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案的保障措施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培训方案的保障措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培训方案的保障措施

篇1

关键词:绩效考核;员工激励;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15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一个高效、健全的绩效考核激励制度已经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但现行的员工激励制度对员工的激励方式比较单一,且激励效果不明显。企业对员工的激励理论是在综合比较多种成功的员工激励机制上提出来的。该理论讲求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多层次的激励,从而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在当今这个高速发展的21世纪,在企业员工激励思想普遍落后的情况下,企业如何制定出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并构建出最优的员工激励机制,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新疆紫罗兰餐饮业为例,研究企业绩效考核对员工激励的影响,以及如何制定最有效的激励方案,让员工和企业一起共同发展。

一、新疆紫罗兰餐饮公司简介

新疆青鹤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93年5月8日,1994年进军食品餐饮行业,成立乌鲁木齐市紫罗兰食品有限公司;2008年,公司加盟新加坡国际品牌――BreadTalk(面包新语),引领新疆人民进入更加时尚的饮食生活。青鹤集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并多次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企业。

乌鲁木齐市紫罗兰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紫罗兰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企业,通过十多年来不懈努力,已逐步在疆内食品行业树立起优良的品牌形象,赢得了市场的青睐,消费者的喜爱,“紫罗兰”食品品牌已成为新疆食品行业的知名品牌。“紫罗兰”产品在多次行业评比活动中赢得各种奖项。目前该餐饮店遍布乌鲁木齐市的大街小巷。

二、新疆紫罗兰餐饮公司在员工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了解员工真正的需要。新疆紫罗兰餐饮公司过于专注自己的企业利润而忽视了员工的本质需要,没有做到适时的和员工沟通,没有去了解员工内心的真正需求,从而使员工和餐饮公司的利益点产生分歧和差距。这样就使餐饮公司的凝聚力下降,管理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沟通不畅所致,这也显出管理沟通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二)工作内容与激励方式单一。员工的工作内容过于单一也是妨碍员工发挥工作热情的一个重要因素。激励方式单一也是新疆紫罗兰餐饮企业激励制度缺陷的又一表现。新疆紫罗兰餐饮的薪金与福利待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薪金水平和外部同行业或同专业相比不具有竞争力;餐饮内部待遇不公平;付出与得到并不平衡;除员工期望的基本薪金待遇之外,并没有其他方面的生活保障等。当员工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严重不匹配时,跳槽也就成为了必然。

(三)缺少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紫罗兰餐饮公司每年都会考核员工,还建立了员工绩效考核档案,但一个人关注的侧重点决定于他努力的方向,紫罗兰餐饮公司的员工并没有去重视自己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导致了整个餐饮行业的发展停滞和滞后,而且员工没有积极的心态就没有努力的决心。所以,公司必须改变员工对本身职业发展的重视度,依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充分理解组织的愿望,把个人发展的需求与组织发展的规划相结合,才能确定符合实际的职员职业生涯目标。

三、新疆紫罗兰餐饮公司绩效考核对激励的优化设计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或者薄弱环节,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提出如下粗浅建议:

(一)了解员工的需要。首先,公司的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员工的需要,要意识到满足员工的需求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前提,要把尽量满足员工合理的需要作为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其次,管理人员要花时间去研究员工的需要。研究员工的需要,除了要经常进行认真观察外,管理人员还要时常与下属员工谈心,了解员工较隐秘的个人需要;最后,管理人员根据调查的结果具体分析员工的需要,再结合新疆紫罗餐饮店的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激励措施。

(二)实施全面薪酬体系。实施全面的薪酬体系,对于餐饮企业绩效管理激励有良好的优化作用。实施全面薪酬体系中的直接薪酬对员工的激励效果是最为明显的,现代企业员工的直接薪酬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属于员工基本生活保障部分。制定员工基本工资的主要依据有国家规定最低工资、工作评价、市场因素等。企业应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基本工资标准,最好高于国家规定的企业员工基本工资。适当加大基本工资在总工资中的比重对现代企业而言是十分必要的。

2、奖金。奖金是现代企业对员工超额完成任务以及出色的工作业绩所给付的薪资。紫罗兰餐饮企业应将奖金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紧密地结合起来。超额完成任务,给予及时的奖金激励;正常完成任务,发放正常的基本薪金;未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以扣、停奖金的形式,给予必要的惩罚,只有这样才能使奖金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3、津贴。现代企业内的津贴由职务职位津贴和业绩津贴两部分组成。职务职位津贴主要按所聘任的职务、任职岗位及上岗时间长短确定;业绩津贴主要依据个人表现,由工作时间、完成任务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企业贡献的大小来确定。

4、改革薪酬制度,建立多层次的激励机制。企业要改革薪酬制度,让员工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首先,要建立一整套规范的职位管理体系;其次,将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相结合,增强企业的向心力,有效优化人员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和工作能力;再次,按职位价值确定报酬,让员工从注重职位高低转变到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上来,以价值贡献换得报酬;最后在可能的条件下轮换工作岗位以增加员工的新奇感、求知欲,不断丰富员工的视野和阅历,从而赋予工作以更大的挑战性,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

(三)公平合理的评价与激励员工。绩效考核可以向员工表明哪些地方做得较好,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哪些需要改进。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对组织内成员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之上可以采取的激励报酬包括:薪酬、福利、职位晋升、职位调整、培训、淘汰等物质与非物质的内容。

