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3: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天文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天文学研究

篇1

关键词:光谱分析软件天文学研究应用探索

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科学信息及宇宙探索的渴望,使得天文学以惊人的速度快速发展。天文观测进一步从可见光、射电波段扩展到包括红外、紫外、X射线和γ射线在内的电磁波各个阶段,形成了全波段天文光谱学,并为探索各类天体和天文现象的物理本质提供了强有力的观测手段。

一、光谱分析数据的形成

对于天体光谱分析数据的有效研究表明,光谱分析数据是按照波长的有序排列来表示的天体电磁辐射,是一系列有连续性的数据,在每一处的波长中所对应的的有效流量是不同的。天文学家利用光谱信息软件,可以对宇宙中物质的分布特征进行相关研究及数据收集,同时可以对天体的形成及随时间的演化等重大科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索,并为进一步的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光谱分析数据的特征提取方法

特征提取是光谱分析软件应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对光谱数据进行挖掘的重要一步。对于海量天体光谱数据处理的效率及准确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环节中包括转换和选择两个步骤,首先着重提取与目标有关的信息并进行数据成分分析,剔除与当前任务无关的信息,随后将提取的信息转化为适合分析研究的表达方式,以供研究,在这里主要介绍三种特征的表达方式:统计约简法、特征谱法、谱线法。

2.1统计约简法

这是在目前的实际探索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提取方式,它的优点是便于操作及使用。使用过程是对天体辐射能量进行分解、重组和取舍,尽可能的去除冗余和噪声,并及时的将信号进行转化。

2.2特征谱法

特征谱法可以看作是人工"光谱",主要包括两种构造方法:一种是强调频谱特征的准确表征,相关研究者基于观测光谱流量的中值法和几何均值法研究了类星体特征普的构造;第二种是强调对观测光谱近似表达能力,这一方面的相关研究者根据PCA方法研究了恒星特定谱的构造。

2.3谱线法

谱线法的优点是物理意义强,易于解释,但也有其相关的局限性:仪器、波长和流量标定情况对于谱线的描述影响较大等。

三、软件简介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且使用性能好的光谱分析软件有以下7种:

3.1VOSpec软件

VOSpec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利用了光谱访问协议,对数据的组织功能强大,用户在使用时可以通过天体名称或坐标在光谱库中进行有效的相关z索。VOSpec软件标准功能主要有光谱分析和拟合光谱能量分布两种,能够为用户提供可靠的光谱处理功能,在有效时间内整合来自不同的数据提供者、波段和元数据光谱。

3.2VOSED软件

通过简单的光谱访问协议,VOSED软件可以进行在线查询光谱信息,并及时合成光谱能量分布。目前,VOSED软件有两种工作模式:单目标模式和多目标模式。单目标模式是指用户在输入目标名称后,VOSED通过数据库现实该目标的的相关信息;多目标模式是指,用户在工作中可以实时的监控查询状态,查询结束后可以创建相关的压缩文件。VOSED的查询界面和显示界面如下图:

3.3Spec View软件

Spec View软件不仅能够读取哈勃空间望远镜的数据格式,还可以读取其他科学设备的光谱,并通过虚拟天文台查询并读取数据。它的功能主要包括:光谱单位转换、数据质量控制、绘图注释、可视化参数自定义、平铺绘图等。

3.4Iris软件

Iris软件主要有NED数据导入、数据可视化和自定义、光谱模型拟合光谱能量分布和非常规数据格式转换工具四个特点。Iris可以读取多个单独的数据源或光谱能量分布,用户可以通过Iris的红移法、插值法、集成法三种方法来创建光谱能量分布。

3.5SPLAT软件

SPLAT软件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同时读取多个光谱,并进行单个或多个显示。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查询和下载光谱的简单光谱访问协议;在桌面上使用的简单应用程序传递消息。

3.6CASSIS软件

CASSIS软件主要有谱线认证、构造任何望远镜的理论光谱、比较望远镜数据和和各种模型光谱数据及估计光谱物理参量四个特点,可以通过简单应用程序消息传递协议使数据在不同的天文软件间传递和交互操作。

3.7ASERA软件

ASERA软件的特点:谱线能够随鼠标而动,同时红移值自动给出;自定义可视化;批处理程序,可以同时处理多个光谱;光谱平滑等。用户借助ASERA软件可以轻松识别光谱和估测红移,尤其对低质量光谱的识别。

结束语:

在未来的天文学发展中光谱软件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相信随着天文学家和研究者的互动,光谱分析软件会朝着方便快捷、强大有效的方向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航天测试发射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分析

近年来,我国航天发射任务明显增加,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二代导航、对地高分、新型运载火箭试验、多平台发射等新任务连续不断。航天发射将呈现出零窗口发射、连续多窗口发射、快速密集发射、一箭多星发射、应急快速发射等发射新局面,参试人员兼岗、多任务并行情况普遍。高密度航天发射带来参试人员的不足,也对测试发射人才素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航天发射试验任务涉及部门多,直接参与试验任务的指挥和技术人员众多,往往需要各级指挥机构组织协调并联合决策。航天发射试验是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利益的集中体现,要求万无一失,而决策的问题往往是隐藏很深的技术问题,决策难度大。为了较好地实施靠前决策和联合决策,指挥层次日趋扁平化、管理日趋精细化,应急指挥情况越来越复杂、决策能力需求知识面越来越宽,迫切需要院校培养新型指技复合型人才。航天测试发射专业培训对象主要来自(或即将分配到)总装备部三个航天试验基地、相关研究院所、二炮部队和联合作战相关部队。岗位范围包括操作手岗位、指挥岗位、机关作试参谋岗位及其他与测试发射相关的试验技术岗位。具体岗位涉及测试、发射、指挥、地面设备管理及气象保障和勤务保障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组织指挥、总体协调、任务分析、诸元计算、遥外测及其数据处理任务等。航天测试发射专业人才培养包括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任职教育包括现职干部任职教育和生长干部任职教育,学历教育包括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不同的培训对象对知识、技能的需求不同,只有掌握不同培训对象的特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科学施教,提高教学水平。

