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行业现状范文
时间:2024-03-22 16:28: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技服务行业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对于现代气象业务,公共气象服务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公共气象服务与预报预测、综合观测是有差别的。我国当前的气象服务体系主要包含决策气象、大众气象、专业气象和科技气象四部分。该服务体系体现出了气象服务的公众性,它是为政府、社会各个行业以及社会公众服务的。在我国的气象大会上曾明确指出,公共气象服务代表了气象科技服务的公益性。
2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现状
2.1气象部门的实际能力难以满足需求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政府以及一些行业对气象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使气象服务在内容和范围等方面不断拓展,比如风险评估、灾情收集、对气候资源的预报和评估、预警、农业气象服务等。由于我国一直将气象部门定义为公共服务部门,所以,社会各界对公共气象服务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我国对气象部门这一事业单位的经费投入和人员编制是有限的,气象部门在人力、财力和技术方面无法获得更多的支持,在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明显不足,这严重制约了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因此,大众需求与实际能力间的矛盾会随着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而更加突出。
2.2大众需求与服务缺位的矛盾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各企业及个人对公共气象服务有着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在电力、交通等领域,对气象部门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面对用户的需求,气象部门难以找到专业人员来执行,导致用户的需求得不到响应。目前,我国尚未形成专业化、精细化的气象服务队伍,且已有服务队伍的服务水平较低,一直无法有效解决气象部门所提供的信息不专业、气象科技服务缺乏科技含量等问题。
2.3公共气象服务与科技服务的矛盾
目前,保证气象部门的稳定发展和提高气象单位职工待遇仍然是气象科技服务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此形势下,公共气象服务在发展中面临着气象服务行业公益性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对于气象科技服务行业而言,保障和促进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气象科技服务所创造的收益。而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获取气象信息的方式越来越多样,互联网上的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覆盖面越来越广,这些都会使我国当前的有偿气象服务陷入两难的境地。因此,很多气象部门面临着提高本行业的公益性与保证气象科技服务收入这两方面的矛盾,这也会对公共气象服务股票的走势造成影响。
3公共气象服务的创新发展方向
3.1制订公共气象服务政策
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永远无法满足大众对气象服务的需求。因此,气象部门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制订公共气象服务政策。此外,还要根据气象服务行业的特征,确立公共气象服务的内容和范围。在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下,根据现有的服务需求,分类气象服务,将面向政府决策、面向公众需求作为气象部门公共气象服务的目标和宗旨,将国家改革事业单位的总体趋势作为参考,明确公共气象服务的任务和责任,从而规范气象部门的行为。
3.2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的体制建设
公共气象服务的体制改革应与我国改革的总趋势一致,体制环境也应与我国的整体环境相适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必须明确公共气象服务的理想体制;从可操作性方面看,要保证公共气象服务的体制模式与事业单位的改革相符合。
3.3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的运行机制建设
公共气象服务的运行机制要以过渡体制模式为导向,与公共气象服务的目标模式的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并根据不同的运行管理机制区分公共气象服务的类型。气象单位要将公益性的气象服务作为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核心任务,将气象服务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和大众对气象服务的满意度作为有效发展的评判标准,不可将气象部门的收益作为发展目标。此外,针对一些专业的气象服务,要加强市场激励体制的建设,采用企业化的管理模式。
4结束语
篇2
一、我省科技服务环境发展现状
目前,我省共有科技服务业法人单位6000余个。拥有高等院校80余家,科研院所200余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200个,重点实验室90余个;建设高新区5家,科技特色产业基地18家,大学科技园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30余家;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0余个,生产力促进中心110余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近90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4家;还搭建了省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省科技投融资服务平台,成立了省科技服务业联盟,培育出了“科检通”、“科淘网”和“科力投资”等一批科技服务业运营实体,初步探索出了适合省情的科技服务业发展模式,为我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2015年以来,省人大通过了新修订了《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省政府出台了《黑龙江省促进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黑龙江省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都将为科技服务环境完善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明确了产业发展内涵及目标,即围绕产业与企业需求,通过提品研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服务,为区域“十大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二、我省科技服务环境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省科技服务发展环境近年来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少,缺乏规范管理,功能不健全,尚不能满足广大科技型企业的服务需求;缺乏完善的、专业化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设计、信息、研发、试验、检测、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等服务;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的科研基础设施、科技设备、大型仪器、自然科技资源、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等科技资源向科技型企业开放共享有限;面向科技型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保护、技术标准制定、技术创新方法应用、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不高;缺乏汇集各类专业机构的信息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企业的各类服务需求提供网络支撑有限等。
三、完善我省科技服务环境对策
(一)加强对科技服务的指导与规范
编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加强通过必要的扶持,引导科技服务机构加强研发设计、创业孵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投融资等专业化服务,加强对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的评估考核,促进社会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完善。
(二)营造有利于科技服务发展的政策环境
研究制定促进科技创新服务的相关政策措施,完善服务机构的服务标准和行为规范,鼓励和支持服务机构面向企业创新创业开展优质、高效的服务活动,努力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社会服务环境。建立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政策落实情况反馈机制,加强调查研究,发现并及时解决影响公共技术服务机构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推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各项政策的落实。鼓励各类高层次人才和大学生领办或创办科技服务机构。打破区域、行业壁垒,进一步放开科技服务领域的市场准入,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引导政府部门、科技型企业购买科技服务。
(三)加大对科技服务的扶持力度
加大对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的投入,重点扶持一批服务能力强、特点突出、运作规范、信誉良好的服务机构,引导服务机构加快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坚持“政府扶持中介,中介服务企业”的理念,协调地市有关部门,落实科技创新服务的支持资金,根据科技服务机构的实际服务情况予以一定的支持和补助。支持科技服务机构或企业发展,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融资服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大投入建设面向企业联盟的研发平台,汇聚更多的科技资源,突破关键技术。加大力度支持科技服务企业研究和推广行业标准,鼓励科技服务机构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应用。
(四)打造科技服务产业集聚区
依托高校院所技术和人才优势,面向区域产业特色和企业创新创业需求,发挥市场驱动和政府引导作用,针对产业创新各个环节构造科技服务链,集聚创新资源和科技服务机构,集成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认证、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各类专业服务,培育建设一批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提升科技服务业协同创新能力和支撑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能力。以高新区、哈尔滨新区等为依托,整合区域内外的科技服务资源构建科技金融集聚区,大力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股权投资,引导资本市场关注优秀的科技型企业。通过集聚发展促使各种类型的科技服务业实现共生共养,构建科技产业生态圈。
(五)建立科技服务交流合作机制
推进科技服务业行业协会建设,对行业进行有效的监管,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各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推动企业、科研院所、公共技术服务机构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真诚合作,实现科技服务重点面向科技型企业的设施和资源共享,提高公共技术服务资源的利用率。
(六)完善科技服务行业人才结构
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人才培育,鼓励服务人员加强学习,提高专业执业资质人员在服务机构中的比例;引进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服务高端人才,鼓励海外高端人才和团队通过项目合作、兼职、考察讲学、担任业务顾问或领办创办各类科技服务机构等多种形式来我省从事科技服务工作。
建设和完善科技服务环境,有利于创新思想和资源信息的创造、传播和利用,已成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环节和措施。黑龙江省科技服务环境正处于深入转型时期,要切实为科技型企业解决问题,提供优质服务,还需多方面持续努力。
篇3
一、发展现状
随着我市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市委、市政府把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更是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突出位置来抓,不断提升产业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呈现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在推动我市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经济发展重要推动力
,我市现代信息服务业的销售收入122.8亿元,其中电信传输和信息内容服务业78.8亿元,软件业44亿元。信息传输服务业方面,固定电话用户(含公用电话和小灵通)发展到113万户(城市电话户数73万户,农村电话户数40万户),移动电话户数为357万户,农村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用户数为35万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100%;软件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聚集了我省近90%的软件企业,合肥市软件企业实现的软件销售收入占全省软件收入的85%;作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之一,我市共有100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实现产值近10亿元,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三个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园,其中安徽服务外包产业园经省政府批准,是国家级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园区、国家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
围绕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建设,目前,我市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发展到100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其中国家级5个,在孵企业600家,转化科技成果900余项;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初步建成,促成产学研交易项目47个,交易额4900万元;“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会”,展览规模28000平米,参展项目5000多个,219个自主创新合作项目签约,总投资988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初步形成“一带”(高新技术产业带)、“三区”(高新区、经开区、蜀山区)、“多园”的空间布局。
(二)政府牵头,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引领行业发展
由于信息资源、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的配置上存在多头管理、部门分割、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为优化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往往需要政府出面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建立共享平台。
1、大力推行电子政务,整合信息服务业资源
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电子政务建设是信息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政务是我市信息化的切入点,也是信息化建设的龙头。目前,我市已基本建成满足信息化发展需要的信息基础设施框架。统一电子政务专网、统一政务处理平台、统一机房、统一管理机构“四统一”的合肥建设模式成效明显,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尤其是政务资源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较大进展。覆盖全市的电子政务专网,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互联”目标,纵向实现了市、县(区)、乡镇(街道)的互连互通,横向实现同级单位之间的受控互访。电子政务应用不断深入,以“中国·合肥”门户网站为龙头,以县区、市直部门101个子网站群为支撑,重点突出政务公开、在线办事,“12345市长热线”、“__阳光政务”、“数字电视”等信息资源都得到了有效整合,通过税务、社保、公安、土地、文化、教育等近百个各类政务应用系统,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联系办理税务、社保、医保、土地、教育等公共事务,鼠标一点就能实现咨询、求助,提出意见和建议。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得到了有效共享,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重复建设,降低了建设成本。
