众反映的规划管理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等。一年来,规划系统全体职工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到目前为止,除由于涉及南部新区部分控规需要调整和年度经费问题,正在编制的20__年规划用地范围内除大型企业生产用地以外的城市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需跨20__年度完成外,已全面完成省、市签定的目标考核任务。
(二)超前规划,努力为城市建设绘制可持续发展蓝图
为了回忆弥补多年来我市规划欠帐较多的步伐,尽快改变规划相对滞后、规划跟着建设跑的袪局面,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今年,我们继续把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和九部委贯彻《通知》精神的要求,回忆超前规划编制进程成为我市今年规划工作的头等大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城市规划围绕我市现阶段的经济结构调整,用于经济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使城市规划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保护不可再生的土地、文物等资源;坚持实事求是,讲求实效,而行的原则,进一步加大了规划的编制力度。在编制的浓度上体现了多层次,突出了了重点;°编制的方式方法上面向社会、引入了嬜机制;在编制的程序和理念上,引入了心人为本,公众参与,征求意见,专家谁等,大大提高了规划水平。基本形成了从总体规划到分区规划,从专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比较完备的规划体系。在去年已完成战略规划、六个分区规划的基础上,今年组织编制的《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已于20__年4月16日经有关专家谁通过;组织谁了《民营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一、二、三期》;《太原市20__年园林绿化实施项目绿线控制规划》,并分别向市委、评论作了详细规划成果汇报;编制完成17个城中村改造试点控制性详细规划,年内歌词全部完成。为回忆提升我市传统商业、流通业的发展水平,快于月编制完成《太原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并经过专家谁会谁。同时先后审查批准了《柳巷商贸城修建性详细规划》、《钟楼街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鼓楼街地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现在特色商业步行街、柳巷等传统商业街区的建设已全面启动。为培育新的经济发展增长点,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已经编制完成《太原市旅游发展规划》,并通过专家谁。《晋祠-天龙山风景区总体规划》已报经评论批准。全年共编制审批种类规划1550余个,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300余个,路网、建筑、管线等规划1256余个。
太原市南部新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是适应我市城市发展战略的需要,于20__年开始组织编制的,着眼于既吸收新的规划理念,又从我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局组织了国际征集方案、方案深化设计,并先后向市委、评论及有关专家进行了初步方案汇报和中期成果汇报,10月16日《太原市南部新区概念规划深化成果》顺利通过了专家谁。
另外,为了有效缓解交通滞后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评论成立了综合交通规划领导组,编制太原市综合交通规划工作全面启动。已通过太原市综合交通规划技术招 标语言会,确定了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与太原市规划设计院联合休为规划编制单位,并就此次交通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喜怒无常等情况充分交换了意见。综合性准能调查工作是该项规划编制的基础性工作,为此,我们协调统计、公安、郊区等部门组织2万余名调查员、2200余名武警官兵,突击开展工作,现已圆满完成调查统计工作,为综合 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奠定了好的基础。
在做好各项规划的同时,对事关我市发展大局的重大建设项目,我局也积极参与,献计献策。根据张宝顺省长9月8 我市调研的指示精神,我局各业务处、分局和规划院、市政院的同志,加班加点,完成了长风大街东出口打通和大东关出口整治工程的规划设计任务,并涵盖了投资概算、建设规模、拆迁统计、二蛾等繁重的工作指标,顺利通过了省、市常务会议审定。为省、市重点工作的启动,打造省城对外宣传的第一张名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对铁道部第三勘察设计院编制完成的《改建铁路太原铁路枢纽总图》中石家庄至太原客运声母及西南铁路环线的选线,我局四次与铁道部和铁三院沟通,陈述我市的现状条件及发展方向。针对铁三辽《可研报告》中提出的北线进入太原市的两个方案,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我局提出了一个客货分流、客运线东移的构思,与其他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并在中秋节慰问设计人员,争取支持、采纳我市意见。经过多方努力,铁道部对我市的情况和线型选择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目前,我局已贵成卖价与铁三院驻太原设计组保持经常联系与沟通,力争使设计与我市的实际相适应。
(三)调整辨别真假,启动新一轮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我市现在实施的《太原市城市总体规划(1998-20__)》
是1994年开始修订,于20__年6月16日国务院[20__]75号函正式批复实施。在此总规的指导下,我市编制了各层次、多类规划,为我市的规划管理提供了较为完美、配套的管理、建设依据,对我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受当时编制背景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制约,使本轮总体规划的实施已愈来愈不能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局把总规调整和修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争取省厅支持,三次赴建设部汇报沟通,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鉴于太原市的实际情况及国土资源部将于年底在全国启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背景,建设部同意我市进行新一轮的总规修,同时可以开展对原总体规划的局部调整。我市成立了总体规划修领导组,针对当前城市发展与实施本轮总规的矛盾心脏我市在规划过程中需要明确的一些突出问题,特别是面对产业结构调整布局的要求,如何做到不等不靠,我市提出了在不突破人口规模和用地扶植的原则下进行总规高速,同时开展进行总规修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为此,市规划局主要领导多次带领有关处室及规划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高新区、经济区、民营园区进行现场调研,就三区发展与用地紧张的矛盾,探讨如何在加强内部用地高速的同时,扩区布局的可行性建议,为总规的高速和修编掌握基础资料。目前,总规调整工作可望在年底顺利完成。
(四)理顺体制,建立科学民主的规划决策程序
为加强城市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建立有效的城市规划工作机制,强化规划决策权的法制化和民主化,保证城市规划的科学制定和全面贯彻,使我市的各项城市建设能够严格按照《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健康、有序聊以工,根据《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通知>的通知=,按照20__年2八10日市长办公会和20__年3月6日市委常委会议和20__年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经市委、市政府同意,今年我局加大了规划管理体制的理顺力度,草拟了《太原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工作规划》、《太原市城市规划委员会规划咨询专家组工作规划》、《太原市规划委员会工作章程<试行>=(草案)等有关材料,并按照以城市规划及相关专业为主、多学科并举的原则,对十几家驻并首市科研机构、大学院校的几百位专家学者进行了定向考察,经反复酝酿,提出了由110名专家组成的规划咨询专家组建议名单。经过积极努力的工作,太原市规划委员会于20__年5月24日正式成立,标志着从此我市确立了以规划编制研究中心组织编制规划、市规委审批规划,市规划局执行规划的科学、合理的良性循环机制,我市的规划管理工作将赶上健康有序发展的轨道。
