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情况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22 16:29: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经营情况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连锁企业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20*年6月底,我区规模以上连锁企业7家,其中民营企业2家,在用配送中心7个,连锁门店290个,其中直营连锁门店96个,加盟连锁门店184个。营业面积96390m2,其中直营门店面积为:87700m2,从业人员1201人,2007年度销售总额69382万元。20*年1-6月份营业额为42568万元。
二、经营存在问题
我区连锁经营起步较晚,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随着连锁企业的发展,跟不上城市发展的需要,又面临着比较激烈的市场竞争,矛盾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基础设备滞后。我区连锁企业网点建设一直缺少投入,大部分网点门面破旧,设施落后,特别是配送中心建设,配送车辆少,库房面积小,设施条件差,跟不上连锁网点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民营连锁企业更为突出,没有固定配送中心场所,靠租赁经营,跟不上市场形势的发展,更新改造任务相当繁重。
2、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我区连锁企业网点规模偏小,配送中心配送能力差,难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低御风险能力偏低。
3、零售商业、餐饮业、服务业连锁企业偏少。我区连锁企业主要集中在特种行业,如石油、医药等,而零售商业、餐饮业、服务业等行业偏少,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4、商业信息化水平低,不能适应现代连锁企业发展需要。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社会布局走向分散化、小城镇化,商业也随之走向分散化、连锁化,连锁经营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企业分店铺越来越多,覆盖范围越来越大,必然出现管理链条的拉长和管理规模的扩大,对全区范围各分店之间的信息的主效传递、分析、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表明,对一个多门店,大规模,跨地区的连锁企业来说,缺乏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统就意味着无法实现具有统一规范的,大量数据信息查询决策分析,也就是在经营管理的决策过程中只能盲目判断,而且无法实现规范化管理和有效控制。要实现连锁化经营与一体管理的统一,依托的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单店的成功商业模式得以大量复制,企业连锁化,规模化经营才能迅速发展。我区连锁企业几乎没有信息化设施,没有实施信息化管理,不能及时了解连锁门店的信息反馈,第一时间掌握门店经营情况,信息滞后,从而延误商机,缺乏科学化管理。
5、连锁企业布中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严重制约了连锁企业的发展。我区连锁企业在不断发展成长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发展的模式,但缺乏统一规划,目标任务不够明确,布局、结构不合理,不科学,不能紧跟市场发展的需要,缺乏市场竞争力。
三、意见和建议
目前,我区连锁企业正在逐步兴起,各级各部门对连锁经营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一定的效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要想有一个较快发展,必须从客观上加强筹划和指导,制定总体发展战略和长远规划目标,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促使其早日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现根据我区实际,提出以下五点连锁商业发展建议:
1、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把连锁商业网点建设纳入城市发展规划。
连锁商业网点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由政府根据现有网点状况以及城市建设的长期规划,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布局。连锁商业网点应主要规划在居民居住区(除特种行业外),逐步向乡村辐射。
2、坚持多种形式探索,讲求实效的原则,正确选择合理的发展模式。
实践证明,连锁企业一般都是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的。在发展规模上,既要优先发展中小型连锁企业,也要支持具备条件的单位,发展大型连锁企业。在发展类型上,要以发展正规连锁和自愿连锁为主,同时积极发展其它类型的连锁。在发展形式上,要以连锁便民店、连锁超级市场、连锁百货店、连锁专卖店、连锁快餐店以及连锁服务业为主,在零售商业、餐饮业、服务业三个方面同时推进。
3、坚持统一管理,规划化动作的原则,逐步实现商业活动标准化、专业化、集约化的先进管理体制。
在一定意义上讲,规范化是连锁企业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发展连锁经营,要研究制定连锁经营的管理办法和各类经营服务规范,使其在发展有序竞争。要按照“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的“六统一”标准,规范连锁企业的经营服务运作。
4、坚持发展与改革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建设新型商品流通体制。
连锁经营企业是一种现代的经营方式,需要采取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手段来管理,商流、物流、信息流等。连锁企业要配备和要的计算机、电视监控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建立现代化管理网络,使之与连锁经营的规范化、现代化、科学化管理相适应。发展连锁经营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结合起来,不断地发展壮大。
篇2
一、组织机构与工作职责
成立镇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见罡政发[2012]5号文。
领导小组工作职责:及时准确掌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及动态,提出预防控制企业经营风险及危机处置的对策和措施;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做好因经营风险等因素引发的企业危机应急处置工作;部门之间密切配合,保证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明确相关部门职责:
镇财政、公安等部门及有关金融机构:对企业的资产、资金流向,跟踪监管并及时进行保护,避免企业资产流失;负责落实企业经营风险准备金;保护或看护企业经营者,防止其受到非法侵害或外逃。
镇劳动保障、财政、企服、三产办、农业、村建等部门:稳定职工情绪,做好与市、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工作,综合协调指导企业清欠职工工资。
镇宣传、劳动保障、司法、企服、三产、农业、村建等部门:对企业、职工、债权人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工作,引导其走法律途径,避免产生过激的情绪和行为。
镇宣传、、公安、民政等部门:正确引导,鼓舞人心,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负责接待群众来访,维护来访群众的秩序,确保群众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负责特困职工救助。
镇监察部门:负责监督有关部门对企业检查、收费、罚款、摊派等行为,对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行为及时纠正。
二、主要防范措施
1、建立应对危机大服务机制。一是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好摸底调查,对在金融危机冲击下可能存在经营风险的企业进行重点跟踪,提前帮助企业研究对策,提出化解经营风险的方案,重大问题及时向镇政府报告。二是对因金融危机 已发生经营困难的企业,要帮助企业共同筹划应对办法,协调银企关系,千方百计组织恢复经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三是对全镇的重点企业、重大项目和产品进行动态跟踪,重点帮扶,确保资金供应,实现有水快流。加大在手工业新产品及投资项目服务力度,及时解决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推动项目顺利实施。
2、建立企业风险及危机信息预警机制。重点关注全镇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运作、用工情况及其变化,及时掌握和研判面上出现的企业异动情况,正确分析存在问题,了解掌握风险情况,会同金融机构及时把握企业重大资金流向,核定企业风险等级,及时将资金链断裂、关停、倒闭等情况向镇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定期、不定期召开镇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疑难问题会办会议,及时解决企业面临困难,及时启动应急处置机制。
