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护理新技术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3: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护理新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疗护理新技术

篇1

【关键词】骨科 新技术 护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2)3-180-02

1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与骨科护理

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其代表是AO组织,它是一种设计非常精细的内固定系统,使骨折固定更加牢固,极大的方便了临床护理工作,如胫骨骨折,以前通常是普通钢板固定后外加石膏固定。要求护士在进行不同护理的同时还要注重石膏的护理与观察,而现在由于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采用了坚强的钢板内固定后,不需加石膏外固定,使护理工作由繁琐变得简单,固定更加牢靠,且患者可在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减少了由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有利于肢体的康复。然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虽然在某些方面简化了临床护理工作程序。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以前一些无法完成的高难度的、危险性大的手术现在可以完成。在脊柱外科,可以经胸腔或胸腹联合入路来完成脊柱结核病灶清除一期植骨内固定术、脊柱侧弯的前路矫形内固定术等等,要求护士在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以及术中配合中更需注意一些新的问题。重视术前患者的心理支持在手术前,患者虽然思想上已经做好手术准备,但是对于具体的手术方式和手术效果仍然是顾虑较大。护士应向患者大致介绍手术情况和方案,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完善术前教育,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护士接触患者时间较多,术前教育能够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特别应注意术前教育年龄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因儿童手术往往由父母决定,术前教育主要针对家长进行,但对于少年患者,应考虑患者本人对手术的承受能力。在实施术前教育中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尽量用常人的语言,以免造成患者的胆怯和迷茫。作者的体会是,术前教育应包括手术室的先进仪器设备、介绍疾病的诊治、手术方式、手术优点及手术中的安全保护措施等,从而取得患者的理解和良好的配合。完善的术前护理准备现代骨科手术不再局限于四肢和脊柱后入路。而是经常可从胸腔、腹腔或者胸腹联合入路显露脊柱,所以术前护理除常规准备外,还应包括肺部的准备、胃肠道的准备、皮肤准备等。对于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缩短手术时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微创骨科的发展对骨科护理的影晌

近年来微创骨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从80年代出现的关节镜技术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较成熟的微创骨科技术,如经皮椎间盘镜下椎板间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经胸腔镜或腹腔镜行脊柱侧弯矫形内固定术,或脊柱结核、肿瘤等病灶清除活检术等。而相应的内镜技术则要求护理工作进行相应的调整。术前一般不进行刮除体毛的工作。因为内镜技术手术切口小。感染的机会较少,现有文献报道,在手术前刮除体毛,容易造成微小的创口,在这些微小的创口中,容易存留细菌,从而导致感染的机会增加。所以现在术前皮肤准备应改变观念,不需常规刮除体毛,如确需备皮,可在手术室进行,而且只需刮除手术切口周围的体毛即可。由于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较快,卧床时间常常由手术后1周缩短至术后当天即可下床。所以,指导和鼓励患者进行康复功能锻炼是术前和术后护理的重要内容。如,关节镜下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术前教会患者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术后第2d即可让患者进行锻炼,对患者早期恢复关节的稳定,减少打“软腿”,恢复移植肌腱的正常张力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于颈椎问盘镜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的患者,术前应该教会患者正确的上下床姿势,在术后第2d就可鼓励患者下床进行锻炼。微创技术通常是在监视器下完成的手术,除特殊的手156术器械外,还常有复杂而又精细的光学照片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组成。所以,手术护士对于系统的熟悉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些系统的良好维护也是必不可少。微创骨科的手术虽然刨伤较小。但也会出现一些较大的并发症。比如关节镜手术易导致胭动脉损伤、胸腔镜手术易导致血气胸等。因此手术后的观察很重要,如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下肢的血运和感觉运动的变化,患者有无心慌气短等症状的发生。

3 支具的发展对骨科康复护理的影响

支具治疗很早就已出现,有时是作为主要的保守治疗手段,比如先天性髋脱位的支具治疗,大多数时候是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由于以前受支具材料及工艺的影响,支具治疗一直未有引起重视。近年来,随着材料和工艺的发展,支具治疗也越来越多。支具治疗使得单纯的基础护理逐渐转向康复护理,对护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手外科治疗中桡神经损伤的患者,为维持关节的功能位,使用手部功能支具,不仅能防止患者出现垂腕垂指畸形,同时可以锻炼患者手部的肌肉力量,防止肌肉萎缩。所以,护士不仅要熟悉支具的作用。同时要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功能康复训炼。

支具治疗使手术后患者的护理变得方便,如颈椎寰枢椎脱位的患者,以往的治疗通常是患者手术后继续颅骨牵引至拆线,拆线后再行头胸石膏固定。患者卧床时间较长,加之定时翻身使护理极为不便。而使用halo-vest(头胸支架)之后,患者可以起床行走,不必卧床牵引,缩短了卧床时间,使护理工作量大大减少。支具的关节较多,而支具的观察是一项非常细心的工作。其中1处若出现松动而未及时处理,将导致整个治疗失败。

