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活动规划范文
时间:2024-03-22 16:29: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活动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暑期的教育管理工作,使学生家长能了解学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及方法措施。
2、全面督查学生暑期在家的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情况,使学校对学生的教育管理进一步延伸至假期。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常规管理监督网络机制。
二、活动主题:
宣传学生暑期家庭教育;
督查学生暑期学习生活。
三、组织形式:
1、以村为单位,建立15个学生社会实践区域,分别为:大通、正茂、二套、伏兴、新丰、南河、三套、龚集、王庄、五七、四套、运东、运西、桃园、三圩。
2、以学生会成员为负责人,以所在实践区域中的优秀学生或学生干部为成员组成暑期学生家庭教育宣教小组,负责向家长宣传学生暑期教育,督查学生暑期学习生活。
四、活动形式:
1、及时宣传
在学生刚放假时,宣教小组就要上门向学生家长,宣传学校对学生暑期在家的要求,让每一位家长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学校要求,明白自身职责,能及时配合学校做好子女的教育管理工作。
2、定时督查
督查小组三次集中上门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在家守纪情况以及家长教育情况,及时记录。
3、随时了解
利用宣教督查小组和学生生活在一起的优势,随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守纪等方面情况。及时教育并如实记载。
五、活动安排:
1、活动组织阶段
①实践活动区域划分(6月20~21日)
以村为单位,班主任按村上报学生名单包括:姓名、性别、班级、家庭、详细地址、家长姓名、联系电话等。进行分类汇总。
②宣传组队(6月22~23日)
由班主任和学生会成员对学生进行广泛宣传,使学生了解此次实践活动的意义,采取自愿报名,学校审批的方式组建运河中学学生暑期学习宣教督查小组。
③任务落实(6月27~28日)
召开宣教督查小组成员会议,就活动的目的、意义、形式、内容、安全等方面进行强调落实。与小组成员签订工作责任状,明确职责范围及所监督的学生。
2、活动实践阶段
①7月10~12日,集中向每一位家长宣传学校对学生暑期学习、生活、守纪、安全等方面的要求,与家长签定《暑期家庭教育承诺书》。
②7月20~21日集中督查学生作业完成了情况,了解家长教育管理情况。及时教育如实记载。
③8月5~6日(同上)
④8月25~26日(同上)
⑤不定期检查,各宣教督查小组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安排合适时间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守纪(上网、打游戏……)、安全(私自下河洗澡……)等方面情况进行抽查。
3、活动总结阶段
①9月1~5日,各小组根据自己检查情况对本次活动的收获、不足及督查学生的学习、生活、守纪、安全等方面情况进行总结,并上交督查记载表。
②9月5~10日,根据各小组活动开展情况评出优秀社会实践先进小组5个予以表彰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小组成员所在班分别加常规积分5分。
③团委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总结上报学校。
篇2
关键词公交线网;动态布设;线网指标;生成率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0)23-0201-01
1基于公交出行特性的用地性质聚类分析
通常交通小区的划分是基于常规的10大类土地利用性质,若将其运用于公交专项规划时,则该划分方法不能够全面地体现出公交出行特性,以至于影响到公交规划成果的质量。
本文重点考虑了公交出行特性,将用地进行了重新划分;然后,选用公交生成率、公交线路密度、公交站点密度、公交分担率和人口密度作为聚类因子,采用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将土地利用性质划分成为4大类。
2公交线网指标与生成率动态关系模型
2.1线网指标与生成率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
常规公交系统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系统,这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包括公交设施供应系统、社会活动系统和公交需求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密切相关的。公交供应系统服务于社会活动系统,社会服务系统又反作用于公交供应系统,而公交需求则是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若用公交线网指标即线路密度和站点密度来描述公交供应系统的水平,用公交生成率描述公交需求系统,则公交线网指标与公交生成率之间是一种动态关系。这种动态关系包括以下3个方面:线网指标会引起生成量的变化;生成量的变化促使线网指标的变化;线网指标与生成量之间是一种暂时的动态平衡。
2.2线网指标与生成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推导
假设线网指标与生成率之间的函数是连续可导的,则此函数应该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单调递增条件
线网指标与生成率之间的函数关系是单调递增的。即公交线网指标的提高会导致公交生成率的提高;反之,公交生成率的提高会导致公交线网指标的提高。
2)收敛条件
公交供应系统水平与公交需求系统水平之间是一种暂时的动态平衡关系,这种动态平衡关系与社会活动系统水平有关。公交供应系统水平的变化是通过刺激社会活动系统的变化而导致公交需求系统水平的变化,随着变化量的增大这种刺激效果应该呈下降趋势。即公交供应系统水平的变化量与公交需求系统水平的变化量之间是一种递减关系,否则二者无法收敛至平衡点。
若用Q表示公交生成率,L表示公交线路密度,P表示公交站点密度,表示公交生成率与公交线路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表示公交生成率与公交站点密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则根据单调递增条件和收敛条件有:
若令及为多项式函数,则可以将其统一地表示为:
联解(1)和(2)则可以得到及的多项式函数表达式为:
若令及为对数函数,同理可以得到其函数表达式为:
本文只对多项式函数和对数函数做研究,其它函数形式不做研究。
2.3线网指标与生成率动态关系模型的建立
通过分析公交线网指标与公交生成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得出公交生成率与公交线路密度、公交生成率与公交站点密度的关系为多项式函数,可以将其统一表示为:
很显然,当L>0且P>0时函数和连续可导,对其求导可以得到以下关系式:
由(5)可以看出,公交生成率既是公交线路密度的函数,又是公交站点密度的函数;公交线路密度的增加必然伴随公交站点密度的增加;所以,可以将两个函数合并成一个函数。设 ,则有;给式(3-5)中第一个函数关系表达式左右同乘以,同时给第二个函数关系表达式左右同乘以1-,然后将两函数表达式相加,最终得到以下表达式:
由式(6)可以看出公交生成率随公交线路密度的变化速度与α,b有关系;公交生成率随公交站点密度的变化速度与β,d有关系。随着聚类土地性质的不同,α,b和β,d的值也不同;而本文研究中认为聚类土地的性质是体现社会活动系统的主要因素,由此可以得出社会活动系统A与α,β,b,d存在函数关系,若给定一组(α,β,a,b)的值,则对应相应的社会活动水平,即:
A=F(α,β,a,b) (8)
篇3
针对相关事务进行规划管理以及综合治理的社会活动。行政活动对于推动政府主管部门的服务职责,协调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导向作用和功能。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环境下,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科学的行政管理系统,创新管理形式,优化管理手段,积极推动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本文针对我国行政管理的政府职能,阐述了我国当前行政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措施。
