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4-03-22 18:02: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篇1

文化是民族之魂,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支柱,但凡涉及教育的问题,都不可能脱离文化。学前教育也不例外。我国的学前教育理应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那么,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又称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的思想和精神,是社会各种意识形态的总和,是中华文明的软实力,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乃至教育的根本。

中华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内核,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由儒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多元思想相互包容、融通而成的一个和谐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与每个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与每个中国人的关系就如同水与鱼的关系一般,虽然鱼离不开水,但是“鱼是最后一个知道水的存在的”。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富含哲理,辩证求和,追求神似,讲究意境,无人能运用简洁的语言和文字概括其精髓和要义,如果一定要这样做,也许可以用28个字勉强概括之:禅释因果,儒教人和,易懂规律,道得众合,兵出运筹,医利身心,史能明志。

构成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学说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只是众多学术门派中的一个,但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历程和历史验证之后,它显示出比其他众多学术门派更能反映具有五千年神传文化的历史古国的精神,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主流文化。儒家思想的精髓“中庸之道”以及“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准则都源自中华传统文化,奠定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基础,迄今依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华广袤土地上的每一个中国人。

儒家学术的核心思想是“仁”。

从词义上讲,“仁”指的是二人(“仁”=“人”+“二”),可以理解为二人的相处之道。在《易经》里,“一”代表道,“二”即两条道(即天道与地道),人在生命的道路上必须不断遵循天道、地道,才能修成“仁”。

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孔子主张以“仁”为本体,表现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对父母为孝,对兄弟为悌,对朋友为信,对国家为忠,对人则有爱心。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他认为,“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为恭、宽、信、敏、惠。

孔子所谓的“仁”,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造福的“大仁大义”;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是告诫人们,为人要克制私欲,遵循天理,方可达到“仁”的境界。

中庸是儒家哲学的基础、道德准则和处世的智慧,孔子把中庸称为至德。孔子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要反对过与不及,主张在过与不及两端之间转折和把握一个中点或度,即从量变到质变的关节点,以保持事物的常态。

从历史上看,儒家学说是一种适合于治世的、稳定社会的思想和理论。儒家学说在个人层面提倡君子风范,在社会层面提倡纲常伦理,在国家层面提倡仁政爱民、为政以德,在国际层面提倡天下一家、仁者无敌,因此,它是一种维稳型、秩序型、中和型和进取型的文化,有益于社会稳步发展,有益于国家的安定和谐,有益于世界的和合万邦。

而今,我国进入了文化复兴的发展时期,儒家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具有时代意义的经典的部分,会对崛起中的中国文化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优秀的、精华的部分,也有其拙劣的、糟粕的部分。对所谓的优秀、精华或者拙劣、糟粕的评判是一种价值判断,因此是主观的,是与评判者的价值取向相一致的,是与该文化所处的情景紧密关联的。

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什么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拙劣的、糟粕的部分?从不同的视角或维度来回答这些问题就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不同的评判者对这些问题也会有不一样的答案。

下面所述的仅是笔者认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精华的部分,认定的依据是对当今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具有时代价值,即为当今生活在社会主义中国的人所共认的最核心和最基本的价值。

(1)天之道、人之道,尊重生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重自然的价值,尊重人的价值”,原本就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对待天道、人道的态度,敬畏生命、尊重生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华文化非常有深度的一种觉醒。

深度的觉醒就是人性的发挥,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认识。中华文化早就有这样一种认识,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十分重视生命,这就是所谓的“人命关天”,儒家学说中的“仁”,本意就出于尊重生命。

(2)重民本、求大同,重义轻利

孔子所谓的大同,是指人的道德素质高,其深层意思是人人无心作恶,安居乐业,没有战争,这叫善的大同。用现在的话来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所谓大同和以民为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所陈述的富强的、民主的、文明的、和谐的、自由的、平等的、公正的、敬业的、诚信的和友善的社会和公民道德是一致的。

(3)崇仁义、讲仁爱,恪守诚信

儒家文化认定,人性是善的,人性里本来就包含着“仁”,包含着对人的爱心。孔子提出,应该把人当“人’看,统治者应当把劳动者当“人”来爱护。用现在的话来解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诚即天道”“人言为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是同一意义的。

