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报告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1 18:11: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报告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报告制度

篇1

第二条各级环境保护部门按照职权范围,有责任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及时、准确地报告辖区内发生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做好报告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受到破坏,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第四条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根据类型可分为水污染事故、大气污染事故、噪声与振动危害事故、固体废弃物污染事故、农药与有毒化学品污染事故、放射性污染事故及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与自然保护区破坏事故等。

第五条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据据程度分为:

(一)一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千元以上、万元以下(不含万元)的。

(二)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和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不含5万元);

2.人员发生中毒症状;

3.因环境污染引起厂群冲突;

4.对环境造成危害。

(三)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不含10万元);

2.人员发生明显中毒症状、辐射伤害或可能导致伤残后果;

3.人群发生中毒症状;

4.因环境污染使社会安定受到影响;

5.对环境造成较大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二类、三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四)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凡符合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1.由于污染或破坏行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

2.人群发生明显中毒症状或辐射伤害;

3.人员中毒死亡;

4.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的正常活动受到严重影响;

5.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6.捕杀、砍伐国家一类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第六条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发生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应当立即赴现场调查,并对事故的性质和危害作出恰当的认定。

凡属一般或较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均由县级(含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确认;凡属重大或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均由地、市级以上的环境保护部门确认。

对本办法第五条中未作出具体规定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地、市级以上的环境保护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重大或特大事故的确认。

第七条凡属重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地、市级环境保护部门除应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外,还应同时报告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凡属特大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地、市环境保护部门除应及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外,还应同时报告国家环境保护局。

第八条重大或特大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报告分为速报、确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速报从发现事故后起,48小时以内上报;确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立即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故处理完后立即上报。

速报可通过电话、电报,必要时应派人直接报告。确报可通过电话或书面报告。处理结果报告采用书面报告。报告应采取适当的方式,避免在当地群众中造成影响。

第九条速报内容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质,经济损失数额、人员受害情况、捕杀与砍伐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的名称和数量、自然保护区受害面积及程度等初步情况。

确报在速报的基础上报告有关确切数据,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处理结果报告在确报的基础上,报告处理事故的措施、过程和结果,事故潜在或间接的危害、社会影响,处理后的遗留问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出具有关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等详细情况。

篇2

【关键词】绿植改善 室内环境 空气质量

一、引言

随着房屋的不断建设,越来越有必要多进行室内空气检测,以确定室内空气污染的实际情况。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治理。但国内空气质量检测服务相关产业还并不成熟甚至空白,仅销售昂贵的仪器,造成绝大多数家庭因无法承担且长久来看意义并不是特别大而只是尽可能的多通风,仅以自己感官上的是否可以入住为主,这样往往并不科学有着巨大的健康隐患。室内的空气质量分析与调查是不可或缺的。而且秋季室内寒冷,冬季空气较为干燥等问题一直对人们造成困扰,而分析后的空气如何有效改善也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绿植对教室空气质量分析

1.调查问卷分析(共得数据48份)

图一 第一天空气清新度

图二 第二天空气清新度

图一为第一天在教室没有绿植的情况下对约48人在课堂上的{查与分析结果。2人觉得空气质量很清新,1人觉得空气清新,33人感觉空气质量一般,10人觉得空气很闷,2人觉得空气闷。总体上给人空气质量偏差的感觉。当所有的人离开,关闭所有门窗,放20绿萝,等了一天,又对第一次调查后的人数再次进行调查问卷以检测摆放绿植一天后给人的直观感受的差异对比。在同一间教室的约47人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如图二所示。其中16人感觉空气质量清新,29人感觉空气质量一般,2人感觉空气闷。通过比较植物的问卷显示分析后,可以清楚地看到觉得清新的空气的人数上升,觉得空气闷的感觉的数量是0,空气感到闷的人数也减少了很多。

三、改进方向

这些植物都是绿色的,如果可以用各种颜色的植物也可以给心情带来积极的影响。植物有丰富的颜色、叶色、果色和颜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分支,美化和丰富了城市景观。可以不同季节性的植物颜色的外观与季节的显示让人们感受到流动的旋律的色彩,感受生活的节奏,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效应,引起了联想的各种各样。在植物景观设计中,植物色彩设计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设计内容。早在公元前发现对人类健康的颜色效果,医学的古希腊的父亲,希波克拉提斯曾说:“色彩是人类的身体和心灵之间的桥梁”。在中国医学界早已在临床治疗和康复护理的色彩理论的应用,提出了“色彩疗法”,即通过看颜色病人眼观,产生刺激,促进疾病和心理康复,起到治疗的作用,与五种彩叶植物可以减轻视觉疲劳的人。

四、总结

放一些绿色植物,如吊兰、杜鹃花,在室内(本实验中使用的绿萝)增加甲醛的吸收和增加小植物和其他的大植物,可以增加室内湿度,改善室内环境,因为绿色植物通过根部吸收的水,除了少数用来维持生命,其余部分将被释放到空气中。因此,买一些绿色植物和花放在冬天的房间,放一些植物在教室,有助于改善空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情绪和改善视觉疲劳,同时改善空气环境,使课堂更加人性化,也能达到增加空气湿度的目的。但要注意的是,房间不应该放太多的绿植,因为绿植会呼吸,会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当天气寒冷时,许多人选择关闭窗户,造成室内空气不流通,花卉放置过多会增加室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影响健康。

【参考文献】

[1]杨晓敏.高校教室环境品质实测与评价[D].衡阳:南华大学,2013

篇3

摘要: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报告存在着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善,缺少社会公众的监督,披露的会计信息不充分等问题。本文通过对美国和日本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的研究,从政府、社会公众和会计业界三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的对策。

关键词 :环境会计;会计报告;企业环境会计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许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没有遵循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试图隐瞒和虚报企业的环境会计信息。编制环境会计报告,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企业可以反映其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政府则可以根据企业的环境会计报告,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方针,从而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的问题

(一)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完善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我国政府出台了《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报告奠定了法律基础。然而,这些法律法规大多只是涉及到环境会计,并没有针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出相关规定,也没有对企业的环境会计报告作出明确的要求。而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关于环境会计的具体准则,企业在环境会计报告编制的问题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完善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相关的法律制度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缺少社会公众的监督

社会公众作为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其自身的利益受到企业环境行为的影响。当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存环境受到危害时,便会产生环境保护的意识,对企业的环境行为加以监督。由于信息不对称,社会公众往往会通过要求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以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但是,我国民众对企业环境信息的需求意识并不强烈,在“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的调查之中,“环保满意度”、“环保意识”、“环保行为”三项指标均为不合格。由于企业的环境信息缺少公众的监督,我国企业的环境会计报告难以得到促进和发展。

(三)披露的会计信息不充分

我国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的企业主要集中于化工、钢铁等重污染行业,而其他行业自愿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的公司并不多。从我国企业对外的环境会计报告中可以看出,大多数企业只是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环境会计信息做出定性的描述,在财务报表中披露的定量数据较少。而且我国企业往往倾向于披露国家环保专项拨款、资金补助等维护自身环保形象的会计信息,对于企业保护环境所发生的成本和费用等涉及企业经济利益的会计信息则较少披露。由此可见,我国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不充分,具有选择性披露的特点,环境会计报告的功能和作用因此减弱。

二、国外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的概况

(一)美国企业环境会计报告情况

美国企业大多通过编制单独的环境会计报告,对环境政策、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披露。企业可以采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样式,也可以只列示环境成本。在会计制度方面,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了关于环境会计报告和审计方面的指南,起到了对美国企业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的规范作用。在美国,无论是公众还是企业,都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公众为保护生存环境对企业的环境信息具有较强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各方对环境信息的需求较强,美国企业披露的环境会计信息更为完整和可靠。

(二)日本企业环境会计报告情况

早在上个世纪末,日本政府便提出“循环型经济社会”的政策方针,建立了一系列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环境会计的指导性文件,并颁布了《环境会计准则》,从内容和格式上规范了日本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由于二战后日本的环境遭受巨大破坏,日本民众的环保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后,日本企业不仅会遭受巨额的赔偿,还会受到社会的舆论谴责。日本的政府、公众和企业在环境问题上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促进了环境会计报告的发展。

