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文范文
时间:2023-03-27 11:08: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国古诗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人格的道德价值、崇尚节操的民族,这已经深入到民族文化心灵的深处,并且表现在审美意识之中。而松柏在我国又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深厚的“松柏意象”里,世人不仅可以感受到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魂,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并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的审美佳境。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人文精神的积淀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民族精神和感情的载体,也是维系国家统和民族团结的基础。在世界文化中唯有中国传统文化历经数千载,持续至今而未曾中断。而传统文化主要是一种精神文化,这种精神如果从自然界中找一种对应物的话,松柏自然是首选。古人对松柏习惯于并称,“有松哪可独无柏,恰似夷齐弟与兄。”松柏在我国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世人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的悠久渊源和绵长延续的“松柏情结”。
一、高洁人格品性的象征物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松柏独特的自然属性被人格化,被赋予了道德伦理的内涵,从而成为高洁品性和高尚人格的代表。“松柏”四季常青,既顺四时而郁郁葱葱,又挺立于四时之外。人们在与松柏的实际接触中,从松柏之美发现了人性的理想品格,将松柏看作理想的人格形象寄托,于是在言谈中常常用“松柏”来状述人物的品格个性之美,并以此来捕捉人的神韵。
最早以松柏形容人的文章出现于《礼记》中:“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如松柏之有心,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其后,孔子也以自然界的松柏为师,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苟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通过对松柏的礼赞,在松柏的自然属性与儒家的人格特征之间找到了呼应与契合,并借助于松柏使儒家的人格特征得以直观、清晰的表达。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有以松柏来品评人物的记载。魏晋士大夫崇尚清谈,讲究言谈容止,品评标榜,如李元礼是东汉名士,天下楷模,世人称其“谡谡如劲松下风”。和峤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土,有人品评:“森森如千丈松,虽磊柯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嵇康,字叔夜,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日:‘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公日:嵇叔夜之为人也,崖崖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这都是拿松来比喻不群的杰出人物。
在古诗中“以松喻人”的就更多了,最早的当数《郑风·山有扶苏》:“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诗中以山上生长的挺拔的青松来比喻、烘托人世间的好男儿。人们以松象征高洁的人格,不屈的精神,历代均有这种写法。建安七子之一刘桢的《赠从弟》,以不畏风霜的松树为喻,勉励他的从弟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坚贞不屈的操守:“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亦是借松表达人的不同流俗和高风峻节:“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心不改,然后知君子。”这对别人是鼓励、鞭策,于诗人自己,则是明志、抒怀。这位被称为“谪仙人”的诗者,在人生理想始终不能实现的黑暗现实下,将松柏这种人格特征张扬到了极点:“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幽香风远,松寒不改容。孔子《论语·子罕》云:“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对松柏的赞美和歌颂,正是中华民族刚正不阿,面对任何权势和压迫决不低头的伦理传统和高尚品德的具体体现。
二、强烈忧患意识的代言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华夏民族的顽强生命力植根于几千年长期延续而未曾中断的民族文化之中。对优秀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将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诗人正是以松柏形象、松柏精神来象征和暗示民族精神,让这顽强的生命形象来感动读者,并以这种生命所显示出来的理性力量来震撼世人。
松柏的木材纹理直,结构细,有香气,耐腐性强,自古以来多被用作建筑宫殿的良材,称之为“大厦之宏材”“广厦材”“栋梁材”“梁栋材”等。这一用途正切合人们想建功立业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的追求。但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得到统治者的赏识,才可能有实现抱负的机会。李峤《松》:“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孟郊《衰松》:“终是君子材,还思君子识”,这是有着“济世”之志者对统治者的希冀。皮日休《小松》:“一日造明堂,为君当毕命”;张说《遥同蔡起居偃松篇》:“不借流膏助仙鼎,愿将贞干捧名君。”这又是怎样的一份殷殷报国之情!济世之志不得施展,眼见国家、民族乃至人类处于困境,危机重重,有着强烈历史使命感的诗人产生了种种忧虑。这种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滋润着华夏文化的绵延发展,并极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有一首作于元和四年(809)的《涧底松》,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现状深深的忧患意识。《涧底松》一诗的命名及寓意,显然据西晋左思《咏史》之二“郁郁涧底松”而来。他对左思此诗感触颇深,多次为?涧底松”鸣不平。先作《续古诗十首》(其四)铺陈诗意云:“雨露长纤草,山苗高入云。风雪折劲木,涧松摧为薪。风摧此何意,雨长彼何因。百丈涧底死,寸茎山上春。可怜苦节士,感此涕盈巾。”何等沉痛!然而白居易还觉不够尽意,又直用《涧底松》为题,写了这首政治讽刺诗:“有松百尺十大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君不见沈沈海底生珊瑚,历历天上种白榆。”这首《涧底松》意蕴丰富,诗人抓住了涧底松既寒且卑和“老死不逢工度之”的特点,来讽喻和针砭这种不平的现象,具有一定的现实审美意义。而以意象的形式出现于诗文中的例子更举不胜举。“涧底松”已经超脱了文学意象的层面,具有了深厚的文化意义,成为众多文人表达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忧患意识的代言者。
中国古典诗文中结合松柏的实际用途喻之为“栋梁材”的审美意象。古人也有所谓“不爱松色奇,只听松声好”的美誉。世人皆称赞松声为天籁美,松风这一意象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此外,松还常和其他事物一同构成极其孤绝优美的意象。比如“松、竹、梅”为传统所谓之“岁寒三友”。因为诗人认为这三种植物具有共同的品格,松竹绕屋更是古代文人的喜爱之处。松菊也是广大中国人民喜爱的植物。陶渊明《和郭主簿》诗云:“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霜威下盛开的和不凋的青松,正是诗人挺立不屈的性格的象征。“松菊”的意象代表了陶渊明的人品与性格,同时也成为后代作家笔下的又一重要意象。此外,还有“松泉”“松云”“松月”“松鹤”等。这些审美意象不仅人诗,而且也入画。而本是自然界的松柏,文学灌注了生命给它,它便成为终古佳吟。文学作品中的“松柏情节”可以在无数艺术心灵中继续复现,虽复现而不落于陈腐,因为它能够在每个欣赏者的特殊性格与情趣中吸取新鲜的审美生命力。
