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3: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建国前
金山地处太湖流域东南隅,大小河道交织成网,黄浦江为主要的引、排河流。东南高亢地区历来多患旱,西北低洼地区历来患涝。金山水利历史悠久,相传最早的水利工程是春秋时吴国行人伍子胥凿胥浦。明、清两代,三泖和散处北部的小型湖荡群逐步淤浅成陆,成为低洼地。民国时期,除集镇市河及主要湖荡外,大部分湖荡长久失修,淤浅严重。
2. 建国后至80年代
建国后,贯彻“蓄泄兼治”方针,北部巩固江堤,以防洪为重点,南部疏浚河道,以引水灌溉为重点,并普修支港小河,培筑圩岸,初步改变了水利面貌。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继续疏浚骨干河道,全面发展机电灌溉;同时,对分散的圩区实行联圩并圩,加高圩堤,兴建挡潮闸,增强防洪除涝能力。60年代后期,电力灌溉普及全县,旱灾威胁基本解除。改造低洼地成为主攻方向,同时在联圩并圩基础上,通过并港建闸、配置除涝设备,从单一的挡潮,发展到挡、排、降全面治理。但许多圩堤标准不高,配套不齐,管理不善,造成不少险工缺口,每年仍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防汛抢险。
1979年后,圩区建设成为水利建设的主攻方向。1985年止,共建有圩堤182.28公里,完成土方608.9万立方米,石方30.66万立方米,混凝土方5.67万立方米;建成连片大圩区22个,零星小圩区167个;配置套闸47座,单闸42座,纯除涝站51座,排灌结合站33座,总控制面积9.85万亩。减轻了内涝威胁。
建国后,金山对水系进行了有计划的整治。1949年~1985年,除深水大港外,先后浚治骨干河道23条,其中老河改造15条,新开河道8条,并开挖乡、村河道,基本形成具有引、排、调、蓄、航多功能的网状水系。
1949年~1985年,金山水利建设(不包括海塘)共完成土方1.05亿立方米,石方46.52万立方米,混凝土方39.66万立方米,总投资1.22亿元。
3. 90年代
1990年~1992年,金山区对十万亩半低田进行改造,大大提高了除涝能力。1996年~1999年,重点建设西部圩区。“九五”期间,金山区防洪,除涝及海塘防汛工程共安排投资27003万元。西部地区完成新建、改建水闸87座,新建、改建排涝泵站20座,新建或加固加高护坡263.4公里。提高了本区168平方公里的低洼易涝地的防洪除涝标准。同时,按照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开展了以“三高”粮田和水利综合示范区建设为重点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开展以镇村河道疏浚为主的冬春农田水利工程,完成土方1087.7万立方米。此间,还完成滩涂围垦、工程促淤1.75万亩。
水利事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业生产,而且提高了通航能力,促进了航运事业的发展。电力灌溉的实现,普及了农村电网,为工、副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随着太湖流域总体规划的实施,从浙江入境的客水增加,金山区水利工程现有标准仍然不高,须继续提高和不断完善。
4. 2000年以来
2000年~2004年,金山区实施了圩区达标工程,防洪除涝能力进一步得到了提升。全区五年圩区达标工程总投资5196万元,共计完成新建、翻建四米水闸71座,新建、翻建三米水闸14座,改造四米水闸7座,改造五米水闸2座,改造八米水闸1座,1.5米涵闸29座,新建、翻建70排涝泵站 66座/76台套,新建、翻建50排涝泵站2座/2台套,新建、翻建圬工泵站13座/16台套、新建350ZLK排涝泵站32座/42台套。
二、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一)、河网水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1)流域概况:从整个太湖流域来讲,工情、水情、下垫面情况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太湖流域地势低平,河网众多,历来水灾频发。建国以后,随着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圩区建设,有效地控制了低洼地区的灾情,但由于形成的“大控制”“小包围”,致使水系蓄水面积减小,洪(涝)水集中于外围河道(通道)使得最高水位不断攀升,涝水也变成了洪水压向下游,造成新的矛盾。特别是围湖造田、填没河道和机泵外排动力的增加,各区域的自身调蓄不断减少,使汛涝灾害风险性增大,防汛排涝形势日趋严峻。
(2)市域状况: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和太湖流域的东缘,濒临东海,地势低洼,常受风暴潮和太湖流域洪涝水下泄的威胁,还受地面下沉、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城市防汛形势严峻。1977年上海市全面开展水系治理规划,为配合流域治理,加强上海抵御灾害的能力,提出了高低分开、内外分开、洪涝分治的原则,按照平原感潮河网的水流特性,考虑到地形高低、水系和边界情况等自然条件,适当照顾行政区划,在留足太湖流域排水通道的前提下,将上海划分为14个水利片,结合城镇建设和内河航运,并统筹兼顾、综合治理了洪、潮、涝、渍、盐、污、旱。经过二十多年来的不断充实完善,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全市水利分片综合治理的治水格局。
(3)区域近况:近十几年来,地区城市化发展迅速,大量农田被有覆盖的房屋和路面等替代,水面积减小,水面率下降,使得河道的调蓄和排泄能力锐减;另一方面,下垫面情况发生较大的变化,地面产流加大、汇流时间缩短,排水强度有增无减,河网水位雍高,排水不畅,造成内涝。
根据《上海市金山区水资源普查报告》和《上海市金山区水面积变化调查说明》,金山区河道水面积在逐年减少,其中主要是村级河道的减少。从上述发展趋势来看,金山区河道水面率已大大低于2000年的6.33%(据统计水面率仅为4.25%),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究其原因有三个方面,其一为村级河道淤塞面广量大,加之水利维修经费不畅,年久而堵塞;其二为工业与市政建设的发展,不少村级河道湖泊被任意填没;其三为在道路交通建设中,村级河道被填没或埋设涵管,从而形成水系不畅,减少了水面积,也加速了河道的淤塞。
(4)金山区的水系状况;金山区河网水系为黄浦江上游支流水系,目前共有河道1624条,总计长度约为2225.7公里,分别属于浦南东片、浦南西片两大水利控制片。除2条市级河道(大泖港、掘石港)为片外河流外,其它河流按水利控制片划分:浦南东片1108条,总长1525.87公里;浦南西片514条,总长699.83公里。
(5)存在问题:河网水系不仅为防洪除涝的主要载体,而且兼具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水资源配置与调度、水景观及航运等多项功能,故而其安全性、可靠性尤为重要。但根据目前普查情况表明,金山区河网水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A、随着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形成客水入侵新的水情和工情,黄浦江上游水位也随之发生新变化,构成对金山区外围沿线防洪形势的新压力。
B、河道水系工程未完全达标,河道引排能力和标准均较低,防汛排涝仍存在问题;另外,随着城市化面积增加,水面率逐年减少,新城区水面率更是不足,是防汛排涝安全的主要隐患。
C、规划水系未能实施,现状水系布局不够理想,水利设施功能下降,引排能力不足,能达到的除涝标准偏低,难以充分发挥河网的综合功能和金山区现代化发展的建设需要。
D、水系整治未能与城镇建设发展同步,导致某些闸内河道严重淤浅,甚至出现无序填河的现象,水系水体不活,河道水质恶化,水资源的保护和改善十分困难。
(二)、防洪(潮)除涝现状
金山区防洪(潮)除涝形势仍然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海塘工程现状
金山境内海塘西起金山卫镇裴家弄,与浙江省平湖市海塘相连,东至奉贤区胡桥镇,接奉贤海塘,现有临海一线海塘全长26.203km.按照管理属性分为两类:一类为公用海塘,二类为企业专用海塘。公用海塘西起与上海石化交界的戚家墩,东至漕泾镇增丰村,与九二塘相接,长8.43km;企业专用海塘总长17.78km,分别为上海石化股份公司、申甬车客渡码头、市管九二塘、上海化工区所属。
总体来说,金山区现有海塘工程经连续几年的达标建设,基本达到了百年一遇位加11级台风的防御能力。但结构大多为单塘结构,所以塘外滩地冲刷较严重,特别是六号丁坝以西至戚家墩等地段。因此,金山区海塘保滩工程迫在眉睫。
(2)圩区工程现状
金山区地势总体为南高北低,地面自东南至西北略呈倾斜。东南地面高程4~4.5m左右,占总面积33%,中部在3.6~4m之间,占总面积29%,西北部大多在3.5m以下,占总面积38%,其中3.2m以下低洼地近5万亩,最低处在2.5m以下,对部分低洼地区务必通过圩区建设,来保障防洪、除涝安全,控制地下水水位来保障农业生产。上海市和金山区政府通过多年来的北部低洼地带的圩区建设,目前共有圩区37个,其中浦南东片有17个,浦南西片20个,圩区总面积35.98万亩。根据2004年金山区第二次水资源调查,全区仅有12个圩区达标(即堤顶4.5m以上,堤顶宽2.5m以上),占32.4%。因此,大部分圩堤还未达标,其防洪能力还达不到防洪要求。
(1)排涝泵站工程现状。
金山区目前共有排涝泵站206座,除涝泵235台套,水泵总排涝流量为255m3/s,电动机235台套,总装机容量9351KW.据统计,目前共146座排涝泵站达标,达标率为84.8%(以排涝模数1.2 m3/s/km2以上为标准);22个排涝泵已超过使用年限,设备老化率为9.3%。圩区工程建设尚未达标,因此洪致涝等问题十分突出。金山西部防洪除涝配套工程已在“九五”期间实施完成,但原有圩区水利工程标准偏低,部分水利工程设施严重老化;河道淤浅,库容减少,河网调蓄能力差。如99年梅雨期间的洪水、暴雨和位“三碰头”使得金山区受灾十分严重。
(2)水闸工程现状。
金山区现有3m以上水闸391个(其中单闸310个,套闸81套),最大总引排能力312.8m3/s.据统计,金山区水闸达标率为86%(以防洪、挡潮和排涝规划的闸门顶高程4.2m为标准);运行时间超过20年的有30个,老化率达7.6%。
综上所述,防洪除涝的主要问题在于,泄洪河道防洪标准偏低,危、险堤岸仍然存在;圩区工程建设尚未达标,原有圩区水利工程标准偏低,部分水利工程设施严重老化;河道淤浅,库容减少,河网调蓄能力差,因洪致涝等问题突出。
(三)、农业灌溉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目前,本区共有灌溉泵站886座,灌溉水泵1105台,水泵总流量243.1 m3/s,配套电动机1105台,电动机总装机容量14372KW.据统计,目前全区有391台灌溉泵已超过15年的使用年限,老化率达17.7%。
灌溉工程主要问题为,灌溉输水设施简陋,淤塞和渗漏现象严重;灌区规划已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不适应;实施灌溉节水工程覆盖率不高,尤其传统种植方式仍然十分普遍。如水稻种植仍然多以漫灌为主,浪费水资源及带来相应的农业面污染问题仍然十分严重。
(四)、水环境治理和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1)水体环境质量状况
金山区河道水质污染非常严重。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市级河道11个断面中仅有1个达到Ⅳ类,其余断面均为劣于Ⅴ类;11月水质相对较好,有1个断面达到Ⅳ类,8个断面达到Ⅴ类,其余断面为劣于Ⅴ类。区级河道73个断面中仅有1个达到Ⅳ类,其余断面均为Ⅴ类或劣于Ⅴ类;11月份水质优于8月份水质,78个断面中有1个断面达到Ⅲ类,21个断面达到Ⅳ类,其它断面均为Ⅴ类或劣于Ⅴ类。镇村级河道156个断面中仅有1个断面达到Ⅳ类,其它断面均为Ⅴ类或劣于Ⅴ类。
据现状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量污(废)水的未处理直接排放,如金山区工业污水、城乡居民生活污水及禽畜废水等排放对水体污染日益突出;河道内生活垃圾随处堆放和填没,造成河道堵塞,水体流动交换不畅、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普遍污染和严重恶化;另外,上游水质污染日益加剧,水面漂浮、垃圾和水生植物泛滥,再加上农业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致使农业面污染严重。
(2)污水与污泥处置状况
A、历史欠帐多,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问题突出。现有排水设施薄弱(区内各镇镇区、老区市政基础设施几乎空白),除朱泾镇及金山卫石化地区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水质净化厂,兴塔镇和干巷镇在新建地区建有污水净化池,廊下镇新建地区设有地埋式无动力污水处理站外,其余各镇镇区均无污水处理设施;
