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运营情况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22 16:36: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院运营情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院运营情况报告

篇1

关键词:经济运营分析 医院管理 成本 决策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56-02

医院经济运营分析是及时掌握医院收入、成本、结余情况及其变化规律,通过一定的方法分析,了解医院的经营状况、发展潜力。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医疗市场和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医院所处的环境越来越严峻,外资医院、民营医院飞速发展,逐步改变原有的医疗格局。新的医改政策执行药品实行“零差价”,人员成本不断提高,财政补偿不足、不到位,公立医院处于内外夹攻的情况,主要依靠自给自足维持的生存和发展。现有的体制下,医院运营机制呆板,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并健康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医院管理必须引入经济运营分析,准确掌握目前的经营状态,对医院经营状况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意见和建议,提升竞争力,适应各种制度的变化,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经济运营分析系统的运用可以根据医院经营管理需要多角度经营分析,从院长、副院长、全院、科室、个人等不同角度提供总量分析、结构分析、差异分析、趋势分析、对比分析。采用有效的信息化手段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医院经济运营分析系统的运用提升了医院运营分析的能力,对医院经营状况能够作出迅速反应。

一、经济运营分析系统的内容

1.每日关注:按日报告医院业务收入的水平、结构、业务量、病人社会负担等信息,管理层可以及时了解每日的收入水平。

2.收入支出总表:按会计口径集中报告医院的总收入、总支出、总结余、总成本系数、药占比等指标信息。

3.费用构成分析表:按会计分类、成本分类、变动性态、控制性态、分配方式管理分类、资本化属性对全院支出进行结构分析,是对各种成本支出发生情况的分析。

4.财务会计报告:按照数据安全保密与管理分工原则,上传(科室)与查询(院级领导)财务会计报告;管理者所需报表可以通过经济运营分析系统上传,改变过去报送纸质报表的习惯,更经济便利。

5.经营分析报告:按照数据安全保密与管理分工原则,上传(科室)与查询(院级领导)经营分析报告。

6.全院损益分析:从全院角度以图表、序时、分层展示医院的收入、支出、结余。

7.临床科室损益分析:能够有效查询临床科室的收入、支出、结余等全成本数据,数据根据科室上下级汇总;院领导可以通过本模块查看临床科室本月前的收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结余情况。

8.医技科室效益表:有效查询医技药品科室的收入、支出、结余等全成本数据,数据根据科室上下级汇总;院领导可以通过本模块查看医技科室的收入、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结余情况。

9.科室损益分析:查询科室报告期与基期收入成本的对比及比重数据;各科室可以通过本模块查看本科室收入、成本、结余情况。

二、医院经济运营分析方法

1.损益分析:可按收入和成本的不同分类来查询明细数据,收入分类包括统计分类、业务分类和医学分类,成本分类包括费用要素、分配方式、资本化属性、会计分类、控制性态和变动性态。损益分析主要用于判断医院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判断医院是否能够安全经营。医院持续经营,必须要有稳定的收入,有一定的结余,以实现医院长期稳定的发展。

2.保本分析:

保本点=固定成本/(单位收入-单位变动成本)

报表收入=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率)=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总收入)

保本诊次=固定成本÷(每诊次收费-每诊次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门诊收入-门诊变动成本)/实际门诊诊次]

保本床日=固定成本÷(每床日收费-每床日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住院收入-住院变动成本)/实际床日]

可以按医疗全成本和医疗业务成本(不含管理成本)两个成本口径来查询结果。可以选择是否包含药品收支,按分析项目(全部、门诊、住院)来查询结果。通过保本分析,可以查询各临床科室的保本收入,帮助没有达到保本收入的科室查找原因,挖掘潜力。

3.构成分析:对收入、支出、结余进行灵活的结构分析,对收入、支出、结余按选择的分类,用图表和表格形式反映出各类别指标所占的比重;各科室该项指标占全院该项指标合计的比重;通过分析判断经济效益好的科室,成本高的科室和收入高的科室,根据医院的发展战略,找出有发展潜力的科室,重点发展,对成本高的科室分析原因,找出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4.差异分析:本期收入、支出、结余与平均水平、上年水平、上期水平的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分析;选择不同分析项目(结余、收入、结余)或不同分类进行差异分析。

本期金额:本期医疗收入后成本或结余

与本年平均比较:

本年平均:本年平均每月的相应指标数据

差异=本期金额-本年平均

差异率=差异÷本年平均

与上期比较

上期金额:上期医疗收入或成本或结余

差异=本期金额-上期金额

差异率=差异÷上期金额

与上年同期比较:

上年同期:上年同期医疗收入或成本或结余

差异=本期金额-上年同期金额

差异率=差异÷上年同期金额

与预算比较:

预算金额:本期预算金额

差异=本期金额-预算金额

差异率=差异÷预算金额

5.趋势分析:以图表和表格形式反映报告年度各月收入、支出、结余指标的定基或环比增长变动情况;通过不同时期的指标变化,找出各项指标变化的规律可以分析出医院的经营状况是呈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

经济运营系统通过对全院开放,对不同的责任人设置不同的权限,让各层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全院及各部门的运营情况,同时改变了一些人的观念,尤其是临床科室,认为经济运营分析可有可无,只要收入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就应该好。通过分析,向全院职工进行成本意识的教育,各责任中心设立成本核算员,增强成本观念,使医院经济效益最大化。

经济效益是医院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追求社会效益是医院的最高目标,通过运营分析,降低运营成本,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提高医疗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开展优质护理等举措,突出公立医院性质,为医院带来正面的社会影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步增长。

篇2

公立医院运营管理是以全面预算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为核心,以全成本管理和绩效管理为工具,对医院内部运营各环节的设计、计划、组织、实施、控制和评价等管理活动的总称,是对医院人、财、物、技术等核心资源进行科学配置、精细管理和有效使用的一系列管理手段和方法。大力推动公立医院核心业务工作与运营管理工作深度结合,将现代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融入运行管理的各个领域、层级和环节,提升运营管理精细化水平;坚持高质量发展和内涵建设,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再造业务流程、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分析评价等管理手段,将运营管理转化为价值创造,有效提升运营管理效益和投入产出效率。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和风险监控制度措施,使之既符合业务管理规范化要求,又满足风险防控精准化需要。

一、背景

(一)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

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工做实际,进一步研究适合提高本单位运营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二)2021年医保支付改革,保定市被确定为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试点城市。

二、组织架构

公立医院运营管理采取运营管理委员会,下设运营管理小组,各小组各司其职的管理模式。

(一)医院运营管理委员会,下设五个医院运营管理小组

任:

副主任:

书:

员:财务、审计、人事、医疗、护理、物价、医保、信息、运营助理员

责:

1.研究政策,找到政策边界,规避相关风险,为院领导班子提供政策依据,更好的制定好符合国家政策、有利于医院发展的战略方向。

2.研究起草部门运营管理工作制度,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3.研究并制定医院运营管理年度工作目标、指标和计划,审议医院运营管理分析评价报告

4.梳理和完善运营管理流程,以精细化管理和提质增效为目标,综合运用系统思维统筹优化管理流程。

5.定期对临床各科室运营情况进行专题分析汇报和反馈,对临床科室人力资源、设备、材料、药品、空间、床位、工作量、工作效率等专项进行横向和纵向绩效分析评估,为院科两级精细化运营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6.加强成本控制,降低运营消耗,节约医院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率,追求利润最大化。

7.持续优化医院绩效薪酬体系,建立高效的激励机制。

8.组织开展运营效果分析评价,撰写运营效果分析报告等。对医院运营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

运营管理一组:医疗质量安全

运营管理二组:人力资源管理组

运营管理三组:经济运营管理组

运营管理四组:物资采购供应组

运营管理五组:信息组

工作计划:

1.建设管理领导小组运营管理委员会,明确各部门在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分工。

2.确定运营管理战略,并逐级分解运营管理任务目标。

3.学科定位与建设,理清科室人员配备,职称等情况,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配置和规划。