三、改善我国环境会计报告的对策

(一)完善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

完善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有助于规范企业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促进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首先,应当在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加入环境会计的条例,并制定一项针对环境会计的会计准则,明确列出环境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等内容的规定,使得企业的环境会计报告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其次,要建立起企业环境保护的会计核算体系,完善现有环境会计制度,并通过建立对环境会计报告的审计制度,加强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此外,政府环保部门还应当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明确规定其应承担的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以提高企业对外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意识,加大政府对企业环境会计报告的监管作用。

(二)提高公众对企业环保信息的需求意识

国外环境会计的发展经验表明,社会公众对企业环保信息的需求意识越高,企业受到外界舆论和监督的压力就越大,便越有可能披露完整和可靠的环境会计报告,以满足人们对企业环保信息的需求。所以我国应当加大对社会公众的环境教育,让人们认识到环境的公共社会属性,意识到自身所具有的环境知情权和环境监督权。培养和提高社会公众对企业的环境信息需求意识,从而促进企业对外披露更为完整和可靠的会计信息。

(三)建立单独的环境会计报告体系

在传统的会计报告体系中,环境会计信息散见于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附注之中,然而通过对美国和日本环境会计报告的研究可以看出,建立单独的环境会计报告有助于提高环境会计信息的质量。单独的环境会计报告主要包括环境资产负债表、环境利润表、环境污染报告和环境绩效报告。通过单独环境财务报表的编制,将环境资产和负债、收入和成本的会计科目进一步细化,提供更为完整和可靠的环境会计信息,而企业的非货币性环境信息则可以通过环境污染报告和环境绩效报告进行披露,以帮助信息使用者更全面的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董延安, 姜琳敏. 西方发达国家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比较与启示[J]. 会计之友, 2011 (25): 89-91.

[2]唐智远.对我国企业环境会计报告制度建设问题的思考[J].商业会计, 2012 (8): 108-109.

篇4

[关键词]绿色证券 问题 对策建议

一、绿色证券的基本内涵及发展概述

1.绿色证券的基本内涵

所谓“绿色证券”,学术界目前尚未对其形成一个统一的界定,其最初的形成实质上仅仅是我国环保与证券相结合的一项政策,主要是指公司发行证券之前必须经过环保核查。其内容是指根据国家环保和证券主管部门的规定,重污染行业的生产经营公司,在上市融资和上市后的再融资等证券发行过程中,应当经由环保部门对该公司的环境表现进行专门核查,环保核查不过关的公司不能上市或再融资。随着环保“一票否决”政策的推广和强化,与之相关的环境信息披露、环境绩效评估也逐渐成为公司公开发行证券以及上市公司持续信息披露的要求,并纳入绿色证券的内涵,发展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绿色证券制度是环境保护制度与证券监管制度的交融。它要求政府部门在监管证券市场时引入环境保护的理念与方法,将市场主体的环境信息作为衡量其在证券市场表现的重要指标。同时,要求环境保护部门借助证券监管的渠道以履行其环境监管职责,督促市场主体切实履行其环保义务和责任。换言之,绿色证券可以说是环保主管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对拟上市企业实施环保审查、对已上市企业进行环境绩效评估并向利益相关者披露企业环境绩效内容,从而加强上市公司环境监管,调控社会募集资金投向,并促进上市公司持续改进环境表现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和实施手段的总称。

绿色证券推行之前,环保部门陆续与银监会、保监会联合推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两项政策,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以及绿色金融体系的初步框架。“绿色信贷”重在源头把关,对重污染企业釜底抽薪,限制其扩大生产规模的资金间接来源;“绿色保险”通过强制高风险企业购买保险,旨在革除污染事故发生后“企业获利、政府买单、群众受害”的积弊;绿色证券对企图上市融资的企业设置环境准入门槛,通过调控社会募集资金投向来遏制企业过度扩张,并利用环境绩效评估及环境信息披露,加强对公司上市后经营行为监管。

2.绿色证券在国内外的发展概述

绿色证券制度最早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被社会广泛接受的背景下,在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提出来的。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的凸显,发达国家上市公司越来越重视其社会责任,并有意地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企业自身形象,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通过立法或者标准,规范上市公司年报环境信息的披露,要求上市公司进行环境绩效报告。例如,美国证券管理委员会于1993 年开始要求上市公司从环境会计的角度,对自身的环境表现进行实质性报告。继美国开始实施绿色证券政策之后,英国、日本、挪威、欧盟等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进行了多种证券市场绿色化的尝试和探索。

相比发达国家,中国证券市场的“绿色化”起步较晚,始于2001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关于做好上市公司环保情况核查工作的通知》。随后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陆续了相关政策,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2003年,又出台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自此开展了重污染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工作。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做好上市公司环保情况核查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对存在严重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发生过重大污染事件、主要污染物不能稳定达标或者核查过程中弄虚作假的公司,不予通过或暂缓通过上市环保核查。该《规定》对核查对象、核查内容和要求、核查程序作了具体的规定。2007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颁布实施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重污染行业经营公司申请上市或再融资环境保护核查工作的通知》以及《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核查工作指南》,进一步规范和推动了环保核查工作。此外,该《通知》还规定了环保核查结论的公示制度,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地方各级政府也陆续开展了上市公司环保核查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2008年1月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了《关于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IPO申请申报文件的通知》,要求“重污染行业生产经营公司申请首次公开发行的,申请文件中应当提供原国家环保总局的核查意见;未取得环保核查意见的,不受理申请。”此通知被社会各界称作“绿色证券制度”并备受重视。2008年2月28日,原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保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的绿色证券制度的正式建立,并彰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绿色证券存在的问题

1.环保核查部门衔接及监管不力

首先,关于核查信息公开的问题,《规定》未作要求,而《通知》仅规定了对环保总局进行核查的结论予以公示,对于由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查的信息是否也应当进行公示,该《通知》未作明确规定。其次, 由于大部分企业的环保核查由省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而申请上市的企业多是地方的利税大户,省级环保部门是否会迫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压力而做出有失公允的核查结论,仍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再次,目前的环保核查是由环境保护部门一家进行,如何保证其核查结论的公信力尤为重要。对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涉及到证券市场主体的准入资格问题,对于企业能否顺利上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上市是市场行为,环保行政部门作为行政机构,其行政权力对市场行为的介入是否适当的问题,尚需探讨。最后,环保行政部门的核查意见对企业的利益具有重大的实质性影响,因此,如何救济的问题就显得非常重要。若企业对于环保部门的核查意见不服,是否可按照《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寻求救济,目前的环保核查政策尚未解决这一问题。

2.信息披露机制不完善

通过对国外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可以看出,披露环境信息的主要是上市公司和一些大型企业。信息披露内容具有多样性,但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信息披露的形式多样,但以环境报告书为主。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主要还是依赖企业的主动性和自愿性。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会计执业组织在信息披露中的作用明显。社会公众的环保意识对环境信息的披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比我国,可以发现我国绿色证券信息披露目前上存在一些问题:

(1)信息披露内容不规范、不全面。目前我国已开始有环境披露制度,但主要集中在申请上市的企业或重污染企业,并且通过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调研发现,目前大部分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内容还非常不规范不全面,所披露信息主要为企业环保认证、环境风险、财务信息等,其中包括关于环保投资、资源利用、税收优惠等,而尚缺乏关于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污染物治理措施及效果、环保负债及收益等公众关心的重要信息。

(2)信息披露缺乏统一标准。信息披露内容不规范、不全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2003年起,国家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保护要求力度加大,并先后出台了《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及《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对公开的范围、公开的方式和程序等进行了要求,但对公开是否强制、哪些企业哪些情况下可自愿公开、哪些企业哪些情况下须强制性公开以及公开的内容等并未做细致的规定,导致目前企业信息披露仍不统一规范,且实用性较差。

(3)信息披露形式较为单一。虽然在《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公开办法中规定了“自愿公开环境信息的企业,可以将其环境信息通过媒体、互联网等方式,或者通过公布企业年度环境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但在实践中,企业大都通过企业网站或公司年报等形式公布信息,报刊、多媒体等方式应用极少。

(4)披露信息内容陈旧,连续性不强。通过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进行调研,发现很多企业的披露信息不够及时,或信息内容已过时很久,并不能体现本年度或本季度的环保信息;同时披露信息缺乏连续性,因此也就达不到通过信息披露帮助公众及股民了解企业环境保护实施情况并决定是否选择这家企业进行购股投资等的目的。