航天测试发射教研训一体化研究

教学理论研究按照航天测试发射任务对不同层次人才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探讨并构建了测试发射方向的“多层次、多目标、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定量化培训目标,设计培训方式、培训内容、考核方式等,构建具体课程、专题的详细完整的内容体系,严格课程设计、课堂设计、课件设计、试题库设计,制定考核方式等。修改完善了研究生、本科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创建了生长干部任职培训、试验中级指挥干部任职培训、测发总师系统研讨班等教学对象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航天测试发射人才培养主要服务于部队航天发射试验任务,因此,针对航天发射试验任务现实存在的各种问题开展讨论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具体技术方法,全面拓展“贴近部队、深入部队、服务部队”的教学研究。针对测试发射领域知识广、测试发射可靠性安全性要求高的特殊性,研究并创新了“网络型、实践型、团队型”教学手段。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网络型”教学平台,通过网络课程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按照学员培训需求和培养目标,积极组织开展实地参观、模拟训练等“实践型”教学,使其通过切身感受,扩展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研究团队教学的特点及优势,创建了“团队型”教学模式。通过集体讨论、集体备课,高度凝练了教学内容;通过集体指导、重点检查,大幅提升了课堂设计水平;通过集体监督与标准化考核,有力督促了年轻教员的成长。教学方法研究在教学中探索了“问题型”专题教学方法,实现了从“收集现实问题——确定教学内容——组建专题教学组和评估专家组——设计教学专题——组织学员研讨——完善教学专题——正式进入课堂”,已建成《航天试验技术》系列专题、《航天发射安全性可靠性》系列专题、《航天试验指挥》系列专题、《航天装备应用》系列专题等。在教学中强化了“案例型”专题教学方法,航天测试发射是一项复杂的大系统工程,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与教训,将这些典型实践进行归纳,挑选合适的实践作为案例教学。为此,针对航天测试发射教学,探索了“案例型”教学。案例教学的关键是选择好的案例,在选择案例时应注重启发性、典型性、真实性和故事性。例如在《航天发射故障诊断》、《可靠性工程》、《安全性工程》课程时,通过典型的国内外大量的卫星发射、载人航天、载人探月、星际探测等航天任务实际案例,极大地调动了学员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激发了对航天发射事业的热爱。对测试发射重大现实问题创建了“研究型”教学方法。测试发射专业教学中除了通过集体授课解决共性问题,更多是采取课题研究的方式解决个性问题,即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通过组织观摩优秀教员的授课、精品课程的建设,组织学习优秀论文,探讨提高教学的思路和方法。通过资助教员开展教学研究课题,针对教学的经验和问题进行总结。对于任职教育学员,按照预先收集的测试发射相关领域的现实问题,学员自愿组合成课题研究小组,导师负责指导学员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研究。对于学历教育,采用课程小论文的形式,针对某一个特定问题开展研究,提高其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构建了“首席教授+专业方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研训团队。学科师资队伍由17人构成,拥有多个独具特色的研究方向,为人才培养保证了充足的师资力量。由航天测试发射学科首席教授牵头,以各专业方向责任教授为组长,以高职和中青年骨干为核心,构建多个教研训团队。通过定期召开会议,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并为学院教学改革出谋划策,从而极大地发挥了教研训团队的集体力量。采取“调研+代职+参与任务+进修+引进+外聘”方式强化师资力量。通过组织和鼓励教员走出校门,进入航天试验部队、航天工业部门代职锻炼、接受培训,了解学员所需,了解产品、了解工程化过程。目前,航天测试发射专业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比较完善,覆盖了从装备的使用操作、工程技术到顶层设计与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基本满足了任职教育和学历教育的需求。制定“传帮带+竞争上岗+公平考核”激励制度。教学质量的提升也取决于合理的激励制度。对于经验丰富的高职教员,要发挥“传帮带”的作用,要对搞得好的高职教员实行合理奖励。同时,对于授课教员,采用“竞争上岗”的方式,促进高职教员,鼓励年轻教员,提高整体授课质量。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估需要做到“公平考核”,由授课质量专家组、学员按照一系列指标打分,结合教员自评,给出综合评定成绩。另一方面,通过净化竞争环境,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积极调动教员的积极性,杜绝“等、混、差”的消极思想。教研训一体化平台建设研究为提高测试发射教学质量,需要为教员、研究生学员和总师班学员的科研和技术推演提供一个平台;需要为学历教育和生长干部任职教育学员的指挥、操作和技术学习提供一个平台;需要为轮训班学员学习测试发射新技术提供一个平台;需要为中级指挥学员进行指挥演练提供一个平台;需要为多层次学员联合演练提供一个平台。为此,开展了航天测试发射教研训一体化平台构建研究。通过将已有试验设施设备、科研试验设备、学科建设新购设备、教学科研训练软件系统,按照模块化、功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等原则集成,构建了航天测试发射教研训一体化平台。使得测试发射方向的基础设施设备得到系统改造,教学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科研环境得到极大加强,训练环境得到全面升级。航天测试发射教研训一体化平台主要新建项目包括:航天测试发射指挥模拟训练系统、新一射场测发信息检测分析系统、CZ-3A系列运载火箭多路测试信息采集处理系统、运载火箭遥测数据判读系统、CZ-3B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模拟器等。如航天测试发射指挥模拟训练系统用于对运载火箭测试发射操作、组织指挥级技术勤务保障等方面的训练,系统主要包括发射站指挥所分系统,以及运载火箭控制、动力、利用、遥测、外安、勤务等模拟训练分系统。该模拟训练系统为本科生、研究生、生长干部、测试发射中级指挥干部等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环境。

航天测试发射教研训一体化实践

篇3

“丛书”突出的特点是涉及中国新文学的性质、主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近几年来再起波澜,有的论著已作介绍,不再重复。如何看待这些分歧呢?作者们的看法如何?