三、守志不阿节操的寄托者
中国松柏文化发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松柏就是这样的树种!诗人对松柏的欣赏也许是最显著、最有诗意。国人对松柏有着传统的情意,歌以赞之、诗以咏之、文以记之、画以绘之。古往今来,实不知有多少以之命名、以之为题的宏篇妙文和丹青杰作。松柏为文学家的情感和观念所浸润,咏松、赋松已成为历代文人骚客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作为自然之物的松柏,在历代文人的主观感情世界里被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他们运用托物寓意、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使得文学作品中的松柏具有多重的审美意象。古典诗文中的松柏已不再是自然意义上的松柏,而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内容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松柏”经冬不凋,临风不倒,雪不能毁其志,寒不致改其性,依旧保持着自己坚贞的品格,具有守志不阿的节操。赞颂松柏之品性和节操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范云《咏寒松诗》:“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宋之问《题张老松树》:“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张说《代书寄薛四》:“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等。松柏有着坚贞的品格,贞守着自己的节操。所有爱松柏、咏松柏者,都是从松柏身上吸取道德精神的力量,从而自觉地塑造、升华自身的人格与胸怀。:
诗人生命是有限、短暂的,而自然对树木的生命却格外宽容。它们栉风沐雨,阅尽人间风云变化,傲视人间。松柏便是这样的长寿树种,古人称松为“苍颜叟”。面对松柏,人们越发感到生命的短暂。傅玄《诗》云:“世有千年松,人生讵能百”;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云:“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可见,诗人皆仰慕松柏之淡泊、清高和常青。中国文人自古就相信茯苓是一种有长生功效的食品,因为茯苓生于四季长青的松树下,松树油脂据说精炼后服食可“寿考无穷”。松叶按一种摄生术服食,也可以无寒暑饥渴,松脂、柏叶服食具有辟谷延龄的作用,更为道家所推崇,谓之为“上品仙药”,食之长生不老的记载也屡屡可见。松柏除了有延年益寿的作用外,还给人们以淡泊清高颇有隐逸的感觉。松柏仿佛就该是在没有人烟的深山之中,任明月相照,随山风吟和。江淹《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而深谷、长松、隐者也经常是历代画家笔下的素材。另外,古代的隐士还芟松枝为笔管,认为“幽人笔正当如是”,还用松树作琴,名日松雪,妙过于桐。这其实寻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篇2
关键词:课程改革;古典文献学;专题讲座;符号学
从教十年,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认真尝试推进,面对全新的受众与当今社会的实际需求,如何让这一传统学科再度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近两年来,我在原有教学实践基础上又完成了以下几点创新与完善,现总结如下。
1、古典文献学、考据与校勘基本常识的适当引入
古籍流传既久,其间免不了有许多失真之处。李白《将进酒》明代刊本“天生我才必有用”句,清王琦校勘时已发现“天生我才必有开”等异文,敦煌唐人手抄残本则作“天生吾徒有俊才”,如此脍炙人口的名言到底真伪如何分辨,若不了解一些基本校勘常识,往往会有立说不稳的危险。此外,“窗前明月光”的“床”是指井栏还是胡床?贾岛“僧推月下门”的典故是否仅是美丽故事下掩盖的伪诗?崔颢《登黄鹤楼》的千古名作开篇究竟是“昔人已乘黄鹤去”还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凡此种种,足以说明文献考据的功用.在古代文学的课堂上,无论是作者思想探讨、作品美感分析,还是文字结构、内容意旨,都要仰仗精确的校勘。在目前学界日趋浮浅、妄训浪批的现状下,笃实务本的风尚是纠正当今青年学生读古文只求娱乐不求本源的当务之急,就像木匠做工需要锯子、刨刀、斧子等等基本工具一样,要想进入学术殿堂的门庭,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文字、声韵、训诂等功夫缺一不可。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古典文献校勘并非本科生能够接触的学科内容,却又是登堂入室的基石之一。为解决这一悖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已将此板块有机贯注于日常课堂中,通过化艰涩为简易、变古老为今用、寓趣味于实例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考据校勘的基本常识,以便帮助青年学子在古典文学的海洋遨游时,能脚踏一叶扁舟,气定神闲。
2、系列专题讲座式授课的大胆引入
传统古文课堂的讲授方式是将文学史与作品选分离,分人分时段单独进行讲授,这种体系弊端较为明显:单纯以文学史的前后演进为线索,依次讲述历朝历代文学发展现象,原本鲜活的审美艺术会僵死固化在历史的框架中,文学独立的灵性与价值被削弱;仅是逐篇讲授经典作品,又会因缺乏史之逻辑架构支撑,使学生对文学现象无法获得系统性与整体宏观的认知。为克服上述教学体系缺陷,我尝试开发出“系列专题讲座”的方式,将代表作家或经典创作流派糅合成一个个专题,在此专题下,以文学创作者(人)为核心,有机统摄与之相关的各类文学与文化现象(事),使隶属于同一专题下的各个小板块参差互见,彼此补充――即效仿司马迁《史记》打破编年体、国别体等旧有体例,以人为中心,通过人物生平活动来有机统摄历史事件的“纪传体”体例,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以苏轼为例:作为宋代最杰出的文学大师和文化巨匠,苏轼一人横跨诗、词、文、书法、绘画、禅学等多个领域,按照传统的讲法,可能在讲宋诗时提到他,讲宋词时提到他,讲宋文时还会提到他,但多个板块中提到的同一个人,在创作心态与特色成就上实有一脉贯通之处,这就造成了教学精力与时间的浪费,一分为三,也割裂了一个文人的整体性。故而我将与苏轼相关的所有板块都统摄于以他命名的一个大专题之下,这其中有他的爱情与婚姻、他在禅宗文化上的造诣、他的贬谪历程、他清旷豁达、高风绝尘的人格魅力、他才华横溢、机趣幽默的文化修为等内容,通过上述“知人论世”的系统讲述,再水到渠成将其诗、词、文的创作成就有机嵌入生平经历的娓娓讲述中,这样在无形之中,学生已在趣味盎然的氛围中,完整接受了他在文学与文化上的巨大成就,既不乏味又避免了割裂感。经过多次实践,这种教学的成效非常鲜活而成功,以此方式塑造的文人专题,其人其作之特色,学生都乐于接受,且印象深刻。在专题讲座之外,亦保留传统文学课程设置之所长,另有诸如分体文学史(纵向发展线索)等无法并入上述人物专题讲座的内容设置,正如司马迁在纪传体之外,又设“书”、“表”补充介绍政治、文化等专题一般,以求完成对传统文学与文化经纬交错、立体交叉的全面逻辑架构。
3、西方符号学在古诗文鉴赏中的尝试运用
就中国古典诗歌而言,在语义鉴赏研究中的很多问题,光靠传统语言学、古典文论美学等工具已经不够全面,在当今边缘学科、新兴学科大量涌起的时代,大胆借用起源于西方结构主义的符号学,也许更有助于深刻理性地架构起历来讲究“妙处难与君说”的中国古典文学令人信服的新阐释系统。试看,为何杜甫笔下“香稻啄余鹦鹉粒”的语法倒装就是绝妙佳句,而重新组句后“江南又绿春风岸”就让人感觉啼笑皆非?再者,《周易・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阐释,从符号学的角度来审视,正是我们古人凭直觉领会到的文学作品符解符号具有无限衍义作用的特征表述。此外,古典诗论中 “炼字生佳句“、 “以乐景写哀情”之修辞手法,都属于符号学可以解释的范畴。总之,很多在传统课堂上无法用理性逻辑解析透彻,只能凭借直觉领悟、敏锐语感进行审美感知的古典文学鉴赏对象,在符号学的工具运用下,就多了一种有力的辅助理论支撑,故而在当今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有必要适度引入西方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与时俱进的,开创性的尝试革新。
通过以上改革手段,可避免在传统教学法中学生只能极端痛苦地死记硬背一肚子文学史理论又很快抛之脑后、两手空空的尴尬,而是将古典文学血肉丰满的生命力通以有温度的方式化到学生心里,使之成为其离开学校后漫漫人生旅途中的一种素养、一种底蕴,滋养心灵、丰厚人生,从而真正实现这门课程在当今的开设目的。
