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污染管理办法范文

时间:2024-03-21 18:11: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光污染管理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光污染管理办法

篇1

    第二条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置的具有发光和动态效果并用于户外广告和公益宣传的电子显示屏、激光投影、冷阴极管显示装置等(以下统称“户外电子显示屏”),适用本规范。

    第三条 市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市户外电子显示屏设置管理工作。

    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市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编制户外电子显示屏设置规划。

    第四条 设置户外电子显示屏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朝向道路来车方向,妨碍城市道路和公路上行车安全、影响道路畅通;

    (二)形成光污染、噪声污染、电磁辐射污染等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三)《户外广告设置管理办法》规定的其他禁止情形。

    第五条 户外电子显示屏应当主要设置在城市公共广场或者步行街的适当位置。在城市主干道两侧(城市封闭广场和步行街除外)设置户外电子显示屏的,画面切换应采取慢转换方式,原则上每个固定画面的播放时间应当≥15秒。

    第六条 在商业区及其周边设置的户外电子显示屏,夜间亮度值应≤1000cd/m2;在其他地区设置的户外电子显示屏,夜间亮度值应≤400cd/m2;户外电子显示屏应具备按照日照强度变化调节显示亮度的功能。

    第七条 设置户外电子显示屏,应当与周围道路、建筑、景观的风格相协调,不得破坏建筑物、构筑物的容貌。

    第八条  设置户外电子显示屏应当符合户外广告设置的安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应采用先进技术和节能环保的优质材料并由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负责显示屏的设计、制作和安装,保证显示屏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 利用户外电子显示屏广告的,其内容审查和监督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户外广告登记管理规定》等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执行。

    户外电子显示屏在播放过程须有不少于20%的时间播放公益内容。

    利用户外电子显示屏播放或转播新闻、电影、电视节目等,应当符合广播电视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的有关规定。

    第十条 户外电子显示屏设置使用权,按照《户外广告管理办法》的规定,通过拍卖等有偿方式取得,所得收入全部上缴市财政。

篇2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市区范围内经营性户外广告有偿设置及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市市容管理部门是本市经营性户外广告有偿设置行政主管部门。

市建设、规划、财政、市政公用、园林、工商、公安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户外广告有偿设置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规定所称经营性户外广告是指:在户外设置的经营性广告牌、灯箱、霓虹灯、电子显示牌(屏)、电子翻板装置、路牌、宣传栏、橱窗、牌匾、指示牌、画廊、实物造型等。

第五条在下列范围内有偿设置符合规定的经营性户外广告,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取得:

(一)城市道路;

(二)公共交通场、站;

(三)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

(四)高速公路、铁路两侧;

(五)橱窗、公示栏(牌)、阅报栏;

(六)其他市政公用设施、公共场地;

(七)依附于建筑物、构筑物、场地设置经营性户外广告的。

第六条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城市规划,按照总量控制的原则,负责编制全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制定户外广告设置准则。

市市容管理部门负责经营性户外广告招标、拍卖的组织实施。

第七条在非公共产权的建筑物、构筑物、场地设置经营性户外广告的,应当征得建筑物、构筑物、场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简称为业主单位)的同意。

业主单位需要在其建筑物、构筑物、场地设置符合规划、市容要求的经营性户外广告的,应当纳入招标、拍卖计划,统一招标、拍卖。

第八条对经营性户外广告有偿设置进行招标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有关规定进行。

招标文件由市市容管理部门会同市建设、规划、财政、市政公用、园林、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制定。

第九条对经营性户外广告有偿设置进行拍卖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有关规定进行。

拍卖公告由市市容管理部门会同市建设、规划、财政、市政公用、园林、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条通过招标、拍卖方式取得经营性户外广告设置的单位和个人,凭中标通知书、成交确认书与市市容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签订《户外广告有偿设置合同》,并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十一条经招标、拍卖取得的经营性户外广告设置使用期限为2年以上5年以下。

使用期满重新招标的,在同等竞标条件下,原中标人可以享有优先获得权。

第十二条有偿设置经营性户外广告的收入为政府预算外资金,全额缴入财政专户,纳入城建资金计划,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维护、管理、建设以及经营性户外广告有偿设置成本性开支和工作经费;在非公共产权建筑物、构筑物、场地上有偿设置经营性户外广告的收入,应当按规定给予业主单位一定经济补偿。市财政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管理办法。

市财政、审计、物价部门要加强对有偿设置经营性户外广告的收入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十三条户外广告经营者应当对其设置的户外广告设施进行日常维护,保持设施的安全、整洁、完好,并按规定进行夜间照明。

第十四条户外广告设置后不得影响他人的通风权、采光权,不得产生声、光污染。

第十五条在经营性户外广告有偿设置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由有关行政管理部门依法予以处罚。

第十六条因社会公共利益需要设置的临时性户外广告和公益性广告不适用本规定。

篇3

关键词:绿色施工; 管理; 工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绿色施工管理是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绿色施工是目前各建筑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绿色施工管理成为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管理内容。本文以国家核电科研创新基地工程为例,论述了绿色施工管理在该工程中的应用。

2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镇未来科技城南区,由技术研发主楼(8#)和2号研发楼(10#)组成,总建筑面积52965m2 ,其中地上39965m2 ,包括技术研发主楼(8#)29118m2;2号研发楼(10#)10847m2,地下13000m2。本工程为全现浇框架剪力墙结构,梁板式筏型基础,抗震等级框架为二级、剪力墙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本工程文明安全施工目标为“北京市文明安全施工样板工地”,争创“绿色建筑”。

3主要施工管理措施

该工程仍然坚持绿色施工一要节约土地,二要节能,三要节水,四要节材与资源利用原则。并做到五个百分百:施工现场主要道路硬化100%、场地覆盖或绿化100%;建筑拆除工程降尘100%;沙土覆盖100%;进出车辆冲洗车轮100%;噪声和光污染控制100%。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主要措施有作业条件及环境安全;职业健康;卫生防疫三方面内容。

3.1资源节约

在资源节约方面,主要包括能源消耗以及材料和资源的消耗。其中能源消耗包括以下三方面:

(1)节能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提高节能意识。建立能源消耗台帐,制定节能措施。施工过程中要制订节能措施,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和产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设置专门的监督管理小组,指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节水、节电措施的实施,杜绝无谓的浪费。对施工设备要制定定期维护保养措施以保证运转正常。临施用电设备要使用3C标记的合格产品。

(2)节能效果:制订节能计划,采取控制手段(主要为用电)。施工现场用电计算应按实际用电负荷加系数的方法或按工程预算用负荷适当进行调整。办公和生活照明灯要采用先进的节能灯具,做到人离灯闭。电脑、打印设备等工作人员离开要随手关机,以降低电消耗。对电消耗量较大的工艺制定专项节能措施。

(3)能源优化:使用的清洁能源或可再生能源要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 施工现场应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做临时设施。

