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4-03-21 17:50: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区环境污染调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区环境污染调查报告

篇1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所以,首先要了解我们的对手。这就需要我们做一次详细的环境调查,然后就可以针对报告结果制定“作战方针”。不过,调查应该从何处入手呢?看看下面我们为你提供的方案:

1.确定调查范围

建议同学们从身边开始,从周围的环境开始,比如社区内、街道附近、校园里、校园周边……都适合我们做小范围的调查。

2.选择调查对象

划定了范围,就要确定调查对象。同学们可针对某一环境污染现象进行调查,也可以综合多种环境污染现象进行调查,如油烟污染问题、生活垃圾问题、噪音问题、绿化问题、污水问题等。

3.做好调查报告

为了使调查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我们要事先做好调查表格,并认真做好调查报告。

作战第二步:出谋划策

要想打败“怪兽”,一定要有好的策略,你一定也想出谋划策吧,先来看看下面这些同学的建议。

不乱丢弃废电池,防止汞镉污染?

电池当中含有汞、镉(gé)等重金属物质,如果随便丢弃,这些重金属物质会慢慢从电池中溢出,进入土壤或水源,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的体内。重金属物质在人体内会长期积蓄难以排除,会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内脏和骨骼,有的还能够致癌。所以,不能乱丢废弃电池,要集中回收,统一处理。

少使用一次性用品

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餐盒,减少白色污染;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去超市或市场自备购物口袋。

垃圾要分类

在垃圾当中,金属、纸类、塑料、玻璃等都是可以直接回收利用的资源,而且,垃圾中的其他物质也能转化为资源,如食品、草木和织物可以生产有机肥料;垃圾焚烧可以发电、供热或制冷;砖瓦、灰土可以加工成建材等。垃圾分类投放,可以更有效地变废为宝,使资源循环再生,造福人类。

选无磷的洗涤用品,保护江河湖泊

含磷的污水进入水源后,会引起水中藻类疯长,这样将会耗尽水中的氧气,使水生动植物死亡。大量的藻类因缺氧死亡腐烂后,会让水体彻底丧失使用功能,成为死水、臭水。所以,我们洗衣服的时候,要选择无磷的洗涤用品。

作战第三步:大显身手

世界各地的地球环保卫士们已经开始行动了,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吧!

将废弃的厨房剩余油脂转化成可以再次利用的生物燃油,林心瑜同学成立的“化油脂为燃料”组织已经为当地146户家庭提供了约55267升暖气用生物燃油。

几名十几岁非洲少女发明小便发电机,把尿液以电解的方式分离出供设备发电使用的氢气,一升尿可发电约6小时。

篇2

(一)主题设计要立足于学生兴趣爱好

“以人为本”是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所积极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首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在“乐学”的前提下兴趣盎然地参加到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活动来。例如,为了迎接北京奥运会三亚火炬传递活动,班上同学办了以奥运会为主题的板报。在同学们设计的板报上,笔者看到有北京奥运会的会徽图标及其含义,于是让同学们说说历届奥运会的会徽及其设计含义。 “一石激起千重浪”,大家纷纷说起了历届奥运会的举办国、举办城市、会徽及其意义、会徽设计的优缺点等。看到他们兴趣盎然,笔者心想:“为什么不开展一次‘奥运会会徽设计 ’的主题设计活动,让他们深入认识徽章的设计呢?”于是就问他们:“想不想自己把历届奥运会会徽设计做个综合分析与评价?”学生们非常高兴,喊道:“想!”这样,“奥运会会徽设计”的主题就产生了。这一主题设计的产生来自于学生的兴趣,笔者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进行引导,让学生乐意深入探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主题设计要强化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活动为主要形式,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并获得实际的发展性的体验;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与综合实践活动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实践性学习,它强调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 在社区服务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个人或集体在本社区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增强为社区建设、发展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校可组织动员学生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利用节假日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如协助交警搞好交通疏导工作,为老、弱、病、残、孤寡、军烈属提供服务,扶贫帮困,保护环境,家庭教育,导游宣传等。学校可加强与社区的联系,共同组织评选“社区服务优秀学生”等活动。

在社会实践方面,可组织以学生集体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军训和工农业生产劳动。如动手操作活动(使学生学会一些简单工具的制作和使用方法),参观活动(参观高科技工农业园区、现代化科技成果等),社会考察(菜场、商场的货物门类、市场价格及销售情况),调查街道扶贫帮困等情况,研究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党风廉政建设等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在星期一的例会上,学校通告了对几位深夜外出上网的同学的处分决定。笔者以此为契机,首先在班会上让同学们围绕“上网利与弊”展开激烈的争论,然后开展了“中学生上网利弊谈”主题活动。活动计划为:辩论会――“我怎样上网”,讨论会――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威胁(社会调查),调查报告――《如何避免上网带来的弊端》。按照上面的活动过程设计,学生们开展了对附近网吧的实地调查,制作了关于上网的问卷,并在广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还对一些上网“瘾君子”进行了采访,得出了很多具体的认识。最后通过实践活动,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应对措施。这种通过个体或小组的亲身实践完成的实践活动,能让学生更为透彻地认识社会,促进了学生自身的成长。

(三)主题设计要紧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综合实践活动所面向的是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所设置的一系列活动都是以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性认识为基础和前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鲜活的活动主题、项目或课题,为学生的生命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下面就案例“三亚兰花为什么这么美”来谈谈如何结合生活经验设计主题: ①观摩三亚兰花种植培育基地。要求:个人活动必须有三次以上;每次活动都要整理出详细记录;每次活动后都要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写观察、感受小结;每次活动后,尽量保证有采访、调查对象的签名。②进行三亚兰花销售的市场调研。要求:从三亚兰花的销路范围、销售价格、市场运作、市场前景、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调研。活动中要本着锻炼自己的意识,宣传本地特产,扩大兰花品牌知名度,为培育兰花新品种和扩大兰花销售市场出谋划策。③组织班会课:“三亚兰花为什么这么美”。④组织举办一次小型的花展,感受兰花的美丽。⑤装扮校园:体验兰花种植与管理活动。⑥撰写调查报告:关于兰花栽培技术以及兰花销售市场的调查报告。三亚地处热带,适宜于兰花栽培。三亚兰花品种繁多,闻名中外。三亚兰花栽培具有广阔的市场,是政府大力扶持的新兴产业。恰逢高中学生正好学习了生物学中的相关内容,确定这样一个主题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的同时,从更宽广的日常生活中激发对三亚的热爱之情!

