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报告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2 10:06: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安全生产报告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根据《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和省市各级政府及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关于全面落实《福州市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进一加强我司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切实做好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整改工作,有效消除各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预防和杜绝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结合我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 集团设立安全隐患和交通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和举报箱,举报电话为:968803,举报箱设于集团四楼监察室。
第二条 集团及各公司各科室、线路、站点、各租赁场地等(以下简称各部门)或者个人对公司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集团安全管理部门或上级有关安全部门报告或者举报。
第三条 集团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登记举报电话内容,并上报集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由相关职能部门受理。各岗位人员应积极配合,不得隐瞒。
第四条 集团监察室负责登记举报箱内的举报信并上报集团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由相关职能部门受理。各岗位人员应积极配合,不得隐瞒。
第五条 举报安全隐患、违法行为分类及调查核实时限。安全隐患分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一般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业停产,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集团重大事故隐患、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可能造成重大财产或人身伤亡的,集团安全副总经理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予以调查核实;
2、集团一般性安全隐患、交通违法行为,短期内不会造成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的,集团相关职能部门调查核实后于三天内反馈情况;
第六条 受理的举报事项经调查核实后,属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的,应制订安全防范措施加以落实整改,并将整改情况通报与各公司。
第七条 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对提出要求反馈的举报人应在要求时间内反馈处理情况,对严重隐患举报人应按规定给予奖励。
第八条 工作人员及安管人员下一线或上路发现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交通违法行为,应及时给予制止,帮助其纠正,对一时难以整改到位的,应发出整改通知书并督促落实整改。
第九条 重大事故隐患的报告。对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应向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及时向集团相关职能部门、分公司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或总经理逐级汇报。主要包括事故隐患的现状及原因、危害程度及整治程序、分析及治理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应由分公司主要负责人签字。重大事故隐患自发现隐患开始30分钟以内,在现场作业或值班、运营中及时报告事故隐患,集团对拖延时间报告造成事故的要严厉惩处。
第十条 奖励。对举报安全隐患、交通违法行为,经落实,分别按下列情况给予奖励:
篇2
第二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单位(以下简称事故发生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等有关责任人员实施罚款的行政处罚,适用本规定。
法律、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的种类、幅度和决定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事故发生单位是指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生产经营单位。
本规定所称主要负责人是指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或者总经理或者个人经营的投资人,其他生产经营单位的厂长、经理、局长、矿长(含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上一年年收入,属于国有生产经营单位的,是指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所确定的上一年年收入总额;属于非国有生产经营单位的,是指经财务、税务部门核定的上一年年收入总额。
第五条《条例》所称的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依照下列情形认定:
(一)报告事故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限的,属于迟报;
(二)因过失对应当上报的事故或者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内容遗漏未报的,属于漏报;
(三)故意不如实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别、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等有关内容的,属于谎报;
(四)故意隐瞒已经发生的事故,并经有关部门查证属实的,属于瞒报。
第六条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下列规定决定:
(一)对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决定;
(二)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省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三)对发生较大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四)对发生一般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决定。
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可以指定下一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
第七条对煤矿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对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煤矿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决定;
(二)对发生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的煤矿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决定;
(三)对发生一般事故的煤矿及其有关责任人员罚款的行政处罚,由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所属分局决定。
上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可以指定下一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
第八条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依照本规定第六条或者第七条规定的权限实施行政处罚。
第九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对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实施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规定的程序执行。
第十条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一条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有《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事故发生后不立即组织事故抢救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二)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迟报或者漏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至60%的罚款;
(三)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在事故调查处理期间擅离职守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80%的罚款。