他们认为中国新文学的产生同的兴起分不开,是有一定的国际及国内背景的,这就是说,“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带着为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而这些特点同国际、国内的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息息相关。作为观念形态的新文学,必须反映当时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因之,他们认为中国新文学应是服务于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民族解放与民主革命事业的人民文学,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概言之,新文学是人民的文学。作者们又指出,新文学还具有现代性、民族性、大众性、多样性的特点。这就点明新文学的共性与个性。对此,作者们从几个方面进行阐发,如万平近同志的《新文学比较研究》从五四文学到延安文学的历程加以论述;郑楚同志的《新文学主潮论纲》,系统地论述新文学的主潮,指出新文学的主流、支流、逆流,及其不同作用;其他作者从新文学代表人物鲁迅、茅盾、丁玲等文学成就佐证了新文学的特点;还从新文学对东南亚华文文学的影响,说明中国新文学的威力。可见作者从不同侧面论证中国新文学的性质、主潮,颇有说服力。虽然说,这些结论不是全新的,然而在阐发时不乏己见。例如,关于五四文学主潮问题,通常认为是现实主义,作者却赞成这样的看法,认为应该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个主潮,关于三十年代文学问题,作者在论及左翼作家文学创作时,不像有的论著那样只是笼统地说那是现实主义,而是明确指出从主体上说是属于革命现实主义,论及当时自由主义作家创作时,作者不像有的书的做法,把其中代表人物提升为民主主义作家,而是按照本来面目加以论述,关于延安文艺座谈会兴起的新的人民文学,作者给予充分肯定,也恰如其分地指出其不足,不像有的论著那样或否定多于肯定,或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论及四十年代九叶派在文学史上的独特作用时,作者不同意将现代主义作为该派创作方法的主导,而是认为既有现实主义、革命现实主义成分,又有现代主义浓厚色彩。

作者们敢于发表己见,如果说上面提出的看法是正面阐发,那么,下面便是他们在针锋相对中提出的。如苏永延同志以大量材料为据对非难鲁迅传统的倾向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提出鲁迅传统延续不断永放光芒的论断;又如陈天助同志于茅盾诞生一百周年之际,指出“拒绝茅盾”的做法是不足取的,因为“茅盾是个绕不过去的存在”,他的大批杰作的“强大的艺术生命力还将长久地教育和鼓舞着我国青年”。此文在《读书》发表后即被《茅盾研究》转载。他还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出茅盾新文学精神的特点,并作了充分的论证。同志写的《丁玲笔下的母亲形象》一书,从丁玲作品中的母亲画廊入手,阐发丁玲在创作上独特成就、价值及意义,其中部分章节面世后引起注意,陈明同志极为称赞,并向我打听作者情况。当社会上出现曲解丁玲时,她和苏永延同志曾分别撰文予以辩证,都受到某些刊物的拒绝,但有的刊物还是给予刊出,这说明坚持争鸣是非常重要的,惟有如此,学术才能发展、繁荣。

这几本书的研究方法是多样化的。万平近同志以运用比较方法研究新文学作家作品著称,在学术界颇有影响,这本书便是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陈天助、红、苏永延诸同志采用的研究方法,除了历史的、美学的方法外,还有近几年盛行的文学语言、比较文学方法,颇有新颖感;郑楚同志主要是采取历史的方法,论述问题有时代感。

几位作者力求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指导下,采用多种方法阐述自己的见解,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如何在见解上、论述上及表达上等方面更上一层楼,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丛书”无论是系统研究的论著,还是专题探讨的专书,都力求在内容上有新意,在研究方法上多样化,在表达形式方面有所革新,按照一般的常规,在表达方式上总是要求要有中心、有层次、有逻辑,不过在具体操作上,“丛书”的作者们各有特点,万平近同志的书用比较方法研究对新文学作家作品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分析,不是一般的论文集,而是属于专题性的论集;陈天助、红、苏永延三同志的论著,与万平近同志的带有专题性的书相似,然而同他又有不同之处,他(她)们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展开论述,不同层面联系密切,各书可以成为独立的专著;郑楚同志的书与以上四位作者的书做法也不同,它是以新文学主潮为中心,按历史的发展论述,层层深化,自成一体,这几本书在体制上的新探索,有待进一步完善!

“丛书”的出版,表明中国新文学的研究大有可为。以往已研究的课题,可以重新研究,不过要用新的视角,进行探讨,如近年来盛行的文学语言研究方法,“丛书”多位作者采用它进行研究,颇有新意;在女性研究中,较少人探讨母亲形象,“丛书”中有的作者注意到了,并作了论述,且有自己特点;海外华文文学特别是东南亚华文新文学是在中国文学,尤其是新文学的影响下逐步走上本土化的,这方面的研究很少见,“丛书”几位作者有所论述,值得肯定。

“丛书”的作者成果可观,如万平近同志已出版过几部有影响的著作,其他几位学者出书前都在国内外文艺报刊上发表过论文,如《光明日报》《读书》《文艺报》《文艺理论与批评》《新文学史料》《鲁迅研究月刊》及东南亚华文报刊,如菲律宾《世界日报》,新加坡《新加坡文艺》等,有些文章发表后还有一定影响。

篇4

重大天文发现的偶然性

科学史明确地告诉我们,导致了人类认识宇宙七次大飞跃的重要科学成果的发现过程,都具有某种偶然性。在這些工作开展之前,无论是资助方还是科学家们,都没有预料到会获得這样的科学成果,更没有意识到這些成果会有如此重大的意义。尽管诺贝尔奖成果并不是每一个都直接导致了人类认识宇宙的大飞跃,而且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天文学成果,但是這些成果却对20世纪的物理学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事实上,除了2006年授予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各向异性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外,其它的天文学研究获得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最初研究目的和最后获奖的天文发现明显不一样,它们不但“不是”预期的结果,而且大部分的成果不是和预期结果“没有关系”就是“完全相反”。从研究类型看获奖的理论研究成果数量远远少于观测研究,這表明天文学研究的重大而且是开创性的突破主要来自于观测研究,而這些突破大部分都不是预期的科学成果,也就是说大部分重大天文观测成果的获得,看起来都是偶然的。

科学发现的必然性

既然大部分重大天文观测成果的获得看起来都是偶然的,那么是否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瞎猫碰死耗子”?在总结了以往获得重大天文观测成果的研究项目后,我认为在這些看似偶然的成果背后,其实有三个要素构成了科学发现的必然性:1、项目提出,要求重要的目标加上可行的实现途径,确保项目不会一无所获;2、仪器设计,要求在某些参数空间必须有超越以前仪器的能力,确保具有新的科学发现能力;3、获取结果,要求有坚实的基础、宽广的知识和对领域的全面理解加上突破常规的新思想。其中前两个要素是对项目本身的要求,也就是必须有“保底”的科学目标,同时应该具备做出新的科学发现的能力。而第三个要素则是对项目科学团队的研究水平、研究态度和研究文化的要求。