3.2环境影响

3.2.1环境影响包括场地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废气排放、水污染、光污染等内容。工程开工前,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环境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土壤情况采取了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以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和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提前进行了挖填平衡计算并利用原土回填,使土方量挖填平衡。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和围墙边有条件的地方进行了绿化或摆放盆花,以美化环境和防止土体流失。

3.2.2大气环境保护

为了减少现场堆放的回填土过干产生粉尘,除应采取覆盖措施外,还应派专人定时洒水,土的含水率控制在15%-25%即可。清理模板内已绑扎好的钢筋中残留的灰尘和垃圾时,要尽量使用吸尘器,不得使用吹风机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在采用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防护措施。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配备防护用品。施工现场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有专人负责。施工现场周围的围挡及大门等的设置应符合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企业标准要求,大门采用公司统一的制式大门,围挡要保持清洁、严密。

3.2.3废气排放

做好施工车辆、机械及设备的尾气排放,严格遵守国家或地方规定的车辆排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建筑材料采购要严格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的相关规定执行。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产品。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中所使用的木板及其他木质材料,严禁采用沥青类防腐、防潮处理剂。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阻燃剂、混凝土外加剂氨的释放量不应大于0.10%,测定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中释放氨的限量》的规定。对引进的“四新”技术产品应事前进行调查、评估,如使用的产品对环境及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应实行否决。

3.2.4噪声影响

施工现场因地理位置比较空旷,离居民居住区较远,施工噪声不易产生扰民问题,但仍然要对人为的施工噪声采取管理制度和降噪措施,以减少对留宿工地加班的施工人员的健康损害,施工噪音一旦超标,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3.2.5水污染

为控制谁污染。对生活污水排放制定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如施工现场食堂、餐厅设了隔油池,生活污水经隔油池沉淀后排入污水管网。 并送到指定的地方进行消纳。生活垃圾运出现场前必须覆盖严实,不得出现遗洒。清运单位必须持有相关部门批准的废弃物消纳资质证明和经营许可证;工地采用环保移动厕所、 要定期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理。

3.2.7施工周边区域的安全保护

工程开工前及施工期间,项目部会同建设、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周边交通、行人、集贸市场和学校等人流密集区域,毗邻的高压线及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状况,周边水体、地下管线等进行了安全评估,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3.3施工场地文明,人员安全与健康

3.3.1场地文明

施工现场的环境,必须保证员工心理健康。工地大门、围墙、密目式安全网一应俱全,建筑物外立面做到了悬挂物规范、清洁、美观。施工现场“六版”即企业方针宣传牌、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牌、施工消防保卫管理制度牌、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牌、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牌、施工环卫卫生管理制度牌;“二图”即施工现场平面图、施工现场应急预案流程图设置齐全,各标识、牌的字体应符合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企业标准要求,并保持整洁完好。施工现场做到工完场清和一日一清;办公区、生活区主持整洁卫生。

3.3.2人员安全与人员健康

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管理制度:①安全生产责任制;②安全技术管理制度; ③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④安全生产检查考评制度;⑤安全值班制度;⑥安全教育制度;⑦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并制订相应防护措施。施工现场的人员健康管理应按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执行。

4 实施效果

绿色施工管理在该工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绿色施工管理取得了好的经验。本工程在2012年度评为“北京市文明安全施工样板工地”,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工程。

参考文献

[1]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

篇4

关键词:绿色施工;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措施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绿色施工是绿色建筑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环节,其重要性显而易见,但由于绿色施工在国内还处于起步阶段,有关涉及绿色施工的参考资料和可借鉴的经验不多,施工企业实施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为使施工企业能在较短时间内顺利地组织绿色施工,本文依据《绿色施工导则》和《绿色施工管理规程》的要求,叙述施工企业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方法。

1绿色施工的概念及现状

1.1绿色施工的概念

什么是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和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是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进行控制,强调的是施工全过程“四节一环保”。

1.2绿色施工的现状

目前,虽然一些在城市施工的工程及运行EMS体系对的企业,已逐步的将“环保”概念纳入施工过程控制之中,施工现场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也选用环保型施工机具和实施降噪、降尘等环节,但仅仅如此是不够的,仍不符合绿色施工的要求,且现有施工组织策划的内容,极大多数还是从如何组织实施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出发,主要涉及质量、安全、工期和成本,而较少涉及绿色施工方面的内容。因此,要实现绿色施工,应首先从绿色施工的策划开始。

2有关绿色施工的法定文件简介

2.1 《绿色施工导则》

原建设部于2007年9月10日了《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以下简称《导则》),《导则》旨在对建筑工程实施绿色施工提供指导,积极推动建筑业发展绿色施工,使建筑业肩负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2.2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

根据《导则》中“四节一环保”要求,北京市建设委员会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于2008年3月28日联合了《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08)(以下简称《规程》),这是国内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管理领域中的第一部地方性规程,且由于北京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力,这个规程将对全国有一定的示范作用。该规程为强制性标准,于2008年5月1日起在北京市实施。

为配合《规程》施行,北京市建委发文(京建施〔2008〕651号)要求:“2009年3月1日以后,全市所有工程必须按照《绿色施工管理规程》要求组织施工,实现全面达标”,“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和招标文件时应明确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要求,施工单位在编制投标预算时应按照《规程》的要求编制相关绿色施工费用”

3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编制时的注意事项

《规程》第3.3.3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并确保绿色施工费用的有效使用”。这就是说,绿色施工要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开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与管理,从而实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以及保护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3.1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内容

按照《导则》和《规程》的要求,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这些措施是指在技术和组织管理方面采取的方法和措施,其内容如下。

3.1.1组织管理措施

包括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进行绿色施工培训和定期对绿色施工检查监督等。

3.1.2资源节约措施

包括节约土地的措施,节能的措施,节水的措施,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的措施。

3.1.3环境保护措施

包括防止周围环境污染和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防止水土污染的技术措施,防止噪声污染的技术措施,防止光污染的技术措施,废弃物管理措施等。

3.1.4职业健康与安全措施

包括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措施、作业条件与环境安全措施、职业健康措施、公共卫生防疫管理措施。

3.2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写方法和要求

(1)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是指保证绿色施工目标的实现拟采取的实施性控制方法和措施,而确定和制定这些方法和措施,主要是从组织和技术方面考虑。同时措施内容必须有针对性,务必做到切合实际、有的放矢、措施得力。

(2)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且结合工程实际。绿色施工措施应依据《导则》和《规程》的内容和要求,结合工程特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企业的技术能力进行编制,同时还应遵守国家及地方现行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3)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内容编写深度应与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宏观指导性的特点相适应,编写内容要宏观,定性,体现宏观指导性和控制性,提出措施为原则性要求。至于具体、详细的技术措施可以在绿色施工专项方案中编写。

(4)编写上述措施,在编写的手法和表达形式上,主要采用罗列的方法,即将要叙述的内容一项项列清并逐项叙述,无需太多的表达方式,而绿色施工专项方案中则应详细和图文并茂。