B、排水体系不健全,雨污合流仍然普遍存在。老、旧城区基本上为雨污合流制,新建地区虽建有雨、污水排水管道,但排水系统不完善。
C、污水纳管率、设施利用率和污水处理率都很低,未经处理任意排放现象严重。大量污水直排河道使金山区水乡水环境不堪重负,严重破坏了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韵。
D、污泥处理设施不完备,污泥处置方式单一。
(3)引清调水状况
金山区引清调水工程――龙泉港出海闸及张泾河水利枢纽工程――已经实施,可以通过大规模调水工程,来达到更新金山区河网水体水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的目的,但骨干河网上的调度水闸及调度控制系统还不完备,还有待规划和统一布局。
(4)水系生态修复状况
金山区水系生态修复工作起步较晚,但规划建立水系生态林、休闲林、涵养林及人造湖泊、湿地的工作正在各乡镇悄然兴起。正是由于金山区水环境恶化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深刻影响,人们已经认识到只有通过水环境保护和水系生态修复,才能改善现有人居环境和江南水乡面貌,重塑金山形象。许多乡镇已经在着手千岛生态林、湿地林的建设,以期早日修复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三、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分析
建国以来,在历届政府的关注下,金山区水利工程建设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经过60年代的农田排灌建设,70年代的水利基本建设,80年代的抗洪除涝建设,90年代的半低地改造、西部工程建设,及2000年起实施的圩区达标工程等又进一步提高了防洪排涝标准,基本形成防洪、除涝、灌溉三大工程体系。但随着太湖流域总体规划的实施,以及工情、水情的变化使金山区水利建设尚存在一些问题,急需采取相应的的对策措施。
工程建设不是目的,重要的是通过管理手段,使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明显的效益,甚至通过管理还可以挖掘规划工程的潜力,提高水利工程在防洪减灾、水环境建设、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配置等多种水功能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总之,应从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角度来提高水的系统管理水平,寓除害于兴利之中。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因此,我们在一方面抓好水利规划,完善水利设施,进行合理水资源调度的同时,更要进行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
(一)水利工程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我区认真总结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形成的泵站三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灌溉管理制度,探索排灌管理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新路,全面推行灌溉泵站承包经营。
1996年开始,金卫镇水利排灌站在永联、永久、新圩三个村进行了灌溉泵站承包经营。1998年兴塔镇政府把农业服务体系推向社会,兴塔镇水利排灌站对15村66座固定灌溉泵站全面实行了承包经营。通过三年来灌溉泵站的承包经营,明确了所有权,搞活了经营权,打破了大锅水,使灌溉成本大幅下降。兴塔镇3.41万亩耕地可减轻农民负担68万元,提高了灌溉服务质量,受到了村干部和农民的好评。2001年金山区排灌管理所对兴塔、金卫和松隐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交流,推广、学习灌溉泵站承包经营做法,各镇排灌站结合本镇实际,全面推行了以村属灌溉泵站(或称为灌区)为核算单位的承包经营。
目前,我区农业灌溉泵站主要有两种管理模式:一种是集体经营模式,一种是承包经营模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灌溉服务体系和灌溉管理制度,如灌溉值班制、三职人员岗位责任制、春耕备耕检查制、折旧费使用制等。在排灌管理服务体系中,区镇级管理人员90名,村级三职人员3543名,其中灌溉泵站(俗称机口)主任229名,电工机工811名,放水员2503名组成了以泵站为中心的电力灌溉体系、以泵站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体系,为确保农业生产用水、抗旱保丰收、为我区的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二)、水利工程建后应采取的管理模式
水利工程是保障工程,体现的是社会效益,“三分建设,七分管理”只有加强管理,摸索出一套先进管理经验,才能保证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顺利推广实施。应该采取“谁建、谁有、谁用”的原则,在区水务局的指导下,工程管理权交由镇排灌站统一管理,建立相应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落实专人总负责,按农户各自承包田的范围,自行承担水利工程设施的管理、维护、维修的职责,并与乡(镇)、村、组签订协议书,责任落实到户、到人。全区域实行计量用水,计划用水、有偿服务,走以水养水的商品化道路,并从收取的水费中按10%的比例提取水利设施维修费,用于水利设施的维修,使水利事业得以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建后应加强制度建设和落实保障措施
水利工程建设是涉及广大居民生活、生产安全的一件大事,必须建立一整套法律、行政、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推进机制和保障体系,以确保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和长效管理。
(1)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的政策法规体系
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的政策法规体系,首先应严格贯彻《上海市河道管理条例》、《上海市防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具体实施时按照《金山区水务总体规划》、《金山区水功能区划》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在此基础上制定与水利工程建设相配套的专项规章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如《金山区低洼圩区管理办法》、《金山区镇村级河道整治管理办法》、《金山区农村桥梁建设管理办法》、《金山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等相应政策和办法。建设时应从工程的规划审批、建设立项、工程建设、工程管理等方面严格管理,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推进。另外,应加大执法管理力度,落实法律责任,真正做到按程序建设,依法管理。
(2)建立水利工程的行政推进机制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水利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土地规划、财政、水务、农业、环保、市政建设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并且由于涉及范围广,又是长期任务,应成立由相关职能单位组成的金山区水利工程管理协调组,定期联系,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根据己有机构的业务范围,明确管理的责任单位,分别对有关方面进行管理,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系统。
(3)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资金筹措实行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筹措的方法。一是公共财政投入(区、镇财政),按照引导性、补、扶持性原则进行;二是地区和社会配套投入;三是受益者投入。
(4)建立社会宣传教育体系
对社会加强水利工程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树立人人监督与保护意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全民的支持和参与,需要开展多渠道、多形式的保护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和增强广大市民的关心程度,形成公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保护的氛围。
篇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监督
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理特点和现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大多在边远山区,施工条件较困难的的江河之上,施工环境和施工质量受地理条件、气候条件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很大。同时,水利水电工程是一种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涉及面广的基础性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影响因素多,参与主体多的特点,给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增添了一定的难度,并形成了一定的特点。首先、质量监理具有艰巨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对工程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工程一旦失事,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而且可能严重影响社会安定,甚至产生政治问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地点远离城市,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施工工序繁多,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工程从施工、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到交付使用,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甚至几十年次,质量监督人员为了顺利开展工作,就必须克服各种困难,才有可能完成艰巨的工作任务。其次、质量监理专业性强,水利水电工程种类繁多,每一类工程又可以分成不同的结构形式,尤其水下结构较多的工程,绝大部分无法进行定性设计,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对建筑材料、施工方法、施工条件等都有特殊的要求,质量监督人员为了完成质量监督工作,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水利工程专业技术知识。
