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行为教育范文

时间:2024-03-21 17:50: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孩行为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孩行为教育

篇1

通常我们所说的多媒体教学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运用计算机,按照教学要求,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文字、语言、声音、图像、图形、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借助于预先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展教学活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能模拟仿真,通过展示文字、图像、图形、影像等,将学生带进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之中,化抽象为形象。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海洋现象和天气过程是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和想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对学生而言,没有实物那样直观,学生很难建立天气系统的三位空间结构,很难理解天气系统和天气过程连续演变的特征。因此,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通过其生动、形象的图形、音频、视频、动画等表现手段,化不可见为可见,化抽象为形象,化静为动,使难以想象的大气过程直观化、形象化,加深学生的理解,减轻认识的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掌握。

在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授课过程中,比如在讲授“气团和锋”时,概念抽象难懂,课本的插图也只是静态的展示,不够直观,比较枯燥,而多媒体则能化静为动,将静态的事物转变为动态的过程,不仅形象地解释了冷锋、暖锋的概念,更将冷、暖气团的天气特征,冷、暖气团相遇后的天气状况,以及暖锋、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降雨情况,都通过动画模拟出来,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充分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在快乐中获得了知识,学到了本领,提高了能力。又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演示“风海流的形成”、“密度流的形成”、“太平洋环流的形成与分布”等,将海洋中我们观察不到的现象,直观形象的模拟出来,这样既突破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易理解接受,在教学中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2、发挥传统教学优势,提高传统教学有效性

要实现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并不是意味着抛弃了传统教学,脱离了黑板和粉笔。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常被描述为“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根教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侧重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论性的掌握,侧重于对学生智力的培养,相对来说,比较刻板、呆板,忽略了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我们必须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式,不能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要根据学生的思维习惯、接受能力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结构出发,循序渐进,激发兴趣,学习相对比较抽象的海洋与气象相关知识。

作为一种教师和学生都熟悉的教学手段,粉笔和黑板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知识的平台,具有文字、图示信息传递简单、方便、稳定,组织和展示灵活的优点,板书与教师的讲授紧密配合,学生的学习思路容易跟上教师的课堂讲授和引导。比如,在“风的观测”的讲解过程中,图解法求真风,通过航向、船风、视风,通过三角画图法,求出真风的大小和方向,教师在黑板上边画图边讲解,同时可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把握好课堂节奏,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比如“气压带和行星风带”讲解中,教师在写板书的过程中,由低纬至高纬依次画出气压带分布,再依序在气压带之间画出行星风带,并穿插讲解风带天气特征,边画边讲,一支粉笔,一块黑板,随写随看、随写随擦、随擦随写,通过观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来调整板书的内容,内容可以方便的增删,便于引导学生层层深入,记忆深刻,这也是传统教学的优势所在。

3、结合实际现场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航海气象与海洋学的课程特点,教师不仅要在课下认真提前备课,上课时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断改进有效教学方式,使学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气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教学过程中,教导学生成关心天气,时常注意天气变化的习惯,并让他们学会运用学过的知识结合当时的天气状况观察、分析、回答问题。使他们知道某些现象和抽象的概念其实离我们很近,提高学习兴趣。每年台风登录的时候,学生可以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多种渠道了解、跟踪台风路径,密切关注台风过境前后的天气特点,假定某船的位置和航向,预计未来12-24h船舶将遇到的天气形势和天气状况,船舶有无危险以及如何趋利避害、保障航行安全,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结合地区的天气状况,如,武汉雾霾的时候,学生会认真去看霾的成因、特征、注意事项,并会向大家进行解释,学以致用。比如,冷锋过境,有的学生会说,昨天我看了天气预报,看到冷锋南下推进,风速是多少多少……教师和学生根据本地区实际天气情况,可以进行实地观测,可以身临其境地去讨论,这种现场教学方式的有效性体现在不拘泥于空洞的教材内容的描述,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充分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通过世界各地异常天气、海难事故等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讲解相关专业知识,如,利用近200多年来死伤最惨重的印度洋海啸,为学生分析海啸的产生原因和影响以及其强大的破坏力;为学生讲解烟台11•24特大海难,了解海难原因是由于气象及海况恶劣、船长决策和指挥失误、船舶操作不当、船载车辆超载、系固不良等造成,这种案例教学方式新颖独特,极具新引力,往往让学生印象深刻。同时,因为考虑了学生的情感,会使学生心存敬畏,从而明白,天气和海洋对海上活动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极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深受学生好评。

5、改进有效教学方式,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航海气象与海洋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使用课本、使用地图、重视观察、善于想象,培养学生在自学航海专业知识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学会如何处理问题,同时,培养学生间的合作能力。通过自主学习,使学生拥有主人翁精神,学生才会对学习不再排斥,学生才会对学习过程充满感情,才会对学习感兴趣,而不再觉得枯燥乏味,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效果。

6、结束语

篇2

新美洲星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引进美国有机矿化技术并进口主原料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在小麦上使用具有提高出苗率,促进苗齐、苗壮,抗涝耐渍、抗旱、抗冻,减少播种量和化肥使用量,促进生长发育,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等效果。

试验表明,新美洲星在晚播小麦生产上施用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晚播小麦由于前茬腾茬时间晚,小麦播种时已超过适播期,年前只能达到齐苗的要求,生长量极少,苗情达不到安全越冬的要求,使用美洲星拌种能够有效抵御越冬期低温冻害和倒春寒的侵袭,确保晚播小麦安全越冬和增加对春季倒春寒的抵抗能力。

在水稻上应用新美洲星,同样有利于其抵御低温危害,对保证产量具有重要作用。现对迟播杂交稻应用新美洲星抵御低温危害的实例进行分析,并说明应用效果。

1 天气概况

从2015年9月20日起,安徽省芜湖、巢湖、六安等地出现低温多雨天气,比往年提早逾1个月。连续低温天气使迟熟单晚稻、迟熟粳稻出现难抽穗灌浆等问题。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一种田大户种植杂交稻两优98逾26.67 hm2,遇到此低温多雨天气,极可能面临严重减产。

2 实例分析

2.1 低温天气情况

由于前茬是小麦,导致农户在芜湖市经销商处购买的两优98杂交稻于6月23日播种,该品种全生育期为138 d。如果依据往年规律,气温19 ℃以上一直持续到11月,可顺利收获。恰逢2015年气温降低提前1个月以上,此期间温度一直在19 ℃左右徘徊,对水稻抽穗造成很大隐患。9月22日其他杂交稻田已经开始抽穗,部分晚熟粳稻也逐渐抽穗,而该农户种植的逾26.67 hm2两优98杂交稻尚未孕穗。

2.2 原因分析

农户认为经销商出售的是假种子,导致无法孕穗结实,并且要求其进行经济赔偿。笔者了解到此情况后,结合农机推广站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是天气原因导致水稻抽穗迟。例如,1993年遇到低温天气,当时种植的V64水稻品种逾66.67 hm2,均无法抽穗灌浆,施用了乙烯利后仍减产50%,损失惨重。分析认为,粳稻抽穗后50~60 d成熟收获,而杂交稻抽穗后30 d左右成熟收割。从生产日期判断,由于两优98水稻品种生育期偏长(138 d),此时尚未达到抽穗阶段。

