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设计的相关知识范文
时间:2024-03-22 16:29: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包装设计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微平台;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包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的重要分支,随着包装材料、包装结构、包装功能的不断发展,对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提出更高要求,艺术院校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多从图书、学术文献、网站资源平台等方面来拓宽教学资源,缺乏对学习者黏度的吸引。微信平台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免费沟通工具,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整合上提供了崭新的辅助平台,更有助于提升学科教学的实效性。“微平台”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融合,将师生交互、生生交流与学习共享成果作为教学特色,增强了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学习黏度,也营造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实现了对包装设计课程教学的有利补充和扩展。
1“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作用
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应用,主要从包装设计的软件学习、包装设计结构、平面构图、色彩搭配等方面,立足学科知识内容来搭建丰富的、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如在包装产品设计中,将不同类型的包装材料特性进行资源整合,形成专门的知识体系,便于学生从中来选择和学习。同时,针对课堂教学需求,教师可以从包装设计教学内容优化上,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拓宽与延伸,学生通过微信平台来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下载、阅读和分享,从中发现疑难并进行互动沟通与交流,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从不同见解、观点的探讨中形成有效的互动环境,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同时,微信平台的应用,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实际需求,随着移动手机通信技术的普及,网络化交互平台在课程资源共享中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课件发送到微信平台上,学生可以在课下根据自我实际来学习。如对于包装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进行汇集,让学生能够从中来学习和应用。对包装设计中的表现作品创意、理念的相关资源进行传送,引导学生从中来独立思考,深化主题交流与讨论,增进包装设计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2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搭建
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主要是利用“微信平台”公众号,将与之相关的包装设计教学资源与网络课程教学资源进行对接,拓宽了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渠道,实现了与课堂教学的紧密关联。如通过构建“包装设计微课堂”、“包装设计软件”平台,利用不同包装设计资源、设计赛事、教学资料、视频再现等功能,增强学生对包装设计的学习兴趣;利用包装设计相关教学中的问题解决方案,搭建师生互动交流平台,便于学生及时从中发现问题,增强对相关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微信平台作为即时性通信工具,利用其资源传播特点,可以将包装设计教学资源进行快速传递,便于学生从中搜寻和整理,获取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源信息。以“三维建模3DSMAX”软件微信交互平台为例,根据该软件教学特色,在整合软件资源共享中,结合当前包装市场常见的设计案例资料,并从调查分析、设计思路、资源学习、设计讨论、方案写作等方面来建立资源体系,突出包装设计创意。以包装设计概念设计分析为例,一要做好设计需求的分析,特别是根据包装产品特性,来研究和深化包装设计的价值体现。二要细化包装结构设计,从概念到创新技术参数确定上,来细化包装设计的流程,突出包装设计的竞争力。如对包装设计风格的确立、对包装设计色调的确定,对包装物品特性、包装材料、包装方式、包装层次的细化,体现包装设计的合理性。三要细化包装设计方案,从方案的提出、汇总意见、优化包装设计,特别是包装外观、细节、颜色、特征等方面要素。四要做好数字建模环境,通过虚拟模型来进行设计和修改,突出对包装设计不同需求的改进与协调优化,最终确定包装设计方案。在创建包装设计教学资源共享微信平台过程中,要突出信息化及时交互优势,在借鉴传统教学设计课程资源整合网站的特色,来创建微信平台的共享性、免费性、及时性、交互性。如对于传统教学资源网站访问量不足问题,很多包装设计资源利用率不高,且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时间、精力来进行优化,缺乏教学资源的空间快速适应性与传播性。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实现对包装设计教学资源共享的同时,还能促进持续性教学服务目标的达成。利用微信开放免费的端口,将包装设计教学资源进行充分共享,并帮助学生提供教学参考与借鉴、学习,增强微信平台的教学黏度。学生能够从自主学习上,自觉参与到微信平台教学资源的访问与交流中,还能从探讨中增进知识点的学习,特别是在服务课程教学、延伸课下教学实践中,利用微信平台能够最大化的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在线服务。通过微信平台来推送包装设计教学资源,学生虽然是被动接受微信资源,但却可以从资源推送的持续性、持久性上,突出教学资源共享性,再者,利用微信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来自主学习,以多种方式的阅读来轻松地获取知识,增进对包装设计教学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另外,在微信平台朋友圈功能的应用中,可以通过转发、收藏等能够,还可以对自己关注的学习资源进行再转发、再学习,利用对不同教学资源的内容评论,来突出信息交互功能,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3微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三维空间向度
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微信平台的设计,旨在从包装知识三维向度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延伸知识阅读,优化学生关注趋向,拓宽包装设计知识维度等方面,来营造广博、开放的知识空间。对于微信平台自身的通信特色,结合学生手机移动终端,来自行建立对包装设计知识空间的关联,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学科知识认知,特别是在综合性、立体化、全方位人际关系协同中,结合不同学生对不同设计知识的不同观点,来增加知识维度的交融,从而获得更深的知识渗透与能力养成效果。
3.1实现包装设计知识性资源普适性推广向度
包装设计所涵盖的知识体系较广,而微信平台以其便捷化传播方式,受众面更广、及时性更强,加之微信服务公众号的独特展示方式,既能够突出包装设计知识点资源的整合,还能够从包装作品的设计细节,来对相关文字、图片、图例、视频等专业知识进行直观呈现,因此更具吸引力和受知度,拉近了学生对包装设计专业的情感认知和学科体验,增强了学生从知识资源的分享与交流中获得学习趣味。
3.2拓宽包装设计行业资讯的综合性宣传向度
包装设计本身具有较强的行业性特征,既有包装设计理论研究、也有包装设计行业资讯,利用微信平台,可以从包装设计的学科定位、包装行业领域资讯等资源共享中,针对不同学习者的实际来进行推送相关信息,增强学生对微信账号的学习关注度和使用黏度。如利用微信平台“裂变式”资讯推送平台,可以结合包装设计行业内的发展资讯,技术研究前沿知识、设计课程教学创新等信息进行快速、有效的传播和更新,便于学生从中了解行业现状。同时,在宣传向度上,微信平台以其共享课程的方式,对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拓宽,有效补充了课堂知识,突出了信息媒介传播优势,增进学生与行业的关联。
3.3个性化操控平台实现了包装设计资源的传承向度
微信作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创新载体,其及时性、快速回应性、个性化操控性提升了微信平台的应用深度,特别是在包装设计资源共享教学中,利用微信平台来挖掘个性化知识信息呈现方式,突出包装设计学科知识资源的共享特色,从独具创意、个性化服务方式来强化微信平台在知识构建与学习交互中的黏度。正是凭借微信平台的普遍性、快速交互性特色,才让包装设计知识得以深度挖掘与传播。当然,对于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还需要从传承设计知识的教学模式与传播方式是行,利用学生用户群的订阅和参与,拓宽朋友圈等信息传播载体,提升微信平台在包装设计课程资源共享中的服务质量。
4包装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微平台的建设理念
4.1强调微平台教学服务与课程教学资源的互补与共享
包装设计学科课程教学资源的共享,需要从多个维度来拓宽优质课程资源渠道,尤其是在共享资源建设上,要能够实现微平台资源与学科教学的互为补充。如利用微信平台来融入行业名家、名师的学术讲座资源;利用微信平台来统合同类专业优质教学视频资源;利用微信平台来丰富本校学科教学资源情境,特别是通过对国内外包装设计专业教学设计资源的融入,使其能够从资源平台化、资源系统化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同时,借助于包装设计学科专业教学资源共享微信平台,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及网站教学资源的并行发展,实现对包装设计领域行业知识、设计知识、教学资源的综合运用。
4.2强调微信平台课程资源共享的交互性建设
知识的传播与传授是两个问题,课程教学与课程资源共享也是两个问题。课堂教学多依赖于教师的组织,来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与交流,而微信平台作为独立的教学方式,其根本在于颠覆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突出了教师、学生各自的主体性。教师利用微信平台来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并进一步延伸学科教学领域,丰富微信平台课程资源的共享方式;学生利用微信平台,通过关注和自主学习,变被动知识传递为主动知识获取,尤其是在教师、学生、知识三位一体化交互过程中,教师以“教”来呈现知识,学生以“学”来参与学习,并通过三方多层次、多元化的整合,从知识资源的共享与管理中重构了课程教学资源要素,提升了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4.3实现课程教学资源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转变
以微信为载体的包装课程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学习模式的需求,尤其是在知识资源共享课程教学上,以其短小、灵活、集中、全面的知识传播模式,便于学生在线阅读、课下学习等自主选择。微信平台上,学生可以根据自我时间,自主参与到课程教学资源学习中,查找相关的课程教学背景资料,对关注的学习专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并从实时互动交流中来获得知识的学习与分享。教师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来融入课前预习资料,便于教师从微信辅助教学中来构建动态化、综合性、普遍性教学。另外,利用微信平台这一独特的学习空间,便于学生参与专题学习,增强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
作者:彭光荣 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苏弘扬,赵义泉.教师微课学习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09).
[2]程思岳.微信公众平台:网络教育平台的延伸服务[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4).
