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2 11:33: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方案

篇1

      2021年4月份为第33个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月,为进一步做好教育系统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工作,在全县学校营造爱国卫生运动实施的社会氛围,根据市县爱卫办部署,结合全县教育实际,制定2021年全县学校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文明健康、绿色环保

二、活动目的

本次宣传活动按照面向学生、面向家长、面向社会原则进行广泛宣传,各级各类学校通过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提高爱国卫生运动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认知度,使广大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爱国卫生运动的内涵、形式、特点和成效,增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活动内容

各级各类学校以“四个一”为重点,精心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月系列活动。

(一)开展一次“文明健康始于心”科普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大爱国卫生运动宣传月活动主题的宣传力度,在广大师生和家长中广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可以利用宣传栏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宣传视频、电子显示屏流动播放宣传标语和发动教职工利用家长群、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广泛转载爱国卫生运动相关政策开展宣传科普,为推动全社会形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营造浓郁氛围。

(二)策划一次“低碳环保践于行”实践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三爱三节”活动,以“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健康乐跑”等主题,组织学校师生开展一次实践活动,让师生通过亲身体验式活动,传播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理念,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人人动手、人人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良好氛围。

(三)组织一次“绿色校园齐守护”共建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广泛动员师生,组织一次校园及周边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针对校园环境卫生的薄弱环节查漏洞、补短板,及时整改。要培育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绿色校园,合理设置绿化用地,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大力开展绿色生态环境教育进校园活动,利用宣传栏、墙纸壁画等开展绿色生态环境教育,让绿色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在校园随处可见。

(四)开展一批“市级绿色学校”创建行动。积极开展以“绿色课程、绿色管理、绿色生活、绿色校园”为主题的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全县各高中阶段学校、初级中学(九年一贯)、中心小学要对照绿色学校创建指标,在本年度内率先启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详细情况另发具体要求)。

四、活动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类学校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制定学校实施方案,确定专人负责,明确时间节点要求,推进活动深入开展。

(二)提高宣传效果。各学校要结合实际,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营造浓郁的宣传氛围。请各校自行下载附件中的宣传海报和宣传手册。

(三)做好材料报送。各学校要规范收集整理活动资料,以县直属学校、中心学校为单位,于5月6日前将宣传月活动方案、宣传月活动图片及总结以电子版形式打包发送到邮箱825737634@qq.com.联系电话:6080121.

篇2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 生态城区 绿色规划 绿色建设 运营管理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4.06.00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但是,快速城镇化却带来了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新城市建设必须以人口密度、产出强度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科学合理编制规划,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建设标准过度超前;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保障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1]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绿色生态城市概念辨析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

资源环境承载力(Resource Environmental Bear Capacity),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在维持区域资源结构符合持续发展需要区域环境功能仍具有维持其稳态效应能力的条件下,区域资源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包含了资源、环境要素的综合承载力概念。

任何一个系统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同样,一个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也是有限的。超过这个承载力,将会导致一系列的“城市病”。所谓的“城市病”是指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交通拥堵、资源紧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社会问题。“城市病”的出现拉响了资源环境承载力风险预警。[2]

(二)绿色生态城市

绿色生态城市是指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中,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总量提高效率。总之,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秉承“以承载力定发展、以承载力促发展”的理念,根据城市自身资源环境承载力来确定城市建设规模,求特色而不贪大,求宜居而不盲目扩张。

2013年,国家住建部在《“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市发展规划》文件中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推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以及实施100个绿色生态城市示范建设的具体目标。随后,各地方省市纷纷出台地方绿色行动方案来指导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国家和地方省市的行动证明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城市病”。

二、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绿色生态城市建设策略

增强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须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管理策略,如建立科学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决策机制、补偿机制、优化机制、合作机制和评估制度,从政策管理方面来提高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另一方面是实施技术,本文以绿色生态城市创建为抓手,以提高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为目标,重点阐述城市在绿色规划、绿色建设和运营管理三个阶段需要的绿色生态技术策略。[3,4]

(一)增强资源承载力的管理策略

1.构建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科学决策机制

制定土地、水、能源、生态环境以及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条例;明确资源环境保护开发的法律责任边界,制定科学决策程序;完善科学决策组织机制,建立地方资源环境决策委员会制度;建立专家智囊团队,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

2.建立资源环境平衡补偿机制

创新土地管理模式。推动低效存量土地功能更新与置换,建立可建设用地指标的空间交易制度;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通过税费调整等调控手段,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生态受益区向生态保护区提供经济补偿的方法;建立环境权益交易中心,环境治理项目可采用“招挂拍”方式对外开放。

3.统筹规划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利用

优化资源承载力内部结构和优化产业结构,破解资源环境瓶颈;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创新,使产业结构向科技化、信息化转变;推广资源重复使用与再生,加大对节能降耗、能源替代等新技术的研发、投资、补助和贷款支持力度;统筹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资源环境开发利用规划,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

4.开展资源环境保护开发利用的区域合作机制

在承载力上开启大循环思路,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为原则,构建区域发展分工协作、利益协调机制;开展环境保护的区域合作机制,成立区域环境保护治理各部门间的联席会议;完善区域合作的生态补偿机制,推动区域协作环境保护与治理常态化、固定化。[5]

5.建立资源环境治理水平与效率成效评估制度

对资源环境治理水平与效率进行考核。政府部门列入资源环保社会征信体系考量范围,将提升资源承载力目标列入领导实绩考核中,建立资源承载力风险评估制度,推动评价指标体系标准化,形成承载力预警系统。

