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范文
时间:2024-03-22 16:29: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现象举例及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的方向及价值
(一)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相关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文化的基础,从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中小学美术教育不H仅是美术技能技巧的传授,而应该是在一种文化观的观照下学习,应该让学生在一种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对于古老的传统文化,我们应当充分地加以利用,使传统文化有所继承,有所延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并取其精华融入到教育过程始终,发挥其巨大作用。打个比方来说,儿子与母亲有着血缘关系,母亲的基因遗传至儿子。因此,了解母亲有助于了解儿子,反过来说,了解儿子也有助于了解母亲。传统文化与美术也是母与子的关系。美术是传统文化之子,则必然存在着传统文化的基因,那么通过对美术的了解也能了解孕育它的传统文化母体。
为了更好地通过美术了解传统文化,也为了更好地通过传统文化了解美术,可以让中小学美术课程走进传统文化,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二)传统文化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得到充分的运用和重视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优秀的中小学美术教材了解可知,与传统文化有关联的课程逐渐增多,将现在所缺失的传统知识揉合到美术教育中去,让艺术生活化,让文化与教育不再脱节,让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民间艺术的加入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所以,在缺少情感与关怀的信息时代,具备人文关怀特征的传统文化被慢慢记忆起来。学校美术教育在这一时刻肩负重任,通过美术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艺术文化和对于培养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自身的审美观念,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激发珍惜美术遗产、关爱民族文化的情感,让学生学会传承与保护文化遗产,莫让“遗产”变“遗憾”。这是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此,美术学习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通过美术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
二、让传统文化渗透于中小学美术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精神,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前面已论及美术教学不仅仅是技能的教学,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活动。所以美术教育必定肩负着文化传承的重任。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我们可以从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探讨与实践。
(一)在欣赏课中渗入传统文化理念
就拿《中国传统色彩印象――中国红》的一节欣赏课举例吧。首先,以图片呈现事实:这些图片包括春节期间的一些具有传统特色的装饰物上的红色;敦煌壁画中的红色;油画《开国大典》中的红色;剪纸作品、婚庆服饰、影视作品、雕塑作品中的红色;刘翔运动服的红色……,从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红色的确是中国人喜欢的颜色,是中国传统民俗中所常见的颜色。其次,教师点明了“红色是令人热血沸腾的颜色,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最喜欢的颜色,它象征着喜庆、热闹,代表着吉祥、如意,更是让每个炎黄子孙骄傲的颜色。”这里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讲明红色的象征意义,比如在五行中是火的颜色,其二是教师对形象后面的文化进行一定的发掘,揭示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吉祥如意的追求。接下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红色的运用的方法。如果教师将第二个环节取消,直接由举例进入到介绍传统文化对红色的运用,并继之于进行操作活动,那么这样一节课虽然有中国传统文化之题,却无中国传统文化之实了。
(二)在技法课中渗入传统文化
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摹写生、创作等课业实践,应该说,这是对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使学生基本了解和初步掌握我国传统美术形式的主要特征和技能技法。
篇2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 澳大利亚文化课程教学 “任务型”教学模式
论文摘要: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 在澳大利亚文化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传递式的教学模式一直比较通行, 学生往往成为教学的附庸, 学生的独立思考受到压抑。建构主义教学观正是针对传统教学中这种弊端而提出的。本文从对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反思出发, 探讨在英语专业高年级的文化课程中,将文化课教学与文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1]学习模式。在文化课教学中加入特定时期代表主流文化特点的文学作品分析,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积极参与思考,培养学生由被动记忆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能力,继而建构文化学习的有效平台。
语言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互为表里,紧密联系。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都是以文化背景作为依托,学习语言就是意味着要掌握目的语言文化。而在现实的文化课程教学中如何建立有效的文化学习途径始终是任课教师关注的课题。高尔基说“文学是人
学”[2]。不同社会时期的文学作品中都贯穿着深刻的人文传统的演变历史。因此,本文旨在探讨论在英语专业高年级的澳大利亚文化课程教学中,将文化课教学与文学内容有机的结合,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递式”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学习模式。在文化课教学中加入特定时期代表主流文化特点的文学作品分析,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积极参与思考,培养学生由被动记忆转变为主动学习的能力,继而建构文化学习的有效平台。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当今社会环境下文化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
一、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英语教育领域已经相继出现了介绍有关英语国家概况的文化课。传授主要“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宗教、风俗习惯及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其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世界主要英语国家语言和文化的理解,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及分析、判断能力,拓宽知识面,为英语专业的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背景知识”[3]。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关澳大利亚文化的内容并不丰富,课程内容只限于简单的了解和熟悉该国的社会与文化概貌,教学模式枯燥单一,学生学习也仅限于被动地记忆。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对于澳大利亚这个多元文化盛行的国家文化现象深入理解的需要。因此,如何有效地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掌握其所储存的文化知识,掌握分析文化内涵的能力已经成为文化课程急需解决的课题。
本课程建设的背景是日益显现的全球一体化战略加速发展的进程,和人们对此目标逐步深化的认识。培养二十一世纪复合型人才和专业型人才,确立中国在国际舞台所应发挥的作用,和我们高等院校产出的合格毕业生有最直接的联系。这就提出了新形势下,学校培养人才的新任务,新目标。因此,沿用传统的教学途径,仅把掌握文化常识视为培养语言专业本科生的主攻方向,显然已不能符合时代的需要。然而,肤浅的添加一些教学内容,也不能从根本上动摇过时了的教学理念的根基,随之产生的问题简要分析如下:第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文化课程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学生按照教师确立的程序和步骤被动接受所传递的知识。教学双方都感到索然无味,导致机械的死记硬背;第二,文化课程对教材要求的时效性很强,一些教材的选材针对性不强,内容滞后;第三,传统文化课程的内容比较浅显,简单地背诵地点,时间,事件,不能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内涵。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任课教师“传递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在交互学习的环境下参与分析现象,解释问题的过程,这些都是任课教师关注的问题。