参考文献:
[1]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2月版
[2]黄永武,《中国诗学・考据篇》,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0月版
篇3
世界文明古国、巍然屹立在东亚大陆的伟大国家中国,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占世界总数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五十六个民族和超过三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建筑艺术就是整体中华文明之树别美丽的一枝。
目录 L1 一砖一瓦皆说法中国建筑的文化特征
建筑的声音
建筑与等级
各朝代建筑与颜色
重自然的建筑风水
建筑背后的数字 L2 建筑中的古道传承重视人与自然的楼阁与塔
陵墓建筑中的儒家内涵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与儒、道、禅思想传承
儒家思想在宗都性建筑中的映射 L3 一宫一城含古韵——特色建筑民族纪念碑:长城
宫城建筑:紫禁城
陵墓建筑明十三陵
皇家园林颐和园
江南私家园林
坛庙珍品:天坛
最古老的石拱桥 L4 建筑小品 吻兽
中国古牌坊
门窗装饰
影壁
门墩(L5)
民间古建筑木雕艺术与茶馆文化的结合 (L5)L6 建筑中的古道传承——各地民居北方四合院
南方天井民居
浙江"十三间头"
南方自由式民居
西北窑洞民居
客家土楼 L7 少数民族建筑维吾尔族建筑艺术
藏传佛教建筑艺术
篇4
关键词:古典诗词;意象;情景;情感
中国古典诗歌中准确的炼字、妙用的技巧、经典的意象、丰富的情感,展示了我国古典文化的风采。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家的观点态度是通过语言这个载体表现出来。语言本身是一个非常宽泛和抽象的概念,具体到创作和阅读,语言最基本的层面应是词汇以及词语相互组合法则(语法)。因此,如果今人在欣赏古典诗歌时以现代汉语知识――词汇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则不失为一种具体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
钱钟书先生在介绍中国诗歌特点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掠影。”“不过,简短的诗歌也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中国诗人就是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无垠””。中国古典诗歌一般篇幅比较短小,其抒发的情感却要复杂而含蓄得多。中国诗人为解决这一创作上的矛盾,在写作中就大量地运用意象。因此,分析意象一直都被认为是欣赏古典诗歌一件法宝。从现代汉语知识看,意象大多都是由名词来承担。因此,抓名词,就能明意象,抓名词,就能悟情感。如“月”之思乡、“柳”之送别、“酒”之解愁、“梧桐”之伤感、“东篱”之隐逸、“杜鹃”之凄凉等等。
但对于大部分一般性的名词及一般化的意象,情感指向却不太明朗,古典诗歌又是如何解决这一矛盾的呢?由诗歌可知,诗人们通常是在这些普通名词前或后加上形容词予以修饰限制活或补充,使这些名词沾染上诗人们的个人主观化色彩,进而使作家情感态度更加清楚,这也正是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因为诗歌的感彩主要是以语言对标签的运用来实现表达的。例如,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光等方面点出名词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家情感。因此,古典诗歌中,名词和形容词是承担抒情任务最多的词性,并且二者常常组合联用。
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元]・ 马致远)
名词“藤”“树”“鸦”“桥”“ 流水”“人家”“道”“风”“马” “夕阳”“断肠人”“天涯”等名词可视为诗歌意象,但这些名词并没有形成典型意象,情感是分散的、不确定的,也是不强烈的。因而,反映出来的意蕴也是不深刻的。但是形容词“枯”“ 老”“ 昏”“小”“ 古”“独”“ 瘦”的出现则使原本毫无生气的景,孤立存在的点,发生了“异变”,组成了一幅颇具深意的“羁旅荒郊图”:藤树老枯,乌鸦思归,马已疲瘦,人已倦极。诗人把十余种平淡无奇的客观景物,巧妙地连缀起来,通过枯、老、昏、古、西,瘦六个形容词,将诗人的无限愁思自然地寓于图景中。此外,“断肠人”在“天涯”是点睛之笔,两个关键性名词的参与进来,使得这时在深秋村野图的画面上,出现了一位漂泊天涯的游子,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凄苦的秋风,信步漫游,愁肠绞断,却不知自己的归宿在何方,透露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恰当地表现了主题,完美地表现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再比如另外一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四首》之一)
在诗中很容易找出名词“黄鹂”“ 翠柳”“白鹭”“ 青天”“ 千秋雪” “万里船”等为意象,由于有部分名词已经成为典型意象,如黄鹂、翠柳显出活泼的气氛,而白鹭、青天则给人以平静、安适的感觉,因此很容易分析出它们本身所涵盖的情感。但其他名词如“雪”“船”等则情感指向不甚明朗,因此在诗歌中不甚容易理解,甚至会造成赏析诗歌的障碍。但是诗人巧妙性地加上修饰性“千秋”“ 万里”等词之后,使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襟何等开阔的诗境则跃然纸上。综看这首绝句,几乎全部是由名词和修饰这些名词的形容词或名词组成。因此,仔细研究它们的词性对把握情感大有裨益。
把握名词形容词和探究其组合方式是欣赏古典诗歌尤其情景交融类诗歌的一种很好方法,但作品中还有一些将这些名词和形容词连接起来的词语在阅读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有动词和副词。如果说名词可以作为意象形象可感,可容纳丰富情感,增强抒情意味,承载文化内涵,是联系作家与读者的一种媒介,因此多为古典诗歌所采用。那么,少数动词、副词等其他词类的巧妙连缀则可对整首诗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一首诗,是由一些诗的意象按照一定的艺术构思组合而成的,而真正能构成鲜明的化美为媚的意象的词,主要是表动态的具象动词。因此动词的提炼也是古诗炼字阅读的主要内容。
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归园田居》陶渊明)
有人认为可将“见”改为“望”,效果如何呢?“望”是有意识的,是刻意的,而“见”是无意识的,是自然的。“望”是写人关照自然,体现人与自然是一种欣赏与被欣赏的关系,人置于自然之外,而“见”字呢?它则体现了人与自然与天地与宇宙融为一体,是一种“天人合一”,强调了一种人与自然的真正和谐,真正体现了陶潜的“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风格与追求。
总之,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精髓,是中国文化长河里的瑰宝。人的情感借由诗词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吊古怀今,社会风貌,自然山水,伤情别离,朝堂政治,皆成了诗词描摹的对象。在赏析诗词时,我们只有超越时空,把握关键,情境结合才能深切感受到古人抒发的感情,勾起的每个人心里的无限诗意。
参考文献:
[1]吕家林 中国古典诗词是生态文明精神的赞歌《贵阳学院学报》2013年 第1期
篇5
彩以及形式等方面,阐述了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中礼制的发展特色及其传统文化内涵的体现。文章进一
步介绍了中国服饰的特点与服饰的变化过程。
关键字:服饰 文化
中国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服饰作为一个民族演进和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既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也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面镜子,承载着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礼制审美和生活习俗等等。服饰,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符号,是人类文明和审美思想的指向标,反映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风貌、人们思想和传统理念。中国素有“衣冠故国”的美誉,早有《易、系辞》记载:“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可见中国服饰文化发展源远流长,并且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