第十二条事故发生单位有《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没有贻误事故抢救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的,处20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三)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手段恶劣,情节严重的,处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三条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有《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的行为之一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谎报、瞒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80%的罚款;
(二)伪造、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转移、隐匿资金、财产、销毁有关证据、资料,或者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或者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至90%的罚款;
(三)事故发生后逃匿的,处上一年年收入100%的罚款。
第十四条事故发生单位对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3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负有责任的,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五条事故发生单位对较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造成3人以上6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3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0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2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造成6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3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3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3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六条事故发生单位对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造成10人以上15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7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5000万元以上7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造成15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7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7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处10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单位对特别重大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处2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十八条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依照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发生一般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30%的罚款;
(二)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40%的罚款;
(三)发生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
(四)发生特别重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80%的罚款。
第十九条法律、行政法规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规定的罚款幅度与本规定不同的,按照较高的幅度处以罚款,但对同一违法行为不得重复罚款。
第二十条违反《条例》和本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有两种以上应当处以罚款的行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应当分别裁量,合并作出处罚决定。
第二十一条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其他单位及其有关责任人员处以罚款的行政处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实施。
篇3
第一条安全事故分级
(一)一次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下,由区级交通主管部门和发生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组成调查处理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如实向市交通局报告。
(二)一次死亡2人或重伤4人以上10人以下,由市交通局组织调查处理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向市安监局报告。
(三)一次死亡3人或重伤10人以上,由市交通局向市安监局报告。由市安监局组织对事故进行调查和处理。
第二条事故调查处理
(一)发生伤亡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在接报后,主要领导和负责安全生产的人员应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救援和现场保护,并立即如实向区级交通主管部门报告。在事故后的10至15天内,对本单位的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形成自查报告。积极配合区交通主管部门、市交通主管部门、市安监局及市级以上主管部门调查组的调查。
(二)区级交通主管部门在接到辖区事故单位的事故报告后,要立即赶到事故现场,会同事故单位进行现场处理,初步查明事故的基本情况,确定事故等级并及时向市交通局报告。负责对一次死亡1人或重伤3人以下的事故进行调查,在事故后10至15天内,形成调查报告上报市交通主管部门。
(三)市交通局接到区交通主管部门的报告后,对一次死亡2人以上或重伤4人以上的事故,向市安监局报告。对一次死亡2人或重伤4人以上10人以下的生产安全事故组成调查组,对发生安全事故单位进行调查,并在事故后30日内形成调查报告。
第三条调查内容
(一)安全生产条件
1.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
2.是否设置管理机构或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是否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4.是否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强制标准的劳动安全防护用品;
5.经营场所和设备设施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强制标准要求。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
3.是否建立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4.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档案制度;
5.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书签订制度;
6.是否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制度;
7.是否建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
8.是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登记整改制度;
9.是否建立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制度;
10.是否建立建立危险作业管理制度;
11.是否建立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教育和培训
1.新近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计划、记录;
2.离岗六个月以上及换岗从业人员上岗前培训记录;
3.在岗从业人员定期安全教育培训、计划、记录、档案;
4.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使用新设备的有关从业人员上岗前培训记录。
(四)整改措施落实情况
1.对定期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是否制定了整改方案、整改时间;
篇4
一、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
按照《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全面负责,其主要责任有:(1)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管理组织机构;(2)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4)督促、检查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援预案;(6)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问题;(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企业负责人应切实履行职责,保证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有效开展。
