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范文

时间:2024-03-22 16:2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关系

篇1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应用;意义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体系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而微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不对称信息理论、信息商品的分析、信息市场分析、信息搜寻理论等,其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是微观信息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宏观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信息产业、信息技术理论探索与生产率和信息化与工业化等等

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应用

(一)对不对称信息理论的介绍

不对称信息经济学是在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前提下,研究交易关系和契约安排的理论,是以不对称信息特殊视角对信息、经济相关问题展开分析的理论成果。正是不对称信息概念的引入,才使得以信息为基础的决策更加符合实际,从而使信息如何改变经济参与者的决策环境进而影响其经济行为的分析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以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为前提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形成了当代最富特色的信息经济学研究领域。

(二)对不对称信息理论的应用

我国学者对非对称信息理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应用激励机制理论对金融和医疗等领域出现的一些相关的经济问题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金融领域,部分学者应用非对称信息理论分析如何对金融机构进行资本监管以及如何进行金融监管,利用激励机制理论对风险投资的合理性进行解释、利用非对称信息理论对风险投资的进入和退出问题进行解释并提出相应改善措施,以及对证券市场的寻租行为和造假现象进行分析等。在医疗领域,近年来,医患关系呈现紧张趋势,一些学者应用非对称信息理论解释医患双方的信任问题,认为通过减少信息不对称、完善激励机制等措施可以使医患之间关系得以改善,医疗费用的过度上涨已经成为目前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医疗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特殊性导致医患双重道德风险问题,是造成医疗费用过度上涨的重要原因,故应当从规避医患双重道德风险的角度设计医疗费用过度上涨的控制机制等等

二、宏观信息经济学的应用

(一)“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

所谓的“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是指IT投资的实际生产率效应和期望之间不一致的现象。我国学者对“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研究主要是对该悖论产生的原因作出解释,并提出解决对策。测度不当、时滞、利润的重新分配和扩散、信息和技术的管理不善、信息技术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替代、股票市场、分析工具不当等是造成“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产生的主要原因,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在19世纪90年代初期就开始消失,目前,信息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生产率增长的必要条件之一,提高信息技术效用的基本途径有加强IT/IS项目管理,提高IT/IS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性能、推动IT/IS与组织变革互动,建构新组织结构、提高公司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如何通过定量方法测度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我国尚属空白。

(二)信息产业

我国现阶段在信息产业发展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信息技术水平较低、通信业务创新能力不强、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尚未形成、信息安全管理滞后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思路应是明确战略方针、进行统筹规划,加快信息基础网络建设、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空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突出重点,产业布局合理、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能力、建立风险投资基金,加大支持力度、实行政策扶持、培养人才、重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等。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

工业化是农业主导型经济向工业主导型经济的演进过程,信息化是工业主导型经济向信息业主导型经济的演进过程。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主要有:工业化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主要载体,信息化是工业化的提升动力和推动“引擎”,信息技术推动的工业化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给工业化带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组织方式;影响产业结构的变化,引起新产业群的兴起;影响区域资源的配置方式。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互作用过程中,政府所应起到的作用一是建立一个健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二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应该采取的对策有:树立政府目标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发挥市场推进作用;鼓励创新:一是技术创新,二是管理创新,三是制度创新;加快推进产业升级。

三、宏微观信息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传统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前提是:完全信息、完全竞争、理性人和市场出清等等。由此,传统经济学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假设前提与经济现实的脱节,决定了传统经济学具有自身难以克服的痛疾。在否定完全信息假设的基础上信息经济学脱颖而出,使得经济分析更加贴近现实。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有力地说明了不完全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的作用机理,揭示了它们是怎样导致市场运行低效率甚至市场失灵的,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斯蒂格勒的信息搜寻理论说明,搜寻成本使得“完全信息”本身就意味着付出代价,人们仍然按照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原则来确定所需要的“有效率的信息完全程度”。而在传统经济学中,获得信息是不需要付出成本的。阿克尔洛夫通过旧车市场说明,逆向选择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市场失灵以及假冒伪劣商品对市场运行的破坏作用,而在传统经济学中,竞争导致优胜劣汰。斯彭斯通过劳动力市场模型说明信息传递可以消除逆向选择的影响,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上市公司的过度分红行为。斯蒂格利茨通过保险市场模型说明信息甄别可以消除逆向选择的危害,这也可以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租赁市场上的分成制、信贷市场上的信贷配给以及劳动力市场上实际工资高于市场工资,但是却存在非自愿失业的状况。维克里和莫里斯等人的研究则说明,隐藏信息和隐藏行动的情况怎样导致了道德风险的存在以及应当怎样通过机制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

篇2

关键词:工商行政管理;宏观控制;微观搞活;职能;作用

一、工商行政管理的特征概述

1.综合性。工商行政管理具有综合性,首先管理的内容丰富和多样,管理的过程整体且统一。市场中各种商品的流通和交换,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联系都决定了市场关系的复杂和多样,进而决定了监督管理的多元化。而工商行政管理就是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对市场主体资格的审核和确认,包括市场主体的进入、竞争和退出。正因如此,工商行政管理具有综合性。2.程序性。工商行政管理是发挥经济监督职能的部门,必须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客观要求进行监督管理,尤其要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等条文,在工作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监督管理活动中切忌主观性和随意性,要有严格的规范性和程序性,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科学规范的程序,严格进行行政管理的实施。在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确认等活动中确立规范程序,保证工商行政管理的顺利完成。3.关联性。工商行政管理属于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管理的范畴,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国家经济进行监督管理,从而维护和构建市场的秩序。工商行政管理并不直接使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也不直接干预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和生产活动,而是通过对市场主体行为的监督来管理市场秩序,保护市场中各个主体的合法权益,因此工商行政管理将国家对于市场的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它具有了关联性的特征。4.超脱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隶属于国家的行政机关,并不能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因此不会与市场中各个主体具有关联,也不会存在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能够依法行使对市场的监督权力,维护市场的经济秩序,正是因为它具有超脱性,没有利益纠葛,能够超脱于市场之上,因此才可以公正执法、严格执法,监督和维护国家的利益,维护市场中各个主体的权益。

二、工商行政管理中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的关系

1.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是密不可分的,宏观是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出发的,而微观经济是从个体的角度出发的,体现了经济生活中的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他们具有一定的联系,能够相互影响。微观经济的运行需要宏观控制,而宏观经济的运行也要微观经济来保证。因此在行政管理中不能只注重宏观手段,总想着用行政手段进行宏观控制,而忽略了微观搞活。应当从大方面进行控制,小方面进行放开,才能使得市场经济既平稳有序的运行也能灵活蓬勃的发展。2.微观是基础,宏观是方向。微观经济是单位个体,而这些个体组成了宏观经济。宏观控制对国民经济高层次的管理,要想取得宏观控制的成功就必须增强微观经济的基础。没有宏观控制的引导就缺乏经济的方向,没有微观的搞活就容易导致市场经济规律的紊乱。因此实行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相结合才能使得经济市场管而不死活而不乱。3.加强微观搞活是实现宏观控制的保证也是宏观控制有效性的标志。微观搞活和宏观控制实质上并不矛盾,因为宏观控制并不是本身的目的,其目的也在于搞活经济市场,促进经济市场的稳定发展。首先微观搞活从单位个体出发,使得经济繁荣发展,市场昌盛,这样才能进行宏观控制。如果市场止步不前宏观控制也没有了意义。其次宏观控制是控制经济发展的方向,其目的也是繁荣市场,最终也落实到了微观经济基础上面,从微观上面才能检验出宏观控制是否有效。

三、工商行政管理在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中的具体职能分析

1.监督职能。工商行政管理具有监督职能,也是其最主要的职能。其作用是为了维护市场的稳定运行并且保证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公开。有了监督职能才能够减少非法企业的存在,减少经济市场中投机倒把的行为发生,保护合法企业的经营,避免其受到不正当竞争的危害。2.控制职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一些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来控制管理经济组织活动,对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可以进行控制和纠正,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正常活动。并且对于市场的结构可以进行控制和优化,使其符合国家宏观政策的要求。3.协调职能。经济发展的步伐加快,使得经济主体增多,经济利益矛盾也不断增加,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协调职能进行各主体之间的协调,保证其矛盾能够得到有效的缓解,各主体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使得市场和谐稳定。4.服务职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许多基层服务任务,对于一些证件的办理和核查都需要与基层打交道,因此其服务职能也是非常重要的,应当确保基层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素质,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态度,简化服务程序,提高服务效率,做到这些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服务职能。

