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理论范文
时间:2024-03-22 16:2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包装设计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过度包装;月饼包装;绿色设计
中图分类号:J5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1.包装设计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迅猛发展,包装设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靠缺少的一部分,它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当人们享受着工业文明为包装行业所带来的成果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悄悄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月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象征着圆满和幸福,有这两千多年的历史渊源,每到中秋佳节之际,是人们馈赠亲友的首要礼品。作为沟通情感的载体,月饼在此担当了融合感情、密切关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月饼的包装各式各样,但是过度的月饼包装在包装材料上,使大量的包装材料在使用后,得不到正常的循环利用,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使一个传统佳节在天价包装之后,月饼却变了味。试问人们,中秋佳节是要月饼还是包装了?
走进各大商场,月饼的包装盒玲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月饼的过度包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月饼包装的材料名贵,大大超出了月饼自身的价值。在一些商场、超市、小的便利店里,除了传统铁盒和纸盒外,还出现了时尚的皮革盒、漆盒、锦盒、木盒、竹盒等,还有质地更为精良的红木盒、水晶盒等名贵材料,有的甚至做成了提篮式、书册式等形状。
其次,月饼包装的内部结构比较复杂。月饼先放入塑料盒子里,塑封保险后放入月饼盒,月饼盒内还有填充绸缎、海绵等材料,再用大纸箱运输,最后零售时还要配上手提袋,前后经过了多重的包装,
最后,月饼普遍与其他产品搭配着销售。在卖月饼的同时,还配有名酒、高档茶叶、名贵补品、银质刀叉等贵重物品和食品来提高价格和奢侈度。喧宾夺主的包装使月饼这种中秋佳节传统食品的属性被异化。
这种在包装上一味追求高档、追求奢华、渐渐陷入了过度包装的误区,给社会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这不仅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特别是对大量木材的运用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原本寄托合家团圆、朋友思情的中秋月饼作为一种中华文明的礼仪被错误的扭曲了。
2.绿色包装的观念与方法
绿色是一种思想,一种生存选择。绿色概念应用与设计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提出来的。巴拉克在他所著的《为真实世界而设计》一书中强调:设计应该认真考虑有限的地球资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问题。绿色包装就是“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进行商品包装设计”。[1]
绿色包装的现念引导设计师们改变了传统过度追求包装外观造型的设计思想,在设计过程中着眼于整体,使商品包装与绿色环保的要求相一致。总的来说,绿色包装至少具备以下条件:对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安全不造成负面影响;在具有包装功能的条件下,用料最省、包装废弃物最少;包装能够回收再利用或者包装材料能再生利用。对于不能回收再利用或再生的包装材料,它们应该满足:包装废弃物焚烧时可产生新的能源或不产生有毒气体而发生二次污染;包装材料在使用后能自行降解,掩埋后能腐化分解自行消失。
纸制包装是理想的绿色包装材料,环境问题使纸包装能够与塑料相抗衡。从月饼包装的发展趋势看,纸制包装发展至今仍是现代月饼包装的重要方式之一,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纸制品一直是这个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材料。纸包有一些列的优点,首先,用纸和其他材料复合,给商品包装增添了光彩,不但符合月饼卫生标准的要求,而且起到了装潢的作用。其次,纸制品回收可能是最容易实施的,回收后,可加工成优、耐用、价格颇具竞争力的材料。最后,纸制品的折叠型、成型性优良,便于使用各种加工方法,可以设计出纸袋、纸盒、纸筒、纸盘以及特殊形态的纸盒形式;原料充沛,价格便宜等特点。[2]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前,以月饼为代表的副食产品包装可称的上是中国式的“无印良品”。在商店柜台上四个月饼、一张牛皮纸、一根席草,售货员熟练的包装好,再贴上红纸。这样的包装材料极简、成本低,包装捆扎的方法传统地道,包装材料环保卫生,便于使用后的包装材料回收利用,完全符合当今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资源严重短缺、国土狭小的日本,为了降低包装成本,倡导自然、简约、质朴的生活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能源危机后出现了“无印良品”。这种强调商品品质、淡化品牌、物有所值的包装方式很快得到了人们的推崇。2009年,英国设计师的“workshop”活动,主题是“绿色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过程中,除了考虑功能性、美观性、人性化、安全性等因素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并解决产品用坏或废弃后的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等问题。如何节约经济成本是包装设计的焦点,这客观上要求设计师必须以绿色设计理念为指导思想。[3]
3.绿色设计的环保意义
绿色设计,是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是指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即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就是要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复利用。[4]
包装是保护功能和艺术美感的融合,是实用性和新颖性的创新结合。成功的包装既能体现商品的内在理念和内在价值,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喜好,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共鸣,同时,还能使得消费者体验到消费也是在为生态环境的健康和谐做贡献。绿色包装设计不是一种商业时尚或潮流,不是打着绿色的旗号来招揽消费者,绿色包装设计也不是人类的乌托邦理想,它将引领人们建立更科学、更健康、更合理的绿色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活观念。设计引领生活,通过设计改变人们的生活。
月饼是一次性消费品,过度包装势必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从现在做起,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得当处,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念。同时,在设计上,也给包装企业提出来新的要求,如何在简易包装的基础上结合中秋文化体现设计感,如何与消费者产生共鸣。简单即是美,过分繁杂夸张,只能带来无尽的消耗。一切的一切最终都要回归月饼包装的本质。
绿色设计不仅关注人的价值,而且关注自然的价值,它着眼于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拒绝过度的月饼包装,月饼包装的合理瘦身,全面利用资源,减轻包装物污染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对包装物的再生利用等行为顺应了时展的要求。倡导绿色环保消费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消费观念,摒弃奢华的月饼包装,实现包装上的创新,让消费者拥有一个绿色且温馨的中秋佳节。
参考文献:
[1] 朱宝荣,肖永春,马前锋.应用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 唐岚.浅谈月饼的包装设计-民族、环保、回收新趋势[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3.