中国完整的服装服饰制度在汉朝确立的。汉代染织工艺、剌绣工艺和金属工艺发展较快,推动了服装装饰的变化。西汉建立时基本上沿用秦朝的服制。东汉时期穿黑色衣服必配紫色丝织的装饰物。祭祀大典上通用的是“长冠服”。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汉文帝当政时比较俭朴,自己穿黑色丝织衣、皮鞋。一般官员要穿禅衣,又名“祗服”。在西汉时期二百年之中,服饰实行“深衣制”,它的特点是象蝉一样的头冠(帽子)、红色的衣服、象田字状的领子、戴玉 、红色的鞋。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缝在一起,做祭服的中衣,要缘黑色边,作为朝服的中衣,需缘红色边,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服饰总称“禅衣”。禅衣是单层的外衣。禅衣里面有中衣、深衣,其形与禅衣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官员在上朝时都要穿黑色禅衣。
汉代朝服的服色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红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
唐朝还流行女子穿"胡服"。"胡服"就是西域人的服装。腰带形式也深受胡服影响。在此以前,人们的腰饰是以金银铜铁,这时候流行系"蹀躞带",带上有金饰,并扣有短而小的小带以作系物之用。这种腰带服用最盛是在唐代,以后延用一直至北宋年代。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中晚唐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
旗袍是从满族古老的服装演变而来的。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清初衣袍式样有几大特点:无领、箭袖、左衽、四开衩、束腰。箭袖,是窄袖口,上加一块半圆形袖头,形似马蹄,又称"马蹄袖"。马蹄袖平日绾起,出猎作战时则放下,覆盖手背,冬季可御寒。四开衩,即袍下摆前后左右,开衩至膝.左衽和束腰,紧身保暖,腰带一束,行猎时,可将干粮,用具装进前襟。男子的长袍多是蓝,灰、青色,女子的旗装多为白色. 满族旗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旗袍外套上坎肩。坎肩有对襟、捻襟、琵琶襟、一字襟等。穿上坎肩骑马驰聘显得十分精干利索。
清世祖入关,迁都北京,旗袍开始在中原流行。清统一中国,也统一全国服饰,男人穿长袍马褂,女人穿旗袍。以后,随着满汉生活的融合,统一,旗袍不仅被汉族妇女吸收,并不断进行革新。特别随着的风云,旗袍迅速在全国普及。
30年代起,旗袍几乎成了中国妇女的标准服装,民间妇女、学生、工人、达官显贵的太太,无不穿着。旗袍甚至成了交际场合和外交活动的礼服。后来,旗袍还传至国外,为他国女子效仿穿着。 至20世纪30年代,满族男女都穿直统式的宽襟大袖长袍。女性旗袍下摆至(骨干)(小腿),有绣花卉纹饰。男性旗袍下摆及踝,无纹饰。40年代后,受国内外新式服饰新潮的冲击,满族男性旗袍已废弃,女性旗袍由宽袖变窄袖,直筒变紧身贴腰,臀部略大,下摆回收,长及踝,逐渐形成今日各色各样讲究色彩装饰和人体线条美的旗袍样式。
之所以汉族妇女喜欢旗袍,主要旗袍的造型与妇女的体态相适合,线条简便,优美大方,所以,有人认为旗袍是中国女人独有的福音,可起到彩云托月的作用。而且,旗袍是老少宜穿,四季相宜,雅俗共赏。 根据季节的变化和穿着者的不同需要、爱好,可长可短,可做单旗袍、夹旗袍;也可做衬绒短袍、丝棉旗袍。并且,随着选料不同,可展现出不同风格。选用小花、素格、细条丝绸制作,可显示出温和、稳重的风韵;选用织锦类衣料制作,可当迎宾、赴宴的华贵眼饰。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向勇;中国服装史研究——浅析“唐朝服饰”[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篇6
【关键词】:股市;信息;经济
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7-0668 (2008)0110055-04
上市公司同债务人、生产商、投保人一样是人,对自身的真实状况有十分准确的了解,而投资者同债权人、消费者、保险公司一样作为委托人,对上述人的真实状况只有不完全信息,因而信息传递阻隔和不对称便客观存在。当然,中国股票市场也具有这同一共性,但是由于中国股票市场产生和发展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之中的这一特性,其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信息传递的阻隔和不对称则表现得更为明显、更加突出,解决问题的困难更大和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其具体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尚不完善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
近年来,中国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公司制改革有一定成效。企业的治理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但从传统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向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过渡中,问题和矛盾也相当突出,集中地体现在以政企不分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股权过度集中于国家股,股权结构不合理,导致对公司的评价目标多元化且存在内部矛盾。
在中国上市公司中,第一大股东占有绝对控股地位(拥有50%以上股权)的占63%,其中89%是国有股东。同时,75%的上市公司存在法人股股东,持股比例最高为39.1%,最低为2.1%,平均为19.8%。在国家股主导的股权结构中,国家股权的代表是政府,其目标是多元化的,既有经济目标,又有政治和社会发展目标。这种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必然影响对公司的管理和控制,如有的地方政府或政府部门行政指派董事长或总经理、对经理人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行政性地控制公司对资本的管理和流动等,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公司对经营利润目标的追求。
2. 股东大会质量不高,部分股东大会流于形式,股东大会尚未成为上市公司最高权力机关。
中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采用内部控制模式,股东大会是现代企业制度运作中的最高决策机构。所有者在股东大会上维护自己的权益,决策者、管理者在股东大会上呈现自己的能力和业绩,接受投资者的检验和考核。然而,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质量却不能令人满意,主要问题在以下几方面:
(1)股东大会的职权难以落实。《公司法》规定股东大会有11项职权,董事会有10项职权,分工十分清楚。然而现实中许多重要事项,如公司资产重组,以公司的资产作抵押、为他人提供担保,公司大额资产的出售、赠与、或捐助,本应由股东大会行使职权,却常常由董事会甚至由董事长来行使职权。有的上市公司股东大会向下授权过大、过多,实际上剥夺了中小股东的决策参与权。
(2)股东的提案权常常受到限制。《公司法》没有规定股东的提案权,《上市公司章程指引》规定持有5%以上股权的股东有提案权。按规定,依法提出的提案应列入股东大会议程,但实际上却无法顺利实行。如果提案与董事会意图有抵触,董事会常以需书面审查为由进行阻挠、拖延。没有列入股东大会议程的提案,根据《章程指引》第60条、61条、54条的规定,提出提案的股东可请求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但实际操作却由于股东十分分散而很难进行。
(3)股东的表决权尚不规范。不规范主要表现在以举手表决方式代替投票方式、关联交易关联方不回避和大量使用通迅表决。因而,中小股东多在二级市场上用脚投票。
(4)股东大会对经营班子隐藏实际经营财务状况和资金使用状况等信息披露不充分没有实际约束力。
3. 董事会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董事的责权受到淡化。