(五)强化管理,有力推进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在规划管理方面,我们坚持“严”字当头,严格审批程序、严禁电冰箱作业,严把“一书两证”的审批关。结合市政大厅运行实际,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1-11月份,共办结各类案头2551卷,其中办理《管线许可证》650件、《管线综合》27件、办理《建设项选址意见书》81余件、《建设脑筋好规划许可证》118件、《规划设计条件》44件、办理《建筑许可证》684件、《建筑许可证变更》175件、《建设工程设计议案审查》67件;办理《广告规划许可证》104件。同时,精心组织,攻坚克难,圆满完成第七期户外广告拍卖任务,成交额达1808.8万元,加上协议出让的广告收入,共计达2500余万元。在实现城市资源的有偿使用,推进户外广告良性循环管理机制各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与此同时,我局还积极接受市人大的监督,充分发挥政协参政议政的作用,对人大代表的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给予高度重视、认真研究、详细答复。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方案26件,政协提案31件。为了提高提案落实率和委员满意率,加强承办单位与提案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11月25日,在我局举办了“ 政协提案办理结果二次反馈座谈会”,市政协主要领导、各委员会负责人及政协委员30余人听取了市规划局关于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以来有关规划工作方面的提案办理情况汇报,提案人与规划局主要体育场就提案办理、落实及新的意见或建议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协商、座谈,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把太原市的近期规划构想,展现给政协领导和各位委员,受到了委员一致好评。这种有效形式,不仅使委员们了解了我市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情况,更使我们直接倾听了娲产对我市规划建设的全球电信经建议和意见,在阜新城市规划管理体系、进一步搞好城市规划建设、加强了与市执法局的衔接,努力形成互相配合、盍协调的工作机制。同时,加强法规建设,出台了《太原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太原市雕塑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完成司法诉讼11起,维护了规划部门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
(六)现场调研,主动为基层提供优质服务
根据全省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精神,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促进我市城乡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我局于7月份由主要领导带队,分别对十县(市、区)和各园区进行了调研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城乡规划的强制性执行情况、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制度执行情况以及历史文化名城、街区保护情况。在调研中,我局提出各县(市)区、园区要紧紧抓住太原市新一轮总规高速修编即将开始的机遇,争取把好的思路纳入到总体规划修编之中。对总规、控规、详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市局将在技术咨询、人才培训、专家指导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基层规划好自己的家园,建设出特色区域;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了限期整改的措施。要求娄烦县、阳曲县在年内完成县城体系规划目标任务。通过检查,各地都充分认识到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健全和完善各级城乡规划管理制度,是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并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同时,对热力公司、自来水公司、供电局等带头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公益事业单位以及富士康园区、不锈钢园区等省、市重点建设项目多次主动上六,现场,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各单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也是积极提供优质服务,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如11月22日,我局主要领导一班人及有关人员,前往西山煤矿总公司,与山西煤焦集团就当前西山地区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该采取的政策进行了认真的讲座和研究,提出西山地区总体规划,解决功能分区混乱、基础设施薄弱、居住环境较差等问题,完善道路效能、改善人民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全面提升西山地区形象。经过我们的周密部署,精心安排,不公使监督检查工作真正做到了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任务落实和现任落实,而且主动积极为基层提供了优质的服务,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七)优化环境,进一步引深行风“双评”工作
站在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高度,我们在继续在优化发展环境、引深行风“双评”工作方面大做文章,以“创新制度、规范程序、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为宗旨,对审批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在依法行政、规划政务公开、健全行政审批制度和重要事项公众参与及专家谁制度各方面都做出了许多改进,从体制上避免了暗箱操作,把规划管理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先后制订出台了“关于调整太原市规划局优化发展环境领导组的通知”、“关于调整政务公开领导组的通知”、“关于调整效能监督领导组的通知”、“关于成立工作领导组的通知”、“太原市规划公示听证制度”、“太原市规划局与民营企业、土地局、执法局联席例会”、三个制度等10个文件,建立、健全和充实加强了有关组织领导机构,进一步营造了求真务实、依法市郊的行政环境。同时,制定了《太原市规划局二0__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安排》、《太原市规划局行政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和《太原市规划局行政工作人员行政过错现追究办法》,健全了有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从水龙头上防治腐败工作;深入开展“三项治理”工作;切实加强党内监督;落实觉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现任,落实到人,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做到一级管一级,层层抓落实。另外,对去年以来调整和提拔的副处(科)干部都进行了廉政谈话,并对今年新招的5名公务员进行了廉政培训,在全局系统组织开展了廉政承诺宣誓活动,市管干部和科级干部都建立了《廉政档案》,上下形成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良好氛围。
另外,我们还广开言路,拓宽渠道,积极组织参与广播电台和市行风“双评”办设立的“行风热线”栏目,接受社会监督;通过聘请行风监督员采取明察暗访等有效开工对自身存在的行风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20__年9月15日,我愕班子成员又邀请所聘用的市委、市人大、评论、市政协心脏大型企业、建设单位的43名义务监督员,特邀市纪律行风“双评办”和省、市有关新闻单位在我局二楼会计室召开了“太原市规划局民主语言行风听证对话会暨义务监督员座谈会”,在政府职能部门和老百姓之间加盐了一座沟通和信任的桥梁。5月下旬,召开了以公道正派为主题“民主生活会”,通过悼念机关各处、下属单位、老干部对班子意见,班子成员对照检查自身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这样大大增强了大家廉洁从政的责任感和人人有责。通过一系列的举措,我局出现了一种积极向上、求真务实、扎实工作的可喜局面,进一步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形成了一个良性互动、团结协作的良好工作扭转。把我局的工作中心和服务重点切实转移到为城市建设服务、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为经济建设作贡献上来。我局还全力做好12319二级平台管理工作,积极加强“12319”城建服务热线建设,建立了专门机构,志人负责,建立健全了跟踪管理和目标考核制度,共受理案件215件,办结率100、满意率98、及时率98,全年有三次评比名列第一,得到了群众满 意和社会好评。
(八)发挥分局作用。加强监管职能
各区(园区)规划分局人微言轻市规划局的派出机构,一方面要认真贯彻执行《城市规划法》,大力加强边区内的规划管理工作,确保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提高规划管理的行政效率和工作透明度,进一步优化我市的发展环境,为边区提供公开、公正、优质、高效的服务。今年以来,各规划分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工作思路,把辖区内建设项目的批后监督管理人微言轻其主要职责和重点工作来抓,把工作重心从表静管理向动态转型,从注重建设项目审批向重视批后管理转变,把为区内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优质服务人微言轻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了各建设项目按照批准的内容进行建设,符合建设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批后管理监督机制。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各规划分局承上启下,及时掌握各辖区的规划建设和重点项目信息,为全市的规划建设及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和科学依据。同时,针对今年总规修编、调整和交通规划调查时间紧、任务生、工作量大的实际情况,各规划分局都克服人员少,经费紧张的困难派出精兵强将,积极配合市局顺利完成了资料搜集整理任务。针对省、市重点项目富士康和不锈钢两个工业园区的建设,人微言轻市规划局的延伸,市经济区管委会分局和尖草坪区分局,在做好各项业务工作的同时,始终把两个园区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经济区分局主动配合管委会,搞好各项规划,选址及布局工作;尖草坪区规划分局积极配合市局组织园区的规划、论证,商讨规划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园区建设有条不紊地快速进行。