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秋天景色的段落范文

时间:2023-03-21 21:33: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秋天景色的段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秋天景色的段落

篇1

1.自学生字词语,积累美词佳句;2.了解长江三峡秋天的美景,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3.学习作者按时间顺序、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写作能力;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学习作者如何抓住特点描写三峡不同时段景色;2.体会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

教学设想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应设法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去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分析、品味文章的意境,感悟作者抒发的热爱祖国山河和伟大祖国的情感。在阅读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把已学习掌握的阅读方法和策略有机地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与同学合作交流去发现体会文章中的景物美、文字美、情感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朗读教学与指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去过三峡吗?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家方纪先生一起领略三峡金秋的神韵。(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谁能结合课前预习说说对三峡有哪些了解?

3.刚才同学们介绍的长江三峡听起来很美,那么,在作者的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感受一下作者笔下的三峡之秋。

4.出示学习目标:①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②我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三峡不同时间的景色变化。

二、走近文本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作者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

2.三峡的秋天很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美?(成熟)你从哪儿找到成熟这个词的?

3.课文第一自然段概括了三峡秋天总的特点:成熟美。那么,这种成熟美又是通过哪些景物体现出来的呢?

三、引导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读一读: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边读边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句子认真品读,最后再朗读一遍课文。

2.画一画:勾画出表示一天中不同时段变化的词,或在文中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批注。

3.想一想:采用学习伙伴间质疑问难的方法,想象作者所描绘的景色画面,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进行批注,然后组内同学一起学习这些段落,思考并交流学习收获,最后在班上交流。组长要做好记录。

四、指导展示

交流时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并划出重点词语。

全班讨论后得出结论:

1.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以及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突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

2.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水势(翻滚、呼啸、奔腾),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突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

3.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突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

4.夜晚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以及长江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突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三峡月出,抓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月光像“一道道瀑布”“像一匹匹素锦”,突出了三峡的特点:宁静而神秘。

5.作者把三峡之秋描写得如诗如画,看看作者都运用了哪些描法?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课文中的比喻句、拟人句等,了解作者的描法,从中受到启发。

五、辅导检测

师:课文用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诗一般的画面,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真是文中有画,画中有文。都说三峡是“百里峡江诗万首”,老师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也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句小诗,请大家齐读。(生读)三峡的秋天是迷人的,绿叶金实,硕果累累,散发着成熟的气息。你眼中三峡的秋天是怎样的,请你也动笔来写一写,要抓住某一时段三峡的特点,选择具体的景物像老师这样写一写,记在书中的空白处。(生写)

六、感悟运用

秋天的三峡,有时热烈,有时平静;有时明丽,有时朦胧……真是气象万千。三峡的神韵又何止这些呢?你想更多了解三峡的奇异风光吗?我们可以读一读刘白羽的《长江三日》和余秋雨的《三峡》。

板书设计

三峡之秋

早晨:露――明丽

成熟之美 中午:水――热烈

篇2

    一、利用教材特点,指导习作选材立意。

    1.把握文本在时空情景上的特点,结合学生现实时空特点,指导选材立意。苏教版教材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文本的编排有随季节、时间推移和空间推进的特点,由春季到夏季,由夏季到冬季,由校园到校外,由国内到国外。而学生的生活时间、阅历空间也呈现这一特点,所以结合阅读教学的当时当地时空情景进行习作题材、立意指导是很方便的事,比如学习了《北大荒的秋天》一文,明白了作者借描写北大荒的秋天景色之美表达了对北大荒的赞美和热爱之情,就相机指导学生写写自己家乡的秋天之美,自己校园之美,表达赞美热爱之情。类似的,与春天有关的课文《燕子》、与夏天有关的《荷花》等,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关的《东方之珠》、《庐山的云雾》等都可以创造习作机会,让学生进行练笔。

    2.把握文本题材上的特点,引导学生选材立意。文本写景,写人,写事,许多教师一般都能结合学生生活、当时当地特点,引导发掘与文本类似的景物、人物、事情进行相应的习作练笔。甚至有的教师能把儿童诗、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等也能巧妙引导,让学生进行说话、练笔。比如教学《走进秋天》一文,利用诗歌章节有重复的特点,让学生仿照这样的结构特点给该诗再增加两个章节,描写了更多的秋天景物,丰富了改诗的内容,锻炼了学生的表达。比如学习了《九色鹿》让学生也编个神话故事《五色马》,学习了《小稻秧脱险记》就让学生从杂草的角度练习写童话故事《小杂草遇险记》等,形式新颖多样,增加了练笔机会,提高了学生兴趣,锤炼了学生文笔。

    二、利用文本个体表达特点,相机训练习作表达。

    1.学习文本有次序的表达。在一些阅读课文中有次序的表达方式值得学生学习,如总-分,分-总,总-分-总结构,以及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等方位顺序。学生可以先根据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行仿写,渐渐熟悉这样的写作方式。比如《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中的总分结构就非常明显。

    2.学习文本表达的语言特色,比如大段的对话描写,叠词的运用,比喻句、拟人句的运用,对仗的句式运用等。

    3.学习文本的标点符号的运用,比如段落中多次分号的使用、破折号的运用等。

    4.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文本中精彩句段的剖析与一般表达的对比,让学生体会更好的表达方式,对学生进行习作修改润色方面的指导。

    三、利用阅读教学的生成性,进行文本的再创作。

    1.  补前因续后果。《哪吒闹海》一文中“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作恶多端,还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我们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写东海龙王父子是如何作恶的,《第八次》一文,布鲁斯王子第八次是如何组织抵抗的……

    2.  改变文本的表达方式。A.古诗改现代文。比如《江雪》改成现代文《孤独的柳宗元》,《清平乐-村居》改成《幸福的一家》;B.剧本改一般记叙文,如《公仪休拒收礼物》去掉剧本形式,改成一般记叙文。还可以把课文改课本剧,让学生表演,比如《第一次抱母亲》、《祁黄羊》等;

篇3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他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

教学理念

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借助画面和语言描述等有趣情境,激发学生的想像,注重情境中语言的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和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课题

1.课件播放一组表现秋雨美景的动态画面,创设意境以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秋天的雨中,去享受秋雨带给我们的快乐。

二、自主读书,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在自读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可借助字、词典解决,也可在小组内交流。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把你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试着读给大家听。

[为那些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让他们也能得到锻炼和发展。]

3.初步交流读书的收获:在你眼里,秋天的雨是什么样子的?

