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格言范文
时间:2023-03-31 04:0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读书的格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爱看才会赢。
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展开翅膀翱翔书海。
4、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学习要用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
6、基础是刚开始的标志。
7、智,勤,细。(
8、读书广,广读书,读益书,易读书。
9、书是不会说话的老师,是它教会我成功并非不可及。
10、人生是盘清水煮青菜,你要加调味剂吗?
11、读书是为了自己的将来而不是为了别人。
12、书是人类飞行的翅膀。
13、失败只是放弃得太快。
14、在看书的同时,也请保护好你的书。
15、不看白不看,看了不白看。
16、它,带给人类灵魂的纯净,并生生世世锲而不舍的与人类相伴。
17、书是人类精神的食粮。
18、爱书才会赢。
19、理想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生活要文字来奠基。
20、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21、好读书,读好书,走遍天下都不怕。
22、书能令你找到人生的阶梯。
23、我读书,我快乐。
24、书,人类思想的最高层。
25、书,获之为胜,弃之为殇。
26、知识是人类的基础。
27、让书藉净化心灵,让文字充实自我,让文学注入血液。
28、只要坚持不懈地刻苦学习,是不必担心不能成才的。
29、读书是为了与心交流,只有专注才能倾听心的诉说。
3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1、踩着书籍前进。
32、知识就是力量,努力才会进步。
33、以往所有的努力和汗水,都是明天成功的机遇和本钱。
34、不是每一次努力都有收获,但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命题。
35、书中的浏览,也将是对未来的展望。
36、它,一帖最有用的净化灵魂的药剂。
37、人生就像楼梯,努力一点就可以望得更远。
38、书中自有黄金屋。
3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都要勇往直前。
40、读好书,好读书。
41、读一本好书,享一份幸福。
42、读书是为了更好地交流。
43、书是知识大门的钥匙。
44、只有努力了,才会有收获。
45、书是人生理想的灯塔。()
46、书是灵魂的粮食,不读书灵魂就会饿死。
篇2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篇3
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篇4
一、研读数学教材的纵向联系
数学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都不是单独存在的,它与前面的内容及后续的知识总是有着内在的联系,即纵向联系。因此,笔者认为研读数学教材的第一步就是要理清教材的前后联系。唯有如此,才能准确把握数学教学的起点及所要实现的目标,从而为后续教学做好铺垫。
例如,“烙饼问题”是渗透优化思想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学习会对优化思想有更深的认识。但优化思想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处处可见渗透的痕迹,如计算教学中的算法优化、解决问题教学中的策略优化以及统计教学中的统计方法优化等。除此之外,教材还以单元“数学广角”为呈现形式,较为集中地安排优化思想的渗透,具体分布如表1。
由表1可知,优化思想在四册教材中重复体现,呈螺旋上升趋势。在低年级,教材虽然没有将优化思想作为一节课的主要目标,但已经让学生对优化思想有了初步的体验。比如简单的排列,排列的方法有很多,但其中有序的排列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学生初步体验到解决同一个问题有很多种方法,但诸多方法中有优劣之分,一个好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解决问题。到了中高年级开始以优化思想作为一节课的主要目标展开教学,如“烙饼问题”和“找次品问题”的教学,它们都让学生经历了方法多样化和优化的过程,体验到了优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价值,从而真正帮助学生形成优化思想。鉴于此,笔者认为此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操作、模拟的过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简单生活问题中的应用,从而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
由此可见,研读数学教材的纵向联系有利于体现数学教学的连贯性和新旧知识的关联,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纵向建构,能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二、研读数学教材的横向联系
数学教材中的每一节内容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研读数学教材的横向联系,即研读新知识点与哪些知识是相似的,让学生及时横向沟通,领会新知识点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笔者认为,研读数学教材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中之重,不应忽视。
例如,“烙饼问题”并非为烙饼而烙饼,而是通过“烙饼问题”的学习提炼出相应的规律,从而去解决许多类似的问题。教材就为“烙饼问题”提供了三个相似的问题,意在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
⒈教材105页“做一做”中的第二题:一种电脑小游戏,玩一局要5分钟,可以单人玩,也可以双人玩。小东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每人玩两局,至少需要多少分钟?
⒉教材107页的第二题:东东、晶晶和红红三位同学去量身高、验视力,每项检查要3分钟,他们至少要用多长时间才能做完这些检查?
⒊教材108页的第四题:三个客人去饭店吃饭,他们每人点了两个菜,假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比较合理?
上述3个问题分别是玩游戏、体检和炒菜的实际问题,其解决原理和烙饼一样,学生只要掌握了烙饼实质,这三个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事实上与烙饼问题更为接近的问题有煎鱼、煎饼等生活化问题,为此,笔者在教学时设计了如下3个练习:
⒈妈妈用锅煎鱼,两面都要煎,一次能煎两条,煎一面要2分钟,请问妈妈煎完3条鱼至少要几分钟?
⒉妈妈用锅煎鱼,两面都要煎,一次能煎两条,煎一条鱼要4分钟(煎一面要2分钟),请问妈妈煎完4条鱼至少要几分钟?
⒊妈妈用锅煎饼,两面都要煎,一次能煎2张,煎一张饼要6分钟(每面要3分钟),请问妈妈煎5张饼至少要几分钟?