一个科学项目在满足了這三大要素的情况下,必然会做出新的科学发现,這是必然性。但是到底做出什么科学发现、尤其是在新的发现空间里面的预料之外的发现,则很有可能是偶然的,至少在天文学领域是這样的。這正是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辩证统一。

篇5

Kenneth C.Freeman

Shrouds of the Night

Masks of the Milky way and Awesome

New View of Galaxies

2009

Hardcover

ISBN 9780387789743

David L. Block等著

波澜壮阔的银河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了无数人的心,特别吸引人的是它清晰可见的、布满灰尘的、多洞穴的宇宙空间。随着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面世,天文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个关于银河系结构和围绕在我们周围的其它星系结构令人敬畏的新视角。星系被覆盖在夜晚的遮羞布之下,宇宙尘埃的遮蔽使得我们得不到一个关于我们壮丽宇宙形状的完整的图片。

本书在向读者介绍宇宙的真面目之前,先重点展示了Isaac Roberts和Edward Barnard等大师们使用一些世界最大基地和天基望远镜拍摄的最著名的早期摄影作品。

星系是宇宙的生态系统。宇宙的结构和政区结构相类似:由粒子组成原子,由原子组成分子,由分子组成细胞,由细胞组成生物个体,由个体组成种群,由种群组成群落,群落和它生活的无机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本书的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目前对于我们的家园―银河系和其它外层空间相邻星系的新观点,航天不在于发展新的领土而在于拥有新的见解。这两位杰出的作者借由美丽的图片和辩证性的语言表达出了这项科学探索的魔力。

本书第一作者Block, David L是英美宇宙尘埃实验室的负责人、南非约翰内斯堡维特奥特斯兰德大学的计算和应用数学系教授。他曾经作为访问天文学者去过欧洲南部天文台、夏威夷的天文学研究所和哈佛大学的天体物理学中心。他的研究成果曾经两次上过Nature的封面,在他19岁的时候就成为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的一员。本书第二作者Kenneth C. Freeman是澳大利亚州立大学天文学教授,他是第一批展示陷于大量的暗物质中间的螺旋星云的天文学家中的一个,是澳大利亚被高度赞许的科学家中的一个。

本书共15章,各章内容分别为:1.我们之前的主要书籍―天体信息;2.宇宙的面具:夜晚的遮羞布;3.智利的探测;4.比一片雪花还小的化工厂;5.从种子到星球:分类法的艺术和科学;6.摄影时代的黎明;7.约翰•雷诺兹:卓越的形态学家;8.灰尘穿透的宇宙:隐秘的对称性;9.壮丽的弓;10.穿透时间的面具;11.看向未来:雄鹰翱翔的地方;12.围绕其它恒星轨道运转的行星;13.人类是无意义的?14.上帝的想法;15.批注。

本书写给天文和摄影爱好者。

孙培培,博士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篇6

1、指的是天体到了某个客观上的特定位置,或达到某种客观状态时,造成的特殊现象。

2、常见的天文现象,包括“食”、“掩”、“凌”等等。天文现象的观测历史悠久,古今中外皆有记录,当它出现时,就是天文学研究与观测的大好时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7

暮色渐浓,阴沉沉的天空越发昏暗,此时,一般的“观星晚会”肯定要取消了。虽然连日来,云层和雾霭始终笼罩在荷兰乡村的整齐农田和野生石南花上,但是有些天好者却始终毫无忧色,因为他们在使用德文格洛(Dwingeloo)望远镜——世界上最大的业余射电望远镜。与光信号不同,射电信号可以自由地穿透浓云,就像没有云层一样。

在荷兰,这台望远镜的操作员兼教育协调人Harm Munk介绍道:“你现在听到的是脉冲星B0329+54。这个天体是夜空里最明亮的射电源之一,每0.71秒自转一周——对于脉冲星来说,这是很慢的速度。”一台计算机屏幕就像心电图监视器,实时显示着永不间断的脉冲星信号的强度。

Munk把目标移向另一个射电源,这架口径约25米的碟形天线继续监视着天空,就像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所做的那样。它一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尽管近十年来面临着从专业天文学家那里退役后缺乏维护保养的问题,但是业余爱好者现在接管了它。德文格洛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业余射电天好者的首创精神和一个国家的科学史。

荷兰射电天文学的诞生

荷兰地处欧洲,是一个地势低洼、多阴雨的国家,没有建造光学望远镜的理想台址。所以,从射电天文的诞生之日起,大力发展射电天文就很自然地成为荷兰的唯一选择。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Jan Oort)早在上世纪40年代初就意识到了射电波的巨大潜力。与可见光不同,射电波能够穿透遮掩银河系大部分区域的宇宙尘埃以及地球大气的云层,从而揭示出银河系的基本结构。

奥尔特对于测量银河系自转特别感兴趣,但是为此需要一条可以贯穿银河系的谱线,以测量气体云的速度。随着气体云向地球靠近或远离,多普勒效应会使其电磁信号的波长变短或变长。当另一位荷兰天文学家Hendrik van de Hulst计算出中性氢原子可以释放出1420兆赫兹(波长21厘米)的谱线时,就为他自己和奥尔特以及之后的许多天文学家找到了—种测量银河系自转的工具。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拖延了他们的工作,但战争刚结束,奥尔特和van de Hulst就用一架德国的旧雷达开始了观测。这是关于银河系自转的首批测量工作之一,并在1954年公布了结果。但很快他们就清楚地知道,要想得到更好的观测结果,就需要新的、专用于射电天文学的设备——于是就有了德文格洛射电天文台。

这座天文台以附近的德文格洛小镇及其所在的Dwingelderveld国家公园而得名,1956年开始观测,当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尽管一年以后,其口径就被其它望远镜超过了,但是直到上世纪90年代,它仍然保持着很高的科学产出。天文学家们用它测量了银河系的旋涡结构,以空前的清晰度进行了射电巡天,并发现了两个距离我们只有1千万光年的星系——银河系的尘埃遮挡了它们的可见光——后来被命名为“德文格洛1和2”。