近年来,水利部以《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为龙头,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工程质量管理法规,在此基础上各省、市、自治区水利厅、局也根据各地实际情况颁发了地方法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体系已经形成,这些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纳入法制化和规范化的轨道,为严格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狠抓工程质量建立了很好的操作规程,也为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政府部门监督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运行并得到全行业认可。其次,施工过程中落实四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即“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第三,各地建设主管和质量监督部门按照基建程序,在工程的各个关键阶段如设计审批、开工和竣工验收时把好工程质量关,从程序上控制出现大的质量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理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随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因素也呈现多样化、复杂化态势,目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制度和形式难以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体制不健全。2000年颁布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水利部门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做出了规定,该条例颁布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体系逐步建立,但尚未健全。二是,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制度不完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的依据是水利部1997年颁布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并没有做出相应的修订,使得《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要求未能得到具体落实。同时,十几年来,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形势、形式和要求,采用的技术、工艺和材料,执行的标准、规范和规定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设立、定位、定职,影响了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同时,由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没有具体的奖惩条款,影响了质量监督的效果。另外,由于对质量监督的程序、手段和成果等方面缺少操作性规定,导致各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主体之间在质量监督工作方式、方法和标准上不尽统一。三是,水利水电质量监督效能不到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制度不完善,使得一些共层未能真正执行质量监督制度,也使得质量监督机构未能发挥应有效能,造成质量监督效能不到位。
3.进一步做好水利水电工程监理的办法
第一,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四制”,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即“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以保证工程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得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前掌握好技术依据,实施项目法人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三方联测”, 检验检测验收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对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施工过程中,严格进行工序交接,检验检查隐蔽工程,及时召开协调会,,即使处理质量事故。施工结束后,监理单位对竣工资料、质量检验报告及有关技术性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按照水利水电工程验收规范进行指导。另外在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加强工程质量控制的同时,认真履行施工合同,加强各个单项工程的现场质量控制,认真做好工地实验工作,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篇3
第二条在江河、湖泊上新建、扩建以及改建并调整原有功能的水工程,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水工程,是指水库、拦河闸坝、引(调、提)水工程、堤防、水电站(含航运水电枢纽工程)等在江河、湖泊上开发、利用、控制、调配和保护水资源的各类工程。
第三条水利部负责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实施的监督管理。
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分级管理权限,具体负责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制度的实施和监督管理。
第四条水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材料)在报请审批(核准、备案)时,应当附具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签署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对只编制项目建议书的水工程,应当在项目建议书报请审批时附具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签署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的内容,包括对水工程建设是否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审查并签署的意见。
第五条下列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由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审查并签署:
(一)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珠江、松花江、辽河的干流及其主要一级支流和太湖以及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江河上建设的水工程;
(二)省际边界河流(河段)、湖泊上建设的水工程;
(三)国际河流(含跨界、边界河流和湖泊)及其主要支流上建设的水工程;
(四)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流(河段)、湖泊上建设的水工程。
前款第一项中的主要一级支流和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重要江河,第三项中的主要支流以及第四项中的流域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河流(河段)、湖泊的名录和范围由水利部规定。
本条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其他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管理权限负责审查并签署。
第六条水工程建设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应当在水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材料)报请审批(核准、备案)前,向有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审查签署权限的流域管理机构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审查签署机关)提出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申请表;
(二)拟报批水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材料);
(三)与第三者利害关系的相关说明;
(四)审查签署机关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七条审查签署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一)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予以受理,并出具书面受理凭证;
(二)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告知建设单位予以补正;
(三)不属于本机关受理范围的,应当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建设单位向有受理权限的机关提出申请。
第八条审查签署机关对受理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申请,应当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进行审查;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作出批准的决定,并签署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一)水工程建设规模、任务符合流域综合规划和防洪规划的总体要求;
(二)建设规模等级(别)和标准符合《防洪标准》及其他有关技术和管理规定的要求;
(三)不影响其他水工程,或者有消除影响的补救措施。
水工程建设不符合前款规定条件之一的,审查签署机关应当作出不予批准的决定,并下达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不予签署通知书。
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可以对水工程的设计方案和管理措施提出有关要求。
审查签署机关签署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应当抄送与水工程有关的下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流域管理机构签署的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应当抄送与水工程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第九条水工程所在江河、湖泊的流域综合规划或者防洪规划尚未编制或者批复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有相应工程咨询资质的单位或者流域综合规划或者防洪规划的编制单位,就水工程是否符合流域治理、开发、保护的要求或者防洪的要求编制专题论证报告。
审查签署机关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题论证报告进行审查,水工程符合流域治理、开发、保护和防洪要求的,作出批准的决定,并签署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第十条审查签署机关在审查过程中,必要时应当征求与水工程有关的下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流域管理机构在审查过程中,必要时应当征求与水工程有关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第十一条审查签署机关应当自受理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申请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决定。20个工作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本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并应当将延长期限的理由告知建设单位。
执行本办法第九条规定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前款规定的审查期限内,但审查签署机关应当将所需时间告知建设单位。