篇2
包装测试与管理课程主要包括两大块主体内容,一是包装测试技术,包含:①包装测试技术简介;②包装材料测试;③包装容器性能测试;④运输包装件性能测试;⑤包装件测试实验。这些内容基本囊括了包装测试的主要内容。二是包装标准,从管理的角度介绍跟包装设计密切相关的包装标准,如包装尺寸标准、包装标志标准、通用商品条形码标准、包装标签标准、包装制图标准等。由此可见,包装测试与管理课程是包装类专业本科教学中涉及到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包装设计专业学生也必须完成该课程的学习,这样学生可以掌握从包装管理的角度按照包装标准进行包装设计,掌握典型包装测试系统组成及应用,熟悉国内外对包装的先进测试方法原理及应用,从而为从事包装系统设计、包装材料与包装制品的检测和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成为满足工程实际需要的高级专业包装设计人才。
2包装设计专业开设包装测试与管理与管理课程的可行性分析
鉴于包装测试与管理课程对包装设计专业教育的重要性,非常有必要在包装设计专业开设此课程。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专业开设包装测试与管理课程在各方面都具备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2.1学校注重包装特色教育为课程开设提供了有利环境
湖南工业大学以包装教育为特色,是我国第一个被国际包装协会(IAPRI)接纳的会员单位,是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教育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也是全国高校中惟一的中国包装联合会副会长单位和中国包装技术培训中心[3]。作为全国最早开设包装类本科专业和唯一以包装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湖南工业大学在包装人才的教育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备了各方面的软硬件条件,成为国内包装人才培养的“摇篮”。包装测试与管理课程作为包装类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湖南工业大学有很好的校园文化基础。
2.2师资力量雄厚为包装测试与管理课程开设提供了有利支撑
包装测试与管理课程归属于湖南工业大学包装与材料工程学院包装工程系,包装工程系是湖南省级重点、特色专业,该系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7人,讲师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4人,形成了一支实力强、学术素质高、年龄结构比较合理、有发展后劲、多学科结合的教学科研队伍。雄厚的师资力量为课程开设提供了有利支撑,完全可以保证课程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2.3先进实验条件为包装测试与管理课程开设效果提供了坚实保障
包装工程系拥有包装技术原理实验室、包装工程技术实验室、仿真包装结构设计实验室、包装防护实验室等多个实验室,总值373.08万元,面向包装工程、印刷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等专业开出41个实验项目。其中包装材料实验基本上囊括了常见的纸包装材料、塑料包装材料、金属包装材料等主要包装材料的典型性能测试项目,如瓦楞纸板性能测试、塑料薄膜性能测试,完全满足包装测试与管理课程中包装材料的实验开设要求。包装容器实验也基本囊括了常见的纸包装容器、塑料包装容器、金属包装容器等主要包装容器的典型性能测试项目,如纸、塑料、金属包装容器力学强度测试、塑料、金属包装容器密封性能测试、防渗漏性能测试等。运输包装实验基本上囊括了常见的运输包装件的主要性能测试项目,如跌落试验、振动试验、喷淋实验等,完全能满足课程实验教学需要。这些实验的开设,能够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加深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得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更好的和实际结合起来,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3结语
篇3
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大多数企业也在日益重视本土文化给产品带来的人文价值。从在本土市场调查来看,目前从海南市场来看以黎锦为创作素材的相对较少。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海南本土的企业对本土文化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海南高校学生对相关作品研究的较少。“黎锦坊”是唯一一家以黎锦为主要设计元素的企业,研发了一系列黎锦元素在现代的织物上的应用,如工艺品、丝巾、靠垫、桌旗、工艺品等一系列室内家具用品。是以传承、挖掘、开发和制作传统手工黎族织锦工艺品的专业公司,这是海南唯一的一家比较大且系统以发展黎锦元素为主题的公司。品牌的定位与产品传达的文化内涵吸引了很多的消费群体。少量茶叶包装、酒包装也应用了一些黎锦图案,从整个海南本土市场来看占有率较低。除此之外,高校学生也在利用一些本土文化作为创作元素,借助传统黎锦元素来寻找灵感。从近些年的学生毕业创作来看,大量作品是关于黎锦图案元素作为企业包装形象。黎锦图案的广泛应用不仅体现了海南独特的人文文化,还给企业产品带来了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多元化,琳琅满目的商品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性,人文特点也给设计带来了更独特的传达方式,拥有人文情感的产品能吸引更多消费者。
二、黎锦图案元素的特点及在包装上的应用方法
根据地理位置和生活环境的不同黎锦分为五大方言区,各方言区服饰体现都包括上衣、筒裙、头帕、纹身和首饰五个要素,并形成各自的特点加以区别。黎锦纹样以人物纹样作为服饰纹样是最常用的题材,人物的动态和造型都是几何形的,有的会表现一些生活场景,例如:舞蹈、婚嫁、生产、狩猎等场景。动物纹样主要有龙、凤、鸟、鹿、蛙等各种动物纹样。也都是把自然物象抽象成几何图形,这些动物造型别具一格。如蛙纹,黎族妇女巧妙地把蛙后腿加长前腿去掉,用斜线变现出蛙跳跃的特征。蛇纹,则描绘爬行时曲折路线,而不直接表现蛇身的形象。鹿纹,造型也非常简洁,也是黎锦中最为常见的。通过分析各方言区的纹样特点从整个黎锦图案来看,黎锦图案造型非常简洁又具几何造型的特点,黎锦上的图案是黎族妇女通过对大自然的认识与理解进行提取、加工得到一个新的图形。这和设计的原理是异曲同工的,根据设计原理和黎锦图案自身的特点我把它归类为三个基础应用方法。
(一)黎锦图案的“再现”
黎锦图案在包装设计平面化表现手法中我们可有选择性的提取可用的元素,不改变单个原始的图案外形特征,利用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重复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同时也要合理处理画面形式美感,形式美感在画面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黎锦图案的“再构”
从黎锦160多个不同图案中任意提取元素打散再构与其他元素组合,充分发挥传统纹样的装饰魅力与古典的品质中所散发出的现代风格,对传统图案做出准确的选择,创造出具有现代美感的包装设计图案。如图1是海南大学学生毕业作品,此作品利用再构的方式来把传统图案重新组合构成。同时在表达现代包装设计中要充分了解传统纹样的寓意,将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最大化地呈现出来。
(三)黎锦图案的“再造”
篇4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同时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为中华儿女留下了灿烂的文化。在这种厚重的积淀中,中国古典建筑文化遗留了许多璀璨的艺术精髓,至今令人回味无穷。通过梳理古典建筑设计元素,笔者发现,它的很多要素都是现当代包装设计的重要典范,只要加以简单处理,便可古为今用。当然在梳理过程中,笔者认为,在这些设计元素中,古典建筑一直以来都秉承着实用简约、以自然为师、最求美的意境等基本原则。
1.1简单实用
纵观国内遗留下的以及历史记载中的古典建筑,其设计最初第一要义即:实用、简单。虽然也有许多气势磅礴的古代宫殿建筑,以极尽奢华和精雕细琢为后人所称道,但这些设计都是在满足基本居住和便捷的基础上实现的。传统建筑中,以木或竹为主要原材料,整个建筑中的各个重要部分如:椽、梁、柱等内在关系都十分清晰、明了。同时,很多看似普通和简单的装饰和配饰也是必不可少的部件,对整体建筑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建筑中的省替是古代建筑大师们长期实践经验的重要结晶,为建筑物的外立面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方法。同时,由于木质和竹质结构经年累月容易腐坏,古代建筑工匠们更别出心裁地设计了物外处理,将室内吊顶放到屋外,既能够满足建筑的实用性,又能够使其看起来美观大方,起到装饰效果。从实用性的角度看,古典建筑的每个小部件都具有其独特作用,从设计师的角度来看,他们极少从美观的角度去设计专门的部件。另外,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突出以人为中心,以居住者的方便、快捷为设计初衷,在建筑格局上绝不为了装饰而去投机取巧,不一味追求高、大、上的东西,一旦不得不为之,也是以人为本,努力创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1.2以自然为尊