当然,解决这三个问题的前提是学生领会了“烙饼时间=烙饼张数×烙一面饼的时间”这一规律。由此可见,研读数学教材的横向联系有利于知识点的横向比较,体现同类知识点的关联,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横向建构,能引领学生用类比的数学思想进行探究。
三、研读数学教材的公开信息
研读数学教材的公开信息,即研读教材展示的每一个文字和每一个符号,领会其中蕴含的数字信息。只有研读清楚教材的公开信息,才能理清教学的基本内容,才能为下一步的教学设计做好准备,这也是一位数学教师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技能。比较好的做法是:先梳理出教材展示的各种信息,然后决定各种信息的价值权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材的最大功能。
例如,“烙饼问题”的教材版面只有半面多一点(如图1),但其中蕴含的公开信息很丰富。笔者认为,它至少蕴含了如下5条公开信息:
⒈烙饼的条件:烙3张饼;每次最多只能烙2张饼;两面都要烙;每面要3分钟;尽快(时间最少)。这些条件表明了“烙饼问题”来源于生活。
⒉探索烙1张饼和2张饼的时间。探索时必须通过操作,让学生清楚烙1张饼和2张饼的时间。探索后还要引导学生比较所用的时间,从而让学生理解两张饼同时烙,没有让锅空着,充分利用了资源,比较省时间,而一张饼一张饼烙,浪费了资源,花的时间就多,这其实就是优化思想的核心所在。另外,先探索烙1张饼和2张饼的时间,其实是渗透了化归思想,即化难为易。
⒊探索烙3张饼的最少时间。“哪种方法比较合理?”教材中的一个反问表明烙3张饼的方法多样,应该组织学生探究。为了让学生思路更清晰,教材用示意图表示烙饼的过程。这就表明,在教学时理应让学生学会画示意图。同时,教材通过示意图展示出交替烙,让学生领悟其内涵,这比单纯的讲解效果要显著得多。
⒋探索烙4张饼、5张饼、6张饼……的最省时间。探索这么多时间,表明烙饼时要设计表格,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有序,也有利于后面的发现。
⒌“你发现了什么”表明教学时要提炼烙饼规律。
上述5条信息,教学时都要予以重视,但这5条信息中,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第三条和第五条,第三条可以展示探索过程,也可以体现烙饼的实质,而第五条则可以简化烙饼规律,为知识的横向联系做好准备。可见,研读数学教材的公开信息,可以让学生准确把握教学的重点。
四、研读数学教材背后的秘密
研读数学教材背后的秘密,即研读教材蕴藏的知识点及思想方法。教材公开的信息,只要花点时间就能捕捉到,但发现其背后的秘密需要一定的教育经验与智慧。有经验与智慧的教师能准确捕捉到,没经验与智慧的教师就很难捕捉到。事实上,教材背后的秘密往往是决定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因此,只有准确把握教材背后的秘密,才算把教材研读透了。
例如,“烙饼问题”教材除了展示出上述五条公开信息,它的背后还蕴含如下两条秘密:
⒈同时烙和交替烙的优势。同时烙,即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再同时烙两张饼的反面。交替烙,即不一定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或反面,可能同时烙一张饼的正面和另一张饼的反面,也可能烙了一张饼的正面后,等一下再烙反面。但同时烙和交替烙有一个共同的优势,那就是让锅不空着,充分利用资源,从而让时间最省。事实上,偶数张饼适合同时烙,如2张、4张、6张等,奇数(除了1张饼和3张饼)张饼适合同时烙和交替烙同时使用,如5张饼,其中的2张适合同时烙,其余3张适合交替烙。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用表格展示出烙饼个数和烙饼时间,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发现其中的奥秘。
⒉烙饼规律的实质。教学时,学生借助表格可以快速提炼出烙饼规律:烙饼时间=烙饼张数×3分钟,但教师还应该知道这个规律的数学实质。如教材上所说,烙3张饼的最省时间是9分钟,其实质是3张饼有6个面,每次烙2个面,需要烙3次(6÷2=3),每次3分钟,一共是9分钟(3×3=9)。当然,这个实质可以不告诉学生,因为告诉学生反而会把烙饼问题弄得更复杂,而且会冲淡先前的发现,但教师必须心中有底。从这个本质出发,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烙饼规律时,还可以再抽象一些,即3分钟是烙一次的时间,或者说是烙一面的时间,这样就可以提炼出一个更具普适性的规律:烙饼时间=烙饼张数×烙一次的时间或烙饼时间=烙饼张数×烙一面的时间。
篇5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篇6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做个快乐的读书人》。
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好朋友。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一句句名言,一个个伟人,给我前进的道路点亮了明灯。
我十分喜爱书籍,和书解下了不解之缘。我把书当作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爱不释手。爸爸妈妈给我的零用钱,我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星期天到图书馆和新华书店看书,常常是等到关门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每逢生日,爸爸妈妈问我要什么礼物时,我总是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书,书,我只要书!"在我的房间里,摆放着两只大书柜,那里面全都是书,从小小的、薄薄的连环画到大大的、厚厚的百科全书,应有尽有。曾经多少次没有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一个人关的家里,静静地遨游、徜徉、流连忘返。读到高兴处,我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脸上洋溢着欣喜的神情,绽开舒心的笑容;读到悲伤处,我便为主人公的不幸遭遇而伤心不已,流下同情的眼泪;读到幽默风趣处,我常常禁不住开怀大笑,觉得妙不可言;读到深奥处,我总是皱起眉头,冥思苦想;读到优美的词句,我会动笔摘录,细细回味。书既像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老人,不断启迪我,又像是一位真诚的朋友,跟我面对面地交谈。
我爱读书,书给了知识和智慧,也给了我力量和勇气。我就像一只勤劳的小蜜蜂,在书的百花园里不知疲倦地飞来飞去,采集花粉。小说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诗歌唤起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童话让我感受到美与丑、真与假……读书成了我每天生活中的必修课。读书的时候,我常常废寝忘食,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的世界真精彩!《雷锋日记》让我懂得人活着要多为别人着想,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哈里波特》把我带进了魔幻的世界,让我明白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重要的是要学会相信自己……
篇7
关键词:区域经济;仪表检测;仪表校准;县级质量监督检验技术机构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34-0098-03
县级质量监督检验技术机构(以下简称技术机构),是指直属于县级质量监督行政部门,主要从事区域性产品质量检验、计量器具检定(校准)以及相关技术服务的事业单位组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技术机构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已日益凸出,亟待加快改革和发展,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对区域经济和质监行政工作的服务质量,甚至危及技术机构的生存。
一、技术机构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各级技术机构隶属于县级质量行政部门其生存和发展取决于该组织能否很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实力是否强大两个主要因素,目前技术机构在这两个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技术机构对外部环境变化反应迟钝;多数技术机构尚未采取应对措施
外部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1.境外技术机构的进入;
