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范文

时间:2024-03-22 16:29: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策略

篇1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融资策略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1月10日

一、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现状

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技术创新和各项高新技术发展计划已取得长足进步,大量高新技术成果如雨后春笋接踵而现。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综合国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等诸多领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功能。但与此同时,很多问题在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如企业发展不平衡,企业或地区之间差异很大;高新技术企业产值所占比重较小,经济效益不高;教育体系不合理,技术创新层次低,还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另外,因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还不成熟,相关制度和政策的制定还不完善,政府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二、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直接融资渠道受到限制。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迅猛发展,传统的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新的融资需要。一方面高新技术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比例提高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成熟,结构层次单一、发展缓慢落后,使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受到限制。虽然我国目前拥有深圳和上海两个证券交易所,以帮助减轻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但企业如果想要通过发行股票进行融资必须满足企业财务资信状况良好并且经营规范的条件,这对许多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依然是难以达到的,因此,对这一方法的高新技术企业多数是不合适的。

(二)间接融资渠道不畅。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银行贷款是进行间接融资最有效的渠道。在当前的经济形势和金融体制下,我国银行普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方式,因此其在发放贷款时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和评价标准,如企业的信誉、偿还能力、提供担保等。然而,在高新技术企业的萌芽阶段和早期的成长阶段,由于其内在风险大、无法提供担保、融资成本高等原因,企业通常是不愿发放贷款的。从当前情况下来讲,阻碍银行向高新技术企业贷款的原因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以安全性为原则的经营观念、现行金融体制的固有缺陷、信用担保机制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等。这些原因使很多计划通过银行贷款来进行融资的高新技术企业陷入困境,从而无法通过此渠道得到资金,进而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风险。众所周知,技术创新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所在,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促进自身的发展。然而,只要进行技术创新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技术风险,这主要是因为技术创新过程中所存在的非概率型的不确定性,在很多时候新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成果往往是不确定的,所得到的产品与最初设计理念存在很大偏差,这也就导致创新型企业需要承担相当大的风险。在进行创新过程中,最初设计不合理、生产成本过高、产品无法制作等原因也有可能导致创新的失败。

(四)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风险。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一样,都存在着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主要是指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如果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可,无法把商品销售出去,同样也会导致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换而言之,市场风险是一种新产品在市场上能否满足需要、多长时间能被接受和有没有扩展潜力的不确定性。在高科技企业发展的产品刚刚面对市场时,由于市场上对该种新产品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无法立刻接受产品,所以就要求企业必须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培育市场,引导消费,培训职工。

三、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解决措施

(一)提高直接融资能力。为了给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创造条件,我国应逐步建立并完善创业板市场。在国外,创业板市场又称为另类股票市场,主要功能是发行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股票,以此来帮助他们更好的融资,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政府采取措施开设创业板市场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帮助那些虽然暂时无法达到主板上市标准却富有发展潜力的中小高科技企业上市来实现融资,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对大多数高新技术企业而言,与主板市场相比,创业板市场更适合其发展。因为它的上市要求标准相对较低,并没有做出诸如企业必须连续3年盈利等的强制要求,比较适合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二)拓宽间接融资渠道,深化金融机构体制改革。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银行贷款是其主要的间接融资渠道。然而,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大多数银行为了实现保本增利,争相抢夺优秀客源,对那些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高新技术企业发放贷款,因为他们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保障资金的安全。然而,很多处于萌芽和创建时期的高科技企业,由于不符合银行的信贷原则,所以导致真正需要资金的企业无法取得银行贷款。为了改善这种状况,金融机构要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大型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尽快设立专门为高科技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三)发展其他融资渠道。为满足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资金需求,还应重视发展其他融资渠道。这不仅有利于弥补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的不足,还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提供了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为发展其他融资渠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首先,应根据融资租赁的优缺点,选择恰当的融资方式,如根据企业所具有的风险特性,选择是采取经营租赁或是融资租赁;其次,根据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状况,有关法律制度应适度放宽关于企业发行债券融资资格等方面的规定,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规定,这对他们的健康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同时,政府应扩大风险投资资金规模、加快风险投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等方式来发展风险投资业,从而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四)建立技术风险分担机制。技术风险,简单地说就是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假如只能通过尝试或试错来解决的话,就违背了投资者投资的原则和动机,此项技术就不会再继续发展。因此,如果想解决该问题其核心就在于尝试这种不确定性所引发的风险的分担问题,也就是说由谁来承担这些风险与成本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分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一般而言,分担该种技术风险最主要的方法就是由多主体(主要有国家扶持、社会投资、风险投资者投资等)来共同承担。另外,政府应当积极制定和政策制度来鼓励社会资金进行投资,运用非正式金融资金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进行提供条件,从而更好地分担风险。

主要参考文献:

篇2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企业融资问题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探讨和关注的热点;国内外学者通过对融资结构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融资理论,对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活动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融资结构;债务融资;资金成本

随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新材料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对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的热点。他们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融资理论,影响和指导着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活动,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国外融资理论研究状况

国外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建立在一般的企业融资结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企业融资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金的来源组合以及其相互之间的构成比例的关系。美国财务专家大卫.杜兰德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是按照净收入法、净经营收入法和传统法三种方法建立的。净收入理论认为,负债可以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负债程度越高,企业的价值越大。这是因为债务利息和权益资本的成本均不受财务杠杆影响,无论负债程度多高,企业的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都不会变化。因此,只要债务成本低于权益成本,那么负债越多,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就越低,企业价值就越大。这种理论基本上未考虑负债的财务风险因素,认为负债对企业总是有利的。这种结论与现实是不相符的。而净营运收入法则认为,不管企业财务杠杆多大,债务融资成本和企业融资总成本是不变的;但是,当企业增加债务融资时,权益融资成本就会上升;原因在于权益的增加会由于额外负债的增加,使企业风险增大;尽管如此,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成本较低的负债融资而抵消成本较高的股权融资的影响,以减少融资成本和风险,由此,融资不会随融资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由此可以看出净收入理论和净营运收入理论是一对完全相反的理论。传统理论则介于二者之间;传统理论认为企业利用财务杠杆会导致权益成本上升,但在一定程度上不会完全抵消低债务成本带来的好处,但若超过一定程度利用财务杠杆,收益成本就不能再被债务成本抵消。因此,企业存在一个可以使企业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最佳资本结构;在这个最佳资本结构水平上,负债的实际边际成本率与权益资本的边际成本率相同。

现代融资理论认为,在市场充分有效和无税的假设下,企业的市场价值独立于企业的负债。这一理论就是“MM”模型。之后该理论又引入了公司税、个人所得税和债务所得税等税务相关的内容,并提出了企业中负债会因为利息的抵税作用而提高企业的价值;当一个企业的负债越大,则企业的总价值也会最大。虽然这一理论并不完全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但是莫迪格莱尼和米勒的研究却为后来的学者打开了融资研究的思路,不断结合经济发展和企业融资的新状况,对“MM”理论不断发展完善,并提出了信息不对称等新的理论。

在信息经济学不断兴起的大环境中,梅耶斯将信息不对称理论引入到资本结构的研究中,并提出了融资顺序理论;融资顺序理论认为企业的融资活动应尽量选择资金成本最小的融资方式或者组合,即:企业融资应首先选取没有交易成本的内源融资,其次才会选择成本较低的债务融资,只有企业资金严重不足,并且前两种融资方式满足不了企业资金需求的情况下才会考虑较高的融资成本;或通过要求较高的股权融资方式来获得资金。该理论是继“MM”资本结构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之后对企业融资活动研究的延续。

20 世纪80 年代,人们发现企业融资结构决定了企业收入分配的同时,也决定了企业控制权的分配。在这样的背景下,阿洪.伯尔顿将控制权理论引入了资本结构的研究中,并证明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拥有控制权对企业的价值有着重要的影响,融资结构的选择就是控制权在不同股权持有者之间分配的选择。对于一个企业控制权有偏好的经营者而言,企业的融资结构顺序应是“内部集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贷款”,但是从有利于企业治理结构和建立约束监督机制而言,其融资结构顺序则不同。

二、我国高新技术融资理论研究现状

首先,国内很多学者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发展规律和存在的特征的角度研究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策略,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一般发展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在理论上对高新技术企业成长过程中不同发展阶段所采取的融资策略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般特征、发展现状、融资特征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渠道、模式、策略等进行了探讨。

其次,分析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现状,理论学者认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亟待需要解决是融资问题;目前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资本主要是通过自我积累形成的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较大资金缺口。由于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特征,通过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往往面临着许多困难,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严重影响力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最后,从高新技术企业的内涵出发,我国学者对高新技术企业各个发展阶段所具有的融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总结归纳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分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所存在的融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尤其是对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由于自身特点,在成长过程中具有很高的风险,而一旦成功,又将带来很高的收益;这种高风险高收益并存的特征,传统的融资方式难以满足要求,造成融资不畅,阻碍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这是我国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学者提出了拓宽风险投资来源,建立多元化金融机构,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等一系列解决措施。

三、总结

从融资需求的角度出发,研究企业融资结构的决定因素及最优选择问题在国外理论界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体系,这对我国学者研究融资结构问题提供了借鉴意义。目前国外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的融资结构和融资渠道的探索上,从而形成了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融资理论主导模式;但这些模式主要适用于资本市场与信用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而我国目前无论是资本市场与信用体系的完善程度,还是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发展的规模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我们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的先进经验,而是应该结合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身的特点,尤其是各省和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有选择的借鉴和应用,从而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融资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巧芬,乔伶平.关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探讨.《企业家天地》,2010(09).

[2]张玉明,王浩.资本结构理论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科技管理》,2006(03).

篇3

关键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天使投资;融资需求;融资渠道;风险投资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有效结合,它融合了中小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近年来,已逐渐成长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实现技术进步的生力军,在缓解就业压力,扩大需求和拉动民间投资,改善现有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在目前却正遭遇资金难题,一方面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需求极其旺盛;另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发育又不够完善,不能满足其融资需求。化解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题,对促进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意义重大。

一、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动机

作为高成长、高风险、高收益的一类企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高科技领域拥有一定的知识产权,固定资产比例小,研发投入大,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但在目前,许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正遭遇资金瓶颈,融资动机明显:

1.技术研发过程中的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成果研发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但目前,国内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来源单一,绝大多数企业的R&D资金来自于留存收益且普遍投入不足。在R&D阶段,时间跨度较大,而外界环境变化迅速,现金流匮乏的高新企业管理者很可能会为解决债务危机,中止甚至放弃暂时未见效益的技术研究项目,将项目资金投向高额回报的短期投资市场,导致资金浪费甚至错失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开发良机。如果能顺畅弥补资金缺口,就能维护R&D的继续进行。

2.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缺口巨大。一般把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实验室阶段、研究与开发成果产品化阶段、成果商业化阶段和产业化阶段。为保证技术成果转化过程顺利进行,必须连续不断地为各个阶段投入资金。

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困难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高成长性决定了其需要资金的高投入;高风险决定了其融资的高难度;资金需求数额少,频率高;自有资本金偏少,抵押担保落实难。纵观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现状,呈现出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内部融资乏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自有资金缺乏。据国际金融公司的最新研究资料,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公司债券和外部股权融资不足1%。严重影响了企业内在的发展要求。

其次,债务融资障碍。(1)风险承受限制。银行贷款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最重要的外部融资渠道,但是,由于其初创期风险大,银行对企业信用评级缺少评信数据,也难以找到公认的权威评级机构。为减少坏账损失,银行一般不愿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放贷,即便放贷获批,银行主要提供的也只是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更新资金,而很少提供长期信贷。(2)抵押资产限制。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不会接受大风险的无形资产作为抵押品,一般只会接受具有价值增值性的有形资产。而对于中小高科企业来说,其核心生产能力的结构构成往往是技术、机器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所占比重很低,不能满足银行抵押贷款要求,无法取得银行贷款。

