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沉降观测规定范文

时间:2024-03-22 16:2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设工程沉降观测规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设工程沉降观测规定

篇1

摘要: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和承重支撑体系安全监测工作,探讨高支模施工监测技术。

关键词:高支模;沉降观测;沉降监测点;监测周期;监测频率;报警值

中图分类号:K862 文献标识码:A1概述

广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和承重支撑体系安全监测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级市)建设局,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市政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站,各有关单位:为切实加强危险性较大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和承重支撑体系(下称“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管理,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的实施细则的通知》(粤建质〔2011〕13号)等文件的规定:

①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应明确高支模施工监测内容,如监测参数(关键部位或薄弱部位的水平位移、模板沉降、立杆轴力和杆件倾角等)、参数的预警和报警值、监测的起始和终止时间、超限响应措施等。对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的高支模施工方案专家论证;

②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监测单位对危险性较大的高支模进行预压监测和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的安全监测;

③高支模施工前监测单位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编制高支模监测方案,监测方案经业主、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项目总监审核签字确认后实施,并留存在现场备查;

2工程实例

2.1高支模概况

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广东省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层高超过4.5m,需按高支撑模板系统有关规定进行施工;搭设高度8m或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线荷载超过15KN/m,集中荷载超过10KN/m2及以上,需按高大支撑模板系统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并进行专家论证。

某总部基地-基础裙楼工程,占地面积34148.90,地下室最底层的建筑面积约2.45万,裙楼及地下室部分的建筑面积为145030。裙楼建筑层数为地下室4层、地上3层(局部4层),框架-剪力墙、核心筒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裙楼顶标高为18.200/+22.700m。

本工程的“梁板”模板支撑系统拟定采用落地“盘扣(轮扣)式钢管”支架支撑体系和落地式“扣件钢管”支架支撑体系。按照高支模的有关高度规定,净高度大于4.50m的模板系统属于高支模施工安装范围,净高度小于4.50m的模板系统属于普通常规模板施工范围。

据上所述:地下-4层~地上+3层均属于高支模施工范围。

拟定地下室-3层和-2层楼的梁板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落地“盘扣(轮扣)式钢管”支架支撑体系,其轮扣式钢管立杆为φ48×3mm、长度1.8m,水平杆φ48×3mm、长度0.55m,配套底座顶托;拟定地下室-1层至地上+3层(局部4层)楼梁板的模板支撑系统采用落地式“扣件钢管”支架支撑体系,钢管规格φ48×3mm、配套扣件及配套底座顶托。

本文对A塔办公楼大堂高支模施工为例,其在轴线(14~23)×(A~B)区域的标高为±0.000~+18.200m,其顶部+4层楼的梁板标高为+18.200m,梁板砼为C40,其梁的最大截面尺寸为400×850,板厚度120~150mm,支模基础为首层楼板(标高为±0.000),梁最大跨度为11m,支模层高度为18.20m。A塔办公楼大堂和车道的搭设高度超过8m,-3层楼板和+4层楼板有少部分梁的的截面尺寸有达到或超过700×1000,属于危险性较大的高支模体系。

2.2监测目的

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一段时间内,由于受压可能发生一定沉降和位移。A塔办公楼大堂高支模主要受压构件为钢立柱,监测对象以钢立柱支顶沉降为主,实时反映高支模支撑系统的变化情况,指导施工,预防事故发生。在高大模板支撑系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一般以支顶沉降观测为主,本文主要论述高支模的沉降观测。

3监测方案

3.1沉降基准点埋设及引测

在施工范围以外,受施工影响较小且稳定的地方,埋设方法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埋设。因高支模监测周期较短,可忽略基准点的自由沉降影响,场外基准点布置一个即可。根据高支模施工现场内实际情况在离施工区域20~50m内布置1~3个高程传递点,可选择牢固的柱体或墙体进行布设,具置和个数根据高支模监测的需要而定。布设方法可使用25mm钢筋或爆炸螺丝钻孔植入柱体或墙体。

进行高支模监测前,应从场外基准点按照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引测,确定工作高程传递点稳定后,再进行高支模的沉降观测,引测应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按照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各项限差规定如表1、表2。

3.2沉降监测点选定、布设和观测

沉降监测点一般选定在截面较大的大梁中部,且为汇交梁受力较大支撑顶部。根据本工程A塔办公楼大堂高支模的受力结构和现场情况,主要将沉降观测点布置于钢立柱支顶处,具体布置如下图1:

为了方便在地面设站观测,可将监测点从支顶垂直引向地面,本文给出二种方法:①在钢立柱支顶上用短钢管或钢筋横向引出,再从其上垂直引下一长钢管(上端固定于横引的钢筋或钢管上,钢管底部要有左右前后限幅20mm内的限位措施),作为沉降观测的母体,并在钢管上贴上观测刻度标签;②从支顶横引的钢筋或钢管上挂钢尺垂直吊重物垂吊,直接对垂吊的钢尺进行观测(利用钢尺需进行尺长改正)。本工程实例采用方法②的引测方法。

观测方法:沉降观测前对基准点进行引测校验,确定其高程传递点稳定可靠后,进行沉降观测。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选定观测设站位置并做好标识,固定观测路线及监测点的观测顺序,组成附和或闭合水准路线。按照二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各项限差规定如上表1、表2。

3.3数据处理

现场沉降观测完成后,立即进行严密平差并计算沉降监测数据,并将当次沉降监测数据与初始监测数据比较,将观测结果报业主和监理,沉降达到10mm,停止施工,采取加固措施处理。监测任务完成后整理监测数据,编制高支模监测报告。

3.4监测周期和频率

监测周期从模板架设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起,至混凝土浇筑后七天时终止。

监测频率:模板架设完成后,混凝土浇筑前观测2次作为初始数据。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隔30min观测一次,并与初始值对比,得出沉降量,浇筑完成后,每隔1h观测一次,在浇筑完成后连续观测12h。然后每天观测一次,至混凝土达到7d强度为止。如果期间发生异常,需加密监测。

3.5沉降监测预警值及报警值和监测仪器

沉降量预警值:10mm;沉降量报警值:12mm。

监测仪器:LeicaWILDNA2水准仪(0.5mm/km),必须经检定合格。

4安全保护

为确保观测人员的人身安全,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观测人员在地面上设站观测时,不得靠近和停留在作业层下方,只能在场外观测。为此沉降观测的母体除设置足够的照明外,还需在母体上记出标尺,以方便场外读数。

参考文献

[1]GB12897-2006,《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S].国家标准.

篇2

[关键字] 沉降观测;水准点;观测点;曲线图。

Abstract:this paper conducts a detailed introduction to the third party settlement observation during build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and carries on a detailed technological analysis on it according to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keyword:settlement observation; benchmark; observation points; curve.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引言

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等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需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的高层建筑等建筑工程类型进行第三方沉降观测,而各地的质量监督机构也将沉降(变形)观测资料作为竣工验收及备案的必备资料,未按要求进行沉降(变形)观测的,不得组织竣工验收。可见,沉降观测工作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水准点、观测点、沉降观测方法和技术要求、案例分析等方面结合实际工作经验详细阐述了沉降观测从布点到观测的一整套工作方法。

2 水准点

沉降观测其观测原理就是通过与高程参照物(即水准点)的对比,进而推算沉降量。若水准点在高程方面的稳定性不高,那么其沉降观测成果必然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水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关键,它的埋设质量直接决定沉降观测的成败。在水准点的布设和测量工作中,我们应把握以下原则:

2.1水准点的布设数量不应少于3个。一来可以根据观测点和水准点的位置灵活的安排观测路线;二是水准点在需要的时候可以起到互相检核的作用;另外万一个别水准点在监测过程中受到了破坏,足够数量的水准点可以起到备用的作用了。

2.2水准点且应设置在变形区域以外、位置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如基岩、原状土,也可选择布设在已沉降稳定的大型桩基础建筑物上。