2.系统外技术机构实力增强;
3.系统内的技术机构竞争加大;
4.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机构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1)质监行政权力对技术机构的影响呈弱化趋势;(2)区域经济发展对技术机构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技术机构内部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技术机构内部存在主要表现在:
1.体制陈旧、机制僵化;
2.检验市场条块分割、项目交叉、重复投资;
3.技术机构缺乏核心竞争力;
4.投入不足,设备老化陈旧。
二、技术机构的改革发展目标
通过以上从外部竞争、社会需求和内部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县级技术机构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县级技术机构只有走出传统的模式,大胆进行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才能激发活力,真正成为适应市场需要的独立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通过艰苦改革,从根本上实现自我更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培植优势、求得发展。技术机构改革和发展目标是:
(一)立足基层,为区域特色经济服务
作为基层技术机构,具有贴近企业的优势。要结合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利用自身优势,从检测设备、产品标准、检验方法等方面实质性地介入企业,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要以提供检验、检测、检定服务为切入点,逐步发展到帮促企业提高质量管理,为企业提品研发、工艺技术改进咨询等深层次的服务。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缺乏专业技术人才、设备及检测手段,质量工作基础薄弱,技术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最直接、最便利、有效的技术服务。
(二)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服务理念
技术监督检验机构性质上是服务性机构,尤其是基层技术机构,必须改变过去到企业就是监督检查的“官”念,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从根本上转变被动服务的传统服务观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了解企业需要,主动到企业“揽”服务,深入细致地为企业做好检测服务。既然把检测工作定位为一种技术性的服务,就必须有信用与过硬的服务质量。在推出服务承诺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各种办事指南,改善收样室的环境,以方便委托人员;同时通过定期检查检测人员执行服务承诺的情况,定期邀请委托单位座谈等形式,了解检测人员的检测行为,征求对检测工作的意见,全方位服务来扩大、增强技术机构在企业、社会的影响面,从而扩大服务总量。如遇到技术瓶颈,不能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检验检测服务,可以通过本系统的信息网,联系其它检测机构上门服务,既能解决企业送检无门或送检不便的问题,又能了解市场分布,根据市场,调节机构检测项目设置。
(三)树立名牌意识,增强核心竞争力
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技术机构作为服务性行业,必然要走市场的道路。国外众多的跨国检验机构的发展历程,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条我国技术机构所需遵循的发展模式。技术机构的品牌内涵,就是该技术机构的满足顾客的持久、优质的服务能力,它以技术机构硬件和软件作为基础。硬件是指检测技术设备的数量和质量;软件主要是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价值观念、经营观念、管理观念等因素构成。一流的硬件和软件的有机组合,并有相当长的时间和服务对象的广泛认可性,才能使一个技术机构的品牌得以逐步建立。品牌的创建过程是漫长的,但一旦一个技术机构被服务对象广泛持久的认可,也就标志着该技术机构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借助于业已形成的品牌,又能极大地促进该技术机构的发展。由此可见,品牌对于技术机构的竞争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国际认证检测机构是近年才进入国内市场的,但发展很快。IWTUV、TUV等知名机构凭借的就是其在国际认证检测市场由多年积累而形成的知名品牌。县级技术机构在竞争发展中,必须牢固确立创品牌意识,通过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检测机构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立足长远,遵循品牌建立规律,扎实地开展自身品牌的建立工作,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逐步巩固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才能使自己得到稳定的发展。
(四)紧贴技术监督工作,为政府质量监管提供技术保障
技术机构与质量行政部门有着血缘般的亲密关系,这是技术机构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都会客观存在,将会对技术机构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技术机构如果过多地依赖、依附于质量行政部门,就会严重地阻碍制技术机构的正常发展。在这个问题上要把握好两点:一是技术机构必须始终清醒的认识到,走市场化道路是必然选择,丝毫不能动摇;二是必须要紧贴质量技术监督政府工作,积极地为政府质量行政工作服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在服务中更多地争取政府的支持、企业的认可,在服务中快速地发展壮大自己,提升自身实力。
三、县级技术机构的改革方略
(一)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利关系,争取政府对改革和发展的支持和帮助
技术机构的改革,归根到底是技术机构的从业人员为着自己的切身利益而采取的必要措施,是技术机构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也是符合国家整体利益的。技术机构负责人在改革的问题上要有强烈的责任主体意识,不仅要制定出自身改革的“路线图”,做好改革方案的设计,还要采取有效办法影响质量行政部门,特别是得到领导的理解支持,帮助技术机构的改革,在方案制定中,要注意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分清技术机构和质量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利关系,但同时也要避免因为“过度”独立,彻底割断质量行政主管部门的利益面导致来自于质量行政主管部门的否定和设障。工作中技术机构要多方争取上级技术机构和当地政府的支持,不能因市场化改革而减少应有的财政支持。同时还要做好内部人员的宣传发动工作、使改革的方针措施为技术机构的大多数人所乐于接受,从而为改革营造一个良好的内外
环境。
(二)强化科学管理,激发内部活力
1.大力改革内部机制和体制,不断适应市场化需要。按照向市场服务的原则,来组织开展技术机构的工作,坚决摒弃“等、靠、要”思想,强化为客户服务,主动出击“揽”服务,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以服务促创收,以服务求生存求发展。
2.加大硬件投入,提升服务能力。检测(校准)技术装备,是技术机构服务能力的硬件基础,装备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技术机构的服务能力水平,关系到市场竞争实力。技术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产品质量法》规定,企业必须做到产品质量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出厂,许多企业为了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研发能力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自我检测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机构一方面可以为暂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企业提供委托检验服务,另一方面只能是还要依靠自己的品牌和更高水平的检测工作,为企业提供检测服务。这就要求技术机构必须具备比企业更先进更精确的检测(校准)能力,才能“揽”到检验业务。