中国古典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传统文化一样,它追求建筑的自然性,把天人合一的理念作为建筑艺术创作的灵魂。中国古典建筑中楼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叠嶂的山峦或层层排列的岩石,具有很明显的仿山石的迹象。同时,古典建筑关注建筑中阴阳相生的自然法则,建筑开间和廊柱数的奇偶相合塑造出了一种和谐的节奏,非常合乎自然统一的韵律。
1.3创造意境
古典建筑设计非常注重营造出建筑本身的意境。从个体建筑来看,古典建筑惯于用开窗取景来营造建筑的意境,使得建筑与室内外环境自成一景。古典建筑群落更是与周围环境形成了一种或隐或显的顾盼之姿,周围环境实则建筑群落虚,建筑群落虚则周边环境势必要实,形成了鲜明的虚实呼应。
2现代包装设计在运用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中的主要问题
第一,从中国包装设计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很多包装设计师缺乏对古典建筑简约设计理念的应用,盲目将古典建筑设计元素堆彻在现代包装设计中,从而丧失了古典建筑设计元素的真正内涵。第二,当前的包装设计作品在借鉴古典建筑设计元素时,往往会忽略古典建筑设计元素对实用性的关注,仅仅是为了借用古典建筑设计元素的外衣来增强包装的视觉冲击力,这样很容易使包装设计陷入华而不实的窘境。第三,在实际运用中,现当代包装设计不注重尊重自然,以大自然客观规律为要旨,不求甚解,没有运用大自然对建筑设计的启示和开悟。因此,这样设计的包装就很难有大自然的神韵和风采,不够自然而显得矫揉造作。
3现代包装运用古典建筑设计理念的路径
3.1注重古典建筑设计理念的传承
传承是对历史积淀最负责任的态度。因此,作为现当代的包装设计者,应该秉承对传统古典建筑设计理念的敬畏和向往,学习它们的精华和灵魂,使其发扬光大。在此基础上的运用,才能深刻理解和运用,从而抓住其精髓和特点。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将古典建筑设计理念变成一种文化自觉,内化成为日常包装设计的思路和策略,从而设计出更多别出心裁的优秀作品。
3.2将古典建筑设计理念与现代包装融为一体
现代包装设计工作者在古典建筑设计元素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要将古典设计理念与现代包装设计融为一体,找出其内在形意关系,不断探索其中的内在本质。通常在某个古典建筑设计理念的使用过程中,首先要深刻体会其精髓,将其最重要的元素与包装设计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天然的契合意境,实现两者的和谐共生。以某个法律书籍的封面设计为例,包装设计者可以运用古典建筑中的梁作为其主要构成之一,意在说明法律是整个社会的支撑体系,为社会提供着行为准则和依据。这就将包装意境、实际用处和古典建筑意境巧妙的融为一体,实现精神上的高度统一。
3.3在包装设计中要树立全局观念
通常来说,在意境营造中,古典建筑具有良好的使用范例。在实际包装设计中,怎样将这种意境恰到好处地移植到设计作品中,需要设计者仔细观察和研究,努力寻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从而将传统建筑那种气势天成的伟岸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实现自然灵动的设计风格。在实际工作中,某个设计作品以传统建筑中的窗户为主题,不仅将产品很清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还营造出精致的产品性质,同时配上具有古典韵味的字体,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当然,在营造气氛过程中,必须树立全局观念,注重将图和字相结合,体现出一种整体美。例如,可以设计出一种具有阴影的字体,使人们看起来就像流动的气韵,可以为包装设计加分,使人们对产品更加向往。在古典建筑中,现代包装设计者能够利用的元素虽然非常多,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要加以创新和提炼,具体案例具体分析,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还应有更多自身的创新部分,提高整体作品的艺术设计水准。
4小结
篇5
为了促进专业竞赛内容向实践教学的转化,我们专业于2009年重新规划了课程结构,调整后的课程结构表现为以四种竞赛类型为导向的纵向结构,即“平面广告竞赛”、“书籍装帧竞赛”、“包装设计竞赛”以及“多媒体设计竞赛”(见图1)。然后根据2、3年级学生的意愿和潜力,对应4种竞赛类型将他们分成4组,每组30人左右,按年级高低和个人能力实行阶梯搭配,并由一个在此方面具有专长的教师带队,在创作竞赛作品过程中确定学生组长,负责任务的分工与管理。此举为不同年级学生的交流合作创造了环境,有利于2年级学生较早地积累竞赛经验,从而养成适度的紧张感,为3年级的竞赛创作乃至4年级的实训就业打下了宽厚的实践基础。
我们现以“平面广告竞赛”组为例。该组学生在2年级两个学期除了学习一些共同课程之外,而只需要学习“CorelDraw矢量绘图”和“SPSS统计基础”两门软件课(第3学期),以及标志设计(第3学期)、VI设计(第3学期)、广告设计(第4学期)、招贴设计(第4学期)4门专业课,而调整前的2年级学生除了要学习上述5门课程之外,还要学习书籍装帧、包装设计、网页设计等相关课程。课程种类多,因此单个课程课时量相对要少,学生往往刚找到学习门路,课程就结束了。而在调整后的课程体系中,每组学生应学课程的种类同以往相比有着明显的减少,但是单个课程的课时变长,这样就有助于学生深入研究设计对象。
我们在新课程结构内实行了4条新的举措:
第一,设置自学课程。方法是新开或将原先几个课时长、学习门槛低或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复的课程降格为自学课程;对自学课程的考核内容和标准则由专业教师确定;鼓励学生通过自学或利用社会培训资源来掌握知识,例如原先培养方案中一年级的“Photoshop基础”、“Dreamweaver(html)”因学习门槛较低,以及内容上与“Photoshop高级”有重叠的“Firework”,都被调整为自学课程。
第二,整合老化课程资源。按照自学课程的设置思路,我们删除了几门指向不明确的美术技法课,将几门内容重叠的理论课合为一门课程,使调整后的基础理论课内容更精练、目标更突出。
第三,更新课程。我们利用节余出的200多节课时开设了4门有助于学生拓展设计思路和提高分析手段的软件课程。例如“Indesign排版设计”、“Dreamweaver(Div+CSS3+JavaScript)”,以及从工业设计专业引进的打通课程“Rhino初/高级”和从我校统计学专业引进的“SPSS统计基础”(用于广告市场调研和文案创作中对调研样本的数据统计分析,传授给学生基本的客观分析与评价方法)。
第四,组织院内专业竞赛。组织院内专业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检验学生自学课程成果和提升竞赛意识,“手绘海报竞赛”、“电子书设计竞赛”分别是视传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书籍装帧竞赛”组学生参加的竞赛,其中“电子书设计竞赛”要求学生自学“Ebookworkshop”和“ZineMaker”两个软件之后进行创作。从这些举措的实施效果来看,专业课程、自学课程、专业打通课程与院内竞赛之间形成了较好的互补关系,而且也能有效地对学生课外活动进行引导,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原先学生课内作业与课外生活严格分开的状况。许多学生反映实行分组之后,花在上网、打游戏等娱乐活动上的时间大大减少,学生普遍感到了紧张与压力,变得忙碌起来。
包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的过程分析
以下就“包装设计竞赛”组为例,探讨课程的实施过程以及结构调整后的效果。包装设计以“包装设计(一)”和“包装设计(二)”两门课程为主,辅以“Rhino初/高级”和一些共同课程。
在调整后的培养方案中两门课程共增加到256个课时和6个学分,分别设置在第3学期和第4学期各128个学时。包装组的学生一年级时就进行了造型设计、文字设计、图形设计、“Photoshop基础”和“摄影基础”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的训练,在一年级第2学期的“造型设计”课程设计中,我们就有意识地引入纸雕创作、陶艺造型等专题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三维立体空间意识与造型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此点以往是视传专业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它可为二年级分组打下基础。