二、建构主义教学观
当今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皮亚杰等思想的发展,它强调学生透过“亲自直接参与”的方法去完成学习过程[4]。学生在由“实践中学习”,而非依赖老师“告诉他们”一切。“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视学生为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其共性则是在教学环节中都包含有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并在此基础上由学习者自身最终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建构主义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变化,开始建立一种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5]。在建构主义的教学观的倡导下,教师的作用不是规定学习者学到什么, 不是语言的解释者, 而应是课堂的组织者、任务的提供者、学习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 培养学生应对真实生活中交际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旨在探讨澳大利亚文化课程与澳大利亚文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建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从一个具体问题切入文化主题,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深入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思想的独立性。在介绍文化常识的同时,为学生补充相关文学资料。通过配合对文学作品所展现的立体社会文化背景的分析,深化学生对澳大利亚文化内涵的认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
三、“建构主义”理念指导下的澳大利亚文化课程
本文以建构主义倡导的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采用“文化+文学”的教学手段,有机地、整体性地提供极富时代感的知识信息,用知识建构起来的多维的知识体系为学生搭起研究性学习的平台,使学习的起步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开始和展开,并通过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启发学生在大学阶段学习的自觉自主性、分析思考的能动性、和在知识积累基础上的创造性。具体设计如下:
1. 为学生提供可以在网上阅读的资料库,并时时更新,在课前组织学生带着“任务”阅读, 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对所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学生对课程所涉及到的难点热点问题的认识。 转贴于
2. 为学生提供有关澳大利亚文化方面的多媒体资料,利用各种音效形式使学生生动形象地了解澳大利亚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充分理解文化内涵。
3. 在课程结束时,除了必要的信息考查,还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对当下产生的一些社会文化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写出相应的课程论文,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科研动手能力以及论文的写作能力。
具体教学内容举例如下:
1. 该课程设计把澳大利亚文化按照其社会的发展过程分成三个部分进行讲解:第一部分为澳大利亚土著文化,第二部分为澳大利亚的罪犯文化,第三部分为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这三部分都搭配与其相关的文学作品的介绍,分析其中所涉及到的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例如,第一部分中选取当代澳大利亚著名土著作家多丽丝皮金顿的传记作品《漫漫回家路》 (Doris Pilkington’s Follow the Rabbit-Proof Fence)[6],讲述了其母亲的亲身经历,揭示了澳大利亚土著人所遭受的种族压迫,分析该作品所反映的澳大利亚文化进程中土著人民“被偷走的一代”;第二部分选取代表澳大利亚民族文化英雄奈德.凯利(Ned Kelly)的相关作品 (The Jerilderie Letter)[7],分析作品反映出的澳大利亚文化中“反抗权威,反抗政府”的民族精神;第三部分中选取有多元文化代表的澳大利亚作家布来恩卡斯特的《中国之后》 (Brian Castro’s After China)[8], 分析作品中后现代的多层叙述、故事重叠法,解构传统的东方和西方、男性和女性形象,进而得出其所反映出的当今澳大利亚文化的变迁以及在新时代新社会环境下作为澳大利亚这个多民族国家主体的人的活动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鸣,等等。另外,一些具有时效性的补充材料可以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文化的变迁及其内涵。
2. 利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积极探索利用现代化的语言教学手段,比如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电影、电视等,尽可能向学生提供和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并且亲身体验到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指导学生查工具书,进行网上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别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思考的独立性,归结到此课程是要培养学生对文化现象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文学作品这个平台,帮助学生确立学习目标。在课堂中,教师思考如何为自己清楚地定位,如何辅助学生分析作品中所渗透出的文化内涵,是一个课前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学任务比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照本宣科更具挑战性[9]。在教学容量大,课时少等诸多条件的制约下,如何能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最终培养学生对文化的识别力,理解力和判断力,将教与学有机地统一,也是该课程改革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永红.任务型外语教学研究[M] 1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蒋承勇.西方文学“人”的母题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4]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5]何克抗. 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5).
[6]Pilkinton, Doris and Nugi Garimara. Follow the Rabbit-Proof Fence. 2nd ed. St.Lucia, 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2002.
[7]Kelly, Ned. The Jerilderie Letter. 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Alex McDermott. Melbourne: Text Publishing, 2001.
篇3
摘 要: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虽然有着很多共性,同时也存在着差异。由于英汉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英语和汉语词汇的不同语义联想。所以,在动物喻意的理解上也必然会出现分歧。这样的差异就要求翻译工作时要仔细斟酌。
关键词: 文化差异;对等翻译;龙;凤
一、引言
翻译是沟通不同民族文化的语言桥梁。翻译的重点不仅仅在于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的交换,而更在于两种语言文化内涵的传递。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特定民族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和思维方式的载体。因此,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翻译要达到预期效果,必须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试图从功能对等角度出发,来探讨中西方在对“龙”“凤”理解上的不同所应采取的翻译策略。
二、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上世纪八十年代,奈达的翻译理论传到中国。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奈达的翻译理论属于介绍得最早、最多,影响也最大的翻译理论之一。
1964年,奈达根据翻译《圣经》的经验,出版《翻译科学探索》(1964)(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一书。在该书中,他首次提出了“动态对等”的概念,即是“ closest,natural equivalent”。直到1969年,奈达在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进一步指明:
The translators must strive for equivalence rather than identity.In a sense this is just
another way of emphasizing the reproducing of the message rather than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form of the utterance(Nida and Taber 1969:12).