篇2
一、现代物流运输对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要求
现代物流环境要求的商品包装应该具备一些新的特征来应对商品损耗率上的趋势。那么从商品所历经的各个环节来看,运输、仓储、库存、包装、搬运、装卸、配送、流通加工等环节都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个过程中,商品的外包装结构、外包装材料,形态、内包装材料、结构、形态,以及物理上的抗压、防碎、防潮、防堆积等等因素都可以成为包装设计所遇的新问题。现代包装设计的新要求有:
(一)外包装结构和材料新要求
对于包装材料的选择和使用,现代商品流通不同于过去的任何一个时期,它没有可参考性,不能为追求控制成本而选择不适合物流运输的材质。材质的选择应慎重,还应该注意外观的形状的特征,多件商品连包形态等。
(二)内包装结构和材料新要求
外包装的材质和形状是必须谨慎和考虑的,但内部的包装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内包装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内包装中的商品,现代物流过程中保护功能显得格外重要,因商品经历的流程复杂,运输过程漫长,且转换时空过程中接触商品的人员众多,素质参差不齐,为保证商品尽可能不受损伤,我们在设计商品内包装时就应该注意更加严格测试商品内包装的结构和抗损能力,应提高抗损级别和测试强度。
(三)商品包装和物流包装的物理抗压新要求
现代物流运势往往是多件商品的同时运输,货仓式货车的运输路途中颠簸强度,以及大件物品压力都是比以往要更加增大的,且物流企业在运输过程中不可能因为某件商品而改变摆放位置,所以任何商品的包装都要增加抗压级别,已达到现代物流运转中的抗压测试最高级别,否则一旦出现出现外包装垮塌,直接影响商品的完整性,并且有可能还会导致损坏其它商品的可能性。
(四)运输包装的防碎、防潮、放堆积垮塌新要求
在传统的包装设计中,一般级别的防碎、防潮、放垮塌的商品在商品的外观上都有所体现,特别是大件商品的各种测试都应增加相对于传统运输模式的级别和强度,以防运输过程中中因为外力原因而导致商品的损坏。现代的物流运输,为节约成本,不断增加商品的堆积和挤压,以节约空间和增加堆放件数,物流运输企业往往和销售企业不是同一个商家,这样造成的各阶段对商品的损坏重视程度不一致,会导致商品的损坏程度加大。
二、现代物流环境对包装设计人才的新要求
现代的物流运输环境要求,包装设计人才须具备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只有熟悉了现代物流知识和现代电商销售模式以及商品的流转过程才能更好地设计和创新,而现代高校培养人才的模式往往是滞后于社会需要求的,这种新形势和动向,带来的是对人才培养方式中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的新要求。发展的环境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具备这种有前瞻意识的眼光和魄力,将电子商务、物流运输、创新材料等各个环节纳入包装设计人才培养的大纲中,要求学生和教师都将这种有时代特色和背景的思维纳入学习的范畴,并使创新能力成为学生的必备素养。
(一)包装设计人才需具备现代物流运输知识
现代包装设计人才应具备一定的现代物流以及运输知识,与物流运输管理相关的知识内容必须纳入现代设计人才培养的范畴,应在课程设置或者教学大纲中明确体现所辖范围,否则设计人才不能接触到现代物流管理的相关知识点,不了解商品流转的过程和环节,就谈不上所谓的创新和优化设计了。现代物流过程中商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流转包含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而网络购物时代的物流运输已经和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商家连成一体;基于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运输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效率的流动和储存、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中,如何创新优化商品的包装设计可以减少商品损耗,更大程度保护商品,并起到推广商品的品牌辨识度,是有益于促进商品销售的重要一环。具备现代物流知识体系的设计师设计,能够更加人性化设计商品包装,使之在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和促进销售、传达品牌信息;并设法解决电子商务模式下商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新动向:运输过程更长、转运次数增加、堆积层次增加、相互加压程度增加、分拣次数增加、地点转换增加等一系列问题为包装设计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二)包装设计人才需要熟悉现代电商销售模式
现今的设计人才所面对的市场,不同于传统的市场销售模式,如今的商品随着网购订单,运输转送、分拣次数都增加,并且所历经的路程与地点转换更是超过以往的传统模式销售,为到达消费者手中,商品历经高速公路、铁路、海运、航空、人工转运等等过程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这些过程,需要我们设计人去了解和掌握其特点,并根据现代各类运输的特殊性而增加商品包装的保护装置,并对包装设计内部做相应的优化处理,这种优化处理可以改善物流运输过程中损耗,并能够是商品外观完整,内部商品不受破坏。现代物流运输的特殊性,需要当今的设计人才需要更多地去了解和掌握现代商品流转的过程和各个环节,只有了解各种运输形式的不同之处才能根据这种不同,寻找新的有益于商品流转的优化设计,为现代商品包装寻找新材料、新结构、新思维,从而让包装设计的功能更加强大和完善。因此具备了解和熟悉现代电商销售模式的设计师,对电商销售行为更加清楚,也能针对销售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需求,给予更全面的解决方案,这种解决方案中,优化客户和商家对于商品流转过程中损坏的担忧,以更加优化包装设计的内部结构,提高外部防压、防堆积、防垮塌的级别,从而减小商家与消费者的忧虑。
(三)包装设计人才应更全面掌握包装技术
现代物流的运输特征导致商品流转的过程加长,这种流转过程延长、转换次数增多、人员接触量加大、搬运和中转次数更多的情况,对于设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品的包装设计包含的了内外包装的结构、包装材料、包装工艺、包装装潢等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商品的流转的过程延长,运输过程的增加带来的商品运输损耗的加大,使得现代的包装设计不得不对包装设计做出改良和优化创新。商品流转过程中,多次暴露可能经历很多的恶劣天气和运输环境,在此对于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商品的包装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现代物流运输过程的繁杂,将防水、防碎、防摔、防颠簸、防撞击、防潮、防污染等等外力因素纳入优化设计的范畴之内。要求设计人才应更加全面掌握包装材料的各种承受指数,以达到优化设计的相关数值,并使之与现代物流环境过的要求匹配和一致。现代物流环境下,对于包装工艺的选择应避免过于脆弱,设计师应谨慎选择包装工艺,尽量避免一味追求形式感而导致商品的包装脆弱不堪,应充分考虑运输过程的种种外力因素,尽量优化设计,将扁平化外包装设计、标准化外、多件组合设计包装设计等适合物流运输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包装设计以及包装工艺的选择中去,减少运输损耗。对于现代物流环境中出现的种种新动向,设计人才应快速更新知识结构,是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只有了解物流的过程,知晓商品流转的特征,才能更加具体的了解商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各种细节,为优化设计找到方向和切入点,且所有的创新设计都是基于深入了解和知晓的前提之下的,基于现代物流的种种创新包装的设计,可以解决物流运输过程中的种种包装缺陷,更加完善包装设计的材料、结构、形态、工艺等。
三、改变培养目标,创新能力应成为必备素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培养目标是建立一些专业理论基础,不具备新的电商环境业务实践中所需要的各方面素质,如何培养同时具备现代信息技术、包装技术、设计能力并同时具备物流管理流程控制能力的全方位人才,是目前我们高校的设计专业应加强和改进的地方,扩展学生知识结构、提升信息处理能力、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优化设计技巧等一系列相关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应贯彻到教学实践和课程设置中,而不是仅仅流形式和口头的表述。以电商销售模式为基准的包装设计新的要求,应加强设计人才对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和对物流运输过程的熟悉。懂电子商务的设计人才是一种复合型的高级人才,这种人才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物流运输,也熟悉包装设计的流程所以能够在创新包装设计中优化结构、材质、视觉等,除了保护商品以外并加强品牌视觉表现、结构设计人性化等特征。
四、适合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
电子商务发展、现代物流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对包装设计的更高要求使得我们包装设计人才必须具备适合现代产业发展的综合素质,否则将无法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期望。包装设计人才能综合应用电子信息技术,从现实顾客需求出发,了解物流流程,并对各种中转过程了如指掌,才能奠定人才创新的基础;而包装设计的创新包含了多个方面,思维创新、材料创新、结构创新、技术创新等系列创新活动,这些创新要求,高校设计教育就应该从招生体制、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教学大纲、艺术实践上整理规划和思考;并应该具备一定的社会前瞻性,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并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政府和是社会支持下促进“校企联合”的实施,包装设计本来就是应用型专业,结合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环境的新型设计人才,只有到现实中能为消费者才具有生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子商务是一场商务大革命,它打破了区域和国界,开辟了巨大的网上商业市场。基于现代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和消费行为,使得越来越多的商品处于被运输被物流状态,这种状态要求我们应该加强提高包装设计的要求,以更新更细更符合市场要求的设计思维来进行相关设计,而我们的包装设计人才的培养更应该是具备相关的各种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而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和输送具备现代物流知识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具有创新技术和能力的包装设计人才,这种具备行业综合素质的人才进入社会后能够解决行业所遇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并能够将创新的思维和技术运用到实际流程中去,解决损耗率,为企业和消费者减少运输流程中的忧虑。
作者:朱玲玉 单位:湖北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永胜.浅谈折叠纸盒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包装世界
[2]柳学信.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比较.中国电力教育
[3]包颖.中外物流教育的差异——中外物流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教育界,2012
篇3
关键词:包装设计;自然之美;设计应用
1产品包装设计概述