2.3水准点与邻近建筑物的距离应大于建筑基础最大宽度的2倍,标石埋深应大于邻近建筑基础的深度。

2.4在水准点的型式上,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可选用不同的标石。基岩上可使用基岩水准基点标石,原状土可使用混凝土基本水准标石,稳固的建筑物上可使用墙上水准标志,若周边地质条件差,则可使用深埋钢管水准基点标石。

2.5水准点的测量设备宜使用DS1或者是DSZ1型以上高精度水准仪;测量精度级别不应低于沉降观测的精度级别。

2.6水准点初始值的测量工作应待埋设的标石稳定后再进行,为提高其精度,应至少观测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值。

2.7水准点埋设完成以后,受施工、气候、自身沉降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时间推移,其高程数值必定会产生变化,为满足沉降观测的需要,应制定复测计划。水准点初始阶段可2个月复测一次,点位稳定后可每季度或每半年复测一次。在沉降观测的计算中应使用最近一次的复测结果。

3沉降观测标志

3.1观测点的基本要求:标志一般要求应能防腐防锈,因此材质应使用不锈钢;为便于立尺,标志立尺部位应加工成半球形或有明显的突出点;标志直径不应小于φ18,直径大的钢筋其刚性好、硬度大,能抵抗一般的碰撞而不变形,能为后续的沉降观测减少误差。

3.2观测点标志型式:沉降观测的对象不同,使用的观测标志亦有所不同。在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中,目前使用较多的是七字型标志、直杆式标志和隐藏式标志,标志型式详见下图:

图3.2.1 七字型观测点 图3.2.2 直杆式观测点 图3.2.3 隐藏式观测点

3.3观测点的选择使用

七字型观测点标志和直杆式观测点标志目前应用得最为普通,而隐藏式观测点标志主要用于对外观要求较高的建筑物,套筒可以预埋在墙体里面,观测时才将观测用的螺栓部分安装上去。

4 观测点的布设

4.1布设位置: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的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结构特点,因此点位宜选设在下列位置:

1)建筑物的四个大转角、核心筒四周及沿外墙每10~20米处或每隔2~3跟基柱上;

2)高低层建筑、新旧建筑、纵横墙等交接处的两侧;

3)建筑裂缝、后浇带和沉降缝两侧、基础埋深相差悬殊处、人工地基与天然地基接壤处、不同结构的分界处及挖填方分界处等。

4.2布设楼层的选择:过去观测标志大多布设在建筑物首层,现在新建的很多高层建筑物都建有地下室,所以亦可将观测点布设在负一层地下室,选择地下室有以下优点:首先是安全,地下室属于基础工程,完成时间最早,且有顶板的遮盖,不受地面建筑施工的影响,因此安全性高;其次是观测秩序好,地下室建成以后,除了基柱以外,没有其它物件(如建筑材料、架子、器械等)的遮挡,因此有充足的空间选择观测路线,执行起来亦很从容。但地下室也有其固有的缺点,主要是光线不足,地面水准点与地下室观测点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高差,最后就是蚊虫多。

4.3布设方法:根据现实情形,观测标志有两种布设方法:方法一是在首层基柱浇灌混凝土时一并埋设观测点。方法二就是待墙柱模板拆卸后,再使用冲击钻钻孔安装,安装时辅以树脂胶加固。

4.4布设观测点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应和施工方进行充分的沟通,及时掌握施工进度,以免延误布设时机;

2)观测点的布设应与观测路线结合起来,将观测点布设在朝向观测路线一侧,以便于观测,提高工作效率;

3)观测点留在墙柱外面的长度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cm左右。

4.5观测标志的保护:由于沉降观测工作是一项高精度的测量工作,因此不能忽视保护工作,保护措施有涂抹防锈漆,进行明显标示,安装保护盒,加强建筑施工方的保护教育和管理工作。

5 沉降观测

5.1观测方法:自水准点出发,水准路线经过所有观测点后闭合或符合至水准点,如此为完成了观测的外业工作。观测时可视项目的基准点分布、观测点分布等具体情况选择闭合水准路线或是符合水准路线。

5.2水准观测的有关技术要求

表5.2.1精度指标和适用范围

注:表中视线高度为下丝读书。

表5.2.3限差规定(mm)

注:表中n为测站数。

5.3“五定”原则:为提高观测成果的精度,沉降观测自始自终应遵循“五定”原则,即沉降监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的执行能减少观测时产生的误差,使观测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使观测结果更真实、准确。

5.4观测频率

篇3

软弱地基的处理在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而强夯地基加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软弱地基的处理[1],并取得显著效果.强夯地基加固技术又称动力固结法,是一种新的压密地基土的处理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反复将重锤提到一定高度,使其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冲击能量和震动能量,迫使土体孔隙压缩,从而提高地基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以改善地基性能.现以某住宅工程为例,将这一技术的应用情况加以介绍. 1 项目概况 1.1 地形地貌 该工程位于某居住小区东侧,建筑场地比较平坦开阔,地面高程68.73~79.14m,地面高差10.41m,主要由人工填土堆积;该地貌单元为山前倾斜平原,由粉质粘土、黄粘土等组成,基底板岩上部为杂填土. 1.2 地质构成 (1)素填土,黄褐色,以黏土和板岩的碎屑、块碎石为主,少部分石英岩混合堆积而成.上部粘土含量较高,块碎石为中等微风化的混合花岗岩,粒径一般为40~150mm,最大达0.5m,棱角状,较均匀,平均厚度为5m;(2)硬杂质孔隙由粉土充填,其状态一般为可塑,上部局部见有硬塑,层厚1.9~5.8m;(3)强风化混合花岗岩. 2 地基设计技术要求 根据工程建设的设计要求,该工程场地土的设计指标为:(1)强夯后地基土承载力代表值fak,基底至基底深度6.0m为fak=220kPa;6.0m以下为fak=180kPa;有效影响深度达到7.0m.(2)强夯加固后楼基不均匀沉降应控制在规定要求范围内,保证楼基稳定. 3 强夯地基加固施工工艺设计 3.1 有效加固深度

强夯地基加固有效加固深度应根据现场试夯、现场地质条件和工程设计要求确定,正确选用强夯锤重M和落距h,以满足所需土层厚度H,施工时可参考表1[2]选用指标:目前我国工程实践中,对于粗颗粒土单位夯击能通常选1 000~3 000kN•m2,细颗粒土单位夯击能通常选1 500~4 000kN•m2,故本工程采用单点夯击能2000kN•m(200×10)。 3.2 强夯处理范围 强夯处理范围为基础外缘外延5m. 3.3 强夯施工 强夯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进行.场地每次回填土料控制在1m以内,经平整场地后,继续回填土料,并简单碾压,然后进行强夯.夯点的布置为梅花形布点,点间距4.0m;要求点夯三遍,夯击能2 000kN•m,采用隔行隔点跳打法,满夯一遍.收锤标准为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50mm[3],夯坑周围地面不发生过大的隆起. 4 夯后地基质量检测 圆锥动力触探(DPT)是对地基土进行岩土工程评价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该方法利用锥探头打入土中[4],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锤击数判别土层的变化,以确定土的工程性质.具有设备简单,测试简便,且快速、经济、连续等优点,可较精确测定地基土的承载力及变形模量.故采用重型(N63.5)动力触探试验方法,对强夯后地基土进行检测,检测数量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确定.本工程共设8个检测孔,具体工作情况和测试结果分别见表2、表3.根据检测数据并结合以往工程经验,经综合分析确定,强夯后的地基土承载力代表值fak为:基底至基底下6m达到240kPa,基底6m以下可达180kPa,完全满足工程设计要求.通过对岩土层进行原位测试,根据地基土变形模量的计算公式E0=4.48 N0.755463.5,可求出地基土的变形模量[5],公式中的N63. 5用修正击 数N代替,由此可得:基底6m处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24.25MPa;6m以下地基土的变形模量E0=18.86MPa,满足要求.5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结果强夯地基检测合格后,便开始进行基础和主体施工,每施工一层进行一次观测,至工程完工后结束观测.根据《建筑物沉降观测方法》(DGJ32/J10-2006)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应布置在能全面反映建筑物地基变形特征的点位[6],所以选每栋楼的四角作为观测点,观测数据整理见表4.