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机关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也是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进行管理和执行的社会活动。
行政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它有以下基本特点:
1、全面性、广泛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行政管理涉及面广。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广泛涉及到人事编制,政务文秘等工作,又包括资产财务,行政后勤等工作。
篇4
关键词:第三产业;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又是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的重要途径。蓝文研、李江帆(2014)提出第三产业对生产服务的需求增大,金融保险业、房地产和商务服务业构成第三产业生产服务业的主体行业。随着全球经济从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生产服务业的增长越来越明显地表现为第三产业生产服务业的增长,对第三产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对我国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进行详细分析,总结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内部结构的发展特征,对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路径研究,探究第三产业影响因素,以期对我国第三产业及其内部结构的调整提供一定的贡献,进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目标。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一)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本文选取了交通运输、邮储通讯、金融相关、科教文卫事业、社会公共服务以及资本投入六方面的数据来研究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具体如下:A交通运输,包括A1客运总量(万吨)、A2货运总量(万吨)、A3年末实有公共汽车数量(万辆)、A4年末实有出租车数量(万辆);B邮储通讯,包括B1邮储业务收入(万元)、B2电信业务收入(万元);C金融相关,包括C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万元)、C2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万元);D科教文卫事业,包括D1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人)、D2剧场影院数量(个)、D3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册)、D4医院卫生院个数(个);E社会公共服务,包括E1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万平方米)、E2绿地面积(公顷)、E3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人)、E4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人);F资本投入,包括F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F2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万美元)、F3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万元)。数据来源于2013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本文立足于2012年全国266个地级市以上城市数据,分析2012年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现状,为第三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决策。
为了使数据具备可比性,本文对客运总量、货运总量、年末实有公共汽车数量、年末实有出租车数量、普通高校在校学生数、剧院影院数量、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医院卫生院数量、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以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取对数,将邮储业务收入、电信业务收入、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年末实有城市道路面积、绿地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除以年末总人口,以人均数量纳入模型。
(二)因子分析
为了更好地对影响因素进行归类和分析,本文进行因子分析,第三产业影响因素被识别成3点:F1人民社会活动,主要包含邮储、电信、金融、道路以及消费品销售;F2社会公共服务,主要包含交通运输、受教育人数、影院数目,社会保险参保人数;F3外部资本投入,主要包含以知识为主的藏书数、以生命救治为主的医院卫生院数和以资金为主的外商直接投资。
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本文以人民社会活动、社会公共服务和外部资本投入为潜在变量,显变量为Yi,显变量的选择根据因子分析旋转矩阵而来,显变量误差项为Vi,内因变量误差项为Ui,建立结构方程模型,运行软件为AMOS21.0。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1:外部资本投入对社会公共服务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H2:外部资本投入对人民社会活动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H3:外部资本投入对第三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H4:人民社会活动对第三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H5:社会公共服务对第三产业发展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
(一)适配度检验与假设检验
本文从PNFI和PCFI两方面对该模型适配度进行了检验,PNFI值为0.525,大于0.5,达到标准;PCFI值为0.532,大于0.5,达到标准故认为该模型适配度较好。H1、H2、H3、H4、H5的P值都低于0.01,表明在置信区间内显著,认为原假设成立,如表1所示。
(二)路径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得到以下3条路径:a.外部资本投入人民社会活动第三产业发展;b.外部资本投入社会公共服务第三产业发展;c.外部资本投入第三产业发展。人民社会活动和社会公共服务对第三产业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路劲系数分别达到了0.97和0.72。另外,外部资本投入对第三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直接作用不甚显著,分别只有0.15和0.14的路径系数,但其对社会公共服务影响显著,路径系数达到了0.71,故认为外部资本投入对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社会公共服务来产生,如图1所示。可见,这是一个人民社会活动和社会公共服务显著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同时外部资本通过人民社会活动和社会公共服务,间接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传导机制。
三、结语