(四)主题设计要关注社会,走进自然

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要让他们和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教育不能让学生远离现实世界,课程不能成为隔离学生与世界的屏障。综合实践活动超越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性,要求学生从自然和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并深入自然情景、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时要关注社会,带着学生走进自然,使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

篇3

我国也是一个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的国家,表现在环境质量日益恶化,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乡镇企业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迅速蔓延,正被迫走“边发展、边污染、边治理”的老路。中学处于掌握环境知识、养成良好环境习惯的重要时期,如果今天还不重视解决中小学环境教育这类事关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问题,抓住青少年这段最佳教育时机,明天必将产生大批新一代不知环境保护重要性而干出自毁家园蠢举的“环境盲”来。那将是现代教育的重大失误!我国现有中小学生2.2亿人,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带动社会,必将产生巨大的环境教育的效益,因此,在中小学学生大力推进环境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校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社会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和客观需要,更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了谋求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改变过去那种黄色的农业文明和黑色的工业文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经济和发展的方式,让我们的国民特别是年青一代认识到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约束是人类无法摆脱的,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是文明的衰落,建设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文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牢固的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是非常必要的。

在地理教学中应为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有:

1.在地理教学中运用讲授法,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

现行高中地理教材有许多章节涉及到了环境问题,从地理环境的各圈层、资源、能源、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环境等各方面,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对环境问题做了阐述和分析。如让学生了解世界和我国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现状,防治环境污染的措施等可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结合教材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现状,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和我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人均资源等人口剧增和城市化所带来的主要问题、人口措施和政策,使学生了解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口意识。

2.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教育课外活动

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必须提供实践的机会,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探索,通过尝试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质量、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并切实提高其环境意识,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全体公民的参与是环境教育的目标,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2.1 举办环境知识专题讲座。

如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环境问题:有关沙尘暴知识、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知识、绿色食品、白色污染等知识进行专题讲座,还可利用校内宣传窗,黑板报、广播站、闭路电视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有关环境方面的知识宣传,使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和环境道德观念,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实施问题探究法,举办环境夏令营和环境调查活动。

通过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教师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夏令营或环境调查活动,让学生去开发区、工厂等地考察、参观,去环保监督站调查,听取有关技术人员的介绍和讲课,让学生自己去身临现场,去搜集有关的环境数据和环境资料,学生在整理数据、计算结果、撰写调查报告的过程中就会将学生平时学到的各种环境知识加以综合利用,并联系当地实际总结出当地存在的环境问题。这样,学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得到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及探索精神能得到提高。如通过让学生调查于桥水库水质和水污染问题、人民西路大气污染问题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3 实施活动参与法,鼓励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

爱因斯坦说过:“最重要的方法是鼓励学生去实际活动。”只有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因此,节假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地投入到环保中去,树立起学生强烈的环境保护参与意识。例如:让学生去街道捡拾塑料饭盒等垃圾,清除白色污染,让学生明确了当前人们的环保意识还很差,环保的难度还很大的事实,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同时让学生明确人类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起“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的环境道德观。组织学生植树造林,要求每个学生每年义务植树3-5棵,让大家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应做的贡献。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4 实施游戏法,举行环保知识竞赛和环保小论文比赛。

2.5 建立环保兴趣小组。

篇4

我校多年来重视绿色学校的创建工作,提出了“关爱生命,节能环保,改善环境,促进发展”的绿色办学理念,确定了“洁、静、绿、美、雅”的总体目标以及“整体规划,分步实施,软件为主,师生参与,人境互动”的指导思想。在此过程中,做到了领导有力,规划科学,措施得当,经费到位,活动落实,紧紧围绕密云县“国家级生态县”的争创目标,在节电、节水、节能等方面取得突出效果。着重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节约和环保意识,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做出一些成绩。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学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对当代青少年加强环境道德教育,不仅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是培养现代文明人必备的良好品质的需要,是建设和谐校园、全面提高办学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需要。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增强环保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以提高师生的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可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此,成立了以孙立凤校长为组长、校级干部为成员的创建“创绿色学校,建节能环保校园”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由三处主任、团委书记、相关学科教师、干事、校医和学生会代表组成,负责日常的具体工作,形成党政工团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领导体系。无论是校园环境的改善,环保设施的更新,还是开展一系列节能环保方面的教育活动,学校均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校长担任创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师生等群体分工负责,使“创绿色学校,建节能环保校园”的意识深入人心。

制度建设是开展好环境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学校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规章制度,编入《学生手册》并下发给每位学生,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完善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表彰制度,对节能环保教育中取得成绩的辅导教师予以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彰,同时注意环境教育档案材料的收集管理,力求严谨规范。

二、把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相结合,增强课堂渗透功能

我们认为,环境教育课程必须结合学科教学进行教育,同时开设一些活动课程,抓好主渠道建设。

1.与学科教学密切联系。我们根据各科教材中节能环保教育的相关内容,与节能环保问题进行密切的联系。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和反思,将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传播节能环保知识;要以培养理性分析、提高认识能力为主,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和方法;要注意课内外结合,适当把教育向课外延伸。如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北京前些年出现的沙尘暴天气,引导学生讨论,要求学生对本地区的沙尘天气进行调查、研究,写出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建议,增强学生自觉开展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关注。再如李贺武老师把语文教学与节能环保教育结合起来,挖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扩展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经验,论文《把绿色融进生命》获市级一等奖。

2.构建以节能环保教育为主的校本课程。结合我县实际,学校自编乡土地理教材,充分挖掘本地所蕴涵的环境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研究环保方面的课题,让学生对“环境立县”、“发展首都水源区经济”有了更加生动而深刻的认识。“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帮助学生树立了环境意识,“生活化学”的课程以实验、观察、参观等灵活方式,让学生明白日常生活中的各类污染及其预防措施;生物、地理老师利用假期组织课外小组到我县石匣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工程调查、考察雾灵山生态环境,还参加了“青少年首都水源区发展战略创新项目”的研究,探讨节能与环保的途径。许多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深入生活实际,对身边的环境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撰写研究性论文,部分优秀作品收入《研究性学习文集》。

3.开展课题研究。通过专题研究,不但可以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境意识,还可在撰写研究报告过程中进行理性的思考。我校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科研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与人口可持续发展项目在中国”的评优课活动,老师们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增强灵活运用知识的同时,还开阔了视野,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行为训练

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立足于校内,适当走出校门,积极开展丰富的环境教育活动,以开展“环保助奥运”、“建绿色家园,做文明密云人”等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为依托,积极开展节能环保教育、生态意识教育,提高学生参与节能环保的责任感,营造生态文化,形成和谐的育人氛围。