从表4中数据可得出:(1)各栋房屋的总沉降量很小,相对沉降量均满足国家规范规定的允许值;(2)各栋房屋后期沉降速率都小于0.04mm/d,符合国家建筑物沉降稳定的要求.该工程于2011年11月竣工,经建设单位委托有关部门对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检测表明:该地基经强夯加固处理后,土体密实度明显提高,承载力及密实度均能够满足设计要求. 6 结论 通过对地基土的强夯加固处理,使土体有效固结,减少孔隙比,降低含水量,加快地基土的前期固结沉量,提高地基承载力,加固后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达到要求的220kPa以上.

篇4

关键词:客运专线; 投资; 影响;控制

中图分类号:F83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铁路客运专线为新型快速铁路不同于其他普通铁路, 在投资控制方面对建设各方均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种种原因,在客运专线建设过程中, 部分项目设计确定的工程造价与实际偏差较大。下面笔者, 探讨分析影响客运专线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

大临工程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铁路客运专线大临工程与普通铁路大临工程相比发生了质的变化, 而目前客运专线大临工程设计深度不够, 仅能达到便道多长、材料厂几个等等; 大临工程的设计概算编制精度不高, 只按指标估算金额, 这些都造成大临工程对实际工程造价影响较大。影响大临工程造价变化的主要因素体现在施工便道、混凝土集中拌合站、现场预制梁场等方面。

1.施工便道

根据《铁路工程概(预) 算编制办法》(铁建管[ 1998] 115号文及铁建设[ 2006] 113号文), 施工便道主要指通往隧道、大桥及各种生产场(厂)所的引入线。该定义未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艺性要求的“沿正线纵向基本平行、宽度4~ 5 m 的设备、物流贯通便道”纳入其中。

2.混凝土集中拌合站

为了确保高性能混凝土质量, 各客运专线目前均要求对混凝土进行集中拌合。混凝土集中拌合需要增加大型混凝土集中拌合站。

3.现场预制梁场

现场预制梁场是铁路客运专线争论最大、对投资影响最大的焦点问题之一。原初步设计概算编制是按照梁场规模大小估列建设费用的, 但实际上, 梁场建设费用受征地拆迁、场区地基状况、梁场设计及布置、建设工期等因素影响很大。而每个梁场情况各异, 很难用统一的经济指标去衡量。因此,在初步设计时要想准确确定梁场投资, 首先就必须对全线梁场进行整体规划, 将每一个梁场具体“定位”, 然后再把每一个梁场作为“构筑物”进行单独设计, 最后再根据设计情况计算并确定投资。

4.其他影响因素

除以上几个方面以外, 影响客运专线投资的其他大临工程还有整体式声屏障预制场、双块式轨枕预制场、双块式轨枕现场集中存放场等。

技术标准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技术标准变化对客运专线工程造价影响最大。技术标准的变化涉及到图纸标准的变化、客运专线材质要求的变化、工艺标准的提高等方面。

1.梁图技术标准变化

铁路客运专线在初步设计概算编制时, 梁图采用一个设计标准, 但客运专线开工后, 客运专线大量使用的设计图纸进行了相应修改,

2.高性能混凝土

根据铁建设函[ 2007] 1212号《关于印发〈铁路工程高性能混凝土暂行配合比用料〉等补充定额标准的通知》, 由于高性能混凝土拌合时间增加, 平均增加工机费约12 元/m3。另外, 高性能混凝土使用的砂石料均需水洗, 由此增加的费用在初步设计概算中没有考虑进去。

3.桥梁工程变形观测

铁路客运专线桥梁工程变形观测指标主要以墩台基础沉降和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变形为主。为了满足无砟轨道铺设要求的沉降技术标准, 客运专线制定了沉降观测实施细则, 该细则要求桥梁墩台沉降观测点布置在墩顶、墩身或承台上, 每个墩、台设置4个测点。施工现场测点预埋件(定制)材料费每套为30元, 每个测点按照6个月观测期、每周观测一次计算, 每个测点沉降观测费用达1 200元。另

4.路基AB组填料

为了保证路基填料质量, 确保工后沉降不超标,客运专线就路基AB 组填料的材质、级配等作出了具体的要求: 采用碎石类土作为AB组填料的,要求填料中的粗颗粒的母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15 MPa, 且不易风化, 不易软化( 软化系数\0. 75) , 最大粒径控制在60mm以内, 大于20mm 的颗粒含量宜控制在25% ~ 45% , 小于0. 075 mm 的细粒含量不宜大于15% , 且最好是低液限粉土或低液限粉质黏土。但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时, 已考虑的路基填料费用与客运专线路基填料质量标准要求不匹配, 概算中路基AB 组填料单价按直接开挖山皮土石、运输考虑, 然后增加2. 3 元/m3 小解费用计列。

政策性调整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客运专线桥梁工程用地界调整

桥梁工程永久性用地宽度, 根据铁道部2006年3月份《关于印发〈客运专线铁路建设用地宽度暂行规定〉的通知》规定, 由原来招标时的23 m 缩减到18 m。个别路改桥变更设计变化较大的标段, 桥梁工程红线用地界限按照新的用地政策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客运专线永久性征地总量虽然减少, 但却给施工过程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如个别房屋距离红线仅0. 5 m 也不拆迁; 线路穿过城区形成/狭长0地段, 两侧被房屋所夹, 施工机械设备根本没有作业空间; 有的深基坑开挖放坡超出/红线0用地界限等等。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 征地拆迁及其费用由地方政府负责, 为了减少费用支出, 地方政府严格按照“红线”勘界, 施工过程中增加了邻近“红线”房屋的震动评估及赔偿、临时用地及拆迁等工作内容和相关费用。减少铁路用地界限宽度, 本来是国家节约土地的一项利好政策, 但还需要施工单位处理好一系列的问题, 绝不能减少了建设成本, 却加大了施工成本。

2.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增加

根据《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 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管理暂行办法> 的通知》(财企[ 2006] 478号), 从2007年1月1日起, 铁路建筑施工企业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的1. 5% 计提安全费用, 并且将安全费用列入工程造价中, 按照“企业提取、政府督管、确保需要、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由于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初步设计概算编制和批复较早, 初步设计概算中没有包括由于此项国家政策性调整增加的费用, 另外铁建设[ 2007 ] 139 号《关于执行〈高危行业安全生产费用财务暂行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只是对“113号文”进行了说明, 对原来的其他编制办法如何执行没有加以说明。

3.临时用地价格增长过快

土地是国家不可再生资源, 为了保护土地, 自2007年开始国家土地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 建设工程用地价格明显上涨。

材料价格上涨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

1. 地材价格上涨

客运专线初步设计概算地材调查价格为当时水平, 工程自开工以后地材价格一直在上升。地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受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标准要求的限制, 合格的地材产地有限; 二是随着燃油价格的增长, 地材价格也在同步上升,; 三是地材供应涉及地方经济、治安、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一般由地方政府成立地材供应总站, 在其领导和管理下, 由地材总站统一组织供货, 地材价格没有竞争性。

2.主要外来料价格上涨

受国家基本建设大环境的影响, 铁路客运专线的水泥、钢材等外来料价格自2006年以来一直处于上涨趋势, 尤其是进入2007年以后钢材价格直线上升。

结束语:

影响铁路客运专线工程造价的因素很多, 这就需要在项目开工之前充分预测考虑, 也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分析、认真把握对待, 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更好地把铁路客运专线的投资控制工作做好。

篇5

关键词: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材料

1 施工流程

1、施工准备

组织放线公司放线,出具放线报告,双方签字。设计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开工报告、施工组织设计等报批。

