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规章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2 16:29: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师培训规章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这次教师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上包括对教学规章制度、教学常规、师德、大学教育的常识和特点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实践上包括观摩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教学示范课和新教师的现场教学示范课。通过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也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培训的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们加入到师专这个大家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也介绍了学校未来的美好蓝图,并且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些都使我更加对我们学校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业、扎根于我们师专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
二、认真学习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虽然在来到师专以前,我已经积累了许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高校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教导处的纪勇平处长给我们详细介绍和讲解了我校的相关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年来的许多相关事例作为典型范例。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门一样,同样有着很多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我认识到,作为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必须坚持教学领域的社会主义方向,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学校的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认识到高校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郑伟鹏老师以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一次生动的报告。他从高校教师的构成、对高校教学概念的认识、教学观念的转换、大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特点、大学教学过程的
基本特点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总结。通过听讲和自己的认真体会,使我对高校教师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我认识到,高校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大学课程内容有着许多的特点,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前沿性,二是探究性,三是智能性,四是方法性。
作为大学的教学过程,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学技巧的掌握。
我体会到要作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确实要付出自己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四、观摩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差距,也找到了改进的方向。
篇2
关键词: 幼儿园 园本培训 培训策略
儿童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幼儿教育的关键是幼儿师资,幼儿教师的素质将直接影响幼儿成长与发展。园本培训便是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师素质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幼儿园应高度重视园本培训,充分发挥园本培训的积极功效,将园本培训与幼儿日常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促进幼儿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本文简单分析园本培训现状,结合多年幼儿园管理和培训实践经验,提出促进幼儿园园本培训的策略思考。
一、幼儿园园本培训的内涵简析
幼儿园园本培训的内涵主要包括园本培训的概念、目的、内容和方法。幼儿园园本培训指为了满足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发展目标和教学需求,以幼儿园为培训单位,以本园教师为培训对象,立足幼儿园实际,由幼儿园自行规划、组织和实施,为提高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综合实践能力而开展的培训,旨在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品位特色,满足幼儿园自身发展需求,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园本培训的目的是使幼儿教师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教育改革的需要,主要在于更新教育理念、教育理论和教学手段,使教学实践水平和科研能力更具特色和创新性,从而促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的共同发展。
二、幼儿园园本培训的现状
虽然幼儿园越来越重视园本培训,园本培训制度更规范,培训内容更实用,培训方式更多元,已经成为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在平时幼儿培训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些问题,如对园本培训认识不到位,培训资源缺乏,培训制度和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都将影响园本培训效果,我对现存问题做更深入的分析。
1.领导教师对园本培训的认识有待提高
有些园长认为幼儿园教学工作任务重,师资培训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事,对园本培训的实施仅在应付,没有把它作为提高教师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幼儿园办学品味的有效手段。因此,园长和教师对幼儿园园本本培训认识不到位是园本培训目前存在的主要障碍。
2.园本培训资源支撑有待充实
园本培训资源是开展园本师资培训的基本保障,如果没有充足完善的培训资源,园本培训就无法顺利实施。幼儿园园本培训是一种教师在职培训,同样需要一定培训师资和学科带头人,由于一些幼儿园办学实力和师资水平一般,仅靠校内教师进行培训确实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师资、经费和培训设施等培训资源不到位是造成幼儿教师园本培训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
3.园本培训的制度规章有待健全
制度是保障,幼儿园园本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园本培训制度建设不健全、不完善。新教师虽然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实践经验不足,且对本园办学特色、教育理念、规章制度和教学方法等都不太了解。因此,园本培训制度不健全将直接影响园本培训质量和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4.园本培训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考核评价是导向,如果对幼儿园园本培训放任自流,不考核、不评价,或者考核评价流于形式,就很难达到培训效果。目前,园本培训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没有建立系统的考核评价体系;园本培训考核评价形式比较单一,教师对待培训的考核评价视而不见,导致幼儿园园本培训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使园本培训工作开展比较被动。
三、提升幼儿园园本培训工作效益的策略思考
1.全面认识园本培训的重要性
园本培训是教师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使园本培训顺利开展,在充分理解园本培训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后,首先幼儿园领导班子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园本培训工作作为幼儿园师资建设的重要抓手和平台来抓,建立健全园本培训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和实施考核细则;其次在教师中广泛宣传园本培训的内涵及意义,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强化职业道德。只有使园领导和教师们充分认识园本培训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幼儿园全体职教员工积极自觉参与园本培训,从而营造参加培训、学习、研究和实践的良好氛围。
2.加大园本培训资源投入
园本培训资源是培训开展的前提条件,幼儿园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培训资源投入,为幼儿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支持。为使园本培训工作上升到一定高度,我园还多次聘请校外专家及名师来园指导,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提高了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要想使教师培训工作行之有效地开展下去,必须有充足的经费和完善的培训资源做保障,尽可能满足幼儿教师园本培训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3.科学制定园本培训制度规章
为促进幼儿园园本培训科学有序有效开展,幼儿园领导班子要与教师共同参与制定和修订园本培训制度。同时我们强化了考核机制:把教师的培训情况作为年度考核、评优、评聘的重要条件。总之,完善的园本培训制度是园本培训顺利有效开展的制度保障。
园本培训是幼儿教师成长的摇篮和沃土,通过园本培训,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和特色更加凸显,从而不断促进幼儿教师和幼儿园共同成长与发展。因此,我们将继续努力,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建立科学有效的园本培训机制,为幼儿教师培训工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园本培训真正成为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程方生.幼儿园园本教研实践框架分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7,(04).