广义的包装概念涉及到了各个领域,通常我们所说的包装可以理解为日用品和工艺品的盛装容器、包裹用品及储藏搬运所需的外包装器物,即包裹和盛装物品的用具及容器。产品的包装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还是增加商品价值的一种手段,具有保护商品,给流通环节贮、运、调、销带来方便和美化商品、吸引顾客,有利于促销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包装设计开始重视古代文化与现代意识的结合,利用文化与思想带动包装设计的发展。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该包括包装结构设计、包装容器设计、图形设计、色彩设计、文字设计几个方面。产品包装设计程序其实是“对企业商品文化的解读—寻找题材要素—提炼造型符号—进行视觉整合—确定表现方式—实现设计表达”的过程。
2自然、自然元素、自然之美
词典中对自然一词的注释是:自然界;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非勉强的;事物按其内部的规律发展变化,不受外界干预,指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等。自然之美,无雕塚,洗尽研媚,浑然无迹,自然天成。自然之美是自然万物的美,是自然状态的、自然本性的、自然情感的美,即为展现自然万事万物本性的美,是一种朴素的美。本文对自然之美的研究和诠释包括形式和理念两个方面。形式上的自然之美表现为自然界的中各种元素的展现,清晨的阳光、蔚蓝的天空、浩瀚的海面、清爽的海风、动植物的生命形态、湖泊、岩石等,都是自然中美好元素的体现。理念上的自然之美表现在天然、无造作的状态。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中国从古至今的艺术对“自然之美”的崇尚源于老子、庄子的“自然”艺术风格,“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精神正是对“自然之美”在思想上具体体现。自然,最直观的理解就是自然界。自然之美,就是大自然所体现出的美,自然中的美是通过自然形式来进行传达的。中国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主张思考天地万物,推崇自然之美,在其哲学中渗透着自然之道和自然之美的思想智慧[1]。在产品包装的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产品也体现出自然韵味,力图展现自然界的美,展现人本性的美。
3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个产品的包装直接影响顾客购买心理,好的包装可以成为宣传自己以及品牌信息的一个平台,用来表示产品以及相关的品牌信息,成为吸引目标消费群体的一个载体[2]。包装可以通过色彩、文字、图像等因素,将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同时也将产品品牌特征植入消费者的观念之中,让消费者将该品牌与其他竞争品牌相区分开来。在追求绿色环保、返璞归真的今天,绿色包装设计建构在不断发展的经济技术条件之上,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相适应,与后工业社会的发展趋势相吻合[3]。所以将自然的元素、思想和产品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产品包装进行结合,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在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又为设计师在包装设计上提供思路。
4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4.1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关于自然元素、自然之美、产品包装设计的相关理论还是比较多的,朱和平在其《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中》谈到,包装设计涉及到实用性、精神性、文化性、欣赏性、实用性、创新性等特性,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提到纸质材料应该是包装设计的首选材料,自然材料应该被最大限度的运用[4]。王安霞在《产品包装设计》中提到,绿色包装设计是一种可持续性的设计,大力倡导绿色包装设计,有利于保护环境资源,也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5]。徐平在《论家具的自然之美》中提出自然之美是自然界万物的美,是自然状态的、自然本性的、自然情感的美,即为展现自然万事万物本性的美,是一种朴素的美[6]。王伟玉在《人•包装•自然——从人与自然的角度研究现代包装设计》中提到,包装、人、自然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使包装符合人们的心理感受和情感需求,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是设计师应该思考的“包装与人”之间的问题,是包装设计人性化理念的表达[7]。现代包装设计的繁荣发展不仅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创意与惊喜,同时还对其他多个领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的包装理念逐渐被运用到包装设计领域,使包装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行业应用上,目前国内饮用水品牌中,农夫山泉在新产品研发和包装设计上日渐成熟,在其产品“打奶茶”的包装设计中,产品形态设计来源宋代茶艺“点茶”中必备的茶具——茶筅。在颜色上利用抹茶和红茶冲泡出来的自然色泽,体现了强烈的自然之美。在其高端水系列包装中,采用自然纹样的设计,表达了农夫山泉对长白山和栖息其中的生灵的敬畏之情。丰番农品是一家专注于生产有机农产品,并弘扬传统东方农作文化的品牌。来自上海的融设计创作出了一款东方风味十足的米口袋。米口袋不光好看还中用,能装10公斤大米。环保、文化、简易,方便是关于这款精米包装设计的关键词。该设计采用自然中鱼的造型与图像元素,并结合中国传统中“年年有余”的祝福。在鱼鳞和鱼尾上运用米粒和麦穗的形象元素,更是突出了产品的精良品质,是自然元素的良好运用。
4.2国外相关研究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工艺美术运动以提倡反对粗制滥造的工业产品,提倡手工艺,其中就有崇尚自然的思想。“绿色自然”的艺术理念成为工艺美术运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关于自然问题,莫里斯曾写道“假如没有人类的蓄意破坏,地球上的每一个区域都有其自身之美,因此我当可断言,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分享这种自然之美,每一个勤劳、诚实的家庭都应拥有理想的住宅环境,这就是我要以艺术之名所要奔走呼号的”。拉斯金提出向自然学习,强调将观察融入到设计中去。工艺美术运动之后的新艺术运动,主张完全放弃传统装饰风格,开创全新的自然装饰风格;倡导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装饰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形态。加文•安布罗斯在《创造品牌的包转设计》中提到,包装不等于品牌,不能把产品包装局限在品牌的因素之下,包装是产品的一部分,用户可以从包装中获取对一个品牌的信心,进而产生忠诚度[9]。在国外行业应用中,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在果汁包装设计中,瓶身模仿真实水果触感肌理,猕猴桃果汁包装摸上去毛糙涩手,草莓果汁包装滑润却不平整,香蕉果汁包装透出哑光的质感,光影的过渡与真实水果无异,拿在手中宛如手握新鲜水果,以体现果汁的新鲜度。1000ACRESVODKA包装的瓶型设计,抽象的造型与玻璃材质相互衬托,树木生长的结构特征成就了经典而实用的设计作品。scanwood是丹麦最大的木制厨具制造商,该餐具以布满纹路的原生态的木头所制成,包装底部犹如树根般的设计更是呈现了原始朴素且天然的生活形态。
5自然之美在产品包装设计中运用的方法及思路
5.1自然思想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理念上,庄子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庄子的自然事物之美以精神之美见长。如“落林”取其萧瑟之精神,“杨柳”取送别之精神,“圆月”取其团圆美满之意,以意象的思想来指导包装中设计的深层含义。“道法自然”是老子的哲学思想。语出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是自然而然的自然,即“无状之状”的自然。在对禅的研究中,也与自然有着巨大的联系。禅,就是自然而然,禅与大自然同在。这些思想可以与当今社会中自然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进行结合,以自然的思想指导包装的造型、选材和设计风格,为产品的包装设计提供更深层次的寓意。比如将产品包装的重点体现在拆开包装的动作上,一个简单的动作或是触碰就能使包装轻易地打开,打开后又以一种自然、随机的状态将内容展现在人们面前,这种设计不仅在使用上十分便利,而且会给使用者带来惊喜,体现了产品包装所展现出来的自然之美。
5.2自然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在形式上,将自然中的元素按照视觉和触觉两个方面进行分类,在视觉上主要研究产品包装的形态、颜色和图形三个方面,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提取,在形态设计中结合仿生设计的相关知识,可以直接将自然的形态运用在产品的包装上,比如茶叶的包装可以采用一片叶子或是一株茶树的形态;将果汁包装的造型以水果的形象表示。这种直观造型上的传达不仅使产品品种的辨识度得到提高,从产品语意的角度上,更加清晰明了地体现了产品本身。在色彩的设计上,结合心理学的知识研究人对色彩的心理感受,分析自然界中的颜色适合用在哪种产品的包装上。比如设计一款陶瓷产品的包装,可以从陶瓷的材质进行分析。陶土是一种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黏土,所以在包装的颜色选择上可以回归原始采用灰白色作为包装的主色调。又比如皮革产品的包装盒,可以采用牛皮纸的形式,不仅和产品材质相呼应,在视觉上,淡黄色的牛皮纸本身就与生俱来地带着一种朴素沧桑的厚重感,给人一种宁静踏实稳重的感觉,符合产品的特点。在图形上结合构成理论,研究对自然中的图形的巧妙搭配,而不是简单的图案堆叠。通过归纳的方式,以美学作为基础,提炼出自然中的植物、动物、星辰、大海等形态,以图案的形式印制在产品的包装上,其表现形式是多样的,近年来流行的手绘方式运用较为广泛,也体现出原生态的感觉。在触觉上,主要研究包装设计的材质和表面肌理。材质的研究范围是有限的,自然材质主要包括木、竹、纸等,以这些材质代替塑料、金属等材质,亦是环保可持续理念的体现。在选择材质的同时,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自然材质所传达的情感与带给人的心理感受,如木质所传达出来的触感比金属要温暖;纸质的包装在拿起时感觉分量较轻;牛皮纸这种使用再生木浆所制造的纸,略微粗糙的工艺使人触摸起来觉得格外舒服,给习惯了细腻白纸的人们带来一份来自原始朴素的冲击。在肌理上,不同木材所展现出来的肌理是不同的,采用编织的形式所制作出来的包装在触觉上也是另有一番体验。
6结语
产品和产品包装已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当前产品包装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包装的基本功能,还要注入更多的人性与意义。人类的生活离不开自然,将自然的美合理地融入到包装设计之中,不仅能体现产品的特点与优势,同时顺应了消费者与市场的需求。在自然中寻找包装设计的灵感,不仅仅是自然纹样的堆叠与摆放,更可以从精神和思想中回归自然。符合时展的同时又为设计师提供了新思路,以更多的灵感激发设计师设计出更合适的产品。
作者:祝兵越 郁舒兰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万莉.因循自然以物为真—论庄子散文的自然之美[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
[2]卢克•赫里奥特(美).翦鑫,张平,孟艳梅译.包装设计圣经:.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3]王建才.理念与绿色包装设计应用[J].设计.2014
[4]朱和平.现代包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5]王安霞.产品包装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6]徐平.论家具设计的自然之美[J].艺术教育.2009