2、砂岩换填

施工方要编制换填专项施工方案并报批。加强换填的压实度控制、标高复测。

3、管桩施工

施工方要编制应力释放孔、塔吊专项施工方案并报批。静压管桩是压力值与桩长双控;锤击管桩是贯入度与桩长双控。前期要做好试桩检测,确定压力值与贯入度。监理公司要做到“一桩一检”。桩基施工完后要复核所有桩位,绘制桩基竣工平面图。

4、土方开挖

地基验槽(五方责任主体验收)、土方工程量签证。加强管桩的成品保护、观测,防止扰动。土方开挖后,通知白蚁防治部门进场喷洒药水。复核土方开挖后标高,确保垫层施工的厚度与平整度。加强基坑支护的位移观测,确保基坑支护的安全。 做好第一次沉降观测工作。

5、扎基础钢筋

业主方组织防雷部门验收。

6、浇注混凝土

施工方要编制大体积混凝土浇注专项施工方案并报批。

7、基础分部验收:

业主方组织五方责任主体、人防、质监部门验收。验收前要通知检测部门做好基础分部的实体检测。

8、扎地下室钢筋

施工方要编制人防专项施工方案、地下室满堂脚手架施工方案并报批。业主方组织人防验收。

9、浇注地下室混凝土

加强后浇带、施工缝接头的处理、止水带做法的质量控制。编制地下室防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报批。做好地下室墙板防水材料检测以及防水分项工程的验收。加强砼养护。

10、主体结构施工

施工方编制外架专项施工方案并报批。业主方组织墙改办、散装水泥相关部门验收。做好沉降观测工作。组织检测部门做好实体检测工作。组织五方责任主体、人防、质监部门进行主体分部验收。完成房屋面积测绘工作。组织综合管线(给排水、强电、有线、宽带、监控、电话、天然气)等相关部门召开协调会,并汇总后由主体设计院统筹设计。安全上重点检查外脚手架连墙点及竹笆铺设情况、垂直运输机械、临时电等。加强砼养护。各楼层轴线、标高、垂直度复核。冬雨季及夏季施工专项方案报批。

11、装饰工程施工

做好沉降观测工作。外墙保温的检测。外墙砖的抗拔试验。屋面工程的蓄水试验。避雷检测。门窗的检测试验。安装工程的管道检测试验。设备调试。电梯安装调试。电梯口地面标高控制。做好沉降观测工作。安全上重点检查外脚手架连墙点及竹笆铺设情况、垂直运输机械、临时电等。外墙面堵洞要带浆,防止外墙渗漏。

12、室外工程施工

景观绿化、亮化图纸报审。综合管线协调施工。做好沉降观测工作。路基环刀试验。

13、竣工验收

组织五方责任主体、人防、质监部门验收。

14、综合验收

组织规划、消防、环保、园林、防雷、五方责任主体、质检等部门验收。办理验收备案手续。资料入档。竣工决算。

2 房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的类型以及样式较多,规模较大,施工过程也比较繁琐,几乎都是高空作业。施工中经常受到天气的影响,并且有许多复杂的工序,工序的配合,这些施工过程都需要加强管理,从而能保证施工正常有序的进行,不仅保证了质量要求,还能提高工作效率并且有效的降低建筑施工成本。

管理工作与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是相互关联的,并且可以决定企业经营效益,企业信誉是企业存亡问题。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具备优良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同时又需要有企业的技术力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来支撑和发展实施。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新技术的不断出现,所承担的工程可能在结构上就更为复杂,在功能上更为特殊,在装修上更为新颖,从而促使了生产技术水平必须不断提高,技术装备也必须更为先进,而技术管理上也要求更高,所以施工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三、施工管理措施

1.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项目管理应当在工程任务书下达之后立即将工程计划的成本、利润详细计算,项目在公司计划成本的指导下完成质量目标、工期目标。施工项目工程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有利于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从体质上保证了工程质量。工程技术部,在公司预算的成本下,针对不同工程的特点应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施工协调并配合的完成此项工程。在项目施工前,公司教育室对各工种进行必须的培训,培训即包括技能也包括文明施工细则的培训,从而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对公司制度贯彻的连续性及准确性。公司的质量管理部门,准要负责工程质量施工检查验收工作,应对工程项目进行不定期检查,从体质上保证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

2.施工人员的管理措施

质量管理是一项集经济、法律和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所以必须管理好团队的良好素质,人员的素质是工程质量的管理基础,是工程质量好坏的决定性因素。施工人员应当有质量第一,服务精神以及精湛的技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按照我国规定质量规定进行施工。

3.施工材料的管理措施

工程材料的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成本,是工程建设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工程材料决定工程的质量,如果没有高品质的材料就没有优质的工程项目。想要保证工程优质,必须要把握住采购问题。

①选择采购员,由于我国市场鱼龙混杂,常常会出现吃回扣这种现象应该选择那些相对诚实守信并且爱岗敬业的专业人员来担任,并且通过学习和培训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以及材料的鉴定水平,以便他们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同时降低材料的成本。

②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广泛调查,全面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持有国家认证许可证,并且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商或厂家采购。如果去自由市场采购,应选购有产品合格证、厂址下落,在社会上有信誉的产品。这样不仅可以控制材料的质量问题,又可以降低材料成本。

为了材料的安全与否,一定要把好关,要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3 结语

在施工方式的选择上,我们必须以增强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应用性和先进性为原则,进行优化设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我们不仅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的管理水平,还要依靠各个专业人员本身的职业素养和施工的水平,一般施工过程都是靠各个技术人员和工人的配合工作。工程施工质量是决定工程最终成败优劣的关键,在施工阶段中,我们要制定完善的详细的符合质量标准的目标,并且通过各种合法合理的手段和途径,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过程乃至全方位的管理,把施工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使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得到真正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吴思斌.质量管理的发展与通信企业质量管理简述[J].移动通信.2014(19)

[2]于翔瑜,于茗馨.浅谈项目建设中的质量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3(33)

[3]余荣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9)

篇6

【关键词】抛石挤淤;软基;静力载荷

目前,抛石挤淤工法在防波堤、港口建设工程中应用较多,结合淤泥定向爆破及强夯等手段能加大处理强度及挤淤深度。但该方法应用于公路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并不多见。本文采用了钻孔、地质雷达联合静力载荷试验及现场监测等试验手段检测了抛石挤淤法在某省道公路软基处治效果,结果表明基于抛石挤淤的浅层置换法具备良好的处治效果,值得在其他地区公路软土地基中因地制宜地予以采用和推广。

一、工程概况

成峰公路( S315) 东起成安县城,沿线经成安县、磁县、马头生态工业园区,至终点峰峰,全长 43.95 km,其中成安县城至 107 国道杏园互通段于 2000 年改建为二级公路,路段长度为 20.76 km; 107 国道杏园互通区峰峰段已于 2001年改建为一级公路,路段长度为 20.76 km。成峰公路是邯郸市“五纵五横”公路网规划的五横之一,是邯郸南部东西方向交通主干线之一。本项目是省道成峰公路( S315) 的重要路段,横跨成安、磁县、马头生态工业园区。全线采用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路线全长 8.595 km。设计速度 80 km/h,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4.5 m,过村路段30.5 m,填方路基边坡1∶1.5,填方高度 1.1 ~ 7.091 m。设计荷载公路 - Ⅰ级,其他技术指标采用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 - 2003) 中规定值。