3、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村要明确专人对口联络属地企业,每周对接生产经营重大问题,并及时整理上报。
4、加大对重特大项目包装、报批力度。结合项目扶持,协助企业做好土地证、房产证等权证办理工作,便于企业融资。强化项目上争工作力度,力争更多项目进入国家、省、市专项计划和重点支持计划。
5、加大安全生产检查力度。切实加强生产安全的检查,做好各类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防患未然,避免企业因生产经营秩序不正常,职工(农民工)人心浮动等情况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6、做好扶贫帮困。走访调查企业特困人群,关心特困职工的生活。引导和督促企业尽可能不裁员,需要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向镇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同时报区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清理拖欠职工工资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对资金安排超出企业解决能力的重特大问题及时上报,严防和恶性事件发生,维护社会稳定。
7、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各单位不得擅自向媒体企业相关信息,统一由镇宣传部门对外。同时,注重发挥舆论宣传与引导作用,引导企业进一步认清形势,消除不必要的心理恐慌,增强企业投资人及职工的发展信心。
三、应急响应及处置程序
(一)应急响应分级。
对企业突发经营风险等因素导致企业发生危机事件的,镇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启动应急处置预案。各职能部门立即开展工作,协同应对,力争将企业危机对社会造成的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企业危机事件处置工作划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企业突发经营风险,资金链断裂,企业濒临倒闭,大批职工面临下岗,事态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启动一级预案,镇防范企业经营风险领导小组负责指挥,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实施。
二级:企业经营出现危机,资金链即将断裂,需大幅裁员。主管单位应立即向镇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启动二级预案。在镇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各村、相关单位组织实施。
三级:企业经营困难,举步维艰,职工裁员20人或10%以上的,企业向危机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启动三级预案,由各村、相关单位负责处理。
(二)应急处置程序。
1、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意见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调查了解情况,研究处置方案。
2、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工程项目负责人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妥善处置问题,制止事态扩大。
3、根据现场了解情况,发生10人以上事件,拖欠工资10万元以上的立即上报镇、区政府,并启动实施相应应急响应。
4、认真处理群众投诉,按照规定期限,依法及时查处反馈和结案,防止矛盾激化。
四、相关要求
1、统一思想认识。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处置工作在当前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所有涉及防范企业经营风险应急工作处置的人员都必须熟悉危机处置预案,充分认识潜在的风险,熟悉掌握相关工作程序。
2、加强配合协作。各部门及各村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开展相关的危机处置工作,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工作中要相互配合,团结协作,不得相互推诿,各行其是。
篇3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2011年中国企业经营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调查报告》)显示,当前企业经营发展最主要困难中排名前五项有人工成本上升(72.5%),能源、原材料成本上升(56%),缺乏人才(47.8%),社保、税费负担过重(47.3%)和资金紧张(42.1%)。
94.2%企业人工成本上升
由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完成的一份调查显示,2010年有94.2%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人工成本比2009年末更高。2010年5月份以来,31个地区已经完成了新一轮薪资调整。浙江、广东、上海最低月标准工资相对最高,分别1310元/月、1300元/月、1280元/月;按每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排序,天津和福建居首位,均为11.6元/小时。不仅如此,员工正常薪资也普遍上浮。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于6月16日发表的《中小企业新情况新问题调研报告》显示,全省多数中小企业工资涨幅普遍在10%~30%之间,有87.5%的企业用工成本明显上升。
尽管如此,全国仍有将近30%的中小企业存在用工缺口。浙江调研报告中,温州调查的855家企业有74.5%表示用工较缺。调查显示,参与调研的中型企业中有38.1%难招到熟练工人;如此认为的小型企业经营者占49.6%。这比2008年的情况要更加严重。
企业所得税中小企业占76%
《调查报告》显示,47.3%的企业认为“税费、社保等负担过重”是当前企业经营发展的五大困难之一。我国现行企业所得税采用统一比例税率33%,相对偏高。德国企业所得税税率25%,澳大利亚28%(5年内降为21%),英国、日本和印度30%,美国平均税率为22.75%。与此同时,很多国家为扶持中小企业而采用差别税率,即中小企业低税率、大企业高税率的政策。如日本、泰国和卢森堡对小企业销售额的税率分别为0.3%、1.5%和1%。而据媒体调查,中国东部某省2008年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小口径总税率平均值分别为28.64%和32.79%,而大企业的小口径总税率平均值为14.59%。中国税收资料调查显示,2008年,纳入调查的中小企业缴纳流转税15003亿元,占总比重的86%;缴纳企业所得税4952亿元,占总比重的76%。
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上升13%
2003年~2010年的调查数据发现,四成左右的企业家认为资金“紧张”。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主要通过间接融资的方式,从银行贷款或从民间渠道筹资,融资成本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普遍上浮30%~40%,高的上浮达80%。工信部6月份的《2011年工业经济春季运行报告》指出,央行货币政策在有效抑制流动性过剩的同时,也造成了企业融资成本的不断上升,其中,中小企业获取银行贷款的综合成本上升幅度至少在13%以上,远高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
尽管融资成本高,但是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的难度仍要大得多。《调查报告》显示,65.6%的企业经营者认为从银行贷款困难,仅6.1%认为不难。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我国征信体系不健全,导致银行因无法准确衡量中小企业信用状况,而选择对其贷款申请持谨慎态度。从国外的情况看,美国征信业已经成为一个年销售28亿美元的行业,日均查询200万次,每年提供10亿份信用报告。而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6月,我国征信系统仅收录1520万户企业信息资料,企业征信系统日均查询量只14.5万次。中小企业更是尚未形成征信体系全覆盖。
篇4
关键词:财务报表;财务分析;经营决策;问题及对策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及方法
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或预算单位一定时期资金、利润状况的会计报表。财务三大报表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通常情况下,每一个企业都会定期出具财务数据,则由财务报表形式来体现。财务报表在财务报告中占据主要部分。财务报表分析则是由企业财务报表中所呈现的财务数据根据一定核算依据,分析方法,比较方式进行评价和解释。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审查企业经营管理的得失。企业利用财务分析,可以评判财务状况的良与劣,经营管理是否到位、合理、健全、完善。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分析找出企业运营管理的利弊,汇集解决问题的办法。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主要有趋势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所谓的趋势分析法是指根据连续几期的财务报表,比较各个项目前后期的增减方向和程度,从而揭示财务和经营上的变化和趋向。而财务比率分析,亦即财务指标分析,它是根据同一时期财务报表中两个或多个项目之间的关系,计算其比率,以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人们通常把这种相关比率分析称之为“比率分析。