比如陶艺的造型练习偏向学生的空间想像和制作工艺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验室完成陶艺作业,实验室派专门的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材料、设备使用等问题),解决学生的设计表现和如何表现的问题。学生需要的设备设施、实验材料则由学校统一提供。课程的题目也比较宽泛,如用陶艺技法表达“容器”的概念,从具象的茶壶到抽象的表达都合乎要求;课堂讨论主要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当然有老师的评价,也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学生的发言很踊跃,互动性很强。于是每个课题从创意到最终完成,都要经过好几轮的评价,最后的作品就会比较成熟和完整。纸雕创作也和陶艺造型专题训练类似,但不安排学生做盒型练习。盒型练习在二年级第3学期的“包装设计(一)”中另有安排。此外,考虑到学习的阶段性要求,二年级分组后还可以针对竞赛要求扩充金属、玻璃方面的训练。
“包装设计(一)”为128个学时,分两个阶段,各64个学时。在第一阶段,学生要进行大量的盒型练习,然后上交至少8个盒型作业;教师鼓励学生做一些超越实用性的探索,做的东西不一定有实用价值,但能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有一定的启发和引导作用。第一阶段成果评价上依然沿袭教师主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在第二阶段,学生只要求完成一个作业,即独立设计完整的商品包装,具体选题既可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整个制作过程同样要经过好几轮的评价。学生要利用图形、文字、色彩和造型语言,通过艺术手法传达商品信息;学院为此购入了精雕机、快速成型机等工艺设备,建立了模型工作室确保了实施创意的技术条件。比如有个作业要求学生用纸板给保龄球做一个便于携带的包装,要求学生用Rhino建模,输出图纸,然后在快速切割机上切割,通过设备以辅助制作,大大提高了作品的品质,也增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自信心。
“包装设计(一)”对学生的定位培养上与普通的职业技术教育有着比较明显的区别,要求学生从包装观念、设计方法、材料运用和促销的角度,对包装设计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启发学生具备全局观念和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院和大贺(中国)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印刷公司、南京精益印刷有限公司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学生在课程上会有一段时间被安排到这些企业实践,期间学生可以实际操作一些“UV上光”、“电化铝烫印箔”等学校无法提供的工艺技术,耗材费用则由学院从学生实验费中提供部分补贴。
在这里需要一提的是,“包装设计(一)”的课程目标还包括了让学生了解销售包装设计、运输包装设计以及包装工艺设计的区别,所有的包装设计都力求实现包装的自然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完美结合,这是一个整体的设计概念。而平面设计只是包装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我们不可能按照平面设计的观念完成商品包装的整体功能设计。为适应现代包装设计与包装教育,学院必须树立包装整体系统化设计的观念,进行包装的整体系统化设计。这个目标在“包装设计(二)”中让学生有着更为深入的学习与体验。
二年级下学期的“包装设计(二)”同样是128个学时,两个阶段分别为64个学时。第一阶段安排容器的制作,第二阶段完成外包装设计制作。课程设置更加整体系统。从消费者心理与包装定位、包装材料、包装技术(包括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测试、包装装潢设计、包装造型设计、包装机械、包装印刷及Rhino高级建模)等各个方面扩充学生的知识体系。具体的做法是:要求学生完成企业实题或竞赛课题。企业实题一般由老师提供,师生共同为企业设计包装。比如2010年的“包装设计(二)”,教师提供了南京“海尔曼斯”蚕丝毛衫包装设计的企业实题,以及13th全国大学生设计“大师奖”暨张江杯“视觉城市”主题设计大赛之“城市产品形象设计”两个竞赛课题,学生可任选一题。
我们以“城市产品形象设计”中的茶(叶)器包装为例,由一位陶艺老师、一位平面广告老师共同负责,从消费者心理、包装定位再到包装造型设计、后期制作等方面和学生一起共同创作。课程安排得十分紧凑,信息量大,具有很强的操作意义。要想跟上节奏,学生还得利用课余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有了“包装设计(一)”的基础,学生可以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容器造型的设计创新上,在包装结构上追求大胆创新,打破传统常规造型,提倡借鉴民间包装结构方式,重新变化解构使之为己所用。
在外包装造型上,学生在老师启发下尝试使用茅草、藤条、木材、彩色花纹织锦、土纸及金属等材料;在外包装的色彩应用上,充分发挥纸、线、竹、麻和木等自然的色彩与图案的主体色彩之间的巧妙和谐与对比关系,每个人选择自己的独特感受去应用这些因素,大胆想象,组合成新的包装色彩语言。
作品之中有黄瓦红墙的“紫禁城”,有黑瓦白墙的“江南园林”,有精致华美的“官窑瓷器”,也有朴实稚拙的“粗陶大碗”。在销售环节设计上,有的学生把握消费心理设计出边卖边包的方式,使全套包装获得了一定的附加值。其中一位学生的作品从大赛7000多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了优秀奖。
实践教学与成果展示
篇6
关键词:礼品包装;过度包装;简约;绿色环保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4-0177-01
一、礼品—月饼的过度包装现状
月饼,在我国有着浓厚的文化历史。中秋节吃月饼和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很久以前,人们就把月饼作为一种吉祥、团圆的象征,它已成为人们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礼品。每逢佳节来临之际,市场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礼品,为节日的到来增添了一份喜庆。
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礼品的馈赠也越来越普遍。由此,礼品的包装也由重质量和价格逐渐地向重情义、重时尚美观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消费群开始把消费兴趣转移到礼品包装的表面奢华方面,而对礼品的使用价值方面关注的越来越少。
就当今月饼的包装来说,虽包装盒形式大小不一,但做的都比较繁琐。买椟还珠的故事在讽刺人们不识货,把包装盒看得比较珍贵,由于包装盒的过度美化,使其附加值的增加达到了促使消费者去改变主意“买椟还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消费者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虚荣心,认为时尚的、奢侈的就是好产品。但是很少有人吃完月饼在收藏月饼包装盒,所以当今月饼的过度包装,只能说是为高贵阶级的人服务的。
二、过度包装在我们生活中的危害
首先,礼品的过度包装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随着包装材料的多样化,包装材料的消费量也在日益剧增。过度包装中大量使用各种各样的包装材料,而没有做到相应的回收和利用,结果就导致了资源的浪费行为。
其次,礼品的过度包装造成了环境的污染。比如包装生产过程的污染、包装材料或包装容器造成的污染、包装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具体而言,像包装袋企业排放出的各种废气、废水、废渣及生产过程中不能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对环境都会造成污染的,故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很明显的,然而过度包装又使这种污染变得更加严重。很多城市角落里堆满了垃圾,白色污染严重泛滥。整座城市好像成了一座白色围城。
再次,礼品的过度包装作为一种虚设的包装。就像消费者花费大笔钱只买到了几个月饼一样,商品的包装超过了商品本身的价值含量,这在很大程度上欺骗了消费者的权益。过度豪华包装”对人们思想也是个精神污染,包装的越精美,礼品就显得越贵重”。这种片面追求包装豪华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假象行为。有些上层人士以此显示自己的身价和虚荣心,更会加大社会的不公和贫富差距。会导致人们盲目攀比。这种欺骗性的包装助长了社会的不良风气。