二、抛石挤淤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要点

实施抛石挤淤的施工方法,首先在施工组织设计阶段要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严格结合现场,观察软土地基软土层厚度、现场石料是否丰富、周边施工环境能否满足爆炸施工要求等等。在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要结合高速公路的技术指标进行设计[1]。例如,差异沉降允许值、沉降坡差允许值、沉降控制标准等指标。在抛石挤淤施工过程中,首先应保证各部门的相互沟通。因为抛石挤淤一般采用爆炸方式进行,所以在施工前期准备阶段要与公安、环保等部门进行沟通商榷。同时要积极向土地管理部门、地质部门所要相应地质资料。其次,要选择有丰富经验的测量团队,良好的测量定位是保证抛石挤淤施工成败的关键。进入施工阶段,第一步要在施工位置放置抛填石料。利用施工现场周围丰富石料中强度不小于20 MPa的石料进行现场堆积,高度为 4 ~ 7 m。第二步,在做好抛填石料之后对场地进行平整处理。并在石料淤泥处布置炮眼。第三步,放置装药器。第四步,置入炸药,导火索等设备。第五步,通过注水注沙的方式提升固定整个起爆网络,并将起爆网络连接起来。第六步,对施工现场进行警戒,可通过公安系统进行警戒。第七步,起爆。第八步,测量爆炸面,总结爆炸结果,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与设计预期。

注意事项。

(1) 抛填石料阶段,对于石料堆砌高度要尽可能满足4 ~ 7 m并保证越高越好。

(2) 在布置炮孔过程中,要检测淤泥中是否存在石块。并且注意结合方案设置正确炮孔直径深度等指标。

(3) 在连接起爆网络时,应采取先进的高速高能起爆装置。

(4) 起爆过程和警戒过程一定要多巡视,确认危险区域内没有人员、重要机械、重要资料等再进行起爆工作[2]。

(5) 在整个过程中做好装置防水工作。在爆炸抛石挤淤工程完毕后,相关工作人员要确定现场安全性。然后解除警戒,通过测量人员对爆炸现场进行分析测量,得出详细数据,确认爆炸抛石挤淤工作是否成功。

三、抛石挤淤的质量检测

(一)体积平衡法

体积平衡法在实际工程中常用每 20 m 设置一个横断面进行爆前、爆后横断面测量,通过测量数据估算抛填自重下沉断面大小[3]。在对横断面测量工作中,规定每 2 m 测一点标高。根据所得数据绘出断面图。体积平衡法所利用公式为:

A = ( D + S + S1) ・L

其中: A 为本次循环置换数量; D 为爆前爆后断面差; S 为补抛断面; S1

为抛填自重下沉断面; L 为长度:

N = n・V

其中: N 为实际抛填石料数量; n 为总车数; v 为每车石料体积。

(二)钻孔探测法

在目前工程领域,对抛石挤淤法质量检测工作中,最为可靠最为直观的一种方法就是钻孔探测法。此方法通过在目标区域内打孔,直观呈现出抛填体厚度、混合土层厚度、剩余淤泥土层厚度等直观指标来检测抛石挤淤法的质量是否达到工程要求。

(三) 物探法

利用较为先进的物理探测方式对抛石挤淤施工质量进行检测。这种方法一般采用高频电磁波或者核磁共振等高科技物理探测手段,确定下部构成。通过绘制图谱来反映出工程对地质改良效果是否达到工程要求[4]。但是这种方法由于设备需求较高、专业人员短缺、资金投入较大、精度不够等一系列问题,目前这种方法仅限于工程量巨大的工程。

四、加固分析与质量控制

(一)加固措施

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首先应考虑的两个问题是路堤稳定性和路堤的沉降,跨越沟渠软基地段路堤在自重和车辆荷载的作用下,由地基局部剪切变形而引起的不均匀沉降较为多见。公路软基处理方法较多,一般有表层处理法(包括砂垫层、反压护道、土工布及土工格栅等土工聚物处治)、换填法(包括开挖换填透水性较好的材料如砂砾、碎石钢渣等、抛石挤淤)、重压法(包括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以及真空预压加堆载预压法)、强夯法、垂直排水固结法(包括利用套管法及水冲成孔法以及螺旋钻成孔法进行的砂井法、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等) 以及旋喷桩、粒料桩和生石灰桩等[5]。为了保证软土地基能正常承载,达到设计要求并发挥其使用功能,正确的加固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二)质量控制

软基开挖、基坑清理后,在回填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做好回填前的人员、机械等准备工作,做到清底、回填、碾压一次成型。石块分层回填松铺厚度必须控制在 40cm 以内,压

实前要注意使砂砾及泥土等细骨料填满石块间空隙并确定当天施工作业段石头泥的填筑应填至地下水位以上。当软基处理完毕后方可进行路基的正常填筑,严格监理程序每道工序必须经现场监理人员检验并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施工;同时设立沉降观测点,做好软基施工段沉降观测。

结束语:综上所述,由于目前在理论上仍有一些问题不够成熟,如强夯的一些参数与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之间对应关系如何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蒋芳超,凌四,曾冬平.爆炸抛石挤淤处理公路软基的施工与质量控制[J].公路与汽运,2011,(5):67-68.

[2]王迎春,项颖,周坚.高速公路不同软基处理方式间过渡问题的探讨[J].科技通报,2013(22):17-19.

[3]肖滨.公路软基处理新技术―爆炸抛石挤淤[J].公路工程,2012,32(6)127-129.

篇7

【关键词】现浇箱梁,碗扣式,满堂支架

中图分类号:S605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现浇箱梁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优劣的首要前提,现浇箱梁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技术的保证不仅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而且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利益。

二、现浇箱梁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的介绍

满堂支架法作为现浇箱梁施工中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避免施下质量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要严格控制施工程序,抓好实施控制,确保施工令过程的安令生产。目前城市建设工程中,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法是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施工方法在整个现浇箱梁施工中,满堂支架的施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基础性的下艺环节支架的稳定性、支架的强度、支架地基承载力、芝架压载试验数据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因此,对城市轨道现浇箱梁满堂支架法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的探讨有其必要性。总而言之,满堂支架施工作为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环节,必须要对施工中各个环节加以科学处理,合恩工安全与质量。

三、支架施工

1、支架基础处理方案

现场检测原状土承载能力,根据施工荷载确定原状土是否能够满足承载力要求,不满足时采用碾压处理,必要时进行换填碾压。因基坑及泥浆池回填时没经过碾压,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在重新碾压时易发生弹簧现象,故要求将该部分回填土重新挖出晾晒,掺白灰分层夯实,顶面用压路机碾压然后测地基承载力达到承载力要求为准。

2、支架静载试验

箱梁支架静载试验逐跨进行。支架预压应在箱梁底、侧模安装后定位前进行。在填铺灰土并碾压后的地基上铺设10cm厚砼垫层,达到强度后在垫层上按设计钢管间距安装支架。支架完成后,进行支架预压,在钢管上下两端做观测点观测其沉降量,通过预压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量,掌握弹性变形量、支架基础的沉降沉降量及稳定期所需时间等指标,以指导施工。各测点的回弹,分别计算出支架徐性变形值和非弹性变形值以及支架基础沉降值作为箱梁支架预抬参考。根据静载实验结果确定第一孔现浇梁预拱度值并推算出其它孔的预拱度值并进行测量放样。预拱度设置按跨中值最大,梁端值为零,沿梁纵向其余处按抛物线设置。支架在荷载试验完成并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实体施工。在箱梁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灌注进行沉降观测,根据实际观测结果对原先推算结果进行复核,如果与实际有误差,根据实测结果进行调整计算,以指导其余联箱梁混凝土施工。

3、支架拆除

支架在梁体砼强度达到100%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严格从两侧翼缘向桥中线方向逐排进行拆除。由于跨中是正弯距,拆除支架时,应从跨中向墩柱方向松动支架,然后按照相同的顺序拆除脚手架。剪刀撑随架子拆除的高度随着拆除,不能先把剪刀撑全部拆除,以免在拆除过程中支架失稳造成事故。

4、支架搭设防电、避雷措施

(一)、防电措施钢管支架在架设的使用期间要严防与带电体接触

否则应在架设和使用期间断电或拆除电源,如不能拆除,应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钢管支架应作接地处理,设一接地极;夜间施工照明线通过钢管时,电线应与钢管隔离,有条件时应使用低压照明。