也就是说,奈达在此强调动态对等并不是指必须和原文的语义结构以及形式做到对等,而是强调以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信息。
1986年,为使人们真正理解其理论,奈达开始从交际学角度完善对等概念。在与瓦德合著的《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论圣经翻译中的功能对等》(From One Languageto Another)一书中用“功能对等”来代替“形式对等”。他认为,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来实现交际。“功能对等”强调对等翻译要考虑影响理解的各种语言和文化因素,使译文能能与目标语言文化得到最大程度的对等,也就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这样才能达到翻译的目的,即是使目标接受者达到最高程度的理解。总结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就在与三个关键词:最贴切;最自然;等意义的。
举例来说,汉语中的“红糖”,英语翻译应为“brown sugar”;“黄”应译为“blue film”。这是因为在西方文化中,“red”(红色)一词带给人们的多是暴力或血腥的联想意义;而“blue”虽指蓝天的颜色,但英语中蓝色多喻指“黄色的”、“下流的”,以及“情绪低落”、“心情不悦”等意义。
三、 功能对等理论的局限
功能对等理论是以《圣经》翻译为着眼点,创造性的将接受理论引入翻译研究,将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反应是否对等作为衡量翻译的最高标准。在这一理论指导的指导下,译本也可以做到更具客观性和合理性。
然而,其局限性也不可忽视。
由于某些特定的文化现象产生于一定的文历史化环境,反映的也是独具一格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如流传至今的习语、成语以及图腾。这些文化现象具有极强的民族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也构成了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如果单一的只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而采取功能对等的原则去处理,这样不可避免的就会失去很多源语文化本身附带的信息。
如,英语习语“a cat on hot bricks”,直译过来就是“热砖头上的猫”,这在汉语中是无法找到相应的说法的;而按照功能对等的原则,则可译为“热锅上的蚂蚁”,这样就达到了理解的目的。读者会很清楚这句英语习语所表达的意思。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读者虽然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是会误以为英语文化中,“蚂蚁”也可以用来表达“焦急”这个意境,这样就容易模糊了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性。
四、“龙”“凤”的英语翻译
“龙”与“凤”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标志。在中西交流中,必然会涉及到这两种文化标志的翻译问题。很多情况下,“龙”与“凤”都相应的翻译成了英语的对应物“dragon”和“phoenix”。只是,这种翻译却忽视了这两组词在各自文化中内涵上的差异。
“龙”与“凤”在中国文化中都是尊贵的象征。自古以来,“龙”与“凤”就被用来象征皇帝和皇后。如古代皇帝就一直被认作是“真龙天子”;在民间,亦用“飞上枝头成凤凰”的说法来形容脱离贫穷地下的地位而突然变得尊贵的人。
而“龙”、“凤”在翻译中的对等物“dragon”和“phenix”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dragon”是一种形似蜥蜴,口能喷火的凶残肆掠的怪物,是邪恶的象征。如西方把与上帝作对的撒旦称作“the great dragon”。而“phoenix”则更多的是象征着“重生”和“复活”。
由此看来,将“龙”“凤”翻译成“dragon”和“phoenix”是不可取的。
五、 解决对策――注解翻译
根据以上分析,综合功能对等翻译的局限和中西“龙”“凤”不同的文化内涵,同时加上“龙”和“凤”在中国文化里的特殊地位,笔者认为,在翻译时应采用注解翻译的策略。注解是译者实现翻译目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采用注解翻译,一方面能使接受者理解其意思,同时能最大程度上理解其文化内涵,这样,在翻译中就可尽量避免失去这些特殊的文化象征语所要传递的信息。比如,把“She is a lucky dog”译为“她是一个幸运儿”就无法传递出“dog”这一意象在英语语言文化中的特点。
所以,在翻译“龙”与“凤”这两个特殊的文化词时,要给予特别的翻译手法,这样才能取得翻译的最佳效果,让“龙”与“凤”的国俗语义尽可能的得到传递。(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Nida.E.A.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篇4
关键词:群众文化;广场舞蹈;自发式;
中图分类号:G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4-0096-02
一、普及传播民族舞蹈文化
曾经有文化人类学研究学者说过:“只要你跳个舞给我看,我就知道你是什么(民族的)人。”的确,“舞蹈作为一种文化曾是许多原始民族的‘文化焦点’。在今天也是如此,许多民族还保留着自己特色鲜明的舞蹈文化传统,有的舞蹈文化还作为国家象征而得到推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了解舞蹈文化就不能说是完全了解这个世界。”中华民族拥有着丰富多彩、灿烂辉煌的民族舞蹈文化,如今,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给各少数民族人民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少数民族言传身教传承下来的民族舞蹈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当代信息与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加上西方文化的强烈碰撞与冲击,导致了整个民族的年轻一代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轻视,一些承载着人类重要文化进程和价值的艺术形式――民族民间舞蹈,在与大众文化的交锋中败下阵来,正在逐步的远离人民群众的视野。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理想、信念和伦理道德的精神文化的集中反映,在人民的长期的生活劳作中起到宣情、教化、激励的重大功能,同时也是凝聚民族力量,提升民族自信力,增强民族归属感的重要载体,还是各民族增进相互交流,维护民族团结和稳定有效方式。加强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当今政府和人民的迫切要求和共同心声。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使其不被尽快置于博物馆中成为历史,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同样,保护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是实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依靠人,人本身才是人类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民族舞蹈来源于各民族人民,以其通俗、浅显、便捷的特点,直接地反映各民族人的生活、生产与情感,为各民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是人民劳动的结晶。因此,只有反映、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和情感,才有发展动力。所以,民族舞蹈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大量的专业舞蹈的群体,更需要其他非专业的更大的重要群体,只有在人民群众中间大力地普及和传播民族舞蹈文化,让更多的普通民众了解和认识并且喜欢上民族舞蹈,才能真正的复活民族舞蹈的生命力。才有更广大的舞蹈文化使者的队伍,才能真正实现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舞蹈的普及传播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将舞蹈语言变体后的间接传播,主要是通过图画,舞谱和文字进行的传播;另一种是舞蹈语言的直接传播,舞蹈作为一种以人的肢体为语言表达人的情感的艺术,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是以口传身授这种直接传播方式为主,这就直接导致了舞蹈艺术作为艺术之母,却没能像音乐的乐谱,文学的文字那样也有一种通用规范的舞谱。“由于舞蹈艺术是一种人体的有韵律的运动,人的语言是不可能作出全面解释的,他的‘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承认。”这也就是说舞蹈艺术的特殊性即它的艺术语言是体态化的肢体语言所决定的。随着大众媒体的介入,舞蹈已经可以通过影视和互联网等方式向人民群众普及传播,这也是直接传播的一种新方式。直接传播相对于间接传播更加生动、有效。