3.一业为主,拓展业务,提高综合实力。技术机构要围绕检验(校准)主业,大力拓展相关业务,尤其是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延伸和扩大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
4.强化实验室管理,规范内部运作管理水平。学习和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方法,加强实验室内部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内审制度,切实执行国家对实验室的有关规定和程序规范要求,做到统一计量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校准证书、检验报告、原始记录格式样本,对仪器收发、保管、检定、测试和原始记录的归档等工作流程进行全过程控制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机构整体运作水平。
(5)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发展后劲。通过继续教育、在岗培训等途径,使技术机构在岗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政治素养、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通过监督、考核、奖励等办法,加强对技术机构人员的管理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引进高素质人才,形成检验机构的专业、技术、人才三大优势,为检验机构的改革发展夯实综合基础。
(三)调整检测项目,实现合理布局
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有所侧重、科学分工的原则对检测项目和业务结构进行统筹规划,要对当地的社会需求进行调研,紧贴经济发展需求,调整检测项目的布局规划,建立科学合理的检测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效益最佳。
严格执行立项审批程序,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于特色项目,靠特色辐射,靠特色扬名,不搞“小而全”。避免因重复建标、任意建标造成的损失。对暂时开展不了的项目,采取联建实验室、分包或者其他方式开展检定工作;对于专业性强、投资大、效益低的项目应慎重立项,要从整体上提高基层检验机构的地位和权威性。
(四)端正行业作风,树立良好形象
证书和报告就是检验机构的“产品”,而这一“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技术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技术机构的每个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证书和报告出具工作,加大证书和报告基本的信息含量,把好检测关、填写关和发放关。要严格按照检定规程、校准规范、国家标准等检测依据办事,杜绝伪造检定数据,滥用检定权,超标准收费等损害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行业形象的情况发生,树立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机构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要结合检验、检测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加强行风建设的规章制度和公开办事制度,建立健全各种监督制约机制,用制度和纪律来保证技术机构的真正做到“公正、公平、廉洁、
篇8
【关键词】资源建设;互联网;手机图书馆
一、当代青年为什么不爱读书?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成年人读书是为了晋级升职、应试教育下学生读书是为了考上好大学,真正因为热爱读书而读书的人少之又少。美国“全国文化基金会”2007年进行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美国人用于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尤其是接近一半的18岁到24岁的青年人在一年中没有读过一本书。这一研究报告后在美国社会引起巨大的反响。面对这种情况,人们试图通过推广电子图书阅读的新体验,来重新培养国人的阅读习惯。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子阅览室,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可以看到,60%都在玩游戏,30%在聊天、浏览网页。而查阅资料或阅读的学生仅占10%。
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学校和家庭,而大学生在校阅读则更多依赖校园的资源建设。如何让青年学生主动阅读,热爱阅读是当前高校图书馆人的首要努力方向。
二、阅读形式的改变引领高职院校图书馆的阅读变革
一个世纪以前高尔基就有过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前文人雅士执书于窗下,品味纸墨之香。阅读就是人类观览并领会文字内容的一种行为,是认知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阅读方式往往有所不同,这在根本上是由不同时代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决定的。当今高校的图书馆,发展至今借助计算机网络采用搜索引擎、检索系统进行知识点检索日益成为一种新的阅读求知方法。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超越传统阅读的局限,习惯于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知识点检索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增强了检索的专指性和直接性,大幅度提高了人们学习求知的效率。
在高等教育不断壮大的今天,高职院校图书馆也要顺应变革大潮首先加强图书馆硬件设备资源建设。在硬件设备保障的支撑下,拓展软件资源的长期、稳定的向上发展。随着电脑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大学生们早已不再被动接受媒体给予的信息内容。他们更注意阅读过程中的互动性,利用博客、威客等方式随时随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发表自己的观点。信息时代是多媒体的时代,也是互动、“自媒体”的时代,人们不仅仅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更是提供者。在这样高科技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们将身心浸在网络中,享受着毫无边界的畅意阅读。而数字阅读独特的随身性和休闲性更是突破了传统阅读对于环境、地点实际的局限,并增加了图片、图像、色彩、声音等元素,使现代社会的大学生们更钟爱这种获取资讯、休闲娱乐的手段。他们可以在上下课途中、床上、浴室以及外出旅游途中等不适合纸质阅读的地方随时随享受阅读的快乐。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馆藏多元化建设——以海事学院图书馆为基础
1.加强数字资源建设
以我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来看,馆藏量达90万册。其中纸本资源占65万册,电子资源占25万册。由此可见我校数字资源的匮乏,应在数字资源建设中顺应读者的数字化阅读需求,在电子图书、期刊、报纸、学术杂志等领域每年以10%的比例扩大数字资源购买的范围。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少数几家水上教育的高校之一,可根据我校师生教学的实际需求采集相关的航海、轮机、机械、金贸等方面的数字资源,建立我校图书馆自己的特色数据库。
2.加大对数字资源的宣传,并加强对师生数字化阅读的引导
首先,应在图书馆内设置醒目的数字专题宣传栏,并利用我馆大屏幕滚动播出数字资源的馆藏信息及使用方法的介绍。更加直观的冲击读者对数字资源的感受。其次,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改善读者数字化阅读体验。将数字资源及阅读器的使用说明、宣传小片放在图书馆首页,供师生便捷的自助学习;通过数字资源借阅管理系统实现如借还数字图书、期刊、论文以及评书、荐书等功能应用,将图书馆更多的服务集成在电子阅读器上,使读者更好的体验数字阅读之美。第三,重视开展对文献检索使用的推广,以新生入馆教育为平台,使用视屏播放,参观讲解,实际演示等专题培训,使读者对数字资源有深入的了解。