二、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企业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各级管理层次、部门及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使安全生产责任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岗位、环节和工序。建立企业安全责任网,对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列入年终考评,并与责任人的经济收入挂钩,加大考核力度,调动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性。
三、企业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人员的配备
企业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加强企业内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根据企业规模的安全需要,配备专职或兼职的监管人员,自上而下形成完整、严密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体系。同时要充分调动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围绕如何实现安全生产三大因素(人、机、环境)相互和谐,全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四、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各企业要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生产经营企业、特殊行业的作业标准和岗位技术操作规程,包括年度安全工作目标计划,安全生产考核和奖惩,安全教育培训,职工健康监护,防护用品管理、值班和交接班,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设备维护管理、危险物品(烟花爆竹、化学农药)管理,各类工艺操作规程,现场巡回检查,防火防爆、登高作业等安全操作规程。同时要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生产技术,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确保各项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实。
五、安全生产工作的例会
区供销社确定每年度至少二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制度,由各下属企业分管领导有关负责人例会,要求各下属企业在每年度至少三次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由企业负责人召集、分管领导主持、各部门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例会。分析安全生产形势,解剖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及存在的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和解决办法。通过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的形成,确立安全生产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地位。
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经营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安全资格
区供销社每年度组织一次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培训,各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小规模企业可合并组织培训),确保全体职工都能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企业有关经营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法接受安全生产培训,经政府有关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任职资格或上岗资格后,实行持证上岗。
七、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和作业安全评估
各企业对易燃易爆物品、车辆、火、电、气、锅炉、各种熔器、机电设备、房屋的管理或使用,要建立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制度,明确安全检查的检查内容、检查频率、检查人员、检查情况等,通过认真的检查,查找企业安全生产及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对发现的各类事故隐患或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落实隐患整改责任制,做到整改内容、整改标准、整改措施、整改进度和责任人“五落实”,并建立台账登记备查档案。同时要在员工中建立危险危害因素辨识,作业安全评估制度,完善防错纠错机制,尽量避免人为失误,实现安全生产的可控、在控管理。
八、重大危险源监控和事故应急救援
规模生产经营企业或存在事故危险因素的企业,必须建立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制度,加强对重大危险源运转、维护、检查等环节的监控力度,认真分析本企业可能导致危机事件发生的各类因素,落实对重大危险源的定期检测、评估制度。
还要制定和完善各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的预警和救援机制。制定完善的应对突发事故的应急预案,是防范事故发生、减少事故损失的重要保障。企业要坚持防患于未然的原则,切实做好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预案准备工作;要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增强企业和员工应对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做好与地方政府应急救援体系的衔接,充分利用社会救援力量,确保迅速、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治工作。
九、企业安全生产投入
根据浙精神要求,煤矿、矿山、烟花爆竹与民爆器材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企业分别按年收入不低于2.5%---1%提取安全费用。
各企业要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加强投入,提取安全经费,专款用于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事故隐患整治、安全防护设施、应急装备等,为改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预防事故提供保障。
十、安全生产源头管理
各企业要加强安全生产的源头管理,企业的生产经营必须依法取得许可或审批,各种机械设备、电器设备的安装、使用必须通过依法检验和年验。把安全生产事项列入“房屋租赁”、“承包合同”、“工程项目”等签约中的主要条款。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即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使用,以保障企业的本质安全。
十一、事故管理
事故发生企业应及时向报警,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如遇紧急情况可直接报告安监部门),同时努力控制事故现场争取救援,减少伤亡。主管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经初步确认事故案情,连接事故预案程序,报告区安监局,同时组织力量赶赴现场,合力控制事故,听候指挥部调派救援命令和任务。
各企业必须明确,对于发生重伤以上等各类生产事故,必须按照国家事故报告的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安监部门报告,决不可隐瞒不报;同时要按照“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的原则,严肃查处事故,并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
十二、事故隐患整改
(一)对安全生产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可立即整改的应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责令其限期予以整改,并发放限期整改通知书。
(二)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在隐患整改过程中应采取防范和监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隐患真该应落实专人负责,落实整改责任,落实整改进度,保证整改工作质量和时效,并应及早向区政府汇报。
(三)对已发现存在事故隐患的单位,区社将成立调查组对该单位的安全整改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协助该单位完成整改工作。
十三、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防范意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建立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一)任何人发现本单位安全生产隐患的,均有责任向有关单位领导进行举报。
(二)举报人可以通过社会公布的举报单位或区社网页公布的举报电话进行举报。
(三)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实行举报奖励制度,根据所举报的隐患的危险程度,分别给予举报人50—1000元不等的奖励。
(四)对已受理的安全隐患内容进行重复举报的,不再进行受理。
(五)实行保密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举报安全生产隐患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打击报复。
(六)区社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隐患举报办法,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查处制度。
十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报告
篇5
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总结评估报告制度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和有关中央企业每半年分别组织对本地区、本领域、本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进行总结评估,编写半年度、年度总结评估报告,按要求上报。