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与“农村城市化”的扩张,源于乡村的民族舞蹈正逐步以“燎原之势”蔓延到城市广场的各个角落,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和广大群众的参与和喜爱。群众自发式当代城市广场舞蹈是广大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参与舞蹈文化活动的一种形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她们在广场舞蹈的不断实践中,必然会深刻的感受到民族舞蹈艺术的魅力,必然会深刻的了解到民族舞蹈文化的深厚底蕴。广场舞蹈的普及传播面很广,所有的参与者都是以广场为中心相互学习、交流,并向四周放射普及传播。参与者大多是互相不认识,只是因为对民族舞蹈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先是在旁边观看然后慢慢的跟着学着跳。他们先是从广场上学会跳某个民族舞蹈,等了解和掌握了某个民族舞蹈的动律特征和民族文化背景,就带回到各自居住的区域去教他们的熟人,就像“滚雪球”一样,会跳的人越来越多,知道某个民族的舞蹈文化的人也越来越多。这是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使民族舞蹈能够从乡间走向城市,从广场走向社区,然后又从城市返回乡间,从社区返回广场,如此反复,使得民族舞蹈文化在人民群众中间不断的普及传播。
虽然,自发式城市广场舞蹈中的民族舞蹈或多或少的发生了变异,从保护和传承民族舞蹈文化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不好的现象,但是这对于普及传播民族舞蹈文化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这是难以避免的发展规律。而民族舞蹈文化也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而作为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播者,人民群众真正喜欢的、真正需要的、真正掌握的才是民族舞蹈文化不断适应时代要求的根本动力和出发点。因此,可以说群众自发式的当代城市广场舞蹈,为民族舞蹈文化的普及传播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为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推动建设当代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是伴随着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完全与乡村的聚居方式不同的一种全新的文明情境。世界著名城市学家刘易斯・芒福德在《城市文化》中就明确地指出,“城市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类文化的高级体现”。因为城市从一开始就是物质与精神的结晶,所以,它总是反映着所处的时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生产方式、人际关系、哲学观点、等。城市文化的产生和建设,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土壤。固然,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和繁荣程度是分不开的,但是与人类的活动这一人文要素也是密不可分的。当一个城市的市民对本民族、本地区和本城市的历史、传统、及其载体的一种成熟的认同了的看法及行为表现,即对这种城市文化的认同,有一种“集体意识”。自发式当代城市广场舞蹈在催化城市文明、推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主要体现出四个方面的特性:
(一)集中性。城市的本质就决定了城市文化的集聚、融合,它具有凝聚各种文化基因的天然胶力。城市从来就是个种族、各文化互相混合、作用的熔炉。城市就是这种生动的、潜移默化的相互作用的中心,新的种族、新的社会形态从这些相互作用中产出来。在各种新影响的冲击下,他们身上潜藏的创造力被解放出来,而各种交互作用的潜移默化过程则不仅产生了各种职业类型,同时也产生了各种精神气质类型。人类社会发展总的趋势是城市化,人类的财富、信息、权力乃至全部生活方式都以城市为中心汇集了起来。这个集中融合的过程使城市文化更具有社会化、他的涵括面越来越广、凝聚力愈来愈强。自发式当代城市广场舞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把群众凝聚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文化上的统一体,它集中了社会各阶层的群众走进一个开放的空间,他们在这个空间里面用时尚潮流装扮自己、借助动感的音乐和热情奔放的舞姿来展现自己内心的感情和身体的青春活力,这本身就构成了一个城市的形象。也正是依靠这种自发状态下的凝聚力和集中力,使得一个城市的文化变得更加形象和生动,使得一个城市有可能变成一个伟大的城市,成为一个具有独特形象的城市,推动了城市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为建设城市的特色文化提供了一种巨大的力量。
(二)地域性。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城市在历史的不断进程中,形成了各自差异的地域文化,这种差异化的地域文化又具有着差异化的特色,因此城市文化是一种历史性的地域文化。有人说过,民族文化和地区亚文化的鉴别无疑与地理上的考虑相联系。举例来说,云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份,它的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在于26个民族在文化上可以认同的人们不得不接受云南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空间。这就是所有聚居在云南这个地区的人民对其所在的城市文化产生的一种认同感、归宿感的基础,也是云南城市个性形成的根本原因。如今,伴随着现代化的传播手段使当代生活具有更多的共性和世界性色彩,但是这并没有完全取消云南的独特民族文化,相反还刺激了云南的城市文化向更具有地域性的现代化方向发展。云南群众自发式当代城市广场上的彝族舞蹈、傣族舞蹈、白族舞蹈、哈尼族舞蹈等等正是生活在云南这片红土地的上的各族人民对云南民族文化的强烈的乡土认同。特别是对于刚刚进入城市生活不久的城市人而言,跳民族舞蹈这是一种潜在的回归,回归到“原生态”的乡村生活,并通过这种方式重新找到新型城市人的心灵归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场民族舞蹈在表演中寄予了城市人对原生态乡村生活的深情厚谊,展现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从中可以窥见一个城市对待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态度。