(4)重道德、讲人格,修身养性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道德、讲人格、修身养性”讲的是类似的公民道德规范。

(5)讲中庸、尚和合,辩证统一

儒学讲究中庸之道,中庸之道的要义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通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以及“五达道”(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和“三达德”(智、仁、勇),成为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人。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以伦理为核心的文化系统。中国人崇奉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讲求和谐有序,倡导仁义礼智信,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全面道德修养和人生境界。可以说,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华文化脉动几千年的核心力量。

当今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接或转换,或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以承载。换言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国人正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的学前教育应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绑定

中西方的文化存在诸多差异,这些差异并不能以孰是孰非、谁优谁劣为标准加以判断。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和民族都不可能丢弃或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任何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教育的价值,是与文化最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些所谓的“教育理念”,包括“学前教育的理念”,不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必须与文化绑定。中国的学前教育应该主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绑定。

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环境、条件和人都不相同,它们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由此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也必然会有诸多不同。例如,由中华优秀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会偏重于讲究道德、讲究规矩,而由西方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则会偏重于强调自主、自我,强调自律;由中华优秀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会偏重于讲究集体利益、讲究“顾及他人,为别人着想”,而由西方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则会偏重于强调“我就是我”“我的事情我做主”,强调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强调个性张扬;由中华优秀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会偏重于“和”“合”,“求大同,存小异”,而由西方文化演绎而来的学前教育价值取向则会偏重于强调竞争,强调“独占鳌头”“我最行、我最棒”,强调“与众不同”……

篇2

在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中《文学翘楚》一课时,我紧紧围绕月亮这个意象引导学生感悟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体会月亮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内涵。

李白现存的诗作中约有四分之一与月亮相关。在李白的诗中,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月亮承载着不同的含义,其中都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情感。不同诗中的月亮代表着不同的意蕴,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李白诗中的月亮是饱含友情的月,我选取了《月下独酌》中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让学生将这三首诗联系起来,感受作者与月为伴,以月为友的情感。深刻体会在孤独时,月亮是知心朋友;在独行时,月亮是贴心伴侣;在思念朋友时,月亮又化作信使。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亮不仅仅是一个物体,还是思念者的朋友,寄托着浓浓的友情。

李白诗中的月亮还是寄托乡愁的月。当诗人背井离乡,甚至漂泊在异国他乡的时候,月亮经常会出现。为什么思乡会想到月亮呢?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圆时即是团圆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所以,明月升起,远在他乡不能与家人团聚的人们会感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所以人们才会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在中国,月亮承载着人们对节日的美好想象,包含着人们对友人的无尽思念,更寄托着每一个中华游子的思乡之心,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篇3

1088年,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的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诞生之时,把培养职场人士作为其功能,在此后长达700多年的时间里,“人才培养”成为高等教育的首要功能。到19世纪德国洪堡大学时,科学研究和教书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大学开始具有第二大功能“科学研究”。20世纪30年代,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又提出将“服务社会”作为大学的新功能。至此,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作为现代大学的三大功能稳固下来,大学从社会边缘进入社会中心。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世界正经历前所未有的一体化浪潮,人类经济生活的趋同使得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愈发重要。大学除具有传统的三大使命之外,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其又一重要职能。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校长伯代尔教授认为:“21世纪的大学不仅要担负起保护知识的重任,也要担负起保护文化遗产和向人们解释不断增加的含混意识的责任。”[1]英国牛津大学校长鲁卡斯教授认为,大学具有传播知识、促进文化交流的功能,“大学的首要功能是保持那些国家特有的文化,并促进其在与其他文化相碰撞中或是相互理解中的有效结合。”[2]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认为:“守护、传承、创新软实力(文化)已是大学必须承担的新功能……这个功能实现得如何,不仅决定着大学的水平与质量,也决定着她对国家和民族的意义。”[3]这样的认识不仅在教育领域渐成共识,而且从国家社会发展的长远来看,有识之士对其认识也已达到了新的高度。正如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指出的: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传承创新文化是社会赋予大学的光荣使命,更是当代大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过程中,大学也应发挥积极作用。