四、工商行政管理在市场运行中所起的作用

1.有效调控市场机制运行。由于市场机制的运行,会让效率得到提升,但也会存在优者更优,劣者被淘汰的情况,这样将会拉大贫富差距,使得地区间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富的更富穷的更穷,因此工商行政管理可以进行宏观控制,让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进行有机结合,再有效率的同时兼顾公平,通过一些行政手段来使得经济发展更加平稳更加有效,实现社会的公平,缩小贫富差距。2.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能够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等原因的存在,还需要宏观调控进行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改革。资源的稀缺性导致了必须把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得其在正确的领域发挥出最大的功能,资源是否能在各部门之间合理分配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工商行政管理中,能够通过宏观配置进行资源优化,通过微观搞活进行资源的有效利用。3.合理优化市场结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能够控制企业登记管理程序,对于国家支持的产业结构类型进行积极支持,对于生产污染大、消耗高、无销路产品的企业应该及时检查登记,让其早日转型、合并或者歇业。因此,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能够调节和控制行业结构,让行业布局向着合理化发展,在优化市场结构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4.弥补市场缺陷,依法维护市场秩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能是监管,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于合法的企业进行保护,对于不合法的企业进行取缔,维护市场秩序的有效运行。对市场缺陷进行弥补,避免市场失灵等现象的发生,严厉打击投机打靶和走私贩卖等违法活动,避免搭便车行为。

五、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的对策建议

1.强化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为了建立公正、公开、公平的经济秩序,就要进行工商行政管理,实行有效的市场监管。为此要形成以监管职能为核心,其他职能为辅助的形式,使得相关职能推动监管职能,在工作中形成以监管职能为主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市场监管的作用,使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发挥出其最大的效用。2.建立健全责任制度。为了确保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作用的发挥,就要对于部门内部的权责进行详细的划分,保证机构能够高效的运作,在发生事情时也能够追究到个人,而不是找不出具体的责任人。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其认真负责,对于市场监督不放水,保证其依法检查依法处理。3.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监督工作任务也变得更多,因此应当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素质,对人员进行培训和学习,使其能够适应新任务的要求。首先应当充实具有法律、经济等专业知识的人员。其次,应当组织专业培训或者专业讲座,帮助其提高业务素质。另外随着任务的增多,不仅应当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还应当提高其服务素质。应当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作风,进行微笑服务,并且将程序进行简化,从而提高办事效率。4.提高各类市场的规划统筹。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各个市场也进行了蓬勃发展,例如工业品消费市场、金融市场、劳务市场等,这些市场各不相同,不能运通统一的经验进行管理,而是应当进行调查研究,进行管理办法的完善和修改,在不同的时期和经济形势下进行不同的统筹规划,进行合理布局。另外也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及时掌握行情的变化,为企业提供有效信息,使其能够及时有效的做出正确的反应。

六、总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迅速,市场经济主体的增加使得市场更加容易混乱,因此工商行政管理就发挥出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有效对经济市场进行监管,工商行政管理从宏观控制和微观搞活两方面着手,积极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对于市场中的衰败企业和非法企业进行监管,让其转型和关闭,有效维护了市场的秩序,使得市场结构更加完善合理,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建立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作者:侯德林 单位:河南省安阳县民政局

参考文献:

篇3

最近“互联网+ 风口”论成为大家讨论的焦点,国内资本市场也一路高走,连卖菜的阿姨都在讨论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在这样热闹的市场中,唯一想提醒创业者的是,我们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从横、纵两个维度,冷静地选择自己奔跑的方向和速度。

我不太担心投资者,因为他们大都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背景,基本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判断潮流。但创业者不同,尤其是专注在产品和技术的互联网创业者。大部分互联网创业者,是靠一款产品起家,没有认真思考自己成败的缘由。

一个明星的火爆,和一个产品的成功,是由消费者心理背后的社会学因素所决定的,比如鹿晗和TFBOYS的火爆,实际上是消费人群的价值观的体现。所谓风口,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历史发展的朝向。作为一家企业,尤其是那些希望成为会飞的猪、希望成长为百亿美金公司的,还是需要一点历史观。

历史观分为横、纵两个维度。横向的维度是创业者所处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如果没有行业的历史观,就会错过行业的风口。比如软件的下一波是互联网,多少软件企业没有抓住互联网的风口,现在活得毫无生机,又有多少错过移动互联网的大潮,甚者原来移动企业在WAP 时代非常风光,却错过了iOS 和Android 的发展。

而宏观经济的朝向,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纵向维度,直接反映的是我们的资本市场,也就是所谓经济的晴雨表,虽然这个晴雨表似乎与实体经济关联度经常是逆向的。比如,回头望去,2007 年是中国经济的节点,象征着一个低价制造经济高速增长时代的结束。

2009 年9 月创业板推出,实际上自2007 年、2008 年中国PE 市场就已开始火爆,那是闻风而动的资本创业。

而2013 年开始的“新三板”热浪,则成为这一波早期VC 和天使热浪的助推剂。它为VC 支持的互联网公司开辟了退出渠道,所以VC 和天使的活跃成为必然。而目前政府力挺“互联网+”,是希望我们减弱的实体经济,利用互联网的技术进行创新,加速扩张和成长。人们在实体经济多年无处投放的财富则集聚在资本市场,所以出现了人人天使、人人炒股。而缺乏优秀互联网公司支撑的国内资本市场,是暴风和东方财富网成为“妖股”的历史必然。

20 世纪90 年代靠机会和关系起家的企业家,他们大多数关心宏观经济,所以经济学家最受追捧;但互联网时代,是产品、商业模式以及技术的天下,创业者关心的是产品和技术的趋势,所以最受关注的是微观经济中的个体,最受崇拜的是企业家。创业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埋头专注在自己的产品,可以抓住技术趋势,却往往忘记了自己所处的历史时代,看不到大势的朝向,无法把握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的窗口,因此错过借助资本力量的时机。创业者可以从0 到1,却容易错过从1到100、1000 的机会。

2015 年是“互联网+”以及互联网概念股回归国内资本市场的时代,也是国内实体经济进行产业调整的关键节点,中国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及体制创新的关键点。

也许我们10 年后回顾这一刻,才能明白,这一年为什么这么重要。我们这些微观经济的个体,在这个大时代,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顺应历史潮流。

篇4

近来,强制淘汰落后产能也成为治理产能过剩的重要手段,2010年2月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中指出:“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并进一步强化了问责制的实行和行政上的组织领导。从上述相关文件来看,治理产能过剩依然以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手段为主。

以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手段治理产能过剩,其内在逻辑只能是将产能过剩理解为市场失灵。这种逻辑是否有充足的理论依据,需要我们正确理解什么是产能过剩,什么样的产能过剩需要治理,以及需要治理的产能过剩它又是怎么样形成的。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选择合适的政策从根本上治理产能过剩。

一、应当区分两种类型的产能过剩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周期性波动中生产能力相对需求过剩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一种常态,也正是经济波动所造成的产能过剩,使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也才会有动力提高效率和调整产品结构,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也才会起作用。在市场经济中,企业还会保有一定的富余产能以应对需求的突然增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中,产能过剩并不需要宏观经济政策之外的其它政策措施应对。

中国部分学者认为,即使在市场经济中也存在“不合理”(或“超出合理限度”)的产能过剩,并试图从“市场失灵”的角度为这种“不合理”的产能过剩寻求理论依据,但这些理论均存在根本性的缺陷,并不能合理解释“不合理”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在转轨经济体制中,存在另外一种类型的产能过剩,即体制缺陷下企业产能投资行为扭曲所导致的产能过剩。科尔奈就曾指出,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投资决策的分散化,放松了政府对企业投资的外部控制,但却没有通过利润动机或者对财务困境的担心建立起任何自我控制机制,这改革加重了经典社会主义体制固有的投资领域过热倾向,而并非使之降低。科尔奈的开创性研究为我们认识转轨经济中产能过剩问题开辟了一个独特、有益的视角,科尔奈的论述也非常符合中国改革初期的实际情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将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作为转轨体制缺陷下企业投资行为扭曲的结果和表现。这种转轨过程中体制缺陷所导致的系统性的产能过剩或者产能过剩倾向才是真正需要政策部门关注和治理的问题。

二、正确认识体制扭曲下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

中国的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市场失灵,而有其深刻的体制背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转轨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过程中对于微观经济的不当干预是导致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我国转轨体制下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可以用以下三部分来表述:

第一,财政分权和以考核GDP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政治晋升体制,使得地方政府具有强烈的干预企业投资和利用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的动机,特别是对于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等特征的行业,无论从政绩显示还是从财政、地方就业等方面考虑,各级地方政府都有非常强的动机推动这些行业的企业在本地的投资。

第二,我国土地所有权的模糊产权问题、金融体系的软预算约束与环境保护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使得为投资企业提供低价土地、减免投资企业税收等投资补贴措施、帮助企业获取金融资源的措施、纵容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成为地方政府不当干预微观经济、吸引投资的主要手段。

第三,地方政府在地区经济竞争中不当干预微观经济的行为,主要从三个方面导致企业的过度产能投资行为和行业产能过剩:(1)地方政府低价供地等投资补贴,会显著扭曲投资企业的投资行为,导致企业过度的产能投资行为,并进而导致行业产能过剩。(2)地方政府为吸引投资和固化本地资源,纵容企业污染环境,使本地高污染行业企业的生产成本严重外部化,从而导致这些企业过度的产能投资和产品生产;普遍的牺牲环境竞争资本流入的做法使得高污染行业产能过剩。(3)地方政府的不当干预下,企业自有投资比率过低,投资风险显著的外部化进而导致企业过度产能投资行为和行业产能过剩。

三、以产能利用率高低来判断是否产能过剩值得商榷

政策部门和部分学者试图区分“一定程度(适度)的产能过剩”与“生产能力大大超过了有效需求(的产能过剩)”(或者“超出限度的生产能力过剩”),并将后者作为“产能过剩”这个词所要表述的问题,认为后者将带来严重的后果,以此作为政策调控的依据。那么什么是适度的度?发达国家在判断经济周期性波动时,制造业整体产能利用率的参考标准成为借鉴的重要来源,但利用率参考标准从不作为对具体行业产能投资进行管制的依据。国内的研究者即便是借鉴了这种参考标准,也很难说确定产能利用率数值作为“超出限度”中“度”是客观的。在“适度”标准衡量上的主观性与困难,很大程度为上明确“产能过剩”到底是要讨论什么问题带来了困难。

四、以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手段治理产能过剩合理吗?

既然转轨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过程中对于微观经济的不当干预是导致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那么采用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手段治理产能过剩,显然缺乏理论依据。采用直接干预微观经济的方式治理产能过剩,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正确预测和判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产能过剩,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存在“不合理”产能过剩。很明显,这需要政策部门对未来供需形势做出准确的预测和判断。如果无法对未来的供需形势进行准确的预测,也就无法对是否产能过剩以及多大程度上存在产能过剩做出正确判断。

以钢铁工业的经验来看:我国政策当局对钢铁工业市场及其变化的判断和预测,与实际市场运行一直存在很大的偏差;对市场需求结构变动与市场规模迅速增长的估计不足,造成我国政策当局对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严格限制政策的长期超调,使得这一时期我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严重不足,阻碍了钢铁企业投资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正常调整,也阻碍了钢铁产品结构的迅速调整与技术装备的及时更新,并引起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过冷”和“过热”之间剧烈波动。

五、如何治理转轨过程中体制缺陷所导致的产能过剩

体制上的根本性弊端扭曲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行为,才是导致“重复建设”的主要原因。因此,应该针对这些体制上的根本性弊端进行治理:(1)改革财税体制和以考核GDP增长为核心的政府官员政治晋升体制,消除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企业投资的强烈动机;(2)改革现有土地管理制度,明晰土地产权,杜绝地方政府通过低价供地为企业投资提供补贴的行为;(3)进一步硬化银行预算约束、理顺地方政府与银行的关系,通过市场手段提高企业投资中自有资本金比例,降低企业投资行为中的风险外部化问题。由于转轨经济体制中的根本性弊端导致了“重复建设”,治理政策必然会触及到深层次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根治“重复建设”需要政策部门有进一步推进经济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

篇5

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宏观经济,中观经济,微观经济各自反映着国民经济不同特点。其中,宏观经济反应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状态,随着时代的变化,生产力的前进,生产方式的变革,宏观经济在各个方面都体现着变化,宏观经济的变化是否能引导社会整体向上向前发展惹人注目,对于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预测与把握显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宏观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会不仅受到来自国内国外自然社会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发展过程呈现剧烈波动,因此对宏观经济的预警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国民经济整体处于探索阶段,进行宏观经济预警条件有限;改革开放到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阶段,宏观经济预警也处于萌芽状态;在我国正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宏观经济预警,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各省市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经济预警体系;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国内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宏观经济预警的范围逐步扩大,对经济政策的制定者提出了实时监测经济运行动态的迫切要求。下表为建国以来宏观经济预警发展状态。

表一 1960-2016年经济监测运行动态

二、经济增长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现状

(一)建立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的原因

1.生产力水平或高或低,经济增长率忽上忽下是不可避免,并构成经济增长的常态,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经济波动。短期的经济波动通常称为经济周期,经济发展本身具有的不稳定性就决定了进行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的必要性。

2.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多层次、多元化的格局导致经济运动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更容易出现失控的状况,同时,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时期和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决定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增长时期,而高速增长的经济更容易出现波动,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求着速度,也要求着质量。

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将会逐步提高.这使得微观经济与宏观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直接影响着微观经济的走势,为了使宏观经济能与微观经济有效配合,互相推动,对于宏观经济的监测预警必不可少。

4.随着经济建设需要,中国已经走过了初级社会主义经济、计划经济、政策制约经济、几大部类经济的历程,宏观经济发展越来越向有机的、复杂的经济系统发展,绝非几个简单数据就可以说清楚的了,宏观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分析水平的客观要求刺激着经济监测预警的成长。

(二)构建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的实证研究分析

1.指标的选取

指标的选取在整个体系的构建中是最基础的部分,在不同的研究方法下,指标的选取各有千秋,宏观经济预警的方法,依据其基本思路和技术手段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景气指数法、预警信号系统和短期计量经济模型等; 依据预警机制, 可以分为黑色预警方法、黄色预警方法、红色预警方法、绿色预警方法、白色预警方法, 其中黄色预警是最常见的预警方法. 如果依据预警手段, 黄色预警方法具体可以分为指数预警、统计预警和模型预警, 其中的模型预警方法, 如果依据是否采用计量模型方法, 又可以分为计量模型预警和非计量模型预警。 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各种方法下指标选取的原则,不同方法下选取的指标分为哪几类,各类指标在预警体系中的作用。

①指标选取原则

尽管在不同的文献中表述不同,但实质内涵是相同的,所以无论是哪种预警方法之下的指标都遵循以下原则。

规范性原则,即指标概念上与国际准则的规定保持一致,方便比较;操作性原则,指标的选取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搜集运用;动态性原则,预警指标体系应随着不同时期进行调整;差别化原则(灵敏性原则),预警指标的确定要依据预警对象的客观实际;宏观性原则,强调经济涵义的重要性和全面性,指标要能反映经济状况;相对稳定性原则,指标变化幅度太大不利于研究;系统性原则,当选取指标具有好的循环波动性能时,对检验预警系统时很重要;指标的时效性,指标要能及时获得,不影响系统的构建;定性预警与定量预警相结合的原则,单一方向指标的选取会造成预警结果有偏差。

②不同方法下指说难∪。

选取合适的指标是成功构建预警体系的基础,构建预警机制选用的方法不同所选取的指标也会有所差异。

A景气指数法:景气指数法是指在宏观经济景气监测分析的基础上,依据扩散指数和合成指数所提供的预警信号进行预警的方法。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指标的选取都是不同的,体系包含三类指标。表二为国内常见指标,表三为国外常见指标(以美日为例)

B预警信号系统:预警信号系统的原理是首先选择一组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的敏感指标,运用有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多个指标合并为一个综合性指标,再根据这个综合指标来判断经济发展态势。

C计量经济模型常见预警指标:计量经济模型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随机方程式,它简洁有效地描述、概括某个真实经济系统的数量特征,更深刻地揭示出该经济系统的数量变化规律。理论模型的设计主要包含三部分工作,即选择变量、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拟定模型中待估计参数的数值范围。不同的计量经济模型在经济预警系统中起到的作用不同,所取得指标也不同。

综上所述,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对外贸易(海关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物价指数(CPI)、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外商直接投资(FDI)、外汇储备、货币存量或流通量都是预警系统中必然会选取的指标。

2.预警体系的构建

①建立宏观经济预警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宏观经济预警的方法有很多种,目前普遍认同的宏观经济预警的基本思路是:明确警义寻找警源分析警兆预报警度。具体地说,又包括预警指标的确定、预警界限的确定、预警方法和警报等几部分。