篇4
关键词:传统纹样;包装设计;应用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遗产不仅仅在学术上产生了巨大的价值,在各行各业都渗透着民族的精髓。包装设计同样也受着中国文化的熏染。谈到包装并不陌生,但是谈到包装设计,中国的设计史还算是在发展中。包装设计聚集了平面设计与产品设计于一体的设计学科,设计中要掌握实际应用学说,美学,营销学等相关知识,包装设计不但是产品的保护膜,在如今的社会它以成为强有力的营销工具。如何应用好包装设计就是对产品的极好的推销。中国的传统纹样可以作为民族性的具体表现形式传达民族文化特征。
1.中国典型的几种传统纹样
传统纹样是民族的特征,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经历漫长的岁月,通过创造、发展、繁衍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政治面貌、经济效应、艺术传统、风土习俗的产物。
1.1?彩陶纹
彩陶纹是新石器时期,主要纹样有:水纹、火焰纹、人面纹、花卉纹、鱼纹、编织纹、海贝纹、网纹、日月星纹等。
1.2?青铜纹
商、周时期主要以青铜艺术为首,其纹样有:龙纹、凤纹、云雷纹、蝉纹、玉带纹、四瓣花纹及象形文字纹。纹样精细,组织严谨,体现出“灿烂的青铜艺术”文化。
1.3?砖石纹
砖石纹是砖石雕刻是兴起的纹样图案,纹样的题材广泛,主要纹样有:龙凤纹、蟠离纹、怪兽纹、各种动物纹以及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纹。
1.4?花卉纹样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空前发展,装饰纹样也出现了繁花似锦的局面,常用的纹样有:以莲花和牡丹花结合构成理想化的宝相花、卷草纹、花鸟纹、联珠纹、茱萸纹等以花草为主的纹样。
1.5?中国结纹样
中国结纹样是通过八吉祥演变而来。八吉祥,指八种佛教法物(法螺、、宝伞、白盖、莲花、宝瓶、金鱼、盘长)之一。含有吉祥之意,象征连绵不断。
1.6?其他图案纹样
随着时代的进化也出现了一些组合纹样,例如万字纹、回纹、如意纹、火纹、云纹、曲水纹、古钱纹、锁纹、连环纹、龟背纹等,这些纹样也在当今社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2.中国传统纹样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影响
在科技与信息膨胀泛滥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充斥着时代感,包装设计也不例外,设计师们想尽办法做出最近时代感的包装设计,而优秀的包装设计不但要有实用的保护功能,好的传播理念,完美的造型特征,还要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包装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商品的受欢迎度。所以包装的装潢精美,艺术价值高的商品更容易获得受众的喜欢,从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给人以精神享受及物质的极大满足感。中国传统纹样淳朴的民俗特征使中国包装设计在多元化共存的现代包装中独占一席之地。
中国传统纹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不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也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与荣誉感,传播了中国的历史文化。
3.传统纹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的传统纹样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在应用时要注意,并不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并且通过历史的演变,文化思想的提升,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也要言简意赅。包装设计要将包装的基本意义诠释完整,并带来最根本的价值意义。那么传统纹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就要符合美学形式与营销模式,做到对传统纹样的合理应用与设计符号的扬弃。
3.1?合理运用形式美法则是传统纹样符合现代包装设计的要求
包装设计也是设计艺术领域的一部分,而形式美法则无论在广告设计、书籍装帧设计还是包装设计等等设计领域中都是通用的法则,包装设计除其在包装外形上的特殊形式,而且包装图案也要符合形式美法则。
3.2?对传统纹样的扬弃做出准确的选择,创造出具有现代美感的包装设计图案
经过历史的洗礼,新事物在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下产生的,这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旧事物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但新事物否定的是旧事物中腐朽过时的东西,吸收并发展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
3.3?充分了解传统纹样的寓意、内涵及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纹样的产生具有其独特的寓意及内涵,而这些都取决于社会经济基础,也就是社会的政治、文化、经济、道德、伦理的的映衬。所以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用传统纹样时要充分了解传统纹样的寓意,将其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最大化的呈现出来。应用是要根据具体的包装产品具有相应寓意的传统纹样。比如在海鲜包装设计中要区分海浪纹和祥云纹。根据寓意辨别纹样的应用形式。
3.4?充分发挥传统纹样的装饰魅力和古典的品质风格
充分了解了中国传统纹样的样式,并通过归纳总结就可以如鱼得水,将传统纹样巧妙的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现代的茶类包装是中国传统纹样应用的最具有中国文化气息的包装之一。中国的祥云纹样以及花藤纹样是茶类包装中应用最具特色也最常见的纹样元素。酒类包装中也广泛的应用了中国的传统纹样,并设计出贵气的国酒茅台,外包装上在部分采用的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纹样,既能显现出茅台酒文化的深厚内涵,又恰当地表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
4?结论
人类追求生活中美好的情怀。包装设计也在不断的探索研究。感受设计,设计美好的包装是我们享受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应该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但重视传统文化设计不意味着拿来主义,简单的追求传统文化的模仿,而是要发现古典风格中的文化味道。观察、思考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从中吸取好的设计元素,运用现代设计手法及材料技术,很好的将传统文化于现代包装设计有机结合,创造适合现代人审美的优秀作品。
篇5
关键词:生态美学;生态审美;包装设计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现代包装设计领域呈现出两面性趋势。一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包装是不可或缺的,在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并方便其运输、存储等一系列客观需求的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过度包装”、“包装垃圾”、“包装污染”等对包装设计的“批判”也屡见不鲜,人们已经强烈地意识到,不适当的包装设计给生态环境和社会带来的灾难也愈演愈烈。由此可见,包装设计已经渗透并影响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生态美学在包装设计理念中的延伸
人与人的融洽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的相融一直以来是生态美学追求的目标。在这样和谐统一的大环境下,人类不仅能够充分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生存和发展的必要资源,而且还能够将人类的日常生活与自然界充分结合,使得人类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丰富的生态审美理论,无论是儒家的“天人合一”,还是道家的“道法自然”,都阐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学思想。在这种思想理念的指引下,人们创造出了大量的以自然生态审美为设计灵感的生态包装,例如粽子、荷叶包饭、竹筒酒等,这些取材于自然的包装方法至今仍在延用,也对现代包装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态美学所推崇的审美观念,是基于审美主体需要的人类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方式,同时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诱导作用。我们要重新认识生态美学的审美价值,注重人文发展和生态发展,并将这些因素充分统一起来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理念中。本文主要从产品包装设计的外在“美”——自然生态的图形美、自然生态的仿生美、自然生态的材质美、自然生态的肌理美、自然生态的技术美五方面来探究自然生态美学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二自然生态美学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一)自然生态的图形美
广义上的图形是指所有能用来产生视觉图像并转化为信息传达的视觉符号。随着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图形的使用空间在不断扩大,现代图形设计要求开发更新的传达系统及视觉语言,以更好地为今天的消费者服务。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图形的表现是不可或缺的,它主导着包装的成败;它隐含的形象显而易见且便于记忆;它比文字语言的传达更为直接、有效,且有着无国界性。自然生态中图形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表现手法也丰富多彩,具体可体现为:
1具象自然生态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具象自然生态图形是对生物形态、非生物形态和自然现象的写实表现,它最能直接还原产品的真实面目,也最能直接地展示包装的内容物特征。(如图1-1)这是为果酱设计的水果造型外包装,将草莓、菠萝、苹果的植物形态通过写实手法的表现直接应用于果酱外包装设计中,生动展示了包装的内容,让果酱看起来那么新鲜自然、有食欲,同时也愉悦了人们的情感,拉近了人与自然生活的距离。具象自然生态图形的表达使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选择,消费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认知商品的整体样貌和局部特征,这种直观的表达从外在美的视觉上刺激了人们的购买欲望,从内在美的情感上获得了人们的心理愉悦和信任,拉近了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将立体的自然形态平面化、简约化,也是具象生态图形常用的提炼手法。(如图1-2)这款水果饮料包装盒设计新颖独特,通过运用形式美法则,将水果造型提炼概括为规则的几何化图形,虽然没有过多装饰,但从外观图形便可以直观、快速地识别饮料的口味。同时,这款饮料盒为多边形设计,也方便了卖场多种角度的放置方便销售。如图1-3,这是一例谷物包装设计,包装图形抓住了形态的最主要特征,将平面的自然生态鸟形和红豆形态进行了极大简化概括,仍不失自然生动之美。
2抽象自然生态图形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在自然生态的图形中,抽象是指从自然物象中抽取提炼出其本质属性、从而形成脱离自然痕迹的图形。抽象图形采用的是间接、含蓄、令人回味悠长的表现手法,为消费者营造出多维的遐想空间。如图1-4所示的这款牛奶包装设计,将牛奶形象的特征用抽象的“点”元素来表现,色彩黑与白的结合给人很强的视觉吸引力和生态审美的联想,暗示了牛奶的新鲜、纯净和天然。这种抽象的美、美在似与非似之间,极大地丰富了图形的语言表现力,是信息传递和情感表达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自然生态的仿生美