(5)编写组织管理措施时应考虑:1)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2)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3)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尽量利用规划内设施,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4)在进行施工部署和安排时,应结合工程自然、气候条件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顺序;5)在各项施工过程中,从人、机、料、法、环方面去全面考虑,合理调配和使用;6)进行文明施工和CI策划;7)编制环境管理方案和作业指导书。

(6)编写资源节约措施时,应着重从节约土地、节能、节水、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方面考虑:1)施工总平面的布置应优化土地利用,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2)制定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如临时设施的设计、布置于使用,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水计量管理等。3)对临时用水的优化和管理,如用水计量管理、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和设置废水回收设施等,达到节能目的;4)充分考虑节约材料与资源的利用。如优化施工方案,选用绿色材料;制定采购计划,合理采购材料;对周转材料的保养维修,延长其使用寿命;实行限额领材,控制材耗;制定并实施可回收材料的再利用管理办法和措施,提高再利用率等。

(7)在编写环境保护措施时,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应着重从扬尘污染控制、有害气体排放控制、水土污染控制、噪声污染控制、光污染控制、施工固体废弃物控制等方面考虑。

针对施工过程中的“绿色化”问题,应优先选择先进的施工方法,采取先进的生产手段和技术措施。

(8)编写职业健康和安全措施时,应着重从场地布置及临时设施建设、作业条件与环境安全、职业健康及公共卫生防疫管理等方面考虑。

4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写

为便于编制人员准确理解和掌握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写内容、方法及要求,在依据《导则》和《规程》要求的基础上,从目前建筑工地施工的现状和有关部门的要求出发,本文列举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等主要绿色施工技术措施,供编写时参考。

4.1节能措施

(1)在施工现场各项施工活动中,应采用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使用高效节能电动机。

(2)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办公及生活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

(3)临时设施采用彩钢保温复合墙体和保温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好的门窗,并有产品合格证书。

(4)夏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低于26℃,冬季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得高于20℃。空调运行期间应关闭窗户。

(5)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照明应使用节能灯。室内照明器具采用节能型器具,配置电力功率补偿器以减少耗电量;室外照明采用高强度气体放电灯;办公室等采用细管荧光灯;生活区采用紧凑型荧光灯。

(6)工地生活区职工浴室热水的热源以太阳能为主,用电为辅。

(7)塔吊、施工电梯,地泵等施工机械设备应建立按时保养、保修、检验的制度。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

(8)施工用电装设电表,施工区与生活区应分别计量;用电电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电标识;施工现场应建立照明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建立用电节电统计台帐并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电率。

4.2节水措施

(1)施工区与生活区用水应分别计量,在水源处应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同时应及时收集施工现场的用水资料,建立用水节水统计台帐并进行分析、对比,提高节水率。

(2)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必须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如冲洗池、卫生间采用节水型水龙头,低水量冲洗便器等,施工现场使用环保型移动厕所。

(3)废水重复利用,现场清洗车轮、洒水压尘一律使用经沉淀后的中水,节约水资源。

(4)经常对现场所有供水阀门进行检测、维修、更换,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5)施工现场应采取地下水资源保护措施,禁止在施工现场打井抽取地下水。

4.3节约材料与资源利用措施

(1)脚手架及模板等专项方案应进行会审,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加快周转材料的使用频率,降低非实体材料的投入和消耗。采用先进工艺、技术,降低材料剪裁浪费,合理确定预搅拌混凝土掺合料及配合比。

(2)尽量考虑使用原有硬化路面,施工现场非道路部分铺设水泥方砖,保证施工现场不起尘土,方砖周转使用,以降低成本。

(3)建立材料用量台帐,严格实施限额领料,并由项目部集中管理。

(4)采用“优化配筋,综合下料”的方法,在钢筋原材料搭配和加工等主要环节中降低损耗。水平粗直径钢筋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竖向粗直径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技术,以节省钢材。钢筋损耗率控制在不高于预算量的2.5%。

(5)每次浇筑混凝土时应准确报量,不得发生混凝土使用损耗。混凝土实际使用量不高于图纸预算量。

(6)二次结构、装修用的水泥、砂、石子、加气块、陶粒等应严格按计划供给,对于超出定额规定的材料用量,在劳务分包合同中明确损耗量。

(7)建立回收小组,专门负责回收零散材料,保证回收利用。

(8)加强后期装修使用材料数量的控制,做到现场材料“长料不短用,能用短料不用长料”的原则,合理用料。

(9)总包项目部与劳务分包队签订材料使用协议,制定材料耗用承包和节超奖罚标准。对损耗超出部分或没有超过损耗率的部分,按照有关奖罚标准对劳务分包队进行经济处罚或奖励。

4.4防止周围环境污染、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道路采用混凝土硬化处理,物料堆放场地铺设混凝土方砖或用碎石铺设,做到黄土不露天。

(2)每天设专人用洒水车随时对道路、物料堆放场地进行清扫,洒水降尘,保护周边空气清洁。

(3)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物、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在库内存放或严密遮盖。运输时要防止遗洒、飞扬,卸运时采取码放措施,减少污染。

(4)水泥库房、垃圾站、砂浆搅拌站等应采用临时砖墙、石棉瓦、多层板等材料封闭。

(5)建筑物内的施工垃圾应集中装袋,采用塔设封闭式临时专用垃圾道运输或容器吊运或用施工电梯运至地面。垃圾装车运出时,采用封闭式运输车。

(6)在出场大门处设置车辆清洗刷台,各种不洁车离开现场之前,须对车身进行清洗。

(7)禁止在施工区内焚烧建筑垃圾以及其他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8)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作业。

(9)装饰装修材料应选择经法定检测单位检测合格的材料,并按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有害物质评定检查。

4.5防止水土污染的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应建立有效的排污系统,确保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严禁将非雨水类的其他水体排进市政雨水管网。

(2)生活区厕所设置化粪池,厕所产生的污水经分解、沉淀后通过场内的管线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使用清洁车定点定时对化粪池进行处理。

(3)食堂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将油污经沉淀隔油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线。隔油池应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4)生活区设食物残渣桶并进行处理,严禁食物残渣流入市政管线。

(5)搅拌机前台、混凝土输送泵及运输车辆清洗处设沉淀池,定期清洗池内沉淀物。现场临时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入施工区域污染环境。

(6)工地大门口洗车池的水须循环使用,并对沉淀池进行定期清理,罐车清洗所用的废弃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线。

(7)施工现场雨水应经雨水井初步沉淀后排入市政管线。

(8)加强现场存放油料和化学品的管理,应设专门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储存和使用时都要采取措施,不得随意倾倒,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土。

4.6防止噪声污染的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GBI2523-1990)的要求制定降噪措施,并对施工现场场界进行检测和记录,噪声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

(2)根据环保噪声标准(dB)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协调安排施工工序和作业时间,将混凝土施工等噪声较大的工序放在白天进行,夜间避免进行噪声较大的工作。除特殊情况外,每晚22时至次晨早6时严格控制强噪声作业。