(二)增加承载力的绿色生态城市创建策略

资源条件既是生态城市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开发利用创新生态技术,可为绿色生态的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如图1所示。

1.生态规划

一部好规划可以改善和提高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增加城市竞争的资本,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要强调规划之前的协同性,确保可操作性,真正成为城市建设的纲领和依据。

绿色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实施的核心与基础,主要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

(1)项目定位策划:生态城市定位是整个生态城市建设迈出的第一步,一个具备现实可操作性和饱满想象力的城市定位,将决定该生态城市建成的水平,也是其对外宣传的特色口号。生态城市定位必须立足于城市的资源、环境、人文以及发展定位等因素。

(2)指标体系构建: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体系是度量、描述、判定、评价和预测本区可持续发展状况的有效工具,调研国内外低碳建设案例、评价标准及国内低碳生态政策,综合参考区域绿色生态相关政策、气候特征,以及项目的上位规划,通过借鉴、对比、优化等研究分析工作,构建既突出项目特点、又满足国家绿色生态建设要求的绿色生态指标体系,用以指导和控制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和管理,保障区域的低碳、生态、可持续发展(如图2所示)。

(3)绿色生态规划:在生态规划理念的指引下,以绿色生态指标体系为目标,基于对商务规划的绿色生态分析,编制包括绿色建筑、绿色交通、低碳能源、水资源综合利用、固废处置、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专项规划,指导和保证项目绿色生态建设指标在规划阶段的分解落实。

2.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阶段为实施操作层面的内容,将规划阶段工作内容落实到实际的开发建设中。主要包括通过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南、建设导则和其他相关技术文件要求,以支撑建设单位对生态建设要求的落实,保证项目的落地与实施。同时希望能够形成具有示范作用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

(1)建设管控:建设管控是绿色生态城市能够建成实施的重要保障。该部分工作主要由三方完成,承担建设的二级开发企业负责设计、施工建设等事项,第三方监管机构则对其技术指标进行审查,再由政府职能部门对各阶段的审查进行批复,最终保证各项建设工作有序、保质、安全的完成。管控模式如图3所示。

(2)生态建设导则:针对绿色生态指标的不同落实主体,将建设技术导则分为绿色城市建设导则与绿色建筑建设导则,分别对一级开发企业和二级开发企业的绿色开发在技术层面进行指导,以指标体系为建设目标,针对指标内容分别从标准条文、条文说明及实施要点等内容展开描述,确保指标的技术可行。

(3)绿色生态技术支持:根据项目特点、所处自然资源及气候条件、开发主体的经济实力、市政设施和当地政策等,梳理出适宜生态城市的技术措施,为最终建成绿色生态城市提供技术支撑。

3.运营维护

运营维护阶段是生态城市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包括生态城市运营和生态城市维护两部分。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发挥园区的技术优势,探索建立专业化的运行管理服务机构,搭建实时在线的信息监管系统平台以对园区生态进行监控。

三、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案例分析

后世博园区是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地,是上海“十二五”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拥有丰富的物质和文化底蕴,在发展绿色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上有很好的自然人文条件。规划用地为5.28平方公里,建筑总开发量约为660万平方米,其中新建建筑面积约为540万平方米。项目前期工作已对园区市政能源供给量、交通现状、环境现状等资源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且考察了全区内可再生能源潜力,以对园区内资源承载力有定量的结论,为接下来的生态规划工作铺垫。目前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

(一)指标体系构建

遵循国家政策规定,结合控规,考虑园区产业发展定位及资源环境条件,同时与园区规划建设目标相一致,在确定的碳减排总体目标基础上,对承担减碳任务的项目进行详细分解,制定了13个指标层、27个指标项的城区建设指标体系,对指标项逐项解释,并按园区片区实施分解。

(二)园区相关规划编制

由三部分组成:1.园区结构规划,通过土地规划形成园区的功能结构强调以核心功能为引导,完善配套功能,并塑造与主体功能相适应的各具特色的空间环境;2.详细规划,基于园区地块完成地块详细规划,突出各地块功能、生态方面的特色;3.专项规划,世博园区编制了包括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和低碳市政的专项规划,明确提出了能源、建筑、交通和市政方面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落实指标体系中指标项的目标值,并提供了各专项规划的空间布局和技术策略。各专项规划空间布局如图4所示。

(三)资金管理措施

为了使有限的市级财政资金切实可行地用于世博园区绿色建筑建设,避免漏用、滥用、挪用或其他不正确的使用行为发生,需加强对资金使用监督管理。从项目启动前期、中期和后期各个阶段对专项资金进行全过程控制,通过事前论证、事中检查、事后评估审计等手段,真正做到专款专用,合理使用有限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功效。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人炸式的增长给城市建设及城市资源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探索实践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已经非常迫切。目前,没有其他任何一种城市发展模式能像绿色生态城市这样存在如此普遍的共识,它必然是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的道路选择。

绿色生态城市建设对我国城市发展来说还是任重道远,国内绿色生态城市模式大多停留在提出生态发展目标和理念的理论的概念层面上,具体的实践尚在进行。但只有生态城市建设实践不断总结,科学的理论再指导建设实践,绿色生态城市道路才能越走越远。

说明:本文系上海市科委项目“世博园区后续低碳、绿色、节能综合开发与改造研究”(课题编号:11dz1201502)。

参考文献:

[1]李旭,刘炎.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城市规划学刊,2011(2).