4.梳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进行资产及医疗设备运营效益分析。

5.进行医院成本管控及效益分析,确定可控成本范畴,重点管控可控成本。

6.对医疗收费项目进行分析,提高医疗收入的同时,降低非医疗收入占比。

篇3

关键词:新医改;公立医院;财务分析

1加强财务分析工作的必要性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主体,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主力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成效对我国医改的推进意义重大。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5〕38号)和《关于全面推开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工作的通知》(国卫体改发〔2017〕22号)文件的及实施,公立医院已经全面推行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改革中的一些内容,包括破除公立医院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建立科学补偿机制;严格控制医疗成本,要求城市公立医院百元医疗收入(不含药品收入)中消耗的卫生材料降到20元以下,对医院的经济运营将产生较大影响。促使医院管理者必须增强经营管理意识,关注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而医院的经济运行情况,隐藏在大量复杂的各种财务及统计数据中,需要财务人员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将其翻译成易于医院管理者理解的信息,从而展现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因此,在新医改背景下,财务分析工作对医院经济管理的作用显得愈加重要。医院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评价医院过去、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判断医疗服务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资产运用的安全程度和效益水平,以指导医院的医疗活动、为医疗服务决策和经济行为控制提供可靠依据[1]。财务分析工作是医院财务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为医院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了解医院的过去、现在的经营情况,可以洞察医疗服务的潜在风险以及资产运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揭示财务管理的潜在问题并总结管理经验,它有助于提升医院内部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医院经济资源使用效率,改善医院财务状况,为医院的医疗、科研等工作提供财力支持,增强医院的综合实力,促进医院改革和发展,也有助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2医院开展财务分析工作面临的问题

2.1财务分析工作流于形式,不能服务于管理决策。目前医院的财务工作执行《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制度对财务报告与分析工作进行了明确约定。制度其中提到,医院的财务报告包括财务情况说明书,需要说明医院的业务开展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财务收支状况、成本控制情况、负债管理情况、资产变动及利用情况、基本建设情况、绩效考评情况、对本期或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这项规定即指出了,医院的财务分析工作应至少从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制度指出医院应当按月度、季度、年度向主管部门(或举办单位)和财政部门报送财务报告。实际工作中,医院所做的财务分析仅按照制度,满足了形式上的要求,但没有结合医院内部实际业务及业务特点、医院外部环境进行多维度的系统分析。分析结果仅作为财务工作资料留存,或者按要求提交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满足各种检查需要。分析结果并未提交至医院管理层,不能服务于医院的管理决策,无法促进医院经济资源发挥最大效益。正因为这样的问题存在,导致财务分析工作,不能立足于管理需求,进行深入开展。2.2财务分析局限于医院总体财务数据的整体分析,不能根据事项特征区别分析。医院财务分析往往只针对财务报表数据对医院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整体分析,而缺少针对某一经济指标或某一业务事项进行专项分析。例如,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净收益率分析、科室成本效益分析等。通过专项分析,有助于发现工作得失,有利于及时调整医院经营策略、战略规划。在财务分析中,只有将综合分析与专项分析相结合、局部分析与整体分析相结合,才能发现问题,提实现财务分析的价值,促进医院更好地发展[2]。2.3财务分析的内容浮于表面,难以实现业财融合的深入分析。医院的财务管理不能脱离医院的业务实际,而医院开展医疗服务工作是其核心业务,因此财务分析的内容必须与医疗业务深度融合,探索业财融合的财务分析模式。从事财务分析工作的人员均是非医疗专业人员,缺乏医疗业务知识,无法将财务信息与业务情况进行有机整合。这使得财务分析的内容,难以实现业财融合,不能分析出有价值的信息,不能对医院的业务工作有指导价值。2.4由于公立医院的国有公益性属性,管理层容易忽视医院的经营效率。公立医院具有两方面的属性。一方面,公立医院是指由各级政府或者国有企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非营利性质的具备一定服务规模和能力的医院[3]。国家负责公立医院的举办,也拥有公立医院的资产,而国家没有对医院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设定考核指标。这使得医院管理层不重视资产的运营效率。另一方面,公立医院是向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公益性机构,公立医院不能以创收为目的。这使得医院管理层忽视医院的经济运行效率。2.5财务分析涉及数据多、范围广,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不能保证。医院财务分析的价值取决于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而这些数据并不是集中于财务部门,是分散在医院的不同部门。某些情况下,各部门对相同的指标有不同的计算口径,导致数据统计标准不一致,影响其准确性。同时,医院各部门掌握的数据,不能有效的互联互通,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现象,若部门间不能有效的协同配合,使得财务分析工作时不能收集到全面准确的经济数据信息,在这样的工作条件下导致财务分析报告滞后,使得分析结果不能及时、准确、真实反映医院经济运行实质,不能满足管理层的需要。2.6缺少具备综合能力的财务人员,开展财务分析工作。一项工作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业务人员。医院财务分析工作,是一项专业性、综合性的工作,要做好医院财务分析,离不开具备综合能力的财务人员。一方面从事财务分析的人员必须了解各项经济数据背后的业务实质、掌握各项财务指标的涵义、熟悉各项经济管理制度、关注各种外部环境对医院经济运行的影响、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基础。另一方面从事财务分析的人员,必须掌握医疗卫生经济管理常识,了解部分医疗专业知识,使得财务分析与医疗业务相融合。而现实工作中,非常缺乏具备以上综合能力的财务人员,不利于财务分析工作的深入开展。

3完善财务分析工作的实施建议

3.1建立制度,健全机制

医院财务分析工作所需数据涉及部门众多,即便在财务部门内部也涉及多个岗位。为了保障财务分析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应当健全财务分析报告制度,通过制度规定财务分析工作的执行部门及岗位、工作频次、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质量、持续改进方式及工作开展机制。通过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将各相关部门联系起来,实现跨部门协同配合,为财务分析工作提供了保障基础。

3.2提高医院信息化管理水平

财务分析工作离不开医院各项经济及统计数据。而这些数据的高效处理、及时呈现离不开技术成熟的信息化软件。因此,医院应利用信息化软件采集各种数据,对于信息系统较多样的医院应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将医院分析工作所需的各类经济数据及指标全面纳入信息平台数据库中,统筹规划各数据库来源、明确其含义、统一其计算口径。数据分析工作,统一由系统实现,通过信息化技术提取数据、加工处理,呈现分析结果,从源头解决由于主观理解偏差或客观错误造成的数据分析不准确性,从而形成有价值的财务分析结果。

3.3借助财务分析软件,深挖数据实质

随着医院信息化程度的提升,医院所能采集的各种数据极大丰富。要提升财务分析的精细化水平,挖掘业务分析深度,扩展财务分析宽度,应当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化软件获取的各种数据。而用传统的方式,靠人工进行数据处理,已不利于财务分析工作高效及时开展。财务人员应结合分析需求,借助财务分析软件,将分析指标设置入软件中,及时更新基础数据,通过软件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价值,从而为财务人员留出时间去完善分析体系。

篇4

【关键词】现金流量表;非营利性医院;财务分析;重要性

1.现行医院财务分析报告存在的缺陷

1.1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差异

现行医院财务报告由于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差异,使部分数据缺乏可比性。例如:存货的计价方法、收入的确认以及支出资本化与费用的处理,由于会计账务处理不同,即使是同类型医院,结果差异也较大,给医院业绩评价带来一定的困难。而医院现金流量指标,能够剔除因会计账务处理不同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真实地反映医院的经济实力。

1.2财务信息无法反映医院未来的财务状况

现行医院财务报告提供的是以历史成本为主要计量属性的财务信息,无法反映医院未来的财务状况。医院作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目前的财务报表缺少前瞻性和预测性信息。如资产负债表只能反映医院某一日期资产、负债总额和净资产的数额,据此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有失偏颇;收入支出总表只能反映医院收入、支出以及盈利状况,对一部分没有实现的收入和支出.包括医保剔除数、病人欠费、投资、融资失败等可能造成的呆账等,却无法提示。