四、完善紫罗兰绩效考核对激励的保障措施

(一)树立激励的保障措施思想和意识

1、高度重视激励保障措施系统建设。建立激励的保障措施系统必须得到公司管理高层的重视和支持。公司管理高层应该转变传统的绩效考核观念,树立激励的保障措施观念,吸收国外跨国公司的成功经验,在公司内部开始激励保障措施系统的建设。在建设初期,可以由部分部门进行试点,探索出适合本公司的激励保障措施系统,待经验和制度成熟时,再推广到全公司。

2、由评价性考核转变为发展性考核。评价性考核将员工单纯地置于评价考核的地位,把员工视为“被考核”的角色,这样的管理是一种“单向”管理,新疆紫罗兰餐饮公司应该由传统的评价性考核转向发展性考核。组织考核员工的目的,不仅仅是要评价员工的价值和工作效率,更为关键的是要促进员工的绩效提高,通过提高员工绩效,来促进组织整体绩效提升。

(二)完善和落实绩效考评与激励的保障措施方案。公司在对人力资源部员工或者员工的直接上司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后,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制订绩效改进方案,此绩效改进方案是未来一个生产周期和考核周期的员工工作指导手册。人力资源部员工或者直接上司不应该在制定完绩效改进方案后就撒手不管,而是要全程辅导和指导员工按照绩效改善方案,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绩效。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技能水平,改善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敬业度等,通过在工作中的持续改进和持续辅导,将绩效改善方案加以完善和落实。

(三)创新激励保障措施制度

1、将激励保障措施与公司战略结合起来。将激励保障措施纳入公司的战略管理中,把激励保障措施作为公司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进行绩效信息分析时,结合公司的战略进行分析。在绩效改善方案制定时,结合公司的战略来进行指定。例如,将公司战略层层分开,逐渐划分为部门战略与目标、团队战略与目标,最后细分到每个人的战略与目标,确定每个人的工作任务和工作量。个人的绩效改进方案就需要结合个人的工作任务来进行修订和完善,从而最终保证公司整体层面上的战略与目标达成。

2、将激励保障措施与个人职业生涯结合起来。激励保障措施与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就是要将员工绩效方面的成长与在职业生涯方面的成长相结合,不断地帮助员工在绩效方面提高和进步,从而促使其在职业生涯上取得更多成功。而且在员工遭遇到绩效瓶颈或者绩效难题的时候,能够对员工提供帮助和辅导,帮助员工克服问题,制定绩效改善方案。在方案制定时,考虑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生涯目标,形成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绩效指导方案。这样不仅能够迅速提高员工的绩效,使激励保障措施能够取得更大成果,而且能够使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更为顺利,使员工获得绩效成功和职业生涯成功,从而保证员工的绩效提高和组织的良好发展。

五、结论

本文以研究紫罗兰餐饮公司为例,以调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为基础的绩效考核将引导员工把对企业的价值实现自觉的同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这样的绩效考核会引导员工从企业发展的大局出发,加强团队合作,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给企业带来利润的同时也让员工更有动力为企业付出,使企业更有凝聚力,创造更多的价值。只有建立好的考核制度,才能保证企业能有好的收获,员工更好地发挥潜在的能力,以此来提高连锁餐饮公司的效益和利润,让企业用最少的成本来达到最大的效益。

主要参考文献:

[1]尹涛.浅析现代企业薪酬设计与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5.22.

[2]郑少文.对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优化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13.

篇2

常委会深度参与立法调研起草

2013年,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在参与五年立法规划编制过程中,积极主张并坚持院前急救、院内急救、社会急救“三位一体”的急救医疗服务立法理念,推动有关方面达成共识,使之成为规划的正式项目。

2014年,教科文卫委制定《关于开展2014-2015年立法调研活动的工作方案》,开展系列立法调研工作。一是以个别访谈的方式,走访曾在或仍在卫生行政部门或综合性医院负责医政工作、拥有长期管理急救医疗工作经验的老专家,听取他们对立法结构、主要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二是调研市医疗急救中心和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发现院前急救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包括救护车难叫、等待时间较长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急救医师待遇不高,工作强度大,人员流失严重;非急救病人呼叫救护车现象普遍,比较稀缺的急救资源被大量非急救病人占用。三是暗访部分二、三级医院急诊科,感到不同级别医院急诊室利用情况反差明显,一些二级医院急诊资源利用率较低,造成医疗资源浪费,而许多三级综合性医院急诊室收治大量非急诊患者,急诊分流不畅,导致急诊室人满为患,急救“压床”现象比比皆是。四是与来自红十字会的市人大代表沟通,了解到由于缺乏法律保护和培训力度不足,掌握急救技能的公民不敢救人,有意愿救人的又无能为力,“不敢救、不会救”现象普遍。五是考察杭州、广州、深圳、南宁等城市,了解本市急救工作的开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学习兄弟城市的有效管理措施和立法经验。六是会同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卫生计生委、市政府法制办、市立法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开展急救医疗服务立法课题研究,先后形成了立法研究报告和《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建议稿)》。在这些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委员会梳理出立法涉及的39项主要问题。

2015年,教科文卫委制定了立法相关工作方案,充分发挥立法中的主导作用,遵循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原则,提前介入调研和起草工作。第一,分别设立领导小组、专家小组、代表专业小组、工作小组,各自承担研究、决定立法中的重大事项、针对立法中的重大问题和草案主要内容提出专家意见、深度参与立法调研、从事具体工作等职责,做好立法的组织保障。第二,定期与政府相关部门召开双向通气会,沟通起草工作的进度,讨论立法主导思想和关键条款内容。委员会办公室还参与市卫生计生委和市政府法制办相关处室的具体起草工作。第三,针对立法涉及的与市民密切相关的难点问题设计问卷,如由谁决定120救护车上的患者送往哪家医院、急诊室就诊顺序如何决定,由800余位市人大代表在联系选民过程中开展调查,了解市民呼声。第四,召开三次专家、代表研讨会,针对立法草案文本,听取来自医疗卫生领域、法律实务部门等方方面面的意见和建议。