[2]姚毓春,宋冬林.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的社会承载力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5).

篇3

1、编制规划,强化监管。围绕生态示范区建设,结合我区农业的产业发展特点,我们先后编制完成了《县区优势农产品发展规划》、《农药投入、病虫害综防规划》、《农用薄膜使用回收规划》、《县区畜禽禁养区划分方案》和《县区畜禽养殖园区建设规划》,这些规划或方案的出台,为我区的生态高效农业发展指明了发展目标及空间布局。同时,加快实施《特色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和《无公害农产品发展规划》,加强对各类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的监测,保证农产品的优质安全。

2、加强宣传,强化意识。利用网络、《农家报》、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强对绿色生态农业的宣传,使发展生态产业、促进社会协调发展成为各级领导、所有企业和广大群众的共识;以万名农民素质培训为载体,加大对“两高”农药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认真组织参加农业部、省、市开展的“生态推介会”、农业博览会、()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等绿色农产品推介活动,通过展示展销,不老神鸡、一品红、香鸭等一大批绿色品牌脱颖而出,并已在省内乃至国内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3、抓好示范,分步推进。以保护农业生态,控制环境污染,改善农田质量,确保生产安全为重点,通过实施“811”养殖污染治理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田氮肥减量增效工程和沃土工程等四大农业生态环保工程,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目前,已对135家规模生猪养殖场进行排泄物治理,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示范点5个、畜禽粪便集中处理中心3个;规模畜禽养殖场的排污已基本达到排放标准,粪尿综合利用率达100,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努力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全面禁止,秸秆利用量达20.8万吨,秸秆利用率达到93.57;推广平衡配方施肥30万亩次,全区化肥使用强度265公斤/公顷;农药使用量2.98公斤/每公顷;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面积37467万公顷,综合防治率达74.10。

4、依托优势,创优品牌。立足当地资源和市场优势,通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体系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农业新品种、无公害农业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普及工作,在全区建立了一品红椪柑、三元猪、营养稻米、茶叶等绿色无公害基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以柑桔、粮食、畜禽、毛竹、茶叶、蔬菜、瓜果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快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和组织农业企业申报无公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提高我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加强治理,改善环境。努力探索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与合理排放途径,实施畜禽饲养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积极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指导工作。指导各乡镇开展清洁能源利用工作,农村清洁能源率达43.9;加强部门间协作,做好乌溪江饮用水源保护工作。对镇畜禽养殖污染情况作了进一步调查,摸清了全镇畜禽养殖数量,为污染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协助乡镇做好养殖业主及群众思想工作,重点抓好规模30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的异地搬迁。

三、存在问题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具体表现在以上几方面。

1、农业面源污染不能有效控制.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特别是高毒农药在蔬菜、果树、农作物上,不能全面禁用,控制面源污染形势严峻。

2、动物饲料、兽药使用不合理。兽药超量使用,以及违规使用禁用药品、添加剂,导致动物产品污染加剧。

3、农村生态环境不容乐观。我区畜禽养殖大多集中在村庄内部,由于排污设施建设滞后,畜禽粪尿横流的现象在我区农村随处可见,畜禽养殖污染也进一步恶化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

4、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规模及“三品”档次不高,还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5、拉动生态农业发展的绿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数量及规模不能适应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6、农业科技开发与推广体系、农业信息网体系和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四、对策建议

虽然,我区在治理农业环境,发展绿色农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配套法规措施还不健全,资金投入还不足,保障机制还不完善等,必须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提高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和农村环保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部门协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一,注重产业提升,推动农业发展生态化。要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重点抓好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检查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产业化与标准化互促互动机制,强化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实现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监控;借助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优势,努力找准农业经济、旅游经济的结合点与突破口,大力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农家乐”旅游业;围绕城郊农业发展,培植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强绿色营销,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推动绿色消费,形成消费环节对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促进机制;加快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认定、申报工作,打响绿色生态品牌。

篇4

2019年社区6·5世界环境日活动方案(一)

为进一步在社区居民中加强绿色消费宣传、普及环保知识、树立环保意识,促进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绿色生态环保活动中来。社区拟开展世界环境日系列活动。并通过一系列活动来鼓励居民绿色消费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使社区居民树立"绿色消费"的良好习惯,达到强化环保意识。

一、指导思想:

今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绿色消费 你行动了吗?"这一主题旨在强调绿色消费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消费观念和行为,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来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文明意识,在全社会共建生态文明 共享绿色未来,促进绿色环保知识。

二、组织领导:

组长:苏州市环境监测站 张东宝书记、副组长:胥江街道城管科 徐德亮科长、三香社区刘家亮书记成员:姚剑明、孙永芳、朱斌、鲍莉萍、瞿锞下设办公室:姚剑明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制定活动方案,安排部署各项主题活动,检查督促各项措施。

三、时间安排:

2019年6月4日 (上午:9:30分开始)

四、活动地址:

胥口太湖取水处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会议室

五:活动人员:

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工作人员、社区党员代表 、社区环保志愿者代表

六、主办单位:

苏州市环境监测站、胥江街道城管科

七、承办单位:

三香社区

八、活动内容

1、实地参观胥口太湖取水口的环境监测情况 (6月4日上午9:00)

①监测车辆由市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社区派8名志愿者跟随实地了解情况;

