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范文
时间:2023-04-12 14:58:4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理科综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科目:物理、化学、生物
2.分值:110、100、90
3.试题编排顺序:必修 生物 化学 物理 物理 化学 生物+选修 物理 化学 生物
4.知识考查: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考查,能力就无从知晓、更无从体现。考生能力的展示,就是把试题罗列的问题,通过分析、推理、计算等,最后做出判断或说明。没有知识积累,一切都毫无根据。
5.能力考查:问题解决了,就是能力!所以,分值越高能力越强!
6.挑选未来的经济学家、企业家,因为这些人物最懂得利益最大化。
7.挑选未来的首领、决策者、军事家,因为这些人物最懂得谋略,运筹帷幄。
二、理科综合怎么考
1.拿到试卷后不急着做,先快速浏览一下22题至32题七个大题,主要是看看试题的大致考查方向,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大致轮廓,让自己的大脑潜意识里搜索相关信息,然后开始做选择题。
2.一旦开始做题,就要全神贯注。生物选择题以知识为载体,更多像是在考查逻辑推理能力。当然,推理是要有依据的,题干的有用信息,问题的指向,必须清晰;基础知识记忆的广度、深度与准确度,都是发现、甄别破绽的利器!最忌浮躁、一知半解、断章取义。一句话,要有全局观。
3.理综考试最大的问题是时间必须考虑投入与产出,否则时间就会被浪费;还要有军事家的谋略,不必坚守的阵地果断放弃,能拿下的阵地一鼓作气,速战速决。然后再回头收拾残局、攻克堡垒。做有头脑的经济学家、军事家,使利益最大化、决策最优化。不做赔本的买卖,不做无谓的牺牲。
4.铁人三项的启示:世界铁人三项锦标赛:游泳1.5公里,自行车40公里,长跑10公里。这也是铁人三项比赛的标准距离,按游泳、自行车、长跑的顺序进行。
三、后期复习怎么做
1.掌握扎实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高考所有试题考查的内容都来源于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
2.做题时划出关键词,同时理清题目想要考查什么,识破考查意图,透彻理解题意。自然形成习惯,从而轻松应对各种考试。
3.从复杂的题干中迅速提炼有用信息(最好划线,圈注)。高考试题常涉及复杂的题干,如不能迅速提炼有用的信息,很可能头脑混乱,难以正确作答。平时练习要积累,摸索出解题规律,遇到一般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篇2
1 超纲问题
编写《考试大纲》的目的就在于引导中学教学达到 "教有所依,考有所度。"的目的。所以超纲是高考试题中的大忌。2013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物理)卷有三处超纲,涉及到四个知识点,"变质量气态方程"、"切向加速度"、"电池组并联"和"二极管"。
[例1].如图为某同学设计的喷水装置,内部装有2L水,上部密封1atm的空气0.5L,
保持阀门关闭,再充入1atm的空气0.1L,设在所有过程中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且温度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充气后,密封气体压强增加
B.充气后,密封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加
C.打开阀门后,密封气体对外界做正功
D.打开阀门后,不再充气也能把水喷光
简析:本题要定量计算出密封气体的压强后才方便对相关选项进行讨论。而这个压强的计算属于变质量气体的问题,显然超纲。
2004年前的《考试大纲》,"气体"这部分内容是Ⅱ级要求,且明确规定:应用时只限于气体质量不变的情形。2004年后将"气体"这部分的内容调整为Ⅰ要求。
《考试大纲》中字母Ⅰ、Ⅱ是对各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其含义如下:Ⅰ是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与课程标准中的"了解"和"认识"相当。Ⅱ是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与课程标准中的"理解"和"应用"相当。可以看出,Ⅰ级要求是不作计算要求的,更不要说变质量气体问题了。
[例2].如图,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滑向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
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
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
D.甲比乙先到达B处
简析:本题原本是一个不错的试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从题中也能获取一些信息:轨道光滑,则甲、乙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甲、乙的路径不同,位移是相同的。处理问题的方法也很有代表性:将弯曲面近似看成两个折斜面来处理--甲的加速度先大后小、乙的加速度先小后大;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所围面积所代表的意义来定性确定甲、乙下滑的时间。
但选项A中的"切向加速度"属超纲内容。 虽然这个选项是不符合题目要求的,但这个超纲知识给学生正确答题带来了不必要的心理障碍。"法向和切向加速度"的知识在大学的《力学基础》里有介绍。在中学物理的教学内容里,无论是课程标准还是《考试大纲》都不提"切向加速度"的问题。我们不明白命题者为什么要这样来设问,如果改成"甲加速下滑、乙减速下滑"之类的也是不错的设问。
[例3].如图(a)所示,在垂直于匀强磁场B的平面内,半径为r的金属圆盘绕过圆心O的轴转动,圆心O和边缘K通过电刷与一个电路连接,电路中的P是加上一定正向电压才能导通的电子元件。流过电流表的电流I与圆盘角速度ω的关系如图(b)所示,期中ab段和bc段均为直线,且ab段过坐标原点。ω>0代表圆盘逆时针转动。已知:R=3.0Ω,B=1.0T,r=0.2m。忽略圆盘、电流表和导线的电阻
(1)根据图(b)写出ab、bc段对应I与ω的关系式