[2]徐群.关于幼儿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报,2004,(05).
篇3
一、初步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制度
为实现我区基础教育“二圈层第一,成都市一流”和职业教育“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发展目标,我们在学年初明确提出了我区教师培训的工作思路,即以校本研修为载体,立足校本,覆盖全员,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引导教师把新的课改理念转化为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深刻认识到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实现我区新的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各校以行事历的形式落实校本研修工作,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制度在我区已初步确立,有效地规避了校本研修的风险,教师教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建立健全了培训机制,完善了评价制度
1、为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前几年的培训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为培训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区教育局近年来每年都以文件的形式对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出台了《xx区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细则》、《xx区中小学校本研修考核细则》等工作规范,要求学校做好五个方面的保障:第一,机构保障。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校长牵头,教导处或教科室主管并由专人负责;第二,制度保障。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订出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月考、期总评,并与评优评先晋级挂钩;第三,文化保障。学校以校长为首带头学习带头举办讲座,创设共生的校园文化,让每位教师都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其不断反思更新自我;第四,经费保障。学校每年都把教师培训经费列入预算。龙泉实验小学、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初中部还对教师培训经费进行了分类使用,只要教师外出学习都极力支持。学校也千方百计为老师寻找和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航天中学、龙泉中学、同安中学、洛带中学一年利用暑假送教师外出培训或请专家到校进行专题研究培训就达数万元。大兴小学一年为教师订阅学习用书达4000元以上。各学校都投入了资金加大了培训力度;第五,技术保证。利用校内外的一切可能调动的技术资源,加强与校外有关专业机构的合作,为教师上网交流提供便利。由于学校努力做好了这方面的保障,使得校本研修得以有效开展。
2、建立了有效的评价机制
过去,我们对教师培训的考评过于刻板,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为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我们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培训机构和学校三个层面对教师教育评价机制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让教师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建立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内的组织文化、结构和领导角色,实现文化重构,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狠抓过程管理,突出培训实效
1、确定了教师教育的工作重点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现行的师资培训忽视教师实践性智慧的提升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软肋,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悟出基于学校实际,基于教师实践才是师资培训走出“效果不彰”的必由之路。为突出培训实效,我们确定了我区师资培训抓校本研修和骨干教师培训两个工作重点,初步实现了区教育局组织领导、区教研室专业引领和教师研修学习的教师教育实施策略。
第一、区教育局组织领导。区教育局建立了以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宁旺成同志为组长的师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推进校本研修制度的有关文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狠抓过程管理,把师培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奖励先进,从评价激励、督促协调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强化对教师教育的组织领导。
第二、区教研室专业引领。区教研室紧紧围绕“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核心制订了相应的操作实施方案,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整合力量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融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于一体,把区教研室建成资料资源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
第三、学校行动跟进,教师主动发展。我们要求各校从校情出发,从教师培训需求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针对本校亟需解决的教育教学具体问题,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并借助外脑开展以教育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研究课程的有效实施,营造研究氛围,关注制度创新,逐步形成以教学研究为中心的教师教育运行机制。
(二)充分发挥教师自主学习能动作用
在实践中我们把教师继续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解决好教师的学习问题上。区教育局在本学年度教师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六个一”活动,引导教师在学习培训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识,方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变革学习方式。一是要主动学习,把学习视为一种乐趣,更是一份责任,把它作为所从事的事业和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自觉自愿地去学习。二是学有特色。学习不仅是为了学习掌握已有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创新知识,更新技能。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观察和思考问题。三是要求结合实践的学习。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对原有知识进行再认识,不断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行为,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四是一定要带着问题学。要求教师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去对待。善于将所遇到的问题整理归类,去分析,去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第三,不断改进学习手段。《龙泉教育》网的建立为教师的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建立起了教研员与教师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交流互动的全新机制。教师通过《龙泉教育》网进行合作学习的氛围正在一步步形成。 「 1
四、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师培训的操作办法
1、充分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学校和教师确定目标。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找准培训的切入口。在校本培训中,以学员的需要为中心,力求解决被培训者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使教师知道知识和技能对他们是重要的,是能够用于他们实际工作的。教师则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确立自己的侧重点,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内容体系。
2、转变角色,关注个体,重视教师的能动性。
我们开展的一系列培训活动中要求培训者成为引领者、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和催化者,关注学员的需要和期望,正视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允许他们在培训过程中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校制定培训规划、计划时,既规定学校培训的总体目标,基本要求,又给教师富有较为宽泛的自我发展空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3、预设有效的问题,注重培训的实践性
