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22 16:29: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系统分析与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负荷管理 系统 效益
中图分类号:F014.35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唐山是一座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包括开滦煤矿、唐山钢铁公司、 冀东水泥厂等大型国有企业,由于当时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全国大多数地区电能严重短缺。随着唐山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需求猛增,造成电力缺口增大,此外由于用电负荷的不平衡性,较大的峰谷差负荷形成了对电网的潜在威胁,经常出现拉闸限电的情况。为了缓解唐山地区负荷紧张的形势, 1992年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各部门的协作下,负荷管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负荷管理系统担负着唐山市区及各县大中型工业用户负荷的调整、监测、管理工作,承担首都北京和唐山市政治保电任务,在电网负荷紧张时,发挥“谁超限谁,不超不限”限电不拉路的功能优势,有效的缓解了电网负荷的紧张形势,确保居民正常生活用电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负荷管理系统经过近十年的运行,在1999年12月28日通过了华北电网公司的实用化验收。从此,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负荷管理系统由原来的控制功能向管理功能转变。将系统正式命名为“唐山负荷管理系统”标志着我局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电力负荷管理。近几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电力事业的发展,负荷管理系统在用电管理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发挥了一定的效益。
回顾唐山负荷管理信息系统十几年运行历程,曾经多次为各有关部门如计量管理、生产管理、计划管理提供大量的实时数据。计量监测与防窃电功能的应用,现已为公司追电量62万千瓦时,降低了公司的损失。负荷管理系统的预购控功能,实现了客户“随时用电、随时付钱”,提高电费回收率,减少电费回收风险,为期末余额指标的完成打下良好基础,同时解决大量现场抄收、欠费停电等问题,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唐山供电公司电费回收压力。可见负荷管理系统在电费回收、查处窃电、违约用电等方面有直接的作用。唐山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不仅仅是以上直接的经济效益, 该系统,从用户、发电、供电和社会四个方面,都起着一定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产生明显的效益。下面结合负荷管理系统的应用情况,对其作用和产生效益进行分析如下。
二、对用户的效益
1、负荷管理系统对客户实现用电信息功能,客户可收到终端语音提示有“用电信息,请注意观察”。同时文字显示信息内容,今年多次使用此功能通知客户, 把电力系统停电信息和负荷使用情况提前通知装用负控终端的用户,使用户对电网运行情况提前了解,便于安排生产,避免拉路限电和突然停电造成经济损失。
2、系统自动采集客户计费表的尖、峰、平、谷、总读数、无功表读数以及最大需量读数。做到按需要控制和实行分时电价,使用户受益。
3、传统的压限负荷的方式为“拉路限电”即当电网负荷紧张时,将某条线路限电,这样虽然负荷压下来了,但该线路上的居民用户受到了影响,且重要工业用户由于拉路限电准备措施不齐全,造成机械产品损坏,给用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而负荷管理系统,控制到户,发挥“谁超限谁,不超不限”限电不拉路的功能优势,避免拉路限电。
三、对发电的效益
1、系统的控制功能,可对用户进行避峰、错峰等用电措施,这样可以协助解决调峰问题。
2、有利于提高发电经济性和安全性,在电力系统发生紧急事故,电源出现短缺时,如2010年1月,电煤紧缺导致电厂停机情况愈发严重,京津唐电网已出现缺煤停机容量100万千瓦,负荷高峰时段已基本没有旋转备用容量,电力供需矛盾愈发突出。公司制定的有序用电预案,使用负荷管理系统装置紧急甩负荷,可以防止系统瓦解,既提高了全系统的安全性,也提高了全系统的经济性;
3、负荷控制与其它解决方案的比较。用负荷控制虽然可以较经济地解决调峰问题,但整个调峰任务至少应能调整20%~25%的峰荷。为了不造成用户的很大不便,负荷控制只能是协助调峰。调峰任务应由各种方法来共同负担。正确的认识是,如果不发展负荷控制,则这一部分任务也需要花较高的代价,因而发展负荷控制是经济合理的。当然,在电网缺电的时侯,用负荷控制来削减20%~25%的峰荷也是迫不得已的,这种情况更能说明负荷控制是花钱不多,又能较快恢复供用电秩序的好方法。
4、负荷曲线平稳可以多发电。负荷曲线平稳可以多发电,这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负荷平稳,因此可为利用核电创造条件,因为负荷平稳是核电机组安全经济运行的重要条件。
四、对供电的经济效益
1、降低购电费用。通过该系统的负荷监测、市场分析功能,提高市场预测的准确性,系统的关口计量自动抄表和小电厂管理功能,为厂网分开后的经济运行提供支持。同时负荷控制可以降低电网的最大需量,提高负荷率。
2、降低线损。由于线路损失与负荷的平方成正比,控制了峰荷,提高了负荷率,使最大负荷下降,将能降低供电系统的损耗。
3、可以多供电。由于峰荷的降低,负荷率的提高,可以使同样容量的供电设备多供电能,因而直接增加供电部门的产值和利润。例如2010年5月,区域主变过负荷,通过该系统从4月13日开始执行24小时限电,有效的控制了用户负荷,为企业赢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4、可以实现电能和计量装置管理自动化。负荷管理的计量异常与防窃电功能, 可以实现GPRS终端客户异常用电实现在线检查功能,如客户出现电压断相、电流缺相,电压、电流越限,相序异常等异常用电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提示有异常事件上报,同时记录发生的时间以及发生时的表读数等。负荷管理的远程抄表功能,可以实现对客户自动远程抄表,即系统自动采集客户计费表的尖、峰、平、谷、总读数、无功表读数以及最大需量读数;实时监测用户各种用电信息,如电量、负荷、电压合格率、谐波数据、功率因素等。客户服务中心、各分中心及电费管理部门通过负控远程工作站以及负控WEB网页可查询客户的抄表数据。为营销管理和生产管理提供信息资源,体现了供电企业的自动化、规范化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所以负荷管理信息系统工作的开展,可为电能和计量装置管理自动化,打下一定的基础。
5、为营销环节实现全过程无笔化提供技术手段。营销管理需要建立各种客户信息(市场)收集、分析系统,由于负荷管理信息系统为客户与电力系统建立了有机的联系,从而为营销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对社会的效益
1、该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存储功能,为电力规划、建设、生产运行提供数据资源,同时负荷管理系统,充分发挥“限电不拉路”的优势,保证居民正常生活用电,因而有利于社会安定,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
2、建立起正常的供用电秩序,通过终端的信息服务功能,自动、方便、快捷、经济的为客户提供电力生产信息,使客户提前安排好生产用电,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六、结束语
篇2
关键词:训练基地;管理;J2EE;DB数据库;模块;子系统
为了满足警察改革发展的需要,随着信息化管理技术的进一步提升,2010年以来在全国多个地区都建立起了训练基地,显然以往警察各类训练基地传统的手工录入管理模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形势变革的要求,因此如何使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训练基地使用统一的系统进行管理,使各类数据在一致的端口下进行传递、储存,提高多级管理效率,是一项意义非凡且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一、系统分析
(一)警察训练基地管理系统的现状
警察训练基地作为警察任职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不断的研究和开发管理系统,但与实际需要还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现状不容乐观:
1、系统构建没有统一标准。目前许多训练基地普遍使用的是自主开发或购买的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用户界面复杂、使用方式较分散,特别是各系统间数据及信息的不兼容性造成了较大的资源浪费,至今为止还没有一套在统一标准下构建的系统来满足自上而下的管理需求。
2、系统功能设计不够全面或尚未设计。现在许多训练基地使用的管理系统,普遍是针对某项工作专门开发的单一功能系统,系统间没有数据接口很难实现一体化办公,造成了资源浪费;部分训练基地在学籍管理、经费管理、资料管理及信息处理上还处于电脑储存同人工处理相兼容的阶段。
3、系统运营及维护不够完善。由于训练基地在经济实力和相关技术人才储备上的差距,导致部分训练基地的管理系统无法改善与升级,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警察训练基地管理系统的功能及技术分析
综上所述,新系统除了需要实现日常的所有教务管理功能外,还需要实现以下目标:
1、系统数据的统一标准;
2、系统在警察内网运行,实现数据实时传递;
3、系统提供多类别用户使用权限;
4、不同训练基地系统建设特色性;
5、系统运营经费的管理。
对于没有建立管理系统的训练基地,我们认为应当及时建立起系统,提高管理效率,但随着警察多年来的信息化建设,许多训练基地已经建立了管理系统或针对某项业务的管理系统,虽然通过数据整合,利用集成现有系统的方式建立新系统,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保留原有的庞大的数据,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这样的系统由于建设标准不统一,在今后系统的进一步建设中将会造成更多的浪费。因此,可考虑通过全面建设、数据转换、逐步替代的过程,实现自上而下的训练基地管理系统的构建。
在开发技术上可采用J2EE技术体系结构,基于UML统一建模方法,应用NetBeans IDE 6.0.1开发平台,采用NetBeans自带的DB数据库技术、搭建GlassFish服务器以及WEB2.0技术完成系统开发。主要原因是:
1、J2EE架构是当前主流的架构之一,通过提供统一的开发平台,降低了开发多层应用的费用和复杂性,又能满足高可用性、高可靠性以及可扩展性的应用需求。
2、GlassFish是目前主流的Java EE应用服务器之一,对于解决并发用户多、数据传输量大、业务逻辑复杂、占用系统资源多的企业级应用问题具有明显的节约和高效优势。
3、WEB2.0技术则能够充分同不同的开发平台进行对接,实现可视化的网络操作平台。
相应的数据流程如图1所示。
二、系统设计
(一)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系统分析所述的警察训练基地管理系统所需要实现的目标,我们将系统功能分为两大部分、8个功能模块。系统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所示。
具体功能如下:
1、系统管理主系统是为运营单位本身设计的,有4个功能模块:主系统管理模块、客户管理模块、主系统门户网站管理模块、账目管理模块。整个主系统的目标就是利用警察内网在某个指定单位运行网站,利用网络的实时数据交换特性,对相关信息及资源提供快捷的管理,具体来说:
(1)主系统管理模块主要由主系统管理员进行操作,功能是完成对主系统的建设,同时管理整个主系统的业务,使系统运营单位工作更趋科学化、规范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具体的功能设计有配置主系统、公告管理、用户账户管理、权限控制、安全日志审核索引、快速链接、安全登录、日程表管理、信息发送等。
(2)客户管理模块由客户经理和客户服务人员进行操作,主要完成对要购买训练基地管理系统相关业务的管理,具体的功能设计有基地客户管理、搜索客户信息、合同管理、搜索合同、报价管理、系统套餐管理、客户模块报告管理等。
(3)主系统门户网站管理模块是由门户网站管理员负责操作,要完成对某个具体的训练基地的门户网站建设业务的管理,为门户网站的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具体的功能设计有:建立门户网站、配置门户网站、监控门户网站、卸载门户网站、门户网站报告管理等。