(2)求出图(b)中b、c两点对应的P两端的电压Ub、Uc
(3)分别求出ab、bc段流过P的电流Ip与其两端电压Up的关系式
简析:本题有两处超纲的地方,(1)金属转盘在磁场中转动,就意味着有无数条长为r的金属棒在切割磁感线,即有无数个相同的电动势并联。而现在的《考试说明》对电池组的并联是没有要求的。虽然这个并联不影响本题物理问题的处理,但一定会影响学生的答题,由于学生没有学习或掌握电池组并联这个知识点,尤其是思维较好的学生,他要考虑这多个电动势是相加、相剩或其它怎么处理?
(2)本题的电子元件P,虽然没有明说是"二极管",但事实上就是"二极管",这也是超出现在《考试说明》要求的一个知识点。
命题者可能考虑到"二极管"这个知识点超纲,于题没有明确P是二极管,而用"电路中的P是加上一定正向电压才能导通的电子元件"来表述。命题者认为这样回避就可以了,事实上,这样一来就使问题更麻烦了,什么是正向电压?或者怎样加在P上的电压才算是正向电压?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了。一定是沿P的三角形箭头方向?这到不一定,既然没有明确P是二极管,它就不一定按二极管的
相关常识来运作,既可以沿P的箭头方向导通,也可以逆P的箭头方向导通,即P的两个方向都可以认为是正向导通的。显然试题不够严谨。如果在P的尖端方向上加上一个接地符合就比较妥当了。
2 题干与设问不妥问题
[例4].铀核裂变是核电站核能的重要来源,其一种裂变反应是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上述裂变反应中伴随着中子放出
B.铀块体积对链式反应的发生影响
C.铀核的链式反应可人工控制
D.铀核的半衰期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
简析:考试是应试者在命题者提供的特定问题情境下(称为题干),应用所学知识回答
问题的一个方式。题干必须提供足够的信息,让应试者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什么方向或角度去回答问题,而不是瞎猜。本题的不足之处在于,题干指示不明,也不能从题干中提取与选项B、C、D有对应关系的信息。是根据核反应方程来回答问题?还是就裂变的相关问题进行回答?或是就铀核的物理知识进行回答?完全不清楚。如果将题干改为:"有关铀核及其裂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这样就非常明确地考查对铀核及其裂变的相关物理常识。
[例5].研究小车匀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七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简析:本题不足之处:
篇3
【导语】2018年福建高考理科综合考试已于结束了,
说明:2018年福建高考理综试卷使用的是全国卷I,全国卷I适用的地区包括【河_南、河_北、山_西、江_西、湖_北、湖_南、广_东、安_徽、福_建、山_东】2018全国卷I高考理综答案已公布,由于福建高考理综试卷采用全国卷I,所以就代表了2018福建高考理综答案也已公布了。
点击查看:
篇4
一、备考计划
1.统一思想
(1)不允许任何老师要求学生先做本学科的试题,在做题的顺序上,是按照学科完成还是按照顺序完成,应该让学生自己在多次训练过程中,自己磨合自己确定,最终选择到最适合自己的答题顺序。
(2)由于理综学科的特点是知识点多,但题量不大。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本着学科内综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学科内综合的能力,进而在有序的理综训练过程中形成学生跨学科综合的能力。
(3)要形成整体全局的意识,通过抢占学生时间而单科冒进的做法不可取。理科综合应该是一盘棋,每个班的三科老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分别确定自己学科的临界生并三科协商进行分配,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理综整体成绩有所提升。
2.针对指导
理综取胜的关键之一是争取时间。学生最大的困惑时时间不够用,导致有些题其实是会做的,但却没有时间做到而放弃,非常可惜。
(1)如何对待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呢?这是用来区分合格与不合格线的学生。当学科的知识网络尚未完善;概念的界定及识别较弱;课本的一些结论性语句运用不到位时等等。在答题的时候就会在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上花去一些额外的时间,但随着复习的推进和深入,只要学习认真主动的学生完成这部分试题是比较轻松的,基本上略略审题后就可直接作答,节省部分的时间。到了高三后半阶段,学习态度认真的学生这部分的题差距并不会很大。
(2)如何对待为数很少的难题呢?不可否认,难题是用来区分优良和优秀的学生,通常是能力题。有些学生会拿出不做出来不罢手的精神,在这些题目上耗去大量的时间。有些学生瞄一眼似乎觉得是难题就轻易地跳过,这两种做法都不可取。当碰到这类题,我们不要轻易跳过,而是要先思考,尝试给出一个答案,因为,理化生学科各设问之间是有一定逻辑关联的,轻言放弃,过后再来思考,还得从头再整理思路。但是也不能在这些题上耗去过多时间,如果已用去是别的题两倍的时间,一般就要勇于放手,不纠结,但要做好标记,等完成其他题目后,再来专心思考。毕竟,容易题和中等难度题还是占了绝大多数,这样时间利用的有效性提高。
(3)是按学科顺序答题还是按试卷编排顺序答题?不同学生可能优势学科不同,也可选择自己的优势学科先做,先把最有把握的分数拿下,还增强了信心。但分科答题还是按顺序答题,因人而异,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做些不同的尝试,并最终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做法。
3.合理安排理综备课组长的主要任务是安排测试。从高三上学期后半段开始,一直到高三结束,几乎每两周就要安排一次理综测试。从高三下学期开始,每周日晚都划分给理综,测试和上课交替进行。那么,寻找题源确定试题并印制、考试的时间、监考人员安排、阅卷形式、试卷的评讲和考试结果分析等等,应该如何合理安排呢?我校高三有6个理科班,9位理综老师,理化生各一位备课组长,以上的各个环节不仅涉及到和年级的协调,还有和3位备课组长的商定,并组织9位老师合力共同完成。
考试时间和监考人员安排:和年级协调确定用周日晚自习7:30到10:00这段时间。需要9位理综老师共同完成监考任务。