再次,资本市场约束。目前,我国沪、深两大证券市场的功能主要是扶持大中型国企改制,向国有大中型企业融资倾斜。相对于国际股权融资市场的较为宽松的上市条件,国内对在正式的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有十分严格的资格条件限制,如达到一定的规模、经营年限、连续盈利年限等。这些要求对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讲股票上市的“门槛”太高,对具有高成长、效益前景好但尚未取得成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来说,很难在股票市场上进行直接融资。

最后,风险投资阻力。风险投资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外部融资的困难,但规模有限,且投资方向、数量、运行机制等有着严格的限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非对称信息的影响带来融投资运作摩擦。高技术项目的know-how需要保守秘密,而为技术项目融资却需要对外一些重要的信息,因为风险投资者若不掌握有关这一项目的详细信息,他们就不能决定该项目是否值得冒险去投资,二者的矛盾持续不能得到单方或双方妥协解决,就会造成许多项目缺乏资金支持。(2)由于风险投资者承担了高于银行贷款产生的信贷风险,通常要取得更高的回报。因此,风险投资现在更多应用于特定的经济部门和行业。(3)风险投资通常在所投资企业运营一段时间后通过所投资公司上市而置换出原始投资。这样,就要求风险投资所投资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较高的成长性,并有极其严格的选择条件限制,这就使大多数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被风险投资者排除。三、突破融资瓶颈的四大融资政策

(一)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优化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资本市场是企业直接融资的理想场所,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筹集长期资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建立加速科技产业化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鼓励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国内主板和中小企业板上市。”在路径选择上,首先,做大做强国内主板市场,支持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其次,以中小企业板为基础,研究和创造条件,建立真正的创业板市场,向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行上市提供“绿色通道”。再次,加快建设全国性的场外交易市场,包括柜台交易市场和产权交易市场,为达不到上市资格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二)以高经济回报,吸引天使投资

天使投资是指具有一定资本金的个人或家庭,对于所选择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初创企业进行早期的、直接的权益资本投资的一种民间投资方式。许多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在种子阶段在天使投资的帮助下取得了迅速发展,比如,著名的苹果公司和亚马逊网上书店在其初创阶段都获得过天使投资而迅速成长起来。天使投资青睐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种子期,能够满足这些企业在早期阶段资金不足的困境,相对于其他融资方式,它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第一,类似风险投资的高回报。高新技术中小企业早期一般面临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管理风险三大风险,风险很高。但是,伴随着高风险的是其在种子阶段的50%~70%的最低收益率。例如,苹果电脑公司的天使投资者曾获得了超过原始投资200倍的回报。第二,决策程序快。天使投资者在做投资决策时,不必和其他人商议,更不用像风险投资公司做繁琐的尽职调查。第三,天使投资是一种权益性投资。创业企业在种子阶段因为没有实物资产作为抵押,只能以出售股权的方式去资本市场融资。而天使投资者一般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他们希望通过获得企业的股权以取得对该企业的控制权,从而可以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而不注意在一次性投机的利得。

(三)走制度创新路径,加快发展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具有融资期限长、不变更租赁资产的所有权、租赁合同比较稳定等特点,较之银行信贷等其他融资方式,更适合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项目融资需要。自1952年,融资租赁在美国出现后,逐步渗透到各行各业,对GDP的贡献率已超过30%,成为仅次于商业银行贷款的第二大融资方式。然而,在我国,租赁业对GDP的贡献率仅为0.3‰,完全不能适应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和融物的需求。当前,我国应大力发展金融租赁,增加租赁供给,有效化解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题。首先,健全法律制度,尽快颁布《融资租赁法》,界定金融租赁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风险和收益等关系,以利于行业统筹规划和监管,使金融租赁走向规范发展道路。其次,创新准入制度。鼓励商业银行、各种基金、保险公司、财团、上市公司、设备厂商进入租赁业,组建大型专业性租赁公司,以增加租赁市场的有效供给;鼓励银行向租赁公司提供信贷资金;允许符合条件的租赁公司发行企业债券筹集长期资金以支持租赁业务发展。再次,落实和完善配套措施。建立租赁合同、租赁物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登记制度,以降低租赁风险程度;建立租赁相关的担保公司,以分散租赁风险;建立充分发育的二手设备交易市场,为租赁设备的处置提供通道。

(四)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政府应考虑采用补贴、税收优惠等财政手段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支持,此外,还必须有效地利用金融手段,设置专门的扶持高科技产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创建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基金,对处于成长期和资金瓶颈中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诱导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追随性资金投入,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首先,不同于传统计划经济的资金调配,政策性金融应培育竞争的市场机制,宏观层面上实施政府促进科技发展的产业政策,微观层面上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自主决策资金投向。其次,为提高政策性资金的配置效率,政策性金融机构需提高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能力,以有效抑制高新技术企业为竞相获得政策性资金的寻租活动。最后,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定位为具有社会福利和盈利职能的特殊金融实体。

参考文献:

[1]吕薇.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与实践[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2]熊波,陈柳.非对称信息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影响[J].中国管理科学,2007,(6).

[3]程东跃.金融租赁与企业融资[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篇4

关键词: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金融环境,企业素质,政府职能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以知识密集型为特征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成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推进器”。在过去的若干年中,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了发展高新技术对于一国经济增长所具有的重要意义。而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存在一些深层次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包括:资金匮乏、技术基础薄弱、专业人才不足、产品的技术含量低、高新技术企业与其单位的产权关系不明确、、缺乏有效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水低下等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其中资金匮乏问题最为突出。为了更好地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发展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我们需分析和探索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的创新问题。

一,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成因分析

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政府、银行、理论界等多方面的充分重视,尤其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本来在蹒跚前行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更加寸步难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如何解决“过冬”难题成为其未来发展的瓶颈。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的中小企业面临一些特殊问题如市场体系问题、利率和收费问题、抵押和担保问题、金融业整合问题等,融资难、贷款难的原因是方面的。但总体上是由企业自身素质,所处金融环境和政府职能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一)自身素质不高

企业素质指的是企业各要素的质量及其相互结合的本质特征,它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所产生的整体功能。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企业素质是一个质的概念而不是量的概念,因此看企业不能只看其规模,而是要注重其内在质量。企业素质通常要涵盖企业资本规模、信用度、盈利能力、管理水平和绩效等指标要素。?

由于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成立时间短、设立的门槛低、企业质量良莠不齐。相对于大企业,企业管理水平落后,财务会计制度不健全,许多中小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有低信用高风险、注册资本金不足、抵押少担保难、积累弱绩效差、自身特点与外界资金供给的对接矛盾等问题,致使企业素质不高。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银行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不问效益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是银行所无法承担的。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难在某种程度上说是自身素质欠缺的必然结果?。对于债权中小企业融资,宝供物流财务总监于赞文认为,企业找银行贷款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对企业的“雪中送炭”。如果自己的企业还不是“锦”,就不要找银行贷款,先应把企业的基础打好?。打铁先得自身硬,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素质,其综合融资渠道才会更多更广。

(二)金融环境欠优

所谓金融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的金融体制下,影响经济主体活动的各种金融要素的集合。金融环境是企业融资最直接的外部环境,是影响企业融资活动的最重要因素。在中国,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融资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一个地区的金融现象是否活跃,是关系这个地区经济发展后劲的关键所在,这又与金融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和有效支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条件。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对增强金融支持经济力度,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都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现行金融体制不利于中小新技术高企业融资,它决定了中小高企新技术业融资处于劣势。在现行金融体制下,存在着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法律制度缺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银企信息不对称,金融体系不完善等等抑制中小高企新技术业融资的因素。只有中国的金融环境得到彻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才能得到有效解决?。

(三)政府职能缺失

政府职能,亦称行政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政府职能反映着公共行政的基本内容和活动方向,是公共行政的本质表现。实现政府职能的主要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从国外各个国家的经验总结来看,政府在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上起着不可估量作用,政府出台有利的措施,通过有关机构的有效运作,完全能够逐步改变制约中小企业融资的不利因素,促进中小企业尽快驶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形成的原因涉及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面因素。而政府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如何定位,应发挥怎样的职能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关键。政府的作用在于提供公共物品和解决市场失灵。从政府职能角度看,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社会化支撑体系不完善,存在着政府作用严重缺失的问题。尽管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为了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采取了包括设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基金、建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等社会化的支撑措施。但从总体上看,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社会化程度仍然较低,突出表现为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尚处于起步阶段融;资中介机构不规范,担保能力差;融资担保体系不完善,对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不到位;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等。

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的国际借鉴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是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共有的问题,这使得各国政府和学者越来越关心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制定并实施了各种 支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的政策,通过对本国中小企业从政策、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并促进了本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为我国研究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一) 发达国家对本国中小企业的政策支持

1、担保支持。美国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了“微型贷款计划”、“债券担保计划”、“担保开发公司计划”等多种资金援助计划;英国政府自1981年起开始实施“小企业信贷担保计划”,为那些有了可行的发展方案却因缺乏信誉而得不到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日本政府设立有专门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的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设有52个信贷担保公司,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全国性的“信贷担保协会”。

2、提供商业信贷的中小银行。如法国成立了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主要职能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商业银行的贷款担保,小部分直接向中小企业贷款;德国的中小企业银行主要有储蓄银行、合作银行和国民银行等,还款期最长达10年。

3、拓展直接融资空间。美国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和民间的风险投资公司达300余家,还有600余家民间投资成立的各种风险投资公司??。美国还设立了全球性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股票市场——纳斯达克市场,该市场为美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帮助。

4、发展多层次融资体系。美国,只有37%的中小企业能得到商业银行的贷款,不过中小企业还可以从金融公司、租赁公司、其他非金融机构,以及创业板市场等获得比较及时的资金支持。而日本政府不仅建立了体系完备的政策性金融机构,还大力挖掘民间商业金融的潜力,不仅直接对中小企业融资,还建立起信用担保、信用保险机构,帮助那些困难的中小企业使其得到贷款,不仅广开贷款融资门路,还开创租赁融资渠道,如由中小企业金融公库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创设的各种设备租赁公司,专为融资能力弱、不能充分利用优惠贷款和信用担保条件的中小企业提供帮助。美国和日本这种多层次融资体系,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 发达国家对本国中小企业的财政援助

发达国家对本国中小企业的财政援助,是以援助式贷款实现的。它主要是指政府用财政资金通过私人金融中介机构,或建立专门的政府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直接提供少量的优惠贷款援助。政府优惠贷款主要是解决中小企业获得长期贷款困难的问题。早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就建立了中小企业资金援助制度。美国中小企业局在许可范围内可直接向中小企业贷款,贷款基金来自财政预算。形式主要有:保证贷款、直接贷款、协调贷款,贷款利率都低于市场利率。此外,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还特许和资助了由私人所有和经营的中小企业投资公司。日本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主要是通过专门设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五家金融机构来实现的,它们是: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商工组合中央金库、环境卫生金融公库、冲绳振兴开发金融公库。这些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较为优惠的借贷资金,并能使企业得到足够贷款。法国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主要是通过地方投资公司给予优惠信贷,贷款总额不能超过投资总额的70%,法国还允许中小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向私人公司借钱,但要由投资公司担保。

(三) 发达国家对本国中小企业的税收优惠

1、降低税率。降低营业税、周转税和增值税等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利润税等直接税的税率,是较为常见的优惠政策。许多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均实行比正常税率低5-15个百分点左右的优惠税率。如英国中小企业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20%,比大企业低10个百分点。美国在1981年通过的《经济复兴税法》中,对中小企业的个人所得税下调了25%税法别规定,对雇员在25人以下的企业,公司所得税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缴纳。

2、税收减免与返还。税收减免是针对税额而言的,包括全额减免、定额减免和定比减免。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的创建时期以及其产品和服务的出口环节,促使中小企业实现技术进步。如意大利对于法律规定的创新投资,自20世纪90年代起提供相当于投资额25%或20%的税收优惠(增值税除外),但每个企业享受的最高额度不得超过4.5亿里拉,对于中小企业将一部分利润进行研究投资,可享受免税待遇,其免税额相当用于研究投资利润额的30%,但每个企业享受此项优惠的总额不得超过5亿里拉。??