三、细读感悟,合作探究

1.秋天的雨在大家眼里各有不同的样子,而每种样子都是一幅优美的画面。请大家再次走进这秋雨的美丽图画之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幅细细品读,看看哪些描写使得画面十分生动,从而吸引了你?在有关的词句下面做上记号,说说理由。

[把静态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画面,让学生入境生情,在感动中抒怀,获得对文章的感悟。]

2.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全班汇报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随机点拨。点重抓住三幅画面理解感悟:

①“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引导学生从“五彩缤纷”,“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在秋雨里点着头”等词句体会树叶、果实、鲜花的动态,并联系自身的经验,带着情感去品读。)

②“秋天的雨有非常好闻的气味……”

(引导学生从“甜甜的”,“香香的”,“把小朋友的脚勾住”等具体描写香味的词句入手,联系“非常好闻的气味”展开想像。)

③“秋天的雨有一只金色的喇叭……”

(引导学生抓住小喜鹊、小松鼠、小青蛙、小树叶的动作体会它们的心情,想像画面。)

[在品词析句汇报及与他人交流、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情感的碰撞、交融,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

3.在秋天的雨中,你还发现了哪些课文中没有描绘到的画面?介绍给大家,好吗?

[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并走出教材,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四、潜心品读,享受美文

1.大家描绘的画面实在是太美了,让我们带着对美的向往,融入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秋雨之中吧!

(播放轻松优美的乐曲,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你们现在就是一个个可爱的小雨点,请伸出手来,与身边的朋友握个手,再热情地打个招呼,用心听听你的秋雨朋友对你说了些什么。

3.让我们带着这美美的感觉再美美地读一读你认为最美的句子。

[注意课堂的动态生成。在美读时,孩子们自然融入其中,达到物我同一、文我合一,从而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进行着精神世界的建构,使孩子们的认识、思想,在感悟、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变得愈发深刻,情感变得灵动、丰盈而美好。]

五、作业超市,拓展延伸

1.把你认为最美的词句摘录在你的小本本上。

2.用彩笔画出你认为最美的秋雨图。

3.如果你就是秋雨,你准备把什么作为礼物送给大家呢?请以“秋天的雨有……”开头,发挥想像写一段话:

4.课外阅读有关描写雨(春雨、夏雨、秋雨)的文章。

上面的作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做。

[尊重差异是教育的前提。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认知水平、学习方法和兴趣的题目,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抓住一个“读”字,始终以读为本,结合读写结合,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积累。

一、创设情景、品读感悟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描写了“秋天五彩缤纷的色彩”,语言文字生动优美、朗朗上口。结合课文特点,我以调动学生朗读兴趣为目的,采用了多种教学策略,使“以读为本”这一理念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如下:

1.适时指导学生边读边想,在脑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缤纷的美景表象,以想带读。

2.巧妙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感悟,以悟促读。如:在美读“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这个句子时,我抓住表现动态的词语“扇哪扇哪”,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读,体会其中的轻柔美与动感美,进而读出其中的韵味。

3.恰当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文中的美丽景色,以情助读。学生在多种形式、分层次的反复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本段的文眼“五彩缤纷”一词的含义,领略到了五彩缤纷的色彩美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美,体会到了秋天的美丽和欣赏美景的愉悦之情。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知不觉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继而用美读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以演激趣,读中品味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述了“深秋中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繁忙热闹的场面。”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在此,我采用了“表演读”的方式来理解、品味本段的语言文字。怎样让学生置身于文本创设的情境中去,我采取了以下策略:表演前,学生充分地朗读,积极为自己的出色表演奠定基础;表演中,学生兴趣盎然地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表演后,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次美读,实现了情感的升华。“演”是为了读,一个“演”字,将学生带入情境,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再现了动物、植物们准备过冬的快活、忙碌的场面。与此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超越了文本。

篇4

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学生建立段的概念,必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真正读懂一段话。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把读写训练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中。这样吸收在前、表达在后,既培养了学生读的能力,对段的理解与认识;又培养了学生写的能力,学会写好片断,读写相互促进,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并列段。即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课文中这种段式较多。如《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自然段共四句话,分别写夏天小兴安岭的树木、晨雾、阳光和野花。生动具体地描述了小兴安岭夏季的美丽景色。教学时可先让学生说说全段共几句话,每句写什么,作者是怎样写的,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段话主要写什么。教后可指导学生观察校园秋天的梧桐树、宝塔松,花坛中的美人蕉、月季花。教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方法,即抓住植物的干、枝、叶和花的形状、颜色观察,让学生对这些植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了秋天高大粗壮的梧桐树上那巴掌般的叶子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有的一半黄一半绿,树枝上挂着的小绒球由绿变黄了;宝塔松仍然碧绿碧绿的;美人蕉火红火红的,在浓碧的、又宽又长的绿叶衬托下十分鲜艳;月季花有粉红的,有深红的,也有淡红的,有的花刚开,从羽毛形状的红绿色的叶子里张开了笑脸,有的花快谢了,花朵搭下来,像做错事的小姑娘低下了头,还有圆鼓鼓的花骨朵,被几片花萼紧紧包着,里面是红色的花柱。学生有了感性认识,才能转为准确的表达。这时可以让学生以《校园的秋天》为题写一段话。