草案明确院前、院内、社会急救相关规定

在11月16日召开的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常委会上,市政府提出的《上海市急救医疗服务条例(草案)》被提交审议。草案共七章六十一条,主要包括总则、院前急救医疗服务、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社会急救、保障措施、法律责任和附则。总则部分,草案第4、5条明确,市和区、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急救医疗服务工作的领导,将急救医疗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完善的财政投入机制和运行经费补偿保障机制,完善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保障急救医疗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主管本市范围内的急救医疗服务工作;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管理本辖区内的急救医疗服务工作。院前急救部分,草案第10、14、18、23条明确了院前急救机构的建设要求,救护车配置与使用方面的要求,规范了院前急救呼叫受理和指挥调度,强调了院前急救的送院原则。院内急救部分,草案第30、33、34、36、37条提出了院内急救能力建设要求,完善了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的衔接机制,强调了首诊负责制,规定了转诊分流的要求和引导措施。社会急救部分,草案第39至42条鼓励紧急现场救护,明确了应当配备急救器械和相应人员的场所和单位,明确了特定人员的培训要求,提出了普及性急救培训的要求。保障措施部分,草案相关条款明确了救护车通行的保障措施、信息共享与信息化保障的要求、突发事件的急救保障措施。

人大审议提出修改完善建议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方案》精神,扩大公共服务、民善民生,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全面提升街道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两免”工作的全面实施,到年达到以下目标。

1、建立街道、村及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两免”工作长效机制。

2、落实“两免”工作专业技术人员。

3、街道已婚育龄夫妇生殖健康检查和优生知识普及率和新婚、待孕夫妇优生咨询指导率均达90%以上。

4、街道婚检率达到90%以上,年达到75%以上。

5、街道孕前优生检测率达到90%以上,年达到60%以上。

三、实施方法

为达到以上工作目标,具体要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明确职责。

1、街道计生办,为“两免”工作组织实施的牵头办公室。负责“两免”实施的协调和督查工作。同时负责孕前优生检测的组织实施工作。在发放《生殖健康服务证》和办理再生育审批时动员待孕妇女自愿进行孕前优生检测。同时新婚夫妇办理结婚登记手续时,做好婚前医学检查的宣传工作。

2、街道计生服务站,做好孕前优生检测的血样采集,并及时送往县计划生育指导检测。同时,做好新婚夫妇办理结婚登记时的婚前医学检查宣传,定期做好随访工作,对检测中发现有异常情况的,提出医学建议和措施,并将其作为重点对象进行追踪服务。

3、村(居)、管理区要负责做好本辖区的“两免”工作,制定工作方案,落实工作措施,做好宣传与服务,切实把优生“两免”工作落到实处。

4、村级计生服务员:一要宣传发动。深入细致地做好优生“两免”政策的宣传指导工作,积极引导和动员拟登记结婚的男女青年自愿参加婚前医学检查和新婚、待孕妇女在怀孕前自觉参加孕前优生检测。二要调查登记。开展调查摸底,准确及时掌握辖区内“两免”对象信息,按规定完成信息采集、登记造册、报送报表等工作。三要告知服务。自新婚待孕、已批再生育对象发放《免费孕前优生检测告知书》,告知检测的时间、地点、流程等信息,为“两免”对象提供服务。四要组织培训。组织本辖区内“两免”对象参加生殖健康、优生优育、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培训和咨询指导。五要检后随访。对“两免”对象按要求做好检测后的相关服务。

(二)加强宣传教育。各村(居)、管理区要通过各种形式,大规模地开展实施“两免”的宣传教育活动,形成家喻户晓,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三)规范操作流程。街道计生服务站要认真执行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印发省孕前优生检测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人口计生委〔〕34号)要求,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操作办法、严格规范操作,保质保量完成孕前优生检测任务。

四、保障措施

各村(居)、管理区要把实施“两免”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实施,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两免”工作有效开展。

篇4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养老护理员培训和当前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根据文件精神,对19级护理6、7班实施分班,化解成小班额分两期进行,让培训学员享受相同的教育资源和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培训工作的均衡发展。

二、组织及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保障措施

1.学校召开相关工作会议,成立领导小组,讨论制定分班实施方案,保障分班工作规范、顺利进行。

2.大力宣传,做好分班前期动员工作。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科学的原则,对学员进行分层分配,同时兼顾班级性别比例合理化。

四、具体实施

1.分班时间:

2.参与人员:学校领导小组所有成员。

篇5

【关键词】 沪杭高速公路;维修工程;交通管制方案;管制目标;保障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现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已不能满足日益增加的车流量的要求,许多重要的交通线路的改建和维修迫在眉睫,在改建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既要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又要保证道路的正常通行和行车安全,因此,确定合适的施工交通管制方案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以沪杭高速公路(松枫段)路面大修及完善工程作为代表性工程进行论述。

1 工程概况

沪杭高速公路(松枫段)路面大修及完成工程,工程范围K2+772~K27+592.9全长双幅24.8km,工期约为6个月。主要施工内容,花树移植,中分带开挖,粉煤灰三渣底基层摊铺,沥青底、中、上面层SMA-13全幅摊铺,行车道修补等。由于边施工边通车,交通封闭施工现场标志标牌设置尤为重要。为了保证沪杭高速公路正常通行,保证沪杭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安全,编制本项目工程交通封闭设计方案。

