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汇报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2 11:33: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议汇报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全心服务职工,聚焦热点难点,联席会议形式有创新
我省在不断健全完善市县联席会议制度,提高市县工会参政议政水平的同时,解放思想,积极创新联席会议形式。各级工会争取把联席会议开成开放形式的会议,把层层征集议题、落实议题的过程,变成深入了解职工意见、建议和解决职工普遍关心问题的过程,变成工会干部主动依法科学为职工维权的途径,变成创新工会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在过程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蜕变。各级工会还深入研究思考联席会议的创新与发展问题,根据党的十提出的“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要求,在继续推动和完善工会与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工会与政府职能部门、工会与其他社会组织、工会与人大、政协机关等就社会经济发展、职工切身利益等问题的联席、协商等工作,广泛开展民主协商,以求在更广泛的领域、更多层面上发出工会的声音,切实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群众的利益。
汉中市汉台区把联席会议制度延伸到了镇、街道办事处,形成了劳动关系三方会议议事规则,建立了区镇两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西安市新城区在联席会议议题 “在非公企业推动集体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通过后,率先在全省召开第一家工资集体协商观摩交流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总工会和区工商联合会三家联合制定下发了《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实施方案》,确定了三方在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的配合机制,有力推动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截止目前,覆盖协商企业2521家。
二、主要成效
我省各市县区在推进联席会议制度建设中,紧紧围绕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广大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职工面临的最困难、最操心、最忧虑的实际问题,把政府自上而下的要求和职工自下而上的期望有机结合了起来,把维护我省全局利益和维护职工具体利益有机统一了起来,切实发挥了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另外在解决工会自身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为各级政府与同级工会协商解决涉及职工权益和工会工作重大问题提供了有效平台,有效地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了广大职工群众在促进我省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
(一)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各市县区工会以“劳动竞赛”、“技能大赛”、“民主管理”等议题为切入点,提高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激发了职工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为建设“三强一富一美”陕西,实现“陕西梦”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商洛市第三次联席会议将开展劳动竞赛所需经费纳入财政划拨,建立了劳动竞赛的长效机制。XX市区第七次联席会议决定举办区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从20__年起每年拨付大赛经费4万元,列入财政预算。劳动竞赛的开展成为了普遍提高职工的技术能力水平和社会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城固县通过联席会议,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厂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意见》,成为了实现职工民利的制度保障,推动了全县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发展。
(二)切实维护职工权益,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
各级联席会议成为下情上达的有效途径,提出的“工资集体协商”、“劳模待遇”、“送温暖”、“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设置及扩建”、“改制、破产企业职工安置”、“职工劳动安全保护”、“社会福利”等议题着重解决了与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热难点问题,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稳定了职工队伍,对推动工会重点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
XX县于20XX年联席会提出的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意见,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以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县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将建立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列入了 劳动保障年度书面审查内容和企业诚信评价体系。勉县总工会针对农民工劳动保护及工资支付难,提出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和劳动保护情况专项检查的议题,工会与劳动和司法部门建立了维权合作机制,在九个职工集中的镇成立了职工维权工作站。汉中市总工会提出并落实了《关于在企业改制中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的意见》,确保了全市各类企业在改制中职工安置方案由职代会审议通过,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汉中市总工会针对劳模提出并落实了《关于我市劳动模范调查摸底情况和改善提高实际劳模待遇的意见》,争取到了市财政每年市级困难劳模补助款20万元,一并落实了市级劳模退休荣誉津贴。汉中市汉台区提出《关于解决中小学教师医药费报销难问题》的议题,区政府决定由区财政拨款45万元解决此问题。榆林市总工会提出并落实了困难职工帮扶专项经费配套资金,由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200万元配套资金,还设立了“榆林市困难劳模救助基金”,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50万元专款专用。
(三)大力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健全依法维权的工作机制
通过联席会议制度,困扰市县区工会多年的经费、人员编制、人员工资等方面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不但为工会积极开展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还提高了工会干部的内驱力和服务广大职工群众的热情。
自省政府与省总工会联席会议确定工会经费由地税代收后,各市县区工会通过联席会议推动政府支持工会经费地税代收,工会经费大幅提升。许多市县区将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经费和总工会办公经费纳入了财政预算。各级工会解决了人员编制的问题,充实了工会干部队伍,加强了队伍力量。榆林市榆阳区通过联席会议协商解决了乡镇工会干部的编制、经费等问题,自20__年以来,一次性为15个乡镇配备了专职工会主席,9个乡镇配备了兼职工会主席。在原有124名工会专职工作人员的基础上,又选聘了54名工会组织员充实到了乡镇、街道和社区工会。部分市县区还将地方文化宫俱乐部纳入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为职工开展丰富的文化生活提供了平台。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认识不到位。个别地区党政领导对“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建立联席会议态度不积极,没有把联席会议提升到职工参与国家和社会行政事务管理重要渠道的高度;有些工会对召开与政府的联席会缺乏自信,难以实现对等协商;广大职工群众对联席会议制度缺乏认识,还未形成积极参与的氛围。
(二)议题质量不高。一是选题局限。基层工会提出的议题中存在考虑工会自身发展多,考虑职工现实需求少;考虑具体个案多,考虑职工长远利益少等问题。二是选题缺乏普遍和典型意义。一些县区总工会受人手少、调研不足、能力有限的影响,提不出足以引起政府重视的高质量议题。提出的与职工利益相关的问题,出现了超出同级政府能力范围能够解决的现象,也有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缺乏针对性可行性,且存在畏难情绪,担心影响和政府的关系,不敢提具有典型意义的议题。
(三)形式不规范。部分市县区虽然都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但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注重规范性。有的市县区工会和政府因为日常工作忙等原因,不能按照要求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有的甚至三五年才召开一次,随意性大;还有些地区在实际操作中违反了联席会议的基本原则,降低了联席会议的规格,开成了联系会、汇报会、座谈会,削弱了联席会的平等性、权威性。
(四)落实不到位。虽然省委省政府有一系列文件都对联席会议督查制度做了具体要求,也明确了政府是联席会议的责任主体,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工作机制,部分地区没能将联席会议的落实摆上应有的位置,缺乏专人跟进,出现了工会“一头热”唱独角戏,政府部门推诿扯皮的现象。