二、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的作用
财务分析是财务判断、财务咨询、财务管控、财务评估的基础,加强企业财务分析主要作用如下:
(一)财务分析有助于展现和反馈企业经营情况
财务分析有助于帮助企业投资者即各个股东在运营过程中通过财务人员运用财务分析各方法、财务比率、财务指标等多方面多角度地展现和反馈企业经营情况。企业每月现金收支、营业利润、费用支出等需要通过财务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以有效准确科学地计算企业资金的流量、流向、毛利润率、资产投资报酬率等,进而对企业营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冲突等全面查找出来,对企业经营绩效的科学评价,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企业长远发展及战略方向,为企业投资者股东决策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
(二)财务分析可以指导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企业财务人员可以依靠财务分析指标中的获利能力分析,对企业半年度、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指标分析汇报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管理者并以此做财务决算或财务预算,并结合财务预算报告,来评估销售业绩,以有效提升经济效益的方式助力于企业长期稳定发展。与此同时财务分析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的衡量,并且对企业现有的资产、投资构成、长期、短期负债情况等进行信息掌握,以利于对企业财务风险和潜在收益等进行预测和分析。
(三)财务分析有助于管控企业经营风险
运用对结构性资产、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三大方面进行多方面有效的财务分析,另外,财务分析能够合理地对企业未来发展和走向进行预测,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做出市场发展决策。同时加强企业财务分析,能够进一步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在保证企业资产质量的基础上,应用有效的措施进行成本管控,这些都将为企业长期经营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创建优良平台。
三、企业经营决策中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分析资料来源有限
财务人员在进行分析工作时所依赖的资料具有局限性那么通过财务报表数据分析反映出的信息也不完整。财务报表分析主要是分析其财务数据在一定时期内的特点与呈现状态,通过它可以了解企业的部分资金流动情况,但是由于客观因素及条件的约束,它并不能披露出企业的全部信息。具体表现在:(1)财务分析建立于财务报表完成之后,也就是对实际已经发生的经营业务进行滞后信息数据的总结与分析,但对于竞争激烈的市场来说,财务报表的分析存在着相对滞后的原因,所以财务报表未能及时反映财务内容,从而直接影响对企业的分析评价。(2)财务报表分析来源于财务人员对财务报表中体现的数据分析对比。企业各部门管理人员有时候会只着眼于本部门的局部利益,不能充分从企业经营业绩为目标。(3)财务分析报表有其自身的原因,它不能无限提供财务的据,因此,财务分析对企业经济资源的反映不能代表全部,只是透露出部分资源信息。实际上企业管理人员希望得到企业未来的资源信息,但常用的财务报表一般是分期报告,并且只是统计出短期财务数据信息,不能满足对未来资源信息预测的作用和要求。
(二)缺乏对财务分析作用的认识
财务分析是以企业的财务记账凭证、财务报表等会计资料为基础,它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方法。我国部分企业真正意识到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重要性的并不多,这就使得企业相关人员对财务分析的作用认识不够,大部分企业普遍存在重会计核算而轻财务分析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和企业自身的原因,部分企业经营者的投资决策、管理决策并不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不依靠财务信息为支持,从而使得决策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调整频繁,企业要保持步调一致跟上变化,往往忽视更甚至忽略对财务数据进行财务分析,从而不能运用财务分析来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提供有效、准确、真实、合理的财务信息产品。这样就使得财务报表缺少能够反映出企业未来资源信息的数据。
(三)缺乏重视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
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分析人员必须掌握会计准则规范的财务分析知识和方法,而且要不断地拓宽知识面。当下企业只配置一至两名财务管理人员,主要开展日常财务管理事务性工作,加上很多财务人员往往都是非科班出身,习惯于经验管理,过于关注财务报表的编制以及相关数字等,却不知道结合数据如何更好地挖掘数字背后的内涵,即使开展了财务分析,分析不全面、不深入,缺乏后续应用。很多财务人员将大部分精力放在财务核算方面,从而不能为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管理者提供企业也不能通过提供有价值的资源和信息。同时,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管理者对财务分析人员的分析工作缺乏重视,甚至在有些企业领导和财务人员看来,本企业的财务工作都是在自身的全程参与和控制之下形成的,各业务情况清楚明了,并不需要运用到财务分析。因此,通过企业经营者在思想上缺乏重视财务分析工作。结果使得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作用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四、财务分析有效服务企业经营决策的改进建议
(一)提升企业对财务分析重要性认识
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必须要有相应的标准作支撑,对企业真实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后,需要与特定的标准进行对比之后,才能对后续预测做出正确判断。同时,要想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效率,还应该改善当今财务报表信息太过简单的局面,通过完善并增加有效信息,才能对财务报表进行更精准分析。财务分析在企业年度报告会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企业投资人、债权人、经营者需要通过财务分析来衡量企业的发展盈利状况。其次,企业财务负责人需要深刻认识到财务分析的影响所在,努力达到财务分析工作的目标和需求,提升个人在财务领域对财务数据的分析能力,并注重培养其自身的基本分析能力和对各种来源的财务分析数据的合理修正能力。所以企业要提高企业对财务分析重要性认识,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特点,不断引入新的财务管理理念,研究分析企业财务分析具体方法、指标、内容等,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合作,定期组织开展沟通交流,针对财务分析方面存在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和措施,从而更好地推动财务分析工作有序稳步开展。
(二)增强财务分析人员职业素养
想要从财务分析中获得准确的经营信息以利于企业良好势态发展,则要对财务分析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提高,那么不仅要对企业实际情况基本了解和掌握,还要运用专业的视角和方法进行基础分析,全面衡量和评价企业经营财务管理状况,才能形成科学完善的高质量财务分析报告。所以一方面要加强对财务分析人员财务、会计、管理等基础知识的培训,加强对相关政策和规范的学习,另一方面要提高工作主动性、敏感性,学习先进的财务分析方法和技术,树立正确的财务分析理念,提高财务报表收集、统计、整合内容,加强对财务指标数据动态横向和纵向变化对比分析,从而运用科学的财务分析方法开展财务分析。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财务管理软件等,创造更多的财务分析方法,优化完善采取分析指标库,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5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应用;解决措施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含义和特征
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新型的管理会计体系。它是在传统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战略决策需要的情况下,为适应和促进战略管理思想应运而生的。它要求管理会计要从战略管理的需要出发,关注企业外部环境信息提供和控制程序。不仅要和特定阶段的特定战略目标相适应,而且要有助于战略目标的实现,从时、空、量上都大大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限定,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与传统管理会计相比,战略管理会计有如下特征。