在上一学年度培训结束后,我们要求各校进行对教师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找出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设想。同时,区教研室每周两天深入学校了解教育教学情况,了解教师培训的问题和需求。在本年度制定规划时,我们要求培训者要不断地向教师提出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使教师处于激活状态,进行独自思考和反思。在培训中运用互动式的问题,注重调动参与教师的热情,进行了有效的双向沟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保持乐观的学习状态。我们在工作中还特别注意强化教师的自我评价意识,帮助教师根据新的课改理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批判性反思,通过自我评价改进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4、创设“共生”愿景,共享教育资源。
在各级培训中我们十分强调为教师的学习创设一种相互尊重、合作的氛围。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始终处于一个平台,培训者作为平等之中的首席发言人,与教师充分交流,实现经验共享。为充分挖掘教师在学习中的集体智慧,培训者总是充当激发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给教师贴“是与否”的标签,让教师在培训中享受着自我评价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校教师通过相互学习将集体研究成果上传到《龙泉教育》网与全区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并以文字的形式推荐到龙泉《课改在线》上进行刊登。
五、全面高效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通过督导检查,各校完xx师培训任务质量很高。龙泉中学的学科组建设,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中部的集体备课、课题研究与网络教研,龙泉实验小学的行政领导深入课堂研究与资源中心建设,航天中学、洛带中学、同安中学的青年教师培训等都很有特色。许多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健全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由于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课堂质量提高上,聚焦在队伍建设上,努力创设共生的校园文化,一批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茁壮成长。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努力,我区教育质量一定能再上新台阶。
篇4
关键词:学校教育;教师队伍;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3-0145-01
民族振兴,国家昌盛,教师职责,任重而道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教师的美称。教师是太阳底下光辉而神圣的职业,是学校教育力量中最为活跃的因素,通过教师的劳动,学校教育指标和一切教学活动才得以实现和完成。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我想补充:一个好校长,先管理好学校教师队伍,才可能造就一所好学校。固然教育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育进程的四个因素,教师、教材、教学对象和教学手段,但这些因素中教师的主导力量实在不容置疑。如何管理好教师队伍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管理好教师队伍要先抓素质
教师是青少年接受德、智、体、美几方面教育的表率。正如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师自身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政治素质、渊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精湛的业务素质,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或曰“言传不如身教”,或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都是说要先拥有才能授也。所以,管理好教师队伍就是要把提高教师高尚政治、思想素质、渊博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精湛的业务素质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提高教师政治、思想素质,就是带领师生学习党的政策,探讨国家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率领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的政策和法规,学习国家教育改革文献,学习全国模范教师师德风范,并制订政治学习制度。提高教师科学文化素质就要积极创造条件和大力支持教师参加各种函授和进修,不断自修、培训和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就是建立教研活动制度,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大胆尝试教育改革,利用光盘和录像带,让教师观摩和反复研究全国优秀教师教学经验和教法改进。还要组织教师走出去或请进来,努力学习各地教改新成果,学习外地成功经验和教改信息,极大提高竞争力。
二、管理教师队伍还要有法可依
教师具备了良好的道德素质、科学文化和业务素质,并不等于就能教好学生,还必须建立一整套规章制度,从而使学校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轨道。必须使这些“规”、“矩”能够极大的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建立规章制度重点启用激励机制,使教师有所追求,有所作为。比如,目标激励,健全签订目标责任状制度。在每一个学年初签订目标落实责任状,目标完成的好坏直接与评模、晋职、晋级和浮动工资挂钩,责任状一旦签订,要不折不扣的实施,奖优罚劣。还要建立日常工作奖惩激励机制,不管是学校或上级重大活动,还是日常工作,不论是考勤、考绩,还是文体活动,都要建立量化考评制度。这是调动师生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实行量化考评,不只是领导了解教师,也是教师了解和衡量自己的定盘星。言出必行,奖罚分明,不走过场,不徇私情。并主张以奖为主,奖不过头,上不封顶;以罚为辅,罚不过火。奖要奖出干劲,奖出竞争力,罚要罚得人心服口服。
三、管理教师队伍需动之以情
人非草木,生活在一起的人需要在感情上进行沟通。要成为一个好校长,能够很好的利用感情去管理教师,注重感情投入,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够恰到好处地动之以情,而且把好感情之关,虽说感情的动力效应不宜预测,但是一定会发挥出强有力的作用。个中例子,不胜枚举,也为人信服。一个学校领导能与教师情投意合,或起码感情沟通,使教师的工作得到领导的理解和共鸣,尊重和友爱,支持和帮助,势必使人心情舒畅,工作顺心则干劲倍增,含辛茹苦也会心甘情愿。这是金钱所买不到的,人心齐、泰山移,各项工作才会捷报频传。反之,尽管素质很高,制度十分健全,甚至心不在焉,敷衍从事,那怎么会有理想收获呢?总之,感情对于人们的智慧活动有不可多得的价值。而这些价值,尤可为学校管理者利用,以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这绝不失为上上策。
管理教师队伍务动之以情,就是说与每位教师交朋友,对于每个教师的工作、生活及个性心理品质彻底了解,并力所能及地去关心和帮助,投其所好,爱其贵处,主动贴近教师和教师工作、生活,与他们结为挚友。对于老年教师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的困难、子女就业等情况,看作自己长辈的事情去关心和照顾;对于与己同龄教师的工作、生活状况,知如兄妹;对于青年教师的发展前途、婚姻、住房等一系列问题视为自己的应尽义务,付之父爱,先尽财力资助而后叙谈。管理教师队伍要动之以情,还要严于律己,身体力行。“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特别是对于晋级、晋职、选模、评优和资金收支等一些敏感问题,更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四、要开创教师培训的新路子
篇5
论文摘 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这一任务,关键在教师。为此学校每年派出部分专业课教师到高等院校学习、交流、进修、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授课方式,从而拓宽专业领域知识,更新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动向、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等。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这一任务,关键在教师。为此学校每年派出部分专业课教师到高等院校学习、交流、进修、培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授课方式,从而拓宽专业领域知识,更新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动向、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等。然而,培训过后,为什么花大钱搞的培训效果不是那么好哪?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提高培训效果呢?