(1)考试形式:究竟是采用网上阅卷还是手批阅卷呢?老师们发生了意见的分歧,有赞同网上阅卷的,认为具有操作的规范性,但其缺点是学生在答题卡上得不到及时的直观的反馈,还要核对小题分或让老师再次明确一些题的扣分情况;有赞同手批阅卷的,认为学生在答题卡上一目了然的知道自己每小题的得扣分情况,但规范性欠缺,网上阅卷每个老师只分配了部分题的批改,其他题学生的答题情况就不太明确了。正因为都有利弊,所以,可以采用先实行网上阅卷,并严格规定学生涂错考号和在区域外答题的都不给分,几次考下来,学生基本在这两方面不再犯错。高三下学期,将采用两者结合的方式,有时网上阅卷有时手批阅卷,可以结合两者的优点。
(2)试题的确定:这是理综测试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通常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各科在套题的使用率上明显上升,而理综考试如果用了老师已经使用过的套题,考试后的数据参考性就降低。所以,原则上,广州市前三年的一模、二模和调研题,由于试题的质量高,所以提前申明让老师们先不要轻易使用。
原则上,在一模前,用的试题是前三年的广州市调研题和一模题和二模题;在一模到高考期间,用当年的广东省各地一模和二模题及前三年的广东省高考题。
二、高考前举办讲座
学生习惯于平时单科考试模式,对理综考试不太适应,每年总有部分学生因考试时的答题顺序和时间安排不合理造成不应有的失误。实际上高三学生在第二学期都会参加多次理综模拟考试,在这些练兵考试之后,就应该基本上形成比较科学合理的答题策略。在高考前夕,可以举办一次针对理综答题策略的讲座,给学生明确的答题指导。
答题顺序方面。对于大多考生来讲,按试题顺序作答是比较普遍的,这样可以避免漏做试题,也相对节约时间。如果有些考生三科水平差异较大,可以按照“得分最大化”原则,做题时可以先做优势学科,既能拿到分数,又可以为非优势学科留存充分的时间。
答题时间方面。一般而言,选择题完成约1小时,生物、化学、物理非选择题各半小时。二卷作答可依照这样一个答题原则:容易题力求全对,中档题少丢分或不丢分,5分钟找不到答题思路的难题标记后暂且放一放,不要耗费大量时间,最后如果有时间再做。
篇5
【导语】挑战人生是我无悔的选择,决胜高考是我不懈的追求。2018年青海高考理综考试已于6月8日落下帷幕,
2018年青海高考理综试卷采用全国Ⅱ卷,全国卷Ⅱ适用地区包括:陇、青、蒙、黑、吉、辽、宁、新、陕、渝、琼。广大考生可点击下面文字链接查看。
点击查看:
篇6
2012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卷化学试题严格遵循《考试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创新中立足基础,注重能力。试题不仅有利于为高校选拔人才,更重要的是为中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在注重对化学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对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试题稳定中求变化,变化中求创新,试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时代性——关注社会实际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已经广泛渗透到科学的各个领域当中,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 2012 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的命制充分运用了新的问题素材、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社会、能源、环境、医药、技术等方面的热点问题,特别关注了与现代化学研究技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内容,突出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地位与责任。如第7题中关于太阳能的利用,蔗糖、淀粉、油脂等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红外光谱仪分析仪器,石油的炼制等;第29题中的环境激素,1h—nmr有机分子结构测定技术,隐形眼镜高聚物等等。通过这类试题的考查,能引导教师和学生对stse的关注,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发展性、时代性以及化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昭示着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这和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精神是相符的。与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同学们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无疑是相一致的。
2.基础性——彰显学科特色
化学科学有着较为成熟的主干知识体系和深刻的学科特色。2012化学试题十分注重考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涉及了物质的量、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与离子共存、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常见金属元素及化合物、常见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及操作、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等相关内容,基本涵盖了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如第7题考查了化学基本概念及化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涉及到太阳能、光能、化学能、绿色化学、糖类、油脂、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红外光谱、石油的裂解和裂化等许多化学基本概念和知识,第8题考查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操作方法的知识,第9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相关知识,涉及到元素的推断、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化合物沸点高低的比较、氧化还原反应、阴阳离子个数比等知识,第10考查了电化学的相关知识,涉及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式正误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和转化率的计算,第11题考查了有机化学的知识,涉及到烷烃的命名、氨基酸的成肽反应、同系物有机物分子式的的正误判断,12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知识,涉及到溶液的ph及与酸碱性的关系,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酸碱中和滴定等, 