(二)、避雷措施

避雷针:设在架体四角的钢管脚手立杆上,高度不小于 1m,可采用直径为 25*32mm,壁厚不小于 3mm 的镀锌钢管;接地极:按支架连续长度不超过 50m 设置一处,埋入地下最高点应在地面以下不浅于 50cm,埋接地极时,应将新填土夯实,接地极不得埋在干燥土层中。垂直接地极可用长度为 1.5*2.5m,直径为 25*50mm 的钢管,壁厚不小于 2.5mm;接地线:优先采用直径 8mm 以上的圆钢或厚度不小于 4mm 的扁钢,接地线之间采用搭接焊或螺栓连接,搭接长度35d,应保证接触可靠。

5、支架预压

从支架发生垮塌的事故分析来看,有很多事故是发生在加载过程中,因此对超载预压应进行严格控制,应特别注意不能集中堆载,所有预压材料应按加载要求直接放置到加载部位,防止堆载集中而超过支架承载能力造成垮塌。

6、应急处置措施

施工过程中发现支架变形过大时,人员应立即撤离,并对支架进行观测,待变形稳定后对支架上的荷载进行逐步、均衡卸载,最后对支架进行加固或拆除处理。已发生的多起事故的教训,告诉我们应急处置措施必须首先确保人的安全,然后才是支架的处理。

7、安全控制

施工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规定,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做好安全控制工作。成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编制完善紧急情况应急预案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做好操作及管理人员的专项安全培训,确保施工人员,以及所建桥梁的安全。

四、现浇箱梁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技术

1、对桥梁碗扣式满堂支架地基处理措施的探究

在桥梁碗扣式满堂支架地基的处理,在桥梁施工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首先我们应该对支架处的地理位置加以调查,对基坑、泥浆地、局部凸显出加以确切标注,然后测定高度,绘出平面图。在支架地基的具体处理过程中,我们应当建立良好的排水设施,并根据周围地势将地基地面处理成不小于百分之五的横坡,而地基处理高度应当最少高出地面20厘米,宽度处理箱梁范围外不应当小于1米,保证处理好的地基不受到施工用水、雨水等的影响。而对于泥浆地、水塘的处理来说,应当将施工区的泥浆、淤泥清理干净,保证露出原状土层,而后通过素土分层回填到原地面,具体回填过程应当用振动压路机压实,具体压实度不应当小于90%,如果遇到“弹簧”现象,应当随时准备跟换填土。在地基压实之后,应当对地基表面进行硬化处理,具体来说,首先就是对地基表面高于30厘米范围进行高于百分之五掺灰处理,之后对灰土表面进行高于10厘米的混凝土处理,混凝土的标准必须把握好,其标号不应当低于20号。

2、对桥梁碗扣式满堂支架安装措施的探究

首先应当对满堂支架平面、立面的布置加以确定,在此基础上列出构架用量表。第二进行底座的安放,底座的安放必须符合这样的条件,立杆位置处应当放置立杆垫木,具体标准:厚度高于10厘米,宽度高于15厘米,当然也可以采用监理工程师批准使用的其他材料,比如说槽钢。垫木放置应当底部无悬空,放置平整。而底座垫木都应当准确的放置在定位线上。

具体来说,立杆的垂直误差应当控制在5厘米以内。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进行剪力撑的布设,具体来说,支架高度大于1.5倍的投影宽时候,在中间跟四周应当设置剪力撑。横桥向间距应当为4米半,纵桥向布设剪力撑间距也应当为4米半,支架施工中剪力撑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中批复的数量和间距均匀对称布置。剪力撑的布设宜采用钢管搭建,搭建长度应当高于1米,同时高于两个连接扣件,地面跟斜杆的倾角应当设在45度到60度中间。具体支架安装我们必须注意的是,外径51mm的钢管跟外径48mm的不可以混合使用。而且支架的安装必须按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跟支架使用说明书严格进行,未经检验的杆件严禁使用。

4、对桥梁碗扣式满堂支架预压跟沉降观测措施的探究

在支架安装之后,为了更好的检测支架和地基的稳定性,为了更好的消除地基的非弹性变形,为了有利于桥面线型的控制,我们有必要对支架进行预压跟观测。对于支架预压来说,应当对现浇梁自重的百分之五十、一百、一百二十分别加以预压加载。加载作业应当严格按照吊装的安全规定进行,如果是采用沙袋进行预压时候,必须注意沙袋的堆放齐整,沙袋的砂砾数量相等,如果是降雨之后,应当对工地进行及时的巡视,力求及时排除隐患。而对于支架沉降的观测来说,观测方法必须有效可靠,我们应当在地基跟地板上同时设置沉降观测的观测点,为支架本身的非弹性变形跟地基的非弹性变形进行区别,为支架稳定性的判断提供依据。对于观测点知设置,每个断面横向至少应当设置三个,应当将其设在支点位置的1米位置、四分之一处、二分之一处。具体观测分为卸载后、压载前、压载完三个阶段进行。

五、结束语

从实践出发对当前现浇箱梁碗扣式满堂支架施工等相关知识,进行了粗略的分析和研究。综上分析,技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科学的方法,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彦辉.碗扣式满堂支架在现浇混凝土连续箱梁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标准化,2010

篇8

关键词: 施工监理 房屋保修

一、监理依据和工作重点

1、工程保修监理依据。工程保修是指工程质量保修,监理应依据《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深圳市施工监理规程》、《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设计文件、工程质量验评标准进行。为了确保保修及时保证质量施工合同还应规定工程质量的保修金额(一般为工程总造价的5%)和保修金的预留与支付方法以及保修金的利率。经过业主方与承包商协商,也可以签订专项工程保修合同。

2、关于工程保修期的计算。关于工程的保修期限应依据监理单位与业主方签订的《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业主与承包商签订的《施工合同》文件中规定的期限。监理合同中规定的是监理业务期限,目前一般保修期监理定为1年,而施工合同规定的是承包商对工程负责报修的期限,但必须符合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六章建设工程质量保修的规定。故施工合同规定除屋面防水工程等为5年,其余部分工程保修期定为2年。

3、保修阶段的监理工作重点应根据具体工程对象和工程使用状况确定。笔者认为以下内容应列为监理重点:

①对应进行沉降观测的建筑物,应关注其观测成果和观测方法、技术要求以及是否已沉降稳定,如发现异常情况,应通知设计和质监部门进行分析研究处理;

②对工程质量问题和质量缺陷进行调查,重点是楼地面、墙面、天棚以及门窗工程;

③调查屋面、浴厕间、外墙面防水效果;

④给水管及排水管有无渗漏以及卫生洁具使用状况。

二、监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1、工程进入保修阶段,承包商已撤离现场,而监理单位则应根据工程项目大小(可以不设项目监理机构)宜在参加该项目施工阶段监理工作的监理人员中保留必要的人员。

2、监理人员要渔业主方密切联系,关注工程使用状况是否正常,随时听取用户意见。同时,与有关承包商保持电话联系,并且要求承包商指定一名联系人。

3、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时,督促承包商向业主方提交《质量保修书》,其内容为具体保修项目,期限以及有关承诺。

4、组织承包商对工程使用情况进行质量回访,一般每半年进行一次为宜。并在气候突然变化(台风、冬季低温)如台风暴雨过后组织使用单位进行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按单位工程进行登记。

5、在工程保修期1年即将到期的前1-2个月,由监理人员组织业主方以及承包商共同对工程进行全面目测检查。发现的问题及需要维修的内容按单位工程列表登记。

6、监理人员对用户反馈的意见和以上质量回访与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与缺陷发现的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并确定质量缺陷的事实和责任。比较严重的质量缺陷应由监理人员组织业主、设计人员和承包商共同研究确定原因。关键是要确定该工程质量缺陷是否在正常使用条件下产生的。因为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工程存在的质量缺陷均应由承包商负责,无条件保修。监理人员及时发出《工程维修通知书》要求承包商在接到通知书十日内派人进行维修。比较重大的质量缺陷,如基础不均匀沉降和屋面、地下室渗漏等质量问题要求责任方提出缺陷的处理方案,经过监理、设计人员、业主方共同审批后,由监理人员监督实施处理。