本文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第一,维持人民社会生活活动对第三产业的直接作用,用生活需求来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维持生活对服务的刚性需求,进而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一方面积极发展科技,带动人民的生活娱乐需求,以此带来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二,政府不断完善公共设施、社会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用政府投资来带动第三产业发展。第三,强化外部投入对第三产业发展的间接作用,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发展科教文卫事业,使外部投入不仅仅局限于资金的投入,而是要扩大到知识、保健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同时,不忘通过外部投入推动人民生活丰富化和政府投入多元化发展,以此来带动社会第三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舆论导向;人才;品牌;活动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1-0177-01
万丈高楼平地起,需要有坚实的根基。要提高一个电视台的公信力和影响力,也需要打造稳固的基石,这就是人才、品牌、活动这三块基石。
1 人才
人才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最主要因素,有了优秀的人才,才能生产出优秀的电视是节目,才能赢得最大的观众市场,收到最好的广告效益。过去,在基层没有地方电视台和节目前,优秀的文化人才大都集中在文化馆等纯文化事业单位中。因此,那时的文化中心是在文化局,他们在社会上有着很强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大小活动都是他们为主导。随着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事业成为人才向往和逐渐集中的地方,许多各类文化人才慢慢过渡到广播电视行业来,这些活动也逐渐由过去的文化事业单位一家独揽的局面,变成了广电与文化同行,地方广播电视台也有了自己的地位和威信,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心的聚集区。
但是从目前文化大发展的角度来看,基层台的各类人才还远没有达到社会对广电事业发展的要求,各个科室和栏目都缺乏在地方上能被称为最优秀的尖子人才。比如作为莱州广播电视台就应该拥有全市最优秀的艺术、音乐、美术、动画和文学工作者,他们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在行业内具有广泛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组织能力,在行业内具有相当的威信和成就,甚至一呼百应。这样组织起活动来,才能在社会中产生影响。而目前,地方台的各类人才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层次。作为县级市电视台,在目前存在着严重的人才危机:一个是有才能的人才因为工资待遇相对低不愿来,一个是有才能的人才因待遇不能落实而留不住。这两种现象决定了县级市低啊师太的节目质量低,影响着社会的收视率和影响力。因此,在今后的人才招聘时,应该从这个高度来认识、把关,对优秀的人才,在确定能担当起重任时,积极争取上级人事部门给予政策,能给予较高的待遇,而不是大锅饭的奖励。这样才能留住干大事业的人才。
2 品牌
品牌是由电视栏目形成的一个个窗口,是一个新闻单位影响社会公众的中药前沿阵地。通过这些窗口,公众可以了解新闻媒体的宗旨,社会发展的动向和生活休闲的空间,并在这些窗口的引导下,去实现自己所体现的价值。在这同时,产生对这些窗口的认可和关注,并给与信任,从而对电视台的社会公信力给与肯定和支持。如果这些窗口发挥的作用大,那么社会的公信力就强,影响力就大。反之,则柔弱。因此,办好我们的每一个栏目,就成为影响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关键。
那么,如何才能办好一个栏目呢?笔者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创新。根据本地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态势,确立适应本台条件的特色栏目,围绕有这方面擅长的编辑人才组成专门队伍,对整个栏目的目的和编辑播出都有一个鲜明的意图规划和要求,经过严细缜密的策划,从而打造出高端品牌。如果这个栏目要开办一年,那么在整体策划前,起码要对前期的三分之一节目做到计划具体;对中期三分之一的节目策划有序,对后期三分之一的节目都要有具体明确的目标。而不是随意摄取,碰到啥就做啥;也不是龙头蛇尾,更不是随意地不经过缜密思维地空想一些节目,或者套搬一些外地现成节目。过去,我台开班的许多栏目,就是因为缺乏长期的打算和规划而半途搁浅。
3 活动
广播电视影响力的建立必须具有特色的持续性和由此决定的受众对媒介的长期的忠诚度;在“内容为王”的信息传播时代,这是媒体“影响力”产生的基本要素,没有先进的适应受众需要的“内容”,不仅不能实现其市场影响力,更别提实现其社会影响力;大型活动策划、执行、推广的过程中,因其很好的参与性、互动性,在规模、时间、内容、方向和效果五个方面都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
因此大型活动是一个地方广播电视台在社会公众中提升威望和信誉的重要平台。很多基层电视台之所以在社会上声誉不高,就是多年来很少组织大型活动,就是市政府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也是挂个名字而已,甘当人家的配角,还是无偿服务。地方台有场地,有设备,有观众基础,是社会上任何一家文化团体和公司都不能做到的优势。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能组织一些大型活动?因此,要破除小满则安的思想,敢于创新,组建有才华的专业队伍,打造一批影响社会的活动。像莱州电视台过全市京剧票友比赛,特长选秀,春节晚会等,每年选择几个题目,做出影响和效果。我们还可以利用电视、电台和网站,举办各自的特色、系列社会活动。当然,这些活动都是针对社会的,比如政务热线等。但是,目前的政务热线还只是流于形式,没有专门的栏目来进行深入的采访报道,致使许多宝贵的新闻资源白白浪费。也在听众和观众中造成不良影响,认为电视台、电台成天在做秀和走过场。长此以往,就会严重影响一个电视台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4 结论
目前不断涌现的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冲击十分巨大,但是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和改革的机遇。因此,作为广播电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筑牢人才、品牌、活动这三个基石,一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影响力,赢得更多的受众。
参考文献
[1]张利平.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介融合渠道与路径选择――以《华尔街日报》为例[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1):156-160.
篇6
一、社会责任感状况及调查结果分析
社会责任感是指学生对社区、国家、民族、环境、人类等具有积极主动、认真负责的自觉态度和良好精神状态。它表现为学生对社区负责,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对国家负责,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对民族负责,拥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对环境负责,积极保护环境;对人类负责,有全球眼光,关注人类命运等。本调查共设置了13个调查题,从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活动、保护环境、处理与社会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来了解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状况。
1.关注社会方面的责任感
调查题1.下列情况中哪些符合你的实际情况:A.最喜欢看中央新闻联播电视节目;B.能常常看看时事新闻;C.不知道什么叫时事;D.偶尔看一下时事新闻。从1题的调查结果看出,只有49.4%的学生经常看时事新闻,这说明,半数以上的学生不太关注时事政治,不太关注国家大事和社会发展情况。更为严重的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喜欢看新闻节目的同学比率锐减,而只是偶尔看一下新闻的同学比率剧增。可见,学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不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状况比较严重。
2.参与社会活动方面的责任感
调查题2. 对于公益性捐款,你的态度是:A.不予理睬;B.随大流,大家捐我也捐;C.乐善好施,但希望加强捐款的使用监督;D.尽量少捐点。调查题3. 你对义务献血的看法:A.献血对自己身体健康不利,不要献血;B.献血无所谓;C.献也行,不献更好;D.义务献血利人利已,应主动献血。从2题和3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公益性捐款的态度是端正的,对义务献血的看法是正确的,但是九年级学生捐款随大流、认为献血无所谓、不献更好的状况比较明显。