四、几点建议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在坚持这一制度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规范联席会议制度,推动联席会议制度成为政府支持工会履行职能、工会在工作大局中发挥作用、维护职工权益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一)扩大宣传,提高认识。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正是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推进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职工群众通过工会依法参与政府事务和社会事务的一种民主制度。最近,总理在中国工会十六大的经济形势报告中也强调了联席会议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要求“既然是制度就要办”。因此各级工会组织应以此为契机,树立自信,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独特优势,不断开拓创新,勇于探索实践,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积极发挥工会民主参与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建立完善政府与工会联席会议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的正能量,大力宣传政府与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扩大影响力使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到联席会议议题征集的过程中,使联席会议更能全面表达职工诉求,使决议更具科学性、民主性。
(二)深入调查研究,提高议题质量。联席会议议题是开好联席会议的关键。议题应该关乎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大局、关乎民生特别是职工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工会自身建设需要政府给予支持的事项。因此在提高议题质量方面首先要把握好工会与同级政府联席会议制度的“三条原则”即基本利益一致,亲密合作;承认各自工作角度差异,协商对话;维护政府权威和尊重工会独立性相统一。这既是理顺政府与工会关系的重要原则,也是开好联席会议制度需要把握的基本原则。第二,工会组织要努力提高工会干部素质,提供充足的学习调研机会,使工会干部熟悉法律知识、了解社会情况、知晓职工心声,使其具备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出具有普遍意义、典型价值的高质量议题。第三,工会要站在职工的立场上,认真履行维权职责,在参与制定有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政策、发展规划时 ,更多地反映工会、职工的主张和意见。
篇2
【关键词】 医疗保险制度; 基金缴费; 作用
社会医疗保险是指由国家负责建立的为解决劳动者因医疗、负伤和生育暂时丧失劳动能力后因治疗和生活问题,而给予经济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保障职工基本医疗,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和重要保障。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各地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纵观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各地方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一系列重大改革,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在保险体系上,将原来单一的医疗保险制度改为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基本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互助及社会医疗救助。
二是在基本保险的覆盖面上,将原来主要限于城镇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改为城镇所有企业职工及退休人员,以至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帮工和自由职业者。
三是在基本保险费用的承担上,将原来全部由企业负担改为个人也要负担一部分。
四是在基本保险基金的构成上,将原来的劳动保险基金、劳动保险调剂金、劳动保险总基金相结合改为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
我国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这些改革,有利于相对减轻企业和政府的负担,分散个人和企业在医疗方面的风险,更好地保障城镇职工在基本医疗方面的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为了维护企业职工医疗的基本权益,使职工看病有去处、费用有保障,实行医疗费用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医疗保障机制,根据财政部《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财务制度》、《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会计核算办法》,地方医疗改革制度以及集团公司职工医疗保险实施办法,本单位特制定《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与会计核算办法》。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独立核算,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医疗保险基金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原则进行筹集和使用。
一、财务管理制度
第一,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是指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制度的规定向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收取的,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形成的用于保障职工基本医疗的专项基金。
第二,在集团公司医改领导组的领导下,设立医疗保险统筹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医疗保险实施办法及其配套管理办法等的起草、制定和组织实施,医保中心内部若干业务科室,以便有效开展工作。医保中心在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办事处,负责对各定点医疗机构辖区内参保人员的服务和监督管理。
第三,医保中心的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要纳入医保中心在银行开设的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挤占和挪用。医疗保险基金存款按规定的利率计息。
第四,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制度,医保中心和各定点医疗机构要签定医疗服务协议合同,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定期办理费用结算。
第五,为方便职工报销,便于同定点医院结算,医保中心(办事处、代办处)可在当地银行开设专户,委托各用人单位财务部门代办结算报销业务。
第六,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补充医疗保险基金和大病医疗保险基金。
第七,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缴纳标准:
用人单位缴纳比例:在册职工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工资总额的6.5%按月提取缴纳。
个人缴费比例:在册职工按本人上年工资总额的2%缴纳,由用人单位从本人工资中按月代扣代缴。
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个人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二、建立科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医疗保险难搞,难就难在医疗费用的支出控制。医疗消费具有即时性、难预测性、道德风险大的特点。实践证明,建立科学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是医疗保险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第一,制定基本医疗保险的用药、诊疗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基本医疗保险只能根据保证基本医疗需求和与医疗保险基金筹措水平相适应来确定用药、诊疗和医疗服务设施的范围和给付标准。在选择基本医疗保险药品和诊疗项目的具体方法上,国际上最近流行用经济学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和比较药品或治疗技术的成本效果。例如,甲药单价贵,但见效快,病人很快可以康复上班;乙药单价便宜,但见效慢,病人需要休养,影响工作。如仅看单价成本,乙药看起来属“基本医疗”,但对两种药物进行成本效果比较后,甲药就可能进入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范围了。所以,基本医疗保险的界定是医疗技术问题,更是经济学上的问题,可以预计,成本效果的评价方法和思想理念将影响未来基本医疗的界定和选择。
第二,实行基本医疗保险“板块式”的统账结合方式。即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之间割断联系,实行独立分别运作、分别核算、风险各自负责。个人账户管小病,主要用于门诊医疗服务和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下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服务,个人账户用完后全部自负。统筹基金管大病,主要用于起付标准与最高支付限额之间的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服务,个人也要负担一定比例。“板块式”账户运作方式首先在小病上设立个人账户,加强个人对小病的自我保障责任;其次,由于次数频、难控制的小病费用进不了统筹基金,减少了统筹基金透支的可能性,统筹基金集中解决大病,加强了抵抗大病风险的能力;最后,大病的医疗服务、药品消费具有较强的“资产专用性”,医疗保险管理机构把管理重点放在费用高又较容易监控的大病部分,集中力量抓主要问题,有利于提高统筹基金的管理效果。
第三,改变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只能支付医疗费用的规定,划出一小部分预防疾病。按国务院文件规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只能支付起付标准与最高支付限额之间的医疗费用,不能用于包括健康检查在内的预防开支。现代医学主张对疾病“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建议公民从35周岁起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主要检查一些与年老后发病率高的疾病相关的项目。经费拟采用各级地方财政拨一点,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一点,企业与个人出一点的方式来筹集。这样做虽然会增加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部分开支,但从长远来讲可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或减轻慢性病的发病程度,大大节省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用于医疗费用的开支。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生命质量,减轻个人及其家庭的医疗费用负担和亲属照顾的压力。