2.3 应对措施

为了尽可能挽回损失,应当采取如下措施:当两优98杂交稻孕穗率达到70%以上时喷施新美洲星,抽穗后喷施99%磷酸二氢钾1.5 kg/hm2,于16:00以后进行喷雾。

2.4 应用效果

在经销商指导下,种田大户在9月30日左右,即水稻孕穗率达到70%时选择晴天全面喷施了新美洲星,用量为1 200 mL/hm2;于10月10日达到全面齐穗时(此时温度低于19 ℃)及时喷施了99%磷酸二氢钾;10月13日杂交稻开始灌浆,11月10日全面成熟。水稻穗长,籽粒饱满,秆青籽黄,不倒伏。收割后,平均产量达9 600 kg/hm2以上,比对照田块增产20%,直接挽回经济损失30余万元,农户对新美洲星的应用效果十分满意。

篇3

1、不和孩子对打对骂,这是那些习惯打骂父母的孩子的父母经常做的事情。只要孩子对自己又打又骂,那么父母马上和孩子开始了“对打对骂”,就像是两个有矛盾的外人一样,他讲他的理你说你的理,你给我一巴掌我打你一嘴巴子,整个就是一场闹剧。如果你和你的孩子有矛盾的时候,千万不要和孩子这样,那只会让孩子明白,原来父母可以这样“对打对骂”。

2、家里人一定不要“起哄”,小孩犯错了,有的家长三七二十一,劈头盖脸地先对小孩说一句话,也不顾及小孩的感受,只是先找小孩的口气,给小孩上一课。但是这样的方式,孩子是非常不愿意接受的,更别说有什么教育引导作用了。尽管,孩子犯错了,教育引导孩子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但前提是要尊重孩子。

3、在孩子出现这些行为时立刻制止,每一个孩子在某些时期都有过挑战父母的行为,比如孩子在哺乳期的时候,宝宝会试着去咬妈妈,有些妈妈会觉得很开心,哎呀孩子知道咬人了,可第一次纵容了宝宝的行为,那么宝宝一定会是一次比一次狠。宝宝年纪再小他们也明白爸妈喜欢自己什么行为不喜欢自己什么行为,如果你稍加给宝宝一点小教训,宝宝一定会明白的。所以你一定要记住,一定要及时制止决不纵容。

4、和孩子平日的交流不要出现打骂行为,家长平日教育孩子的时候,孩子犯了什么样的错误,就给孩子一定程度的小惩罚,比如作业没写好,那么让孩子重写并加倍,然后和孩子安静一点的谈一谈,让孩子明白自己行为的不对,那么孩子一定会诚心的接受这样所谓的惩罚。但如果你发现孩子作业没写好,马上对这孩子一顿大吼大叫,不分青红皂白一大打骂,孩子可能刚开始怕你,可时间久了孩子一定会习以为常,甚至会学会用同样的方式对付你。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是经师也是人师是老师也是朋友

立法委员洪秀柱首先指出:过去,国人对于“老师”这个角色一直非常看重,例如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的说法。这两句话中,将老师看作是父亲或是仅次于双亲的角色,地位崇高而重要。

随着社会的变迁,师生关系有相当大的转变。过去把老师奉为威权化身的观念逐渐解体,在“自由”、“民主”意识普遍抬头之下,学生对老师行为不满,敢公然提出抗争,这无疑是对老师的一记当头棒喝。解决校园问题的根本之道,是从现代师生关系的定位谈起。

洪委员认为,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时,一方面打破了老师威权的偶像,另方面对老师角色的期许,也得随之而调整。过去,一直把教人读书及做人的老师看做是“神”。既是神,便不会犯错。可是老师毕竟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如果老师做法失当,只要愿意承认错误,仍然可龋今天的学生不再像过去只愿做个听众,不敢表达。因此,尊重学生自由意志,成为现代老师必须接受的新观念。当然,尊重学生并不表示老师得一味顺从学生意见而放弃管教责任。今天学生的特质已是:活泼有余,自我控制能力不足;抱负水准提高,受挫能力、忍耐力、包容力、勤奋精神均降低。根据一项统计,台湾9--13岁学生的科技、数学能力名列世界前13名,而道德判断力却瞠乎其后,面对此种辅导学生性质的转变,老师的管教更显重要。

管教学生是老师的责任。老师与学生应建立亦师亦友的观念,不妨多关心他们,多用他们的语言与之交谈,尽量使学生愿意与老师亲近。去除他们对老师威权的防线后,学生便很愿意向老师倾吐心底的话。

老师除了改变观念之外,还应接受再教育,做老师的不要以为教书就可以不必读书了,现在孩子接受四面八方资讯管道多,老师亦非唯一的资讯来源,唯有老师不断学习,跟着知识的发展脚步而自我成长,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才能立于不坠之地。

另外,强化老师的辅导观念与技巧亦属迫切。如果教学方式、教材内容能随时更新,适合学生的需求,则教育效果当会更好。

在增进师生互动方面,校方应主动设立一个具公信力、公正、客观的申诉管道,使学生得以表达意见,宣泄不满情绪,或许可以降低师生关系紧张的程度。

归究起来,校园问题的发生,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皆有责任。根据青辅会出版的青少年白皮书所作的统计,近6年青少年问题的产生,以家庭因素居首,约占40%,社会因素居次,占20%--24%,包括交友不慎或社会环境不良等情形。

再其次是心理因素只占5%--9%,可见家庭教育责任之重大。

社会方面造成的青少年问题颇值得深究的是大众媒体所塑造的暴力现象,常使是非不明、价值观念混淆的青少年不自觉地受到潜移默化。

家庭教育不健全,社会环境不良,光靠学校如何能教育出健康的下一代。教育下一代不只是学校的责任,出现有问题的学生,也不仅仅是学校的错、家庭、社会都难辞其咎,当然学生本人也该检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个经师,更是个人师。任凭社会变迁,应该还是不能摇撼传统老师的角色。如果未来的校园像一个超级市场,老师是售货员,资料与课本是产品,学生是顾客,买方视需要而定,向卖方买取国文、英文、数学等产品,学成后,银货两讫,互不亏欠。如果校园这样的商品化,非但不具人性,而且悲哀。

师大附中校长苏清守表示:师生冲突一事,古今中外皆然,并不能因为特殊案例,而使老师找到放弃职责的借口。一般而言,老师具有训导、教育、辅导的义务。师生发生冲突,应找到原因,寻求解决之道,决不能放弃自己应尽的职责与义务。

之所以发生校园案例,大半是不明事理的学生、家长碰上不称职的老师造成的。如果有好学生、好象长、好老师,岂能有不正常的校园文化。不要一有问题发生,就拼命揭人隐私。只看到校园的阴暗面,对于那些发挥人性光明面的感人事迹,既不闻问,也不鼓励。要知道老师也需要家长及社会的肯定与鼓励,这样老师才会愈教愈起劲。