一年来,八分局累计做出违法建设规划技术鉴定45件,违建面积约18万平方米,及时向市热潮局提供违法建设案件86件,并提出了规划意见,极大地维护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篇7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通报了全市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情况,XX同志通报了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有关单位作了发言;XX书记稍后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坚定信心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狠抓工作落实,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经济发展态势稳中有进、进中趋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有好的态势。针对上半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偏低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及时开展了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月讲评活动,激发各级各部门凝心聚力,狠抓开放招商、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回暖。前11个月,我市多数指标增速持续回升,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较去年同期、今年1-7月份提高X、X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从前5个月的X%提高到前11个月的X%;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省的排名,由201X年的第X位提升到第X位。
二是有好的项目。XX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XX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XX等产业项目开工建设。正是在一大批重大项目的带动下,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自7月份以来逐月攀升,尤其是工业投资增速,从前7个月的X%提高到前11个月的X%,提高了X个百分点。
三是有好的基础。一方面,我们在绿色发展上争取了主动。今年以来,由于我们提前下手开展重典治污、依靠科技精准治污、坚持不懈铁腕治污、持之以恒完善机制,大气、水污染防治工作保持了良好势头,为我市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文明城市创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赢得了主动、赢得了空间。另一方面,我们在转型发展上搭建了平台。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不仅是引领转型发展的先导区,也是吸引重大项目、优质企业的承载区。目前,XX等X个专业园区的规划已印发实施,共引进总投资近X亿元的X个制造业项目。同时,我们还争取到了“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X省(X)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等重要平台;以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为代表的各项改革扎实推进,自创区建设取得了新成效,这些都为X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正视问题,保持清醒
今年以来经济运行总体态势符合预期,但要看到,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的增速在全省排名依然靠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等领域企稳回升的基础还很不稳固,尤其是各县(市)、区还没有真正形成持续发力、迭起的良好局面,需要持续加压激励。
一要从目标上找差距。从目前看,有的县(市)、区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与年初的预期目标差距较大,很难完成今年目标任务,同时对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先进制造业专业园区建设等重点工作,有的县(市)、区进展迅速,有的还没有完全吃透精神,工作滞后。落后的县(市)、区要深刻分析差距在哪里、问题在哪里,深刻自我剖析,从思想作风中找不足,从工作效率中找差距,以食不甘味、夜不安寝的紧迫感,知耻后勇,奋勇争先,切实扭转被动局面。
二要从项目上找差距。项目总量不够,缺乏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好项目,始终是制约我市跨越发展的突出短板。目前,我市的项目储备库中,成熟的、高质量的项目不多,前期工作不扎实的问题、重大项目特别是产业项目支撑乏力的问题逐步显现,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同时,项目建设过程中还暴露出干部执行力不强、工程建设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解决。
三要从精神状态上找差距。当前,全国各地的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大家都有压力的时候,就要比谁更努力、更有拼劲。归根结底,这个动力源在人,关键在干部的精神状态,凡是发展快的地方,干部的精神状态就好,他们时刻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能够化压力为动力,这样才能越干越有劲,越干越好。从近期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反馈的问题看,有的党员干部很少深入实际因人因户精准帮扶,而是敷衍式、慰问式、捐助式,甚至打扰式的“花架子”帮扶,浮、假、躁、松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脱贫攻坚是面镜子,反映的是作风,考验的是能力,拷问的是党性和良心,只有时刻以爱民如子、视贫如伤的情怀,像“绣花”一样一针一线地“绣”、一点一滴地干,用真心、动真情、使真劲,把工作的每个环节真正做扎实了,才会赢得贫困群众的满意和认可。
三、立足当前,着眼明年
篇8
市人常委会:
受市政府委托,向本次会议汇报我市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的情况,请予审议。版权所有
我国第一部《土地管理法》是1986年颁布的,今年是20周年。期间经过了2次修正、1次修订。我今天汇报的,是1998年修订、2004年修正的新《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新法)的贯彻实施情况。
一、贯彻实施《土地管理法》基本情况
新法实施以来,我市出台了《关于对市区土地实行五统一管理的通知》、《××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土地市场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通知》等20多个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制度,土地管理工作逐渐步入了法制化、制度化的轨道。
(一)宣传力度不断加,社会各界的依法用地意识逐步增强。新法出台以后,我市把对新法的宣传作为“三五”普法、“四五”普法的重要内容,坚持“6.25”全国土地日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采取举办培训班、召开座谈会、发放宣传材料、举办国土资源杯“歌唱××”歌曲创作赛和土地管理电视知识竞赛等形式,对新法进行广泛深入宣传。1999年以来,全市举办培训班100多期,培训1.5万人次,召开座谈会70多次,发放宣传材料70多万份。通过宣传,各级领导、用地单位和广群众对新法的认识不断提高,资源忧患意识、依法用地意识明显增强,有力地促进了新法的顺利实施。
(二)耕地保护机制不断健全,耕地保护力度不断加。一是建立耕地保护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办法,明确各级耕地保护的目标和责任。特别是在基本农田保护方面,市、县、镇、村、农户逐级签订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全市共签订55万份,确保责任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二是建立健全了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缴纳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区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制度,并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等上级关于耕地保护的各项政策,实现了耕地保护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十五”期间,我市争取国家级、省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26个,争取资金2.2亿元,全市通过开发整理复垦增加耕地3000多公顷。1997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时,确定我市耕地保有量为192969.12公顷,基本农田面积为169943.86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为88.1%。到2005年,我市经审批的建设用地,连续7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率始终保持在88.1%以上。