(三)层次性。法国历史学家莫里斯・艾马尔指出:城市是一个纵横交错、布局密集的空间,是按照虽不成交但人人均需要严格遵守的一套一定之规部署的,这些反映在城市生活各个层次上的规定,决定了文化的复杂性。所以说,一个城市的文化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综合的统一体。城市文化从它的精神和物质的表现形式及关系角度来分析,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社会观念、制度、宗教等;二是社会生活、习俗、审美等大众文化;三是前两者的物化。自发式当代城市广场舞蹈往往承载了一定的城市居民的思想观念和日常生活审美方式。当城市居民不再为在外面跳舞为耻辱,他们都有了展现自我的意识和审美需求,或许走进剧场去欣赏高雅艺术是另一个层面的审美需求,但是当她们开始从麻将台走向城市广场,开始寻求一种适合自己通俗文化审美要求的形式表达,使得城市文化不会是一种单一的形态。而这种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矛盾和碰撞使得一个城市文化产生了内在的张力,而这种张力会对文化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驱动作用。
篇5
我国的武术散打运动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展至今已走过了二十多个年头,为中华武术的神韵再现和走向世界做出了无可置疑的贡献。风雨坎坷,褒贬共存。面对现今存在的突破瓶颈,作者从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及技术理论多个角度,较全面地对武术散打竞技形象的塑造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研究,以期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提供一家之言,拳拳之心于字里行间。本刊专发此文,诚盼共鸣。
当前,国内外普遍欢迎武术以“过招”来展示自己的时代新颜。同时考察武术的诸多内容,散摊打较之套路相对容易做到训练的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比较符合公平竞争的原则和评判量化的要求。同时,人们有理由要求以散打作为武术进入奥运、走向世界体坛的先导,把散打实践包括对散打的系列理论研究置于更加突出和重要的地位。这是一项具有现代眼光和历史意义的系统工程。在这项工程中,以科学发展观来观照和指导,精心塑造出那种既能够焕发浓郁民族风格、彰显武术独特魅力,又足以被国际体坛接纳、受到整个社会普遍认同的武术散打竞技形象,无疑是当代武术发展与繁荣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一个时期以来作为竞技的武术散打进展的状况。
1982年首届全国部分省市武术散打表演赛敲响开场锣鼓,至1985年,可以看作是散打试验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中,散打的水平明显较低,出现了两种令人不甚满意的态势。一是某些多年从事传统武术练习的选手,面对身着护具猛冲猛打的对手无技可施。不要说难以打出武术的特点,而且每居下风,最终不得不放弃蕴蓄民族风格的打法,也去迎合一味猛冲猛打的那一套。二是某些很少甚至压根没有学习过武术的运动员,他们由于身体素质好,具有拳击或摔跤的手段,借助敢冲敢打,凭着“拳击加摔”,硬是登上了领奖台。此情此景,昭示武术散打的教练员、运动员和理论工作者,一定要在改革创新散打技法方面下功夫,必须得在竞赛规则的提倡和制约上做文章。自1986年到1988年为散打试验的技术进步和规则改革阶段。这一时期,散打的技术水平有了提高,呈现出两种值得肯定的进步。一是对抗双方运用武术的技法有所增多,有的动作已经富有武术风韵。据统计和录相资料表明,赛场上传统技击的腿法、跌摔、拳法乃至组合动作得到普遍运用。不仅前一阶段风靡赛场的“拳击加腿”打法失去了垄断地位,而且武术的技法特点渐渐显露光彩,引起了观众的浓烈兴趣。二是竞赛规则逐渐放开,越来越有利于发挥武术技法的特点。比如早先规则规定禁击头部,第一步放开为可以用拳轻击,第二步再放开到可以用拳重击,最终完全放开可以用腿攻击头部。显然,规则的这种改动并不单单意味着对进攻者有利,更有价值的是它迫使运动员注意对自己头部的防护。而注重防守恰恰是武术散打区别于其它搏击项目的显著标志之一。攻的凌厉,防的严密,攻的传神,防的巧妙,这样,精彩的画面才能跃然擂台。从1989年至今,是散打试验趋向成熟和定型的阶段。这段时间,有关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散打列入国家正式比赛项目,进入了全运会,举办了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散打世界杯、无拳套、无级别、无演绎的“康龙武术大会”等重大赛事。同时,组织散打频频与欧、亚、美一些国家的自由搏击、拳击、空手道、泰拳等过招较技,促进了散打的国际化。从技术层面讲,“拳打脚踢融合快摔”的基本格局大致形成,技术的规范化也显露雏形。拳法,主要集中在冲(直)、贯(摆)、鞭、横、劈、抡、等;腿法则相对表现为踹、踢、弹、剪、蹬、摆、扫、勾挂等;而摔法大多为夹头过背、抱腰勾挂、抱腰别腿、抱单腿摔等。另外,在完善规则(科学化)、采取电子计分(现代化)、颁布“武英”“段位”称号诸方面也都实现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从武术进奥的高度来看问题,仍然有一个关键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立独行的武术散打竞技形象尚未能鲜明、生动地树立在世人面前。这是因为,随着散打的动作向规范化靠拢,运动员的技术水准越来越相仿接近,单纯得分观念压倒一切,导致了技术范畴的过于单一和狭窄,成为散打技术中武术含量不够丰富的障碍。同时,尽管规则上鼓励运动员施展具有浓郁武术色彩的攻防动作(如1990年规则规定前扫腿、后扫腿、转身后摆腿运用成功均得3分),但由于在理论和实践上并未解决好技术要素,运动员应用起来往往难以奏效,因此响应者寥寥。而那些饱含传统技击风格、在实战运用中又有一定难度的动作招数,在赛场上更是凤毛麟角了。具有特色的武术散打竞技形象,也就难以光彩照人了。
武术散打作为竞技发展的三个阶段,其实践说明了什么呢?
首先,它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一个时期以来总揽推动武术散打运动的战略思想是正确的。在“积极、稳妥”原则的指导下,付诸实施的具体举措也基本符合国情和武术发展的客观实际。那些举措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武术技击面貌为经,以当代国际搏击的基本风姿为纬,通过对这种经纬交织组成的参照系的不懈追求,比较准确地勾勒出了散打竞技的座标,比较科学地为今天的武术散打竞技画了像,定了位。散打竞技只能是源于传统技击而又不同于传统技击,既显示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又归属于现代体育的竞技项目。
第二,它以同样不容置疑的事实昭示,现在擂台上奔突的散打竞技形象离历史性的要求,与人们期待的散打竞技形象尚有相当的差距,竞技水平也与实际上应该达到并且可能达到的高度存在明显的距离。散打要真正成熟,不仅在实践上还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呼唤在理论方面对散打竞技的民族化、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等系列课题作出应答。人们有理由说,武术的最终进奥,在这个平台上向整个世界展现魅力,盖在于能不能够塑造出充盈民族风格、豁透技术优势、符合量化要求的武术散打竞技的崭新形象。
(二)
现代武术散打与传统武术技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武术散打从内容到形式都脱胎于传统技击术,它的身上理应渗透出传统技击的基本要素。散打的任何改造发展,都不能不受到这些要素的影响和制约。那种认为散打既然是一种竞技形式,那么应当与传统技击干系不大,而传统技击也难以运用到散打技击之中的观点,在理论上是割断历史的,在实践上则必然导致散打竞技无法展现民族风格和武术特点。我们说,勾勒散打竞技的技术范畴,离不开一根对角线。一角连着传统技击中昔日用于实战格斗的招数、技法、练功法(剔除掉现代竞技明令禁止的内容);另一角是传统技击中原本就属于古代竞技的搏击技能、攻防手段、制胜元素。不要以为传统技击术的优势除了“一招制敌”外,就再没有了其它的内容。实际上,传统技击术中摒弃了“一招制敌”,现代竞技也不准使用,去掉了华而不实的玩意(竞技对抗中难以实用),仍存在着既符合现代竞技要求,又足以临场实用的内容。据湖北江陵凤凰山秦墓出土的木蓖漆画显示:竞技场上有三人在线,一人进攻,一人左架右打,双方一来一退。另有一人与那两个力士之间错位而立,且具有手势动作,估计应该为裁判。另外,在河南南阳汉画馆珍藏有一块刻有徒手对打场景的汉画像石。图中表现的是:三位勇士正在进行搏击格斗。位居中间的一人似弓步出拳迎战左右敌手,为一对二的散打局势。左边一人作跳跃奋勇向前状,他一手握拳,一手亮掌跨步进击;而右边一人则也呈似弓步防守自卫的姿势,双手拳掌并用。整个画面简洁精练,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散打动作刚健有力,实战感觉生动逼真。这些史料表明,自古以来中华武术就蕴涵着丰赡的散打竞技手段。将这些手段开掘出来,展现在擂台赛场上,既能喷薄出实战武力,又能显示出武术特点、活脱出鲜明的民族风格。