(4)账目管理模块主要由账目管理员对系统运营经费账目情况实施具体管理,为系统实现自主运营提供支持。具体的功能设计有:账目记录管理、发票管理、支付记录管理、账目管理模块报告管理。
2、训练基地教务管理子系统则是专门针对具体的某个训练基地建立的教务管理系统,有4个功能模块:训练基地网站管理模块、学籍信息管理模块、教学资源管理模块、教学训练计划管理模块。子系统的功能目标则是要解决训练基地建立各自门户网站及教务管理的问题。
(1)训练基地网站管理模块由各训练基地网站管理员负责操作,完成训练基地门户网站的自定义和管理,为训练基地网站运行提供支持。具体的功能设计有用户账户管理、权限控制、安全登陆、安全日志和审核索引、自定义训练基地网站、配置训练基地网站、监控训练基地网站。
(2)从实际的学员信息管理来说,结合学员信息管理的实际流程,学籍信息管理模块将用户分成两类,即学员和教务管理人员。学生类的用户是指当前系统中所有的学生,其系统登陆的用户名为学生的姓名,而密码为学生的学号。该类用户只能对自己的信息进行浏览,不具有对他人的信息进行浏览和查阅的权限,也不能对他人的信息进行管理。而对于教务管理类用户有权限对系统中的所有学生信息进行浏览、查找,且可添加、编辑和删除学生记录,公告,也可以使用相应的报表功能。
(3)教学资源管理模块是由教学资源管理员负责操作,主要是通过子系统完成对自身机构所拥有的教学资源的便捷管理,为合理使用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强大的支持。主要功能设计有教学设施管理、教学场地管理、培训课程主题管理、教职员工管理、教学资源报告管理。
(4)培训计划管理模块由培训计划管理员负责操作,主要是解决训练基地业务人员在门户网站内,通过子系统对培训计划实施管理,为此项业务的运转提供支持。主要功能设计有拓展训练模板管理、培训计划模板管理、培训计划管理、培训计划报告管理。
三、总结与展望
本系统面向警察任职训练基地,把通用的管理系统和任职训练教务管理的特点有机结合,即满足了运营业务的管理,又满足了任职训练管理中的特殊需要。系统本身管理运营是在统一的安全标准下为众多的任职训练基地提供服务,促进基地教务管理部门规范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方便快捷地将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教务信息进行有机地组织和管理,及时提供可靠数据,为任职训练的科学化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由于本系统不可能面面俱到,用户的需求将随着时间出现新的要求,本训练基地管理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增加功能。而且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计算机技术和教学管理的方法的迅速发展,任职训练教务管理系统与时俱进的要求就越来越高。应当利用新技术不断完善系统、开发新功能,以确保警察训练基地管理系统的持续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埃史尔,陈昊鹏.Java编程思想(第4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 李红等.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3] Ed Roman, Scott Ambler, Tyler Jewell. Mastering Enterprise JavaBean [M]. Wiley Computer Publishing,2002.5
篇3
关键词:突发环境事件;统计;有效管理分析
Abstract: 2009 ~ 2012 China Environment Bulletin published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ata as the background,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mad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should be to control the amount of unexpected environmental events as fundamental to avoid significant environmental occurrence of unexpected events is crucial to strengthen enterprise security management as the key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ter pollution incident emergency 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from specific legisl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dependent regulatory agencies, to strengthen pre-control, achieve full watershed management perspective for effective management analysi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emergencies; statistics; effective management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X507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性事件定义为突然发生, 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总称。
突发环境事件是突发性事件的一种, 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对全国或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突发性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突发环境事件同样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突发环境事件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事件,它具有突发性、紧迫性、公共性、危害性等特点,因此如何对突发环境事件进行有效管理意义重大。
2. 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统计
根据我国2009年~2012年环境公报相关数据,对四年来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分级、起因、污染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2.1 数量和分级统计
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和分级统计情况见表1-1和图1-1、图1-2。
表1-1 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数量、分级统计表
图1-12009~2012年我国突发性环境事件数量对比图
图1-22009~2012年我国突发性环境事件分级对比图
由图表可见,近四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总数(环保部直接处理的)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2年降至33起。
在所有突发环境事件中事件等级以一般和较大事件所占比例为最高,近四年每年都有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特别重大事件在2009年出现2起。
2.2 起因统计
突发环境事件起因统计情况见表1-2和图1-2。
表1-2 2009~2012年我国突发性环境事件起因统计表
图1-22009~2012年我国突发性环境事件起因对比图
由图表可见,近四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起因以人为因素为主,自然因素占有很小的比例。人为因素中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所占的比例为最大,其次为交通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第三是企业排污所致。
2.3 污染类型统计
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类型统计情况见表1-3和图1-3。
表1-3 2009年~2012年我国突发性环境事件污染类型统计表
图1-32009年~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类型对比图
由图表可见,近四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污染类型以水体污染为主,水体污染事件中海洋污染事件占有一定的比例,其次是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类型。
3. 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统计结论
根据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3.1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总量是根本
由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曲线图可以看出,我国近四年突发环境事件的数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这说明我们在控制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量的工作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如何确保突发环境事件总发生量的递减直至消除依然是我们今后工作的根本所在。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量也是其他相关工作的基本前提。
3.2避免重大环境事件的发生是关键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分级的主要依据是伤亡人数指标。主要分类见表2-1。
表2-1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指标(伤亡人数)
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等级以一般性环境事件和较大环境事件为主,特别重大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很少发生。特大和重大事件一旦发生,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巨大,所以我们必须将避免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作为今后工作的关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3.3加强安全管理是重点
由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起因统计图可以看出,安全生产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是现阶段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主要因素,所以大力加强企事业单位生产安全管理和交通安全管理,避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安全事故是减降突发环境事件的工作重点。
3.4防控突发水污染事件是主要方向
由2009~2012年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类型统计图可以看出,我国近四年突发环境事件中突发水污染事件和突发大气污染事件占主要比分,2012年33起突发环境事件中就有30起为突发水污染事件,比例高达91%,除其中4起海洋污染事件外,其余26起事件均不同程度的影响到了饮用水源地。由此可见,防控突发水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是当前最为主要的工作方向。
4. 我国突发环境事件管理弊端与有效管理分析
为了更好的控制突发环境事件的总量,避免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加强各领域内的安全生产管理,严防突发水污染事件,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不利后果,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管理现状,找出管理弊端,及时调整对策,进行有效管理。