就文化观点来看,东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方文化是仁道的思想,强调人情、伦理;西方文化较为理性,强调科学、民主。近来欧风东渐,许多人想放弃自己的伦理、道德、却又无法尽取西方文化理智之精髓,社会的价值观将随之而混淆。

太过强调西式“速食文化”的结果是:学校、家长都渴求教育的成果,特别是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唯一指标。须知辅导、教学、训导无法速成,要靠长期耕耘,才能见效。

就伦理方面来看,现在的社会是“父不父,子不子”,伦理已趋破产。虽不敢说有家庭问题的孩子,必然产生不良行为,但却可归纳出:有不良行为的孩子,必然源于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夫妻感情失和、分居、意识不同、管教不一致的家庭,孩子缺乏父母之爱,行为必然乖戾,问题便显现于学校。

人口政策也与学生行为有关系。现在“两个正好,一个不少”的时代政策下的宠儿,家长教育孩子的方式由早期的“重量”转变成“重质”;由于子女数少,家长格外宠爱。过分宠爱、溺爱的结果,就宠坏了小孩。其实,小孩犯错,就应该管教、纠正,不应该因为生得少,就把他当宝贝而宠坏了他。

家庭是孩子最早社会化的机构,孩子的行为,最早是向父母学习而来。如果父母亲的管教强调自我管理、自治,孩子也会懂得洁身自爱,自我约束;而如果父母放任小孩的行为,小孩便会目中无人,无法无天。在家里如此,在校亦然。

现代家长得从自身做起,身教更重于言教。

社会化的每一个过程,的确影响到学生的行为表现,因此,有怎样的社会,也就有怎样的学校;有怎样的文化,也就有怎样的次级文化。我们的社会,尤其媒体及商业活动,处处充满了不良示范,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缺乏是非判断力的学生而言,容易受到蛊惑;而新来文化与原来学得的文化未必相容,导致角色混淆,价值观益加模糊。对于这样的次文化,老师更不能放弃辅导的责任。

学校教育讲求五育并重,各校落实此一理念的情况不一,为使学生五育均衡发展,校方应重视个别差异,因材施教,鼓励每位学生视性向而定,发展自我才能。不论德育、体育、群育、美育都与智育一样重要。只要在任何一项领域里,有杰出的表现,都值得鼓励、如此一来,学生各有其才,各展所长,便能减少校园问题之发生。

增进师生互动,固然是减少师生冲突之道,但是师生间的关系仍是一种上对下的关系,并非平行关系。教育本来就是一种具有价值判断的活动,老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引导学生改过迁善。不过师生之道,仍有其分际,不能全然打破。

欲解决校园问题,学校应建立一套由资深老师、辅导人员、训导人员所组成的网络,适时共商合宜的解决办法,以求化问题于无形;此外,校外的资源及家长会的功能,也应多加发挥,可使校园冲突降至最低点。

全华国中寇师林孟华的教学心得是:媒体的报道,经常有失公允、客观。只要老师对学生的管教稍加严格,即大加挞伐。相反,对于受学生恶言恶行相待的老师,媒体却不讨论学生的做法有无可议之处,反以双重标准只追究是否老师管理过当,否则怎会招致学生如此对待?她期待具社会责任观的媒体,能够多站在老师的立场也为他们说说话。

林孟华说:“老师兼导师的苦,没人知!老师每天7点半进教室,陪学生早读、整理教室,8点钟开始上第一堂课。到了中午得陪学生午修,自12点40分起至1点10分,下午4点30分放学,又得陪学生搞卫生,一天要忙上9个钟头,已逾越了劳基法每日工时的规定了!”

以1:40的师生比例而言,老师的工作责任真是太重了。国中生是人格最具有可塑性的时期,也最容易情绪激动。每位学生都是一个“风暴”。40位学生轮流来个周期性风暴,那做老师的简直要疲于奔命。

在社会价值观的转变下,出现了一群有别干传统思维、行为的“新新人类”。

他们特异的穿着打扮与崇拜明星偶像的心态,转移了他们对课业的注意力。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新新人类对物不珍惜,对人不关怀的冷漠感,使老师教起书来不但难上加难,而且毫无成就感。

为走向教学正常化,学校以常态分配方式编班,不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完全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教材教学生。为使资质平庸的学生都能听懂,老师教得浅显,又使得资优的学生感到不满足。若要满足他们的需求,课讲得太深,则又使资质平庸的学生跟不上进度。常态编班的结果是顾此失彼。

我们当老师的绝对愿意付出爱心、耐心,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小孩一样来教。

可是面对社会对老师常有些不平的怨言,实在令人心灰意冷;究竟什么时候大众才能以平常心来看待老师这个角色?我们也是人,同样需要关爱!

台北师范学院初等教育系杨龙立教授指出:以前和现在一样都有校园问题,只不过过去未加报道,局外人不清楚。其实,古今校园问题不同之处还在于问题的严重程度。目前师生关系的紧张程度的确令人心忧。

校园师生关系的转变,可从师范教育的方式说起。五六十年代,培植师范生的方式为军事化管理。他们逆来顺受,责任心强。当这群师范生毕业踏入校园执教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也是唯命是从。即使负担过重,还是二话不说,一肩扛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师范生,要求自主、自律的声浪大为提高,所受教育环境及方式有别于从前。当老师后,对于校长的要求他不照单全收,而是衡外情量己力,老师对上级的关系已有所转变。

尽管老师之于校长的自主性提高,但在对下的权威上也逐渐丧失。从前自校长老师学生顺向发展,现在则是校长、老师都丧失了对学生的权威性。因此,校园不再像过去由上而下那么单纯,每一角色多少都对上有些反作用力,使得冲突时有发生,愈演愈烈。老师逐渐丧失权威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另方面也是资讯多元化的结果。现在学生的资讯来源可多了。从小家长就把孩子送进才艺教室、科学教室。长期下来,某些学生在某单项学科的能力可能已超过老师,老师的权威性自然丧失。还有在外补习功课的学生,受补习班老师的影响甚深。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已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度、信赖度已大大降低。

再者,学生对知识不看重,也导致师生关系疏离。从前的学生执著于课业,认为以后的发展与所学密切相关;现在的学生则轻视课业。认为书念得好不一定有成就,而且在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之中,有很多不见得书读得好,因此更增加了他们不必靠读书求成功的信念。

在如何减少冲突方面,杨龙立指出:老师的观念得改变。必须认清“学生不像从前一样会言听计从”的事实。在向学生传达命令之前,请先以他的立场想想:“真的是对他好吗?”其次,以前直来直往的教学方式亦得调整。现在的教学,不要以为有传播,必会有效应。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运用说服技巧,巧妙地使学生经由认知而改变其态度,进一步改变其行为。这些说服的技巧与理论,可以经由老师再教育而得,所以老师也不能停止学习。