(5)缺少对公开披露的环境信息的鉴证。萧淑芳等在对1000家公司的年度报告的分析过程中发现,在审计报告中完全没有涉及到环境披露方面的内容,而在报告的其他地方也没有发现对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的鉴证。这点反映了我国环境信息披露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须加强对环境信息质量的鉴证。

3.持续改进机制欠缺

2003年,我国出台《关于对申请上市的企业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企业进行环境保护核查的通知》,对重污染企业申请上市和再融资两个环节提出了环保核查的要求和规定,但对于上市或融资后的时段却是一块空白,并没有环境保护持续改进的机制,环境绩效评估只是在国际上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在国内并未形成制度化的机制,推广并不普遍。

(1)欠缺适于我国国情的评价体系。诸多国际组织都将一些先进的环境管理手段应用于中国,以帮助中国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改善环境质量。环境绩效评估就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环境管理手段之一,以评估环境政策实施后的环境效果。亚洲开发银行(ADB)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先后在中国的云南省和国家层面就环境绩效开展了评估。2007年12月,亚行又启动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环境战略框架(Ⅲ)项目,该项目将在“压力――驱动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下进一步推动次区域的环境绩效评估,并在中国将评估区域扩展到云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但就我国而言,目前并未有一套适于中国国情的上市公司环境保护持续改进评价体系。

(2)欠缺上市公司持续改进评价机制。2005年,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导致100吨左右的苯类污染物进入了松花江水体,造成严重水环境安全事故。2011年初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附近中石油的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起火,灭火使用的500多吨泡沫及20吨干粉再加上泄漏的原油污染了至少数百平方公里海域。由此可见,上市公司不仅在申请上市和再融资两个时段,而且在上市或再融资后的环境情况对环境和社会也十分重要,诸如此类环境污染事件一旦发生,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安全造成重大且长期的影响。建立对各个时段的环境保护情况进行持续评价和改进的机制,才是避免重污染企业等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出现环境问题,推动其不断在节能减排上做出新成绩的有效途径。而上述事件的发生,正说明了目前重污染企业上市后的环境保护持续改进机制尚有所欠缺,通过环保核查后的评价和改进机制十分必要。

三、完善我国绿色证券制度的对策建议

由于绿色证券主要是政府部门行政推动的结果,目前尚处于政策性探索阶段,其在执行过程中不可避免面临许多问题,正确认识并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运用绿色经济杠杆,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经济结构的良好转型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实质转变。

1.完善上市公司的环保核查制度

目前,国家对上市公司在申请上市和再融资两个时段要求进行环保核查,但证监部门的人员对环保知识了解很少,环保部门拿出的核查报告对企业能否申请上市或再融资成功具有一票否决的作用,此重要环节亦缺少监督管理。因此,可以设立环保核查监管部门,并对证监人员进行一定的环保培训,对于重污染企业的主要污染物防治、排放标准、治理措施等做到一定的了解,有助于协助环保部门完成环保核查,同时对环保部门起到监督的作用。

2.建立基于动态评价的绿色证券持续改进机制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础,同时也更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重大事故。因此,对上市公司的环境效益把好关是防治重大环境污染发生的有效措施。然而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的要求仅针对申请上市和再融资两个环节,缺少上市后其他时段的环境绩效评估和持续改进机制。

3.完善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

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对于督促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和防范环境风险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环境保护总部副部长潘岳的说法,2007年之后要重点推进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加大公司上市后的环境监测。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以《公司法》、《证券法》为主体,以证监会的一系列关于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准则为具体规范的较为完善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基本框架,以及首次披露(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 、定期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和临时报告(重大事项报告)三部分组成的信息披露制度。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一信息披露制度中尚未专门包含环境信息的披露。国家环保总局2008年2月22日的《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上市公司重大环境事件的临时报告制度,对重大环境事件予以明确界定,这一临时报告制度也应纳入到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中。在我国当前的环境会计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应当要求企业(主要是重污染行业的上市公司)定期编报企业环境报告,专门披露上市公司在报告期间内的环境信息,其报告内容可参考发达国家的环境会计报告制度。此外,还可借鉴上市公司的其他信息披露制度,要求上市公司在按照要求公开其财务报告的同时,披露其在该报告期间内发生的与环境有关的重大事项。环境监管部门应当加强与证券监管部门的进一步合作,环保部门应及时向证监会通报并向社会公开上市公司受到环境行政处罚及其执行的情况,公开严重超标或超总量排放污染物、发生重特大污染事故以及建设项目环评严重违法的上市公司名单,由证监会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对未按规定公开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名单,也应及时、准确地通报中国证监会,由中国证监会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办法》的规定予以处理。

4.建立上市公司的环境绩效评估制度

所谓绩效,一般理解为成绩、成效,指从过程、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输出结果,并能用来进行评估与目标、标准、过去的结果等进行比较。绿色证券要求上市公司加强自身建设,培养普遍的社会责任感,在严格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同时,努力做好环境绩效评估工作,以减少利益相关者的投资风险。我国环境绩效评估制度的建立应当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组织研究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选择比较成熟的板块或高耗能、重污染行业适时开展上市公司环境绩效评估试点。要在试点上市公司中,运用绩效管理的理论,对其进行全面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一个闭环的管理流程,主要环节为绩效计划――绩效评估――绩效诊断与反馈――绩效再计划。证监部门和环保部门要通过与上市公司持续开放的沟通,使上市公司达到绿色证券的要求,并推动管理部门和上市公司做出有效的行动以保证绿色证券的目标得以实现。

综上所述,绿色证券在我国已经初具雏形。但是,由于目前尚处于政策性探索阶段,距离构建起成熟的制度还很遥远。当前环保行政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最需要做的,应当是尽快制定出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实施办法,加快推进试点工作,并借鉴国际上的先进制度,不断总结经验,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绿色证券制度。

参考文献:

[1]别智.“绿色证券”――污染减排的助推器.环境经济,2008年第5期

[2]张澄澄.关于推行绿色证券的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9期

[3]阳露昭,张金智.建立我国绿色证券法律制度研究.学术交流,2008年第11期

[4]陈植雄,彭敏玲,曹裕.积极发展绿色金融的现实意义及策略探析.金融经济, 2007年第12期

[5]焦若静.美国、日本两国企业对环境信息的披露.世界环境, 2001年第3期

[6]黄勇.绿色证券促企业环境友好――国际经验为中国环境经济政策实施提供借鉴.中国环境报, 2008年2月29日

[7]孙喜平.上市公司环境治理的现状与对策.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8]葛兆强.循环经济、环境金融与金融创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9]闫天池,张庆龙.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目标导向:现状评析与质量改进.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

[10]黄琳.浅析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财会,2009年第6期

[11]杨莉.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现状及对策分析.商场现代化,2007年12月(中旬刊)

[12]王珍义等.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2006年年报业绩前50名的公司为例.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2期

[13]徐建荣.我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财金研究,2009年第13期

[14]王珍义等.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研究――基于纺织业的实证.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第4期

[15]唐久芳,飞.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证券市场化工行业的经验数据.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

[16]钱水苗,郭蔚冉.论中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及其完善.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第7期

[17]季建邦.论绿色证券制度的完善.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7期

[18]蔡芳.环境保护的金融手段研究――以绿色信贷为例.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年6月

[19]孟耀.绿色投资问题研究.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6年12月

篇5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 公众参与 制度建设

从我国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全国范围内的环境状况早已堪忧。面对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各种资源都已捉襟见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显著,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与其在造成危害之后再行修补,不如防范于未然。为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满足当代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

(一)概念

环境影响评价是于1964年在加拿大举办的国际环境质量评价会议上由美国教授柯德尔首次提出,一般是指在进行对环境可能有影响的人类活动之前,运用跟踪监测的方法对其有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预防治理的解决方案,经过对各个项目的综合评判和公开审查后,决定是该活动实施与否的一系列程序的总称。对于政府制定的规划、计划、立法以及国家政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的活动称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早已接受应用此概念,但至目前为止我国只要求其中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在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基础上将其法制化,通过国家的立法程序将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范围、内容、程序等方面予以确定,以法律或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活动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调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大前提下,凭借实地考察、科学分析,对环境影响作出客观专业的评价。