三、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的作用
第一,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集聚了企业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力量,加上政府的资助,对患病的劳动者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其社会化程度高,有利于劳动力流动,减轻企业社会负担,促进企业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与此同时,还可以解除劳动者的后顾之忧,激励劳动者积极工作,有助于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稳定社会秩序,从而对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保证作用。
第二,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原则,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活,主要依靠劳动报酬维持,而健康的体魄又是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的前提条件。劳动者一旦患病,不能从事劳动,正常收入中断或减少,势必会影响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经济生活。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可使患病的劳动者从社会保险获得必要的物质帮助,尽快恢复身体健康,重新从事劳动,取得经济收入,从而可以有效地帮助患病的劳动者从“因病致贫”或“因贫致病”的“贫病交加”困境中解脱出来,并能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改善和提高其物质文化生活。
第三,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地依靠国家、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力量,筹集卫生费用,积极发展各类卫生保健事业,加强重大疾病的防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卫生发展战略目标,从而对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乃至民族昌盛、国家富强发挥重要作用。
第四,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劳动力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首要的生产力。因之,疾病的医疗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医疗费用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费用。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为劳动者减少疾病,生病得到及时治疗,恢复身体健康,并以健康的体魄投入生产劳动提供了重要保证。
第五,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医疗保险,对于劳动者来说,虽然在考虑其劳动状况,如工龄的长短、劳动条件的差异和贡献大小等时有所差别,但它并不与劳动者的劳动数量、劳动质量直接挂钩,而是保障劳动者在患病后有均等的就医机会,依据其病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给予必要的医疗保障。因而有助于合理调节社会分配关系,实现效率与公平的结合和统一。
第六,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培育全民自我保障意识,实行自我积累,增强自我医疗保障能力,控制医疗费用,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以及提倡适度医疗消费,发扬互助共济精神,乃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
篇3
一、清产核资情况
新制度实施前,区直医院和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均对资产和负债进行了清查、盘点和核实,区直医院还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原值、资金来源、已使用年限及尚可使用年限等进行核实,为计提折旧、追溯确认待冲基金做好准备,并按照原制度规定将清查和盘点事项进行了处理。
二、新制度实施进展
1、新制度实施对收入、支出、结余管理的影响。
对医院的影响:管理费用不能完全分配完毕,不能完全反映出各个成本单元的间接成本和全成本。
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因西药取消加成,药品收入明显下降,业务收入也随之下降,影响收支结余。
2、资产、负债、净资产等管理的影响。医院新制度中资产的折旧年限表,专用设备最长的折旧年限是8年,大部分设备折旧年限是5、6年。现在医院都在加强医疗设备的管理和保养,设备实际使用年限逐渐延长,认为折旧速度太快,不能反映出设备的真实现状和资产的实际价值。
3、医院虽按制度规定开展了成本核算和分析,但不够准确,实际操作起来很难,成本控制措施等对医院成本管理作用不明显。
4、财务监督方面,审计、财政、卫生部门均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各单位也健立了内控制度,医院开展了注册会计师审计。
三、新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建议
1、财会人员对新制度的实施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新会计制度的理解还不透彻,均在边学边干,建议下一步市级财政、卫生部门多组织培训班,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2、新财务软件中相关的内部模块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不能有效链接,达不到数据、资源完全共享,给财务核算带来一定困难。
篇4
社会保险是一项牵涉到全社会的系统工程。她通过建立以社会化为标志的生活安全网,来消除竞争机制运行中产生的社会不安定因素以及由于意外灾害而引起的社会震动。社会保险水平是指在某个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险的高低程度,它以量化指标的形式来衡量和评价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内部机能的运行状况。
纵观以往的研究,社会保险水平,定义为社会保险供给资金的支出水平。即用社会保险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来判断一个国家的社会保险水平的高低。具体测量模型如式:
其中,S代表社会保险水平,Sa代表社会保险资金支出总额,W代表工资收入总额,G代表国内生产总值。利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简便易行,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利用这种方法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险水平也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二、区域社会保险水平的差异分析
由于资料收集得有限,本文只选取了全国31个省市的部分指标数据作为样本经过计算与整理得到的。本文采用现代多元统计方法,因此在指标的选上有所变动,不必从每一个系统中一层一层地选取指标,而从不同的评价角度选取了多个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对数据进行了趋同化处理,
对以上结果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前五个主分量的累积贡献率为92.89%,因此可以认为这五个主分量包含了十个变量的绝大多数信息量。我选取了这五个主分量,从而将10维变量将为5维,起到了简化作用。(2)从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可以观察得知:每个主成分对所有变量都有几乎相等的载荷,是对所有指标的测度。因此,选取的这十个指标都很好地代表了社会保险水平。(3)综合排序评价。在实际运用中,主要根据第一主成分的得分进行排序。从SAS软件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看出:上海市以6.35225的高分位居全国第一,位于其后的十个省市分别为:天津、广东、北京、辽宁、浙江、黑龙江、江苏、吉林、河北、山东。而西藏得分最低,在社会保险方面需要努力提高。然后,我运用SAS软件对样本进行了因子分析,从运行结果看,得到的结论与主成分相似,限于文章篇幅,分析则不再重复。
根据分类结果,将我国31个省市区的社会保险水平分为五个类别。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第一类包含的样本元素有3个(北京、天津、浙江);第二类包含的样本元素为9个(山西、福建、广西、重庆、四川、贵州、陕西、甘肃、青海);第三类的样本元素为1个(上海);第四类有2个(西藏、云南);第五类所包含的样本元素为16个(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宁夏、新疆)。(2)对照之前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分类结果与各地的社会保险水平有直接关系。上海的社会保险水平为全国最高。第一类中3个元素,北京、天津、浙江水平较高,但低于上海。第五类的16个省市为全国中等及其中等偏上水平。第二类的9个省市处于全国中下等水平。而第四类的西藏和云南两省的社保水平很低,以后需要大力改善。因此,在今后的社会保险发展方面,要实行有针对性的措施,以促进两省的社会保险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对策及建议
由以上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保险水平具有地区差异性。社会保险水平之所以会出现地区差异是由很多因素综合作用而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社会保险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是“社会保险需求的产生――满足――产生新需求”的需求与供给的动态平衡过程。而这个过程源于两种动力: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政府政策的拉动力。
针对以上社会保险水平不同的各个地区,我们应“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一)针对东部主要包括沪、京、津三个直辖市,和辽、吉、黑东北三省,以及广东、江苏、浙江、山东这几个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它们经济发展较快,保障资金的供给能力较强,因此,建议各地区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从而增强该地区社保基金的统筹能力,保持社会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由于这些地区外来务工人员较多,需在“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这两块做大做强,切实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更多更好的保障,鼓励大家建设城市、创造财富、提高税收,这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体现,也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