(三)土地市场不断规范,土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不断提高。一是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市及各市国土资源部门都成立了土地储备中心,通过收回、收购等方式储备土地,并制定土地供应计划,根据市场情况,适时推向市场,起到宏观调控土地市场的作用。二是建立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2000年,市政府出台了《××市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办法》;2001年,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土地市场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通知》。两个文件都明确规定,对商业、旅游、娱乐、房地产开发等经营性用地,必须采取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2002年,各市区都建立了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率先在全省全面实行。2002年以来,国土资源部门建立健全了局长办公会集体会审出让底价制度、现场监督公证制度、监督管理方案审批备案制度、公告和信息披露制度、拍卖底价和竞买人报名保密制度等制度,不断完善工作程序,使“招拍挂”工作规范运行,国有土地的资产价值得到充分显现。2005年,我市又进行了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试点。2005年,全市“招拍挂”出让经营性土地129宗,实现政府纯收益9.5亿元,占土地总收益的比例由2000年的6%提高到59%。三是建立地价管理制度。2000年,我市将市区土地划为7个级别,制定了相应级别不同用途的基准地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状况的改善,2001年和2004年,又对土地级别和基准地价进行了两次调整,使地价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保证了国有土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对采取协议方式供地的,供地价格均以基准地价为基础依法进行评估,并经国土资源部门集体会审确认,保证了土地出让的公平、公正、公开,确保国有土地资产不流失。四是建立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转让交易制度。市及各市都建立了土地交易市场。除城镇居民住房、法院判决等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外,对其他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实行在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对申报的转让价格低于实际评估价格20%的,政府行使优先购买权。该制度的建立,培育和规范了土地二级市场。土地市场建设的不断深化,使土地资产收益逐年幅度增加。2005年,全市实现政府土地纯收益16.3亿元,是2000年的10倍。
(四)征地管理不断加强,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重点强化了四项措施:一是规范征地程序。凡是征地前没对土地补偿标准进行听证或测算征地标准达不到我市最低标准的,国土资源部门一律不受理征地审批报件。二是依法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新法出台后,我市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了3次调整。2000年,市政府办公室下发17号文件,将市区征用土地年产值标准和地上附着物标准提高了20%左右。2005年,市政府办公室转发《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征地年产值和补偿标准的通知》,规定城市规划区内耕地年产值最低标准环翠区为每亩1800元,荣成市、文登市为每亩1600元,乳山市为每亩1400元;城市规划区外耕地最低年产值标准为每亩1000元。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两项合计不得低于亩产值的16倍。为有效解决征地中同地不同价的问题,使征地工作更加公平合理,并进一步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国土资源部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和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制订工作。在城市规划区内征地的,适用区片地价;在城市规划区外征地的,适用统一年产值标准。市区区片地价分了10个区片、5个级别:分别是每亩8万元、7万元、5万元、4万元和3万元;统一年产值分了5个区域,标准都是每亩1300元,补偿倍数分别是23倍、22倍和20倍。目前各市区全面完成了制订工作,待省上批准后公布实施。三是严把征地补偿关。从2004年开始,对新增建设用地,供地报件中必须附被征地村出具的土地补偿费到位证明和被征地农民领取补偿费的证明,否则国土资源部门不予受理和批准供地。四是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我市先后采取了货币安置、农业安置、留地安置、转权让利、土地入股等安置方式。为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2004年,市政府下发《关于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通过“政府出一块、村集体补一块、农民个人缴一块”的方式,把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保障的社会化。目前各市区都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相关政策。
(五)执法监察机制不断健全,土地执法力度不断加。市县两级国土资源部门都成立了执法监察科,组建了执法监察支队和队,建立了市、县、镇、村四级土地动态巡查网络,制定了《××市土地动态巡查办法》,与公安部门建立了联合执法机制,对土地违法案件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2001年以来,扎实开展了城市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清理整顿、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开发区清理整顿等集中治理整顿工作,全市共制止土地违法行为500多起,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930余件,拆除违法占地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有力地规范了土地市场秩序。截至2005年,市国土资源局连续3年被市整规办评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先进单位;2004年,被山东省整规办评为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先进集体。
(六)土地调控力度不断加,促进了全市经济的平稳运行。2003年,国务院把国土资源部门定位为宏观调控部门,把土地作为宏观调控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下发了国发〔2004〕28号和〔2006〕31号文件,制定了一系列土地调控的措施。对此,我市态度鲜明,行动积极,措施果断,一是严格执行国家产业和用地政策,从严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做到“三禁止、一严格”,即禁止向违背国家产业政策、高耗能高污染、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的项目供地,严格控制列入国家产业政策限制类的项目用地。二是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开展2006年新开工项目用地清理工作。今年国庆节期间,市国土资源局组成7个督导检查组,进驻各市区,对新开工项目逐个进行土地报件档案和实地现场督导落实。对10个违法占地项目全部依法进行了查处,其中依法拆除的4个,没收的3个,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处理的3个,恢复土地原状的1个;对8个项目进行了罚款;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责任人10人,追究刑事责任的2人,做到了既处理事,又处理人。10月16日,我市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顺利通过国务院督查组的检查验收。
(七)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不断提高。一是强化窗口办文工作,提高服务效率。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都建立了窗口办文制度,把土地审批事项纳入窗口管理,实行“受理”与“办理”分开。依托城镇地籍信息系统,把城镇居民土地登记发证时限由法定的2个月缩短到15分钟以内,极地方便了市民。2003年,市国土资源局办文窗口被省国土资源厅和市直机关工委分别评为“优秀办文窗口”和“文明窗口”;2002年—2005年,连续4年被市行政审批中心授予“群众最满意窗口”称号。二是坚持开源节流,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节约用地方面,全市通过旧城改造、治理“城中村”和“空心村”、处置闲置土地等措施,盘活土地1.6万多亩,节约土地7000多亩。在集约用地方面,2005年,市政府下发31号和38号文件,对30个类别工业项目用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做了详细的规定。依据这两个文件,国土资源部门在用地审批中严格把关,对达不到我市土地集约利用控制标准的,坚决不予批地或核减用地面积。我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得到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06年,全省土地利用管理工作暨节约集约用地先进企业表彰会议在我市召开,我市金猴集团、万得集团、三角华盛轮胎、华力电机等8家企业受到表彰。三是千方百计保证项目落地。2003年以来,我市共争取审批建设用地8.3万亩,综合全省各市城市面积和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等因素(这些因素是省上分配用地指标时的参考依据),批地总量排在全省15个市(除济南、青岛外)前列。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的供地政策,实行“五个优先”,即优先保证国家、省、市重点工程,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高科技项目,重点利用外资项目以及资金到位的项目用地。