4.1缺少突发环境事件领域内专项立法和独立管理机构
由于突发环境事件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包容性等特点,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其影响将渗透到社会各领域,如果没有专项法律规范和独立的专业管理机构将很难协调各领域间的应急管理。
我国2006年出台《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7年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但是在突发环境事件专项立法上依然是空白,我们应当制定专门的《突发环境保护事件应急法》以指导专项领域管理工作。
尽管《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负责统一协调突发环境事件的应对工作,各专业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相关专业领域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工作,各应急支持保障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保障工作”,但我国目前应对环境突发事件的管理只是在各级人民政府设置相关的临时机构,依靠临时判断和事后处置,缺少独立的、专业的突发环境事件管理机构,无法全面科学掌控突发环境事件的预防和应急管理。所以我们必须设立独立的、专业的、统一的管理机构以协调各个领域内的相互关系,执行环境专项领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职能。
4.2以事中处理和事后处理为主事前控制不足
尽管在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方面,我国在立法中一直强调预防为主的原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条,就明确指出“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国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评估,减少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但是,事实上我国针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仍主要倾向于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即在突发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和发生后采用相应的措施,以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
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是一种纠正措施,是一种“亡羊补牢”式的控制方法,其重点是将注意力放在结果上,虽然问题得到了暂时性的解决,但损失在所难免。在突发环境事件的专项应急管理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所以,我们更应该立足于事前管理,以避免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防患于未然才是最好的控制手段和管理方法。
4.3以点源控制为主,缺少成熟的全流域管理
防控突发水污染事件、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是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中最为主要的工作方向。由于水的流动性导致突发水污染事件发生后,影响范围具有扩展性特点,所以一旦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往往带来流域范围内的环境问题。分散管理不能真正解决突发水污染事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全流域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但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在突发水环境事件应急管理领域还是以点源控制为主,缺少成熟的区域性、流域性甚至全局性的突发环保事件应急处理经验,缺乏成熟的全流域管理。
尽管2002年修订的《水法》第十二条规定:“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和监督管理。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家的重要江河、湖泊设立的流域管理机构,在所管辖的范围内行使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授予的水资源管理和监督职责”,但是法律内容中并没有明确强调突发水环境事件的流域管理,所以即使有统一的管理机构,在面临突发水环境事件时,依然无法避免各地区利益冲突,无法协调各区域间应急管理配合。国家应该促进突发水环境事件领域内的全流域管理。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09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0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1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2012年度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5] 秦俊芳.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及环境风险管理探讨[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5):第21卷
[6] 陈兴玲.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及环境风险管理探讨[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0(2):23-27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院科研课题(2012BZZ98)
篇4
关键词:能源效率;地区差异;节能潜力;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2-0082-04
能源(特别是石化能源)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是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与能源占有及利用应该是相匹配的;但如果不能合理高效的利用能源,能源也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1]。我国虽然总量上地大物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值,而且能源利用效率也明显低于发达国家[2],因此,建立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当前发展的历史必然。目前,有关中国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潜力的分析,多数学者以国际先进国家为标准,通过国际比较判断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与节能潜力[3-5];而史丹以中国内部先进水平为标准,通过地区比较界定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空间[6]。然而,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实力和资源结构存在较大差别,一些制约能源利用效率的因素,如生产技术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所以,笔者认为,能源效率的国别差距和地区差异只能为我们提供一个目标值,无法据此计算出中国各省区现实的节能潜力。因此,本文收集了1990~2004年各省区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建立各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水平的统计模型,据此计算出各地区基于主体特征的节能潜力,为能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和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依据。
1 思路方法与指标选择
1.1 研究思路与方法
工业社会能源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依靠能源的驱动而运行。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量与日俱增,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增强忧患意识,避免可能的能源危机影响经济的发展,所以,建立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的必然选择。为了认清我国各省区能源利用现状及节能潜力,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研究:
(1)分析中国各省区能源利用现状和能源消耗强度的地区差异。选取2004年中国30个省区能源消耗及经济发展的截面数据,分别建立人均能源消耗、万元产值能耗和人均GDP的对应关系,揭示中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对应关系。
(2)从时间序列分析不同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本文主要以中国各省区1990~2004年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案板数据,研究不同地区万元产值能耗和人均GDP的关系,用幂指数函数建立二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以便寻找能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
(3)不同时段中国各省区节能潜力的对比分析。依据第二部分建立的能源消耗和人均GDP回归方程,分析计算不同时段各地区的节能潜力,选取1990年、1995年、2000年、2004年四个时段,对各地区节能潜力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经济的发展主要以靠中央转移财政,在统计分析中予以剔除。
1.2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从宏观和普遍的规律来看,一个地区能源的消耗是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节能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常采用人均能耗和万元产值能耗等指标。由于能源消费结构多以一次能源计算,包括了煤、石油、天然气和水电等,为了统一计量和方便比较,将各种能源消耗折算成万吨标准煤。本文采用人均能耗和万元产值能耗两类指标,揭示我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分析不同时段各省区的节能潜力,并将重点放在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时空变化上。
不同时段各地区人均能耗和万元产值能耗计算公式如下:
EPi=Ei/Pi (1)
EGi=Ei/GDPi(2)
其中,EPi 、 EGi分别为某时段第i个地区人均能源消耗和万元产值能源消耗量,单位是吨标煤; Ei、 Pi、GDPi 分别为该时段第i个地区能源消耗总量、人口总量、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项研究所选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五十五年统计年鉴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其中,本资料汇总了全国31个省区在人口、经济、能源等多个方面长时间的序列数据。
2.中国能源利用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随着新一轮经济增长,我国进入了工业化的新阶段,重工业比重从1999年持续上升。由于重工业对矿产资源尤其是石化能源的消耗强度很大,导致自然资源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约束很大,因此,能源的消耗量及能源利用效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依据2004年中国30个省区人均能源消耗量和万元产值能耗为指标,来定量分析能源负荷和人均GDP的关系。