1.3财务报告无法反映医疗运营活动产生的医院现金流量

现行医院财务报告是以运营资本为基础编制的,不能通过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总括分类,无法弥补权责发生制核算体系的不足;收支结余是按权责发生制确定的分期损益,在折旧、摊销、预提方面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而医院现金流量表对医疗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是按收付实现制确定的分期损益,不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在界定是否有利于医院发展的问题上,医院现金流量表不取决于一定期间是否盈利,而取决于有没有现金用于各种支付。

2.医院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的作用

2.1医院现金流量表是对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的补充

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的实质是将以权责发生制确认的收入、费用、以及相关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分别转换为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现金净流量,并据以考核医院当期医院现金流量的变动状况。是对传统的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总表所披露内容的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2.2为医院提供准确、可靠的决策依据

医院的医院现金流量表是医院财务状况、经营效益及综合素质的经济指标,能综合反映医院一定期间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途径的财务报表,是动态的报表。医院现金流量状况直接影响医院正常的经营活动,并带来风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医院的生存和发展能力。通过对医院现金流量的分析,有助于分析医院的现金周转能力、支付能力、变现能力、偿债能力和收益能力,分析医院收支结余的含金量,预测未来产生医院现金流量的潜力及其他重要信息。为管理者提供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的方案和资料。

2.3医院现金流量表在财务预算中的作用

非营利性医院的预算管理是通过编制业务收支计划、投资计划、并用行政手段贯彻执行的一种实现医院的既定目标的管理形式。医院现金流量是医院预算得到实现的保证。医院现金流量表是编制现金预算的基础,医院现金流量控制是医院预算管理的核心。

2.4医院现金流量表在成本核算中的运用

医院的成本核算是对医疗服务过程中所发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的控制。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是经营活动所必需的支出,要使经营成本最小化,医院进行成本控制是最关键的。这就是医院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出。因此,充分发挥医院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动态地跟踪医院的每一项经济活动,提高经济效益,为医院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信息。

3.医院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

3.1医院现金流量的结构分析

对医院医院现金流量净额的构成比重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医院现金流量的主要来源途径和去向,发现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现金余额增减变化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大,说明医院的财务状况较好,财务风险较低,现金流入结构合理。当医院一定的较长时期内,现金流入大于流出,说明现金持有量过大,资金周转过于缓慢,使用效率低下。此时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的测算出比较合理的现金持有量,将多余的现金及时偿还借款或进行资金运作;现金流出大于现金流入,将会导致医院经营和基本建设投资项目无法正常运转,应积极开源节流,筹措资金,保持现金合理的流量和流向。通过对医院现金流量净额的构成情况分析,为医院提供调整资金投入结构的依据。

3.2偿债能力的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流动负债,这是反映医院短期偿债能力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负债总额,这是反映医院长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医院的主要现金来源是通过经营活动获取的现金,比率越高,表明医院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比率越低,表明医院偿还债务的资金来源匮乏,医院偿债能力趋弱。但如果保持过高的现金比率,医院虽然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未能被充分利用,容易造成资源浪费,降低资产的获利能力。通过对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估计医院的发展资金是否充足,是否需要对外融资,据此做出筹资计划。

3.3获取现金能力的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流入,这是反映医院在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活动中的现金获利能力的指标。如果医院能够连续编制多年的医院现金流量报表,就可以根据这个指标预测未来获得沉淀现金的能力,进而可以为投资决策提供经济保障和理论依据。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出,这是反映医院每1元的现金流出可以换回多少元的现金流入的指标,通过指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医院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工作进展情况,同时也体现了医院经营活动中现金获利能力的优劣。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或固定资产)×100,这是反映医院每100元的资产或固定资产能换回多少元的现金流入的指标,表明医院使用资产获得现金的能力。据此可以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和经济效益评价,避免盲目投资和资源浪费。

3.4收益质量分析

营运指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医院收支结余数+非付现费用),非付现费用包括:提取坏账准备、待摊费用、折旧提取数等。营运指数是分析会计收益和现金净流量的比例关系,从医院现金流量的角度认识医院收支结余的质量,真实地反映医院的经济实力,因此,可将其作为评价业绩的重要经济指标。

3.5财务弹性分析

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五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同期内资产支出+存货增加,这是反映医院资金自给率的指标。医院资金自给率是指医院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当该指标达到1时,医院可以利用经营获取的现金满足拓展所需。当该指标小于l时,说明医院要通过对外融资来拓展业务。

【参考文献】

[1]潘飞.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会计—案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2.

篇5

一、医院综合绩效评价法概述

医院综合绩效评价是对医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发展战略、社会公益性等运营管理进行分析,通过建立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对照医疗行业考核标准、运营目标,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评价相结合,对医院的持续服务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经营成果及社会公益性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医院综合绩效评价,一般采用功效系数法和综合分析判断法对医院的运营管理进行综合分析评判,其中:功效系数法是对医院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的评价计分;合分析判断法对医院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活指标的评价计分。

二、医院绩效定量评价———功效系数法

(一)医院绩效定量评价指标及权重

医院绩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具有征对性和代表性,指标权重比例分配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代表性,可以结合卫生主管部门的考核指标、责任目标及医院发展战略目标进行全面分析研究确定,绩效评价指标及权重一经确定,除目标任务的变动外、原则上不能随意变更,便于医院与医院之间,医院不同期间的比较分析。

1.医院盈利能力评价指标医院盈利能力分析评价,主要是对百元固定资产的医疗收入、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病床使用率、药品及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收支结余率、净资产收益率等运营指标进行分析和评判,反映医院一定期间业务收支水平、盈利能力和持续服务能力。(1)盈利能力评价指标权重为:百元固定资产的医疗收入4分;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3分;病床使用率3分;药品及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7分;收支结余率2分;净资产收益率3分。(2)盈利能力评价指标计算公式:百元固定资产的医疗收入=(医疗业务收入-药品及材料收入)÷〔(年初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固定资产原值)÷2〕×100%;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全年业务收入/全年加权平均职工人数;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实际开放总床日×100%;药品及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药品及材料收入/医疗业务收入×100%;业务收支结余率=业务收支结余/医疗业务收入×100%;净资产收益率=业务收支结余/平均净资产×100%,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

2.资产质量评价指标医院资产质量评价,重点是对医院总资产周转率、医疗应收账款周转率、药品周转率、不良资产比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判,反映评价医院经济资源的利用效率、资产管理水平及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1)资产质量评价指标权重为:总资产周转率占7分;医疗应收款周转率占6分;药品周转率占6分;不良资产比率占3分。(2)资产质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总资产周转率(次)=医疗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医疗应收款周转率(次)=医疗业务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药品周转率(次)=365÷(药品收入÷药品平均占用额);不良资产比率=待处理财产损益÷资产总额。

3.偿债能力评价指标偿债能力评价,主要是对医院债务风险、资产负债结构、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和评判。反映评价医院债务水平、偿债能力及面临的债务风险等。(1)偿债能力评价指标权重为:资产负债率占8分;已获利息倍数占4分;带息负债比率占4分。(2)偿债能力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已获利息倍数=(业务收支结余+利息支出)÷利息支出;带息负债比率=带息负债÷负债总额。

4.经营增长评价指标医院经营增长评价,主要对医疗业务收入增长、固定资产增长率、净资产长率、科研教学投入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和评判,反映评价医院科研能力、持续发展能力、资产保值增值情况。(1)经营增长评价指标权重为:医疗业务收入增长率占2分;固定资产增长率占5分;净资产长率占4分;科研教学支出占业务支出比占5分。(2)经营增长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医疗业务收入增长率=〔(当年医疗业务收入-上年同期医疗业务收入)÷上年同期医疗业务收入〕×100%;固定资产增长率=〔(年末固定资产原值-年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固定资产原值〕×100%;净资产长率=〔(年末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初净资产〕×100%;科研教学支出占业务支出比=(科研教学支出÷业务支出)×100%。