(一)总结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
1.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应急平台、应急体系建设情况;
2.救援队伍建设情况、事故救援情况、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情况;
3.预案编制、执行及演练情况;
4.应急管理规章制度建设情况;
5.事故救援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6.应急管理培训及宣传教育情况;
7.应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问题及对策、建议;
8.应急管理及应急救援经费投入情况;
9.政府投入形成的应急救援资产情况;
10.相关总结评估报告附表(见附件1)。
(二)总结评估报告上报程序与时间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于每年的7月25日和次年的1月25日前分别将半年度、年度总结评估报告报送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指挥中心)。
有关中央企业总部于每年的7月15日和次年的1月15日前分别将半年度、年度总结评估报告报送应急指挥中心。
省级矿山应急机构于每年的7月15日和次年的1月15日前分别将半年度、年度总结评估报告报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同时抄送省级安全监管部门。
二、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未遂伤亡事故救援总结报告制度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矿山等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分别组织对本地区、本领域每一起重大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和较大未遂伤亡事故成功救援情况及时进行总结,逐起事故编写救援总结报告,按要求上报。
(一)救援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
1.事故单位概况;
2.事故发生、报告及救援经过;
3.应急预案启动和执行情况;
4.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成立及组成情况;
5.专业救援队伍、装备调用情况以及救援过程中发生的实际费用;
6.救援方案制定和执行情况、救援过程中应用的装备及技术情况、专业救援队伍的搜救情况;
7.事故原因和性质的简要分析;
8.事故救援的经验和教训,包括应急预案、事故报告和救援组织、协调、指挥及救援队伍、专家、装备、技术等方面;
9.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生产经营单位、救援队伍改进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
10.事故现场相关图纸资料,现场抢救的有关图片。
(二)救援总结报告上报程序与时间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于事故救援结束后的30个工作日内将救援总结报告报送应急指挥中心。
省级矿山等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机构于事故救援结束后的20个工作日内将救援总结报告报送相应的上级机构,同时抄送省级安全监管部门。
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季报制度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矿山等专业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和有关中央企业及时掌握本地区、本领域和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应急机构建设、应急演练开展、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事故救援以及应急救援队伍安全技术等工作情况,填写相关季报表(见附件2),按要求上报。
省级安全监管部门于每季度结束后的10个工作日内将季报表1、季报表3~9报送应急指挥中心。
有关中央企业于每季度结束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季报表2、季报表3~9与本企业相关的内容报送应急指挥中心。
篇6
一、安全生产目标
煤矿企业是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主体,本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经营方针。
本矿生产经营必须遵守《煤炭法》、《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完善安全生产条件,确保安全生产,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煤矿负责人(法人)和经营管理人(矿长)对预防煤矿安全事故负主要责任。
二、安全生产管理
本矿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四)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五)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护预案。
(六)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本矿的生产经营管理人(矿长)对本单位的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一)矿长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之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矿长未按照上述规定履行上述职责的,主管部门可以责令矿长限期组织培训,并依法进行处罚。
(二)矿长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根据本矿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不能处理的,应立即停产,撤出作业人员,研究整改方案,直至整改合格。检查及处理情况应当记录存档。
矿长未按照要求履行上述职责的,主管部门可以责令矿长限期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罚。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三)矿长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从业人员依照本矿的相关制度予以处理。
主管部门随时进行检查,发现从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的,可以责令煤矿企业限期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罚。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四)矿长或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第二十一条的规定,轮流带班下井,并建立下井登记档案。
主管部门发现矿长未按规定带班下井的,可依法对其进行处理。
三、安全生产预防制度
本矿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治理和报告制度。有《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国务院第446号令)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之一的,本矿矿长应当负责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措施,停止生产,排除隐患。
煤矿企业未按照要求履行上述职责的,有国务院446号令第八条第二款所列情形之一仍进行生产的,主管部门可以责令企业停产整顿,情节严重的予以关闭。
四、安全事故的控制
本矿建立起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层层落实。目标是:杜绝伤亡事故的发生。
篇7
二、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年全县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为:各类事故死亡人数不超过77人,其中工矿企业不超过3人;事故起数比去年有所下降;遏制一般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控制指标分解情况详见附件1)。
三、目标考核主要内容
(一)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安全生产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落实、有成效。
(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明确,并通过签定责任状(书)层层落实责任;建立奖惩激励机制,严格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三)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各乡镇政府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工作经费有足够保证。各部门、各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符合有关规定。
(四)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建设,各乡镇安全生产达标;各企业按《安全生产法》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
(五)加大事故隐患和危险源的管理,对管辖范围内的事故隐患和危险源进行全面普查、建档。当年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知情率、一般事故隐患整改率、重特大事故隐患根治率均达到100%;重大危险源监控率100%。
(六)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知识竞赛”等宣传教育活动;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持证率达100%;企业职工三级安全教育率达到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