3.掌上图书馆——发展个性化的手机模式图书馆
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计算机迅速发展的同时手机也不再是当年的奢侈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人们的生活。截止2007年底,全国手机用户已高达5.47亿人,平均每2.4人就有一部手机,而在校的大学生们几乎100%拥有手机。此时此刻,手机已经成为信息传播的新兴媒体。手机作为最方便快捷的终端,具有阅读便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特点。它比电脑更普及、比电视更便捷、比报纸更互动。
纵观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都与新兴技术的革新紧密相连,只有与新技术的快速接轨才能不断满足高校师生对多种多样的个性化文献信息的需求。掌上图书馆,是指图书馆要接入无线接入方式,让用户通过手机接受图书馆提供的各项知识和服务。手机图书馆将无线通信网络和数字图书馆系统结合起来,利用普及率极高的手机终端延伸拓展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不受有限网络的限制,极大的方便了读者。
手机拥有强大数据传输功能,图书馆适时以短消息、彩信、推消息(push message)来宣传业务,具有任何媒体无法比拟的可达、实时、受众广、互动性强等优势。以往我院图书馆举办的各种活动主要通过图书馆主页、主题海报、馆内通知等方式,只面向了到馆读者,而未到馆的潜在读者并未真正的宣传到,随着3G手机作为新媒介,为图书馆宣传开辟了新天地。目前我国3G网络的数据传输2Mbps,远远高于2G手机上网的速度,越来越多的人拥有3G功能的手机。据《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学生网民占全部网民的39.7%,近四成。学生不仅使用手机上网人多,更是图书馆主要的访问群里之一。青年学生对新兴媒体的趋之若鹜,是图书馆开展3G手机服务建设的重点。目前图书馆的用户服务模式有网上咨询台、E-mail咨询、手机短信服务等,而3G时代的宽带优势,更使图书馆向可视电话解答、远程多媒体教育方向发展,将使用户将得到更加便利的服务。
加速Library 2.0模式的实现3G手机终端具备用户身份识别和移动支付功能,普及图书馆发展有偿付费业务在3G时代有了实现基础,用户能享受到更多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Library 2.0是具有许多WEB 2.0特征的图书馆运作模式,它以图书馆员为主导,以用户为中心,以为读者服务为主要增值的手段。
四、总结
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在高校教学和科研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社会,网络信息迅猛发展,高校学生的阅读模式正发生着巨变;这就要求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实现网络环境下的运营方式。要求图书馆加强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注重用户体验,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将是一个机遇,对高校学生来说,手机是最具吸引力的,能够享受更个性化、更便捷的移动信息服务终端。因此,图书馆行业应主动学习掌握前沿技术,加强自身建设,改变服务观念,构建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手机图书馆创新型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陈小美,关欣.手机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中的价值[J].情报科学,2006(11):141-146.
[2]杨美玲.浅析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变革与思考[J].经济师(高校园地),2012(1).
[3]邓攀.掌上图书馆——个性化的图书馆手机短信服务[J].图书馆学刊,2010(12).
[4]任通顺.基于3G网络的手机图书馆创新型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网刊,2010,1.
篇9
关键词: 独立学院美术史论课程 考试作弊 考试改革
独立学院美术史论课程是秉承二本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而设置的课程,也沿袭了以往本科的教学模式和考试方法,一般采用闭卷式考试,这种考试方法对于学生的记忆、背诵存在一定程度的有利之处,也成为鉴赏的基础,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欣赏能力却形成了很大的束缚,有些学生单纯为了考试而考试,为了高分而考试,没有真正明确考试的意义,甚至为了及格、高分而作弊,这种现象在历年的期末考试中都有发生,尽管学校针对舞弊行为在学生手册中有明确的处分条例,情节严重者取消学位,但是在历年的考试中还是屡禁不止。这种现象也引起了我们的重视,是学生的问题,是考试自身的问题,还是授课老师的问题……值得反思。
1.考试作弊现象的分析
从作弊的表面现象来看,学生有一种及格的心理,往往把考试看得比上课重要,从开始上课就担心自己考试不及格,同时也认为成绩能够代表学习的全部。
考试的题型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考试作弊的客观条件:以往的试卷中往往客观题占有很大的比例,填空题、选择题、问答题等在课本中有明确答案的题型,学生往往不会去认真思考,而选择参照课本的标准答案,论述题考查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由于考试思维模式没有转变,学生也往往是从课本上摘抄某一部分,而缺乏具体的理解和观点去真正理解艺术和鉴赏艺术。
教学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长期以来美术史论课程的教学采用填鸭式教学,以教师为主体,以课本内容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也很难有兴趣,往往是为了考试而学习,因为怕受处罚而上课,课堂的气氛很难活跃起来。
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也是考试作弊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课程的设置上是否符合每个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比如:艺术概论这门课程,它有一定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艺术史知识和艺术实践基础,才能进行这门课程的学习,如果放在新生的第一学期,学生根本无法正式进入这一课程,也无法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在这种条件下考试,无疑是给学生出了一个难题。课程的设置一定要考虑课程本身的架构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由简单到复杂,由浅显到深奥,使学生在学习时游刃有余。
2.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研究
在考试模式上教师可以打破过去的单一形式,根据自身的理论性质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对于考试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具体从三个方面着手。
(1)考试内容的改革
“运用型考试”,将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如:中国美术史,在学生学习了基本理论知识以后,我们可以通过鉴赏的形式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实际的运用能力,学生能够提出对艺术作品的见解,能够举一反三,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和任务。
“综合考查型考试”,打破过去的单学科,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可以将几门课程所学习的内容放在一套试题中考查,要求学生对一个问题提出多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加强学生综合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指导实践型”,以学习的理论知识直接指导实践,通过创作作品的形式体现对理论和历史的学习,体现自己独到的见解,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如设计心理学的课程,可以通过市场调查表的形式,使学生反思课堂上具体的讲解内容和自身所学习的专业,在进入社会之后也能很快地适应工作,避免应试教育高分低能的弊端。