总分段。即由总叙和分叙的句子组成的段。这是写人叙事、写景状物的课文中常见的段式。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六自然段共四句话,第一句总写西沙群岛是鸟的天下。然后从鸟多,鸟蛋多,鸟粪多三个方面具体分述。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找总起句,再说说课文其它三句是怎样具体分述的。课后指导学生观察花坛中的,重点指导观察的花瓣、花蕊的形状、颜色,用鼻子闻花的香味,再以“花坛中的盛开了,多么美丽啊!”为总起句,要求学生按观察顺序把的形、色、味具体写出来。

因果段。即由表明原因和结果的句子组成的段。如《蝙蝠和雷达》第二自然段,“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首句用“怎么能”提出问题(即结果),第二句用“原来”进行解说。这种段课文中也常见,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第二自然段,《五彩池》中的第四自然段都是因果段。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读懂段句后,指导学生观察班上同学迟到的情景,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一段班上同学因病(或因事)上学迟到的情景及原因的片断。

方位段。即按一定的方位或地点的变换顺序写的段落。如《三味书屋》的第二自然段,共四句话。第一句写书屋北墙正中挂的画,第二句写画前先生的座位,第三句写先生座位四周是学生书桌,第四句写鲁迅的书桌在东北角。《南京长江大桥》中第二自然段也是这种段式。教学时,教师先引导学生找出表明空间方位的词,读懂句段的意思,再指导学生按教室前方,教室正中,教室两旁,教室后面的空间方位顺序说一说自己的教室。然后指导学生用《我们的教室》为题写一段话。课后让学生按课文中学到的写作顺序观察自己的卧室或客厅,以《我的卧室》或《我家的客厅》为题,按观察顺序写一段话。

篇5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

在经历了低年级的文字熏陶,对于文字世界有一定兴趣的小学中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语文学习的过渡阶段,需要进行由教师一味灌输知识向自己探索知识的逐步转变,阅读是实现这种转变的重要方式,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中年级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抓重点,抓关键

1.抓重点课文

小学中年级语文课本的课程设置有细读和略读之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体现教材特点,突出教材要求,应删繁就简,通过过程优化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不必对教材中的每篇文章都一一精讲,每种结构或每种主题的课文挑出一两篇经典的进行精讲,把相应结构或主题的课文阅读理解的方式教给学生,剩下的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逐步学习。

例如,三年级教材中“总―分”结构在多篇课文中体现,这时教师可以将体现这一结构特色的课文放在一个阶段讲,挑出其中结构特点十分明显的课文讲,如《秋天的雨》《富饶的西沙群岛》两篇课文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总―分”结构特点、运用方法、表达效果,然后《香港,璀璨的明珠》课文就可以让学生自行学习教师指导即可。

2.抓重点段落

段落是文章的主体,抓住课文中的重点段,可以有效疏通全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文章段落是结构重点型,有“总―分―总”式、并列式;有的文章段落是主题重点型,文章的中心思想段往往突出文章主旨表达写作目的;有的文章段落是修辞重点段,一段重点突出一种或多种修辞手法。总之,文章讲解要重点鲜明,有轻有重。

例如,在讲“总―分”重点段落的时候,可以重点讲解《赵州桥》的第二、三、四、五段;在讲解并列结构重点段时,可以讲《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三段;在讲解修辞手法时,可以讲《金色的草地》中的比喻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可以合上……详略分明的讲解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抓重点词语

文章中的重点词语通常就像文章的标签,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所以在阅读时抓住重点词语可以提高阅读效果。关键词或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或点名了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关键词总会找出理解文章的切入点。例如,在讲课文《母亲的账单》时,就可以巧妙地抓住“母爱”这个词,带学生感受母爱。在讲解一些关键词不明显的文章时,教师自己要善于总结文章关键词,并引导学生学会用关键词总结课文。

二、多种方式教学

1.结合多媒体教学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育一定要避免全堂讲解,中年级学生的学习要激发学习兴趣,一味枯燥的讲解无法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现今多媒体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师应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例如,教师讲解描写类的课文时,可以用多媒体对课文配图,加深学生印象。如,课文《桂林山水》,可以展示桂林的写真图片或视频,以配合教学。又如,在带学生学习诗歌时,可以找一段深情的朗诵来调动学生的情感。

2.实施学生互动

实施学生互动可以让学生充分融入课堂,在提高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演讲比赛、小话剧表演、朗诵比赛、开放式讨论、情景再现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记忆。

3.精选内容抓住落脚点

教材并非每篇课文都有关键的词语或段落,并且课堂时间有限,这时不能面面俱到,要结合教材自身的特点并考虑编者意图,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突破点,寻找教学重点。

四年级上册《送元二使安西》一文由“朝雨”体现当时的天气环境“柳色新”凸显了当时身边的景色,“劝”突出当时诗人的心情,劝酒体现了诗人的深情,“西出阳关无故人”彰显了王维千头万绪的复杂心情却无言相对,又衬托了上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切尽在不言中,全部给予在酒中的心情,写景亦抒情。但是很多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一味分析王维当时的各种“惆怅”,滔滔不绝的细节讲解讲累了自己,也讲累了学生,忽视了课文其他落脚点,反而使学生无法理解。但若精选文章内容抓住落脚点就会避免越讲越模糊的情况。

三、阅读和写作相结合

阅读的目的深则陶冶情操丰富阅历,浅则掌握方法,学会运用,有必要将阅读和写作进行结合。通过写作运用所学的方法,加深记忆。阅读是根本,写作作为练习。比如,有学生在学习了“总―分”结构后,在日记中写道:“秋天是金色的季节。田野里麦子是金黄金黄的,树叶也是黄色的。”