②由环境监测中心技术人员讲解当天取水处的环境相关情况;

③社区环保志愿者与技术人员开展互动活动;

2.举办《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知识讲座。(6月4日下午13:30分 环境监测中心技术员主讲)

①邀请环境检测中心技术人员为社区居民举办《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知识讲座,内容可以包括pm2.5的具体情况

②讲座地址在环境检测中心会议室举行(配有多媒体)设备。

③社区环保志愿者、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出席共计40人参加。

3、举办"绿色消费",你行动了吗?有奖智力竞赛(6月4日下午14:30分-15:30分在)①智力竞赛地址,在环境检测中心会议室举行。

②参加队伍为:环境监测中心联队、环保志愿者队、社区居民代表队、社区党员代表队。每支参赛人员为三人。共计:12人

③最后根据成绩确定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一名、三等奖一名、鼓励奖一名。

④奖品由"绿色环保一日行"领导小组统一发放。

九、经费预算

1、宣传横幅两条------------------------------------------120元

2、统一人员服装(每人汗衫一件约30人)-------------------600元

3、奖品(暂定)一等奖:每人电扇一台3台---------------------450元二等奖:

每人电饭煲一只3只-------------------240元三等奖:

每人电热茶壶一只3只-----------------180元鼓励奖:

每人洗发水一瓶3瓶------------------120元

4、矿泉水、杯子、毛巾等----------------------------------200元总计:1910元

2019年社区6·5世界环境日活动方案(二)

2019年6月5日是第44"世界环境日"。为做好我社区今年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在辖区营造全民参与、支持环保工作的浓厚氛围,按照上级部门的部署,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市委X届X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契机,以节约低碳、绿色消费"六进"(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医院)为切入点,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环境质量状况和环保知识,进一步激发社会公众关心环保、支持环保的理念,促进公众环保意识普遍提高,使保护环境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为打造和谐之区、生态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二、活动主题

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向污染宣战",旨在倡导全社会共同行动,打一场治理污染的攻坚战,努力改善环境质量,保卫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三、活动安排

(一)世界环境日宣传月: 6月

(二)宣传重点

环境保护法、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扬尘污染控制管理规定、PM2.5知识;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节约低碳、绿色消费及农村生态保护知识;环保常识等。

(三)开展环保宣传进社区宣传活动

主办单位:XXX办事处XXX社区,协办单位:区环保局;

宣传内容:重点宣传扬尘污染治理、餐饮业管理规定、电磁辐射知识及创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具体要求。

时间:6月5日(星期四)上午10:00-13:00时(北京时间)。

地点:XXX社区XX小区。

四、活动要求

1、参加活动工作人员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活动正常有序进行。

2、工作人员应提前1小时到达活动场所,确保会场干净整洁。

3、工作人员应统一着装,并佩戴工作证。

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五华、建设绿色五华为主题,广泛深入地宣传殡葬改革的方针、政策,大力营造领导重视、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殡葬改革的良好氛围,确保我处殡葬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促进我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领导小组

三、宣传主题

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为主题,传播先进殡葬文化,树立现代殡葬理念;宣传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倡导科学、文明的殡葬行为,营造治理滇池面山乱埋乱葬的良好氛围,为建设绿色殡葬、和谐五华服务。

四、宣传时间

2009年3月20-2009年4月15日。

五、宣传地点

办事处在班庄村老坟地上山路口、黑筇路三碗水湖路口、黑筇路转玉案山公墓路口等处开展宣传;

团山、眠宗、海源三家社区在各社区护林防火宣传点开展宣传;

黑林铺、龙院、眠山三家社区在辖区内人员密集场所设点开展宣传。

六、宣传方式

采取印发宣传资料、悬挂布标、接受群众咨询、出黑板报等形式。

七、宣传内容

(一)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昆明市殡葬管理条例》、《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乱埋乱葬的公告》及《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行移风易俗促进文明殡葬的若干规定》;

(二)进行骨灰进公墓,处理多样化的宣传;

(三)提倡移风易俗,革除丧葬陋俗,积极推行火葬;

(四)宣传绿色生态葬法和创建文明祭祀新风尚的典型事例;突出重点宣传公益性生态墓园建设,深入推动骨灰处理多样化的经验;

(五)进行禁止毁坏山林、耕地,占用土地私建坟墓的宣传;

(六)进行禁止在经营性公墓、农村公益性公墓以外建造坟墓及违法修建活人墓的宣传;

(七)宣传殡葬改革对于净化社会风气、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群众办丧负担,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八、工作要求

办事处负责印制宣传材料和宣传布标,并发动参加清明节期间护林防火的办事处全体干部职工进行殡葬宣传活动;

团山、昭宗、海源三家社区要将清明期间的殡葬宣传活动与护林防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上坟扫墓必经路口悬挂布标,发放宣传材料;

篇6

另一方面,建筑环境特别是居住环境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居住区内的空气质量、办公或居室内的空气品质、噪声水平以及交通状况都是人们关注的问题。一些房地产开发商也注意到这一现象,相继推出了以“绿色”、“生态”为宣传点的建设项目,但真正的“绿色生态”建筑或住区不仅仅是依靠多绿化就能解决的,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建筑物理环境中综合因素的影响,包括声、光、气流、热、能耗等诸多方面。