调查题4. 对交通规则你的态度和行为是:A.遵守太麻烦,还是方便一点好;B.有警察就遵守,没警察就懒得遵守;C.遵守,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社会负责;D.因怕出事不得不遵守。从4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注意遵守交通规则,但是九年级学生认为遵守交通规则太麻烦、没警察就懒得遵守、因怕出事不得不遵守的状况比较明显。
调查题5. 下列情况哪些符合你的实际情况:A.经常参与社区活动;B.除学校组织的外,没有参加过什么社区活动;C.知道社区规划;D.对学校组织的社区服务活动积极参与。从5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仅有36.3%的同学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并且这种状况随年级升高而比率降低;有34.4%的同学没有参加过什么社区活动,并且这种状况随年级升高而比率也在升高。可见,学生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少,而且积极性不高。
从这4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参与公益性活动和个人活动的责任感比较强,但是对参与社区服务的责任感比较欠缺;同时,随着年级的升高,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更应该加强。
3.保护环境方面的责任感
调查题6. 下列情况哪些符合你的实际情况:A.知道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严重问题;B.参与过环境保护活动;C.每年都能参加植树活动;D.对环境问题很少关注。从6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51.3%的同学知道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但是参与过环境保护活动的仅占29.4%,每年都能参加植树活动的仅占8.1%。这说明,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有待提高,环保行动更需要加强。
调查题7. 去风景名胜区参观旅游,见到有人乱扔乱写,你会:A.仿效别人乱扔乱写;B.看不惯这种行为,但感觉无力劝阻;C.管好自己就行了;D.报告管理人或好意劝阻。从7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学生保护旅游景点的意识比较强,自身的行为端正,但是感觉无力劝阻乱扔乱写行为的,九年级同学的比率大增,好意去劝阻的比率大降。这说明,提高学生保护旅游景点的责任感,十分迫切。
调查题8. 去餐馆就餐,看到用濒临灭绝的动植物做的菜,你会:A.别人能吃,我也照吃不误;B.自己不吃但也不出声;C.去向餐馆人员进行保护动物的宣传;D.立即报警。从8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78.1%的同学选择宣传或报警,这说明多数同学保护物种的意识比较强。但是,选择自己不吃但也不出声的占19.4%,九年级则占36%,这说明,部分学生保护物种的责任感不强。
从这3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是环保行为有所虚化,环保责任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缺失。
4.处理与社会的关系方面的责任感
调查题9. 你对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观的态度是:A.认为这种人是傻瓜;B.我做不到,但我佩服这种人,希望多点这种人;C.人应该这样活着才有意义;D.我会努力去做这样的人。从9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28.9%的同学佩服有这种人生观的人,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其比率在成倍上升,九年级学生高达50%;有53.1%的同学表示会努力去做这样的人,而九年级学生仅为40%。可见,学生对这种崇高人生观的认识在提高,但是行为滞后。
调查题10.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社会利益相矛盾时,你认为:A.应把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B.首先考虑个人利益;C.赞同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主张自觉地为社会服务;D.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让两者都作出点牺牲。从10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认为应把国家和社会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学生在逐年增加,这说明学生的思想认识在不断提高;但是自觉为社会服务的学生在逐年减少,这说明学生在知与行之间存在脱节,献身社会的责任感不强。
调查题11. 你认为人生最大的乐趣是:A.享受;B.能达到自己的每一个目标;C.做好本职工作;D.为祖国为社会多作贡献。从11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许多学生的人生目标日见明确,但是选择为祖国为社会多作贡献者仅为35%,而九年级更仅为14%,可是九年级选择享受的却明显增多。可见,学生的人生目标出现偏差,为祖国为社会多作贡献的责任感较差。
调查题12. 若有机会出国留学,学成之后,你会:A.外国生活水平高,坚决不回国;B.看情况而定;C.一般情况下是会回国的;D.一定回国报效祖国。从12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选择回国报效祖国的,占65%,九年级最少,仅占44%;选择看情况回国和选择坚决不回国的,九年级学生则最多。可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任重道远。
调查题13.你认为现在在校读书的目的:A.报答父母;B.上大学或找份好工作;C.增长知识,提高素质,将来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服务;D.为自己今后过上幸福生活。从13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选择为社会主义祖国建设服务者,占66.9%,九年级最少,仅占38%;而选择为了找份好工作,或为自己今后过上幸福生活者,九年级的同学都是最多。可见,学生特别是九年级的学生,学习目的是不够正确的。
从这5题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年级越高,服务社会的行动越弱;年级越高,为祖国作贡献的愿望越不强烈;年级越高,学习目的越不端正,这种状况不能不使人忧虑。
二、养成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思考
1.加强时政教育,养成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反而越来越不关注时事政治了,这是一个反常的现象。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安排时间,坚持让学生每天收看时政新闻,定期通过黑板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开展时政教育,使学生养成关心时事,关注社会发展的好习惯,从而养成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2.积极组织社会活动,养成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
现在的中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很少,年级越高,参与社会活动越少,这就导致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不断降低。作为学校,要挖掘自身的潜力,借助家庭的力量,还要动员和利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尽最大可能组织学生参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最终养成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感。