三,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的创新选择

通过对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不畅问题的成因研究和国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经验分析,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企业自身、金融机构和政府的协同努力,才能不断创新和拓宽融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一)提高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自身融资管理水平

1、挖掘内部资金潜力,注重内部积累

其实,最好的融资手段就是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首先要通过降低成本来增加利润,还要通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应收账款周转率和提高存货周转率,以壮大内部积累增强自身资金能力。

    2、健全中小企业的内控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信息透明度

中小企业可用于融资担保的资产规模小,缺乏信用基础,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经营透明度低、信息不对称、治理结构不规范问题。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健全治理结构,规范经营行为,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信用意识,树立诚信形象,提高信息透明度,降低银行信贷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监督成本,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良好的条件。

3、根据不同周期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融资策略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周期大致可分为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风险、收益、资金需求特点及需求量都不同,因此与各阶段相应的融资渠道也不同。单一的融资渠道只能满足某一个阶段的需要,应该根据各阶段的发展要求、风险、收益特征,实施有效的融资组合。合理、有效的融资组合不但能够分散、降低风险,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和债务负担,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争取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鉴于初创期企业自身规模和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很难满足向金融机构直接借贷融资的条件,因此创业期企业不能把向金融机构融资作为中小型民营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主要采用企业内部融资的形 式,由投资人通过个人筹款方式进行原始资本投入,或者通过企业内部发放股权形式向企业内部职工进行融资。一般说来,在这一阶段中的融资渠道主要来源于种子资本、私人风险投资、政府创新基等扶持手段的支持。

在创业期,企业主要是利用新发明、新技术,完成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这一阶段资金需求数量相对较大,投入密度较强。但这一阶段企业将面临很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所以企业要想得到一般的商业银行贷款极其困难。企业创业者除了利用自己的资金外,可以利用政府专项科技基金和少量风险投资,也可以吸引部分天使投资者的资金。

进入成长期的企业,新产品经过不断研究改进,产品的技术难题已基本解决,新产品已逐渐符合市场要求,进入市场并被逐步推广,企业开始获得销售收入。企业逐渐由小到大,技术水平及产品的设计能力迅速提高,市场开拓能力增强,企业产品的销售快速扩大,生产规模逐渐增大,产品结构及数量逐渐完善,创新能力增强,企业开始注意树立自身形象。此阶段企业虽然发展速度快,但由于在扩大生产及销售方面需要较多投入,企业盈利不大。进入快速成长期的企业,需要增加资金以扩大生产和组织销售。

成长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有一部分能够满足商业银行金融机构借贷的条件,可获得短期贷款。但该阶段重要的融资渠道还是资本市场,也是融资机会选择、融资决策和融资机构优化的阶段。在成长期,投资风险仍然很高,在主板上市融资或一般银行贷款仍有难度。不过,由于风险比前一阶段大大降低,发展前景较明朗,因此可以利用银行的信贷担保贷款、在二板市场上市融资或通过借壳买壳形式在主板市场融资。同时,这一阶段也是风险投资大量进入的时期。

进入成熟期企业已经发展成相当的规模,很多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大型企业。此时的企业融资主要以商业金融机构融资、资本市场和国际私募方式进行融资。另外,很多企业也通过企业上市的形式获得上市融资。成熟期的企业融资渠道广泛,只要选择恰当的融资机会企业便会获得充足的企业资本,而风险投资则基本上在这个时期陆续套现退出。

(二)优化金融环境

金融机构应该真正落实国家和监管部门制定的各项支持措施,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创新各类服务中小企业的融资产品。

1、建立健全关系融资制度

关系融资制度较早盛行于西方国家,是指在中小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之间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融资关系,它不是根据借款者的“硬”的信息,即一些客观的标准(企业的财务状况、抵押比率、信用级别等),而是根据借款者的“软”的信息给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这些“软”信息的特点是不容易被其他人观察到,不容易被证实,不容易传递,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形成??。

许多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虽然固定资产少,但科技成果和专利所体现的无形资产的价值却很高,会给投资方带来很高的回报。这就是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的高风险、高投入和高回报的独特之处,也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软实力”,因此技术成果和专利等无形资产抵贷款这一工具已被金融界所认可。但目前国内在无形资产评估、担保、抵押方面的体系还不完善,还缺少一些具备相当公信力的权威评估评价机构,同时在交易中亦存在着困难和风险,要实现广泛的无形资产抵押贷款和融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 、大力发展地方性的中小金融机构

西方国家的实证研究发现,银行规模与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即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加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由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资金量相对大,而项目较小且分散于各地,所以大银行获取其经营和信用状况的难度很大,大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时,单位资金的交易成本和信息成本相对较高,难以与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紧密的合作关系。

目前,中国中小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村信用合作社、城市信用合作社、城市商业银行和其他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企业。但没有专门的中小企业银行,建议设立中小企业政策性银行——国家中小企业银行和商业性的中小企业银行,专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政策性银行将主要解决中小企业在创业过程中和固定资产方面对中长期银行贷款的需求,对需要扶持的中小企业发放免息、贴息和低息贷款。商业性中小企业银行,可由城市合作银行、城乡信用合作社或者城乡信用合作社联社改制而来,充分发挥这些区域银行对当地经济情况比较熟悉的优势,为中小企业服务。

3 、建立符合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特点的信贷政策及业务流程

根据信贷业务风险特点,将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分为“长期支持型”业务和“短期支持型”业务,并创立商业银行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短期支持型”和“长期支持型”两个信贷业务品牌,实施不同的信贷业务流程。

    “长期支持型”业务是指对于信息较充分、信用记录较好、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长期支持型中小企业,在评级授信后办理的信贷业务。“短期支持型”业务是指对于信息不充分、难以对其进行评级授信或信用评级低的中小企业,主要依据企业提供足额有效的抵(质)押担保,并由企业业主或股东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信贷业务,采取高效快捷的“柜面”式操作分单处理,可不进行客户评价和额度授信,主要审查每单业务的抵(质)押物必须通过省分行审查批准的专门评估机构进行评估。“短期支持型”业务由中小企业经营中心主管和有权审批人双人签字审批同意后即可办理,贷后管理主要跟踪抵(质)押物和担保人的变化情况,防止风险恶化。

针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投资主体和所有制结构多元化、财务报表可信度不高、主要经营者对企业有较强控制权等特点,对中小企业的等级评定和客户评价应根据实际情况,减少对企业正式财务报表、商业计划或各类书面文件等“硬信息”的过分依赖,必须注重现场调查和收集企业非财务信息的“软信息”,以尽可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必要时把借款企业和主要经营者家庭财产合并为一进行信用分析。

4、创新金融产品,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银行信贷担保措施

中国银行的风险意识都很薄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也不高,银行进入风险投资的领域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障碍。在现有条件下,为了鼓励银行向风险投资领域发展,就需要采取发展知识产权担保融资业务、推广订单担保和动产担保业务与信贷管理体 制创新相适应的多形式、多层次的银行信贷担保措施。在有效防范贷款风险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开展多种担保形式,发放多种低风险的贷款。既要开展担保贷款,也要适当发放信用贷款,还可探索开展税款返还担保、股票股权抵押、保单抵押、债券抵押、应收货款抵押、其他权益抵押等多种贷款形式。

(三)政府的政策扶植和资金支持

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以及自身所具有的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中,政府必须给予扶持,这在各国都是如此。我国的融资体系和资本市场还不够完整,风险投资机制也不完善,种种原因,使得在促进中小高新技术企业顺利发展中,政府必须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政府的扶持对于营造更有利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融资环境、拓展其融资渠道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处于种子期和成长期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受自身实力的影响,政府的资金支持或者政策性扶持对于这些企业的发展往往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政府角度来看,应通过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科技投入的方式,来推动科技金融的改革创新,综合利用政府资助、科技贷款、资本市场、创业投资、发放债券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于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支持。除了继续加大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力度,还应更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配套措施,如创建信用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建立健全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贷款担保体系;建立担保风险政府补偿机制,增强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完善风险投资机制;等等。

----------------------------

篇5

关键词:生命周期;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融资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145-04

一、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型企业,它主要通过R&D和R&D成果转化形成自主的创新产品,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与传统企业一样,高新技术企业也存在着完整的生命周期,但对于生命周期的划分,不同学者从各自的研究角度出发,有着不同的划分方式,而本文在对高新技术企业各阶段研发投资特征及其融资路径进行阐述时,采用赵昌文在《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信用与融资》中提出的四阶段划分法,即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种子期、创建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一)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研发投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的种子期正处于开发研究甚至是创意萌芽的阶段,尚无成熟的产品,无正式的销售渠道,无销售收入。在这一阶段,企业R&D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市场需求,结合新的技术和知识形成设计思想,评估这种新的设计思想在技术上和经济效益上的可行性,并将这种R&D设计思想转化成R&D成果,形成专利文件。那么,资金需求就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R&D人员的工资、试制费用和专利申请费上。

(二)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的研发投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建期企业已经研发出了特定产品,并着手向市场推销新产品,但此时产品品种单一、销售渠道不畅通成为了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这一阶段,企业R&D的主要任务是完成R&D成果到样机或原型,再到生产的物化过程,解决的是产品生产技术以及工艺技术的问题,其资金需求较种子期大幅增加,主要集中在大量增加配套设备,R&D技术及工艺人员工资上。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的研发投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在成长阶段,产品的核心技术,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基本确立,初步形成了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导的创新产品,并将其投放市场,产生了一定的销售收入。在这一阶段,企业R&D的主要任务是优化、臻善R&D技术,并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其资金需求同样集中在技术研发,R&D人员的工资上。

(四)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的研发投资特征

高新技术企业在成熟阶段,产品的市场份额较高,销售收入和盈利能力都达到最高峰,但该时期产品已然不再具有垄断性,面临着被其他产品所替代的风险,竞争能力日益减弱,企业利润也逐渐趋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在这一阶段,R&D的主要任务是再现企业在种子期和创建期的R&D行为,即完成从R&D设计思想到R&D成果,再到样机或原型,最后到生产的全部过程,其资金需求强度巨大,主要集中在技术研发、R&D技术及工艺人员工资以及增加大量配套设备上。

二、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从种子期到成熟期是一个相当漫长且又充满各种风险的过程,不同阶段研发投资的风险程度和资金需求强度都有很大差异。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在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上,必须适应不同生命周期的成长特点,这对于确保高新技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研发实质上是一个探索性的过程,最终是否能够形成R&D成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技术风险畸高,未来的经济收益更是极度不明朗。因此,此阶段的融资途径受到自身高风险性的制约,难以吸引理性的投资者。但是由于该阶段企业R&D活动相对简单,又还没有投入正常的规模的生产经营,资金需求量并不大,所以企业可以依赖种子资本和政府财政资金进行研发。