在学生方面,如果对老师某些做法感到不满时,可以先向老师反映,如果确有其事,他却不虚心接受,反而有些失态,学生不要立即与老师正面冲突,退让一步后,再适时向训导人员报告,在理字上站得住脚,在事件上学生已拥有较多的优势。有一位体育老师处罚女学生事件,曾被公诸报端。固然老师处置过当,但追究事件发生的原因,女学生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事发之际,她并未退让,也恶言恶行以待。所以在整个事件上,她虽是受害者,却不全然是个赢家。

要重建校园伦理,师生双方必须定出合情合理的规范,双方在游戏规则的制约下互动,只要彼此不逾矩,师生冲突的事件,即能化弭于无形。

重建校园伦理,不单是学校的责任,追本溯源得从家庭做起。在家庭中,家长对于小孩不能大放松,也不能大严苛。要让他们养成自津的习惯,看似自由,其实又有规范,这样的管教技巧,父母有必要学会。

学校则要主动教导学生如何判断是非,并循正常管道反映自己的意见。至于那些不配当老师的人,主管机关及学校应该把他清除出去,以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健康。

天真可爱,在他们的眼中老师是个神;师生之间除了“亦师亦友”的关系外,国小学童与老师更有“亦亲”的关系。平常,老师像是孩童们的家长一般,无微不至地守护着他们。

对于近来时有所闻的校园事件,毛颖芝的看法是,个案不足以推断所有的校园皆如此,就像父母虐待孩子的事情也频频发生,但是否就可推断天下父母都会虐待孩子呢?事实上,大部分老师仍是敬业乐群,认真负责的。只是新闻报道多持“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原则,致使外界对优良教师的事迹一无所知!

随着都市化的发展,校园的班级数目增多,学生人数增长快速。因此,学生呈现一种“匿名性”的倾向。心想除了班主任、授课老师外,大部分老师及训练人员都喊不出他的名字。任何不适当的行为,反正也不容易引起老师的注意。于是校规形同虚设,管教学生益加困难。

教小孩并不困难,得降低自己的心理年龄与小孩谈话。大人们不能用自己经验内的事物和他们谈,这样便无法交流,另一方面,爱心、耐心仍是教育孩童的不二法门。该童的智慧是逐渐增长的,并非一蹴可就。大人千万不可过于急躁。

事缓则圆,等他的年龄到了,开了窍了,自然能达到我们的要求。

教导小孩时,遇事如何能疏通自己的情绪也颇为重要。在学得这些方法后,便能在不伤害人的情况下宣泄情绪,也能减少与人发生冲突的机会。

专业作家温小平指出:父母亲的价值观有别子小孩,对于一些牵涉孩童事物的问题,常会以主观想法做价值判断。就拿交友这件事来说,父母亲多半会要求小孩与好孩子一起,不要与坏孩子做朋友。但什么是好孩子,什么又是坏孩子?

一般而言,父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小孩子成绩好,最好还是模范生。基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他们便希望小孩与这类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人做朋友。不过换个角度来说,小孩则不认为成绩好、有钱有地位家庭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因此做父母亲的也得设身处地用小孩的想法来看事情,不要只重成绩,不重操守。

如何增进师生互动,家长也有责任。例如联络簿扮演师生沟通桥梁的重要角色,许多家长往往只是签名了事,从不利用它与老师作进一步沟通;甚至有的让小孩自己拿了图章盖,从不过问小孩学校的事。而家长会,顾名思义应该是由父母亲共同参与的盛会。教育不单是妇女的责任,男女共同参与,可以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互动。

另外,家长应该安排固定时间与小孩聊天,主动谈他的学校、他的老师、同学,不要以为把他放到才艺班就是对小孩好,父母亲若能经常和小孩谈心,可以掌握到小孩成长的脉动及分享他成长的喜悦,不会和他成长的经验脱节。等到小孩长大,才赫然发现他怎么改变那么多,甚至变得有点陌生了。

小孩也有双重性格的特征,如果为人父母不主动了解小孩在家与在校的行为,将只能了解在家里的表现。有些小孩在家懒散,可是在学校却热心公益。做父母的如果不主动向老师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也不与他谈心,便以为小孩不乖,经常给予苛责,小孩的心里将难以平衡。原来父母对他的行为只有批评,得不到赞美,因此在家不愿做家事,说不定连带影响他在学校服务的意愿。

小孩非常希望他人的认同及肯定,父母亲或老师如果经常只给他批评,而不给他赞美,小孩的情绪便大受影响。根据许多学生的反映,毕业后还会怀念的老师,通常都是能够以他们的心态和学生相处的老师,可见了解小孩的需求非常重要。

小孩最天真无邪,内心世界有许多丰富多彩的幻想,可以通过演讲、作文、绘画、周记等多种渠道表达出来。学校愿主动为学生设计一些比赛活动、观摩活动,让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得以尽情发挥,借以培养出孩童的自信心。

目前各校的辅导人员极为缺乏,每15班才配备一位辅导人员。如果能在现有导师制度之外,每班再加一位辅导老师专门管理学生的生活,由于没有分数压力,师生关系或许更为融洽。

大众传播媒体具有议题设定的效果,荧屏或语言所塑造出来的形象经常构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在媒体一片崇尚金钱主义、崇拜偶像声浪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次文化也以此为核心。倘若媒体能因拥有如此巨大影响力而激浊扬清,隐恶扬善,则功利主义的青少年次文化便可改变,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必须双管齐下,教育才能产生效用。

教育部训育委员会第三组主任郑崇趁表示:校园出现问题,事实上必须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共同负责。因为学校无法独立于社会之外自成一个体系,家庭则是构成社会的最基础单元,与学校具有密切的联结关系。

据研究,青少年犯罪率与成长率均较成人为低,显示青少年问题不如成人问题严重,更何况青少年的犯罪倾向,也多半是向成人学习而来,因此把青少年问题一味归给学校颇不公平。

为改善校园问题,教育部已制定辅导工作7年计划,自1991年7月开始实施,至1997年6月截止,活动重点分短期、长期两大项。就短期而言,系针对中小学老师开办辅导进修课程。课程分三种:(一)基础辅导知能的研习,提供辅导课程的训练,使具有初步辅导观念、辅导态度;(二)在师范学院开设辅导学分班,鼓励更多老师修辅导学分;(三)举办主题辅导工作坊研习会,把一些老师们耳熟能详的辅导理论,借由工作坊研习,实地应用出来。

就长期而言,有三项努力重点:

一、建立辅导网络。解决青少年问题,光靠老师力量并不够,若能结合学校辅导人员、社区服务社会工作人员、综合医院心理治疗人员、心理卫生单位心理卫生人员、热心辅导的社会义工组成一个网络,利用电话语音系统或服务手册分发的方式,提供各级学校、学生利用。

二、加强办理生涯辅导。学校辅导学生的层面包括心理、学习、生活、生涯四个层面。前三项属补救性工作,只有生涯辅导是预防性的工作。由于教育本意在于“预防甚于治疗”,生涯辅导遂成为辅导工作的主流。