2 主要工作量

绿化移植、回植、路基土方开挖、回填计18.6万m3旧路面铣刨5.8万m3、石灰土、砾石砂、粉煤灰三渣基层铺设11.8万m3、素水泥混凝土3万m3、AC-30粗粒式沥青混合料1.9万m3、AC-20中粒式沥青混合料2.9万m3、SMA-13细粒式沥青混合料2.4万m3的摊铺等,工程总造价1.008亿元。

3 交通安全管制目标

(1)保证沪杭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正常通行。

(2)保证沪杭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3)保证24小时巡逻值班检查,发现问题及特殊情况采取应急措施。

(4)保证施工现场标志标牌设置规范标准及时到位。

(5)保证安全责任事故为零。

4 交通封闭设计方案

本项目工程工期紧,路面施工技术复杂,安全防护要求高,业主和交警部门要求沪杭高速公路在施工期间要确保双向四车道正常通行,车速快,车流量大,给封闭施工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加之上海市工程建设对口管理、规范标准要求高,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根据工程施工要求设计三个阶段三种封闭方案:

4.1 第一阶段:拓宽车道中分带开挖,砾石砂,粉煤三渣施工,沥青下面层,沥青中面层铺设交通封闭方案:

4.1.1 在沪杭方向中分带白线内侧,采用塑料编制袋,内装石料码放三层,作为防撞墙,在编制袋上每50米安放一只反光锥型筒。每100米装置多孔太阳能闪烁灯,引导夜间行车驾驶员通行。

4.1.2 在沪杭方向原超车道白线内侧摆放防护烂,在防护拦外侧粘贴黄色反光纸,在防护拦沿线每100米安装多孔太阳能闪烁灯,引导夜间行车驾驶员通行。在原主车道+紧急停靠带+超车道防护拦外侧1米处改划二车道行车标线,确保二车道通行。

4.1.3 在施工区入口,从2公里处开始设置前方施工减速慢行,1公里和300米前方施工减速慢行,设置80Km/h,60Km/h,40Km/h限速车牌,道路变窄,向右改道等标志标牌,在施工区入口处设置发电式指向灯车,定有专人指挥开放施工车辆进入,防止过往车辆误入施工区。

4.2 第二阶段:施工主车道、超车道及部分紧急停靠带中下面层施工方案封闭方案:

4.2.1 按照施工程序撤掉原沪杭方向一侧石料编织带,石料作为新中封带碎石盲沟垫层。

4.2.2 行车路道改为借用对面防护拦内侧原超车道和扩宽新车道。

4.2.3 设置方案按第(一)条第三项实施。

4.2.4 在施工期间如遇特殊情况或有车辆抛锚,采取应急措施,立即停止施工,施工人员、施工车,撤靠施工段原主车道和紧急停靠带一侧,利用扩宽新车道和原超车道,由交通管制专用车,专职负责人指挥引道,疏散过行车辆。

4.3 第三阶段:沥青混凝土SMA-13罩面施工交通封闭方案:

4.3.1 采取半幅封闭借用对面扩宽新车道和护拦内侧超车道通行。

4.3.2 在施工段的入口和对面杭沪方向按第(一)条第三项标志标牌增设一套引导杭沪方向车辆通行。

4.3.3 在进入互通施工时增设分流、合流、让行等标志标牌。

5 具体保障措施:

5.1 依据《上海市政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和交通部《关于高速公路施工规范要求》加大安全防护设施投入,规范设置标志标牌。

5.2 成立施工现场交通管制队伍,设立应急抢修维护小分队,对施工段全线实行24小时巡回检查,维护防护设施,保证交通安全畅通和施工生产顺利进行。

5.3 对施工现场依据上海市DGJ08-903-2003《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编制施工现场安全保证计划,对全线施工人员活动,机械设备运行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控制和管理,在实施过程中有效地控制安全事故和施工活动中环境因素的影响,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规范要求。

5.4 对重点部位,危险源(点)编制应急方案,确保安全管理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杜绝各类安全隐患和死角。

5.5 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做到安全培训教育在先,预防措施落实在先,制定安全管理目标在先,对施工班组安全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在先。

6 体会

篇6

一、总体目标

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全市所有农村建筑工匠实施培训发证工作,提高农村建筑工匠对庐陵文化特色民居施工水平,保障农村建房质量和安全生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能人才支持,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

二、培训对象及内容

1、培训对象:农村建筑工匠,主要包括:砌筑工、木工、架子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抹灰工等建筑业技术工种。

2、培训内容:以《国家职业标准》和建设部《职业岗位培训大纲》为依据,全市材。主要有建筑业相关职业基本技能、庐陵文化特色民居图集讲解、职业道德相关内容。

3、培训方式:采取免费授课、集中考核、自学等多种形式。

4、农村建筑工匠免费参加培训,经过培训并承诺按照设计要求施工的,发给培训合格证书。

三、组织领导

为加强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领导小组。

四、工作分工

1、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负责编选教材、监督指导、发证工作。

2、市建筑施工管理站负责中心城区选择1-2个建筑工地并组织生源参加培训。

3、各县(市、区)建设局负责辖区内农村建筑工匠培训承办工作。

4、为推动工作顺利开展,由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中心举办首期示范培训,各县(市、区)建设局按要求负责选择1-2个教学点并组织生源参加培训。

五、工作安排

1、首期示范培训。从年2月至6月,共举办28场培训。具体安排如下:

各县(市、区)建设局在开班时间前一个月将教学点、参加培训人员名单及每人两张一寸免冠照片报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中心。

2、各县(市、区)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工作方案于年2月10日前报市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

3、各县(市、区)组织培训。各县(市、区)按照各自方案,组织实施辖区范围内农村建筑工匠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将培训名单、建筑工匠承诺书及每人两张一寸免冠照片报市建设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审查发证。

六、保障措施

1、农村建筑工匠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力军,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中,开展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是一项功在当今,利在长远的民生工程,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全力组织实施。

篇7

关键词: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实施

鉴于空管安全风险的复杂性及安全管理需求的不断提高,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在系统建设的各个阶段进行有目的的跟踪评价,发现系统的薄弱环节并对其进行优化,实现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以可行性和适用性为指导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期完善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综合性能,提高空管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保障我国民航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的目标

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的目标是通过系统调优及软硬件优化使系统架构更加明晰,使其能够进一步满足用户需求。应用先进的技术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完备性,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可靠性。

二、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的原则

(一)以用户为中心原则

优化的过程中需要用户的积极配合,尤其是中高层领导的支持,通过与用户的反复沟通进一步全面而充分的了解用户需求。

(二)持续改进原则

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在执行中应坚持整体设计、分步推进的方法,通过连续性的改进,实现系统各项性能的不断优化。

(三)局部服从整体原则

依据系统的客观整体性,在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的过程中要着眼于整体利益,考虑问题要讲求全面性和整体性,避免片面的、孤立地考虑问题。

(四)先软件后硬件原则

在不增加设备、网络等硬件成本的情况下,尽量挖掘软件方面的潜力,当软件方面的性能都挖掘差不多时,再考虑对硬件方面的优化,即要用尽可能少的成本带来尽可能大的效益。

三、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方案的设计

(一)系统功能结构的完善

1、在指标预警的基础上增加实时预警功能

实时预警功能是通过人为或自动启动相应的实时预警指标来直接的以预警告警的形式达到风险预控的目标。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来反映空管局单指标运行状态及指标之间相互作用后各个部门乃至整个空管局的安全运行情况,并通过预先设置指标警戒值,当指标未达标或超限时都能自动发出告警,提醒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隐患的注意并及时采取安全措施。它可以提高危险源收集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由此更加快捷有效地制定相关的安全建议和措施。

2、添加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行为科学和决策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手段,辅助中高层决策者利用数据和模型解决半结构化或非结构化问题的人机交互式的信息系统。

(二)系统界面优化

在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应该从规划合理的输入输出设计、界面空间布局、错误控制与帮助等方面对系统进行优化。需要对用户界面进行美工设计,尽可能的使系统体现出界面更加友好、美观和简洁的特性。可以试着将不同的操作界面整合到一个层面上,对界面的信息直观性、可操作性进行重点改进,使得用户操作更加灵活。

(三)查询响应效率的优化

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查询操作在各种数据库操作中所占的比例最大,查询效率是用户首要关心的问题,也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可以尝试建立索引、表分割或优化查询语句等方法提高系统的查询效率。

(四)安全策略的优化

空管安全风险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对系统的安全性能要求较高,为了保证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能够可靠地正常运行,一定要重视系统的安全性问题,系统投入使用过程中要保证不会出现数据丢失等现象,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并发性和可移植性,而且要具有定期

四、优化方案的实施保障

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方案的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除了要考虑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系统开发者与系统使用者之间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外,还需要用户的全力支持及相关管理制度的保障,只有各项保障措施都得到了有效落实,才能确保优化方案的成功实施。具体来说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

(一) 全体人员的支持和理解

在优化方案实施之前,需要将系统优化的流程、涉及的范围和优化内容等相关信息在实施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的业务骨干中进行宣传,获得领导层和执行层人员的重视,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扫除障碍。同时,应对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对系统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尽快掌握系统基本功能的使用、操作及维护,力争培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从而为系统优化及方案实施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支持。

(二)建立优化支持团队

在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的过程中,应当建立一支由空管业务和信息技术两方面专业人才组成的团队。既能加深对空管业务流程的了解,准确把握用户需求,又具有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经验。团队内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因对用户需求把握不准确而出现的误差,进而设定科学的系统建设目标,确定系统的架构。强大的支持团队是系统建设及优化方案成功实施的关键。

(三)专家参与

专家在该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可以提升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使系统优化工作少走弯路,并且对优化方案的实施起到把关的作用,确保优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空管安全文化建设

良好的安全文化能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发挥最大潜能,聚集安全行为的集体力量、社会力量以及环境气氛,形成自然强制力,潜移默化地深入到人的思想中,以达到保障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方案有效实施的目的。

(五)建立标准化制度保障

优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统一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建立健全系统数据接口,为更高层次的数据挖掘打好坚实的基础。另外,应当对数据源分析整理、数据标准化、数据模型设计、体系结构设计等基础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为日后系统的对接、扩充、整合做好充足的准备,(六)对系统优化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工作涉及面广,技术难度大,应当对优化实施的过程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跟踪调查,对系统的优化效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优化方案进行相应的调整,确保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优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五、结论

本文结合我国空管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和特点,从系统功能结构、界面设计、查询效率及安全策略方面提出优化方案,并提出优化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瑶.建设银行管理信息系统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

[2]赵建松.促进安全文化建设促进空管持续安全[J].空中交通管理, 2010,(4).

[3]陈娟娟,徐静瑞.基于Web的管理信息系统优化机制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9,(3).

[4]孙宁.一个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05.