5.社会公益性评价指标社会公益性评价指标是衡量医院公益性的实现程度,是社会效益、服务质量、病人满意度、政府投入与产出等指标的分析和评判。(1)医院社会公益性评价指标权重为:主要是对财政支出占业务支付比5分、病人满意度5分、平均住院床日控制率3分、每床日收费水平控制率4分、每门诊人次费用控制率4分、每职工年门诊人次完成程度3分。(2)医院社会公益性评价指标计算公式:财政支出占医疗业务成本=(财政补助支出÷医疗业务成本支出)×100%;病人满意度=(收回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的满意份数÷发放病人满意度调查表的总份数)×100%;平均住院床日控制率=(住院床日控制在目标住院日内的病人数÷总出院病人数)×100%;每床日收费水平控制率=(每床日收费水平控制在目标床日收费水平内的出院病人数÷总出院病人数)×100%;每门诊人次费用控制率=(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控制在目标人次收费水平内的门诊人数÷总门诊人数)×100%;每职工年门诊人次完成程度=(每职工年门诊人数÷计划每职工年门诊人数)×100%。

(二)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计分

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的计分是按照功效系数法的原理,将实际分值对行业标准、责任目标或医院的发展目标,对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指标进行计分。为便于理解,下面以临沧市人民医院的药品及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指标为例进行评价计分。1.为进一步降低药品及卫生材料收入比重,逐步取消“以药养医”,主管部门对其药品及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指标进行考核,该指标评价标准是:(1)优秀值,指标值35%,标准系数1.0;(2)良好值,指标值40%,标准系数0.8;(3)平均值,指标值45%,标准系数0.6;(4)较低值,指标值50%,标准系数0.4;(5)较差值,指标值55%,标准系数0.2。2.通过计算,医院药品及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是38.5%,对应该项指标权重分是7分,则:(1)该指标达到了良好值水平,基础分=7×0.8=5.6分,(2)功效系数=(38.5%-35%)÷(40%-35%)=0.7,调整分=0.7×(7-5.6)=0.98分,该项评价指标最后得分=5.6+0.98=6.58分。医院可以运用上述功效系法的原理,分别计算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偿债能力、经营增长、社会公益性的指标分值,汇总分值就是医院的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分数。因上述指标计算工作量较大,建议:医院综合绩效评价采用EXCEL函数对财务绩效定量评价计分。

(三)财务绩效定量评价标准

医院绩效定量评价标准通常分为优(A)、良(B)、中(C)、低(D)、差(E)五个档次。对应的评价标准系数分别为1.0、0.8、0.6、0.2、差(E)以下为0,一般由主管部门参照行业标准设定对应分值。

三、医院管理绩效定性评价———综合分析判断法

医院管理定性评价是指医院是指在财务绩效定量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专家评议的方式,对医院一定期间运营管理水平进行的定性分析与综合评判。

(一)医院管理定性评价指标

医院管理定性评价指标由一般由医院发展战略、社会公益性、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经营管理决策、人力资源、风险控制、社会贡献、行业影响、基础管理、科研能力、预算管理、成本管控、内部控制等难以量化的指标构成。

(二)医院管理定性评价的计分

医院管理定性评价的计分是通过专家评议打分完成,聘请专家不少于7人,评价专家应在充分了解医院管理效能、运营情况、社会公益性、服务能力、组织架构等的基础上,通过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听取汇报、实地考察,对照评价标参考标准,对医院综合管理进行分析评判,评判出各项考核指标所处的水平档次,打出医院管理定性评价分数,其计算公式: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分数=∑单项指标分数;单项指标分数=(∑每位专家给定的单项指标分数)÷专家人数。

(三)医院管理定性评价的标准

医院管理定性评价标准通常分为优(A)、良(B)、中(C)、低(D)、差(E)五个档次。对应的评价标准系数分别为1.0、0.8、0.6、0.2、差(E)以下为0,一般由主管部门参照行业标准设定对应分值。

四、医院综合绩效评价

(一)医院综合绩效评价计分

在计算出绩效定量评价分数和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分数后,按照规定的权重,一般绩效定量评价指标权重70%,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权重30%,按所占比重计算相加就是综合绩效评价分数,即:医院综合绩效评价分数=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70%+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分数×30%。

(二)医院综合绩效评价分数的运用

1.综合绩效改进度在计算出医院综合绩效评价分数后,医院应计算年度之间的绩效改进度,反映年度之间经营绩效的变化状况,其公式:绩效改进度=本年综合绩效评价分数÷基期综合绩效评价分数。绩效改进度大于1,说明经营绩效管理上升;绩效改进度小于1,说明经营绩效管理下降。

篇6

台湾“行政院”2008年9月11日通过“因应景气振兴经济方案”,期望促使提振经济形势,巩固经济长期发展基础。有鉴于此,卫生署配合“行政院”“振兴经济扩大公共建设方案”推动“加速办理智慧医疗照护计划”,针对如何加强医院为民服务、保障病人就医安全及提升弱势与偏远地区医疗质量,提出“医院安全关怀RFID计划”及“医疗影像交换及判读中心建置计划”,于2009年2月25日奉“行政院”院台卫字第0980007847号函核定。

卫生署计划建立“医疗影像判读中心”,提供医疗影像诊断服务,以支持医疗资源较缺乏以及影像诊断医师人力短缺的地区,例如偏远地区及山地离岛,缩短诊疗决策时间,提高医疗质量。希望能解决影像诊断医师人力短缺的困境,提升偏远地区的医疗水平,缩短城乡落差。

“医疗影像判读中心”架构

在最初的设计中,“医疗影像判读中心”需具备如下功能:

1. 判读中心系统,可提供多人同时上线进行远程报告阅览、影像浏览,登入时须配合电子签章制度。

2. 以报告医师身份登入时,会自动显示待处理列表。而用身份证登入,就可以进行跨院影像查询。

3. 打印的报告,须立即回传写入原医院。

4. 共享影像浏览器,需提供报告医师所需的所有诊断工具,如标尺、量角器、放大缩小及Window/Level调整等,且必须支持所有医院的影像。

5. 提供对所有不同使用目的的使用者,进行管理统计。可依照医院、科别、仪器、检查项目、疾病、诊断医师等,进行深度的医疗分析统计及管理功能。

6.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针对报告医师的基本数据、专长及诊断绩效等建立相关数据库。

7. 帐务处理系统,需能管理报告输入后的相关拆帐问题。

8. 报告医师打印报告时能及时查询病历数据。

因第6和第7项效益不高,并未持续使用,其他项目都正常运作中。

IRC系统特色

IRC系统除了提供报告委托诊断服务外,EBM还设计了“影像报告追踪系统暨卫生所PACS自检查询系统” (IRC Image Tracking System),提供委托诊断的医疗院所,掌握委判的影像与报告的进度查询、网络情况自检以及紧急通报功能。

查询系统为Web方式登入,医师除了可在固定工作站上使用,还可在行动装置上登入,随时随地查询与阅读报告,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登入后呈现总结画面:以数量化、正常/异常状态总览显示,一目了然。

总结内容会显示7日前至查询日的总数量:报告总数量、待诊断数量、已诊断数量、当日/昨日的紧急通报数量、一周内总紧急通报数量。每半小时可自动刷新总结内容(或制作刷新按钮,由用户自行刷新)。

IRC影像报告追踪功能:实时显示IRC报告状态(绿灯:已诊断;红灯:待诊断),用户可搜寻委判影像与报告。

系统默认自动带出7天前至登入当天的影像报告追踪内容,或可通过选择检查日期(亦可指定检查区间)显示该日期(或区间)之内容。

卫生所PACS自检功能:确保IRC系统运作正常,自检系统显示每小时PACS 服务器接收仪器影像、卫生所至IRC网络状况;可提供卫生所查询是否有任何异常状况。

系统默认自动带出7天前至登入当天的卫生所PACS自检内容,或可通过选择检查日期(亦可指定检查区间)显示该日期(或区间)之内容。

紧急通报功能:可查询IRC紧急通报案件,以便卫生所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关切IRC通报的紧急患者。