篇5

【关键词】 幼儿;卫生;习惯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的耐心、细心、认真,更重要的是负责。教育幼儿的工作并非仅仅让幼儿有一个消耗时间且相对安全的地方,而是要以幼儿的生命安全为首位,以幼儿的健康问题为教育目的的过程。幼儿的健康,要从健康的观念开始,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重中之重,要让幼儿学会自理和自立,培养孩子的自信、品质和与人交往的能力。而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是幼儿的自理能力,还有幼儿的饮食和睡眠习惯。关于幼儿的卫生习惯养成探究,本文提出以下四点拙见。

一、创设良好的卫生生活情境,让孩子融于卫生健康的氛围

若想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要从意识精神方面下手,让幼儿从小心里就有一种卫生的意识,才能永葆幼儿坚持卫生生活。教师的第一步,就是创设一个良好的卫生生活情境,让孩子融于卫生健康的氛围,让孩子喜欢卫生,乐于卫生。教师在平日里给孩子讲童话故事的时候,多讲述一些关于卫生、健康的故事,如:小猪因不爱干净,吃了脏东西而拉肚子,它的老师羊教授教育小猪要爱干净,放进嘴巴里吃的东西要干净,吃东西之前要洗手等等。用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卫生是什么,为什么要卫生,怎么去卫生。第二步,教师可以从物质环境上进行入手,让孩子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学习,形成基本的卫生习惯。如:在午睡起床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穿衣服,穿鞋子,对于有困难的孩子要给予鼓励和帮助,对于成功完成任务的孩子要给予奖励。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一步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创设良好的卫生生活情况,是教育的有效方法,值得教师认真研究和使用并继续深究。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才能让孩子的思想中种下根深蒂固的卫生意识。

二、采用游戏教学法,让孩子一边游戏一边学习

游戏教学法是孩子最感兴趣且最容易接受的方法之一,所以教师若能在游戏活动中结合教学内容,则是最好不过了。要重视且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将一些卫生习惯边玩边灌输给孩子。如:当孩子玩最喜欢的“过家家”时,教师则可以教育孩子食材的预处理方法,干净、清洁、卫生的食物才是健康安全的,吃了才不会肚子痛。除了“过家家”游戏,还有“洗刷大比赛”、“穿衣小游戏”等,教师应以培养孩子的卫生习惯为目的,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促进小班幼儿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要与家长多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孩子在校、在家都卫生

为了要与家长更多更好的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孩子们能真正掌握卫生的意义和形成卫生的习惯,教师可以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提醒我们的家长要注重卫生,更要让小孩注重卫生。其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围绕小孩的生活习惯为主,以选择、判断、填空的形式让家长进行思考并作答。如:你的小孩一天三餐是否准时吃呢;你的小孩是否每天都进食蔬菜和果类;你的小孩在进食之前有洗手的习惯吗?一般洗多久;你的小孩是否喜欢看电视呢;你的小孩会自己用毛巾吗等等。重点是要让家长对小孩的日常生活进行思考,对于小孩不正确的地方要进行改正。如:不少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会做到老师的要求,进食前洗手30秒以上,但是在家里却喜欢随便冲冲就算,甚至没有3秒。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在小孩每次洗手的时候要提醒小孩,老师教你们洗手要洗多久呀?让小孩在家里也有一种把手洗干净再吃东西的习惯。同时,教师在幼儿园里更要孜孜不倦的重复提醒学生,各种卫生的注意点,重复的纠正学生错误的地方。

四、健全良好的考核制度,对小孩的行为奖罚分明

篇6

据我所知,小孩子爱咬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生理原因。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这种快速增长有时会带来生理上的不适感,如关节痛、肌肉酸、牙痒等。于是,有的小孩哭闹不休,有的小孩乱扔东西,而牙痒的小孩十有八九都会咬人。

2、心理原因。学会走路后,随着孩子活动能力的增强、活动范围的扩大,交往的需要快速地发展起来。但是由于言语贫乏又不懂如何与人交往,所以他们常用推、拉、咬人等非常手段来引起同伴的注意,实现交往的目的。另外,对于小孩子来说,嘴巴是个重要的认识工具,他们通过用嘴咬玩具、吸手指实现了物我的区分,甚至用咬人来实现人我区分,从而产生自我意识的萌芽。

3、品德原因。婴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品德上的问题,如小气、自私、霸道、攻击等,咬人属于攻击行为。最初是感觉到自身的利益受到侵犯时,而本能地产生攻击行为,如因为玩具被人抢走而打人、咬人;渐渐地,尝到“甜头”后他们就可能主动地发起攻击,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强占他人玩具等。

那么,我的女儿咬人属于哪种情况呢?女儿很好强,言语发展较好,在家很受宠爱,也没有咬玩具的习惯,她咬的人多为常在一起玩的同伴。根据这些情况,我初步给她的行为下了一个结论――品德问题。于是我每天接她回家时向她讲不能咬人的道理,第二天入托之前又是反复叮嘱,希望她能记住,不再重犯。结果,小家伙不仅“屡教不改”,反而“变本加厉”了。怎么办呢?反复的观察和思考后,我有了新的发现:

两岁左右的小孩已经有了很大的表现欲,他们总喜欢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我发现,当有人提起女儿咬人之事时,她似乎有些得意,如果有好几个人聚而论之时,她更是津津有味地向大家叙述她咬人的经过,似乎她是一个英雄。

我们学校的教师都住在一起,又都很喜欢孩子,所以当女儿有了“恶习”之后,大家都很关心这件事,一见到她都要教育一番,当女儿乖乖地答应说“不咬小朋友”时,他们就又是拥抱又是亲吻。于是,大家过多的关注使小家伙的“虚荣心”得到了很大的满足,强化了她咬人这一不良行为。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决定改变教育方式。我先心平气和地给女儿讲明什么是“能”,什么是“不能”,并拉过她的小手不轻不重地咬了一口,这一动作必将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后,我把她留在家中呆一个礼拜,对她咬人之事不再追究――或许“遗忘”是改变其不良行为的关键;最后,我请求各位阿姨和邻居的协助。在以后碰面的时候,他们不再提及小姑娘咬人之事,而是逗引她唱歌、念儿歌等。这样则更有效地转移了小家伙的注意力,淡化了她咬人的行为效果。事实证明,我这次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一个星期后,我又把她送进幼儿园。到现在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女儿也偶有犯错,但咬人的不良习惯消失了。

专家点评:

篇7

    所谓同伴侵害是个体遭受同伴攻击的经历,表现为身体的、语言的、财富的、关系的,有意识、公开化是其特点,研究发现:在我国,幼儿阶段同伴侵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延续到青少年时期。这种现象的存在,导致儿童抑郁、孤独、焦虑、体诉、自杀念头的出现,使儿童产生严重的消极情绪乃至有忧郁症、孤独症等心理问题,甚至出现由于不良心理问题导致身体不适的生理现象,如头疼、恶心、头晕等躯体化症状与害羞、胆小、孤独不合群等退缩症状。[3]自我歧视是儿童将外部歧视内化后产生的对自己的不公平态度及行为。对控制者来说,最不希望伴侣具有认识自我的力量和勇气,因为这种个人意识是独立的前提,有分离倾向。然而,一旦被控制,儿童认识自我的方式只能是从外到内:儿童的观点、好恶,通常不是建立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而是从别人那里获得,儿童习惯了忽视或否认自己的智慧,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定义;儿童不根据亲身体验来完善自我,而是根据别人的期望、观点和评判来扮演自己。结果出现逆向的儿童人格创建,即“逆向创造自我”。[4]儿童会成功地抛弃自我,而且还特别愿意按照别人尤其是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来评价自己。所以,来自外部的歧视被儿童内化后便产生自我歧视。自我歧视的儿童表现出胆小、敏感、抑郁、焦虑、情绪波动、退缩、懦弱、自卑、自暴自弃、自轻自贱等心理与行为特征。歧视建立在失去了平等与正义的基础之上,对人有异化作用,不仅影响到儿童的理性发展,而且影响到儿童的德性、情感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同时,歧视还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种主要因素。康德曾言:启蒙就是通过人们对自己理性的公开运用而摆脱蒙昧和被监护的状态,这种蒙昧和被监护的状态来自人们缺乏运用自己理性的勇气和决心。[5]而歧视的存在,与启蒙背道而驰,不仅影响到儿童现在的生活,而且会对儿童随后教育产生深远影响。鲁迅就曾指出:儿时不把孩子当人看,长大后也成不了人。因此,需要对儿童教育中的歧视现象予以高度重视。

    儿童教育中歧视的原因分析

    歧视虽然复杂,但从歧视产生过程,依然可以找到原因。认识上的偏差导致态度上的消极与行动上的偏离,民主作风的缺失,是歧视出现并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歧视首先源自认识上模糊。歧视总是与无知(ignorance)、偏狭(intolerance)联系在一起。尽管儿童有其共性,但每一个儿童都是具体的、特殊的,需要师长认真观察、仔细研究,才能准确认识,熟悉儿童是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并与这个世界交往,以此了解儿童并与儿童建立联系。正如陶行知所言: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您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您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6]儿童教育中的歧视,主要是由于师长对儿童的认识不到位所致,这是儿童教育中歧视存在的认识上的原因。其次,儿童教育中的歧视,还源自认识上的不到位所产生的消极态度与行为。儿童是成长阶段的人,需要成人的关心与爱护,但是这种关心与爱护由于措施不当,往往转变为“错误的保护”,即控制。过分约束儿童的身体活动,抑制儿童探究本能的释放,引发儿童逆反、霸道、自私等情感问题。同时,对儿童的控制还源自师长的急功近利,为了达到自己所期望的目的,强化所谓的“关键期”,过分开发儿童的潜力,结果却是目的没有达成,反而导致儿童好奇心的丧失与探索精神的萎缩。对控制者而言,为了存在,我必须是对的;如果我是正确的,那么儿童必须是错误的。[7]结果使儿童背叛了自我,而背叛自我,就是背叛天性。研究发现:发生在儿童中的冲突行为不是由儿童自主而是由教师强行干预而被解决,诱发了儿童对教师的“过度依赖”;为了获得教师“好孩子”的认可,儿童放弃了自主面对社交难题、解决人际冲突的机会,而将其交与教师,以避免冲突和惩罚,以成为教师眼中的“好孩子”。[8]这种带有控制色彩的教育与管理行为,既是教师对儿童歧视的体现,又是导致儿童同伴之间歧视与自我歧视的直接原因。最后,缺乏民主作风,是儿童教育中歧视现象的根本原因。爱是教育的基础,但是,爱有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爱具有不同性质与作用。如“打是疼,骂是爱”“、棍棒底下出孝子”,在这种爱之下,爱者成为控制者,被爱者成为顺从者。爱成为控制的借口,而不能产生自由行为。卢梭就曾控诉:恐吓和打骂……不是他命令我们,就是我们命令他。这样一来,他首先获得的观念,就是统治和奴役的观念。他还不会说话,就支配人了;还不会行动,就在服从人了。人们就是这样很早地把这些情绪灌入他幼小的心灵,以后却又推说那是天性使然;努力把孩子教坏之后,却又抱怨他怎么变坏了。然后把这个人造的、不自然的孩子交到一位老师手里,由这位老师来完成他业已形成的认为的种子的发展。教师教给他一切知识,却就是不教他认识自己,不教他利用自己的长处,不教他如何生活和如何使自己幸福。最后,当这个既是奴隶又是暴君的儿童,这个充满学问却丧失理性、身心柔弱的儿童被投入社会,暴露其愚笨、骄傲和种种恶习时,他就变成了我们悲叹人类的痛苦和堕落的基础。[9]由于不理解或不考虑儿童,出现目的很好,但结果却极不好的情况。今日的家长与教师是昨日的儿童,即是在这种缺乏民主的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于是将这种不民主的做法带到儿童教育之中,使得儿童教育中的歧视得以循环。