第十二条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签署后,水工程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材料)未获得审批(核准、备案)需要重新编制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申请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
第十三条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每年的3月1日前,向流域管理机构报送本行政区域内上一年度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审查签署情况。流域管理机构应当在每年的4月1日前,向水利部报送本流域内上一年度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审查签署情况。
第十四条审查签署机关应当对其审查签署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的水工程的建设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审查签署机关在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进行实地调查,建设单位应当给予配合,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和材料。
第十五条审查签署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六条建设单位未取得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擅自建设水工程,或者违反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的要求建设水工程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七条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申请表、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水工程建设规划同意书不予签署通知书的格式见附录。
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制度;重要性
水利工程是将水中的能量转化出来,提供给人类应用,同时还有防洪蓄水的功能。我国目前的水利工程水平虽然总体上有所提高,但在实际运行中,时有问题发生,从根本上来说,之所以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是因为我国目前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甚至欠缺,因此,建立和完善良好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至关重要。只有在合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下,才能保证水利工程正常安全的建设和运行。本文就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进行探讨。
1 水利工程管理制度的重要性
第一,水利工程通常都是一次性产品,其体量大,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多,空间流动性高,需要的资源物品较多,用量也比较大,一经建成就无法更换。
第二,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的经过非常复杂,自然条件比较恶劣。
第三,水利工程耗资巨大,通常是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带,所需材料物品、机械设备等进出较难,且费用较高。
以上几点都给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比较大的难度,因此,水利工程建设部门只有做好项目工程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制定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将其落实,严格审核和优化施工方案,控制成本,才能让水利工程顺利完成,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提高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无论何时,水利工程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项目,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有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制度不完善,再好的技术,再多的资金和资源,都无法让工程顺利进行,只有制定合理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加以良好的实施,才能够让整个项目工程各部门做到良好的配合,让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完成,发挥水利工程该有的作用。
2 目前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中的问题
2.1 水利建设工程管理制度不规范
在确定一个水利建设工程后,进行招标的程序往往达不到规范。能做到公正、公平、公开的寥寥无几,而议评以及邀请招标却层出不穷,这样一来,层层转包的现象就会大量出现,从而导致施工单位参差不齐,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
此外,在水利建设工程中材料的选择上也存在着弊端。严格来说,建设材料的选择也应该拟定招标程序,把那些信誉不好,质量不过关的商家全部筛选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招标的形式却微乎其微,这样一来,就很可能从工程建设材料上出现问题。
第三,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成立监督部门,来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但现实中的水利建设工程很少有这样的部门和管理制度存在,导致水利建设工程管理上出现了严重的漏洞,威胁着水利建设工程的正常进行和质量安全。
2.2 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立项管理问题
在一个水利建设工程项目开始动工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调查,如施工所在的气候、水质、地质等条件,还要充分考虑到当地人民的生活,风俗等习惯。做好这些调查记录后,还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制定出项目可行性报告,以确定项目是否可行,如果可行,会遇到那些问题,该如何解决等。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施工单位并不做这些调查和分析,对立项的管理不加以重视,这样一来,一旦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中出现任何此类问题,都会束手无策,根本拿不出解决的方案,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进行。
3 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措施的完善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个庞大的项目,上到国家,下到社会人民,任何方面都可能对水利建设工程造成影响,因此,一个水利建设工程的项目,必须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良好的把关,把每一层的因素都要考虑到,质量管理,质量控制,工程验收评审等都要做的面面俱到,这样才能让水利工程发挥其作用。
3.1 水利工程进度的管理控制
一个工程项目是否能够预期完工,跟该项目的经济效益发挥直接挂钩。进度、投资、质量的控制,是相对统一的三个目标,也是三个统一的系统,三者之间存在着各种矛盾,能否将这些矛盾良好的调解,就看工程管理制度是否完善,能不能良好发挥。进度要快,投资要少,质量要好,让三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控制,就是一个良好的工程管理制度。
项目进度的管理要做好,就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要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模式以及组织架构;第二,合同体系一定要严密;第三,一定要建立工程计划,从实际出发,保证其的可行性;第四,工程设计单位的选择,工程质量、进度、监督、审查等的控制。
3.2 验收管理制度的加强
在水利建设工程施工完毕准备进行交付使用时,这并不是说管理工作也应该结束,这时的管理工作反而要加强,做好工程的验收审核,只有验收合格,交付使用,整个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才算完结。验收管理至关重要,这是整个水利建设工程管理的最后一个关口,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整个工程项目是否能发挥预期功效。同时,整个工程的资金投入也要在这时整理计算。做好验收管理工作,为整个水利建设项目工程站好最后一班岗。
4 结束语
水利建设工程的好坏,关乎着国家与人民的切身利益,其涉及的管理内容林林总总,包罗万象。只有把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工作做到位,才能够让国家的经济建设更上一个台阶,才能从某些方面保证国家人民的富足安康。然而,由于很多的原因,导致水利建设工程的管理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从国家人民的利益出发,制定出更完善,更高效的管理措施,为祖国的经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舒.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2(08).
篇5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3.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6)32-56-1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农民的日常用水方面及农田灌溉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农业能否健康发展,农民能否稳定增收,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分不开的,而小型农田水利是保证农田水利建设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性要素。
1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问题
1.1设计问题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之前,对于当前的施工技术及社会效益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划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因此出现了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超负荷现象。此外,一些农田水利设计单位在进行农田水利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季节因素,设计方案不够完善,同时由于一些自然灾害的原因,影响了水利工程的建设进程。
1.2施工监督及验收问题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对于整个工程后期的使用寿命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很多基層水利施工单位对于水利工程的监督较为松懈,仅仅凭借直觉得出较为主观的结论。同时,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一些监控设备较为落后,再加上水利工程监测人员不够专业,导致水利工程的监测不精准。此外,在水利工程的验收环节,由于农田水利工程规模一般较小,资金投入较少,验收人员在验收时往往重视度不够,将其仅仅作为一个形式性的环节,对于某些环节出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指出并加以纠正,这样最终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