2、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切实把科技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初步建成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并投入运行,“中心”具有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科技文献信息、科技创新合作、专业技术、投融资等七大服务功能。“中心”坚持政府主导、省市共建、资源共享、创新服务的原则及公益性运作模式,在集聚各类科技资源和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辐射能力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载体,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为国家专利技术(合肥)展示交易中心。
“中心”汇集了科技成果1485项,仪器设备1176台(套),技术需求1503项,备案专利1610项,重点企业571家,知名专家2053人以及与合肥支柱产业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等科技资源,实现了“找文献、找仪器、找项目、找资金、找政策、找专家、解难题”的“一站式”科技服务功能。
至底,“中心”为企业提供的成果和专利推介、交易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服务、科技合作服务、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科技文献查新和检索、推介服务以及科技咨询、培训、辅导等服务累计近10万人次,其中70%以上为企业用户。
3、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近几年,我市陆续出台了《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实施细则》、《合肥市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等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发展重点,并在服务外包、科技企业孵化器、中介服务等领域给予税收、租金、土地、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加上国家和省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以及即将出台的《合肥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2020)》,在我市已初步形成促进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跨越式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二、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相对发达地区城市而言,我市信息与科技服务业的数量不多,规模不大,机构不佳,效益不高,速度不快,人才匮乏的问题仍较为突出,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
(一)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们调研了国内几个城市,软件及信息服务业销售收入和同比增长,成都市为427亿元、同比增长38%,大连市为306亿元、同比增长42.3%,厦门市为145亿元、同比增长31.8%,而我市为122.8元,同比增长24.6%。与成都、大连和厦门市相比,无论是总量和增速,我市均明显偏低,且增速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人均信息资源占有率方面,我市与其它城市也相距甚远,信息服务业产值低、行业资金投入小、人员投入和经营规模不大,虽然涌现出科大讯飞、科大恒星等一批优秀软件企业,但与东软、浪潮、联想等企业相比,产值相差很大,缺乏竞争力,缺少技术较为先进、管理水平较高、生存能力较强,具有行业领先作用的龙头软件企业。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存在规模小、数量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科技人才公司、产权交易公司等要素类专业服务机构比重偏低。很多企业每年要申请数十件甚至更多专利,而全市专利机构只有十余家,专利申请时间过长,给企业权益保护带来不便,也影响了专利机构的信誉。由于科技风险的投资和退出机制没有形成,以及发展环境、自身管理水平等因素,合肥地区风险投资公司发展缓慢,全市共有8家风司,可八年后,数量不增反降,目前仅有7家尚在运营,7家的注册资金总额还抵不上发达地区1家风司的规模,这显然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旺盛的市场需求,也严重制约了我市科技成果产业化和创新型企业的发展。
(二)资源共享存在障碍,有待进一步整合
由于缺乏长远的统筹规划,信息产品和服务没有统一的标准规范,以及行政条块分割和行业利益的存在,造成信息语言和技术不兼容,信息多口采集、重复输入以及多头使用和维护,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部门与部门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信息难以交流与共享的现象仍然存在,从而阻碍了信息服务业发展。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刚处于起步阶段。“中心”资源体系还不够完善,与科技资源丰富的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尚未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资源分类不够清晰,科技服务机构入驻较少,缺乏个性化专项服务,社会各界对中心的作用和功能了解不够,关注不多,宣传推广力度还有待大力提高。
(三)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涉及教育、劳动、财政、税收等广泛领域。目前,各级政府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但还没形成有效的政策体系,关于信息与科技服务业扶持措施有待进一步细化,已有的政策有些执行不到位的问题。
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信息化建设资金总量不足,吸引投资不够,投入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市信息化工作以电子政务为突破口,市级信息化专项资金主要投入到市直机关电子政务建设,整体效益局限性较大,低水平重复建设未能杜绝,对社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少,信息化对工业化的带动作用不明显。
科技服务业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我市部分科技中介机构隶属于政府职能部门,属财政差额或全额拨款单位,其行为往往带有浓厚的部门行政色彩,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市场行为,他们凭借先天优势掌握着大量科技资源,挤占了民营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空间。同时,我市大多数科技中介机构经营行为单一、孵化类较多、条块分割严重、业务交流合作积极性不高,渠道不畅。经济资源、人才资源和知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先进技术成果不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限制了科技中介机构的业务扩展和组织发展,使之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多功能服务。这些充分说明我市科技服务行业建设缺少整体规划和有效的调控手段,制度建设缺少总体框架设计和有效执行环节的安排。
(四)人才资源短缺,素质有待提高
人才队伍建设跟不上信息与科技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人才资源结构不合理。信息服务业国际化复合型高端人才、it行业软件应用人才严重短缺。科技服务业缺乏既熟悉科技、又懂经济、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中高级人才的培训机构较少,社会培训机构水平参差不齐,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不足,产业部门与教育培训部门人才供需互动机制尚未形成,在职教育、职业资格认定制度不完善,也未建立有效的引进机制,致使企业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几点建议
(一)关于发展信息服务业的建议
1、制定信息服务业的专项规划,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计划,以“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实验区”为载体,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深化信息技术在传统产业中的应用,扎实推进社会领域信息化,健全完善信息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2、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政府牵头,鼓励电信运营商积极参与本地企业信息化项目建设,并做好对企业的宣传工作;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在企业现有信息化手段基础上,推进移动信息化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促进高新企业及电子制造等企业与电信运营商进行对接,政府牵头制定高新、电子制造、系统集成等企业名录,为电信运营商在信息化服务项目中进行软硬件选型提供参考,有利于扶植本地高新技术企业。
3、通过政策扶持和重点投入,进一步加快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建设,努力在示范园区内发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能对全市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起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企业。
根据《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尽快出台合肥市服务外包专项政策和实施细则,重点对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示范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办公用房租赁、市场拓展活动等方面给予财政支持;同时,尽快落实《关于共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协议》中有关合肥市1:1配套资金。4、统筹规划我市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3g)。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纳入合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环保部门出台支持3g网络基站建设相关政策,政府出面做好基站选址、建设协调等工作;对3g网络终端、业务和服务实行政府采购,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科研院所、商业机构、办公场所等率先推广使用3g手机、3g上网卡、3g上网本等业务和信息化服务;新闻媒体加强对3g网络建设和应用宣传,加强基站建设的正面宣传,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基站辐射,消除误区,为3g网络基站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5、整合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出台我市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规范和促进市县(区)各级行政机关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提高信息共享效率,支持业务协同,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6、打破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发展的壁垒,加快建立依托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的电子商务示范平台,探索符合我市市情的电子商务组织模式和运作模式。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已经覆盖到税务、工商、公安、医疗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等众多领域,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人数据、详细信息分布在这些系统中,这为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有效的支撑能力,也为电子商务发展中产品规范、推广渠道、安全、监管、信用等突出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路径。
7、强化人才培养与引进。研究完善软件人才培训的鼓励政策,建立软件人才培训费用政府补贴制度。加快建设以安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为基础的“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合肥)”,建立健全服务外包人才知识体系,支持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课程开发工作,牵头组织各相关单位进行专题调研和课程开发,对所需资源和资金给予一定协调和财政支持;同时,切实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学分互换”合作计划,组织我市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培训机构对接,建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联盟,重点支持ibme.t.p和cmu-hp等国际合作培训项目实施;为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在原有人才培训支持资金基础上,对与hp、ibm等跨国公司合作的高端人才培训项目给予专项支持。
为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鼓励服务外包企业主动接纳大学生实习并给予资金支持;参照北京、上海等地的有效做法,研究完善个人所得税、经济住房、创新创业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二)关于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建议
1、尽快制定我市科技服务业发展规划。在摸清全市科技服务业情况的基础上,从新的战略高度,制定发展我市科技服务业的总体规划,指导和规范全市科技服务业发展。
2、在孵化器建设方面,政府对投资发展孵化器的企业给予土地优惠、税收优惠、孵化器建设及运维补贴、种子资金或孵化资金等方面支持;为创业企业提供工商注册、税务登记、社保办理等“一站式”注册服务;加强各孵化器与各高校、各级人才中心的联系,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咨询,让更多的大学生、高校教师、科研人员、海外人才等创业主体深入了解、参与创业;通过孵化器协会等组织,加强各孵化器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全市整个孵化器行业的发展;为孵化器引入咨询公司、投资公司、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并为中介机构提供相关扶持。
3、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应与高校院所、大型企业研发中心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整合科技成果、仪器设备、实验室、专家等资源,充实“中心”各类数据库资源,并整理成详细的名录向社会公布,为高校院所和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政府对提供设备服务的单位应予以补贴并制定相关收费政策。
4、转换机制,引进和培育科技服务机构。制定科技中介机构发展指导意见,将挂靠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各类中介机构剥离出来,保持科技中介机构的“独立”地位,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充分利用科研设备和人才优势,兴办各类科技中介机构,重点引进国内外具有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优秀科技服务机构。
5、营造环境,形成科技服务网络体系。成立科技服务行业协会,协调各中介机构的业务,沟通信息,加强行业自律,推进科技中介机构的资信认证和绩效评估工作;发挥科技服务行业协会作用,制定落实优惠政策,吸引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向科技创业产业园区集聚,向品牌化、规范化、国际化发展。
借鉴北京等地的经验,建立政府投入奖励机制,每年从市财政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咨询服务专项资金(北京市每年每个专项资金不低于100万元);设立合肥市服务业专用税收发票,在所得税上,允许智力劳动的劳务支出打入成本,减少咨询服务业的税收成本。
篇4
关键词: 普通高校;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内部动力机制