利用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模拟为主要手段,从建筑声学、光学、气流、微气候、空气品质、能耗等角度,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全面的评价,不仅有助于房地产开发商提高建设水平、增强项目市场竞争力,也有助于提高普通消费者的生态意识、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要介绍由清华大学提出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效果综合评价的方法、策略等,并通过实例介绍了具体的评价内容,以期为我国实施建筑“星级”评价标准进行有益的探索。

2评价系统简介

2.1国外经验

关于建筑节能的评价,国外已经有了一些已经成熟并在实施的规范,并且有相应的标准模拟软件来评价建筑的节能状况以保证规范的实施。在美国有“节能之星”标准(EnergyStar),这个标准实施已经有10年了。它比美国“标准能源法案”(ModelenergyCode)要求更加节能30%。通过这套标准的实施,在不增加初投资的前提下可以节省30~50%能源消耗,可以节省50%的建造时间。也是因为有了这套标准,可以创造出激励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节能技术和建材发明的氛围。由于这套标准针对美国某地区而专门制订的,因此在美国并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统一标准,例如Title-24标准主要在加州实施。

芬兰建立了一套叫做“能耗认证系统”的标准(EnergyCertificationSystem)。在香港也通过授予“建筑认证证书”(BuildingPass)的方式来对建筑的能耗情况进行规范。俄罗斯在莫斯科也实行了一种叫做“能耗护照”(EnergyPassport)的建筑节能规范。它包括一套新的节能标准MGSN,希望能够控制建筑设计、建造以及运行的质量,而且它可以为节能建筑提供潜在的购买者等信息,从而来促进节能建筑的良性发展。这些规范中都没有包括环境质量的评价内容,然而实际上节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环境水平,减少污染排放,从而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所以完整的建筑生态环境与节能评价标准中应将环境质量的评价纳入其中。

2.2主要内容

建筑生态环境和节能效果评价系统是对建筑生态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从技术、经济、环境、能源及社会等角度给予研究,从而对建筑环境给出客观的评价和可行的建议。建筑生态环境的评价系统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小区规划评价、建筑单体评价、环境控制系统方案评价等等;牵涉到的关键技术较多,如建筑热环境模拟、计算流体力学(CFD),建筑日照分析与采光技术,噪声控制以及建筑材料技术等。这些内容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交叉形成了建筑生态环境评价系统的技术核心。

开发成熟的软件系统实施建筑生态环境评价方法的基础。在我国形成可实施的评价系统,最终可能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开发一套可以广泛运用的评价建筑生态与节能效果的软件平台,并形成相应的激励、保障实施措施,从而形成体系。

2.3评价方法

篇7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会精神,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宜居城市,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现就我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越来越高,人们渴望拥有富足充裕的物资生活,渴望拥有丰富多采的文化生活,渴望生活在一个经济繁荣、优雅整洁、秩序井然的城市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顺应时展,实现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市、森林、民生为主题,围绕建设绿色生态的目标,以完善学校基础设施、优化校园环境为着力点,广泛发动,全员参与,整体推进,全力实施,确保2014年5月前我区校园绿化率达30%的目标要求。通过宣传确保在校学生对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知晓率达100%。

三、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主要任务

紧紧围绕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掀起爱绿、造绿、护绿。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各校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大力开展环境绿化、美化工作,提高校园绿化率。通过拆违建绿、拆旧建绿、拆墙透绿、立体绿化等方式,增加绿化总量和绿化覆盖率,努力形成“春有花、夏有绿、秋有果、冬有青”高品位的校园环境。二要大力开展创建国家森林宣传活动。深入落实“中小学绿色行动计划”进一步将绿化意识、生态意识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通过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让每个学生都了解一定的植物知识,认识到植物护绿、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要通过校园网络、广播、报纸、科普讲座和各种学生文体活动大力宣传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意义。三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校园内建立树木绿地班级保护责任制,走入社会开展认养树林和爱绿护绿志愿者活动,营造人人关心绿色环保,个个参与绿化家园的良好氛围。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健全组织领导。认真贯彻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文教体局成立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局领导其他成员任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全局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督查工作。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加强与局创建领导小组的联系,统筹本校的创建工作。

篇8

关键词:倡导;绿色;可持续发展

一、切实树立绿色思维方式

绿色思维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2010年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等问题日趋严重,人们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环境承载上限,生态环境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和瓶颈制约。

这是我们过分强调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而忽视与自然和谐的结果。现在我们强调绿色发展,不仅仅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而是从内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延伸到外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乃至社会管理的深刻变革,而思维方式的转变首当其冲。因此,一定要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发展理念,用绿色思维谋划和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用绿色理念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活方式转变,努力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发展成果的同时,共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持续发展。

二、着力构建绿色产业结构

产业是发展的基础支撑。推进绿色发展,首要任务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绿色转型。一是优化三次产业比重。巩固农业比重,大幅提高绿色、有机、生态农业项目比例;减轻工业比重,强化环境准入、环境标准硬约束,严格控制高能耗、高排放行业发展;扩大三产比重,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生态旅游和金融保险、信息会展等现代服务业。

二是促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契机,制定煤、焦、铁、电力、水泥等重污染行业绿色改造方案和规划,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引进和应用,推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设,淘汰行业落后产能,提升产业集中度。

三是大力发展绿色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战略性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建立引导绿色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建立绿色产业政策导向,设立绿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政策引导和公共财政投资激励,激发市场活力,促进产业结构绿色化。