1.3质量管理制度问题
当前,我国政府及小型农田水利施工单位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并未形成。大多数水利工程在建设中仍旧由于施工管理经费问题停滞不前,工程管理制度等方面不够完善,导致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出现工程维护管理不及时的问题,进而导致出现农民农田被淹及饮水渠道遭到堵塞等问题,严重影响当地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1]。
2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策
2.1完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监控措施
施工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监控科学得当,对于整个工程质量会有大幅度的提升。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过程中应当强化监控措施,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配备充足的施工设备,按照严格的监控措施执行施工质量检测工作,同时对施工技术的科学性及执行规章制度的合理性都有严格的论证,保证整个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
2.2建设完善科学的农田水利规划及农田水利法律
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之前,建立科学合理的规划体系尤为重要。编制及规划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时,需要统筹安排,将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需求都考虑在内。同时,应结合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多层次多元化地协调发展。此外,建立健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也是当务之急。不同层级的政府都应对当地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制定出健全完善的法规,保证其运行的规范化。
2.3加大投入,强化后期管理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应有专人进行管理。因为专业的人员及组织可以对当地的居民传授一些专业的水利知识,提高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认识,从而科学地对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有效的维护。同时,还需要对竣工后的水利设施进行科学的管护,以保证用户能够正常使用。
3结语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过程中,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需要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采取更为科学的管理措施,提升整个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为社会水利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篇6
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一直以来,不管是建设单位还是上级管理部门,都存在着重工程建设轻档案管理的现象,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政策制定、落实、检查等工作没有进行积极的跟进,使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形同虚设,有的档案与实际工程建设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无法与建设进度保持同步,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处于被动局面。
2.档案管理制度与工程建设制度建设情况不相符
在水利工程中,各项政策逐步得到了完善,各种招投标制度、验收制度、监理制度不断得到了完善,工作内容和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步与时展步伐相结合。与此同时,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并没有得到完善,与工程建设制度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无法做到有章可循。
3.缺乏相应的人才
当前,档案管理工作逐步向着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传统的档案管理人员在综合素质上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工作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要求管理人员既能够了解水利工程的相关知识,有拥有较强的信息技术水平,但是这样的人才数量极其稀少,建设单位也不注重对人才的培训,导致人才供不应求。
二、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工作
1.加快对制度的完善
完善的制度是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因此,应加快建立相关制度,才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发挥出积极作用。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应组织管理人员形成制度制定小组,对当前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之前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研究,摒弃其中过期、落后的条款,对新形势下的制度进行补充,使档案管理工作能够与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实际情况相符合。同时,应注重对制度的落实,要求所有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深刻掌握规章制度,对制度中涉及到的内容进行了解,在工作中严格遵守,确保档案管理制度的落实。
2.将传统思想进行转变
为了能够实现创新工作方法的渗透,当务之急是加快思想转变,改变传统的工作思路,能够用创新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改变档案管理工作方法。因此,上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创新档案管理方法,并将工作创新作为绩效考核的范畴之中,对于在工作中努力创新、加快转变的员工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同时,应实现超前管理,在水利工程项目开展之前,就应实现对工程的资料收集,打破传统的被动管理的方法,而主动采取行为,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3.加强培训,提高水平
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是档案管理的基本保障,发展档案事业,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者素质,全面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批热爱档案事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档案人才。通过不定期组织档案人员参加水利行业组织的档案学习班及学习各种档案法律、法规,学习水利工程档案工作所需要的各种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从而优化档案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档案人员的档案管理业务和管理水平。在工程建设和档案管理过程中,可通过开办各类培训班或举行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档案源头单位业务的指导和监督。同时,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培训中,应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有条件可以招聘一些信息技术专业的人员加入到档案管理工作中,使其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负责,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团队的整体水平。
篇7
关键词:小型水库;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
水库就是在固定区域内的小型水利建设工程,有着规模小与投资少这些特征,小型水库的水利工程在建设时通常会忽视管理这一方面的问题,特别在部分农村地区中小型水库的建设工程,对于相关技术要求过低,还极易受到农村地区环境因素限制,制约小型水库的水利工程自身功能的有效发挥,小型水库的水利工程在建设与管理上务必要对于这部分予以足够重视,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进分析。
1小型水库水利工程在建设与管理时存在的问题
首先,相关体制与体系存在问题。小型水库的工程建设大部分是县级水务局,近期,县级水务局培育很多管理与技术相关的专业人才,给予小型水利工程在建设与管理上足够的支持。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还是沿用之前的相关管理方式,工程的相关建设与管理工作全都由水务局进行管理,拥有项目管理、设计施工以及质量监督这些不同职能,在进行实际管理时不只是要落实行政管理的职能,还需要落实设计施工管理以及质量监督这些权利。不只是项目的法人这一角色,并且还是相关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督单位。在相关管理制度还没有独立时,具有着政企界限模糊与责权分布不明这些问题。其次,相关规章制度不完善,具有严重的行政干预。行政干预对于法制具有的健全性有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在进行小型水库的工程建设时,这个问题比较关键。在被资金与体制这些因素所影响时,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极易发生“三边”这些问题。大型水利工程在建设时其自身管理制度与有关规定都是比较成熟与健全的,工程管理的体系较为科学合理。当下大多数的法制文件对于小型工程并不是很适用,小型工程中多种规范不够明确,缺少具体性,工程的建设缺少地区水土的保持以及工程水保的监理这些规范,造成工程的实际开展时有着很多问题与不足,工程建设管理人员落实管理工作过于随意,难以将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预处理,并且极易助长腐败这些问题。最后,项目的概预算缺少科学性。小型水库的水利工程在建设中概预算的编制通常让并未拥有概预算编制相关资质的工作人员进行编写,不同的编制人员自身经验水平存在很大的差距,编制出来的概预算和项目的实际造价具有很大差别,部分概预算的相关编制以至于会直接依据领导个人的意愿进行,造成项目造价具有的严谨性与客观性难以获得很好的保障。
2小型水库的水利工程在建设与管理上的措施
2.1加大基层队伍的建设,推动工程建设与管理相关水平的提高
在明确水利工程相应的建设与管理制度之后,在进行实际落实时需要从基层的队伍开始负责。基层队伍的具体水平进行衡量的主要是依据其自身资质,所以,水利工程的进行务必要创建对应的资质队伍。依据不同地区当下的实际情况,提升对于基础队伍的重视程度。对于当下建设队伍进行重建,落实改革与升级,倘若没有相关建设队伍,还可以和土建进行相互结合,创建一个综合能力较强的建设队伍。在水土保持这一特殊的专业,应该创建一支专业性较强的队伍,推动其往正规化与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2.2落实体制改革,推动工程建设与管理制度的健全