三、礼品过度包装的整治对策及礼品包装设计中简约化设计的几点见解
在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关注的今天,设计师应该以环境为中心,更多的关注绿色设计和简约化设计、而奢侈的礼品包装设计值得设计师进行反思。其实,就目前人们的消费水平而言,高档包装的礼品还是为少数高贵人士服务的。我想,应从以下方面整治礼品的过度包装现象。
1、应从思想上提高消费者的认识,转变消费观念。社会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节约理性的消费观念。最为一名设计师也应该树立简约化的礼品包装设计理念,反对过度包装。进而做到节约包装材料、保护环境,做出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礼品。
2、完善包装法律制度,共同整治过度包装之风。国家应该通过经济手段来调控过度包装,倡导简约化的礼品包装设计。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出发点,让礼品设计者负责回收礼品的包装。
3、要培养消费者的正确的礼品消费观,过度奢侈的礼品包装装饰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也迎合了社会的腐败之风。就像月饼一样,本是一种传达感情的物品,不必有太多奢华的包装装饰。与过去相比,现在人们的生活的确是富裕了,但是我们不能把富裕当成奢侈消费的理由,要摒弃包装奢侈的装饰风,简约化才是真。所以,礼品不在乎贵重,更不在乎包装装饰的精美,而在于让对方感受到你有一颗真诚的心。
四、小结
“美”不是衡量礼品包装质量好坏的唯一标准,礼品的包装也不能仅仅定义为材料的高档与否,华丽的外衣包装在一些不适合的礼品身上,过分的张扬了礼品包装装饰的价值。消费者到底是在买商品还是买包装这值得我们深思。
从我国礼品包装的整体来看,大多数的礼品包装还是挺奢侈浪费的,过度包装的现象特别严重。这是一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所以,我们应该从思想上来认清一些东西,改变很多做法,尽我们最大的责任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让我们的礼品包装设计走上绿色、简约化的环保道路。
篇7
资源节约和绿色环保已成为当今包装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此背景下,生态伦理教育理应成为包装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对生态伦理教育的内涵及意义进行了阐释,对国内高校包装设计人才培养中生态伦理教育缺位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并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生态伦理;设计伦理;包装设计;设计教育
包装生态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法律问题,更是伦理道德问题。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从设计的源头导入生态伦理观念。而今天的包装设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包装设计实践。加强生态伦理教育,使高校包装学子树立起环境责任意识,对于包装产业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一、生态伦理教育的内涵及意义
生态伦理思想发端于20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后伴随着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和广泛兴起的环境保护运动而取得长足发展。作为一种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要旨的伦理思潮,生态理论强调人对自然环境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主张重新审视自然的价值与权利,并要求以伦理道德的规范来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这一学说的提出使伦理道德的对象超越了传统的“人伦”边界,被扩展到更广义的领域。而建立在其基础上的生态伦理教育是促使生态伦理学说由理论向实践转化的关键环节。其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生态学和伦理学,同时也涵盖了社会学、经济学、地理学、人口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实施生态伦理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生态观念,培养人们尊重自然、关爱自然的生态意识,使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按生态规律办事,从而最终促成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从宏观层面来看,发展生态伦理教育是解决我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期所面临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确保社会朝着良性、可持续方向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从相对微观的设计教育层面来看,生态伦理教育在表层关涉到如何认识设计、如何评价设计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协调人、设计对象与自然环境三者之间关系等问题。在深层则触及对设计本身目的及设计所反映人性问题的终极考问。与此同时,生态伦理教育也是一种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它要求面向未来的准设计师们以“至善”为出发点展开学习、生活和实践,从而有利于学生道德修养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专业教学体系,既是设计教育自身的内在要求,也是素质教育走向全面、深化的体现。
二、国内高校包装生态伦理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的生态伦理教育始于上世纪90年代,也是在这一时期,绿色包装、生态包装、节约型包装才渐渐受到设计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虽然近年来针对包装生态问题的研究及相应的设计伦理教育已经取得显著进步,但总体上仍存在诸多问题。
1缺乏完备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
显而易见的是,目前国内高校的设计专业教学仍极少针对设计伦理开设专门的必修课程,直接开设生态伦理课程的更是少之又少。对于包装设计或其他设计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所接受的生态伦理教育更多是由一些公共通识类课程承担,而对环保设计、绿色包装的认知也大多来自散落在各分支课程中的零散知识。由于缺乏完整的课程体系作为支撑,教学内容往往流于浅表层次的案例介绍或环境知识普及,学生难以对生态伦理形成系统认识,更遑论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的观念意识。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我国设计伦理教育本身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导入“现代设计”概念之后,理论界和教育界对被纳入市场轨道的设计所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缺乏充分预见,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忽视了对新伦理观念的探索和确立;二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包装设计教学更多考虑的是为经济建设服务,从而导致人们对包装生态效益的关注远远滞后于对其经济效益的关注,对包装生态伦理的教学研究也相应滞后于产业发展水平。
2教学实践与产业现实严重脱节