0引言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在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进程中,国家和社会对高校所提供的服务均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国家科技规划纲要》的实施更需要高校在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1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为解决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条块分割、重复设置、资源分散、办学效益低下、学科结构单一等问题,教育部先后于1998年和2000年对252所普通高校的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其中本科院校199所。其中,合并32所,划转教育部管理36所,划转地方管理127所[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完成后,这些高校在行业、政府、社会之间不断探索新的合作机制,为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总体来看仍然还存在不少问题。
1.1 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高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主要还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高校未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很多高校抓学术,轻服务,进而导致高校与社会严重脱离。第二,高校社会服务的定位不明晰。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扩张,高校忙于扩大招生规模,未能及时定位。服务定位直接决定服务质量,没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从而导致整体服务质量不高。第三,服务的科技水平不高。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许多高校社会服务的能力较差,其社会服务的科技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实践问题缺少话语权,同时在服务的技术层次上一般以中间技术为主。第四,社会服务效益低。从经济效益上讲,高校通过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获得的经费有限;从社会效益上说,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评价、社会赞誉不高。最后,普通高校因其鲜明的行业背景和行业特色,使其学科专业和科学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相对较低,从而导致高校很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优势。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理解的偏颇,也与高校在走向社会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行为有关。
1.2 高校服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普通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 在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中做出了贡献。但目前主要还存在一些不足:第一,改制后,高校学科结构发生变化,总体呈现出“多科化”、“去行业化”甚至“综合化”的趋势,削弱了高校传统的学科专业特色,使得高校渐渐远离行业。第二,高校与原行业之间的沟通渠道狭窄。高校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不断被弱化,进而原行业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扶持也日趋减少,从而导致高校发挥传统特色优势、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进一步缩小。第三,高校来自原属部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锐减。改制后,使原行业部委对这些高校的支撑弱化,经费投入减少甚至取消,政策上也没有倾斜。最后,高校本身对行业服务的影响力降低。普通高校实力下滑,导致这些高校对原行业服务的影响力降低,行业优势日益消退,甚至产生了不断被边缘化现象。
总之,高校服务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以上问题,多源于内、外部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将探究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内部动力,旨在更好地满足行业和地方的服务需求,形成普通高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良好的内部动力机制。
2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内部动力及相互关系
所谓内部动力,是指存在于服务系统内部各主体对服务产生的内驱力。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只有把外部动力因素的作用真正转化成内在动力,才能实现其动力功能,形成真正的服务动力。
2.1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内部动力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包含了三个主体,即普通高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下面就从服务的三个主体来阐述其内部动力因素。
2.1.1 普通高校内部动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高等教育领域中,普通高校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一是政府在加大对教育力度的同时,也对普通高校提出更高的要求,并通过评估等手段,来衡量高校办学水平。若办学水平不能达到一定要求,就会被淘汰出局。普通高校相对底子薄,需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二是, 高校之间竞争激烈加剧。全国有一千多所高校,高校之间竞争激烈。普通高校在政策上倾斜、师资队伍建设、生源及社会影响等诸多方面无法同中央部委所属的重点高校相比,从而导致资源更倾向于实力强的名牌高校集中。三是,民办高校、私立高校等多种形式的高校迅速崛起, 电大、自考、 成教、函授等不同办学层次冲击着普通高校。普通高校求生存,谋发展,就需要解放思想,紧密联系原所属行业,拓展自身特色,同时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与地方的各类社会组织进行合作,通过服务,获取资源。因而,普通高校需要以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来获取资源以谋求发展。
2.1.2 行业内部动力近几年来,我国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低碳经济已成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这对行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通高校具有本行业齐全的学科专业门类、综合的行业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与行业企业联系密切,与行业协会、学会和行业科研院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较深的感情,在本行业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有着能激发创新思维的独特人文环境,跨度大的学科交叉以及数量巨大、源源不断脱颖而出的创新型人才,使其在探索性较强的基础科学和前沿高技术研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在制定行业科技发展规划、促进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发挥智囊团的作用。而且,普通高校能够无私地、全心全意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服务。积极承担的科研任务,且大多数均有较明确的为行业中长期共性关键技术服务的应用目标。其科研团队具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科研人员来自工程或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实践,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通高校服务行业有利于推动行业技术进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2.1.3 地方经济社会内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对知识信息的创新、处理、应用等因素的整合能力[2]。而作为面向社会,竞争性地提供知识产品、教育培训和科技服务的社会组织,普通高校在知识与技术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等方面恰好拥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当地社会对普通高校也就不断产生新的期望和要求,要求高校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直接服务为其解决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我国地方政府承担着组织和领导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进步的职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在这种背景下,地方政府会整合地方的各类教育科技资源,构筑产学研相结合的平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地方政府积极地对普通高校的社会服务提供全方位支持,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引导的行为,客观上也构成了普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强大牵引力。
2.2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三大主体之间相互关系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系统。三大主体的内部动力为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系统。在服务过程中,每个主体都会随时产生多种作用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拉动、推动作用,如果处理不当,甚至会产生阻滞服务的进行。所以,在服务过程中,应仔细深入研究各阶段的特点和规律,根据所涉及因素的不同特点和相互关系,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促使各动力的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动力因素的积极作用,避免各因素的消极作用,以形成利于服务健康运行的合力,推动服务向着理想的方向发展。在这个系统中是以普通高校为纽带,服务行业与地方,同时通过服务,又拓展了行业与地方之间的联系。因而,构建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是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的构建
普通高校服务行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内部动力机制涉及三个主体以及多个层面,是个复杂的系统。本文从人才培养机制、科研机制、服务机制、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来构建其内部动力机制。
3.1 人才培养机制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自身原行业高校特色和行业的发展,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人才需求,积极探索“3+1”模式,确定本校人才培养方案。在本科教育上,优化课程体系,在课程的安排上,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及学校各专业的特点,抓好预测并事前设置,部分专业开展订单式培养,从而毕业生毕业后就成为地方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在研究生培养上,要加强与企业、行业之间沟通与联系,与企业、行业共同制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计划,并组织该项计划的实施,积极制订、实施高校为地方企业和行业培训人才,并为企业员工和行业系统单位员工开设学分或非学分课程的计划,以提高员工的素质。
3.2 科研机制科研要面向行业与地方经济建设,为行业与地方企业搞技术开发和产品研发,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地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工作:①科研工作紧紧围绕行业和地方社会发展的重点,促进行业和地方重大问题科学地解决。普通高校的科研只有紧紧围绕“科教强省”、“科教兴市”等地方发展战略,从原行业和本地区资源出发,注重捕捉行业发展、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地对策研究,才能找到三者相互发展的“耦合点”,更好地服务于原行业和本地区的建设发展。②建立成果对接机制,提高行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成果的对接机制实质上就是成果的流通渠道,普通高校要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要积极邀请或聘请社会、企事业和行业方面人士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在科研计划、科研立项,乃至发展规划的制定等工作,认真听取意见,努力与行业和地方联合,加快产学研合作,从而取得更强的创新发展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并要加强与行业和地方企业的信息沟通,如积极参加技术交易会、网路信息沟通、开展厂校联合等。
3.3 服务机制为了更好地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普通高校还应建立一些实体性或半实体性的专门组织机构,具体负责或实施校地、校企合作事宜。这些机构包括: 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合作研发机构、信息咨询中心、校企联络办事处、董事会等。
3.3.1 建立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提供成果转让一站式增值服务
产学研合作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在三边合作中,普通高校可更广泛地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开发、技术改造、引进项目的消化吸收与创新等活动中,为此,可建立专利技术推广机构。美国许多大学都建立了大学专利公司,专门提供技术转让服务,推销科研成果,同时也帮助大学教师确定商业上可能有利的研究项目,承担各种专利任务[3]。这样可以凭借行业和地域优势,加强横向联系,促进产学研结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3.3.2 以互补性为基础,与政府、科研院所、企业、行业共建研究开发中心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一些高新技术、尖端技术项目的研究越来越显示其技术交叉集成性,开发难度大、耗资大、风险大,共建研发中心可以共同承担的。
3.3.3 信息咨询中心普通高校是行业和区域信息中心,理应成为行业和政府的智囊团、行业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参谋。普通高校应该主动接受行业和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委托,组织有关科技人员,为他们进行区域发展规划、产业对策及其它专门的重大决策,或重要产品的研制、开发等方面的科学论证,制订确实可行的方案,为行业与地方有关部门、企业决策提供服务。
3.3.4 校企联络办事处联络办事处是实现高校与行业、地方“对接”的重要平台。学校设立企业联络办公室,帮助教师与行业、地方企业牵线搭桥,以便建立固定的、畅通的联系渠道。
3.3.5 高校董事会和校友会普通高校应通过建立董事会密切与行业、地方社会各界的联系,协调与行业、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进行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相互协作与支援。同时,董事会和校友会是普通高校发展的重要资源,学校的重大事项应该由董事会参与,使普通高校更好地适应行业与地方社会各方面的需要,而校友会可以协调高校与行业、社会的关系。
3.4 保障机制普通高校要长期、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必须建立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就高校科研状况而言,目前普通高校中有很多科研人员的科研动机主要是职称评定,看重论文的发表与成果的评审与鉴定,忽视科研成果的转化意识,缺少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因而,普通高校要发挥自身管理机制灵活的优势,调整政策,整合资源,调动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在保证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鼓励他们积极为为行业和地方提供服务,从而提高科研成果转化。从管理体制而言,目前部分普通高校既接受教育系统纵向管理,又接受地方政府横向管理,束缚了高校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能力的全面发挥。为此,在管理权限上,要扩大地方政府对高校的决策统筹权,让地方政府通过经费评估、监督等手段调控高校,使高校主动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教育法规上,既要明确对高校与社会双方在合作中的责、权、利,又要对高校内部在为行业和地方建设服务中的人员编制、职称评定、收入分配、奖励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从而保障服务地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3).
