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安全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4-03-21 18:11: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食品卫生安全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食品卫生安全主要内容

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食品安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对于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能够有效的保障食品的安全,进而能够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食品卫生监督体制的改革完善,相关法规的制定者已经认识到,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加强健康教育。才是保证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核心,故健康教育对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具有一定的效用。此外,健康教育的受众人群不仅要包括食品消费者,也要包括相关食品从业人员,其既要保证消费者具备食品安全的意识,也要让食品从业者在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下从事食品的加工、生产、销售。进而能够有效的完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体系。

1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以及开展方式

1.1加强法治教育在健康教育中,要紧抓法治教育,进而促使相关的法律法规对食品从业人员产生威慑力,也能够让食品消费者具备一定的维权意识。依照目前食品安全监督检查的情况来分析,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食品加工、生产从业人员缺乏必备的法律、法规常识,没有认识到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在进行食品安全监督检查过程中,由于相关食品从业人员的法律素养偏低,经常会受到非法阻挠。而且,对于食品消费者来说,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在受到食品危害时,除食品安全严重事故外,人们很少选择追究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法律责任。对于食品经营者以及食品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卫生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是事实食品卫生监督的重要举措。健康教育工作,应结合实际,注重学习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让者具备一定的食品健康维权意识。也可以将身边典型违规事例和违法案例制作成宣传材料,对食品加工从业人员进行再教育。

1.2以加强道德素养为核心对于食品安全健康法律法规的教育,能够对食品加工、从业人员形成一定的约束力,但是,并不能真正的提高食品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导致很多食品加工从业人员为躲避食品安全监督,从而建立较为隐蔽的食品加工黑作坊。可见,单一的法律约束不能够从本质上解决食品健康问题。因而,在健康教育中应该以加强食品加工从业人员的道德素养为核心,使他们意识到食品安全问题的危害性,并且能够让他们了解食品安全问题对于人们身体的危害,使他们认识到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以道德感化教育为主,提高食品安全从业者的道德素质。促使其在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能够遵守相关的操作流程,进而保障食品的安全卫生。

1.3注重社区卫生健康服务,健康教育策略多样化对于健康教育的开展形式应该本着实用化、多样化为核心,如可以组织食品安全卫生的学习活动、开展相关食品安全健康教育的知识竞赛等等,教育手段也要体现出现代化,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健康教育的相关课件以及视频,进而能够让教育内容体现出生动性的特点。此外,也要选择合适的教育环境,可以在人群密度较大的地方开展一系列的健康知识讲座。同时,也要依赖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构建食品健康教育平台,进而能够提升健康教育的广度。作为居民社区管理中心,也要在社区内部利用各种传媒渠道进行食品健康知识宣传。

2健康教育对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价值性作用

2.1健康教育有力促进了监督环境的形成食品卫生健康教育是保证《食品卫生法》得以落实的基础,也是提升全民健康意识以及食品卫生素养的根本措施。政府所推出的相关的食品卫生监管措施对食品从业者仅能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卫生监督人员的监管能力也是极为有限的,但是真正监督效力的产生应给依靠与人民群众健康意识的觉醒以及自我保护能力的提升。对于《食品卫生法》的实施,既要加强相关人员监督执法的能力,也要完善的落实健康教育。进而塑造出一个良好的社会监督氛围。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教育力度的不断增强,人们对于食品卫生健康意识有所增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得到了顺利的展开,2008年——2012年间,食品卫生安全举报案件逐年上升,食品安全的举报内容也趋于全面,其中包括无照经营、伪劣食品的加工生产、食品掺假、食品污染等等。

2.2健康教育能够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产生一定的约束力相关的健康教育能够让食品从业者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进而能够让食品生产经营者能够在从事食品加工、销售过程中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加工操作规程,通过对食品违规生产、销售案例的讲解,也能够搞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觉性。总的来说,健康教育能够激发出相关食品从业人员的积极主动性。

2.3健康教育能够促进食品卫生质量的提升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保证食品卫生质量的安全性,并且也是对食品质量、卫生教育的重要补充。食品卫生质量的好坏与食品从业人员是否严格遵守食品卫生法律、法规,是否掌握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的基本知识有着密切关系。

3总结

综上,健康教育对于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具有一定的价值作用,在健康教育的内容上,既要包含法治建设,也要包含道德素质建设,而且为了增强健康教育的质量,开展健康教育的手段也要体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的特点,进而才能够保证健康教育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中发生最大的效用。此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对食品安全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并且加强监管作用,从而在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韩文霞.试论卫生知识培训在卫生监督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8,24(2):156-157.

篇2

【关键词】家政学 食品卫生与安全 教改

【基金项目】吉林农业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食品卫生与安全》高效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5xjyb1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9-0004-02

1.家政学专业基本概述

根据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国家第一次把家政学专业作为一种特设的科目列入大学专业目录中,这是中国的家政学行业正在不断发展成熟的表现,这一举措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家政业的发展,为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基础和条件。家政学专业主要研究人类家庭生活,并注重于改善家庭生活,从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家政学专业引导人们利用科学进行生活的改善,从而提高生活的质量。因此,家政学专业教学中不仅要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满足社会对高素质的家政学人才的需求。《食品卫生与安全》是家政学专业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一门专业课程,食品安全关系到人们的健康以及生活的质量。因此从文科家政学专业角度出发,研究《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改对于提高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的教学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2.1 指导思想

食品安全关乎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因此食品安全的解决不仅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消费者个人也应该具备食品安全相关的意识,这就需要我们消费者个人树立科学、安全饮食的观念,自觉学习食品安全相关的知识,掌握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关键,把饮食的安全与健康结合起来。而家政学作为一个研究家庭生活的学科,研究食品的安全与健康也是家政学所涉及的范围。而《食品卫生与安全》这门课程开设的目的就是要对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进行探究,用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思路来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2.2 目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食品有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食品的安全,同时也要求食品的营养。而食品安全问题目前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家政学专业所开设的《食品卫生与安全》这门课程也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创新。进行本科家政学专业教育,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一批适应当代社会的家政学人才,提高家政学人员的从业素质,从而满足社会对家政学人才的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开展为家政服务行业提供高素质实用性人才,用系统、新型的教育培养方式为中国的家政业提供新鲜的血液。

3.《食品卫生与安全》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3.1 精炼课堂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在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获取知识最主要的,可以说是唯一的途径就是听讲,教师通常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教学的内容较为繁多,且没有突出内容的重点,学生难以掌握课程的知识点,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要对授课内容“有重点”地讲述,要提纲挈领,能够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及难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课堂教学中在讲授基础知识的时候要注意结合自身实际经验进行讲授,结合具体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能够直接的感受并理解知识内容,让课堂知识具有时代气息和很强的实践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的改革,新课标要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主次内容的顺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我国教学改革后,家政学专业的教学课堂中应该有侧重点地进行,比如课堂进行到生物性污染这一节的时候,教师教学中要注重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的结合教学,通过复习已学习的相关课程知识,从而引导学生从以前学过的课程中汲取营养,进行新内容的学习,这样学生既能够快速的掌握重点内容,同时还能够借助新内容的学习对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进行复习。例如,在进行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中的生物性污染章节内容教学时,学生已经完全熟练掌握的内容,教师可以稍稍带过,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对该部分内容进行重复教学。同时,在生物性污染章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内容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教师可结合个人经验或者是真实具体的案例进行讲述,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就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

3.2 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注重与时俱进

《食品卫生与安全》这门课程作为一门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目,理应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不仅要从国内发展现状来看,更要广泛联系国外人民生活和相关理论成果,进而加强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食品的卫生与安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因此,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有效的将教学内容结合实际,让学生感受到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实践性,同时结合实践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丰富学生的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举一反三,有据可循。例如,在长沙“僵尸肉”事件曝光后,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就应该从食品的安全、食品保质和营养方面来分析;而在“毒生姜”和老酸奶“工业明胶”事件曝光后,我们的教学重心就应该放到食品安全这方面来。

3.3 注重实践环节,加强能力培养

《食品卫生与安全》作为一门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应该更加重视实践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理应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辨别分析食品安全与否的能力,针对一些不安全因素,提出相应地解决措施,在选购食品及贮藏食品时更为科学。

食品卫生与安全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并且掌握食品卫生与安全的定义,辨别食品安全与否。当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关乎食品卫生与安全的问题时,能够用已学的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学目的的贯彻,除了进行理论的教学之外,还要注重进行实际操作的教学,每一节课堂内容都应该进行相应的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教学方式的学习,并且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来获取相应的知识。

3.4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把“学习”变成“会学习”,把“教师督促”变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要把教师的工作经验引进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在理论教学的时候更应如此,不仅要让学生获取足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一直保持学习的动力,教学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让学生学会发现生活中食品安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新的教学目标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利用知识分析并且解决问题。而课堂教学中,传统教学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和效率不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举不同的例子来巩固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科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让本学科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

3.5 将素质教育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食品卫生与安全关乎社会中每个人的健康,因此也需要所有社会成员的自觉参与,只有每个人都自觉参与到食品安全的维护工作中,才能够使我国的食品市场安全稳定。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强化食品安全知识的传播影响,扩大食品安全意识的传播,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养成良好的饮食安全习惯,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我国食品行业上升到更高的安全程度。