(七)全面实施《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单位和非煤矿山企业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评价和评估,评价和评估率不低于95%;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三同时”审查验收率100%。
(八)深入开展矿山、道路和水上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建筑工程、民爆器材和烟花爆竹、城市燃气和液化气瓶、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整治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措施有力、成效明显。
(九)完善本辖区或本行业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逐步建立健全本地区应急救援体系。
(十)严格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坚决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处各类事故,发生事故在规定期限内处理结案,结案率达100%。建立和完善事故统计上报制度,及时准确向县安委会上报各类报表。
四、考核办法
(一)考核方式根据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全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县安委会已制定下发)。各责任单位上半年和年终,应对照《考核细则》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并将自评结果书面报县安委会办公室。县安委会办公室在年底会同有关部门组成考核小组,按“考核细则”和签订的责任书内容进行考核。县安会办公室在考核工作结束后,应将考核结果向县人民政府报告,并由县安委会书面通知被考核单位,同时抄送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和相关主管部门。
(二)考核等次考核按满分1000分计,分四个档次:
优秀:等于或高于900分;
合格:等于或高于800分、低于900分;
基本合格:等于或高于600分、低于800分;
不合格:低于600分。
(三)奖惩方法根据考核等次,决定奖惩办法如下:
优秀:返还全部风险抵押金,奖励风险抵押金数额的40%,并在全县通报表彰。
合格:返还全部风险抵押金;
基本合格:扣减40%风险抵押金,返还60%风险抵押金;
不合格:扣除全部风险抵押金。
奖励资金来源为:县政府“安全生产专项资金”。返还各单位的风险抵押金和奖励资金作为各责任单位的安全奖励资金使用。扣减的风险抵押金纳入县政府“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使用。被考核责任单位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单位及单位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分管责任人当年各类评先评优资格:责任单位或其管辖范围内当年发生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乡镇安全生产管理不达标;考核结果为不合格。
五、强化目标管理
(一)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各责任单位要根据与县政府签订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确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体系及目标管理主要内容,以层层签订责任书的方式进行分解落实。
篇8
在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中,要重点掌握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施工单位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重大隐患治理挂牌督办制度、群防群治制度等。
2.施工项目负责人是指建设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应当由取得相应执业资格的人员担任,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负责,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并根据工程的特点组织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在施工项目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中,要重点掌握施工项目负责人的执业资格和安全生产责任、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
3.施工现场安全由建筑施工企业负责。实行施工总承包的,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在施工总承包和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中,要重点掌握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各自应当承担的法定安全生产责任。
4.施工作业人员应当享有的安全生产权利包括:施工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和建议权、施工安全防护用品的获得权、批评检举控告权及拒绝违章指挥权、紧急避险权、获得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赔偿权、请求民事赔偿权等。
5.施工作业人员应当履行的安全生产义务包括:守法遵章和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等的义务、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义务、施工安全事故隐患报告的义务等。
篇9
一、总则
1、为加强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公司发展,制定本制度。
2、凡在本公司管理范围内从事与安全生产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制度。
3、安全生产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区域(专业)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出事谁承担责的原则。
4、各单位或个人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正确处理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努力改善劳动条件,确保安全生产。
5、各项目部经理是本项目部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分别对其所辖区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6、各项目员工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7、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认真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
8、各部门、单位应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员工的安
全生产意识。
9、公司鼓励和支持安全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10、公司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护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11、公司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安监部,依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本制度的规定,对本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归口管理。
12、本制度依据国家现行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和上级部门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规定编制。
二、安全管理体系
各项目部应建立以经理(主要负责人)为首的各级安全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保证体系;建立以分管领导为首的各级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技术经费保证体系;建立以安全管理部门为主的专业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检查保证体系;建立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公司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如下:
(一)公司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公司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副组长:
公司安全管理成员:
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组
组长:项目经理或负责人
副组长:护卫队长或班长
成员:项目持证人员(消防、电梯、水电工)、护卫队员、前台
客户人员、维修技师、保洁工、绿化工
三、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会议制度
为了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目部的安全生产情况,协调和处理生产组织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消除事故隐患,确保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各项目部相关人员于每月20日(如有特殊情况时间另行通知)召开安全例会。现对相关程序要求如下:
一、会议发言程序为
1、项目队长或班长通报本月安全工作情况。