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分为三部分,即指标的选取,体系的构建,系统的检验,在体系的构建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时差相关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AHP)、景气指数法、ARCH预警方法、基于概率模式分类法、判别分析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粗集--神经网络预警方法、概率模式分类。目前仍没有绝对正确的预警方法,但都是通过指数反映预警是否成功。

②预警指数在不同观点上又分为:

A景气指数:用来预报经济活动将要走向的景气状态,每一种景气状态都对应着一种经济运行状态,即供给与需求相互关系的状态。包括:扩散指数DI,分别计算先行、同步、滞后。先行扩散指数能在半年之前对经济衰退做出反应,缺点是不能反映景气指数,它不仅能反映景气变动的方向,而且能反映景气循环的振幅。

B产业预警指数:为了分析每个产业的景气度及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而选出的与产业相关性较大的指标,对产业进行综合分析的评判标准。

C投资预警指数:企业在投资中遇到的风险一般可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前者是指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如所在省份的政治、经济、法律、金融等方面的变化,给企业投资带来的风险。后者是指投资决策以及项目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对企业投资进行预警,首先必须确定项目投资的风险因素及其影响,即风险辨识阶段,在风险辨识阶段的前提下,继而对风险进行定位和预警。

3.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的检验

①进行检验的原因

传统的宏观经济预警分析要求对指标进行合理筛选,数据要求全面,特别是在选取指标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人的主观性影响,预警指标缺乏一定的科学性,加上对经济指标数据预处理的单一化,从而使传统意义下的预警模型所得出的预警结果与实际结果存在很大偏差。尽管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宏观经济预警提出了许多可行的方法或模型,但由于各种方法和模型存在的局限性,以及事件发展的非线性或不确定性导致实际事件的预警精度不高,尤其是社会经济活动由于随机因素的复杂性,更是难以做出准确监测,迫使我们不得不深入进行思考和研究。通过合理选择预测模型,调整修正预测结果,实现对宏观经济"警情"及时准确地进行监测预报。预警不但要 "预",更重要的是"警",即预测是为了更好地获得警情,从而为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订提供可靠的依据。在预测支持系统的最后环节添加一个 "警"模块,就能及时地对宏观经济的警情提出准确的预报。

由于城乡经济在收入结构、投资结构和消费结构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导致同样的宏观调控政策在这种差异条件下会被迅速稀释,从而达不到调控的初始目标,因此我国典型的二元经济的影响不可忽视;此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升或知识积累等因素则通过要素生产率的变化极大地影响着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率和速度,而经济制度变革和管理水平提高等因素则在另一层面上改变着资源的配置效率,也会对预警系统产生影响;在大环境方面,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状况以及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的运行同样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宏观经济预警系统充满着巨大的不确定因素,进行检验十分必要。

②进行检验的方法

建立预警系统的方法各有千秋,但都离不开指数的构建,指数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是作为反映预警系统是否有效的标尺,因此,在系统检验这一方面,我们着重研究对指数的检验.

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应用效果的检验,通常运用VAR模型对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趋势水平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计量和检验,分析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和脉冲响应函数。然后,运用非对称的GARCH-M模型分别对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时间序列波动的特征进行计量和检验,并在对先行指数波动和一致指数波动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检验的基础上,通过TARCH模型检验先行指数波动对一致指数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

A趋势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检验

常见选择运用VAR模型来分析宏观经济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水平趋势之间的影响机制和因果关系。由于VAR模型要求样本数据必须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序列都是非平稳的,需要采用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消除序列的非平稳性。在此,采用对数法、差分法、HP滤波法等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方法。

B趋势水平之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

按照指数编制原理,先行指数理论上应该是一致指数的Granger原因,而一致指数在经过若干期的逐步传递后也会影响到先行指数。但是,实证分析结果是否与理论设计一致呢?因此,检验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是很有意义的。波动之间的关联性检验为了判断经济周期波动中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之间的关联性,需要检验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波动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而分析先行指数波动和一致指数波动之间的关联性。我们可以采用条件异方差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首先,分别对先行指数波动和一致指数波动的特征进行计量和检验,以便清晰把握两指数波动的特征。然后,检验先行指数波动与一致指数波动的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检验先行指数波动对一致指数波动影响的非对称性,从而实现对先行指数与一致指数波动之间关联性的计量与检验。

C波动之间关联性检验

波动关联性检验模型可以x择TARCH模型或非对称的GARCH-M模型。首先,对模型的残差序列进行ARCH-LM和F检验实现先行指数波动特征的计量与检验。为了提高有效性,需要对模型方差的特征进行重新定义。建立非对称的GARCH-M模型来检验先行指数波动的非对称性。同时,对方程进行条件异方差的ARCH-LM检验。其次,对一致指数波动特征的计量与检验。和先行指数波动特征的计量与检验相同,在进行了ARCH-LM检验之后,运用非对称的GARCH-M模型对一致指数波动的特征进行计量和检验。第三,对波动之间的Granger因果检验。最后,对波动影响的非对称性检验。为了检验先行指数波动对一致指数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从而对先行指数波动和一致指数波动的关联性有个清晰地把握,选取TARCH模型对先行指数波动对一致指数波动的非对称性影响进行检验。

三、新形势下对山西经济增长监测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考

理论和实践证明,加强经济预警,从而建立经济预警与利益平衡机制,可以有效分配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预警指数的构建,不仅预测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而且更加注重经济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把握宏观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的关系。通过预警,政府可以改变工作的着重点,为政策的制定及经济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山西经济增长景气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分为三个步骤:确定基准循环指标,筛选经济运行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体系,合成经济运行先行、一致、滞后指数。

对于山西来说,长期作为全国的能源基地,第二产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所以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去构建经济增长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工业指标的采集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山西GDP增长率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周期性特征相似,工业生产的运行状况基本上可以反映全省国民经济的景气状态。我们可以采用全省GDP增加值与工业增加值的对比来说明工业对山西省的影响,以此确定山西省经济状况。

(GDP为国内生产总值; IVA为工业增加值)

根据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工业一直是山西的命脉,但是2013年山西工业产值下降,表明我省近来经济活力不足,经济疲软。通过选择工业指标构建预警指数可以对我省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控制和预测,以便于加快我省经济的产业结构转型,使经济平衡发展。

对此, 2012年山西省经信委公布全省各市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增长目标预警指数,已经开始了预警操作。例如,2012年全省11个地市中,忻州、朔州和晋城三市完成了全年目标进度,工业发展较快;太原、大同两市获四级预警,目标进展形势基本顺利;临汾、阳泉、吕梁预警等级为三级,目标进展形势比较严峻;长治、晋中的全年目标为16%、17%,实际完成情况为12.5%、12.9%,目标进展形势严峻;运城市因工业经济增长速度与全年目标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省经信委向运城提出一级预警。通过预警指标的构建使得山西的经济发展有了进一步的规划与控制,为充分发挥经济运行工作预警纠偏作用,促进全省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因此,系统构建山西经济预警机制,必然将选取工业增加值的当期同比数据作为山西经济增长景气分析与预测的基准指标,通过考察山西工业增加值的周期性波动从而了解整个经济周期运行状况。

将工业增加值作为经济预警的基准指标后,将备选指标与基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领先滞后关系,从而筛选出合适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研究备选指标包含942个相关指标,涵盖工业状况、能源生产、金融货币、农林牧渔、价格指数、外资外贸、居民收支、就业与工资、企业、房地产及建筑业、财政收支及国际经济数据等14个领域,既包括全国的各类宏观经济指标,也应该有山西省的地区性宏观经济指标, 将备选指标与基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出合适山西经济预警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基于筛选出的先行、一致和滞后指标,构建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其中,扩散指数可以用来判断经济波动转折点,合成指数则可以用来分析经济变动程度的大小和速度。考虑到合成指数和扩散指数选取的指标是一致的,且合成指数不H能够刻画经济波动的趋势,而且可以刻画经济变化的程度,所以可以以合成指数为例验证山西经济预警景气指数的稳定性。一旦验证了所构建的景气指数是稳定的,就可以用其作为对未来山西经济增长的监测和预警。

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中部省份,是我国原煤、电力的重要产地,对全国的经济运行状况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山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呈现许多与全国经济周斯波动不同的特点。因此,本研究建立的山西经济增长研究景气监测预警体系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将为制定地区经济发展策略提供尽可能有效的政策支持。

参考文献:

[1]黄继鸿,经济与警方法研究综述[J].系统工程,2003,(6):65-70.

[2]顾海兵,宏观经济预警研究-理论-方法-历史[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97,(8):13-19.