篇5
许多学者利用各种服务贸易优势指数或指标,如RCA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CA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或TC指数(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等,对中国服务贸易整体竞争力情况进行了测度,大多表明中国服务贸易的总体水平不高,整体国际竞争力较差。
经过测度,有学者指出,加入WTO后,尽管中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较弱,比较优势指数已呈现小幅升势,说明我国的服务贸易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发展,但竞争力较弱的情况在近期仍不会有明显改善。研究也表明服务部门间发展是不平衡的,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异。如对运输部门的贸易竞争力进行测度与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中国运输贸易出口竞争力极弱。随着远洋集装箱运输方式的盛行,这项服务越来越向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方式转变,而中国在资本、技术两方面基础较为薄弱,以致于中国运输服务贸易劣势突现,逆差增大。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如我国服务贸易各项目的净出口指标显示出我们的竞争优势集中于资源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行业,服务贸易仍主要集中于运输和旅游项目。2008年上半年,运输和旅游收入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入的27%和28%,支出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支出的33%和23%。两项收入总额占服务贸易收入的55%;支出总额占57%,收支合计占服务贸易总规模的56%;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行业仍处于相对劣势。在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的服务贸易领域,国际竞争力较低。
从具体行业上看,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正数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2007年,中国在运输、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服务上的竞争力指数均为负数,说明这些行业竞争力低下。旅游、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电影音像、其他商业服务竞争力指数虽为正值,但都比较小,表明其国际竞争力不强。
从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也能看出竞争力较弱的现象。一个国家(地区)服务贸易整体国际竞争力强弱直接表现为其服务贸易出口。一国服务贸易出口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即国际市场占有率。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1464.5亿美元,排名虽上升到世界第五位,但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3.9%。三、阻碍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因素
(一)服务业要素中高等生产要素相对匮乏
世界服务业的竞争受自然资源、普通劳动力等初级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对知识、专业人、专业研究与教育机构、基于技术的通讯手段与交通设施等高级要素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现代化的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对计算机、通信、金融等国际服务的提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缺乏高级资源和才能要素是我国服务业竞争优势获取的一大障碍。
(二)相关产业缺乏有效支持
由于传统体制的束缚,我国条块分割仍局部存在,相关产业间合作不够紧密,行业内恶性竞争严重(如旅游业),企业密集和信息环境质量低劣,缺乏协同作战的意识,尤其缺少能与国外企业相抗衡的跨国经营的服务企业集团。“产业集群”有利于主导产业获得竞争优势,传统服务业的集聚主要是商业集群(如商业街、购物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形成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人才集聚等基础条件。任何一项服务业都不是单向发展的,一国服务业就是一个一体化的关联产业群,如运输业的发展将会推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又会促进酒店餐饮业的进步,电信业的发展更是金融、保险、咨询业发展的基础。
(三)政府的辅助作用较弱
我国政府对教育、研究、开发的投入和指导与发达国家仍相距甚远,这对国家竞争优势的构建很不利。政府在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培养信息整合能力等方面应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四)企业组织、战略与竞争结构欠合理
我国服务企业大部分管理意识封闭而落后,尚无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机制和战略,部分服务业由于国家垄断而长期处于竞争不充分状态下,如电信业、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对竞争优势影响最大的是国内竞争的激烈程度、竞争对手的素质和较高的新企业出现率,激烈的竞争使产业保持生机并构成持续改进和创新的压力,也会促使企业寻找国际市场,以支持其扩大的规模和研发投资。缺乏足够的国内竞争使本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五)服务行业利用外资不足
高科技服务业引进外资的欠缺,制约了这些服务行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不利于服务行业内部的结构调整,不利于“以引进促出口”战略的实施。
此外,中国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长期“重制造、轻服务”的政策导向客观上造成服务贸易发展相对缓慢,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管理落后等,都是造成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较弱的原因。
二、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2008年,中国服务贸易(按国际收支口径统计,不含政府服务)进出口总额为3044.5亿美元,比2007年增长21.3%。其中肯服务贸易出口额达1464.5亿美元,世界排名由2007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五位,同比增长20.4%;服务贸易进口额达1580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五位,同比增长22.2%。
尽管增长速度很快,我国服务贸易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存在较大逆差。
首先表现在运输收入和支出均快速增长方面,逆差有所扩大。受货物贸易快速增长和国际运费上涨等因素影响,运输收支增长迅速,收支总规模在服务贸易收支总额中所占比重最大,达到30%。2008年上半年,运输收入192亿美元,同比增长42%;运输支出250亿美元,同比增长36%;逆差59亿美元,同比上升21%,是最大的服务贸易逆差项目。
其次,保险服务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逆差进一步扩大。受货物进口较快增长的影响,对外支付保险费用快速增长,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逆差规模扩大。2008年上半年,保险收入5亿美元,同比增长13%;支出63亿美元,同比增长31%;逆差58亿美元,同比上升34%,是仅次于运输的第二大逆差项目。
第三,旅游收入增速减缓,顺差规模缩小。2008年上半年,受雪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影响,入境旅游人次和收入增速呈明显下降趋势。旅游支出仍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入境旅客人次为6491万人,同比仅增长2%,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4个百分点;入境旅游收入202亿美元,同比增长13%,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9个百分点;旅游支出176亿美元,同比增长21%;顺差26亿美元,同比下降21%。
第四,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进一步扩大。中国对外支付的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继续增加,2008年上半年支出46亿美元,同比增长15%;收入2亿美元,同比增长79%;逆差44亿美元,同比上升14%。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呈逐年扩大趋势。
我国服务贸易只有在建筑和计算信息方面存在顺差,2008年上半年建筑服务收入47亿美元,同比增长152%;支出20亿美元,同比增长60%;顺差27亿美元,同比上升338%。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顺差扩大,收入占比上升,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收入28亿美元,同比增长42%;支出13亿美元,同比增长33%;顺差15亿美元,同比上升51%。计算机和信息服务收入占服务贸易收入比重不断提高,由2000年的1.8%提高至2008年上半年的3.8%,反映出中国计算机和信息行业竞争力不断提高。
四、提高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对策
(一)加大对服务业的政府与商业投资。吸引外资促进本国服务业的发展
首先,我们应利用各种渠道加大对服务业发展所必需的商业设施、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的投资,研究证明,吸引外资特别是吸引掌握先进技术的跨国公司的投资,能切实改善我国投资质量,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服务业的国际化过程必须依靠跨国投资来推进。服务业的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主要是现代的服务手段和管理方法,能切实帮助发展中国家逐渐达到优质高效的服务水准,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将伴随外国直接投资而引入的服务作为转换技术和管理标准的有效手段。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普遍具有投资规模大、技术先进和管理水平高的特点,这对于提高我国产业的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促进观念转变、增强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等,都有明显的积极作用。
(二)优化服务产业结构,发挥原有比较优势。创造新的竞争国际经济合作2009年第8期优势
我国服务贸易在旅游、运输、国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等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行业存在着比较优势。发展我国服务贸易,首先应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国内政策可以适当向旅游、运输等优势行业倾斜,从而进一步增强国际竞争力。此外,应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等新兴产业,挖掘其潜在的比较优势,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运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升服务业整体水平。重点发展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利权和特许权服务及咨询服务等知识型服务业,以及海运服务业、旅游业和国际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服务业等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
(三)促进服务业要素高级化、加快我国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教育和培养
高素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对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增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服务业要素高级化进程的关键是人力资本积累。为此,要加大对教育与研发方面的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人才培养教育机构与体系,培训更多、更高层次的熟悉国际服务贸易的复合型人才。通过优惠政策增加国内服务业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积极引进人才。
(四)加强服务贸易的立法工作,完善我国服务贸易规制体系
在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的同时,完善服务贸易规制体系。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充分利用《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给予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宽限期以及保护措施,加强对GATS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基本法路准则的法律法规,并设立或指定专门渠道对外信息及提供咨询。
篇6
关键词:苏州;现代服务业;补短板;对策
课题项目:苏州市社科规划(应用对策类)课题(项目编号:Y2016LX067)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7月3日
一、苏州现代服务业短板成因