德文格洛成了荷兰射电天文学研究的中心。荷兰射电天文学研究所(ASTRON)和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联合研究所(JIVE)的总部也设在Dwingelderveld国家公园,距离望远镜只有一箭之地。还有两个新的射电望远镜阵位于几千米之外:韦斯特博克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WSRT)建于1970年,拥有14架天线,每架的口径都和德文格洛一样;另一个是低频阵(LOFAR),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望远镜阵,于2010年正式开放。LOFAR的20000架天线散布在法国、德国、瑞典和英国,但它的几个核心站址就设在距离德文格洛仅32千米左右的Exloo村附近。

1998年,陈旧的德文格洛望远镜再也无法赶上现代射电天文学的发展步伐,不得不选择退役。它被闲置了好几年,当时,废金属回收价格太低,根本不值得拆卸。2005年1月,有两位无线电爱好者,Robert Langenhuysen和Maarten Dijkstra,他们想到,是否可以将它用于业余天文学呢?他们和其他志同道合的爱好者一起建立了C.A.Muller射电天文站基金会(CAMRAS)来运营和维护这台望远镜。ASTRON同意将望远镜以象征性的便宜价格出租给CAMRAS。基金会还为添置新仪器、翻修望远镜找到了赞助。最终在2007年,德文格洛望远镜在CAMRAS的管理下重新开始运行。

获得新生

业余爱好者用45厘米天线就可以聆听到来自太阳的声音,而使用3米天线则能够听到银河系的21厘米谱线的嘶嘶声。但是与德文格洛的CAMRAS项目相比,这些小型项目就显得太简单了。CAMRAS主席Andre van Es表示:“能有这样难得的机会,我们非常地幸运。仅仅是天线口径就足以让我们的能力堪称出类拔萃。”

在德文格洛望远镜可以倾听射电天空之前,CAMRAS团队首先要给它安装接收装置,而且是从头做起。这个过程包括建立指向参数、提高仪器灵敏度、减少接收器的内部噪声,甚至还要处理附近的偶然射频干扰。现在,CAMRAS的操作员可以锁定银河系内任何一处的快速旋转的脉冲星,或者监听上百万光年外的射电星系。

北半球天空的一些脉冲星相对容易观测,它们有着时钟一样的规律信号,最受业余爱好者和公众的青睐。天鹅座A和室女座A等射电星系的信号则很不规则,它们是由超大质量黑洞射出的相对论性(接近光速)粒子喷流产生的。德文格洛望远镜当初的目标是绘制银河系中性氢的多普勒巡天图像,CAMRAS团队也进行了这项工作。

爱好者Daul Boven经常进行观测,他说:“我们的望远镜非常灵敏,能够绘制出仙女星系中偏离星系中心不同角度的氢元素的旋转图像。从旋转曲线上,你可以看到仙女星系的哪一部分朝着我们运动,而哪一部分又在远离我们。”

这架望远镜的成功并不仅仅归功于业余爱好者,公众也是不可或缺的。天文学和技术的教育是CAMRAS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Munk说:“我们接待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来参观,作为班级活动;或是在少女节这样的场合激发女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我们经常和这些青少年群体一起观测脉冲星,在意识到听见的是什么以后,孩子们会感到非常惊奇。”

CAMRAS团队也在观测英仙座流星雨等主要流星雨,倾听所谓的“流星散射”,这是远处的无线电广播被流星的电离尾迹反射而产生的声音片段。

除了天文观测,CAMRAS团队还与一些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分享设备,他们每月都以PI9CAM为呼号使用德文格洛望远镜一次。他们进行地球-月球-地球(EME)无线电反射传输,就是利用月球反射无线电波,以此和世界上其它地方的无线电台进行通讯。现在,CAMRAS的办公室墙上已经贴满了来自遥远的巴西、加利福尼亚,甚至澳大利亚的无线电台确认卡。CAMRAS团队还曾经帮助一位意大利艺术家Daniela de Paulis展示绘画艺术,她用月球反射传送了一些与天文相关的图片,这是历史上第一次通过月球反射传输彩色图像。

未来的挑战

修复天文台的工作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例如寻找具有无线电技能的人员。Boven建议说:“对于希望着手进行类似的射电天文学项目的人,我建议最好联系当地的无线电爱好者俱乐部。他们才是真正掌握电子技术的人,能让这样的项目变为现实。”为了对老旧的大型中继通讯天线进行再利用,在德国和爱尔兰已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社团,这些天线现在都已过时,很多都被废弃了。Boven说,虽然这些天线并非全可动的,但是对于业余射电天文学而言,仍然有很大的潜在利用价值。

篇8

关键词:小学;英语;课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3.04;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2-0029-01

一、引言

小学英语教育属于初期的语言教学,其教育目标人群是身心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他们对外语的学习信心,培养坚实的发音基础及基本语感,并习得简单的语言交流能力,为他们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做好充分准备。本文以莆田市的小学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观察,探讨目前小学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一些对策和具体的建设性意见。

二、当前小学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 教学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包括语言学习环境营造不足、教材纷乱、课时实施不足

新课程改革之后,英语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成绩显著。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以目前莆田市的小学课堂为例,不同学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学水平发展不平衡。对于学生而言,英语学习方法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还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初级阶段;就教材而言,莆田地区统一使用闽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但有些教师为学生搭配各种教辅材料,给学生学习造成额外的负担,不当的教学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语言学习的自然兴趣;就课时安排而言,虽然英语目前所占的课时已经提升很多,但重视程度还是不及语文和数学这样的主要学科,课时效率也不如主科教学工作。例如,在Unit 1“Hello”第一课中,要求学习课文,理解重点句词,还有英文歌和游戏环节。实际教学过程中,“Hello”这样的问候语对于初学英语的孩子来说也非常简单,要在一堂课中完成这些内容,课时效率还有待提高,部分教学内容的必要性有待讨论。