13题考查了元素及其化合物、离子反应和离子共存的有关知识,涉及到了中学阶段学到的10多种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微粒间的相互反应及其转化关系。四道主观大题除有机题仍比较经典外,其它三题“起点高”——考素质、考能力,“落点低”——解题时运用的知识没超过大纲,体现了命题源于课本而高于课本的原则;第26题着重测试了化学发现思维能力,试题以cucl2晶体及无水cucl2的制备为背景材料,考查沉淀溶解平衡、过滤、蒸发、结晶、氧化还原滴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分数的计算等相关知识。第26、27、28题都考查了学生通过对数据、图表和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将图表中所获取的信息抽象归纳、逻辑地统摄成规律,并能运用此规律进行推理(收敛和发散)的创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三个大题各自承担了考查了化学主干知识的重要功能,第26、27题侧重考查化学理论知识,第28题以有机为载体侧重考查化学实验能力,第29题侧重考查有机分析推理能力。
3.实践性——体现化学之本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离开实验,化学就成了无本之木。实验是化学科学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动力,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是从事化学研究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也是考试大纲对理科考生的重要能力要求。2012浙江高考化学试题特别重视对实验的考查,试题充分体现化学新课程理念,注重对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现在化学实验题的问题设置和探究上,问题的设置涉及实验现象的观察、实验仪器名称的书写、实验操作步骤判断以及实验方案的设计等,形式多样,考查全面。如第8题和第28题着重考查了化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实验基本操作的知识,第8题的的前三个选项分别来自《实验化学》专题三《物质的检验与鉴别》、专题六《物质的定量分析》和专题七《物质的制备与合成》,第四个选项则考查实验室一般事故的处理方法,突出实验安全意识;第28题以苯乙酮的制备为背景,考查了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有关知识,包括蒸馏、洗涤、萃取、分液等实验基本操作;26题考查了过滤、蒸发浓缩、结晶、滴定等实验基本操作。可以说2012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对实验考查的重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涉及化学实验的试题所占分值接近卷面的1/2。
4.创新性——注重课程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线,注重学生
转贴于
的身心发展规律,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新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是:突出基础性、突出时代性、突出科学性、突出实用性、突出实践性、突出灵活性。而20112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在很大程度上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整卷以高中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据,以生产、生活、环保、医药、能源、技术等化学知识的应用为载体,将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等融为一体。ⅰ卷客观题主要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考点,ⅱ卷重在考查考生对基本原理的理解、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同往年的试题相比,今年浙江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更加注重理解和应用,对实验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加强,题目设置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试题充分体现探究与开放,增大了考生思维空间,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5.方向性——引领课改导向
篇7
关键词: 2010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 分析 问题
2010年高考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考试内容为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必修教材与选修3教材,该卷的生物试题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既体现了科学课程的性质,又重视了科学素养的考核。试题紧扣考试大纲的要求,重视能力立意,但个别试题或答案在科学性或明确性等方面有待商榷。