4 结束语

随着骨科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骨科护理工作将面临新观念和新技术的挑战。不断学习,紧跟医疗新技术的发展,在掌握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是护理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延续护理;冠心病;PCI术;替格瑞洛;依从性;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6)12(a)-0159-03

生活水平的改善与饮食结构的改变促使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健康、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1-2]。该文方便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经确诊冠心病并接受PCI术治疗且手术成功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延续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替格瑞洛使用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经确诊冠心病并接受PCI术治疗且手术成功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年龄(63.66±5.34)岁,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0例,年龄(64.79±6.12)岁。两组患者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或其家属对该研究知情同意,该研究取得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药物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并讲解药物的规范服用时间、剂量(主要为替格瑞洛,生产批号:JX20110193,75 mg/次,口服,1次/d,固定时间服用)及可能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与应对方法,告知患者来院复查的时间和要求;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服药习惯,并发放健康教育相关资料。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干预,①建立患者详细档案,登记内容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诊断病情、实验室检查、出院日期、电话、微信、家庭地址等以便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及便于后期回访;②每日以短信、微信的方式提醒患者固定时间服药,每周给患者或其家属通一次电话,了解并督促按时服药,并定期安排或提醒来院复查;③建立病友交流微信交流群,说服患者或其家属加入,由责任护士和主任医师进行管理,定期答疑,督促患者规范服药,并鼓励患者交流经验,相互鼓励,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自觉地增强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动性;④安排专科知识扎实、护理认真负责、交流技巧及语言表达能力强的护士进行家庭随访了解患者平时生活工作情况、心理健康状况及具体服药情况,及时根据实际给予针对性饮食、运动、用药等方面的调整指导。

1.3 观察指标

①分别于冠心病PCI术后6个月、12个月评价两组患者替格瑞洛的使用依从性;②护理前、护理后6个月、12个月采用Morn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4]评估两组护理及治疗效果;③以门诊或随访的方式了解两组PCI术后12个月内服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再入院情况。

1.4 统计方法

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x±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服用替格瑞洛依从性

观察组PCI术后6个月、12个月服用替格瑞洛依从性佳的患者占比87.27%、78.18%明显高于对照组78.18%、21.82%(P

2.2 比较两组护理前、护理后康复状态MRSS评分

两组护理前MR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MR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MR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2.3 比较两组服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再入院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再入院率分别为10.91%、3.6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5.45%、16.36%(P

3 讨论

PCI是近年来普遍认可的临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对缓解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及提高生活质量有显著的效果,对延长患者生命,改善预后发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5]。因此临床PCI后二级预防十分重要,即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常规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替格瑞洛、氯吡格雷等药物。替格瑞洛是被美国心脏协会推荐为用于PCI后治疗的重要的新型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可逆转性阻断血小板P2Y12受体,起效迅速,能显著抑制血栓形成,减少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风险,降低患者再入院率[6-7]。因此常规口头指导或发放宣传手册等护理模式无法有效避免冠心病PCI术后替格瑞洛的服药依从性差的问题。该院针对性给予延续性护理不仅重视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与药物治疗的认识,而且注重督促患者按时、按量、规范服药。建立患者档案有利于把握患者真实治疗的第一手资料,是后期护理的基础。微信、短信或电话的方式利于督促其服药并随时提供治疗方面的指导,注重督促患者生活习惯与运动的调整可满足不同人群护理服务多样化需求,拉近护患距离,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王志成等[7]的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第6个月服用替格瑞洛的依从性有37例效果良好,对照组为29例,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增高(χ2=5.541,P=0.037),在第12个月服用替格瑞洛的依男允笛樽橛35例,而对照组仅为24例,实验组比对照组显著增高(χ2=4.724,P=0.044),两组患者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延续护理对冠心病PCI术后替格瑞洛使用依从性及治疗效果均有积极的影响,推荐临床参考采用。

[参考文献]

[1] 王玲,李秀珍,权彦,等.延伸护理对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用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520-1521.

[2] 陈彩敏,陈丽瑜,李慧敏.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30):4654-4656.

[3] 王栗梅.综合护理干预对替格瑞洛治疗经皮冠脉介入患者抗血小板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21):1976-1978.

[4] 孙晓莉.延续护理干预对PCI冠心病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7):32-34.

[5] 曹清,景颖颖,徐芸,等.护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88-89.

[6] 高媛,周蓉芝,徐冬梅,等.替格瑞洛在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护理[J].黑龙江医药,2014,27(6):1503-1505.

[7] 王志成.延伸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氯吡格雷用药依从性护理中的作用[J].海峡药学,2015,27(9):199-200.