系统默认自动带出7天前至当天的紧急通报内容,或可通过选择检查日期(亦可指定检查区间)显示该日期(或区间)之内容。

IRC使用情况

IRC于2009年12月建置完成后,2010年展开测试及试运营。

大同乡卫生所上传一患者X光影像,委托IRC诊断,IRC专科医师诊断疑似肺结核,并通过系统紧急通报机制,请卫生所医师速阅报告、追踪患者。

委托诊断的医疗院所于2010年初数月的试运营期间,实际体验了IRC的运作和效益后,开始大幅利用IRC,诊断报告数量呈大幅增长。由试运营期的每月数百份报告,增加到每月平均千份、高峰达每月5000份报告。

使用IRC的医疗院所,包含署立偏远、离岛医院及山地离岛卫生所。至2012年7月,委托诊断之单位遍及全台;共有18家偏远的山地离岛卫生所、4家疗养院、9家偏远乡镇小型医院及诊疗处、1家胸腔专科医院。平均维持在每月3000份报告左右的使用量。由此可见,IRC是一个使用率相当高的系统。

山地离岛PACS与IRC整合

为提升山地离岛地区卫生所医疗信息化,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质量, 让“行动门诊”的服务深入到偏远部落,2006~2009年,台湾卫生署陆续完成15家离岛及山地卫生所的医疗影像传输(PACS)系统建设,与署立医院联机,并完成卫生所之间的调阅。EBM 协助卫生署于2011年建设偏远及离岛区3县4乡的6家卫生所PACS系统,并将系统与IRC整合。

通过山地离岛PACS与IRC的整合,解决了现有卫生所医事人力及医疗仪器资源不足的现状,提高了当地医疗照护质量。凭借医疗数字化的建设,为未来疾病的统计、健康数据库的建设提供了便利。

IRC拟整合数字心电图

心脏疾病为山地(原住民)十大死因的第二位,但因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当地居民就诊不易,故难以早期发现慢性心脏疾病。

若能早期预防、提早治疗,便能守护山地离岛人民的心脏健康。心电图为监测心脏疾病的有效方式,蕴含非侵入式、时间短暂、操作方便、能第一时间供医师判断心脏功能等优点。

篇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城市公立医院的财务收支规模越来越大,医院经济运营管理日益重要,特别是新医改对医院经济管理明确提出“提高医院资产利用效率,降低医院运行成本”的要求,2014年财政部力推的管理会计,为公立医院推行经济运营管理找到了有效载体,基于对医院医疗护理技术业务与财务工作的高度融合,找准运营管控的切入点,精准寻找医院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促进医院良性发展,实现医院经济运行高效低耗。

一、转变医院运营管理思路

1.新医改下,要积极转变医院经济运行发展模式,医院要从关注经济业务总量向关注成本效益转变,从重业务轻财务向业务财务运营并重转变,注重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找出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内涵式发展道路[1]。

2.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业务技术是关键。以舒适的诊疗环境、高超的诊疗技术、便捷的服务流程和优良的服务态度赢得患者,运用科学手段挖掘潜力,整合并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引入竞争、末尾淘汰机制,使医院充满活力和生机。

3.下大力气进行收入结构调整改革,提高医疗收入,减少浪费;加快床位周转,缩短病人实际住院日,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利用经济杠杆效应;扩大增值性、高技术性医疗服务范围,开拓新业务、新项目等。

4.近年来,在财政补助无明显增长的情况下,做好医疗服务项目的保本量数据分析。在目前的物价政策环境下,医院要挖掘潜力,通过发挥自身医疗技术、设备条件和管理运营来实现收支平衡。地级市医院要增加具有高附加值、高难度的医疗项目,不能在技术上与基层医疗机构同质化,提高有效服务收入的比例。

二、提升资产利用效率,发挥资产效能

(一)固定资产管理会计

注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对医院医疗设备开展利用率(工作负荷)分析,加强对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率分析。提升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诊断能力,使医院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合理的利用。对院内闲置设备开展排查,通过院区、科室之间的合理调配,将可用设备充分利用。

推行固定资产的成本核算,精细化成本核算、精准化成本控制。要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将固定资产折旧纳入科室成本范围,实施固定资产(医院经济资源)有偿占有使用。合理安排固定资产的维护和更新,加强成本费用意识,保证固定资产得到及时更新和维护。促进科室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和利用,要树立投资有回报、占用资产要付费的意识。用经济杠杆调节医院资金投向与流向,优化医疗装备资源配置,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

强化大型设备效能分析,大型医疗设备在医院具有很高的价值,除了在设备论证、购买、变动、维修、保养、计量等环节进行全面化管理以外,对固定资产数量、价值、运行实行全面化管理,这是医院资产管理的重点。对设备收入、成本消耗进行效能分析评估,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益,满足物流、账务两方面的要求,对部分医技科室的大型设备进行单机核算。

抓好固定资产源头环节控制。严格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的采购和领用程序,杜绝临床医务人员指定品牌供应商,他们的职责是提供设备和器械功能的需求。加强采购前科室论证工作,医疗设备和器械必须经科室民主讨论形成效益预期报告,对投资造成损失的和利用效率低的要进行追责。要从医院、学科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身规模结构确定固定资产需要量,避免盲目与重复投资。

(二)非固定资产管理会计

从以下四个方面加强药品、材料的核算和管理,降低药品和耗材费用,切实减轻患者负担。(1)开展“两票制”工作,完善药品的业务流转及科学严谨的流程控制。充分发挥药学部的职能,覆盖临床药师的指导工作,使临床科室规范合理用药,强化用药监督机制,全面全程开展用药监测工作。(2)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对药品收入的过度依赖,加强药品集中招标,开展药品二次议价,降低药品采购价格,严管大处方和贵重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3)定期对科室的药品进行整理,通过开展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规范药品合理使用,限定药品的使用种类和数量,降低药占比,城市公立医院的药占比要控制在30%左右。(4)深入理解药品零差价政策,科学地分析药品零差价实行后对医院的影响,净化采购流程,杜绝滥用药物行为。

(三)加强材料管控,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1.卫生材料尤其是高值耗材的管理是医院材料成本控制的重点。应利用医院信息化系统(HIS)医嘱、收费与科室实际材料消耗的配比分析,及时发现不合理收费、漏费、材料丢失、材料浪费现象并进行改正,对不收费材料做出定额管理,设置二级库管理,避免材料的积压浪费。

2.材料成本的控制是控制医院材料费过快增长,?p轻患者负担的重要途径,主要是继续加大材料价格的下调力度,最大限度控制材料占比的增长,并将材料费用控制的相关指标纳入科室绩效核算当中,以促进合理使用材料,提高各科室诊疗水平。将各科室的材料消耗占医疗收入比例定期公布排名,使科室自身加以重视,从而有效地降低材料消耗。

3.降低采购成本,完善采购制度,继续推进医疗设备、材料公开招标,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尽量用价格低廉的国产材料代替进口耗材,医院每百元收入材料消耗要控制在20元以内。

三、实施医院精准化成本控制

医院成本控制是一个常态话题。成本控制不能以降低服务水准为代价简单粗暴地去控制,而是要找准“靶心”用好手段,做好精准控制。要更新理念,提高医院全体职工成本控制意识,重点是不能出现浪费。通过对医院和医疗服务成本的核算与管理,实施精准化控制,提高效益与效率,保证医院生存与竞争能适应医疗市场环境变化。

(一)严格实行预算管理,用预算控制成本

预算是成本控制的“杀手锏”,要高度重视预算的控制作用。从上到下要建立完善预算架构,使预算管理制度化、体系化、常态化。将全部收入成本纳入预算管理,使每项支出都在预算中进行把控,力争成本预算的准确可靠。各预算项目实行指标分级归口管理,明确责任单位和费用使用情况,促使各科室科学合理地编制成本预算。对执行情况在发生前和发生时进行监督,及时发现成本费用在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寻找对策[2]。

(二)能源消耗管控

水电气料是医院成本耗费的大头,要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工作,加强和完善节水节电的改进措施。各科室要落实节水用电责任,对重点耗能单元采取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如在空调方面,规定冷热气供应标准,适当调整冷媒水、冷却水的温度。夏天适当提高冷媒水的温度,冬天适当降低热媒水的温度,使冷水机组的能耗大幅度减少。合理设置电梯开启的数量、楼层和时间,实施电梯系统智能化控制。要对成本数据分析,深入挖掘成本数据背后存在的问题,找出成本控制潜力。