2003年,市政府被省政府评为全省实施2001-2002年度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2002-2005年,市国土资源局连续4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2003年,被省国土资源厅评为全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被人事部、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荣成市国土资源局、文登市国土资源局被省人事厅、国土资源厅授予“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二、土地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社会各界特别是个别地方领导依法用地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个别地方把发展同多占地划等号,认为发展就要多占地,多占地就是发展。有的地方用地根本不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放在眼里,想开发哪块就开发哪块,投资商看中哪块就给哪块,不管符不符合规划,不管有没有用地指标,也不管是不是基本农田,对国土资源部门的依法制止和规范,他们认为是阻碍经济发展。有的地方甚至搞“毁地招商”,什么项目也没有,把地推平了再说。有的乡镇以租代征违法用地现象比较突出。
(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市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上进行了不懈地探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从总体上看,社会各界节约集约用地的意识还不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还停留在较低水平。开发区中工厂建一层厂房的较多,有的还讲排场,建花园式工厂,搞面积绿地,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土地闲置浪费的现象比较突出,不是有项目没地,而是有地没项目,不是土地制约了经济发展,而是有些地方土地的闲置荒芜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土地集约利用的审批考核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有的企业不是根据投资强度确定用地面积,而是虚报投资强度到国土资源部门骗取多批地;批地后,一些用地单位没有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投资、建设。
(三)征地中损害农民利益的现象仍然存在。发展经济、推进工业化必须要占用农民集体土地,但是农民集体土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过程,应当是农民分享工业化、城镇化成果的过程,应当有利于增加而不是损害农民的利益,应当有利于缩小而不是扩城乡的差距。但有的地方领导干部脑子里缺乏这种观念,截留、挪用征地补偿费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违背农民意愿强行征地。造成征地纠纷不断发生,农民上访不断出现,影响社会稳定。据统计,因为征地问题引起农民上访占土地量的40%。从反映的情况看,有的地方的征地行为作风粗暴、性质恶劣,庄稼眼看就要收了,一夜之间强行把地推平,这种做法必须纠正。
(四)土地历史遗留问题较难处理,亟待妥善解决。近年来土地方面暴露出来的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其中最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原来出让的土地,后来由于《森林法》的有关规定或者规划调整为绿地等原因,使土地使用者不能按原用途使用,形成遗留问题,比如初村北海、张村沿海等1.3万亩土地。土地使用者纷纷要求解决,处理难度很。二是乳山银滩开发区于1992-1993年越权批准出让的一些土地,现在还有1万亩左右由于当时没有确定具置而空挂,用地单位都来找,难以解决。三是以前有的乡镇搞以地生财,把地擅自卖给开发商,由于没经过转用征收,不能办理正常的用地手续,前任领导把收开发商的钱挪作他用,换届后下一任领导不承认,现在开发商想办理用地手续,符合规划的没有资金,不符合规划的办不了手续。
三、今后我市土地管理的思路和措施
今后我市的土地管理工作,将以这次市人常委会审议《土地管理法》贯彻情况为契机和动力,紧紧围绕市委“1161”工作思路和目标,认真贯彻崔曰臣记、宋远方市长、刘命信副市长今年10月9日到市国土资源局调研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规范管理,高效服务,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土地保障和优质高效服务,重点做好五个方面。
(一)严格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一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使修编后的规划既有利于保护耕地,又为经济发展留出合理的用地空间。二是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定期对耕地和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进一步强化各级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对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的责任。按照“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的总体要求,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坚决制止通过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方式规避占用基本农田报批的违法行为,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降低。三是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积极申报部级、省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项目,争取专项资金。认真落实《××市土地开发整理复垦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全面推行项目招投标管理,实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的规范化运作。
(二)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加宣传力度,彻底转变粗放的用地观念和习惯,提高社会各界的节约集约用地意识。加强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建立健全土地集约利用考核评价办法和体系,遏制圈占土地和粗放用地。一是批前严格审查。建设项目办理立项手续前,由项目所在地的国土资源部门进行用地预审,未经用地预审的,一律不予转报批次用地和批准供地。二是批中严格把关。对超过规定用地定额标准或达不到我市集约利用控制标准的,压缩用地面积或不予批准用地。三是批后严格监管。建立新批土地信息库和跟踪检查台帐,建立新批用地项目现场公示制度,及时向建设单位下发提示和督促建设通知,定期跟踪检查,防止土地闲置。把企业现有土地利用情况作为新增供地的重要依据,对土地利用率高的企业,在新申请用地时优先安排;对达不到节约集约用地规定标准的企业,暂缓新的用地审批,待其将原有土地达到节约集约利用标准后,再考虑新的用地审批,促进企业节约集约用地。版权所有
(三)拓宽用地空间,保障经济发展。一是立足内涵挖潜,彻底清查、充分利用批而未供的土地、闲置土地、空闲土地等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二是继续争取农村建设用地整理与城镇新增建设用地挂钩试点工作,通过农村建设用地减少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拓宽城市用地空间。三是全面摸清全市范围内可利用的盐田、废弃虾池和沿海滩涂,在充分做好环境影响论证和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区别不同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加以利用。四是加向上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国家、省上预留的建设用地指标,缓解土地供需矛盾。
(四)加强和改进征地管理,维护农民利益。一是把提高征地补偿标准落到实处。征地统一年产值和区片地价批准公布前,严格执行威政办发〔2005〕69号文件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因失地而下降。征地统一年产值和区片地价出台后,严格按照新的标准执行,切实解决征地标准偏低和同地不同价的问题。二是严把征地补偿关,确保征地补偿费及时足额到位。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落实的,一律不予受理上报省政府批次征地报件;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不到位的,一律不批准供地。探索建立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和统一收缴、发放机制,减少发放环节,防止截留、挪用。
篇9
关键词:快速城镇化;城市社区管理;社区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编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4.06.002
城镇化指由乡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过程。人们通常用城镇化率,即城市常住居民占国家总人口数的比重作为城镇化水平的衡量指标。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只有17.8%;2011年,我国城市常住居民数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数,城镇化率达到53.2%,标志着已进入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纪晓岚指出,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的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1]这种人工环境的初衷在于公共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以及为公民提供更优质和便捷的公共服务。然而,过快的城镇化进程又会引发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垃圾围城等“城市病”。