(2)考试形式的改革
考试的形式不仅仅局限于试卷,可以融针对性、多样性、生动性于一体,比如:论文、课堂辩论(讲解)、实地考察、参与科研等多种形式。
学生课堂讲解的模式,比如:学生讲解形式,让他们学会组织知识点、收集材料、制作课件、发表演讲,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也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扩充他们的知识和实际的动手翻阅能力,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讲演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以考察的形式进行考试,实地考察,亲眼目睹,可能对于学生的学习更有帮助,也能够实际体味艺术的意义。中国有上千年历史的文化和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比如:安徽的徽派建筑、山西的晋派建筑、敦煌的莫高窟、大同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西安古城、北京的故宫等,学生可通过亲身感受真正领悟到艺术的真谛。
(3)完善考试管理体制
加强考试工作的管理力度,将考试的规章制度与处罚条例明文规定地列于学生手册中,对于试卷、考试成绩比例,以及试卷的批改方式都有明确的规定。
对于试卷实行三级审查,由任课老师出试卷、教研室主任、分管教学的系部领导、教务部门共同把关审核,保持试卷难、中、易适当,并对部分试卷由教务部门组织教学督导和专业教师对试卷进行综合的评价。
在考试和课堂的比例分配上独立院校秉承母体院校的制度,所有的美术史论课程平时成绩占20%,期末考试成绩占80%,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比例低,导致学生的到课率低,上课表现不积极。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可把平时比率加大到30%,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组成。理论课教学可以加大课堂考勤分的比重,从而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大地调动学生平时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试卷批改时实行流水线作业,由不同的教师按照题型进行修改,使学生的试卷在批改时保持一定的松紧关系,避免出现过大的落差和对于试卷批改太严格或者太松弛等现象出现,并逐渐采取教考分离的考试和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把握程度,避免题型和内容的泄露现象。
3.美术史论课考试改革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技术决定论 制度决定论
加速科技进步,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真正使科学技术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跨世纪持续高速发展的战略性共识。但要把上述战略认识切实变为可操作的步骤、可实施的进程和可期待的效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更加深入的探讨。其中,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互关系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1.理论、现实与问题
1.1 技术创新研究的情况
国内关于技术创新的研究,兴起于八十年代中期。创新问题的提出并得到广泛关注,是基于下述几点认识:[(1)][(2)]
(1)中国的经济增长质量不高。建国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而科技进步的贡献甚微。这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已形成鲜明的差距。
(2)在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反差。换句话说,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世界上的排位较之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在世界上的排位,要显得相对滞后。
(3)“滞后”的原因在于科技和经济的相互分离,以及科技系统内部、经济系统内部的条块分割。
(4)根据国情和世界发展趋势必须进行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的改革,以形成“科技进步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技进步”的机制,从而使科技真正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5)技术创新是连结科技与经济的“桥梁”。而技术创新的研究就是去寻找“架桥”的理论与方法,并进行“桥梁”的设计和建造。
(6)技术创新将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它是产、学、研协同的结果。
据此,有关技术创新的研究已成“常规科学”,文献浩繁。[(3)][(4)][(5)]研究者对技术创新的运行机制、动力与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机制、信息反馈机制,以及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管理及相关政策环境等问题都进行过富有价值的探讨。与此同时,在中国兴起了一股组织创新热潮,一大批科技园区、开发区、中试基地、创业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R&D机构等应运而生。于是,有关这些新机构的“机制”、“风险”、“能力”、“管理”和“政策”的研究,又得以进一步展开。[(6)]这些实证的与规范的研究已为各级决策部门提供了诸多有用的政策依据。
但是,如果我们对这种创新研究热潮冷静地作一点反思,就会发现,上述几点认识以及由此而构成的技术创新研究的理论假设,还远不够完善。
首先,经济增长依靠科技进步固然是大势所趋,但在一定发展阶段,不依靠科技进步的经济增长是否一定是坏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如乡镇企业的成长曾主要依赖于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最终却成了中国十多年来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一。
其次,从总体上看,我国的科技实力要超前于经济发展,但从局部看,却是个结构失调问题:科技在“先进性”的旗帜下勇往直前,而经济领域所需要的科技却存在“短缺”现象,生产技术尤为落后。
第三,在创新主体普遍“缺席”的情况下,许多政策选择难奏成效。因此,技术创新研究如果仅仅去研究“架桥”方式的话,是很不够的,还需研究原有科技、经济系统的“搭桥”需求,研究促使其自觉“架桥”的机制,以及如何去降低“架桥”的风险和成本。由此,才能找到从制度上确保创新主体到位的途径。
第四,创新研究中的某些目标和政策选择间的逻辑链条并非总能成立。比如,缺乏创新激励,就诉诸产权明晰;创新有风险,就搞风险投资公司;强化中间实验,得建中试基地;企业技术能力弱,须组建R&D机构;要使高技术产业化,可以搞园区……最后免不了优惠政策。事实上,产权明晰并非激励机制形成的唯一条件,模糊产权亦能带来动力;风险投资公司只能解决有限的“激进创新”的风险分担问题,而大量的渐进创新和工艺创新(这些对中国尤为重要)却不一定要风险投资公司的介入。弗里德曼曾说,美国高风险的创新活动“几乎一成不变地是由为数很少的几个人来提供资金的:他们以他们自己的资金或者他们的亲戚朋友的资金来冒险”。([(7)],p.37)事实上,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如果不进行创新,那才是件冒风险的事、至于中间实验,它确是创新的必经环节,但把它“实体化”为一个基地,是否就是一种优化的选择?现实中的不少中试基地,往往成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结构,其结果甚至与初衷相悖,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又何在呢?企业建立R&D机构当然不失为必要的选择,但问题在于不少企业的科技人才却处在闲置状态。在某些高科技园区,真正的高技术也并不一定“热门”,这又是为什么?
第五,我们提出过不少“一体化”命题,如产学研一体化。技工贸一体化等,但关键在于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一体化并使它也能体现出社会分工的专业化效益?