参考文献:

[1]张清安,刘晓静.《食品卫生与安全》课程改革的几点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9)

篇3

   

一、创建工作情况及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一是按照创建工作总体方案的要求,市卫生局牵头,成立了市质监局、工商局、爱卫办参与的协调领导小组,组建了卫生监督、传染病防治两个工作组和城区“除四害”监测工作队。在创建工作中,各相关单位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创建工作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改善城乡面貌,推进城市化进程,营造有益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人居环境、开放环境和投资环境的大事,统一思想认识,强化组织和协调,加大了创建工作力度。二是制定了公共场所、食品、饮用水卫生监管、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将任务细化,分解到具体部门和单位。卫生监督组负责城区的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检查和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预防性健康检查。传染病防治组负责建成区内的传染病防治,卫生防疫、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督导检查,除“四害”监测工作队负责城区内灭鼠、灭蚊、灭蝇、灭蟑的监测。

   

(二)明确工作职能,靠实领导责任。市卫生局作为卫生组牵头单位,高度重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把创建工作做为今年的重要工作来抓,多次召开党组会和局直各单位负责人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卫生系统的创建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和单位职责,靠实了责任,形成了职能小组向创建领导小组负责,健全和完善了责任制。一是在创建工作中实行责任制,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市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爱卫办、健康教育所主要领导分别与卫生局签订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目标责任书。二是实行督查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听取责任单位工作进度汇报,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三是创建措施具体。有关单位都加强了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市疾控中心和市卫生局监督所分别制定了《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施意见》、《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卫生监督工作实施方案》,细化了任务,划分了责任区域,明确了工作要求、标准规范和责任追究办法。四是严格奖罚措施,各责任单位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内容,提出凡在工作任务不落实,影响达标的单位,取消一切评优评先资格,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社会公众卫生法律和疾病防治意识不断增强 。一是市人大高度重视《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XX、XX年两次对我市《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为《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的贯彻落实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二是狠抓了面向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把《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规的学习宣传纳入普法规划,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长抓不懈,使宣传教育做到了经常化、制度化。 三是利用特定的卫生宣传日,卫生、质监、工商等部门联合行动,组织人员上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宣传活动,编印《卫生法规汇编》、《卫生知识培训手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资料》、《医院感染与消毒技术培训教材》、《安全注射实施方案》、《计划免疫资料管理规范》等4万多册,印发各类宣传资料、传单20余万份,举办专题讲座100余期。通过开展群众咨询、播放录音录像、悬挂横幅标语、办黑板报、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有力地提高了人民群众对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疾病防治中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四是坚持抓好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卫生法规、标准、卫生知识的培训,增强法治观念和卫生意识,促使其合法、守法经营。近年先后举办餐饮单位、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班45期,8298人次,对大中型餐饮单位上门培训30余期,612人次,发放考试试卷4000余份。

   

(四)严格日常监管,进一步规范食品卫生秩序。一是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严把准入关。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食品卫生法》、《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及《甘肃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重点把好卫生审查关,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卫生设施、加工环境、设施布局、工艺流程、人员资质、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废弃物处理等,进行全面的预防性审查,审查合格后方可取得卫生许可证。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预防性健康检查和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参加工作。二是加大日常监管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根据食品行业的不同类型、不同环节,制定了经常性的巡回监督检查计划,指派专职卫生监督人员深入生产经营单位,对其卫生设施运行、卫生制度、“三防一消”措施的落实、从业人员健康情况、卫生知识知晓率等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并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技术指导,帮其整改提高,寓监督检测于服务之中,年监督频次平均5次以上,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全市食品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善,食品卫生抽查合格率从XX年的86.3%上升到XX年的91.3%。质监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加强巡查,使各企业普遍落实了6有,即有质量承诺、有巡查回访记录副本、有原材料进货使用记录、有生产过程记录、有添加剂使用记录、有检验记录或委托检验报告。工商部门积极推进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工商总局规定的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市场巡察制度、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食品企业信用分类管理制度和食品安全信息公示制度,把以“一照三证三票”为主要内容的食品索证索票制度落到了实处。三是开展了重大活动、重要节日食品卫生监督检查,以及针对婴幼儿奶粉、黄花菜、散装食品、食品添加剂、熟肉制品等的专项检查。出动卫生执法监督人员8280人次,监督检查集贸市场376个(次),畜禽产品饮食摊位2546户次,食品生产加工业420户次;餐饮业1245户次,食品经营6336户次,责令限期改正2142户次,现场纠正不符合要求217户次,处罚185户,对无检疫合格证的畜禽产品和伪劣变质食品进行了没收销毁。特别是在“西交会”、“五武赛”食品卫生安全保障方面,安排科学周密,工作扎实细致,确保了节会期间无一例卫生投诉,受到了市委、市政府表彰。共3页,当前第1页1

   

(五)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深入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总体部署,扎实有效地组织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开展了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

治活动,促进了食品生产经营秩序的进一步好转。先后开展了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食品卫生、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卫生、劣质婴幼儿奶粉、商场(超市)散装食品、大中型食品生产企业重点生产环节、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用原料加工食品、散装白酒、散装调味品、黄花菜二氧化硫残留超标、公共场所、饮用水卫生和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等一系列专项整治活动。卫生部门以餐饮业消费环节为重点,在食品卫生专项整治行动中受理食品违法案件17起,立案12起,结案11起,结案率92%。实施行政处罚179户(次),其中警告72户(次),责令改正534户(次),责令停业37户(次),取缔27户,罚款67户(次),罚款总金额2.36万元,没收过期食品1.65万公斤。工商部门认真履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行为,上半年检查市场、超市580家,检查经营户6700户,取缔无照经营46户,共查处食品案件149起,标值4.91万元,其中查扣含“苏丹红”食品427瓶。二是对城区28所学校食堂进行了检查,针对存在问题,会同教育部门下发整改通知,签订整改责任书,对存在问题的2所学校食堂责令停业整顿。三是在乳制品专项整治中,共检查乳制品生产经营单位52户,抽检消毒奶、酸牛奶、含乳饮料共21份。

   

(六)加强部门协调,建立食品卫生安全监管长效机制。XX年以来,卫生部门在全市餐饮业、学校食堂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组,制定了《平凉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XX年平凉宾馆、陇东明珠宾馆经过市级初审顺利通过了省卫生厅终审,成为全省首批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

   

工商部门强化措施,加强对市场主办者和经营者监管和引导。把“六查六看”、“五项制度”作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经营者自律,工商部门监管,社会监督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真正用制度和机制规范食品经营行为和经营秩序,落实“一照三证三票”制度,拒假冒伪劣食品于市场大门之外。

   

质检部门充实完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档案,做到企业数量、质量状况、人员素质、生产设备、证照情况、产品流向“六清楚”。投资30余万元,新添置了气象色谱仪等一批检测仪器,改造了微生物实验室,目前,基本上满足了食品常规项目及部分添加剂的检测需要,食品检测手段进一步完善。

   

(七)健全了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实现了传染病疫情信息网络直报。一是进一步健全了疫情监控报告网络系统,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信息实现了县级医疗机构-县级疾控机构-市-省-国家卫生部的零距离报告,为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及时上报和科学规范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传染病报告制度进一步落实,确定了专职疫情报告人员,实行24小时疫情值班及报告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确保发生疫情后能在第一时间紧急调度处置,从而为迅速高效处置疫情提供了保障。三是狠抓了计划免疫安全接种工作。制定印发了《平凉市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实施方案》开展了疫苗、诊断试剂生产、经营和使用情况专项检查。狠抓了以创建计划免疫安全接种活动为主要内容的计免安全接种工作,保证了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

   

(八)加强传染病执法监督,确保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一是针对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滑坡,某些传染病在局部暴发流行,传染病报告存在迟报、漏报等现象,组织开展了传染病执法大检查,重点从制定方案、人员培训、安全接种、接种合格率、资料管理、经费落实等方面进行检查。 二是对重点传染病开展经常性督查工作,重点检查城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肠道门诊建设、消毒制度落实、医院感染控制、传染病病人规范化管理、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及无害化处理、医院污水和医用垃圾处理情况等。通过监督检查,使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更加规范健全,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率均达到80%以上,传染病病人实行专科或隔离管理,院内感染率稳定控制在较低水平。市医院按照传染病管理的要求,先后投资40万元购置了下排气式预真空压力锅、一次性医疗用品毁形机、自动生成二氧化氯污水处理系统、自动洗衣消毒设备、臭氧发生机等设备,有效地预防了院内感染的发生。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食品、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满分27分,实得22.8分,扣4.2分。卫生许可证持证率87%,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持证率92%,五病调离率100%。

   

饮用水卫生管理:满分7分,实得6.5分,扣0.5分。卫生许可证、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持证率、五病调离率100%。 共3页,当前第2页2

   

传染病管理:满分6分,实得5.6分,扣0.4分。传染病报告率达90%;常规免疫四苗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95%,脊髓灰质炎糖丸97%,百白破疫苗96%,麻疹95%,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95%;在职医务人员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90%以上。

   