3.落实环保行动,养成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的当务之急是落实环保行动。落实环保行动,要从让学生节约每一张纸、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开始;从搞一次环保宣传,捡一次垃圾,植一次树,收集一次废旧电池做起。
篇7
(1)公厕丰富了城市细节
美国著名城市规划设计理论家凯文•林奇教授曾提出:“尽管在一段时间内城市的大致轮廓可能静止不变,但细节上的变化从不间断”。(凯文•林奇,《城市意象》,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第1页)当一座城市在大规模的建设完成后,其基本的城市形态和轮廓已大致确定,要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和增进城市功能,则需要在城市细节方面加以改变。城市中一片公共绿地的新辟、一座公共电话亭的新建、一个城市雕塑的诞生、一款路灯款式的更新,都是城市细节变化的结果。透过这些城市细节的变化,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形象更加丰满、城市文化得到彰显、城市品位进一步提高,公众生活也更加便利、质量不断提高。如果说城市形态是凝固的音乐,那么城市细节则是这篇乐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个和谐的音符;如果说城市形态表达了一座城市的形象,那么城市细节决定着一座城市的气质、品位。人们感受一座城市的变化,可能更多地在感受城市细节所带来的变化。一座城市的总体形象,由无数个细节所决定,细节带来完美,细节带来精致,细节的失败将会带来整座城市设计和建设的失败。
城市公厕是表现城市细节的基础设施。从人们对城市直观的感受角度来看,公厕首先丰富了城市的规划、建筑细节。在制定一个区域的详细规划时,按照人们的生理条件需求,即在人们产生很急的便急感时,需在7—15分钟内找到公厕这样一个参考标准,将城市公厕的布局合理地在详细规划中予以体现,以使人们能在合适的时间内及时找到公厕,这将使城市详细规划变得丰富和具有人性。同时,公厕是城市建筑文化体系的一个部分,是城市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细节,公厕建筑设计美观、和谐与否,对城市整体建筑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一个好的公厕建筑设计,将会成为城市建筑宝库中的一笔财富。公厕以其独特的服务功能,丰富了城市建筑物种类,为城市增添了建筑细节美,正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其次,公厕丰富了城市文明细节。城市细节不仅可以通过城市相关基础设施来表达,而且可以通过这些设施所带来的文明效应来反映。如果城市的规划、设计者始终把人的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来考虑,就不会忽略城市公厕建设这一文明工程,因为公厕不仅是环境需要的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产物。公厕规划、设计得越合理、越符合人道主义精神,功能越实用,就越能体现设计建设者的文明责任心。同时,使用公厕者对公厕内设施的爱护程度,也能体现一座城市公众的文明素养。城市每一个文明细节的综合,就体现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公厕由于它的使用频率几乎涉及每一个城市公众,因此,也就成为最能体现城市文明细节的设施。另外,城市公厕对城市环境细节等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可以说,城市公厕丰富了城市细节,使一座城市更具亲和力和文明魅力。
(2)公厕具有供给多种服务的作用
公厕虽然是表现城市细节的设施,但它在城市运行、发展中,在公众日常生活、社会活动和政府的城市管理活动中,却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而这种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基础设施所无法替代的。
首先,公厕具有供给生理排泄服务场所的作用。人的排泄行为是维持人生存的最基本的生理活动之一。当人类从蛮荒时代走出,进入文明社会开始,人类就在其居所附近或居室内,专辟场所或设置专用器具供排泄之用。而当人们外出时,由于人的排泄行为并无准确的规律可循,人们的排泄生理行为,就必须依赖设置在公共场所的公厕来完成。这一公厕最基本的作用,也是公厕最重要的作用。如果城市没有足够数量和布局合理的公厕,城市就有可能成为一座“大厕所”。人们常以“出口”形象地反映公厕的作用,虽然与其相反的另一端“进口”——饮食行为相比,显得并不高雅和丰富,但它确实是每个人不容回避的生理行为。甚至可以说比饮食行为更为重要和复杂。在我国刚开始改革开放的年代,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外宾在外游览遇到内急时,因找不到公厕,而焦急万分地打出租车回宾馆用厕的新闻,但我们却很少听说有外宾非常焦急地打出租车去找饭店的情况发生,因此可以说,解决“出口”问题可能要比“进口”问题更为重要,公厕的作用在某些方面相对要比城市餐饮场所的作用更为重要。
第二,公厕具有供给社会服务作用。公厕产生于社会活动需求,具有满足社会生产、消费、文化等活动的配套需求的作用,如人们外出进行社会交往、外出消费购物等活动,遇到内急时,公厕是必不可少的方便场所。公厕可以说是一种促进社会活动乃至整个社会进一步发展的设施。
公厕对社会环境产生良性促进作用。如果一座城市没有数量足够以及布局合理的公厕,则有可能成为诱发某些公众随地便溺行为的发生。公厕的出现,极大地抑制了人们随地便溺行为,保证了社会大环境的整洁和卫生。
公厕还具有促进社会文明作用。如前所述,城市公厕是体现城市文明细节的基础设施,公厕从规划设计建设,到日常运营管理以及使用者的行为,都深刻地反映着一座城市的社会文明水平,一座设计美观、适用卫生的公厕,是一座城市文明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当人们看到容纳人类最脏排泄物的公厕都变得如此漂亮和卫生,怎能不唤起人们的文明意识呢。
第三,公厕具有供给多种附加服务的作用。公厕的主要作用是向公众提供方便场所,但公厕却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场所。它既是一个公共场所,来来往往的如厕者众多,又是一个隐私性非常强的私密场所,充满着独特的矛盾。公厕的这种特性使政府或公共建筑业主向如厕的公众提供多种附加服务有了可能。公厕使用者众多,为向如厕者进行公益宣传服务提供了方便,也为精明的广告商相关商业广告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使用者众多,其中不乏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在公厕内设置一些专用扶手和专用单间、洁具,就可以更好地为这部分弱势人群提供特殊服务。公厕的私密性,为附设与私密性相关的服务项目提供可能,如在公厕内适当空间位置设置女士化妆件,为女士们及时补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在公厕内增设座椅,可为怀抱婴儿的母亲喂乳提供方便,增设托放婴儿的托板、座椅或小床,就能为怀抱婴儿的母亲如厕提供极大方便,等等。公厕这个公共空间,成为政府和公共建筑业主沟通公众、服务公众的良好渠道,也成为体现政府服务意识的重要窗口。
第四,公厕具有丰富城市文化的作用。城市文化在公厕上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公厕设施融合了城市建筑文化、公厕使用者体验的心理文化、公厕所在地的地域文化等。如公厕从最初的简易坑位,逐步演变为简易建筑物、独立建筑物直至现代建筑,记录了城市建筑发展的轨迹。公厕洁具也从虎子、马桶,发展到现代抽水马桶、蹲式洁具等,从中可以了解厕所洁具独特的历史发展进程,丰富了城市建筑文化。
公厕使用者在如厕过程中的心理体验,也构成公厕特有的心理文化现象。如人们在如厕时,关注厕所私密性、防范个人隐私暴露的心理活动,对公厕室内空气气味、声响的心理感受,对公厕建筑用材的色调、建筑灯光氛围的心理反应,如厕结束表现出轻松愉悦的心理等,都构成使用者对公厕特殊的要求,也形成一种公厕所特有的心理文化现象。
篇8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 城市绿地 老人活动空间 规划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全世界的人口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对的严峻问题。在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的大环境前提下,我国也已经加入了“老年型”国家的行列。已向我们城市的规划、设计者提出新的要求,如何满足老年人需求,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安度晚年也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1老年人行为习惯特点
老年人行为习惯特点是老人活动区规划设计的依据和基础。通过对老年人的调查、分析,现代老年人的行为习惯主要有5个特点