1.以班级为单位,实施“共建绿色家园”计划。我们正式启动了“建绿色家园,做环保小卫士”主题教育活动。各班在召开班会的基础上,制定班级活动计划:第一,美化教室,很多班级在教室开辟“绿色希望角”,种花养草。第二,回收废弃物,许多班级开展回收废旧电池、塑料水瓶活动,减少污染,利用可再生资源,同时积累班级开支费用。第三,净化各班室外环保区,维护责任区的绿地与公共设施,保持整洁优美的环境。第四,以环保为主题,班内抓一件实事。第五,征集文明用语,制作环保标志牌立于各班绿地管护区,各类植被属性标识牌处处可见,成为校园环保的一道风景。第六,开展“关注生存环境”“文明就差这一点”等各项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节能环保的紧迫性。

2.发挥环保教育实践基地作用,推动社区环保行动。我们充分利用校外“四路一园”环保基地,由学生会实践部组织开展捡拾白色垃圾、擦洗公共设施、植绿护绿、清除小广告、印发环保宣传材料等活动,仅在滨河公园常年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就已八年。本学期累计有20个班约800人次到校外参加了此类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坚持不懈的社会环保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并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为建设家乡优美的环境做出了贡献。

3.以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投身环保实践。许多同学非常关注本县的水源污染、森林资源、未成年人吸烟、居民环保意识等敏感话题,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和心得体会在成果中占较大比重。《家乡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水库周边环境调查》《水的再循环利用调查报告》《关于污水处理》等许多调查报告均饱含着同学们对家乡环境的高度关注,在县教委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还有许多同学在“金鹏科技论坛”和“科技创新大赛”等市级活动中获等次奖。

4.充分发挥环保节日的教育功能。利用每年的“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气象日”、“地球日”、“世界环境日”、“防范荒漠化和干旱日”、“世界人口日”以及“爱鸟周”、校科技节、文明月等时间,举行专题纪念活动,通过演讲、社区宣传、板报展览等,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创设优美的育人环境

我们知道,良好的校园环境和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是精品名校的重要体现,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于整个校园建设过程之中,把学校环境的自然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作为一个努力达到的目标,在绿化、美化的同时,做到校园的文明化。

1.进行环境设计,营造绿色文化。学校请专家进行校园环境设计,把营造绿色文化作为学校环境建设的主题,确定了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的原则,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校园分为办公、教学、运动和生活4个功能区,其间布置了“两区”(科技特色及园林特色景观小区)、“四园”(丁香园、竹园、樱花园、月季园),绿化面积达到16000余平米。绿化植被种类繁多,做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校园内绿草如茵,樱花与翠竹掩映,玉兰、丁香、月季装点,亭台、小桥、溪石、流水、游鱼、鸟鸣,衬着“流年似水”、“厚德博学”、“善思笃行”、“慎独”等警句,莘莘学子徜徉其间,沐浴着自然清幽,聆听着书声朗朗,屏蔽了城市的浮华,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感受的是明净幽雅的余韵,展示出一幅美妙的求知殿堂图,形成了高品位校园人文景观,凸显密云二中“环境育人”的特色。

2.立足传统中的创新,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我们面向全校师生征集,最后确定了大家认同的反映学校文化精神的校徽和校歌。学校也正在逐步推行无纸化办公,为节能环保做些实实在在的工作。校园网开设了“随心留言板”、“芳草论坛”等栏目,增强了与学生及时沟通的渠道,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校园环境整洁优雅,学生卫生习惯、文明意识优良,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成果喜人。领导和国际友人多次来校视察,对环境工作予以充分肯定。一个更加崭新、充满浓郁教育特色与人文特色的校园会展现于世人面前,显示出密云二中“文化殿堂,生态学校”的风采。

五、厉行节约,把节能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我校按照“绿色奥运”及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要求,开展了节水、节电、节约其它能源的活动,营造了“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能源”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与县政府签定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取得了好效果。

1.节约用水。德育处坚持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宣传水在国民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提出节约用水的倡议,在师生中牢固树立节水的意识。总务处负责设备的维修、检查,核对用水指标,在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用水管理网络,对全校的水路进行了改造,全部使用节水龙头,绿地改为喷灌,变被动节水为主动节水,促进节水目标的实现。在每个用水场所都设立宣传标志牌,严格执行节水制度,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及时维修到位。根据季节和师生洗澡时间等不同规律,实行相应的供水时间。由于措施到位,学校用水量逐年减少,从2005年的54742吨降至2008年的39110吨,设备的维修费也有明显下降,取得了可观的效益。

2.节约用电。学校经常对电路和用电设施进行检查,对已经老化的电路进行更新和改造,将原有的铝线全部更新为塑铜线,地上所有线网全部铺入地下电缆沟,所有照明用电设施改为节能设备,路灯及热水器等全部安装定时装置,楼道灯启用声控开关控制,空调进行统一的时间管理,每天进行检查,有违规现象及时通报。树立广大师生的节电意识,自觉爱护用电设施,杜绝常明灯现象,严禁私自拆卸用电配件,禁止使用电炉子、热得快等电器,禁止学生使用学校电源为个人电器充电。节约用电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8年用电53万千瓦,虽比以往用电量有所增加,但这是在添置了数百台电脑等许多电器设备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已属相当了不起的成果。

篇5

一是顺利通过环模城市复查。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同心协力、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对照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收集整理26项指标台帐资料,编制档案资料和技术报告片,于6月8日通过了环保部的现场复核。同时针对复核检查中提出的意见和发现的问题,牵头组织全市各镇区、各部门在环境安全保障、工业污染防治、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等四大方面十三个小项上进行全面整改,并于10月27日顺利通过了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组织的复核后督查。环保部检查组一致认为我市创模复查工作重实效、重过程、组织有力、效果明显,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要求,标志着我市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工作的圆满完成。二是广泛推进生态创建工作。绿色细胞系列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天目湖、戴埠、南渡三镇顺利完成国家级生态镇更名,埭头、上黄、上兴国家级生态镇更名台帐资料正在编制中。新增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村10个、市级生态村10个,省级绿色学校1所、市级绿色学校10所,省级绿色社区1个、市级绿色社区2个和市级环境教育基地1个。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修编《市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规划》。开展太湖流域一、二级保护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完成市福利精细化工厂等5家关停化工企业土壤污染调查的前期准备和招标工作,督促中标单位按期完成调查报告。三是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抓住世界环境日宣传节点,强化环保宣传、弘扬生态文化。举办广场文艺晚会、环保咨询、科普宣传、室内空气免费监测等活动,设立大型环保宣传广告牌10块,发放宣传资料2000多份,广大公众积极响应,营造了宣传氛围、增强了环保意识。大力开展生态环保信息报道和新闻传播,1至11月在各级主流媒体采用信息350条(篇),在时报开辟环保专版,举办了市生态文明建设新闻会,推动了社会对生态环保的知情与参与。积极搭建环保公众互动平台,开通“环保”官方微博,深化与公众的交流和互动。四是积极构建环保规划方案。编制实施《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市主要污染物“十二五”减排规划》、《天目湖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和《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攻坚计划(—2014)》,绘就了未来我市生态环保工作的蓝图。