2. 师资水平有限,导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

语言学习有其学科的独特之处,语言本身是随着时展不断演进的,尤其是英语这样的国际性语言,与时代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笔者在走访中发现,目前莆田地区的小学英语课堂上还存在师资水平有限的问题,导致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缺乏创新,陈旧乏味,有时可能延误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有的教师甚至还沿用十年前的教案内容,运用的视听资料内容也不够新鲜有趣,难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例如,走访中发现,在拥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里,个别教师讲授“Unit 1 Days of the week”这一课时,还使用录音机和单词卡教学,设备陈旧导致发音有误差,“Tuesday”“Thursday”听起来差不多,同时后排学生看不清单词卡上的内容。类似缺乏更新的情况,还有不少。

3. 应试能力和语言技能发展不统一,缺乏科学的评价测量体系

教育体系内的英语测验,包括毕业考试这样的重大考试,试题的重点还是语法规则、语意辨析,分数集中在选择填空、阅读写作这些卷面应试能力的测试上。“哑巴英语”的现象还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学生的语言技能只能体现在应试能力上。这源于目前的评价测量体系还缺乏科学设计。口语和听力的检查虽然已经融入到考查体系中,但还未形成重点,部分学校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导致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逐渐丧失兴趣,在交流沟通方面与中学教育存在衔接不足的严重问题。以2014年小学毕业英语考试的试卷命题设计为例,口语和听力的考量比例明显不足,还有待相关部门改善。

三、解决小学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的对策

1. 加强教育管理部门的管理,制定合理化的指导方案

对于英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现象,需要在相关机制上进行改善。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有关教育管理工作,除常规的检查管理,还需要制定合理化的指导方案,对于课程标准、教材运用、课时安排、教学进度进行明确规定。要加强对一线教学工作的实际指导,管理人员需要实际了解一线教学内容,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不定时走访,及时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实事求是、精耕细作式管理。

2. 师资力量的培训

仅在莆田地区而言,不同学校不同层次的师资力量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大。建议针对小学英语教师群体定期开展更新教学理念的讲学活动,邀请教育专家定期开设讲座,强调对小学英语教师尤其是外籍教师的教学资格审定。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不仅需要具备英语专业语言能力素养,还需要做到实时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熟练运用现代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为小学英语课堂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所以,师资培训的内容必须是多样化的,应该包括成功的教学案例分析、先进的教学经验总结、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交流、课件制作技能培训等等。

3. 教学成果评价标准机制亟须改善

要想根本上改变小学英语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诸多问题,还要从评价测量体系的改善上入手。在重大统一考试中,适当减少语言读写技巧的比例,强调听说能力的检测。提升考试本身的质量,做到公平有效地检测出学生真实的英语水平,重视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矫正,促使教学工作的改善。建议引进外地乃至海外的优秀经验,丰富目前的教学成果评价体系,审核重大考试的命题设计,避免单一的考试形式,同时重视对日常教学活动的必要评价等。

参考文献:

[1]贺双.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长江大学,2013.

篇9

适度的挫折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可以帮助人们驱走惰性,促使人奋进。挫折又是一种挑战和考验。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超越自然的奇迹多是在对逆境的征服中出现的。”

如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从童年开始便多灾多难,在母腹中只呆了七个月就早早来到了人间。后来,天花又把他变成了麻子,猩红热又弄坏了他的眼睛。但他凭着顽强、坚毅的品德发愤读书,学习成绩遥遥领先于他的同伴。后来因父亲欠债使他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他就边自学边研究天文学。在以后的生活中,他又经历了多病、良师去世、妻子去世等一连串的打击,但他仍未停下天文学研究,终于在59岁时发现了天体运行的三大定律。他把一切不幸都化作了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以惊人的毅力,摘取了科学的桂冠,成为“天空的立法者”。

而对于弱者,挫折成了他们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在这条沟旁边徘徊、唉声叹气。却没有想到这条沟正是他们自己给自己挖的。他们没有勇气面对挫折,因而也无法去继续闯荡,自己放弃了很多本能得到的东西。曾经有一位日本青年,到一家大公司去应聘,得到的消息是没有被录取。他在绝望中准备自杀,自杀未遂后才得知“没被录取“是由于计算机故障带来的误报。正当他接到聘书喜形于色之时,一纸解聘书又飞到他手中,说他不能很好地面对挫折,必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想想看,这位青年的成功机会就在他识字己手中,他却因为承受不了挫折,而让这机会从他指缝间溜走了。没有勇气接受挫折的挑战本已积累起的成功的筹码都会失去它的份量,而新的筹码你又不能拿到,那么怎么能达到成功的顶峰呢?

有时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遭受的挫折很大,但是和在双腿残废、双目失明后仍坚持以写作进行斗争的保尔?柯察金比一比,和身患绝症却依然乐观面对生活的抗癌明星们比一比,和在腥风血雨的革命年代义无反顾地赴汤蹈火的先烈们比一比,我们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难道不应该像他们一样微笑地面对挫折,勇敢地向困境挑战么?

篇10

[关键词]抽象 太空美术 肌理 表现

一、太空美术的起源及发展

太空美术又称天体美术,是建立在现代天文科学和宇航科学的空间探测及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绘画的形式来展示宇宙天体的真实景色以及未来人类更深入认识太空的构想。(《科学在传播中与艺术的互动——太空美术的形成》作者:张品 中国学术信息网1994-2010。)

太空美术是在天文学研究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虽然形成时间不长,发展历程却很久远。早在1609年,伽利略就试图通过改造的望远镜来观察天体,并描绘出人类历史上第一幅关于天体的素描写生《月面图》。在这之后的二百多年里,由于摄影技术尚未出现,天体素描画就成为这一时期天文学家研究的记录手段。但是这一时期的绘画是以记录和研究为主的复制写实,和太空美术的概念相比,在审美情趣和表现意识上还略显晦涩。

1711年,意大利美术家克雷绘制了关于太阳、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以及彗星的8幅油画作品。当然,太空美术的形成,不仅是一种美术语言的表达就足够成形,美术家们对于太空美术的创作还探寻了其他的创作形式,如1865年,凡尔纳创作出版了天体铜版画《从地球到月球》。

至1893年,摄影术诞生后,作为记录天文学研究的天体画逐渐被摄影术所取代。然而摄影术却成就了天文美术家们,他们开始寻求在科学与艺术审美共生的立足点。以美术的形式诠释科学知识,也以科学的完善来充实艺术内涵的扩展。如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觉》中所说:“在艺术中,人的心灵运用一切有意识和无意识的能力去接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并给这些信息赋以形状和加以解释”(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638页。)。