总之,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学的重要一方面,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带动学习成绩的进步。培养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探讨,要多方努力共同培养小学中年级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篇6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老舍《济南的冬天》)老舍先生笔下的这块“宝地”就是济南。济南位于山东省的中西部,南依泰山,北傍黄河,其复杂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它独有的泉水丰富的特色和度冬如春的气候特点,是齐鲁大地上的一朵奇葩。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在这儿生活了四年,对济南的秀美风光钟爱有加,也特别享受在这里的生活。“四年虽短,但是一气住下来,于事与事的联系,人与人的交往,快乐与悲苦的代换,便显明地在这一生里自成一段落,深深地印划在心中;时短情长,济南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老舍在自己的自传里这样说。《济南的冬天》等系列散文就是在这个阶段酝酿创作而成的。

在《济南的冬天》中老舍笔下的济南是如梦如幻的,澄澈空灵有如处子;秀丽恬静有如韵致款款的古装仕女;温情脉脉有如慈爱体贴的母亲。然而当我们静静地读完老舍先生的《老舍自传》和《济南的马车》等一系列文章,会发现真实的济南呈现在老舍先生眼前的一切却并不是如《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中描写的那般完美,相反是有其“败陋”的一面的。济南的环境是这样的:“大路上灰尘飞扬,小巷里污秽杂乱,虽然天色是那么清明,泉水是那么方便,可是到处老使人憋得慌。”关于秩序:“到济南来,这是头一遭。挤出车站,汗流如浆,把一点小伤风也治好了,或者说挤跑了……”那么,是什么深深地迷醉了老舍先生,而使济南的景物给他这样妙不可言的美感呢?结合《一些印象》和《老舍自传》等资料,我们理解了老舍先生的两种情结,也就更好地理解了《济南的冬天》中的美轮美奂的景物。

一、乱世文人对恬淡生活的追求

老舍先生在《济南的冬天》中提到“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的低声的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把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又用拟人显出脉脉温情,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凸显了这个“理想境界”的舒适宁静。老舍在他的自传中写道“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的确,不管是一种文人气质使然,还是半世颠沛后对安全感地追求,他内心深处都有了这样一种对安适宁静生活的向往。

来到济南,济南秀美的自然景物深深地吸引了老舍先生,与童年时代和老母亲相依为命、成年后的只身一人漂泊相比,他个人生活上也是趋于稳定安乐,而且这个阶段不管是任教,还是创作都进入一个成熟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特别是创作获得了大丰收,有小说《大明湖》《猫城记》和散文《一些印象》等大量的作品问世。“在那里,我努力地创作,快活地休息……”所以作者笔下的济南冬天的景物更多地呈现一种静谧之美,是那样的安然、宁静。

二、爱国深情晕染美景

济南自然景色的美丽掩不掉人为的“败陋”。对现实的不满,对当局的失望,必使这位经过了“五四”洗礼的进步文人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自己的见解,鲁迅先生在两年后写了《为了忘却的记忆》一文,这是以杂文的形式直接抒发要唤醒世人的写作目的。老舍在1944年开始创作的史诗式的巨著《四世同堂》,倾注了自己的一片爱国深情记叙了北平沦陷后,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百姓的不安、惶惑,更表现了中华儿女面对敌人的英勇无畏。

同样是为了唤醒这种忘却的记忆,出于一片爱国之情,而老舍先生在散文《济南的冬天》中却用了另一种方式:把济南的美描摹出来,告诉国人:我们祖国江山如此多娇,我们要去热爱她,保护她。于是先生把自己眼中济南的秀丽娇媚用生花的妙笔表现出来,甚至把济南人格化,把她写得娇美可爱,颇通人性。用“不忍得”把水写得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绿意。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如此充满灵性,可谓山含情、水含笑。老舍以“理想的境界”“宝地”对济南的山水极尽赞美,甚至对笔下的济南景物是那么怜爱,甚至请求老天对娇秀的济南给予呵护,“就是下点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老舍先生对济南的热爱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溢于言表。是呀,那是我们自己的家园,我们的母亲,一草一木总关情啊!那么娇美柔弱谁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要拼尽一己之力去呵护,使之不受蹂躏。那么情意相通这样带泪的微笑将使多少壮士扼腕叹息,立志奋起一搏啊。作者把济南的冬天描摹得美轮美奂,突出她与我们的情意相通,也是为了唤起人们“忘却的记忆”呀。

篇7

一、模仿入手,迁移运用

所谓仿写,就是模仿某些范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进行作文的一种写作训练方法。仿写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就如同初学书法者必须经过临摹阶段一样,因为这个阶段经历了“模仿―借鉴―超越”的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与尝试的过程。只有经过尝试,学生个性化的写作方法才能逐渐形成。

(一)全仿

这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如写《秋天的校园》,可模仿《东方之珠》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结构全文;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每一个观察点的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的同时展开联想、抒感;在句式表达上运用比喻、排比等手法。又如学习《荷花》后,可安排学生以《桃花》、《油菜花》等为题进行仿写,要求从花的形态到内在进行描写,并展开合理想象。这样,把读与写有机结合起来,就达到了读写迁移的目的。

(二)点仿

这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主要包括句式表达、段落构成、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抒情联想、描写议论等。仿写前,教师要精心指导学生学习、分析范文,找准和把握仿写之“点”。这仿写之“点”,就是范文中将被模仿的地方。例如有些课文中的片断,或属于总起分述段,或属于分述总结段,或是空间叙述清楚,或是细节描写形象,像这样在写法上独具特点的片断,就可以作为读写结合的“点”进行仿写。

如教学《燕子》时,指导学生模仿文中第一节,按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一种小动物的外形;教学《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时,指导学生学习文中第二节写爱因斯坦外貌和衣着的方法,介绍某一人物(例如插图中的小女孩);教学《石榴》时,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四小节的写法,从外形、色泽、味道、吃法等方面介绍一种水果。