7、承包商若不能按监理人员要求及时进行维修,监理人员应书面通知业主,可由业主委托其他承包商完成。(同时,监理人员要与原承包商沟通)。其维修处理发生的费用依据施工合同规定在质量保修保证金中扣除。

8、当监理合同约定的工程保修期监理业务过期后,承包商应按施工合同和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仍需对工程继续履行质量保修义务。

三、关于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问题的几点认识:

1、国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十条规定: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建设工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一)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笔者发现目前设计施工图纸文件中,均未有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说明。据国家《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的3类普通房屋和建筑物,其设计年限为50年,并明确工程是在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的前提下才能满足的条件。

2、在保修阶段监理工作中发现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并移交使用单位后,有的使用单位擅自改变设计使用功能,即出现工程的非正常使用条件,增加了结构的活荷载甚至破坏了屋面和外墙面防水功能等情况。举例说明:

①楼层办公室改为档案资料室,宿舍改为文具仓库;

②屋面上加设太阳能热水器,电视等无线接收设备,屋面和外墙面设置大型广告牌;

③室内进行二次装修扩门拆墙,改变水、电管线;

④屋面天沟灰尘和生活垃圾堆积,天沟流水不畅,个别水落堵塞等。

监理人员一旦发现上述情况,即应书面通知业主或使用单位,并提出处理意见,引起重视。

3、关于地基基础和主体结构分部保修如何实施,缺乏具体配套措施,不好操作。因保修期为50年,是人生的大半辈子。岁月沧桑,人事沉浮,50年后去哪里找承包商和责任人?又如何分清责任工程是否属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笔者认为实施这条不大现实。

四、几点体会和建议:

1、监理单位把工作重点和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监理工作中,无疑是正确的。只有在施工阶段对工程质量进行有效的、严格的控制,不留人和质量隐患,使工程竣工每一分部质量均达到设计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同时满足用户的使用功能要求,使业主放心使用。实践证明,施工阶段监理工作越到位,保修监理工作量就会大大减少。

2、当房屋建筑工程投入使用过程中,由于荷载对结构构建产生时间效应和构件在温度和湿度变化中以及地基的沉降等原因会产生变形。同时,在建筑物协调变形过程中会产生次应力的不利影响。(当然,在正常设计、正常施工以及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以上结构、构件不会发生超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质量问题。)故工程在使用一阶段后,会出现这样、那样质量小问题是正常的,也是难免的。所以说工程质量保修是必要的,即使竣工验收质量达到优良等级的工程也不例外。

3、监理单位对保修阶段也要像施工阶段监理那样重视,就像工业产品售后服务那样,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搞好保修阶段监理工作,也是监理单位提高资信度保持监理行业形象,创监理品牌的重要方面。

篇9

关键词:风电建设EPC管理 设计管理 招标管理 征地模式施工管理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the international fashion EPC contract project 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 to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control as the main line, in practice experiences, embodies the EPC projects contracted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standardization and high-quality goods thought.

Keywords: wind power construction EPC management design management mode of the bidding management land expropria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 工程概述:

凯迪平陆风口风电场地处山西省平陆县境内。是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公司投资兴建的一座大型风力发电场。

平陆凯迪风电一期工程2009年11月10日全面开工建设,2010年11月20日并网发电,其间包括设备进场道路的施工;组装平台的施工;接入系统(11.6公里)110KV线路的施工;场内(26.8公里)35KV线路的施工;升压站土建、电气和调试施工;风机基础、安装和调试施工;箱变基础、安装和调试施工。

平陆凯迪风电二期工程2010年9月8日开工建设,到 2012年12月31号,历经建设周期15个月。建设任务基本全部完成。

平陆凯迪风电一期、二期工程几乎全分布在村庄里,经过平陆凯迪风电一期、二期的艰苦建设,我项目公司认为分布在村庄内的风电建设在以下方面需要引起注意。

一、设计阶段

1、设计阶段场内35kv线路终端塔,箱变,风机基础出线端布置问题。风机基础出线端,箱变基础位置和35kv集电线路终端塔始终应保持在一条线。平陆凯迪风电基础设计就存在不对照的现象,并且风机基础,箱变基础线路预埋管分段预埋,造成施工单位在风机基础和箱变之间多次开挖。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设计院划分专业不同,各自只负责自己专业范围的事情,而且都是在办公室内完成设计,与现场实际情况不了解。这就造成施工现场出现浪费地埋电缆和增加以后电缆穿管和运行检修的难度。建议:加强对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核和设计单位图纸会审的组织审核,要求风机基础施工和箱变基础施工同时进行,风机基础与箱变基础之间电缆预埋管不要间断,同时预埋。

2、风机基础0米标高的确定。所有风机基础0米标高一定要高于风机周围自然地面30公分以上,这样有利于今后风机的运行和维护。这里存在设计院的基础设计和地形测量专业的相互配合问题。好多设计院地形测量专业不认真负责,自然地面标高不准确,导致了设计出现问题。造成施工完成后,风机基础出现大坑,容易积水,影响风机基础的稳定性。建议:1、现场加强图纸会审管理,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2、加强监理公司对测量放线复测结果的审核。

3、风机基础沉降观测点的设置。每个设计院都是为了美观,设计的沉降观测点按照火电厂的要求设计完成的,我们都知道,风电场处在空旷的位置,如果按照以前的设计进行设计和施工,很容易被社会人员破坏或偷走(由于沉降观测点都是黄铜制成),建议采用直接预埋在风机基础内的方式,确保沉降观测点今后的使用和安全。

4、风机组装平台设计缺少水保措施。施工图纸必须全面,符合现场实际情况,不留死角。对于风机布置在山区的风电场,特别是组装平台位置,要有水保措施,并明确弃土位置,山水排放方法和措施,确保工程完工之后不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5、风机微观选址问题。风机选址涉及到环评事宜,山西省规定风机位置距离村庄500米或以上的距离,避免噪音污染,环评不能通过,因此在风机微观选址的时候就要引起高度重视。

二、招标阶段

1、施工标段划分尽量少。由于风电施工范围非常大,如果标段过多,造成各个单位合同接口较多,如果合同规定又不那么详实的话,施工单位之间就会扯皮。例如在风电一期工程中,施工现场有甘肃四建,江苏一建,湖北地矿,山西弘桥,世纪新盛等多达5家单位。这种状况造成项目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协调、监督和管理难度大。过程管理控制不善,引起很多不必要费用的发生。在吸取了一期风电建设经验教训后,平陆凯迪风电二期工程共划分了三个标段:第一个标段,全场土建施工一个标段,包括设备进场道路、组织平台、风机基础、箱变基础和升压站内所有土建施工任务;第二个标段,所有风机安装工作;第三个标段,场内线路施工调试、升压站电气安装和单体调试。

建议:集团公司今后在风电建设工程标段划分时可以分为三个标段:第一、将临时道路、组装平台,风机安装划分到一个标段;第二、升压站内所有土建施工分为一个标段;第三、场内线路施工调试、升压站电气安装和单体调试。

三、土地征用及施工阶段

1、风电项目的建设需要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平陆风电建设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采取的得力推进措施。从山西省政府到运城市政府,从运城市政府到平陆县政府,从平陆县政府到张店镇政府,从张店镇政府到各个村庄等各级政府组织都成立了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在第一时间处理风电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2、风电建设土地征用采取点征的办法。由于风电场风机及集电线路塔基分布比较广且分散的特点,国土管理部门无法每个作业点都出具红线图。故征地过程非常复杂,涉及到的事情也非常多,外部协调任务很重。面对这种局面,我们项目公司以“主动出击,不等不靠”为方针,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力量,成立了以王总为组长,于总为副组长,基建部专业施工经理,县政府协调组杨书记为组员的土地征用领导小组。为了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做好项目公司,政府部门,凯迪集团总部资源调配等工作,并组织编写了《平陆风电建设土地征用试行办法》。大家以此办法作为纲领性文件,指导征地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