有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在开会之前,先征求大股东、地方政府的意见,按他们的意见来通过决策项目;有的上市公司董事会形同虚设,决策程序缺乏独立性;.董事提名受地方政府支配,经常用于安排分流的机关干部;与国外相比,我国上市公司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配股项目、资产重组和出售等方面的关联交易很多。这些都致使中国《刑法》、《公司法》和《证券法》已明确规定了董事的权利、义务和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没在上市公司乃至整个社会深入人心,因而董事的权责意识相当淡薄。
4. 监事会的功能弱化,缺乏权威。
由于监事的素质偏低,部分监事因缺乏法律、财务等专业知识无法行使职权;监事会的工作条件缺乏;监事难以开展监督工作,对监督重点事项无法依照《公司法》、《章程指引》等有关法规及时行使职权;有的上市公司的董事会、经理班子对监事提出的意见;不是回避就是拖延,监事依法要求聘请中介机构进行监督审计往往难以实施。因此上市公司监事会的权威和功能不是被忽略就是被弱化。
5. 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状况相当普遍。
中国上市公司中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比例高达60%以上,甚至有的上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和总经理都由一人担任。这样的上市公司的决策风险控制令人担忧。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一是《公司法》没有明确规定董事长不得兼任总经理;二是相当多的上市公司是从"厂长(经理)负责制"的国有企业转制而来,历史造就了总经理由董事长兼任的模式。
二、传统观念误区的束缚
1.误区之一:资本短缺引发的资金饥饿症。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预算内投资所形成的有限的资本扶持,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拨改贷"、"投改贷"政策的实施,国家预算内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1981年的28.1%下降到1996年的2.7%,国有企业利息负担进一步加剧,使国有企业资本金短缺这一先天不足进一步酿成重症。对于其它所有制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而言,虽然能把握市场动向灵活经营,然而,由于国家预算内投资、国内贷款、利用外资向国有经济的大幅倾斜,只能在自筹投资和其它投资两方面从国有经济所留的缝隙中取得较小份额资金作为资本。再加上产品结构失调造成的滞销、盲目扩张造成的经营管理混乱以及企业间三角债的长期困扰,企业陷于"高负债--低效益--再提高负债--"的恶性循环中。
在国有银行商业化的大背景和商业银行对信用不佳负债过高企业普遍惜贷的大环境下,长期受短缺经济影响而习惯于利用资金投入维持外延式扩张的企业开始尝到预算约束的强制力,但是,"圈资金、上项目"的惯性思维并没有在处于转轨时期的中国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得到根本扭转。而此时,中国股票市场的产生和发展,使得上市公司不仅拥有发行新股的初次融资能力,而且拥有配股的后续融资能力,并且对于融入的资金还免去了还本付息的义务。从对财政和银行的依赖中走出来的企业,一旦马上进入股票市场,便只将筹集资金视为己任。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包装经营业绩、夸大项目赢利能力、吹嘘企业成长性、忽视经营和市场风险成为了企业获取上市公司资格的重要手段。
在这种资金饥饿症的困扰下,信息传递的阻隔和不对称就有了产生和发展的土壤和氛围。
2. 误区之二:片面追求资产和规模膨胀以期待政府无穷无尽的支持。
从过去的国有企业到现在的上市公司,都在不断为争取财政拨款、银行贷款、新股发行、配股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部门"跑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引入资金,追求资产和规模的外延膨胀;或者通过企业购并、资产重组的方法,以尽可能低的投资来最大限度地增加资产数量,其目的是为了实现资产的所谓"低成本扩张"。
而实际上,企业对所拿到的项目,仅仅看到可行性报告上描绘的商业价值和经营前景,而忽略了技术力量薄弱、经营管理不适应、营销网络不健全、市场变化和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替代而带来的市场和经营风险;对所进行的"低成本扩张",仅仅看到在资产交易环节中付出的直接代价,而忽略了对购并和重组的目标企业所必须进行的技术开发、项目投资、设备更新、经营管理、产品调整、市场开拓、人员培训及处理各种复杂事务方面所付出的代价。无论企业是否对此有所意识或是否具备膨胀能力,都会不顾一切、一窝蜂地将"蛋糕做大"和铸造中国企业界的"航空母舰",其最为本质和内在的动机又何在呢?
所有这些,其最终目的都是谋求获取无穷无尽的政府支持。在经济转轨时期,非国有企业确实取得了长足发展,同时国有企业由于主客观因素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境,一旦将国有企业与社会制度、国家与安全相联系,搞活、重整、扶持国有企业便成了各级政府的重要政治任务,停息挂帐、股票发行额度分配、债券发行审批、组建企业集团、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抓大放小、债转股等等,无一不是向大中型国有企业倾斜。在这种示范效应下,片面追求资产和规模的膨胀便不难理解。
然而,在市场经济及其原则逐步确立,政府职能逐步改变,政企进一步分开的大趋势下,政府的支持绝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不可耗竭的资源,因此,以谋求政府支持为目的而不面向严格预算约束的资产膨胀将使企业无法在市场的汹涌波涛中立于最后成功之地,而它给市场带来的另一负面影响便是信息的不对称甚至是非公平关联交易和弄虚作假造成的信息扭曲。
3.误区之三:借助多元化经营以规避市场风险。
当中国经济进入20世纪90年代,多元化经营在各类企业之中形成一股浪潮,工业、商贸、旅游、建筑、公用事业、房地产相互渗透,很多企业在营业执照上所列的经营范围都涉及几个乃至十几个产业,一种产业同构之势在悄然蔓延。金融业也弥漫着交叉和混合经营之势,尤其是商业银行大办信托和证券,并深深涉足耗资巨大的房地产业和风险极大的金融、商品期货等衍生产品市场。上市公司更是凭借强大的融资能力,随意改变募集资金使用用途,弱化主营业务地位,降低企业的"透明度"。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分散风险、把握盈利机会、提高资本运作效率、调整产业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和组织结构等。
但是,多元化经营意味着企业经营向从未涉足的领域展开,而经营任何产业都需要专门的技术、管理、业务知识及其他条件,绝大多数企业并无这些准备,由于或者项目无法竣工。或者项目建成后难以运转,或者产品因市场饱和而难销,或者缺乏专业管理能力,或者后续融资困难和财务成本上升等等极易造成投资失败和企业亏损,最终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
同时,除铁路、邮电等垄断和特殊行业外,中国的单个企业即便将全部资产投入一项主营业务运作,其专业化生产经营规模也远未达到能够在国内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的程度,如将国际市场作为参照系,则经营规模就更显得过小。这不仅不利于规模经济的有效形成和市场竞争力的增强,而且使本来就不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更趋恶化。
在多元化经营误区的误导下,可行性报告满天飞,五花八门的项目令上市公司目不暇接,投资者看到的只是公司欲上项目强赢利能力和高成长性的预测,无法确知项目上马后面临失败的困境和给企业整体经营带来的严重后果,至于市场发生变化和经营管理班子决策重心的转移而使资金的投向转到新的项目上更让投资者摸不到头脑,这就是典型的信息不对称,它所带来的是企业投资决策的过于轻率、对募集资金使用用途的随意改变、对经营业绩的事前预测与事后实际状况的强烈反差等非正常情况在中国股票市场的过于频繁发生。
三、欠缺完备的会计法规体系
1. 会计作假十分普遍
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已成为中国企业界的社会公害,对国家经济秩序构成严重威胁。以下是部分调查结果,其状况之普遍和恶劣已到十分严重的地步。
财政部对全国110户酿酒企业的会计状况进行抽查,结果有102户企业的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收入、费用不实的金额共计近25亿元,导致虚假利润13.88亿元;其中企业会计报表利润与检查组核实利润金额相差一倍以上的达41户!