篇3

关键字:临床护理;风险;应对策略;分析

引言

临床护理中发生的风险事件主要包括在护理工作中造成的对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或探视者的损害等的一切不安全事件。护理活动中难免会有风险存在,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因素也较复杂,因此,我们应该提高风险防范意思,对临床护理风险的种类、分布特征、发生机制以及潜在因素进行及时正确的分析,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来使病人的医疗和护理安全得到保障。

一、临床护理风险的存在因素

(一)医护人员方面的因素

1、医护人员缺乏责任心

临床护理中导致护理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护缺少责任意识,松散的工作态度、马虎工作等是造成护理差错的首要因素。如果医护人员在工作时不能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就容易发生违规操作,容易导致直接风险和意外事件的发生;在技术性较高的护理操作中,医护人员由于马虎不能进行严格查对、贴错标志容易造成用药错误;医生对病人的病情观察不到位,从而不能及时发现异常状况的出现并及时进行处理,容易导致治疗的延误;静脉注射操作不当,使渗透性较强或刺激性强的药物感染皮肤,造成皮下组织坏死等等。

2、 医护人员缺乏专业的护理技术

临床护理风险的另一大因素是医护人员专业的护理技术水平较低,经验不足或者缺乏较强的协作能力,护理知识不完备,面对突发问题缺乏必要应变能力等都会增大风险风险概率。尤其在技术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医院也在不断的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日益增多的高技术要求给医护人员增添了不少压力,从而也导致了其在护理工作中的技术方面出现差错,加大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护理管理方面的因素

1、管理不到位

负责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意识,管理知识储备不够;医院在临床护理方面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或不够完善;管理者自身素质较低,缺乏责任意识,不能以严格的态度对待工作;医院的管理监督力度较弱,管理培训不到位等都会影响护理的安全。

2、对护理风险把握程度不充分

医护人员对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薄弱环节缺乏足够的认识,例如相关规范制度执行和监督力度较差;对特殊药物的给药方法把握不正确,尤其是较危险的药物;仪器设备使用不当;一次性器具反复使用而忽视其带来的危害;对医院新引进的技术和设备使用不熟练,危重病人抢救的迟缓或错误操作以及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时排除,导致抢救不及时,促进了风险的出现。

3、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配置

当前在我国医院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人力资源不足现象,尤其是具有专业技术、丰富经验的人才。随着医疗大量新技术、新设备的引入和应用,需要的医护工作人员也越来越多,但是医院招纳人才的速度总是难以赶上其对人才需求的增长速度,因此,就会出现“一对多”即一人负责多项工作内容的现象,使工作人员超负荷,不仅不利于其工作质量的保证,还会激发超负荷工作人员产生不良情绪、不严格履行职责,从而引起护理工作上的风险的发生,对病人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损伤。

4、环境卫生的管理不到位

医院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条件是临床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保证,然而大多数医院普遍存在着感染防范不得当,消毒杀菌工作如医疗器械和设备、工作环境的空气以及其他医疗物品等不彻底,医疗废弃垃圾不能及时正确的进行分类处理等,都容易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对临床护理安全产生直接的影响。

(三)病人方面的因素

1、病人心理方面的因素

面对疾病的严重性、复杂性再加上病人处于长期的身体病痛折磨之中,从而会给病人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容易使其产生消极想法和不良情绪,情况严重了甚至可能会阻碍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此外,医疗过程中出现的突发不幸事件如急性心脏疾病患者的突然死亡,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减病人的信心,使病人及其家属认为是医疗护理行为造成的,从而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产生质疑,不能正确配合医院的医疗工作,从而增大医疗风险的发生几率。

2、病人不健康的生活行为

病人在医疗过程中较常出现的不健康的生活行为主要有:不按时接受治疗、服药或擅自外出;不按照医嘱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酗酒、吸烟、吸毒等。不仅会给治疗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困难和阻碍,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风险的发生。

二、临床护理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

护理人员具备足够专业的、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熟练的操作技术和良好的道德素质,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因此,医院应开展定期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对其医德素质、技术素质、专业技能以及身体素质进行适当的锻炼和提升。尤其在引进新的医疗护理理念、技术和设备时,要及时对工作人员的思想理念、专业技术进行更新和补进。提高医护人员的整体素质就是提高医院的整体素质。

(二)加强护理的风险管理工作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规范制度,采取一定的措施(奖惩制度等)要求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建立相应的临床护理的安全管理监控系统,让各科室或部门的管理人员相互严密检察和监督;强化管理职能,完善风险的应急预案和防范措施,加大监督力度;严格环境卫生的管理。增强管理者的风险意识,及时排除风险因素,为病人营造良好的医疗护理环境等,以尽量减少或避免临床护理中危险事件的发生。

结语

随着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新技术、新理念的大量引入,新业务的不断开展,再加上患者所患疾病具有特殊性、多变性、危险性等特征,医护工作者采取多种临床护理方法尽量保证护理的安全性,护理风险的发生却是不可完全避免。因此,医院必须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工作,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减少风险概率,提高医疗效率,为医院的声誉负责、对广大患者负责。

参考文献

[1] 张丽英.护理风险管理与患者安全[J].临床合理用药,2010,3(24):158.