“四害”监测结果:参照卫生城市“四害”检测评比标准,居民户、餐馆、食品经营场所平均鼠密度1.57%、蚊类密度0、蝇类密度0.87%,在监测区域内未检出蟑螂。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饮食市场设施不完善,市场举办者、管理者食品卫生管理职责履行不到位。市场的选址、建筑设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审查投入使用,导致食品经营场所不符合卫生要求。二是火车站、东、西汽车站周围的私人旅店及餐饮业经营单位基础设施差,一些旅店未挂牌经营,难以发现,难以监管。三是肠道门诊不规范。四是传染病知识知晓率不够高。五是传染病报告存在漏报、迟报现象。

   

四、改进措施

   

1、加大执法力度,狠抓两证及三防一消设施及消毒措施的落实,规范经营和操作行为,严厉打击,坚决取缔无证非法经营户,力争省级卫生城市如期验收达标。

   

2、深入开展查漏补种工作,提高接种覆盖率和合格率,把工作重点放在流动儿童的查漏补种、建卡和建证,消除空白点。积极创造条件,抓好肠道传染病门诊的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完善洗手、污物处理、消毒设施,健全门诊日志和登记报告制度,加强对创建工作中传染病防治的督查。力争在10月20日前完成查漏补缺工作。

   

篇4

近年来,日本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的一个最大变化是,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实行食品安全一元化领导。

2003年5月16日,日本参议院通过了《食品安全基本法》。根据该法规定,日本于同年7月,日本内阁府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由该委员会评定食品对健康的影响,并督促各个政府部门采取相关对策。从而结束了日本厚生劳动省和农林水产省在食品安全管理上各自为政的局面,实现了食品安全一元化领导的体制。

食品安全委员会的职责是制定和审议有关食品安全的重要政策,监督食品安全政策的实施,同时在各部门间起到重要的协调作用。该委员会制定政策的依据是食品安全法案的基本理念。它包括以下三个内容:(一)在充分认识保护国民健康重要性的基础上,确保食品安全;(二)在食品供应的各个环节采取必要措施。如实行农产品身份证制定;(三)采取措施要考虑国际动向和国民意见,要有科学知识为依据。

食品安全委员会是由首相亲自任命的7名食品安全方面的权威人士组成,检验对象包括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保健食品以及家禽饲料、肥料和农药安全标准等,对于多个具体领域,还邀请各行业专家参与研究。

食品安全委员会把风险评定和风险管理明确分开,即科学判断食品健康的影响同具体检验限制所采取的对策分开。食品安全委员会评定食品对健康的影响,据此要求农水省、厚生省等采取相关政策,有关省厅再采取措施使用或限制进口等具体措施。食品安全委员会还要监督有关省厅的措施是否得力。

食品安全委员会对食品安全性与危险性的评估报告提交农水省和厚生省。两省根据委员会报告,省令和通知,对家禽饲养者和食品制造商进行监督。对于类似暴发疯牛病等国内发生重大食品安全危机场合,食品安全委员会可以作出临时紧急处理对策。

根据《食品安全基本法》规定,农水省和厚生省对省内有关部局同时进行调整。农水省在2003年7月份设立由300人组成的消费安全局,负责食品安全残留农药检验监督和食品标签等工作。消费安全局检验结果须提交食品安全委员会。同时设立消费者信息官,综合受理企业以及消费者对于食品卫生安全的意见。与此同时,厚生省将食品保健部改为食品安全部,在该部内设立进口食品安全对策室,强化对进口食品的检验。

二、多次修改《食品卫生法》

进入新世纪以来,日本对食品安全的法规进行了多次重要的修改,其结果是对进口食品安全的限制越来越严格。

(一)2000年5月第1次修改

根据原来的《食品卫生法》在进口检验检疫时,如发现有违规农产品或食品,日本政府只能对其采取废弃或退回的措施。2000年5月修改的《食品卫生法》规定,如果发现有关农产品或食品存在安全问题,而且日方认为出口国安全措施又不充分,在厚生劳动大臣认为必要时,则可对出口国或厂家的同类农产品或食品全部采取禁止进口措施。

(二)2002年7月第2次修改

2002年7月31日日本参议院通过《食品卫生法》修正案,并于同年9月开始实施。这项《食品卫生法》的重要修改有以下3个内容:

1.在进口检验检疫中发现超标可能性大并会危及健康的情况下,厚生劳动大臣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特定国家、地区或者制造者的农产品或食品采取全面的禁止进口和销售的措施。

2.经考察认定出口方采取了充分的防止措施后,可以解除禁令;

3.强化对违反食品卫生法的处罚措施,即新法实施后如再发生违反食品进口规定的进口商,将被处以6个月以下有期徒刑或3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三) 2002年11月第3次修改

2002年11月,日本厚生劳动省又一次提出修改《食品卫生法》。修正案规定,含有未设残留标准农药等进口农产品一律禁止流通,对危险减肥食品采取临时禁止销售措施,强化农产品的检验检疫制度等。这意味着,以后向日本出口的农产品即使农残安全合乎标准也有可能被拒之门外。

(四)2003年11月第4次修改

2003年11月,日本再一次提出修订《食品卫生法》,并于2004年1月24日通报评议截止后施行。厚生劳动省通报,对《食品卫生法》的强制性规则做出补充,要求对带疫病畜禽肉类实施禁令,其主要内容是:

1.将《动物传染性疾病控制法》中所列的疾病补充到《食品卫生法》所防范的疾病中,总共有57种传染病。它们包括国际兽医局(OIE)关于牛、羊、猪、马、禽的B类疫病,而且还包括牛中山病、赤羽病等16种其他新增疫病。

2.禁止携带以上疫病的牲畜和家禽肉进口并作为食品销售。

3.禁止一切以销售带病牲畜和家禽肉为目的的买卖、加工、使用、存储和展览活动。所谓B类疫病是指那些传染性相对较弱,对动物健康的影响也相对较小,其中有些传染病经无害化处理后对人体不构成危害,患有这类传染病的动物肉经处理后可以供人类食用,或作为动物饲料、工业原料使用。

(五)2004年5月第5次修改

2004年5月,日本厚生劳动省发出通告,对部分食品、添加剂等的农药残留基准进行了修改。新增11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修改了4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新修订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绝大部分产品从2004年9月1日开始执行,个别产品的残留基准是从公布之日开始施行。

(六)2005年6月第6次修改

从2003年5月起,日本厚生劳动省根据修改后的《食品卫生法》,准备在3年内逐步引入食品中残留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肯定列表”制度。以后,日本于2003年10月和2004年8月两次公布了该制度的草案内容,并公开征求了意见,并通过日本药事和食品卫生审议会的审议后,于2005年6月公布了《食品卫生法》中《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简称《肯定列表》)的最终方案。在征求各贸易伙伴和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后,于2006年5月29日正式实施。

《肯定列表》涉及对所有农业化学品的管理。在该制度下,对所有农业化学品制定了限量标准,包括“暂定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和“一律限量标准”。此外,还制定了“豁免物质”清单。《肯定列表》涉及的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包括4个类型:

1.“暂定标准”共涉及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734种,农产品食品264种,暂定限量标准51392条。

2.沿用原限量标准而未重新制定暂定限量标准,共涉及农业及农业化学品63种,农产品食品175种,残留限量标准2470条。

3.“一律标准”是对未涵盖在上述标准中的所有其他农业化学品或其他农产品制定的一个统一限量标准,即0.01ppm。

4.豁免物质,共68种,包括杀虫剂和兽药13种、食品添加剂50种和其他物质5种。

此外,还有15种农业化学品不得在任何食品中检出;有8种农业化学品在部分食品中不得检出,涉及84种食品和166个限量标准。

三、实施《种苗修改法》

日本从2003年7月8日起正式实施《种苗修改法》。该法案修改的内容主要有两点。一是扩大了处罚的范围,即不仅要对繁殖和销售受保护种苗的团体或个人进行处罚,而且还把购买和栽培受保护种苗、销售和进出口其收获物的企业或个人也列为处罚对象。二是加大了对侵权者的处罚力度。修改后的种苗法,对侵权的个人虽然仍维持原来的处罚办法,可以判处3年以下徒刑或处以300万日元以下提高到了1亿日元以下。

日本实施《种苗修改法》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对海外利用日本优良品种生产出来的农产品被出口到日本时进行制裁。目的之二,是通过向出口方收取专利使用费,既保护了日本知识产权,又可以削弱出口方的农产品价格竞争力,保护日本农业。

日本有关法律规定,农业技术人员如果开发出具有“产量高”、“抗病虫害”、“花卉或果实大”等原有品种不具备的特点的新品种,就可以申请注册“育成者权”(专利权)。经审查认可后,“育成者”(新品种培育者)就可以享有新品种种苗和收获物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等专利权。非权利人如果希望种植这些新品种,必须向权利人支付专利使用费。日本的新优良品种保护期原则上为20年,果树等树木的保护期为25年。

四、推行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度

日本农林水产省决定在2005年之前建立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对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能够正确进行“身份”管理的优良农产品给予认证,并授予认证标志。