上海对22家市管企业及202家子公司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审计前这些企业财务会计报表显示的利润总额达26.45亿元,审计查出114家企业虚增利润22.69亿元,65家企业虚减利润4.93亿元,相抵后共计虚增利润17.76亿元,实际利润仅有8.69亿元,还不到"报表利润"的三分之一!
深圳有关部门调查发现,全市1.2万家登记造册的公司中,仅有不到6000家是经过法定会计师事务所验资的,一多半公司的注册资金是假的!抽查了201份企业验资报告,结果130份是假的,其中98份纯属伪造1。
在这种环境下,上市公司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证监会成立7年来对上市公司所作的处罚,半数以上是因为做假帐。从1996年的"渤海事件",1997年的"琼民源事件",1998年的"东北药事件"、"红光事件",到1999年的"蓝田事件"、"闽福发事件",可见上市公司会计作假正在受到市场关注。
2. 中国会计法规体系建设的缺陷
(1)尚未建立一整套以《会计法》为最高准绳,以企业会计准则为核心,以行业财会制度为基础,以企业财会办法为具体操作的会计法规体系。
我国现行的《会计法》是1985年颁布实施的。到1993年12月作了第一次修改,主要是将实施范围由国有单位扩大到全社会所有单位等适应性修改,仍然没有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属于算帐报帐型的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然而,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企业经营已从产品生产向市场营销和资本营运迈进,其中所涉及的领域已大大超出传统的企业会计核算模式,企业做帐方式的不规范和混乱就成为必然现象,为会计作假行为提供了客观条件。
从1998年5月到1999年第四季度中国财政部和国务院法制办开始研究修订《会计法》。在认真总结了《会计法》施行以来,特别是1992年改革会计制度以来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参考了国外规范会计行为的立法经验和通行做法,并广泛征求了包括中国证监会在内的中央有关部门和一些地方、企业(相当部分是上市公司)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意见,还专门聘请了世界最权威的五大会计师行之一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咨询意见,同时也听取了香港特别行政区知名专家的修改意见。在此期间,前后修改达23稿,由现行《会计法》的六章三十条扩展到七章四十五条,其中增加二十四条,删除八条,修改十六条,基本未动的仅六条。修订的内容涉及了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主要是补充、完善了会计核算和会计记帐的基本制度和规则,强化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负责的责任制,增强了会计人员的资格管理,强化对会计活动的制约和监督,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这无疑是建设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会计法规体系的决定性步骤,但是考虑到中国处于转轨时期的具体情况及广大企业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的素质、习惯势力和适应能力,加上与之配套的新的政策措施的滞后性,可以预计,从新的《会计法》审议通过、颁布实施到全面贯彻执行直至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会计核算模式的全面建立还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2)与中国经济的转轨特征相适应,中国会计正处于从统一的行业会计制度转向建立统一会计准则的过渡时期。
1992年底,中国财政部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并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施行,其最大成就是使国际通用的会计报表体系在中国开始被广泛采用。然而,《企业会计准则》只是企业基本的会计准则,只对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和会计要素的规则作了规定,至于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的具体规则都没有体现,而是在不同的行业会计制度中加以规定的,因此,超越不同行业界限、统一而具体的企业会计准则亟待健全。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现已的国际会计准则达30项左右,包括:会计政策的说明、历史成本制度下存货的估价与列报、折旧会计、财务报表应提供的资料、现金流量表、非常项目、前期项目和会计政策的变更、研究和开发活动的会计、或有事项和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事项、施工合同会计、所得税会计、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列报、按分部编报财务资料、反映价格变动影响的资料、固定资产会计、租赁会计、收入的确认、雇主财务报表中退休金会计、政府补助会计和政府援助的说明、外币汇率变动影响的会计、借款费用的资本化、关于关联交易的说明、投资会计、退休金计划的会计和报告、合并财务报表和对子公司投资的会计、对联营企业投资的会计、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财务报告、分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应提供的资料、合营中权益的财务报告等。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要么以国际会计准则作为唯一可以遵循的会计规范,要么国内所制定的会计准则同国际会计准则基本一致,只有少数例外。而中国截至1999年10月底,财政部门正式颁布了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9个具体会计准则,仅涉及对外投资、现金流量表、债务重整、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变更、期后事项、非货币交易、关联交易、收入确认、建造合同等方面,这与发达国家基本上已经形成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相比,差距很大。
(3)会计准则在实践中的反馈、对应会计政策的配套和执行中的社会监督的严重滞后则表现得更加明显。
中国与国际接轨的9个新会计准则均在20世纪末最后二、三年颁布实施,而其中除了现金流量表、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3个准则在全部企业中实施外,其余6项准则都是仅在上市公司中执行的,因此会计准则在实践中的反馈刚刚开始,而且仅仅局限于股票市场。
对于新制定的会计准则,还缺乏与之对应的会计政策的配套推行。目前企业计提坏帐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四项准备金依然存在较多的人为因素和企业的随意行为。通过改变折旧方式、变更投资权益核算方法、改变存货计价方法、改变递延收益摊销方法等等违反会计原则却"合法而公开"的方法"包装"利润的现象也大量存在,而且某些上市公司显然极不情愿对自发性会计变更作自愿充分披露。要么只是轻描淡写地注明"会计变更对本期利润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要么只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简单说明本期利润下降或亏损系执行新会计制度所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对配套会计政策的执行不力。