二、大学教育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内涵

一般而言,大学教育包括专业基础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大部分,专业基础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人文素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责任意识、创新精神,从而实现塑造完善人格的目的。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其核心内涵是对于人的塑造、伦理道德的强调以及社会的维系,特别是对于文化传承的主体———人的教化、规范成为其本质要求之一。从这点来看,大学教育特别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教化所追求的目标是相互统一的,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互融性。

1.德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伦理道德观念的当代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德”的内涵与功能、特点与表现,以及人在追求实现高尚“德性”的路径方面均有着大量的阐述。《大学》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德”在文化教育体系中的第一性,要求个体彰显美好的品德,进而推己及人,普及天下,实现真正的亲善,最后达到至善的境界。由此,足见道德教育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德是传统文化存在发展的重要根基。紧接着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项实现“至德”的具体步骤,同时也是对“德”的八种层次划分。这八个层次前后紧密联系,意义顺承递进,为我们勾勒出了儒家弟子修身养性,完善自身道德,实现自我价值的完美途径[4]。孔子“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曾子“吾日三省乎吾身”;孟子“我善养吾浩然正气”等,都是要求人时刻审视自己,用浩然正气荡涤灵魂。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对于个体品德的塑造意义在当前大学教育中有着重要的现实体现,德育教育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其着眼点是基于当代社会发展实际而提出,其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人格品质、责任意识、诚信守纪的现代大学生。从其要求出发,我们能从中国传统德育观念中找到阐发原点。如我们在教育中对于社会交往中讲求诚信的鼓励,对于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科学追求等,都是当代大学德育的应有之义。在一定意义上来讲,当代德育内涵更加丰富,也更具时代特征。因此,大学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在当代的重要传承形式,传统文化也为今天的德育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

2.爱国主义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中家国观念的升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更多表现为一种“家国”观念,即把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建立在一种道德基础上。传统文化中表现出的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千年历史。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历史人物表现出的高度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正如季羡林在《沧桑阅尽话爱国》一文中所说:“中华文化的精髓何在?我自己的看法是有两点:一个是爱国主义,一个是讲骨气、讲气节,这两点别国不能说没有,但是中国最为突出,历史也最长。”[5]今天,爱国主义鲜明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传统文化“家国”观念在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的一种传承和升华。对于教育来讲,爱国教育既要具有传统爱国主义的精神品质,更要充满对于国家民族发展复兴的坚强信念,坚持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是当代大学爱国主义教育新的发展。

3.创新教育是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精神的时代凝练。中华文明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未中断、传承至今的文明成果,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文化中蕴含着一种积极进取、与时俱进、自我创新的精神。《周易》的“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表明天地万物此消彼长,与时俱进的道理。《礼记》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说:“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些都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一种创新思维。翻开历史,从经济、政治再到科学领域,改革创新的故事层出不穷:秦国商鞅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北魏孝文帝改革,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四大发明等等不胜枚举。到了近代,康有为将创新观点发挥到极致,他说:“夫物新则壮,旧则老;新则鲜,旧则腐;新则治,旧则板;新则通,旧则滞,物之理也。法既积之,弊必丛生,故无有百年不变之法也。”[6]历史上无数次的政治改革、经济成就、科技发明,就是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发展的结果。发展至今,创新依然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重要主题,创新始终是当代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创新已成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大学创新教育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创新思想的同时,进一步结合时代要求,不断拓展视野,在学习继承中学会创立新知、与时俱进,培养出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新型创新人才。

三、大学教育形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路径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环境。应利用各种文化资源,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渗透于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增强学生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自觉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

1.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精品课程。一方面,目前的“两课”教学中要尽可能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寻求基本原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点。另一方面,调整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在公共基础课程体系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并作为必修的通识课程,使传统文化传承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山东大学从2001年起就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中华民族精神概论》课程,并规定为全校性的公共选修课,拓展了以基本原理等为主体的传统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传承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益尝试。

2.搭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平台。高校要充分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普及与传播,如举办“国学大讲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与师生交流,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传习传统技艺等活动,增强师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悟。此外,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组织学生对文物古迹、风俗习惯、民间文化传承人进行调查采访,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自觉承担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3.营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氛围。注重校园景观对传统文化氛围的渲染作用,如建设文化长廊、主题雕塑、民俗风物展等,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融入校园文化景观。同时,加强身边典型的发掘、培育和宣传,通过评选“大学生自强之星”“感动校园人物”树立师生身边的榜样,挖掘先进人物身上展现出的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激发师生践行传统文化的热情,在校园中形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场域和氛围。