(二)针对中部如安徽、江西、河北、河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于全国中等左右水平,这些地方的社会保险的发展首推做好做实养老保险这一块,同时要做到统账结合,分账管理。
中部崛起必将加速中部市场化进程,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可能要面对的现收现付制的冲击,实现基金投资运营则成为必然趋势。因此,要健全养老保险基金监管制度。扶持和促进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制度,吸引更多人才来此建设投资。
(三)针对西部经济不太发达的省市,如云南、西藏、贵州等地区,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想全面推进社会保险体系的建设,是不太现实的。这些地区城市化仅为20%左右,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农村人口比重大,工业化水平低,大部分经济来源于农业收入,而农产品获得利润低,因此地方财政不充裕,人均收入较低。
篇5
一、实施范围
本市各类企业(含新办单位,下同)及其职工、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个体工商户及雇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均应统一参加城保。从发文之日起,全市停止办理上述单位和人员农村养老保险新增参保业务。
二、有关规定
1、20*年至2009年为统一各类企业社会保险制度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各类企业中已参加本市农村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农保)的职工和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含新职工),应逐步纳入城保,均按20*年30%以上、2008年60%以上的要求实施过渡,到2009年全面实行城保。
2、缴费基数:按照职工实际工资收入申报核定,最低不低于我市公布的缴费基数下限。对缴费基数下限,20*年度将维持不变。
3、参保险种:原则上按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项险种参保。对确有困难的企业(政策规定必须参加五项保险的除外),经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核定后,可先参加基本养老、工伤二项险种,并逐步过渡到五项险种。
4、原参加农保的人员参加城保后,其农保和城保的转移衔接办法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常劳社险[20*]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办理。
三、各地要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险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组织领导,认真组织实施,结合各地实际层层分解指标,确保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各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配合,广泛宣传,扎实加以推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细化实施细则,按照有关规定在缴费基数、参保险种等方面从严核定。市政府将对此项工作实行考核奖励,具体办法另行明确。
篇6
[关键词]军人社会保障制度;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实施机制
[中图分类号]C91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6)04-0141-04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由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国家规定的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因此,我国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从结构上说也包括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三个要素。我国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功能在三个方面都存在严重缺陷,因此,在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创新问题上我们要有整体思路,同时也要有具体的路径选择。
一、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创新的整体思路
新制度经济学对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既继承了西方正统经济学理论的某些传统(如经济人分析、边际分析和成本收益分析等等),又超越了这种正统经济学理论的限制,这种超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把在正统经济学理论中被认为既定不变的制度视为会被修正和创新的,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制度内生化是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特征。(2)放弃了正统经济学理论中的“信息费用、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都不存在”的非现实假定,理论分析更加接近于真实现实。(3)认为经济人并不能解释所有的经济行为。但是,任何制度创新都离不开理论的支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功能创新问题从宏观上和整体上作出基本的理论和实践准备。
(一)培育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变迁主体
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变迁的主体就是指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变迁中的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初级行动集团是指一个决策单位,它们的决策支配了制度安排的创新过程,这一单位可能是单个人或由单个人构成的团体,这一单位意识到了一些目前暂时不能获得的收益,只要能改变制度安排的结构,收益就有可能增加。次级行动集团是指一个决策单位,它们帮助初级行动集团获取收益而进行一些制度变迁。
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变迁中的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都是制度变迁的主体,初级行动集团是制度变迁的创新者、策划者和推动者,次级行动集团是制度变迁的实施者,初级行动集团通过制度变迁创造收益,初级行动集团虽然不创造收益,但是,参与收益的再分配过程。划分并考察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的意义就在于有利于帮助对军人社会保障制度变迁主体的分析。我们要注重培育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集团和次级行动集团。
(二)完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
制度环境是指一系列用来建立生产、交换和分配基础的政治、社会和法律基础规则。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是指,目前,我国现实存在的一系列旨在促成国家和社会对军人给予特别激励的政治、社会和法律方面的基础规则。从实质上来说,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就是指基础性的制度安排(Foundam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熏它是我国基本制度规定,决定并影响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的构成及变迁,在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中,我国宪法和法律结构至关重要。与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相比,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也是可以变迁的,所不同的只是变迁的速度要慢得多。
(三)重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安排
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安排”的含义就是“制度”最通常使用的含义。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是暂时的,也可以是长久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安排就是指具体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人给予特别激励的设计和安排。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安排应该在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中进行,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决定着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安排的性质、范围和进程,反之,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安排也会反作用于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从比较静态和福利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一项新制度安排的评价标准有两个:帕累托改进和卡尔多―希克斯改进。帕累托改进是指新制度安排为覆盖群体提供利益时,没有一个人会因此受到损失。卡尔多―希克斯改进是指虽然新制度安排损害其覆盖下一部分人的利益,但是,另一部分人所获得的收益大于受损人的损失,总体上还是合算的。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进行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创新,我们必须准确厘清上述基本概念的准确含义,同时,把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环境和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安排区别开来,还要注意准确把握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变迁中的初级行动团体和次级行动团体的区别。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变迁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边际调整过程,制度环境决定了制度安排的性质、范围和进程,制度创新也会使制度环境不断完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变迁的初级行动团体是制度变迁的主力军,目前,缺乏适宜的初级行动团体是我国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变迁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创新路径选择