篇8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始终决定整个工程的成败,质量管理始终贯穿于整个工程,结合西宁市水利水电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多年施工经验,阐述了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分析了小型水利企业施工普遍存在的质量管理问题,提出了加强小型水利施工企业施工中质量管理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

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质量管理;措施

这三年来,随着国家逐步加大了对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建设速度也明显加快,特别是西部地区诸如一些小型水利项目,如农村人畜饮水、农业重点县、乡镇河道的防洪治理等先后实施,这些小型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主力军为众多的小型水利施工企业,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组织结构相对简单,管理方式较为单一,人员、技术、设备都相对比较薄弱,各方面都本着就“简”避“繁”,主要实行粗放管理,对于其中质量管理方面表现的更是如此,所以小型水利企业就更必须加强自身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保证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施工质量。

1质量管理对于小型水利施工企业的重要性

一般小型水利施工企业主营业务为承建特点小型水利工程,一般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投资不大,中标单位施工单价又较低,工期紧,人员和设备效率较低,所涉及施工项目内容多而杂,还牵扯个别项目施工内容难度较大、偶尔还能碰见技术含量较高的施工内容。比如农村人畜饮水工程:施工战线长,施工点位置多而不固定,施工材料、工艺、机械牵扯面较广,还有相关配套的机电设备安装、简易房屋土建和装饰,所含施工内容小而杂,不比工厂流水线式的规模化生产。小型水利工程项目影响施工质量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也更容易产生质量问题。所以不难看出质量管理对于小型水利施工企业来说也同样显得非常重要。

2加强小型水利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方法

篇9

[关键词]双因素理论;高职教师;激励管理

教师是高职院校最为核心的战略性资源,作为高职院校教书育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和实施者,其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整体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有效吸引优质教师资源,稳定教师队伍,激励教师不断获得自我成长,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以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依据,提出高职教师激励管理的优化方案以及方案施行的保障措施。

一、双因素理论概述与主要观点

(一)双因素理论概述。美国心理学专家赫兹伯格(Herzberg)于1959年在其多本著作中提出“双因素理论”(Hy⁃giene-MotivationalFactors)。赫兹伯格在匹兹堡展开关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且从人们的回答中总结出共性规律,最终提出了激励与保健双因素观点。赫兹伯格将保健因素归纳为公司制度、个人生活、技术监督关系、地位、薪资、工作环境、与上级的关系、与同级的关系、与下级的关系及工作安全保障,认为保健因素主要为外部因素,作用是消除员工的不满情绪,使员工可以正常工作,但是不能进一步激励员工努力提高工作绩效;将激励因素归纳为职务责任、工作成就、工作兴趣、受到的认可及成长与晋升机会,认为改善激励因素可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带来较高的绩效。(二)双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第一,传统观点认为“满意”与“不满意”是相对的,而赫兹伯格则认为“满意”与“不满意”之间存在中间状态,即“没有满意”,因而“满意”应当与“没有满意”相对。第二,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因素可以使员工产生对工作的满意感,保健因素则可以防止不满意感的产生。激励因素与工作内容及成果有关,保健因素与工作外部环境有关。激励因素的满足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而保健因素的满足仅能发挥安抚作用。第三,赫兹伯格认为激励因素将人对工作的要求作为核心。只有工作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员工对工作抱有浓烈的兴趣,才能得到激励。也就是说,当工作本身具有激励因素时,人们对于外部因素所引发的不满意感才有极大的忍耐力。

二、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设计

(一)教师激励管理优化目的与原则。首先,确立高职教师激励管理的优化目的。我国高职教师对保健因素的满意度有高有低,不满意因素的集聚对高职院校整体教育及科研创新水平产生了直接影响,导致教师创新乏力。可见,当前的激励方案已经不能够适应高职院校快速发展的要求,优化现存的激励方案具有一定的必要性。管理人员需要从顶层着手设计与布置,结合高职院校办学实际与教师实际需求对激励方案进行设计与优化。其次,确立高职教师激励管理的优化原则。第一,公平原则。教师关心自己获得奖酬的绝对值与相对值,如果感觉公平,其工作动机就会增强。可见,公平原则是确保教师激励方案顺利执行的重要保障。第二,按劳分配原则。在制订薪酬分配方案、落实各类奖励时,必须尊重与体现差异性,最大限度地激发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热情。第三,物质与激励结合原则。在设计高职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时,既要提高教师的物质保障,又要予以精神激励。第四,直接与间接满足原则。重视内外双重激励,使得高职教师可以不断获取直接与间接满足,以收获良好的激励成效。第五,民主参与原则。在高职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设计过程中,应重视民主参与原则,竭力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从而增强高职院校的凝聚力。(二)保健措施优化方案。第一,优化高职教师薪酬分配制度。适当提高高职教师薪级起点,对高职教师聘岗标准进行重新调整,确保高职教师的回报与付出可以维持平衡。形成岗位内小等级和薪级工作的晋升机制是确保高职教师收入增长的重要方法,还可以实行评聘结合,每年定期进行新的岗位聘任工作,使得教师可以竭力提升自我。第二,完善高职教师福利保障制度。尽管职业具有崇高性,但教师仍然脱离不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高职院校要想提升办学水平,必须重视优质人才资源的引入,因此为教师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与福利待遇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高职院校应当逐渐提升货币化福利待遇,以弹性化福利计划切实满足教师需求。探索和实践多样化的福利形式,以充分体现出高职院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同时,可以增加职业年金计划。制订合理的职业年金方案,以补充养老保险的不足。这样可以有效吸引高职教师长期服务于院校,避免一些高职教师中途离职的情况发生,还可以提升教师的归属感。第三,改善高职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教师对于高职院校提供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的满意度,会极大地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例如,高职院校教学实验设备老化会影响教师使用新的教学手段,实验设备故障率高会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公寓住房资源有限和管理不到位会给教师带来不满,教师用餐食堂所供给的服务与卫生条件较差等也会给教师带来消极的影响。高职院校管理层应当重视教师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因素,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要求,更新教学实验设备,强化管理工作,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公寓房,关注教师公寓房内硬件条件的改善,从而为高职教师营造健康、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三)激励措施优化方案。第一,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提升高职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高职院校应当重视对教师的精神激励,使得教师职业认同得以坚定,以培育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高职院校可以在每年教师节开展优秀教师表彰活动等。教育管理部门也应当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如组织年度德育标兵评选工作等。只有高职院校与教育管理部门携手共同努力,才能避免教师为物质所诱惑,以消除教师的消极情绪,从而使教师获得高度的精神满足。第二,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竭力发挥正向激励作用。强调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借用柔性管理方法,慎用负向激励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高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以削减高职教师的负面情绪,从而增加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第三,为高职教师供给丰富的晋升与培训机会,从而帮助其快速成长。高职院校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职务晋升空间,以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从而助力于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学院的长期发展。高职院校可以深入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以提升高职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同时,还可以定期开展高职教师培训工作。培训激励是高职院校激励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完善高职教师培训体系的建设可以有效增强其归属感,进而提升其工作积极性。第四,进一步优化高职教师考核与评价机制,让教师产生公平感与成就感。为了确保考核结果的准确性,要采用多层次的考核方式,既要包括领导评价、同事评价和自我评价,还要纳入学生评价,采用学生评教办法,在执行过程中要遵循程序公开、制度透明与考核公正的原则。此外,还要进一步丰富考核功能。高职院校可以将考核结果和很多方面挂钩,以丰富考核结果的价值功能,使得教师考核可以发挥应有的激励作用,最终目的在于引导高职教师认真对待院校的考评机制,从而使得教师可以依照考核指标认真完成工作。