四、大学教育主体: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

篇4

一、语文教师要自觉做民族文化认同的构建者并具有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语文教师要自觉承担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自觉做民族精神的建设者,弘扬者和传布者。我国有着悠悠5000年的灿烂文化,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传统文化知识,尤其要对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史了如指掌,语文教师要喜欢读书,特别是要读好的与教育自身历史发展息息相关的中华经典著作,作为语文教育的实践者,语文教师更要充分尊重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语文教学后期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把学语文与学历史紧密结合在一起,让我们的语文教育观念既蕴含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同时也渗透着中华民族璀璨历史文化。

二、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加强经典著作的推介和引用

汉语语言的学习是母语的学习,教师除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修养外,还应该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母语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随着我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外语学习受到空前的青睐,而母语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并出现了一些不太正常的现象,比如传统语言有逐步丧失的趋势,母语表达有被弱化的倾象等。母语意识的淡化,极易造成民族意识的削弱,进而影响到年轻一代的民族认同和文化自觉。因此,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这一切,并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对母语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度的兴趣,进而养成日积月累、乐此不疲的学习习惯,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祖国经典著作,作为古典文化的四大名著,我们中学阶段应该要求学生安排合适的时间去阅读或观看有关四大名著的影视,这对学生文化的熏陶有很大的帮助。

现在许多学生对卡通漫画或街头小报这类书籍较感兴趣,原因是它的幽默风趣。但在我国的名著里,却蕴含着一座巨大的知识宝库,她的朦胧与深厚正等待我们去探索。因此课堂上不失时机的推荐和引用祖国经典名著,是弘扬传统传统文化的最好途径之一。现在初中阶段虽不需过多的研究探讨,但也能为以后的高中、大学的精读打下基础。

三、重视阅读,深挖教材中的文化内涵,品位文化的意蕴

我们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诗词、小说、散文等古代作品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现代文化知识也积淀着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经典,吟咏美文,传承文明,提高语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也可融思考于其中,蓄能力于其中,寓创造于其中,一举多得。不仅如此,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还要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运用适合学生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他们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语文教师不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挖掘教材蕴涵的文化内涵。①从课文注解及阅读提示入手,挖掘有关文学常识及文化背景;②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③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及文化背景及意趣。

我们苏教版的语文教材的选编语文有反映风俗人情的,有校园生活的,有理想信念的,有传统美德的,有人文关怀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字里行间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等这些取之于丰富的思想和文化积累。语言文字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传达着生活信息,闪耀着文化彩的光芒。当我们去精读一部部经典著作时,也就等同于贴进了中国文化,因此,语文老师就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文学阅读提高审美情趣的品位。让学生作为阅读的主体,用心灵取感受,去凸显文本,从而发现文体中所蕴含的美进而欣赏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篇5

二、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大都不是很明白什么是传统文化。他们觉得是不是古诗,古文,古代文学常识就是传统文化。其实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是现代文化的基石。但可惜的是,今天我们的孩子对它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了书本中的李白杜甫,背的一首首古诗上。在孩子的生活当中,传统文化变得只是应付形形考试。我认为,要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必须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去感知,如传统美食粽子可以让学生了解端午节、屈原等;月饼能让他们联想到嫦娥奔月等民间经典故事。还有剪纸,皮影,戏曲等民间传统文化。营造文化氛围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当涉及到传统文化课文教学时,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同时,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音乐或影像资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的精湛与美妙。

三、加强教师在课内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介绍及应用

在让学生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我们就要从自身认识到什么是中华的传统文化。比如:在教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首先得让学生知道本文的作者及其时代,然后要让学生知道作者是在重阳节时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所写,最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探究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中華民族的传统文化。诗中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让学生也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习俗好奇不已。课下,他们都主动地去查找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其它节日的民俗风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自觉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又例如: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诵读、写作等比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力求让学生们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同时培养了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诵读

诗词及是传统文化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巧妙利用这些古诗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而诵读则是最基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诵读就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出作品的独特神韵。它对于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古语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上强调量的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熟读,才能自悟其义;只有广读,才能下笔如有神;也只有这样,才能传承文化的经典。