“仿生学”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家J.E.斯蒂尔最先提出的。仿生学试图在技术层面模仿动物或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功能,试图在生物学与科技之间架起有效的桥梁,从而为解决疑难的技术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仿生学所研究的内容和方向为商品包装在设计思维、理念、材质、技术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和科学依据,利用仿生之美设计的产品包装不仅能够满足功能上的需求,而且在精神层面上还能够给人们提供更多人性化的关怀。
1植物形态仿生:植物形态仿生是指从自然植物形态中寻求创意点,通过抽象、简化、夸张等艺术表现手法,结合包装物的自身特点,使包装形态设计既具有生态的自然美、又传达丰富的情感价值。图2-1的乌龙茶包装,包装盒与茶叶包的形态均由设计师通过对自然茶叶形态的抽象提炼概括而来,茶叶的形状、肌理、色彩、搭配等每一个设计的细节都透露着有关茶叶产地和茶香品质的特性。仿佛使人闻到了“关”不住的茶香,似乎在告诉每一位消费者,每一个茶包都是一片片精选原叶的缩影,而每个茶袋里都存放着一段关于茶园的清香回忆。
2动物形态仿生:动物形态仿生是指从自然界中动物形态、样貌、肌理中寻求创意点,通过抽象、概括的艺术提炼,为包装设计服务。如图2-2这款蜂蜜瓶型的设计,让人联想起一只只可爱的小蜜蜂,将蜜蜂的仿生形态运用在蜂蜜的包装设计中,传达了蜂蜜源于天然的商品优势,拉近了消费者对产品本身自然、醇厚、原生态的心理需求。
3非生物形态的仿生:非生物形态的仿生是指对非自然形态中具有情感韵律,富有物理法则的无机形态的模仿。如图2-3“最诗意花瓶”包装设计,这个简单到极致的花瓶就像蜻蜓点水所泛起的一朵朵涟漪,它是由发泡和树脂材料制成,使用时将装饰花儿插入其中,就可以让花儿诗意地驻立在盛满清水的容器中,微风掠过,涟漪的花瓶还会随之荡漾,让人不禁心生对自然生态之美的感动。
(三)自然生态的材质美
材质,在产品包装设计中,是实现包装的艺术载体,包装设计的过程就是使用材质进行制作的过程。材质是物质的,也是承载着精神世界的载体,在包装设计的表达中首先是通过材质本身给予人们视觉的体验,这是最直接的传达,同时通过人在触碰、使用材质的过程中传达精神层面上的审美感受,材质是社会文明进步、时代审美需求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
1自然生态材质在包装设计中的体现
自然生态材质是指生态自然界中植物的根、叶、茎、皮、纤维等经过加工或直接可以使用的材质。如图3-1是一款植物种子积木的包装设计,设计师将自然生态中植物种子形态作为产品包装的一部分,巧妙地与多边形积木形态融合在一起,从而使产品包装凝聚着时光与生命的记忆。
2仿生材质包装设计对人们生态审美的启示
仿生材质在包装设计中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够传达情感因素,同时能够充分地表达设计者的思想和理念,将意识形态虚拟的想象力转化为实际的表现能力,最终满足商品使用者的主观感受。仿生材质的使用能够唤起人们相互之间生态审美的心理共鸣。如图3-2就是一款仿生材质的包装设计,它模仿了自然界中木头的材质纹理对便签条进行包装设计,带有一种生态情感的暗示:纸由木来,木由生态自然而来,仿生材质的使用也在警示着人们应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唤起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情感和心灵共鸣。仿生材质不仅是意识形态与物质形态之间的媒介,而且还能够充分表达包装设计所蕴含的情感因素。我们在生态审美文化环境的影响下,要充分发挥仿生材质的特点,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地挖掘出其应有的潜在价值,为未来的包装设计提供更多的富有想象力的生态审美情感表现形式。
(四)自然生态的肌理美
自然生态的物体外部都穿着一件自然赐予的“外衣”。随着生命的周而复始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每一个生命体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组织结构,有的平滑光洁,有的粗糙斑驳,物体表面这种独具特色的纹理结构变化,就形成了一种客观的自然生态的形态肌理。这种肌理所传递的最为基本的体验就是生态审美,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生态的肌理之美。肌理在包装设计中有着很大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感官视觉和触觉上,如图4-1所示,该系列果汁酒有柠檬、西番莲和草莓三种口味,设计师巧妙地采用不同口味水果自身的特殊纹理为设计题材,直接在酒瓶外部包裹一层“果皮”,让消费者在打开包装的体验过程中享受心理和精神上的愉悦,感觉好像在剥开一个新鲜水果般有趣。再例如,很多喜欢户外运动的人们,看久了单调的装备会不会感觉乏味?图4-2是以帐篷为基础来进行的包装创作,帐篷包装设计的图案和肌理元素都来自于自然生态中的食物,色彩亮丽非常有趣,要是在户外忽然看到这样一顶帐篷,一定会给你带来无限的放松与自由。
(五)自然生态的技术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知水平的不断深化,生态美学下的技术表现形式日趋丰富和多元,它大大增进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并逐步地改善着人们的生存现状,提高着人们的生活品质。所谓自然生态的技术美,它不仅仅存在于设计生产技术领域中,而且还以其自身的审美特征滋润着人类的精神世界。
1交互式包装技术之美
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当今商品的种类越来越多,包装的作用也日趋明显,已打破了传统包装的界限。产品和包装已渐渐成为一个难以割舍的整体,很多时候,包装就是产品的一部分,甚至是其本身。交互式包装通过基本的包装设计元素的综合实施,更进一步地拉近了产品和人们之间的心理距离,通过各种方式创造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交互体验,完成二者双向信息的传递。日本漫画已成为世界漫画中独树一帜的风格流派,大量废旧的漫画书籍走入了设计师再设计的舞台。如图5-1,利用连环漫画册作为培养器皿种植萝卜苗,通过无土培育的技术,让植物种子以漫画书为营养源,发芽并茁壮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漫画册扮演了产品和包装双重的角色,即减少了生态资源的浪费,同时人们通过与新技术的交互体验,从精神上感受到了来自于自然生命力的鼓舞与震撼。
2功能型包装技术之美
功能型包装主要是指包装内盛物或者包装本身与人们之间产生互动的关系。如果你早上有吃煮鸡蛋的习惯,那这个设计或许你会喜欢。如图5-2是一个能煮熟鸡蛋的包装盒概念设计,其实它的设计概念很简单,就是鸡蛋在包装中可以自我加热。每个鸡蛋由多层回收纸板包裹,当你拉出标签时,催化剂与智能材料随即发生化学反应,鸡蛋开始升温,几分钟后,打开包装的上盖,剥壳即可食用,它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享用煮鸡蛋的新鲜美味。
3智能型包装技术之美
随着人类社会对商品需求的不断扩大,商品的流通日益频繁和迅速,而这种发展也促使包装技术不断地革新。现在包装融入了更多的高新技术以满足越来越复杂的客户和市场需求。如图5-3,设计师设计了一款没喝到咖啡绝不睁眼的早安马克杯,其实就是一款变色杯。杯子在遇热后,经由温度敏感的油墨印刷图案,随着温度的升高会变化成优雅的俏佳人图案,在愉悦了使用者情感体验的同时,使消费者及时了解杯中的水温,将智能型包装技术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由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交互式包装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设计语言和鲜活动力。我们在进一步完善、开发包装功能的同时,还要通过人与产品的交互体验促进人与产品、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发展。设计师不仅要具备优秀的视觉形象设计能力,还要立足于当今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并存的生存现状,深入了解和认识当今新技术及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使包装设计更具有生态的审美性和技术性,更加趣味化、人性化。
三总结与展望
自然生态美学下的包装设计研究是一个曲折且漫长的过程。包装的核心竞争力已不在只是简单存在于其外表,而应更注重其内在情感价值的传递。自然生态之美正培育着人们的情操,调剂着人们的心情,丰富着人们的感知力和创造力。具有生态审美价值的包装设计作品在满足产品基本功能的同时,会更加关注与人的行为之间的互动,在满足消费者感官愉悦的同时,会更加注重从精神层面上展现包装设计的生态审美内涵,在思想与行为上促使人们对生态自然的保护,警示人们应给予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家园更多的关注,这也是我们设计师应肩负起的社会责任与使命。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2
[2]徐恒醇.生态美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袁鼎生.审美生态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厦门;茶叶;包装;设计
厦门茶叶包装与上海月饼包装、深圳酒包装在我国的包装市场上呈三足鼎立之势。厦门,饮茶成风,茶叶飘香。厦门是茶叶交易的集散地,每年的成交量多达上万吨,茶叶因其易受潮、受异味侵蚀,茶叶包装自古至今就不可或缺,只是过去由于生产条件、经济状况的原因茶叶的包装较为质朴。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包装近年来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茶叶的外包装不仅可以保护、运输茶叶,还可提升茶叶的附加价值,还担当着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任。
一、茶叶包装市场的现状
1.过度包装
尽管我国2010年4月1日起实施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09,新标准规定了限制食品和化妆品过度包装的要求和限量指标计算方法,但收效甚微,奢华包装比比皆是。现在市场上千块的茶叶比比皆是,更有上万块的茶叶,这些天价茶一般都是迎合送礼的需要,因此讲究高档、奢侈的包装。茶叶包装企业在利益的驱使下,包装盒尺寸加大、工艺繁复、材料更是无所不用其极,名贵木料、高档绸缎、陶瓷、锡等都在使用之列。
2.好设计不受欢迎
上海的金汇通和西安天时两大企业是目前厦门茶包装市场出现的一股清新的设计之风。他们的设计中国风浓郁、版面简洁又不失内涵、色彩搭配素雅、材质多为环保再生纸张。但经销售人员介绍这种包装并不是很受欢迎,消费者大多还不能接受。
二、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1.消费者审美层次有待提升
购买茶叶的消费者年龄一般在30岁以上,处于这一年龄层的消费者出生在改革开放之前,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逐步富裕起来的一批人,他们年幼时生活还比较艰苦,因此从心理学的层面上来讲,他们喜欢的包装是要彰显其身份价值的。特别是45岁以上的人群,往往喜欢色彩上的红、金等所谓的富贵色,图案喜欢名山名水、茶园等。天福集团的茶叶包装就很能迎合这一年龄层的消费者。
我国的审美教育还不健全,不接触艺术的人一般只是上过一些美术课,充其量也只停留在对象的描摹上,根本谈不上审美教育。这就是说,这一部分的消费者没有与好设计产生共鸡的美学基础。
2.迎合送礼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但近年来在我国刮起了一场奢华的送礼风,天价月饼、天价烟、天价酒、天价茶都粉墨登场。这些策划天价物品的人正是过度包装的始作俑者。
早两年的普洱茶被炒作到了两三万一斤,去年金骏眉、银骏眉更是过犹不及。这些名贵的茶叶当然需要豪华的包装,因此催生了大量的奢侈包装。
3.设计者的原因