篇4

在心内科,由于患者具有年龄跨度大、治疗依从性差、疾病变化快、病种复杂的特点,护理更具有其特殊性。因此,如何对心内科护理安全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有效提高护理安全的防范对策,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是心内科护理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问题。

1.心内科护理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1.1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护士在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长期以来医疗传统习惯使护士工作处于医疗服务的主导地位,护士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的法律问题。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法律问题,对护理工作还不能从法律高度上认识,主要表现为对护理文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护理记录单记录不全、不及时或超前记录,重要的病情变化及治疗、用药后的观察没有记载等。这些问题容易引起医疗纠纷,并导致在处理医疗纠纷中不能提供有利的证据而处于被动地位。

1.2 服务观念不到位

护理人员服务观念不到位是护理纠纷的重要原因。社会的进步,在医院体现在患者健康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加强,他们对医疗、护理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心内科疾病复杂、变化快,多数患者对自己用药情况大致有数,病情变动时很敏感,经常询问,有些护士不能做到耐心解答。有时诊断、治疗较困难,疗效不满意时患者不理解,护士与患者接触时间长、机会多,容易把怨气发泄到护士身上,从而产生医患纠纷。

1.3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医院实行护士聘任制

部分护士临床经验不丰富,只注重护理技术操作,缺乏人文科学及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能准确实施整体护理,难以满足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引进与开发,护理工作的复杂程度和技术要求相应增高,如不能及时根据技术进步与专业发展的情况通过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提高护理技术水平,会给护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护理工作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

2.心内科护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提高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强化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行经常性的法律知识教育、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加强规范化培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在继续教育中广泛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进行经常的规范培训,通过法制教育,引导护士学法、懂法、知法,依法行医,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约束自己的行为。要利用各种会议、交接班、晨会、查房等时机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隐患,时刻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工作态度。要认真抓好新分配人员和进修、实习护生的岗前教育,把医疗安全教育作为岗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实施安全护理打好基础。要加强护理病历书写质量,保证护理记录内容真实性和可靠性,坚决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让护士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加强责任感,懂得自己该做什么,如何去做,从而维护患者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2.2 加强专业培训

提高业务素质扎实的专业知识,娴熟规范的医疗护理技术是护理安全的基础。随着护理学科的发展和医疗设备的更新、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护士不断充实、更新知识,对每一次治疗护理、医嘱、操作规程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只有具备扎实的号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术,才能增加自己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敏锐的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避免差错事故,遇到危重患者做到心不慌、气不急、手不抖、腿不软,头脑清醒,在最短时间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安全保障期。重视专业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训练,了解和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并掌握最新的护理质量标准和要求。继续教育要形式多样化。要求心内科护士必须熟悉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治疗及护理,心肌梗死患者的监护,溶栓和严重并发症。如室颤、心源性休克等疾病的抢救配合,熟练掌握心电图、心电监护技术,掌握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利用业余时间反复模拟练习,掌握心律失常知识,达到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过硬的操作技术、快速的反应能力。

2.3 管理部T应对医护人员进行合理配置

对医护人员配置的合理与否也会影响到心内科护理工作的质量,要结合患者及护士的实际情况对医护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对于一些重症患者要安排具有良好专业素质和技能的护士来进行护理。抢救物品必须完备,作到四定:定人保管、定量储存、定位存放、定时清点维修。有效利用安全防护措施,地面有防滑设施,创造一个安全有保证的就医环境。

2.4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沟通是减少护患纠纷的前提,尊重是沟通的基础

对患者就医所带来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要理解和支持。将各项告知制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讲解,使他们能自觉遵守,配合治疗和护理,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实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

结语

心内科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工作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才能使护理工作健康稳步的向前发展。随着护理人员自身的不懈努力及监管部门的有效配合,心内科护理工作必然会迈向更高的台阶,从而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5

一、加强受援工作的领导:我院成立了受援项目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一名业务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行办、总务科负责人为受援领导小组成员,由医务科具体负责派驻医务人员在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落实,由总务科负责派驻人员的生活安排。

二、制定受援计划:为确保“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顺利实施,我院制定了受援工作计划,根据我院普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的腔镜技术较落后情况,要求支援医院在这些科室的人才培养、技术培训方面给予大力帮助,加强呼吸内科、肝病诊疗技术和CT诊断技术,协助开展1—2项市级新技术项目,帮助和指导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提高医疗、护理管理水平,开展教学查房,指导科室医疗业务工作等。制订了医学继续教育计划,安排支援医师进行医学讲座和帮助医务人员的“三基”培训。

三、派驻人员的管理:赣州市人民医院派驻支援医务人员,由我院统一管理,按正常工作时间上下班,参于各科室的门诊诊疗和病室工作。

四、驻人员按计划,实施了以下几项工作:

1、根据专业对口,支援医师参于临床一线,进行上级医师查房、会诊,参于手术示教、危重病人的抢救和疑难病人、死亡病例的讨论。对低年资医生手把手带教,与高年资医师相互探讨临床工作经验,使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高。

2、组织CT、X光阅片,落实阅片制度,规范检查报告书写。各临床科以学科专业单位分别组织医师阅片诊断培训,提高医师阅片诊断水平。

篇6

【摘要】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使医院护理管理者能努力做到立足当前,瞄准前沿,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本文结合当前实际,从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提高人员素质的内在管理;把握科技兴院的方向,狠抓瞄准学科前沿的创新管理及深挖质量第一的内涵,实施提供满意服务的全面管理等3个方面,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医院护理管理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21世纪 医院 护理管理