五、加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文化来源于生活更实践于生活,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来一辈辈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精神文化财富,所以,我们不是仅停留在经典中,而是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在人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要更好的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例如,在重阳节的时候,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以及其相关的习俗包括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等,让学生知道这些习俗在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都有体现;在中秋节的时候,组织学生赏月吃月饼,并朗诵李白的《月下独酌》、孟浩然的《秋宵月下有怀》等诗篇,进行诗文的熏陶。在端午节的时候引导学生查询端午节相关的资料,了解屈原、伍子胥的事迹,用这些有趣的活动来让学生去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六、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

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篇6

一、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影響 

在对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一)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属于道德文化,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体系。如今,青年学生的价值追求和价值观念呈多元发展,出现了一些道德迷失的现象,因此,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工作需要寻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资源,以此来弘扬中国的传统美德,规范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 

(二)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源泉 

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资源可以作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源泉。如,农业社会中“仁学”的内涵,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做人之道,都可以作为青年学生的道德教育源泉,同时通过提炼、转化,可以将其合理因素渗透到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中,进而构建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体系。 

二、不符合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作为农业社会的政治附庸,中国传统文化也表现出较强的农业社会特征,传统文化中部分伦理道德内容也趋向于对封建礼法的学习和对个性的消弥。因此,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与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相一致的内容,如诚信观念、礼让观念、敬老爱幼观念、尊师重道观念、团结友善观念等,也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内容,如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等级观念和以“三从”“四德”为中心的男尊女卑观念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青年的伦理道德教育一方面要甄别传统文化中符合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教育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和内涵。另一方面,要甄别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内容,对于传统文化中激进、落后、阻碍当今社会与人发展的糟粕,则应摒弃和改进,以适应当代青年学生的伦理道德 

教育。 

三、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积极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在对青年学生进行道德伦理教育的过程中,要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其成为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始终贯穿着一种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先公后私、重义轻利的思想,并渗透着“尚公”“公忠”的道德思想,表现出为国家、为民族、为整体的利益不息奋斗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种胸怀天下的情怀也正是青年伦理道德教育的民族根基和思想根源。在伦理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引青年学生以前人为榜样,培养学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树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构建爱国家、爱民族、爱人民的道德品质,强化青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谦虚礼让精神的延续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国人自古讲究谦恭礼让,谦虚礼让也成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民族特色。“虚己者进德之基”“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等,都将谦虚作为自我修养的原动力。面对当代青年学生,可以培养青年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道德规范,培养其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谦虚礼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品质,也是形成和谐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面对青年学生,谦虚礼让也可以表现在对待学习、知识技能的态度上,激励青年学生不断追求,不耻下问,克已让人,宽容待人,并以此来践行青年学生伦理道德的行为规范。 

(三)诚实守信精神的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将诚实守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言必信,行必果”,“以诚为本、取信于人”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也是当代青年学生伦理道德教育、诚信教育的内容。挖掘这一传统文化资源,对于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协调各种人际关系及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3002001

高中语文教学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如何认识高中语文中传统文化的形式,以及如何更好地通过高中语文教学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需要进行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有些学者把中国传统文化划分为更细的三个方面:物质文化、社群文化和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有具体的载体,比如饮食、服饰、建筑、文物等;社群文化则主要指人们的道德观念、意识形态、行为规范以及社会规则等;精神文化则指的是传统的学术思想、文史记录、宗教体系、医学积累以及书法艺术等内容。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形式

从小学到大学设置的语文课程,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的有效载体,传承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一代人的责任。高中语文具有承上启下、系统学习的作用,它不同于小学的初级形态,也不同于大学的自学形态,是由语文教师进行系统传授的课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材的选取以及语文教师自身的修养都是比较重要的。

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体现可以归结为五个方面,具体如下表。

传统语言文字《语言文字应用》

古代文学必修的古代优秀诗歌、散文、文言文、辞赋;选修的《先秦诸子散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国历代诗歌散文欣赏》