(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历史发展和立法现状

从197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试行)》中我国立法第一次对环境影响评价作出规定,到1989年颁布的《环境保护法》中关于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具体规定,再到2003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作为我国首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单行法,它以法条的形式明确了该法的制定目的即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预防因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这部法律的颁布使得许多环境保护政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切实保障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推动和实施。作为环评单行法它更为系统、全面的规定了环评的具体内容、操作程序,并且首次引入关于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即对政府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作出规定。随后为促进该法有效实施,规范信息公开程序,促进公众参与环评、监督环评,提升政府公信力,提高政府依法决策、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2006年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至此,我国环评制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终于初步建立起以《环境影响评价法》为核心,以环境基本法为指导,以相关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为双翼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律体系。

(三)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

在环境保护立法时,专家学者和公众可以通过参加听证会的形式参与立法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环评制度的确立应当是公众参与的智慧结晶。在其后的实施过程中,公众也应有机会参与其中。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时,应当以尽可能的方式向公众公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编制的全过程,以多种方式确保公众能够参与其中,并且在此过程中要始终接受公众的监督和审查。可见公众参与渗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各个环节,从环评制度的产生到具体实施、监督,无不见其身影。

许多国家的法律都对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进行了规定,如德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规定了要举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听证会或审议会,吸收公众参加并听取公众的意见。我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有关公开环境信息和强化社会监督的规定,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即环评单位)在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过程中, 应当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征求公众意见。环评机构可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电台、电视台、报刊、网站等公共媒体上进行公示,也可以在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官方网站进行公示。为方便环评机构(环评单位)此类公示,自治区环保厅在此 提供环评公众参与的公示平台,所的公示内容由环评机构(环评单位)负责解释并承担法律责任。

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之公众参与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信息公开存在问题

公众对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信息的知情权是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条件,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能否真正建成的核心正是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否完备。没有相应的环境信息,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就无法进行,公众即使参与也是盲目的参与,甚至仅仅是一些情绪的发泄。这就决定了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公众必须享有充分的知情权,而一切担负环境保护责任以及其行为对公众环境利益发生实际影响的主体,都有义务和责任公开相关环境信息。

我国相关环保法规虽对公众知情权有所规定但过于笼统,透明度有限。这就使得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在根基上存在重大缺陷,这一缺陷足以从本质上影响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公开便于公众理解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简本。在实践中公开的简本多是情况概述、要点之类,缺乏评价环境影响的关键资料和数据,这些无关痛痒的信息公开根本达不到便于公众参与环评和监督的知情要求。

(二)公众参与环评范围过窄

根据环评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限于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以及可能造成不良环境影响并直接涉及公众环境权益的规划。但实际上对于公众参与环评的范围,主要还是针对建设项目,且仅对于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适用于下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公众参与:第一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第二环境影响报告书经批准后,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建设项目;第三环境影响报告书自批准之日起超过五年方决定开工建设,其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的建设项目。由此可见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范围还是比较狭窄的。同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八条规定,在《建设项目环境分类管理名录》规定的环境敏感区建设的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确定了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后7日内,向公众公告下列信息:第一建设项目的名称及概要;第二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第三承担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第四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第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第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对建设项目而言,除了按照环保部下发的《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目录》应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项目以外,其他建设项目没有规定公众参与程序,这样导致许多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合法避开了公众参与制度。对规划而言,专项规划以外的一般规划和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未规定公众参与,重大经济决策、立法活动也未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而这些宏观规划、立法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深远。同时,虽然《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第四章中对于公众参与规划环评进行了专门规定,但其内容对规划环评尤其是指导性规划环评中的公众参与规定依旧原则、模糊。

(三)公众参与环评的阶段缺乏合理性

国外学者普遍认同对于公众介入程序阶段的时间越早越好。公众越早介入环境影响评价程序,公众对于该决策程序产生的影响可能就越大;而越晚介入,在很多决定已经得到许可或批准的情况下,很难再通过公众的影响来将其改变,公众的影响可能就越小。同时越早的阶段,例如对环境影响报告书草案重点内容的确定和替代行为的提出等,公众易于理解,越容易引进公众参与;而越往后的阶段,例如对很厚也很专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审查对于一般公众来讲可能相对困难,这就越难引进公众参与。我国法律规定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最早阶段,是规划部门或开发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前的公布报告书草案摘要阶段。但借鉴国外的经验,在准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前就应当引进公众参与、听取公众的意见。

(四)公众参与权的司法保障缺位

我国关于公众参与环评制度的立法起步较晚,虽已尽可能的规定公众参与环评的组织形式和规范程序,但公众参与环评的广泛性以及进一步获取公众及专家意见真实性的问题都备受质疑。由于所有的公众参与形式都是由编制环评报告的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环评机构决定、组织进行,单从筛选参与评价的民众及专家、团体就可以直接影响公众参与意见建议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而审批机关对其中公众参与的审查也仅着眼于环评机构的资质、参与专家是否在专家库名单中、报告书中公众参与的篇章是否符合要求,仅为形式审查,根本未从实质上审查公众参与的广泛性与真实性。法律也未对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不组织公众参与环评的法律后果作出规定,这可能使得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即使不组织公众参与,公众也无法请求法律救济的现象出现。所以如何监督相关机构依法组织公众参与,明确违法者责任将是我国公众参与环评面临的重要挑战。同时我国法律对于违反公众参与的法律责任规定寥寥,没有规定公众参与权受到侵害如何救济、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不考量公众意见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等,难以为实现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有效保障。

三、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

(一)确保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和前提是环境信公开,参与环评的公众必须能真实充分有效的了解关于评价项目的信息,才能进一步作出分析评论。而在实践中编制机构往往避重就轻的公布一些无关痛痒的信息,或者在公布的简报上使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性术语,甚至故意拖延信息公布的时间。种种原因会导致公众难以真正参与到环评活动中来。因此,国家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加以规制:第一进一步明确并扩大公众应当获得的信息范围,保证编制机构公开信息的真实性和完备性;第二用以传达信息的语言应当通俗易懂,应以便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普通人理解为前提进行信息公布;第三编制机构不得拖延信息公布的时间,法律可以明确此时间范围。完善环境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有效性,才能真正把公众参与环评活动落到实处。

(二)拓宽公众参与环评的范围

我国目前应当扩大公众参与环评的范围,尽可能发挥公众在规划、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并且逐步将公众参与环评范围拓展至政府行为,提高公众参与的广度,使决策体现真正的民主。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范围可以扩展为小到那些需要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登记表的建设项目,特别是那些规模小但污染严重的企业,大到政府规划草案、计划草案、政策文件草案、法律法规草案,只要其可能造成不利环境影的均应规定公众参与的程序。

我们应当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认识到政府宏观活动相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而言对于环境更为广泛深远的影响,有些有关经济和开发活动的立法有可能引起很大的不利环境影响,应该将宏观活动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同时将宏观活动纳入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有利于保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根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作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综合决策。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协调各个地区、产业之间关系,避免二次浪费,减少对环境造成巨大影响的机会,有利于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有利于我国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实现真正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不二路径。美国早在30年前已经将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立法建议或立法议案和其他重大联邦行为等宏观活动列入环境影响评价的对象,近年来不少国家也纷纷通过立法将宏观活动列为环境影响评价对象,因此无论从中国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的接轨的角度出发,还是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协存共生的立场考量,都应该尽快将宏观活动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

(三)完善公众参与环评的阶段

在实践中,我国公众参与环评活动基本是项目审批后至评价单位接受建设方的委托之后进行。而在此之前,公众对建设项目的信根本无从了解,同样也无法给出建议,实质上降低了公众参与的有效性。而在许多国家,在项目审查和范围界定中公众就已经开始参与进来。参与阶段越早,公众参与越有效,因此,公众参与应当及早介入到环境影响评价中来,编制机构应当通过公告、互联网等方式及早公开相关信息,在判断规划和开发建设项目是否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以及决定环境影响报告书内容范围时,就应当吸收公众的意见。这样公众的建议的方向性会更加明确,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除此之外,还应当明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由哪方来具体负责组织,如由独立的第三方如环保部门负责组织公众参与将更有利于整个参与程序公正性的实现。将公众参与纳入到整个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尽可能实现公众的全程参与值得国人为之努力。