一、培训既有较好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良好的实践性
讲师定位准确,课程也选择恰当,但激情高昂或嘻嘻哈哈的几天培训结束后,经常会有学员反映培训一场后,对于培训的知识只可意会而不知怎么用于实际操作,或者说是内容离咱们太远,近几年还用不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就在于授课内容欠缺实战性。
所谓实战,本文的意思就是针对教学这个行业的具体可用的操作方法技巧,而不是泛之四海都可用的那种经验理论。但在培训过程当中,却不难发现有些培训讲师只是把其它行业的一些技巧方法死搬硬套的向大家讲授,虽然可以给本行业提供一些借鉴意义,但学员们应用起来却很费力。这就是培训的误区:讲师不了解一线的实际情况,因此就不能将经验理论与授课实际结合起来讲述,而欠缺了这种必要的结合,学员应用起来就很困难,因此,培训要有效果就一定得从实战出发,将理论技巧转化为本行业实际可行的操作技巧,培训的内容要兼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二、在强化中提高教学水平
培训的目的主要是为有效促进优秀教学成果和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和共享,解决广大青年教师教学经验缺乏和教学能力不足的突出问题,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提高教师的知识技能,但一般来说,偶尔的一两次培训只能启迪教师的思想而很难让他们的技能水平有个较大的提升,因为知道怎么用与实际运用,实际运用与熟练运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三、技能提升、强化才是硬道理
教师培训把教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看作重要的资源,通过创设情境,引导教师在活动、表现和体验中反思自己的经验与观念,在交流和分享中学习他人的长处,产生新的经验,达到新的认识,从而实现自我提高。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他们之所以采取某些行为而不采取另外一些行为有自己的理由。如果培训内容和方式与教师们的日常工作和已有经验没有联系,就不可能被他们理解和接受。参与培训尊重每一位教师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为教师分享他们的经验提供了机会和空间。在培训过程中,教师们会感到自己使受尊重的,自己的经验使有价值的,他们不仅会对自己过去的经验重新评价,而且能够从被人那里获得灵感,在交流中生成新知识和经验。
四、教师培训制度化
加强教师培训评估工作,建立教师培训工作评估制度,提高培训效果。当前,我国在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方面既有各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也有《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等法律、政策。这虽然为教师参加培训提供了制度保障,但对教师培训的整体绩效缺乏相应的检查、监督、评估机制,导致培训效果不甚理想,影响了教师培训的需求,挫伤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建议建立自上而下的教师培训工作评估制度,通过评估,促进教师培训,提高培训效果,使接受学校、送训学校和教师个人均获得相应的收获。对接受学校的评估应包括日常管理,指导教师选派,培训计划的科学性,培训目标设计的合理性,培训内容的先进性,培训方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参训教师的评价等方面;对送训学校的评估应包括培训对象选择上的公正性,教师培训机会的均等性,培训内容选择上的合理与实用性等方面;对参加培训教师的评估应包括培训期间是否履行相关义务,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等方面。
五、为提高培训效果
教师培训要建立健全培训运行保障机制。第一,建立适应教师培训的若干平台。如由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出面,在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重点高校设立高校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对基地的运行、管理、效益等进行定期评估。第二,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信息机构,为教师培训提供信息支撑。如利用我国现有的高校教师培训网络体系,将那些可以作为教师培训学习内容的信息传递给广大教师。第三,探索创建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适应各类教师的不同需求。如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网上培训;充分挖掘校内教师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引进国外先进的培训理念,试行“临床案例”式培训等。第四,增加培训经费投入,为教师培训提供物质支持。国家和学校应是培训经费支付的主渠道,要逐步建立政府、学校、教师个人三方面共同承担培训经费的投入机制,适应教师日益增加的培训需求。
大学要以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文化引导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作为大学实现其教育、学术和服务社会责任的实践者,正逐步将对培训学习的理性认识和热情转化为一种自觉行为。教师清醒地认识到,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实现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占有,才能满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广大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日渐提升,可以预见,高校教师培训的个体需求必将不断增长,培训市场亦更将广阔,培训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篇6
一、初步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制度
为实现我区基础教育“二圈层第一,成都市一流”和职业教育“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发展目标,我们在学年初明确提出了我区教师培训的工作思路,即以校本研修为载体,立足校本,覆盖全员,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引导教师把新的课改理念转化为常态下的课堂教学行为,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这样的工作思路下,全区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师深刻认识到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实现我区新的教育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各校以行事历的形式落实校本研修工作,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制度在我区已初步确立,有效地规避了校本研修的风险,教师教育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
二、建立健全了培训机制,完善了评价制度
1、为提高培训质量提供制度保障
前几年的培训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要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为培训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区教育局近年来每年都以文件的形式对学校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出台了《xx区中小学校本研修管理细则》、《xx区中小学校本研修考核细则》等工作规范,要求学校做好五个方面的保障:第一,机构保障。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校长牵头,教导处或教科室主管并由专人负责;第二,制度保障。学校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制订出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进行月考、期总评,并与评优评先晋级挂钩;第三,文化保障。学校以校长为首带头学习带头举办讲座,创设共生的校园文化,让每位教师都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其不断反思更新自我;第四,经费保障。学校每年都把教师培训经费列入预算。龙泉实验小学、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小学部,初中部还对教师培训经费进行了分类使用,只要教师外出学习都极力支持。学校也千方百计为老师寻找和提供外出学习的机会。航天中学、龙泉中学、同安中学、洛带中学一年利用暑假送教师外出培训或请专家到校进行专题研究培训就达数万元。大兴小学一年为教师订阅学习用书达4000元以上。各学校都投入了资金加大了培训力度;第五,技术保证。利用校内外的一切可能调动的技术资源,加强与校外有关专业机构的合作,为教师上网交流提供便利。由于学校努力做好了这方面的保障,使得校本研修得以有效开展。