    消解儿童教育中的歧视,使儿童健康成长

    歧视现象如此普遍且严重,引起了国际社会与立法机构的重视。联合国大会1989年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缔约国应当采取一切适当措施确保儿童得到保护,不受一切形式的歧视或惩罚;应充分培养儿童在社会上独立生活,在和平、尊严、宽容、自由、平等的精神下,抚养他们成长,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亦规定:专门学校的教职员工应当关心、爱护、尊重学生,不得歧视、厌弃;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但是,法律禁止不意味着现实中歧视的消失。歧视形成于人生初期,并被家庭、学校、社会所强化,需要对其予以高度重视。我们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有助于消解儿童教育中的歧视。首先,认识儿童及儿童教育的性质及作用,担负起儿童教育的使命。儿童是人,人是精神的存在,精神的特质是自由,只有当儿童在对象性活动中自由且充分发挥出其内在的主观性和创造力,才能实现对自己自由本质的占有。因此,儿童是新时代的开拓者而不是旧时代的继承者,是创造者而不是继承人,儿童生活是成长、建设和创造而不是继承、享乐与消耗。培养儿童的精神,需要儿童教育承担这种使命。但是,在目前,儿童教育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一,学前儿童教育尚未被纳入到义务教育体系;其二,大量不合格的教师在承担着儿童教育的职责。陶行知指出:六岁以前的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顺着他继长增高的培养上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末,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这些儿童升到学校里来,教师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他们已成的坏习惯、坏倾向、坏态度,真可算为事倍功半。如果说小学教育是建国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我们必须唤醒国人,明白幼年的生活是最重要的生活,幼年的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承认幼年生活教育之重要,是普及幼稚园之出发点。[10]儿童教育的性质如此,作用至大,需要担负起自己的使命,这是消除歧视的前提条件。儿童教育要实现自己的使命,需要合格的教师,能够认识到儿童教育重要性并能够承担这种使命。只有认识儿童的需要、兴味、情感,才不会漠视儿童,才可避免歧视观念;只有认识到儿童的能力、特长、个性,才会避免歧视的态度;只有将儿童及儿童教育的使命认识清楚,才会对儿童准确定位,避免歧视行为的出现。因此,实现儿童教育的使命,需要儿童教师具备必要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教学艺术,还需熟悉儿童。作为专业的学习者,不仅指教师要经常学习、更新专业知识,而且要认识、了解、熟悉儿童。由于儿童处于快速成长时期,需要教师予以持续的关注。儿童阶段教育教学是以教者亦学的方式进行的:一方面,教师认识到先前已经习得的知识;另一方面,当教师观察初学者如何好奇地领会教师传授的知识时,他们也能发现不确定性和正误;当教师以开放而谦虚地转换教与学的位置时,他们的学习就真正开始了。教师的学习根植于对学生求知欲的参与以及求知的全过程。儿童童真的求知之路经常充满有意义的提示和问题,这些提示与问题都可能是教师从未注意过的。“教员首先要学习如何教,但他们是通过传授在教的过程中重新习得的东西,才学会如何教授的。”[11]教师要成为儿童的一员,不失其赤子之心;融入儿童之中,发现儿童的力量和创造力,积极创造条件,将其解放出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这是消解儿童教育中歧视现象的关键。最后,创建民主自由氛围,是消解儿童教育中歧视的根本。自由的人未必能走得很高很远,但不自由的人一定走不高也走不远。自由民主的教育氛围之于儿童发展犹如水之于鱼的关系。卢梭指出:“在所有一切的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力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可用于儿童的基本原理。小孩与成人相比显得柔弱的原因,不在于他的力量不足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在于成人剥夺了儿童运用自己力量的权利而且使儿童的力量不足以满足自己的需要。”[12]正是由于此,爱因斯坦断言:没有儿童的自由,“就不会有莎士比亚、歌德、牛顿、法拉第、巴斯德和李斯特。只有在自由的社会中,人才能有所发明,并且创造出文化价值。”[13]所谓“食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14]教师对学生爱应该基于平等、恭敬的基础之上,是生产性的爱。生产性的爱包含了待人接物的全部优点,即关怀、责任、尊重、理解。生产性的爱表现为平等,这就是友爱。它在保持个人的完整意识和独立意识的条件下,实现了人与他人、与所有人、与自然的结合。对儿童成长而言,师长的爱须是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因为惟有尊重,方有平等。“平等地对待儿童是培育儿童也是培育中国民主,我们应当知道民国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就没有人下人。人中人是要从孩中孩造就出来的。”[15]创造宽松、自由的教育环境,以平等、民主的方式实施儿童教育,才能消解儿童教育中的歧视,才可能打破儿童教育中的歧视循环。叔本华说:每个小孩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一个天才,而每个天才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孩子。这两者的相似首先显现为明显突出的天真和淳朴———这是真正天才的一个基本特征;……事实上,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就是因为他把儿童期所特有的、占据优势的感觉系统和认知活动,以某种非同寻常的方式持久不断地保持终生。[16]天才是人们向往的,但让儿童成为一个健康、健全的人则是教育可以做到的,这首先需要消解儿童教育中的歧视,全面认识儿童、尊重儿童,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良好氛围辅以适当的教育教育

篇8

关键词:幼儿;爱心培养;方法

一、培养爱心从点滴做起

1.学会感受身边的爱

在幼儿教育中,培养孩子学会爱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要培养孩子学会爱之前,必须让孩子感受到他身旁有爱的存在。在学校期间,幼儿与老师的接触比较频繁,老师对孩子的爱直接影响到孩子对爱的体验,因此老师可利用点滴小事言传身教,让孩子学会去爱。例如早晨接待来校学生时,老师可以用充满热情的方式向孩子们打招呼,抚摸孩子的头,与孩子们愉快地牵手等;下课后,偶尔找一些孩子谈心,让孩子更近距离地感受到爱的存在;离开学校时,尽可能对每个孩子说再见等。利用这些细小的事,让孩子深刻地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

2.学会付出爱

爱与被爱之间呈相辅相成的关系。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利用每次机会给孩子们创造付出自己爱的机会,例如当有小孩跌倒时,要鼓励孩子去扶起,让孩子们相互卷衣袖或系鞋带等。对表现好的孩子,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表扬,例如发放五角星、奖状等物品,同时可鼓励其他小孩把他作为学习的榜样。

二、积极创造爱的环境

1.充分利用自然环境

老师可在教室里添置一些花草和小动物,并让孩子们了解到小动物的可爱与有趣,并让孩子时刻关注爱护它们,让他们从中体会到付出爱心后的快乐。老师可利用一些温柔亲切的口吻和动作让孩子们深深地感受到老师的爱,并模仿老师的行为让孩子的爱心提高。在对小植物小动物付出爱的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到他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2.为孩子们创造爱的氛围

老师的关心和爱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并影响孩子的一生。作为一名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时时刻刻充满爱,这样才能让幼儿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老师给予的关心与爱护。在与孩子的接触中,老师可常用喜欢的眼神去注视孩子们,并与孩子经常互动,例如与孩子们手拉手行走或经常去她们等,由此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氛围里快乐的成长。此外,老师也可定期让孩子们把自己喜爱的玩具物品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孩子们在得到别人的爱的同时也会逐渐学会给与别人爱,让自己从中感受到爱与被爱的乐趣。

三、家庭实施爱的教育

家庭是对幼儿爱心培养的重要场所,家长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父母在对幼儿进行爱心培养时,可利用自身与幼儿的亲密关系,用自己的语言创造爱的氛围,让孩子体会到深深的爱,并给孩子提供有利的模仿对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当经常关心和尊重幼儿,对待孩子杜绝采用厉声呵斥、体罚等粗暴手段,而是用温柔体贴的方式去呵护小孩,但要掌握一定的尺度,不要一味地宠爱他们。平时多与小孩谈谈心,交流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感受与收获,并适当地加以表扬与指导,并可让孩子从父母那里感受到一股稳重的爱。在长辈面前,成人可做好表率作用,例如给老人捶捶腿、泡一杯茶、说几句关心的言语等,此类行为皆会引导小孩主动付出爱心。家长一定要戒掉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尽量在各方面保持一个优秀的形象,让孩子在自己的影响下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贾莉霞.浅议幼儿爱心责任感的培养[J].成功:教育版,2010(8).