第一,外向性。战略管理会计注重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制定企业相关决策的前提就是要充分分析与掌握企业的外部环境并密切关注企业所在行业以及市场的动态,从而扩大了会计信息收集、整理、报告范围与角度。而传统的管理会计则只是针对于企业内部的相关信息做出单一的核算。
第二,全面性。战略管理会计收集信息涉及面广,考虑多种因素,使之搜集与整合的信息不仅仅是财务信息,还增加了多项应该考虑的重要非财务信息。
第三,权变性。战略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这种权变管理思想必然要求战略管理会计在变动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进行各项决策分析,以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战略相关度。
第四,长期性。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持续经营。它主要针对于企业的长期战略计划与决策,使企业的竞争优势具有持久性和稳定性,从长远利益来分析评价企业的资本投资。
第五,过程控制。战略管理会计主要通过过程的控制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企业整体目标相联系,以过程的控制来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提高了控制的有效性,有利于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
二、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意义
1.扭转了企业经营理念,充分发挥企业管理会计的作用
会计核算是企业经营的重要方面,关乎企业经营业绩、管理绩效的发展。为了使会计与管理更好地结合,使之相辅相成,就必须发挥战略的效用。战略管理会计的实施将扭转企业以往只注重短期利益,只关心自身经营模式的现状,使企业经营者能够以战略的高度指导企业经营,从长远的利益出发制定经营决策,充分将管理与会计核算相结合,并使企业能够良性竞争,自然而然地实现优胜劣汰。
2.突破了传统会计中会计主体的范围
为了实现战略管理,从战略的高度把握企业经营脉络,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动向,就要根据变化调整企业战略部署或采取更为有效的战略方案,充分利用有限的经济资源,保证企业在动荡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按照美国学者波特的理论,在竞争环境中,企业将面临五种竞争作用力,分别是:供应商的砍价能力、客户的砍价能力、替代品的威胁、现存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新的竞争对手的入侵。这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其所涵盖的信息明显超越了成本会计单个会计主体的范围。这些竞争力信息,是企业进行战略决策所必备的,战略管理会计必须竭力提供。
3.将以人为本的观念融入了经营管理
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经营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其制定的决策还有赖于员工的执行。决策被执行程度的高低,执行效果的好坏与否,以及执行后的反馈都对企业经营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企业的决策制定、改进甚至是废立都要有赖于这些因素。可见,人力资源在整个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战略管理会计应用必然将战略中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融入会计管理与核算中,提高会计核算的效率,增强其可利用性。
4.促进社会责任报告体系的不断完善
社会责任报告是一种不同于财务报告的报告形式,它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为基础建立。它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企业社会责任,是从企业内部来进行评价的模式。目前只有100家上市企业公布社会责任报告。报告使公司经营更加透明,使信息使用者可利用信息的准确度,可信度大大提高,也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投资决策,大大降低了投资风险。
三、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现状
1.缺乏完整和可引用的理论体系框架
战略管理会计在上世纪80年代被逐渐引入我国,并有个别企业应用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这也仅仅是个例上的表现。由于其引入时间短,理论体系不完善且知识普及程度不高,使企业经营者没有完善的理论框架来引用,可操作性大大降低。
2.企业经营者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
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企业的经营处于一种尴尬的转换阶段,企业经营者与企业利润不挂钩的现状使企业经营者疏于管理,放松相对制约,缺乏在管理方面创新的热情。
3.企业经营环境不利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
从会计的发展角度来看,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会计发展历程的角度我们也可得知战略管理会计也将受到会计环境的影响。从宏观的环境来说,我国当前相关法律法规相对来说不够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健全,与之配套的电子商务也没达到广泛的普及;从微观的角度来说,企业内部环境也不利于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由于企业经营者本身对于战略管理会计的认识程度不够,钻研欲望不强,使之不能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加之企业经营者对于相关方面人才不够重视,认为战略管理只是对传统管理会计起辅助作用,不愿在此方面付出过多成本,从而造成战略管理无使用和发展之地。
四、完善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的建议
1.建立健全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框架
理论基础是战略管理会计发展的根基,抓好基础作用要从构建一个完整的基础知识结构框架开始,给战略管理会计的恰当应用提供有规可循的结构脉络。首先我们应引进现今西方先进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全球经济现状和中国国情制定出适合于中国市场经济使用的理论框架,这样设计出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体系是对西方理论的重新定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框架和方法。战略管理会计是多门学科的结合,不仅仅是战略管理和管理会计的简单相加,更要在将两者融合的同时关注营销学、经济学等重要领域的相关理论,这样建立出来的体系才健全,丰富,用以指导管理和核算。
2.改变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取向
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经营中起着总领的作用,他的决策关乎整个企业的命运。而欲想提高企业经营者的管理热情,激发其创新意识和潜能就应当首先让企业经营者的价值取向和企业利益相挂钩,那么企业经营者要负担企业的经营责任,这样才能让企业的管理者不由自主地去研究经营管理学,去探究战略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3.加强企业内外部环境,促进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
战略管理的突出重点是要时刻关注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企业的决策做到适时变化。那么,营造良好企业外部环境必然会大大促进企业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和运行。当然,企业战略管理会计核算和决策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企业内部,内部环境的改进与优化无疑也是促进企业战略管理会计成熟与发展的良方。良好内部环境的营造首先要从企业管理制度出发,企业无论在宏观上的指导性经营理念和微观上员工的具体惩罚措施都应从战略角度出发,使企业始终处于一种战略的氛围下,不至于使企业的战略管理流于形式。
综上所述,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在现今经济状况下应形势和经营要求产生的,所以,这必然是今后会计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中国的企业引入这种方法和理念将使企业经营始终处于一种与时俱进的状态。但是,由于其引入的时间短,发展不够健全,内外部环境不佳给企业经营者的运用造成不小的阻碍和困扰,所以,希望文中的几点建议能用于帮助改进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1]车忠范.战略管理会计:传统管理会计的反省与发展[J].理论研究,2009,(9).
[2]曹晓东.战略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09,(10).
[3]李杨.我国战略管理会计研究动态分析[J].财会通讯,2010,(6).