(一)积极培育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非正式制度
由于对根源于文化历史传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非正式制度的培育和演变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结果导致非正式制度存在重大缺陷,全社会缺乏普遍的拥军爱军的主流意识,致使已有的正式制度设计缺乏运行的制度环境和基础。因此,积极培育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非正式制度要重点把握以下方面:
1.转换指导思想,确立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新理念
我国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的指导思想具有时代局限性。对军人所承担的额外义务进行特别补偿是现行军人特别保障的立法根据,这一点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通过军人社会保障对军人应该如何激励?在具体的制度设计层面上,我国军人保障的指导思想却具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重牺牲奉献,轻优待激励”的立法思想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只强调对军人设置义务,忽略了对军人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忽略了应该从内外两方面进行立体的激励和保护,在保护理念上具有显著的偏差和错位。由于军人特别保障强调“牺牲和奉献”忽略“优待和激励”的制度设计没有回应市场经济发展而做到与时俱进,在新时期根本担负不了保护军人的重任,它已经和正在给军人造成制度性的伤害。
因此,在新时期我们要转换军人社会保障的指导思想,确立军人激励的新理念,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大力研究军人职业不同于普通职业的特点和规律,对军人实行科学激励;
(2)充分挖掘“保障”的内涵,对军人实行全面立体保护;
(3)顾及军人的私权性质,对军人实行官方和民间双重保障;
(4)与时俱进,不断修正保障激励思想,完善保障激励范围和保障激励内容。
2.发动思想教育,引导树立正确的国防价值观
心理学和行为学理论认为,人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也就是说,价值观念会影响人的思维模式从而决定人的行为方式。国防价值观念就是指人们对国防价值的观点、思想和看法,具体包括国防为什么存在,国防对人民意义的大小,如何建设国防以取得最大的国防效用,如何对待军人职业,军人职业与社会的关系等等一系列的观点和态度。可以这么说,有什么样的国防价值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国防态度和行为。国防价值观念的形成与个人的家庭经历、受教育程度、人文环境、政府宣传导向、价值观念、人生观和世界观等诸多因素有密切关系,国防价值观念的形成和转变都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工作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前,党和政府在培育整个社会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国防价值观念曾起到很大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党和政府工作重心的转移,较之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大大落后并凸显消极负面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崇尚金钱、地位、权力、美貌等,浮躁趋利成为现代社会价值观念的主要特征,国防价值观念受到冲击。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军人作为一个群体无疑成为这种业已变化了的国防价值观念的牺牲品和受害者。现代社会价值观念所崇尚的金钱、地位、权力、美貌、学历等似乎都与军人群体没有太大关系,相反,由于军人职业特点和舆论导向的作用,军人群体给整个社会的印象是贫穷、危险、困顿,等等。因此,党和政府要根据国防价值观念形成、转变特点和规律,从正面的思想教育入手,大力进行舆论引导,辅助以改善军人整体形象,增强军人职业吸引力,从而在全社会培育积极向上的国防价值观念。
3.培育军人意识,强化军队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堡垒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军人保障更应该从强化对军人的激励入手,如果军人职业的吸引力、竞争力增强了,军队自然也就会坚不可摧。因此,我们在进行非正式制度的培育时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激励军人,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增强军人荣誉感;(2)提高现役军人待遇,增大军队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强军人优越感;(3)发动思想教育,增强国防事业的主流意识,增强军人归属感;(4)打击破坏军人形象行为,增加外力破坏的犯罪成本,增强军人职业神圣感。
(二)建立健全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就是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非均衡、低效率和不公平。因此,建立健全军人保护正式制度要把握以下方面:
1.建立健全新时期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法律法规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前,党和人民政府就十分重视军人的社会保障激励,并对军人社会保障激励问题实行特殊政策。主要体现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共同纲领》有关规定、1950年制定的《革命军人牺牲病故褒恤暂行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上,但是,当时的法律规定主要是通过强制性的法律规定来对军人进行保障,这种规定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曾起到激励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后,军人得到了《宪法》、《兵役法》、《军官法》以及各种关于军人社会保障的条例从多个层面的不同保障,从而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体系。但是,现行的法律制度同样是靠各项强行性规定来进行社会保障,强行性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法律规定没有任何变化。
因此,在新时期我们在立法规划中,必须重新构建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有关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法律规定。除了保留《宪法》、《兵役法》、《军官法》以及各种关于军人社会保障的条例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条款之外,还要在《劳动法》、《社会保险法》、《社会福利法》、《社会救助法》中规定有关对军人进行社会保障激励的各种事项。国家采取措施保护现役军人及其亲属的荣誉、人格尊严,对现役军人实行特别保障和优待,在退役安置、医疗保险、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生活补助、法律援助、乘坐交通工具等方面给予特别优待。重点优待军人及其配偶,给以实实在在物质刺激,增强军人优越感和军人职业的吸引力。从而构建新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激励军人,提高军人的社会地位。
2.建立健全新时期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政策体系
军人社会保障激励不能仅仅依靠法律法规,还必须依靠党和国家的各项激励政策。政策一般指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完成一定的任务而做出的政治决策。法律法规和政策在基本内容和本质方面具有联系,包括阶级本质、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社会目标等方面存在共性,但是,二者也有显著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意志属性不同。法律法规体现国家意志,政策体现全党意志。(2)规范形式不同。法律法规表现为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和国家认可的其他形式,具有稳定性和成文性。政策表现为党的决议、宣言、决定、声明、通知,等等,具有纲领性、原则性和方向性。(3)实施方式不同。法律法规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政策依靠党的纪律保证实施。(4)调整范围不同。法律法规主要调整以权利义务界定的社会关系领域,政策调整的范围比法律法规更为宽广。(5)稳定性和程序化程度不同。法律法规具备极强稳定性,非经严格程序不能变动。政策较为灵活,可根据形式变化做出较为迅速的反应。由于法律法规和政策各有其适用的对象和调整范围,各有其独特的调整方式和强制措施,因此,我们在制定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正式制度时既要注重法律法规建设,同时还要兼顾政策的制定,发挥各自优势,相互配套和衔接,共同激励。
(三)合理配置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实施机制
任何设计完美精细的法律和制度都必须依靠实施机制才能体现出价值。判断一个制度是否有效,主要是看实施机制是否有效,离开实施机制,任何制度安排都形同虚设。检验某种制度的实施机制是否有效,最关键是考察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之间的关系。根据诺斯的理论,当个人收益等于社会收益时,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制度就会得到有效实施。
1.强化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非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
从本质上说,非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主要是一种软约束,它不是一种强制性的规范,因此,军人通过国防活动产生的社会收益大于个人收益的那部分别人获得的收益,难以得到强制性的补偿,并且还会导致已有的正式制度设计因缺乏运行的制度环境和基础,预期的激励难以体现。
但是,非正式制度实施机制的非强制性本质并不能成为我们束手无策无所作为的借口,我们可以强化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非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增加破坏国防事业的道德谴责,将珍视国防事业的道德观念与思想品德建设挂钩,将国防价值观念作为考察人的“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增大破坏国防事业的违约成本,从而增强非正式制度的强制性,使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非正式制度的实施得以强化。