2、项目各部门汇报上月安全工作情况、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及下月安全工作计划。
3、安监部针对公司和市区安全情况进行通报并对各项目部存在的问题协调处理。
4、安监部经理对本次会议做总结发言。
二、项目依据会议内容整理出会议纪要。
(二)设备超前维护制度
1、加强设备的维护是提高设备完好率,保证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的有效措施,运行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本制度。
2、设备维护保养制包括:设备维护保养,设备定期切换,
设备定期试验,备用设备管理办法。
3、运行人员必须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机械设备定期进行检查,
并按规程进行相应的保养维护。
4、运行设备的各项参数及振动、温度、声响等必须严密监视并不允许超过极限值。
5、需进行定期试验的设备要按照“设备定期试验制度”进行试验,并作好相应记录。
6、运行人员要保持值班地点和设备所在区域的清洁卫生,
每班至少对设备及工作场地地面清扫一次,确保文明生产。
7、设备在运行期间要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及维护检修人员每年对设备进行一次技术鉴定,确定设备哪部分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哪部分处于不正常运行状态,对于严重缺陷的设备,必须立即停止进行检修,对于符合规范的设备,在停运后一定要彻底检修或大修。
8、设备在运行期间检修人员和技术员要每天巡回检查,
通过摸、听、观察,对仪表记录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牙状态之中。
9、技术组要对运行人员、检修人员进行超前意识的教育,结合实际情况举例说明超前维护的重要性。
(三)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1、当班人员每小时要对所管辖的设备和系统巡查一次,并根据当班运行方式、气候条件、设备缺陷、运行操作等情况另需做具体重点性的检查。
2、巡回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设备(备用设备)、各种仪表、保护装置、消防设备、照明设施、门窗玻璃和采暖设施。
3、检查时要带必要的检查工具,集中精力做到耳听、眼看、鼻嗅、手摸(该摸的设备),以便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异常情况。
4、巡查时,发现不正常现象,必须查明原因及时处理。若暂时不能处理,应及时向领导汇报,并须做好记录加强监视,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5、保持设备各部位和工作现场周围的清洁,做到操作场地光线明亮、道路畅通,遇有紧急情况便于迅速处理。
6、巡查时要注意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7、巡查时要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巡回检查时如带有实习人员,一定要加强监护,如需讲解不准乱动设备,以预防意外。
8、巡回检查中如发现可疑的人进入现场,进行制止并报告上级。
9、巡回检查完毕,必须向班长或上一级领导汇报检查情况。
10、认真执行规定的检查细则。
(四)事故处理报告制度
1、现场设备发生事故时,现场人员应立即报告生产调度,如实介绍事故发生经过。
2、处理事故时,要首先采取措施防止事故蔓延。
3、处理事故的先后顺序原则是“先影响安全的重大事故,后一般事故”处理事故时,加强对其他运行中设备的监护,确保安全。
4、运行人员遇有事故发生时,对自己不明确的事故绝不可盲目处理,更不允许擅自离岗位。
5、事故排除后,要经有关领导和部门检查核实,确认隐患消除后方可投入运行,并及时填写事故记录。
(五)重点区域管理制度
1、重点区域门口应悬挂“重点区域
闲人免进”牌。
2、重点区域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上岗。
3、重点区域工作人员负责区域的各项治安工作,工作区域发生异常情况,有权采取各种正当措施进行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4、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重点区域,外来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时,应经项目队长或经理同意并在本单位队长或经理的陪同下方可进入,同时必须严格履行登记手续。
5、本区域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6、本区域工作人员应保管好区域所有的工具、材料、器材、设备等一切公共财产和设施。
7、工作人员要认真填写各种记录,同时监督外来人员登记手续的填写,并负责监护外来人员的人身安全。
(六)安全管理制度
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为加强员工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确保人身和财产的安全,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2、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贯彻执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负责人要坚持管服务、管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服务、经营要服从安全的需要,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3、对违反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责任者,要给予严肃处理。
4、要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安全教育工作,防止事故的发生。
5、凡本项目员工除必须熟悉并严格遵守制度外,还必须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部门以及公司制定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项目部经理职责:
(1)保证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制度、指示等并负责在本部门的具体落实。
(2)组织制定本项目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计划。
(3)听从上级对安全工作安排并做好所辖工作范围内的安全工作。
(4)组织做好员工岗前安全培训、技能培训,上岗后操作培训。
(5)安排好每天对分管区域内设施设备检查、危险源辨识、维护、等工作。
(6)安排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上报,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整改。
(7)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表彰先进、警示事故责任人,杜绝安全生产事故,保障生产正常安全运行。
2、项目队长安全生产职责
(1)护卫队长是本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负责人,对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及健康负全面责任。
(2)贯彻执行公司有关安全规定和领导指示,并严格组织检查落实。
(3)拟定、修订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组织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方案,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对违反安全操作规程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停止工作。
(4)定期召开员工会议,听取安全生产工作的汇报及意见,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活动,总结交流安全生产经验。
(5)根据公司有关规定,组织对本部门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和安全技术教育,定期进行考核,保证员工持证上岗。
(6)组织本部门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安全防护设施处于完好状态,发现隐患及时组织整改,本部门无法整改的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并及时向公司书面报告。
(7)负责检查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并组织安全措施的落实。
(8)负责组织调查、分析本部门所发生的各类事故,保护好事故现场及时上报公司有关领导,事后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上报。
3、项目客户经理安全生产职责
(1)项目客户经理是客户服务中心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坚持抓生产,必须首先抓安全的原则。
(2)协助项目经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处理客户服务中心安全生产日常事务和安全生产检查监督工作。
(3)组织客户服务中心员工服务的同时,必须考虑和安排安全、劳动保护等问题,确保生产、运行与维护过程中的安全。
(4)在进行各种技术问题时,必须执行可靠、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
(5)对客户服务中心发生的事故要及时报告和处置,并负责保护事故现场。
(6)定期召开客户服务中心的安全生产例会,制定防范措施,杜绝安全隐患。
(7)对新员工、变动岗位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定期召开客户服务中心安全学习,及时采纳员工提出的正确意见。
(8)经常检查、布置客户服务中心工作,支持客户服务中心员工工作,充分发挥客户服务中心员工的作用。
4、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
(1)对班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负责。
(2)贯彻执行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现有违章行为应及时制止。
(3)发现事故苗头和事故隐患及时处理和上报,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4)发生事故,立即组织抢救,并负责保护现场,及时报告,参加对伤亡事故、设备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和上报工作。