(一)社会性 老年人社会责任心较强,渴望参加社会和集体活动,不愿孤独
(二)趣味性 返老还童,喜欢热闹,对各种文体活动兴趣较大
(三)持久性 由于空闲时间多,对所喜爱的活动(运动)专注力较强,能长期坚持
(四)选择性 由于文化修养、身体素质及爱好的不同,对娱乐活动有所选择。主动性游乐的意向强,不愿过多受人牵制
(五)局限性 因年龄较大,精力体力不及年轻人,因此,活动的范围、内容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时间、季节、气候的变化,对老年人的娱乐活动也有一定的影响
2老年人对公共绿地的需求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大,体质退化、器官功能降低、各部分机能衰退,健康状况日益下降,老年人变得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对于疾病较为重视。从生理上分析,老年人需要到公共绿地呼吸新鲜空气、晒太阳、锻炼身体、愉悦身心、增进身体健康。
再者,老人们从昔日参与社会活动中退了出来,逐渐脱离了社会,不再参与社会事物;老年人的主导活动和社会角色发生了改变,从工作单位转向家庭,他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较之以前显得陌生,加上子女“离巢”,过去那种热情、热闹的氛围一去不复返,对新的生活规律往往又不能很快适应,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孤独感、失落感。
一些生活宽裕、身体健康、文化素养高的老人对社会活动、人际交往、文体活动等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们迫切希望社会能为他们提供一些活动场所。
3老年人活动空间规划设计
老年人喜爱充满活力和生机、传递着自然和健康信息、处处体现贴心关怀的绿色环境。老人活动空间的设计应为到此区活动提供便利条件,有合理的服务半径。尽可能满足老年人对各种娱乐活动的需求,创造一个使老年人心情舒畅,既能修身养性又能锻炼身体的良好环境。
3.1设计基本原则
1依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特点设计,以增进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为原则。
2位置选择 充足的阳光为老人身心健康所必需,因此,老人活动区最好选择在背风向阳之处。
3活动区中环境设施宜紧凑、忌空旷。紧凑的布局能给老人以安全充实之感。建筑设施应安排一些既满足功能需求,又造型别致的小品、建筑。如避风阁、躲雨棚、茶室、活动室等。
4保证足够的场地活动比例 公共绿地中,应根据其所在地段居民年龄结构确定老人活动区的相应比例,以保证老年人活动的需要。
5老人活动区域应与绿地中其他区域相互联系又有所隔离,同时根据老年人活动特点分成动态和静态活动区域。
6应设有必要的服务设施 如设置必要的服务性建筑如厕所、洗手间、电话及服务性设施,如简单的体育设施等。
7应考虑安全防护要求。
3.2老人活动区各种活动空间
前面提到的动态活动、静态活动及较为热闹的活动都属于集体活动,它们需要的空间尺度较大,空间应较宽敞,有足够的面积,场地宜平坦防滑。
小群体空间 有的老人出于心理或习惯原因,喜欢同趣味相投的三五个人一起活动,包括动、静、闹,形成一个小群体,这样就应为他们提供一个相应的活动空间。小群体空间不宜过大,一般在10m2左右即可,空间应具有相对独立性,但不宜封闭,有一定的遮荫及坐憩处。
坐息空间 以停坐休息为主,如晒太阳、聊天、养神、观赏、读书、听广播等也是老人们从事室外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空间应有一定的范围要素,至少有一面作为背景,可以用植物、地形、建筑、水面等作为界面要素。坐凳也要采用多种形式,以增加空间的趣味性。坐息空间中应创造“人看人,人看物”的视野范围,可使老年人感觉到在参与社会,产生兴趣。
步行空间 许多老年人把步行既作为锻炼又作为消遣。再公共绿地中园路作为一种步行空间其利用率相对较高。在进行园路设计时,平曲线、竖曲线应蜿蜒并富于变化,但园路取向及位置应容易辨认,并在道路转折处、出入口处安排有明显特征并有吸引力的特征物。
步行空间避免高差变化过急,一般不要设置台阶,路面注意防滑,在适当部位,宜提供坐息之地,供散步后休息及观景、聊天。
私密空间 有些老人由于自己的性格或爱好,喜欢独坐,不愿被别人打扰,或几个人亲密相处不愿受他人干扰,希望有自己的私密空间独享其乐。所以在公共绿地中设置一些个人的、私密的空间是必要的。私密空间宜位于风景较佳的静处,具有一定的相对封闭感,避免被主要人流穿过或很容易被别人看到。如果结合一些人文景观设置,如进行垂钓、读书、写生、打拳等活动或静赏一些艺术品也很有情趣。
3.3老人活动区植物配置
1营建保健型生态园林,发挥植物的药用保健作用,使老年人在室外长时间逗留健身的同时,吸收各种植物所散发出的、不同的、有益人体健康的气体,如松柏类植物的枝叶散发的气体对结核病等细菌有防治作用。
2考虑四季变化,应是四季有绿,三季有花,即所谓“春意早临花争艳,夏有浓荫好乘凉,秋色多变看叶果,冬季苍翠不萧条”。
3应选择一些姿态优美,色彩鲜明的植物种植在园墙或道路的转角拐弯处,起到点缀、引导、转变空间的作用。
4结语
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公共绿地中给老人们“一席之地”,让老人们心情舒畅的安度晚年,发挥余热,是现代社会发展对公共空间提出的新课题,新任务。作为园林工作者在进行公园规划建设时,应当注意到这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适宜老年人的公共绿地规划设计。中国园林2000. (2)
[2]城市公园的规划与设计。美化家园
[3]当前居住区环境设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建筑学报。2001.(7)
篇9
关键词: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土地利益;平衡
Abstract:This study analyzes the interests of downtown commercial plaza landscape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conomic value and social value. Related theories has been tested and data has been analyzed. Recommendation from this study is provide to balance the interests of the plaza landscape.
Keywords:Downtown Commercial District;Plaza Landscape;Land Interest;Balance
中图分类号:TU98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9)12-0053-02
衡量一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是否合理、是否“物尽其力、地尽其用”,一条重要的标准就是城市单位面积土地创造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的高低[1]。但是,作为四大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常常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较少关注的对象。在广大农村,土地由于直接的产出而获得农民的青睐;而在城市里,土地的产出则往往是间接、隐形的,因此容易被忽视。
城市中心商业区是一个城市极具活力的核心地域,这里集中了最富魅力的城市景观和最大规模的商业活动。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作为城市最有价值、最具标志性的公共活动空间,是城市环境中最生动的浓缩的“小社会”。 随着消费的发展,对于功能单一的景观广场无法满足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复杂功能要求,而出现的诸如广场使用率不足、缺乏社会活力的等等现象,其中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1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的价值思考
价值是利益的主要具体表现形式,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的价值在于满足商业区购物人群的各种使用活动需要,它是人们社会活动的载体,也是社会活动的结果。“场所”对于人的核心价值并不在于具体化的空间图式或者环境印象,而是要切实将交往活动引入,才能成为具有市民公共性的空间。集聚度越高的城市空间,人口数量增加、密度加大,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与人行空间设计的人性化程度就越高,但是城市中心商业区空间的地租效应必须使商业性和开放性很好的结合[2],过多的商业性则会降低城市空间的景观环境层次,而过多地强调开放性则会破坏空间的商业效益,从而削弱空间的商业吸引力。实现城市黄金地段空间效应的价值最大化,平衡空间的多重效应,才能进一步促进中心商业区的商业发展。