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公共领域的诸多问题都需要用全新的视角来观察和思考,社区管理就是其中重要的问题之一。一方面,作为城市的基本细胞,社区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提供社会归属感、满足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等方面优势,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化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诸多问题的减震器。另一方面,快速城镇化进程也使社区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深入分析这些挑战,并思考如何通过社区管理创新回应这些挑战,是破解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会管理难题的重要途径。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管理理念与方法的创新,为思考上述问题提供了实践参考。
1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管理面临的挑战
快速城镇化进程所带来的城镇空间扩展和人口数量激增,使城市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处于不同以往的时代背景中。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单位制瓦解,等时代变迁过程与城镇化进程并行交织,更增加了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复杂性。
1.1 城市扩张增加了社区公共服务需求
城镇化进程本质上是城市规模扩张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含两条路径:一是单纯的城镇人口数量扩张,主要通过农村人口自发进城来实现;二是城镇空间与人口同时扩张,主要通过“村改居”等方式的郊区城镇化来实现。[2]无论是单纯的人口数量激增,还是城镇空间与人口数量同时扩张,其从根本上都导致城镇基础设施压力增大,治安、环境、交通等城市管理难度加大,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需求的急剧增长。从社区层面上,这些变化至少导致本地人、新城市人以及流动人口的融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等问题逐步显现,社区公共服务需求的种类和数量都呈明显增加的趋势。就目前我国城镇社区公共服务现状来看,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城镇扩张速度进一步加快,这种供需矛盾还会进一步突出。
1.2 外来人口流入增加了社区管理难度
外来人口流入是城镇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城镇化中社区外来人口主要来源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失地农民安置、高等教育后在城市就业的新城市居民,以及投奔子女的老龄化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对城镇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使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和管理面临巨大压力。人口流入一方面增加了城市总人口数量进而增大了公共服务需求数量;另一方面增加了人口流动性进而增加了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物业管理等方面社区管理难度。首先,外来流动人口结构复杂。其中既有遵纪守法、有良好社会公德的合格公民,也有好逸恶劳、不务正业,甚至流窜作案的人员。外来人口给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带来的挑战最为明显。其次,外来育龄人口居住分散、流动性强,存在一定数量的超生、非婚生子女等,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难度日益加大。最后,有些外来人口自身素质低、环境卫生意识较差,或对居住社区的归属感不强,导致乱丢垃圾等现象,对社区环境卫生管理造成一定影响。
1.3 “村改居”社区的遗留问题亟待解决
“村改居”主要是城市周边地区、镇所在地等实施 “农转非”,居民农业户籍改为非农业户籍,“村民委员会”这一自治组织改为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与村委会和居委会相比,“村改居”社区居委会有其自身特点和职能。近年来,郊区城市化进程加快,“村改居”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依据杨贵华的观念,“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应成为社区人口再组织化和居民自治的重要组织平台;应成为城市化进程中社区公共服务的生产者和供应者;应成为原住村民和进城农民工融入城市并转变为新市民的重要组织平台。[3]但目前我国“村改居”进程中,形成了原有社区与“村改居”社区交叉分布、行政村与“村改居”社区交叉分布的空间特点。在“村改居”社区综合治理、文化建设、计划生育等方面存在工作关系不理顺的问题。干部体制和管理模式没有及时转变,村集体资产处置等问题没有妥善解决,“城中村”存在的弊端没有根本消除。“村改居”社区的在空间布局、固定资产、行政体制等方面的遗留问题亟待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改居”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1.4 居民结构多元增加服务需求复杂性
人口学理论通常用人口或居民结构来表征城市人口的特征。一般情况下,把城市居民划分为托幼年龄、中小学年龄、劳动年龄和老龄。那么,依据各年龄居民在居民总数中所占比重,可以将社区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托幼年龄和中小学年龄为主的增长型社区;二是以劳动年龄为主的稳定型社区;三是以老龄居民为主的衰退型社区。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步推进,近年来我国衰退型社区占三类社区的比重逐年上升,增长型和稳定型社区的比例则呈下降趋势。且在一些年代较久的街道,衰退型社区呈现连片分布的特点。在一些稳定型社区,投靠子女的外来老龄化人口也逐渐增多。为逐年增多的老龄化人口提供便捷、适宜的公共服务,又要顾及其他年龄群体的公共服务需求,这使得城市居民公共服务需求呈现出复杂趋势。同时,从居民职业结构来看,传统单位制社区居民通常以同一类职业为主。在生活起居、文化卫生、体育休闲等方面具有趋同性的公共服务需求。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单位制瓦解,城市居民的职业结构日益复杂,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也呈现增强趋势。
1.5 单位制瓦解增加了社区动员的难度
从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帕克论文集中的“Community”一词来看,社区的主要意涵包括“地域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德国学者斐迪南・藤尼斯也认为,社区是那些有着相同价值取向、人口同质性较强的社会共同体。[4]在乡村,这种社区共同体关系主要由传统的血缘、地缘和文化等自然因素造成;在城市,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社区共同体关系主要由共同的单位造成。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不仅受到“村改居”进程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单位制瓦解进程的影响。单位制瓦解后,本由单位制所带来的相同生活状态、相同价值取向和人口同质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精神共同体特质也随之瓦解。计划经济时代以单位命令动员社区的管理模式也不复存在。在复杂多元的居民结构、工作性质和生活状态下,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变得异常困难。共同维护社区公共设施、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共同提供社区公共服务的号召,很难得到一致的认同和回应。
2 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管理创新实践
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管理中心成立于1997年6月22日,承担着18个小区、20924户居民的管理与服务工作。社区设二级机关部室8个,机关直属单位7个,三级单位7个。辖区总面积375.27万平方米,保洁面积115.4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7.6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1.80万平方米。在中心业务上,主要有四大板块,即物业板块、医疗卫生板块、幼教板块和住宅建设板块。其中医疗板块服务人口5.8万人;幼教板块共有幼儿园8所,在园幼儿1424人。1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该社区空间面积和人口数量都呈现出上升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权利意识增强,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居民结构的多元化和复杂化,社区居民不同方面的公共服务需求也逐渐呈现细化趋势,不同服务的属性和特点不尽相同,管理和服务工作日益复杂。同时,作为“油田改革的蓄水池,民生建设的主阵地,油田主业发展的大后方、大本营”,油田发展对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河口社区对社区管理工作进行了有力的探索和尝试,摸索出了一条适合油田本土特色的社区管理模式。