篇6
8月16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与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共同了《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2011- 2012》。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作为先进的零售经营模式,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开展连锁百强排名以来,百强规模从2001年的1620亿到2011年的1.65万亿,十年间持续高速增长,翻了9倍多。然而,2011年下半年开始,特别是2012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影响,连锁零售企业普遍出现明显的销售增长乏力甚至负增长现象,同时人工和房租等成本继续大幅上涨,企业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多家企业爆出盈利警告,开店速度明显减缓,资本市场也频频跳水。而另一方面,受物价上涨和对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影响,消费者消费信心不足,消费意愿减弱,表现出各种业态的来客数减少。而与此同时,网络零售等新兴零售模式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传统连锁零售企业的经营受到冲击。而由于早前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商业地产过度开发,缺乏有效的规划和监管,造成网点的不合理分布和恶性竞争,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合理布局。
在宏观经济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国连锁零售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客观上要求企业转变经营理念,寻求新的经营模式,进行业态创新,挖掘新的增长点。例如,百货业开始自采自营探索,寻求经营模式的转变;超市积极发展自有品牌;便利店延伸服务内容;家电专业店加速渠道下沉等。如何在经济整体呈现下行的趋势下实现增长,是中国连锁零售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2年初所进行的行业调查,共获得177家有效企业样本和150个典型店铺样本,同时走访大量企业,访谈企业高层,于2012年5月2011年中国连锁企业百强。结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德勤的行业研究观点,对过去一年中国零售业的整体环境和主要业态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总结,双方联合此报告。
报告涵盖了下列问题。
中国连锁零售业近期政策变化及影响:
增值税改革利于零售企业税负优化;刷卡手续费率降低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新刺激消费政策出台拉动内需市;预付卡监管加强或将影响企业现金流;促销服务费管理力度加大以协调零供关系。
中国连锁零售企业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成本上升不可避免。2011年连锁零售企业人工费用上涨26%,租金成本上升10%。2011-2015年将是门店租赁到期的高峰时期。
二、销售增幅减缓。高通货膨胀抑制消费意愿;网络零售冲击传统零售;监管加强(限制购物卡发售)。
三、商业地产过热。重复建设;扩张超过消费水平增长;管理能力欠缺。
四、效率有待提升。促销常态化;成本控制有待提升。
中国连锁零售业发展趋势:
一、业态创新初显成效。网络零售售是现有渠道的补充还是新增长点和必争之地?
二、并购整合方兴未艾。国内并购重区域,外资并购重市场,海外并购重品牌。
三、转变经营模式势在必行。转向自主经营模式,选择性地发展自有品牌。
四、消费者变化推动行业转变。食品消费安全观、自身价值观体现、媒体与科技应用。
五、供应链进化提升效率。
六、渠道下沉步伐加快。
大型超市及超市企业经营情况:
通过开发自有品牌提升利润空间;扩大生鲜规模;调整盈利模式;区域性企业战略选择明显分化。
企业的销售额增幅远高于门店数量、营业面积以及员工数量的增幅,企业单店经营明显提升。
2011年员工工资总额有较大增幅,单位人工成本的上升及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人工成本和房租成为企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因素。
百货企业经营情况:
百货业格局生变;购物中心迅速发展,特别在二、三线城市;自采自营提升利润空间。
便利店企业经营情况:
同质化经营不利于业态长期发展;缺乏物流优势;外资加快布局;拓展延伸服务。
篇7
关键词:供电企业;经济活动;经营状况;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02
一、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内容与任务
(一)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内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指以经济核算资料和经济指标为依据,对企业一定的经济活动进行比较分析和研究,力求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增强企业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该活动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一是生产分析。即生产条件分析和生产成果分析;二是销售分析。即产品销售的影响因素分析、销售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产品销售预测分析以及销售合同执行情况分析;三是利润分析。即产品销售利润分析、利润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以及利润预测分析;四是企业经济活动综合分析。即企业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和生产经营状况综合分析;五是成本费用分析。即产品单位成本分析、成本预测分析、成本费用计划执行情况分析以及成本项目分析;六是财务分析。获利能力分析、财务状况分析、偿债能力分析以及资金筹措与资金运用分析。
(二)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任务。一是全面落实企业经营管理,提升经济效益;二是检查经营计划或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三是合理估测企业未来经济发展状况,为确定企业经营目标、经营计划和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二、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内容
现行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主要包括十大内容,即综合评价、区域经济与外部环境、专题分析、电力营销情况、用电市场分析、人力资源情况、资产与财务状况、电网建设与投融资、电网运行与安全生产情况以及重要指标预测。
(一)宏观经济环境的分析:国家政策、宏观调控和本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等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经营的影响分析。
(二)总体经营状况分析。
(三)电力营销分析:电力营销分析是用电管理部门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关注营销市场变化,对报告期用电营销指标、工作内容的全面分析,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营销分析,掌握国民经济发展趋势,是做好经济调控工作的重要手段。电力营销分析主要包括:售电量分析、售电单价分析、电费回收率分析、电费余额指标分析。其中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该指标常常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整理提供因素分析法在电力营销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综合指数的特点是,用于对比的总量指标,一般可以分解为两个因素,将其中一个固定起来,就能反映出另一个因素变动对总量指标的影响程度。编制综合指数按照统计学原则,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应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综合指数,应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在售电单价变动分析中,售电平均电价的变化可以分解为两个因素,即分类售电单价的变动和分类售电量比重的变动。
(四)成本与费用分析:购电量分析、购电价格分析、固定成本结构分析、可控成本分析。
(五)生产资源利用效果分析:安全生产状况分析、电网运行与设备状况分析。
(六)财务与资产状况分析:企业盈亏状况与获利能力分析、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分析、资产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分析、投资与电网建设分析、偿债能力分析、其他影响因素及风险分析。在财务指标分析中,内部利润变动情况的分析包括:企业各项利润额指标计划完成情况和增长变动情况的影响;企业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损失对企业利润增长的影响分析;营业外收益和营业外损失对企业利润增长的影响分析等。还需要分析成本指标变动的影响。
(七)结论性总结:根据以上分析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经营方向,制定具体措施,报告公司经济活动分析会。
三、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指标体系