2、建立了有效的评价机制
过去,我们对教师培训的考评过于刻板,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为提高教师培训的质量,我们从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研究培训机构和学校三个层面对教师教育评价机制上进行了较大的改进,让教师自主选择,自主发展,建立教师专业学习社群,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内的组织文化、结构和领导角色,实现文化重构,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狠抓过程管理,突出培训实效
1、确定了教师教育的工作重点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现行的师资培训忽视教师性智慧的提升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软肋,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悟出基于学校实际,基于教师才是师资培训走出“效果不彰”的必由之路。为突出培训实效,我们确定了我区师资培训抓校本研修和骨干教师培训两个工作重点,初步实现了区教育局组织领导、区教研室专业引领和教师研修学习的教师教育实施策略。
第一、区教育局组织领导。区教育局建立了以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宁旺成同志为组长的师资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推进校本研修制度的有关文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狠抓过程管理,把师培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奖励先进,从评价激励、督促协调和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强化对教师教育的组织领导。
第二、区教研室专业引领。区教研室紧紧围绕“推进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个核心制订了相应的操作实施方案,大力开展网络教研,整合力量对教师进行专业引领,融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于一体,把区教研室建成资料资源中心和教师发展中心。
第三、学校行动跟进,教师主动发展。我们要求各校从校情出发,从教师培训需求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继续教育实施方案,针对本校亟需解决的教育教学具体问题,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并借助外脑开展以教育行动研究为主要形式的各种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研究课程的有效实施,营造研究氛围,关注制度创新,逐步形成以教学研究为中心的教师教育运行机制。
(二)充分发挥教师自主学习能动作用
在中我们把教师继续教育的着眼点放在解决好教师的学习问题上。区教育局在本学年度教师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六个一”活动,引导教师在学习培训中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牢固树立终身学习观念。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要不断学习,更新拓展自己的知识,方能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变革学习方式。一是要主动学习,把学习视为一种乐趣,更是一份责任,把它作为所从事的事业和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自觉自愿地去学习。二是学有特色。学习不仅是为了学习掌握已有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地创新知识,更新技能。要用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观察和思考问题。三是要求结合的学习。在过程中教师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对原有知识进行再认识,不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和行为,从而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四是一定要带着问题学。要求教师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去对待。善于将所遇到的问题整理归类,去分析,去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第三,不断改进学习手段。《龙泉教育》网的建立为教师的学习与交流提供了平台,建立起了教研员与教师之间、教师和教师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交流互动的全新机制。教师通过《龙泉教育》网进行合作学习的氛围正在一步步形成。
四、进一步完善了校本教师培训的操作办法
1、充分了解教师的培训需求,提出指导性意见,帮助学校和教师确定目标。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教师的实际需求,找准培训的切入口。在校本培训中,以学员的需要为中心,力求解决被培训者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使教师知道知识和技能对他们是重要的,是能够用于他们实际工作的。教师则根据自己的不同情况确立自己的侧重点,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内容体系。
2、转变角色,关注个体,重视教师的能动性。
我们开展的一系列培训活动中要求培训者成为引领者、帮助者、指导者、合作者和催化者,关注学员的需要和期望,正视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储备,允许他们在培训过程中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学校制定培训规划、计划时,既规定学校培训的总体目标,基本要求,又给教师富有较为宽泛的自我发展空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
3、预设有效的问题,注重培训的性
在上一学年度培训结束后,我们要求各校进行对教师教育工作进行全面,找出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设想。同时,区教研室每周两天深入学校了解教育教学情况,了解教师培训的问题和需求。在本年度制定规划时,我们要求培训者要不断地向教师提出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使教师处于激活状态,进行独自思考和反思。在培训中运用互动式的问题,注重调动参与教师的热情,进行了有效的双向沟通,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保持乐观的学习状态。我们在工作中还特别注意强化教师的自我评价意识,帮助教师根据新的课改理念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批判性反思,通过自我评价改进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4、创设“共生”愿景,共享教育资源。
在各级培训中我们十分强调为教师的学习创设一种相互尊重、合作的氛围。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始终处于一个平台,培训者作为平等之中的首席发言人,与教师充分交流,实现经验共享。为充分挖掘教师在学习中的集体智慧,培训者总是充当激发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给教师贴“是与否”的标签,让教师在培训中享受着自我评价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校教师通过相互学习将集体研究成果上传到《龙泉教育》网与全区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并以文字的形式推荐到龙泉《课改在线》上进行刊登。
五、全面高效地完成了培训任务
通过督导检查,各校完xx师培训任务质量很高。龙泉中学的学科组建设,龙泉外国语实验学校初中部的集体备课、课题研究与网络教研,龙泉实验小学的行政领导深入课堂研究与资源中心建设,航天中学、洛带中学、同安中学的青年教师培训等都很有特色。许多学校创造性地开展“六个一”活动,建立健全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提高了教研活动的质量。由于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课堂质量提高上,聚焦在队伍建设上,努力创设共生的校园文化,一批具有反思能力的教师茁壮成长。我们相信,经过不懈努力,我区教育质量一定能再上新台阶。