急功近利、浮躁是当今设计者的写照,更有甚者在一些培训机构学习几个月,以为会操作几个软件就是设计师了,真是可笑之极。没有思想的设计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茶叶的历史悠久与传统文化具有相同韵味,但并不是几笔书法、篆刻、吉祥纹样的堆砌就是具有传统韵味的设计,了解茶叶、吉祥图案的内在意蕴才能做出真正的中国味的设计。设计是一个跨界的学科,如果是在做茶叶包装设计,那么就必须学习茶叶文化、传统文化等相关知识,将其精神在设计中展现。
更有一些不负责任的设计员,还停留在抄袭别人作品的层面上。因为我国这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抄袭的现象非常猖獗。这涉及设计师个人职业操守的问题,一味的抄袭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
4.教育的原因
王受之老师曾谈到,“当前教育管理制度的僵化,造成了艺术设计类型的教师资源枯竭、课程老化。目前设计教育体系的建造不是因为需要这些课程才开设,而是沿袭过去的习惯、按照现有人员的能力而开设的。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称之为“近亲繁殖”,师资水准会因近亲繁殖而退化,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的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高校,“近亲繁殖”却一直延续着。再加上在大一统的“全国一盘棋”上,各个学院已鲜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远亲”也变得和“近亲”差不多了,基本上就是高校小圈子里的人,和外部世界严重脱节。没有生气,缺少创新思维。高等设计学院成了养尊处优的场所。”
设计是一门与社会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包豪斯提出的“工厂学徒制”其教学强调直接的实践经验,所做的产品既体现功能又能体现设计者的思想。现在大多学校只是在毕业前一个学期安排学生实习,平时学习中的实践机会较少,只有实际去做一些项目,才能得到真实的体验。笔者曾在包装企业调研期间,才学习到一个包装盒从设计要生产出来的全部工序,每道工序都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设计师必须对这些工序有所理解,才能在设计时游刃有余。如工艺的搭配、材质的选用等。
三、改变此种现象的几点建议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颁布的反过度包装的法律主要是从包装的层数和间隙来设定的,缺少对包装材质及包装物与包装盒的规格比例、重量的设定。对包装材质而言可强制其使用环保材料,或对售出的包装有回收的义务。对包装的规格、重量来说具体来进行设定,也可大大减少过度包装。
2.建立合理的回收机制
近年来,垃圾回收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分类垃圾桶遍布大街小巷。但笔者发现这些分类垃圾桶并没有真正起到分类的作用,大家还是随意乱扔。针对过度包装的回收笔者认为让生产包装的厂家来回收,这样一来,制造厂家也会乐于用一些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来制作。
3.提高全民的审美层次
设计者服务于销售者,销售者又服务与消费者。只有从消费者的源头抓起,让消费者来选择环保的、有设计味道的包装,才能让过度包装没有容身之处,蹩脚的设计师无路可走。审美教育应贯穿人的一生,举办一些全民设计大赛、开放美术馆等都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
4.设计教育与包装市场相结合
首先,应该有一部分教育者本身应有一定的实战经验,把市场晟前沿的信息传达给学生。其次学生要主动接触社会,平时参加一些设计招标等活动,对自身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四、结语
厦门茶叶包装设计要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仅要靠设计师自身修养的提高,与广大消费者的审美层次也有很大的关系。提高全民素质刻不容缓,这对整个设计行业都是很大的挑战。设计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只有培养出优秀的设计师才会引领整个茶叶包装市场的设计趋势。
参考文献
篇7
当今社会的竞争压力和竞争意识愈演愈烈,在纷杂的就业环境中对专业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项目制教学在高等教育的具体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完善。循序渐进式项目制教学和专业技能大赛的契合掀开了高等教育的新篇章,在艺术设计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
循序渐进式项目制教学的界定
所谓循序渐进式项目制教学,指的是随着学生知识面的丰富与专业技能的提升,“课堂项目――课程项目――学期项目――毕业项目”四层逐步开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串连起大学学习生涯的整个教学环节。课堂项目主要指教师课堂上布置的一些相对独立完整的项目,每一门课程有多个课堂项目。课程项目指期末时教师布置的综合该课程所学知识完成的项目,通常是一门课程对应一个项目。学期项目指学生每个学期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本学期课程模块所学知识完成的项目,同时将某些基础课程的相关知识点也渗透其中。毕业项目则是学生对各学期所学知识(含实习所得)进行梳理和挑选后完成的综合项目。对于前两类项目(课堂项目和课程项目),与专业课程相关,偏向设计类的课程,如动画设计、建筑设计、产品设计、交互设计等方向的课程实施起来比较容易,部分基础课程的实施的确有些难度。后两类项目(学期项目和毕业项目)与课程模块相关,综合性比较高,可以对所有课程,所有专业实施。
从完成的时间节点来看,课堂项目可以设置在整个课程运行期间比较合适的地方,教师根据需要可以设置多个;课程项目设置在该课程快结束或已经结束的时候,很多课程可能就以它作为期末考试;学期项目的策划可能是该学期期初已经开始,设计制作涉及的内容是该学期多门课程的综合知识,因此正式制作完工可能要到放假考试前的项目实训周。毕业项目则是在大学的专业课程基本修满,在毕业当年进行的综合设计创作。
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循序渐进式教学的原则与意义
循序渐进式项目制教学改革的原则:以专业技能大赛为指导,以原创为核心,与改良相契合。即课堂项目、课程项目、学期项目、毕业项目都力求原创,在模仿中创新。专任教师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既要做到为人师表从严治教,又要能主持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即“寓教于研,以研促教,研教贯通,教研相长”。专业教师的创新精神,势必带动部分学生的创新动力,同时影响到大部分学生的创作参与度,传递正能量。
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循序渐进式项目制教学改革的意义就是把设计竞赛渗透进课堂项目、课程项目、学期项目、毕业项目中,以赛促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和就业形势。
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循序渐进式项目制教学改革的内容
专业技能大赛是一种广义上的理解,包含各级各类的职业技能大赛和专业征集赛事,通过参加相关专业竞赛对学生技能水平有所提升的均可融入到教学实践中。
1.课程体系的改革
专业技能大赛的比赛宗旨迎合了高校为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目标。各专业根据职业岗位的工作逻辑,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综合职业能力训练为主线,构建了一个由“课堂项目、课程项目、学期项目、毕业项目”形成的四层树型结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之间的关联与职业成长规律,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
序号 职业岗位 主要工作任务 职业资格证书
1 平面广告设计与品牌形象设计 1.广告策划与营销
2.广告创意设计
3.企业形象设计与推广应用
4.印刷工艺 广告设计师
2 包装设计与制作 1.包装的造型设计
2.包装的平面视觉设计
3.包装的材料与工艺
4.包装的印刷制作 包装设计师
3 会展设计与制作 1.会展与公共空间功能分类及空间分析
2.会展与公共空间构成元素及设施设计
3.会展设计流程分析及设计
4.项目现场施工指导及观摩、预决算及验收 会展设计师
4 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 1.数码摄影与图像处理
2.影视广告设计与制作 摄影师/数字视频合成师
专业基础课程设置与项目导入: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基础课程 设计素描、设计色彩、创意设计思维训练、Photoshop应用 基础课程 设计构成、空间透视、3Dmax应用、
会展设计与制作
设计思路 掌握广告设计的基础造型 设计思路 熟练运用电脑辅助设计软件
学期项目 创意图形的设计与制作 学期项目 概念空间的设计与制作
技能竞赛 文化创意设计类大赛 技能竞赛 公共空间设计类大赛
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项目导入: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型 课程名称
核心课程 CorelDraw应用、字体与版式设计、广告策划与设计制作、
品牌形象设计(CI) 核心课程 包装设计与制作、、纤维艺术与装饰设计、广告摄影与摄像技术、影视编辑与后期制作
设计思路 掌握品牌形象的整个流程 设计思路 掌握影视广告设计制作技法
学期项目 VI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学期项目 影视广告的设计与制作
技能竞赛 企业品牌设计类大赛 技能竞赛 交互传播设计类大赛
2.课程内容的改革
把专业技能大赛渗透进课程内容的改革中,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从课程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到资源的建设,尽量吸取企业的新技术并应用于专业竞赛中。项目的选题尽量符合大赛的要求,并把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引入进来。优秀的项目可以参赛,获奖成果又可转化为教学资源案例。
以国家级、省级和校级竞赛项目为例:
项目类型 课程信息 竞赛信息 培养目标 实施方案 教学成效
课堂项目 包装设计与制作 中国国际包装印刷创意设计大赛 培养对包装设计的有效表达、把握和创造能力等 材料的选择与特定商品的包装训练 《酒类包装》获国家级优秀奖
课程项目 Photoshop图像处理 江苏省大学生数字媒体作品竞赛 培养平面设计的能力 平面广告的构思与设计 《黑白人生》等获省级三等奖
学期项目 摄影与摄像、数字影视编辑 全国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等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影视短片的创作 《进与退》等获国家级二等奖
毕业项目 Photoshop图像处理、场景设计 优秀毕业设计评比 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技能以及应用能力等 漫画的创作在软件中的具体应用 《木头日记》等获校级三等奖
3、现代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跟进
针对学生要培养的核心职业能力,优先打造核心专业课程,在这些课程中,基于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设计“教、学、做”为一体的情景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入一体。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课程内容及教师自身的教学特点,灵活运用项目教学法、演示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手段日趋现代化,多媒体课件、案例资源库、基于网络平台的智能管理系统和互联网信息(艺术设计类专业论坛、QQ空间、微薄、微信公众平台或订阅号)等在循序渐进式项目的设计、开发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循序渐进式项目制教学的保障