2.1 强化服务,着力体现社区管理人性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需求水平不断提升。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满意的公共服务,是河口社区始终思考的问题。为此,本着建立服务法则、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延伸服务触角、沟通实现温暖的设计理念,胜利油田创新性地提出了“五步动态服务法”(如图1)。
图1 五步动态服务法
第一步,以高接远迎为主旨,认识居民。认识居民是服务的基础,也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认识居民的工作主要集中于物业前期介入环节。实施步骤为:①做好建房前期的宣传工作。②组织好购房报名工作。③组织好选房大会。让居民感受到“家”的温暖。④物业前期介入。⑤初步建立居民档案。⑥做好居民入住服务工作。⑦处理居民反映的房屋问题。对于居民入住后反映房屋存在的问题,物业公司要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处理。⑧加强装修管理。避免出现违规装修现象,确保小区整体环境优美有序。
第二步,以密切感谢为主旨,了解居民。了解居民是认识居民的深化,是深层次的认识居民。通过了解居民的个性化需求和志愿服务意向,建立居民个性化服务需求档案,从而更好的提供服务。了解居民的主要渠道有:①组团班长走访。②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取定期按住户比例抽查或居民在服务厅缴费、报修时随机调查。③楼栋长会议。每季度一次的楼栋长会议是了解居民需求的有效渠道。
第三步,以变堵为疏为主旨,帮助居民。帮助居民,就是指物业管理人员应该转变思维方式,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为居民提供专业服务的同时,引导居民关爱“家园”,消除或减少居民的抵触情绪,营造物业、居民和谐相处的良好关系。从以下方面入手:①政策咨询。对居民提供政策帮助、信息咨询,采取即时答复和预约答复两种方式。②法律援助。针对各种纠纷及影响小区公共利益的行为,提供法律咨询或法律援助。③就业咨询。帮助职工子女了解掌握招工信息。④邻里守望。大力倡导“以邻为友、以德为邻、以邻为善、相守相望”的睦邻文化。⑤医疗帮助。发挥小区卫生所作用,建立居民 “个人健康档案”,指导居民有针对性地预防疾病并提供定期诊疗服务。
第四步,以换位思考为主旨,理解居民。在为居民服务的过程中,通过“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充分理解居民的需求,把对方的问题当作自己的事情去办,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主要举措为:①居民接待制度。认真对待居民来访,热情接待,耐心听取,认真记录,详细登记,及时处理,及时反馈。②居民听证会制度。针对小区的建设改造等问题,组织居民代表参加听证会,使其参与小区建设,密切相互间关系,加深相互间的感情。③问题分级处理制度。根据居民反映问题的紧急程度和类别,分为A、B、C三级,明确程序,落实责任,用真诚的服务换来居民的理解。
第五步,以感情升华为主旨,感动居民。这是物业管理追求的最高目标,其关键是把居民当成自家人,细微之处见真情。核心是通过“感动服务”,达到感情升华。主要手段有:①开展健康关爱活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以“健康快车”、“小白鸽”医疗志愿服务队为载体,开展健康常识宣传和家庭病床服务。②开展结对关爱活动。为子女不在身边或无子女的独居老人或“关爱结对”服务。③提供“贴心”服务。例如在婚丧嫁娶、老人大寿或孩子满月等时候,送上一束花或上门问候等。④开展节日慰问活动。在特殊节日,发挥党员服务社的作用,对老党员、老模范,孤寡老人进行节日走访,营造“感动”的氛围。⑤开展“助力上产”活动。以“午间驿站”和“隔辈结对”为载体,解决前线职工子女上学无人照顾之忧。⑥志愿者服务。对小区内残疾人、孤寡老人及重病不能自理的人员,由志愿服务队定期提供清扫卫生、送水、送粮等志愿服务。⑦爱心助学。针对因家庭困难而导致失学或上学困难的中、小学生,通过网上、共青团组织等途径,搭建援助信息平台,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援助。
2.2 分类管理,努力推进社区管理精细化
随着居民结构的日益复杂化,社区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难度加大。河口社区针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复杂性,围绕居民最为关注的物业、幼教、医疗和住宅建设四个板块,实施社区分类管理。
2.2.1 物业板块“组团式”管理
“组团式”管理,是指以小区为单元,把环卫保洁、绿化管理、物业费收缴、楼道清扫与保洁、居民报修服务等内容,以班组为服务“组团”,定时、定点为居民提供服务。即由过去的“条条管理”改为现在的“切块管理”。主要做法包括:(1)精简机构,减少管理岗位。在机构编制上,撤销原来的绿化、保洁等专业化队伍,资源整合到小区。在岗位设置上,打破传统的岗位设置方案,小区物业管理处的管理岗位按照“一正两负”设立,即主任1人(兼书记),副主任2人(其中1人兼任副书记),减少了管理岗位。(2)合理确定组团数量。一般400户左右为一个组团区域。组团人员的数量要充分考虑到现代企业管理的人员管理幅度,一般为8-10人左右。在人员配备上,充分考虑到绿化、保洁、收费、维修等多种服务领域的专业技能。(3)合理测算操作岗岗位定员。在测算定员时充分考虑所辖区域的楼道数量、绿化面积、环卫面积、应收物业费的人数以及管理的难度等多种因素,使定员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4)深化竞争机制。在物业系统开展全员竞聘上岗,所有岗位按“三岗制”动态管理,进行合理劳动组合。(5)完善岗位分析和岗位评价机制。由于岗位裁撤、重组和兼并,对各岗位重新进行了岗位分析,并根据劳动岗位的特点,对各个岗位进行岗位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所有岗位重新进行岗位归级,最终确定出各岗位的岗点。(6)完善考核体系。第一层,物业公司对所有基层单位的考核。第二层,由物业公司物管办牵头对各物管处考核。第三层,各物管处对各个组团进行考核,每周进行一次“星级组团”的评比,每半月预兑现一次,每月底进行总兑现。第四层,组团长对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7)以“组团”和“440服务中心”为主体,打造“主动式服务”和“响应式服务”服务体系平台。主动式服务的主体是“组团”,在主动式服务中,“组团”要实现功能,即实现居民需求,沟通邻里关系,塑造优美环境,维护平安家园,传播文明风尚,提升文化品位,实践志愿服务,发展员工职业。
2.2.2 幼教板块亲情化管理
幼儿教育亲情化管理主要做法是:(1)体现“以幼儿为中心”,使幼儿在园期间的关爱呵护做到无缝隙。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修订完善了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特别是《教师岗位职责》和《教师一日工作流程》、《保育员岗位职责》和《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园长岗位职责》和《园长工作一日流程》,均体现了以“孩子为中心”,努力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快乐成长。《教师一日工作流程》135项、《保育员一日工作流程》38项、《园长一日工作流程》34项,从孩子入园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离园,关爱呵护做到“无缝隙”,真正做到了“基本服务无盲点”。(2)家园互动,为幼儿成长创造和谐快乐的环境。一是各园所有班级建立了博客,老师及时将孩子在园情况汇报给家长,更便于老师和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管理等问题。二是各园开办了家长学校,定期向家长传授先进的幼教理念,组织家长进行家教经验交流。三是通过发放《亲情联系卡》、家长约谈、家访、家长问卷等多项关爱幼儿、增进家园联系的措施拉近了幼儿园与家长的关系。(3)完善激励机制,为亲情化管理提供有效保障。为促进亲情化管理取得实效,重点采取以下措施予以保障。一是开展家长问卷调查。就教师的服务态度和质量进行调查。二是强化监督。公布教育中心主要领导的电话和邮箱,便于家长举报教职工不良的师德行为。三是制定了《师德考核细则》。建立了师德档案,每学期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考核。四是开展“师德十佳”评选活动。定期评选“师德十佳”先进个人并给与重奖,并将评选“师德十佳”工作常态化。
2.2.3 医疗板块“三零”管理
“三零”管理是“服务追求零投诉、质量追求零缺陷、价格追求零误差”。其主要做法是:(1)抓好4Ps管理。①产品(Product):服务。开展“亲情护理”,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温暖;开展“家庭病床”和“筑巢特困”活动,走进特困户患者家庭,建立了定向服务关系,居民亲切的称为“健康的守护神”;开展“电话回访―医患亲情一线牵”活动,有效指导了患者出院后的合理用药和科学的生活方式。②地点(Place):为使病人能方便得到服务,美化了门诊大厅、设立导医台、对所有门诊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坚持首问、首诉、首诊负责制度,方便了患者的就医。③促销(Promotion):加快特色专科建设,并通过健康讲座、座谈会和电视科普讲座的形式进行宣传,使康复科的“小针刀”、“三伏灸”、“三九灸”等特色项目赢得了更多患者的认可和赞誉。④价格(Price):对药品采取公开招标,使得药品价格下浮10%。(2)抓好4Cs管理:①顾客问题解决(Customer solution):满足病人需求,解除病人心理担忧。为提高医护人员医疗诊治水平,积极参加山东省医师和护士的培训,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建立了职称和执业考试的动态管理机制,部分医护人员自觉进行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②顾客的成本(Cost to the customer):采取了公示诊疗收费标准和药品价格信息,百元处方患者签字、周处方点评、规范抗生素使用等手段,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③便利(Convenience):看病或就诊时的方便、快捷程度。开设了专家特色门诊,收费标准和普通挂号费一致,简化就医流程,所有检查化验单通用,避免了患者重复检查的麻烦。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帮助联系上级医院,及时转诊,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治疗时间。④沟通(Communication):一方面是把医患沟通制度进行推广。医务人员不但要掌握治病的技能,还学习一些心理学、社会学知识,掌握一定技巧和艺术,善于与病人沟通,大大减少医疗纠纷。另一方面,我们对医护人员专门开设了沟通培训课程,邀请专家进行护士礼仪指导,既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口头表达能力、规范了文明用语,还加强了肢体语言的沟通。