1.种子资本

种子资本一般包括发起人的投资和个人投资者的投资。发起人的资金投入通常是自己的存款资金或者是一切具有利用价值的资产,他们的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R&D活动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方面为企业R&D活动提供资金,且基本能够满足这一阶段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发起人投入资金的额度显示了他们对R&D成功的信心。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由于带有一定程度的援质,所以国外也把它叫做天使投资。天使通常是指通过自己的职业经历、积累了足够财富的社会精英,他们倾向于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原始项目的早期投资,甚至当这些项目还仅处于初步规划的阶段,而天使投资者看重的则是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潜力与前景以及高额的回报率。

2.政府财政资金

政府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的R&D活动的帮持主要是利用政府补贴,即是政府以财政拨款、财政贴息、低息贷款、贷款担保以及参股等形式直接向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研发资金或融资协助。具体地来讲,高新技术企业在种子期的财政支持政策以财政直接投资、贴息贷款等为主。国家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其目的还是为了促进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研发,进而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使中国大步迈进创新型国家的行列。

(二)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的研发是一个逐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生产方案并生产出产品的过程。这一过程,很有可能因为生产细节的偏差抑或是工艺技术无法达到既定的标准而导致创新产品夭折,进而无法按预期投放市场。同时,由于高新技术产品没有可供利用的存量设备、生产工艺,所以企业需要筹集大量的资金用于设备的构建以及生产、工艺技术的开发。这一阶段企业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以及管理风险,而这三大风险加之大额的资金需求直接催生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风险。显然,不管是从企业自身的资本结构考虑,还是从银行的贷款风险出发,依赖于银行借款筹措资金都是不可行的,取而代之的应当是长期权益性资本,这时企业主要追求的就是风险资本。除争取风险投资外,企业还可以利用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融资租赁等方式为企业的研发融集资金。

1.吸引风险投资

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回收期长等创新性投资特点,但其投资者并不着眼于企业近期的盈利能力和资金的安全性,而是更加地关注企业的潜在竞争能力以及由创新技术所带来的超额垄断收益。在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风险资本为企业R&D活动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可以说它是这一阶段最适宜的融资方式。

2.利用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

高新技术企业在创建期可以利用的财政支持政策除了种子期就享有的财政直接投资、财政贴息贷款等政策外,还可以获得政府采购的机会。政府采购政策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在创建期已经拥有了自主创新和自主研发的产品,政府通过大量采购这些产品,降低企业的市场风险,增强企业的再研发能力,刺激企业的再研发积极性,同时为处于初创期企业的持续经营提供保障。当然,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建期,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也对平缓R&D活动的资金压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方式包括增值税及营业税的税收优惠、企业所得税的减免、进出口税收的减免等。

3.以融资租赁的方式购进设备

融资租赁是指承租方获得租赁资产的实质控制权,享有或承担资产在有效使用期内带来的各种经济收益或风险,而租赁期间所有权仍归属于出租方的租赁形式。同时,作为取得该项权利的代价,承租方需要分期支付租金,包含本金和利息两个部分,其实质是对租赁期间取得资产的使用权和租赁期满时取得资产的所有权进行的分期偿还,融资租赁兼有商品信贷和资金信贷的两重性。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需要增加大量配套专用设备,如果直接购买,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但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取得则不需要一次性支付全部成本费用,能够适度解决资金匮乏的问题。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的研发实质上是对已研发技术的改良、优化,以及为新技术的研发做准备工作。这一阶段,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本,引进高素质的R&D人才,为维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积累资源。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长期后,特别是成长期的中后期,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经营风险不断下降,经营业绩稳步上升,那么,这一阶段研发投资的资金来源可以通过留存收益、股权融资的方式。

1.拨用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内部筹资的资本来源,是从日常生产经营所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因此也被称作“自动化资金来源”。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阶段,企业已经拥有了一定额度的留存收益积累,因此可考虑利用留存收益进行研发投资。当然,高新技术企业也可以设立专项基金,定期从留存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研发基金,为企业的研发活动积累资本。

2.通过扩股进行融资

股权融资是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时,通过扩增股本的方式募集发展资金。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融资途径而言,股权融资形式通常包括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以及通过创业板直接上市融资。

(1)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高新技术企业在对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融资途径进行选择时,不应当仅仅从企业自身的财务资源角度考虑,还应当着眼于产业链视角,围绕新产品的研发,设计整个产业链的规划,争取吸引并获取上下游产业链中的公司对本企业进行投资、增资扩股。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不仅扩大了企业的资产规模,而且丰富了企业研发投资的资金来源,同时通过整合产业链上的研发资源,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整体的研发与创新能力。(2)通过创业板直接上市融资。创业板是指专为暂时无法上主板的中小型高科技成长型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融资途径,并为风险资本提供有效的退出渠道的一个证券交易市场。处于成长中后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创业板在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该市场对于企业准入的门槛相对较低,便于发展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获取大量的资金,从而补给企业研发资金。高新技术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在不同环境的资本市场上市,可以是国内中小企业板、香港创业板,或者是在美国NASDAQ等等。

(四)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选择

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已有的技术资源已经不能为企业带来较高的超额收益,企业的利润逐渐趋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企业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会加大研发投入,创新产品。那么,这一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实质上是对种子期、创建期研发活动的再现,资金需求强度极大。由于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前期的成功运作,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成熟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融资能力,那么就可以利用主板市场上市、银行信贷以及知识产权证券化等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

1.利用主板市场上市融资

主板直接上市融资主要是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向投资者募集资本的行为,一般称为IPO。在高新技术企业的成熟期,由于企业的成长性好,经营业绩稳定,资本规模较大,符合主板市场上市融资的客观条件,那么企业就可以选择IPO融资。IPO融资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募集到企业成熟期所需的研发资金,而且为风险投资者收回投资、实现高额的投资报酬提供了出口。当然,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后,也可以通过在证券市场发行认股权证或者可转换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

2.通过银行信贷融资

在高新技术企业初创阶段,银行往往出于信息非均衡情况下资金安全性的考虑,存在着大量信贷配给的融资约束现象。但当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熟期后,由于企业生产经营有序,盈利能力提高,资产规模扩大,资产质量优良,为数众多的高新技术企业恰为从事货币经营的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了广阔的潜在市场,此时银行为了扩大客户群,愿意为进入该阶段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贷款,因此,相对低成本的银行贷款自然成为了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

3.以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方式进行融资

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到成熟阶段,企业一般拥有了大量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和商标等知识产权,这些知识产权预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能够带来稳定的超额纯收益,其特征符合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要求,因此企业此时可以将知识产权卖给一个特色载体(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或中介机构,然后SPV或中介机构将这些知识产权与从其他企业购买的各种基础资产组合成资产池,以资产池预期现金流为依托,向市场上的投资者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ssets Backed Securities,ABS)以获取充足资金。这里以R&D成果作为研发投资的资金来源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来讲是一种良性循环,激发了企业研发的积极性。

三、基于生命周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生命周期的不断发展,R&D活动的不断深入,对于企业R&D的融资方式也逐渐由内部融资向外部融资过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我们为了便于对高新技术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融资方式进行探究选择,将完整的R&D活动依照企业的生命周期分为了四个阶段,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高新技术企业每一阶段的R&D融资并没有明显界限,例如风险投资,它贯穿于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的整个过程,特别是在创建期和成长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需要对每种融资方式进行评价研究,从而确定高新技术企业不同阶段的融资模式,有的阶段是以某种融资方式为主,有的阶段则是以多种融资方式共存。

(一)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研发投资的资金需求主要是利用种子资本和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其中种子资本是由企业自有资本和天使投资构成的,它投入的多少直接反映了发起人和个人投资者对R&D项目成功的信心,兼具了信息传递的作用,吸引潜在投资者的注意,尤其是天使投资,它是吸引风险投资的纽带。

政府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的支持一般是通过政府直接投资来实现的,政府直接投资通常只为那些它认为将会带来很高社会回报率的R&D项目提供直接资助,这些资助往往是配套实施的,当然也需要企业投入相应的资金,这直接刺激了企业的研发投资行为,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特定目标。总体来说政府直接投资能够减少高新技术企业R&D的风险与成本,激励了企业持续增加从事R&D项目的投资。据此,高新技术企业种子期研发投资应当采取以政府财政资金为主、种子资本等为辅的融资模式。

(二)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研发投资的资金需求主要依赖于风险投资、政府的财政支持政策、融资租赁等融资方式。政府财政支持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资及其研发成果的激励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融资租赁对研发投资产生的效应而言,由于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的研发投资主要集中在增加大量配套专用设备上,如果直接购买,企业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但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取得则不需要一次性支付全部成本费用,同时融资租赁的资产由于视同自己的资产进行管理,计提折旧还会带来抵税效应,因而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的压力。此外,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可以弥补高新技术企业的专用设备经济寿命较短的不足,降低由于技术进步而导致的设备无形损耗增加的风险。

风险投资具有高风险、高收益、投资回收期长等创新性投资特点,这恰与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特点耦合,因而两者形成一种天然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获取风险投资与其他融资方式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地位。风险投资者在对投资项目进行筛选的时候,通常都有一套严格的机制,他们会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潜力、潜在客户、以及技术风险进行透彻地分析,以此来提高风险投资的成功率,从而有效地促进研发成果产业化的进程。同时,风险投资者在对企业注资后,往往要参与到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建立先进的科学的高效的内部控制和健全全方位渗透的财务制度,形成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和内在价值,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不断发展铺平道路。据此,高新技术企业创建期研发投资应当采取以风险投资为主,财政支持政策与融资租赁并存的融资模式。

(三)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的资金需求主要是通过历年留存收益以及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创业板直接上市等权益融资方式得以满足的。留存收益是高新技术企业进行内源融资的资本来源,它不需要直接支付利息或者股利,其融资成本和费用远远小于外源融资,同时留存收益资金的使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自主性与独立性。在融资优序理论中,内源融资是融资的首选方式。

上下游企业的投资入股是通过股权联系来牵制上下游产业链中相关企业的利益趋同,畅通研发新产品价值链的形成路径,以实现资金、技术、信息、制度等优势的互补,提高研发资源的使用效率,推动研发新技术的快速应用。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降低未来新产品投产后的经营风险,还可以降低新产品试产中的技术风险,同时加速了新技术的产业化进程。而创业板更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进程中天然的融资渠道,它宽松的市场准入机制很好地解决了企业研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同时通过二板市场进行股权融资能够保证企业资金的筹集与使用在阳光下运行,从而避免了间接融资所引起的高成本、低效率。据此,高新技术企业成长期研发投资应当采取以股权为核心的融资模式,适度利用留存收益或其他债务融资途径筹集资金。

(四)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研发投资的融资路径评价研究

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研发投资的资金可以通过主板市场上市、银行借贷、知识产权证券化等融资方式获得。主板市场上市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资提供了一条较长期且稳定的融资渠道,能够迅速获得大量发展基金。同时通过股票价格传导机制,市场可以将社会流动资金配置到生产效率较高的企业中去,促使企业高效地利用在证券市场上募集到的资金。值得一提的是,高新技术企业的成功上市使得企业获得了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企业内部发展、合并与并购、合资经营提供了宽广的机会,进而助推了高新技术企业超常规的飞跃式发展。

高新技术企业进入成熟阶段后,源于银行的债务融资约束减弱,那么企业就可以通过适度负债优化融资结构。银行信贷不仅可以通过提高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来降低资金成本,而且由于银行拥有畅通的信息渠道,减弱了外界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性,致使外界能够参与高新技术企业R&D活动的监督与控制,从而有效地激发企业经营者不断付出,以此来提高研发投资的产出效率。

高新技术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方式融资,其实是租用了金融担保公司的信用级别,避免了市场对原始权益人资信水平的要求,从而有效地分担和降低了研发投资的融资风险和融资成本。此外,知识产权证券化是原始权益人以出售资产的方式进行融资,它是通过销售收入进行确认的,不会增加资产负债表上的负债,因而不会恶化高新技术企业有关偿债能力的各项指标,企业仍然可以利用债务融资获取研发资金。据此,高新技术企业成熟期研发投资应当采取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并存的融资模式,但必须确保资本结构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王新红.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效率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 韩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3] 姜超.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于春红.中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篇6