(一)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指标体系的概念
为准确反映供电企业经营业务,全面把握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经济效益状况,供电企业建立健全的经济活动分析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由五大指标构成,包括安全生产指标(变、配电事故)、经营销售指标(线损率、供电量、电费回收率、售电量)、财务指标(变动成本、福利费、材料费、内部利润、单位固定成本、盈利能力)、劳动生产率指标(生产人员劳动生产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以及多种经营指标(总产值、完成工资额、上缴税金)等。现阶段,供电企业多层次、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供电企业经济活动评价指标体系是指以分析评价供电企业经济活动为目的,以重要性、科学性、合理性、完整性原则为指导,运用系统论方法,将相关指标集合在一起所构成的系统结构。目前,供电企业具有两种多层次、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方法:一种是建立大而全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从大量指标中选取具有代表性,能准确反映供电企业状况的部分指标所组成的指标体系。
(二)供电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
1.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是从数量上确定差异的一种方法,其是指通过将有关指标进行对比来分析企业经济状况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包括本企业实际指标与其他企业实际指标之间的对比、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之间的对比、本期实际指标和往期实际指标之间的对比。
篇8
【关键词】 非会计学专业; 会计学; 企业经营模拟沙盘; 教学
《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开设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其教学改革也得到广泛的研究。企业经营模拟沙盘是近年来经济管理学院不断引入的新型模拟实验教学方法。二者的融合将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兴趣、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本文首先分析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存在的争议和解决方法,然后提出融合企业经营模拟沙盘的《会计学》教学内容创新安排以及教材编写的新思路。
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存在的争议
众多高校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实践和研究得到很多的优秀经验和共识,但是也还有一些有待解决的争议和问题。主要的争议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定位:使用者还是供给者
作为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将来一般较少从事会计职业,而是走上经济管理岗位后需要阅读和分析相关会计信息进行决策。因此,非会计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定位于将学生培养成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而不是供给者得到较广泛的共识,如刘永泽、周晓苏教授在编写《会计学》课程教材时在前言中都作如此表述。
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发现必须先讲解会计信息供给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会计信息,比如,在一学期54课时的教学安排中,讲授基础会计内容和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将占用大部分课时,而如何应用会计信息反而讲授较少,学生疲于学习如何供给会计信息,而对如何应用印象并不深刻。芳、万文军(2009)在华中农业大学458份问卷调查发现,67%的同学因为会计教材内容过于专业而对教材不满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样的矛盾。
(二)教学内容组织:按会计要素组织还是按照企业流程组织
作为非会计专业一门综合性会计知识的普及课程,《会计学》以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为主体,适当结合成本会计、财务分析、管理会计内容,属于“大会计”范畴。具体教学实践中的一个共识就是在基础会计部分压缩和简化会计核算操作技术方法,而将中级财务会计中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及分析作为重点和主体内容。
在上述共识下,中级财务会计部分主体内容如何安排出现了按会计要素组织还是按照企业流程组织的争议。按会计要素组织是在实践中更广泛采用的方式,如刘永泽、周晓苏教授在各自编写的《会计学》课程中采用这种主流模式,会计核算讲解按照具体会计要素项目确认、计量和报告展开,最终形成财务报告,在此基础上集中讲解财务报表分析。而按照企业业务流程组织是按照企业实际业务流程组织讲解会计核算,从而保持与企业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些观点在实际教学中也有采用,例如桂良军等人编写的《会计学》教材则采用了这种新模式。与这种安排相结合,还可改变将财务分析放在最后一章集中讲解的做法,将其分散在前面适当的章节里,以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三)实验教学:会计核算模拟实验还是其他
重视案例教学、实验或实践教学已经成为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提升效果的共同认识。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无论是手工会计核算实验还是软件会计核算实验,都以训练证账表的会计核算操作技术为主,无法激发学生兴趣以及让学生训练会计信息理解与应用。例如芳、万文军(2009)的调查发现,75%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开设会计模拟实验,就是这种矛盾的体现。因为实验软件主要针对会计专业开发,实验内容也以核算为主,对非会计专业学生比较困难。所以,我们需要更具有参与性和趣味性的实验教学,即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
综上而言,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研究中有许多有益的共识,但也有一些有待解决的争议,而采用融合企业经营模拟沙盘模拟的方式来提升《会计学》教学效果就成为解决上述问题可行的尝试。
二、企业经营模拟沙盘解答争议问题
企业经营模拟沙盘要求6个同学一组,分别扮演企业总经理、财务总监、销售主管、生产主管和采购主管等角色,接手管理一个价格接受企业,每个周期内依次完成借款、购料、生产、销售、生产线投资、新产品和新市场研发等简要流程,小组之间互相竞争,共进行4―6个周期的模拟实验。实验中生成会计报告和利用会计信息支持决策是核心。笔者在教学中对用友公司较早推广的企业经营手工沙盘进行调整,使之侧重会计知识,并使用EXCEL、VBA将其改编为电子版,教学实践中发现融合企业经营模拟沙盘的会计学教学不仅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也对上述争议问题作出了解答。
(一)企业经营模拟沙盘真正赋予学生以决策者身份
学生应该定位于成为会计信息使用者,但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学习如何成为会计信息的供给者。对于这个矛盾,企业经营模拟沙盘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解决。
在企业经营模拟沙盘中,至少赋予学生三种以上的决策者角色。首先也是最主要的,学生要扮演企业的高级管理团队,在生成会计信息的同时,更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管理决策。其次,在每个循环周期开始时需要进行贷款审批和定单竞争,设计学生扮演银行信贷审批员、与企业签订销售合同的客户参与到其中。最后,在每个循环周期完成后,还设计税收稽查员角色,对模拟企业的报告和所得税进行检查。通过角色扮演、参与竞争的模拟实验真正实现了将学生定位为信息使用者的目标。这样设计也吻合学习的建构理论,会计知识不是传递而是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自行获得。
(二)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将会计知识学习与企业实际业务流程紧密联系
会计学中会计核算知识讲解按照会计要素项目组织还是按照企业业务流程组织各有优势。按会计要素项目组织与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一一对应,方便学生理解和阅读报表,但是按照企业业务流程安排更能将会计核算与企业决策和实践相联系,有助于学生理解会计信息如何生成并如何应用到企业决策中去。
融合企业经营模拟沙盘的会计学教学则需要按照企业业务流程组织,即按照筹资、采购、生产、销售、成果计算与利润分配的流程安排讲解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核算与会计信息分析与应用,并将重点的财务比率分解到具体讲解的每一章节,改变以往集中在一章的做法,强调应用它们分析问题。
(三)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替代传统会计核算实验