任何民族的文化传统都必然受到本民族的观念、思维、意向、情趣、习俗、风尚、心理结构、生活行为方式和知识系统的影响和制约。现代武术散打(尽管归属于竞技的范畴)既然脱胎于中华文化现象之一的传统武术技击,它就不能不彪炳出浓郁的中华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有一种观点认为,武术散打作为现代竞技,更多地须体现出竞技的共性。其实这种观点带有片面性。因为虽然是同为竞技格斗项目,其技击规律大体相同,然而这并不妨碍各个民族的竞技格斗带有自己民族的特点和风格。举例言之,拳击中的直拳和武术中的冲拳无论就形式还是劲道分析,相差均不大。可是考察其整体发力以及相配合的身法、步法和战术却大相径庭。显然,那种皆属进攻技能的共同性,并不能冲淡更不可能淹没民族风格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就说中华武术的民族风格吧,从形式上讲,竞技双方无论是拳打、腿踢还是快速跌摔,都豁透出武术的特点。拳打不能等同于拳击,腿踢应当有别于跆拳道,跌摔与国际式摔跤也是大相径庭。而比赛的礼节、出场仪式(包括音乐效果)、裁判员的服饰、手势、口令(譬如运动员用明显的武术技法击中对方,裁判可类似柔道喊“一本”那样,喊出某种武术裁判专门用语)、运动员护具到整个赛台风格、赛场氛围、评判规则,无不彰显出中华文化的绚丽色彩。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是不可能混同的。以内涵而言,传统技击的理论核心和技法属性源于中国恢宏丰厚、玄妙艰深的古典哲学。它的特点在于,其不限于只接受某一种哲学、理念的影响,而是接受多家理论学说的熏陶与感染。无论在人体潜能的开掘还是在攻防技巧上的升腾,均至少折射出儒、释、道三大家复杂哲理的光束。如太极拳推崇处处含球、以圆力见长,形意拳讲究对称合力、踏中取胜,八卦掌注重走圆顺势、阴阳相对,少林拳要求四平八稳、虚实互用,就饱含“不偏不倚”、“无过亦无不及”的儒家学说;对功法和技艺追求终生修炼,演练时注重意与气的感受与存蓄,使用时主张模拟自然现象和借鉴禽虫猛兽的捕食搏击技能,以及采集天然之外气充实丹田内气的气功修炼法,则无疑同道家的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宗旨如出一辙;结合自身体力条件,矢志不渝苦练功夫,信奉存正去邪的规则,和佛门的禁欲修行、驱降杂念、苦志成佛的思想相映相合。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传统技击临战应用突出一个“艺”字,讲究发挥人的内外整体功能,强调以势夺人。交手时既可以以巧胜力,又可以以力打弱;既以柔克刚,又以刚克柔;既以圆打直,又以直打圆;既以长制短,又以近制远;既可先发制人,又可后发制人;既以虚击实,又以实击虚;既以拳制腿,又以腿制拳……这些被概括称之为武魂神韵的传统技击术内涵实在丰富,决非其他民族的竞技格斗所能同化所能替代。
篇6
关键词: 社会语用学 语用原则 语言服务
1.引言
北京成功申办2008年奥运会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同时,如此大型的国际赛事又考验着我们的接待水平。来自五湖四海的运动员和观众云集北京及奥运友好城市,信息公告和语言交流成为迎接客人的首要环节,奥运语言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如何使提高语言使用效率,避免误解和语用失误,同时体现奥运的人文色彩,展示中国的语言文化魅力,是奥运语言服务必须解决的问题。而语言学中的社会语用原则是使语言服务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理论指导。本文以一些常用的服务用语为例,分析其中暗含的社会语用原则,及这些原则对服务用语的指导。
2.社会语用学简介
社会语用学是一个学术研究的新领域,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社会语用指人类社会的一切语言运用行为,包括公开和非公开的语言运用行为。狭义的社会语用是指语言在社会上的公开运用,凡是面向公众的语言运用都属于社会语用的范畴。社会语用研究的理论主要来自于西方语用学和现代汉语修辞学。20世纪30年代,Morris最早提出了语用学这个术语。50年代以后,英国哲学家Austin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美国哲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理论,这些原则和理论为语言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以指示语、前提、会话含意、语言行为、会话结构等作为语用学的基本分析单位。近几年来,由Verschueren为代表的欧洲语用学家提出了新的语用观点: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的使用应遵循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等等。语用学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角度,把人们使用语言的行为看作受各种规约支配的社会行为,研究特定语境中的特定话语,着重说明语境可能影响话语解释的各个方面,从而发现语用规律。
现代汉语修辞学是从文论、文章学、美学等学科的附属地位中摆脱出来形成的一门独立科学。它从交际效果出发,探索言语规律和修辞方法,既对具有修辞色彩的语言手段进行静态研究,又对言语一般规律进行了动态研究,并将各具有修辞色彩的语言手段置于言语一般规律的调控之中。这样,修辞学就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使人们感到言语确实有规律可循,并能切实有效地增强语言的交际效果。基于这两种理论,社会语用以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民俗、语言与教育、语言与经济、语言与外交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为目标,描述语言现象,归纳语用规律,提炼语言运用技巧,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3.社会语用的基本原则
衡量语言使用好不好的标准,不是词藻是否华丽,而是看是否符合语用原则。社会语用的基本原则如下:
3.1规范的内涵和功用
语言的运用要通顺正确,要符合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修辞、逻辑的规则,符合各民族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
3.2立诚原则
在社会语用中,立诚的内涵指“言诚”和“言真”两个方面。言诚有两层含义:一是真诚,指言语主体的态度;二是热诚,指言语主体的情感。言真指言语行为的信息内容而言。言语所承载的信息内容必须真实可信,绝无虚假成分。
3.3适应原则
适应原则是从语言顺应理论中来的。顺应论认为使用语言及语言选择必须适应不同的使用目的和语言环境,必须根据交际目的来安排话语的结构和类型。适应原则是指在社会语用中,语言不仅要“适合内容复杂的题旨”,还要适应语境,恰到好处,恰如其分。
3.4礼貌原则
西方的礼貌原则是基于“避免冲突的策略”,是避免对别人的触犯或减少人际交往中的摩擦的一种手段。而汉民族言语交际的礼貌,则是看成个人言行准则和社会道德规范,是道德的人格培养,注重伦理关系,珍惜人情价值。中国汉文化的礼貌是“诚于中而形于外”的内心感受。
奥运语言作为一种专门用途语言,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更应有所侧重。
4.奥运服务用语中的社会语用原则
奥运会语言服务是奥运会的软件,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是体现“人文奥运”的重要渠道之一,其中的社会语用原则可大致归纳如下:
4.1规范性和通用性
奥运会作为世界级的赛事,其用语首先要规范化。英语作为国际公认的通用语,更是奥运赛事使用的最主要语言。奥运服务用语首先是对外,所以我们在英语使用的规范性上要严格遵循国际惯例,尽量避免自行创造新的名称和说法,以免引起费解或误解。举例来说,公共厕所的英文标识应该是“Toilet”,而不是现在在很多城市所看到的“WC”或者“Public Toilet”;“前台”不应直接译为“Front Table”,而应按其意义翻译为“Reception”。这类标识性用语的使用尤其应注意其规范性和准确性,因为其所表达的指示性的信息接受面极广,不规范的表达直接影响服务质量。还有一些用语,其规范性和通用性不太明显。例如,“我该怎么称呼你?”的表达,很多人都用 “How can I address you?”其实这是一种不恰当的表达方式,意思为“我很难找到恰当的称呼形式来称呼您”,正确的说法应是“What can I call you?”