(3)对混凝土输送泵、木土棚及强噪声设备,实行封闭式隔声处理。

(4)对主体结构工程在操作层防护高度至下层,布设隔音屏(用双层铁皮内衬5cm厚高密度聚苯板)隔音,外侧用密目网围挡。

(5)混凝土浇筑采用低噪声振捣设备。

(6)架料、钢筋等材料进出场要采用吊装设备成捆吊装,严禁抛掷。模板、脚手架支拆和材料搬运时,应针对材质采取措施,轻拿轻放。作业时,人为活动的噪声要控制到最低点。

(7)使用对讲机指挥塔吊,降低起重工吹哨声带来的噪声污染。

(8)手持电动工具或切割器具应尽量在封闭的区域内使用。

(9)所有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后禁止鸣笛,夜间装卸材料应轻拿轻放,以减少噪声。

(10)高考和中考期间,应严格遵守地方政府部门有关规定。

4.7防止光污染的技术措施

(1)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必要时夜间施工应合理调整灯光照射方向,减少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干扰。

(2)在高处进行电焊作业时应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弧光外泄。

4.8废弃物管理措施

(1)施工现场设立专门的废弃物临时贮存场地,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须单独贮存、设置安全防范措施且有醒目标识。

(2)废弃物运输应确保不遗洒、不混放,送往有废弃物处理资质的单位或场所进行处理、消纳。对可回收的废弃物应再回收利用。

(3)施工现场内设置封闭式垃圾站,废料应及时分拣和清运回收。

(4)办公区、生活区设置专门的生活垃圾回收站,每日有专人清理,临时宿所要专人每日清扫。

5结语

由于我国绿色施工尚处于起步阶段,有关绿色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可参考的资料和借鉴的经验不多,要做到规范绿色施工,实现绿色施工,引导和促进绿色施工的健康发展,除通过有关部门制订实施绿色施工的激励政策和有针对性的考核指标及统计制度外,更要通过建筑施工企业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并严格实施,通过试点和示范工程,不断总结经验,以点带面,真正实现绿色施工。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管理;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建筑装饰业是一个发展空间较大和成长性好的新兴行业,但是其中各种安全问题同样数量巨大且日益突出,只有对人和物的安全进行管理,才能减少在装饰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提升人的安全行为

1、持续培养安全素质

安全素质是人们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总和。大多数装饰企业中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应通过开展强化性安全教育培训、举行多种安全生产活动实训和学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对企业经理(厂长)、工程负责人和各个工种职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保证无证不上岗(民工需经过三级安全教育才准予上岗)。另外,避免采取临时外聘民工的做法。

2、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根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及其要点》的规定, 由行业与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对达不到《建筑施工安全法规标准》要求的施工工程,一律挂牌警告及停工整改,待达标后方可继续施工。施工现场应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责任制、抽查制、安全交底制、防火、安全用电、机具和设备使用管理、安全纪律等,并由专职安全员监督实施。按照行业规范或优良传统施工,并对施工人员购买相应的保险。

3、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负责人与企业主管部门及工程项目负责人间应订立“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 明确为实现“无重大伤亡事故” 的安全目标应承担的经济、行政、法律等责任,对不安全行为进行责任约束。另外,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质量管理体系, 在现场指定质量安全员并赋予其违章制止权、严重隐患停工权、经济处罚权、安全和质量一票否决权等权力。

4、组建高水平梯队化的施工团队

建议选择具有熟练技术、经验丰富和特长突出的工人作为施工队伍主体力量, 选择具有较高理论、技术和实践水平的高职院校装饰工程人才担当现场监理或技术顾问。

5、严格执行施工流程

以施工流程图作为工程施工的指导方案,合理安排进场时间, 避免现场人员过度集中和杂乱,特别是对油漆、木作、水电安装、饰面板安装等工序应进行错时或分场地安排。各工序交替时,应有安全交接,防止因不明情况而造成的安全隐患。

二、提升物的安全状态

1、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对现场进行功能分区,隔离出物料区、作业区并留出防火紧急通道;条件许可时,应留出专门房间或在走廊、楼梯间搭建临时仓库保管易燃易爆品,并设立清晰标志。

2、规范施工物料和设备

所有施工物料均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的性能要求,实施对部分装饰产品的再检测,以防止劣质产品造成人员伤害:坚决选用质量合格的电线、电器及油漆;从国家指定的正规场所采购安全网、头盔、安全索等防护用具;严格把握钻头、刀片、膨胀螺丝等结构件和易耗品的进货渠道;严格对进库材料把关, 入库的易燃易爆品应设置安全间距,分开堆放,并设立警示标志;使用物料品级应相当,可组合搭配;大型机械设备应合理停放。

3、严格控制电气施工过程

在进行装饰层内的嵌入式和吸顶式灯具的安装时,应选用轻型金属构架或吊架等不燃材料装饰顶棚;在装饰顶棚内装设通风孔,降低顶棚内的热量积累;采用金属线槽和钢管配线;采用压接和绞接对导线进行连接;去除嵌入式灯具(特别是筒形灯具)上面的装饰板和消音材料。通过以上措施,避免发生顶棚导线热老化、装饰木材低温燃烧和电气线路绝缘层起火等不良现象或事故。

三、建筑装饰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

1、严格遵循相关标准规范、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建筑装饰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必须坚持“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原则。装饰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应遵循的主要政策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建筑装饰装修管理规定》和《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等。

2、施工现场的防火

(1)物料的安全管理

将油漆、木料和各种粘合剂等易燃品存储在远离火源的地方,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有序,按照工序和工种区别,有序摆放施工用料,及时清除木屑、漆垢、残渣等可燃物品。

(2)火源的安全管理

一方面, 现场严禁随意使用电褥等生活热源;另一方面,认真制订动火管理制度,优先取得《动火许可证》后方可作业。

3、施工现场的防爆

施工现场大量使用的油漆、涂料、胶粘剂及稀释剂等材料易于挥发,挥发成份与空气混合可形成易爆气体,在一定的爆炸范围(1.7%-15%)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应保持现场通风状况良好,另外谨慎启用电焊枪等器具。

4、电气工程施工的消防安全

在各类火灾起因中, 除明火源引起的火灾外,电气火灾所引起的比例相当高。因此,需特别关注电气工程施工中的消防安全,严格执行电气安装和施工规程,实现以下安全管理措施:

(1)所有电气线路均应穿套管,限制使用可燃绝缘电线,金属导管应有效接地。

(2)根据装饰建筑规模大小和重要程度合理选择电气线路的套管方式,规模较小时可在吊顶采用阻燃玻璃钢套管穿主线、金属波纹管做引入线保护, 规模较大时必须在吊顶采用钢管穿线。