21世纪是知识经济蓬勃发展,人类健康素质迅速提高的新时代,是医学科学发展的新纪元。在这一关键时刻,护理学科同其他学科一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新的发展机遇,如何立足当前,瞄准前沿,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是摆在每一位护理管理者面前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面对“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工作目标和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符合人民健康需求、较完善的卫生服务、医疗保障、执法监督等卫生体系,护理管理者更应在以下3个方面下功夫。

1 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提高人员素质的内在管理

1.1 狠抓人才培养:人才是指在一定社会条件下,能以其创造性劳动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一定贡献的人。人才的本质是人才的创造性、进步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不断扩大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护理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的步伐,从而培养一大批肩负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开展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发展护理学科的高水平人才。搞好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一种适应时代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需要的教育形式,是开发人才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制定不同专科、不同层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考核目标、考核标准、考核重点及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考核评估及学分管理方法。

1.2 搞好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一种适应时代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需要的教育形式,是开发人才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时期加强护理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护理管理者,应根据护理教育已发展为基本教育(在校)规范化培训(毕业后在职)继续护理学教育(新理论、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三阶段相联合的特点,按照医院和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拓宽训练的口经和内容,注重素质培养、知识更新和技能提高,逐步建立制度化、网络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护士在职继续教育体系,即根据不同层次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制定不同专科、不同层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考核目标、考核标准、考核重点及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考核评估及学分管理方法。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通过开办网上教育,利用视、听、图等多媒体效果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信息、理论服务及全真模拟技术培训服务,使护理人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赢造文化氛围医院文化是具有医院特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2 把握科技兴院的方向狠抓瞄准学科前沿的创新管理

2.1 技术创新:大量高精尖仪器设备和高新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使医学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护理管理者必须狠抓护理人员专科技术水平的提高,要求各级人员在熟练常规技术的同时,注重学习和掌握本学科高新技术,配合好专科新业务、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确保医疗质量。

2.2 服务创新:医院护理管理人员要树立市场观念,掌握供求、价格、竞争三要素,根据就医者的需求确定自己的服务方向、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从而由单一护理型模式转向预防、护理、保健、康复相结合的综合护理型模式。

2.3 管理创新:结合医院实际,积极探索与新医学模式、新护理观念和新时期医院现代化建设相配套的护理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树立“大管理”即整体性、系统化、分层次、按程序管理的思想,时刻关注影响和制约全局发展的关键环节,努力追求整个系统的综合效益。做到权、责、利对等,使护理人、财、物的管理合理到位,充分发挥管理的效能,形成高技术型的服务格局,从而全面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

3 深挖质量第一的内涵,实施提供满意服务的全面管理

3.1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护理质量是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护理技术、生活服务所能达到的优劣程度,即护理效果的高低。一个进入新世纪的护理管理者,必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是否得到方便、快捷、舒适、安全、满意的服务,作为护理学科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3.2 实施科学管理:管理是创造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组织中成员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的过程。所以管理与科学技术一样是促进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的支柱之一。作为新世纪的护理管理者,应从经验型管理走向科学化管理,搞好各种协调,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预期目标。

3.3 开展ISO--9000全面质量认证:当今的质量管理已跨越国界,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性的管理工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将质量管理定义为: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发展而来的持续质量进一步提出以更低的消耗、更低的成本、更多的收益,更新、更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向组织自身和顾客提供更多的利益。所以护理管理者不仅要站在医院全局的高度考虑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更要放眼世界,吸收自己需要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研究符合ISO--9000质量要求的现代化医院护理质量管理标准、内容及运作流程,摸索一套持续稳步提高质量的方法,逐步实

现与国际护理质量管理接轨的目标。

结语

护理管理者是医院管理者之一,在资源有限,需求无穷的矛盾中,也同样面临着如何解决资源与目标的难题,因此,在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学习经济核算知识和医院财务管理办法,能够运用效益分析指标,了解整个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积极配合医院有关部门搞好医药分别核算管理和医疗成本核算,并与护理管理的预测、决策和质量控制相结合,提高管理的有效性。总之,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和带来的发展机遇,护理管理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提高自身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团结拼搏,携手共进,共同为促进护理学科的进步和繁荣,为建立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护理学而努力。

参 考 文 献

[1] 顾伟民面向21世纪的医院形象塑造中国医院管理,1998(12)718

篇7

随着医学模式和先进技术的发展涌现,手术学科专业化的不断提高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的要求。而手术室是为患者通过外科手术解除病痛的场所。因此,确保手术室护理安全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但手术室护理在围手术期还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可能会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等许多医疗事故。

1 存在问题

1.1 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如手术室安全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手术室护理记录单的填写标准等。只有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健全的制度,才能保障正常的护理活动,保障手术病人安全。

1.2 法律知识淡薄

执行操作规程不认真。工作中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观察病情不细致,发生护理差错事故。随着患者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投诉增多,护理侵权诉讼增加。手术护理记录单已经成为医疗事故争议的重要依据,要求护理文件书写必须规范准确,如病人术前访视;术前准备工作,;与患者及家属语言沟通;医生护士行为等,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医疗护理纠纷。