1.考试范围分析
分析上表可知,生物试题着重于“主干知识”的考查,并重视“试题内容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命题不拘泥于考试大纲”的命题指导思想(如选择题6、30(1)第二空等)。必修1、2、3和选修3四本教材与实验的占分比(17.5∶35∶32.5∶15∶15)与课时比存在一定的关系。Ⅱ级与Ⅰ级要求的知识内容比例比上年更高(有对应知识内容的比例分别为60%和15%)。
2.命题立意分析
2.1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考核。选择题1主要考查考生对抗原、疫苗、抗体、淋巴细胞间相互关系的理解。选择题2主要考查考生对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概念、特点的理解。选择题4主要考查考生对动物细胞培养特点的理解。非选择题30(1)主要考查考生对染色体主要成分、DNA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
2.2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核。非选择题29Ⅱ主要考查考生对“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所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必修1教材“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活动的迁移应用;考查考生实验方法和步骤的设计能力,从而实现对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的有效探究;考查考生运用渗透作用的知识预测实验结果、解释实验结果的原因。
2.3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核。选择题3主要考查考生从某生态系统种群个体数量随季节变化规律曲线图中获取相关信息,并运用“逻辑斯谛增长规律”进行分析。选择题5主要考查考生从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分析膜电位的变化原因及其特点,并运用“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的知识进行分析。非选择题29Ⅰ(1)主要考查考生对于光照强度对不同培养基中的试管苗的影响图解的比较、分析能力;(2)主要考查考生特定环境条件下(密闭、无糖培养基、适宜温度)的试管苗CO2浓度变化的有关信息提取、运用,并解释CO2浓度变化原因,比较d点培养瓶内的CO2与大气CO2浓度大小,分析其对光合速率的影响;(3)主要考查考生对于获取提高试管苗光合作用能力的准确信息的能力。
2.4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选择题6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存在或产生部位及作用”等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无根非洲菊幼苗培养结果的正确推测。非选择题30(2)主要考查考生对两对相对性状遗传结果数据的分析、推理能力,并结合所学的遗传规律正确判断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所在位置、推测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基因型的种类;(3)主要考查考生对纯合子或杂合子基因分离规律的检测、推理,并对假设作出合理的判断;(4)主要考查考生对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情况比较,以及基因连锁所出现的遗传现象,通过比较、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推理得出相关的原因。
当然,以上分析只是从主要的考查目标入手,而事实上许多试题的考试目标是多元的。例如:每个试题基本上都包含着理解能力的考查,选择题3、5与非选择题29Ⅰ(1)包含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29Ⅱ和30(3)包含着表达能力的考查。
3.值得商榷的问题
3.1考试目标超标。“其它植物激素”这一内容,考纲的考试要求属于Ⅰ级要求,但从命题立意分析中可知,选择题6的考试要求属Ⅱ级。此外,“非洲菊”这一知识背景,以及植物各结构产生的激素浓度是否达到促进相关器官的生长等情况,教材未曾出现,这些也是造成考生易错的重要原因。
3.2试题或答案表述问题。选择题3中A选项的“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交代不清楚,因为“变化”是不确定因素,可以是一般的微小变化,也可以是极端的巨大变化(如类似于恐龙灭绝的毁灭性环境变化),若是后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变化就不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同理,D选项的“年龄结构变动”也是不确定因素,若幼年个体大量灭绝,就有可能导致物种灭绝而使种群数量变化不再遵循逻辑斯谛增长规律。
非选择29Ⅱ(2)小题参考答案中的“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表述不明确,宜改为“与兔血浆等渗的NaCl溶液”。“红细胞吸水、红细胞失水”也应分别改为“进入红细胞的水分子数大于渗出红细胞的水分子数、进入红细胞的水分子数小于渗出红细胞的水分子数”。
非选择30(3)题干应明确用几种方法检验,否则易使部分考生写出多种检验方法而影响考试时间。在参考答案的解释中,“反之”表述也欠妥,因为“抗螟”的反之为“不抗螟”,故宜改为“若F1出现性状分离”或“出现抗螟和不抗螟两种性状”。
3.3参考答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非选择29Ⅰ(2)第一空“细胞内糖积累量过少使细胞呼吸减弱”与(3)小题“适当延长光照持续时间”等答案不得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评价的公平性。
参考文献:
[1]邵万亮.2009年高考浙江理综卷生物试题分析.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8):64-65.