(3)对于使用卤钨灯和额定功率为100W以上白炽灯的吸顶灯、槽灯、嵌入式灯应用瓷管、石棉等非燃材料做引入线隔热保护。

(4)吊顶、楼板和隔墙的缝隙处应用防火堵料和阻火圈等封堵。

(5)保障配电箱的防火安全,须将开关、熔断器等安装在铁制配电箱里的铁制配电盘上,防止装饰可燃纤维进入箱体内,箱体须外露以便散热。

四、环境安全管理

建筑装饰工程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室内空气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综合性的环境安全问题,而目前受关注的主要是室内空气质量问题。

1、装饰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措施

做好室内空气的检测,长期保持污染源达到国家标准和规范的指标要求;由于甲醛和氨气的释放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特别是胶粘剂中甲醛释放时间可长达5~15年,长期居住时需要每天进行通风换气,保证室内空间中的新风量;种植可以吸收污染气体的绿色植物,如长青藤、铁树等可吸收苯和有机物,吊兰、虎尾兰、长春藤、芦荟、龙舌兰、非洲菊、、绿萝、秋海棠、鸭跖草、垂叶蓉和八角金盘等数十种植物可吸收甲醛;利用市场上现有的空气净化产品,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冬季室内的氡气、甲醛、氨气、苯、CO、CO2及颗粒物均比夏季高,应加大控制力度。

2、施工时的环境污染源控制

按照《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施工时应对环境污染源进行以下控制:工程地点土壤中氡浓度高于周边地区土壤中氡浓度2-5倍和5-10倍时,工程设计中应分别采取防止建筑物基础开裂措施和对基础进行防氡处理;填平、密封地板和墙上的所有裂缝, 尤其是地下室和首层房间,防范氡的污染;内墙涂料严禁使用聚乙烯醇水玻璃内墙涂料(106内涂料)、聚乙烯醇缩甲醛内墙涂料(107、803内墙涂料);壁纸粘贴不应采用聚乙烯醇缩甲醛胶粘剂(107胶);稀释剂和溶剂严禁使用苯、工业苯、石油苯、重度苯及混苯;不使用苯、二甲苯和汽油进行除油和清除旧油漆作业;严禁使用有机溶剂清洗施工用具;涂料、胶粘剂、水性处理剂、稀释剂等使用后应及时封闭存放,废料应及时清出室内。

结束语

建筑装饰业已独立成为一门综合多个工种、多种技能和多门学科知识的、伴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水平发展的新兴行业。只有严格控制装饰工程中的安全文明管理,才能使装饰工程更稳步、更持续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浩.浅谈装饰工程的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0(02)

篇6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技术 全寿命周期成本 绿色建筑认证 工程造价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本世纪60年代以来,工业化国家不断发生类似于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之类的严重公害,人们越来越感到生活在一个不健康的环境中。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向人们预示由于滥用DDT等农药而将产生的无法挽回的生态恶果--在明媚的春光下,大量物种却濒临死亡的边缘,宛若生命最后一刹那的片刻宁静。卡逊的著作被视为绿色运动的里程碑,之后,绿色运动开始渗透到建筑工程上,形成独特的绿色建筑技术,对工程造价产生重大影响。

1.绿色建筑的概念

1.1绿色建筑的定义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1.2绿色建筑的起源

1972年,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会议提出了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从此,以关注生态环境为主旨的绿色运动便一直活跃在国际社会的最前沿。1991年1月,绿色运动与房屋建筑开始结合,在照明节能灯具上出现重大突破,绿色建筑开始起步。

1.3全寿命成本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理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项目的建设期成本和项目运营期使用及维护成本进行综合考虑,人们通过科学的设计、计划、决策等一系列成本管理,进行建设期成本和项目运营期使用成本间的平衡,设法以较小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去完成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努力争取实现项目价值的最大化。一般应用多方案比选理论,在项目功能和产出不变的情况下,当实现了全寿命周期成本最小时,项目价值也就实现了最大化。

1.4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的异同点

(1)相同点。立足可持续发展,都对房屋建筑建造过程和使用过程的能量消耗提出控制要求,追求节约能耗。

(2)不同点。建筑节能:指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对生态环境破坏起到缓解作用;绿色建筑:指建筑的生成能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并且在不破坏环境基本生态平衡条件下建造,做到人及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永续发展,比建筑节能要求更高、更广、更远。

2.绿色建筑技术简介

2.1绿色建筑分类

(1)按建筑功能分: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

(2)按阶段分:规划设计阶段和运行使用阶段;

(3)按等级分:白金、金、银和认证级别或一星、二星、三星。

2.2绿色建筑认证

(1)LEED认证

LEED是美国民间绿色建筑认证奖项,由非盈利组织美国绿色建筑协会(USGBC)于2003年开始运作,目前在世界各国的各类建筑环保评估、绿色建筑评估以及建筑可持续性评估标准中被认为是最完善、最有影响力的评估标准。LEED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和追随,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推行《绿色建筑评估体系》(Leadership in Energy & Environmental Design Building Rating System),国际上简称LEEDTM。LEEDTM评估体系由六大方面,若干指标构成其技术框架,主要从可持续建筑场址、水资源利用、建筑节能与大气、资源与材料、室内空气质量、创新和设计过程几个方面对建筑进行综合考察、评判其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每个方面的指标进行打分,综合得分结果,将通过评估的建筑分为白金、金、银和认证级别,以反映建筑的绿色水平。

(2)我国绿色建筑论证

属于我国官方论证的奖项,于2006年开始施行,目前依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试行)》,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试行)》,确认绿色建筑等级并进行信息性标识的一种评价活动。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主要参考了LEEDTM,结合我国自身情况后形成标准,分六个方面的指标进行评价。1)节地与室外环境;2)节能与能源利用;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室内环境质量;6)运营管理(住宅建筑)、全生命周期综合性能(公共建筑);具体项数见下表。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住宅建筑)

划分绿色建筑等级的项数要求(公共建筑)

根据建筑所在地区、气候和建筑类型等特点,符合条件的项数可能会减少,表中一般项数和优选项数的要求可按比例调整。

2.3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简介

各大指标中的具体指标分为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三类。其中,控制项为评为绿色建筑的必备条款;优选项主要指实现难度较大、指标要求较高的项目。针对评价对象,可根据需要和可能分别提出对应于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要求。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评价可在设计文件完成和规划许可证后进行,运行标识评价在建筑投入使用一年后进行。

绿色建筑的条件为全部满足本《标准》第四章住宅建筑或第五章公共建筑中控制项要求。对住宅建筑,原则上以住区为对象,也可以单栋住宅为对象进行评价;对公共建筑,以单体建筑为对象进行评价。两者控制项、一般项和优选项的指标存在交叉或类似,但要求的程度可以不同,为便于理解,列举一些典型指标项内容。

(1)节地与室外环境

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危害性电磁辐射及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为共同控制项。地下空间利用,对住宅为优选项,对公建为一般项。

(2)节能与能源利用

照明采用高效光源和高效灯具或采取其它节能控制措施,对住宅建筑为一般项,对公共建筑为控制项。采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为共同优选项,但占建筑总能耗的比例不同,对住宅为大于10%,对公建为大于5%。