会计监督长期以来一直十分薄弱。按照中国现行《会计法》以及会计监督的惯例,对企业会计工作实施监督主要靠企业内和主管部门内会计的内部监督,没有使会计监督社会化。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样的监督机制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建立一个层层负责、相互制约的社会化会计监督体系十分必要,它要求设立由会计人员、单位负责人、社会中介组织和政府有关部门在会计监督中各负其责的4道防线,确保关于企业经营活动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四、股份分割造成的不合理的股权结构
中国股票市场没有典型市场经济国家那样的优先股和普通股之分,所发行的全部股份都是普通股,而这些普通股又划分为不上市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上市流通的A股、境内外资股(B股)三大类。
其中只有上市流通的A股由于采用公开募集方式发行并在集中统一公开的市场上自由流通属于比较规范的普通股,然而不能上市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比重超过60%,截至1999年9月,在近1000家上市公司中,仅有5家公司的股本是全部流通的,甚至仍有不少公司(初步统计有广电股份、申能股份、电器股份、轻工机械、大江股份、良华实业、国嘉实业、南洋实业、东方明珠、交运股份、凌桥股份、华联商厦、深大通等)由于国有股和法人股比重过大使其股本结构尚未达到《公司法》的要求(上市公司发行的社会公众股需占公司总股本的25%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4亿的,为15%以上)。正是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普通股性质、过大的比重、与A股市场的分隔,频繁发生的关联交易时常损害A股投资者的利益。
境内外资股(B股)是中国利用外资又避免资本市场直接马上对外开放的一项措施,它虽然可流通,但是,由于其与中国股票市场的主流--A股市场的分隔,市场行情的揭示及上市公司在海外媒体的信息披露和宣传便很不充分,通过私募方式而成为投资主体的海外机构投资者无法及时、充分、完整地了解市场和公司状况,只能成为被动的长期投资者,B股二级市场上已经萎缩的交易量还主要是由"非法"或"违规"进入市场的内地投资者所为。另外,B股流通股比例大多在25-40%之间,发起人占据绝对控制地位。较有实力的B股投资者无法通过收购股权、影响公司决策来改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大股东也无法通过市场来变现获利;多数小股东因自身作为投资者的合法地位尚未确立,即使向上市公司提出意见也难以理直气壮。所以,低透明度、低效率、低流通性、高成本及上市公司的效益低和筹资难成为B股市场的显著特点。
篇7
与此恰恰相反的是,新韵的韵部划分又似乎变化太快了。从1941年至今也就73年时间,新韵叠出,有十三韵、十四韵、十七韵、十八韵、十九韵、二十韵等6种之多。不独让今天诗歌的创作者无从所适,也给《平水韵》的坚守者留下了种种诘难的口实。这仿佛是建成了一座新诗韵的城堡,却来了好几波各具特色的装修队。有的要按古典式样装修,有的却崇尚简约风格,还有的要按田园风情作业,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道理,真是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于是乎,各路人马“在城堡前混战起来,各露奇招,互相残杀,人仰马翻”,“待尘埃落定后,众英雄(雌)不禁大惊失色,文本城堡竟然屹立无恙,理论破而城堡在”(李欧梵《世纪末的反思》)。
笔者当然不想成为这种装修队中的一员。笔者以为,要使当代诗韵城堡与古典诗韵城堡鼎足而立,首先就应根据当代时音树立起韵部划分的标准。这就像要评判一种行为是否违法,得先有法律的标准一样,只有建立起标准并且在同一个标准之下,才能分清什么样的分韵合理,什么样的分韵牵强。只有精确地分出各个韵部,才能够使编出的新韵书能够真实正确地反映当代时音的声韵面貌,才能对诗作者具有正确使用声韵的指导作用。
因此,笔者首先需要确定,什么叫“韵部”?曹述敬主编的《音韵学辞典》给出的定义是:“韵部,是指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组成的音韵单位”;许嘉璐主编的《传统语言学词典》也是如此定义。笔者以为,这是目前最为科学的定义。在汉语音韵学的上古时期、中古时期和近代时期,都无法作出这种定义。缘于此,笔者就以《音韵学辞典》给出的韵部定义作为韵部划分的标准。
此外,2000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立法形式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众所周知,普通话中没有入声且不带方言,而《汉语拼音方案》“实行音素化的拼音方法,能够拼写普通话里所有的音节”(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汉语拼音50年》)。这实际上已远远了超出《切韵》、《广韵》所能覆盖的汉字范围。不独如此,《汉语拼音方案》在1982年取得国际标准化资格,成为全球不同肤色、不同人种识读汉字的入门匙。《汉语拼音方案》对汉字的注音具有唯一性和精确性,这是以往的时代所不具备的历史条件。所以,国家以立法形式所作的这种规定,无疑就为韵部划分标准的实施提供了最坚实的根据。表1是《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
说明:在《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后,原附有6条注释,笔者考虑到文章的篇幅将之省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从许多字典或词典的附录中查找到。
为了方便比较,笔者对《汉语拼音方案》进行了一些调整,将现存几种新韵书所分出的韵部集中在如下一张表格内。见表2《几种新韵书韵辙分部对照表》。
说明:1.为了方便比较,对各韵书的韵目做了较为一致的调整。2.《汉语拼音方案》第一横行是可以和辙的韵母;3.《汉语拼音方案》第一竖行的韵母是各辙押韵合辙的十八个部分(十八韵);4.对《汉语拼音方案》韵母位置做了适当调整,加上了ê、i、er三个韵母。
这张表告诉我们现存新韵书的分韵有以下几个不同的事实:
1.以十三辙为基础,将“五支齐” 辙分为“支、齐”两韵,就成为《中华新韵》十四韵;将“五支齐” 辙为“支、儿、鱼、齐”四韵、将“二波歌” 辙分成“波、歌”两韵、将“十三庚东” 辙分为“庚、东”两韵,就成为《中华新韵》十八韵。
2.以十八韵为基础,将“六支”韵和“七齐”韵并为一韵,就得到十七韵;将“十五痕”韵分成“真、侵”两韵、将“十七庚”韵分成“庚、青”两韵,就得到二十韵。
3.以二十韵为基础,将“九儿”韵并入“三歌”韵,就得到十九韵。
由此观之,诸家新韵书的编著者对十三辙的“二波歌”韵、“ 五支齐”韵、“ 十一痕勤”韵、“ 十三庚东”韵四韵的分合有歧义,于是造成了诸家韵书韵部划分多寡不同的局面。这实际上是一件令人尴尬的事实。
篇8
中国式孤独之一:农民工。
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我们几乎可以瞥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把背影献给了城市,把肌肤献给了阳光,把汗水献给了每一座高楼大厦。他们吊着绳索,举着锤子,开着无伤大雅的玩笑,满足于小小的快乐之中,但另一方面,他们干的事是“牛马之差”,却领着一份不像样的工资,每天早上啃着硬馒头,就着咸菜,有时,端着一碗隔夜的剩米饭,面对着自己建成却无法拥有的大厦,孤独的吃下去。
中国式孤独之二:白领。
白领也许是大家心中理想的一个位置。他们衣着光鲜,保持着微笑,从人群之中穿过。但是他们普遍面临着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没有一个完美的家庭,就像蝼蚁一样终日忙忙碌碌,没有时间顾忌老人、孩子。这难道是逼迫孩子早日成才的吗!?所以说,是人都会有难言之隐,白领也是“孤独”的。
中国式孤独之三:学生。
据说,初中生是学生之中最郁闷的,他们处于青春的夹缝里,却还被隔离在成人的无奈,内心狂热,带有小大人的世俗,当非主流成为主流时,这群寂寞的孩子,是否能按耐住自己呢?