[3]佟金萍,对宏观经济预警研究的探讨[J].江苏统计・专题研究,2002,(6):5-9.

[4]杭斌,VAR系统--一种宏观经济预警的新方法[J].统计研究,1997,(4):49-52.

[5]顾海兵,经济预警新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4,(9):25-34.

[6]王金明,我国先行指数对经济波动的预警功能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14,(4):63-69.

[7]刘安鑫,略论我国经济运行状况预警模型的构建[J].经济问题,2007,(6):36-42.

[8]王慧敏.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的结构模式[N].太原理工大学学报、1999-5-5(3).

[9]贺星星,我国宏观经济智能预警系统的构建[J].科技管理研究,2011,(11):52-59.

[10]陈芳利,关于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的若干认识[J].特区经济,1994,(6):26-36.

[11]王慧敏.基于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研究[N].中国矿业大学学报、1998-9-9(3).

[12]顾海兵.未雨绸缪-宏观经济问题预警研究[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30-165.

[13]王慧敏.我国宏观经济预警方法研究[R].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1994.

[14]王慧敏,基于西方理性预期的宏观经济预警[J].系统工程,1998,16(3):37-51.

[15]易正俊,宏观经济预警模型[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1(6):16-29.

[16]王建成,我国宏观经济预警系统的预警方法研究[R]浙江大学,1999

[17]石良平,中国宏观经济预警体系的评价与修正[J]统计研究,2007(1)33-52

[18]郭国峰,中国宏观经济先行指数和一致指数应用效果检验与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 10) : 131-144.

篇6

已经初步形成产业化。全国初步建立公路网运行监管与服务体系,在部分重点路段实现了动态监控和跨省市的协调处理,在处置救灾、重大事件等活动时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智能交通;交通运输;经济学

大众对交通安全、交通个性化信息服务的旺盛需求说明了人们通过智能交通提升生活品质的愿望,城市交通拥堵的大面积爆发让人们对智能交通改善交通环境带来更多的期望。当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城际智能交通企业、安防企业开始进入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时,我们都明白城市智能交通迎宋了快速发展的好时机。

当代西方经济学集大成者的萨缪尔森将马歇尔传统经济学与凯恩斯经济学,发展出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并将其整合成为目前为经济学界所公认的现代西方经济学体系。然而,这个经济学研究基础框架,也不断受到来自于经济学内部发展的挑战。如有研究者指出,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与经济组织问题关系不大。大多数经济学家借助于新古典生产函数(它确定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而与企业的内部组织无关)这个黑箱,将企业的内部组织略而不计。尽管存在这样那样对于当代经济学研究的争议,但是发端于斯密传统的古典经济学尤其一系列的基本假设还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在现代金融学中引入时间和货币等因素,取得像期权定价等理论研究上的突破;还有公司财务领域,也是在微观经济学基本假设修正基础做出相应的成果;还有激励机制设计、最优税收制定等等理论研究突破,都从给予传统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做出的。这些成果许多获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也得到了主流经济学研究者的认同。研究实践表明,对经济学中假设的某些部分进行修正,并在相关研究领域做出相关的说明,将有助于该经济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交通运输经济研究的基础,主要还是来自于自古典经济学家斯密的《国富论》,以及将古典经济学理论化、概念化的马歇尔的这一支经济学研究脉络。交通运输经济研究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脉络联系,并不在于交通运输经济学一定需要获得主流经济学的承认。相反应当通过交通运输经济研究的实践,丰富和完善主流经济学在人类生产和生活领域的解释力,使之分析框架具有更强的稳定性。通过修正来自于微观经济学的假设,交通运输经济研究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从理论研究角度看,微观经济学为交通运输经济研究提供理论假设的基础,交通运输经济研究又反过来对经济学研究提供深化研究的样本。这是一个从一般到特殊,有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过程。交通运输经济研究的基础或理论假设前提也是从微观经济学中的资源配置、产品需求、生产供给的角度展开。

第一,在微观经济学中,假设具有理性的个人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个人的利益。在价格机制作用下的市场,作为有效率的配置社会资源方式,可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

这一基本假设也同样适用于交通运输经济研究领域,但是需要对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作进一步的界定。在西方经济学中基本的一个假设就是通过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显然交通运输资源就是那些能够用于改善交通运输状况的社会资源,而这些资源又应当如何进行最优配置呢?在交通运输经济领域价格机制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比较低,相反一些非价格机制的组织活动对于交通运输资源的配置却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自阿罗的不可能定理、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以来,不通过市场上的价格机制而透过公共领域资源配置资源就成为的研究领域。个人理性并不代表集体理性的选择,这一点假设同样适用于交通运输经济中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第二,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分析框架下,需求定律(The Law of Demand)是说任何物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必定上升。只有需求定律存在才能保证,价格机制正常的工作,协调资源的有效配置。

需求定律实际上一个理性化的假设,因为任何物品所满足的需求都不会是一样的。交通运输产品的需求至少是由三部分构成,一是空间不同点之间的位移达成;二是时间不同点之间的协调;三是交通运输过程中的可靠性。这些不同的需求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有时是单质的需求,如只求快速到达、或者对于价格比较敏感等等;有时又是多质的需求,如既要快又要舒适等等。在交通运输产品需求中时间的缩短和准点成为重要的需求指标,而在微观经济学研究中除了金融、货币等领域通过利息研究时间价值外,对于时间的需求研究如何涵盖在需求定律中却还没有进一步的讨论。

第三,微观经济学研究生产过程时,在马歇尔时代还考虑分工组织生产问题,而在后来的研究中生产研究被退化为生产函数的研究,生产函数的研究却是基于投入一产出模式展开,通过计量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探究,生产的“技术”水平。

篇7

摘要:政府采购制度是我国财政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本文在分析了实施政府采购制度所带来的微观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之后,找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提高政府采购效益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政府采购;招标;规模效益

我国自1998年正式推行政府采购制度以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有关资料统计,2000年采购规模为328亿元,2001年为653亿元,2002年突破1000亿元,采购量在成倍增长,采购节约率为10%~15%.若按10%的节约率计算,2001年到2002年分别节约采购资金为65.3亿元和100.0亿元。认真做好政府采购效益分析,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成本,提高财政收支效率,对我们更好的进行政府采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政府采购的微观经济效益

11政府集中统一的规模采购可以产生规模效益,降低采购成本,节约财政资金

由于大批量集中采购吸引厂商直接参与投标,减少了商品的流通环节,从而获取批零差价优惠和售后服务上的优惠。据统计,政府采购中的批零差价优惠能节约资金10%左右。由于大量的货物、工程实行政府采购,部门、单位可以减少采购岗位,从而减少部门、单位相应人员的费用支出,实现人、财、物与存量调整节约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政府采购的对象大多是国有资产,通过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相结合,把需要采购的资产和资产的详细信息存储在资产管理的信息库中,可以有效的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管理。完善的政府采购不仅包括公共物品的采购,而且包括公共物品的存量调整,将办公用房、办公设备、办公用品等公共物品在政府部门间进行余量调剂或资源共享,可以带来财政资金的节约。实践表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和政府采购行为的逐步规范化,将逐步促进财政资金的合理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改进采购商品和工程的质量。

12规范的政府采购要求充分竞争,有利于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提高微观经济的运行效率

政府的市场行为必将影响整个市场的运行,公开平等的竞争使所有市场主体面临同样的竞争环境,规范的政府采购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和竞争性原则,通过公开招标采购,极大的带动了供应商的热情,维护了供应商的利益,在供应商之间展开公平的竞争,有利于激励企业摆脱过去的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促使企业逐步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遵循效率原则,实现市场的高效,带动整个市场经济的繁荣。

2政府采购的宏观经济效益

21发挥财政对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调控作用,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

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实现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政府采购是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对社会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均有重要的影响,通过调整政府采购总量可以调整社会总需求,进而实现全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

政府采购通过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商品的吞吐、对国家鼓励发展产业的商品的大规模采购,采购的数量、品种、频率和结构,影响到财政效益及相关方面的调整。可以有效调控物价、贯彻执行国家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对产业的发展环境和存在状况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政府采购制度能够通过一定的政策调节经济周期,熨平经济波动,调控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

22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可以提高企业素质,保护民族工业,支持国有经济发展

国家为扶持民族产业的发展,在政府采购中优先购买本国产品,可以有效地保护国内最具竞争和发展潜力的民族工业,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另外,以公开招标方式来确定供应商,引入了竞争机制,对国有企业和民族经济也会形成一定的压力,使企业认识到要赢得政府采购市场,必须依靠企业的实力和信誉,促使其面向市场,不断改进技术和加强管理,进行战略改进和优化结构,从整体上提高国有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世界各国之所以把《政府采购协议》放在诸多框架协议之外,就是因为政府采购支持民族产业的巨大作用。