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北翼,是一个快速崛起、超常发展的经济意义的“大城市”,但是否为经济“强”市?近年来,无论是在产值结构方面还是就业结构方面,苏州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贡献度每年都在增速,但与沪、宁、杭、锡这几个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城市比较,仍然有差距。苏州现代服务业所占服务业的比重较低,占服务业大头的仍然是餐饮、交通等传统行业,金融业等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尚不突出。
(一)现代服务业短板现状。从宏观方面分析,苏州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较慢,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不仅明显低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发达地区,同时更低于浙江、天津等发展地区;现代服务业增速长期低于第二产业,直至经济新常态下工业高增长模式难以为继,现代服务业增速才被动反超;现代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比第二产业低了1/3左右。从结构方面分析,批发零售、交运仓储、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全部服务业中所占比重仍然较高;代表经济转型未来方向的生产业发展不足,制约制造业升级;制造业产能过剩和服务业供给不足并存,健康、养老、医疗等服务业供给不足,不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二)现代服务业短板成因。造成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最重要的原因首先是行业垄断和准入限制过多,社会资本难以进入,市场化程度较低,竞争活力不足;其次还包括行政审批环节过多,不能适应现代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形势的快速变化,已有的公平准入政策落实不到位,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相对低,参与全球化不足等。相应地,现代服务业补短板应加强市场化改革,打破垄断、削减行政审批、切实推进公平准入、扩大对外开放。对内开放应优先于对外开放,国企、民企、外资等应平等对待,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形成公平竞争、平等竞争的基本格局。
(三)现代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有待优化。一是城乡服务业供给的区域不平衡,城乡二元体制机制的存在,使得城乡间在信息、交通、金融、物流、教育、卫生等服务供给方面存在显著差别,城乡居民在相应的服务消费方面出现结构性差异,短时间内难以有效突破;二是公共设施配套的区域不平衡导致供给结构难以趋稳。一些与公共基础设施相关的服务行业,如信息、科技、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领域的“硬件”设施不完善,单靠企业的力量难以提供这些外溢效应较高的设施,也制约了服务的供给,影响了消费的扩大;三是体制束缚导致部分服务的供给短缺。健康养生、文化娱乐、大众体育等一些服务行业受到多种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在用地、用水、用电等方面制约较大,负担较重,无法实现要素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从而阻碍了服务产品的有效供给。
从服务业增加值构成看,2015年第一季度苏州市服务贸易运行情况分析,总量指标保持增长。一是新兴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投资有所下降。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投资增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二是服务业发展对房地产行业的依赖有所增强;三是服务业利用外资后劲趋缓,服务业新批外商投资项目有所下降,服务业新增注册外资金额增幅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四是部分新兴行业发展态势迅猛,其中计算机信息服务和广告会展等服务分别增长30.3%和27.4%,可知计算机信息服务、广告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增长率较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不合理,有待进一步优化。
二、苏州现代服务业补人才供给不足的短板
在工业化转型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对苏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近年来,苏州新兴产业发展已形成独特的产业优势和地区特色。同时,围绕转型发展,苏州加快现代服务业推进速度,以更好地支撑新兴产业发展,进而形成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
(一)从苏州现代服务业增员企业的产业分布情况分析。从计划增加员工人数企业的产业分布来看,2015年调查结果显示,科技服务产业有59%的企业计划增员;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产业均有57%的企业计划增员。现代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远高于先进制造业。从当前分析,苏州推动现代服务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人才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高端服务业人才供给不足以及高层次人才缺口较大。2015年调查显示,金融服务产业中投资管理、资产证券化、资产评估、信贷分析、风险管理相关人才相对紧缺;科技服务产业中知识产权、质量检验、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信息、电子商务相关人才相对紧缺;现代物流产业中物流融资、运输保险、国际贸易、海事仲裁、货运相关人才相对紧缺。
(二)苏州现代服务业人才供给不足原因分析。2015年调查结果显示,服务企业认为人才供给不足的原因中排名前位的是“人才市场中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数量少”(39%)与“本地专业对口领域的人才数量少”(31%),员工流动率过大(22%),新增业务导致人才短缺(20%)。现代服务企业希望通过更多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更符合产业发展趋势及市场实际需求。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仍然存在,经济增长率有所降低,加上国际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市场整体招募需求下降;另一方面高校的一些专业设置和教育内容未能及时适应产业发展,使得高校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操作技能难以及时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另外,还存在一些观念的问题,高校毕业生自主意识强、对就业的认识多元化、适应市场的意识不强等等。
(三)创新苏州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制度。经济间的竞争更加倚重于创新能力的提升,传统发展模式下的贸易战、货币战,渐趋聚焦于战略性创新资源的争夺,聚焦于更为隐蔽的人才争夺战,新竞争方式不仅仅是人才能力的比拼,更包含人才制度的较量。一是破除制约人才流入的体制壁垒,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拓宽用人视野,破除制度藩篱,增强政策开放度,提高人才流动性,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尽展其能。人才政策极易被模仿复制,优势很难长久保持,消除制约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必须抓住关键,围绕做大人才增量,不断降低人才流入成本,提升流入意愿和实际效用;二是创新本土人才培养制度,立足苏州本土培养,强化苏州本土人才国际化竞争水平,建立人才培养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控机制,紧紧围绕战略新兴产业开展人才培养,确保与需求深度融合、有效对接;三是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机制,形成人才制度优势必须首先对此进行深层次改革,充分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让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让用人主体在人才进管出上有更大自,让人才在创新创造活动中有更宽松的环境。
三、苏州现代服务业补短板对策
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必须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苏州服务业综合竞争力。以转型升级为契机,充分发挥苏州人文、旅游和制造业三大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的增长点,如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科研和技术服务业等生产业,促进价值链向高端拉升,推动苏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运用现代经营方式、服务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推进特许经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分销、厂商直销等新型营销方式、服务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一)实施服务业名牌战略。引导服务领域各行业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上市、重组、加盟等方式形成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大型服务业龙头企业和跨地区发展企业,集中力量培育、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业名牌企业,加大旅游产品的质量监督和扶优扶强,扶持发展具有苏州地方特色的传统服务业老字号品牌,发挥名牌企业的聚集效应、规模效应、管理效应和品牌效应,促进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实现标准提升质量计划。大力发展生产业,培育新兴服务业,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第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加快服务标准化的步伐,加强宣传、引导和推动,重点加快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与技术服务、科技与信息服务、旅游、餐饮等领域的标准化进程,加快重点服务业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继续开展服务行业社会满意度调查和服务质量的评比,促进服务质量的全面提高。加强公共标志国家标准的宣传贯彻,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打破垄断。打破垄断是服务业补短板的重中之重。服务业内部行业众多、差异巨大,一些行业(如铁路)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一些行业(如金融、教育)具有外部性等,因此个别行业由国有经济主导经营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总体来看,除个别涉及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领域外,绝大多数服务业应坚决打破垄断、实行市场化改革。以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开放为重点,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和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业市场主体,营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形成现代服务业市场公平竞争、平等竞争的基本格局。
(四)切实推进公平准入。将国家有关服务业公平准入的有关规定切实落到实处,消除社会资本在设立和经营服务业企业中的“玻璃门”和隐性壁垒,有效释放社会资本活力。全面放开现代服务业对社会资本的准入限制,在金融、电信、邮政等行业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取消经营范围限制,打破教育、医疗、文化等行业对社会资本的限制,加快公共服务领域对社会资本放开。苏州拥有充足的社会资本,拥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和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储备,放宽现代服务业准入可以促使更多的资本和人才进入现代服务业。
近年来,苏州市现代服务贸易发展较快,但是竞争力不足,仍是对外贸易的“短板”,在宏观经济环境面临较大压力的情况下,苏州市现代服务业紧扣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两个核心,大力发展生产业,着力培育新兴服务业。进一步优化完善服务业发展环境,借力“互联网+”,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品牌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一是切实加大有效投入,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增强现代服务业发展后劲,适时组织对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跟踪督查,及时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对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协调解决,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按时序推进,加大新兴服务业投资力度,扭转部分新兴服务业投资负增长的势头;二是强力推进载体平台打造。围绕集聚区提档升级,重点聚焦现代服务业、生产业等领域,新增一批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引导新兴业态实现有效集聚,增强集聚区要素集聚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三是着力推动服务业创新发展。立足科技服务、软件信息、创意设计、节能环保、人力资源、检验检测、平台经济以及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等现代服务业领域,重点从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三个类型,扶持发展一批创新型示范企业。
主要参考文献:
[1]吴洁.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国际经济合作,2007.5.