4、创设“共生”愿景,共享教育资源。
在各级培训中我们十分强调为教师的学习创设一种相互尊重、合作的氛围。培训者与被培训者始终处于一个平台,培训者作为平等之中的首席发言人,与教师充分交流,实现经验共享。为充分挖掘教师在学习中的集体智慧,培训者总是充当激发者、促进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给教师贴“是与否”的标签,让教师在培训中享受着自我评价的快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校教师通过相互学习将集体研究成果上传到《龙泉教育》网与全区教师进行交流讨论,并以文字的形式推荐到龙泉《课改在线》上进行刊登。
篇7
近年来,xx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本着“以人为本、彰显个性,提高素质、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积极开展校外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深受家长和社会各界的信赖与好评。
一、强基础、重投入,打造一流的校外教育平台
中心自成立以来,国家配套设备全部安装并投入使用,所有设施、设备的开出率达到100%;先后投资66万余元对中心进行了装修及日常维修,投资47万余元给中心配备了多媒体、监控设备,购置钢琴3架、空调8台,并对中心微机室教师用机、学生用机进行了全部更新换代;同时,每年县财政拔出10万元并纳入财政预算,用于中心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中心内部水、暖、电等日常费用全部由县财政负担。目前,中心内部设施先进,环境优美,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了优美的学习环境,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
二、强管理、重实效,打造社会信赖的校外教育机构
一是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管理。制定出台了《xx县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外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中心工作向更高层面迈进;二是建立健全中心内部规章制度。完善了《xx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工作职责》、《档案管理制度》、《教职工考核实施方案》、《中心安全保卫制度》、《中心财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事、管人,中心工作运行规范、安排合理、秩序井然,得到了社会各界、家长、学生的高度评价。
三、强师资、重质量,打造优质的校外教育平台
一是强化教育教学日常管理。制定《xx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办法》,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必须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教学设计、有反馈,并根据家长、学生的需求及时进行整改,确保高质、高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二是加强教师队伍的培养培训。将中心教师的业务提升与“远程教育”、“国培”、“省培”及全县教师培训接轨,积极选配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中心全体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率达到100%。同时,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校外教师培训,参与率达100%,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四、强组织、重参与,打造人人受益的青少年校外教育
篇8
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继续办好师范院校,合理安排农村小学教师编制,做好新教师的增补工作,宏观上保证新老教师的进出平衡。出台优惠政策,规定每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吸收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分配到各地区农村小学任教,不断充实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同时,进一步拓宽师资来源渠道,除每年按照政策分配新毕业生外,面向其他专业毕业并已取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应、往届毕业生进行公开招聘,把聘用的新教师安排到农村基层学校任教,使农村学校教师结构逐步年轻化。另外,继续加大“特岗计划”的实施力度也是吸纳新教师的良好渠道。
加大力度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兼顾刚柔并济。修订完善相关法规,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制定适当刚性制度约束教师随意流动,探索多样柔性教师交流制度,鼓励城乡教师双向交流[1]。实行教师动态管理,促进县城教师和农村教师互动。例如,建立合理的置换机制,以一至三年为一个周期,互换城区小学和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工作岗位,给农村小学增添活力。建立县城青年教师轮流支援农村小学制度,确定服务期限,服务期满调回县城。在农村小学服务期间,在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方面给予照顾。另外,也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县以上骨干教师定期到农村小学任教,作为以后评定职称、评优提干的必备条件。
师德教育的关键还是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教育。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更大。所以,要用中国特色理论体系武装头脑,系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把师德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要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来要求和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座谈、讨论、自我反思和师德知识竞赛等有效方式,提高教师对师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陶冶教师的情感,引导教师的行动。要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活动。农村小学可以举行师德事迹报告会,开展观看有益电影、师德演讲、评选师德标兵等有效主题活动。此外,也可以利用“党的生日”、“教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一系列有效的主题活动,让教师把师德规范运用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生活中,随时随地受到生动具体的教育,从而陶冶道德情感,锤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使师德规范成为教职工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要开展一些有效的主题活动,来重点加强他们理想信念方面的教育。师德教育要靠一整套规章制度作为保障,使教师在师德修养中有章可循。根据小学教师特点和职业道德建设的规律,要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奖惩等制度,如《教师师德考评细则》,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并定期组织人员对学校和教师进行全面考核。对学校的考核评估,将师德教育作为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的重要指标。对教师的考核评估,重点考核教师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育人效果等。要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督导评估的一项重要内容,促进其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通过各种手段如读书沙龙、宣传典型、表彰先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教师成长的有利环境,建设富有高尚师德、较高教学素养的教师队伍。尤其要加大先进典型的挖掘和培养力度。要积极挖掘和培养工作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典型,培养自己的名师,为教师们树立学习的榜样,提供赶超的目标。同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师德建设成果和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主旋律,展现当代教师的精神风貌,提高人民群众对教师队伍整体形象的认同感。