(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合理选用节水器具,为共同控制项。采用微灌、渗灌、低压管灌等绿化灌溉方式,为共同一般项。

(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结构施工与装修工程一次施工到位,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装修时避免重复装修与材料浪费,为共同一般项。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为共同优选项。

(5)室内环境质量

住宅强调日照、自然采光、自然通风,对开窗面积有要求;公建强调新风和室内空气质量保证。采用可调节遮阳,调控夏季太阳辐射,为共同一般项。

(6)运营管理或全寿命周期综合性能

采取具体措施有效控制施工引起的大气、土壤、噪声、水、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为共同控制项。对水、电、天然气、热等实行独立计量收费,对住宅为控制项,对公建为优选项。

3. 影响工程造价主要绿色建筑技术

3.1结构

(1)采用高性能、低材耗、耐久性好的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如型钢混凝土结构、预应力结构。

(2)使用耐久性好建筑材料,如高强度钢、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等建筑材料。

(3)结构工程不得返工。

3.2建筑

(1)从全生命周期(包括材料的生产、运输、使用、维护、废弃、再生利用等)评价并优选所用建筑材料。

(2)可调节遮阳板技术。

(3)围护结构内部或表面无冷凝现象。

(4)降噪措施。

(4)道路和地面停车场采用透水地面。

(5)住区的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m2/人。

(6)再生资料利用,如木渣板、回收沥青混凝土、煤渣砖等。

(7)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有无障碍设计。

3.3给排水

(1)节水器具。

(2)管道材料应防止二次水质污染,设置用水计量仪表和装置检测和控制系统渗漏。

(3)太阳能热水系统。

(4)余热回收系统。

(5)雨水收集系统和再利用系统。

(6)游泳池选用技术先进的循环水处理设备。

(7)非传统水源的利用。

(8)室外绿植采用高效的灌溉技术。

3.4电气

(1)太阳能、地热、风能发电。

(2)节能灯具照明。

(3)低能耗电机,覆盖非电气专业的其他分部工程的电机。

(4)低阻高绝缘导体。

3.5通风与空调

(1)自然通风和诱导通风。

(2)采用适宜的蓄冷蓄热技术和新型节能的空气调节方式。

(3)采用能效比先进的设备。

(4)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5)热回收式空调系统。

3.6智能建筑

(1)楼宇自控系统功能完善,各子系统均能实现自动检测与控制。

(2)各类能耗独立计量。

(3)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

3.7电梯

(1)高效节能电梯,高效节能电机、灯控、长时等候休眠等技术的应用。

3.8施工阶段

(1)绿色工地措施,如:采取具体措施有效控制施工引起的大气、土壤、噪声、水、光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施工单位制定建筑废弃物管理计划,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率达到30%以上。

(2)各地施行​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办法。

3.9整体评价

目前采用的绿色标准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理由,对标准的深化和改进已经产生重大影响,许多定性指标向定量指标发展,评价得分趋向具体化。政府对二星、三星绿色建筑有一定的补贴政策,等待各地细则:绿色二星级奖励45元/ m2,三星级奖励80元/ m2。各地也出台了地方奖励政策:青岛50-60万/项目,南京20元/ m2(仅对绿色保障房),上海20-50元/ m2,北京3%容积率增加,安徽20万/项目等等约10多个省市均有地方性政策。

4.实际案例工程造价统计数据

根据沿海区域某省自2008年至2013年获得绿色建筑标识近40项建筑工程造价数据统计,绿色建筑技术对工程造价影响明显,且不同类别的绿色建筑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由于房屋建筑绿色建筑技术新增价格与工程规模相关,相应费用随着工程规模的增大被摊薄,其中土建专业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又弱于安装专业,因此同类星级中住宅建筑造价增加指标又要低于公共建筑。

4.1一星级。由于控制项许多内容与其他建设规范一致、没有优选项要求、建筑节能属于房建工程基本要求,在选择了雨水收集系统等少量指标项后极易满足一般项选择数量的相应要求,所以对工程的造价影响很小,一般增加额度为15-30元/ m2。

4.2二星级。由于处于中间标准,针对绿建标准的指标项(一般项、优选项)有较大的选择余地,在一星级的基础上重点在节水、太阳能上加大投入,所以未造成工程造价大幅度提高,一般增加额度为30-80元/ m2。

4.3三星级。由于对优选项、一般项的选择比例高,在受建筑特点制约时,许多指标项成为必选项,往往产生牵一发动全身的效应,使工程造价大幅增加。例如遮阳技术,目前普遍采用外立面外设铝合金百叶遮阳板,但对沿海地处台风活动区域,抗风压要求很高,不是简单增加铝合金百叶遮阳板费用,必须另增加外立面受力结构费用,若采用电动机构,增加的费用更大。据现有数据,三星级绿建增加费用达300-500元/ m2,该项技术一般应用于中小型工程。

篇7

一.我国绿色建筑的现状

中国资源有限且人口众多,目前面临着资源匮乏、能源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资源浪费、沙漠化严重、森林资源破坏及生物种类减少等诸多问题,与经济的快速增长形成深刻的矛盾。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片面追求快速增长,造成低品质的城市建设、城市规模与空间形态的无序发展,继而直接导致城市生态安全、生态健康的问题。我国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达16~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的建筑面积总和,97%以上是高耗能建筑,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我国人均耕地只占世界的1/3,而实心黏土砖每年毁田达12万亩;我国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卫生洁具耗水量高出发达国家30%以上,污水回收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钢材、水泥等物耗水平也要比发达国家高出10%~30%。因此,我国建筑业在能源资源消耗上占有很大的比例,如何有效降低建筑业在能源上的消耗,减轻建筑业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是我国现在面临的重要课题,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中国在绿色建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从政府、研究机构、开发商到全社会对绿色建筑有了新的认识和行动。 自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了绿色建筑的发展。1996年,我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计划重点资助课题。2001年5月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研究和编制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提出以科技为先导,总体目标是推进住宅生态环境建设及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并以住宅小区为载体,全面提高住宅小区节能、节水、节地水平,控制总体污染,带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统一。2002年10月底,我国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明确要从源头上、总体上控制开发建设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2004年,建设部颁布实行《全国绿色建筑创新管理办法》。2005年3月召开的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发表了《北京宣言》,公布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及单位。2006年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政府对绿色建筑的推动极大的促进了城市规划师、建筑设计师的行动。开发商也努力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下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关键技术体系的集成研究和应用实践。中国绿色建筑的技术也日趋成熟,并且在建筑物热工性能改善方面的节能技术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实现绿色建筑的方法及途径

实现绿色建筑的方式方法是遵循科学发展观,通过具体的基础科学理论研究,落实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技术的实践。绿色建筑应用方式的选择与确定具有功能性、地域性、社会性、特质性,须符合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要求。绿色建筑设计的技术路线分四部分。