1.3 医护操作技能

手术室室手术和抢救病人的特殊的工作场所,要求护士知识范围广,业务能力强,应急能力快,随着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开展,新的医疗仪器设备的大量应用,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要求护士不断学习,努力进取,这不仅对护理人员形成较大的工作压力,而且导致手术室护理人员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经验不足或书写能力不强等原因,将对患者安全构成威胁。对先进仪器设备的使用未能熟练掌握或使用不当,可造成监测结果不正确或意外发生,影响护理安全。

1.2 服务质量

个别护士素质低下、责任心不强,缺乏服务意识,有时繁忙超负荷工作,可能造成术中离岗或托台。另外,手术中不规范操作,无菌操作不严格,引起医源性疾病和院内交叉感染,给病人带来手术感染后果,并造成医疗护理纠纷。

1.3 环境

如:监护仪、吸引器、麻醉呼吸机、电凝器等,会增加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降低其适应性,使医护人员因不良心理反应而降低工作效率。

1.4 手术中不当

手术摆放不正确,约束带过紧或上肢过度外展,造成神经损伤或肢体压伤。衬垫不当影响病人循环、呼吸。术中仪器使用不当,设备故障,电凝器电极固定不牢,易燃消毒剂引燃,造成电灼伤。

1.5 病人核对

特别是病人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后,不能正确回答问话,易发生接错、错放手术间,或手术部位错误,手术方式不正确等。

1.6 清点物品不仔细

手术前、中、后、器械、辅料、缝针等物品清点有误,工作不严谨,数量不符。

1.7 输血输液

输血输液查对工作不严格,输错血、用错药,或标识不清导致误用等。

2 防范措施

2.1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的执行时质量管理的前提;是防止差错事故,提高工作质量的保证。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规章制度具有法规性和强制性,是每一个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和遵守的规则,是病人安全的保证。我们要合理应用人力资源,重视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安全意识。成立安全管理组,护理质量监控组,及时总结护理疏漏,调整工作程序,健全各项制度,防患于未然。对各种操作的解释要合理到位制定各项工作流程及细则。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2.2 加强学习

专业理论学习和技术操作的规范化训练,应急能力的培训。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更新知识,拓展知识面;采取多渠道、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及新业务、新技术等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操作考核。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组织院内学习、院外进修、学术论文交流等,奖优罚劣。优化医护关系配合,提高医护配合默契程度,抢救病人动作敏捷迅速。

2.3 强化法律意识

认真审视护理工作中的法律问题,防微杜渐。从法律角度找出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对潜在的问题及时协调处理。加强护理人员法律素养,运用法律法规增强风险意识,规避安全隐患,杜绝纠纷。护理文件书写必须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2.4 不断进行护士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贯穿于整个护理工作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道德理念及品质直接影响着护士的护理质量。护理工作的独立性、连续性及具体性等特点。许多操作都是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完成的,因此要不断地强化护理人员的慎独修养,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尽职尽责,增强责任心,确保病人安全。

2.5 手术环境

手术室工作是细致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思想集是手术安全的关键,制定并实施消毒或减弱噪音源,如定期对科室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普查、检修、吸引器不用时及时关闭,术中医护人员不得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手机不能带入手术间等,营造一个安静、严谨的手术环境。

2.6 落实手术室工作细节

严格洗手规则,清洁卫生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接送病人制度,手术前查对制度,抢救药品齐全,抢救设备完好等。

2.7 定期开展护理安全工作讨论会

对科室内全体护士,特别是新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等,定期开展护理安全教育,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总之,手术室护理安全是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是保证护理质量的根本,我们贯彻预防为主的精神,每一个人行动起来不断吸收经验,更新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篇8

关键词 护患纠纷 发生原因 防范措施 探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23.326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护患纠纷的发生呈逐步上升趋势。护士是和患者打交道,护理工作直接面对的是患者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时间最长,往往容易诱发患者的不满情绪。如果发生护患纠纷,不但会给双方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影响医院的声誉和患者的满意度,后果严重的甚至干扰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因此,护患纠纷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情绪和质量。

原因分析

社会、环境因素:①服务观念滞后:医疗服务行业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但有些护士还没有完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工作被动,缺乏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极易引起护患纠纷。②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随着人们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患者及家属希望自主选择医生和护士,希望了解和参与治疗过程等,若忽视了他们的权力,则会有意或无意造成对治疗过程的不满情绪。③由于护理人员短缺,工作量大,负荷超重,与患者交流勾通的时间较少,从而造成了患者的不理解或误解,进而诱发纠纷。④医疗收费问题:与医疗体制改革与医疗保障制度的实施有关,使原来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变更为医保卡或自费医疗。以及新技术不断引进,医疗费用不断增长,从而超过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同时,媒体有夸大医疗行业的负面报道,使医务人员在群众中的诚信度下降,而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当患者及家属对某些收费不理解时反复质问,个别护理人员解释不清或不耐心,易发生纠纷。