从本质上看,生态伦理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应用性分支,生态伦理教育理应面向生活、面向实践。包装设计也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手段都有必要贴近实务。虽然目前作为为包装设计产业提供后备人才的设计教育机构已经初步明确生态伦理设计的基本观念,对绿色包装、节约型包装的研究也已经取得初步成果,但客观地说,教学实践中仍明显地存在着与市场、产业严重脱节的问题。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内各高校每年评选出的优秀毕业设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关于绿色包装的。而近年来在“世界之星”、“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等知名赛事中,以绿色环保为主题的获奖作品同样不在少数。但这些作品却极少被企业采纳而真正得到商业化应用。究其原因,一是高校公共通识类德育课程中开展的生态伦理教育难以与设计专业进行有效对接。学生接触到理论,却不知如何回归于实践;二是融入专业课程的生态伦理教学常常停留于书本说教和理论推演,学生缺乏对实际课题的理解和体验,无法综合工艺、成本、市场策略等因素综合考虑设计的环保问题,由此导致设计作品过于理想化,最终只能是纸上谈兵和孤芳自赏。
3学生学习动机趋于功利化
从外部环境来讲,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消费主义与商业主义的泛滥常常使得包装的促销职能被无限放大,其社会职能和伦理意义则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而国内业界目前也尚未就普遍存在的设计伦理示范提供合理参照和有效规范。这势必造成学校倡导的伦理准则与学生走入职场后遭遇到的“市场意志”、“长官意志”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面临就业压力的在校生在学习动机上也就不可避免地容易受到商业主义、工具理性的浸染。而从大学内部来讲,现阶段有相当一部分设计类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度强化了对学生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及职业意识的培养,却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办学上的“片面务实”也使得学生的学习动机趋于功利浮躁。由此我们看到,学生在主观意识上更侧重一些有利于提高职业技能的课程,与设计伦理、生态伦理相关的课程则被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辅修课。也正由于抱以一种功利性的学习目的,包装设计通常先入为主的被界定为职场谋生的手段和为企业牟利的工具,对设计可持续性的学习则理所应当地被摆在次要从属的位置。
三、包装设计人才培养中实施生态伦理教育的策略研究
为促进我国包装教育的合理发展,也为中国当代包装设计确立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将生态伦理教育纳入包装设计人才培养体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和必须。
1构建系统化的教学体系
一方面,有必要借助相对成熟的设计伦理学科体系建立对包装设计具有较强适应性、针对性的系统课程构架,从而实现生态伦理教育的常态化、规范化;另一方面,在一些课程开设条件不够完善的院校,则可在原有的包装设计课程中增加生态伦理相关的教学成分,通过嫁接生态伦理教育与专业教育,探索更为灵活的包装伦理教学模式。就教学内容来看,完整的生态伦理教育应包含元理论、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三个层面。元理论涉及对最深层哲学问题的探讨,也是生态伦理教育的根本依据,它能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形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批判的递进。基本理论学习旨在确立生态价值、建立生态观念,其内容应涵盖对生态系统的认识、对现阶段生态问题的认识以及对包装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应用理论教学则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可包括对环保工艺、生态标识、环境法规、设计策略等知识的讲解。总之,系统化的生态伦理教学应围绕理念、意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展开,使生态伦理成为贯穿包装设计人才培养过程的核心价值观念。
2拓展丰富多元的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式上,首当其冲的是需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在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对业已存在的有悖生态伦理的包装案例进行反思,并引导他们提出改进方案。案例教学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穿插在特定理论章节的讲授过程中。此外,实践教学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方面是应开展生态友好型包装的设计产业化相关知识教学;另一方面则是加强产学研合作,尽可能引入实际设计项目加强生态伦理教学与包装产业的关联性。以实际项目为依托,目的也就是让学生对市场需求、包装开发规律及企业营销策略等问题有更透彻的掌握,从而真正确保设计的生态保护诉求与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趋于一致,避免设计过程的闭门造车和设计作品叫好不叫座。此外,生态伦理教育的推进还应辅之以多元化的校外实践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行业考察,了解现实中设计师遭遇的伦理抉择困境,并对主要矛盾展开分析总结;还可以支持学生深入市场调研,了解生态包装的社会认知状况及推广障碍;或让学生参与社区环保工作,以实现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增强体会。
3建立生态伦理教育保障机制
开展生态伦理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依靠单一的某方面力量。首先从宏观规划上,教学主管部门应将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生态伦理教育的重要性应充分体现在课时安排、教材编撰、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还应作为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加入到学生的课程作业或毕业设计当中,使其成为专业教学体系中一项常规化的必修内容。其次从财政经费上,应保证学生在实践教学、校外活动、考察实习等方面拥有充足的专项经费,并做到专款专用。而在师资力量上,还应强化针对生态伦理教学、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的教师在职培训,确保教师教学能力能适应产业与时代的发展,使以环境保护为导向的包装设计教育落到实处。在现有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还可以外聘跨学科的生态学专家、环境学者以及校外知名设计师参与专业教学,使教学资源得到拓展丰富。最后,校园文化建设也是生态伦理教育的催化剂。通过组织环保社团、开展环保包装设计竞赛、让学生参与解决校内包装垃圾的回收问题,都能使生态观念得到普及,提高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
四、结语
随着经济改革和社会转型的深入,我国的包装设计和包装设计教育同时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日益凸显的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现实问题面前,设计教育理应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尽管现阶段将生态伦理纳入包装设计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但与之相应的改革实践尚处于引入阶段。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特色的教学模式,使其满足包装产业的实际需求并适应于国内的设计教育现状,仍有待从理论上不断探索并从实践上积极创新。笔者相信,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的研究也将方兴未艾。
作者:张弘韬 单位:湖南工业大学包装设计艺术学院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14YBA134)
参考文献
[1]李刚,王文秀.绿色包装设计的研究与探讨[J].设计,2015(1):146-148.
[2]蒋红斌.生态理念引领设计战略[J].设计,2015(22):40-47.
[3]席卫权.设计伦理及教育问题之辩[J].装饰,2007(9):26-28.
[4]周智,赵钢,龚健.当今设计现实的伦理审视[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6):11-13.
[5]王楠.理念•意识•技能——谈设计伦理教育[J].装饰,2010(9):108-109.
[6]许平.关怀与责任——作为一种社会伦理导向的艺术设计及其教育[J].美术观察,1998(8):4-6.