2.1 人均能源消耗与人均GDP的关系
本文选取除外30个省区人均能源消耗和人均GDP的数据,制作X-Y关系散点图(图1)。从图1可以发现,随着地区间人均GDP的差异,人均能源消耗量呈某种正相关关系。在财会软件Lotus 1-2-3 for Windows上,用直线方程 y=a+bx进行回归拟合,得到如下统计关系式:
y=0.9972+0.0665x (3)
相关系数R2=0.6956,相关性显著。
上述统计方程说明,我国经济增长还处于外延性扩张阶段,人均GDP的增长依赖于对石化能源的消耗,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人均能源消耗量呈同步增长趋势。[7]
图1人均能源消耗和人均GDP的关系
图2万元产值能耗和人均GDP的关系
2.2 万元产值能耗和人均GDP的关系
以上述30个省区万元产值能耗与人均GDP数据作X-Y关系散点图(图2)。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万元产值能源消耗量近似于幂指数下降趋势。换言之,在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区,万元产值的能耗较小,能源利用效率较高;反之,万元产值的能耗较高,能源利用效率较低。
我国地域辽阔,各省区之间能源禀赋差异较大,导致产业结构对能源消耗形成不同的偏离类型,因而,万元产值能源消耗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由于在所选的30个省区中,相对落后的省区数目较多,经济发达的省区相对较少,散点在低发展水平上更为集中。所以以万元产值能耗为依据,所建立的能源消耗与经济发展的统计关系相对偏差较大,统计方程的相关系数R2、t检验值、F检验值相对较低。因此,本文未给出其统计方程,仅说明其变化的趋势。但从总体趋势来看,万元产值的能源负荷随人均GDP的增长呈指数衰减,并将在各省区的时间序列变化中给予定量的分析。
3.基于案板数据的中国各省区万元产值能耗的统计规律
仅以某年截面数据分析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关系,只是全国31个省区之间的横向比较,由于存在区域差异模型的精度较低,还不足以说明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的长期变化过程。为了准确地认识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关系,特别是随着科技进步和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引起万元产值能源消耗量的变化和省区差异,本文选取1990~2004年全国30个省区的案板数据,以人均GDP为自变量、万元产值能耗为函数,建立了各省区万元产值能耗随着人均GDP增加幂指数衰减模型,结果列表如表1。从表1可看出:除海南和宁夏万元产值能耗在近年有所反弹、相关系数较低外,其余28个省区万元产值能耗随人均GDP的变化符合幂指数衰减方程,相关系数(R2)都在0.90以上。上述这些幂指数衰减曲线在技术经济领域称为“学习曲线”,反映了同一产业或地区,随着技术进步,万元产值能耗下降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我们的模拟方程基本符合“学习曲线”。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的地域差异较大,所以也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海南和宁夏,虽然也符合幂指数衰减、而且也基本通过t检验,但比起其他省区相关系数有点偏低,分别是0.6780、0.8391,这与该地区特殊的产业结构有关。从海南万元产值能耗和人均GDP的散点图看出,万元产值能耗在1995年后有个明显上升阶段,而2001年后又逐渐回落,这可能和海南省这一期间产业结构变动有关;而宁夏以煤炭为主产业,随着近几年重工业比例不断上升,万元产值能耗在2003年后出现缓慢上升趋势,所以模拟方程也出现了一些偏差。但总体来看,我国各省区万元产值能耗都随人均GDP增长呈幂指数衰减,而且会趋于某一稳定值。
4.中国各省区节能潜力时空分析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地区单位GDP能耗在逐渐地下降,节能改造成就斐然,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根据世界银行和英国石油公司(BP)公布的统计计算表明,2003年中国每创造一万美元的GDP所消耗的能源数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3倍,是美国的3.68倍,英、法、德、意等西欧发达国家的5~7倍,日本的10.4倍,甚至是印度的1.45倍[8]。我国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高耗能工业的过度发展,造成了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过分依赖[9]。同时,重点用能行业、重点装置的能效水平仍然偏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有很大的余地。笔者认为,能源效率的国别差距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中国能源效率的水平与节能潜力,但是这个节能潜力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发挥出来的。从根本上讲,中国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能源效率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一些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如生产技术水平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赶上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差距也只有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逐步消失。所以,本文基于中国省区内部区域差异,重点分析不同地区本身所能达到的节能潜力,来进行对比分析,以便中国内部能够合理高效地利用分配能源。
4.1 不同时段节能潜力比较分析
关于节能潜力,不同的人理解不同,相应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本文采用基于主体特征的省区节能潜力的计算方法,即各地区人均GDP每增加1千元,万元产值能耗的现实减少值。具体计算步骤为:首先,将表1中各省区的模拟方程求一阶导数;然后,利用不同时段人均GDP的值(x)求出相应的导数值,即人均GDP每增加1千元、万元产值能耗的减少量,本文以此作为各省区不同时段的节能潜力。利用上面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中国30个省区1990~2004年的节能潜力,本文主要选取四个时段进行比较分析,并根据节能潜力大小将30个省区划分为高、中、低三种类型(表2)。各类省区节能潜力分述如下:
I类省区:节能潜力较高,1990年、1995年、2000年、2004年节能潜力分别在4.81~20.50tce、0.66~1.77tce、0.26~1.05tce、0.10~0.86tce之间,随着经济发展其节能潜力呈下降趋势、节能空间减小,这类区域大部分是一些经济比较落后和能源丰富的地区,由于技术落后及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其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与同时段的其他省区相比节能潜力较大。
II类省区:节能潜力居中,四个时段的节能潜力依次在1.88~4.34tce、0.34~0.56tce、0.12~ 0.24tce、0.05~0.09tce之间,从1990~2004年节能潜力也在不断下降,而且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时段属于此类的省区无太大变化,都是一些经济中度发达的内陆地区,这些地区易于引进东部的先进技术提高能耗效率,实现经济快速发展。
III类省区:节能潜力较低,1990~2004年四个时段的节能潜力依次在0.43~1.99tce、0.04~0.21tce、0.02~0.09tce、0.01~0.04tce之间,随着经济发展这些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已相当的高,节能空间不大,此类省区主要位于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
4.2 各省区节能潜力的空间分布
图3中国节能潜力分布图
以上主要是从时间序列分析我国各省节能潜力的变化规律,下面我们选取2004年截面数据做出中国节能潜力分布图(图3),着重从空间上分析各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及节能潜力的地区分布。由于本文分析都不包括,但在做图时为了图形的完整性,根据其所在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将其归入节能潜力较高一类。在做图时,我们仍然将节能潜力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类型,0.10~0.86吨标煤属于节能潜力较高一类、0.05~0.09吨标煤居中、0.01~0.04吨标煤潜力最小,据此做出图3。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节能潜力较低的省区基本位于东部沿海省区,这些地区经济实力雄厚,技术水平较高,所以能源利用效率较高、节能空间较小;而节能潜力在0.05~0.09吨标煤之间的省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中部内陆地区;而节能潜力较高的省区主要位于西部落后地区和中部一些能源丰富省区,包括青、贵、甘、晋、宁、吉、新、皖、陕9个省区,这些省区经济较为落后、技术水平低下、产业结构不合理造成能源利用效率低下,节能空间较大。比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山西、吉林、安徽、贵州其能源利用效率较低、节能潜力较大,和这些省区丰富的能源是分不开的。因此,中国要建立能源节约型社会,在发展东部的同时,应该重点加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其技术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其能源利用效率,实现我国内部社会的和谐发展。
5.结论与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经济发达的地区,万元产值能耗较低,但人均能耗较高;而经济落后省区,万元产值能耗高,但人均能耗较低。因此,随着经济发展,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我国经济增长还处于外延扩张型阶段,人均GDP的增长依赖于对石化能源的消耗。(2)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节能措施的实施,我国各省区能源利用效率呈幂指数衰减。(3)从总体上看,交通方便、沿海、沿江的东南地区能源效率较高,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中西部内陆地区利用效率较低。在当前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下,中国各省(市、区)均有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和可能性,但是各省(市、区)提高能源效益的潜力各不相同,而且差距很大。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中国在对各省(市、区)实施“十一五”期间能耗降低20%的目标时,不能搞一刀切,要制定有区别的区域节能目标和政策措施[10-12]。为了提高能源效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要大力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节能技术,坚决淘汰落后的生产技术、工艺与技术标准。(2)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低耗能产业,减少在能源经济效率低的地区新建高耗能项目,强调高耗能产业布局的能源效率标准。(3)要打破区域界线,构建全国统一的能源市场,并运用市场机制让能源流入效率高的地区,先进技术向落后地区渗透,促进东、中、西部技术和能源的有效交流。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3BJY0088);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2007~2008年度)。
参考文献:
[1] 张岩贵.中国资源供给瓶颈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J].南开经济研究,2004,(5):38-42.