2.重构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
在正式制度中,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法律制度最为完整系统,但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军人社会保障激励的正式制度实施机制的设计和安排具有先天性的缺陷,军人从事国防活动产生的社会收益与个人收益之差过大,导致激励不充分。因此,要对军人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立体综合激励。这就要求我们的实施机制在制度设计的保障范围上不仅要保障军人本人,还包括军人的其他近亲属。现行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设计重心是放在军人本人的激励且激励力度不大,没有全面构建实施机制体系,没有建立保障军人近亲属的全程激励的实施机制,没有科学合理地配置激励资源,难以起到激励的作用。因此,全面构建军人社会保障激励正式制度的实施机制体系,科学合理地配置激励资源,就成为军人社会保障激励制度改革时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汪洪涛.制度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篇7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7.37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医疗保障也在不断深入。面对我国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和医疗急救保障中存在的空白和不足,如何运作能够更好的实现医疗急救体系的完善,更好的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保障弱势低收入群体的急症救治,是当前重要的社会课题。本文从医疗体制改革为入手,重点分析当前医疗急救领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途径,希望以此为我国的医疗急救体系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医疗急救在社会保障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各种突发性的急病和事故也进一步的频发。医疗急救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平稳运行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对急症患者采取力所能及的急救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和生存机会,降低伤残、死亡的危险,从而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害和控制病情的目的。
伴随着医疗服务的市场化,我国的医疗条件,尤其是医疗急救的条件在不断地改善,主要城镇医疗急救的体系基本实现覆盖。但同时也要看到,面对社会弱势群体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当他们面临突发急症时,无法很好的接受医疗急救,从而引发了病情加重乃至死亡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社会保障来推动全社会的医疗急救普及和覆盖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社会保障在医疗,尤其是医疗急救上的覆盖,可以极大地缓解社会低收入困难群体看病难、急救难的现状。尤其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大,越来越多的公民需要通过医疗保险、医疗救济等社会保障来实现他们的医疗问题。在医疗急救中,急救的高成本消耗限制了低收入者获取相关的服务,而低收入者的欠款又制约了医疗急救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如何在两方面建立桥梁,既保障社会大众享有医疗急救的权利,又保障急救机构的正常运行,就需要社会保障发挥更大的作用。
面对医疗急救成本和费用的增加,加大社会保障的实现力度,更广泛和细致的实现医疗保障的全民普及,重点照顾弱势群体的医疗权利,充分实现医疗急救社会化建设,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课题。而医疗急救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必然要依托于全社会参与的保障体系来加以完善。
当前社会保障中医疗急救的不足
首先,我国医疗保障的覆盖面相对有限。我国虽然在大力拓展当前的医疗保障范围,但由于受传统保障思想和制度制约,其保障的对象仍然集中于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职工,保障的资源也相对倾斜于这部分人群。对于最急需救助的低收入群体,医疗保障力度过小,难以满足其求医看病的基本需求,当面临急症需要医疗急救时,更是几乎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的缺乏和医疗费用的增加已经成为农村看病难的主要根源之一。2003~2005年我国农村人口的医疗费用的总支出从6%上升到10%[2],如此重的经济负担亟需通过社会医疗保障来进行救济。
其次,我国医疗体制改革滞后,综合发展不对称,使得社会保障无法真正落到实处。医疗体制的改革深入面临各方面的阻力,医疗保障、医疗保险的改革难以深入。传统医保模式没有全部破除,既有大量的困难人群缺乏相应的医疗救助资源,也存在部分高福利人群医疗资源过剩的状况。有限的医疗资源无法合理的配置,无法真正将急需的医疗资源,包括医疗急救资源用到最合适的地方,是当前医疗保障改革中重要问题所在。
其次,对于医疗急救的相关保障仍然存在极大的空白。目前在我国,医疗保障的重点依然是传统的看病吃药环节,对于农村人口和城镇低收入者的保障更多的集中在大病治疗和相关药品上,缺乏专项的对于医疗急救的保障项目和保障设计。同时,社会大众对于医疗急救收费存在诸多误解,包括在“120”急救需要收费等问题上,都缺乏相关的认识乃至存在抵触情绪。青浦区医疗急救中心2009年发生欠款18.3万,占全部业务收入的9.95%;2010年发生欠款22.6万,占全部业务收入的10.83%;2011年发生欠款27.5万,占全年业务收入的13.25%。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实现病患和急救部门的互动,让患者,尤其是低收入患者对于医疗急救不必心存经济上的畏难,而让医疗急救中心有充裕的资金运作,都需要政府和整个社会的保障的进一步覆盖。
加强社会保障中的医疗急救的措施
面对当前医疗保障,尤其是医疗急救保障的缺失,需要全社会动员起来,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来实现医疗急救的发展。
第一,要进一步的推进医疗体制改革,扩大医疗保障的覆盖范围。医疗体制的改革进一步的深化要把握三个重心: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医疗费用的合理化和弱势群体的保障化。面对当前医疗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要进一步的加大医疗资源的公开化和系统化,对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医疗需求进行详细统计,对于各地的医疗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整合整体的资源,形成相应的立体网络,更好的实现医患双方面的互动,从而实现医疗机构资源更加均衡的为全社会服务。面对医疗费用相对的高昂,一方面要通过更为公开公示的方式让病患了解具体的收费项目,提供高低搭配的治疗选择;另一方面通过改革,更多的实现保障范围的覆盖,由社会保障为大众减轻医疗消费的负担。在这个过程中,保证合理的医疗费用是医疗机构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必须,合理的调节要兼顾病患和医疗机构两方面的利益,保障在其中起到一个平衡的作用。对于社会的弱势群体,要加大保障的力度,甚至应当在新增保障的部分,进一步向弱势群体倾斜。无论是待业失业人群、低收入人群、农村人口等,都要一视同仁的普及社会医疗保险,在保障他们基本医疗需求的基础上,提供适当的医疗急救方面的救助,使得大病可医,急病可医,有病敢医。
第二,要进一步加强医疗急救机构的建设,优化急救机构的布局。面对我国当前医疗急救资源的不足和急救机构的缺乏,要通过新增和升级两个部分共同努力,实现医疗急救资源供给的增强。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社会保障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急救中心缺乏乃至空白的地区,要进一步新增、新建急救机构或在原有的医疗机构新增或扩大急救部门,保证急症病患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在我们目前的不少中小城市,救护车配置数量少、车载设备标准低、医务人员流失比例大的现状依然没有得到扭转,这需要医疗资金的投入,更需要社会保障力量的协助,通过建立专门的保障型急救中心,更好地服务于全体公民,从而实现社会保障对于医疗急救的保驾护航的作用[4]。对于农村等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要借助医疗保障等条件,实现当地医疗机构、急救机构的升级换代,使其医疗和急救的功能进一步的增强。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改善农村的医疗环境,将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升级为更高级别的医疗机构,提高其诊治和急救功能的同时,降低就医的门槛,通过医疗救助、合作医疗等多种的医疗保障模式实现农村地区的医疗机构整体布局的均衡。
第三,大力的拓展医疗急救保障的财政和资金来源,保证医疗急救发展的持久动力。对于当前巨大的医疗保障资金的缺口,需要扩宽相应的融资渠道。从根本上来说,是需要在政府财政和社会募集两个方面加大融资力度。首先,从政府的财政投入来看,我国的医疗卫生投入在逐年增加,2007~2010年,我国的医疗卫生投入由1989.9亿元上升到4745.0亿元,增长了2.4倍。这种增长的背后,是政府对于医疗改革的支持和增强医疗保障的决心。但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而言,这部分投入仍然远远不足,且投入的对象主要为公立医疗机构。因此,在十二五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大和优化政府的投入依然是医疗急救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5]。其次,要进一步的加大社会的资金来源,扶持和发展私有医疗机构进入急救领域参与救治。无论是成立急救医疗基金会,组织社会常态捐助,还是向低收入人群发放急救救助卡等模式,都是积极有效的社会扶持机制,能够成为社会医疗保障的有力支撑部分。这需要主管部门放宽对于这类资金筹集限制的同时,各个医疗机构主动积极的参与到社会救助渠道的构建中去,以便更好的促进医疗急救的整体发展。
面对我国当前医疗急救的发展现状,医疗机构、政府、社会需要共同协力,不断的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和医疗社会保障的进程。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协作,实现医疗急救的蓬勃发展,更好的为救死扶伤,保障全社会公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身体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杨敬.借鉴、创新、发展:境外医疗卫生现状与思考.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5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06.