2.2.4 住宅建设板块联合建房
联合建房的主要做法是:针对油田其他油区的各二级单位各自建房,导致的“设计房型不统一、售价不统一、规划不统一”等弊端,结合我油区三家二级单位及职工居住较为集中的特点,我社区主动同XX采油厂、XX钻井总公司沟通协调,成立了由三家二级单位有关领导组成的领导小组(如下图),并确定由领导小组策划,在调查、听证的基础上联合建房。房屋开发前,组织辖区内油田职工住房和购房情况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掌握了职工对车库的需求,确定了建设面积、房型,并最大限度地配置车库,使得建房出售率达到100%。住宅建设板块的联合建房,避免了其它油区二级单位各自建设规划不统一、建房标准不统一、售价不统一的现象。同时,由于在筹建过程中,多次和地方结合,抓住时机,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在建设用地价格和前期的开发费用方面给予极大优惠,实现建房标准不降低、售房价格不涨,广大油田职工享受到了实惠,最大限度的体现了“惠及于民”。
2.3 完善制度,逐步实现社区管理标准化
根据标准和制度的时效性和适用性要求,河口社区对成立以来形成的各类规章制度和标准进行了梳理,对制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不明晰、不完善的地方进行了整理,通过修订现有的工作制度,促进了工作程序、内容、考核办法的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了制度的有效性,使其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共整理完成了3大类、102项较为系统的、全新的管理制度汇编(如图2)。
图2 河口社区管理中心管理制度汇编
同时,为了使各项服务举措执行落地,本着“以人为本、落实服务、加强检查、促进提高”的原则,河口社区制定了《社区服务质量考核规程》,按照考核规程的要求,每月对服务质量进行抽样检查,由检查考核部门确定检点,按照考核标准对被考核单位的小区(物业)、科室(医院)、卫生所(中医院)、幼儿园(幼教)、主干道(市政)等进行一定数量的随机抽查。每季度对服务质量进行民意调查,由考核部门按照设计的《服务质量民意调查表》,召集部分有代表性的服务对象(楼栋长、幼儿家长、患者等),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对服务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按照抽样检查和民意调查的考核结果,每季度由经营管理部按照百分制对被考核单位进行考核结果的加权平均和汇总,并做好奖惩兑现。同时,社区各有关单位在醒目位置(如各个一站式服务大厅、各幼儿园、各卫生所、医院门诊楼等)设立服务评价器和意见箱,便于及时掌握居民对服务的需求,调整服务策略。通过检查和考核,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考核的激励作用,不断促进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2.4 技术创新,不断提升社区管理现代化
为进一步实现高效、便捷、人性化的社区服务。河口社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成功实施了一体化收费联动服务。将水、电、气、物业、采暖五项费用的收取和相关服务形成一体化联动,达到一体化、一窗口、一站式的目的。主要做法是:①组建一体化联动服务大厅,根据社区10个物业站的分布特点,本着方便居民的原则,组建了10个一体化联动服务大厅,使水、电、气、暖、物业等服务和收费工作集中到一起,便于合署办公。②从五个方面对一体化联动服务进行了规范。一是明确了水、电、气、暖、物业等五家单位的职责以及服务大厅各岗位工作职责;二是明确了收费服务的流程,把收费期分为集中收费期和零星收费期,两个期间分别解决不同的问题;三是对维修接报的处理和投诉进行了规范,达到以服务促收费的目的;四是明确了对收费大厅进行服务满意率考核,提高服务满意率,并落实奖惩兑现;五是制定了责任追究制度,把责任划分为九大类,明确了责任追究的方式和方法。③建立基础数据服务信息库。一是邀请专业人员设计了专门的服务收费软件,通过多次试运行和调试,使软件得以正常运行;二是协调房产部门和专业化公司,加强了基础数据的维护,确保了收费及服务信息的准确性。④加强人员培训。开展了“文明礼仪培训”、“软件操作平台实地演练”、“综合业务的培训”等一系列培训,使文明服务、技能知识、业务水平等各方面得到提高。⑤明确了收费服务工作流程。一是在收费方面,确定由原来的五家单位收费为一体化收费,并开设两个收费服务窗口,一个接待报修服务窗口。二是在服务方面,确定由原来的五家专业服务为一体化服务,统一接报,统一协调,统一安排服务。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利用“河口社区为民服务和谐共建联席会”这个平台,每月组织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协调解决收费和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3 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的方向
从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面临的挑战,以及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实践中,都不难看出我国城市社区管理创新在管理理念、管理过程、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手段方面的总趋势。
3.1 管理理念从管制到服务的转变
计划经济时代,农村社区以地域和亲缘为依托,以村支部和村委会为主要管理模式;城市社区以单位共建住房为依托,以街道办事处为主要管理模式。两种管理模式都主要围绕社区管理与控制功能。近年来,在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倡导下,基层社区公共服务理念和公共服务水平均有明显提升。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提升,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期待也逐渐提高。由管制走向服务,逐渐成为全国范围内各社区管理创新的重要主题。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的“五步动态服务法”,“一体化、一窗口、一站式”服务,医疗服务中的“服务追求零投诉、质量追求零缺陷、价格追求零误差”等等,均体现了社区管理中服务理念的深化。
3.2 管理过程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
以往的社区管理,无论农村的村支部、村委会,还是城镇的街道办、居委会,都以重大事件的上传下达为主。除特定时期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管控外,社区管理基本沿袭着粗放式的管理方式。近年来,农村外来人口管理问题、“村改居”社区遗留问题、社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等逐渐显现,社区管理和服务也逐渐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管理方向转变。河口社区围绕居民最为关注的物业、医疗、幼教、住房四大社区服务板块,开展分类化管理,并对每一板块的时候效果进行精细化的考核,这些做法无疑可以提升了社区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有效避免管理漏洞和服务死角。
3.3 管理制度从随意到规范的转变
以往社区管理制度化水平较低,大多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制度安排。即便有一些规章制度,也较为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对已有制度的执行力也不尽如人意。现代社会法治化水平逐渐提高,城镇化进程中社区管理中责任事故、法律纠纷等问题不断增多,必然要求社区管理逐渐向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方向转变。河口社区梳理已有制度,融入新的制度规范,形成河口社区管理中心制度汇编,极大程度上实现了社区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社区服务质量考核规程》等考核制度的出台也进一步提升了社区管理绩效考核的制度化水平。
3.4 管理手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是现代社区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城市社区管理复杂性的提升,积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手段,实现社区管理现代化是社区管理创新的必然趋势。河口社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将水、电、气、物业、采暖五项费用的收取和服务形成一体化联动,实现一体化、一窗口、一站式,正式对社区管理现代化的有益尝试。
注释:
1 根据东营市胜利油田河口社区管理中心提供资料整理。
参考文献:
[1] 纪晓岚.论城市本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
[2] 杨贵华.《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村改居”路径》,《湖南社会科学》2011( 5) .
[3] 杨贵华.《城市化进程中的 “村改居”社区居委会建设》,《社会科学》2012(11).
[4] 潘允康.《城市社会学新论:城市人与区位的结合与互动》[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118.
Research on Urban Community Management Innovation during Rapid Urbanisation: Taking Hekou Community, Dongying City for Example
LI Hui,YU Qi,LI Wenxiao
(School of Economist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ieum,Qingdao 26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