近年来,虽然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特别迅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既有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也有企业自身发展策略的问题。

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看,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准入、工商管理、税收政策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方面,面临许多困难和限制,这是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

二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相关的社会支持服务体系尚不够健全。这些机构的运作都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困难。由于商业银行风险约束机制的加强, 许多商业银行不愿贷款给那些处于形成初期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尽管国家和地方也出台了一些鼓励措施, 甚至提供一些担保, 但这主要针对那些有一定实力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高科技企业风险较高, 且大多是民营企业。传统银行体制在资金的配置上存在着“逆向选择”, 即最需资金、资金生产率最高的项目往往因为风险较高, 得不到贷款, 而发展成熟、收入稳定的企业又成为银行追捧的对象, 因此,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通过银行来间接融资比较困难。同样在证券市场上, 由于服务对象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直接上市有严格的资格审查, 虽有少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获准上市, 通过股市融资对于创业时期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也是难上加难。另外,目前国外很多高新技术企业靠风险投资起家,但在中国,风险投资的引入时间较短,无论是从社会公众的认识还是从它的实际运作来说,还需要一段长时间的探索,尚难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起到更大的作用。

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自身发展策略存在的问题看,一是发展战略不明确使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陷入多元化陷阱。具体表现在:没有明显的优势产品,缺乏核心技术能力和核心经营管理能力;生产经营项目繁多,生产经营转向频繁;投机思想较重,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现象。从战略发展来看,企业在趋于有效经济规模以前,实施多元化经营往往是不经济的,一个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越高,协调活动和可能造成的决策延误就会越多。与其说企业的多元化是出于调整企业单一产品、单一产业结构,分担企业经营风险的考虑,还不如说是企业在初创期追求高额盈利的一种短期行为。

二是产权不清和管理水平低下是制约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瓶颈。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实践表明, 没有清晰的受法律保护的自然人投资主体或控股主体, 本质上就不可能产生对投资回报和企业长远发展的足够关怀, 也就不可能形成严格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 不可能保证企业健康成长和长治久安。凡是民营企业能做大的,其产权都是开放的,在封闭式的产权下是没法做大的。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出现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大都是以企业主式(包括家族式)或合伙式企业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其管理方式难以适应规模较大的企业,而业主(企业家)往往是某一领域的专家,它们具有本专业和本行业丰富的知识,但大多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其管理方式主要凭直觉或经验。前一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后一方面则说明他们不擅长全面管理。事实上,绝大多数陷入困境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问题并非出在技术上,而是出在管理上。

三是人才技术制约导致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乏力。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上能否取得优势,最终取决于产品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保持持续的技术创新能力。我国大多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尚未形成积极的技术创新体系,如没有技术开发机构、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缺乏技术创新人员、设备、资金和信息等。还有就是相当一部分经营者有过强的风险规避意识,使其对技术开发顾虑重重,缺乏应有的热情和动力,导致企业在经历了初创时期依靠一项新技术、新产品带来的短暂繁荣之后,昙花一现,很快被市场淘汰掉了。

二、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战略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总格局至关重要。因此,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措施,营造良好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宏观环境;另一方面,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也要选择好符合自身优势的发展战略模式。

(一)政府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措施

一是政府职能要进行战略性转变。政府应该放宽市场准入的条件,开放一些诸如电讯、媒介等科技含量高的经营领域,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降低门槛,并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建立健全绩优评估、人才流动、激励、约束四大机制。政府职能的战略性转变关系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成败。

二是政府要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予以税收优惠政策。目前,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与其它所有制企业相比,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税赋仍然不平等。税赋加重了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在创业初期的纳税负担,也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为有利于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壮大,政府应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予以优惠税收政策。

三是政府要加强对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支持。在总结近几年来探索风险投资体系的经验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在内的风险投资体系,从而使更多的技术成果加速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步伐。以政府行为来实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与金融的结合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壮大的保证。

(二)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战略模式选择

一是建立产权明晰和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通过明晰民营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和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才能使我国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二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可以通过变革组织形式,以先进的经营方式(如虚拟经营、外包、战略联盟等)推动其成长壮大。通过虚拟经营、项目管理和战略联盟等方式进行组织创新,是中小企业成功实施以小博大的经营策略组织要求。中小企业在建立了自己的专营业务的同时,可以与其他企业建立虚拟公司模式与网络制组织模式,这种由独立的企业组织起来的临时性公司,易于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机会,具有灵活的经营优势。同时,虚拟公司能够动员众多的成员企业加盟,迅速融通巨额资金,综合成员企业各具优势的设计技术和制造技术,组成阵容强大的技术和产品开发力量,从而又具有整体经营的优势,可以取得单个企业无法实现的规模经济效益,并达到能与大企业分庭抗礼的效果。项目发展模式,是借用项目管理的思路,对企业的新产品、新市场、新业务、新定单等进行“项目”管理,待时机成熟后再“转制”为子公司或者分公司的企业发展模式。

三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和产业链促进其成长壮大。只有经过社会资源的整合,才能够发展整合产业链,产业链的整合主要是一种产权的整合,或者说是产融结合,就是通过一种控股或参股的形式,将处于不同产业环节的多个企业联合起来,在一个统一的资源调配过程中,实现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在这个阶段,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是同一个集团下的控参股关系和同一个产业中的上下游关系。整合产业链,一是通过技术入股达到控股或参股;二是通过资本人股达到控股或参股,达到规模经营,获得超平均利润,成为市场的领导者。

四是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培育独特竞争优势,即核心能力,在行业形成主导地位和起“领头羊”作用。

五是加强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产学研的结合。借鉴台湾的中小企业技术联盟的经验,我们的中小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也可组建共同的R&D组织,共同从事基础性和应用性开发,从而分散风险,降低开发成本。在搞企业协作的同时,大力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合作。

篇7

[关键词] 商业银行;高科技企业;融资

[中图分类号] F2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8)11-0153-03

[作者简介] 张咏梅,苏州大学商学院金融系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金融理论。(江苏 苏州 215021)

一、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的状况

商业银行对中小高科技企业的融资主要是提供科技贷款。据统计,自1991-2001年银行累计发放科技贷款1453.56亿元。1999年,全国各类银行支持科技进步的贷款总额达到1.69万亿元,其中,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贷款达到7600亿元,占45%。根据《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在2005年的大中型企业科技活动经费中,金融机构贷款35.5亿元,是2000年的1.8倍,占全部活动经费的5.76%,比政府拨款比重高出0.28个百分点。2005年,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支持下,科技部向银行推荐了1246个高新技术项目,合计申请贷款229亿元。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科技资金来源主要是企业自筹资金、政府资金和金融机构贷款三大来源。自1996年以来,贷款额逐年增加,20世纪90年代的年均增长率为20.33%,从1996年的149.8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374.3亿元,增幅达到147%。科技贷款成为继国家财政拨款、企业自筹资金之后,我国科技投入的又一重要资金来源。银行开办科技贷款,缓解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阶段的资金不足,促进了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的转移,对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获得银行融资的难点分析

高科技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2004年底,北京市认定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91.6%),虽然近年来银行发放大量的科技贷款,但所发放科技贷款的50%以上流向了大中型企业,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却很小。这样,绝大部分的小型高科技企业仍然存在资金缺乏的问题,原因如下:

(一)商业银行与高科技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正是信息不对称,导致了中小科技企业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银行在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方面存在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加上中小企业一般不愿意向外界披露企业信息,致使双方信息不对称状况更加严重,银行的“逆向选择”在所难免。同时,与大型企业相比较,中小企业的道德风险更加难以控制,使得银行对中小企业的监督成本过高。中小企业之所以缺乏信息披露的动力,除了自身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上存在问题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商业银行在分析、识别中小企业的能力上存在欠缺。这种能力的欠缺会诱使企业隐藏有关信贷决策的信息,加剧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在图1中,横轴表示信息披露程度,即企业愿意主动提供的信息,在原点是0信息,在S点为近似的完全信息。纵轴表示企业信息披露的效果,在这里表现为取得银行贷款的可能性,企业信息披露程度为0时获得贷款的可能性也为0。在曲线LA中,假设商业银行是理性的,且有能力凭借企业所披露的信息正确评价企业贷款风险。一般而言,企业会首先提供银行要求必须提供的信贷决策基本信息,然后对其他未做要求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披露。在曲线OP段,随着企业信息披露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利好信息披露量的增加,银行放贷的可能性将逐渐增加,企业信息披露效果也出现同向变动。但是,当企业进一步加大信息披露程度直至S点,即信息完全披露,银行就有可能因为企业运营方面的不利信息而拒绝放贷,导致信息披露效果下降,形成拐点P。P点对应企业最优信息披露效果A,P点对应信息披露程度B即为企业会选择的最佳信息披露程度。

上面是假定商业银行是理性的,且有能力凭借企业所披露的信息正确评价企业贷款风险。但事实上,当企业向银行披露较深层次的诸如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经营波动等方面的信息,银行却有可能对这些信息产生曲解,导致采取不放贷或者提早收回贷款的决策,使这些本应有利于企业申请贷款或至少不应对申请贷款产生明显不利影响的信息变为不利信息。导致拐点P前移,形成新的拐点P1,如图1中曲线LB所示,企业信息披露能够产生最佳效果的点P1对应的信息披露程度为B1,企业信息披露的动力受到抑制。而由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加剧,银行会采取更审慎的态度。从整体来讲,企业获得贷款的可能性降低,即最优效果A1要低于A点。

(二)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银行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面临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障碍。目前,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导银行是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民生银行。据推算,这三家金融机构的资产占全部金融机构的比重约为15%,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的比重为16%左右。其实力在整个金融体系中是较弱的。由于中小金融机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较差,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各种基金和国有大银行的双重挤压,有的中小金融机构出现支付问题,不仅大大影响了中小金融机构的信誉,而且使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的能力弱化。据人行课题资料反映,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尚没有形成结算体系,汇路不畅,办理结算时,手续复杂,难以承担和发挥对中小企业信贷的主力军作用。另外,中小金融机构受国家利率政策调整的影响,存贷款利差不断缩小,加上企业效益差、欠息严重等,造成经营效益下降,削弱了对企业进一步支持的力度。

(三)担保体系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信贷人权利难以得到保障,是制约商业银行向高科技企业发放贷款的重要原因。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管理不够规范、缺乏连续的信用记录以及必要的抵质押物等问题的存在,使其很难取得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而薄弱的社会信用基础使中小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恶化。担保体系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信贷人权利难以得到保障。主要表现在:1.担保法规不健全。我国目前实施的《担保法》存在天然瑕疵,已不适应担保业务活动的需要。如规定了抵押、质押、保证三种方式,由于立法的角度倾向于特定物――不动产,实际操作中土地和房产就成为金融机构、担保机构发放贷款、抵押担保的首选。也成为金融机构、担保机构防范中小企业道德风险和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基本方法。但是对中小企业来说,最主要的问题是,他们大多没有可作抵押的房产,加上国家资源有限的约束,使中小企业融资特别是短期融资陷入困境。 2.担保公司行为不规范。在担保公司迅速发展的今天,由于缺乏担保公司条例,对担保运行等关键内容、担保公司的定位、准入、推出,行业标准、担保人员的资质以及担保实施方式、担保比例、担保倍数、损失理赔等没有统一的运作规范。

三、加强商业银行对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力度的策略

(一)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参与风险投资的路径,早期介入高科技企业产业化过程。在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委托借款方式和合资借款方式来参与风险投资。