[2] 周大地,朱跃中.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我国能源供求前景[J].中国工业经济,1998,(10):26-29.
[3] Lin, B.Q, 2001,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Energy Demand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atistic Research, 10: 34-9.
[4]Wu J., 2002, Serious Electricity Supply Shortage in the Three Year of Tenth-Five-Years Plan. China Electric Sector, 11: 9-12.
[5] Shi Dan. On the Skepticism Regard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Viewed from Information of China's Energy Utilization [J]. China & World Economy, 2003, (6).
[6]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223(10):49-58.
[7]孙根年,钟文静,李本庆.中国省际环境与发展关系及水气偏离类型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2):92-96.
[8]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6)――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C].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9] 管卫华,顾朝林等.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动规律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3):401-407.
[10]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0):34-40.
[11] 郭小哲,葛家理.基于双重结构的能源利用效率新指标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38(6):999-1002.
[12] 张琦.资源约束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探讨[J].资源科学,2006,28(2):147-153.
[作者简介]韩亚芬(1984-),女,山西文水人,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环境经济专业。
篇5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收集、处理和分析多维样本数据的统计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软件的普及,多元统计分析已成为分析多元数据的一个重要工具,在自然科学、管理和社会科学、经济领域等都有广泛的应用。
多元统计分析是我校财经管理类本科生大部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总学时为45学时,其中理论教学时数36学时,实践教学时数时。该课程涉及到许多数学知识,有大量的理论和公式推导,且计算量比较大。同时,本课程的学生为财经管理类的本科生,大多数学基础不好,且学生基础差异较大,部分学生感觉本门课程学习有困难。本文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从事多元统计教学的实践和体会,提出几点思考,以供同行参考,共同探讨。
一、重视统计方法的应用
针对财经管理类本科生数学基础较弱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推导部分不必讲解过多,也不应该过分强调复杂的数学证明和公式推导。对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每一种统计方法,重点阐述它们的统计思想,结合实例介绍涉及到的背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用这种统计来解决这些问题,用了这种统计方法后可以得到什么结果。以及各种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适用范围和局限性等,教学重点从理论转移到实际应用中。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适当做一些数学推导,可以省略复杂的证明。例如在聚类分析的教学中, 借助“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给出了“就近原则”,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就容易被学生接受, 然后再逐步引入为了实现就近原则的度量远近的距离及各种具体聚类方法。学生在短时间内就对统计方法有了理解,效果非常明显。
二、重视各种多元统计方法的联系
各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虽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但它们彼此之间均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解决实际的问题中,也需要用多种方法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对于这一点一定要讲清楚。在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的介绍中,我们介绍了在度量工具选择上两种方法的共同点。同时,聚类分析与判别分析有以下的不同点:①聚类分析可以对样本进行分类,也可以对指标进行分类;而判别分析只能对样本进行判别归类;②聚类分析事先不知道事物的类别,也不知道应分几类;而判别分析必须事先知道事物的类别;③聚类分析直接对样本进行分类,而判别分析根据训练样本建立判别函数,然后对新的观测对象进行判别归类。在实际问题处理中,针对聚类分析归类,判别分析分类的特点,常常将两种统计方法结合使用。在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数学模型、因子载荷矩阵的估计方法、因子得分等几个环节的学习中, 我们随时将主成分分析的相关内容拿来与之比较分析, 分析了两种方法在模型、参数唯一性、取舍因子等问题上的不同与使用环境等方面的共同之处, 学生不仅对因子分析有了深入理解,而且对主成分分析的内容有所复习,更容易实现对着两种统计方法的掌握。
三、重视统计软件地使用
各种多元统计方法解决的是大量多维数据的分析问题,自然离不开复杂数据的计算,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重视统计软件的学习,完成大量的计算过程。SPSS软件简单易学,操作方便、功能强大、应用广泛,可以进行大部分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操作,基本能满足教学和实践上计算的需要。且在多元统计分析课程之前,学生已学过SPSS课程,对软件的应用也基本掌握。在教学过程中,当介绍每一种统计方法的基本思想、原理后,先对教材上的已有详细步骤和结果的例题进行操作,使学生将统计软件操作结果与其进行比较。进一步要求学生针对某一专题或结合自身专业,对某一实际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利用软件进行具体分析操作,得到自己需要的结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知道统计软件只是一种分析工具, 重点还是掌握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选用上。同时,结合自己的一些研究课题,与学生一起探讨、研究,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能力。
四、合理制定考试方式和内容, 科学评定学生成绩
针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特点,本门课程考核不仅要注重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也要包括各种统计方法的理解、分析和应用。在考试的方式上,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和课程论文相结合,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给予综合评价。通过以上多种方式,考察学生理解能力、跨学科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在考试的内容上,闭卷考试着重考查学生对各种统计方法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量不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开卷考试以学生上机操作的方式进行,着重考查学生利用统计软件处理多元数据的熟练程度,以及对统计软件输出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和解释说明的统计素养;课程论文侧重于考查学生运用多元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总成绩则有闭卷考试成绩(占60%)、开卷考试(占20%)和课程论文成绩(占20%)三部分组成,从而科学评价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情况。
多元统计分析作为多元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工具, 必将随着社会的需要而不断的有广泛的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发生改变。而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懈努力,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统计思想, 实用的统计方法和综合的统计能力。
参考文献:
1何晓群. 多元统计分析[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任雪松,于秀林. 多元统计分析[M]. 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3苏金明,傅荣华等. 统计软件SPSS系列应用实战篇[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4张文彤,邝春伟.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5吕洁.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 ( 8): 153- 154.