4.2礼貌原则
礼貌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则。作为一项社会活动,语言也同样受到这条准则的约束。我们在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比赛者和观众时,应注意所用语言的的体性和礼貌性。比如引起别人注意使用的“excuse me”,让别人做事时使用的“would you please...”等句型。在一些常用的祈使句的句式中,可适当地加上“please”,如“Please don’t smoke on bed.”和“Please don’t litter.”同时,语言的礼貌性和语言的的体性是息息相关的。过分礼貌和不够礼貌的语言都会使语言显得不得体。
礼貌的表达也是有文化差异的。中国人习惯于把对自己的贬低夸大到最大程度,以此来表示礼貌。英美人则不同,他们往往在不同程度上遵守(或违反)谦虚准则,这并不是不礼貌的表现,只能说这是由他们的文化决定的。所以,我们的用语不要过分礼貌,以免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感到无所适从。
4.3体现中国文化
奥运会是一个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最佳机会。从奥运奖牌的设计到奥运场馆的设计,中国作为奥运会承办国无处不体现着作为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的底蕴。虽然我们的接待用语并不是汉语,但我们仍可在语言使用中尽量体现中国文化。中国有许多独有的饮食文化、历史典故和风俗传统,使用其他语言不能够准确地表达其内在含义。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很多汉语词汇进入了英语语言,我们不必一味地追求在英语语言中寻求与汉语中文化现象匹配的词汇,而应更为大胆地使用汉语中的原词(拼音)并加以适当的解释。例如,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就直接使用了拼音作为译文;同样,像中国的特色饮食“饺子”,现在通用的译名为“jiaozi”,而以往使用的“dumping”现在已少见。汉语词汇进入英语语言数量的增加表明了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奥运语言服务中,我们要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接触到最代表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以及它们准确的内涵,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5.结语
奥运语言服务是奥运会的重要服务项目之一。为此,北京奥组委专门成立了“北京奥运培训协调小组”,把语言与礼仪、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各自行业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语言学理论与奥运语言实际运用结合会使其更加规范,高校作为众多志愿者的输出地,用社会语用理论对学生进行培训,能使他们更好地为赛事服务。优质的服务能加深国外游客对城市的印象,提高国家的国际声誉。
参考文献:
[1]Gumperz.J.J.& Cook-Gumperz,J.1982.“Introduction:language and the communication of social identity”,in J.J.Gumperz(eds.)Language and Social Identity[M].CUP.
[2]May Jacob.Pragmatics:An Introduction[M].Blackwell Publishers Ltd,1993.
[3]Sweester Eve.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4]Verschueren Jef.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 Edward Arnold Limited,1999.
[5]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
篇7
【关键词】法语教学;文化对比
语言学家曾近说过: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不同的语言描绘着不一样的世界,因为存在民族差异,所以也存在对世界不同的解读。这样不同的理解又还是通过语言作为媒介传递出来的。当今我们的经济越来越发达,我们生活在高科技的信息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对外语人才的需要更加紧迫。我们同时发现在第二外语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对语言的重视程度远远高于对文化的重视,因而这样的学习方法会造成很多的语言误区。接下来文本将两个方面深度探讨大学法语教学中的中法文化对比。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 语言形式决定着语言使用者对宇宙的看法; 语言怎样描写世界, 我们就怎样观察世界; 世界上的语言不同, 所以各民族对世界的分析也不相同, 不同民族的文化都可以以语言为媒介体现出来。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 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但在二外法语教学中, 很多学生往往重视语言而忽视文化, 因而造成了法语学习的许多误区。 本文拟从中法文化对比的理据意义、 主体内容、教学方法等角度探讨大学法语教学中的中法文化对比。
一、中法文化对比的理据意义中法文化对比的理据意义可从语言文化的交融性和中法文化的差异性两个角度进行探讨
(一)语言文化的交融性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 语言是表达文化的重要手段和形式, 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 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的传播必须借助于语言。 语言受文化的影响, 又反过来对文化施加影响。社会语言学学者们认为, 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应当从语言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研究语言,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正由于每一种语言都反映着产生它的文化, 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其文化内涵和背景。现代语言学认为: 无论语言理解还是语言运用, 都必须依赖使用语言的人所具有的社会文化知识。而语言使用者也在不断地将自身的社会经历、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作为思维活动的重要依据, 并使之进一步体现在语言活动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紧密联系对法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法语教学中, 如果只注重传授语言知识, 而忽视文化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那么虽然可以培养出语法和词汇合格的学生, 却无法使学生避免文化交际上的错误。 从某个角度来说, 文化交际的错误比语法错误的后果要严重得多。如“ 龙” 在汉语中被视为帝王的象征, 而以“ 龙” 构成的成语一般是褒义的, 如“ 龙飞凤舞” 、 “ 藏龙卧虎” 等。而法语中“ 龙” 指凶恶的怪兽、 恶魔或者忧虑悔恨。 如这个看门人真的很可恶: ce concierge est un vrai dragon. 又如忧 虑 涌 上 我 的 心 头 : Voilàlesdragons qui me tra-versent la cervelle.因而, 在使用这个词语时如果不理解这种语义差异和情感差异, 就会造成理解的错位。
二、中法文化的差异性
各国文化的多样性, 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要学好一种语言, 必须了解和熟悉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 否则, 就会出现理解偏差和应用不当的语言错误。中法文化有着极大的差异: 中国文化重群体观念、 主客体统一, 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法国文化重主客体对立, 物我分明, 重个人观念、 重人与世界的对抗性, 主张人类征服自然。文化的差异投射于源语和目的语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之中, 造成二者语言符号在语言对应和语言运用两个层面上的不对应或者说不完全对应,从而导致在语言形式上中文和法文的巨大差异。中文注重语言的内在联系, 重“ 悟性” , 不凭借严谨的形式进行表述, 而是通过主观的直觉, 从逻辑以及上下文中“ 悟” 出关系。法语注重自身的形态变化, 重形合, 不求全面、 周到, 但求结构上的严谨。因此, 在法语教学中, 只有重视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注重中法文化的异同, 才能弥合两国文化间的沟壑, 达到对法语语言内涵更深层次的理解。 只有通过对法语的掌握进一步探求法国人的思维模式, 了解中法两国的文化底蕴, 才能让学生从单一学习法语的过程变成一种跨文化学习的过程, 有效提高其文化的意识性和敏感性, 使语言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一)中法文化对比的主体内容