建议:针对风电点征建设用地的特点,征地费用分为两部分:一是支付农民部分,二是支付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部分。建议公司将第一部分青苗补偿及土地费用以综合单价的形式承包给施工单位进行赔付。第二部分费用由项目公司配合当地土地、林业等部门出具正式的原始资料,由项目公司支付。

3、施工合同的完整性。在签订施工合同之前,一定要全面考虑施工项目和内容,考虑的越细越好,我们都有体会,在合同签订之前,咱们说什么施工单位都会答应,但在合同签订之后,我们只能用合同去管理施工单位,合同之外或模棱两可的事情,施工单位肯定与业主扯皮,比如平陆凯迪风电项目,由于风电场中风机布置范围很大,而且都是在村庄内,设备进场过程中需要的道路较宽,因此在土建或安装施工合同内一定明确道路上的附着物、障碍物(比如砍树或树枝、路上的砂堆清理等)的处理,否则在设备进场中会出现扯皮现象,导致项目公司出现被动局面,虽然是些小事,但个人认为还是明确了最好。

4、施工任务的经济性。我们都知道风电场范围比较大,风机比较分散,因此场内线路都比较长,对于风电场分布在村庄和田地的线路施工,根据平陆凯迪一期、二期施工所遇到的问题,建议场内线路施工阶段尽量安排在冬季施工,这样不但可以加快施工进度、减少各种赔偿费用,还大大减少了施工协调相关事宜,特别是场内线路的架线施工阶段。

结语:本管理总结对于那些分布在村庄的风电建设项目EPC管理,可以作为参考,结合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己项目的管理模式,避免了走同样的弯路,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

篇10

关键词: 高层房屋,施工技术,特点

1 高层房屋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层房屋的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目前,高层房屋已经遍布了我国各地,特别是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街道上面普遍都是高层房屋,因此,高层楼房在施工建设过程当中的技术方面上存在的问题很明显的表现出来。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高层房屋安全施工和建设完成以后的房屋质量造成威胁。所以,高层房屋的施工技术的改革已经成为了当今房屋建设工程的重点之一。

2 高层房屋施工技术

高层房屋在进行建设的时候会用到很多的施工技术方法,文中分别分析了混凝土施工技术、钢结构施工技术、支护技术和逆作法施工技术这四个方法,具体如下:

1)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混凝土施工工艺中,需要完成制备、供需检查、垂直运输、泵送混凝土、灌注、养护、拆模等一系列的工作。首先需要采用搅拌机,先把混凝土运往需要施工的地方,再将混凝土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合成规定中的混凝土,运用搅拌机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然后把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模拟检测,检测混合好的混凝土是否符合要求。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混凝土的运输也是一项繁琐的工作,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重量和粘性这些特性,因而需要用到起重机对混凝土进行垂直运输,之后还要用泵来输送混凝土,把混凝土铺撒在地面上,待铺平过后,还需对混凝土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出现干燥而硬化的现象,最后还要进行拆模,这样,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就完成了。

2) 钢结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经常会选择钢材,由于钢材具有韧性大、强度大、可塑性强等优点。在现阶段的高层钢材施工技术中主要采用无支撑安装法、整体提升法等。钢结构的无支撑安装法主要是运用大型的吊车机的悬挂结构作为施工过程的支撑点,不需要其他任何结构作为辅助支撑。该法的施工步骤大概分为逐层施工、零碎的构件的组装施工。该施工方法由于运用的支撑点只有一个,对工程的资费少、施工较简易。钢结构的整体提升法,该施工方法的一般步骤为: 投影面积的组装、设计提升装置、提升、结构定位。整体提升法的过程较复杂,对于施工过程的要求较高,对于结构的整体性要求很高。因此,运用该法进行钢结构施工需要十分精密而严谨的施工方案。

3) 支护技术。高层房屋的支护技术在高层房屋的建设过程当中是很重要的一项技术,支护技术可以良好的保持土地的稳定性,为高层房屋的建设带来安全。支护技术的结构一般分为钻孔灌注桩、钢板桩、冲孔灌注桩和钢筋板桩这几种结构,在运用高层房屋支护技术的时候需要对高层房屋的地质因素和基坑的大小等进行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选择支护结构来保障高层房屋的质量。

4) 逆作法施工技术。逆作法施工技术的具体做法为在高层建筑的内部对支撑的桩柱浇筑,并以基坑的支护结构作为基础从而慢慢的向地上结构施工,这个施工技术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高层房屋基坑的变形和房屋的沉降,让高层房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得到一定的保障。

3 高层房屋施工中的控制技术

现今的高层房屋在城市里得到了广泛的修建,由于高层房屋的占地面积小,能够在小面积的占地面积内供给许多人居住,对于地小人口多的地区,建设高层房屋可以缓解这个矛盾。但是,在高层房屋的修筑过程中,会存在许多的施工工程问题,如: 高层房屋的投资大、工程安全性、施工时间长等等问题。下面对高层房屋的建设工程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1) 高层房屋施工的强度控制技术。在高层房屋的施工工作中,往往会遇到许多环境方面的问题,如天气的骤变等问题,当遇到诸如此类的问题,通常会影响到施工中的建筑的混凝土的强度。在高层房屋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配制出符合该建筑的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在严格的建筑工程中,是需要对不同强度级别的混凝土进行配合比实验。进行了实验过后,强度合格的混凝土才可以运用到高层房屋的建设当中。但在混凝土的配制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混凝土的含水率、含砂量及水泥量这些物质的含量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在施工周期当中,工人还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并且要根据出现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的问题,制定出不同的养护方案,如在炎热的天气下,会遇到混凝土出现干裂的情况,工人们就得适当地给混凝土浇灌水;当在骤雨延绵的天气下,会遇到混凝土出现离散不能粘合的情况,这时工人们需要给混凝土添加适量的水泥,并适当调节混凝土的含水量,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2) 高层房屋施工中的沉降观测技术。由于高层房屋的建筑物具有高度高这一特点,因此,在高层建筑的修建过程中,需要随时对建筑物的各种设备基础进行沉降监测。对高层房屋进行有效的沉降监测,可以有效的防止高层建筑物沦陷过后带来的惨重损失,还能够防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以免在沉降时造成对附近的建筑物的破坏。在高层房屋施工中进行沉降的监测时,需要稳定被测物的沉降点、工作基准点和沉降监测时依据的基准点;监测时所用到的一切工具要稳定; 相关的监测人员要有稳定的状态; 监测时要有稳定的环境; 监测的方法等工作要稳定。由以上的监测时需要保证的工作,可以看出沉降监测这项工作是非常繁琐的,而且对各项相关的工作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因此,沉降监测的工作也是高层建筑物修建时的一大难点。

在高层房屋的修建当中,遇到的问题是非常多的,在施工时,就得针对不同的问题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这需要靠工程师们的才智以及工人们的努力,才能够解决在修建高层建筑物时的种种问题。高层房屋的高度高这一特点,使得该种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变得不容易,使得该种建筑物本身具有高风险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得非常注意该建筑物安全性的监测与防范。

结 语

高层房屋的建设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如果需要做好这项工程,那么就必需掌握高层房屋的施工技术特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高层房屋施工技术的不足,并根据这些不足提炼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另外,高层房屋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并严格按照施工技术的具体要求进行施工,以保证高层房屋在建设过程中的安全,让高层房屋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杜瑞忠,王晓虹.房屋建筑施工的常见问题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2010( 3) : 124-125.

[2] 军.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策略探讨[J]中国城市经济,2011( 17) : 322.

[3] 徐福星,傅旭青,徐剑.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控制及安全管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12) :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