(三)医院管理费用管控

严格实行预算管理,将医院的全部花费、成本费用纳入预算,做好相关支出预算数据的测算工作。明确责任单位和费用的使用情况,分析费用计划完成情况,严格控制管理费用,建立完善的审批报销制度,层层把关。节约消耗就是节约资金,对日常维修及零星工程要有效管理,堵塞漏洞,努力做到医院每花一分钱都要找到支出的责任科室,区别全成本核算与绩效核算的边界标准,在科室KPI考核中增加成本管控考核指标,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

(四)加强洗涤费、物业费、保洁费等大额开支的管理

洗涤费、物业费、保洁费是医院运营成本中金额较大的开支,特别是实行物业托管的医院更是如此,要对每床日保洁费、物业、洗涤费进行分析,对异常上升现象(病人量没有增加的情况)要找出原因,医院要强化科室的洁净意识和护士长监督职责。总务后勤部门要定期对物业保洁、洗涤情况进行检查、巡视,增强物业公司的约束机制,使保洁、洗涤等成本得到持续控制。

(五)加强人力成本控制,充分发挥人员效益

1.建立人力成本预算管理制度

为有效做好人力资源成本控制,首先要做好人力成本的预算,按岗设人,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规划、沟通、协调职能,增强人力成本的可预见性,避免或减少人力资源成本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人力资源部门与各相关部门协调,密切配合,制定人员经费预算,对职工薪酬、培训、进修等费用实施管控,运用本量利分析法对临床科室的业务量加以分析。

2.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

合理的薪酬分配管理体系,不仅能有效调动职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提高效率,还能为医院节约出更多的人力资源成本,在医院绩效方案中,要结合医院自身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将“工作效率、管理效能、服务质量、劳动纪律、技术能力”五个方面的考核结果,作为衡量绩效考评的依据,充分考虑岗位性质、技术难度、风险系数、工作强度、职业道德操守、医德医风及成本控制因素,使之对内具有激励性及公平性,对外具有较好的竞争力薪酬,激发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3.优化组织机构、实行定员定岗

医院应以提高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需求为原则,科学设置医疗科室及行政后勤科室。根据具体情况,明确岗位名称,设置人数、工作职责及考核标准,按岗设人、一人多岗,充分发挥每名职工的工作效能。

四、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推行责任会计中心

持续强化科室目标管理工作:(1)科室目标管理工作就是科主任、护士长使命感的载体,要促进科室工作能够在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流程中进行。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进的同时,要提升科室运营管理的效率与效益。(2)提升门诊工作量的考核,注重专家、科主任的门诊出诊率,推进一卡通建设,简化就医流程。(3)三级医院的重要职责就是疑难危重、急重病人的收治、救治能力,要新增各科对急难危重比的考核,这个指标的提升,是科室技术水平提高的标杆。(4)要在外科系统中新增手术率的考核,使外科科室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增加三级、四级手术技术力量,加大难度高、风险系数高手术的例数,从多方面提升技术水平,积极顺应分级诊疗的要求。(5)科室效率提高的重要抓手就是缩短住院日,依托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方式,以特定病种的平均住院日为重点,合理控制平均住院日。分季度分析手术前后住院日、疑难危重病住院日等相关指标,尤其要重视产生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规范临床科室诊疗流程,制定标准住院天数,有效降低住院日,为了缩短诊疗时间,规定医技科室检查项目完成时间和检查结果出具报告时间,在医生工作站开发住院时间超预期预警机制,对于即将超过某病种标准住院天数的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使病人得到更加有效合理的治疗。(6)逐步推行责任目标成本制度,结合医院管理的实际,按照能够控制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责任目?顺杀荆?将降低医院成本的目标分解落实到相关职能科室,进行医疗成本的对口管理,实现医疗成本的事前控制。在医疗业务过程中,将医疗成本的实际消耗与责任目标进行对比,加强医疗业务事后管控,总结经验,查找原因,防微杜渐,完善医疗成本管理责任制。揭示各医疗成本项目差异,查明责任归属,明确医疗责任制,把医疗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最大限度地优化利用医疗资源[3]。

五、打通数据通道,推进医院信息链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院完整化的大信息平台系统

整合医院现有信息资源,要建立医院资源计划(HRP)运营管理平台,通过对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系统(PACs)、财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物流管理、人事管理、绩效核算等系统的有机衔接和整合,建立支持医院整体运营管理,实用、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系?y化医疗资源管理平台,提高各主要业务线的管理和综合运营水平。在良好的整合医院数据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设计安装医院BI系统,服务医院发展[4]。

六、关注医保病人费用管控

随着医保、农合病人的统一管理,病人住院次均费用的严控,单病种付费的推行,医保病人费用控制成为医院管理的当务之急。(1)医保工作要追求精细化、从服务患者职责拓展到医保病人的管理、医保付费的运作、医保政策的扶持与争取、医保病源分析等,按照未来医保预付制度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医院、科室医保控制额度,有效地保证医保基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对医保病人诊疗全过程行为进行规范,保证诊疗行为统一、合规。为了防止过度医疗,保证基本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行,医保部门设专人监督检查临床科室医保协议落实情况,关注医保患者构成、患者自费负担和知情情况,保证患者对自己所有治疗行为的知情权。(2)要定期组织专家对医保病人出院病历进行终末质量管理,对治疗过程掌握,是否遵守用药管理规定、因病施治原则,是否合理用药以及用药适应症选择,有无过度检查及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评,结合医保质量考核办法给予处罚。

七、注重卫生材料的管控

1.医院要制定适用的《医疗器械(医用设备、耗材)使用管理规定》,规范医院准入使用的耗材,加强耗材监管,降低医用设备、耗材使用风险,保障临床使用安全,重点是对检验试剂、手术材料、医疗检查设备耗材的监管。

2.成立由科室民主管理小组成员组成的新增医用耗材议价小组,使采购流程更加公平、公开、透明、阳光,提高医用耗材采购效率,降低医用耗材采购成本。

3.完善卫生材料采购成本,规范采购流程,严把材料的招标采购及供应商资质关,降低采购成本,提供优质价廉的材料供应。

4.对心脏、骨科植入类和血液透析类部分高值耗材要公开招标,医院对招标的产品进行二次议价与谈判,进一步调整价格,降低采购成本。

5.要成立检验试剂、手术室预备库房(二级库),对高值耗材实行预库存管理,这样既保证临床手术的安全、及时,又降低高值耗材的库存成本。

八、发挥财务与管理会计职能,服务医改

1.完善医院财务内部控制体系,杜绝不合理支出,做好医院核心业务流程。“好钢用在刀刃上”,严格做好各项开支控费管理,加强资金支出的内部监督,避免产生不合理的成本费用。要在逐步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和管理精细化程度上多思考。

篇8

一、管理会计的概述

(一)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通过一系列的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统计及其他方法将有关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对比和分析,使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能够依据对各个责任单位和整个企业日常的活动和预期的经济活动及其发出的信息进行规划、控制、评价和考核,并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对其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作出最优决策的一整套信息系统。管理会计是管理学与会计学相结合而诞生的学科,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以满足企业内部管理需求为目标。按照管理会计的要求,管理者应综合运用各类信息,把对各项工作的管理与财务管理充分结合起来,从而致力于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评估等各项工作。

(二)管理会计的特点

管理会计是内向型的,它更倾向于为企业内部管理者提供信息和服务,以满足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它面向未来,不仅反映过去,更侧重于未来,属于经营管理型会计,它不受公认会计原则或统一会计制度的约束,不必承担法律责任,相关报告的编制时间等也只需服从管理者的需要。企业内部各个责任单位作为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采用的专门方法可灵活多样,以便提供不同的备选方案,并大量应用现在的数学和电脑技术,采取的管理会计处理程序也可以有较大的选择自由,可以兼顾到企业经营的整体和局部。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预算、控制以及评估等几项职能比较广泛,不仅从宏观角度,以企业的多层次、全过程为对象,同时并不忽视以人为中心的具体的行为管理。