第六,一些创新研究往往具有“科技推动型”色彩:给定一项技术,然后去研究小试、中试、批量生产乃至市场销售等各环节面临的问题。也许更重要的是另一种型式:从企业出发、面向需求的创新研究。
以上考虑无非想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技术创新开展不力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二是,现存经济体制所提供的激励结构尚不能带来强大的创新激励。因此,深化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研究就成为了一项迫切的课题。
1.2 历史与现实的问题
技术创新问题决不是改革开放以来才发现的新问题。实际上,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是早在建国之初就已提出的科技工作基本方针;各地还开展过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强调对企业的技术改造,开展过设计革命,并总结出了“研究、试验、设计、制造、检验、安装、使用”七事一贯制的设计方针,也很注意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的关系;重视生产现场,实行过“现场中心主义”;注重专业化生产和协作,发挥规模经济效益;还曾提倡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的结合等等。[(5)]可以说,几乎所有关于技术创新的重大问题都在改革开放前就曾有所涉及。但由于政治导向、行政干预以及自相矛盾的技术观,使科技—经济的有机结合成了一句空话。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市场机制的引入及开放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0.3%。这里面固然包含着像资源配置的优化、闲置设备的利用和管理的增进等因素,但也表明了技术创新所起的重要作用。尽管如此,资本仍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1953—1990年间,经济增长的75.67%是靠资本投入取得的;1978—1990年间,这一数值仍高达50.9%([(8)],p.52)。问题倒不在于资本高投入本身,而在于对资本的粗放使用和浪费,在于劳动对极为稀缺的资本的“剥削”。[(9)]
这种对“资本”的不负责任,在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误配、闲置和流失,使如此巨大的“直接生产力”难以形成相称的有效供给,结果,国有企业在各省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竟与该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呈负相关关系。[(10)]在这种情况下,很难想象能够有效地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我们曾对东北地区四十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中试基地进行过调查。其中虽不能说没有较为出色的国有企业,但是,国有企业创新不力的长期性、普遍性和系统性,使我们有理由对传统的国有企业制度表示怀疑。我们的看法是:
(1)技术创新只是次生的(Secondary)的问题。对资本的低效使用才是原生的(Primary)问题。它又导源于低效的企业制度。
(2)在经营者获得了相当的自主权以后,重建经营者选择和监督机制已变得极为迫切。
(3)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而不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企业制度创新的主体,是相当困难的。
(4)没有一套万能的不随时间和产业技术特性变动的企业制度。正是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相互促进下,经济才得以快速发展。
2.关于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
社会发展的本质是创新。没有创新,社会就只能被囚禁在“超稳态”陷阱之中。创新包括两方面,一是技术创新,二是制度创新。那么,在历史进程中,哪种创新更为基本?对此曾有两种观点的对立,这就是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的争论。
技术决定论坚持技术变迁决定制度变迁的观点。[(11)]它在诸多学术领域中都有其强有力的辩护者。比如,以凡勃伦(T.Veblen)为代表的美国制度学派,社会学领域中的奥格本学派,文化人类学家怀特(Leslie White),技术哲学家埃吕尔(J.Ellul)和海德格尔(M.Heidegger)怀特等等。技术决定论有两个核心命题,一是说技术是自主的,技术变迁是技术内在逻辑的产物;二是说技术变迁决定制度变迁和社会发展。对于凡勃伦、奥格本和等人来说,这种状况就代表了历史的逻辑进程;而对于埃吕尔和海德格尔来说,这只是近代以来由诸多因素汇合形成的特有景观。我们把前者称为强技术决定论者;把后者称为弱技术决定论者。强技术决定论者的证据大致有四个:一是“独立多重发现和发明”现象;二是发明的渐进性和累积性;三是发明的可预见性;四是技术—社会的整体关联性。前三个证据确证了技术发明的必然性,第四个证据则表明了社会变迁的被动性。正因为打破均衡的发明因素,才引致了经济制度、社会制度甚至社会哲学的接续变革。对于弱技术决定论者来说,技术作为决定性因素的出现只是现代的事情。正是由于人们对超越性存在的忘却、人类思维方式的技术化、人们对技术优越性的信服,才使得技术进步和人类的共同努力变成了同一件事。从而,技术最终摆脱了任何力量的控制,获得了自主性。这样,不适应技术的制度必遭淘汰,只是那些事奉技术的制度才有其存在的理由,而这些制度实际上也就成了技术本身。而这正是时代悲剧之根源。无论技术在前现代是否同样重要,也无论当代的技术化是否是人类悲剧,经济增长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已为技术在现代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论据。
制度决定论者对此不以为然,他们主张制度创新决定着技术创新。博兰尼(K.Polanyi)曾强调[(12)],是社会发明而不是技术发明才是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是社会科学而非自然科学在机器革命中起了重要作用。循着这一思路,诺思(D.North)等人发展了制度创新理论[(13)]。他们认为,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是同一件事,决定性的因素则是制度创新。高效率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正是人类组织的成败决定着社会的进退。技术存量规定了人类活动的上限,但其本身决定不了人类何以成功。反之,正是制度安排决定了知识和技术的增长速度。诺思甚至表明,即便没有技术创新,单是制度创新亦能实现经济增长。诺思对英国产业革命的再认识,似乎为制度决定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他看来,对产业革命的技术解释是无效的。产业革命中的创新要追溯到产权制度。正是较为有效的产权界定,带来了要素和产品市场的改善与扩张,进而导致专业化和劳动分工的增进。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随之上升,这刺激了组织创新和市场的再度扩展。正是产权、组织和市场因素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激励,并最终带来技术进步、经济成长和社会变迁。钱德勒(A.Chandler Jr.)对美国工业企业史的研究似乎也为制度决定论提供了论据。[(14)]国内亦有学者支持制度决定论。比如有人认为,“制度既是人类应战的结果,同时又是能否成功地迎接进一步挑战的先决条件”。([(15)],p.17)
如何评价技术决定论和制度决定论的明显冲突呢?