护士方面的原因:①部分护士素质较差,有些护士法律意识淡薄,当着患者及家属的面谈论患者病情、治疗、护理等方面问题。一旦发生病情变化,易误认为是医务人员造成的,引起不必要的纠纷。②在新特药、新技术的应用及危重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解释不清,不能详细实施告知义务,极易引起纠纷。③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欠佳,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服务不热情、说话语气生硬等。④护理措施不到位:个别护士工作敷衍了事、不按照操作规程办事或查对工作不认真细致,护理工作不及时到位,引发纠纷。

管理方面的原因:①管理松懈:护理人员不坚守工作岗位,造成治疗抢救工作不及时。②学习培训不够:致使部分护理人员对新药新技术了解掌握不够,更无法向患者解释及实施有关的操作。③环境脏乱差、嘈杂、影响患者休息和病情。

硬件方面的原因:部分治疗和抢救器械不健全,致使治疗无法进行、影响治疗和抢救,患者又无法理解,极易引发纠纷。

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的防范措施

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是减少护患纠纷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建设,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树立“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在治疗过程中提倡“微笑服务”,多与患者进行交流与沟通,使其在住院期间能够理解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增进他们的信任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杜绝纠纷的发生。

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在工作中力求每位护理人员,严格要求自己。规范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各项文书书写。

合理收费,提高透明度。每天发放一日清单,有疑问的耐心解释,让患者明白消费。

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定期组织人员学习法律文件及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履行告知义务,使其了解在医疗技术中的高风险,取得理解和患者的同意。

专业技术过硬,临床有一部分医疗纠纷是因为医务人员的操作失误或者错误造成的,因此,应加强专业技术培训,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并熟练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工作认真细心,对患者热情亲切:认真细心指的就是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工作,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在工作中对患者及其家属要热情亲切,患者患病在心情上会有一些焦虑和紧张,为了发泄这种情绪,预后较差的患者往往暴躁易怒,医务人员应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理解和疏导患者。

要有慎独的修养:对于无人监管的时候要自觉坚守自己的岗位和履行职责,做到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工作认真细心,对患者解释到位。

改善住院条件,为患者创造舒适、清洁、安静、安全的治疗环境,使患者安心治疗,放心治疗。

篇9

一、拓展服务内容,满足新的医疗需求

必须明确医院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市场,必须了解社会对医疗保健的欲望和需求,了解不同阶层、不同人群、不同收入者对医疗费用、对不同档次医疗服务的承受能力,预测医疗市场的有效需求和增长潜力,不停地寻找创新机会。例如:预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根据需求,开展小儿心脏外科,创新医疗市场,赢得病人,提高医院的效益;针对夏季气温高的实际,实行错时门诊,早门诊6:30挂号,17:00~21:00开放夜门诊,更加方便老百姓;推出低于常规收费一半以上的“50元体检套餐”,使邻近农民以及外地民工均能够受益。

二、利用高新技术和适宜技术占领医疗市场

医疗科学技术创新是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应有于医疗服务的过程,是医疗技术进步的核心。只有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才能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技术进步正在对医院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使医院不断赢得竞争优势。谁最早把高新技术用于临床,谁就早占领医疗市场。既要发展领先水平的先进技术,发挥其对医学技术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又考虑技术的适用性,重视技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强调其应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技术的先进性和成本效益的统一。要将重点放在临床技术创新,要瞄准科技前沿,引进具有先进性的新技术、新设备,使诊疗手段及质量迈向国际先进水平。技术创新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为此,医院既要有长期规划,着眼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又要有阶段性目标,从小型技术项目入手,发挥其短平快的作用,为长期技术创新积累资金和经验。

三、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推进我院“硬实力”建设

(一)打造花园医院

优美环境可以提高医院的美誉度。在我院绿化建设方面,制定长远规划和近期目标。规划和设计好绿化方案,做到树木高矮搭配,花草四节常绿,走廊花香四溢,病房干净整洁。为患者提供舒适优美环境,争强医务人员的荣誉感。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二)更新仪器设备

为提高我院硬件设施,加大购买先进仪器设备,全力推进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提高诊疗水平。要加快建设中心ICU、血液透析、高压氧舱、阴道镜、腹腔镜等已经具备运行条件的科室和设备,全部开始运行。医院统一协调,加强领导,专人负责,不断扩展新的应用项目。

(三)加快新科室建设

调整技术骨干充实急诊科、ICU等重要部门,进一步健全护理质量管理机构质控体系,完善制订紧急状态下护理调配方案。要加快针对高危人群多发科室的组建,积极组织专项质量管理组成员进行全程追踪督查,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使病人得到安全优质的护理。要加强对内窥镜、口腔科、消毒供应室、产科病房、新生儿科室的管理。

四、更新队伍素质,提升服务水平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医院缺乏高素质的全科医疗专业人才,因此,我从以下几方面予以强化,更新医院的人才队伍素质,提高医院医护人员业务素质、优化医院人员结构和增强整体救治能力。