起先,日本对大米和牛肉实行身份证制度。为了确保消费者能够吃上质量可靠的大米,并防止外国大米冒充日本大米,日本农林水产省决定从2003年起在全国推行大米身份证制度:大米生产者要在米袋的条形码上标明生产者姓名、栽培经过、米的种类、认证号码和产地等;加工者要标明是否是精米、加工批量及号码;销售者要在商店提地信息备查号码。日本政府在检讨应对疯牛病问题失误中吸取教训,认识到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体制,牛肉从农场到饭桌,整个流通过程缺乏透明度。因此决定要实行“牛肉身份证”制度,对牛肉的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进行监督。

继大米和牛肉之后,日本农林水产省决定将身份证制度原则上推广到所有农产品。申请“身份”认证的农产品,必须正确地表明该产品的生产者、产地、收获和上市日期,以及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名称、数量和日期等。计划由民间设立专门从事农产品“身份”认证的机构,负责接受农产品生产者和流通企业的认证申请,授予认证标志。如果发现以弄虚作假等手段取得认证证书,或取得证书后没能完全履行规定的义务,有关企业和人员的名单将被公布,并将处以100万日元到一亿日元的罚款。

五、严格食品标签的管理

日本的食品标签内容越来越广,要求越来越严。根据日本《食品卫生法》、《日本农林物资规格化和质量表示标准法规》(JAS)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在日本市场上销售的各类蔬菜、水果、肉类和水产品等食品都必须加贴标签,对产品的名称、原材料、生产日期、食用期限、保管方法、原产地等内容进行明确的标识。同时,对进口食品也同样必须按日本的要求加贴标签。

现行的日本食品标签内容和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应该引起食品出口者的特别注意。

1.食品添加剂标识。根据规定,新鲜食品和加工食品均需标识使用的添加剂。对于有外包装的加工食品,使用的添加剂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合成的均需详细注明。食品中使用各种添加剂的物质名称,在原材料栏里按所占原材料比重的大小顺序进行标识。

篇5

第一条为加强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管理,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登记、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活动的集贸市场。

第三条集贸市场的举办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范规定,承担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管理职责。

市场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保证所生产、加工或经营食品的卫生安全,其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活动必须符合本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集贸市场的卫生管理要求

第四条集贸市场必须经卫生行政部门卫生审查,审查合格的予以公告。卫生审查的主要内容有:

(一)集贸市场的选址、建筑、卫生设施和设备情况;

(二)摊位布局情况;

(三)集贸市场卫生管理机构和卫生管理员情况;

(四)卫生检验设备和人员情况;

(五)卫生管理制度制定情况;

(六)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况。

第五条集贸市场的选址和卫生防护距离应符合卫生要求,不得有影响食品卫生的污染源。

第六条集贸市场的建筑和设施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具备与食品卫生要求相适应的给排水设施;

(二)采光和照明设施符合食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需要;

(三)有防尘、防蝇、防鼠和垃圾收集设施;

(四)市场的地面应当平整结实、易于冲洗、排水通畅。

第七条为避免交叉污染,同一区域的食品摊位设置要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合理划定功能区域,分类设置摊位,并在不同区域作明显标示。摊位分区和分类的要求如下:

(一)食品经营区域与非食品经营区域分开设置;

(二)经营鲜活畜禽、水产的区域与其他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区域隔开,相互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米;

(三)生食品摊位与熟食品摊位分开;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摊位相互分开;

(四)经营餐饮服务应设置在专门区域,并相对集中;周围不得有污水或其他污染源,20米范围内不得经营鲜活畜禽。

第八条集贸市场应指定一名负责人为集贸市场食品卫生责任人,负责本规范的贯彻实施;并配备专职食品卫生管理员,负责按照本规范第三章、第四章的要求,对进入集贸市场的食品和集贸市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卫生检查。食品卫生负责人和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接受卫生知识和业务知识培训。

食品卫生管理员的数量应当与集贸市场食品生产、加工或经营数量相适应。

第九条集贸市场应制定食品卫生管理和检查制度。制度的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一)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和经营条件审查制度;

(二)对进场食品的检查和防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场管理制度;

(三)日常食品卫生检查制度;

(四)食品卫生违规处理制度;

(五)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第十条集贸市场应当配备快速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配备的快速检测设备和人员能够开展对可疑受农药或其他污染物污染的蔬菜、农副产品、食品原料和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

第十一条集贸市场内应当配备卫生保洁人员,保证市场内的环境清洁,维护市场内卫生设施与设备正常使用。

第十二条集贸市场应设立食品卫生知识宣传公示栏,建立食品卫生公示制度,公布食品卫生检查、检测情况,对检查、检测不合格的食品及进场经营者应在公示栏公告。

第三章市场举办者的食品卫生管理职责

第十三条市场举办者应当做好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维护好市场的设施、设备和环境卫生,对市场所生产、加工和经营的食品进行检查、指导。

第十四条市场举办者应对进场经营者的经营资格、经营条件进行审查,建立进场经营者的卫生管理档案。

第十五条市场举办者应当与进场经营者签订食品卫生保证协议书,约定违反本规范的责任,加强对进场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第十六条市场举办者应对所有进场的食品进行检查,对可疑受污染的食品进行快速抽样检测,禁止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销售。

第十七条市场举办者及其食品卫生管理员应当每天对进场经营者的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进行记录。检查和记录的内容有:

(一)是否按本规范第二十条规定办理卫生许可证及经营内容与许可范围是否一致;

(二)经营人员是否按规定接受健康检查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三)是否根据本规范第二十一条规定落实

进出货台账制度;

(四)禽畜肉类是否经过兽医卫生检疫,并查验检疫证明与肉类数量是否相符;

(五)食品进货是否按本规范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的规定进行索证;

(六)生产、加工或经营过程是否符合本规范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卫生要求;

(七)是否有本规范第二十七条规定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尤其要对食品加工、经营中使用的原料进行检查,防止使用非食用物质或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原料;

(八)是否有其他违反市场食品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

第十八条市场举办者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督促进场经营者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对怀疑有本规范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及时向当地卫生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告;对发现有本规范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的,应立即对该食品采取控制措施,并向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九条市场举办者应负责处理涉及食品卫生问题的群众投诉,主动向卫生行政部门举报进场经营者违反《食品卫生法》的行为,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调查处理市场内的食品卫生违法案件。

第四章对进场经营者的食品卫生要求

第二十条进场经营者按照规定需要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办理卫生许可证的,应当在取得卫生许可证后方可开展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其从业人员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并接受食品卫生知识培训。

第二十一条进场经营者应建立进出货台帐制度,台帐中应注明所销售食品的来源、数量、保质期,并定期查验所销售食品的保质期限。

第二十二条销售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定型包装食品及加工半成品的进场经营者均必须持有产品生产者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产品检验合格证或检验结果报告单。

顾客需要了解产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限的,销售者必须保证能够提供。

第二十三条经营定型包装食品的,所销售的食品包装、标识应当真实,符合食品标签、标识的卫生要求;经营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具有卫生部颁发的该产品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第二十四条在集贸市场进行食品现场生产、加工的(包括半成品加工和直接入口食品的加工),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有固定的地点并具备可封闭的独立场所。场所的大小应满足相应食品加工经营所要求的洗涤、冷藏、消毒、加工、存放和销售所需要的面积;

(二)具备食品加工、经营所要求的给排水设施和洗涤、加工、冷藏和防蝇、防虫设施;

(三)加工工具及食品容器清洁卫生,食品容器存放应当设置台架,不得着地放置;

(四)从业人员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上岗,保持个人卫生,工作期间不得佩带首饰、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

(五)使用新鲜和清洁及色、香、味正常的原材料,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非食品原料和非食品用添加剂;

(六)营业场所和周围地区的环境卫生,每日清除污水、垃圾和污物;

(七)其他为保证食品卫生所必须的设施和条件。

第二十五条生产、加工直接入口食品除符合上条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下列卫生要求:

(一)制作肉、奶、蛋、鱼类或其它易引起食物中毒的熟食品的,应当烧熟煮透,生熟食品隔离;隔夜熟食品必须彻底加热后再出售;

(二)散装的直接入口食品,应当有清洁外罩或覆盖物,使用的包装材料应当清洁、无毒,防止食品污染。出售散装食品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取货;

(三)具备食具清洗、消毒条件或使用一次性使用餐具;

(四)餐具和切配、盛装熟食品的刀、板和容器,在使用前要严格进行清洗、消毒。

第二十六条经营鲜活产品应具备能够保持产品鲜活的设施和条件。

第二十七条集贸市场禁止生产、加工和经营下列食品或当作食品的物品:

(一)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

(二)过期、变质、包装破损和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

(三)使用了法律、法规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或使用农药后尚未超过安全间隔期采摘的蔬菜、水果;

(四)使用非食用色素或其它非食用物质加工的食品;

(五)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包括野味)以及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六)河豚鱼、野蘑菇等有毒动植物及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

(七)死的黄鳝、甲鱼、乌龟、河蟹、蟛蜞、鳌虾及死的贝壳类水产品以及醉制或者腌制的生食水产品;

(八)用污秽不洁或者被农药、化肥等有毒有害物污染的容器、包装材料盛装的食品;