3 王坤华,冉红莉.急救医疗与社会保障制度.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8):1944.
4 李剑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几个问题.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
5 孙文中,赵文龙.我国农村医疗救助政策的现状及问题分析.福建论坛,2007,4.
6 刘家敏.城乡120医疗急救体系建设实践和管理创新.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10.
篇8
【关键词】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农合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劳动者乃至全体公民因病需要治疗时,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从国家或社会获得相应的医疗服务,并对这部分医疗费用给予可能的补偿,以保障社会劳动者或公民身体健康、正常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免费医疗阶段,包括城市职工的劳保医疗、事业单位的公费医疗及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第二阶段,80年代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医疗保险阶段,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第三个阶段,2009年新医改方案颁布开始,努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阶段。第四个阶段,以国务院2016年1月的《国务院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3号)为开始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探索阶段,即整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医疗保险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简称城乡居民医保)制度。
一、我国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
(一)资金筹集和管理的社会化。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单位管理、封闭运行,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都无需职工缴费。改革开放后,1993年建立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建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2007年建立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别以统筹区域内的全部劳动者、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为对象,同时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中单位和个人需按比例缴纳保险费,实现了资金筹集和管理的社会化。(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计划经济时期的公费医疗、劳保医疗的对象是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员工,广大农民、城市非从业人员等并不享受这种制度。1998年以后,尤其是21世纪以来,社会医疗保险覆盖面快速扩展。首先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后,其覆盖面从国有企业的员工扩展到集体所有制企业民营企业,一直到现在涵盖各类企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使社会医疗保险的参保范围从城市普及到了农村。2007年开始推行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将覆盖面扩展到了城市非就业人员。截至2016年,城镇职工参保人数已达到2.95亿,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参保人数达到4.49亿。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见表1:(三)基金收支规模逐渐增大并总体平衡。随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医疗基金筹集等方面的责任共担。当前三大医疗保险均要求个人缴费,医疗保险由个人、企业和国家共同筹资,能够实现基金来源的社会化、多元化,基金增长明显。虽然基金的支出也大幅增加,但总体上二者还是平衡的,能够满足人们的医疗需求。见表2:
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
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经过多年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它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碎片化。我国先后为不同群体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除此之外,一些地方还建立了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失地农民医疗保险制度等。再加上较低的统筹层次,使医疗保险制度呈现出明显的碎片化,造成医疗保险的地区分割和人群分割。(二)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政府在卫生医疗事业的投入资金比例逐渐下降,而个人支出不断增长。同时由于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没有资金积累,对于那些“老人”来说,他们并没有缴纳保险费用但却享受医疗保险待遇,那他们得到的这部分照顾就形成了“隐性债务”。这时只依靠企业和职工个人的缴费来实现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运行,显然是不现实的。(三)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个人账户效率低。2013年全国城镇职工医保个人账户结余3323亿元,2014年达4000亿元左右,个人账户基金大量沉淀。同时,由于个人账户只能用于支付门诊医疗费用,使用范围狭窄,无法与统筹账户互济流通,绝大多数人的态度是能用则用,再加上供方诱导需求,导致医疗费用上涨,造成医保基金过度浪费,当期基金供给减少,统筹压力加大。(四)费用补偿机制不完善。基本药品和服务目录的补偿范围较为狭窄,使部分医疗费用的报销受到限制,增加了那些不需要住院但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和老年病患者的医疗负担。目前的补偿方式仍然以按服务项目计算的后付制为主,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方式未能普遍采用,不利于医疗费用的控制。同时,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还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截至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这将导致医疗保险支出急剧增加,基金支付风险加大。
三、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发展前景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关系到全体国民的健康,必须逐渐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5]目前,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将逐步实现全民医保,建成多层次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体系。(一)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险制度。在新医改的背景下,我国不断健全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继续改革和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探索与整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从筹资方式、补偿机制、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完善,探索建立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同时,全国的机关事业单位也普遍建立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到2020年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未来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将会是多层次、全方位的全民医疗保障系统。(二)实现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管办分离。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从两江试点开始一直都是由政府组织实施,包括制度设计及医疗保险服务等方面。这种管办不分的组织形式导致医疗保险机构的预算软约束,缺乏谈判的动力。医疗保险的组织与提供可以引入市场中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保险机构。早在2001年国家正式提出建立新农合制度以前江阴市政府就将新农合委托给太平洋保险公司经办,而政府仅为商业保险机构支付管理费用。但愿社会医疗保险制度领域的明天管办会全面分离。(三)完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统筹。在统筹层次、衔接机制、异地就医、经办服务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完善,增强社会医疗保险的效果。逐步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统筹层次,实现地(市)级统筹的目标。在衔接机制方面,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种医疗保险制度的衔接机制,以及医疗保险关系的转移接续办法。(四)改革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支付方式。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是影响医疗保险制度效果的重要因素。2017年6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2017]55号)提出实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重点推行按病种付费,开展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试点,完善按人头付费、按床日付费等支付方式。强化医保对医疗行为的监管。完善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将监管重点从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虽然到今天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还没有真正建立起多样性的支付方式,但是它的总体走向是值得肯定的,后期发展也仍将坚持这个方向。总体而言,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遵循了正确的方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虽然面临着一定的困难,但它的前景是光明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早日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红漫.中国城乡统筹医疗保障制度理论与实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152-158.
[2]谭永生,关博.“十三五”时期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J].宏观经济管理,2014(08):17-20.
[3]申曙光.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的理论思考与路径构想[J].学海,2014(01):52-58.
[4]姚胜楠.针对社会医疗保险责任主体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5(12):234.