1.委托借款方式是指银行根据投资公司在各项科技计划项目中投入的风险资金总额,按照一定比例给予风险投资公司科技贷款,风险投资公司作为独立的投资决策主体,选择有潜力的科技项目进行投资(见图2)。目前,我国各省市的创业投资公司大多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方式使银行避免了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项目评估、检查,只需定期对风险投资公司的还款能力加以监督检查,而投资公司获得借款后必然对资金进行合理投资组合以分散其风险,这样降低了银行的贷款成本和贷款风险,提高了收益性。

2.合资借款方式是指银行与风险投资公司按照一定的资金比例共同支持高风险的科技开发项目(见图3)。这种方式对银行而言,减小了其贷款的风险性,因为企业负债率由于风险投资公司投资而下降,每1元贷款意味着有更大量的资产作支撑。对风险投资公司而言,由于合资借款支持高科技开发项目,将使高科技企业的财务杠杆增大,当项目预期收益率高于银行科技贷款利率时,财务杠杆率增大显然将使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项目的每股收益提高,从而激发风险投资公司的投资热情。

(二)商业银行应积极支持高科技产业进行金融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融资制度创新。在当前,解决我国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不能依赖于财政补贴或成立专门的政策性银行发行优惠利率贷款,这虽然能暂时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问题,但是在我国财政能力有限的前提下,这无疑将增加财政负担。同时,由于风险和收益不匹配,也将损害银行的利益。正如麦金农所说:“人为的低息贷款或补贴性信贷可能既无必要也不明智……。在信贷充足的地方,放款和借款的高利率,会产生一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动力,它会促发新的储蓄,改变低效率投资,从而推动技术改造,反之,那种维持金融资产低利率或负数利率及限制贷款发放的政府政策,往往不能刺激储蓄或阻止低效率投资”。所以,推行市场化的利率,使科技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市场上平等地进行融资,市场化的利率一方面使有效益的科技企业获得了利率歧视下无法获得的发展资金,另一方面促使国有企业和中小科技企业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资金得到有效的配置。

2.融资机构创新。首先,商业银行应转变对中小企业的忽视态度,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客户。对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大企业客户应是其现在和未来的主要业务客户,对中小企业客户可以建立相应的信贷部门,逐步拓展。其次,对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应积极借鉴外国中小银行业务发展特点,以中小企业作为重要的客户进行市场开发,填补四大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空缺。最后,成立专门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中小银行,如社区银行、科技银行等,来弥补信贷市场的空隙。美国硅谷银行的经验表明,社区银行与中小型企业具有高度的对应性,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创新活动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社区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对区域内企业的联系较多,在为企业提供结算、转账和支付等金融服务过程中积累了相当多的信息,对企业和企业家的信用状况了解程度比较深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科技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3.融资工具创新。受限于现行的法律法规,我国商业银行主要经营金融常规产品,专门为中小科技企业融资而开发的新品种或衍生工具不仅量少,而且真正的创新并不多,并不能切实满足中小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在国家鼓励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背景下,各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转变经营理念,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银行产品创新的步伐,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开发,这既有助于疏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瓶颈,又能给自己带来较大的生存空间和较强的赢利能力。

(三)加大政府对信用担保业的支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1.加大政府对信用担保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信用担保是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而产生的,带有明显的政策扶持性质。中小企业范围广,资金需求量大,加上信用担保体系的高风险,使社会资金融通较为困难,政府理应加大对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资金支持,促进担保机构的良性发展。促使商业银行进行担保机构担保贷款,降低经营风险。所谓担保机构担保贷款,即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的创新项目进行风险贷款,同时将获得担保机构一定比例的贷款担保,此类担保机构通常是政府所属的非盈利或微利机构,还包括保险公司以及基金公司等。

2.完善政策法规。任何行业的产生、发展都需要有力的政策促进以及行业规范。信用担保业是高风险行业,尤其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这种法规和政策的支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扶持和促进方面的政策。这方面的政策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对行业发展的鼓励和优惠措施,更重要的是提供为信用担保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规范的法律环境等行业政策,以及促进信用担保业相关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法律规范等。另一方面是限制和规范方面的法律法规。信用担保业占用国家财政支出,担负着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任务,为充分实现其导向目的,同时为了控制和规范行业的高风险,必须对信用担保业进行有效的控制。要及时出台《担保公司条例》,对担保运行等关键内容、担保公司的定位、准入、推出、行业标准、担保人员的资质以及担保实施方式,担保比例、担保倍数、损失理赔等进行统一的运作规范。修改《担保法》,将动产抵押、浮动抵押引入信贷实践。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I.麦金农.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译本)[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2]王小兰,赵弘.突破融资瓶颈――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与金融创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科技型中小企业 成长性 因子分析法

0.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中小企业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国际竞争和挑战,加快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迫在眉睫。中小企业在人才资源储备、资金筹备能力等综合实力上相较于大型企业明显处于劣势地位,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成长性研究是通过确立评价指标,对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预测,能够为科技型企业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等各种重大机遇与挑战下,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重要的思路。本文通过对中国A股中小企业板科技型中小企业2009年~2011年度的财务状况进行比较分析,从总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利润总额增长率等指标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研究。

1.科技型中小企业概况

1.1科技型企业的定义

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企业群体的重要组成元素,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Storey和Tether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下了一个广义的定义:“所有在高技术产业中生产经营新企业。”但是由于各地区生产力水平差别比较大,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也有所不同。美国、日本、欧盟、中国台湾省都根据自身特点,主要通过从业人数和资本额角度制定了中小企业界定标准。通过对文献的阅读和综合理解,可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定义为:“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服务等业务,能够在主导产品或生产流程中体现出较高技术附加值,并将产品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的企业。”在定量界定上,可以从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员工人数三方面进行界定。企业的资产总额在1亿元以下,销售收入在3亿元以下,其中研发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员工人数不超过500人,且主要从事研发工作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不低于10%的企业为科技型中小企业。

1.2科技型企业的认定

国家科技部2000年7月23日下发的“关于印发《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的通知”明确了我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方法。主要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来划定高新技术范围:(1)电子与信息技术;(2)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3)新材料及应用技术;(4)先进制造技术;(5)航空航天技术;(6)现代农业技术;(7)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8)环境保护新技术;(9)海洋工程技术;(1 o)核应用技术及其它在传统产业改造中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为:(1)从事上述规定范围内的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单纯的商业贸易除外。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由省、市科技行政管理部门根据高新技术产品目录进行认定;(2)具有企业法人资格;(3)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10%以上。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生产或服务为主的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应占企业职工总数的20%以上;(4)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应占本企业当年总销售额的5%以上;(5)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性收入与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的总和应占本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新办企业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投入占总投入60%以上;(6)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是熟悉本企业产品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并重视技术创新的本企业专职人员。

科技部编制的《2012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若干重点项目指南》指出,创新基金支持的对象为符合国家产业、技术政策,技术含量高,创新性较强,知识产权清晰,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中小企业,具体领域包括:(1)电子信息;(2)生物、医药;(3)新材料;(4)光机电一体化;(5)资源与环境;(6)新能源与高效节能;(7)高技术服务业。

1.3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征

科技型中小企业应具备以下特征:

(1)科技型企业是以高新技术及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转化和销售经营为主体业务的中小企业。它富于创新,具有灵活的高科技产品研发和经营机制,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是中小企业中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

(2)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科技人员占企业职工总数的20%以上,生产型企业每年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占年销售收入的3%以上,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和技术性收入两项之和占当年总收入之比不低于45%。

(3)企业职工人数原则上不超过500人,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企业应当主要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服务业务,企业负责人应当具有较强创新意识、较高的市场开拓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的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3%,直接从事研究开发的科技人员应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公司体制多样、复杂。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中资金来源中,自筹、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分别占83%、8%和9%左右。目前这类企业中,个体和私营经济占6%,集体经济占17%,国有民营占24%,股份制企业占25%,其它占28%。

(5)经验不足,难以找到准确的市场定位。企业经营者缺乏经营管理经验、市场意识不强,科研能力不足,技术陈旧落后,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导致信息不畅,掌握不了最新的市场动态,制约了自己的理念和技术创新。

(6)缺乏资金及融资渠道。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资金不充沛,科研能力相对较弱,更加需要银行的支持。可是据调查,我国的这些企业仅有8%左右能得到银行的贷款支持,且是有一定成就的企业。而对于那些更需要资金,正处于创业初期的高新技术企业,空有好项目,却难以转化为生存力。

(7)决策机制灵活,市场适应能力强。由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多规模较小,虽然会遇到资金匮乏、不容易网罗人才等问题,但是俗话说的好,“船小好调头”,正是由于规模小,可制约的因素也较少,企业的经营者全权掌握了企业的财务、人事、经营等权力,在遇到市场疲软、运行不畅等问题时,可以迅速做出决策,改变经营方向,使自己迅速摆脱危机的困扰,具有“小型化”、“柔性化”的特点。能快速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营销创新的集成,很快地将科研的发明发现,迅速将其转化为市场化的商品,有效占领市场。

1.4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和历史的原因,市场开放程度低,科技水平落后,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小企业焕发出了蓬勃的生机,但企业在规模、技术、人才和结构治理等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企业素质较低、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和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人才资源储备、资金筹措能力等综合实力上仍然处于劣势地位;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也缺乏系统、长期的战略规划等。所有这些都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制约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小企业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国际竞争和挑战。

我国大多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管理滞后,且社会对其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

资金方面。目前,我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短缺的问题,其一是由于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各项技术项目的研制开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其从市场上回收的现金又相对较少,这就使现金的流出量远大于流入量,造成很大的资金缺口。其二是由于融资环境的原因。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资本金较少,信用度不高,所以很难从作为融资主渠道的银行贷到款,即使能贷,利息也相当高,加之我国缺乏二板市场和成熟的风险投资机制,因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较大,资金严重短缺。

管理方面。中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立的背景,一般都是技术人员自行研制开发项目,这些企业的创始人一般来说企业管理知识相对匮乏,加之受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造成企业管理水平整体较低。当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时,管理滞后就成为首当其冲的问题。

政府及社会支持方面。西方国家的中小企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与其持续的创新能力分不开。对比发达国家和地区,我国政府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尚处于起步阶段,即使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但由于社会各环节尚未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所以其支持力度也大打折扣,特别在立法方面,有关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非常欠缺。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以及政府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已呈蓬勃发展之势,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量。制造业涌现出大批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研生产型企业。过去,中小型企业很难在制造业立足,因为它们无法同现代化大企业竞争。现在,这种科研生产型企业致力于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不断创新发展,常常走在大型企业的前面,并对大型企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始并逐渐在技术创新中占据领先地位。

科技型中小企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巨大。中小企业数量大、分布广,并且日益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以福建省为例,福建这几年经济持续增长,科技型中小企业功不可没。2009年,福建中小企业已达22.7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9000家,总收入1609亿元,销售收入1574.35亿元,实现销售利润59.08亿元,上缴税金约68.36亿元。2010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1616家,占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的78%,占全省中小企业总数的0.58%。

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的发展技能,形成了自身的发展优势。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仅便于管理,易于经营而且使员工感到工作与切身利益有关,意识到自己的重要,个人才能可以得到重视,从而有利于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科技型中小企业对市场反应灵敏、决策迅速,能适应现代社会消费需求变化快、起伏大的特点,“顾客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就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发展的土壤。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有独特的固定市场和消费对象,大大降低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同时,在信息时代,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和国内的各种信息网络来建立过去只有大公司才有财力和人力来建立的国际联系,来开拓过去只有大公司靠大批量生产产品才能开拓的国内、国际市场,来进行过去只有大公司才有技术力量进行的技术转移。