6陶胜,胡明颖.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 集美大学学报, 2011( 2): 99- 102.
篇6
作者:张敏定价:34.00元16开2008年6月出版
本书内容为:导论、现代物流的形成与发展、可持续发展运动对现代物流的影响、现代物流与可持续发展的冲突、可持续发展现代物流模式探讨、人力资本在现代物流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产业管理、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农产品物流、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城市物流。
2.《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丛书)
作者:白世贞 定价:28.00元16开 2008年4月出版
全书共八章:供应链系统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供应坚系统的供应商选择与管理、国际采购管理、供应链系统的采购方法与技术、供应链系统的采购需求预测与库存控制策略、供应链系统的采购进货与成本管理、供应链系统的采购风险与控制、供应链系统采购绩效评估。
3.《管理效率:聚焦企业管理与组织发展的难题》
作者:薛淑珍定价:30.00元16开2008年5月出版
本书内容包括:绪论、管理的本质、管理学理论发展演进、管理效率的理论背景、基于组织的管理效率研究、管理成本研究、影响效率的管理行为因素分析、影响效率的管理关系因素分析、影响效率的管理伦理因素分析、大型企业的管理效率问题、管理效率的方法研究。
4.《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经济系统》(21世纪经济学专家专著系列)
篇7
关键词: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度;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5.010
0引言
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对于经济发展的支撑与促进作用日益明显与重要,科技的发展程度成为影响一国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科技的发展又有赖于经济的投入,依赖于经济的发展。科技与经济的发展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这已为无数实践所证明。因此,促进一国或区域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既是经济发展需要,又是科技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将以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从而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促进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的协调发展。
1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系统论创始人L.V.贝塔朗菲(L.V.Bertalanffy)认为“系统是相互作用的多元素的复合体”。从系统的视角考察,区域经济与区域科技为区域发展系统下的两个独立的子系统,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表现出两者相辅相成的外在特点。要评价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程度,就需要针对经济系统与科技系统分别构建指标体系,分别进行综合评价,然后再结合两者的综合评价值,进行协调性分析。因此,要对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程度进行评价,首先需要分别就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选取评价指标,构建经济―科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科学合理,取决于对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的确定与把握。
1.1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1.1.1准确性
准确性指所选取的指标必须准确地反映评价对象的内涵,体现评价对象的本质特征。
1.1.2系统性
系统性主要包括以下三层涵义:一指所选取的指标必须全面,能够评价经济与科技系统的各个方面;二指选取的指标必须层次分明,能够评价经济与科技系统的不同层次;三指所选取的指标必须简略,具有代表性,不会存在信息的重复。
1.1.3总量指标与均量指标相结合
总量指标即绝对量指标,能反映评价内容的绝对量规模,体现绝对量水平;均量指标为相对量指标,能反映评价内容的相对量规模,体现相对量水平。总量指标与均量指标相结合,即能够准确反映相同规模评价对象的绝对水平,又能准确评价不同规模评价对象的相对水平。
1.1.4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结合
一国或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水平既是一种静态角度的状态,又是一个动态角度的发展过程。因此,评价指标的选取过程中,既要注重静态指标的选取,又要注重动态指标的选取。
1.2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指标体系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并综合运用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与专家咨询法等多种方法,分别选取指标构建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与科技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形成了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3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根据上述评价模型,下文对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
3.1研究样本、原始数据与标准化处理
以2006~2015年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为研究样本,研究2006~2015年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情况。通过查找南昌市统计年鉴(2007~2016)、南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公报(2006~2015),江西科技统计年鉴(2007~2016)c江西科技统计网等相关资源以及南昌市统计局与科技局调研获得评价指标的原始数据。再根据上文标准化处理方法,可得评价指标的标准化值。
3.2分别计算南昌市经济系统与科技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
。
4结论与政策建议
4.1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状况
从上文2006~2015年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度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可知南昌市―科技系统协调发展情况:首先,考察静态协调,2010~2013年南昌市―科技系统协调发展;2006年与2008年南昌市―科技系统基本协调发展;2007年、2009年与2014~2015年南昌市―科技系统基本不协调发展。其次,考察动态协调,2008年及2010~2013年动态协调度处于上升阶段,此时动态协调;2007年、2009年及2014~2015年均处于下降时期,此时非动态协调。
4.2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分析
从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评价结果来看,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总体处于协调发展状态,经济发展与科技发展基本能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互动协调;但在有些时期,两者协调性有所欠缺,例如,2014~2015年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既非静态协调,也非动态协调。究其直接原因,是南昌市经济系统发展速度远远低于科技系统发展速度。因此,要促进南昌市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当前需要致力于促进经济的加速发展。另外,在稳步提高科技投入的同时,要切实提高科技投入的产出及推进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与经济成果。
4.3南昌市需要坚持经济―科技系统协调发展战略
2016年12月17日,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这标志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正式成为国家战略。南昌市作为中部六省之一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无疑面临着宝贵的机遇。但是,在今后经济获得发展的同时,南昌市必须注意经济―科技系统的协调性,坚持科技与经济共同发展,齐头并进。
参考文献
[1]许国志,顾基发,车宏安.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9):1731.
[2]朱李鸣.试论科技与经济的协调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1994,(4):15.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0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4]刘满凤.中部地区六省科技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0,(1):7477.
[5]任若恩.多元统计分析――理论、方法与实例[M].北京:国防出版社,1997.
[6]Chen CJ.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information share[C].Taiwan:Proceedings of the Fourth Asia-Pacific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2002:10481051.
[7]曾珍香,顾培亮.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析与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8]袁旭梅,韩文秀.复合系统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2):5155.