篇7
关键词:科技服务;人才;产业特色;职业教育
一、科技服务业的定义和发展意义
科技服务业是指拥有一定设施、设备或工具,进行科学研究和为技术创新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和管理的国民经济部门,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开发与转移、技术推广与转让、技术孵化与咨询、科技交流与培训、科技风险投资、科技评估及科技鉴证、知识产权服务及其他技术服务等业务。科技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才能得到长足发展[1]。
在以科学技术为驱动力的市场经济中,高效率的科技服务业的存在,能够极大地活跃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和区域的科技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科技服务机构以科技知识服务来创造价值,具有高乘数效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1]。科技服务机构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科技服务机构活跃于技术需求者与持有者之间,它们沟通机构间,主要是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技术流动,促进创新体系内各参与主体间互动,并通过进行技术搜寻、评估和传播,实现创新体系内在的有效联系[2]。在中国当前日益以技术为驱动力的市场经济中,高效率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存在,能大大活跃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二、培养科技服务业人才的战略意义
科技服务业是知识智力密集程度很高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科技知识背景,更要有广阔的视野,而且要通晓现代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服务是一项创新性工作,一定要有创新型的人才,人才问题始终是提高和保证科技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最突出问题[1]。创新型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状况是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以致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缺乏一大批科既懂技术、又懂法律且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标准低。综合性科技服务业人才的缺乏是影响科技服务机构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2]。
三、加强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服务创业环境。对于科技服务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在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上要给予必要的保障,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激励,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全身心投入从事科技服务工作,充分施展他们的创造、劳动和智慧。政府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做出周密的安排和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和措施。为科技服务人才创业提供优良的环境。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物质待遇,完善科技人员基本社会保障制度[1]。
2.借用“外脑”,多层次、全方位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服务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设立博士后实习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和造就一批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复合型人才。吸引曾在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取得成功经验的人才,特别是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的科技服务人才来指导工作。建立科技服务业人才库和项目成果库,鼓励留学人员创办科技服务机构[3]。
3.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人员的培训体系,提高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把培训作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对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出明确要求,根据人员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重点,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在时间和经费上予以保证。培训内容既要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职业道德、行业规范、公共关系以及现代科技、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也要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以及科技中介服务的方法、规则、手段等专业技能[1~2]。
4.大力兴办职业技能教育,增设科技服务方面的专业,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并重的模式。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改善技工学校教学条件。调整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增设科技服务方面的专业。设立政府技能人才奖励基金,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等多种举措。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1~2]。
5.建立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科技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使科技服务业走上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政府部门要对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进行资质认证[1~3]。
四、建设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
上文“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中第四条提到“大力兴办职业技能教育……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那么广东省职教类院校应该如何发挥职业教育职能,为珠江三角洲以及广东省工业企业输送高技能的科技服务一线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显然,职业教育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而上升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正在与地方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更加密切地联系到一起。根据这一思想,职业教育就要立足当地产业优势,与当地产业接轨,即本地有什么主要产业,职业学校就主推相关专业,将职业学校的专业办在地方经济增长点和企业兴奋点上,把课程设在社会职业岗位的缺口上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上。建设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当地产业为根本出发点,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经调查发现,目前推动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高级管理、设计人才普遍紧缺,高级技工和高级技师短缺;技术开发实力不足,高端研发人才缺乏,有较高实力的企业研发中心少;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缺少服务集群的工程研发中心、技术检测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及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人才。
因此,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以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谋划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1.确立职业教育为特色产业发展服务的理念,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渗透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形成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职业教育的科研方向是技术应用开发,研究领域重在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上。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依托特色产业、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最终目的是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
转贴于
2.职业教育要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接,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加强紧缺人才重点专业建设,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需求办好特色专业。企业是最了解职业岗位专业需求的。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的适用性,主动加强与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沟通,或是通过市劳动部门、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人才市场等组织,了解不断发展的产业经济对于职业岗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改革,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针对企业要求开发课程;课程满足职业,技能保障就业”的良性循环。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针对性,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培养,搭建就业平台。全国各地发展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取得的成效:
浙江湖州依靠当地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4年,湖州市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职业学校在专业调整上实施“提升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培育新兴专业”的策略,几年来,共淘汰落后专业10余个,培育新专业20余个。经过布局调整和专业优化,该市职业学校的实力获得整体提升。如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形成了信息产业、数控机械、电子电工和商贸财经四大模块;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形成了服装、艺术、现代服务业、学前教育四大模块;湖州交通学校形成了汽修、物流、路桥三大模块;湖州现代农业技术学校形成了园艺、种养殖特色模块。各县也呈现主干专业不重叠、专业建设错位发展、专业特色鲜明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基本实现学校与地方产业、专业与行业企业、教师学生与职业岗位的三个对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贡献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2008年年初,温州市人民政府曾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其中就指出,要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化、专业系列化改革,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形成与温州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区域职业教育专业特色。现在,根据本地产业特色主推相关专业的职业学校感觉到了职业教育区域特色带来的好处:因为处在产业集中区域,企业对各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学生毕业基本就能就业,相当抢手。因为就业率高,学校招生也很轻松,形成了特色专业办学的良性循环。
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与番禺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发展职业教育新途径。2003年开办珠宝专业之初,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便与当地珠宝企业、珠宝行业组织和中国地质大学合作,高薪聘请业内高级人才,购置先进的工艺、微镶、鉴定、设计专业设备,强化技能性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受到了众多珠宝企业的欢迎。现在,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的珠宝专业已成为全国最大、设备最多、专业方向最全面、就读人数最多的技工学校,并成为广东省金银首饰商会常务理事单位。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发展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学校要适应社会、企业、学生需求,推进联合办学,即对准市场、产业链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促教学,对准就业育人才。可以在开展“订单式”教学和“菜单式”培养的基础上,按照“岗证结合、校企一体”和“工作室 + 企业或用户订单”的思路,不断开辟校企合作新途径,找准学校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实现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学校与用人单位成立学科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做到与企业同步、与市场高度吻合。
五、总结
《珠江三角洲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里提到:“珠三角产业发展主要目标——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产业跨行政区划空间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出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7%;到2015年,以上两个比重分别达到55%以上和28%以上;到2020年,以上两个比重分别提高到60%以上和3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珠三角乃至全省重要的主导产业。”“产业发展重点;教育服务。重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含技工教育),高起点举办一批面向全省招生的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努力建成全省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地带和南方重要职业教育基地,积极开展技能培养培训和技能鉴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积极推进粤港澳教育服务合作,促进珠三角教育服务与国际接轨。”
发展地方经济与优势产业,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质的重大举措。因此,职业教育要走与地方经济、特色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办学,围绕地方紧缺人才办学,调整服务面向,努力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切实解决好教育同经济结合问题。只有这样,广东省职教类院校才能发挥好职业教育职能,为珠江三角洲以及广东省工业企业输送高技能的科技服务一线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优势。
参考文献:
[1]赖志军.佛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
篇8
关键词:江苏;现代服务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现代服务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流程和管理方式基础上的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和提升。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不断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其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保持竞争力的核心任务,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迅猛转变。据世界银行统计,当前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平均已超过了60%,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70%,其中,现代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服务业总产值的50%。这种转变促进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推动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改善了生产和经济发展环境,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水平,使得现代服务经济成为了现阶段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
一、江苏现代服务业现状
目前,江苏服务业利用外资进入了加速发展的黄金期。2004~2006年3年间,全省服务业利用外资额已超过2002年以前历年服务业累计利用外资的总量。2007年以来,江苏服务业利用外资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态势,到当年9月,全省投资总额3,000万美元以上的服务业外商投资项目累计达213个。然而根据调查,江苏服务业利用外资整体发展水平还不太高,与江苏制造业利用外资的规模总量相比仍相对较小,占全省利用外资总额的比重尚不到1/3,低于全国42%的平均水平,与江苏开放大省的地位不相称。如南京、苏州等城市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规模、档次,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监测数据表明,“十五”期间,江苏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大,增加值年均增长12.7%。2005年全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九五”末期上升了5.1个百分点,江苏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第二产业为主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正逐步改变为以第二产业、服务业为主共同带动的新格局。