(四)明确公众参与环评的法律地位

我国法律未对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不组织公众参与环评的法律后果作出规定,同时我国法律也没有规定公众参与权受到侵害如何救济、规划部门或建设单位不考量公众意见应当承担何种法律责任等,这导致公众参与权司法保障的缺位。针对这种情况应当以立法形式明确公众参与环评的权利与义务。规定公众有权获得政府及其行政主管部门和企业提供的环境信息,以法定方式参与环评工作并提出意见建议,对违反环评法及相关法律的行为,包括违反公众参与程序规定的有权检举和控告,以此明确环评公众参与机制的法律地位。建议我国在立法完善过程中,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引进公民环境诉讼的条款,对于没有接受公众参与的建设项目,公众可以向法院寻求救济。这样才能使公众参与的权利得到切实的保障。使公众的参与权能得到有效的司法保障。

四、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公众参与机制更是其中的核心和灵魂,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公众参与机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环境保护无分国界,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研究的起步较晚,应尽可能的参考国外环境立法发展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实现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而不断奋斗,为了我们自己的蓝天和阳光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环境成本;可持续发展;环境法规

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口、经济、社会、自然资源与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企业的经营成本除了包含传统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外,还应该把环境成本作为企业经营成本的一部分。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环境成本管理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环境成本的核算应纳入企业经营成本的核算体系。

一、企业环境成本的界定

    长期以来,环境资源因其具有功能上的无形性、占有和利用上的非排他性、以及消耗的间接性,使其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被排除在经济学的视野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能源紧张等现象的发生,人们才开始重视环境成本。但目前理论界关于环境成本的内涵尚没有统一的界定。联合国统计署(UNSD)1993年的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中所采用的环境成本概念包括两个部分:(1)自然资源数量消耗和质量减退而造成的自然资源价值的减少;(2)环境保护方面的实际支出,即为防止环境污染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和为改善环境、恢复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而发生的各种费用支出。美国环境总署认为环境成本包括:(1)传统成本,如资本设备、材料、人工、物料、设施、结构、清理价值。(2)潜在的隐藏成本,包括管制性环境成本,如监测、测试、检查、防护性设备、医疗检查、环境保险等一系列的费用支出。(3)或有成本,如未来遵循成本、罚款、修复、财产损害、个人伤害赔偿、法律费用、自然资源损害、经济损失损害。(4)形象与关系成本,如公司形象成本、与客户、投资者、供应商等建立关系的成本。这是目前对环境成本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

二、环境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法规的不完善

我国从1979年先后制定了以《环境保护法》为核心,由《海洋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环境污染防治法和《森林法》、《草原法》、《矿产资源法》、《水法》和《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自然资源保护法所组成的比较健全的环境法律体系。尽管这些环境法规的力量对保护环境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法律法规的覆盖面还不全面,各项实施细则也有待明确,与实务操作有很大的差距。1993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了一系列环境管理标准体系(ISOl4000系列),但没有明确企业必须进行环境成本核算,对环境成本的标准也未作规定,因此,环境法规的不完善可以导致企业实施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困境。

(二)会计法规的不健全

目前《会计法》中还没有环境会计的相关条款,环境会计准则也没有制定,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环境会计对象、环境会计基本原则、环境会计假设、环境成本计量、环境信息披露等问题,方法上还没有统一。正因为对环境会计的处理没有统一的标准,企业对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环境成本报告以及环境成本分析,均按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进行,同行业间没有可比性。

(三)环境审计基本空白

目前进行的与环境相关的审计主要是合理性审计,即主要鉴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现有的环境保护法律和地方颁布的环保法规,如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规定标准,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上交了各种费用等。而对国务院所属的环保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审计监督、地方政府管理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审计监督、对国家在国际履约方面进行审计监督、对政府环境政策进行审查监督等内容基本上是空白。

(四)环境税收不完善

    我国目前专门针对资源与环境的税收有资源税、土地增值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但各税种的征收目的主要是调节级差收入或增加收益,未能与保护资源环境很好地结合起来。现行的税制没有单独设立环境税,没有把环境成本纳入到有关的税目和税率中。

(五)成本量化困难

由于资源的破坏程度和类型的确定困难,可利用的技术以及恢复标准的不确定性因素,使得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难以量化。比如对水污染损失成本进行量化时,有毒污水排到河里,使渔业受损失,人们饮用水导致生病、精神上受损失以及迫使人们到很远的地方去寻找新的饮用水源,这些损失都要计入水污染损失成本中,但在实际中对这些成本的量化比较困难。可以说,环境成本的计量问题是困扰环境成本会计发展及应用的关键问题。

三、环境成本核算应用改进的措施

(一)完善环境成本法规制度

   相关环境法规与会计法规的不完善,是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法规制度进入实务操作的一个主要障碍。我国有关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的法规制度建设可借鉴美国、欧盟、日本、国际标准化组织等国家或国际组织的做法。1.建立和完善环境法规体系。2.完善环境会计法规主要包括:修改会计法规,增加有关环境会计的内容条款,以法律形式确立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3.建立和完善环境成本控制的经济制度,主要包括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排污收费制度、许可证交易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环境税收制度、绿色GDP核算制度等。

(二)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企业建立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作用在于规范企业环境成本核算工作,为环境成本报告、环境成本审计、环境成本控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工作提供基础数据资料。这一体系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环境成本的定义、环境成本的分类、环境成本的确认、环境成本科目设置、环境成本的计量与记录、环境成本的会计处理等。与财务成本核算相比,环境成本核算更加复杂,尤其是环境成本的计量,由于涉及环境外部损失的计量和非市场价格因素,其计量方法多种多样,目前并没有取得一致性结论。因此,只有加强对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的研究,才能逐步建立科学、规范、完善的环境成本核算体系。

(三)实施环境成本报告制度

环境成本报告作为环境成本会计的一部分,在完善环境会计理论体系、调整国民经济核算指标、满足有关信息 使用者的需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成本报告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中运用较早,特别是一些国际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推动,使得环境成本报告在报告形式、报告内容等方面都逐渐成熟,并逐步规范化。在我国企业中,也要逐步实施环境成本报告制度。对于环境成本报告的形式,建议单独编制环境成本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共同构成企业年度报告的一部分;对于环境成本报告的内容,建议由环境成本项目、环境成本政策和其他说明事项这三部分构成。

(四)加强环境成本审计工作

环境成本审计的作用在于提供公证,有助于保证企业环境成本报告中信息的可信度,使环境利益关系人从中获得可靠的信息进行决策。在企业中加强环境成本审计工作,1.国家应完善环境成本审计的依据,即完善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包括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排放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等);2.应对环境成本审计的目标、范围、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审计程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有关部门应加快制定环境成本审计的准则。

(五)建立并实施环境成本超前控制模式

环境成本超前控制模式是主动型的环境成本控制模式,它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依托于产品寿命周期环境评价,关注企业流程再造、产品重新设计等方面的机会,致力于不断改进产品寿命周期设计、绿色ERP系统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以最大限度地、有效地降低环境损害成本,在对环境负责的同时,追求盈利能力。超前控制模式具体包括产品寿命周期设计模式、绿色ERP系统设计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刘金彬. 基于创新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体系探讨[J]. 财会通讯, 2010,(17)

[2]朱辉,李艳芳. 企业环境成本及其控制[J]. 财会通讯, 2009,(29)

篇7

[关键词]COSO报告 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环境

进入21世纪以来,内部控制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美国是进行内部控制理论研究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COSO在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界的地位是众所周知。COSO报告指出内部控制环境设定了一个组织的基调,影响其员工的控制意识。它是内部控制的其他所有构成要素的基础,为其提供了次序和结构。本文对COSO框架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内部控制环境的相关对策。