23政府采购提高了相关部门的理财水平,有助于集约理财观念的形成

作为公共财政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政府采购制度,促进了预算编制与执行、资金拨付、国库集中支付等相关制度的改革,使财政监督由单纯的资金领域延伸到实物领域,健全了财政职能,提高了政府的理财层次和水平。

3政府采购的社会效益

31无可比拟的政治效益

政府采购制度是提高政府采购活动透明度和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其核心是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方式进行交易,使政府采购置身于财政、审计、供应商和社会公众的全方位监督之下,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作,有效地规范和约束政府的购买行为,最大限度的消除“暗箱操作”和“黑幕交易”存在的条件,积极地从源头上节制政府采购活动中腐败滋生的条件,以维护政府信誉和增强民众对政府的信任度。

32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我国的生态环境不断趋于恶化,情况不容乐观。推行生态环境治理工程采购是增强环保意识,执行环保措施的重要手段。通过政府统一采购符合环保和生态发展要求的产品,为政府引导企业生态环境投资起到政策导向作用,例如,在采购的统一安排中,向生产有利于环保的新产品和运用有利于环保的新工艺厂商倾斜,有效发挥政府采购的生态效益。

33通过政府采购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就业

政府采购在公开招标的过程中,对参与采购竞争的企业采取一定程度的政策倾向,鼓励向包括残疾人企业,妇女企业以及少数民族企业在内的特殊企业购买产品,同时通过对企业员工就业情况的审查,对企业在提供就业方面提出一定要求,尤其是在经济萧条时期,政府可以通过扩大采购规模来刺激投资,增加就业。

4现阶段政府采购的效益差距

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已经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由于实践经验不足,受传统政府支出行为的影响,使得政府采购的实际效益与理论效益还有很大差距。

41政府采购范围狭窄,规模不足

2002年政府采购总额只占GDP的0.99%,采购的品种也主要限于货物类,工程类和服务类采购比重很低。参与采购的单位不到应实行政府采购单位总数的一半,政府采购的优势还没有被全面认识和充分发挥。

42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滞后,计划不到位

由于各地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尚未作为一项单独的内容纳入财政支出预算范畴,公共支出项目还未细化到政府集中采购目录,采购工作难以从全局上把握和预见全年政府采购计划,造成部门预算中政府采购预算概念模糊,预见性差,采购机构重复工作量巨大,规模效应减弱,成本增加。

43政府采购缺乏监督体系,即政府采购缺乏

明确的监督主体、监督客体、监督措施及其制约机制在政府采购制度实施的初期,不少地方将政府采购的管理机构和操作机构职责全部放在采购中心,财政部门参与了政府采购的商业性决策和具体的事务性操作。这种管理部门越位与缺位并存的现状使得监管无力,管理与操作职能分离的原则流于形式。

5提高政府采购效益的对策

51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增加集中采购比重

根据国际惯例,政府采购金额一般应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占财政支出的30%左右。2002年中国政府采购金额为127亿美元,仅占当年GDP的0.97%,同发达国家相比,比例还很小。所以应进一步提高政府采购机构的管理和操作能力,不断增加集中采购的比重。

52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水平

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强化预算约束。通过政府采购预算,事先预知全年采购规模,拟定采购计划,提前了解市场行情,捕捉采购信息,并按采购计划组织实施,克服目前实际运作中忙于零星采购或无计划采购的弊端。

将政府采购的计划编制同国有资产管理结合起来,严格按规定对采购计划进行细化,在编制采购计划时,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以防止发生重复购买,重复建设等浪费资金的情况。

科学设置政府采购机构并建立一支合格的政府采购队伍。政府采购活动是集政治性、经济性、社会性、法律性于一身的商务活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是采购活动的载体和主体,直接决定着政府采购的效益,同时,其运行经费又属政府采购固定成本。因此,政府采购机构设置和人员队伍建设,对政府采购成本效益比有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53建设监督机制,体现“三公”原则

建立政府采购的监督法规体系,按照《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检查工作,建立重点采购环节的日常监督制度,以保证在采购程序中的每一个环节上都有相应的监督措施来保证其客观公正性。

篇8

关键词:经济波动;公司绩效;绩优公司;绩差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170-03

一、理论的说明

假设两个同一完全竞争行业的公司A,B,有相同的净资产E,总资产规模也相同。也具有相同的主营业务利润R。不同之处在于A公司三项费用控制的好,体现为三项费用CAROEB。A为绩优公司,B为绩差公司。绩优公司的业绩指标是绩差公司的倍,记为N(R)。

假设该经济景气度上升,产品价格上涨。使得两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R上升,N(R)对R求导得:N′(R)=-,在不考虑三项费用大于主营业务利润的情况下,该导数为负。

可见,当行业景气度上升时,绩优公司业绩比绩差公司业绩倍数在缩小,换句话说,绩差公司的业绩占绩优公司业绩的比例在上升,表现为绩差公司的经营的改善。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改善并不来自管理层的努力或者公司层面的任何主动的措施,仅仅是由于行业景气度上升带来的一种现象,因此,在对公司的业绩进行分析(无论是考查股权结构,利润分配政策等等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还是以公司业绩增长情况为基础确定高管薪酬)时,经济波动对绩差绩优公司的这种影响都是应该剔除的因素。

另外,一个由经济波动带来的显然的结果是,同样的ΔR,由于绩差企业的基数较小,从而对绩差企业会引起更大的增长百分比的波动。

由于上面的分析做了很多简化,现实中各项数据均处于波动中,那么在实际中是否还存在这种现象呢?下面我们利用一些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多年的业绩数据对这一现象是否存在作实证研究。

二、研究背景

经济增长反映一国经济总体的状况,当经济增长率较高时,经济处于繁荣时期,市场需求旺盛,公司的盈利水平较高且具有良好的预期,所以良好宏观形势是公司发展所需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伴随着经济增长过程中会引发需求结构的变动,于是供给为适应需求又引致社会上各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变动,进而引发了公司的收益变动。因此 ,宏观经济活动会对公司收益产生影响,这已经被人们所认识。近3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过程中,对公司的发展起了强大的带动作用。国内外对中国的各种商品和劳务需求的增大,给中国公司带来了巨大商机和丰厚的利润。所以 ,中国公司收益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效应该是明显的。以前关于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研究仅仅停留在一般性和微观个案的研究层次,缺乏总体化和系统化的研究,大部分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成果都是直接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或托宾Q值等为公司绩效指标,而较少考虑公司绩效与宏观经济的同步性。近几年来, 很多学者热情关注“ 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而对于“微观经济的宏观影响”却较少研究。这样就在评价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不断兑现,中国公司面临的是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速度不断提高,这些变化及其不确定性对中国公司各种经济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公司生产、经营运作活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势必对不同治理结构的公司绩效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对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反映越敏感的公司越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

已有的文献有对宏观经济变化对公司绩效变化影响的分析,还未见到对宏观经济变化对绩差绩优企业绩效变化影响分析的文献。李斌、尹晓峰(2008)论述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利率两个宏观指标对公司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分析了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同步效应,采用收益非同步性指标对中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展开了实证研究。通过应用计量方法剔除宏观经济指标对公司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影响的部分,采用收益同步性指标对收益的非同步特征进行实证测度。考察收益的非同步性指标,测度了收益的信息含量 (修正的公司的绩效指标), 又将其作为绩效指标,来考察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公司收益信息含量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公司收益波动中公司基本面信息所揭示的比例平均为 12%左右,而公司外部信息解释的比例达到 88%,中国公司基本面信息含量指标的数值还相当低, 收益同步效应十分显著。

三、数据的选择和实证研究

(一)数据的选取

数据选取的原则。(1)选择行业内企业能够进行竞争的行业。基本原则是该行业内存在相当数量的企业,且企业能够比较自由地进入或退出。(2)选择先天资源差异较小的行业。不同企业由于先天资源以及技术上有较大的差异,其绩效往往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在行业的选取中不包括这类行业。(3)选择受原材料供给及价格营销小的行业。对于粮食、水产、肉类、制糖、木材加工等初级产品加工业而言,由于较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供给及其价格的影响,一般也不予考虑。有色金属加工业受不同矿产资源的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故也加以排除。(4)剔除上市工业企业中被ST和PT以及财务明显不正常的样本。这里财务不正常是指净资产收益率大于80%的情况,这些因素对在做分类对比时,对平均值有很大负面影响。对曾经有过亏损的企业也进行了剔除。(5)与官方统计划分行业标准口径一致原则。根据以上标准以及行业选取原则,根据1997和2007年年报数据,选取深市和沪市12个工业行业74家上市公司。行业分别为: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塑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从上市公司年报中得到净利润、营业利润、股东权益等数据。