三、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

高职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不仅涉及人力资源部门,还涉及学院其他部门间的配合,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障碍。管理者应当从多维度进行保障,以确保激励管理优化方案的有效落实。(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管理的核心是人,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情感激励作用和正面激励作用,才能满足高职教师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与精神追求。高职院校应当以“为了人”与“服务人”为基本管理原则,积极营造出充满人文关怀的和谐氛围,使高职教师在和谐的工作与生活环境中产生对自我工作价值的肯定感与满意感。在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工作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指高职院校在管理工作中必须以教师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以促进教师与高职院校共同向前发展。在高职教师激励机制不断优化和完善的进程中,管理者应当秉承人性理念,通过构建科学的规范与制度,引导教师行为。与此同时,在制定规范与制度的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出人文关怀,竭力找寻管理制度化与人性化间的平衡处,从而达到教师有效激励的目的。高职院校可以将不同年龄、职称、层次和学历的教师需求作为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的导向,尽力做到以情感感人、以制度化人和以待遇留人。(二)强化制度与组织保障。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必须在制度上进行保障,从组织上抓好落实。首先,高职院校要构建与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将其作为高职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实施的基础。高职院校应当从教师激励管理思想的强化入手,从顶层视角出发设计教师管理保健与激励方案,引导院校各部门相互配合落实制度建设。除了高职院校自身,教育部门也应当做好教师激励管理制度建设,与高职院校部门全力配合,构建出完善的、充满人性的管理制度体系。其次,鉴于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高职院校多个部门间要相互协调与通力合作,因而建立组织保障是激励方案实施的关键。高职院校应当以“党管人才”为原则,成立以书记、校长为首的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在组织上为设计方案施行提供充足的保证,以协调高职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的具体实施,从而落实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所有事务。只有全面建立与强化制度保障,辅之以一定的组织保障,才能使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真正发挥出实效。(三)提供健全的资金保障。要落实各项保健与激励措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障,只有加大资金投入,才能优化校园硬环境与软环境,从而提升高职教师队伍的质量。双因素视角下高职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的实施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高职院校的财政支出,因此高职院校管理层应当懂得开源节流。首先,高职院校应当懂得通过内部管理工作的强化避免资金的浪费,如制定资金投入成本与效益评价制度,对激励管理优化方案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价。促进高职院校经费投入的制度化建设,尤其是长效机制建设,是促进高职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顺利施行的有效措施。其次,高职院校可以力求广辟财源,多方位寻得资金支持,例如社会资金、校友资金、企业资金,或者利用现有的办学资源进行创收等。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院校需要树立教师管理激励意识,强化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但对教师激励方案实施所需要的资金使用一定要秉承“合理使用”的原则,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最大化。只有这样,才能既有效提升高职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又不给高职院校增加过多的财务负担。(四)构建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职教师激励管理方案的再设计与优化需要积极听取全体教师人员的意见与建议,以全面了解教师的物质要求与精神需求,从而确保信息可以获得及时反馈,为此要构建顺畅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及时的信息反馈,高职教师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了解高职院校管理层的总体管理思想;高职院校管理层也可以从渠道建设中获益,即更加全面地了解教师的需求,进而指导教师激励管理方针与政策的相关制定与完善工作,最终实现高职院校管理层与教师的双向互通。高职院校可以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和多种现代化网络社交手段构建教师激励方案的信息反馈平台,以及时向高职院校激励领导小组与工作小组反馈科学的优化意见与建议,从而为教师们提供一个更加科学、合理和人性的激励管理优化方案。除此之外,还要对信息供给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以提升信息反馈过程的客观有效性。不仅需要规范信息反馈渠道,还需要综合考虑信息的效度,使得信息更及时地为管理层所接收,以实现信息的科学接收与有效反馈。高职教师激励管理优化方案的设计是一项复杂化、细致化与系统化的工程,以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为依据,研究高职教师激励管理的保健措施优化方案与激励措施优化方案,更加符合高职教师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可以有效提升高职教师的工作绩效,确保高职教育目标的顺利完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从管理理念、制度与组织保障、资金保障与信息反馈渠道方面出发,为激励方案提供全方位的保障,确保其切实发挥作用。

作者:陈琳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顾卫杰.需求层次理论下的高职教师激励管理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5(5).