三、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生活消费是生产的终点,也是生产的起点。生活消费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对于带动生产方式转变,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导向性的意义。因此,要通过多方面、多渠道的引导,增强全民环境意识、节约意识、生态意识,在全社会形成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良好风尚。一是弘扬低碳节约的价值理念。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导向作用,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普及绿色生活知识,让勤俭节约、低碳绿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公众的自觉行为。

二是大力倡导绿色消费。积极推广绿色服装、引导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休闲等,营造绿色消费良好氛围。三是建立绿色生活方式引导机制。实行居民用水、用气等阶梯价格制度,优先发展绿色交通和城市公共交通,鼓励民众购买使用节能产品,大力推广绿色节能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等。四是开展全民绿色生活行动。引导公众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少抽一支烟、节约一度电、少开一天车、珍惜一粒米等,通过不同的环保公益行动,让节约、绿色理念固化为公众的自觉行为。

四、努力打造绿色生态环境

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进绿色发展,当前非常迫切的一项任务就是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着力解决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为人民群众创造山青水秀天蓝的生活环境。一是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应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细化相关政策,形成市场统一规范、要素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机制。

二是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治理行动。以雾霾治理为重点,加强细颗粒物监测和区域联防联控,加快城市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推动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有效预防重污染天气。加强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突出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保障水源地安全;实施重点行业废水深度处理,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力度,减少城市黑臭水体和工矿区、农村黑臭水体。强化土壤污染治理,实施工矿废弃地综合整治和复垦利用。

三是加大农村环境治理力度。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实际,推进以垃圾无害化处理和污水处理为重点的农村环境整治,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创造良好农村生态环境。

总之,绿色发展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锲而不舍、水滴石穿的精神,主动作为,久久为功,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融入到我们的各项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沙之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篇9

关键词:环保节能;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a high consumptionof resources and energ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eavyindustry,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huma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consciousness, green build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a hot.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and its purpose and role in the harmonious unity between people andpromote the height, architecture and the nature three.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building.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green building; design principles

中图分类号:X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绿色建筑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理念的方法,它需要有明确的设计理念、具体的技术支持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在不同机构、不同角度上,绿色建筑概念的侧重不同。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制订了可实施操作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ED),并认为绿色建筑追求的是如何实现从建筑材料的生产、运输、建筑、施工到运行和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建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最小,同时让使用者和居住者有舒适的居住质量。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 生态问题日趋严重, 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 ,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屋顶 ,花园,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对环境无害,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生态建筑、回归大自然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二、环保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关系

当前建筑行业的发展是在节能环保背景下进行的,绿色建筑作为生态建筑的先行者,更是和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紧密相连。设计者能够自主的设计建造优雅的建筑外部环境以及舒适的内部环境,但是这种舒适,尤其是内部的舒适通常情况下是建立在照明、暖通空调等高能耗设备的基础之上的,舒适度和能耗度程正比,这严重违背了绿色建筑的设计初衷,也和环保节能背道而驰,因此说要实现环保基础上的绿色建筑设计,就需要正确的处理二者之间这种相互连接的关系。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节能和环保成为最首要的要求,绿色建筑设计也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设计模式,绿色建筑设计不仅是一个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绿色生态、减少能源消耗的过程,更是一个最大限度的实现节能环保,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环保节能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且二者相互依存。

三、环保节能基础上的绿色建筑设计原则

节能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促进了绿色建筑的发展,绿色建筑就应该是环保建筑,应该是充分利用阳光雨水等可再生的生态资源的建筑,在其设计中,要在环保节能理念上坚持以下原则。

首先是要实现自然生态资源的高效利用。这就需要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最带限度的提高土地、植物、水源等资源的利用效率,不能浪费,厉行节约;其次要坚持以生态环境为主的原则。对生态环境友好,就是对建筑环境的友好,也是为人们创造最有利的生存环境。绿色建筑设计中要求以人为本,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以生态为本,因为人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建筑的设计既需要满足人的需求,更需要满足今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需求,所以说环保节能基础上的绿色建筑设计要坚持以生态为主的原则;最后要坚持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原则。建筑的设计施工不能够建立在影响环境的基础上,环保节能设计更应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要做到提高建筑材料的利用效率,选用可循环使用的材料等。

四、环保节能设计理念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在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下,节能环保设计理念在绿色建筑设计中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要坚持节约能源的原则,尽可能的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尊重,这要求设计者首先要具有这种环保理念,并能够将该理念充分的融进绿色建筑的设计中,同时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正确的处理建筑作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要尽可能多的考虑到建筑场地的充分利用情况、建筑环境内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情况以及建筑成本的节约等事情。

其次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到工作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与统一。绿色建筑作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环境,其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质量,所以说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了能的利用自然方法,设计出适宜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温度以及适度,又不会打破环境原有的生态平衡,还需要合理的设置房间的照明系统和取暖系统, 尽量的减少能耗,合理设计空间布局,对于不同的使用功能进行全方位的考虑等。

最后,设计者在环保节能背景下,需要为绿色建筑留有未来足够的发展空间。这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讲的,要为绿色建筑留有弹性发展空间,对建筑的结构和设备的设计上要尽量的实现灵活多变,以适应未来的发展需求。

五、环保节能设计背景下绿色建筑的发展措施

绿色建筑的设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措施,要使设计方案能够充分的体现节能环保理念,并且能够得到贯彻和落实。

首先需要做好绿色建筑的设计规划。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能环保为核心,以施工单位领导为纽带,统一协调好绿色建筑的设计工作,制定好长远的规划,并综合的利用科学技术,多方面整合设计经验,实现节能环保理念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充分体现,并使设计方案能够具体实施。