(二)绩效指标的选取

我们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考虑到公司可能存在的非主营业务的投资收益利得的情况,我们进一步用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净资产)来对结果进行验证。

(三)数据的处理

我们将每家公司的1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数字加总,这样得到74个加总数据,按这74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将加总数值低的37家公司作为绩差组,将加总数值高的37家公司作为绩优组。绩差组的37家公司每年的37个净资产收益数据做加总,这样得到绩差组的11年的11个数据,相应的绩优组也有11个数据。总体74家公司的每年净资产收益率加总,这样得到的11年的11个数据作为经济景气度的指标。所有的数据(见表1)。

对表1中绩差/绩优数据和总体业绩数据做speraman相关分析,结果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82。

表1中的数据对应的图形为:

从图中可以看出,绩差组的净资产收益率波动要比绩优组大,在经济景气度下行时两者的差距变大。在经济景气度上行时,两者的差距变小。经济景气时,所有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布表现的比较集中,而经济不景气时,净资产收益率的数据分布相对则比较分散。相应的业绩增长下降的百分比波动也很大,时而大比例增长,时而又大比例下跌。而绩优组的业绩相比要稳定的多。这样就体现为,经济景气时,所有公司之间的分化减小,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绩优绩差公司间的分化巨大。

对上述74家公司的营业利润/净资产数据进行上述类似的处理,未能得到如上正相关的结论。我们希望增加样本数据,因此放弃了行业限制,用162个公司1995―2006年的营业利润/净资产的数据做了上述类似的处理,得到的数据见表2。

对表2中绩差/绩优数据和总体业绩数据做speraman相关分析,结果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8。

表2中的数据对应的图形为:

从图中同样可以看出,绩差组的净资产收益率波动要比绩优组大,从而相应的业绩增长下降的百分比波动也很大,时而大比例增长,时而又大比例下跌。而绩优组的业绩相比要稳定的多。这样就体现为,经济景气时,所有公司之间的分化减小,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绩优绩差公司间的分化巨大。

四、结论

本文说明,如果以绩差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比绩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一个指标,那么这个指标在经济景气度上升时将上升,在经济景气度下降时将下降。体现为经济景气时,绩优绩差公司业绩分化较小,而经济不景气时,绩优绩差公司业绩分化巨大。另外,如果考察业绩增长的百分比,绩差企业相比绩优企业在经济景气度上升时,增长的百分比更大,而在经济景气度下降时,业绩下降的百分比也更大,即业绩指标的波动很大,而绩优公司则要稳定的多。由于这样现象的存在,在对公司的业绩变化进行分析(无论是考查股权结构,利润分配政策等等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还是以公司业绩增长情况为基础确定高管薪酬)时,经济波动对绩差绩优公司的不同影响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尤其在对一些主观方面的因素,股权结构的变化,公司内部政策的变化,高管的变化等等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时,这种由于客观规律造成的绩效变化都是应该剔除的。

参考文献:

[1]李斌,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宏观经济同步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

篇9

一、中国经济陷入“活乱”循环引发的思考

1978年中国开始进行从微观经营机制起步的经济体制改革,传统意义上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被打破,其中主要的手段是放权让利使政府的计划权力削弱和分解,国家财力向企业和家庭部门转移,经济增长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已逐步形成,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经济改革进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矛盾。产权改革滞后,国有企业问题无法解决,银行治理结构也没有实质性的改进,计划应该进一步退出的领域不能彻底退出,政府对企业进行行政性干预的能力仍然很强,社会资源的动员和配置还不同程度地受制于体制转轨不完全和市场规则不完全的制约,经济容易出现“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现象。

我国经济的冷热和“活乱”循环,表面上看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问题,实质上反映出内在体制性症结。反经济周期性的宏观调控具有短期性、周期性特征,只能解决经济总量平衡等问题,并不具有解决体制性问题的能力[1].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既是市场经济运行周期性危机的要求,同时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又以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为条件。由于中国市场机制不完善,经济体制特别是投融资体制还具有很强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特征,一些投资没有产权约束,货币政策很难调节市场机制,影响消费和投资,维持经济自主增长。货币政策很难确保我国宏观调控取得预期效果,我国的宏观调控主要采用的是财政政策和行政手段。积极财政政策会放松国有企业和银行的预算约束,强化国有企业和银行依赖国家承担风险的意识;强制性控制财政支出、强制性控制信贷投放和强制性压制非国有经济的扩张会导致旧体制的复归。如果不解决一些深层次的体制问题,经济运行的大起大落和“活乱”循环难以避免。

二、国有企业功能财政化与国有企业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成功是我国经济改革成功和宏观调控改进的关键。自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在改革国有企业方面想了很多办法,政府先后采取了“放权让利”、“利改税”、“拨改贷”、承包制、股份制等措施,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国有企业改革并不成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目标不明确,国有企业改革方向不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只能是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经济组织,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必须承担国家政策性负担,不可能成为以利润极大化为目标的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因此,衡量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市场经济中没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民营化、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财政化[2].

市场经济中国家的经济职能应集中在提供纯公共产品、促进社会的公平和稳定、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上[3].政府履行上述经济职能,有些需要通过建立国有企业来实现,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的普遍现象。就连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国家,也特别注重建立并经营一定数量的服务于国家经济职能和实现宏观经济政" 策目标的国有企业。显然,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更应注重也更容易建立并经营一定数量的国有企业实现国家经济职能。政府应当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出发,不仅要经营有关国计民生的自然垄断行业,更要经营私人不愿进入或无力进入的社会公益、国防工业和高新技术等行业。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具有财政化功能。

1.国有企业具有生产公共物品的功能。公共物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使私人厂商不愿意生产。实际上,每个人都有搭便车的动机,企图使用他人可能会生产的公共物品。因此,国防、灯塔、市政建设、道路养护、街道照明、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直至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等公共物品的社会需求将无法得到满足。政府建立经营国有企业直接生产公共物品是必要的。另外,在自然垄断产业中建立经营国有企业,将垄断收入收归国有,可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提高社会效益。

2.国有企业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国有企业是以国家财政为后盾的,因而它们有能力承担一些有巨大风险的投资,并通过这些投资消除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瓶颈,例如,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国有企业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国际经济中那些难以进入的领域,可以迅速提高本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国有企业具有稳定宏观经济的功能。政府可以利用国有企业来增加社会总需求,如在经济衰退时期强制国有企业增加投资,安排更多人员就业,调节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在通货膨胀时期政府可以要求国有企业放弃利润,限制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降低产品价格以降低物价水平;强制国有企业在不同地区布局,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强制国有企业停产和转产,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为保证国有企业改革成功,我们必须按照中央提出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通过拍卖、租赁、国家所有权债权化等方式将市场经济中没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国家可以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搞好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提高国有企业行为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使其成为国家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

三、国有企业改革、企业信贷硬约束与国家宏观调控改进

财政收入水平决定了国家经济职能的大小,也决定了国家创办经营国有企业的数量。按照这一原则,我国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的数量必须大大减少,市场经济中没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必须民营化,国有企业改革才能成功。没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后,银行与企业成为拥有独立财产的法人实体,就会自动地在平等、自愿、公平、等价有偿、互利互惠、诚实守信的基础上进行借贷活动,建立起真正的信用制度,产生真正的金融市场[5].政府不必也不能够通过信贷计划强制银行提供企业的资金,“杀贫济富”的银行经营原则会形成企业信贷硬约束;政府也不必为了企业的生存对借贷的价格即利率进行严格的行政管制,利率可以由资金供求关系来决定。

一个富有效率的金融市场可以使货币政策发挥对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使我们在今后宏观调控中少用行政手段,主要采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货币政策可以很好地实现宏观经济政策四大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货币政策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到银行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借款,由此影响到总需求,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货币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资产组合的改变和基础货币或银行储备的需求,进而影响物价稳定;货币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实际工资或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劳动就业;货币政策的变化可以影响进出口价格和外国货币资产的需求,进而影响国际收支平衡。