2长沙・五一绿化广场
2.1五一绿化广场发展概述
五一广场区域自汉以后一直是长沙的商业文化中心,这在走马楼吴简与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中都有记载。解放后,五一广场不但成为商业中心,同时也成为了交通中心。1995年,长沙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五一广场商业特区”的概念,并对五一广场进行规划。1998年,五一广场商业特区的基本规划敲定,它将五一广场商业特区以黄兴路、五一路为界划成四大块,并分成若干小块,并将五一广场东北角3.5万m2的地方定为无建筑的五一绿化广场。
2.2五一绿化广场现状分析
五一绿化广场地处长沙市中心商业区,在场地设计中,广场绿化面积与休闲地的比例比较大,超出长沙其他任何商业区域。广场布局以绿化为主,同时考虑人的休闲和公共活动区,这些可供人活动的场地占60%。在处理用地上,为了解决机动车、非机动车与人流的分流,互不交叉,广场地势由北往南依次降低,广场南部以下沉式广场的形式出现,可与湖南平和堂商贸大厦等其他商场的附一层连通。
伴随五一路的拓宽、五一广场的修建、黄兴南路步行街与大型商业设施的启动,该区的商业业态出现了冷热不均的现象。改造后的黄兴北路变成50m的城市交通主干道,原来的商业空间尺度荡然无存,商业气氛急剧降低,因此集聚人气的作用也远不如一路之隔的几大红火的百货卖场和黄兴南路步行街 。
笔者对五一绿化广场的现状情况进行采样 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场地观测为辅的方法。通过统计和分析被访者的问卷调查及实地观测,总体把握广场的使用情况。广场的人流高峰时期出现在6点~9点和18点~22点两个时间段。其中6点~9点使用人群以40~60岁晨练的中老年人为主;18点~22点时间段中广场有露天喷泉表演,因此也吸引了不少观赏的市民。其余时间段数量波动不大,也没有形成人群集中区域。
图3显示,五一绿化广场的使用人群虽然各个年龄层次都有,但是以15~25岁和41~60岁年龄阶段的市民为主,说明五一绿化广场对于中青年、中老年有一定的吸引力,而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市民而言,吸引力就相对弱一些。
图4显示,五一绿化广场能够吸引大批的市民特地来此健身、会友,在使用人群中几乎80%的市民是以休闲为目的,主要原因是广场安静的环境和舒适的景观。另外只有大约8%的市民是因为附近购物的原因来广场,9%的市民是路过广场。
图2显示,市民停留广场的时间主要在半小时至1小时,有40%的市民停留广场半小时左右,有26%的市民停留广场1小时左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民对于五一绿化广场的认可程度。但是停留达1小时以上的市民只占13%,还有21%的市民只停留了几分钟,这也说明广场假设还有需要完善的方面。
3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的经济价值分析
3.1理论基点
在城市经济学中,城市土地经济属于微观城市经济,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人们在使用土地时引起的经济关系。加拿大经济学家M・歌德伯戈和P・钦洛依在《城市土地经济学》一书中直截了当地提出:“城市不动产的三条最重要的特征,一是区位,二是区位,第三还是区位(location,location,and location)”。城市土地的区位效益性之所以如此强烈,是因为对于不同区位的土地有不同的直接或间接的投入,而高投入理应得到高回报。在城市,区位对于土地效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一个中心,最高层次的土地利用(或职能)通常是源于使用的需要[4]。
3.2经济价值缺失分析
五一绿化广场价值连城,在商业中心辟出4hm2地作为城市“绿肺”,且不算拆迁补偿和造价,在当时光这“黄金码头”的地价就高达4亿元人民币,那里的每片绿叶都贵比一克黄金。五一绿化广场以绿化和休闲为主要功能,虽处繁华地段,却很少体会到其该有的“人气”、“活动”,除了能定点看到喷泉,不知还为商业区的购物提供了什么样的吸引力。现代购物行为已经与社会交往、休闲和娱乐活动密不可分,而对于其所处中心商业区的位置,以“休闲”为单一功能的广场不能带给前来购物、消费的人群足够的吸引力。从商业的角度考量,没有提供一个具有商业吸引力的广场,则其商业价值没有体现,导致了土地的经济价值部分流失。
3.3经济价值的平衡
城市广场价值的真正意义则体现在其使用价值,一个即使投资巨大的城市广场如果失去了它的使用价值,那么这个广场的价值就只有表面性,而没有实用性。由于广场功能的单一性,人在广场中行走仅仅是休闲而已,若是加入一些能够吸引并增加人际互动机会的商业交易,使市民的交往活动与商业交易活动形成良性互动[5]。那就是这种有商业目的的行为可以在人们之间激发出更多高质量的交往活动(是指那些与交易目的不直接相关的、自发形成的、自我强化的活动),而且交往活动的存在还进一步促进了商业交易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高效利用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又能有助于城市景观的形成。
4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的社会价值分析
4.1理论基点
城市社会学认为城市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关系的特征。城市广场设计需结合城市的生活,城市生活的多元性,将带来广场的多元性。“正是人们的相互交往和丰富的激情感受构成了富于生气的城市生活,而单调枯燥的体验则使城市死气沉沉。即使建筑物的色彩再多,体型变化再丰富,也无济于事。”[6]这段话道出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才是城市的真正魅力所在。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的主导功能是由城市的客观需要决定的,应充分考虑公众的生活、文化和人们的行为规律,不符合公众活动需求的广场设计,将是缺乏生气和活力的。
4.2社会价值缺失分析
公共活动始终只能在人和人之间发生,空间的角色被定位为公共活动的干预者,而空间的社会价值是一种从预过的公共活动的状态和过程中读取信息。某些被定义为休憩或观赏性的广场,其布点或与公园绿地相同,它们的最大作用是提高城市绿化率的数值,而不是容纳自发性的市民活动并具有多重社会文化含义的公共空间。这类广场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可接近性,广场不再适合人的活动,社会活动也随之萎缩,没有正确对待城市广场的社会价值。
4.3社会价值的平衡
如何吸引商业区的消费者合理使用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外部空间,并参与其中的公共活动,以便形成生机蓬勃和舒适怡人的环境,充分体现出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应有的社会价值呢?单一活动模式的影响力和多种活动模式的相互支持是影响外部空间生气的另一重要因素。有的活动比如演出、推销、商业交易等活动,会起到带动作用,附带派生出其他活动。私密性较强或较简单的活动模式则缺乏这类影响力,如阅读、恋爱、散步和老人分散就座“看街”,就很难引发其他活动。在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的设计中,应该体现各种功能空间的相互交融,提供社会化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可以促进零售商业的繁荣,也促进了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对提高城市中心区的活力发挥出积极的作用[7]。
5结语
正如B. Jackson在《风景》(Landscape)一书中指出的:“城市只存在于搏动的街道、广场的生活美之中。”在城市中心商业区景观广场不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景观效应,现实情况下的商业户外空间应该能够留住到访者,也就是相当于一个连接件,连接到访者与商业场所之间的一个过渡,能让到访者转换成顾客,也能让被景观广场吸引的游客变成潜在顾客。它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的聚会空间,通过相互作用和交流,为周围的城市公共空间增加活力。因此,它不仅有利于商业建筑本身,也有利于社会,这就是它的商业与社会价值的所在,也是存在与发展的意义。
现代购物观念和行为决定了公共空间的用途是多样的,只有综合利用,才能使广场利益最大化,充分发挥城市环境与空间资源价值,在推动城市文化与经济齐头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谢文蕙等编著.城市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73.