传统会计核算实验强调会计分录,强调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到会计报表的循环程序,这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简化证账表等会计核算技术的要求存在矛盾,而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则在一定程度上简化了会计核算技术和程序,将实验重点放在会计信息支持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方面,并通过引入竞争和不确定性增强实验的趣味性,是另一种角度的模拟实验,更加符合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需要。而且,在4―6个周期的模拟实验中,每个期间其他小组的经营数据都是本小组需要分析的竞争对手案例,这样企业经营模拟沙盘也为会计学教学提供了贯穿全书的案例。
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可以作为贯穿全书的辅助案例和实验支撑原有会计学教材和教学,当然,也可以按照会计学与企业经营模拟沙盘深度融合的思路编写新的会计学教材。
三、非会计专业《会计学》与企业经营模拟沙盘融合的具体 做法
与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教学的基本内容组织相一致,笔者提出采用五阶段不断深化的教学方法。这既可以作为教学安排参考,也可以是编写教材的新思路。
(一)沙盘企业案例引导与会计学概论
开篇介绍沙盘企业的基本情况、基本决策规则与基本业务流程,作为引导案例讲解企业决策的目标和利益相关人对会计信息的需求,由此自然引出会计的概念、会计信息的供需分析、财务报告与财务报告要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该阶段要求学生能够利用会计等式记录沙盘企业的简单业务循环,并编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简表。
(二)案例比较与会计核算基础
随着学生对沙盘企业及实验规则的了解,教师开始比较沙盘企业与现实企业,分析沙盘企业保留哪些特征,由此引出“假设”的作用并可以适当介绍企业理论相关知识。随后介绍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科目、会计账户以及复式记账。该阶段要求学生能够为沙盘企业设计会计科目体系,并用“丁”字型账户记录沙盘企业基本业务,再次编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简表。
(三)手工实验与简要的会计循环
进入第三阶段,简要介绍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与会计报告构成与格式,设计和使用沙盘企业的基本业务流程数据,通过下发纸质记账凭证、会计账页、会计报表手工形式完成简要的会计循环实验,编制正式的多步式利润表和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在这三个阶段,并没有开展小组间的对抗与演练,而是使用确定的沙盘企业数据,重点在于理解会计信息生成的方法和程序,理解沙盘企业的行为规则与特征。
(四)模拟沙盘实战对抗与按企业业务流程讲解会计要素
在第四阶段,正式进行模拟沙盘竞争对抗实验,每次循环开始时由学生分组汇报、展示来争取贷款和定单,各组进行差别决策和竞争,设计自己的会计核算程序,完成一个期间的报表后,通过模拟股东大会、开展管理层评论等方式进行小组展示。总共循环为4―6个周期。
第一个循环速度较慢,按照沙盘企业的决策过程,在课堂上讲授筹资、采购、生产、销售、成果计算等涉及的主要的会计核算知识。并把核心财务比率分散在相应章节介绍,分析如何使用财务比率获得决策所需要的基本决策信息。
从第二个循环开始,强化学生汇报、演示与讨论,讲解预算的重要性、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和审计的作用,要求每组学生在每个循环周期结束后综合所有小组数据写出简要的财务分析报告并进行汇报展示,评选出最优企业。在学时分配上,课堂教学主要完成小组展示、贷款订单安排、会计知识讲解,企业沙盘的推演、小组会计核算等都安排在课后借助计算机软件完成。
(五)模拟沙盘案例点评与会计知识扩展
在第五阶段,不再进行模拟沙盘竞争对抗,而是开始将前面第四阶段所形成的数据当作案例进行点评分析,让各个小组明确成功与失败的具体经验教训,清楚理解会计信息如何支持科学的决策。
更重要的是,在上述企业经营模拟沙盘4―6周期的业务循环过程中,有些复杂的会计知识没有体现,被简化省略,在该阶段需要加以补充和扩展。如借款费用预提和资本化问题、采购中的增值税问题、投资的核算问题、应收账款坏账与资产减值问题、成本计算方法设计、所得税会计问题、现金流量表等等。讲解这些复杂问题时力争使学生了解会计政策与估计的选择问题、纳税筹划思想和会计职业道德,并再次要求学生结合沙盘企业进行有的放矢式的思考和讨论。
总之,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实验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会计核算实验的竞争性、趣味性实验,实验的侧重点在于如何理解和运用会计信息为管理决策服务,更加适合于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融合企业经营模拟沙盘的会计学教学也真正赋予学生会计信息使用者角色,按照企业实际业务流程讲解会计核算知识,利用竞争对抗式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永泽.会计学(第2版)[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 周晓苏.会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篇9
企业培训是一个培训课程,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运行状况。在本文中,通过业务实践课程研究的特点,对该课程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堂教学组织以及考核方式等提出相应的建设意见。
【关键词】
企业经营实战演练;体验式教学;虚拟经营环境
商业是一个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它是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运行状况。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新用途,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生能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了运营商在市场面临残酷的竞争,在理解的过程中的风险和责任,企业管理的关键。实现科学管理方法。
1 企业经营实战演练课程的特点
企业培训是培训课程。它是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完全不同的,但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运行状况。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经历整个过程,市场分析,企业战略管理,组织生产,营销和财务结算,为实现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对ERP管理思想的深刻理解,实现科学管理方法,提高管理能力。培训相结合的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和专家,其特点是体验式教学模式,即“过程经验分享和学习的应用”,“学习”,在接近企业现状的学习过程,在短短几天的训练,典型的企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发生频繁的。学生必须与团队成员寻找市场机会,分析规律,综合管理的实施策略。在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学习管理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管理质量。
2 企业经营实战演练课程的内容
商业实战演练将学生分成训练组4-6,每个代表一个虚拟公司是不同的,每个团队成员的重要地位将作为公司(首席执行官,财务总监,营销总监,生产总监,采购总监和总监)。每队必须亲自操作有一定的资产,销售情况良好,资金雄厚的企业,连续从事6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具体操作,以“芯片”到“价值”和“价值”标签的载体,通过沙盘模拟体现企业的现金流,库存,生产设备,人才实力,如银行贷款业务指标。
企业初始状况设定由教师指导完成,然后各组学生自行决定每个经营年度的重大决策.决策做出后,在规定时间报送方案.然后依据决策方案完成本年度沙盘推演,并在规定时间完成年度报表。商业环境是为教学目标而设,学生可以利用这种环境,不要试图挑战这种环境。具体内容如下:
(1)总体战略: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评估,使长,短期策略;预测市场趋势,调整策略。
(2)营销,市场开发决策;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组合和市场定位策略;建立和维持市场地位,有必要做市场退出的决定。
(3)生产:访问生产能力(购买或租赁);设备和生产线的更新改造;配套的市场需求,交货日期和数量和设备能力;库存管理和市场营销组合;必要时,选择还款能力模式。
(4)财务方面:制定投资计划,应收账款的金额和恢复期评估;预测的长,短期资金需求,资金短缺的前体通过筹集资金,以最好的方式;编制财务报表,财务指标的内部诊断,协助管理决策;投资回报计算,评价和决策效率。
(5)研发的产品:产品开发决策;需要修改程序,甚至中断项目决策。
(6)团队工作和沟通:不同部门之间的通信研究所;部门和经营理念,培育共同价值观;树立整体利益为导向的组织。
每一轮的模拟后,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解释在下一轮的商业工具的应用,对所有的竞争结果的工具的直接影响。模拟训练真实地反映了“决策是如何影响结果的”。
3 企业经营实战演练课程教学方法
在企业管理经验的虚拟环境的企业培训课程的学生,典型的商业问题的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经常发生,必须寻找市场机会,和团队成员的规律分析,策略,综合管理的实施。本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多而复杂,实践要求较高,因此,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是教学效果的有力保证。
(1)指导学习方法。老师教的必要的第一原理,基于学生在指导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内涵的商业实践的深入了解。做这项研究的目的,有计划,专注于自主学习的过程。