师资队伍和实训环境的建设是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循序渐进式项目制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具有原创精神的教师需要“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紧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培养特色,以系列课程和专业为建设平台打造师资队伍。在职国内外进修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技能,加大了教师学历提高与取得行业高等职业资格证书的力度。轮流选派青年教师到企业担任“访问工程师”,加大了教师实践锻炼、科技服务的力度。吸引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或邀请企业工程师做兼职教师。组织教师参加艺术类学术活动,鼓励师生承接商业项目,或是校企联合办学和合作开发项目等,这一系列措施都促进了教师“双师型”素质的形成。打造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工艺美术师、工程师、各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技师等组成的师资团队,为学科建设和转型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着眼于长久的可持续的设计教育发展脉络。
校内外实训基地的改造与组建能够满足循序渐进式教学改革的技能训练需求。各类培训讲座、文化创意交流活动与科技艺术节都为学生塑造了一个良好的竞技文化氛围。类似于工作室的学生社团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锻炼空间。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和以教师为主导的产学研结合方式共同参与,彰显“厂中校”和“校中厂”的应用型高等艺术教育的特色。
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循序渐进式项目制教学的质量体现
循序渐进式项目制教学坚持硬技能与软技能并重的素质结构模式。其中硬技能的体现是“双证”+作品集。“双证”指的是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关于职业资格证书的选择必须是社会认可度较高,特别是适应企业人才需求的证书。如Adobe中国认证专家、Autodesk中国认证专家等国际著名企业的权威证书。相对优秀的课堂项目、课程项目、学期项目、毕业项目以及其他项目均可收录进个人作品集,成为去公司应聘有力的佐证材料。日常的素材积累和成果汇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成为日后查缺补漏、温故知新的依据。
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循序渐进式项目制教学让学生在比赛中找到自信,在项目制作中找到兴趣和成就感,弥补了专业知识的不足,硬技能得到提高的同时,职业素养、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软技能也在同步提高,企业一直比较担心的团队合作意识也不再是设计教育的软肋。同时,专业技能大赛取得的成效也会转变成应用型大学选拔人才出国留学和本硕博直通进修提升的参考,不断的激励学生在艺术设计领域突破创新。
后论
基于专业技能大赛的循序渐进式项目制教学,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校园中渗透着浓厚的学习氛围,并形成了竞争的良性状态。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改革的范围需要进一步扩大,一线教师的能力与影响力相对局限,在部分专业试行的基础上,需要在各级部门和各类专业中逐渐拓展,层层推进。学生项目的商用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校企合作的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的授予维护有待进一步拓展。
作者简介:刘德朋(1982-),男,讲师、工艺美术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教育与理论研究;
篇8
关键词:设计教学 插图 创作能力 培养
插图一词是根据拉丁文的字义而起源的。在早期的纯文字刊物里没有任何插图,读者常常会产生乏味感,为了增加刊物的趣味性才将插图引用到刊物中。如今,插图已经逾越了突出文字的衬托地位,在突出主体思想的同时,也增强了艺术的表现力。
一些西方国家很早就把插图作为一种独立的专业进行探讨与研究,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给予了插图设计足够的重视。而插图在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很长一段时期都受到了冷落与忽视,插图设计的内容只能在少数书籍或装帧设计的教学中有所体现,这种现象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少数专业艺术院校陆续开设了插图设计课程后才得到改观。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促使部分艺术院校相继开设了独立的插图设计专业,并渐渐得到普及。在普及的过程中,插图设计专业受到传统美术教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传统模式中的绘画教学理论,这种教学模式淡化了设计能力的培养,而更关注手绘功夫的艺术表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插图创作能力的进一步研究。所以,强化艺术设计教学中插图创作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对插图设计概念的正确理解
插图设计广义上讲是以社会大众或目标受众为诉求对象,以视觉传达的形式而进行的图形设计,这些都可以称为插图设计。从对插图设计的界定可以看出,它已不是单纯的为画而画,而是承载了更多设计的相关内容,成为一种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传播迅速的视觉语言,逐步渗透到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方面。
二、插图设计的课程设置
插图设计是艺术设计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与展示设计、广告设计、标准设计、商品包装设计等多个课程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插图设计涵盖的相关知识非常广泛,设计基础知识、包装设计知识、广告设计知识及标准设计知识等多角度、多内涵的相关信息,都与插图设计有着紧密的交叉。插图设计的课程设置,对培养及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插图创作能力的培养
1.插图创作思维能力培养
插图设计需要具有创作性思维方式,这是一项具有发散性、创新性的思维活动。插图设计师需要具备创意性思维的品质,由创意而生发出富有灵魂的创作能力,在进行创作的充满想象、发散、推理、综合分析的过程中完成思维活动。现代插图创作能力的实质就是创新,充分发挥想象力,只有充满创意的插图创作才具有生命力。卓尔不群、优秀的创意能够赋予插图以灵魂,充满无限的震撼与动感。
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应注重插图创作能力的培养,要把创作性思维贯穿在学生的整个生活之中,在生活中用创新的视角去观察与思考。比如,一棵树、一片云彩都可以引起发散性思维,从而促进创作能力的进一步拓展。可见,创作能力需要日积月累也需要灵感的迸发。
2.插图创作表现能力的培养
插图设计需要扎实的绘画基础作为设计的保障,绘画功底是设计思维的助推手段,是设计师表达设计思维的媒介。可见,手绘表达是插图创作的重要基础。
在插图设计教学中,手绘是进行信息表达的重要基础,它在提高学生造型能力的同时,在设计思维创作能力的提高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手绘的另一大优势是在感官上容易让人产生亲切感,使设计作品更具有亲和力与浓厚的生活气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脑绘图技术已成为了现代插图设计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的创作手法凸显了高科技与手绘两种手法进行插图设计的冲突与融合关系,这对于插图创作表现手法的选择尤为关键。
3.插图创作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日本著名设计家佐野宽说:“只有从艺术家到设计家,没有从设计家到艺术家。”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进行插图设计所应该具有的艺术方面的修养与素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对于艺术素质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除了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绘画基础作为设计的保障外,还应特别关注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的获取,如多方面阅读经典文学名著、中外美术史、中外设计方面的优秀作品等。纵观成功的插图设计作品,优秀的插图作品都具有深刻的主题与情感,作品中往往蕴含着设计者丰富的思想与刻意的内涵,以人们能够理解与感知的绘图方式传达出作品的概念与故事,彰显主题及其情感的深刻性。
四、插图创作的多样化实践
插图创作的多样化实践,其目的是在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网页设计、宣传样本、展示设计等领域进行不同方向的设计。
1.插图创作的设计形式多样化
以往的插图设计大多局限于手绘这种形式,仅凭传统的手绘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插图设计。而伴随着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现代的插图设计已逐渐抛弃了手绘这种传统的形式,科技的进步让插图设计融入了更多新鲜的元素,电脑、摄影等技术都融合其中,多种艺术的表达形式丰富了现代插图设计,从视觉上可以直观表达出设计的诸多相关信息,现代插图设计可以说步入了一个全新的辉煌顶点。所以,这种丰富的设计手法、多艺术的融合、新鲜的元素与更加直观的信息运用在教学之中,给学生带来了更加广阔的发挥和创造的空间,无论是美术、摄影或是拼贴都可以在电脑中合成想要的插图设计,这不仅丰富了想象的空间,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让现代插图设计在不经意间获得意想不到的完美效果。
2.插图创作的艺术表现手法多样化
历经对其他艺术表现手法的融合与借鉴,以及自身对于设计方面的实践与反思,现代插图制作的表现手法已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并使插图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与感染力。如矛盾的对比、有效的夸张手法、引用象征必要手法、直接展示手法、引发联想的手法、以情感进行渲染的手法、幽默诙谐等手法。可见,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在插图制作能力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3.插图创作的传播媒体多样化
插图设计的种类多种多样,从传播媒体来说大体可分为两大类:即印刷与影视媒体。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插图设计教学中,必须明确插图的应用媒体并且关注应用媒体的属性。
结语
插图在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元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插图不再仅仅拘泥于固定的图像,它还是一个完整的设计流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即设计流程中的绘画阶段。艺术的魅力在于创作,学生是艺术领域的继承者与开拓者,因此,对学生的插图创作能力的培养及对创作能力意义的研究是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雪.插图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夏平.插图设计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9.3.