(5)组织本班员工坚持每周二的安全生产学习例会,做到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
(6)对新员工、变动岗位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和操作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有权拒绝未经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考核不合格的员工独立上岗。
(7)搞好安全和消防设施、设备及电梯的检查和维护工作。检查员工合理使用各种消防器材。
5、员工的安全生产职责
(1)参加安全活动、学习安全技术知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及安全生产规定。
(2)加强设备维护,保持工作场所整洁,搞好安全生产,保证设备平稳运行。
(3)认真做好各项记录,交接班时必须交接安全情况,交办为接班创造良好的安全条件。
(4)按时巡回检查,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苗头,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中。如果发生事故,要及时报告并果断正确处理,保护好现场,做好详细记录。
(5)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正确使用、妥善保管各种劳动保护用品和消防器材。
(6)及时向部门相关负责人反映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三、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1、安全教育制度
(1)部门安全教育由部门负责人负责,指定安全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
(2)对新入职员工,要进行安全培训教育,使新员工了解部门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注意事项,树立遵守安全第一的观念。
(3)要定期组织一次安全培训,学习有关安全防火、安全用电、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预防事故的发生。
(4)对公司、部门内部岗位调动及脱产半年以上的员工,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
(5)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相关要求进行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6)建立班前班中班后检查安全生产情况等制度,对员工进行经常性教育。
2、安全管理会议制度
(1)安全管理机构成员会议每月至少召开一次,部门会议每周召开一次,各班组每天召开一次会议,分析安全生产工作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人及管理人员不定时召开,发生重大事故或突发性事故必须及时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制定措施,防范未然。
(3)部门的各种安全会议,要有专门的会议记录本,认真做好会议记录。.
3、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项目每月一次,护卫队每周组织一次安全生产检查,班组每天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检查并做好记录。
(2)各班组除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外,还要不定期的进行专业检查、雨季三防、防火、防盗等季节性的安全检查。
(3)加强对安全生产检查工作的组织,在安全检查中,部门负责人要亲自组织,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安全生产检查要坚持边检查边整改,对查出的隐患要由负责人签发隐患整改通知单。一时不能解决的事故隐患,要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险情和重大隐患,必须立即停止作业。
(5)各班组应做好班前、班后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或及时上报。关键岗位和关键部位要定人每天检查,检查结果要有记录。下班后要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不得留有事故隐患。
(6)安全管理人员在安全检查过程中,有权对违章人员进行制止、纠正和处罚。对于不服从管理的人员,给予必要的处罚。
4、安全交接班制度
(1)认真准确填写“交接班记录”和“设备使用情况记录”并签字。
(2)交接班人员下班前必须认真清扫,擦拭设备,向接班人员介绍、安全装置、锅炉主体、辅机设备、链条等各部位的情况。运行中有无可疑情况,维修、调整、检修情况,认真进行交接,并填写记录。
(3)接班人员必须提前30分钟到达现场,了解设备情况,认真接班并检查记录填写情况,如果确认设备情况正常,记录填写无误,即可签字接班:否则应立即提出,必要时可拒绝接班,并及时报告本班班长处理,设备接班后发生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4)交办班长应将本班内设备使用与故障情况,记录在“设备使用情况”内,向接班班长交代清楚并签字。较大问题、故障或危险隐患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报告。
(5)部门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应定期与不定期地抽查交接班制度的执行情况。
(6)“交接班记录”、“设备使用情况记录”用完后,由部门统一管理。
5、安全事故处理制度
(1)生产安全事故是指在生产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等事故。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必须立即上报、进行分析和作出处理。
(2)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必须立即组织抢救,防治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保护好现场,尽量把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3)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最先发现人员要立即报告班组长、班组长应立即报告部门相关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调度室,不准隐瞒不报、虚报、谎报、故意拖延上报,违反者将受到严肃处理。
(4)建立事故档案和台帐,登记、归档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及相关材料。
(5)严格执行部门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和调查处理规定,做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和调查处理工作。
(八)供电安全管理
1、室内外环境卫生按时清扫并保持整洁,各类工具、用具、仪器、仪表定置摆放并整齐有序。
2、安全用具齐全,并在有效期内。
3、消防用具按规定配置摆放,并在有效期内。
4、值班人员值班期间必须穿工作服,不得进行与工作无关的事情,严禁酒后上岗,严禁打架斗殴,未经站所负责人许可任何人不得私自离岗。
5、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交得清楚、接得明白。
6、严格执行调度命令防止发生误停电、误送电事故,未经机电部许可严禁私自改变设备运行方式,坚决杜绝重大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7、按时进行设备巡视检查,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并做好记录,对于危急缺陷和严重缺陷应及时上报调度及有关部门,组织人员进行抢修,一般缺陷应安排计划检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8、认真填写操作票,严格执行操作票三级审票制度,防止无票操作及无监护人操作,严防误操作事故的发生,确保操作质量。
9、在电气设备上工作时,必须完成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除事故处理外,绝不允许无工作票进行检修工作。
10、变配电室发生异常及事故时,要认真记录、详细汇报,迅速、准确地进行处理,防止扩大事故及延迟事故的处理。
11、未经机电部许可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私自接用负荷或改变系统接线方式。
12、运用中的电气设备应按规定悬挂各类标示牌。
13、认真完成安全技术培训、安全日活动、运行分析、技术问答活动,积极进行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矿井及各变配电室大面积停电预案演练,并做好相应记录。
14、搞好各变配电室的运行技术管理工作,保证各类规程、制度、图纸、资料齐全有效,并与现场实际相符。
15、各种记录必须及时认真填写,做到真实有效、字迹清楚。
16、未经许可任何人员不得在主计算机上任意添加或删除文件,不得在USB接口上接用设备。
17、室内室外照明、事故照明完好,通讯电话畅通。
18、防误闭锁装置完好齐全,投运率100%。
19、运行中的设备完好无缺。
(九)防火安全管理制度
1、值班人员要严守自己工作岗位,发现火情及时向保卫部和后勤调度汇报。
2、强化管理,提高防火意识,严禁一切易燃、易爆物品带入机房。
3、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管理,要做到隔离存放。
4、机房内严禁吸烟和携带香烟、火机、火柴类等火种。对产生的垃圾要及时清理。
5、消防器材要配备整齐,发现损坏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十)机房安保制度
1、每天由护卫队员巡查,坚持班班有人负责。
2、护卫队员要有高度警惕性,强烈的责任心。
3、强化治安管理,增强防火、防盗意识。
4、严守工作岗位,不得擅离职守,依法照章办事。
5、在治安防范区,要讲行业道德,树行业新风。
6、严格交接班制度,确保平安无事故。
(十一)泵房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更好地创造一个良好的泵房环境,加强治安防范工作,确保设备运行正常。特作如下规定:
1、任何员工不得私自带外来人员进入泵房。
2、员工在泵房内严禁吸烟、酗酒、喧哗、打闹、聊天。
3、员工在泵房内应自觉维护泵房内的卫生,将不用的杂物放入垃圾筒内。相互监督,如有行为不当者,维修技师进行处理。
4、为了提高泵房安全,员工工作时应自觉遵守公司各项规章制度。