1.绿色建筑的生态系统设计

绿色建筑的生态系统核心是人,涉及植物、动物、地质、土壤、地形、气候、能源、光、风、水、声、材料等。绿色建筑不仅要建筑物本身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还要与周边自然、人和谐。正确选址是首要条件,不仅可以使建筑物免予遭受周边已有污染、辐射的危害,还可以减轻建筑物在建设、使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真正实现和谐共生。

目前,城市绿地在没有太多潜力挖掘的情况下,绿色建筑植物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应用将成为近期城市绿化发展的主流。依据生态规划、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的指导,对植物系统进行组织,为建筑系统提供良好的场地环境,同时将建筑系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然后对建筑的护结构进行植物系统配置与设计,进一步实现建筑的节能与环保,并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功能、景观效益和可能的游憩空间。

2.绿色建筑的功能系统设计

绿色建筑的功能系统设计包括绿色建筑的能源、植物、水环境、风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的系统设计,还包括生态交通道路系统及智能化、空气污染防治和生活垃圾处理。绿色建筑的核心是绿色建筑能源功能系统设计。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开始在世界能源供应中发挥作用。世界上已经有30多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我国也已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国家目标。未来我国的可再生能源产业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如:

① 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具有储量无限、普遍存在、利用清洁、利用经济等特点,是天然能源,且利用技术较成熟,主要是太阳能热利用和太阳能发电。另外一个发展方向是光伏发电。光伏发电是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比煤、水发电成本高,但具有安全可靠、无噪声、污染、无需燃料、机械转动等优点,并不受地域限制。与建筑结合方便,建站周期短,故障率低。光伏发电受其生产成本的限制还不能大规模应用,但作为未来发展的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② 地热能是来自地球深处的可再生热能。地下水的深处循环和来自极深处的岩浆侵入到地壳后,把热量从地下深处带至近表层。有些地方,热能随自然涌出的热蒸汽和水而到达地面,这种热能的储量相当大。近年来地热能应用于温室、热力泵和某些热处理过程的供热及供暖。这种供暖具有室内温度分布均匀、舒适性好、节约能源、维护方便等优点。

③ 生物质能是除煤炭、石油、天然气外消耗最大的能源。生物质能利用重点将是生物质发电、沼气和生物质液体燃料等。在资源丰富地区,以秸秆、稻壳、木材废弃物等为原料发电。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垃圾焚烧发电。在规模化养殖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沼气工程安装发电设施。

④ 风能技术的利用。目前对风能的利用以风力发电为主。风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蕴藏巨大、分布广泛和运行成本低的绿色能源。如果在建筑设计中采用风力发电系统,需要了解建筑所在区域的风力资源情况,同时考虑设备噪音是否会给周围社区带来影响。

⑤ 植物系统可以为建筑提供新风环境,实现建筑节能。植物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实现建筑节能,降低对外界能源的消耗。在绿色建筑与植物结合的实践中,把植物当成建筑材料,进行绿色建筑的整体设计,将植物系统与建筑同时进行,追求植物与建筑完美结合。其结合形式有屋顶绿化、建筑外墙绿化、室内绿化等。充分发挥植物的功能,实现建筑节能。

⑥ 绿色建筑的水资源不单纯指建筑中的生活生产用水,建筑所在区域的雨水资源、再

生水资源以及地下水、地表水等水环境也是绿色建筑的组成部分。绿色建筑水环境系统的规划需要根据水资源现状及建筑需水量,结合节水、回用、循环、生态的原则,确定规划。绿色建筑中的雨水收集和污水处理都是很好的技术措施。在建筑逐步走向绿色的发展中,再生水技术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⑦ 人们对光的需求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光,可以简化在建筑上的昼光设计。昼光引入室内的位置、强度及面积对使用者的舒适度有直接的影响。采光形式有天空光采光、日光照明、反射光照明。人工光照明现已是利用多年,但在外部照明中光污染被引起关注。避免人工光对动植物的生存产生影响,还应顾及对周边住区的影响,保证灯具安装不干扰人们的作息。

⑧ 声音对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等均会产生影响。声音的控制应在建筑设计中予以考虑,更好发挥声音的作用。建筑设计中主要是对噪音进行控制。我国已颁布了一些噪声标准及规范,噪声控制手段也有许多技术和材料,在绿色建筑中要注意加以运用,营造需求的声音环境。

3.绿色建材是实现绿色建筑的灵魂。既使有再好的思路、设计,绿色建筑必须通过建筑材料来实现。但在建筑设计时应该明白:绿色建筑并不局限于一部分材料的应用,目标是满足最深的需求,不对后代的环境和需求造成影响。仅有绿色建材组成的建筑不一定是绿色建筑,设计师如何选好用好绿色建材满足绿色建筑使用是关键。节能、环保、绿色、健康的建筑材料是绿色建材的发展方向,追求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在资源限制的前提下成为建筑材料的发展方向。

4.建筑与环境的生态化改造。当生态系统会发生损坏时就需要对建筑环境和建筑本身进行修复。对旧建筑的改造不仅要满足功能性、安全性、经济和可实施性,还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尽可能的使用可再生资源,降低建筑能耗。根据我国发展现状,全面兴建大规模生态建筑还不现实。应该分步发展,利用旧建筑进行改造是当前注重生态建筑的发展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生态建筑的现实发展需要。这样,绿色建材得以广泛应用,节能技术得到在建筑中的应用,生态化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同时兼顾了经济和实用性。

三.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是当前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绿色建筑的内涵体现在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影响,利用现有资源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与周围自然相融合。绿色建筑的精髓是因地制宜,强调以人为本。我国既要学习外国的经验又不能生搬硬套其做法,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寻求适合我国的方法。对规划、设计、施工、竣工等各环节进行控制,在有效利用资源和遵守生态原则的基础上,创造一个健康的建筑环境并使其持续保持。

篇8

关键词: 城市;夜景照明;节能

Pick to: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under the condition of urban nightscape lighting, through scientific planning and design, strict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ighting standard, the correct selection of light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night view lighting facilities, to beautify the city night scene, which can realize both construction and double requirements of energy conservation.