篇8
(一)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考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土地作为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其能否得到充分的利用对于基于其上的经济体系的发展至关重要。为了更好的协调人地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整个社会经济体系得以顺利运转,任何社会都会对土地的控制权进行一个制度安排,构成了土地制度体系,土地制度体系是一个社会经济的基本制度安排之一,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土地制度体系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制度,其实质就是法律制度化的对土地所有权归属的分配方案。简单的说,土地所有权一般包括土地占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收益权和土地处置权。土地产权反映了土地四项权能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的法律化的分配关系。这一制度安排不可能脱离区域内土地生态系统单独存在,不同的土地自然景观基础上繁衍的不同文明形态,其土地制度也不尽相同,其反映的也是土地生态系统和土地经济系统的结合状态。土地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土地制度体系的基础,土地制度体系对土地生产力发展水平产生影响,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土地生态系统和土地经济系统的关系。(二)从系统的观点看,土地生态系统和土地经济系统是通过物质、能量、价值和信息的相互融通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体系土地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其形成于土地经济系统之前,是土地经济系统的基础。土地经济系统是人类通过经济活动影响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成的。脱离了土地生态系统,土地经济系统将不复存在。而另一方面,自人类产生以后,随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不断的提升,土地生态系统的演进已经不可能脱离人类的活动,人类经济运行方式、资源的获取方式和利用效率等对土地生态系统演化方向产生重要深远的影响。(三)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形成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人类出现以前,土地生态系统处于一种自然的演化状态。人类从土地中获取各种物质资源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把自身的劳动印记输入到自然状态的土地生态系统中。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生产能力的提高,人类对土地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能力也迅速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土地自然生态系统就转化为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其演进过程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自然生态演化过程,是自然更新和经济演化的复合过程。在人类发展的很长一段时期,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并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传统经济学仅仅把土地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单纯从经济效益和经济利益出发进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外部性”重视程度不够。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社会和个人承担了高额的环境污染成本,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逐步下降。土地利用管理对各个经济主体的土地利用行为起着规范、引导的作用,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良性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土地资源认识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管理也在不断的创新。在没有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进行深入理解、研究的基础上,土地利用管理创新容易陷入三个误区:第一,单纯从土地资源稀缺的角度出发提出土地利用管理创新方案,突出量上的保护,而不是从土地生态系统出发,在土地资源的质上进行维护;第二,单纯从土地生态系统良性运行的角度出发提出建议,社会经济现实考虑不足,导致管理创新方案的可实施性较差;第三,在表面上从生态、经济两个方面提出建议,但是没有把握住两个方面的深层关系,把生态和经济割裂开来,仅仅是上面提到的两点的简单叠加。这三个方面都不足以满足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发展的要求。为了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实现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应该从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角度出发,进行土地利用管理创新。
二、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特征为土地利用管理创新提供了可能性与要求
不同的土地生态景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路径,形成了差异性很强的多种形态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这些各具特色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在表现出差异性的同时,还存在着同性特征。对于这些共性特征的把握,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规律,进而为更好的规划土地利用管理创新提供基础。(一)协调性土地生态系统和土地经济系统这两个子系统内部又是由许多的自然、经济要素组成的,是一个高度融合的有机体。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运行过程可以看成是其不断适应环境而进行调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不仅仅表现在整体总量上的集中程度,还表现为不同自然、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要素之间比较关系失调,也会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我们在规划、实施土地利用管理过程中,在关注总量指标的同时,还要注意某个区域内各个关键自然、经济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通过管理实践,引起的每个关键要素的变动,都会以某种形式对系统内其他要素产生影响,进而最终反映在区域内生态经济体系中。(二)异质性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系统本身和构成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呈现出某种程度的差异,这就是异质性。由于不同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质运动形态差异明显,不同区域的土地生态系统的气候、水文、景观、土壤类型、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都不尽相同。土地生态系统的差异是区域土地经济形态演化的基础,由于各地的土地资源条件不同,经济形态也有比较明显的区域性,比如草原经济形态、农业经济形态、矿业经济形态和海洋经济形态等等。不同的经济形态,人们的生产工具、生产方式、产品形态、运用资源的类型、交换方式、分配形式和消费模式等都有明显的差异。我国幅员辽阔,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多样化明显,这加大了我国实行有效的土地利用管理的难度,对土地利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土地生态经济类型多样化的特点,我们在规划、实施土地利用管理时,在做出统一规范的前提下,应该依据不同的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类型,因地制宜地提出管理方案。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提到的因地制宜中的“地”,不仅仅指作为经济资源的地和作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地,还包括在土地生态系统基础上的土地经济系统。(三)可塑性土地生态经济系统是一个有机体,具有很强的自我反馈、自我更新、自我调整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土地生态系统通过自然生产者(光合作用的植物)、自然消费者(各种动物等)和自然还原者(微生物等)实现自我调节。在这一自然循环、自我反馈的过程中,这些行为主体都会对整体系统的扰动因素进行一定范围的调节,比如土壤、植物的净化功能和过滤功能等等。这一过程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多样化的生产、生活资料和基本的生存环境,同时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对土地生态系统产生影响,比如由农业用地改为城市建设用地,退耕还林等等,土地生态系统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人们通过改变土地用途进而改变区域土地生态经济环境,土地生态经济环境也对土地利用进行适应和调整。但也应注意,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可塑性,超过一定限度其可塑性将减弱或者消失。由于我国人口压力大,经济底子薄弱等原因,从社会经济发展现实的角度出发,在经济发展前期发展较为粗放,使我们在获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也给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很快,可以预期对土地生态经济体系压力还是相当大的。所以我国土地利用管理除了体现和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以外,还应体现为对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已经失衡区域的调整和恢复,这可能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土地生态经济系统的可塑性为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三、融入生态经济系统理念的土地利用管理创新途径
篇9
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形成和发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环境恶化、资源枯竭、污染加剧,生态系统可持续性问题日渐成为关注的焦点,人们逐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生态系统管理的问题,用生态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管理土地的思想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经营者的支持,生态学研究从以往注重短期产出和经济效益转而开始强调长期定位、大空间尺度研究。Agee和Johnson(1988)分析了生态系统管理的适当边界、明确的目标、管理机构间的合作、管理效果的监测和政府的参与等要素的相互关系,构建了生态系统管理的理论框架。
随后,在美国兴起了研究生态系统管理的热潮,并得到政府和非政府机构的积极响应,1991年美国科学发展协会(AAAC)年会上,美国生态学会提出了“可持续生物圈建议”(SBI),美国农业部森林局提出了“关于自然森林系统管理的新设想”。
随后,美国林务局官方首次宣布采用“生态系统方法”管理国家森林。美国机构间生态系统管理课题组(1993)直接将生态系统方法定义为:“一种维持或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及其功能和价值的方法。”其基本内涵包括:生态系统方法以一种综合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自然资源管理方式来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生产力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的总体质量。生态系统管理承认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化的,提倡保护后代人的需求,保留他们对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到的生态系统产品、服务和状态的选择权(Bormanneta.l1993);这与管理单个物种的战略或方案完全不同,它是通过“关联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体来管理生态系统的一种策略或计划”。
Grumbine等(1994)进一步指出生态系统管理是以“长期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为目标,将复杂的社会、政治以及价值观念与生态科学融合的一种生态管理方式。”Wood(1994)联系可持续发展目标,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旨在“通过生态的、社会的和经济学原理,经营管理生物和物理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自然界多样性和景观生产力”。
《生物多样性公约》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是操纵将生物同其非生物环境联系起来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工程和管制人类行动,以产生理想的生态系统状态”。20世纪90年代,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传入我国。我国学者赵士洞、汪业勖(1997)论述了生态系统管理的基本问题;任海等(2000)认为生态系统管理是“基于对生态系统组成、结构和功能过程的最佳理解,在一定的时空尺度范围内将人类价值和社会经济条件整合到生态系统经营中,以恢复或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可持续性”。
于贵瑞(2001)论述了生态系统管理学理论框架,阐述了在维持生态系统产品和服务功能的可持续性总体目标下,各类生态系统管理的具体目标。生态系统管理的目标是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高产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的总体质量。这些都通过一种完全融合了社会和经济需求的自然资源管理方法来实现(顾传辉2001)。2000年以来,在生态系统管理的实践中,一些国际组织,如全球环境基金组织(GEF)为了强调对自然资源实行系统管理,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各个因素间的相互联系,并通过在相关利益方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推进管理目标的实现,提出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的概念,明确强调是生态系统各生态功能和服务之间的关联(比如碳的吸收和储存,气候稳定和流域保护,有益产品)、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和生产系统之间关联的一种综合管理的方法。