利率市场化是国家宏观调控改进的核心和经济运行最终摆脱“活乱”循环的关键。利率作为最重要生产要素———资金的价格,既是由金融市场中的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同时又调节着金融市场中的资金供求关系。利率作为一国经济中最重要的经济杠杆,具有反应灵敏、制约力强、作用面大的特点,它既是连接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的桥梁,又是联系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纽带,它通过调节储蓄、消费和投资的流向、流量,达到以资金流引导实物流,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带动经济增长。利率市场化可以加速我国金融深化,逐步消除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抑制,建立一个能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服务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利率市场化也可以为非国有企业提供一个宽松的投融资环境,解决我国非国有企业资金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的问题,非国有企业可以迅速地扩大生产规模和进行技术改革,可以继续发挥非国有经济部门支持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利率市场化以后,那些成本过高或净生产率大大低于平均利润率的低效率企业将会在均衡利率水平下将被逐步淘汰而自动退出市场,而只有那些净生产率大大高于平均利润率的高效率企业才有能力在均衡利率水平下获得更多的资源以不断扩大生产或投资规模,这会大大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效益。凡是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水平能够反映资金稀缺程度,经济运行较容易调控,经济发展也较平稳;而利率由政府严格管制、利率水平不能够反映资金稀缺程度,经济运行较难调控,经济发展总会出现大起大落。

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财政化、没有必要存在的国有企业民营化后,可以建立起一个稳定的能够充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决定了宏观经济目标和政策手段之间传导机制的性质和可能影响的" 程度,进一步决定宏观经济政策运用的实际效果。这套制度包括政府的财政预算分配制度、税率税种和税收征管制度、货币发行和中央银行制度、金融体系的内在组织结构、基本的会计统计制度、政府的财政金融监督制度等等。如果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很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手段的变量之间就会有稳定的统计相关性,可以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手段选择的科学性,引导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中国当前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具有如下特点:政府财力有限和机构膨胀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财力在国有企业和银行的流失十分严重,削弱了政府调控经济可以运用的财力;负责宏观调控的中央政府部门的改革和政策职能的建设严重滞后,加上缺乏互相之间的监督和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和手段的选择错过了很多最好的时机,加剧了经济的周期波动;财政金融政策仍然不能摆脱过度集中和缺乏法治的倾向,特别是在金融监管的问题上,很多政策出台背离市场经济的原则,用的是计划经济的行政手段,干的是拍脑袋的事,结果损害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一个稳定的宏观调控的制度基础可以解决货币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的选择失当、政策出发点同政策执行的实际效果背离、决策过程的时滞太长、政府官员渎职和滥用职权等等问题,改进国家宏观调控改进,使经济运行最终摆脱“活乱”循环。

参考文献:

[2]刘振彪。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功能财政化[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

[3]睢国余,蓝一。企业目标与国有企业改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篇10

关键词:会计发展;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

一、引言

在经济管理中,会计作为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也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建设。伴随着当今社会环境的变化,会计的发展也应该及时做出相应性和适应性的调整。这不仅是因为,会计必须在适应环境的时候才能发展,更是因为会计能够直接影响正常的经济秩序,对世界的经济环境做出重大影响。只有在会计环境的宏观视野内研究会计的一些科学问题,才能更准确的把握会计发生与发展的规律,进而更好的认识和发挥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目前学者对于此问题的探讨分别从经济、科技、法律、文化等因素进行,我则主要是对经济因素进行讨论。

二、社会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1.经济体制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会计的发展极大一部分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会产生不同的会计体制和理论,会计模式必须与其所处的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例如,对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决定了占主导地位的必须是会计的计划性,企业会计主要是为上级管理部门和国家计划服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会计服务的对象扩大为与企业相关的所有利害人,这是因为在当今市场开放的格局下,会计主体拥有相对来说极大的自,实时清楚和细致的披露企业的会计信息给企业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就显得至关重要。而和资本主义经济相比,则相差更大。

会计的发展需要适应经济体制的变革:从微观方面来看,需要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经营和管理制度,建立发展观,进一步提升面对困难和危机的抗压能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会计的良好稳定发展,提供一个可靠的环境;从宏观方面来看,则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共同调节,建立一个稳定的以各种市场为主体的经济环境,以使会计行业更健康的发展。

2.经济发展水平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等影响很大。从整个会计发展史来看,经济发展的水平与会计实务的复杂程度成正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关系越复杂,会使得其会计实务的复杂程度更高,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更广泛,会计的发展更科学,会计各方面的工作更完善。

3.知识经济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知识经济是以无形资产为主的经济,是以知识投入为导向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体系中,这种无形资产相对于有形资产会发挥无可比拟的作用,经济的发展也由资源依赖型向知识依赖型转变。作为可以保持长期持续发展的知识经济,它的发展,必会导致产业结构发生重大的调整,促使产品成本迅速降低,加快产品更新速度,缩短产品的生命周期,网络与信息技术在经济活动中会扮演重要角色。这就要求财会的重心应及时的向无形资产倾斜,衡量生产效率的标准也应从以劳动生产率为标准过渡到以知识生产率为标准,并且应将企业的无形资产放在企业财务报告的显要位置,详尽地予以披露,恰当的反映企业资产的实际情况和价值,突出无形资产在知识经济下的地位。

4.经济全球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当今世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贸易发展和资金技术流动的加快,各国的经济市场进一步紧密联系,并且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得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也逐渐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这在客观上会将本国的经济机制与财政政策扩展到全球范围内。因此,就要求各国在对经济环境的认识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行动上要有积极的措施,使本国的会计理论和准则与国际接轨。这样,才能以一种主动的姿态使会计与经济环境融为一体,使会计这项经济管理活动在新的环境里有着全面的发展。

5.企业组织形式及规模的变化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企业的组织形式决定着会计核算的方法。因为企业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等呈现着欣欣向荣的景象,不同的组织形式通常会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这是因为它们的所有者权益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独资企业来说,业主独资出资并承担无限责任,所以业益无需分类;而对于合伙企业,由于是合伙人共同出资,其权益分配就应该按照合伙企业的规定进行。并且,企业规模的不同也会导致会计核算方法的不同。例如,同样是对于一笔宣传广告的费用,在一个大公司里,可能会直接被作为当期费用,但是对于一个小公司来说,这笔费用可能相对来说占了公司支出的绝大部分,这时,在小公司中,则可能会采用递延的方法进行处理。

三、会计发展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1.会计对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社会效益好的企业会吸引会计信息流向本企业。理论上,如果每个经济主体都做出了对社会而言最合理正确的经济决策,就意味着全社会做出了最合理正确的经济决策,就可以使宏观经济资源得到最合理的分配。并且,通过运用会计手段,政府有关部门不仅可以正确评价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执行情况和结果,还可以监督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发挥预警作用,以便政府有关部门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避免限制、阻碍国民经济运行的情况,有效促进经济发展。

2.会计对微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会计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品结构复杂,替代品多,价格波动大,仅仅凭借和依靠个人的管理经验或直觉已经很难及时有效的制定出科学的经济决策。所以这决定了企业管理者必须要采用科学合理可行的方法和手段,找到适合企业发展的决策,明确企业主体经济活动中不同方面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责任,使得企业既能满足市场需求,也能降低自身的生产成本。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会计信息系统,会使得生产环节日益增多,生产过程也越来越复杂,因此要想合理降低自身生产成本,就要依靠管理者将生产的各个环节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科学的计算与记录,使得企业内部能够积极有效地执行经济活动,促进微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3.会计对经济秩序的影响

在新时期下,会计发展的重要职能就是对经济秩序的维护。市场经济在一步步地建立、完善和发展,在这整个过程中,正常并且稳定的经济秩序是一道重要保障。当然,有时候会不可避免的发生经济秩序混乱的现象,这就要通过会计职能的发挥,尽最大可能减少市场混乱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总体而言,经济秩序的混乱总会反映在会计活动中,无论是在票据管理还是收入管理,会计都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总之,会计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在不断进行,社会经济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并且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对会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会计在维持和创新自己强势的同时,针对劣势采取对策,积极探索改变劣势的方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于政府来说,政府应制定完善的会计准则,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模式,营造良好的会计法制环境,对于会计行业来说,应该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扩大对外交流,在会计国际化中做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

如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管理经济活动的功能,如何尽快实现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更好地融入国际惯例,将成为我们今后要致力解决的问题,此路任重道远,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王正刚.浅析会计与经济环境[J].当代经济,2008,(2).

[2]小丽.现代会计发展与经济环境的关系[J].现代商业,2000,(3).

[3]刘永祥,刘晓春,杨秀兰.论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06).

[4]汪小英.会计与知识经济的适应性分析[J].财务与会计,2000.

[5]姜亚南.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相互作用的探讨[J].财会天地,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