传统学者文章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

传统艺术书法欣赏、绘画欣赏

传统民俗文化《中国民俗文化》

具体解释为,传统语言文字包括早期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以及草行书等传统文字与书法;古代文学则如表中所述,包括优秀的诗歌、散文、文言文、辞赋等,比如屈原的《离骚》、孔子的《论语》、诸葛亮的《出师表》,以及涉及《左传》《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水浒传》《红楼梦》等典籍的诗篇;传统学者文章则有中国传统文化演进的意味,比如鲁迅、朱自清等人的文章;传统艺术指的是书法、绘画艺术等方面;传统民俗文化比如凤阳花鼓、社戏等。

可以看出,高中语文教材中,我国传统文化以文学艺术为主体,科学技术方面所占比重较低,这主要和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形式以及普及的接受度有很大关系。

三、高中语文教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现状的思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文化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在高中语文教材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与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有冲突的一面。

思考一:多元文化的冲击。外来文化有其可取之处,内在文化也有值得珍惜的精华。韩流、美剧、欧洲文化等多元文化的浸染,使学生一方面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其中不良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对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同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予以传承发扬,内外兼修,平衡发展。

思考二:教师教学功利性的问题。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师大多随社会风气,主要以应试教育为主,高考不考的不讲,高考之外的不讲,只讲高考重点区域,完全失去了对语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重之心与责任,对学生的影响较大。高考看总分的问题不改变,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难以走上正轨,应该确立单门课程修养达到一定水平就可进入大学的通道,为偏科的学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机会,也榕嘌高水平的继承者做储备。

思考三:学生兴趣的引导问题。由于社会功利性、世俗风气以及手机、网络游戏等的影响,一些学生专注于外在的炫耀,丧失了内在涵养的培育。我们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学生欣赏像《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节目。

总之,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过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让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从而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世英.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高考(综合版),2013(4).

篇8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2-0035-02[作者简介]吴一戈,男,广西上林人,本科,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明亮镇第二中学教师,中学一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不论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的发展、创新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个人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助于自己健康人格的形成。语文由于其学科特殊性,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上具有天然优势。初中生正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能够帮助其形成健全人格。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具有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包含了很多的传统文化知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初中文言文的学习仅停留在对语句、古文知识上,对传统文化部分则没有充分重视。因此,教师在进行文言文教学时要把其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文言知识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理解文言文知识的同时感悟传统文化的精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和案例,就如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简要分析。

一、因文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偏向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讲解,涉及文章表达的思想时则一带而过或依照教学模板笼统说明,这极大影响了学生对文言文中所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利用好文言文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根据文言文的具体内容找准重点,因文而异地进行分析。

以《陋室铭》和《爱莲说》为例,这两篇文章是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顺序前后相连的两篇文言文,在一般教学中,教师通常将两者共同总结为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而不会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说明。这样一来就容易导致学生的模式化思维,并没有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淡泊明志的思想,更谈不上传承了。掌握这两篇文言文内容和具体表现手法上的差异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中的传统文化要素。《陋室铭》中作者明写“陋室”,实写“德馨”,“陋室”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极其简陋,但作者却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对比,突出“何陋之有”和“惟吾德馨”的高尚情操,其表达的淡泊明志、洁身自好是一种人为的、带有隐世意味的甘于淡泊之思,即离开浑浊混乱的地方,生活在简陋单纯之地的隐逸情趣。而《爱莲说》则不同,作者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并没有要躲开污浊世道的意思,而是在这尘世间努力保持自己的节操,这与《陋室铭》表达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思想。《陋室铭》在人生失意中有豁然达观,而《爱莲说》则显露出坚持自我的坚毅品格。教师在教学中切不可将二者的内涵简要概括,应根据具体内容进行说明。通过深入分析两者的异同,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淡泊名利的情操,而且也会学到传统文人乐观或隐忍的品格,这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至关重要的。

二、创设情境,设身处地体会文化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来弘扬传统文化之中的优秀元素。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仅仅依靠教师讲解课文内容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积极营造教育氛围,让学生能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引导学生体悟传统文化。