同时,江苏服务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在旅游、商贸、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科技服务、商务服务等技术型、知识型服务业不断涌现,蓬勃发展。服务业还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之一,2000年以来,江苏服务业从业人员比重每年上升近1个百分点,年均增加就业超过50万人。据了解,目前国外许多国家的服务业已经占到GDP的70%左右,生产业已占到服务业的70%左右。而江苏的服务业目前只占GDP的35%,生产业只占服务业的30%左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相当一段差距。而在国内,江苏与广东、上海等省市的差距也主要体现在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服务业面临传统体制环境的约束,部分行业“制度性垄断”效应显著,导致创新不足,效率与服务质量水平低。例如,在电信、铁路、民航、教育、卫生公共事业等行业,市场准入门槛高,存在着部门或行业垄断,非国有企业难以介入,投资比例较低,从而使这些服务领域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在金融、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众多领域也保持着十分严格的市场准入限制,而且过于强调其作为国家调节经济和社会活动工具的职能。对科学研究、文化体育、医疗卫生、后勤服务、市政服务等部门,则过于注重其社会公益和单位福利的一面,长期以来处于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盈利性机构与非盈利性机构不分的状态。
(二)江苏服务业国际化水平有待提升。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尽管江苏服务业的开放力度不断加大,但总体而言,相当多的服务行业并没有对外资实行积极有效的开放。一方面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较低,使得服务业难以像制造业那样吸引到更多的外资。同时,制造业中加工贸易的规模过大,服务业发展的“挤出”效应明显,也抑制了服务业对外资的需求;另一方面服务业中的外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业和传统的商业服务业,许多现代服务业领域,如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生产型服务业利用外资则严重不足,尤其是高科技服务业,引进外资就更为欠缺。由于不能很好地引进外资及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服务业的供给、服务质量和服务手段也就难以像制造业一样迅速发展和提升。
(三)服务业面临自身发展环境不足的约束。目前,江苏服务业中实现收入最多、占比较大的项目主要是旅游、运输、转口贸易、经营租赁等劳动密集型或资金密集型的低附加值项目,传统服务业,如交通通信业、商贸餐饮业仍然占服务业增量的一半以上。金融、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技术咨询、专有权利、广告宣传、电影音像等技术密集型、高附加值服务产业,发展速度则相对缓慢。
高素质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由于未形成合理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江苏人才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存在巨大矛盾,一方面一些人才供大于求,而另一方面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却得不到满足,特别是从事国际贸易、咨询、信息、国际旅游、会计、广告、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非常缺乏。在国际服务业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加速发展的大趋势下,江苏服务业高素质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却存在严重约束。
(四)服务业发展的内部结构不平衡、不合理。一是服务业的内部行业结构不平衡、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传统服务业偏多,现代服务业偏少;生产型服务业分工不细,生活型服务业不健全,服务业为生产服务、为生活服务的功能均远不到位,影响了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升和生活的进一步改善提高;二是服务业的地区分布结构不平衡、不合理。突出表现在苏南服务业发展稍快,苏中苏北服务业发展滞后。例如,2004年人均服务业增加值苏北地区为3,320元,仅为苏南的20.9%和苏中的60.9%,差距相当明显。服务业发展明显呈现出从南到北阶梯分布的特点,且南北阶差也越来越大,反映出各地区服务业发展规模和水平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地区发展差距拉大,不利于提升江苏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三、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策建议
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背景下,江苏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要赢得发展主动,主要取决于如何将现实和潜在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加大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力度是加强江苏竞争力重要的一环。
第一,根据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寻求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的突破。鉴于第三产业门类广、层次多、内容庞杂,既有基础设施,又有流通部门和各种服务行业,既有传统产业,又有现代产业,因此区域服务业发展应该注意选取有助于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的服务行业,以尽快形成本地特色。
立足省情,真正找到江苏服务业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不可盲目与上海、浙江等地类比。根据江苏的区位优势和自然优势,江苏服务业的行业发展政策重点应当是:(1)以工业化为龙头,加快带动服务业提速,把发展生产业作为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举措,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互补联动,大力发展物流、仓储、金融、保险、法律、会计、信息、咨询、培训、研究开发、工程设计、广告等产业,尤其要大力发展港口物流业。对江苏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两个率先的实现意义重大;(2)稳步发展和加速改造分配业中的批发零售贸易、交通运输、邮电通信。比如,依托发达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苏州、南京、徐州三个都市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3)积极发展社会服务业。科学研究、城市公用和教育事业等在内的基业对于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4)继续鼓励发展服务业中旅游业、餐饮业、社区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以缓解就业压力。
第二,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实行分类指导,提高服务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对于质量和水平发展高的行业,发展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对就业容量大、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加以改造和提升;对知识密集、在市场发挥中介作用的会计、律师、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加以规范,实现有序发展;对涉及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业,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并实行有效监管;对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家发展潜力的教育、文化、卫生等服务领域,加大扶持力度,完善发展机制;对已经形成一定发展水平的服务业,必须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实现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注意保持区域服务业的协调发展。由于不同地区条件差异,经济发展不平衡,服务业发展要结合资源禀赋优势,各有侧重。苏南地区第二产业发展水平最高,要充分考虑发展金融、保险、教育与综合技术服务业、各种信息咨询服务等行业的配套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水平与质量,积极参与国际服务业分工的大格局,努力拓展国际服务贸易,使服务贸易与国际接轨,使服务业中的新兴服务业发展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同时,要充分利用该地区城市的聚集与辐射效应,实现城市服务业向农村地区的辐射,有效带动农村服务业的发展。
苏中地区由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服务业的发展除了保持最终消费型服务业的稳定发展之外,还要大力促进中间型及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贸餐饮业等行业,在促进服务业自身发展的同时有力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中部地区服务业发展也应该适当向农村倾斜。
苏北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因此服务业的发展要重点发展保障居民生产生活行业,有效地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顺利进行。此外,可以积极发展特色服务业。比如,苏北旅游资源丰富,但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可以通过不断的拓展新景点、新路线,积极倡导旅游新概念,积极发展旅游服务业。
依靠这种发展思路,选择重点行业、重点地区突破,以点成线,以线成面,最终形成区域服务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促进区域服务业快速发展。
第四,在稳步推进、努力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是相辅相成、相伴而生的。大城市是服务业发展的龙头,小城镇建设是服务业发展的龙身。现代经济理论和发达国家实践表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社会生产精细分工和周密协作的基础上。当前,城市服务业发展在我国服务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江苏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对于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把推进城市化与发展服务业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制造业的优势,发展专业化的生产服务业,依靠创新拓展服务业发展的领域和业态,开辟新兴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对不同地区、不同环境约束条件下的城市确定不同的环境容量,制定不同的发展政策,如鼓励发展、一般限制或严格控制等,避免一刀切的简单化处理办法。在城市化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江苏城市宏观布局是非均衡的。应当正视这种差异,防止错位追求,企图把所有城市都建成“苏州”或“无锡”。并力求在宏观战略上换位思考,把南北差异当成特色,使不同城市的发展根据其自然条件和经济结构特点,形成各具特色、不同风格、大中小城市相结合的城市布局,使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协调,进一步推动具有江苏特色的城市化健康发展。
第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使服务业的发展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加快制定行业性法规,如商法、金融服务法规、电信服务法规、交通运输法规、知识产权法规等,注重参照国际条约和国外立法经验,加强对GATT、GATS有关条款原则的研究,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律准则的不同层次、内容齐备的法律法规;二是理顺各种法律法规与服务行业内部之间的关系,使得服务贸易领域的法律法规健全,相互协调,共同形成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疏而不漏的有机整体;三是尽快建立服务贸易的科学管理体系,制定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并明确归口管理部门。认真制定和实施“服务贸易发展总体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管理、协调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四是尽快消除服务业发展的体制,给予服务业与制造业同等的优惠政策,在项目建设、企业运营、信息等关键领域,政策甚至更应向现代服务业领域倾斜,并尽快建立和完善服务业与服务贸易的统计制度和监测、预测以及信息制度。
(作者单位: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洪银兴,黄繁华.发展服务业的机遇和对策[R].江苏服务业发展高层论坛,2004.
[2]李尚峰.关于提升江苏服务业竞争力的思考[J].商业时代,2008.14.
篇9
*市作为中国中原大省河南省的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全省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国家确定了“中部崛起”的战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中原崛起”的战略设想,要求加快以*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发展。这对*来说既是一次机遇,又是一次挑战,*要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也必须加快服务业发展。为了对*服务业的发展状况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我们利用经济普查获得的全面的服务业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我们对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一、*市服务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服务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已初具规模。普查资料显示,到20*年末*市服务业已发展到拥有法人单位231*家,个体经营户23.1万个,占当年全市法人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比重分别为69.0%、83.1%。当年服务业实现的总产出和增加值分别达到1116.30亿元和601.76亿元,占当年全市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2.15%和45.*%。20*年*市三次产业的结构为4.72:50.21:45.*。当年服务业法人单位的从业人员达到92.5万人,占全市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8.0%。*市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下特点:
1、形成了行业门类基本齐全的行业体系。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具有门类繁多,涉及面广,构成复杂的特点,*市作为省会城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功能的增强,服务业在不断满足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中,得到不断的完善。在服务业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的15门类47大类180个中类339小类中,*市除了没有国际组织,和由于地处内陆,缺少与水运有关的服务业行业以外,其他都已拥有。较齐全的行业体系不仅体现了*市服务业发展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更有利于*市服务业更好的发挥整体功能,加快发展。
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构成*市服务业的支柱行业。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实现的增加值为348.31亿元,占当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57.88%。其中,排第一位的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当年实现的增加值为124.59亿元,占当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20.70%。第二位的是批发零售业,当年实现的增加值为1*.41亿元,占当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7.68%。第三位的是金融业,当年实现的增加值为71.85亿元,占当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1.94%。
3、新兴服务业行业和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社会分工的细化及专业化,服务业为适应需求的变化,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且发展十分迅速。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移动电信服务、计算机服务业等行业,到20*年底*市这些行业的从业人员分别达到8*人、27911人、3174人;当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达到8552万元、123.39亿元、2.98亿元。同时,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在服务业中的推广运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目前服务业发展的方向。现代服务业是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的,是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电子信息高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其实质是服务业的现代化。与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信息化应用水平高,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高,高附加值、经营效益好,新兴性等特点。现代服务业代表行业主要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金融、房地产、商务服务、科研技术服务等行业。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年,*市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达到111家和53523人,实现的增加值为38.*亿元,占当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6.32%;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达到667家和8503人,实现的增加值为2.13亿元,占当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0.35%;金融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达到242家和48*5人,实现的增加值为71.85亿元,占当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11.94%;房地产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达到997家和37594人,实现的增加值为45.46亿元,占当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7.55%;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达到2*8家和4*34人,实现的增加值为26.51亿元,占当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4.41%;科研技术服务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达到865家和47547人,创造的增加值为21.68亿元,占当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3.60%。