在强化刚性约束中推进了污染减排

一是着力构建环保目标体系。制定实施年污染减排计划,与各镇区分别签订环保工作目标责任书,对今年的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出台环保大行动督查考核办法。二是狠抓减排重点项目实施。全市实施减排计划项目67个,其中污水处理厂项目19个、农业畜禽减排项目21个。在全省率先实施水泥行业脱硝工程,东方、扬子、天山、金峰、南方等5家水泥企业总投资3100万元的6条熟料生产线脱硝设施年内将全部投入运行,截止目前已有4条生产线投入运行,另外2条正在调试,全部建成后将形成氮氧化物减排能力约6000吨/年。预计今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分别为1033.6吨、167.7吨、636.6吨和1518.12吨,能够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减排任务。省环保厅陈蒙蒙厅长专程到我市调研水泥脱销工作,对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水泥脱销予以高度肯定。三是切实加强减排监管调控。落实“月检查、季审查”的减排管理制度,做到每月对工程减排项目和热电企业进行检查,每季度对减排台帐进行全面审核。大力推进增量控制、工业污染减排和畜禽养殖污染减排,突出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减排监控,开展减排项目对接会商,逐个制定对策措施,补充应急减排项目,全面加大攻坚力度。

在优化经济发展中推进了环境污染整治

一是推进水污染防治。实施清水工程,加强小流域综合整治。制定完成并分阶段实施《现代化考核指标体系中三类水水质达标方案》和《太湖考核断面南溪河潘家坝断面、中河山前桥断面、邮芳河塘东桥水质达标方案》。完成别桥后周河和南渡强埠南北河两条黑臭河道专项整治并通过市环保局验收。下大气力整治半夜浜,新铺设污水管网14公里,开发区内123家企事业单位实施雨污分流、污水接管。大力推进水环境功能区断面达标工作,定期监测我市八条主要河流和出入境断面水质情况,组织实施《南溪河潘家坝断面水质达标方案》,完成潘家坝断面自动监测数据达到Ⅲ类水的标准要求。强化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开展全市饮用水源地环境状况分析评估,对天目湖取水口及上游来水断面实行每周一次的监测频次,按周、按月编制水质分析报告,及时掌控水质变化动态,加强沿湖企业和沿岸农业开发的监管力度。二是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蓝天工程,制定完成《市空气质量达标方案》,开展我市区域内大气污染源467台锅炉调查,开展锦汇广场35家餐饮单位规范化环境整治示范街工作,完成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5座,油罐车治理16辆。加快进度开展“禁燃区”建设,至11月底已完成懒汉炉及浴室小锅炉拆除27台,工业企业锅炉(窑)整治8台。会同农林局做好夏秋两季秸秆禁烧巡查工作,全面落实片长、路长巡查责任,强化一线督查和巡逻,及时劝阻制止焚烧行为。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1-11月份共对25000多辆机动车进行了检测,检测率达90%以上。三是推进重污染行业整治。巩固涉铅蓄电池企业专项整治成果,加强环境监察,防止已关闭的16家企业死灰复燃,确保5家恢复生产企业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开展电镀行业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我市12家电镀企业并着手进行规范化整治。推进25家强制性清洁生产企业审核工作。四是推进危险废物专项检查。组织、指导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开展网上申报,对50家有危险废物产生的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完成10家危险废物视频监控安装。完成省室内氡水平调查及对公众影响评估,编制完成《年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信息公告》。做好朗盛()多元醇固废倾倒、马鞍山钢铁工业垃圾非法转移、巨邦制药危险废物非法转移的调查处理。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利用、处置1421吨危险废物,规范化处置168.1吨医疗废物。

在应对环境中加强了执法监管

一是妥善应对环境突发事件。针对环境维稳形势复杂局面,全面加强环境应急响应,切实加强环境监管,有效保障了环境安全。在保龙塔筒、迪赛诺制药等群众集访事件处置中,加强部门联动,妥善做好现场处置、信息报告、跟踪监测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将影响降到最低,维护了社会稳定。二是始终保持执法高压态势。深化电镀、危险废物和涉重金属化工行业的执法检查,依法依规从重从严处理违法案件,1-11月份共进行现场监察4158厂次,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82起,有力地震慑了各类环境违法行为。三是狠抓环境矛盾纠纷调处。深化环保积案化解,积极开展领导带案下访活动,一批积案得到妥善化解,环境办结率、满意率进一步提升。全市1-11月份共办理各类环境1197起,其中省级以上越级64起。全力承办好9件议提案的答复工作,及时征询并虚心听取代表、委员的意见,议提案办理满意率达到100%。

篇6

一、预防医学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的教学成效和应注意的问题

根据预防医学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都觉得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掌握更多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所以,参与式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促进学生未来良好发展有着极大作用。但是,参与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是当前预防医学教学中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与传统教学法的有机结合。预防医学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学科,其基础知识非常扎实,而传统教学方法的系统性非常强、条件也非常清晰。因此,参与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有机结合,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学主题必须明确。由于预防医学涉及的内容很多,在采用参与式教学法时,必须有明确的教学主题,才能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最后,学生的个体差异必须高度重视。预防医学的就业方向有很多个方面,因此,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是当前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必须考虑的,以达到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未来更好发展的目的。

二、预防医学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实施策略

1.教授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要求来看,预防医学需要合理的开放课堂教学范围,将比较前沿的问题、社会焦点等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积极参与到各种教学内容的选择中,对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极大作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等参与到教学内容的选择中,以便学生能更加激烈的参与到各种活动中。例如:空气质量方面的问题,PM2.5是由什么引起、给环境带来的影响、需要采取的应对措施等;埃博拉病毒的感染源、死亡率和并发症在等。教师在制定初级的教学方案以后,学生可以选择出最感兴趣的、最实用的教学内容,以便学生在图书馆、网上查阅相关资料,从而促进学生视野不断拓展,对于引导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有着极大影响。