2.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评价――以电子信息行业上市公司为例

2.1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研究选择代表企业成长性的指标,主要侧重于企业增长率指标。深交所2008年底共有153家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科技型上市中小企业,剔除数据不完整的企业,本文最终确定28家企业为样本(见表1),通过对其业绩指标进行因子分析,评价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性。

根据评价企业成长性的绩效要求,并结合投资者、券商等评估机构对企业业绩评判标准的指标度量为变量选择标准,共确定6个业绩指标,分别为总资产增长率X1、固定资产增长率X2、净资产增长率X3、主营业务增长率X4、净利润增长率X5、利润总额增长率X6。

2.2实证过程

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6个指标的原始变量,建立Excel数据表,使用SPSS软件,进行主因素分析。

2.2.1统计量的描述

2.2.2 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

Kaiser-Meyer-Olkin表示取样适当性量数。KMO测度的值越高(接近1.0时),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子越多,研究数据适合用因子分析。如果KMO测度的值低于0.5时,表明样本偏小,需要扩大样本。本例中测度的值为0.643,说明选取的样本满足条件,可以进行分析。

Bartlett球体检验的目的是检验相关矩阵是否为单位矩阵,如果是单位矩阵,则认为因子模型不合适。Bartlett球体检验的虚无假设为相关矩阵是单位阵,如果不能拒绝该假设的话,就表明数据不适合用于因子分析。一般说来,显著水平值越小(

2.2.3共同因子方差(共同性)

公因子方差表报告的是共同因子方差,即表明每个变量被解释的方差量。初始共同因子方差是每个变量被所有成份或因子解释的方差估计量。对于主成份分析法来说,它总是等于1,因为有多少个原始变量就有多少个成份,因此共同性会等于1。抽取共同因子方差是指因子解中每个变量被因子或成份解释的方差估计量。这些共同因子方差是用来预测因子的变量的多重相关的平方,数值小则说明该变量不适合作因子,可在分析中将其排除。

由表4可知,本文选取的6个指标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分析均有相关性。

2.2.4旋转前总的解释方差

表5中,左边第一栏为各成份,共有6个变量,所以有6个成份。第二大栏为初始特征值,共由三栏构成:特征值、解释方差和累积解释方差。合计栏为各成份的特征值,栏中有3个成份的特征值超过了1;其余成份的特征值都没有达到或超过1。“方差的%”栏为各成份所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即各因子特征值占总特征值总和的百分比。“累积%”栏为各因子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的累计百分比。第三成份的累计方差百分比为83.332。

2.2.5旋转后总的解释方差

合计栏为旋转后的特征值。与旋转前的合计栏相比,3个成份的特征值有所变化。旋转前的特征值为2.719、1.279和1.003,最大特征值与最小特征值之间的差距比较大,而旋转后的特征值相对集中。尽管如此,旋转前、后的总特征值没有改变,最后的累计方差百分比也没有改变,仍然为83.332%。

2.2.6旋转的成分矩阵

从表7可以看出,其中第一个主因子在总资产增长率(x1)、固定资产增长率(x2)、净资产增长率(x3)有较大的载荷,可以命名为资产增长因子。第二个因子主要由净利润增长率(x5)决定,可命名为利润增长因子。第三个因子主要由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X4)和利润总额增长率(x6)决定,可以命名为收入增长因子。

2.2.7成份得分系数矩阵

由成份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建立因子得分函数。表8列示着成份得分系数,即根据回归算法计算出来的因子得分函数的系数,由该表可以得出因子得分函数:

F1=0.346XI+0.258X2+0.323X3+0.284X4+0.059X5-0.068X6

F2=-0.075X1-0.432X2+0.167X3-0.126X4+0.74X5-0.041X6

F3=-0.049X1-0.064X2+0.137X3+0.042X4-0.06X5+0.976X6

代人成长性系数G=45.311F1+21.310F2+16.711F3,可得样本成长性排名,见表9。

2.3结论

一般来说,成长性得分较高,也即成长性良好的企业,其业绩应该比较好,本文选用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增长率和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来反映样本企业业绩,以检验实证分析。通过取得分排名前5名、前10名、后5名、后10名,分别计算净资产收益率、净资产收益增长率、基本每股收益增长率,计算结果验证成长性得分越高,企业业绩越好,成长性越良好。计算结果见表10。

由表10可以看出,样本中有16家公司的成长性大于0,说明科技型中小企业具有成长性空间,符合该类企业自身特点,也符合我国新兴科技行业兴起和发展的背景。高成长性是我国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最主要的特点,但在起步和发展的阶段,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和传统行业企业的竞争中仍处于明显弱势,同时没有完善的国家政策和宽畅的融资途径。

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到,虽然目前科技型中小企业相对于传统市场企业普遍具有成长性,但是具体分析28家企业看到,创业板企业的成长能力还是存在很大差距。成长性最好的大华股份,成长性得分为0.4669,成长性最差的中环股份,成长性得分为0.5997。成长性得分的极值相差较大,反映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能力的不均衡性,企业自身实力存在差距。

3.提高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性的建议

3.1完善和落实优惠政策

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门槛,科技型中小企业如果没有政府的优惠政策及保护性措施的支持很难健康发展。从发达国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法律、税收、财政支持、高技术市场保护、银行贷款及价格政策等方面。我国政府也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实施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如科技部2004年10月9日《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它的实施有助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迅速成长,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优势;2007年9月1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在中关村科技园区联合推出信用贷款试点工作优惠政策,旨在帮助园区信用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在无抵押、质押物的情况下,取得商业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的问题,从而缓解中关村科技园区众多中小型科技企业贷款融资难问题。各地区和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进一步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孵化工作。要以优惠价格为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场地、设施和服务,吸引更多的科技人员到创业中心创业。

3.2改革投融资环境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遇到的便是融资难的问题,马晓霞(2006)在《高新技术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研究》一文中提出,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现行的信用等级评定体系不符合中小企业特征,导致许多中小企业不能进入银行信用评定体系或者获得的信用评价较低,因此有必要通过发展中小银行的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业务领域上,从事的是高增长、高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远高于传统行业。正因为如此,这决定了其在解决发展资金方面将面临着比其他企业更多的困难。国家和政府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策略,努力畅通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和发展。

3.3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自身技术的创新和发展,着重培养高新技术人才,研发高科技产品,并在技术产业化方面加大力度,及时将科技转变为生产力。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还应注重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增加市场竞争力。理清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决策质量,摆脱低水平重复生产、重复建设的不良倾向;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战略,在市场竞争中占领有利地位。

篇9

关键词:安阳市;自主创新;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16-02

党的十报告再次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向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尤其是挺过了金融危机之后,企业越来越感觉到企业要振兴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考察安阳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对于进一步增强安阳市中小企业竞争力,促进安阳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安阳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1.中小企业技术研发力量不断增强。安阳市中小企业技术力量日益壮大,竞争优势逐渐明显。目前,不少中小企业设立了自己的研究开发机构或重点实验室。河南凯瑞数码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最大的可录类光盘生产和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2011年“河南凯瑞股份有限公司光盘测试中心”顺利获得国家认可,成为中国目前光盘行业中第一家,也是行业中唯一一家由企业自主建立的国家认可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中棉种业科技公司为主体,依托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全国组建了8家控股公司和4个生态育种实验站,是全国彩棉技术的创新源和产业化形成地。尤其是安阳高新区充分发挥了平台和载体的优势,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到全市的48%,全区80%以上的限上企业组建了自主的研发中心。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率达到8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中小企业获得科技三项经费支持的项目数量不断增加,中小企业科技优势进一步显现。

2.自主创新助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作用日益凸显。2012年9月7日,安阳市由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持完成了二倍体棉花—雷蒙德氏棉的全基因组草图,标志着我市在棉花基因组学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他们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8%以上。该所的科研成果在棉花种子领域稳居全国龙头地位,他们培育的“中杂”已成为中国棉种驰名品牌,推广面积占到全国植棉面积的三分之一。自主创新全方位助推我市粮食持续稳产、增产,有力支撑河南粮食总产实现十连增。素有“豫北粮仓”之美誉的滑县,粮食总产连续二十一年保持全省第一,小麦产量全国第一。由高新科技支撑的中原大粮仓,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骄人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我市农业科技创新的丰硕成果。

3.自主创新为新型工业化发展增添强劲动力。传统优势产业逐步突破技术瓶颈转型升级。比如今年3月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低温低电压铝电解新技术在河南中孚实业林州市林丰铝电公司顺利通过验收,每吨铝直流电耗降幅达10.7%,这项技术突破使中国的电解铝技术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积极发展多类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安阳锻压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被评选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它的数控锻压设备产业化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锻造业快速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成为我市中小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我市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发展的中坚力量。当前,无论是创造过辉煌历史的传统优势产业,还是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自主创新,都迸发出了极其强劲的发展活力,已经成为优化调整全市经济结构的主力军。

二、安阳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存在的突出问题

1.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安阳市大部分企业研发投入很少,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研发机构。安阳市中小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创新的投入产出特点导致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由于创新需要大量投入,周期长,而投入又不能很快得到相应回报,创新必然影响企业的即期利润。第二,受“小富即安”思想影响,许多中小企业安于现状,不求进一步发展,导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第三,市场不完善使自主创新存在较高机会成本,弱化了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有的企业辛辛苦苦靠技术自主创新,但资产规模扩张很慢,而与他们根本不能相比的企业,通过经营房地产等,一下子产值规模就超过百亿元,企业盈利也好。

2.自主创新风险太大。发展高技术产业面临很大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技术流失风险等,一旦创新失败,就蒙受巨大损失,甚至破产,因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创新恐惧症”。与自主创新相比,模仿则成本低、效益好。因为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创新企业开发的新产品很快就被其他企业模仿,享受高额利润的时间极短。正是由于创新具有高风险,中小企业对开发新技术望而生畏,有人甚至认为“不创新慢慢死,一旦创新就快速死”。

3.自主创新人才短缺。自主创新的主体是具有创新活力和创新技术的人才,没有人才,创新只能是纸上谈兵。安阳市中小企业普遍欠缺专业技术人才。调查显示,企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比例在20%以上的中小企业不到20%,平均受教育年限在高中以上的企业仅占全部企业的18%。中国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具有极高的不稳定性,中小企业偏小的企业规模和较少的教育培训等障碍,导致创新人才严重缺乏,即使有了人才也极可能流失。我市许多中小企业都是个体私营企业,普遍重薪金轻保障,重使用轻培养,不少老板明确表示,需要的就是“拿过来就能用的人才”,不愿投资培训做“赔本买卖”。由于缺乏技术人才,无法进行创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必然低下。

4.自主创新融资太难。中小企业创新融资渠道单一。政府科技投入多向高等院校和政府所属的科研院所倾斜,投入到企业的很少,而投入到中小企业的则更少。中小企业大多由于资信不完善,从银行获取贷款相当困难,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的机会也很小。一方面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空缺,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和债券发行普遍受限制,最终导致中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通到的资金微乎其微。另一方面通过向银行和担保机构贷款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需求也非常有限。由于大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操作成本较高,银行获得中小企业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企业的5~8倍,所以四大国有银行不愿意放贷给中小企业。同时,中小企业自身信用约束机制不完善、生存周期不长,也给银行信贷带来较高风险。

三、提高安阳市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一要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市场环境。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完善促进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政策法规,引导开展合法、公平、有序竞争。引导中小型科技企业完善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二是除国家统一规定的有关优惠政策外,安阳应在地方政府权力范围内进一步对中小企业进行的科技创新活动给予税收优惠,资金倾斜,增加科技拨款投入,对企业和产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予以重奖。