仿写时,必须告诉学生这些段落在写法上的规律,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依。如“总―分”的构段方式的写法为:总起句位于句首,是全段的中心句;分述句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并列的或连贯的。“分―总”的构段方式的写法,则须将总结句置于段末。例如学习了《庐山的云雾》一文后,引导学生以“学校的小花园可美啦!”为总起句仿写第二小节;学习了《三顾茅庐》一文后,以“景色秀丽宜人”为总结句仿写第三小节开头的一段话。

仿写不失为一种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之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只要教师把规律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能从阅读中悟出写作的门径,久而久之,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二、激发想象,鼓励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一切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语言训练点,激发学生大胆想象,把语言形式的运用与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可谓一箭双雕。

(一)观察插图,描绘一番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都配有直观、形象的精美插图,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极好源头。《沙漠中的绿洲》一文有两幅精美的插图,一幅是迪拜街头风光图,一幅是园林工人精心侍弄花草树木图。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观察图画,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描述,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二)移花接木,摘录重组

如学完《水上飞机》一文后,教师可要求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水上飞机的名称、特点和用途。学生的兴趣被点燃了,作文才写得生动有趣,特点鲜明。

(三)抓住“空白”,补充完整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中对小女孩教爱因斯坦穿戴和整理、布置房间的事情,仅用一句话带过。在教学时,教师可抓住这些空白点启发学生想象:妈妈告诉小女孩的穿戴要领有哪些?她会怎样教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工作室乱成什么样子?小女孩会怎样手把手地教爱因斯坦?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人物的语言、行动,在学生说、写的过程中,感受小女孩的天真可爱、乐于助人,进而训练学生的思维。

(四)鉴赏古诗,进行改写

如教完《小儿垂钓》这首诗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并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大胆想象:插图上的环境是什么样的?有几个人?他们的外貌、衣着怎样?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神情如何?他们会想些什么?他们会说些什么?结果怎样?让学生围绕提示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口头叙述,在此基础上改写古诗。

(五)续编故事,大胆想象

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后,可顺着作者的思路让学生进行想象练笔,续写作文。如学完《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文后,让学生想象:有一天,小骆驼和小红马再次相遇,它们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练笔内容适时迁移,学生易于接受,有话可写,乐于写。

这些丰富多彩的随文练笔形式,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新能力。

当然,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还可以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篇8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的审美需求

列宁曾十分强调情感对人的认识和逻辑思维的调节作用,他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由此可见,情感与知识的双向交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散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应力求酝酿出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或情绪。新课的导入,教师可以运用声情并茂的开场白,唤起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带入课文特定 情境中。

有人说开讲是教师送给学生的第一束鲜花,视为教学“定调”,更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入境动情”的开讲能一下子抓住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特别对那些抒情性很浓的散文佳品,教师宜创设一个与文章基调相一致的情境,利用动情的肺腑之言,带学生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之中,奠定感情基调,让学生迅速进入角色,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的情感积极交融,产生强烈而深厚的情感反应。如朱自清的《绿》可以这样开讲: “春天,给人们无限的希望与蓬勃的活力;秋天,也会以它特有的魅力使人们感受到永不衰竭的生机。朱自清先生在1924年秋天写就的散文小品《绿》,则是把对光明和理想的执着追求满蕴在对一潭秋水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描绘中。今天,就让这篇优美的散文‘带领’我们去领略浙江仙岩山中梅雨潭那神奇的景色,‘那醉人的绿’吧!”

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主动去寻美访胜,采撷珠宝,从而深潜到文章所构筑的内部世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二、品析词语,开拓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

对于那些洋溢着诗情画意的优美散文,要让学生体会文中情景交融的意境,开拓其审美联想和想象能力,首先要引导学生品析文中极富艺术表现力的词语,引导学生深悟文中深层意蕴所包含的艺术美、哲理美和情感美。“词以一字为工”。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一些精彩的语段及词句作赏析、揣摩,体味祖国语言的丰富内涵和无穷魅力。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在赏析“月下荷塘”这一极富诗情画意的语段时,可引导学生揣摩“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丰富内涵,品味“羞涩”、“袅娜”等词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情趣;在赏析“塘上月色”这一精彩段落时, 可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月光的一系列动词“泻”、“浮”、“洗”、“笼”, 然后让学生思考“这些词在描摹景物上有何特点?”(以动态的词描写静态的景)、 “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通过指导学生仔细揣摩作者在用词遣句方面的功力,体味文章的意境美。 现在学生阅读易犯的毛病是不求甚解、浏览情节,对一些精彩的细节描写、景物描写总是一掠而过,因此, 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点拨,让学生在鉴赏语言的过程中, 提高语言理解能力,深刻体会作品的内蕴美,通过对美的形象的感受,对美的本质的认识,去领悟它所包含的人生意义和美学价值,从而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培养其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师还可以 通过联系具体语境对语言进行分析比较, 使学生对作者选词造句的深意有进一步的理解。同样是朱自清的中“塘上月色”这一段落,为加深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微和妙处, 教师可以找出其它同义和近义的动词让学生作比较,如把“泻”换成“淌”或“照”,把“浮”换成“升”,把“笼”换成“包”, 表达效果又有何不同?指导学生比较分析,在思索中让学生领悟语言的丰富内涵,产生如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 教师只有创设具体的语境,让学生通过比较来揣摩、领悟, 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吸收这些典范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培养审美想象和审美创新能力,提高语文素质。

三、配乐朗读,提升审美情操

“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文学家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不管是有意识的或是无意识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因此,教读一些经典散文作品,光靠品析语言还不够,还要通过指导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如出己之口,如出己之心。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作为朗读背景,指导学生配乐朗诵,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提升审美情操。

笔者在课堂教学中,曾多次尝试以音乐作为媒体进行散文教学,效果是明显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作者情景交融、境与情合、人景合一的 完美境界,我预先剪辑了三段经典民乐(一为《二泉映月》、一为《春江花月夜》、一为《梁祝》)作为披文入情的触发点,在概括完文段的景物特点后,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要求学生用心去听,把握音乐旋律的感情基调,选择一段旋律作为课文文段的配乐朗读的音乐。其目的是希望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节奏、旋律、音响等听觉表现进行分解和综合等心智加工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