二、*市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市服务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由于受体制、观念、政策和发展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还未能充分发挥其发展的潜力,实现其应有的发展速度。与建设“大*”,实现*跨越式发展,使*市在中原崛起中发挥龙头作用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具体来看,*市服务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从总量和发展水平上看,*市服务业的发展与周边先进的省会城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武汉、长沙、南昌、太原、合肥、*)中,*市服务业的发展处于中下游水平。具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年,武汉服务业增加值为954.23亿元居第一位;长沙位居第二,服务业增加值为752.*亿元;*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位居第三,比第一位的武汉少352.47亿元;武汉服务业增加值比*多58.57%。*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位居第五,武汉、长沙、太原、合肥均在49%以上,第一位的武汉达到50.7%,*为45.*%,比武汉低五个百分点。从服务业的主要行业来看*市和武汉市的差距情况。2、从地区分布来看,城乡服务业发展的差异较大。由于长期受经济发展欠发达和观念落后的影响,服务业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也大大落后于城市。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首先从单位分布来看,20*年,*市154*家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有11938家集中在市区,只有3469家分布在所属的六县(市),所占比重只有22.8%;其次,从经济指标来看,20*年*市服务业法人企业的95.65%的资产被市区企业占有,当年94.*的营业收入是市区服务企业创造的,而所辖六县(市)服务业法人企业仅占有全市服务业法人企业资产的4.35%营业收入的5.94%。当年*市所辖六县(市)的人口是411.5万人,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88亿元,分别占全市58.10%和51.23%,当年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有13.8%。所辖六县(市)服务业的发展有待加快。
3、从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看,现代服务业较弱。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年服务业增加值中,传统的服务行业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20.70%,批发零售业占17.68,住宿餐饮业占8.32%、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占2.56%,累计达到了49.26%,而新兴的旅游、房地产、信息咨询等行业发展不够充分,第一、二产业迫切需要的科技服务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反映出*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有待加强。
4、缺少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大型知名服务企业。大型知名企业是行业的龙头,在整个行业的发展中发挥着带头和示范作用。目前*市服务业企业中,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较少,在全国具有一定较强影响力和竞争优势的企业更少。以*市在全国还有一定优势的贸易业为例,在20*年全国零售企业百强排名中,*市仅有3家企业入围,但排位比较靠后。这与*强力打造现代化的商贸城的设想,有较大的差距。同时,从整体上来看,*市服务业企业也较弱。据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在全市服务业法人企业中(除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房地产等行业外),实收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营业收入超过亿元的法人企业有31家,只占全市这些行业服务企业的0.22%,而且主要集中在批零贸易业中,有22家。全市这些行业服务业法人企业的平均实收资本为294万元,平均年营业收入为940万元。实收资本在50万元以下的有5956家,占全市这些行业服务业法人企业的43.*%。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反映出服务业企业的实力不强,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影响力较弱。
三、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繁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和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这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服务业发展的新要求。*应重视和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识服务业的重要地位,把加快和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就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利用自身的优势条件,促使*较早地进入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阶段,抢占现代服务业发展先机。
1、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城市服务名牌,建立*的优势服务行业。*是一座具有3500年历史的古老城市,是中国古都之首。悠久的历史给*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交通、通讯发达,处于我国交通大十字架的中心位置。陇海、京广铁路在这里交汇,1*、310国道,京珠、连霍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新郑国际机场与国内外30多个城市通航。邮政电信业务量位居全国前列。使*已经成为一个铁路、公路、航空、邮电通信兼具的综合性重要交通通讯枢纽。同时*是国务院确定的3个商贸中心试点城市之一。拥有一大批高档次、多功能的大型商贸设施和辐射全国的商品集散市场,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就有30多家。*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加快交通、信息、物流、商贸、旅游、会展等服务行业的发展,全力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具有影响力的服务业名牌,同时带动和促进全市服务业的发展。
篇10
关键词: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服务创新;创新能力
一、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创新能力
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至今尚未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本文沿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界定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定义,是对信息流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研究、储存并转化为可用知识,为用户提供信息资源和信息管理的行业,包括技术服务(硬知识服务)、咨询服务(软知识服务)和电子商务服务(混合知识服务)三类。其中技术服务具体包括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开发与信息源管理、专利服务等;咨询服务具体包括金融投资咨询和服务、创业咨询服务、企业管理咨询服务等;电子商务不仅提供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平台,而且也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因此是一种混合知识服务。
服务创新作为一种提高竞争优势的手段,在服务业能够体现出来,这主要是因为企业间竞争的日趋激烈。正是由于竞争,使企业不断的从低附加值的领域向高附加值的领域进军。因为相对于产品制造来说,服务能够用相对较少的投入为企业提供更多的产出,并且不断巩固企业的领导地位。服务创新是一种非技术创新,不同于制造业中的技术创新。服务创新主要是指在服务过程中应用新思想和新技术来改善和变革现有的服务流程和服务产品,提高现有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范围,更新服务内容,增加新的服务项目,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最终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1]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在许多方面同普通服务企业存在差异,特别是在R&D和创新方面,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主要特点就是高R&D、高创新效率、高速增长和高就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R&D密度高,类似专业技术提供者,接近于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因而,知识密集型服务创新不同于普通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
二、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KIBS创新能力宏观层面,也就是区域层面,包括知识创造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支撑能力三个方面,中观层面也就是产业层面,包括创新基础能力、服务创新绩效两个方面。[2]
(一)知识创造能力
知识创造能力就是一个地区企业不断提出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虽然知识创造能力并不直接构成一个地区的KIBS创新力,但它是形成地区企业KIBS创新力的基础。这种知识创造能力主要取决于该地区的研发创新投入、教育投入以及大学和科研院所的作用。因为知识和高技能劳动力是发展KIBS的先决条件。[3]
(二)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的新技术和新产品的产出能力。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重要特征就是服务的信息化,而信息化则是技术应用的结果。因而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创新依赖于技术的创新。[4]技术创新是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的主导性力量。
(三)创新支撑能力
创新经济支撑能力是指一个地区支撑KIBS进行创新的实力。一个产业的支撑力不但因资源约束可影响所有创新活动参与者的行为,而且对本产业创新意识、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明显的促进与制约作用。一般来说,知识服务企业是城市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没有信息高度集中的城市经济平台和成为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知识服务企业便失去了市场基础、社会基础和技术基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知识服务企业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化工具和手段,使知识服务机构真正成为高度信息化、知识密集型的现代知识服务中介。
(四)服务创新绩效
它是指KIBS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实现的产出水平。这里我们采用4个指标来衡量地区KIBS服务创新绩效:①KIBS增加值;②KIBS占第三产业比重;③人均电信业务量;④金融业生产总值。
三、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路径
(一)以现代制造业为支撑
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必须走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道路。这是因为:一是目前中国工业化的水平还很低,只有积极抓住国际产业转换的机遇,大力提升现代制造业的水平,现代服务业才能在更高的起点和水平上找到依托与支撑;二是从现代制造业的现状看,虽然在国内尚有一定的优势,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技术、规律、效率和质量上都还有明显差距。要想在现代服务业方面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其现代制造业基础当然也应该是世界级的。所以这也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二)增强区域金融服务功能
增强区域金融服务功能,大力实施金融创新,加快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发展金融市场,积极推动区域金融融合,全面提升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服务功能,逐步建成多元化、多功能、多层次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三)完善区域服务业的“六大体系”
围绕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充分发挥科技先导作用,着力建立和完善信息与科技服务、商贸流通、中介服务、文化服务、社区服务、房地产业六个体系,提高全市现代服务业的科技含量、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
1.完善信息与科技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信息与科技服务业能级和竞争力,建设“数字经济”,深度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加快建设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努力提升工程设计和研发水平,壮大软件产业,拓宽服务领域,形成功能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结构网络化、手段现代化的信息与科技服务体系,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完善商贸流通体系,积极推行现代流通方式,大力实施结构调整,全面扩大对外开放,深入推进内外贸融合,形成深购远销、高效畅通的批发经营网络和布局合理、业态先进的零售商业格局,建成和完善服务本市、辐射区域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3.完善中介服务体系,着眼于提高专业化、市场化程度,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中介组织独立性、公正性、客观性、权威性的特点,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服务,降低交易成本。加强行业自律,实现规范发展。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努力提高中介服务行业的执业水平,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与国际通行规则衔接、门类齐全的现代中介服务体系。
4.完善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发展公益性文化事 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不同要求,在满足市民基本需求基础上,依托市场机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加快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领域的产业化进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主要文化产品消费量、公共文化服务享有量、人均文化消费值、外国留学生拥有量、国内外知名医疗机构拥有量、公共运动场地拥有量、大型体育赛事等核心指标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5.完善城市社区服务体系,以满足居民生活多层次需求,增加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坚持社区服务网络化、社会化和规范化的发展方向,整合政府、社会和社区资源,大力发展家政服务、物业管理、养老托幼、医疗保健、日常维修等社区服务,构建覆盖全市的公益性、经营性、地缘性等多元化的社区服务体系。
(四)加快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人才引进和培养
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的产业属性是人力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的管理是知识型、技术型的管理。要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各类人才,特别要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物流、旅游、各类中介服务、服务业政策以及熟悉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等方面的人才。要积极引进金融业、物流业、旅游业、会展业、信息服务业等领域较为紧缺的专门人才,包括吸引和聘用海外高级人才。要加强岗位职业培训,全面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使服务业从业人员经过专业和岗位培训提高职业素质。
(五)逐步放宽对服务业的管制
放宽管制,摆正政府的管理位置,创造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全球服务业的管理趋势是宽严有度,逐步放宽的过程。政府对服务业的管理也应顺应服务业的变化趋势。政府摆正位置,遵守市场规则。在管理服务企业时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加强宏观调控职能,利用税收、利率和汇率等经济杠杆加强对服务企业的管理;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多种经济成份的现代服务企业的发展;打破部门垄断,对于部门内外的企业,要贯彻“国民待遇”原则,使之在同一竞争起点,面对相同市场环境,享受相等的资源。
对国有经济比重较高的旅游、文化、电信、金融保险等行业,要逐步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的准入限制。鼓励非国有经济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现代服务业发展。放宽教育、文化、中介服务等行业市场准入的资质条件,凡鼓励和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均鼓励和允许国内投资者进入。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中国科技发展研究报告2005-2006[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2]辛枫冬.知识密集型服务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