篇8
关键词 现代消费心理 包装设计 双向互动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消费者而言,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消费水平、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下,消费者对于商品的选择也变得多种多样,商品外包装是消费者接触、了解商品的第一步。因此,能够捕捉到消费者心理,进行包装设计的商品,也会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就要求商家在注重商品质量的基础上,对商品包装进行多元化设计,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其对外观的欣赏需求,才能促进商品的销售。
1现代消费心理的特点
其一,现代消费者更注重理性消费,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舆论媒体的广泛,消费者对商品的了解通过多种多样的途径,因此更加便于消费者理性消费观的产生。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对商品进行了解,不会再发生大量盲从的现象,消费者具有独立消费的心理。其次,消费者对个性化的追求。当前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特别是女性消费者,更注重追求其个人的个性化,力求与众不同,消费出自己的品味和爱好,由此来获得情感上的满足。对商品包装个性化的确认,不仅仅表现出一个商家的思想,更表现出一个商品的艺术价值。其三,绿色消费是当前消费的主流,消费者是理性的消费者,会关注商品的环保程度,以及健康安全程度,因此绿色包装不仅迎合消费者心理,也可以使消费者了解本商品的环保理念。也是商品本身对绿色消费的支持体现。最后,是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区别性,对于同样的商品,不同的消费者接受的程度互不相同。在对商品的包装上也是如此,有的消费者崇尚简约的包装,有的消费者崇尚精美的包装,因此,抓住消费者不同消费接受程度中的相通之处,是商品包装设计中的又一重点。
2包装设计的特点
首先,包装设计的专业化日益提高,在当今的消费环节中,包装设计已经逐渐由商品的配角变为主角,在消费中影响着消费者的选择。因此在对商品包装的环节也变得更加的专业化,进行包装优设计、精加工。其次,包装设计根据消费者不同的心理需求进行了个性化的发展,根据不同商品的属性、质量、作用进行不同的包装设计。力求尽力使消费者了解商品的本质,提升商品的价值。在包装上为了迎合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往往会出现一些大胆用色用图、限量版、精装版来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奇的心理。其三,包装设计的绿色环保概念。因消费者对绿色环保概念的越来越重视,商品包装设计者也开始关注这一点。绿色包装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左右,设计者主要是应用环保概念进行绿色环保主题的包装设计,在宣传商品的基础上,更能潜默化地影响人们的环保概念,做到消费和环保两不误。在逐渐绿色化的过程中,部分商品采取简洁包装甚至无包装的理念,使商品在环保的基础上更加具有特色。
3利用消费心理进行包装设计
简单来说,包装设计是为了更加便于消费者购买的途径,是商品本身的一个重要部分,结合消费心理特点和包装设计特点,包装设计者应该在以下方面进行设计和改进:
其一,注重商品和包装的结合。包装设计的理念应当和商品的属一致,根据不同的商品进行不同的设计。力求更加专业化和合理化,消费者不是盲目的,即使是因为一件商品的内外不符而购买了此商品,也不会再回购,因此要想长久的发展一个商品,就要做到内外兼修,不做虚假无用的包装。其二,消费者更加重视个性化的发展,因此,对商品包装个性化的要求也很重要,商品包装者应具有专业素养,在美学的基础上实现商品包装最大的艺术化,对商品包装进行大胆的设计和调色,使消费者即使不购买此商品,也能够具有深刻的印象和对艺术的欣赏。其三,商品消费者的要求是不同的,为了,要进行必要的市场调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消费者提出不同的设计理念,根据不同的理念选择一个更为大多数人接受的概念进行设计。其四,在当前对绿色环保概念提出的基础上,更加完善地进行包装设计,做到精致中符合节俭的概念,使包装不仅使消费者能够满足美观感受,更能察觉到简朴的环保理念。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实现包装的醒目性,在众多商品众多竞争的今天,商品包装的醒目性极为重要,使消费者即使不购买也过目不忘,则完成了商品包装最重要的步骤。
4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消费心理对包装设计的要求,对包装设计者既是一个挑战,也是其机遇。包装设计者应当充分认识到消费者心理和包装设计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消费者心理,进行更好的包装设计,使消费者在消费的过程中不仅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实现其享受和欣赏的价值。在此过程中,更应开阔眼界,多接触消费者,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实现满足消费者和促进商品的销售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赵巧红.试论现代消费心理与包装设计[J].大众文艺,2011(15).
篇9
【关键词】陶瓷文化;图案;颜色;包装设计
一、陶瓷文化
艺术起源于生活劳动,起源于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成果。绘画、诗歌、音乐、舞蹈、雕塑、工艺美术,无一不是民间的基础上提高和发展,为人类精神文明作出重大的贡献。因此,民间艺术作为造型艺术之“根”,是当之无愧的。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中国制瓷业的发展,不仅仅促进了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繁荣,而且还促进了世界制瓷业的生成。陶瓷文化的产生、发展和繁荣,在带给我们美好精致陶瓷的同时,也为中国文化和经济史书写下灿烂的篇章,这是世界所公认的事实。在英文中,“China”既是“中国”的意思,也是“陶瓷”的意思。陶瓷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民间艺术,民俗文化,因此,它与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表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广泛反映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世界是在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人民审美概念、审美价值和审美情趣和审美追求。我们的人民有一个良好的传统,无论在什么时代,什么样的情况下,所有热爱生活,追求幸福、和谐和好运。因此,性能是节日,快乐吉祥,自古以来,一直是陶瓷的一个重要课题和一个基本的文化特征。陶瓷艺术装饰的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如何在传统文化中提取精华,吸收营养,如何在传统与创新,寻求平衡不放弃任何新的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一代又一代的陶瓷艺术家共同追求的目标,陶瓷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展是我们陶瓷艺术的天职,让我们陶瓷艺术工作者共同努力,陶瓷艺术装饰的新的审美观念,新的表达,认为陶瓷装饰艺术更辉煌的明天。
二、包装设计
当今人们走进商场,不需要解释说明,人人都清楚明白什么是包装,都在知道通过包装来挑选商品的。一些商品来满足大众基本生活需求为主,其包形式从方便实用的角度来看,一些物品以满足人们心理需求,其包装形式更华丽,罕见的奢侈品或清新雅致;一些物品是通过现代科学技术这个买点,它的包装形式,以简洁、高效、现代高科技体现;和另外一些商品,它们更多的体现的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和品牌内涵,所以他们的包装设计侧重于表传统的元素和文明的时代,中国的一部分包装设计,以反映这种商品包装的特点。我国包装设计的定义:“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照一定的技术方法和使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等”。今天,商品的包装已成为一个明显的促销方法被绝大多数人接受,通过给产品文化内涵和精神品味,包装促进商品的附加价值,使其成为有力的手段来提高商品的竞争力,其诞生之初与商业业务有密切关系。在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经济模式社会,成为提高产品附加值,也是提高企业竞争的有效手段。
三、陶瓷文化在包装中的表现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积淀了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创造各种类型的多样化的元素及文化符号,或显示一种审美情趣,或体现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陶瓷文化早包装设计的运用,不仅能反映出中华民族艺术自身都有优良的特性,但也可以成为包装事业国际化的推动力量。中国的陶瓷文化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精神本质,这不仅是我们贵啊悠久的历史的反映及象征,我们在这个现代艺术创作过程中取之不尽的,无穷无尽的灵感。我们也知道,我们的一些陶瓷文化的应用到产品包装设计中去,这不仅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中华民族也可以展示其独特的魅力,这也是我们的包装设计的重要渠道来走出国门走向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们有必要将陶瓷文化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并在的设计理论和设计方面着手。在此基础上,这个话题从陶瓷文化中提炼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陶瓷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视觉设计最为直观的表现形式就是图形,有着传播信息的重要作用。当今强调设计民族化、国际化是重要的手段,采用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图案元素进行设计。“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是我们设计理论中常常引用的,就是在陶瓷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进行提取,让它更加符合国际化的审美,来创造个性鲜明、极具魅力的包装设计。我国的陶瓷文化图案元素涉及广泛、数量极多,给设计者的设计表现提供了借鉴学习资源。在包装设计中加入陶瓷文化图案是常见的设计手段。中国的陶瓷绘画艺术博大精深,陶瓷美术形式结合了雕刻、剪纸、人文、宗教,还有动植物等等,设计创造了无数丰富的图案和纹样。甚至我国的文字,汉字的形状是由象形文字演变发展而来的。陶瓷文化图案是通过视觉的角度展示文化符号的丰富内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凝结了民族共同的心理特征和审美情趣。在当今中国民族特色及地域特征多元化的大背景下,产生了品种繁多并且个性迥异的图案元素,在长期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工作,这些传统图形元素都或多或少被赋予了情感因素,其中较多的就是美好寓意的文化。这些美好的寓意和憧憬,成为了视觉形式的主旨,例如长寿发财、如意吉祥、迎祥纳福等等,有通过动植物提炼概括的“四君子—梅、兰、竹、菊”;龙、凤凰、蝙蝠、鹿、鹤等都被封为吉祥神兽;还从自然现象中所获得灵感的漩祸纹、云雷纹、火纹、谷纹等等。上千年来,陶瓷文化图案以自身独有的艺术形象特征、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来影响着大众的行为意识,成为我国最具民族性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陶瓷文化图案作为一种包装设计的展现形式,来提升商品的特点、表现出商品独有的意境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魅力。