篇6

关键词:高铁列车;食品安全;安全监督;HACCP

目前高铁列车飞速发展,因其诸多优点,已成为人们长途出行的理想交通工具,高铁列车食品被食用的几率也相应增加,一旦食品卫生状况不佳发生群体性的食品安全事件,势必影响旅客生命安全和高铁声誉,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所以高铁列车食品安全状况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铁路部门通过科学研究,结合高铁供餐实际,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加强日常安全管理,依法开展安全监督,增加高铁食品抽检频次,食品安全状况整体较好。

1主要工作

1.1建立了高铁列车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原铁道部先后制定下发了《旅客列车动车组卫生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加强动车组旅客列车配餐食品管理的通知》,提出了动车组餐车“四控一规范”的食品卫生管理措施,下发了《动车组列车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及《铁路动车快餐盒饭食品安全控制要求》。

1.2开展高铁列车供餐方式及管理方式研究2011年原铁道部立项开展了“高铁餐饮安全卫生体系的研究”。检索国外高铁供餐方式及特点,由于其运行距离短,高铁供餐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国外铁路供餐实行主辅业经营管理分离,列车供餐管理专业化,注重品牌价值提升和推广[1]。目前,我国高铁列车配餐供应方式主要有2种[2]:一种是铁路局建立动车配餐基地,供应局管内动车配餐盒饭;另一种是铁路局不建动车配餐基地,采取签约供货商的方式,签约的供货商负责快餐产品进货及车上销售供餐。我国高铁列车列车供餐初步形成了以冷链食品供应为主,热链食品供应为辅,常温食品供应为应急备用补充的供餐模式[3]。

1.3帮助指导供餐企业采用HACCP管理方式进行管理陶明锐等[4,5]通过分析确立了高铁供餐盒饭控制关键环节并提出相关控制措施:从正规渠道采购食品,彻底加热食品,熟食容器使用前应清洁消毒,分装及销售人员健康,分装或销售前洗手消毒,使用合格卫生的快餐盒及饮用水,采用具有加热或保温的周转箱泛送快餐盒饭。印惠俊等[6]提出盒饭保质期限、食品中心温度、食品打冷温度、包装车间温度、分区域管理是关键控制点。通过开展车间内外环境治理降低粉尘浓度、盒饭保质期从冷藏10℃以下72h降低为冷藏10℃以下24h、取消操作间凉拌菜的制作、配备速冷设备、降温设备将包装车间温度降至20℃以下、严格人员区域化作业、加强包装车间传送带、筐、工用具的清洗消毒,采取及时有效的纠偏措施。石钧等[7]确定了动车组快餐盒饭运输环节6个关键控制点及关键限值分别为:车辆运输,冷藏运输车厢内温度低于10℃;卸货,冷链断链时间<20min;库房存储,冷藏温度低于10℃;转运到动车上,保温箱加冰排;食品在动车上储存,冷藏箱温度低于10℃;食品售卖,微波加热食品中心温度高于70℃,加热时间>3min/盒。

1.4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目前高铁餐饮供应食品安全监管由18个铁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承担。2008年动车组刚开行时,按铁道部要求全路实行动车组监督员添乘包保责任制,督促落实“四控一规范”的食品卫生管理措施[8]。经过几年努力,现已建立以食品安全监督与运输企业食品安全考核并举,提高动车组列车食品经营准入条件,预包装食品集中采购配送,规范快餐熟食品经营,实行食品安全查验审核制度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监督长效机制,食品安全整体形势较为平稳[9,10]。

1.5开展高铁列车餐车厨房设备、卫生设施设备配置研究[11,12]指出我国高铁列车应针对配餐盒饭加热设施目前不能满足提供全列定员的用餐需求,对配餐盒饭的储存和二次加热进行设计改进,进一步开展一体化大容量配餐盒饭加热设施研究,优化配餐盒饭储存与售卖。以缓解高铁列车用餐高峰期压力,缩短配餐盒饭加热周期,提高配餐盒饭加热效率,研制出具有我国高铁特色的动车组餐饮设施品牌。并研究提出了《高铁餐饮设施卫生设计规范》(建议稿)。

1.6开展动车组快餐盒饭检测指标及限值研究[13],加强动车组盒饭日常检测工作[14],及时掌握盒饭卫生质量,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安全。

1.7开展高铁餐营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高广寒等[15]指出动车餐营的种类不够丰富;饭菜的价格过高,将近一半的旅客难以接受;餐营的卫生状况需进一步提高;饭菜的质量不够充分等。崔婧美等[12]也提出可以采用航空供餐方式免费为旅客供应一餐,提高就餐满意度。

1.8开展铁路站车快餐配送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发展策略研究王俊[16]提出应制定旅行快餐供应的服务标准、工作规范、操作模式、安全管理、检查考核制度;编制作业流程、卡控关键环节,严格控制旅行餐饮的加工条件、标识、温度、时间和剩余食品,力求通过制度和技术“双保险”来确保食品安全。周捷[17]建议在铁路推行具有铁路独特优势的即食盒饭配送业务,应制定铁路餐车经营和快餐配送食品安全标准、规范,并将推行以即食盒饭等配送作为列车旅客用餐的远期发展策略。

2存在问题

2.1供餐企业存在问题经营单位分散[1],高铁列车餐饮经营以铁路局为单位,分散经营,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性;供餐企业规模标准不等,各铁路局对供餐企业的要求及验收标准也不同,快餐产品监督评价标准不一致;餐饮配售与客运系统脱钩;运输存贮过程冷链中断;许多企业没有开展并通过HACCP认证;盒饭合格率不高[18,19]。

2.2监管部门存在问题[17]供餐准入门槛低,致使供餐企业水平不一;监督手段落后,没有采取更为科学严谨的监督措施;缺乏安全标准和规范,铁道部办公厅出台的“铁路要求”规范性文件,其内容不够全面也不够具体,与行业标准相比,法律明显效力不够。地方供餐企业归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理,高铁列车食品安全由铁路卫生监督部门负责,而运输环节无人管理,不能做到无缝监管。

3建议

3.1为保证食品安全,各高铁旅客集中地应建立动车组供餐基地。高铁供餐企业要坚持“更高、更严”的工作要求和“零误差、精确化”的工作标准[9]。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建立并大力推行餐饮加工生产、储存、配送、销售等良好作业规范(GM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全面实施危害分析和关键环节控制点(HACCP),构建动车组列车餐饮供应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高铁列车餐饮供应企业必将多元化,向着品牌化、产业化、规模化、自动化、科技化、信息化、营养化方向发展[1,20]。

3.2由于盒饭从生产、运输、储存、加热涉及多个环节、牵涉多个部门,需要开展全过程的监管。借鉴航空食品卫生监督将HACCP管理理念应用到动车组食品安全监督中[21,22],铁路食品安全监督机构在日常监督中,严格控制高铁食品生产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CCP点),执行分级管理评分制度,特别是要加强运输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督,结合食品快速检测及高铁食品成品送样检测等技术手段与方法,有效提高高铁配餐的安全性,提升高铁食品安全监督执法的工作效率。

3.3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发挥检测评价作用,增加检测频次,尤其是要加强对规模小、品种多、未开展HACCP认证管理企业的检测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采取有效措施。

3.4铁路总公司应统筹安排,汇总近年来高铁食品安全科研成果和成功经验,找出存在的不足,借鉴即将出台的《航空食品安全规范》,继续开展高铁列车食品安全管理和技术研究,尽早制定高铁餐饮供应安全标准、管理规范。研制具有我国高铁特色的动车组餐饮设施品牌,及早出台《高铁餐饮设施卫生设计规范》。

参考文献

[1]许浩平,杨瑛,孙林.我国动车组列车供餐方式的思考[J].经营管理,2010,94(2):27-31.

[2]韩树荣.铁路站车餐饮供应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铁路2013.8:1-4.

[3]杨劼,任聪,赵建超,等.高铁列车供餐模式及食品安全管理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19(3):275-279.

{4}陶明锐,李万军,郑秀玲,等.运用HACCP原理提高动车组快餐盒饭卫生安全的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1,5(l):3-4.

[5]许德江,毕文婕,李万军.应用HACCP方法提高动车组快餐盒饭卫生管理的研究[J].预防医学论坛,2009,15(8):678-680.

[6]印惠俊,石钧,高广寒,等.某动车配餐基地食品检测及HACCP体系应用探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4):183-186.

[7]石钧,印惠俊,高广寒,等.HACCP在动车组快餐盒饭运输中的应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1):31-34.

[8]李峰光.动车组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分析[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2008,35(2):99-100.

[9]冯振海,曾国胜.武汉地区对建立动车组列车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的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19(3):255-258.

[10]霍洪丽,李亚军.吉长动车组餐(吧)车监督检查情况[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2,2(2)92-94.

[11]梅敏烽,阮志刚,王东黎,等.动车组餐车设施卫生配置研究[J].中国铁路,2014,8:63-65.

[12]崔婧美,李瑞淳.新一代高铁供餐方式与厨房设备设计[J].铁道机车车辆,2010,30(1):16-19.

[13]王东黎,阮志刚,梅敏烽,等.动车组快餐盒饭检测指标及限值研究[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3,3(3):151-154.

[14]高广寒.2013年管内高铁列车配餐食品卫生状况调查.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5):228-230.

[15]高广寒.对高速铁路动车组餐营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2,2(1):35-37.