(2)情景模拟教学法,它是在一个虚拟的操作环境中,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情况,把自己放在一个模拟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要求所起的作用,提出观点,或做出决定。
(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着重于学生实践和表现的机会。教师应注重整个过程是明确通过了课程目标,每个字符都安排妥当,是否需要明确地考虑问题。
(4)小组讨论法。在沙盘模拟方法探讨利用集团把学生分成一组,共同完成培训课程,讨论问题,第一组中的与原观点分享他们的意见,然后讨论和结论的问题,共同学习和培训成果。
(5)实战中,又是竞争的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雄心,促进他们的学习。
4 企业经营实战演练课程教学手段
企业经营实战演练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习,没有一成不变的问题和标准答案,其核心的是一套完善的模拟系统和全面专业的管理学知识体系、经济模型、博弈理论、决策支持系统。由于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同时根据教学内容,编制相应的教学课件。
通过编制企业经营实战演练指导书,可使学生生熟悉实践基本规则和基本步骤,充分了解实训规划和相关的企业经营决策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企业运作流程和市场战略的运用以及各自岗位的要求。
5 企业经营实战演练课程课堂教学组织
企业培训课程是一种体验式学习的互动,这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辅以教师。在这个体验课程,教师的作用是独特的,他不再只是教,但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阶段:动员,观测器,指导,业务顾问,等等…评论家分析课程开始之前,教师要充分介绍背景,基本假设和实践课程,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观察每个学生在模拟的过程中,确定什么是学生缺乏知识,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迅速了解大多数评论和及时的帮助的方法,引导学生认为在一个更高的水平。因为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兴趣和兴奋的是不同的。因此,企业培训课程应该放弃固定按照程序,灌输理论或教学工具,具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限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供必要的建议,解释知识理论,根据学生的需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经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6 企业经营实战演练课程考核方式
针对企业经营实战演练课程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应建立多层次的考核方式。学生应根据所担任公司中的重要职位(CEO、CFO、市场总监、生产总监等),完成“企业经营实战演练中**职务的分析与设计”报告。企业经营实战演练考核由“企业经营实战演练中**职务的分析与设计”报告、各组排名得分以及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实习态度、思想表现、专业技能等方面组成,全面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史君英.ERP沙盘模拟实战训练的应用分析.当代经济,2010.11
篇10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区别;相互关系
1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概念
1.1管理会计的概念
管理会计又称作“内部会计”,管理会计是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的,在科学管理理念基础上,将管理理念和会计进行融合统一,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存储和利用等,为企业管理层提供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对企业经营情况做出预测[1]。管理会计是企业内部经济管理体系在财务控制和决策方面的主要构成部分,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评价、计划、控制、确保资源有效利用和财务数据分析报告,企业管理层通过发挥这五项职能,为管理层进行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更好的掌握各项经营动态信息,帮助企业管理层对经营规划、经营决策和控制措施做出合理调整,从而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管理的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2财务会计的概念
财务会计又称作“外部报告会计”,主要以报表的形式定期向企业外部与企业经济有利害关系的投资方、债权方、债务方、税务部门和政府部门等提供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企业财务管理信息,以会计准则为依据,以货币形式,利用复式记账原理[2],采用相应的数据处理程序与会计方法,对企业已经产生的经营活动予以会计计量、会计确认和会计报告,并最终形成会计报表,为用户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为会计信息用户进行决策提供帮助,在开展财务会计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中相关规定进行财务信息编制,会计信息的形式必须规范,所呈现的财务信息必须保证信息使用者能够理解,通过财务会计工作所呈现的财务信息必须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
2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2.1职能不同
管理会计主要发挥对内管理职能,主要是为企业内部职能部门提供相关数据和信息,目的在于监控企业的经营效率,指导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财务会计提供财务信息的对象不仅包括内部职能部门,也包括与企业经营经济状况有利害关系的外部对象,其职能不侧重于企业职能部门对数据分析和管理,而主要反映企业的整体经营效益和财务状况,
2.2工作方法不同
管理会计工作方法比较灵活,不仅以现代数据方法处理信息,也以货币计量形成数据,并且形成的内部报告和核算表格不再局限于固定形式,财务会计则必须遵循严格的工作流程与方法,并严格按照会计循环和计算方法监督的原则,计算内容则以货币为主。
2.3遵循准则不同
管理会计属于企业内部活动,不受任何会计制度和准则的约束,凡是有利于企业提升效益和改进管理的方法都能作为管理会计的工作准则,财务会计则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必须严格遵照会计准则、会计法规和国家法律。
3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相互关系
3.1会计系统一致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组成会计系统有机整体的两个分支,两者联系紧密,财务会计通过记录和整理已经发生的经济事件进行核算和监督,随着经济结构不断复杂,单一计量方式导致财务会计无法全面适应企业财务管理需要,管理会计能很好适应这种情况,管理会计能够满足企业管理层与各部门之间的各种需要,在决策规划和选择方面使得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更强,所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会计体系发展的共同产物,两者相互依存并相互制约。
3.2最终目标一致
管理会计主要向企业内部人员提供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信息,并对原信息进行进一步分析,目的在于使企业管理层和各部门共同参与到企业的方案和决策制定中,通过对方案和决策的规划和控制,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最大化。财务会计主要向企业外部人员提供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信息,目的在于反映企业的经营实力、资金实力和获利能力等,吸引企业外部人员进行决策,从而促进企业经营效益提升。
3.3基础信息来源一致
财务会计在对每一笔经营活动进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一系列会计程序时,都必须严格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连续不断的进行确认、计量、核算和报告。而管理会计则是在财务会计的基础之上,通过对这些财务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后编制出相应的报表,为企业内部管理层和各部门提供相应的经营和财务信息,所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原始资料基本相同,都是企业发生的各种经营活动。
4结语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会计系统的两大分支,两者既有联系也有不同,在不断完善两者的同时关注两者的相互关系和区别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和重视人才培养,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才能促进企业经营模式的完善,使得企业向着健康和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盈利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