但是,这种审美感受和体验毕竟是高层次的审美境界,学生不一定都能上升到这一审美层次,有些同学有这种审美体验,但也是瞬间的,怎么样来保持和强化这种审美活动呢?因此,下一步的教学环节就从“配乐美读,提升情操”入手。配乐朗诵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同时也为了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调动其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我利用乐曲《春江花月夜》作为课文朗读的背景,要求学生主动起来进行配乐朗诵的表演,使学生广泛参与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的实践活动,通过审美对象诱发的美感,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用艺术美的力量来使学生的心灵世界向美好方面转化,进而表现和创造美,提高审美能力,从而促进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朗读实施点拨与指导,可以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和欣赏抒情散文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入情入境地朗读散文的能力,同时,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操。

四、音乐作文,审美创新能力的再迁移训练。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特别是其广阔的情感空间和想象空间,为人们的审美想象提供了一个自由驰骋的大天地,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又最能拨动青年学生的心弦,引发强烈的审美共鸣。因此,在散文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对音乐非常感兴趣的心理特点,抓住这个训练学生创新能力的很好的契机,教师进行一些听音乐作想象作文的训练课,利用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审美因素,来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让艺术和文学语言沟通起来,让美的因素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和高度发达的个性。 如高一册散文《荷塘月色》教学结束后,笔者以经典民乐《二泉映月》为音乐材料,要求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听完音乐后,当堂想象作文,以此来强化学生的审美联想和审美想象。实践证明,这样的情境作文比一般的命题作文更适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能力,更易于塑造学生的创新品质。

散文教学中,教师如能有意识地把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诗歌、雕塑、戏曲、电视音乐片等)和语文教学有机融合,无疑会拓宽审美信息量的传递通道,加大审美信息容量,使审美信息的传递达到最优化,从而让学生能最大限度地接收这些信息,以适应学生的审美需要。

篇9

关键词 小学 低年级 写话能力 培养

新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对小学低年级的写话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叶圣陶曾经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智力、思维逐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在低年级进行语文阅读课上的读写训练,对初步培养学生的书面写作能力,创设了有利条件。在教学中要尽力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写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象中的事情,写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知。

1 读说先行,巧铺垫

由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所决定,他们学习语言不是通过老师的理性分析,而是通过对语言的不断诵读,在诵读中学习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我们的教材中有许多精彩的课文片段,尽管学生不能达到透彻的理解,还没有能力欣赏课文精美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独到之处。但孩子能通过朗读,把课文中的语言储存在自己的脑海里。在说话时会脱口而出,大大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他们识字少,老师在一边教拼音的同时一边教给孩子一些生动有趣的儿歌。老师可采用带读的方式,加上动作、手势,和孩子一起边读边演。让孩子对课文产生兴趣,慢慢地就能进入到课文的语言环境中,从而提高了语感,比如:学生从《雪地里的小画家》中就能读出雪景的美,小动物的可爱。从《夏夜多美》中就能读出夏夜的美丽,体会到小动物的心灵更美。从《阳光》中读出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到了二年级,孩子有了一定的识字量,孩子朗读的水平提高了,可以要求学生在朗读的同时,学习动手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如在学习《北京》一文时,就让孩子摘抄下:“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名胜古迹”等好词和“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立交桥的四周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等好句,让学生反复诵读,感受到我们祖国首都的雄伟、壮丽。又如:《清澈的湖水》中第二自然段描写湖两岸风景的片段。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展开想象两岸的山石的奇形怪状,各式各样,十分有趣、壮观的景色。学习欣赏文中比喻句合理、生动的描写。

海德格说过,“语言是人的生命活动。”可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何等重要。二年级有许多课文不仅能培养学生朗读能力,还可以进行课外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学习完了课文,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通过《称赞》这篇课文可以学习文中的小獾和小刺猬对自己的家人,对老师和同学,对朋友等进行称赞。然后,学习对话的表达方式,练习对话。又如:《窗前的气球》,可以想象同学们来到科利亚窗下放气球,借着气球那可爱的笑脸会对卡利亚说了哪些祝福的话。《植物妈妈有办法》、《活化石》等都可以让孩子自己查资料,在课堂上向同学们讲述,从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想象引导,激发兴趣

学生在熟读课文后,了解了课文的内容,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延伸和拓展。学生的想象充满了创造的色彩,充满了灵性。想象性续写、课文练笔就是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或是文本中的空白点,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想象力特别丰富,作为老师要充分利用好学生善于异想天开的特点,培养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如教学《坐井观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这只井底之蛙的可悲。对它产生了同情,也十分希望它能听从小鸟的劝告,跳出井口。让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想象之门打开了,孩子争先恐后议论开了:青蛙将会看见天那么高,那么蓝,真是无边无际啊!看到绿油油的田野,丰收的果园,高高的山峰,长长的河流,各式各样的楼房,等。听到了清脆的鸟叫声,孩子们的歌声,人们的欢笑声,欢快的锣鼓声等,看到这些青蛙心情高兴极了,它会对小鸟说:“小鸟多亏了你啊,要不然我就看不到这些美景啊!”“小鸟,我错怪你了,不是你,我还以为天只有井口大,真是羞愧啊!”老师就可以将学生的合理想象,把看到的景物进行有一定层次地描绘,并学习写人物的对话。又如:学习《假如》这篇课文中,让学生学习课文诗歌的表达方法,展开合理的想象,所谓合理应该告诉孩子,要学习主动关爱他人,热爱生活,做对人类有意义的事。因此,孩子就能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想象出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会帮助四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建一所学校。让灾区的孩子重返校园;我会给失去光明的孩子,换上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会让寸草不生的沙漠变成五谷丰登的粮田。