篇8
一、考查内容与试题特点
试题对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主体内容进行了考查,涉及的主干知识有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盖氏定律、原电池工作原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阿伏加德罗常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主要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重要的有机合化物性质变化规律及同分异构体、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等,特别注重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原理理解和应用的考查。
1.对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考查
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第9题考查了对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以及对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理解;第11题是考查学生对弱电解质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离子浓度、pH值的理解和应用;第13题是考查考生认识元素周期表结构、元素周期表与元素性质关系、对元素周期律的本质的理解;26题综合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理解、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和电极反应式这一基本技能;27题综合考查了学生通过对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盖氏定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浓度时间图像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2.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
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在中学化学中占有很大比例,大纲卷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主要是通过框图题考查的,而新课标试卷是渗透在综合题中考查,对学生要求较高,要求学生理解常见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如第7题主要考查了卤素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硫酸根离子的检验;第8题考查了硅和二氧化硅的用途等。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考查是以综合题呈现给考生,将铁的重要化合物与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综合起来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有机化合物必考部分主要考查了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同分异构体、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如第10题和第12题;而选考部分是以框图的形式将重要有机物之间官能团的相互转化呈现给考生,设问具有阶梯性,基本上是由易到难设置问题,也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回答题主要是以化学用语的方式,如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化学式、结构简式、化学反应方程式等。
3.对基本计算的考查
化学计算是中学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计算可加深学生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和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应用,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近年来化学计算在高考题中比例和难度都呈现下降的趋势,但考查基本的计算能力及与计算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没有下降,如26题第(1)问求出后FeClx中x值,不是单纯的计算,是基本计算和实际问题的结合,试题中所给信息是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1-和OH-发生交换,考查学生准确地提取信息,结合基本计算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第(2)问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的计算,考查了学生以物质的量为中计算这一核心内容,27题将化学平衡常数和反应速率的计算考查渗透到基本理论的试题中,使考生加深对反应原理的理解,37题第(6)问已知晶体结构及晶胞边长,求其密度,学生列式较容易,但计算时信心就不足了,所以得分率不高;求两种离子间的距离设置的是化学问题用数学方法解决,对考生来说难度较大,得分率很低。
4.对化学实验的考查
化学是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新课标试卷仍加强了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考查,而实验题大都来源于教材,又略高于教材,并且重点考查了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基本方法和技能、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28题的知识背景是实验室制溴苯,高于教材,但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第(1)问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HBr和Br2,第(2)问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干燥,第(3)问答案是蒸馏,第(4)问考查了了所加液体的体积不超过器容积的1/3,所以答案是50mL。
二、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1.深入持续课程改革
新疆是2008年实施高中新课程的省区,2011年开始采用“必做+选做”的新课标高考试卷结构模式,今年是第二年,这与课程方案中“必修+选修”的课程结构相呼应。从试卷结构和试题考查的内容、技能、能力看,我们必须深入持续地贯彻好课程改革方案,扎实有效地抓好课堂教学,使学生灵活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力度。
2.高考复习应控制习题的投放量