其次要加大环保节能背景下绿色建筑的宣传力度,增强绿色建筑观念。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利用媒体资源和网络信息平台,加强对绿色建筑知识的宣传,在宣传过程中可以环保节能理念下的绿色建筑设计现状和当前的建筑设计发展情况进行比对,用鲜明的对比效果增强人们的危机意识,从而提升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深度。

最后,需要综合利用科技知识,引进技术人员,结合他国绿色建筑的经验,制定出符合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模式,并将节能环保理念充分的融入其中。加大资金的投入,将绿色建筑作为一个研究项目进行研究,为其今后的设计发展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六、环保节能基础上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

由于当前人们居住环境较为恶劣,建筑环境存在着高能耗发展的情况,因此国家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建筑设计,在这个基础上绿色建筑的设计发展观念得到逐步的发展,并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已经成为今后建筑行业的一个总体趋势。

在今后的绿色建筑发展中,要坚持以环保节能为主题,以节约能源为目标,在降低能耗实现环保的基础上,提高绿色建筑的效率,要创新思维,引进技术进行自主创新,努力营造人、建筑以及生态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建筑环境,这是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绿色建筑已经是未来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虽然这是一条漫长而艰巨的路,相信绿色建筑一定能推进城市走向持续发展之路,达到人及建筑与生态环境三者和谐共处,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国华,黄娟.浅谈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 年第10期

[2]于娇娇,李岩.浅谈环保节能设计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门窗,2012 年第07期

[3]姜东.浅谈节能环保建筑设计;科学之友,2010年第20期

篇10

现下提倡的是绿色消费,作为长久的利益来看,绿色营销也是必不可少的,其中绿色营销是在全民实行了绿色消费之后,可以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新颖的市场营销会带动市场的激活与蓬勃的发展。现在我国的人口在增长,就业形势严峻,环境影响也越来严重,最近的雾霾天气就是一个热点,所以推崇绿色营销是当务之急并且刻不容缓的。在了解了社会经济与市场的绿色营销的关系,从而去发展这中的关系,达到建设资源友好型社会的目标,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且必须探讨、研究的课题。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消费者、企业、政府都应该以身作则,将环境保护下实行营销,消费等政策手段,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长久模式。

二、什么是绿色营销

(一)绿色营销的概念

绿色营销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提出来,并且90年代行使在国外,后来经过文化的交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了要建设友好社会,这其中就必不可少的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就是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建设绿色文化,与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所匹配,将满足生态又满足消费者观念的一种营销手段或者方式。企业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是,都是用的绿色消费作为主旨,通过自己的产品的健康,有利于环境的绿色消费观念来宣传打广告。比如很久之前的,橡果国际,一个绿色的标志很是醒目,就是亲近大自然,亲近消费的绿色消费观念。橡果国际是一个电视购物,宣传的就是一种方便、减少人们开车出行的一种营销模式,它的产品,像背背佳之类的,都是一些环保材料做成的,比如背背佳的材料使用的是一种复合型的材料,特别是改进的U9产品使用的进口的潜水材料,在一定条件下是可分解的。这样的一个健康的消费观念就深入人心,环保又符合消费者的口味,这样的营销也就是一种绿色营销。

(二)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的差异

传统的营销,就是一般的营销,主要是宣传产品为中心,要消费者接受产品,而不是绿色营销的迎合绿色消费而来的绿色营销。传统的营销更加的强调双方的交易,达到交易的目的,这就是宗旨。他们唯一的相同都是在介绍产品的特性,但是在传统营销方式中,它比较贴近人们的生活习惯,毕竟绿色消费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是一种新的概念,以前所没有接触到的新名词。在传统营销中,在营销的过程中,消费者能够直接地感受到产品的特性,产品的作用。而在新的绿色营销当中,顾客感受到的可能没有那么直接地感受到,更多的是一种健康的消费方式和态度,以及产品的一种环保健康性,会更多地引导消费者趋向于健康的消费,合理地消费。因为绿色营销的特殊,所以营销的方式趋向于一对一的模式展开,贴切地设身处地为着消费者着想。绿色消费是为了社会利益着想,为了全社会的利益,为了科学发展观而考虑的。而传统的消费是仅仅地为了盈利是目的,通过产品、价格优惠来达到促销的目的。而绿色营销是指的通过产品的节能环保的特性,在产品定位就是选择了绿色、健康、环保等,从服务上,从品质上为客户服务。

三、绿色营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是现代企业的必要选择必要的“绿色”理念

现代科技推崇创新、绿色的消费模式,很多消费者喜欢的都是适合自己,自己需要的,健康的产品。市场有需求才会产生消费,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就要注重消费者的心理,这样的模式是一种双向的选择模式。绿色营销是一种带着健康色彩的“绿色”的代表,它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只是消费者直观感受到的那种营销模式,更多地有其他心理的暗示,维护的是生态的平衡。因为政策的不断出台,国家对环保,对可持续发展这一块非常地重视,所以企业必须拥护政策,不然就会被强制地抵触。绿色营销具有鲜明的标志的,它是融入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市场问卷、产品研发、产品销售、以及产品的售后服务,全绿色生态化的一种过程,重视环保,提倡环保。前不久的风靡一时的“柴火鸡”推崇着一种吃健康野生鸡,柴火鸡让人可以回味小时候味道的理念深受消费者钟爱。而且是现场杀鸡,新鲜,直观得给了消费者的信任,表明这鸡是健康的,没有短斤少两。但是不久,就被环保部门所停止营业,因为在烧柴火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不仅不利于健康,而且还影响周围的空气质量,特别是今年力抓空气质量的改善,PM2.5的指标。但是这柴火鸡就违背了这个,所以生意做不长久。所以一个企业的生产理念,一定是要围绕着保护生态环境的,并且适宜的,健康的一种绿色营销方式,这样的经营才会长久,才会经得起时间,与社会的检验与监督。