3 低要求,多形式,勤动笔

著名的作文教学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读写分离。两败俱伤。”随文练笔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紧随阅读教学且形式多样。但是一节课内,教师没有必要教学课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只能根据既定的能力训练目标,在课文中精心选择几个训练点,如在课文中选择,在词语、句子、段落的语言表达上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应该是可以迁移、可以概括类化、举一反三的,并且要跟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相适应,符合儿童年龄的语言。这种具有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就是教学所需要选择的“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课文中选择“例子”是件不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潜心钻研教材,把握课文的语言特点上下一番功夫。找准语言文字训练的点,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学习写话,造句引路

教师在培养低年级的学生听、说、读的过程中。千万别忽视了写,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做到一课一练,一课一得,抓住课文中一个句子,一个短语,一个词或字进行动笔训练。一年级开始可以进行简单的遣词造句,比如“高兴”一词,你可以引导孩子造出不同的句子,“今天老师表扬了我,我真高兴。”还可以说“小明高必地接过妈妈送给他的礼物。”“红红的画获奖了,她高兴得跳起来了。”又如教《画家乡》让学生模仿课文中“那么……那么”造句,让孩子知道用上这两个词,可以夸两个事物的不同特点,或一个事物的两个特点。如:“我的家乡山那么高,水那么绿。”“家乡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甜。”通过模仿比较,让学生在一年级就学会了写通顺的句子。

3.2 激发兴趣,仿写儿歌

低年级孩子对儿歌有着独特兴趣,儿歌内容通熟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孩子们对小动物十分喜爱,当我教完了《小白兔》就鼓励孩子学习抓住动物的特点编儿歌。孩子们就从

他们认识的动物中编了《红公鸡》、《小花狗》、《大熊猫》等儿歌,还让孩子们开心地边吟诵边表演。如教完《四季》,老师引导孩子模仿课文自己编儿歌,学生兴趣高,编了“花儿红红,她对蜜蜂说:‘我是春天。’枫叶飘飘,他对大地说:‘我是秋天。’高粱红着脸说:‘我是秋天。’房屋披上银装高兴地说:‘我是冬天。’”

3.3 仔细阅读,仿写片段

仿写就是作文者模仿范文的句式、立意、构思、结构、或者写法进行作文的一种训练方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无需了解典型句子间存在的结构特点,但作为老师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如《黄山奇石》一文,文中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介绍了黄山上的“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读,男女生配合读,让感受到句子间存在着特殊的关系。课后再让学生仿照这种写作特点,经过自己的合理想象写一写黄山上的其它石头的特点。“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天狗望月”又会是怎样一番生动有趣的景象呢?又如:《秋天的图画》一文,老师可抓住课文中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反复诵读,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然后可以找些秋天景色的图片,让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描写秋天丰收的景色。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展示,就能仿写出“葡萄架上挂着紫色的珍珠”、“冬瓜披上了白色轻纱”、“苹果露出了红红的脸颊”、“玉米挂上了金黄的坠子”等。在教完《北京》这篇课文,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了首都北京的美丽和雄伟。老师让学生学习本课的第二自然段的写作特点,按照方位特点仿写福州的五一广场,让学生边看图,边模仿,还学习合理用上文中的好词。

3.4 理解课文,变换人称

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我们常见的课文都是以第三人称来描述的。课文《我是什么》这篇课文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人称的转换练习,把文中的第一人称转换为第三人称。写完后,回去把“水”怎样变化的过程,讲给家长听。这样学生的学兴趣提高了。也认识人称的转换,明确正确使用人称的重要性。

3.5 学习课文,练写日记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着重强调要提供学生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学生练习写作的最佳载体就是多写日记。低年级孩子识字量少,老师可以鼓励孩子可以用拼音代替。老师在教完了《日记两则》后,就可以鼓励孩子学习写日记。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习课文中的小作者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梦到的,自由地表达出来。孩子写完后,老师要对孩子的日记给予充分肯定,哪怕学生只写一两句话,只要是句子通顺,符合情理,老师都要给予表扬,激励他们有更高的自由表达的兴趣。

让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

林建红

摘要 数学教学一定要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教科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该文从用生活情境导入数学课堂、用生活原型注入数学课堂、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说 明。

关键词 生活 数学 结合 教学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 生活情境,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学生初步感 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可见新课标非常强调注重密 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 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即 突出现实性和时代性。

用生活情境导入数学课堂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结合教学 内容将其引入课堂。设计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 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 的兴趣,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在 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学习数学。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 我先出示几张学生在“六一”儿童节做游戏、围观的照片,引 导学生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秘密?”学生在相片中看到 自己熟悉的同学,而且都不约而同地围成圆圈,个个情绪高 涨,纷纷发表意见,教师便顺势进一步问:“这种现象在生活 中常见吗?”,得到肯定回答后,教师再一次追问:“为什么 人们在观看时会不约而同地围成圆形呢?”由此激起学生学 习的欲望,自然引人新课。此外还有“新房装修所用地板的面 积”、“计算操场跑道的长”、“求罐头的容积”等等。这些都是 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现实的题材,由此引出数学问题,不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有着密 切的联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 生感和恐惧心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 用生活原型注入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的许多原理、概念在现实中都有其原型,在把 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时,学生就会体会到数学 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把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转变成数学问题 来研究,就能更清楚地认识事物的特征,更准确地认识事物 的变化规律。例如我在教学《克与千克》在本节课中,我充 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生活中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 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 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 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 作:分别掂一掂2分硬币一枚、5枚、100枚及1千克重的物 品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 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 簧秤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 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 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课堂活动中学生称了2 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接 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 学们分工合作,有的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 的一幅“生活购物场面”得到了再现。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 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体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 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3 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 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标准》也 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为此,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调整相应的内容,做到生活需要什 么样的数学知识,就教什么样的数学知识,用具体生动、形 象可感的生活事例解释数学问题。在教学“百分数与小数的互 化”中,学生对于小数点向左或向右移的方向总是分辨不清。 于是我在向学生讲清互化中移动方向的算理后,便在黑板上 写一个大大的百分号手写体(%),放手让学生观察“百分号”, 并进行大胆猜想,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它像生活中的什么。 学生积极活跃,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像一把钓鱼竿”。 教师再顺势引导学生把小数、百分数互化的过程与钓鱼进行联想,从而发现――当小数化为百分数时, 后面加上了百分号(即‘钓鱼竿”),有了‘钓鱼竿”,“鱼儿” (即小数点)就得朝“钓鱼竿”的方向游,也就是向右移动。 当百分数化为小数时,百分号要去掉,也就是没有“钓鱼竿”, 则“鱼儿”(即小数点)自然就向相反的方向游走了,也就是 向左移动。