依据现如今国家建设工程管理的主要要求与实际状况,水利相关的行政部门务必要对于基础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特别要注重设计、施工与监理这些单位的建设,把水利的行政机构和社会的中介进行相互分派,水利行政部门和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这些方面不应该是隶属关系,应该是相互监督与管理的关系,拥有独立的法人,在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时做到明确的分工,自己承担自己的责任。行政管理这一工作的重点应该趋向于政策的制定、检查监督以及验收这些方面的发展,依据工程相关的投资比例,落实好工程法人这些工作的进行与认证。
2.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工程管理的程序实施完善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保障项目建设与管理这一工作和制定的程序相吻合。国家水利工程的有关法律法规创立与建设都比较晚,和国际上先进的经验还是具有很大的差距。县级的水利单位务必要依据国际惯例与本国的实际状况,完善小型水库的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这些标准,完成对技术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特别注重对工程管理程序的改善,提升项目建设具有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的水平。
2.4拓展融资途径,提升工程的可经营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应该从各个层次和途径进行资金的筹集,制定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具有一定的资金支撑。并且,强调政府与群众共同治水的意识,为水利产业的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支撑。针对经济效益较好的工程,采用独资与股份制的经营模式,依据当下管理的需要,合理的分配责权与产权。针对公益性质的项目,如果经济效益较低或者是在近期很难进行资金回收的,应该采用合资与股份制的经营模式。对于我国补助的资金股份,来给别的投资方多出一些利润,提升投资者具有的投资积极性,进而推动水利工程资金投入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篇8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内容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利工程的使用,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工作,水利工程扩建和改建工作。
1. 水利工程的使用:水利工程与河川往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河川往流一样其变化是随机的,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但往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
2.水利工程的养护工作: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有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水利工程的检测工作也是水利工程的重要工作内容。要做到定期对于水利工程进行检查,在检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尽快进行整改,以此来提高工程的运用条件。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4.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工作:防汛抢险是水利工程的一项重点工作。特别是对于那些大中型的病险工程,要注意日常的维护,以避免危情的发生。同时,防汛抢险工作要立足于大洪水,提前做好防护工作,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
5.水利工程扩建和改建工作:对于原有水工建筑物不能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水平的要求时,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时,应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提高工程的基础能力,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的发展和需求。
二、水利项目工程管理的现状
1.管理方式落后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也受到越来越多业内人士的重视和关注。管理模式是水利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针对所在工程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监督、指导和约束的方法保障,更关系着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工作人员的安全情况,并且影响着工程的施工成本。但是反观当前我国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模式落后是制约其长远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表现在与国外水利建筑行业相比,国内的水利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比较落后,制约了对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探讨和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管理的方法不得当,对相关工作人员未能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不能有效的激发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以及创新能力,管理人员的思路比较陈旧,观念比较落后,不利于水利建筑业的发展。
2.滞后的运营机制,粗放的内部管理
水利工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将水利工程建立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以及自我发展的现代化的水利事业。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是水利工程管理的基本原则。但是,现阶段,水利工程管理存在了诸多的问题,一方面是经营管理手段较为滞后,经营管理意识十分淡薄。另一方面是水利工程管理中人员总体数量过多而真正懂得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甚少,严重缺乏一批能力强的人才队伍,难以适应现阶段水利经营管理市场实际需求。
3.质量监管力度不够
加强对水利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是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更影响着工程的长远使用功能。然而,目前在我国的水利建筑行业中,质量监管不力是水利建筑工程管理中所存在的重要问题,更是整个国内建筑行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相关管理人员管理方法不得当,不能根据施工人员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比较有效的管理措施,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部分施工人员以及工程监理等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工作责任心不强,出现、偷工减料以及工程监理监督不力等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最终导致整个工程质量相对较差,影响着我国水利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4.后期维护经费不足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小型水利工程没有足够的维修费用,出现了严重的老化现象;如果有相关管理部门的,他们就会等国家援助资金、靠上级财政拨款,要扶贫资金;如果没有管理部门的就没有人过问。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在管理与养护方面没有配备专业的人员,极少数工程甚至没有建设完毕,就发生了破坏现象。另外,在人员经费的供给方面,多数负责防洪、排涝工作的,由于财政供给不足,从而使得这方面的工作人员想方设法的钻空子,根本没有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管理工作中来。
三、改善水利项目工程管理的措施
1.完善管理制度
水利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不仅需要所有管理人员的全力配合,更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制度进行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比较有利的约束和管理机制。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离不开管理制度的保障。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方面要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从提高管理水平着手,结合实际工作情况,不断的完善企业内部的工程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关系着水利建筑企业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更是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总体水平的重要措施。水利建筑企业要建立一个比较有创新意识的团队,加强对管理制度的研究,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此外还要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制度保障平台,从工作环境、工作效率、员工工作业绩考核模式、奖惩措施以及生产责任制等方面优化管理体系,建立起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
2.构建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发展策略
我们可以在水利工程的功能以及水利工程管理部门所要负责的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收益情况,将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纯公益性部门、准公益性部门、经营性部门。绝大部分的水利工程管理部门都是准公益性的管理部门,而这一类型是最为复杂的一种。不仅要承担防洪排涝的公益性任务,同时还必须具备发电供水的经营。因此,实际中,我们应时刻坚持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将经营性与公益性之间的关系进行明确的划分,应充分发挥自身具有的优势,制定出多种经营模式,将其潜在的能力作用全面的挖掘,以促进水利事业良好的发展。
3.加强质量监管