中国-GEF干旱生态系统土地退化防治伙伴关系于2002年启动,其目的是要建立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管理体制,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把政策、法律、规划与行动等有机地统一和协调起来,对西部土地退化地区尤其是生态脆弱地区进行综合治理,最终实现减少贫困、维持生态可持续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综合生态系统管理主要是将全球环境基金传统的、以项目为基础的做法,转变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及多部门、多层次的组织协调机制、统一的政策法规框架、统一的规划、信息共享机制,并分层实施,促进了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同时也极大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综合生态系统管理针对资源利用的冲突,重点是资源与环境规划和管理,并协调各类相关机构为共同的目标而合作。笔者认为综合生态系统管理较之生态系统管理在其管理对象、管理目标、基本方法上是一致的,综合生态系统管理本质上就是生态系统管理;但综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的生态系统管理的局限,更好地适应了生态系统演变的现实,充分体现了生态系统管理必须考虑人的因素,以及管理的目标是社会的抉择的指导性原则,突出了多学科交叉途径和采用科学的适当工具为手段的特点。
生态系统管理的理念是在生态科学研究不断进入和实践的推动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与传统的自然资源管理不同的是,生态系统管理着眼于系统的整体性,是具有明确且可持续目标驱动的管理活动。生态系统管理理论的提出构建了一体化管理的新框架,即基于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和社会系统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生态、经济和社会因素综合控制以达到管理整个系统的目的。总起来看,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主要还是基于自然属性为主的自然生态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生态系统管理除了具有自然、社会、经济基本构成要素外,还具有复杂的层次结构和整体功能,迫切需要一种更加综合的途径,管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此,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呼之欲出。
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
(一)复合生态系统的定义
复合生态系统概念是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于20世纪80年代初率先提出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根据他多年研究生态学的实践,以及关于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生态和经济问题的深入思考,提出了将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到一起的构思。80年代初,马世骏、王如松进一步提出复合生态系统是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的复合体系,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区域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并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生态工程是实现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途径(马世骏,王如松,1984)。
袁旭梅、韩文秀(1998年)认为“复合生态系统由多个独立的子系统组成,各系统按一定方式存在着,相互作用,复合系统不是各子系统的简单迭加,而是子系统的复合,“自然—社会—经济”系统就是一个复合系统”;郝欣、秦书生(2003)提出复合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在特定空间内通过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即所谓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并探讨了复合生态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它的演化发展,指出可持续发展是由复合生态系统复杂性本质决定的。
石建平(2003)进一步将复合生态系统的定义阐述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组成的一个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与社会、经济系统相互融合,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环境(包括生物)相互作用的循环式复杂系统”。叶文虎(2004年)认为:建立在自然生态基础上的人类社会是一个高级的复杂系统,由生物、环境和人口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依赖能量的转换和供需而共存的。秦书生(2008)分析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特征、非线性特征、自反馈特征、循环再生特征、协同共生等自组织特征。
(二)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念与实践
蔡庆华(2003)等多位学者将流域作为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探讨了河流生态学中生态系统管理问题;刘青、胡振鹏分析研究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的内涵、特征、结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河源区复合生态系统具有三大服务功能: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吴钢等(2002)在对区域复合生态系统的物质流、能量流、价值流等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对三峡库区的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从经济、生态、社会及综合效益方面进行评价。
王如松(2003)最早明确提出复合生态管理概念,并论述了其要义。王如松认为:“复合生态管理旨在倡导一种将决策方式从线性思维转向系统思维,生产方式从链式产业转向生态产业,生活方式从物质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思维方式从个体人转向生态人的方法论转型。通过复合生态管理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从技术革新、体制改革和行为诱导入手,调节系统的主导性与多样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灵活性与稳定性,使生态学的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原理得到充分的体现,资源得以高效利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石建平博士(2005)认为复合生态系统各子系统和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地耦合在一起,以物质、能量、信息流的循环利用为基本特征,系统输出端和输入端有机联接,以废物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废弃物再循环为基本原则,使物质和能量以最低投入,达到最高效率的使用和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同时信息在系统中传递通畅,功能最大。并着力于运行机制和长效机制的建立,探讨了建立包含决策机制、实施机制、补偿机制、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等。他设计建立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框架,并以此为基础直接放大为省域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本框架。
综上所述,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源于自然资源管理。从自然资源管理到生态系统管理再到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不断演进的历史必然。自然资源管理着重于对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短期调控,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起到的仅是调控作用;生态系统管理是以系统整体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的是保护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然状态,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而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孕育而生的复合生态系统管理,注重的是人类活动对这些过程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结果的影响,其本质特征是系统性。目前,学术界对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系统分析的研究成果仍十分有限,而且真正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自身特征出发对其进行管理、调控的深入研究更加匮乏,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为:
1.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和概念尚未形成共识,制约了对其实践的指导作用;
2.研究的尺度主要限于问题区域及单要素的研究,主要集中森林、草地、流域、海洋、湿地、沙漠农田和城市等单一的自然、人工生态系统尺度,没有立足复合生态系统的自身特性,进行系统研究;
3.存在简单化倾向。现有研究主要是生态学、地理学、城市规划以及经济学从各自的学科角度开展了对复合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要实现对这个复杂系统的有效管理,需要在复杂系统科学的指导下,构建复杂性科学管理范式,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4.现有研究偏重于现状的静态评价、分析,没有体现复合生态系统管理面向未来的特征。因此,不断扩展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成果的应用范围和实现这些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将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
篇10
作者:(美)德内拉·梅多斯、
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
出版时间:2013.6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我们世界观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与大众最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系统观念。但任何一门新科学的普及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系统思考所倡导的思维模式与社会上主流的思维模式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它的成长尤其困难。
对于这样一本需要耗费无数精力才读懂的书,真的有必要进行如此推荐吗?
首先,此书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震耳发聩的洞见,用科学方法论证了中国古代哲学智慧所提出的“天人合一”、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堪称一部经得起时间考验、有深刻哲理的巨著,读此书将是滋补思想、强身壮体的一道美食盛宴。从这种意义上讲,读此书要细嚼慢咽,好好品味。
其次,此书是在社会经济系统与地球生态的宏观层面上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的典型范例,无论是对关键变量的界定、因果关系的分析,还是对工具(存量流量图)的使用、系统动力学专业建模软件的仿真模拟,都是高度专业的。
实践证明,经过学习与练习,大家也可以掌握这种方法。结合书中的分析,大家进行方法的学习、工具的使用练习,无疑是让大家有机会与“武林高手”切磋,对于个人学习应用系统思考技能提升大有裨益。
从这种意义上讲,读这本书就不能仅仅停留于“知道了”或“看懂了”的层面上,而是要更深一步地琢磨作者对方法、工具的使用,并且动手练习(包括下载免费的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进行建模与模拟,这真的不难)。
如果你是企业家或管理者,此书将有助于你重新审视你的企业所在的经营环境,发现新的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实现与企业周围各种关系的和谐,包括与你的顾客、供应商、合作伙伴以及更大的社区和环境。
如果你是研究者或学生,此书将使你了解新的研究方法、经典的模型、翔实的数据,帮你培养出富有远见的洞察力。
如果你是政府公务员或公共事务管理者,此书更是让你获取新知、了解系统运作内在机理与规律的最佳读物之一,是你提升决策水平、在面对复杂局势挑战时“高杠杆解”的催化剂。
即使你不属于上述人群,也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简单地打开这本书,随意地读上三五页,相信也是有益的,因为我们都是地球公民,我们有共同的家园,我们只有地球一个家。只有更加深入地了解它,我们才能更好地去爱护它,与它和谐相处,子子孙孙,世代相传。
邱昭良
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
学习型组织研修中心·中国学习型组织网创始人
希望大家通过阅读此书达到两个目的:第一,更加深入地认识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所处的这个唯一的地球系统,践行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第二,举一反三,学会系统思考,应对工作与生活中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复杂性挑战,作出睿智决策。
作者简介
德内拉·梅多斯:系统思考大师之一,也是 “学习型组织之父”、《第五项修炼》作者彼得·圣吉的老师。
- 上一篇:支部半年工作情况汇报
- 下一篇:财政内控制度建设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