篇10

【关键词】护理;投诉与纠纷;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0436―01

1 导致护理投诉与纠纷的因素

1.1 护理的特殊性

虽然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进步与发展。但目前对有些的疾病仍然无法做出明确的诊断和预测,加上患者的个体差异大,病情复杂、多变。而患者或家属对其特殊性不了解,认为有病进了医院就有了保障,疾病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对医疗技术和服务要求的期望值过高。所以,当疾病出现不良预后,患者或家属片面认为不是疾病所致,而是医院的医疗水平,护理技术操作差造成的,从而容易引发纠纷。另外医护之间角度不同导致对问题的解释不一致,也会造成病人及家属的误会从而诱发纠纷。

1.2 社会环境改变

首先,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及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增强,懂得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经常将就医等同于一般的消费,认为付出了医药费用疾病必然将会好转,完全不了解医学本身的特殊性及人与人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其次,病人对医疗费用问题很敏感,希望在得到高效又廉价的医疗服务。但是提供高效的医疗服务必须不断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和应用新特药,这就使医疗费用的增长同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之间产生矛盾。如果患者医疗费用未做到日结月清、收费项目填写不全甚至错误等,也会造成患者的误解,导致纠纷发生。

1.3 护理人员的自身因素

护理缺陷引起患者及家属的不满是导致投诉与纠纷的一个重要因素[1]。医院新技术的开展,增加了医疗护理的风险,护士基础知识不扎实、缺乏临床经验、责任心不强、应变能力差,尤其是对某些急危重患者护理不到位时也很容易导致护理投诉与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发生医患纠纷时无法为自已进行合理辩护。少数护士存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服务态度差,行为不规范,责任心不强,注意力不集中,服务态度粗暴,给患者身心带来不安全的因素,以至发生患者投诉。

1.4 医院管理不规范

医院管理存在安排不合理,加床多,护理工作量大。护士人数不能相应增加,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中,导致身心疲惫,思想不集中,相对护理安全隐患增高。现在临床存在护士每天大多忙于为病人做各种治疗,跟患者家属沟通交流机会相对较少,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很难细化,不能真正实施优质护理,而使护理质量降低,病人满意度下降,导致纠纷发生。这是转轨时期供需矛盾诱发纠纷的现实问题。

2 避免护理投诉与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转变观念,加强护患交流,提供人性化服务

为了适应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的发展,这其中核心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加强有效的护患沟通是预防和处理投诉与纠纷的重要途径。首先要求护士认真学习人文科学,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展示出在人们心中的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风貌。通过多种形式让患者介入到医疗护理活动中,除了向患者说明医疗护理行为的结果外,还应主动介绍医疗护理过程的特点、医护行为的目的和相关的医疗制度,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和支持,让患者过高的期望值逐步接近现实,提供各项人性化护理服务措施,转变患者观念,以仁者之心换位思考,交换角色去理解患者的所急所需,及时给患者及家属心理安慰与情感支持。

2.2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

完成日常医疗护理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外,还应加强《护士条例》相关内容学习,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质量意识、风险意识。让其了解和掌握执业的权力和义务。帮助患者主动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让其知道本身在享有权利的同时所必须承担的义务,从而配合医疗护理工作 。

2.3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护理水平

社会的进步、医学的发展,患者期望值的提高,促使医护人员势必要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医疗护理技术水平。因此,护士必须重视知识更新,做到技能训练考核制度化、常规化和程序化。只有具备了较好的理论水平及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与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提供高质量地服务。医院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要求全面,全程,主动,人性化的护理,认真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处理、记录。护理部成立人力资源库,根据科室加床数合理科学调配人员配置。

2.4 严格规章制度,狠抓质量管理

严格执行护理投诉管理制度,患者谈话告知制度及重要护理操作告知制度,危重患者上报制度及护理查房、会诊制度,查对制度及价格管理制度等,把好护理质量关。加强科室管理,强化护士长及护士的岗位职责,合理安排,规范各项规章制度,避免护理纠纷与投诉。

2.5 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者的岗位作用

加强科室护理管理,强化护士长的职责[2]。利用护士长的岗位职责、岗位优势,发挥权力与人格威信,协调好各种关系。做到每天了解护理工作的落实完成情况,征询患者的意见,及时改进。将隐患与不和谐控制在萌芽状态。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接到投诉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认真调查核实,分析事发原因,组织专题讨论,制订整改意见。护理部在全院护士长会上对事件的经过进行重点分析讲评。从而引起全体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引以为鉴。

2.6 加强宣传、改变社会对医院的认识

目前媒体对医疗市场的关注,对医疗纠纷的报道给医务人员及管理者起到了警示作用。报道存在着时有片面激化医患矛盾的现象。因此,医院必须充分地认识到改变社会对医疗事业再认识的重要性。一方面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使医院的工作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另一方面要优化外部环境,向媒体宣传解释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大力宣扬优秀的工作者先进事迹和取得的成就,取得人们理解和支持。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对善意的批评主动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不实消息要及时作出回应,并做好调查研究,提高信誉度。

总之,通过临床实施采用这有效的防范措施,大大降低了我科护理投诉次数,同时把部分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并能妥善协调沟通化解了其它护患纠纷。是十分有效的防范措施,值得临床采纳借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