篇9
关键词:财务报表;新医院会计制度;分析
各医院的财务报表不仅可以反映医院总体运营情况同时还可反映出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分析医院财务报表,能够发现医院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看出医院的经济效益,从而对其进行整改。新医院会计制度中,财务报表呈现的内容更加详细及丰富,新医院会计制度中的分析方法也有了新的改变。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科目更新不及时
原有医院会计制度实施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科目设置不能涵盖医院所有业务,科目体系陈旧,适时调整医院会计制度,完善科目设置和科目体系有利于加强医院会计核算工作,有利于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力度,有利于提升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会计科目更新不及时对准确进行财务核算工作起到了消极的影响,导致财务控制不力,从而误导医院的领导者或决策者,影响医院的整体运营效果[1]。
(二)医院的财务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全新的会计制度也随之出现,其医院的财务报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控制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医院的财务控制体系不够完善,有些医院甚至还未形成财务评价体系,以至于诸多医院的财务核算环节的本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财务管理与财务控制工作,仅仅体现在数据核算上。导致医院运营过程中财务控制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与此同时,部分医院建立了财务控制体系及财务评价制度,但制度的内容并不全面,内容比较松散。而且,诸多医院对财务核算这个工作并不重视,而是将工作重心放到审核及预算上,严重影响了新医院财务控制的质量。
(三)有关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
新兴的医院会计制度建立在旧的会计制度基础上,随着新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对财务报表也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新会计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新会计制度的推行与发展并不那么顺畅,很多财务人员还没能适应新的会计制度,对新的会计制度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新的会计思维还没有形成,综合素质差极易导致做账数据混乱无章、条理不清、逻辑性差,不仅影响了医院的财务控制效果,还可能误导医院领导者的决策方向。
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财务报表分析运用的方法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分析有综合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及对比分析法。下面介绍工作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按照定好的标准,将财务报表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各数据出现的不同之处,并对出现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差异的因素。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例如,分析2017年1月的财务报表过程中,可以将2016年1月、2015年1月甚至更久之前的同月份财务报表找出来与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出当前的医院财务状况,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分析导致报表指标中的数据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因素分析法的操作要求先指定数据中的一项指标,把可能引起该指标发生变化的因素一一罗列出来,并将罗列出来的因素进行结合,分析多项因素中只有一项因素发生变化时,变化因素对财务报表指标造成的影响程度,以此类推,将所有的可变因素轮流替换进行分析,并综合对比,找出对财务报表影响最大的相关因素。因此,因素分析法也称为连锁替换法。例如下图中表示的某医院内科年收入增加情况。使用该方法可知,影响该科室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为单次收费及收治人数,由于单次收费而增加的收入计算法为:85*(110-100)=85万元;由于收治人数而增加的收入计算法为:(85-50)*100=350万元,由此可见,2016年影响该医院内科收入的因素是收治人数的增长。
三、提升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财务报表效率的措施
(一)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推行新的会计制度后,财务人员要适应新的制度,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是提高医院财务控制质量的有效途径,增加财务人员的培训,使其尽快形成新的会计思维,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与内容,并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把新的会计制度运用起来。作为医院的财务人员,更加应该积极主动的对新的会计制度进行深入学习,不断探讨其内涵,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为做好财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医院财务部门应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对医院运营与发展带来的影响,意识到医院财务工作如出现纰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要求,提高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心,保障医院财务报表分析的整体质量。
(二)注重对财务敏感指标的分析及跟踪
医疗行业作为国家的重点行业,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的部分指标敏感性极高。如固定资产折旧率或者药品库存价格等,这些财务敏感指标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反映了各个指标中潜在的危险。对这些财务敏感指标呈现的变化加以分析,可有效监控医院运营中存在的财务危机。同时,医院财务部门还要做到积极搜索与财务敏感指标相对应的财务负债或支出内容,并对其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规避医院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在医院财务部门的推行,对财务报表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财务控制体系还未完善、会计科目的内容还没有及时的更新、财务人员的的综合素质还普遍偏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医院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注重对财务敏感指标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因素分析法及对比分析法等有效的方法提升财务报表分析的整体质量。
作者:邓成良 单位:宣威市第二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张淑倩.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4):147.
[2]李伟.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J].经济师,2016,3(4):251-252.
篇10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市场经济体制;城镇职工
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文化、历史、政治等,制度本身的变迁,也与国企改革有一定的关系。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医疗保险制度从最初的社会保险发展到企业保险,随后又历经了一系列变迁,形成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合的新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但是在人口老龄化与医疗费用激增等问题的影响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变迁过程
第一阶段:1952年至1981年。我国在1951年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其中包括医疗、工伤、养老与生育待遇等内容。1957年我国全面实施《劳动保险条例》,在这一前提下企业职工人数显著增加,并且扩大了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1]。第二阶段,1981年至1998年。到了八十年代,社会中的一些企业与单位逐渐开始控制医疗费用改革,从1985年开始地方政府部门发挥带头作用开展医疗制度改革。以费用控制为基础,利用社会统筹提高制度应用效率。1998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开始全面实施针对城镇职工群体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使医疗制度更加完善。第三阶段,2003年至现在。从2003年开始我国大部分城市都已经实施了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急剧增加,截止到2018年我国参保人数超过13亿,参保覆盖范围达到95%。
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优化建议
(一)健全分级诊疗制度。在全面实施医疗保险制度的前提下,基层医院首诊制度得到重视,其作用在于节约医疗资源与节约医疗成本。为了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我国拟在2020年达到构建完善基层首诊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双向转诊、急慢分诊、上下联动为核心的分级诊疗模式。要想获得更加理想的实施效果,需要加强群众对于基层医务人员的信任度,优化薪资待遇制度,将更多优质资源在基层中予以应用,做好基层医疗设施的建设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二)通过医药分离制度节省成本。通过分析总结发现,一直以来我国医疗体系中,群众最为关注的便是药价与药费支出。住院患者人均药费在总费用中占比超过40%,检查费占比只有10%左右,可见药费支出是群众的压力来源之一[2]。实现全民医保目标,难免会面临一定的道德风险,建议进一步实施医药分离。因为医院同时负责开具处方、销售药品,这就可能会形成“以药养医”的现象,是患者医疗压力的主要来源,并且浪费政府部门的财政补贴。为了规避供方诱致需求,建议发挥医药分离制度优势,降低患者就医方面的压力,期间也可以利用商业保险规避疾病风险,优化社会医疗保险制度。(三)给予财政资源支持。推进全民免费医疗的过程中,会引发医疗资源浪费、收支失衡等问题,由于我国在实现全民免费医疗这一方面与世界平均水平还存在一些差距,医疗资源补给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所以直接加重了群众就诊经济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非常必要,通过财政支持加强卫生设施、医疗资源建设,提高城乡现有医疗资源配置均衡性。另外,建议在原有基础上拓展医保目录,以免出现基金过度支出的现象。因为疾病与就诊人群发病特征存在差异,所以在确定医保目录时,要以保险精算、临床医学实际情况为依据,保证医保目录内容的完善性。
三、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趋势
- 上一篇:大学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 下一篇:新媒体运营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