[16]王俊,查林.适应铁路快速发展的旅行餐饮供应对策探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2,2(1):38-40.

[17]周捷.浅谈铁路站车快餐配送食品的安全管理与发展策略[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3):128-131.

[18]高广寒.2013年管内高铁列车配餐食品卫生状况调查[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5):228-230.

[19]张贵生.高铁站车太原局铁路动车快餐盒饭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6):644-646.

[20]王东黎,阮志刚,梅敏烽,等.旅客列车餐车经营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4,4(6):282-284.

[21]牛强,李力军,刘国武.HACCP体系在航空食品卫生监督中的实践与分析[J].口岸卫生控制,2012,17(6):20-23.

篇7

近年来,许多发达国家每年制定进口食品监控检查指导计划,强化对进口食品安全的监管。如美国制定了《进口食品保护计划》,欧盟则根据新的食品卫生法加强对进口食品的监控。日本每年都制定进口食品年度监控指导计划,作为年度进口食品监控的指导意见,明确告知日本要如何监控进口食品,日本厚生劳动省在其官方网址上公布该计划。毋庸置疑,其目的是重点、行之有效地推进监控指导计划,进一步确保进口食品的安全。

日本对进口食品的管理未雨绸缪,先从出口前的监控入手,目的在于防止违反食品卫生法的食品进入日本。

针对进口食品的事前指导事项

首先,进口食品时,日本首先要求进口商去相关检疫所了解进口食品的基本知识,包括进口商必须知道的进口食品的报关以及检验检疫程序、日本的检验检疫制度、进口食品的卫生要求、标准、提供卫生证明书等以及日本食品卫生法对进口食品的相关规定以及进口商应履行的义务等。

其次,日本政府通过举办讲习会和说明会等,向进口相关业者讲解日本进口食品的程序、标准体系和卫生要求。要求进口业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进口食品的基本程序和卫生要求等。

第三,日本要求进口商必须掌握生产商的有关信息,将指导进口商确认进口食品的安全性,确认食品中是否含有禁用农药等。尤其要确认第一次向日本出口食品的生产商生产的食品,如先前有同样的食品发生了违反事例等,需要和检疫所进行商量。

指导进口商实施自主检查

首先,日本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要求进口商进口食品时,需要按照日本食品卫生法的要求和进口食品自主检查的基本要求事项,必须掌握生产商及其产品的准确信息,按照《药事法》的规定,对进口食品的成分规格、添加剂等的使用定期进行确认,防止进口食品违反食品成分和添加剂标准。

其次,日本要求并指导进口商在进口前对产品实施自主检查,该检查结果将被检疫所视为确认检查结果的参考依据。根据进口商进口前对相关食品的安全性进行确认的结果,如发现违法现象,为遵守法律,将指导进口商采取整改对策,在未取得改进前要求暂停进口。

第三,日本要求进口商对要求的检查项目,如成分规格,对添加剂的使用状况进行定期的自主检查。

此外,日本还要掌握进口食品的出口国产品名称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必要指导;确认出口国不得违法生产对日出口的食品,对原材料的使用、添加剂的使用、生产方法、检测数据是否符合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等情况必须进行确认;要求进口商填写正确无误的进口申请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生产商的最新信息;要求进口商保存进口食品的相关记录;对于进口商、通关业者、保税以及仓库业者,为提高其食品卫生法的知识,日本政府将举办说明会,将要求相关团体和业者积极派遣负责人员参加等。

严格的检验检疫及处罚制度

据日本厚生省公布数据显示,日本平均每年进口食品的申报件数为176万件,进口重量为3,155万吨。日本本国食品供给率只占其进口食品总量的4成。换言之,其6成的食品供应需要进口。随着进口数量的增多,日本政府通过增加监控人员,增加检测设备,扩大检测项目等手段,应对繁重的监控任务。

日本对在出口国或日本发生健康损害或者担心可能发生健康损害的来自同一个出口国或者同一个生产商或加工者的同一个进口食品,会立即将其列为命令检查对象产品。

日本对来自同一出口国或同一个生产商或加工者的同一个产品,经监控检查发生多次违规,并结合考察该国的法规和卫生管理体制以及遵守法律的履历等的情况,将其全部或部分列为命令检查对象。

为了促进出口国家推进适当的卫生对策,对于个别问题日本通过与出口国家进行磋商或进行调查以及考察出口国家实施的卫生对策等加以解决。如发生BSE问题,日本就会赴当地调查。

解除处罚措施的条件

通常实施强化监控检查的那一天开始算起,一年内60件以上没有发生同样的违反事例可以回到通常的监控检查程序。

日本要求解除命令检查的条件是出口国家要查明违规原因,采取新的管理措施、规定以及农药监控措施,经两国双边磋商、赴当地考察、通过进口检查确认其有效性时可解除命令检查,返回通常的监控检查程序。

解除的应该是农药残留命令检查对象食品,在2年内没有违反事例,或1年内没有违反事例,且实施检查件数在300件以上。(解除条件比2009年适当缓解,因2009年没有1年以内这个条件)。可临时解除命令检查,但日本进口食品年度监控检查计划中说根据统计学原理,仍然设定又一个临时解除期,(日本并未交待临时解除的期限是多长时间)。在这一临时解除命令检查期间,日本仍对该临时解除命令检查的产品执行强化监控检查(30%),如发现违规立即又被启动命令检查。这就意味着临时解除并不意味着完全解除,在临时解除期间一不小心就又被启动命令检查程序。

篇8

一、强化内部管理,以“两项活动”,促行政效能全面提高。

通过开展学习科学发展观教育宣传活动和提升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提高履责意识和行政效能。一是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地简化办事程序,便利于民。在原先公开了卫生行政许可程序、监督检查工作程序、卫生行政处罚程序和社会服务承诺等工作程序的基础上,配合县政府法制办进一步明确和公开了6个卫生许可审批程序及其收费标准。二是坚持“两项活动”与自身工作实际相结合,做到有诉必应、有应必回,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提高了行政执行力。今年上半年以来,受理各类投诉5起,其中食品2起,非法行医2起,职业病1起,办结率达100%,保证了消费安全和社会稳定。三是加强单位制度和工作规范的督导落实,积极开展卫生监督稽查活动。上半年来已开展6次卫生监督稽查活动,有效地规范和促进了卫生监督执法和机关效能建设。

二、加强卫生监督员培训,提高卫生监督人员业务水平。近半年以来,先后集中开展了有关查处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业务培训2次,全县各乡镇卫生监督检查员及县卫生监督局卫生监督员逾60人次参训,并参加了考试测评;单位还组织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和《食品安全法》和《新医改方案》等5次集中学习培训,参加业务培训的人员近百人次;安排监督员参加省、市举办的专业(会议)培训3次,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有效提高了卫生监督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三、大力开展卫生法律法规宣传活动

为了让群众更多地了解卫生法律法规,我们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宣传车、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开展了《食品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专项整治行动”等专项宣传活动。上半年以来,结合我县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控卫生监督工作的要求,重点开展了对小学、幼儿园和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安全法》及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的宣传,做到了以宣传带执法,以执法促宣传。共开办相关卫生知识宣传专栏6期,发放各类宣传单册近千份,出动宣传车26台次。根据省卫生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省安监局、省总工会《关于开展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卫函[]230号)精神,4月29日,我们会同县安监局、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县总工会在中百仓储门前广场开展了以“保护农民工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为主题,以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知识和现场义诊为主要内容《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共接待咨询群众30余人次,发放《职业病防治法》单行本、宣传单及职业病防治知识资料100余册(份)。相关单位、县乡镇卫生单位张贴和悬挂标语横幅50余(张)幅。

为配合各项卫生监督执法活动,先后相关《卫生监督工作信息》3期,科学发展观专题信息3期,利用电视台新闻宣传6次。通过大力宣传,提高了生产经营单位守法意识,增强了消费者卫生安全和维权意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积极开展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

按照县委、政府提出今年必须实现的创卫工作目标,通过向外学习借鉴,强化组织领导,挑选精干人员组成工作专班,积极开展了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一是按照县创卫办的统一部署和责任划分,主要领导亲自上阵,分管领导亲自抓,挑选精兵强将,组成工作专班,保证了创建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是细化标准,狠抓落实,确保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我们采取对照《湖北省卫生县城创建标准》抓落实的有效方法,将人员划分为餐饮、公共场所和生活饮用水水质等3个组,对城区餐饮单位、公共场所和制供水企业等重点行业和重点场所共400余家,实施创建责任划片到组的工作机制,跟踪检查、反复督导,检查督促落实相关措施,共出动卫生监督员500余人次,车辆150台次,保证了创建效果。在县创卫办举行的模拟验收和省组织的灭鼠、灭蟑两个单项达标考核验收工作中,实现了重点行业和单位一次通过的预期工作目标。三是组织专班及时开展创卫资料收集整理,使单位创建和县城创建同步进行,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对单位和卫生监督创建工作资料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四是大力开展行之有效的创卫宣传工作,使创卫工作深入人心,从而保证了创卫效果。共印发食品、公共场所等宣传资料2300多份、开展现场宣讲和技术指导580多次、开办宣传专栏2期、悬挂标语横幅10余幅。同时单位还积极开展了爱卫清洁大扫除、灭鼠灭蟑和控烟活动,形成了人人参与创卫的良好局面。