新课标高考试题的要求都是以课标为依据,以考试大纲为准绳,试题考查的都是学科主干知识、核心内容,其中既没有超出课程标准的内容,也不再有过去那些“繁、难、偏、旧”的内容。所以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我们要坚决树立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观念,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研究考试大纲,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敢于以考试大纲为依据重构教学内容,也要敢于以考试大纲为依据取舍学生作业。备考时要以培养学生能力核心、以一题多变的方式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经典例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生活和实际生产中的化学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是有用的,而且能使教师认识到题海战术是无效的,从而使高考备考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不加重学生的负担。
3.重视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化学实验是高考的重中之重,在理综试题化学部分占有重要地位,近两年新课标高考化学实验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实验原理的深度解析、基本技能以及化学学科要求的各种能力,所以不仅要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实验教学,而且还要在高考备考中重视化学实验部分的分析,尤其是在日常教学中将演示拓展为学生分组实验,引导学生对化学原理、实验现象进行实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4.注重化学用语和文字表达
篇9
一、生物学科选择题命题特点
1.从试题命题考点看,试题集中命中的高频考点为细胞结构、细胞代谢(物质跨膜运输、酶、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增殖、细胞分化与凋亡、内环境稳态、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植物激素调节、遗传规律与生物变异、生态学(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常规实验。从这点也反映出选择题能够很好地考查学生对生物基本概念、核心主干知识的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能力。
2.从试题类型看,8年来48道选择题中概念类试题有20道,占41.6%;生理类试题有21道,占43.8%;定律类试题有1道,占2.1%;常规实验试题有6道,占12.5%。
3.从试题质量看,选择题整体难度不大,选择题题干语言简洁,指向清楚明确,选项语句精短,内容涉及模块内或模块间综合,有些题看似简单,但立意深刻,有一定的迷惑性。
【2007年宁夏卷选择题6】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 )。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
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
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
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
题干简练仅有51个字,问题的落脚点为因果推断(短期内使用该药物对机体产生最明显的副作用)类型,考查知识横跨必修1和必修3两个模块内容,涉及神经调节、激素调节、细胞的增殖和细胞代谢。选项语句短小、表述明确,若学生读题时不能抓住题目中的条件进行分析推理,很容易丢分。
【2010年宁夏卷选择题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 )。
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
C.细胞的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概念及学生在一定情景中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本题在命题中有几个可借鉴的地方,一是考查的问题只有一个(基因突变的概念);二是问题落脚点是对正常植株和突变植株中的具体物质进行分析判断,克服在文字表述上过多使用正确、错误或不正确字眼;三是选项中文字少且两两对应,干扰学生的思维,增加试题的迷惑性。
4.从试题呈现形式看,理综生物中常见的选择题有判断选择题、图表选择题、实验选择题和计算选择题。选择题大多以文字信息方式呈现,48道题中有40道,占83.3%。几乎每年都有一道以图文信息或表文信息呈现的试题,48道题中有8道,占16.7%,意在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转换能力,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下理解所学知识。
5.从试题问题落脚点看,有不完全陈述题(如2010年第5题),分析判断题(正确、错误判断如2014年第1题),有因果推断题(如2014年第2题),有信息解读题(如2014年第4题)。由此可见,选择题在考查学生生物知识的同时,重点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6.从试题难度看,高考属于选拔性考试,其命题依据《考试说明》,试题素材源于课本又高出课本,既重视基础考查更突出能力考核,高考试卷整体难度控制在0.55~0.60。考试结果学生成绩一般呈正态分布,学生分数分布分散,有较大的区分度。试卷中易(难度0.7以上)∶中(难度0.4~0.7)∶难(难度0.4以下)的比例一般为3∶5∶2,选择题一般易∶中∶难的比例为3∶2∶1。
二、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
选择题包括的信息量大、知识覆盖面广,考查内容也不固定,但仔细分析近8年理综生物选择题分值达到40%,对考生来说属于风险较大的题,既容易得分也容易丢分,所以掌握做选择题的技巧和方法,是提高考试成绩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第一,分析判断型选择题是选择题中最常见的题型,也是高考生物试题中常考类型。题目中常常以“下列说法或描述正确的、不正确的或错误的、合理的、不合理的”等语句做出明确要求。这类题型在选材上,主要侧重于考查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相关知识点的应用。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最重要的是正确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原理的内涵和外延,正确辨析各种生命现象,运用直选法、排除法、推理法等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做出正确判断。仔细审题,找出关键词语和限制条件是取胜的关键。限定条件包括:①限定种类,如时间、原因、影响等;②限定程度,如根本、直接、最终、一定、最好、最简便、最多、最少、最可能等;③限定对象,如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是高等植物还是低等植物,是叶肉细胞还是根细胞,是一个细胞还是一个生物体等;④限定过程,如是蛋白质的合成还是分泌等。