(三)医院管理会计的独特地位

管理会计是由多种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结合体,它是为了适应企业内部管理预测、决策、控制和考核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管理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事业单位,无论其规模大小、所有制性质如何,客观上都需要进行方案选择、优化决策、强化成本控制、搞好预算管理,进而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医院管理会计是管理会计在医院中的应用,是促进医院发展的有效管理手段。医院管理会计在医院的经营管理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管理会计讲求事实和依据,以其工作的客观性和严谨性获得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这些数据和资料不仅有助于医院节约运营资金、做好成本管理,还能实现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运营效率等等效果。

二、医院管理会计的特殊职能

(一)预测医院的发展趋势

医院管理会计以信息为工作起点,注重对医院运营中的各类信息进行利用,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和整理,可以使医院管理者及时地了解医院的内部运营状况和外部经营环境。一方面,通过医院管理会计,医院管理者可以将医疗市场的变化和发展形势尽收眼底,这有利于做到“知彼”;另一方面,医院在管理会计工作中将内部信息进行集中分析,医院内部状况和特点能够及时呈现出来,这样可以做到“知己”。在“知己知彼”后,医院管理者能够对医院当下的运营状况有所了解,能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

(二)增强医院管理者的决策能力

医院管理会计注重以真实信息和数据作为依据,从医院实际运营状况出发,运用科学论证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医院的经营和发展状况。因此,医院管理者的决策能力将会得到极大提升。对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来说,最为不利的状况是信息不足,这种盲人摸象的境地使管理者对现实情况没有准确的认识,决策能力就会受到抑制。管理会计不仅能搜集广泛信息,还会运用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整理,这样一来,医院管理者便能获得多元化的相关信息。通过医院管理会计,医院管理者可根据医院各项预算制定相应的经营任务,以对医院各项工作进行引导。例如,管理会计可对医院的病人总量、病种演变趋向、医疗费用收入进行预算,据此进一步确定目标成本和边际利润。最终,利用差量分析法等方法,对各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预测,并选择最佳投资方案,完成投资决策。

(三)规划医院未来的医疗服务活动

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不仅关系到自身的运营效益,也关系着人们健康和社会效益,因此医院的发展始终注重长期性和持久性。为进行长期性、持久性的发展战略规划,要积极发挥医院管理会计的作用。一方面,如上所述,医院管理会计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预测和决策能力,以制定科学战略;另一方面,从实践的角度讲,医院管理会计对未来的规划是通过对医院人力、财力、物力的组织和配置实现的。第一,医院管理会计能够提高物流的使用效率。管理会计可对内部控制的质量进行提升,不断完善药品成本控制制度、各病种医疗处理制度、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制度、卫生材料消耗费用定额制度等各类管理规程,以此规范经济行为,以达到整体的、宏观的物流成本降低。第二,医院管理会计能将效益优先原则推行于医院的整体运营之中。管理会计可充分借助利益机制,激发和引导医院各部门坚持效益优先,使资源优化配置融入每个人的工作行为之中,使医院高效率运行进入每个人的工作目标之中,如此一来,医院的成本效益将会得到逐步提高,人力、财力、物力将会的得到进一步节省。

(四)对医院的医疗服务活动进行调控与调节

医院管理会计的职能和作用不仅体现在顶层设计方面,还表现于具体的执行和日常医疗服务活动的诸环节之中。通过成本控制、价值工程和效益中心原理,医院管理会计可对医疗服务活动的各环节运行状况进行有效的调控和调节,及时纠正运行中的错误或偏差,促进各项目标的完成。例如,按照各个科室的业务量及其额定收益,算出该科室的目标成本和边际利润,加强对预算执行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大小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在调控与调节之中提供医疗服务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五)评价与考核医院各部门的业绩

通过应用管理会计,能够科学有效地对医院各个部门进行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这有利于促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规范化,工作效率也能不断提升。第一,要制定一份考核评价方案,制定时要以医院的经营目标与各项责任目标为依据,要与各科室部门的工作内容相结合,从而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第二,将制定的方案,对照科室考核目标,检查医院总体目标和各项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在此基础上研究各项数据的动态演变趋势。第三,按照得到的数据和资料,评价各部门和人员的业绩,根据预期业绩与实际业绩的差异情况采取合理的赏罚措施。由此可见,无论预测还是决策,无论对管理者还是执行者,无论调控调节还是评估考核,医院管理会计在医院运营中发挥着重要职能,它体现于医院多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运营管理和医疗服务活动中。因此,在医院管理中运用会计管理是必要的。

三、医院推进管理会计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管理会计理论的建设

当前,管理会计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方法,并没有获得正确的对待,尤其对医院管理者来说,他们是医院运营的主要负责者。因此,推进医院管理会计的应用,首先要提高医院管理者的管理会计理论素养,使其对管理会计有更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医院相关人员的培训,打造出一支拥有较高管理会计理论素养的人才队伍。

(二)创建综合型的管理工作方式

要将医院管理会计和传统的财务会计融合起来,敢于突破和创新,创建新的管理模式。应参照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方式,实现医院管理方式的企业化,确定成本状态与分类、标准成本法等方法体系,完善管理经营决策、投资决策、预算控制、责任会计、绩效评价等规程,最终使医院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并轨,其工作职能及体系全面融合。

(三)组建管理会计职能科室

医院不仅应在其内部逐步建立和完善管理会计体系,还应将这一体系在组织结构上体现出来,组建管理会计职能科室。一方面,这是医院自身经营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其实现也有一定的有利的外部条件,例如,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鼓励医院进行管理方式上的探索等。组建管理会计职能科室,有利于将管理会计的职能进行合理发挥,有利于将其应用切切实实地推行下去,提高应用的力度和质量。

(四)积极开发管理会计工具软件

医院管理会计应充分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开发和使用管理会计工具软件,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第一,可开发信息和数据处理软件。医院管理会计的信息处理量大,数据处理方法复杂,开发和运用管理会计工具软件,不仅可以提高信息和数据处理的准确性,还能提升运算分析的效率。第二,应开发管理会计内部交流软件,使管理会计工作者能够更加便捷地搜集各部门运营中的相关信息,并将分析后的结果报告给相关负责人,从而提高各部门、各环节交流与沟通的效率。

篇9

一、领导重视是决定资金运营成败的关键

医院管理层对医院资金运营的重视程度是控制环境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执行等涉及机构设置、权责分配、人力资源政策、医院文化、业务流程的设定和优化等方面,这都倚赖于领导思想上重视资金运营,行动上带头严格执行资金运营制度,把自觉遵守、严格遵守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任务来抓,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实施才有可靠的保证。

二、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不高的人员素质,会对医院的资金运营管理产生负面影响,例如财务风险预见性差,财务问题分析不透彻,财务资金运营制度制定不合理,实施不科学等问题,使得医院的财务工作陷入困境,并且使得其资金运营制度形同虚设。如要从根本解决上述问题,则必须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成本控制

降低医疗成本不仅是政府对医院的要求,更是广大群众对医院的殷殷期望。首先,通过责任成本制降低医疗成本,即通过在医院各部门、科室或班组建立若干责任中心,将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各责任中心的经营活动实行自我控制。这其中也包括合理划分成本责任中心,正确归集分摊各成本责任。同时也要建立均次标准成本体系,如每床日标准成本、每门诊人次标准成本、单位项目均次标准成本等;其次,对药品采购环节加强监控,降低药品采购成本。

四、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发挥内部审计的管理效益

设立科学、合理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实现内部审计职能的重要保证。医院应按照上级审计部门的要求,设立由医院领导直接管理的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配备相应的专职审计人员。并且随着医院管理模式的变更,医院应结合行业特点和自身特征,不断拓宽内部审计领域,降低医疗成本,体现内审工作的管理效益。还应该对经济活动的事后监督转向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将工作重点从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以资金运营为中心的综合性基础审计转变。