一、COSO报告中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1992年,全美反欺诈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又称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在进行专门研究后提出专题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架构(Internal Control一Integrated Framework),即COSO报告,重新界定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及其包含的要素。COSO报告认为:内部控制是受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的,为达到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等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设计的过程。指出控制坏境设定了一个组织的基调,影响其员工的控制意识。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包括:单位的组织结构,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风险评估委员会)的关注和要求,管理部门的经营理念和风格,员工的正直性、职业道德和进取心,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其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又是控制环节的“被控制对象”,其观念、素质和责任意识等都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2003年7月,COSO委员会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的征求意见稿,并于2004年9月了《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正式稿(Enterprise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企业风险管理分为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等八个相互关联的要素,各要素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之中。企业的内部环境是其他所有风险管理要素的基础,为其他要素提供规则和结构。企业的内部环境不仅影响企业战略和目标的制定、业务活动的组织和对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反应,还影响企业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系统以及监控活动的设计和执行。董事会是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他内部环境要素有重要的影响。企业的管理者也是内部环境的一部分,其职责是建立企业风险管理理念,确定企业的风险偏好,营造企业的风险文化,并将企业的风险管理和相关的初步行动结合起来。同样,内部环境也会受到企业的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二、我国内部控制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而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关键要看董事会能否发挥作用。在形式上来看,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是完整的,但从内部分析来看,却能发现较多弊端。事实上存在的公司治理结构有的仅存在制度上,实际上缺乏真正的相互制约机制。

2.企业文化建设缓慢。我国的经济体制在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之后,有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文化,造成企业内部组织文化的缺位和混乱。还有很多企业虽然很重视企业文化的创建和培养,但往往过多强调一些诸如形象设计、产品推广、文体活动等形式的文化上,只注重内部和短期的企业文化,而没有注重对企业文化内涵的发掘和继承发展,没有保持一种健康的文化氛围,从而阻碍了企业的发展,阻碍了企业内部控制发挥作用。

3.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现实中企业核心人员的个别属性存在私心,人员素质不高。对起约束作用的内控制度不情愿接受,甚至不愿意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加之在人事政策方面设有建立起完整的人力资源流转机制和激励机制,产生内部人控制现象。

4.其他内部控制环境的相关制度不完善。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机制、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制度都非常不完善,信息交流平台不畅通等都影响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作用。

三、完善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措施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首先,要加强董事会建设,发挥董事会的作用和潜能,使股东及其他利益团体的利益真正受到保护。由于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显著特征,董事会就成为公司内部控制系统的核心。对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而言,建设积极与主动参与管理的董事会相当重要。要适当履行其监控、引导和监督的责任,董事会必须拥有进行管理所需的技术、才能和智慧。其次,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执行独立董事制度,首先要确定独立董事人员,其次要确定独立董事的组织方式。按照我国现阶段规定,注册会计师、职业律师、社会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金融中介机构中的管理人员以及在大公司任职多年的高级管理人员等都可以作为独立董事的选择人群。可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在独立董事的组织形式上,逐步建立专门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经营绩效进行独立评估的机构,依赖市场化运作方式谋求生存。再次,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我国企业应尽快从知识与技能、职业操守、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提高企业管理者的素质。

2.培育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明方面的事物,如高级管理层的管理风格、管理哲学、企业文化、内部控制意识、管理者素质等。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文化,它与企业的经历和成长息息相关。它是企业多数员工的“共识”,优秀的企业文化为企业全体员工提供一种无形的指导思想,一种行为准则,为员工产生正面积极的导向,这只“无形之手”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产生了有形的和无形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双重效益。企业文化也是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企业内外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文化也应该不断的完善、调整和升华,从而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和组织目标。企业文化是在不断的成长以适应新环境中得以进步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

3.建立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的机制。各利益相关者将自有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投入企业后就必然对企业赋予某种期望,按照经济学中“经济人”的假设,他们的目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就必然产生利益冲突。美国学者克拉克森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对于公司及其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活动享有或主张所有权、权利或者利益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目标并非唯一地追求所有者的资本收益最大化,企业本质上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或是由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组成的“契约网”,契约本身所内含利益主体的平等性和独立性,要求公司管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应该是平等、独立的关系。建立协调利益相关者利益机制,有利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将自己的责、权、利结合起来,有利于建立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和谐型内部控制环境。

4.畅通企业信息交流平台。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及时掌握企业营运的状况和组织中发生的问题,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方针、政策,防范和纠正出现的错误或不当,促使各项内部控制措施的有效实施,有利于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并且一个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企业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信息与沟通系统。一个通畅的信息交流平台,能够自动收集、加工、处理信息,能够将信息分门别类进行储存,能够及时、准确地自动传送信息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能够使企业内部的员工清楚地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企业经营过程中所需的信息。一个通畅的信息交流平台,应有助于内部控制环境的不断完善。

5.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最终实施,内部控制报告将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基本途径。披露制度的建立反过来作用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建设。内部控制的披露将利用改善公司的信息环境,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借鉴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我国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作为定期报告的重要内容,应随同年度报告一起披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管理当局就旨在保证财务报告可靠性的内部控制出具评价报告(简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并由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签字盖章。(2)负责年度报告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报告出具验证意见书,与对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书一同披露。(3)公司审计委员会和监事会对公司对内部控制制度出具审查意见。

参考文献:

[1]COSO. 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1992.

[2]方红星主译. 内部控制―整合框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3] 阎达五,杨有红. 内部控制框架的构建 .会计研究[J], 2001,(2)

[4] 方红星,王宏译.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美国COSO制定.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M],2005

篇8

一、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方式

(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报告)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报告)指的是企业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方式方法,其经营活动对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取得的成绩及不足等信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的方式。2015年上交所企业报告423份,深交所企业297份。其中,国有企业是信息披露的主力军。大部分企业环境责任信息的披露是建立在社会责任报告中的。例如,中石油2016年的社会责任报告,该报告在生产运营一章中对环境保护等做出了信息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最为主要的方式。

(二)企业年报

企业年报是展示其基本情况及财务表现的重要途径。企业年报的内容以财务信息居多,关注公司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收入和利润情况。随着大众对企业履行环境责任这一话题的关注越来越高,企业在年报中也加入了“环境责任”部分,用于披露企业践行环境责任和企业环境行为的状况。例如2105年华为公司的企业年报,该报告中提到,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废弃物填埋率2.03%、供应商碳减排超过77 000吨”。企业通过年报披露环境责任信息已经成为一种重要且不可代替的方式。

(三)大众传媒方式

作为信息的传播媒介,大众传媒受到更多来自各方的监督。自“大数据”概念提出以后,信息智能匹配、企业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更为便捷。因此,企业利用微博、微信等媒体方式创建自己的官方账号进行信息披露;同时,也在完善自己的官方网站,让公众更简洁地了解企业的各项信息。例如,美的集团近几年连续在官网进行信息披露,在有关企业责任部分对CSR理念、CSR实践进行了阐述,其中也有对于环境责任信息的披露。CSR报告可以下载。智能设备的普及使得大众传媒方式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手段。

二、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方式及内容不完整

随着我国雾霾天气的频发,公众对企业环境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仅社会责任报告以披露环境责任信息已不能满足社会各方的要求,企业还应单独环境责任报告或环境年报来进行信息披露。目前我国还不能做到所有企业都单独的环境责任报告。从环保部直属机构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的《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2015年)》可以看出,环境责任报告的企业,其评级状况整体水平最高。从企业披露的环境责任信息的内容来看,多数企业避重就轻,避免披露企业的负面环境信息。企?I负面环境信息披露不足,披露的平衡性有待提升[1]。上述报告中也指出,企业关于环境绩效部分的公开情况最差。多数企业的报告中对具体环境绩效信息披露的内容陈述简单,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描述过于概念化,介绍趋于表面化;同时,从我国一些企业披露的环境责任信息数据与国内同行业及国外标准的比较来看,披露水平较低,不能满足公众及利益相关方对企业有效信息的实质性期望与诉求。

(二)我国不同行业间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差距明显

根据《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2015年)》的内容,我国不同的行业之间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和水平存在明显差距。其中采矿业的环境信息公开最好。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公众企业及其他企业中国有企业的环境责任信息相关报告最多,但根据向业内专家发放的环境责任指标体系、权重调查问卷的反馈进行计算,得分最高的为外资企业。从区域水平来看,东部地区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高于我国的整体水平,西部地区则高于中部地区[2]。除此之外,一、二产业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高于第三产业企业。在所有企业排名中,前十名的均为一、二产业企业。排名前二十的企业中也有16家为一、二产业企业。相比较而言,第三产业企业环境责任信息的披露存在严重不足。