2.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带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参与到各种讨论中,才能让学生系统性的了解预防医学的知识,并在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例如:在我国医学研究力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教师带来学生列举一些社会热点、医学问题等,如“脊椎疼痛”问题,让学生思考脊椎疼痛的病因,并对整个病理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治疗方案、应急措施等,是当前提高预防医学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3.加强教学考核评估,不断总结教学成果和合理考试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考核评估,有利于教师时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在不断总结成果的情况下,合理的进行预防医学方面的考试。因此,参与式教学法的合理应用,可以设置不同的考试形式,如个人作业的对比、小组任务的考核、学生的实践调研等,不但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索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进一步提高。例如:在环境污染这个问题上,学生可以到社区、相关单位调查环境污染带来的各种疾病,如肺病、呼吸道感染等多种疾病,并对相关疾病的现状、治疗程序、预防措施等进行分析,从而制定比较全面、科学的调查报告,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篇7

一、国外逆向物流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美国逆向物流的发展做法

目前,逆向物流在美国已形成产业,涉及了产品的回收、拆卸、再制造等领域,从事回收再制造业务的公司有7万余家,直接参与的雇员达500万人,涉及的产品有50大类,年销售额近530亿美元,许多着名大公司,如施乐公司、惠普公司、通用汽车公司、IBM公司等均积极参与逆向物流业务。

首先,逆向物流的发展得益于美国政府制定的大量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如2003年颁布了《电子废弃物回收法》,主要规范易对环境产生破坏的电子废弃物的处理,近年来又先后通过了《资源保护和恢复法》、《综合环境责任赔偿和义务法》、《危险品材料运输法》等,引入了2000多个固体废品处理法案。在政策方面,美国制定了详细的逆向物流中长期规划:到2010年时,保证100%再制造产品性能达到或超过原产品;到2020年时,在制造业基本实现零浪费,并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美国国防军工生产中,也将“新的再制造技术”和“有利于装备延寿的设计方法”列为重点发展的核心研究方向之一。

其次,美国零售业逆向物流管理方面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如分区域设立返品处理中心,集中处理返品业务,大大提高了返品的流通效率,降低逆向物流的成本,像沃尔玛、宜家等一些大型连锁零售商已在全美各地设立了近百个规模不等的返品中心,目前美国通过返品中心处理的返品已占60%以上。另外,发展专业化逆向物流管理公司,如美国的Genco公司以其更完善的专业管理技术,使得逆向物流专业分工更细,为Best Buy、西尔斯等众多企业提供逆向物流业务,其年销售额达16亿美元,每年处理的退回产品达6亿件以上。

(二)欧盟逆向物流的发展做法

欧盟在促进逆向物流、发展循环经济方面有着详细的总体发展规划。2015年2月欧盟委员会主管能源的副主席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宣布着手建立欧盟能源联盟,并确定了加强利用再生资源、创新绿色技术等几项原则,这一计划会大大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

欧盟国家中德国的逆向物流及循环经济的发展一直备受推崇,德国政府针对逆向物流制定了各种法律法规,如德国《包装法》明确规定,如果一次性饮料包装的回收率低于72%,则必须实行强制性押金制度。自实行此制度以来,顾客在购买所有用塑料瓶和易拉罐包装的矿泉水、啤酒、可乐、汽水等饮料时,均须支付相应的押金,1.5升以下为0.25欧分,顾客在退还空瓶时领回押金。

另外,德国企业也积极参与逆向物流建设,由企业、垃圾回收部门组建的用于废物回收的德国双元系统(DSD)将企业组成网络,由DSD委托回收企业对废弃包装物进行回收和分类,然后送至相应的资源再利用厂家进行循环利用,生产者和销售者则须支付一定的处理费用。DSD系统充分体现了“扩大生产者责任原则”和“污染者付费原则”,它的建立大大促进了德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

(三)日本逆向物流的发展做法

为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日本确立了较完备的法律体系,包括基础层面的,《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综合性层面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以及针对各种产品的具体法律法规,如《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车辆再生法》等等。同时,日本政府针对其物流发展的不同阶段,每四年制定一次《综合物流施策大纲》,作为日本物流业的纲领性政策文件。2013年制定的第五次《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提出要致力于构建高效的物流体系,进一步降低环境的压力,促进资源循环型社会的建立。

日本精确的物流统计信息收集工作也对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其有很多连续性的物流调查报告,如每年一次编制的《日本物流成本调查报告书》、五年一次编制 《全国货物纯流动调查报告书》,定期推出地区间货物交流表(OD表)等,日本政府通过对这些物流信息的连续调查与分析,可以获知逆向物流相关的发展状况,进而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范。

二、我国发展逆向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逆向物流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操作性差

目前,尽管我国已经出台了 《环境保护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但是我国至今没有一部关于逆向物流的专门性的法律。现有的逆向物流相关的法律法规大多是针对某种特定产品的回收,如《旧水泥纸袋回收办法》、《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条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等,立法层级较低且比较分散,导致现有的法律法规之间有时还会发生冲突。并且,现有法律权责分配不均,可操作性差,除了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初步建立起生产者责任制度以外,其他品种的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责任制度尚未建立,政府、企业、个人各方责任义务也未划分清楚,十分不利于逆向物流的发展。

(二)逆向物流的技术开发与应用不普遍

长期以来,我国逆向物流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与逆向物流技术发展严重滞后息息相关。目前我国逆向物流技术的不足主要体现在软硬件技术两个方面。硬件技术方面,主要是绿色设计技术和绿色回收技术处于初级阶段,多数企业尤其中小型企业不注重绿色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导致产品包装不够环保、零部件通用兼容性差、产品可回收性与重复利用率较低等,与发达国家的水平差距较大。软件技术方面,缺乏一个完善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有的物流技术和信息管理水平仍比较落后,难以满足逆向物流活动对信息系统的要求;缺少逆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没有统一的信息、设备、技术标准,对回流物品的追踪信息管理较为混乱,进而导致退货处理效率较低。

(三)逆向物流的渠道不通畅

完善的逆向物流市场体系是资源可回收、可重复利用的保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这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以废纸回收为例,国林业及纸业协会(AF&PA)最近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美国以再生利用为目的的废纸回收率达65.4%;日本的废纸回收率为78%以上;芬兰城市旧报纸、杂志回收率几乎达100%;而我国的废纸回收率仅为46%。如此大的差距在于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整套的废纸回收系统,多数回收企业回收方式原始落后,缺乏规范的回收、分拣、打包程序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废纸回收网点普遍规模小、回收环节多,废纸从居民到最终用户要经过多次转卖,回收成本较高。此外,回收企业出于逐利考虑,对回收物品“利大抢收,利小不收”,废纸、废金属等价值较高的物品回收率可达70%,废玻璃等价值低的物品回收率仅20%左右,大量可用资源遭到严重浪费。