[2]邓如陵.教师积极性激励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成人教育,2005(2).

[3]孔凡凡.双因素理论在教师激励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科学,2004(6).

篇10

Abstract: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higher vocational training base, the security measures of training base is important. Taking Nantong Textile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raining base for example, the paper summed up some experiences of the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policy guarantee, organization guarantee, funding, excitation protection, in order to play a reference role on th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construction.

关键词: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实训基地;保障措施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nstruction engineering;training base;security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00-02

0 引言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南通市唯一的一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承担了南通高职教育改革试验区的建设重任。在建筑工程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起步比较晚,但是起点比较高,在参观国内众多建筑工程实训基地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和加强了实训条件建设,建成了一批体现高职教育特点的实训基地,现拥有实训室31个。能满足专业教学实践、技术研发、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学生科技创新设计等工作的需要。保证了“做中教、做中学”高职教学模式[1]的顺利实施,基本上能够满足专业教学实践、技术研发、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学生科技创新设计等工作的需要。

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实训基地的顺利进行,我们在政策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激励保障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措施,按照“集约建设、开放共享”的理念,以工业园、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职教园等为载体,按照“学校主体、政府扶持、行业指导、企业融入”的多元合作模式[2],创新建设体制和运行机制,建成集教学、生产、技术研发、成果孵化、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等功能为一体,区域内高、中职院校、行业企业共享的开放型实训基地。成立学院实训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和审计监察小组,建设办公室下设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组。我们在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现总结如下:

1 建设领导小组

建设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定重点专业建设规划并指导实施,研究决定项目建设中的重大事项,聘任实训基地建设负责人,落实建设的配套经费与自筹经费,协调相关部门、院(系),在人、财、物等方面保证重点专业的建设与管理需要。按照省教育厅要求,指导基地建设年度报告、中期检查考核和验收等工作。

2 建设办公室

建设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与上级部门的联系与沟通工作;负责实训基地建设的整体规划工作;统筹、协调、指导实训基地建设的相关工作;起草相关项目管理办法、绩效考评办法等;开展调研、业务咨询和专题研究工作;开展年度绩效考评工作;组织完成基地建设年度报告、中期检查考核和验收等工作;负责基地建设有关精神的学习、研究和宣传工作等。

基地建设所在的相关系(院)是基地建设项目组,是建设与管理的直接责任单位,主要职责是:编制并执行建设方案,完成建设计划规定的任务;确定年度资金预算及年度执行计划;组织实施项目建设,保证项目进度和建设质量;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相关问题;按学院要求编报基地建设年度报告、中期检查报告和验收总结报告;接受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的监察和审计;及时报告、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基地综合优势对其它专业和兄弟院校的辐射和示范作用,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提高建设效益;开发和维护实训基地建设专题网站,及时展示建设成效并不断更新建设情况。

3 审计监察小组

项目审计监察小组由学院监察审计、国资管理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全面负责基地建设的审计监察;审计项目资金论证报告、年度财务预决算及执行情况;按学院要求编报项目建设审计报告;协助上级有关部门对项目建设的审计监察;确保项目建设过程中大型、贵重、精密仪器设备购置工作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时报告、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4 实行二级项目管理

遵循“项目管理”的思想,按照学院教学改革与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确定立项基地建设为一级项目,明确负责人,并将一级项目细分为若干二级子项目,实行子项目负责人制度。学院将所有子项目列为院级教学改革建设项目,项目完成并经验收合格后,学院奖励相应的教科研积分。在提高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同时,增强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性、可实施性和可监控性。

5 加强过程监控

建立“双月汇报、定期研讨、阶段检查”的项目过程质量监控机制,采取自我检查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学院考核与督查相结合、中期检查与终结考核相结合、定期调研和定期汇报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项目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定期建设简报,对项目建设进行全程监测和跟进式指导,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开展针对性分析和研究,保证项目建设的进度和绩效。

6 资金保障

建设经费由学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分项目单独核算,专款专用。建设经费按照要求70%用于“硬件”建设、30%用于软件建设,使用专项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均属国有资产,及时计入国有资产账,加强管理,合理使用,提高设备使用率。同时通过承担科研项目、提供社会服务、与社会广泛合作、接受捐赠等多种途径,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发展,并加强对建设经费使用情况的审计。

7 结果质量评价

委托“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教育质量评估机构”对立项基地培养质量进行评价,以帮助发现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与薄弱环节,进而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并制定科学的规划,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努力达到基地建设质量政府满意、企业满意和学生满意。

总体来说,我们在建筑工程实训基地的保障措施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工作,初步实现了实训基地的预定的目标,保证了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需要,为保证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实训基地在实践运作上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我们将继续努力,将基地办成高水平的综合性建筑工程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张建伟,孙燕.从“做中学”到建构主义———探究学习的理论轨迹[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