积极开展向典型学习的活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教师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教师培训工作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将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政策,落实教师培训的经费,规范教师培训经费的管理,在经费的使用上,应更偏重于农村教师的培训,这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国家针对农村教师正在实施“国培计划”,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推出“省培计划”、“市培计划”、“县培计划”等支持农村教师培训的项目。我们应该改变传统培训中自上而下的“大一统”的培训形式,举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许多地方在尝试不同的教师培训方式,有的采用教师置换研训方式,实现在校生和在岗教师的“双赢”;有的通过跟岗培训形式,使培训阵地前移和培训重心下移,来培养农村骨干教师。
篇9
关键词:文化生态学;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14-0075-02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民办高校教师在民办高校这一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实现的动态的发展与转变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民办高校由诸如制度、精神、文化和习俗等构成的文化环境对教师专业发展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本研究以文化生态学理论为切入点,从学校和教师两个角度对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策略:一是构建人本管理模式,促进学校文化转型;二是教师积极建设生态自我,由被动发展转向主动发展。
一、构建人本管理模式,促进学校文化转型
基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关注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有责任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文化生态环境,来提高民办高校教师的素质,为民办高校教师发展提供新思路。为此,学校要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发展观,为教师提供适宜的发展空间[1]。同时,创新制度,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构建一个开放式的生态氛围。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制度和发展性教师评价的运用,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本管理模式,促进学校文化转型。
(一)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师发展观
调查和文献资料查阅表明,民办高校的举办者和管理者为了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往往采用传统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科层式管理模式,对全校师生员工加强严管。这种管理模式在明确各部门职责、规范学校秩序、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等方面确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却忽略了教师个体的发展目标和追求,阻碍了教师发展的主动性。因此,民办高校应对僵化固定的治理模式进行改革,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形成利于教师发展的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氛围,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民办高校管理者应树立正确的教师发展观。教师的发展不仅仅是其专业内容的发展,更包括教师自身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基于长远考虑,形成正确的教师发展观,不仅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学校长远的发展[2]。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为教师发展搭建平台,促进教师之间交流与合作,放手让教师自我管理以教师的发展来带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制度,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1.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
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缺乏完善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民办高校采用的传统考核评优评先机制,注重数量轻视或者无视质量,关注形式和有形结果,考核评价具有短期化和功利化的特点,没有把促进教师的发展作为目标,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
民办高校应改革考核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科学系统的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激励教师发展。民办高校要科学制定评价标准,充分考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客观差异性,根据专业性质、课程特点、不同成长阶段教师的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科研评价标准,由标准的绝对统一转向相对统一。在教学评价中,要改变评价主体由学生单方面组成的局限性,由学生“单维度评价”转向由领导、专家、同行、学生及教师本人参与的“多维度评价”,教师既是评价的客体又是评价的主体,以排除教师在坚持质量标准的态度上产生顾虑。同时也要讲究评价方法,由注重“量化评价”转向注重“质性评价”,以充分体现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3]。要科学合理运用评价结果,确保考核的公开、公平、公正,最终达到教师自身和学校双赢的目的和结果。
2.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制度
教师学习共同体制度,这是一种以教研室为依托、以教育实践为载体,通过承担不同教学任务的团队共同学习、研讨等方式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型组织[4]。构建学习共同体的关键在于积极倡导高校教师合作文化,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这一学习组织中,教师可以与有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专家教师进行交流与共享解决共同的问题;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或者教学观摩、示范教学,一起分享教学经验,共享教学资源。学校的管理者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给教师创造合作的机会和条件,引领合作文化。共同体处于一种民主平等的文化生态氛围中,成员间相互交流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从而有效促进成员自身及团队的发展。
3.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机制
教师培训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师培训的运转要靠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参与。民办高校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注重硬件建设和学校规模的扩张,对教师重使用轻培训,不愿意把资金用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提高上。大多民办高校对教师教育和培训缺乏长远的规划,目标不明确,培训结构方式不仅单一,且大多走过场,流于形式,教师没有实际的收获。在对H校教师的调查中,关于“您认为您所在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的回答中,教师反映的问题最多,结果按百分比从高到低排序前三位如下:学校在观念上认为教师培训不重要;领导不够重视;没有总体计划。