(四)循环经济体系不健全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尖锐,推行循环经济模式,反复循环地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够尽可能缓解资源短缺与枯竭的问题。目前天津生态园、曹妃甸工业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地均推行循环经济,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仍缺乏健全的体系,在推广过程中存在较多障碍,主要表现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与机制不完善,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影响企业的积极性;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对违反规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不能起到有效警示作用,加之监督管理机制不清晰,导致出现“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怪象;推进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持薄弱,我国在循环经济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发还相当薄弱,关键技术设备达到和接近国际水平的仅占15%,难以为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

三、加快发展我国逆向物流的对策

(一)提高企业、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在我国,生产者消费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尚比较淡薄,许多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违法排污、非法排污的现象严重,大部分公民对于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也不爱惜,不注重垃圾分类,造成资源浪费。为此,一方面,要通过大众媒体如电视节目、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还可以开发资源回收APP游戏软件,将逆向物流的观念渗透到企业、个人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使开展逆向物流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另一方面,要从教育入手,加强中小学生、大学生等循环经济与逆向物流的知识学习,有利于从小培养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的意识。此外,政府还需要通过开展社区环境保护宣传活动、环境保护公益活动等方式宣传逆向物流的重要性,使更多行业进行逆向物流的系统建设,从而实现全社会理解并自觉参与到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事业中。

(二)大力提倡回收利用废物资源

世界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资源。据权威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废钢铁回收总量为1.5亿吨,总价值为3392.6亿元;回收废塑料0.14亿吨,价值888亿元;2014年我国废钢铁回收总量为1.52亿吨,总价值3122.2亿元;回收废塑料0.2亿吨,价值1100亿元。如此可观的资源回收再利用情况,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废钢铁为例,相关资料表明,用废钢直接炼钢和用矿石炼铁后再炼钢相比可节约能源60%、节水40%,并大幅度降低废气、废水、废渣的污染,可分别减少86%、76%和97%。充分利用废钢铁资源,具有节能、节资、降耗、减少环境污染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而充分回收利用废物资源,相比简单地焚烧、拆分等方式处理废弃物而言,该方式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更值得提倡与鼓励。

(三)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园区

生态经济园区是以产业聚集、循环生产,尽量减少生产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工厂的原材料,通过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要促进我国生态经济园区的发展,须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措施:一是加大发展生态经济园区和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尤其是要重视发展生态经济园区各类知识人才的培训,不断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环境意识和管理水平;二是借鉴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园区先进的规划理念,引入循环经济“3R”原则及供应链全过程的控制手段,建立新型的园区环境管理模式;三是构建发展生态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包括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污染治理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弃物再利用回收和再循环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和零污染排放技术等。

(四)大力发展第三方逆向

物流企业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缺乏从事逆向物流的专业知识、技术和经验,无力投资进行逆向物流系统建设,使用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逆向物流活动更加便利。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专门从事物流业务,专业化分工更细,可以同时为多个公司提供逆向物流服务。因此,政府应当从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给予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支持,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鼓励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发展;另外,应当采取措施提高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的规模。可以通过制定行业规范和市场准入限制等措施,限制小规模企业的进入,或通过鼓励合资、兼并、整合等措施,扩大现有的第三方逆向物流企业的规模。

(五)积极培养逆向物流人才

篇8

关键词:生物教学;环保教育;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2-045-1

一、了解历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因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过度放牧,过度砍伐森林,掠夺性开采自然资源,随意捕杀野生动物,不适当引入外来物种以及大量排放污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等使生态环境或生物圈遭到破坏的事例,如日本的水俣病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我国科尔沁草原因为过度开荒变成沙漠,我国长江、黄河中上游因为乱砍滥伐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许多野生动物因为人类的捕杀而灭绝,我国引入的水葫芦过量生长,太空中垃圾数量不断增多以及噪声、光污染等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将这些人类自己做的傻事、酿造的苦果甚至是自己一手制造的悲剧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深切体会到自然界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让他们认识到人类如果过分注重自身利益,不加节制地从自然界中索取各种资源必将破坏生态平衡,人类也最终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近年来我国环保方面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但我国生态环境的局部改善,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总体恶化的趋势。国民经济仍处于高投入、高消耗的发展阶段,资源浪费惊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大量减少,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水体污染使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大气污染、海洋污染、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加剧、各种污染造成的生物多样性锐减等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把这些问题结合课堂内容告诉学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存在于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他们真正具备保护环境的责任心。

二、紧扣教材,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1.自主研读,思考质疑。新教材的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充满生活气息,贴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的阅读初步了解情况,并对相关环境问题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质疑“这是怎么回事?”

2.结合资料,合作释疑。新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教师也可事先搜索提供资料),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这样?”学生小组通过积极讨论,分析引起该现象的原因,比如说分析沙尘暴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俗话说,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后,我们都有了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思想。通过合作与交流,使原本贴近生活的环境问题逐渐明朗化,学生在相互补充中得到更为完整的认识。

3.深入探究,合理建议。《生物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不光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还要能够解决问题,因此学生在分析后可以针对具体环境问题探究“怎么办?”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如沙尘暴问题以植树造林、严禁乱砍乱伐等方式提出解决办法。再比如思考环境中的水资源如何合理利用?野生动物如何保护?怎样可以避免随地吐痰?如何有效减少白色污染等等,都可以由学生从“怎么办?”中体会到环境保护势在必行的紧迫性。

三、专题讲座,巩固学生的环保意识

结合教材中的环境知识,用身边的材料做例证,进行环境专题讲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付诸于环保行动。例如,讲“人与环境”中的水资源短缺时,有的同学认为本地水资源丰富,根本就不用节约用水。在请有关专家介绍“我国水资源状况后”,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状况有了深刻认识,知道了“我国600多个城市,有3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有185个严重缺水,而我们本地也面临着水资源严重污染的问题”,增强了节约用水意识,并付诸于节水行动中。在生活中,用洗脸水冲厕,用淘米水浇花,总结出许多节水小窍门,并将这些经验介绍给社区居民,使大家共同参与到节水行动中。

我们仅具备环保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付诸行动。“保护环境”并不是一句空话,也并不只是少数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专门工作,而是所有公民都应该具备的基本观念和意识,并且每个人都可以从身边的一些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

四、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要将环境教育深入到学生心灵当中,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针对环境所包含的范围,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际环境问题的调查、分析,选择贴近生活、贴近现实、可行的内容进行调查研究,耳闻目睹以及资料的采集与分析,既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开展初步探索环境,学会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从而培养其环境保护意识。