(二)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绿色消费,有需求就有市场,现今的人们是越注重自己的健康的。自从柴静因为自己的女儿出生生病,开始了对雾霾的研究,在这里要探讨的是,现代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对自己的身体也是越来越重视,每天体检的人数都在增加。这种增加,一方面是意味着人们现在很关心自己的身体,同时环境的改变,怕自己受到现在不是特别健康的环境的影响。有这样的想法,就有这样的需求,一开始很多企业都开始对一些日化产品做出了改变。很多细节的改变,给予消费者直观感受到产品的质感就不同,很多产品的包装,采用纸质类的,顾客买东西,一摸就知道这个产品的高品质的,如果换成的是塑料的,就没有那种质感,就觉得这产品是廉价的,甚至于说是不好的。这样的也促进了产品的销售量,从而也达到了环保的作用。还有很多电器,电力的开发是不容易的,会有煤等物质来的,虽然有了新的能源,但是基本还是靠着煤等物质来供应。很多电器就采用了节能的技术,变频空调,节能冰箱,既环保又省电,很多消费者就愿意消费这类产品。再说到吃的方面,民以食为天,在吃的方面运用到绿色的营销方式,是事半功倍的。举个例子,比较流行的养生汤锅,比起火锅他更健康,适用的人群更广,老人、小孩、青年、中年、妇女等不同阶层都钟爱,也是看中了健康饮食这一个理念,与其说是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是一种商机。这样的健康消费方式,是顾客钟爱的,也是企业所需要的,也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是整个经济的带动,长远持久下去的根本。

(三)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产物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长远的目光,我们在地球生活,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供应,要的是人类的繁衍,千千万万代地继续发展下去。所以环境的保护是必须的,绿色营销必将是一种市场潮流与方向标杆。实行可持续发展观,就要注意到产品,生活,加工场所对于环境生态的影响,所以,持续发展的比较产物,就是绿色营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早时期,开始,就开始地发展着工业,但是那个时候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的保护,直到后来才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我们人类的重要性。虽然那个时候,提高了生产力,提高了竞争力,但是影响了环境,这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的。冰箱的发展,就是这样的一个路程。以前的有氟冰箱,大气层的严重的破坏,后来因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就会有人对技术的改革发展。到现在的无氟节能冰箱,没有给环境增加负担,并且技术得到了提高。意味着,这不仅仅是时代的改变,也是一种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还有之前的皮草衣服,受到追捧,残杀动物的行径,是违法的,后来禁止了这一行径。就有了现在的人造皮草,这就是人类的智慧,人类的自我觉悟,技术能力的提高,就是这样而来。无可置疑,绿色的营销模式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是刺激市场流动的。

四、如何地做到绿色营销

(一)政府与企业的通力合作

宣传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权利,如果政府与企业合作,一起宣传绿色消费的重要性,并且使之深入人心。通过各级的宣传力度,在村、乡、镇、县、市、省等大力宣传,影响力就像柴静的“穹顶之下”一样的影响力。政府和企业应该先告诫人们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人类影响有多大,生态环境对于我们大家来说的重要性,其次再开展绿色教育等,绿色教育地开展宣传,不仅仅是生活社区中,还有工作学习中,企业给员工宣传,老师给学生宣传,深入心理根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新闻等媒介来宣传绿色消费的观念,可以坐结合企业产品的公益广告,这一是个双赢的方案。这样的宣传让人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种消费模式,还是一种自然的形态,社会的终将趋向,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二)在企业的生产环节中,就要运用到绿色的消费理念

我国的额企业有些还滞留在如何更大地争取利润上,这样的绿色消费是深入到经营者的经营理念里去的,所以对于企业的经营者绿色的宣传是重要的。要让企业自觉地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所以这就需要公众的力量,监督与督促。在产品的生产,加工,出售,以及售后服务,全一体化的绿色模式。对于“绿色”的认识解,而是把其做为“经营理念”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绿色的营销组合,不要追求眼前的利益,目标要放长远。作为一个企业,作为一个CEO要有敏锐的视觉,将绿色营销灵活地运用在每一个环节,从绿色产品,从绿色价格,从绿色渠道,从绿色促销……将其相互配合,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企业绿色营销才能永续。

(三)从形式上就要将企业转变

在商标上就要主打绿色的环保意思,广告中,品牌中,这不仅仅是在给企业做绿色化的洗礼,也是在做大自己的品牌效应。在广告上,不要一味地说着产品的直观属性,从侧面给予顾客一种健康的心态,做出公益广告的效果。特别是有一些广告词,广告标语,一定要醒目地说出产品的特性是跟生态的保护,和健康是息息相关的。树立好一个企业的绿色友好形象,可以帮助企业更加广泛、直接地将绿色信誉传送到细分市场,这里是促销所达不到的,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给企业带来良好的信誉与绝对的优势。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