Key words: the city; Night view lighting; Energy saving

中图分类号:J9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建设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各行各业都要认真做好节能工作,城市夜景照明行业也不例外,它同样面临着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国策来进行城市夜景照明的管理工作,从照明理念、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等方面全面贯彻落实,不但要满足城市夜景照明功能需求,还要大力加强节能工作,提高城市照明能效,改善城市夜景照明质量。

一、城市夜景照明节能应坚持的原则

1.满足城市夜景照明功能的原则

城市夜景照明之所以成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其功能所决定的。城市夜景照明主要是为了保障夜间行车安全、行人方便以及美化城市环境的功能。这就需要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同时要根据道路的不同等级分别达到一定的照度,还要对可能产生的眩光作出相应限制,做到该亮的要亮,不该亮的不能亮;亮要亮的恰倒好处。这是正确处理功能与节电之间关系的准则,决不能因为强调节电而影响城市夜景照明功能的发挥,应该在完善城市夜景照明功能的前提下大力节约用电。

2.坚持在规划设计指导下节能的原则

城市照明规划设计对不同道路或区域夜景照明的等级、要求和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提出并控制景观照明的重点、数量、分布、亮度和能耗密度,明确了节电的指标和措施。它是进行节电工作的一个全面部署和行动纲领。因此,城市夜景照明节能应在规划设计的指导下全面开展节约用电。

二、合理的规划是城市夜景照明节能的关键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是依据城市的总体规划来编制的,这不仅需要依据城市建设规划、园林绿化规划,还要依据城市的文化定位、城市经济实力及改造建设状况、交通规划、商业规划等一系列与城市性质、城市发展方向相关的内容来确定规划范围与规划时限。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夜景照明建设投入杂乱、管理不统一等诸多影响,造成了城市夜景照明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布局不合理、内涵不丰富的现象,从而造成严重的光污染及能源的浪费。

遵循自然生态和城市的发展规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综合协调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及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提出夜景照明规划城市视觉形象的定位,对城市夜景照明实施中所涉及到的照明技术指标进行量化确定,为城市夜景照明建设、管理、维护、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法律依据及操作保证,使得城市夜景照明建设进入规范、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杜绝盲目建设,减少能源的浪费,是编制并实施城市夜景照明科学规划的关键。

三、城市夜景照明节能的措施和方法

城市夜景照明节电是项系统工程,应以推广应用高光效的照明节电产品为龙头,综合考虑影响照明用电的其他因素,用科学的方法精心进行照明设计,加强管理,方能挖掘照明节电的潜力。

1.选用高光效节能照明产品

选用高光效节能电光源是降低夜景照明用电的核心。目前城市夜景照明常用的光源的发光效率、光色及寿命差别甚大。在选灯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有益经验,综合考虑灯的光效(节电)及性能价格比。

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夜景照明规划及科学的城市照明设计,最终要靠光源和灯具的生产商开发出优质节能的好产品来保障实施。新的光源产品主要是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使用,或改变所充气体成份的变化来达到提高光源产品的单位流明数,增加产品的使用寿命,降低投入成本的。像高光效LED、钠灯、太阳能感应灯的应用以及即将出现的纳米光源的使用都是以节能、高效为突破的。优质低耗电器产品与光源的最佳配置,能使电器的耗能最小,而光通量输出最大,这也是我们应该把握的。

灯具配光的设计是灯具设计中最为核心的技术,充分利用优质高纯铝反光器配光设计,最大限度地将光源所发出的光均匀地发散出来,减少灯具本身由于光反射的原因而导致的热损耗现象,这是优质灯具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之一。

高光效的气体放电灯是节能照明的优选产品。然而这些灯的工作均需配用相应的调控光的附属电器设备。一般来说这些附属电器设备消耗功率约为灯的功率的10%~25%。应推广使用节能的电子镇流器和节电的电感镇流器,并逐步取代老式电感镇流器。此外各种时控、光控和智能控制器,路灯节电控制器和技术的应用,节能显著。为了节能,还有气体放电灯应通过电容补偿,使功率因数不低于0.9。

2.节能夜景照明的设计

(1)数字化智能仿真照明设计系统

数字化智能仿真照明设计系统是在对照明情况在整个城市进行数字化研究和技术支持的基础上,通过对城市中即将出现的各种场景建立数字模型,对模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确定所建立起来的模拟再现设计场景,并可进行闭环调整的智能控制设计系统。该设计系统主要建立在城市数字化研究和技术支持之上,利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闭环控制仿真技术,将城市夜景照明应考虑的功能性、艺术性、环境性因数综合考虑进去,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光源、光色、灯具、照射角度和亮灯时间,并使其量化,使工程建设过程更趋理性,更具可操作性,使其从工程建设之初就能更加合理地利用资源配置,创造和谐宜人的光照人居环境。

(2)选择最佳的照明方式

城市夜景照明的方式有轮廓灯照明、泛(投)光照明、内透光照明、功能光照明、月光照明、剪影照明、层叠照明和特种照明等多种方式。应根据不同被照对象选择最节能的照明方式。例如为了节能,被照对象的表面反射比低于0.2和玻璃幕墙建筑不宜使用泛光照明,应选择内透光或自发光材料进行照明的方式。又如商业建筑的夜景照明可用功能光照明方式,也能节约夜景照明用电。

(3)优化供配电系统

优化供配电系统来实现节能,就是通过对供配电系统的优化组合,来达到降低供配电系统损耗的目的。供配电系统的损耗主要有变压器损耗、配电线路损耗以及开关仪表电气元件的损耗组成。其中降低变压器和配电线路损耗是提高供电效率、节约能源的关键,约占供配电系统总损耗的95%以上。

在变压器节能上,根据负荷大小,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使其保持较高的使用效率;其次是采用高效率节能型的变压器。采用单灯无功补偿,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电器、线路损耗,降低电压损失,减少供配电设备中感性负载和容性负载中不断储存和释放的电能。

在供电方式上,单侧布灯方式,宜采用单相变压器供电;双侧布灯方式宜采用三相变压器供电,三相分配力求平衡,三相负荷平衡时由于三相电流的相位角关系,零线电流将接近于零,在其中将不存在线路损耗、电压损失,三相平衡能起到节能效果。

在调压节能方面,由负载的功率公式P=U2CER可知,通过调压可以降低负载的功率。后半夜城市用电负荷减少,电网电压高于标准电压,灯就会超功率运行,变得异常明亮、眩目,增加了不必要的耗电量。智能节能控制技术通过降压、稳压、调压,对灯照度进行动态智能优化控制。上半夜道路交通繁忙,路灯保持较强照度,到午夜时分自动降压,维持路灯较低照度。

3.加强管理,减少照明设施维护期的光损失,提高其节能效果

(1)加强组织管理。从组织上落实节能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是搞节能工作的关键。为此,要克服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有人建还要有人管。

(2)制定或完善夜景照明的管理制度和方法,并严格按管理办法办事。对管理不善,严重浪费能源的单位,应通过批评、警告或罚款,以至限电方式加以处罚,并限期改正。

(3)实施经济激励政策,如按用电优惠政策,对节能成效显著单位,少收或免收电费。

(4)积极使用城市夜景照明监管新技术,如集中远程遥控遥视和管理系统,双三级管理和控制系统(市、区和建设单位三级与平日、双休日(一般节日)和重大节日三级管控系统)。

(5)提高全民节能意识,开展国际夜景照明节能的合作与交流。为此,加强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城市夜景照明节能工作;通过培训班或研讨班普及节能知识;结合国情,学习借鉴国外先进节能技术和经验等。

结语

城市的夜景照明设计应尽量按照国家标准,利用先进的设计理念、设计手段和照明产品,创造设计合理的宜人光居环境;建立好产品、好理念、好方法就是最好的节能产品的思想,全面建立节能意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