……
篇9
关键词:山水诗 精神世界
“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文人骚客无不醉心于大自然的奇景美物中。在素称“诗歌国度”的中国,以描摹自然山水为主体,展示自然风光本来,表现物我相融的人文景观的山水诗,更以其独特的韵味与魅力,傲然开放在文化艺术之苑中。而那些折射在山水诗中的文人们的内心独白与精神追求,也随着他们的作品,一起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真正的文学来源于社会生活和人生苦难,也来源于作家的心灵和情感。透过山水诗,我们可以窥见诗人那远比山水世界更为广邈深邃的内心世界。
一.仕不遇
“仕不遇”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一种普遍而且绝对的现象,几乎无一人幸免。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中就反复咏叹:“怀朕情而不发兮,余焉能忍与此终古!”“文人多数奇,诗人尤命薄”,生动地概括了古代文人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共同命运。
“治国平天下”是文人们的最高追求,然这一追求是有前提有条件的。只有实现“仕”之愿望后才能得到。可是,现实是残酷的,封建君主专制所需要的不过是驯吏顺民;才愈高愈遭恶,志愈大愈多灾。历代怀才不遇,忠而被谤的悲剧层出不穷。愿望与追求因同现实的矛盾幻灭了,诗人的苦闷由此而生。特别是象陶渊明、李白、杜甫、辛弃疾等这样对自身期望极高,理想抱负极为坚定之人,其满腔热忱与满心的理想与现实矛盾之重,失望之大,在诗中更表现出沉重的悲哀与感伤。
民族的自觉性和封建专制的强制性,决定了每一个古代文人之于国家、民族、政权的伤痕累累的赤子之心。诗人在作品中,将个人情感同社会现实紧紧相连,无论外敌入侵,或是政权更迭,还是才不得用,诗人们在黯然神伤、怨叹现实不公之时,却从未忘弃过家国。文人们对于个人命运的多舛,对于社会现实的残酷,其哀不幸、怒不争的怨恨,皆来自于对国家和民族的执着。被尊奉为“诗仙”的李白与“诗圣”杜甫,便是在这样的执着中,过着悲怨的一生的。在他们的诗中,无不洋溢着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对权贵的愤慨与蔑视,对祖国命运的关注与忧虑。在诗中,文人们或拍案而起,或音噎低唱,或捶胸自问,或茫然四顾……在包容万物的山水中,诗人们毫不吝啬地袒露了自己的赤子真心,即便世事再艰辛,仕途再困顿,身心再孤苦,他们也不忘为给自己留下遍体伤痕的国家祈福。从体味痛苦,到超越痛苦,字字句句无不吟成啼血杜鹃。
二.精神世界
在封建社会里,大多数士才得不到任用,或是得用却不能施才,于是,芸芸儒生便尊奉孔圣人的教诲,过起了隐逸生活。陶渊明的“归田”,是在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然而,尽管陶渊明努力使自己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乐趣,有时甚至企图以醉酒忘世,“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却都不能完全消除他壮志未遂的苦闷。“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孟浩然也是在山水中游放其羡鱼之情的。
衍生于道教的道家竭力主张遗世隐逸,在清净无为中顺应自然,对尘事抱逍遥超然的态度。“道”无所不在的老、庄思想不仅指点给人们一条实现精神自由的道路,也为世人无拘无束的想象思维提供了无限的活动空间。那些厌倦了世事纷扰与黑暗,向往山水田园宁静奇妙的诗人们,便在这种思想中,远离人间烟火,于灵山秀水中寻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达到与天地万物浑一、“物我两忘”之境。且看李白在《夏日山中》的样子:懒摇白羽扇,青山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好一个无丝无挂、逍遥自在!在道家理想中的黄金时代,人无伤害万物之心,与禽兽自然相处,这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状态令李白向往。在《夏日山中》,我们可以见证李白远离尘世羁绊,忘却心灵苦恼,与自然和谐为一的真诚。
篇10
关键词:图腾;狼图腾;龙图腾;各地图腾崇拜
一、什么是图腾
图腾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原始人迷信某种动物或自然物同氏族有血缘关系,因而用来做本氏族的徽号或标志。如今图腾又成了现代人的装饰,代表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图腾文化。图腾的第二个意思是“标志”。它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互相区别的职能。
二、龙图腾——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久以来,提到中国的图腾,浮现在大家面前的便是一条腾云驾雾、气势磅礴的金龙。龙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这也体现了华夏民族绝对优于其他民族,龙是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龙是从蛇演变过来的,传说中龙的形象是:蛇身为主体,接受了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鬛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
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涉及龙的内容,几乎随处可见。《周易》中的乾卦,是开篇第一卦,其卦文均以龙为象征:“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或跃在渊,无咎”;“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亢龙,有悔”;“见群龙无首,吉”。龙是中国先人们的崇拜物,是图腾。中国历代君王,皇袍上都以龙为帝王标志。皇帝是龙的化身,因此把皇帝称为真龙天子,秦始皇被称作“祖龙”。龙就是一种权利、力量、智慧的综合体。
三、狼图腾——游牧民族的象征
狼图腾崇拜现象几乎为生息在北方草原上的先民所共有,说明在那蛮荒的北方草原,狼对于原始人群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野兽,于是人们由恐惧而敬奉,把它们视为自己的亲属和同类,这就是狼图腾崇拜的萌生。
据波斯史学家拉西德·阿德丁《史料》记载,距成吉思汗前两千年许,蒙古部落在一场战争中仅剩娜古斯·戈岩名氏两人,他们居家来到额尔古纳河南岸的深山居住。400年之后,又迁移到今蒙古敖嫩河、克鲁伦河、套勒河三角地区。他们的后代布尔贴·川(苍狼)、华玛日勒(白鹿)过河来到大草原上生活。布尔贴·川(苍狼)是成吉思汗的祖先。到后来苍狼成了蒙古族的图腾,因为狼面对强者从不退缩、毫不心惧、有着坚韧的毅力、冲天的斗志。也正如此,蒙古民族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征服了欧亚大陆,成立了自古以来版图最大的国家——大蒙古帝国。
四、其他图腾崇拜
图腾崇拜是人类在原始社会最早的一种宗教信仰现象。人类先民相信每个民族都与某些动物、植物或无生物有着亲属或其他特殊关系,此物即为该民族的图腾。因此,不同的环境地域、不同的民族风俗,也会产生不同的崇拜。同时也造就了中国图腾的丰富多样的种类和内涵。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除了大家比较熟知的龙和狼,凤、蛇、鹿、鸟类、鱼类、虎、麒麟等动物都曾作为图腾崇拜物。
五、图腾与现代艺术
图腾演变到今天,对现代生活艺术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图腾在平面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先祖,在平面设计中占据一块不可替代的地位。而现代平面设计在图腾的影响下,在历史潮流中吸取了各种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各种风格的设计。最巧妙的要数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徽”,即神人兽面像,其最上端为一弓形冠,冠下为一倒梯形人脸,冠顶饰放射状羽毛纹,兽面眉脊与鼻下为血盆大口,人的腿呈盘膝状置于兽嘴下,兽耳同是人臂,人足同是兽须,人面与兽面又是人体与兽头的搭配,浑然一体而不可分割,是共用远古图徽的绝妙实例。
参考文献:
[1] 姜戎.狼图腾[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4.
[2] 何兴亮.图腾与中国文化[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