在我们看来,两者并没有不可通约式的对立:(1)他们都承认技术与制度间的相互作用,只不过强调的主次有别;(2)技术决定论强调制度滞后,正因为如此,制度“瓶颈”的打破将为技术发展提供机会;制度决定论强调制度前提,而制度分析表明,制度创新是对获利机会的应答,而获利机会却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技术变革带来的。
正如诺思所言,知识和技术确立了制度创新的上限,而进一步的制度创新确乎需要知识、技术的增长;反之,似乎可以说,制度则确立了知识和技术进步的上限,在既定的制度框架内,创新总有一天要被遏止、正是制度变迁在此时成为技术进步的前提。
如果是这样,我们就可以说,在社会的剧烈转型期,制度创新比起技术创新来就是决定性因素;反之,在社会的相对稳定期,技术创新就成为经济增长的矛盾主要方面。
更一般地说,制度变迁和技术变迁的关系,其实质是人—人关系与人—自然关系这两种关系的演进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制度是社会组织作为一种自我控制系统的控制规则,那么这个系统只能在更大的系统即人类—自然系统中存在,并以后者为其实现进化的必备条件之一;技术虽然是人类—自然系统的控制规则,但人类需要和应用它的目的,只是为了取得社会系统存在和进化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供给,所以它对社会系统而言的本质作用,与其说是实施控制,不如说是取得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度和技术分属人类行动的两个层面,只是通过人类需要这一中介,两者才发生密切的关联。打个比方,任何一个具有确定功能的运动系统(如汽车或导弹),都有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那么,我们如何看待“是控制系统决定了运动系统还是动力系统决定了运动系统”的争论呢?我们又如何看待“是控制系统的改善决定了动力系统的改善,还是动力系统的改善决定了控制系统的改善”这一争论呢?或许可以说,控制系统和动力系统对于整个运动系统而言,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在特定时期,某一系统的问题则可能变得尤为突出。
在此需指明的是,上述比喻并不一定是恰如其分的。社会绝不是一个能够被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随便操纵的可准确预见的有特定目的的系统。我们只是想在制度和技术之外,突出人的主体性。正是在高度的不确定性中,人类通过对制度—技术在满足人类需要方面的失灵的认识和应战,最终带来了社会的进化。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制度和技术仅仅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尽管其中可以置入特定个人或阶层的目的),我们有能力进行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尽管我们确实无法摆脱当下的制度和技术基础)。
3.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互动研究
本文的目的不在于最终判定两种决定论谁是谁非,而是期望从中汲取一些为我所用的理论要素,拓展一下技术创新研究的理论视野,并借此强调对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重要性。
3.1 互动研究的现实背景及其选择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一直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如何对这一进程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是一项颇令人着迷的智力课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目标模式的确立,对“转轨”问题进行实证的和规范的研究已成为具有迫切重要性的重大课题,已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研究的焦点。[(16)][(17)]这类研究主要着眼于制度分析,尽管看到了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模式上的类似之处,但并没有试图着力分析其间的作用机制。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有人尝试对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分别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进行比较研究,对制度创新在技术创新扩散中的重要性进行计量分析。[(18)]
我们的选择是:研究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这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我国业已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总体制度框架,而且前迫切的现实问题是,如何形成一种适应于市场经济要求的、可以带动技术创新的灵活的企业制度?这绝不是一次轻而易举的变动,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创新过程;二是企业制度安排是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必经环节和基本单元,搞清楚这一环节和市场及政府的关系,找到使这一环节充满活力的途径,对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也只有形成有效率的企业制度,宏观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技术政策才能落到实处。
3.2 方法的考虑
马克思的方法是我们思考的起点。事实上,马克思早就洞见了技术和制度变迁间的相互关系。其理论的说服力也恰在于它包括了新古典经济学所抽象掉的所有要素:制度、技术、国家和意识形态。但马克思在当时还没有充分注意到诸如交易成本、外部性(externalities)和搭便车(free rider)等问题的重要性,受经济本身发展的时代局限,不能不造成其分析上的某些缺欠。[(13)]
正是在这一点上,后来兴起的新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以及理性选择社会学等,为我们展示了一种新的学术视野,提供了较为锐利的分析概念和工具,使我们有可能对企业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同一框架内进行分析。
在这一学术潮流中,社会学和经济学竟拥有同一个核心假定,即“人是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有目的的行动者”。[(19)]
如果我们接受这一假定,就可以对制度和技术,也就是对两种关系——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加以分析。正是人的有目的的行动,无论是发明活动、创新活动、市场活动,还是改革活动、寻租活动,最终都引起人与人的冲突、人与自然的冲突,并将带来其间相互关系的变革。
这样,创新就是社会中自然人、法人为求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采取的重新塑造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过程;只有当创新主体的预期纯收益大于零的情况下,创新才会发生。这既是支配创新的动机,也是一切创新主体决定其是否采取创新行为的最后判据。
以上述考虑作为创新研究的一个基点,必然导致“方法论的个人主义”。这种研究以个人行动和交互行动(transaction)为分析的基本单位,力求找到宏观变量的微观基础。也许,由此会引发学科性的纷争:这到底是创新的社会学?还是创新的经济学?它也曾使我们疑虑许久。但是,当我们看到社会学家科尔曼(J.Coleman)冒社会学传统之大不韪,果敢地以“理性行动”重构社会理论的基础时;当我们得知交易费用经济学的主要代表威廉森(O.E.Williamson)号召人们关注组织社会学成果时;[(20)]当我们从创新社会学家凯龙(M.Callon)等人那里读到他的名言——创新者是不管学科界限的异质工程师(heterogeneous engineer)时[(21)],我们感到学科界限毕竟是次一级的问题。从这一视角出发进行的探索,有可能为我们对技术创新问题乃至那些已经很长时期烦扰着我们的现实存在的大量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认识,找到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关士续:“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和紧迫问题”,《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1991年,第5期。
(2) 关士续:“市场经济与科技—经济良性循环”,《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No 12。
(3) 关士续、刘庆有、孟庆伟:“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国软科学》,1993年,No 2。
(4) 傅家骥等:《技术创新》,企业管理出版社,1992年。
(5) 远德玉、陈昌曙、王海山著:《中日企业技术创新比较》,东北大学出版社,1994年。
(6) 刘庆有、姜照华、夏宝华:“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试验研究”,《中国软科学》1996年,第2期。
(7) M.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年。
(8) 李京文等:《生产率与中美日经济增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
(9) 樊纲等:《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大纲》,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10) 肖耿:“国有资产的出路:搭便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第2期。
(11) 王大洲:《西方技术社会学研究:技术决定论的证明与反驳》,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论文,1993.3。
(12) Polaygi,Karl,The Great Transformation,New York:Rineholt,1957.
(13) 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14) 钱德勒:《看得见的手》,商务印书馆,1987年。
(15)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
(16) 盛洪等:《中国的过渡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
(17) 李培林:《转型中的中国企业》,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
(18)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
(19)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