[2] 叶强.大型综合购物中心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以长沙为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96.
[3] 陈燕,贺清云.城市游憩商业区建设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热带地理,2006,26(4):319-383.
[4] (美)Brian J.L. Berry,等著. 王德.等译.商业中心与零售业布局[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41.
[5] 于雷.空间公共性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99.
篇10
关键词: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emerg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the electronic file, realiz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archives, has become the current and future a department of archives and archivists in the period of an important task, developing direction and trend of archives work.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working practice, on how to strengthen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f business archives to talk about their own understanding.
Keywords: enterprise archive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G271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产生的档案理论与实践,以档案资源信息化为核心内容的新时期档案管理信息化理论和工作体系逐渐形成和发展并指导着具体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
1.档案资源技术信息化
在信息时代,信息化已成为各行各业现代化的核心与主导,档案资源信息化将档案资源和档案各项管理过程,通过信息系统加工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保存,将原有不同载体的档案资源转化成数字化信息,实现档案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进行信息化有效开发利用,实现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由此可见,信息化将成为各项档案工作的重要管理平台和技术支撑,是新时期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即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手段,建立起各类规范化、标准化、可共享的目录数据库;二是档案基础平台建设,包括档案网络建设和管理系统开发应用,建立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支撑平台,实现档案信息传输的网络化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化。
2.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现代化
信息时代档案种类和载体的多样化、档案管理方法的不断改革,对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知识、科学技术知识及管理操作能力等各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档案管理人员除了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外,还要有一个结构合理的人才群体。档案管理人员要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有较好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素质结构等。
3.档案服务的社会化
随着社会档案意识的增强及档案效益的显现,档案利用从用户对象上正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非官方组织与社会公众对档案的利用不断增长,经济活动利用明显上升。随着档案进一步开放、电子文档的实行,档案利用将出现跨地域、跨行业的局面,突破时空界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二、加强建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措施
建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对于建筑企业档案部门来说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也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绝非轻而易举。它涉及到包括计算机硬件、网络、信息输出、获得与处理、信息安全以及微电子等多个技术问题,需要资金,需要人才,在运行模式上也需要结合本行业的实际工作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完善。
1.建立好建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长远期规划及具体的实施细则
(1)建筑企业领导重视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关键
企业领导应认识到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是全面展示企业档案工作和企业各项成就的一个窗口,是使人们认识企业、促进企业间经济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综合信息的一个桥梁和纽带。档案信息化管理作为一个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更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大力协作配合,企业领导要有战略眼光和务实的作风来抓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如果只是口头支持,没有资金、设备的落实,没有技术人员的配合,这项工作单靠档案部门是完不成的。
(2)明确建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划和实施办法
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复杂性、长远性,使之有一个客观指导性的规划和具体详细的实施细则,要有主管档案工作的领导负责,要有信息技术部门的技术协作。对档案信息化管理涉及到的网间合作、资源配置、协作开发、信息共享、网络建设等问题要有充分的可行性、科学的计划、以求协调配合、共同发展。要结合企业制定的信息化目标进程,确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目标、措施、步骤与要求,制定中长期发展计划,并确定档案信息数据库建立在企业即将开展和实行的办公自动化进程中,并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进程纳入企业的各项工作之中,作为今后档案工作的重点,扎扎实实的推进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建设。
2.解决好建筑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硬件配置、软件开发和专业人才培训
档案部门要与信息技术部门多沟通、协调和配合,做好档案信息规划建设,并要在资金、技术、设备、网络通讯建设、应用系统开发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争取将档案信息化管理建设项目纳入企业综合计算机网建设中,争取经费与技术的支持。
(1)硬件问题
一个大型企业所需要的计算机网络结构有企业级交换机、工作组级交换机、主干网络、服务器、数据库、计算机等。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的利用也要充分利用企业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网络平台。如邮政企业档案网络便可利用企业现成的综合业务网络,将档案部分整合开发。
(2)软件问题
档案信息系统软件是原件购买还是自行开发,要根据企业的信息化规模或技术能力而定。笔者在近年来使用的档案软件中体会到,软件的开发与选择首先应注意考虑软件的售后问题。售后条件不好,出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与解决,影响了档案人员对计算机操作的积极性。软件最好选择本地区档案局统一开发的软件。有条件的企业可自行研制开发或与电脑开发商共同研制开发。其次要注意考虑软件的兼容性。档案信息网络软件的标准要求在统一的基础上开发研制,可避免版本不一,不能兼容,造成浪费。
(3)建筑企业档案人才的培养
首先档案工作者要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素质。档案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要牢固树立企业效益观念和保密观念,要遵循档案纪律和档案法,切实履行好一名档案人员的职责。
其次要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素质。现代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进程要求不仅要有熟练的档案业务管理水平,还要具备计算机操作、外语等现代化管理技能,以迎取现代科技进步和发展。企业档案工作者要有紧迫感,要加强提高自身文化水平的学习,加强电子、计算机操作等现代科学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学习,主动积极参与企业档案软件的功能开发,将自身融入档案信息技术系统,向档案现代管理模式靠拢。
3.做好建筑企业档案信息数据的录入工作
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水平也体现在档案数据的录人数量上。只有大大增加档案数据库数据量,才能进一步发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功能。推进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尽快使档案数据化,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又是一项迫切的工作。不久的将来,随着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逐步形成和完善,将大大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开展,网上办公、网上查阅、网上经营、网上交流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将使企业经营如虎添翼。企业发展需要档案支持,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又将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中推进。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几乎已经渗透到了社会活动的所有方面,作为现代社会活动的技术基础,正在逐步改变着社会活动的运行方式。档案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必然伴随着社会活动运行方式的转变,在形成、传递、存储和利用等自身运动规律上发生本质的变化。人们积极应对信息化,不仅要关注档案的载体形式变化,寻找适宜稳妥的管理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要研究档案这一事物整体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运动新规律。
参考文献:
[1] 周新宇.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J]. 现代商业. 2010(05)
[2]王爱荣,李玉婷.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档案人语,2010,(7).
- 上一篇: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制度
- 下一篇:校车运营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