天体画的逐渐退役,反而促使了太空美术向艺术性的方向发展起来。太空美术家开始寻求科学与艺术的契合点,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融入自我对客观的理解,以及选择不能的创作手法来表达他们的作品而非记录。比如,法国画家特鲁夫洛的15幅天文作品首次成为科学美术作品和教材,并且在1895年发表的《大众天文学》中刊登广告来宣传这部画集。德国画家克兰兹也创作了一些天文美术作品,发表于《宇宙和人类》。天文美术家和天文科学普及工作者吕都,在二十世纪初期拍摄和绘制了多幅作品分别发表于英国和法国的书刊上,用来普及天文知识。这些著作由法国著名的拉鲁斯出版社以巨开本的形式出版。其中包括《天》、《在别的世界》、《天文学——天体和宇宙》(《太空美术与科学普及》,作者:李元《科普研究》第2期2006年6月,44页。)。

美国著名太空美术大师邦艾斯泰也深受吕都影响,创作了大量的太空美术作品。他于1944年《生活》画报上发表的名为“土星世界”的组画,排除了图解说明的性质,而转换成为真正艺术的形式,也成为太空美术成为专门的绘画领域奠定了基础。1946年,他又创作了《月球旅行》组画,以及与火箭专家冯·布劳恩等合作的《征服太空》、《征服月球》、《火星探测》等系列图书画册。

进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后,随着航天技术的提高,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加深,太空美术进入了大发展时期。1957年10月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发射成功。1964年,前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第一个离开飞船走进太空,特别的经历,使他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太空美术家。他与另一位太空画家科洛夫于1984年,合作出版了著名的《人和宇宙》大型画集,收录了近百幅太空画作。

同时期在太空美术中做出卓越贡献的还有很多。如英国的哈代出版的太空画集《星球世界的挑战》。日本被誉为“东方之星”、“日本的邦艾斯泰”的岩崎一彰,与美国科普作家阿西摩夫合著了《宇宙美景》画集。此外,还有美国的米勒、麦考尔等天文美术家,分别在结合科研的画册出版、油画、壁画等多种绘画形式找到了太空美术的语言和表达,也为太空美术的发展再增成果。

二、中国太空美术创作发展

建国以来,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太空美术也逐渐被重视起来。李元作为天文学家、天文科普专家和北京天文馆的创始人,将大量的国外太空美术作品收集研究,展示给国人。也培养了中国第一批太空美术家,其中就有我国本土著名的太空美术画家喻京川。1954年,李元与卞德培合编了一套大型科普活页图册《天文学图集》,图集中收集了大量的天文图片资料,成为迄今为止收录最全面的天文科普图册。李元又于1984年,在世界著名太空美术评论家、美国宇航博物馆前馆长杜兰特等人的协助下,组织了颇受关注的“宇宙画展”和“宇宙在召唤”太空美术展览。这次展出奠定了太空美术在中国发展的基础。

被称为天文奇才的闵乃世,将天文教育形象化,较早的编撰绘画了大量的天文科普读物,并将天体绘画融入了设计装置艺术的元素——擅长以独特的设计手工和绘画直观的展示天文知识。

深受李元对太空美术的的热情影响,喻京川较早的成为太空美术的探索者。1997年,在北京举行的“97’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中的“科幻美术作品展”中,喻京川以他的《鹰巢探幽》等30幅作品与世界太空美术家列昂诺夫等人同时展出。

此外,天文摄影家周熠君将天文观测与摄影技术相结合,创作了大量充满梦幻色彩的天文摄影作品。他也以不同形式绘制了大量的数码和素描太空美术作品。美术家吴同椿为中国画创作与太空美术构建了一座桥梁。他的作品立意于太空,深受艺术界与天文界的认可,先后被各地天文馆邀请出展。

2008年,美术教育家张鹏教授将科学与艺术的思想联系起来,提出了《油彩艺术的观宇架构》的科研课题,并创作百余幅油画创作,先后举办了三次课题阶段性成果展,其中包括广廷渤的油画《天眼》、张鹏的油画《冰河世纪》、巫晓疆的油画《绚丽的中子星》等作品,从不同视角,不同油画技法和手段表现了画家个人对天文天象的理解和诠释。同时,创作团队发表了多篇的学术论文,包括刘晓红的《新的冲击》、张君的《乾坤万里眼,时序百年心》等。(《仰望星空》主编:张鹏,赵慧平,刘凤山,沈阳出版社 2009,12)此次课题的展开,也揭开了中国太空美术的新方向,一方面,它以课题的形式,集中了一批画家和美术爱好者参与到自然天文与艺术的结合的研究探索中;另一方面,它也发展了中国太空美术的艺术形式,由之前较为单一具象的表现形式发展到以油彩为基础,画家主观想象和主观表达深入其中的多角度、多风格的表现。至此,太空美术创作在我国,出现了抽象的油画表现形式。

三、国内抽象天体油画的创作特点

太空美术,是以科学的形式升华到艺术的层面的一种创作,它既需要创作者尊重科学事实,了解掌握已有的科学知识现状,又需要创作者发挥自主的想象力和分辨力,去完善科学成果和探索路程并发现未来的发展方向。它既要与科学同行,又要走在科学以先,又可以是一种时空倒置错位。

所谓抽象, 朱光潜《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抽象就是‘提炼’,也就是同志在《实践论》里所说的‘将丰富的感觉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工夫。’”(《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朱光潜,《中国社会科学》1980,第二期)可见,抽象就是指从许多的事物当中,舍弃他们非本质的个别属性,抽取出其本质共性的东西,从而形成一个概念或者一个象征性的符号。是一个由从共同本质出发来加工提炼的结果。进而,我们说抽象绘画,也就是在与具象画相比之下,更为简明的对与事物的加工提炼与概括的绘画。太空美术家喻京川把太空美术分为三类:一是建立在科学研究,且完全遵守科学事实基础之上的太空科学美术;二是以科学幻想为主,具有预测和前瞻性的太空科幻美术;三是以纯幻想为主,表现抽象的太空世界以及人的内心世界、潜意识的太空意向美术。