以《出师表》为例,文章表达了作者的忧虑及以身许国、忠贞不贰的爱国之情,这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要帮助学生理解这一感情,创设环境、渲染氛围十分必要。在教学《出师表》时,教师应先要求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了解诸葛亮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了解他写《出师表》的目的。大体了解写作背景后,再理解文章中表达的爱国和忠贞的传统文化情怀就容易了。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文中表达诸葛亮出身、忧叹和表达思想感情的句子(分别是“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并让学生结合这些句子和时代背景设想:如果你是诸葛亮,生活在这样的乱世,对恩人的知遇之恩应如何报答?如果你是刘备或者刘禅,看到诸葛亮的行为你会有何感想?这样学生就可以设身处地地理解到诸葛亮行为和思想的伟大,也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传统文化中的忠贞和爱国思想,甚至可以明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

三、课外扩展,深入理解传统

课堂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明白文言文中所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情怀,而要加深理解并最终能够传承这些优秀的思想文化,则还需要依靠课后的扩展和巩固。在实际教学中,课外扩展有多种形式,如对比阅读、课后调查、节目排演等。如《岳阳楼记》,文章表达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而“仁爱”思想发源于儒家,教师在此可以安排学生比较《论语》《孟子》中的相关内容,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进一步让学生理解“爱”这一传统文化要素的不同表现,使学生明白应在能力范围内用实际行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自导自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自然会搜集相关资料,而反复念诵“台词”则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愚公的坚持和毅力,学生自然就接受了其中体现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教学承担着传授传统文化的重任,也承担着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任务,这要求每个语文教师掌握并传授教材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素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篇9

引言

在现代社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形势下,企业为了更好地提升影响力和知名度,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关注广告宣传。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平面广告设计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也是一种具备较强视觉冲击力和信息传播力的形式。平面广告作品本身画面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可以更好地对视觉信息进行传达和交流。平面广告设计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同时也涵盖了艺术美和文化性的特征。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对于传统文化要素进行融入,可以更好地体现我国传统文化气息,并且具有独特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可以达到不同的文化传播效果。

平面广告设计中传统文化因子的应用的必要性

每个民族自身都有着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正是由于这些文化历史的差异性存在,这才形成了不同的民族和多元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具有包容性、独创性、保守性、统一性的文化体系,同时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源于过去,同时对于现在和未来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在新理念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应用也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发展。平面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从业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本身会受到多种文化思想和文化氛围的影响,而传统文化正是众多影响中较为重要且深远的一个影响。传统民族文化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进行应用,可以更好地对于广告表现形式进行充实,同时也可以对于平面广告的内涵精神进行更好地丰富。

对于传统文化观念进行合理应用

在平面广告中对于传统文化因子进行应用,要结合当前我国人们自身思想观念的特点,并且对于传统文化中和人们心理密切相关的内容和联系进行深入的探究和精准的应用,这样才能对于传统文化的特色进行体现,同时也提升广告作品的受认可程度,提升传播效力。在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底蕴进行不断地渗透,并且设计者同时也应该对传统文化进行不断地探究和分析,结合当代平面广告设计的特色,对于传统文化的应用进行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从而达到提升平面广告作品影响力的目的。对于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的作品来说,其本身必须要具备特色,这样才能引发更加深度的认同。平面广告作品中,对于传统文化因子进行应用,可以更好地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和观念进行体现,同时让欣赏着产生对这种价值的认同,这样才可以实现下一步对商品进行关注的意识。优秀的广告设计理念下,传统文化因子的应用可以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进行体现,这样可以更好地淡化商业色彩,让广告本身富有文化和内涵,提升视觉审美效果。

传统文化因子的影响分析

第一,儒家文化的影响。在平面广告设计中,儒家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情感的体现上,并且通过色彩来展开象征。这种色彩的应用上,需要从形象以及心理方面来进行融合和塑造。例如,在京剧海报设计中,要根据人物的品行和性格,对于色彩进行应用,背景色则大多采取黑色。颜色本身的象征意义,其通过传统文化进行展现,可以从形象、心理等多个角度,对于涉及理念和思路进行展现。

第二,道家文化的影响。道家文化理念,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清静、优雅的美感,这种设计思路需要更加关注对此类理念的实现。在理念下,黑色的色彩观念是周光耀的体现之一。例如,在山水画设计中,很多平面设计与之相关的内容,都采取这种黑色的色彩观,更加突出对自然美的追求。