篇9

赏识教育强调的是善于发现孩子优点,对孩子多加鼓励,使之产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并取得求知的成功。其实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赏识教育在塑造一个孩子的成才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家长或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有意无意地运用“赏识教育”这一现代素质教育理念,这对于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人生理念无疑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而在赏识教育的背后却蕴含着许多心理学的理论,下面将从心理学角度对赏识教育进行探究。

一、强化理论与赏识教育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当有机体出现某一种行为后给予积极的强化,会增加行为的频率。赏识教育也如此。比如,在公共汽车上,如果你看见小孩主动地向大人让座,这时你就得赞扬他,夸他热心助人,这样孩子就会慢慢地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可能他下次看到小妹妹摔倒了,就会主动地去扶起她,帮她揉揉摔疼的地方。赏识教育还可以通过强化原理改变一个人的行为。曾经一个孩子本来很羞怯。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小区里大声叫了一位奶奶。而这位奶奶是退休教师,非常喜欢孩子,经常带孩子一起玩。从那以后,她经常故意在别人面前说那孩子特别大方,有礼貌。孩子的母亲也跟着这样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原来羞怯的孩子彻底变了样。在小区里玩耍时遇到熟悉的人,老远就跟人家打招呼。

二、自我评价理论与赏识教育

心理学家库珀斯密斯(Coopersmith)的研究发现,高自我评价的男孩更富创造性,能更快地被社会团体所接受并成为领导者,他们更为自信、坦率,愿意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业成绩也较好,而低自我评价的男孩往往比较孤独,有不良行为习惯,学习成绩不好。而孩子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在别人对自己评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如小学生或幼儿,这方面表现更为明显,他们的自我评价能力还很差,成人的评价在他们的个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赏识教育恰恰是给孩子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通过赏识教育,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也就高,这样就有利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例如赏识教育可以提高一个孩子的自尊水平及他们的自信心,这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小孩子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作为小孩子的重要他人,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学会欣赏孩子。

三、需要层次理论与赏识教育

从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来看,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层次。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低级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得到满足后才能实现高级需要,而且动机也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赏识教育正是抓住了需要层次理论的本质,当孩子被肯定、被赏识、被鼓励,也就是他们受尊重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们就会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生活和学习也更具创造性,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孩子的积极能动性和潜能。相反,如果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孩子就会变得消极、自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处理面临的问题。在这里,我想到有些老师经常抱怨一些留守儿童在课堂上不专心听课,还经常搞乱课堂纪律。其实引起他们这些不良行为的原因是爱和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他们不能经常得到父母的爱及他人的尊重,所以就通过课堂的捣乱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以此来弥补缺失的爱和尊重。老师可以通过赏识教育来填补他们缺失的爱,通过肯定他们来发现其优点,这样他们那些不良行为自然会消失。

四、归因理论与赏识教育

篇10

冯某来自一个农民家庭,从初一上学期末开始就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厌学情绪,精神不振,学习缺乏奋斗目标,而且不注意个人卫生,周末喜欢流连在网吧。冯某的问题还必须追索到他上小学时候。

据他家人反映,冯某小学成绩优秀,但一直和家庭有对立情绪,脾气非常暴躁,特别讨厌家长和学校、老师沟通。六年级下学期,其母亲和班主任老师沟通过一次,结果冯某在家中大发雷霆,并因此事而出走一个月。一个月后,冯某回到家中,向其母亲提出,在他进行升中考试前,母亲必须和他分开生活一个月,他要进行单独复习,否则他将再次出走。冯母真的离开冯某一个月时间,让其单独复习。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冯某考入华附。

上中学后,冯某的成绩逐渐下降,失去了在小学的优势。不久,冯某被诊断患有慢性鼻炎。我跟冯某家长交流小孩的情况,才知冯某对自己患有鼻炎,产生很大的压力。他自己买了很多有关鼻炎的医学书籍来读,通过“研究”,冯某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并觉得自己因此而脑子反应迟钝,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神,有时觉得鼻炎对呼吸、睡眠也产生障碍,就一再向家长提出退学。

冯某的家长自认为自身的文化不高,就一面给冯某治病,一面请了很多亲友来开导儿子,冯父也专门停职在家,监督冯某,希望能提高冯某的学习兴趣。但这适得其反,来开导的人越多,冯某的脾气越暴躁,态度也越强硬,一再强调自己对学习已失去兴趣,最终只有走“退学”的路。冯某逐步发展到拒绝与家人沟通,每天放学后在学校球场或校外网吧里留连,打发时间,晚上很晚才回家,有时甚至发展到夜不归宿。冯的家长眼中,儿子无可救药了。冯母一再强调,不能让儿子知道自己曾与老师沟通过。

二、教育过程

在和冯某母亲交流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冯某的姐姐也在本校念书,而且品学兼优,这让我有了了解冯某和与冯某沟通的更多途径。

冯某自小形成了固执、孤僻等不良的个性品质,影响了他的情绪,防碍了正常学习与交往。但冯某将鼻炎看得如此严重,并且如此暴躁和反常,则另有心理原因――自卑,为自己学习或其他方面的失败找一种可以推脱的理由,以寻求心理的平衡。

我决定首先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力求家、校教育协调一致。我说服冯某的家长迅速停止请亲友来开导冯某,多鼓励小孩,对小孩提及鼻子问题,则要表现轻松,不要受冯某的情绪感染。另外,不要和冯某产生正面冲突,防止他再次离家出走。

在冯某的情绪比较稳定的一天,我找冯某进行了一次详谈。我首先肯定他是个有潜力的学生,同时保证对他的一切情况保密。在谈话的过程中,我没有对冯某进行任何批评,一再肯定他在老师心目中是个好孩子。冯某先是用惊愕的眼神望着我,然后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冯某有点不敢相信地说:“家里人都认为我很坏,都对我很失望,我真不敢相信老师还信任我。”我对冯某强调:你把时间消磨在网吧里是不对,但你决不是一个坏的孩子,你的本质是好的,你的主要问题是不够自信,自己碰到困难的时候,有意无意中在寻找外部原因,选择了逃避家庭,逃避生活环境,逃避学习环境,逃避现实。我告诉他,逃避是懦夫的表现,如果将来他想拥有美好的生活,现在努力学习是他唯一的出路。我说:自卑情绪很多人都有,可以克服。我向冯某介绍了如何克服自卑的方法。我要求冯某逐步学会调整心态,克服自卑情绪。首先做到按时回家,采取正常的作息规律和生活方式。冯某答应了我的要求。

我知道,受家庭经济背景和教育环境影响,冯某潜意识里“低人一等”的自卑感是很强的,需要逐步克服。了解到冯某爱好足球,我马上任命他为体锻课组长,并适时组织一场班内的足球比赛,让他逐渐在同学们面前建立威信。我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冯某,当他有了进步的时候,我告诉他的家长和同学们。

冯某的姐姐也成了我建立冯某自信心的资源。冯某的姐姐成绩很优秀,是班上的数学科代表。利用一次班会的机会,我邀请了冯某的姐姐来班上作学习经验介绍。看到姐姐在台上发言,我发现冯某的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事后,冯某感激地对我讲:“老师,我一定以姐姐为榜样,好好学习。”我也欣慰地笑了。

经过一年多的关心、鼓励、教育后,冯某的情况一步步好转。我总能不时地听到他姐姐传来的好消息:“弟弟按时回家了”、“弟弟和妈妈谈心了”、“弟弟和我比赛做数学题了”……这对于普通学生看似简单的行为,却让冯某的家人惊喜不已。冯某的厌学情绪有了很大的改善,而且开始注意个人卫生,和同学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经过努力,冯某初中毕业后考上另外一所重点高中。

三、教育反思

学生厌学和许多违规违纪行为,很可能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教师应当有很强的心育意识,准确判断学生异常表现背后的原因,多从心理角度去理解和解决学生的行为规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