由于两国在历史经历、生存条件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就造成了思维方式、内涵特征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在未来的大学法语教学中,教师应当多注意这三个方面的文化对比。
1.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的对比中法的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 法国人的思维较为直接、 清晰、 客观, 因而话语较直率。 而中国人的思维较为间接、 混沌、 主观, 因而话语较委婉。在有文化隔膜的情况下, 很多时候中式的礼貌热情会导致对方的反感。比如你邀请法国人外出用餐, 点了一桌子菜, 这会让习惯分餐并把盘中食物吃光的法国人手足无措。中国人在餐前通常会说一些客套话, 比如只是一顿简单的便饭不成敬意等等。 法国人不知道这是中国人的客套话, 心里可能认为对方不重视自己。中国和法国在思维方式上有很多的不同。总体概括来说:法国人的思维比较客观、直接、清晰;而中国人由于传统的根深蒂固的文化历史造成了思维简介、含混、委婉的特点。在现实上中也存在很多具体的中法因为思维习惯不同导致不愉快发生。例如:在吃饭以后,中国人出于礼貌会说“我吃饱了,大家慢慢吃。”然而法国朋友可能却因为这一个“ Mangez lentement”而产生误解,法国朋友会疑惑“我为什么要慢慢吃呢?”只有通过具体的解释以后,法国朋友才能理解中国人口中说的“慢慢吃”实际上等于他们的: Prenezvotre temps!(自己掌握时间看着办)。再如,谦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礼貌的一种特有方式,但是在法国人看来是没办法理解的,假如一个法国人用法语夸奖中国人说:“你的法语说的真好啊”,这时候中国人会谦虚的反复强调自己说的不好,这样几次以后局面会十分的尴尬,因为法国人会认为自己说错了什么,其实他们不知道,对自己的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见,法国人在交流时是更加的直接的,而中国人的思维更多的是含蓄、谦让。可见在法语教学中是要强调两国思维差异的。
2.内涵特征
由于中法地域、历史、生活环境的差异,因而造成一些词语的文化含义存在很多不同,学生就会因为在学习法语时候产生很多的错误和不解。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某些事物在一国文化中可以引起一定相关联的联想,在另一国文化中却不能引起联想。第二,一些事物虽然在两国文化中都可以引起联想,但是联想起的内容和好坏是不一样的。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狗”是带有贬义词的,成语“狼心狗肺”“猪狗不如”等等,在法语中,“狗”带有褒义色彩,或者是个中性词,例如法语中说的“ Qui m’ aime aime monchien”翻译过来就是“爱我者爱狗”。再比如,乌龟在法语中指动作缓慢的人,在中国文化中常常更多的用来指对家庭妻子不忠诚的男人。除了具体内涵的差异外,还存对一些词语感彩的不同,例如,“鹤”在法语中带有贬义的,指的是轻浮的女人,不忠诚。到了中国汉语里却是长寿,年轻的褒义涵义。
3.生活习惯
日常的生活习惯是最容易看出文化差异的,比如,法国人在平时的交流中更喜欢用“请,谢谢、对不起”等敬语。而中国是分情况来说的。接下来举例说明这样的情况,在吃饭的时候,假如一个法国孩子对母亲说:“给我一块奶酪”,法国妈妈们则会告诉孩子这样是不对,应该多说一些具有魔力的词语,其实就是礼貌用语,孩子就会被教育说成“请给我一块奶酪”。在中国则是正好相反,对于和自己关系生疏的人,我们才习惯很礼貌的说话,对自己比较亲近的人,我们假如还是很礼貌的说话会让对方感觉不自然,在中国对熟悉的人过于礼貌,在中国人眼中是不把对方当自己人的一种表现。除了这个礼貌用语差异之外,在两人见面打招呼的时候,中法也存在很明显的差异,中国人通常用“你好”来最为打招呼的开场白,而法国人则很多喜欢直接夸耀女士,如说:“小姐,你真的很迷人。”这样直接、袒露的打招呼方式会让中国女士不自在。综上所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重视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学生可以再充分理解法国文化的基础上,在深入透彻的理解语言。从而使得法语的学习更加的地道,实现和法国人的无障碍交流。
三、中法文化对比的教学策略
在高等学校的法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是必要的,为了实现最优的文化教学任务,可以分别从几个方面入手。分别是:拓展教学内容、建构课堂情景模式、利用多媒体硬件。
(一)拓展教学内容
一节课的时间应该对法语内容合理安排才能使得课堂效率更加高。首先,教师除了教授课本上的词汇和基本语法以外,应该适当的加入交际法语和法国风俗文化等内容,其中还包括:法国的风俗习惯、社会礼仪、生活常识等学生感兴趣的使用语法知识。除了刻板的语法语法教学以外,教师还可以增加法语歌曲的教学,通过法语歌曲的学习顺便讲述法语歌曲背后的小故事,课堂氛围一下就能提高几个层次,学生学习法语的兴趣也会更加的浓厚。其次,教师在教授教材的同时要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用语也必须标准、地道,并且具有时代性和趣味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最后,课堂上不能仅仅介绍法国文化,还应该把文化的重点落在文化差异的比较之上,通过展示给学生中法文化的差异,使学生深入的体会到法语课堂中的法国文化内涵和文化制约。
(二)建构课堂情境模式
首先,教学中应该建构一定的课堂情景模式,比如“打电话、问路、聚餐”等具体情景。只有在设计好的情景下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灵活的运用所学的句型、结构。并且在课堂上充分的表演情景对话。其次,在课后也可以办一些法语诗歌、音乐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语言的学习热情,并且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并加深对两国文化的深入理解。最后,鼓励学生灵活的运用法语区应付不同的情景,掌握特定环境下的法语词汇的使用技巧,在模拟情境下吸收文化知识,为学生进一步感受法国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利用多媒体硬件
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音像资料,组织学生观看法语电影等,借助形象化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感官力,在电影中准备的把握对话的内涵,不仅可以通过法语电影,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反复的放录音磁带,让学生尽力模仿语音语调语气,或者是在课堂上播放法语节目等,充分的利用多媒体硬件设备使学生可以充分的融入法语语境之中。
结 语
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无法分离来研究的科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的土壤也是文化。在语言教学课堂上加入文化导入课是法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文化差异,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的教案和多媒体资源实现最优的文化导入。通过多种形式的中法文化对比,使学生可以再比较重掌握语言和文化双重学习目标,在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前提下,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最终实现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目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可以开拓视野,而且还可以获得语言的正确适应方法和地道全面的文化观。
作者简介:倪博(1994)男,汉族,安徽省亳州市人,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亚欧语系法语。
参考文献:
[1] 鲍海波.浅谈交际教学理论下的法语语法教学[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2(07)
[2] 张春颖.试论大学法语教学模式改革[J]. 教育与职业. 2012(17)
[3] 颜蕴灵.中国学生法语学习的特点及常见问题[J]. 海外英语. 2012(09)
[4] 吕燕.浅析如何提高高职商务韩语视听课教学效果[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20)
- 上一篇:财务出现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 下一篇:采购工程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