第三,民间观念的影响。对于平面广告设计来说,其色彩观念也收到不同民间设计观念的影响。在不同地区,其本身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同时历史的演变也存在差异性,因此不同的民族有着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念,这也应该体现在平面设计当中。在进行平面广告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于民族色彩观念进行认同,同时这也是提升作品的认可程度的重要举措。只有对于民族色彩观念进行正确地对待和尊重,这样才能提升整个设计作品的最终价值。很多优秀的设计师,都已经深刻认识到民间色彩观在人们心目中的重要意义,以名族色彩观为依据,设计出具有民间风格、又象征现代文化艺术的优秀平面广告作品。

结束语

篇10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国劳动人民经历几千的发展而产生的物质财务与精神财富,将其融入到高校的舞蹈教学当中拥有十分中重要的作用。艺术类高校的舞蹈教学是我国优秀舞蹈人才的培训基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人的重要产地。高校的舞蹈教学开设专业的舞蹈课程以及优秀的舞蹈教师的培养,传授学生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目前而言国内的大多少高校的舞蹈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以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的舞蹈艺术人才,在这一过程当中自然离不开对文化的培养,只有具备高超的文化内涵,才可以成为舞蹈艺术家。因此,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舞蹈教学当中更是十分重要的。

(一)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深化学生对舞蹈的认识

舞蹈的艺术精神随着时代的不同它所包含的意义也不尽相同,丰富的舞蹈艺术精神推动着我国舞蹈事业的发展为舞蹈事业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高校舞蹈教学当中融入适当的文化元素,通过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感知对舞蹈艺术有自己的感观与见解,从更深层次去了解舞蹈的精髓,从而对舞蹈有了更深的认识。高校已经开展了众多的民族舞蹈课程,这些课程并不是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学会模仿为主要目标的,而是通过对民族舞蹈的教学,让学生认识了解中国的民俗风情与传统的文化,只有对民族的精神与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才能更好的表演和学习民族舞蹈。若不讲中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的舞蹈教学当中,就不能了解舞蹈精神不能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更是不能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来弘扬舞蹈的文化魅力

舞蹈艺术的魅力虽在是其具有浓厚的文化精神。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甚至是不同的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虽然我们语言不同、信仰不同、理念不同但是肢体语言的表达在一定意义上是共通的,舞蹈作为一门富有艺术气息的肢体动作,其将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融入到其中,实现的文化的交流,世界也随之变小。舞蹈可以说一门综合性极高的应用科学,通过不断的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舞者的表演技巧,但是训练并不能将舞蹈的文化魅力表象出来。在高校的舞蹈教学中实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样一来可以很好的将舞蹈技巧与文化相结合,通过舞蹈表演,让全世界都够了解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这样中国文化就可以走出国门,迎接全世界,与世界建立精神上的桥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舞蹈教学当中,可以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精神文明。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具体方法

(一)文化元素的引入

舞蹈教学活动当中最为基础的是舞蹈技巧的训练。学生只有在丰富熟练的舞蹈技巧的支撑之下,才能够表演出丰富多彩、风格多变的舞蹈。在舞蹈教学活动当中,教师除了要加强学生基础技能培养,还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训练的过程当中对作品的内在感情的认识,结合自身的个性提出独特丰富的舞蹈。舞蹈艺术现在已经广泛的被世人所接触,要提高学生的舞蹈鉴赏能力,只有通过将传统的文化融入的舞蹈教学当中,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舞蹈的认识,才能舞出优秀的舞蹈,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拥有了多种手段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舞蹈教学当中,例如:多为学生播放中国传统的舞蹈艺术,让学生多受到文化的熏陶,让学生从视觉上了解舞蹈艺术,从而得到启发,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舞蹈表演当中。将文化元素引入到舞蹈教学当中,能够舞蹈更富有活力,也让学生对舞蹈艺术有了更深的了解。

(二)教师文化素养的提高

教师一直是教育活动的引导者,要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舞蹈教学中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舞蹈表演水平,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舞蹈教师传授个学生的不仅仅是舞蹈技巧,更是一种对舞蹈的认知与理解能力,让学生可以将感情通过优美的舞蹈动作表现出来,可以说教师的风格与内涵会伴随着学生日后的舞蹈生涯。因此,教师更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将这份文化内涵渗透到学生的内心当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发挥自身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