5、管理员应每日对泵房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对有问题的设施设备及时报维修技师报修。
三、安全操作规程
(一)电工安全操作规程
1、电气操作人员应思想集中,电器线路在未经测电笔确定无电前,应一律视为“有电”,不可用手触摸,不可绝对相信绝缘体,应认为有电操作。
2、工作前应详细检查自己所用工具是否安全可靠,穿戴好必须的防护用品,以防工作时发生意外。
3、维修线路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在开关手把上或线路上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的警告牌,防止他人中途送电。
4、使用测电笔时要注意测试电压范围,禁止超出范围使用,电工人员一般使用的电笔,只许在五百伏以下电压使用。
5、工作中所有拆除的电线要处理好,带电线头包好,以防发生触电。
6、所用导线及保险丝,其容量大小必须合乎规定标准,选择开关时必须大于所控制设备的总容量。
7、工作完毕后,必须拆除临时地线,并检查是否有工具等物漏忘电杆上。
8、检查完工后,送电前必须认真检查,看是否合乎要求并和有关人员联系好,方能送电。
9、发生火警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四氯化碳粉质灭火器或黄砂扑救,严禁用水扑救。
10、工作结束后,必须全部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段,拆除警告牌,所有材料、工具、仪表等随之撤离,原有防护装置随时安装好。
11、操作地段清理后,操作人员要亲自检查,如要送电试验一定要和有关人员联系好,以免发生意外。
(二)变配电安全操作规程
一、停送电操作顺序
1、高压隔离开关操作顺序:
(1)断电操作顺序:
A、断开低压各分路空气开关,隔离开关。
B、断开低压总开关。
C、断开高压油开关。
D、断开高压隔离开关。
(2)送电操作顺序和断电顺序相反。
二、低压开关操作顺序:
(1)断电操作顺序:
A、断开低压各分路空气开关、隔离开关。
B、断开低压总开关。
(2)送电顺序与断电相反。
三、倒闸操作规程
1、高压双电源用户,作倒闸操作,必须事先与供电局联系,取得同意或拉供电局通知后,按规定时间进行,不得私自随意倒闸。
2、倒闸操作必须先送合空闲的一路,再停止原来一路,以免用户受影响。
3、发生故障未查明原因,不得进行倒闸操作。
4、两个倒闸开关,在每次操作后均应立即上锁,同时挂警告自牌。
5、倒闸操作必须由二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三)变配电设备安全检修规程
1、电工人员接到停电通知后,拉下有关刀闸开关,收下熔断器。并在操作把手上加锁,同时挂警告牌,对尚无停电的设备周围加放保护遮拦。
2、高低压断电后,在工作前必须首先进行验电:
3、高压验电时,应使用相应高压等级的验电器,验电时,必须穿戴试验合格的高压绝缘手套,先在带电设备上试验,确实好用后,方能用其进行验电。
4、验电工作应在施工设备进出线两侧进行,规定室外配电设备的验电工作,应在干燥天气进行。
5、在验明确实无电后,将施工设备接地并将三相短路是防止突然来电、保护工作人员的基本可靠的安全措施。
6、应在施工设备各可能送电的方面皆装接地线,对于双回路供电单位,在检修某一母线刀闸或隔离开关、负荷开关时,不但同时将两母线刀闸拉开,而且应该施工刀闸两端都同时挂接地线。
7、装设接地线应先行接地,后挂接地线,拆接地线时其顺序与此相反。
8、接地线应挂在工作人员随时可见的地方,并在接地线处挂“有人工作”警告牌,工作监护人应经常巡查接地线是否保持完好。
9、应特别强调的是,必须把施工设备各方面的开关完全断开,必须拉开刀闸或隔离开关,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禁止在只经断开油开关的设备上工作,同时必须注意由低压侧经过变压器高压侧反送电的可能。所以必须把与施工设备有关的变压器从高压两侧同时断开。
10、工作中如遇中间停顿后再复工时,应重新检查所有安全措施,一切正常后,方可重新开始工作。全部离开现场时,室内应上锁,室外应派人看守。
五、安全教育与培训
(一)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1、目的
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强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度,防止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
2、培训内容
1)
国家安全生产工作方针、政策、法规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
2)
生产简况,工艺特点和安全状况(如易燃、易爆危险源等)。
3)
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规定。
4)
一般安全急救、防护常识及本行业典型事故。
5)
有关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状况、安全操作规程
及安全注意事项。
6)
常用劳动保护用品、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等。
7)
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
8)
自救互救、急救方法、疏散和现场紧急情况的处理。
9)
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检修规程,工艺流程,安全制度及安全注意事项。
10)
岗位要害部位,容易发生事故部位及其预防方法以及发生情况下的急救措施和报告方法。
11)
岗位电气设备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
3、培训时间
1)、各班组利用周二、五时间开展班组安全活动,作好基本功训练,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对员工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思想、安全技术和组织纪律性教育,做好安全活动记录及学习笔记,使员工自觉的遵章守纪,履行安全职责确保安全生产。
2)、按照全年培训计划,并进行培训考试。
4、培训总结与存档
篇10
一、渔民的安全生产意识明显提高
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全面提高渔民的安全生产意识是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渔民(业)协会是渔民自发、自愿成立的民间组织。利用渔民(业)协会来组织渔民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可以消除渔民对安全宣传的抵触情绪,进一步增强渔民遵守各项安全生产法规和制度的自觉性,从而实现渔民的“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安全意识转变。几年来,龙海市浯屿村渔民协会的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贴近渔民、了解渔民的优势,走街串巷不厌其烦地进行宣传,宣传致到户率达到100%。为了改变该村渔船船况不良,大多数为木质船且经济效益差的状况,利用召开大会、广播等形式,耐心说服渔民将旧有的木质更新改造成钢质船,经过鼓励引导,目前该村共有钢质渔船近300艘,占渔船总数的80%以上,提高了渔船安全系数和捕捞能力,渔民的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二、渔业安全生产各项制度和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安全生产工作重在“两基”,即基层和基础工作。抓好抓牢基层和基础工作,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的主要问题。渔民(业)协会作为最基层的渔民组织,在渔业安全生产各项制度的措施的落实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龙海市浯屿村渔民(业)协会按照政府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外海渔船安全生产联运制度,一是海上生产编队制度。根据现有外海生产渔船的不同吨位、不同马力以及部份意愿,结合安全生产实际需要的基础上,把渔船编为10个大队,设30个中队,每个中队设若干组,实行中队长负责制,编队结伴出海生产、避风、返航、泊锚外岛屿。海上自救由渔船所在编队的中队长进行组织指挥。并及时向指挥中心报告。自协会成立以来,共实施海难救助22起,参与救助的渔船63艘,投入救助经费46万元,获救渔民达79人,挽回经济损失863万元。二是安全生产信息定时汇报制度。协会建立了海上安全生产联运指挥中心(即浯屿信息站),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制度,生产编队指定由中队长所在船为信息船,信息船及时准确收集本中队渔船海上安全生产状况,并每天定时或不定时向指挥中心报告,并做好记录工作。三是海上渔船定时间定频率开机制度。外海生产或泊锚外岛屿渔船,除每日与信息船报告信息情况外,还实行每日开机三次,并统一设置固定频率进行联系。四是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在组织各渔船认真做好自查工作的同时,积极配合渔港监督等有关执法部门进行检查,对不适航渔船坚决予以滞留在港内。由于各项渔业安全生产的制度健全,措施到位,有效是遏制了渔船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互助互流制度逐步建立
国务院批转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快渔业发展意见》中指出:“积极、稳妥地发展渔业互助保险等各种服务性组织,健全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广大渔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我保护、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建设有福建省渔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渔(民)业协会内部会员之间通过交纳一定的互助费,可以提供相互的帮助和救济,共同承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意外风险,达到保障会员安全生产、增强会员抗灾防灾能力的目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在当前福建省的渔业风险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渔(民)业协会会员之间的互助互济是探索建立渔业政策性保险制度的一次有益尝试,也将给福建省渔业风险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提供宝贵的有利经验。
- 上一篇:噪声污染防治办法
- 下一篇:交通安全报告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