在实际工作中,加强管理工作,提高质量监管能力是提高我国水利建筑行业整体水平的重要因素。第一,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在进行工程监管时,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程质量监管,是兼顾工程质量与效益的根本。管理者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要采取动态的成本控制手段,实时检测工程的成本去向,工程的施工进度,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施工成本控制。第二,也要注重管理者自身管理素质的提高。只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才能够在处理工程施工突况时有条不紊,并且能在工程监管方面方法得当,提高效率。因而,企业在派遣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时要注意对管理者管理能力的考察。
4.扩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人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四、结束语
水利工程是我国农业的命脉,是社会发展和公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因此认真管好和抓好水利工程建设是水利工程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要采取措施解决解决水利工程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强化对水利工程管理的认识必须做到建设、管理两手抓。重视领导干部的思想,对管理人员增强专业培训,认真学习水利工程管理知识,让水利工程管理制度规范化、科学化,使水利工程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华.浅析水利工程管理的问题及建议[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2009(30)
[2]邓梅艳,张耀华.浅谈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科技致富向导. 2011(23)
篇9
关键词:水利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的管理是水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水利管理能使水利工程有效的发挥其积极作用,解决人民生活中实际需求问题,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它是一项服务工程建设,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但是多年来因为管理不规范、内部机制不灵活,影响工程效益的提高,同时也降低了其社会效益。面对此种情况,需要我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水利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我国现阶段水利工程建设现状
从古至今水利工程建设一直是一项治国安邦的大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基层水利工作与许多其他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比如经济事业的发展以及环保事业的发展,只有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我国的农业用水以及居民生活用水、生态循环水才能得到保障。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近几年,我国正在不断完善水资源配置,国家通过兴建水库以及蓄水工程来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政府对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正在向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但是水利工程的建设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结局的问题,它的工作内容非常复杂,管理难度很大。所以我们应该重视水利管理工作,完善管理体系,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实施。
二、我国水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现阶段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很多的问题,管理方法有待提高,必须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符合实际需求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否则会影响我国水利建设的顺利进行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一)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合理
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之一是由灌区管理干支渠道,群众组织管理支渠以下的渠道,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群管组织管理制度不健全,比如有些地方村委会代替群管组织,这样就导致支渠以下的水利工程无人管理,配水管理比较混乱。但是我国的基层水利部门并没有及时的调整,致使水利工程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水利工程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供排水工作协调程度比较低。另外水资源的污染加重,污染管理工作做的不到位,尤其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水污染越来越重,但是相关部门并没有实施有效的控制污染的措施,致使水资源污染不断加重。而且我国现在的水利管理工作并没有一套完善的措施来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二)水利设施维护不当
完善的水利建设是保障居民用水的关键,但是有些地方对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基层水利设施的维护工作也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基层水利建设的维护存在资金不足的现象,水利设施为当地人们生活及生产提供丰富的水资源,如果不重视水利设施的额维护工作,是很难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水利资金短缺,导致水利设施的维护资金紧张,水利工程维护工作很难落实;另外水利建设以及维护缺乏专业人员进行维护,管理部门也没有引进与培训一批专业技能高,综合能力强的水利队伍。水利设施维护工作落后,缩短水利工程的使用时间,降低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三)水利法规不健全
我国虽然有很多关于水利的法律法规,但是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增加,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需要重新调整律法,来制约水利工程中不良现象的发展。现阶段我国水利建设中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个是水污染问题,另一个是水利建设占用农村用地问题,过去的水利法律中没有关于这些新出现的问题的解决措施,所以水利法律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另外当前的水利建设相关的法律缺少行之有效的落实措施,致使有些法律很难起到应有的制约作用,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
(四)监督措施不完善
我国现阶段的水利部门没有建立一系列的质量保障体系,也没有有效的质量监督措施,有些地方的水利管理部门在思想上就不重视监督管理,导致水利工程在建设中出现很多质量问题。有些地方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督仅仅停留在目测上,凭直观与经验做结论,并没有利用科学的检测设备,在实际工作中,监督、检测比较马虎,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以及有效实施。
三、解决水利管理问题的对策
水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如果要及时、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症下药。积极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各项措施,以新的方式开展管理工作,重视管理工作的系统化与规范化,从而积极发挥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作用。
(一)完善管理体制
为了更好的发挥水利工程的作用,必须完善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水利建设有章可循。另外有效的管理体制能提高水利工程的工作效率与工程质量,对水利管理各个项目进行严格、有序的分工,协调好各个部门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另外需要提高水利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在管理过程中积极宣传水利工作的重要性,提高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和工作的积极性,促进水利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这样才能使他们更好的为水利工程服务。
(二)增加水利建设的资金投入
加大水利工程资金投入力度能有效的理顺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保证水利维修的资金充足,确保损毁的水利工程及相关设施能及时得到维修,另外在水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理念下,积极向政府筹集建设、维修资金,加大老化工程的维修力度,确保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要多渠道争取资金,加大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水利管理办公条件,提高办公效率,从而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水利工程的立法管理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水利工程也在不断的发展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问题,需要有新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与指导,所以水利法规也必须做出相应的整改,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以便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水利法规的整改要针对当前水资源污染以及水利建设占用农村用地等问题进行有效的整改,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合理的依据,尽量减少水利工程建设与使用中的纠纷,发挥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另外法律既然做出了规定,相关部门就应该依法执行,有效的落实法律法规,对于水利管理中出现的水污染行为要给予严厉的惩罚,做到杀一儆百,维护法律的权威,制约水利建设中的不良行为,推动水利建设的有效实施。
(四)总是水利工程中的监督、检测程序
改进监控方法,提高检测水平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顺利完成的有效措施。为了提高质量检测水平,要严格要求检测人员,利用先进的检验、测试仪器和设备,对工程所用材料和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查或抽样检查。制定有效的监督措施,提高监督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做到一级一级层层监督,确保工程建设正常进行。