国内太空美术中的油画创作有相当一部分抽象形式的作品。与国外不同,国内的创作,常以现代天文成果为基础,结合画家对于成果之外的设想,创作结合画家的内心情感。与国外相比,以英国的著名太空美术家哈代的作品来说,他喜欢把历史故事或者是太空幻想加入创作中,注重结合上的分布与形式感,作品的叙事性和故事性较强。东方人保守传统更注重传统的传承,喜欢遵循事物的本质,使事物看起来合情合理,画面也总体现着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的基调,较比西方人选材的大胆直接、切入主题的特点,显得婉转而隐晦。正因为如此,早期的中国的太空美术家选择了中国传统的中国画表现形式。国画独有的渲染特点在表现宇宙的空寂非常适合,也表现出了中国绘画质朴纯真的一面。但是绘画材料的选择上,水墨轻薄的特质也有其在厚重质感上表现的局限性。这也促使中国太空美术向更多表现手法的探索中前进。

油彩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因其自身色彩的饱和度高,提高了画面的光鲜度;另一方面也更容易于厚度和空间表达。国内太空美术的抽象油画创作大多寻求一种肌理厚度来表达人们对未知事物的猜测,更寻求在光源色彩之上有一种厚重感来表达对宇宙奥秘的理解。如《冰河世纪》,画家在创作中较多的选择了肌理质感来处理他的画作品,使画面显得厚重并且视觉冲击力更强。肌理油画的技法并不是简单的油彩颜料堆积,它需要在色彩创作以前有明确的构思和起草,强调以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基础,注重写生素材和思想的积累。这种技法注重于底子的制作,与使人想起美国画家费欣的油画创作。但费欣的油画受到俄罗斯传统油画影响,选用厚实快干的底料做底子,适合于快速层层堆厚的表现。《冰河世纪》的肌理干湿结合,稀释的部分却任由颜料流淌在画面上,一部分自然,一部分人为,将二者充分结合自然的表达出效果。同时运用色彩对比和明暗对比,诠释出宇宙间物质色彩及明暗较大的差异和纯粹的真实。

国内太空美术的抽象油画创作,在色彩和塑造上也加强了主观色彩,意在带人们回归到原始朴素的浪漫情节中。追溯其思潮,使人不难联想到德国当代画家安塞尔姆·基弗的创作。作为德国表现主义的先驱,基弗的创作中渗透着对历史及文化的反省和思考,深受二战影响,他努力正视纳粹时期的恐怖及德国的历史、文化与神话,希望为德国理想主义疗伤,助其复兴。安塞尔姆·基弗在绘画上有很大的抱负,他渴望用绘画来重新界定整个德国历史与文化的发展,以这一点与人类其他某种更高尚的才能和天性相结合,引发人们思考。与画面看似相似的国内太空美术作品《宇宙幻想》相比,画面除了巨大和复杂的肌理使作品充满了力量、给人以震撼的视觉冲击力外,基弗的画面渗透出晦暗的色彩,迸发出一股强烈的历史重量感,给人以威胁和压迫之感,它让我们似乎看到了许多存在于人类灵魂深处的邪恶。虽然两幅作品同样引人思考,基弗而在创作的时候感受到了生命的流逝,而《宇宙幻想》引领我们回归原始的思考,与追寻最质朴特质的人生价值的反思,带我们回到了生命之初,在创作思想和立足点上不同于前者。

我国的油画创作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如雨后春笋,百花齐放,从不同角度去探索中国油画的成长方向。比如中国美术学院的许江教授致力于当代油画创作,依托中国社会发展的契机,融汇了东西方文化思想。他不但吸收西方的经验,而且对来自西方的影响作清醒的文化审视并采取策略性的响应。所以他的作品既不同于马远、夏圭的寄情于物,也不同于莫奈、塞尚的视觉印象。但是许江的作品依然追求一种历史文化上的传承。与许江不同,国内太空美术的抽象油画创作大多落实在了科学知识上,以科学的眼光寻求它们的审美趣味。作品融入丰富的天文科学知识,有着丰富的天文材料和理论为依据,在创作手法上结合中国老子的《道德经》提到的“大象无形”的理论,与荷兰画家蒙德里安所强调的“减去次要、偶发因素,追求一种图像的本质”,并融入了瓦西里·康定斯基在1912年的作品《带黑色的弓形, 154号》中所带有的猛烈冲突的动势和紧张的气愤,给人以生动鲜活的想象,甚至能感受到空间的运动。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大背景下,这无疑推动了新一代在知识信息全球化和文化传播等方面的发展。

四、国内抽象太空美术创作的贡献与展望

太空美术发展到今天,在大的自然界背景下,它是状物的一种;在绘画史的背景下,它与中世纪宗教画相比又是一个叫冷门却被随时关注的题材,同时人类从17世纪到如今对太空的不断认知,也催促着艺术家记录一份这样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太空科学发展史。

抽象太空美术创作以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并解读太空天体的美感,是在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加工,并结合不同的创作技法在抽象天体的质感方面进行了描述。是一种思想认知与科学观念的综合之上,与油彩等综合材料表现手段的双重多层次的结合。它要求作者将物象融汇于心,选择最适合的手段方法来表现作者究其本质的理解;它又是客观宇宙的缩影,不会离开宇宙真理的本质,需要我们在探索科学的同时积极的去认识、去思考;它还代表了我国当代艺术的一部分发展,是一个新课题,一个新方向,更是一个新的审美立足点。

抽象油彩的加入,是我国太空美术首次的创作尝试,它将促进我国的太空美术家,描绘太空景致表现形式的发展和思路的扩展。同时,随着油彩艺术的发展,界定于综合材料与油画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抽象太空美术的表现手段也将在方向和技法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科学在传播中与艺术的互动——太空美术的形成》作者:张品 中国学术信息网1994-2010。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觉》,滕守尧、朱疆源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638页。

[3]《太空美术与科学普及》,作者:李元 《科普研究》第2期2006年6月,44页。

[4] 《仰望星空》主编:张鹏,赵慧平,刘凤山 沈阳出版社 2009,12

[5]《形象思维在文艺中的作用和思想性》,朱光潜,《中国社会科学》1980,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