2、陶瓷文化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形式美的设计,人们对色彩元素是最敏感的,它是最具有情感特征的审美元素,它有强烈的情感,启发人们对设计作品。对商品包装的设计,这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不同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差,大众对色彩的看法也不同,包装设计将预设大众这种心理偏好,把握人们的心理特点,使用适当的颜色为元素来合理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引用陶瓷文化色彩概念学习和借鉴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在传统的中国颜色体系,根据“五行”所谓的“五色”系统,如绿色,白色,红色,黑色,黄色。与此同时,由于人们长期以来的视觉心理体验,让色彩有了冷、暖、轻、重、软、硬强烈的心理感受,所以有很强的视觉感知的心理功能。如蓝色,清新、稳重、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白色:纯净优雅,大方,等等。当然,我们的色彩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需要考虑多方面,在一些时代的文化中,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背景,相同条件下的颜色会有不同,甚至相反的心理情感含义,如红色也可以是危险的,血腥和警告,白也有孤独、恐怖、死亡、意义等等,这些需要考虑我们在包装设计的实际工作中所要关注。
四、结论
篇10
1.学校的培养目标不清晰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是从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而来的,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些教学课程和教学计划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又结合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得来的,实际上一些高职院校根本不清楚艺术设计专业的定位,并且包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高职院校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教学的培养目标不清晰,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完全根据自己的经验开展教学活动,严重影响了包装设计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2.教学模式落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的教学模式都比较落后,通常是教师在讲台上,将重点教学内容罗列在黑板上,学生在下面听讲写笔记,整个教学过程死气沉沉,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互动交流,这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始终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教师忽略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3.缺少实践教学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重要的教育机构,其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实践型技术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教学都忽视了实践教学,没有充分认识到包装设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缺少大量的实践机会,导致学生设计出来的产品一味追求漂亮美丽的表面,没有充分考虑包装设计工艺,过于自我,没有创新,根本不适合产品市场,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和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的实践教学,逐渐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教学的创新途径
1.开放式教学模式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教学可以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全面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心理特点,有针对地开展教学内容,重点讲解包装方法、包装技巧和包装理论知识,给予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进行包装设计,完成包装设计制作。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收集和积累各种各样产品的包装设计,配合相关包装设计理论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哪个包装设计比较好,哪个需要进一步改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大型超市或者卖场进行市场调研,充分了解目前市场上产品包装设计的主流趋势,收集有特色的包装设计,进行整理总结,在课堂教学时展示出来。经过市场调研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包装设计的练习活动,每个学生亲自进行草图设计,然后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学生之间展开广泛的讨论,通过相互之间的沟通交流,汲取别人的一些较好的建议进行修改,不断完善自己的设计作品。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兴趣,逐渐提高学生的包装设计技能。
2.项目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包装设计教学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突出教学的应用实践性,保障包装设计的理论教学和应用实践结合起来,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教学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模式,将教和学的过程联系起来,使学生充分融入到项目设计中,在真实的包装设计过程中,积极调动自身的知识体系,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逐渐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采用项目教学模式,教师根据班级中学生的人数,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划分成多个项目小组。教师结合市场的需求,可以布置相关企业中真实的包装设计项目,也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虚拟课题。学生要结合教师布置的包装项目课题,首先进行相关产品包装设计的市场调研,综合分析和研究后确定包装设计的策略,然后小组成员开始构思具体的设计方案,每个成员进行设计草图,在这个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沟通交流,相互促进,完成设计草图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按照公司会议的模式对设计方案进行讨论,确定产品包装设计的总体思路,学生结合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建议进行修改,最后确定包装设计草图。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电脑绘图技术完成产品的包装设计。在项目教学模式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和指导者,全面掌控学生的项目进度,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有针对地进行教育和引导,使学生的包装设计技能真正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
3.绿色包装设计教学
近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渐深入,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高,因此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教学中也要引入绿色包装设计的理念,积极开展绿色包装设计教学。绿色包装是指能够再生利用和循环,对人体没有伤害,不会污染环境的包装物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包装设计开展绿色包装设计教学,学生在进行包装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再利用、减少和去除。首先,包装设计要尽量可以再利用,在设计产品包装时,学生要充分考虑到产品包装使用之后应该怎样处理,例如,一些精美、具有独特设计的包装盒,用完之后可以作为工艺品、日常容器等,可以被再利用。其次,减少使用珍贵材料,产品的包装设计要尽量减少使用一些珍贵稀有的材料,如果产品的包装设计不能省去,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制作,降低包装设计的成本,如果一个产品的包装设计可以用纸质材料来制作,绝不使用木头、玻璃等材料。最后,去除可以省去的包装,产品的包装设计要注意考虑一个产品的市场性,如果一个产品本身价值并不高,包装设计就占了一大半,这样的产品很难有它的需求市场。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