结语:水利工程建设是人们生产与生活用水的有效保障,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所以一定要做好水利管理工作,确保水利工程发挥积极有力的作用,维系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荣芝.农村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6):186-188
[2]林雄.基层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世界家苑2013(1):195-197
[3]崔金花.金强灌区水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20):37-39
篇10
关键词:新时期;农村水利;管理策略
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区农村水利工程灌溉率普遍降低,一方面对农村水利工程没有进行充分利用,造成对水利工程兴修及维护的不重视;另一方面灌溉率降低导致农作物需水不能及时进行灌溉,直接让农作物产量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此来看,在新时期做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
1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概述
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主要是针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它具体是指在农村的发展建设中,为了充分地发挥农村土地效益,让农作物可持续地达到增产,通过水利部门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对农村水利工程进行规划、兴建及后期维护,从而在水资源方面满足农作物生长,通过水利工程的合理利用,达到农业增产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效应。与传统的农村水利工程相比,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具有更大的全面性,首先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不仅仅是从水利工程的兴建角度出发的,对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规划已逐步成为了新时期的重点,合理的规划能够确保水利工程充分利用,提升农业灌溉率,同时还能够避免在农村水利工程建设中造成巨大的浪费,如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渠道防渗,对土渠输水效率加以改造等等。另外,对于新时期持续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面貌等国家政策要求,这就需要农村水利工程在新时期进行过程中,其管理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性知识,具有更强的实践经验以及更科学合理的对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能力等等,对于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而言,其重点需要放在管理方面,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方法,付诸实践,最终才能让水利工程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小(二)型水库和山坪塘是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两大重点,科学合理的管理实施,能够有效解决好农村灌溉难、灌溉不及时等问题。
2当前农村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
2.1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意识
对于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来说,并不单单将事先规划的水利工程付诸实际,对其进行修建完成即可,对农村水利工程后期的管理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不过从各个地区对新时期农村水利管理的落实情况来看,其成效还远远未达到预期的理想状态,部分地区建设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不重视导致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及管理意识,进而对水利工程的后期维护修补工作开展不足,一些农村支渠水资源渗漏现象严重,造成水资源的加大浪费,在某些地区虽然表面上对小(二)型水库与山坪塘给予重视,但在实际中却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没有将这两个方面充分利用起来,总体表现管理意识淡薄。
2.2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落实不到位
当前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职能部门虽然是水利相关部门,但对于建设资金的投入而言,其大部分都主要依赖于地区政府部门,这样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具体实施权利大多数都掌握在政府部门手中,而政府部门往往是一个需要处理多方面事项的机关单位,有的政府部门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存在财政紧张,而政府又需要工作政绩,无形中就会出现将一部分用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挪用到其它容易在短时间内出政绩的项目中,再同时加上个别管理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对农村水利工程质量不断缩水,导致农村水利工程质量不达标。
2.3对农村水利工程重建设轻管理
对农村水利建设重建设轻管理,是当前我国各个地区水利工程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受到水利工程建设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只有不断地兴修更多的农村水利工程,才能促进农业发展,对于不科学不合理地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反而会造成资源浪费,导致政府财政紧张;另一方面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固然重要,但其管理表现得更为关键,水利工程设施功能的充分发挥,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但实际上,水利工程管理人员一味地大力提倡兴修水利工程,而没有从整体上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对于建设完成的水利工程,对使用效率及后期维护管理工作监管也不够重视,最终形成了重建设轻管理的局面,管理的疏忽常常会造成渠道建设完成以后,由于管理不得当使得渠道遭到人为破坏,对渠道工程防渗的后期管理不够,导致一部分水在渠道输送中被损耗等,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重建设轻管理导致的问题。
2.4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对于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开展,地区需要通过水利工程的作用促进农村及地区经济,这就需要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更强的综合素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管理人员较强的管理能力,让水利工程得以发挥其最大化的作用。但从各个地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情况来看,一方面综合能力强的人才较为缺乏,对管理人员的培养体系不健全不重视,这样造成新的人才培养进程缓慢;另一方面对于现有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没有引起重视,不能结合新时期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任务与目标对管理人员进行相关要求,加上管理人员对自身能力提升不重视,存在一定的惰性,这样对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无形中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3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研究
3.1健全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加强管理意识
各级水利部门要正确划分不同性质的水管单位,确保水利工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护到位。政府、水利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对农村人民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增强其对农村水利重要性的认识,号召群众加入到农村水利工程的管理与维护工作中来,同时还要有侧重点地健全小(二)型水库及山坪塘这两个版块的管理制度,从它们的功能发挥优势方面不断加强管理意识,确保这两个方面得到充分利用。
3.2加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投入
农村的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政府应在投入中起到带头和模范的作用,明确各个地方对当地水利工程的财政投入比例,更多地运用地方财政收入进行投资。农村水利工程涉及广大农户,必须灵活运用“国家为主,农民为辅”的水利工程发展机制,调动各阶层对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投入。
3.3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充分提高质量监督水平
明确农村集体组织和广大群众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责任,把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逐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切实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对监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充分发挥其质量监督职能。监管工作人员还要对工程采购的各种施工材料进行实时监督,以保证工程所采用的材料都是质量过关的产品,以防有人以次充好、滥竽充数。
3.4加强水利专业人才培养
通过多种形式,对人才进行多方面的培训,掌握现代水利工程的技术理论知识,还要了解最新的经济发展状况,提高经济管理头脑。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工程专业人员的培养,鼓励工作人员进行在职培训,以提高其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
4结束语
对于我国新时期而言,农村经济急需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而农村水利工程管理是其农村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开展好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对于促进农村及地区经济,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钟娟 单位:重庆市垫江县普顺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 上一篇:简述公关危机管理的内容
- 下一篇:经济纠纷案件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