2.建立技术引进机制。要充分发挥安阳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载体作用,适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要支持中小企业高薪聘请国内外顶尖研发人员或专家顾问,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补贴。政府部门应创造条件引进跨国公司或国内知名企业在安阳建立研发中心或实验室,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安阳,在发展主导业务的同时,引导中小企业使用配套技术扩大生产,有效承接东南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链的传递。要引导安阳的中小企业与国内外大型公司组建产业联盟,进行联合生产,建立稳定产业链条。

3.创新融资平台。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要创新融资平台,开辟多元化融资渠道。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安阳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注册成立了安阳嘉融创业服务有限公司,并由财政拿出担保金3 000万元,与中信银行安阳分行合作建立了小企业“种子基金”金融服务平台。通过“种子基金”融资的综合成本较低,在担保方式上更灵活。“种子基金”被看作是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而进行的有益探索。但仅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还不能满足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要重构为创新服务的金融体系,推进中小企业走进创业板市场,从根本上改变高技术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创业板市场既是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龙门”,又是高新技术企业创业的“摇篮”。各级政府要提高创新基金的资助强度,扩大资助范围,加强地方财政对创新基金的投入,对中小企业创新活动予以扶持。

4.建设企业孵化网络。要继续强化安阳高新技术开发区孵化器功能,为中小型科技企业和项目发展提供良好的培育环境。现在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18.6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40家,累计孵化项目275个,其中国家专利项目86项,为企业搭建了专利成果转化平台和快速制造服务平台。要鼓励有条件的区、县级市和创业园区建立区域性企业孵化器,支持高等院校和大型企业集团创办企业孵化中心,逐步形成覆盖全市、功能互补、信息共享的多层次科技企业孵化网络。建设覆盖全市的高科技信息网络系统,促进安阳与国内外的科技信息交流。逐步建立完善技术市场体系,重点建设和完善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知识产权事务所、技术咨询服务中介机构,形成综合服务网络体系。

5.完善技术创新体系。要逐步完善中国农业科学院安阳棉花研究、安阳工学院及国内外科研单位等公用技术研发平台的运作机制,要逐步实现市场化运作。安阳高新区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建设的华中科技园,获得全省唯一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荣誉称号。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技术研发平台优势,选取若干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产生一批对中小企业发展具有明显带动作用、有核心竞争力的拳头产品。同时鼓励科研单位与中小企业采取联合出资、共同委托等方式开展合作研发,或采取合建开放实验室或区域性研究中心等方式,比如鑫盛机床与清华大学、中科院、西安交大等科研院校合作开发新产品。逐步引导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1] 安阳日报,2013-04.

篇10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对策

一、风险投资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必要性分析

(一)风险投资可以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资金支持

传统投资大多具有固定的偿还期限,投资可行性的论证重点都是财务指标的分析,侧重投资于技术成熟的企业以此来规避风险。传统投资的投资者将资金投入企业的时间一般是确定的一次支付或定期支付,要求在确定的期限内获得回报,期间并不参与被投资产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而风险投资则不同,它是一种中长期的权益性投资,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创建和新产品的研发。风险投资的投资人根据被投资企业的发展情况决定分阶段追加投资,对被投资企业的考查要求是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创新性以及创业家的素质能力。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产业,是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特性的产业,R&D资金的高投入是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特征。

2009年我国R&D经费为5820.1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70%,比2008年增长0.23个百分点。为了维持技术领先的优势,企业必须不断的增加研发投入,而传统投资无法满足高新技术产业对资金的需求,这时风险投资能够缓和高技术产业初期对资金的需求。2009年6月,奇瑞公司完成了上市之前的最后一笔融资,金额高达29亿元,创造了中国最高融资额的新纪录。在这次融资中,华融资产管理公司、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融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鼎晖股权投资权利(天津)有限公司等国内投资机构都对奇瑞的这融资活动提供了资金支持,奇瑞汽车发言人金弋波表示,这次融得的资金主要用于新能源项目、重卡项目和正在筹建当中的轿车四厂项目。该项风险投资缓和了高科技风险企业对资金的强烈需求,有利于科研成果转换率的提高,从而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风险投资可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

高新技术要应用与社会化的大生产大致要经历实验室成果、中间放大实验和产业化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大约为1:10:100。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资金问题,风险投资不仅对高新技术企业注资,同时也提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加速了高新技术企业由弱变强的发展速度。风险市场的建立,可以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进行资本供给,从而提高技术成果的转化效率,促进产业化的形成。风险投资通常将资金投资于技术前沿,例如风险投资对微电子、生物制药等行业的介入,直接加速了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并促成了这些产业的辉煌。在提供资本的同时,风险投资专家会向企业输入技术、管理能智力支持,帮助产业化进程的加速。

(三)风险投资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在现实生活中,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往往是最缺乏资金的项目,这种“逆向选择”问题使得资源在配置上存在效率问题。在进行风险投资之前,企业会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减少了将资金使用的盲目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再把资金投入给企业之后,投资人会跟踪风险投资的去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再次,高新技术产业的高回报性也会吸引社会闲散资金,将手中的资本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最后,政府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与政府相结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资金供给渠道,实现资本的再次增值。我国经济在2009年的金融危机中受到了严重的冲击,通信电信产业的风险投资为7.95亿元,其金额仅占全年投资总额的2.52%,但是电信产业在综合资费水平下降的情况下,主营业务仍然具有增长态势,全年主营业务收入高达8424亿元。因此,大力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投资,对引导社会资金来支持R&D,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活动,保证国民经济能够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对策

(一)加强政府对风险投资的扶持作用

1.建立完善法律体系

金融活动的有效运行离不开健全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通过立法来规范风险投资的产权交易行为。目前我国风险投资还处于“婴幼儿”时期,很多法律、法规的出现,都是滞后于风险投资的实践活动,造成了风险投资活动中出现问题后,风险投资领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立法空白,这制约了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从国际经验来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风险投资的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高新技术产业蕴藏大量的先进技术,要正确处理技术产权入股问题,同时也要使产业成果得到充分的法律保护。其次是通过《公司法》等法律体系完善企业制度,对高新技术企业设立的资金、人数、出资形式等的限制根据具体国情适当放宽。最后是有关风险投资公司和风险投资基金的相关法律。这是风险投资操作的指南和依据。美国《中小企业投资法》的实施对没过风险投资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国可借鉴发达国家关于风险投资的立法,加快《风险投资法》、《风险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做到风险投资的有法可依,以此来促使我国风险投资的良性发展。

2.对风险投资进行税收优惠

优惠的税收政策对风险投资具有刺激作用。政府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减免风险投资收益的所得税。美国作为风险投资最大的受益国,在早期风险投资发展的时期,将所得税税率从1978年的49%降到1982年的20%,其税收政策上的大手笔刺激了风险投资的发展。2007年国务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8年《企业所得税法》同步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税率降低到15%。虽然我国目前已经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但是优惠幅度还需扩大。税收优惠要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的“助推器”一样。首先,为了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将税后所得进行高新技术产业的在投资,可以对企业的二次投资降低所得税税率或投资退税,将税收优惠的重心向鼓励高新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倾斜。其次,风险投资所选择的高新技术产业是高技术含量产业,其设备更新速度快,对加速折旧等方面也需要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最后,对风险投资者在股权转让时的印花税予以减等措施都会有助于风险投资者的积极性,刺激更多的风险资本的投入。

3.政府角色的重新界定。

在硅谷创立的初期阶段,有1/4的订单来自于政府,政府在资金与商品销售等方面给与的支持能够正面的增强风险投资产业化的力度,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成功提供坚实的保障。我国风险市场的早期发展中,政府资金就发挥着主导作用。国家资本的直接介入可弥补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初期,私人资本、企业资本在投资回报率要求无法满足投资目的以及商业贷款因缺乏盈利性而难以提供融资的情况下,对高新技术产业化进行支持。但是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与风险投资公司的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矛盾,并且政府在风险投资中的双重身份不能对风险资本市场进行有效监督。因此,政府应从“幕前角色”像“幕后角色”转变,由直接投资者变成间接投资者。

(二)拓宽风险投资的来源渠道

坚实的资金基础是风险投资稳步发展的保证。发达国家的风险投资主要有:养老基金、实体企业、保险公司、私人资金、研究机构、商业银行等。我国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是政府财政和商业银行,为了实现风险资本市场的两性健康发展,我国应建立以市场为中心的风险资本市场,优化投资主体结构,建立起多主体多元化、结构层次化的风险投资市场。著名学者成思危提出“支持而不控制,引导而不干涉”的方针。首先,养老基金的合理使用。据中国风险投资统计年鉴显示,我国政府在风险投资的主体地位已经呈现下降趋势。根据《201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布》,我国2010年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为13420元,总支出为10555亿元,盈余2865亿元。合理利用基本养老基金,使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R&D活动中资金的一剂补血良药,实现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其次,放宽对各种风险投资机构的限制,对外国风险投资的进入进行引导。根据《2010中国风险投资年鉴》,截止2009年年底,在1708.22亿元的风险资本中,有19.28%的资金来自海外,但是与2008年相比则是明显减少。放宽对商业银行、保险公司以及证券公司等拥有大量资本的上市公司对风险投资的限制。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退出渠道

风险投的目的不在于长期的持有股权,而是未来所有者权益的变现。风险投资的运作过程具有周期性,依次是投资――发展――退出――再投资。退出渠道是否通畅对于风险投资能否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际常规做法是建立二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发行股票提供场所帮助风行投资顺利退出,如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NASDAQ)、新加坡的赛斯达克(SESDAQ)等。我国2010年共发生退出交易388笔,与2009年相比有大幅提高。全年157家风险投资所支持的企业IPO涉及退出交易有331比,股权转让方式发生20笔退出交易,回购方式退出交易1笔。从境内方面来看,全年有119家风险投资的238笔交易退市;从境外方面来看,全年有38家风险投资的93笔交易退市,基本实现了退出渠道的畅通,但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资本自由进退的需求。

为此,首先要完善我国的二板市场。二板市场的高风险与高收益特性使得对二板市场的发行交易制度、监管制度等都需要严格的法律规范。我国的二板市场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还不成熟,2009年证监会《首次公开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我国风险投资的二板市场有法可依。在发展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同时积极利用海外二班市场的“低门槛”效应,争取在海外上市的机会,实现风险资本的效应最优化。其次,健全完善产权交易市场。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二板市场,但是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不成熟,并且所有的风险投资不可能都在二板市场上市,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产权交易市场能更好的促进风险投资的发展。

(四)培养高素质的风险投资管理人才

风险投资是一项灵感与经验结合的项目投资。作为风险投资人,除了要具备基本的资本条件外,还应是金融、保险和企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首先,要建立有效地激励机制,吸引高级人才投身风险投资事业。知识经济最贵的是人才,人力资本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有效地激励体制能够推动风险投资人才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从而实现价值最大化。其次,要走出国门,加强与国外风险投资的合作。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对业务骨干进行培训,学习发达国家经验,努力培养本国的风险投资专家。有能力的中国留学生也是弥补我国风险投资市场人才匮乏的一种有效途径。最后,风险投资人才流动机制建设。实现人类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风险投资人才的流动以及升迁提供良好的环境,能更好地促进人才队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中国风险投资统计年鉴[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0.

[3]龙勇,张合,刘珂.风险资本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特殊关系[J].科技管理研究,2009(4).

[4]赵绚丽.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3).

[5]王凤秋,冯瑞.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风险投资的必要性和策略[J].2006(19).

[6]张凯.我国创业风险投资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09(12).

[7]梁平,兰建勇.经济纵横[J].风险投资业的政府角色分析及国外经验,2005(12).

[8]任海峙.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业的若干思考[J].会计之友,2010(8).

[9]龚国光.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再思考[J].中国科技投资,2010(12).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