象这样从学生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的亲身经历出发,把 课内的知识与课外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相联系,把抽象的知 识形象化,把易混的难点明了化,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 固。用得顺当灵活。

4 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篇10

语文学科的内容丰富,随处可见,只要是白纸上写有黑字的东西,当作文字来阅读、探究的时候,都可以是语文的内容,这么多内容,我们就是穷其一生也是学不完的。但我们学习课文的时候,注意力往往容易被内容所牵,容易偏重内容而忽略形式,因为文字的内容有吸引人的力量。现行的教科书,一般是依照文字内容的价值来编排的。例如,为了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于是选了几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文字,排成“自然景观”一组,这样一直排下去,排出了“以诚待人”“爱护环境”“小小的发明”等。教学时,我们容易被文字表现出的一个个景色、一件件事情、一个个道理、一片片情感所牵,忘却了文字里的生字、难句,以及文字上的种种格式和方法。这种重内容、轻形式的学习正是语文学习高耗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学生文字不通,并不是缺乏内容,十之八九问题出在语言文字的形式上。

语言文字内容各有不同,形式却有相同的地方。每个词语,都有自己应用的方法和习惯;每个句子,都有其构成和彼此结合的方式;每篇文章,都有其段落、章法、结构等共同的形式。此外,文章的体裁各有一定共通的样式,记叙文有记叙文的样式,议论文有议论文的样式,书信有书信的样式,等等,这都是形式上的情形,和文字的内容关系不大。语言形式的数量是有限的,只要花时间,大体上是可以学完的。笔者依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归纳出以下在语言的形式上学语文的具体操作策略。

策略一:抓传神字词,品味精妙

词语是语言的基础,在语言中占有很高的地位,词语教学应该贯穿于整个中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全过程。《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的常用字部分为2500字,似乎只要认得这些常用字,就可以看懂或运用一切的文字了。其实不然,常用字数目不多,可是每个字组成词语的数量却多得惊人,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还会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词来。因此,教学中,应致力于辨别有新鲜感的词语。词语教学的着眼点,除了词语的意义,还有词语的情味与用法。就是同一个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不同的情味。请看一位教师在教授人教版四年级《猫》一课中时,对“蹭”这个单字词的讲解:

师:能说说“蹭”在这儿的意思吗?

生:是“摩擦”的意思。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用“摩擦”而用“蹭”呢?请大家再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体会其中的不同。

生1:我觉得用“摩擦”的话,猫就不够可爱了。

生2:不用“蹭”字,猫好像就不温柔了。

师:看来“蹭”虽然有摩擦的意思,但绝不仅仅是摩擦那么简单。大家联系上下文看看从这个“蹭”字还能体会出什么新感觉?

生3:我觉得“蹭”字暗含猫向主人表示亲热的味道!

生4:“蹭”还有一种撒娇的感觉。

师:体会得真好,猫这样轻轻地、温柔地、撒娇地“蹭”老舍的腿,还“蹭”出了什么呢?

生5:蹭出了温情。

生6:蹭出了友谊。

生7:蹭出了顽皮。

生8:蹭出了乖巧。

……

教师通过对一个“蹭”字的发掘,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用词的精妙,品味那浓浓的情味,使学生看到了一幅“猫爱人,人爱猫”的动人画面。因此,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时,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一个词语的含义,而且要体会文章用词的情味与用法。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将词语放在句子或文章的语境中,通过反复的琢磨,领略词语所释放的风采,启发学生去理解、领悟文字是怎样表情达意的。

策略二:抓特色句子,习得规律

句子是文章的较大单位,考察句子是语言形式学习的重要着手方法。我们读文章、听谈话、留心句式,找出若干有特色的句式品味其秘妙,就可以从无限多的繁杂文字里,看出简单的方法来,这对学习是十分有帮助的。当然,句式学习也不能只停留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上,不能只停留在静态的概念层面上,应在运用中习得语言规律。例如,教授《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一课第三自然段:“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教师通常只关注“千姿百态”这一内容,让学生说说分别有哪些姿态,各是什么样子的,而把“千姿百态”这个特色的句式忽略掉了。教师应引领学生分析一句话中的三个分句,这三个分句的句式是不同的,第一分句用“屹立”“斜出”“弯曲”写姿态,用“或”字连接;第二分句用“仰”“俯”“卧”写姿态,用“或”字连接;第三个分句用“状如黑虎”“形似孔雀”四个字的比喻写姿态,用“有的”连接。由此让我们感受到,黄山松真的是千姿百态,用单一的句式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品味到句式的特色后,再设计相应的练习,让学生写某一物,学生很快就能学以致用,写出精彩的句子:“展上的五颜六色。它们或金黄,或银灰,或粉红;或紫,或蓝,或黄;有的红似骄阳,有的白如冬雪。”因此,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语言形式之美,既做到“入乎其内”,了解文章写了什么,又“出乎其外”,读懂句子是怎么表达的,再让学生在迁移运用中掌握,就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策略三:抓精彩表达,吸收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