民办高校应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好长远的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规划,并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学校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根据教师不同的生涯发展阶段,分类进行培训和教育,不能搞一刀切,或者走形式。民办高校应完善教师的职前培训,以人才的发展和培养为目标,建立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模式。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培养教学名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建立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推进学校的深度内涵发展。
(三)切实提高教师待遇
经济收入不是教师工作的唯一目的,但是经济地位是衡量一种职业社会地位和声望的基础因素。民办高校因为社会的、历史的和利益等方面的原因,在教师的待遇和经费的投入问题上,领导和决策层坚持“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的低成本运作原则,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学校的规模扩张和硬件建设,导致民办高校教师待遇偏低。教师的薪酬待遇、福利、社会保障等仍然比较低下。在与H校教师的访谈中,大部分民办高校教师表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到民办高校工作,甚至有熟人来了解情况时会被劝走,问及原因,主要是待遇和工作环境不如公办高校。
民办高校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教师的待遇提高了,教师才有安全感和价值感,才能够安心工作,而不会因为待遇问题而经常产生换工作的想法,也不会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厌烦情绪。较高的经济收入,才能增强教师的安全感和价值感,才能使教师不会因为收入问题而经常产生跳槽的计划,也不会因为经常为生存问题而影响工作。教师待遇提高了,才能树立牢固的职业信念、职业认同和职业理想,提升教师在职业生涯中的动力,从而更加关注自身的发展。
二、主动建设教师生态自我,由被动转向主动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动态的过程,这需要教育管理者的努力,也需要民办高校教师自身的努力。因此,关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既要考虑到学校环境因素,也要考虑到教师个人因素[5]。对于教师自身而言,个体应树立生态思维、强化自我发展意识,并善于反思,积极投身专业发展。
(一)强化自我发展观念,积极投身专业发展
教师具备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发展的关键,教师发展的主人是自己。教师不能仅仅是教师发展计划、方案及专家理论等外部条件的消极参与者。被动型的教师发展,总是造成教师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例行公事,把发展当做硬性任务去完成,压抑教师发展的个性。被动型的教师发展,很容易造成教师没有自我更新意识,依赖经验,满足现状,缺乏进取心,不能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对教师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民办高校教师要对自身发展负责,从被动应付转向主动参与。教师首先要悦纳自我,明确自身的优和不足,主动寻求帮助。对自身当前的发展合理定位,同时明确今后的发展方向和重点。积极主动投身专业发展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扎根于日常实践,积极参与行动研究, 在问题中研究,在学生中研究,使教师成为研究者。
(二)善于反思
“反思”一词源于哲学领域,是指人通过对自己的活动及活动方式的反省而产生经验的过程。反思性实践,是指高校教师在实践中,主体不断地考察反省自我的思想和表现行为及其依据,并通过系统科学的客观研究进行剖析和修正的过程,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专业品质的活动。
反思是高校教师发展的重要文化品格,民办高校教师要具备善于反思的文化品质。教师通过反思,剖析自身的认知观念和行为,不断修正其中不合理的,自我建构科学的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品质。反思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教师的发展,只有具备反思能力的教师才具有较高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才可能成为自主发展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阮阳.教师专业发展现存问题的生态学分析[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 梁秀梅,等.高校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1).
[3] 胡益波.地方性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篇10
一、 基本情况
正月十二日,我校行政处室以上干部正式上班,拉开了**学校春季开学的序曲。在* 校
长的主持下,召开了春季第一次行政会议,讨论通过了*校长所作的学校工作思路;**副校长布置了近几天教师上班、班主任会议、学生报到、幼儿园入学、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工作。正月十三日,全体教职工上班。除1人请丧假外,所有教师全部按时到校。二、 具体工作
为了顺利完成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根据荆教基8号文件精神,开学至今,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开学工作安排部署周密,行动迅速。依据局文件精神,我校于正月十三日召开了教职工会,及时传达了会议精神,对开学工作进行了详尽的安排部署。正月十四日学生报到注册,由于寒假期间和开学初我校班主任及党员干部结合“党员联群众”对移民户、贫困户、留守户、重病户等家庭进行了走访和慰问(未能走访的以电话联系),本学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留守儿童都做到了按时入学。各班主任进行了入学教育和卫生大扫除,按时发放课本及作业本。下午各教师检查学生的寒假作业,并作评讲。十五日学生放假一天。正月十六日正式上课至今。
2、收费情况:我校附属幼儿园去年年末被评为市级示范幼儿园,但本学期收费仍按去年标准执行;小学纳入农村义务教育免费范畴,实行全免;高三收费严格按公示文件精神执行。
3、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签订相关目标责任书。本学期第一次全体教师会上,进一步完善考勤制度、课堂检查制度、教科研制度(童俊任教科室主任),这些制度直接和期末的绩效考核挂钩;政教处和各班主任、教师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教导处和科任教师签订了《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了各类工作计划,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章可循,良性发展。
4、加强学校安全卫生工作。开学初学校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层层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责任到人。班主任在入学教育中就强调了流感的防控;后勤管理人员对食堂、学生宿舍、厕所等进行了全面消毒和清洗;政教处认真实行了甲流感的晨检和午检制度,3月2日还安排专人对宿舍、教室、食堂等进行了安全隐患的排查和管制刀具的清理工作。 从以上几个方面看来,我校开学工作顺利展开,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正逐步走向正轨。
三、 存在的问题
**厂即将搬迁到掇刀开发区,较多厂区职工在**已买了
房子,原在我校就读的义教阶段学生会有部分流失,并对其它学生是一个较大的影响。因此对生源本已较少的我校来说,与市直学校或周边学校联合办学或创建其它办学模式应是将来的出路,这一点希望教育局充分考虑斟酌,并提出指导意见。
- 上一篇:网络安全维护管理制度
- 下一篇:地铁运营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