五、建立和完善货币资金的资金运营制度

由于目前大多数患者是采用现金结算,因此,对货币资金的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要建立和完善适合医院特点的、切实可行的会计内控制度,避免会计内控制度与实际应用相脱节。在执行过程中针对易发生的问题,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首先要将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控制。医院应当建立货币资金业务的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例如:现金收付及保管只能由授权的出纳员来负责处理,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其次要加强票据的管理。例如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背书转让、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专设登记簿进行登记,防止空白票据的遗失和被盗用;最后要加强对银行存款的管理。例如加强银行账户、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还应该指定会计人员定期核对银行账户,对未达账款,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六、建立健全与之配套的管理机制

政府加大投入,是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要保障。但政府光增加投入是不够的,关键是要转变投入机制,使财政的钱切实花到实处,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比如,推行购买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变“养人办事”为“办事养人”,有效促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的转变。推行绩效考评,对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进行量化考评,对医改取得的成果进行科学评估,并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收入挂钩,与政府投入相结合,以提高政府投入的效率。推行核定收支,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要在核定收支的基础上确定。首先要核定工作任务,然后核定收入和支出数额,对于核定收支后的差额部分,由财政在绩效考核的基础上予以补助。

篇10

关键词:自助打印服务;控制成本;就医体验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7)10-0183-03

1.设计背景

根据六安市人民医院现状,分析医院的实际业务流程,针对目前医院存在的就诊流程优化;各医技科室的报告核对分发工作繁重;现有自助设备功能不够完善;打印机维护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人多拥挤;提高停车场、电梯间等院内资源使用率等问题,通过自助医疗、移动医疗和智慧医疗的建设思想,在较少投入的情况下,统筹规划,快速建设利民、便民、惠民的全院自助系统,大幅提高患者的就医体验,提升医院的工作效率。对此,特设计制定全院自助服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以期解决目前医院所遇到的问题。

自助打印服务系统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途径之一,通过与医院端的HIS系统(医院信息系统)、PACS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LIS系统(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接口互连,实现PACS、LIS业务的自助化;通过与自助段的核心业务系统连接,实现检查胶片、检验图文报告自助打印、移动端下载、健康档案建立等功能。通过自助打印系统的建立,我院希望实现以下目标:

1)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就诊效率,缩短就医等待时间,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强医院竞争力;

2)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胶片耗材是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控制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盈利能力并降低患者就诊费用;

3)避免影像信息的重复采集,健康档案的建立可以让病人在各级医院就诊影像资料共享,减少患者影像检查的采集伤害等;

4)支持国家医改信息化要求,树立医院民生服务形象。

2.系统部署

2.1硬件架构

结合我院现有软硬件环境,设计了整体的硬件方案,示意图如图1。

其中医生和护士工作站只需要安装自助打印设备的打印驱动;基础交换网络就使用现有的网络即可不需要再更新网络;系统服务器主机和备机以及患者告知屏需要根据实际接入的设备数来制定采购方案。

2.2服务器部署方案

2.2.1服务器双机

全院自助打印系统作为医院发放患者报告的支撑系统,运行稳定关系到医院的日常运营,为保障自助打印系统运行稳定,当服务器出现故障后,不会对医院报告发放造成影响。在不增加系统硬件成本的基础上,我考虑系统必须采用双机备份,手工切换机制。

2.2.2服务器数据同步

当我们的业务模块接收到打印作业后,判断是否有备份服务器。如果有即把作业发送到备份服务器,业务服务器数据库访问对象,提供数据插入,更新,删除方法判断是否有备份服务器,如果有在对本地数据做操作时,调用备份服务器提供的数据库访问对象,实现备份服务器数据库实时更新。通过以上方式实现数据和打印文件备份。当服务器出现故障,可设置备份服务器IP为主服务器IP为各客户端提供服务。数据,打印作业与主服务器一致,不影响各客户端运行。

3.APP运用服务

手机已经全面使用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作为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拓展功能,实现患者就诊移动化也是院方对信息工作的要求。健康档案APP实现了二维码扫描功能,患者在检查申请单上扫描后即可加入我院的健康档案并可下载电子胶片和报告,对于开展会诊、病例病案存储具有很强的优势。

3.1服务实现

健康n案后台服务包括两个主要组成部分:App云服务与现场的前置服务器。后台服务通过前置服务器与自助打印系统通信获得报告信息,并将报告信息通过App云服务发送至用户App终端。依伴后台服务的系统框图如图3所示。

3.2前置服务功能

前置服务器作为自助打印系统与App云服务的桥梁,查询并发送报告状态。主要的功能有:

1)报告查询接口

前置服务器根据App服务器提交的订阅信息,定期向自助打印系统查询更新报告状态。

2)报告上传接口

对于发生状态变化的报告,前置服务器将更新的报告状态上传至App云服务。对于可打印的报告,前置服务器同时将此报告的电子文档上传。

4.检验、检查系统设计

4.1检验科室现状

针对我院检验科有简单的自助打印系统,但需要实现全院自助化,在不增加现有医生的业务操作流程的前提下,要实现医院检验报告的全院自助打印,检验报告数据的传输动作必须自动的。因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可能会存在多个报告模版,所以亟需一个能保留医院检验报告打印原有格式而又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研发工程师的标准化方案。

4.1.1检验自助系统设计

根据实地考察,设计符合实际隋况的系统流程:

检验标本收集;护士通过HIS提供的条码获取信息;检验科对样本预处理、上机检验直至获得检验结果;检验科使用LIS系统对检验结果审核,确认无误后检验报告;原有自助客户端执行自动打印动作,通过IPS Printer将结果发送到全院自助服务器;打印机客户端报告输出。此设计实现过程简单,避免现有手工录入流程。

示意图如图5。

4.2检查科室现状

检查科室业务流程医师开具检查申请单,病人持申请单前往检查,检查完毕后需要等候诊断医师胶片排版打印和图文报告,消耗大量等待时间。

流程图如图6。

4.2.1检查自助系统设计

检查科室需要提供给病人胶片和图文报告,需要影像匹配环节。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对报告进行分析处理即可完成。由于科室特殊性,分诊登记台不负责病人登记,登记工作分配到每个检查诊室,不适宜在科室内完成条码打印,增加医生工作量。直接复用放射条码获取方式,完美解决科室自助打印需求。方案如下:

第一步:数据获取

通过在科室报告工作站上安装IPSPrinter虚拟打印机,报告通过虚拟打印机发送到服务器。

第二步:报告解析

服务器端收到报告后,对报告进行转换识别,提取报告里的关键字段,并对报告进行归档。如果从HIS产生的条码与现有报告上没有匹配项的话,需要改动现有打印模版,报告上增加与条码号所对应的数列。最终实现在全院任意一台自助打印设备扫条码即可打印报告。

5.系统测试与调试

系统测试的目的,就是找出软硬件系统的缺陷,对系统稳定性及功能性作出评价。根据系统的具体情况制定测试方法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对系统欠缺的方面加以改进,对不合理的流程重新规划。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5.1整体流程测试

目的:找出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重复或者多余的过程进行优化。

步骤:根据系统工作流程,从登记检查到领取报告进行演练,与科室现有业务流程进行比较。

5.2整体流程测试

服务器调试

目的:测试服务器性能及服务端程序稳定性,包括CPU负荷,内存占用率,网络吞吐量,并发连接数等。

步骤:工作站发送大量报告数据,影像O备批量发送图像,多台自助客户端同时打印,对响应时间进行计时,查看服务器资源使用状况。

5.3整体流程测试

客户端调试

目的:测试客户端程序是否存在缺陷。

步骤:报告连续打印,多用户同时打印。查看客户端程序运行状况。

5.4硬件测试

目的:测试报告打印机是否会出现卡纸、带纸、漏墨等现象。测试胶片打印机是否会出现不打印、空打、位置偏移等问题。

步骤:连续打印20份报告及20张胶片,查看每份报告及胶片的打印效果。

对测试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统计,验证系统的可靠性。对测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找到根源,将问题彻底解决。

系统主界面如图7。

6.结论与展望

自从我院开展实用了自助打印服务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检查、检验科室队列长,等候久等问题,患者自助操作提高了就诊体验和患者满意度,从根本上缓解了看病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