例如结合世界水日、环境日、土地日、戒烟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可以搞专题讲座、举办墙报专栏、观看环保专题录像、举办环保知识竞赛等普及环保知识,还可以鼓励学生走向社会,向人们进行环保宣传,从而为环保活动大造声势,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环保的社会风气。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学校周围的环境问题和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又如结合课本中环境保护的内容,让学生利用假期到附近工厂进行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写出有关环保方面的调查报告。组织学生成立兴趣小组,利用闲暇时间对空气及附近工厂的废水进行采样分析化验,指导学生开展环保科技活动。

篇9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一)把环境教育的知识寓于学科教学之中。

课堂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教师们立足课堂,利用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教育,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在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进行环境教育,其中环境考察课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典型形式。另外可以进行动、植物的养殖,环境科学实验,环保宣传,乡土地理考察等活动。

另外,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要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跨学科性。小学思想品德课可能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因此开展活动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美术与劳动技术教学中,应结合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既掌握美术方面和环保方面的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物制作一些有趣的小作品,当同学们用废物制成各种各样的作品其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把环境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更加开放,更加宽泛的教育体系。这将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课外活动的开展。

1、与重大环境教育日(周、节)相结合

借助于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传统。如在“世界环境日”开展“从小做个环保人”等活动,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观念,切实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2、加强社会实践,丰富环境教育内涵。

让学生在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年级以上各中队要成立废品回收小队,将家中即将扔掉的可回收的绣品垃圾集中起来,定时卖给废品回收处。学生要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和考察社区人们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白造成各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分析研究对策。

3、与生动有趣的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促使同学们产生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重点开展以绣品垃圾为主题的环保小制作(布艺)的兴趣小组活动,提倡动手做。

六、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5.5—2005.6)

规划课题,提高认识,查阅资料,制定完善方案.

实施阶段(2005.6—2007.3)

总结阶段(2007.4—2007.5)

结题、撰写论文。

七、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相关论文、有关活动案例、简明校本环境教材、调查报告、学生环保科技小论文等。

八、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领导组:王庆念徐杰陆娟娟刘培张严

课题负责人:张严(负责课题的设计和编拟、主持并调控实验的全过程、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管理、进行实验总结和理论研究。)

主要成员:张惠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珍郁蓓蕾龚勇秦玲娣徐国洪及各教师(组织实验和论证、完成各阶段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协助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总结。)

九、保障措施: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武装自己,并联系实际,提高教科研的能力。

2.环保实践内容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3.注重与领导的沟通,实落相应政策,寻求大力支持.

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篇10

关键词: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环境报告

    目前,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越来越关注企业对环境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不仅评价企业的经济绩效,还评价其环境绩效。随着国际社会对企业环境绩效的评价标准不断拓展和完善,国外企业为应对激进环保组织的责难,也在不断完善其对外披露的环境报告的内容。因环境成本是环境报告的重要内容,笔者对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国际标准进行阐述,并探讨国外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方式与内容,期望对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标准的建立和完善有所裨益。

    一、环境成本的内容

    关于环境成本的定义,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1998年2月在第15次会计文件《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中指出,环境成本是指本着对环境负责的原则,为管理企业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采取或被要求采取的措施成本,以及因企业执行环境目标和要求所付出的其他成本。罚款、罚金、赔偿等将视为与环境相关的成本,不属于这一环境成本的定义范围,但应予以披露。这一定义以明确环保责任为中心,将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预防开支列为成本核算对象,明确了环境成本的内容。isar建议环境成本披露的内容包括:(1)成本项目,企业应将确认为环境成本的项目类别加以披露。(2)会计政策,与环境成本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应予以披露。(3)其他内容,对于报表中确认的环境成本的性质应予以披露,如对环境损害的说明、要求企业对这些损害作出补救的法律和规章的说明、对据以计提准备的现有法律和技术可能发生变化的说明。

    微观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一般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环境费用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环境资产的减少;其次,环境费用的发生是间断性与持续性并存的。生态资源保护费用是伴随着环保活动的进行而发生的,表现出间断性特点。同时,自然资源的耗减与生态资源的降级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在会计核算上具有持续性。因此,微观企业环境成本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企业进行经济活动所消耗的环境资产价值。第二,过度消耗环境资产或环境污染引起生态系统的退化损失。第三,其他环境相关支出。就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具体要求而言,环境成本一般分为以下几类: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生态资源降级成本;资源维护成本;环境保护成本。

    二、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国际标准

    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中运用较早,特别是一些国际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推动,使得环境成本在披露形式、披露内容等方面都趋于成熟并逐步规范化。

    关于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最早的国际标准是英国1992年颁布的“环境管理制度”,对企业环境管理系统、实施和维护提出了明确要求;1997年英国的“环境报告与财务部门:走向良好务实”,对企业的环境成本报告标准做出了指导性的规范。欧盟1993年的“环境管理与审计计划(emas)”,鼓励成员国企业设立环境目标和政策并由外部独立机构验证和颁证,emas规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是企业的义务。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系列标准目前是较为完整并获得公认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国际标准,它包含6个方面内容: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计;环境标志;环境行为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方面的产品标准。环境标志ⅱ型和ⅲ型产品要求企业根据产品生命周期清单和产品生命周期影响分析做出相关的企业产品环境成本报告。1992年联合国国际会计和报告标准政府间专家工作组(isar)在《环境会计:当前的问题》中,提出了环境审计、可持续发展会计、环境对国民经济核算的影响等方面的意见。1993年isar印发《跨国公司的环境管理》研究报告,介绍了部分跨国公司在其年度报告中公布的环境资料情况。1998年isar《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就环境成本的定义与信息披露做出相关规定。丹麦于1995年制定了环境信息披露的法规——《绿色账户法案》,要求大约1000家企业年度环境成本报告;瑞典和荷兰分别于1998年和1999年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挪威对商法进行了修改,规定企业在年报中负有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责任;德国准则协会(din)于1997年提出了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指导思想

,作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准则;英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于1992年起实施环境成本信息披露表彰制度。日本环境省2003年的《环境报告书指导方针》已经成为日本大公司环境成本会计和有关计算指标、环境信息的指南。

    三、国际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方式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的实践经验,目前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1978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提出既不违反财务会计准则又可扩大会计信息披露的新思路,以此为契机,会计披露逐渐进入以财务报告形式为主体的新的发展阶段。财务报告披露由两部分组成,即财务报表披露和其他财务报告披露,前者处于主导地位,后者构成必要的补充。其他财务报告包括辅助资料和财务报告的其他手段,主要向企业外界提供相关的但不完全满足会计确认标准的会计信息,如社会责任报告、环境报告、财务预测报告、简化年度报告等。由于财务会计报表的局限性和企业经营行为的复杂性,国际会计委员会(iac)在其国际会计准则第一号《财务报表列报》第91条第3款规定: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必须提供不在财务报表内列报,但对于公允地反映报表内容确是必要的附加信息;第94条规定: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内容包括或有、承诺和其他财务方面的披露以及非财务方面的披露。这些规定皆为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提供了法律基础。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财务会计报表附注部分是对财务报表公允性反映的必要补充,而环境成本披露对于企业会计报表的公允性影响是随着企业外部会计环境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披露的形式和内容也没有固定的做法。因这种信息披露方式比较灵活,它一直被西方诸多企业运用。