(三)我国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公信力有待加强

我国企业关于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报告大多没有经过权威的第三方机构的审查,公信力有待加强。我国企业进行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起步较晚,整体披露水平还处于发展阶段,目前还没有权威的机构对企业披露的信息进行核实及审查,企业的环境信息一经披露,便直接面向公众,无法判断其真实性。上市公司是目前领导我国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群体。由于缺乏一定的公信力度,公众及利益相关者仅能凭借企业的数据来分析和评判企业环境行为的好坏。企业披露的信息缺乏公信力对相关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有很大程度的影响。

三、我国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企业责任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意识较弱

发达国家的企业自愿进行社会及环境信息披露已经超过30年,我国企业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相对于中国上市企业,在强制披露的环境信息方面,美国上市企业披露的信息更为详细集中,且美国企业自愿披露的信息量远超于国内同等公司[3]。我国企业的环境意识薄弱,自觉性较差,很多企业为了提高其社会影响力、获得更多投资发展的机会,便选择性披露其环境责任信息,虽然短时期内能够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但从长远来看,环境责任必将成为衡量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企业对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忽视和隐瞒必定给企业带来远远大于其收益的后果。

(二)我国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不完善

一是缺少较为明确的目标,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披露制度及准则。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普通的信息需求者和使用者无法对不同企业的披露水平进行对比。二是缺乏科学的评价制度,无法对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进行系统的评价。企业缺少政府客观的评价结果,就没有改进的依据,导致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水平难以提高。三是缺少严格的审查机构和公开的监督机制。没有严格的审查使得企业在信息披露过程中仍有隐瞒、作假的行为,而建立监督机制的目的就是为了杜绝这类现象的产生。披露制度、评价制度、审查机构和监督机制环环相扣才能使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不断进步,缺少任一?h节,整个信息披露的过程就会出现问题,最终影响到我国企业责任环境信息披露的整体质量。

四、解决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

(一)增强我国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

政府应增强对企业环境意识的培养,积极开展企业环境责任培训工作。企业的环境责任意识是一种文化,仅靠企业本身很难自觉形成。政府建立面向所有企业的奖惩机制,可以促进企业环境意识的提升,提高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自觉性。政府对于环境责任信息披露全面彻底的企业要予以奖励,树立模范企业,供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对于未尽披露义务的企业要予以通报并进行惩罚,其惩罚措施不要局限于罚款,要让这些企业成为其他企业的反面教材,以进行对比和反思。国家开展相应的企业环境责任培训会议及交流活动,不仅能够传播企业环境责任意识,还能促进各行业、地区以及各产业间的信息交流,逐渐缩小企业间差距,提升我国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二)完善和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

政府应尽快完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标准。健全法律法规,确立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地位,以此完善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明确必须进行披露的信息,不要模棱两可。例如,丹麦的环境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全国所有的企业在上交年度财务报告的基础上,必须附报一份绿色环境会计报告,用以监督企业环保义务的履行状况[4]。《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2015年)》中建议,环境部门可以出台具有行业特色的环境责任信息披露撰写指南,加强对企业环境责任信息披露的引导,使企业采用统一标准环境信息,以利于企业间的对比。激励企业利用多样化的新媒体方式,完善不同披露方式的标准,使获取企业环境责任信息的渠道更多更通畅。

篇9

[关键词]绿色会计;信息公示;及时性;社会责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17

[中图分类号]F275;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02

1 绿色会计信息的概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资源过度消耗、企业废弃物过度排放等环境问题已引起各方关注,作为经济组织的企业在取得经营成果的过程中,也应主动承担相应的环境责任,并及时向各方提供企业的绿色会计信息。本文所指绿色会计信息是从微观角度反映企业的环境问题对企业财务业绩的影响及企业活动造成的环境影响。

2 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公示及时性的现状

我国目前有绿色会计信息公示的企业中,很少以单独的项目在独立的环境报告中反映,而多采取补充绿色会计报告的方式。我国上市公司在环境方面的相关会计信息往往很少专门对外披露。只有当上市公司发生了环境污染并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后,大众才可能通过外部媒体了解有关信息,很少有上市公司主动及时地对外披露突发事件的绿色会计信息及其相应的财务影响。

2.1 上市公司定期披露会计信息中没有对绿色会计信息的专门列示

绿色会计信息是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的内容看,主要涉及上市公司报告期内的各种经济活动的财务数据、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重要变化的说明和会计政策的相关说明、直接影响以后各期财务报表金额的事项、严重改变资产负债表计价连续性、严重影响资产权益之间关系、严重影响以前年度所呈报的有关本期的预测活动的事项及对未来收益和计价的影响不明了或不确定的期后事项等方面的信息,但却没有专门列示绿色会计信息。

2.2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公示的信息中,也存在着披露内容不全面的问题

当前部分上市公司对绿色会计信息的对外披露主要从会计报表附注、年度财务报表、董事长的报告、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零星体现披露的绿色会计信息。从披露的内容看,多运用非会计方法披露,在披露的环境信息中选择性的披露有利于企业形象的信息。而在日常的会计核算中,与绿色会计有关的问题并不进行特别的绿色会计信息核算处理。例如,交纳的排污费,直接列入管理费用;因环境问题而交纳的罚款及因此而造成的停业损失或因此对他人造成的损害赔偿等,列入营业外支出。

2.3 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不定期披露的及时性严重不足

近两年几家高污染的上市公司屡次出现环境污染的重大事件,但没有一家在事发后及时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对环境污染治理可能发生的财务影响均未进行专项披露。

3 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会计披露不及时的原因分析

3.1 缺乏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中小投资者难以对管理层实行监管,需要建立起治理机制防止管理层的利己主义行为。我国目前的公司治理模式应属于大陆模式,在信息公示的透明度及对所有股东负责的方面需要逐步增强。因此,我国公司治理需要逐步向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过渡,即要从内部治理和外部治理两方面来改善。绿色会计信息公示改善需要从改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来提高会计信息公示质量,从改善的公司外部治理机制来促进会计信息公示制度的有效实施。

3.2 缺乏对绿色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相关准则规范

当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的绿色会计信息缺乏日常核算制度的指导,也缺乏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准则规范。从政府政策层面上看,缺乏引导企业进行绿色会计及时核算的机制;在制度层面,也没有计量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等内容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许多企业对环境污染、环境维护、环境效益等方面的会计核算无章可循,因而没有将其纳入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计量;缺乏对绿色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规范和要求。政府并未将绿色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体现在制度上,也没有要求每个上市公司在其财务报表中充分披露与其相关的环境问题,因此在执行上,上市公司完全自主完成对环境信息的完整计量和披露,导致多数上市公司选择有利于本企业的方式和内容进行处理和披露。

3.3 对上市公司在绿色会计信息及时披露方面缺乏协调统一的监管制度

对上市公司进行绿色会计信息及时披露的要求亟须完善,证券管理部门应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及时公开绿色会计信息,对违反环保部门的法规记录或重大污染事故处罚记录的绿色会计信息等都应及时进行绿色会计信息公示。

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示的法规制度《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环境信息公开办法》《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的通知》《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公示指南》中,还没有明确要求企业及时披露绿色会计信息,对上市公司在绿色会计信息及时披露方面缺乏协调统一的监管机制。

3.4 上市公司缺乏足够的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绿色会计及时披露的内在动力

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感和绿色会计及时披露的内在动力不足,内在原因是企业的价值判断准则依旧滞留在以往仅考虑短期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阶段,而当前的趋势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下的企业价值创造,这要求上市公司内化环境成本,并建立起包括环境因素在内的财务评价体系,从而使上市公司关注长期效益。

4 我国上市公司绿色会计披露及时性问题的几点建议

4.1 政府应借鉴相关国家经验,尽快制定上市公司绿色会计准则

美国和日本在绿色会计制度的制定方面的经验上值得我们借鉴。美国制定了与环保法规相对应的绿色会计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会计和报告及财务分析中考虑环境问题,定量披露环境成本和负债。日本从1999年起《关于环境保护成本公示指南》《关于绿色会计体系的建立》及《绿色会计指南》,对环境治理效益和环境收益进行讨论,并确定了计量环境费用和环境收益的相关方法,提出3种披露绿色会计信息的报表格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环境成本、环境负债的披露问题做了规定,对上市公司提出强制性的环境信息公示要求。

4.2 明确政府机构对上市公司绿色会计及时披露的管理责任,完善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公示的监督体系