篇9
一、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应用价值
PhotoShop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平面图像处理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而操作方法和制作技能是应用能力的灵魂,也是课程主要的培养目标。操作方法和制作技能不同于科学方法,它强调从现实问题出发,衡量多种因素,制定、选择出最优解决方案。可见,应用能力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才能逐步形成,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总是被动接受,PhotoShop的教学处在一个尴尬位置: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教学平和无趣,学习者也无法形成技术创新能力,这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模式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建构主义以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单一地传授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进程。
在这种意义建构的过程中,应用能力的习得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也就是说教师将教学内容隐藏在一个或若干个有代表性的任务中,以完成任务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讨论,明确涉及哪些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应用,在自主探索和互助协作的学习过程中,找出完成任务的方法,最后通过完成任务实现知识的建构。
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易于丰富和发展认知结构,使操作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更加容易,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正是PhotoShop教学所需的。
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要素及策略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要素包括任务、教师、学生三个有机部分,其中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三个基本要素的特点如表1所示。
1.任务为主线
任务设计是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核心,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课堂教学以任务为主线,师生间围绕任务互动,学习以完成任务为标志。在任务设计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任务教师学生
此种教学模式的核心,作为学生初始的挑战和动机,有吸引力,激发去解决的动机;建立后继学习的需要和联系
作为指导者:提出任务,监控学习,鼓励、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持续参与;监控和调整任务的强度,控制团队小组的驱动力,使学习过程顺利进行
作为主动的完成任务者:主动的参与;投入型学习;积极的意义构建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这种目标不仅仅是学习技能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技能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教师要在课程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细化为容易掌握的“任务”或“子任务”。
其次,要注意任务的可操作性。由于PhotoShop牵扯到许多内容的学习,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会相关的内容。在任务设计时,就要注意任务不能太空洞,不能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也就是要考虑到任务的可操作性,让学生能够轻松地操作下来,不会有心理恐惧,不会有太大的畏难情绪。还要考虑教学素材的因素,不能为了任务的设计,耗费太大的人力物力去完成相应教学素材的制作。任务中需要的教学素材,最好比较常见,或者容易制作,否则,任务的设计就很难应用和实践,不利于推广,可操作性不强。
再次,要注意个别学习与协作学习的统一。注意以适当的比例分别设计用于个人学习和协作学习任务。针对个人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独立完成,促进学生独立自主能力的培养。对于协作学习的任务,它需要由多个学生共同协作完成,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一个多向的交流,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交流中不断成长,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教师为主导
从教师角度看,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使得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1)任务的设计者:教师负责教学目标的分析和教学任务的制定。
(2)任务情境的创造者:创设情境是任务完成的前提,需要教师创设有利于完成任务的情境。
(3)学生完成任务的帮助者:学生完成任务需要教师辅导,教师根据学生需求及时提供有效的帮助。
(4)任务完成的评价者:教师要对学生完成的任务制作一定的评价标准。
(5)课堂教学监控者:课堂教学是动态的,在任何时候都需要教师的监控,教师应引导学生朝着完成任务的方向努力。
3.学生为主体
从学生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学生地位应该改变,由被动的接受者成为学习的自主者。
所谓自主学习就是由学生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用流行语讲,就是学习者引导和控制自己学习的能力,比如制订学习目标的能力、针对不同学习任务选择不同学习方法和学习活动的能力,即选择性学习的能力、监控学习过程的能力、评估学习结果能力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学习置于接近真实的环境中,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到知识的迁移能力,学习到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思维活动得到激发,学生可根据已有的认知结构,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和主攻方向,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建构,从而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教学步骤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通常由四个步骤组成。(见表2)
1.任务设计和创设情境
教师需做好任务设计和创设情境。在任务设计之后,要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发生在与现实相符或相似的情境中,需要建立和学习相关的话题,创设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形象生动能有效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知识、体验及表象,继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去“同化”或“顺应”所学的新知识,发展能力。例如制作图书封面教学中,可设计如下情境:学校为了迎接国重复评,需要每个专业出版自己的校本教材,请为计算机专业校本教材《PhotoShop经典案例教学》设计并制作封面。
2.任务呈现和分析任务
在创设情境时,选择与学习的中心内容密切相关的真正事件或问题,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马上解决的真实问题,将任务呈现给学生。
呈现给学生之后,不要急于安排学生去完成任务,而要对学习任务进行分析,要阐明任务所要达到的目标,把任务分解成具体的小任务,阐明完成任务的具体步骤与注意事项,进而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完成任务。
3.完成任务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组织、指导、咨询的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如何去解决问题,而应该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如需要搜集什么样的信息、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要正确引导学生,把握好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并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意见的对抗,来进行补充和修改,以加深每个学生对目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理解。
4.效果评价
我们可以先让小组内进行自我评析和小组间进行互相评析,然后举行一个成果展览,由教师组成评价组进行评析和点拨,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修改不足,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和思维方法,建立新的知识结构。
从内容上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
四、教学案例――咖啡包装效果的制作
1.教学目标
(1)通过咖啡包装效果的制作,初步体验包装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回顾路径工具、文字工具、字符属性等知识,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
2.教学过程
篇10
(一)培养学生的好奇心
大学生对未知事物充满着好奇心,正确引导他们的好奇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自己养成对图形结构表现形式的认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能够正确把握图形设计需要的技巧和方法。教学上要鼓励学生广而多的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发他们自主的去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行动,图形设计课程不仅仅需要掌握好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还需要通过创造性思维对相似事物进行联想、整合,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技巧运用到实践中,创造出特有的图形来。
(二)培养学生的设计兴趣
图形设计的教学需要学生保持对设计的兴趣与热情,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本身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才能真正的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实力的发展。一件饱含生命力与个人特色的作品往往是学生自己设计情感的外在体现。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指的是用与原有想法相反的思路去寻求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教导学生抛开传统的思维定势,善于运用对事物进行新的诠释与分析,对人们早已习惯的事物从别的角度挖掘出其他的含义。遇到事物要打破常规从反方向多思考问题,超出人们意料之外的图形设计经常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打破常规,避免人云亦云的设计思路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在教学课程中适时的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这样才会使学生在图形设计中拥有创造性思维。
二、培养学生对图形设计表现方法的认知
(一)图形概念的形成
图形设计的思维方式与绘画的要求不一样,学生以前粗略学习的知识常常是从绘画的角度展现,这样对图形深层次的东西无法理解,没有从其本质上认识图形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无法准确的创造出优秀的图形。让学生养成图形设计所具备的视觉欣赏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我们开展高校图形设计课程的目的。图形的设计要求我们在对设计素材进行一系列的收集整理的过程中寻找到最佳的表现形式,将现有的素材加以整合创造出新的图形,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加重对图形整体的认知。整体的认知包括对素材的解构,也就是要对已知的图形素材进行透彻的分析,并将其分解成仍具有原有素材特性的细小个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图形解构方法的训练是很重要的,当一个设计主题被确定下来的时候,我们应引导学生尝试从各个方面去表达主题的设计。
(二)结合基础课程的教学
基础的设计课程包括平面、色彩、立体的构成,统称为“三大构成”以及字体的设计课程。在对图形概念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后,教学中就需要对学生设计的创造性进行训练。
1.平面构成
在图形设计中平面构成是一门基本课程,从最基础的造型元素入手,深入研究点线面等的自身特征、造型、材质、变化方式与风格等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平面构成的训练,提高学生对平面造型创造力的提高。
2.色彩构成
色彩的构成指的是对设计色彩的研究与运用,包括色彩的现象、本质以及它的表现,色彩的知觉以及它的搭配等等。色彩的构成法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要让学生意识到绘画与设计色彩的相同性与差异性,使得他们在设计中将色彩运用得更加科学。
3.立体构成
立体构成是指在二维的空间基础上进行三维的形态的训练,使学生的立体思维及表现力得以提高,对空间思维和空间深度的把握也更好。
4.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是指被美化的文字或者意味着有图案造型的文字,它有两重意思:一是文字本身所传递的意思,二是将文字美化后所传达的意义。字体的设计是在字体本身的结构、笔画不能被改变的情况下进行的,运用形式美原理法则设计出来的字体,在造型上更加优美,线条安排更加合理,更利于文字信息的传递。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以及字体的设计课程中,每一门课程在教学中都有其自己的重点,不可取代。
(三)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
将基础的设计课程与专业设计应用课程相结合,如何熟练的将图形设计运用到专业课程如广告、包装、书籍等的设计中去,是我们一直以来探讨的问题。
1.广告设计
在宏观上动画广告与平面广告都属于广告设计的范畴内,现代社会信息主要依靠着广告传播。显而易见,图形设计课程与平面广告和商业广告都是紧密相关的。
2.包装设计
内、外包装的结构与装饰是包装设计的主要构成,通常情况下,容器的造型设计就说的是内包装,外包装通常指的就是选材和图形、文字信息,一个成功的包装设计,与创意性思维的正确运用和图形的精确表现息息相关。
三、图形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
(一)教学理念的创新
教学理念的创新是图形教学中最首要的重点。在图形设计中最为基础的就是美这一观点,即一件作品是否能被接受,取决于其对美的表现是否符合大众的观念。艺术的美又有古典的美和流行美之分,图形设计的美也应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因此,教学理念的创新一定要从审美的角度入手,让学生的图形设计作品有目的、有计划地追求不同的美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为图形设计营造一个良好的设计环境。
(二)教学体系的创新
优秀的图形设计艺术离不开世界各地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文献记载。图形设计在高校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是因为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美名其曰的创新里参杂了太多流于表面的东西所导致的。所以,要对图形教学体系进行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方式方法实践,重新整理教学体系,才能做出一个真正对图形教学有效果的方法。图形设计教学体系的创新离不开与其他课程的良好衔接。图形创意设计虽然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艺术类基础课程,但是它同时也涉及了很多相关知识,要真正掌握好设计能力,需要具备良好的设计思维,必须同其他的课程衔接渗透学习。前期图形设计的能力直接影响后期教学中实践项目设计作品的水准,所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一定要重视图形设计课之前的构成课程和造型课程。
(三)教学手段的创新
为了使传统单一的课堂显得生动活活泼,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运用多媒体将教学资料穿插于课堂教学中,使得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学生也能更为直观的了解课本文字所描述的意思。接着应改变目前一些高校图形设计教学的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寻找多种教学形式如拓展第二课堂、实践课堂等。教学方法方面,改变教师讲、学生自己做的常用办法,尝试用“概念转换”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作业点评等教学法进行教学。要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进而在短期内强化训练达到明显拓宽思维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四)教学评价的创新
教学评价在图形设计课程的实践中显得尤为重要,第一,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需要教学评价检测出来;第二,教学评价应起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多对他们进行鼓励,让学生们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想法,体会到设计中的快乐;第三,要改变目前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之间也应互相评价、学习,正确看待作品中的优缺点。教学过程中应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图形作品的设计,虽不是老师给予的评价却也能有不菲的收获。
四、将教学与多元化发展趋势相结合
(一)与市场相融合
为了让学生有就业优势,图形设计的教学不光要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还要与市场相结合,在设计作品中根据消费者群体的不同需求,设计出体现消费者个性的作品,能拿出达到针对消费者共性的设计方案。
(二)与本土元素化相融合
想要真正被中国人所接受的图形设计一定要体现本土的元素即能体现中国的元素,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本土设计元素的运用,注重本土化趋势的发展。不论是在世界哪里的设计师,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和那个国家的文化底蕴常常决定他们的设计风格,归根到底来说就是本土化带给他们的影响。所以要设计出被中国人接受的作品,就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遵循本土特色的认知观。
五、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