    (二)以环境会计报表形式披露

    这种披露方式主要在欧洲和日本的一些企业使用,目前西方许多国家规定了企业必须披露的环境指标体系,并通过立法强制要求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如丹麦的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企业在上交年度财务报告时必须附有一份环境会计报告,以监督企业履行环保义务。环境会计报告披露的主要信息包括企业对能源、水资源、其他原材料的耗用情况;在生产过程中企业向大气、水、土地等排放的污染物类型和数量;企业在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环保措施等。为此很多企业编制环境会计报表详细披露企业在会计年度内的环境管理成果和现状。以日本nec公司的年度环境报告中的环境会计报表披露为例,环境成本披露项目分为6类:

    1、生产环境成本。主要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成本、资源有效利用控制成本、资源再循环使用成本(如污水处理再使用成本、其他资源的再处理使用成本等)、污染控制成本(如污染防止费用、依法缴纳的费用、化学物质控制管理费用等)。

    2、环境管理费用。包括以预防污染为目的的所有技术措施费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费用、从事环境管理的人工费用、iso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贯彻和环境审计费用、各项环境培训教育费等。

    3、科技研发费用。主要指对工艺的技术改造使环境影响减少的支出,包括科研投入、环保产品的设计费用等。

    4、社会公共费用。为社会环保公共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如社会环保捐助和信息的费用等。

    5、环境损害费用。由于污染物排放引起环境效用降低的价值损失应由本企业承担的费用。

    6、其他有关费用。主要包括超标排污缴纳的排污费和其他环境税、环境罚款支出;环保专门机构的经费;环境问题诉讼和赔偿支出;临时性或突发性环保支出;因污染事故造成的停工损失。

    此外,环境会计报表还应披露会计年度内环境保护项目和设备投资额以及占总投资额的比例。

    (三)以环境成本报告形式披露 这种方式是企业编制单独的环境成本报告披露本年度的环境成本信息。通常,环境成本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政策和目标。包括企业关注环保法律法规、培养员工的环保意识、建立环保导向的产品设计和流程设计思想等内容。

    2、环保方法与成本。披露企业为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而采取的方法和支出的成本。

   

; 3、产品管理与设计。披露企业产品的环保设计理念和成果,包括产品设计、包装设计、供应链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内容。

    4、环境管理与参与。包括贯彻落实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情况;污染排放管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控制管理、环境的法律法规约束;企业遵守环保法律的情况、相关人员参与环保的情况;企业为改善社区的环保状况所做的贡献、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在环境问题上的沟通情况等内容。

    企业通过此种形式披露环境成本信息,主要表明企业的环境策略在其产品设计开发、制造管理、供应链管理以及环境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如戴尔电脑公司提出的3r环境成本管理战略,即reduce(减量化)、reuse(再利用)、recycle(再循环)就是依据这种方式披露企业的环境成本信息。

    通过对西方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对环境成本披露内容和形式的比较,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会计信息披露发展动因是会计环境变化所导致的对会计信息的新需求,因此,企业环境成本的披露也是因为外部会计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必然产生的结果。

    第二,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在原有披露方式上的改进,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若完全脱离原有的财务会计披露标准也是不现实的。

    第三,会计披露的范围应该避免范围和内容的无限扩大和披露的低效率,因此,环境成本披露方式应受到披露成本的约束和信息使用者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和时间的约束。

    四、改进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建议

    我国目前还没有明确规范企业环境成本核算的会计准则及相应操作规范方面的规定,造成的后果是国内企业对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几乎处于空白和混乱的状态。为使我国企业环境成本的信息披露与国际接轨,笔者对我国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提出以下建议。

    (一)逐步完善与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国要求企业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17条和第31条指出,污染严重的企业应公布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接受公众监督;《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68条提出,上市公司应关注环境保护、注重公司的环境责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2003年9月颁布的《关于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公告》,明确了企业必须公开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环境保护方针、污染物排放总量、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环保守法、环境管理等,企业自愿公开的环境信息包括企业资源消耗、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企业环境的关注程度、下一年度的环境保护目标、当年致力于社区环境改善的主要活动、获得的环境保护荣誉等环境信息;中国证监会1997年的“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一号<招股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的通知”和1999年的“关于《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六号<法律意见说明书的内容与格式>(修订)》的通知”中对企业经营活动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企业是否因违反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而被处罚等环境信息的披露做出规定。与发达国家的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相关法规相比,我国的法规要求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时机上均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鉴于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完善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立法工作并注重法律法规的实务操作性,促进更多企业自愿披露环境成本会计信息。待时机成熟时,我国也应借鉴国际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对必须披露环境成本信息的企业以及披露内容做出相关规定,借以规范企业对环境成本信息的披露。与2006年财政部相继的38个具体会计准则一样,我国可以考虑制订环境会计准则,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环境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使企业披露行为有法可依,并为环境成本信息披露提供统一的标准。

    (二)注重运用货币性指标披露环境成本信息

    西方企业环境成本信息披露的调查报告显示,如果企业在报表附注中仅以文字说明的形式披露环境成本与环境绩效,因报告内容涉及大量的环境经济专业术语,晦涩难懂,令一般的投资者和社会公众很难理解。建议我国企业在披露环境成本信息时,应注重运用货币性指标披露环境成本信息,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对环境成本的财务影响有更直观地了解。具体披露内容包括:

    1、环境成本现

实发生数额。在本会计年度内,发生的环境成本的合计数及其分类,包括环境污染罚款数额、购买环保设备的金额等。

    2、环境成本潜在发生额。根据专业人员的估计,企业因环境污染可能承担的潜在损失。

    3、环境成本变动情况。与上年度相比,环境成本的变化额和变化率,使会计报表使用者对环境成本的财务影响有更完整地了解。

    4、环境控制效率。主要指环境成本/污染排放物的减少数,该指标衡量企业每减少单位的环境污染物的成本。

    5、环境行为效率。主要指环境利润/污染排放物的减少数,该指标衡量减少环境污染排放带来的实质性利润。

    6、经济生态效率。主要指销售额/环境改善影响量化数,该指标整体衡量企业经营活动和环境保护所带来的环境改善。

    (三)单独编制环境报告披露环境成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