明确监督管理主体。明确绿色会计信息是由财政部、证监会和环保部3个机构协作解决的,是当前对上市公司绿色会计信息公示问题进行统筹规划、统一领导的关键所在。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往往存在不能全面、如实地披露履行资源环境责任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强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包括行政管理、监督和专项环境审计。

4.3 规范绿色会计报告模式

从利益相关者对绿色会计信息的不同需求角度,上市公司有责任披露环境对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也有责任披露公司在环境决策后带来的环境影响方面的信息。从制度约束的角度,管理部门应规范上市公司对绿色会计报告的模式,满足各方利益相关人的需求。无论什么模式的绿色会计报告,都需要围绕信息需求,改进传统会计报告,此所谓“改进企业报告”。鉴于当前会计信息报告披露的模式,对绿色会计报告可采用过渡方式,用主表加附表的方式,将可以用货币量化的绿色会计信息包含在现行财务报告中,同时将不可用货币计量的绿色会计信息采用独立报告的形式集中在另一张会计报表中,作为财务报表的附表,并逐渐向编制独立式的绿色会计报表及独立式的环境信息公示报告模式过渡。

4.4 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化

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逐步将外在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约束机制转化为企业内化的部分,从而使企业从自身出发成为主动参与的社会公民,真正在绿色会计信息公示的行为中体现“三重底线”(三重底线是指包含了盈利能力、社会关注和生态持续性的综合衡量方法,是近年来评价公司公民的内部衡量方法,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最新发展的一种衡量方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尤霞.增值税纳税筹划实务技术分析[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

[2]黄秀华,李静.闽南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手段应用的调查研究――以晋江、石狮中小企业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7).

[3]熊建设,刘晓瑜.三维会计教学法应用初探[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0(2).

篇10

一、程序控制

控制内部审计报告编制程序,即控制内部审计报告编制的步骤、顺序和方式等。恰当的报告编制程序,是内部审计报告质量的制度保证。它主要包括:

(一)编前重视审计工作底稿的审阅,并评估审计发现的重要性。审计工作底稿是内部审计报告的基础。因此,编制内部审计报告前,项目主审应审阅审计工作底稿的充分性,重点复核其是否足以支持内部审计人员所发表的审计意见。在审计中,内部审计人员可能记录了很多审计发现,但其中可能有些与审计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对审计意见和建设没有多大影响。这种信息出现在内部审计报告中会削弱内部审计报告的价值和作用。此时就应该评估审计发现的重要性,这也是由内部审计报告质量“重要性”的要求所决定的。

(二)编制修改时要重视加强沟通。加强沟通,重点是加强与被审计单位的沟通。编制初,应与被审单位就有关分歧进行必要沟通,这种分歧主要体现在报告编制与披露方面存在的不同意见。初稿形成时,为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还应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并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提出修改意见,以使审计报告更符合客观实际,能被其所接受。此外,还应就审计意见或建议整改落实的必要性,从被审单位考虑,与其相关人员,尤其是领导加强沟通,晓以厉害,以便其积极主动整改。此外,加强沟通,还包括审计组成员内部之间的沟通。这主要是指初稿或定稿形成前,审计组应以会议等形式在成员之间对其进行必要沟通以完善。

(三)定稿后坚持内部审计报告的三级复核制度。三级复核制度,一般是指审计组组长的复核、审计组所在部门的复核以及主管领导对内部审计报告并同审计工作底稿、被审单位和个人的明等材料进行逐级复核,最后再签发的内部审计报告制度。在实践中,由于审计业务本身的复杂性、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审计风险以及审计人员自身能力的限制,对某一经济事项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所难免,所以,为了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明确相关审计人员的责任,建立三级复核制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三级复核,重点要复核报告内容的真实合理性、措辞表达的恰当性、建议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

二、内容控制

控制内部审计报告的内容,即对内部审计报告所列事项、意见或建议的客观性、完整性和建设性等多方面要求所进行的控制。这是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如果说程序控制强调的是过程控制,那么内容控制更强调的是结果控制。当然恰当编制程序对编制内容起着保障作用,因此二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编制内容控制主要体现在内容选择控制及内容措辞控制两个方面:

(一)内容选择控制。内容选择控制首先要体现客观性和重要性原则,同时要兼顾被审单位实际情况。在实践中,内容选择要注意两个要点。第一,内容选择要包含被审单位取得的成绩或管理亮点,给予恰当的肯定。目前许多内部审计报告,一般都会列出审计发现的大量缺陷,以引起有关管理层的关注,并要求被审单位加以整改。但内部审计报告应该是客观的。对于被审计单位取得的成绩或管理中的亮点还应予以合理的表述。这种认可,实际上也表明内部审计人员不仅仅是来挑毛病的。第二,内容选择上要用好非正式报告。“每项审计活动都需要非正式的报告作为正式报告体系的补充”。对于发现的问题不便于上正式报告的,或存在更深或更广等客观影响因素,仅靠被审单位一己之力不能整改的,但又需要向更高公司层面管理当局报告的,此时即可采用非正式报告的形式。它的运用可以使公司更高层面的领导更能了解其本身的职责,从而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内容措辞控制。内容措辞控制是指报告用语措辞要合理陈述,以体现清晰简洁性原则。用词的选择,关键要站在报告阅读者的角度考虑。一方面,文字措辞要明确、简练,这主要是指写作技巧上。明确是指写出的报告要让大多数人能看懂,尽量不使用生僻的、专业性色彩太强的词语,或模糊性用语,以减少由此而给被审单位审计整改带来的困惑。此外,内部审计报告呈送的对象主要是公司领导,而其工作较繁忙,因此报告用词一定要简练。内部审计报告要主次分明,繁简得体,把主要方面讲清楚即可,切忌沉重冗长,或空话连篇。另一方面,要多用有说服力、较直观的表述。内部审计报告应明确地告诉对方他们错在哪里,这种错误的危害性有多大,应该怎样修改。此时引用恰当的法规或上级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制度作为依据,并列出具体条款内容,这就是对其错误最好的说服和说明。同时,对这种错误存在的风险及报告中建议的说明,能用数字表示的就不要用文字表示,并辅以一定的图表,这种形象又直观的表述自然更易引起报告阅读者的共鸣。

三、人员控制

鉴于审计报告及其编制的重要性,对其编制人员的综合素质控制,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报告编制人一般都是项目主审。因此,编制人员控制,关键就是选择合适的项目主审。对其综合素质的控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职业道德方面。强化对项目主审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是加强对其进行《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使其在履行职责时,能做到独立、客观、正直和勤勉,对审计涉及的所有事项都应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不允许存在偏见、偏袒,并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遵循保密性原则等事项。

(二)业务技能方面。《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要求:“审计人员要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胜任能力”。项目主审人员不仅要精通审计业务,具备胜任的审计专业知识,而且要熟悉并熟练运用有关法规、准则和制度,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对项目相关方面,了解项目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并懂得管理。当然必要的时候,还要对其进行培训,以继续提高其业务技能。

(三)人格能力方面。项目主审人格上既要坚持原则性,同时又具备灵活性,在重大问题上有主见,不随便服从于他人。同时其还应匹配相应的能力,如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洞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文字处理能力。如洞察力,就可使其能从大量繁琐的数字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再通过其表达力及文字处理能力,形成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文字材料,使阅读者一目了然。

四、环境控制

开展高质量的审计工作,离不开高效有序的审计环境。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控制同样也离不开高效有序的审计环境。对相关环境实施有效的控制,实际上是为包括内部审计报告编制在内的所有内部审计实施活动创造良好的氛围。对环境控制主要包括对下述环境进行的控制:

(一)运行环境。实施内部审计运行环境控制,其实质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尊重、理解、支持内部审计的气氛,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其中企业管理当局的支持至关重要。因此内部审计部门一方面要做出成绩,让领导感受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多向领导请示汇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从机构设置、人员、经费及业务等方面保证审计的独立性,为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打好基础。此外,还要建立有效的内部运行机制,使内部审计机构可以充分综合考虑业务规模和范围、组织形式、成本与效益原则、人员素质及构成等影响控制政策和程序等因素。

(二)培训环境。培训环境控制,实际上就是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以达到主动控制风险的目的。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并且是一项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要求审计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必须具有扎实的会计、审计理论和审计技能,具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通晓财政经济法规,等等。这就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制定必要的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并使其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分析、判断和预测经济活动的能力,从而造就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审计工作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