五、业务工作

(一)卫生行政许可及行政处罚

结合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依法开展卫生行政许可,严格准入条件,严把准入关,使生产经营场所卫生状况、卫生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今年上半年共受理审发卫生许可证件1321件(其中食品卫生许可1096件,公共场所卫生许可68件,生活饮用水卫生许可证8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149件)。

上半年共处罚食品、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等违法案件9起,罚款人民币3800元(其中一般程序2家,罚款2000元;简易程序7家,罚款1800元)。其中食品4起,罚款1900元;医疗机构1起,罚款1000元;公共场所4起,罚款900元。

(二)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

1、积极开展手足口病防控。今年上半年,根据省市县防控手足口病文件精神,继续加大对全县医疗机构手足口病的督导检查。一是从3月底开始,历时1个多月,对城区所有医疗机构和各乡镇卫生院开展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检查,共检查医疗机构61家,发放宣传资料450余份,下发卫生监督意见书61份,现场指出各医疗机构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执法文书的形式把手足口病的防控要求告知各医疗卫生单位。二是积极开展手小学、托幼机构、公共娱乐场所足口病卫生监督检查,有效防范疫情的发生。根据湖北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卫办发[]13号)和市县有关文件精神,5月份以来,我局与县疾控中心、县妇幼保健院等机构联合组成三个工作专班,开展了以小学、托幼机构、公共娱乐场所为重点,以《传染病防治法》和《食品卫生法》为主要内容的手足口病防控卫生执法活动。共检查小学、幼儿园42家,公共娱乐场所8家,巡回监督检查达291家次,发放宣传资料450余份。针对各医疗机构在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个别幼儿园食堂条件不完善;各小学、幼儿园对学生、幼儿晨检记录不规范;多数幼儿园对幼儿的玩具及其他公共用品,物体表面消毒不落实;部分幼儿园餐厅、加工间防蝇、防鼠、防尘设施不到位等情况,我局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35份,责令限期改进。

2、认真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一是成立了县卫生监督局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二是开展城区基层医疗机构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6月5日下午在县疾控中心五楼会议室举办了城区基层医疗机构管理甲型H1N1流感培训班。三是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监督检查。5月25日至31日,对全县11家医疗机构,从检分诊台的设立、发热门诊的启用和运行、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医疗废弃物处理四个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严格的现场督导检查。对各医疗单位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指导方案,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由县卫生监督局督办到位。

(三)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1、基本情况:截止6月底,共审发卫生许可证1096个。其中食品加工业80个、食品批发零售业656个、饮食服务业360个(集体食堂24个)。落实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量化分级管理,对餐饮业、食品加工、学校食堂许可量化监督覆盖率达100%,上半年已体检培训2399人;办理健康合格证2392个。调离患“五病”从业人员7人。采样检测各类定型包装和散装食品109件,合格106件,合格率97.25%;餐具消毒效果检测正在进行中。

2、开展集中体检办证,便利于民。3月份,分别在河口、洋坪、荷花三个乡镇分设临时体检站,进行集中体检办证,共体检552人,实施卫生许可363家单位。

3、为保障我县的食品卫生安全,积极开展各类卫生安全专项整治和保障工作。

(1)开展节前检查,保证节日食品安全。我局组成工作专班,进行了元旦、春节、“五·一”节前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检查。元旦、春节、“五·一”节前夕,组织专班进行节前检查,共出动卫生监督员和卫生检查员105人(次),检查餐饮业298家。对存在问题的31家单位户下达了监督意见书。共查处、销毁过期、变质食品共计54.4公斤。

(2)开展违法添加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活动。年上半年开展餐饮业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工作。共检查餐饮、学校食堂等673户(次)其中检查餐饮单位602户次,学校食堂41户次,食品加工销售30户次。共出动执法人员600余人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52份。餐饮业食品添加剂抽检样品共72份(其中县卫生监督局抽检52份,合格52份,合格率100%,送省卫生监督局检测20份),未发现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组织全县大中型餐饮业主要负责人参加了餐饮业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知识培训和考试。

(3)开展餐饮业散装白酒专项检查。共检查餐饮单位537家,现场查封散装白酒496.5公斤,经出示相关证明后予以解封;对无法出具相关证明又不能说明来源的散装白酒420公斤予以销毁。通过县电视台综合播发2期相关食品卫生安全检查专题新闻。

(4)重大活动安全保障情况。重点开展了春节团拜会、县人大、县政协、三级干部会议等四次重大活动卫生保障工作。共出动卫生监督员36人次,在为期9天的会议过程中,卫生监督员全程监督,共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4份,保障了大会的食品卫生安全。6月3日至8日,对高考考点食堂进行监督检查,高考期间各考点派专职卫生监督员进驻学校食堂,全程督导、检查,确保了高考食品安全。

今年上半年我县未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四)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

全县上半年共审发卫生许可证68个,其中旅店7家、理发美容55家、文化娱乐场所3家、公共浴室3家。体检培训办证342人,其中旅店业159人、美容理发138人、文化娱乐场所28人、公共浴室17人。未查出“五病”人员。经常性卫生监督户次达267户,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

(五)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

1、全县共有制供水企业9家,上半年已审发8家卫生许可证,其中1家正在整改之中;制供水从业人员体检办证25人,未检出“五病”从业人员。

2、今年上半年加大了对生活饮用水(包括水源水、管网末梢水和出厂水)的全面监控,上半年监测生活饮用水水样62份。其中管网末梢水40份,合格40份,合格率100%;出厂水18份,合格18份,合格率100%;水源水4份,合格4份,合格率100%。

3、会同县水电部门开展农村改水水质监测工作,对全县4个监测点,分别进行了水源水、管网末梢水和出厂水检测,共检测水样12份,目前正在检测检验中。

(六)学校卫生监督管理

全县共有学校、幼儿园食堂52家,其中学校27家;幼儿园25家。上半年已换发卫生许可证11家,现持有效卫生许可证52家,持证率100%。已体检357人,调离患“五病”从业人员2人,共办理健康证355人,健康证持证率100%。

(七)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管理

全县现有各类职业病危害企事业单位93家,职工总数6146人,直接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工人5386人。

1、督促开展职业病健康监护工作。一是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各乡镇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考核,提高各级领导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认识;二是争取县安监局部门配合,把接害职工体检作为有职业危害企业开工、复工的必备条件,有效促进了我县职业病防治工作。今年上半年,对78家有职业危害企业4337名作业工人进行了职业健康检查,其中:接尘工人体检4238人,经初筛疑似尘肺病人279例,尘肺观察对象654例;检查接毒工人99人,未诊断出职业中毒患者。

2、全县有放射装置的单位12家,有放射装置17台,放射工作人员27人。今年上半年,向市级申报新改扩单位1家,尚未验收。开展放射工作人员个人放射剂量监测27人。

(八)医疗卫生监督工作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216家,其中包括县级医疗机构2家,乡镇卫生院7家,县级预防保健机构2家,民营医院1家,村级卫生室130家(含村卫生室分室30家),居委会卫生站8家,个体医疗机构50家(含1个门诊部),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16家。上半年重点开展了全县医疗机构整顿和机构换验证工作。对达到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的进行审验换证。换发村卫生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130个,乡镇卫生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6个,审验其它医疗机构15家,合格13家,还有2家正在整改之中。

六、今后工作的打算

(一)加强管理及人员培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树立文明执法形象。

(二)加大各项卫生法律法规及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卫生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篇9

2006年,××县卫生监督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卫生方针政策,围绕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卫生监督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开展工作,进一步规范管理,调整服务功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执法水平,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依照《县卫生监督局规章制度》,加大卫生行政管理执法力度,确保完成上级行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主要指标

(一)食卫、公卫卫生许可证办证率95%;

(二)健康证办证率95%以上;

(三)食品卫生抽检合格率90%以上,餐具消毒合格率85%以上;

(四)医疗机构消毒监督覆盖率95%以上,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回收率85%以上;

(五)卫生监督信息上报及时完整率100%;

(六)行政投诉、处罚案件结案率100%;

(七)放射卫生许可证审、换、发证率100%,健康证办证率100%;

三、工作重点

(一)综合卫生监督工作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1、加大宣传力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时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全年设立宣传咨询点,出动宣传车巡回宣讲宣传活动不少于4场次。及时收集全县卫生监督信息,全年发表信息、新闻稿件20篇以上,并及时上报各种报表,完整、及时率100%。对违反《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行为通过电视新闻公开曝光,对好的典型大张旗鼓地宣传。

2、严格执行《行政许可法》,做好卫生许可证申请受理及证件发放工作,加强预防性卫生监督的设计审查和现场审核工作。严把审核换发证关,严格按许可程序发放卫生许可证,做到“谁发证、谁负责”。

3、加强卫生监督员业务培训工作,建立严格的培训制度。业务学习由各职能股(室)负责,要有学习笔记备查。

4、规范卫生执法监督与稽查工作,提高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严格稽查制度,每月稽查一次,将稽查情况收集反馈各业务科室落实,提高办证率、卫生学审查率、监督监测频率,每月将工作进度及各种监督监测数据书面报办公室。