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在字面上非常相近的概念或名词等专业术语,但它们的实际意义却相差很大,如原生质体和原生质层、氧化分解和水解等。命题常会以此为基点,考查学生对这些概念和名词等专业术语理解的深刻程度,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在审题时对这些概念和名词等关键词语应该特别留意。这些关键词语往往就是题目考查的重点和主旨所在,找准了关键词语就是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就为理清解题思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对于难度较大的选择题或是涉及两个以上知识点的选择题,就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再仔细分析供选答案,选出正确选项。
第二,图表型选择题常借助题图设置的新情景和提供的新材料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识图、识表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获取和整理图表信息的能力等。即主要考查考生判断、推理、分析、综合等多个方面的思维能力。该题型主要包括表格、曲线图、柱形图、实验装置图、生理功能示意图、遗传系谱图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应认真读图表,仔细观察和比较,找出图表中所给的各种有效信息,并确定各要素在图表中的含义。另外,还要仔细分析图表,寻求图表中各要素间的关系并尽量使用生物学术语进行描述,必要时可以进行图表的转换,最终通过剖析图表、运用图表特征和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
第三,计算型选择题也是一类比较常见的题型,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蛋白质、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细胞分裂、DNA、遗传定律、遗传病发病率、基因频率、能量流动、种群密度等。该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知识迁移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等。解答这种类型的选择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熟悉教材中出现的各种公式和数量关系,如种群密度、基因频率、蛋白质中肽键数、蛋白质分子量的计算公式;②学会从平衡的角度分析题目,尤其是相关化学知识的准确运用,如涉及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化学反应式的计算;③学会运用数学统计学原理解答概率问题,如计算遗传概率中常用的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正确运用。
第四,实验型选择题。实验的方法与技能不仅是生物学知识的核心,也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以《考试说明》中规定的20个基本实验作为常考内容。考题既可以以教材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也可以动植物生理活动某一过程为背景考查设计实验、分析实验和评价实验的能力。宁夏考题从2007年起将课本常规实验放在选择题中,以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步骤、结果、实验评价为命题的素材,特别是课本中基本实验操作事项、试剂的使用、经典实验的探究历程等细节知识成为近年高考实验考查命题的热点。这意味着要让学生更加重视课本常规实验,突出科学课程中实验的核心地位。
篇10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用带玻璃塞的棕色试剂瓶存放浓硝酸
(B) 将标准状况下22.4 L HCl溶于1 L水中可配制1 mol·L-1的盐酸
(C) 31g白磷(P4,正四面体结构)所含共价键数为6.02×1023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
2.分子式为C5H10O2且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3.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生活中可使用明矾对饮用水进行处理,是因明矾溶于水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 光导纤维、醋酸纤维、铜氨纤维、玻璃纤维等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C) 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工业上可用于制化肥、农药和炸药
(D) 红宝石、玻璃、水晶、陶瓷都是硅酸盐制品
4.下列各选项的两个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选项反应Ⅰ反应Ⅱ(A)在光照条件下,异丁烷与溴蒸气反应制取(CH3)3CBr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制取1,2-二溴乙烷(B)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生成环己烷在催化剂作用下,乙烯与水反应生成乙醇(C)在银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乙醇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乙醛在一定条件下,由氯乙烯合成聚氯乙烯(D)乙酸乙酯在稀硫酸催化作用下与水反应生成乙酸和乙醇在一定条件下,液态油与氢气反应制造人造脂肪5.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标准状况下,11.2 L HD中含有质子数为NA
(B) 常温常压下,7.0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氢原子数为NA
(C) 1 L 0.1 mol/L NaHCO3溶液中含有阴离子数为0.1NA
(D) 用惰性电极电解500 mL饱和食盐水时,若溶液的pH变为13,则电极上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忽略溶液的体积变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一) 必考题
8.为减小由于操作原因造成的CO2对环境的影响,一方面世界各国都在限制其排放量,另一方面科学家加强了对CO2创新利用的研究.最近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构想:把空气吹入K2CO3溶液中,然后再把CO2从溶液中提取出来,经化学反应后使之变为可再生燃料甲醇.“绿色自由”构想技术流程如图1.
(5) 若试管D溶液体积为140 mL,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铜粉,铜完全溶解,产生1.12 L无色气体(标准状况下),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中加入10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试管D溶液的浓度为.
(二) 选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