5、受理各种卫生投诉案件,及时办理行政处罚案件,督导各职能科室调查处理。为较大数额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停业的行政处罚案件的听证、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的应诉与行政赔偿提供相应法律法规依据,建档率100%,结案率100%。

(一)、食品卫生监督

1、加大监督力度,提高办证率。加强对餐饮、食品生产经营、公共场所监督力度,办证率要在2005年基础上有所提高。加强体检工作,对检查出的传染病从业人员坚决调离。

2、严把卫生许可审查关。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凡是不具备基本卫生条件的一律不办,对进行整改后仍达不到卫生要求的坚决取缔。实行发证责任追究制,谁签字谁负责,彻底改变重许可轻监督的工作作风。

3、加大日常监督力度。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分地段、分乡镇,划片包干到人,责任人定期到责任区进行监督检查,监督覆盖率95%以上。

4、加大抽检力度。古夫镇每季度,其他乡镇每半年进行一次餐具消毒效果监测,奶制品、卤制品、调味品、糕点、油料、豆制品每年监测1-2次,纯净水每季度进行一次监测。监测结果在电视上进行公告,并对生产经营不合格产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5、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知识培训工作。食品从业人员在健康证发放之前,进行一次培训,对大型宾馆、超市各学校食堂半年进行一次培训工作,并与大型食品单位签定安全责任书。

6、将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工作纳入日常监督工作。根据《关于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审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加大食品量化分级工作力度,将量化分级纳入日常工作中。

7、开展各项专项整治,加大食品专项整治力度。开展奶制品、豆制品、集贸市场、学校食品、生活饮用水等专项整治活动。

8、及时处理各种举报、投诉案件。对群众举报的投诉案件,及时进行处理,做好案件记录。

9、做好食物中毒预防工作。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及时进行检查、指导、培训,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加大食品抽检,节假日专项整治力度,实施食品安全预警制度和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制度。

(二)、公共场所卫生监督

1、依照《全国卫生监督工作规范》认真开展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建立公共场所本底资料。

2、对照《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工作条例》及《实施细则》,进一步对我县公共场所行业的“硬件设施、卫生管理、公共用具消毒”等加强管理,严格卫生许可条件,把好公共场所发证关,提高核、发证质量。

3、加大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和公共场所用具的监测力度,对公共场所公共用具的消毒情况进行抽样监测,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全年监测收入达到2万元。

4、加大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管理力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经营者的卫生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

5、加强公共场所化妆品使用的卫生执法检查工作,杜绝假冒伪劣化妆品,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6、积极完成上级下达的专项卫生监督监测工作计划。

(三)、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规,对全县集中式供水单位及涉水产品生产销售单位进行卫生监督。

1、建立健全供水单位的卫生监督档案。

2、加强供水单位新、改、扩建项目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

3、严把供水单位的卫生许可关,负责对核、换卫生许可证的单位进行现场卫生监督审核。

4、依法对供水单位开展经常性卫生监督和抽检工作,对县自来水公司全年监测18次以上,对各乡镇及其他水厂全年监测2次以上,并将抽检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对违反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5、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体检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

(四)、职业病防治

1、加大宣传力度。利用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进行职业病防治宣传;在安全咨询月期间在街上进行一次咨询活动,并深入厂矿企业发放宣传单,对企业领导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培训。

2、做好职业危害企业卫生学审查工作。加强对新、改、扩建建设项目的卫生监管力度,做好职业危害预评价工作。未经职业危害预评价的建设项目不得进行建设,对已经生产而产生职业危害项目的,要加强整改。

3、加强与各部门配合。通过与安全局、建设局合作与协调,切实加大监管力度,明确各自职责,加强沟通,形成强有力的监管链,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发生。

4、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开展职业病防治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治理专项整治工作,举办一期企业负责人培训班。

5、做好从业人员健康监护工作。对全县电站、煤矿、石材企业工人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对存在职业危害的企业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全年监测收入达到2万元。

(五)、学校卫生监督

1、进行春秋两季开学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学校食堂与食品经营店的周边环境、内部环境、”四防”设施、消毒情况、食堂采购与贮藏、学校卫生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卫生状况、卫生许可证办理情况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传染病防治情况。

2、做好学生健康体检工作。认真督促各学校完成本校学生的健康体检,做好资料的统计、汇总、分析工作。

3、做好两考期间食品卫生安全保障工作。在中、高考期间,严格按照重大活动食品保障预案要求,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派驻卫生监督员到现场进行监督,保证两考期间食品卫生安全工作。

4、做好学校卫生培训工作。举办两期学校负责人培训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学校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等。

5、与学校负责人签定责任书。在春秋两季开学时,与全县以各学校有关负责人签定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书。

6、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在县直职学校及乡镇中心中小学实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

(六)医疗卫生监督

1、认真宣传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母婴保健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2、加强对医疗机构执业活动的日常监督检查、指导,规范执业活动:

(1)、每半年对县医疗中心、妇幼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执业活动进行一次检查;

(2)、每季度对全县个体医疗服务机构进行一次监督检查;

(3)、每年对全县各村卫生室的医疗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治、疫情报告等工作进行一次全面监督检查;

(4)、每次检查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书面总结、整理上报工作;

(5)、对医疗机构在执业活动中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案件及时进行调查取证,并对调查属实的案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或者处罚意见。

3、加大非法行医打击力度: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打击商业欺诈专项行动的通知》([2005]21号)及《宜昌市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精神,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非法行医,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并认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活动,努力净化医疗服务市场。

4、加强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工作:

建立相应规章制度,加大对医疗废弃物的监管力度,特别是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监管力度,结合实际做好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回收处理工作。

5、加强对全县医疗机构、保健机构、采供血机构、托幼机构的消毒监测工作:

(1)、元月至六月份对县医疗中心、疾病控制中心、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各乡镇卫生院进行一次医院消毒监测;

(2)、六至九月份对全县部分村卫生室进行一次消毒监测;

(3)、十至十二月对县医疗中心、疾控中心、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全县个体诊所、托幼机构进行一次消毒监测;

(4)、消毒监测结果将在××新闻媒体上和××卫生期刊上进行公示,并在卫生系统内进行通报;

(5)、对监测不合格的单位将加大监管力度及时进行指导整改,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卫生行政处罚;

(6)、热情接待、及时处理群众对医疗机构的来信来访、投诉案件;

(7)、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

篇10

一、卫生法制工作目标

(一)积极推行依法行政。

1、全面完成《xx市卫生监督检查验收标准》中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

2、组织半年和年终行政执法目标责任制考核。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3、做好人大、政协对全市卫生执法的评议、视察工作。

(二)法制建设工作

1、完善全市卫生执法监督体系,配齐全市专兼职法制工作人员,建立法制工作信息反馈系统。

2、完善卫生行政复议、听证、错案追究、重大处罚备案等制度,并组织实施。

3、推行新版卫生执法文书使用,确保2004年在全市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全面使用新版卫生执法文书。

4、完成全市卫生监督员证件换发工作。

(三)法制宣教工作

1、开展《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职业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宣教活动。

2、认真做好“四?五”普法工作。

3、拟在适当时机,举办全市卫生系统“四?五”普法培训班。

4、文明单位和十佳监督员创建工作。评选文明执法单位标兵2个;建立监督员考核挡案,对全市卫生执法人员进行德、能、勤、绩综合考核评比,评选十佳监督员20名。

5、在适当时机举办全市卫生行政执法知识大赛。

6、开展全市执法文书书写评比活动。

7、按照《xx市卫生监督检查验收标准》进行半年、年终考核。

二、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工作

(一)拟在今年4月份前完成市级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

(二)拟在年底前完成县(市、区)级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

三、卫生监督工作

(一)医疗市场监督工作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1、《依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护士管理办法》加强对医疗从业人员的监督管理。

2、依法进行医疗市场监督管理,对超出诊疗许可范围,出租、出借执业许可证、执业证书,非法行医等现象进行专项治理。

3、依法对医疗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二)食品卫生工作

1、积极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

2、开展卫生许可证、健康证专项整治活动。

3、协调有关部门加强食品、保健品广告的审批工作。

4、开展集贸市尝小食品批发、超市的专项整治工作。

5、开展肉及肉灌制品、饮料、糕点等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小型加工企业专项整治。

6、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销售、使用专项整治。

7、开展桶装水的专项整治。

(三)职业卫生工作

1、进一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

2、开展对放射卫生工作专项整治。

(1)对放射工作人员持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放射工作人员管理档案。

(2)加强对放射工作人员防护知识培训,举办放射工作人员防护学习班。

3、开展有毒、有害及危害化学用品的专项整治

(1)对全市范围内的有毒有害企业重新进行验证、审核,建立职业危害企业档案。

(2)对有毒有害企业法人及经营使用危险化学用品的有关单位进行整顿。

(四)环境卫生工作

1、按照《xx市歌舞厅管理暂行办法》对歌吧、舞厅等进行重新审核发证。

2、开展化妆品专项整治。

3、开展对游泳馆、洗寓美容美发、大型宾馆的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4、开展大型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综合治理。

5、开展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专项整治工作。

(五)学校卫生工作

1、开展学生食堂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