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表现范文
时间:2023-03-20 20:48: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突出表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习作2”:采访人物的突出事迹。这是“雏鹰争章”活动中的四枚奖章。你们班级里在阅读、表演、保健、礼仪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一定不少,哪些同学能获得这些奖章呢?你可以只推荐一人,也可以每个方面各推荐一人。为了写好推荐文章,可以采访有关的人。如果事例多,要突出主要事迹,做到有详有略。
拓展思路
谈到人物突出的事迹,你会想到哪些呢?只要同学们平时留心,你会发现班级或学校里有许多人物及其事迹值得写。“小博士”、“小书迷”,对读书很感兴趣,一学期读十多本课外书,是某位儿童作家迷,不仅对某儿童作家的作品了如指掌,而且说起该作家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成长经历来也头头是道。刻苦训练、英姿飒爽的运动健将,心灵手巧的小能手等也是同学们常写的人物。在校内外演出中常常赢得热烈掌声的主角,想到了他(她)的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的苦练……谈保健如电视上的专家,不但讲得专业,专业术语接连不断地从口中迸出,还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保健技能帮助爷爷奶奶和左邻右舍做保健,得到人们夸赞。说到礼仪,就会想到学校的礼仪标兵,不但在学校处处讲礼仪,在其他公共场所和家里也是处处讲礼仪,不仅做得好,还能讲述我国礼仪之邦的由来和礼仪妙用等。说到小志愿者,可能有更多的事迹可写,助人助困的、帮老助残的、参加公益活动的……
习作提示
篇2
关键词: 混凝土 表面缺陷处理
一 前言
西安市黑河水利枢纽工程有各类混凝计31万m3。混凝土采用罐车运输、泵送与溜槽相结合的方法入仓,人工机械振捣,拆模时间是通过试验和实际情况确定的。但混凝土表面棱坎、错台、裂缝、蜂窝麻面仍未完全幸免,结合其他工程,如三峡、小浪底、葛洲坝、石头河水库,新疆635工程等,均不同程度地存在混凝土表面质量缺陷,似乎水工混凝土的缺陷难以避免。我们对导流洞、引水洞、坝基心墙盖板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缺陷作了检查统计、分类处理。
二缺陷类型及原因
1混凝土表面钢筋头、螺栓孔
例如导流洞表面的钢筋头、螺栓孔等影响水流状态的各种残留物。心墙盖板混凝土表面的钢筋头、预留管件等影响坝料填筑碾压的各种残留物。这些残留物是施工过程架设模板等需要预留的,但施工结束后,就成了多余并有害。
2混凝土表面的棱坎、错台
导流洞混凝土浇筑分段施工,每段分两期施工,由于二期混凝土模板与一期侧墙混凝土贴的不紧,造成侧墙上有混凝土错台。段与段之间的联接也因同样的原因产生了垂直水流方向的棱坎(有跌坎,也有升坎),均影响水的流态。
心墙基础盖板混凝土由于基础起伏及陡变较多,因而棱坎也在所难免,会影响土料与基础面的结合和填土的密实度。
3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空洞
多因漏振、欠振或平仓不匀、石子集中等原因形成,影响混凝土密实度。
4施工冷缝
由于机械故障、停电等原因使混凝土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尽管在浇上层混凝土时,按规定铺设了砂浆,但仍有部分未处理好而产生了施工冷缝。
5.1导流洞混凝土裂缝
导流洞钢筋混凝土衬砌长度615m,裂缝33条。多因基础约束和温度应力引起。
5.2泄洪塔混凝土裂缝
泄洪塔混凝土有裂缝6条。泄洪塔混凝土施工正值盛夏,外界气温高达35~36℃,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69~71℃,温度梯度大,无温控措施是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5.3引水洞混凝土裂缝
引水洞压力洞段混凝土有裂缝16条。这因为初次使用针梁模板,工艺过程欠佳,发现裂缝后及时采取了预防措施,以后浇的混凝土再未发现裂缝。
5.4心墙基础盖板混凝土裂缝
高程540m以下心墙基础盖板混凝土裂缝42条,按深度分为贯穿性裂缝和非贯穿性裂缝两种,其中贯穿性裂缝25条,多因灌浆压力过大引起混凝土盖板抬动引起的;非贯穿性裂缝17条,多因温度应力引起。
三缺陷处理
1缺陷处理方法
缺陷处理方法见表1
表1缺陷处理方法
序号 缺陷名称 处理方法
1 混凝土表面
钢筋头 凿掉钢筋周围混凝土。凿除直径不小于2d(d为钢筋直径),凿除深度不小于1.3d,然后用M30干硬性砂浆填塞密实。
2 螺栓孔 喷灯烧掉孔内油迹,用高于混凝土标号的干硬性预缩砂浆填塞密实
3 棱坎、错台 先将棱坎或错台的高出标准部分凿除,预留3~5mm用砂轮打磨平整或打磨成要求的缓坡联接。对低于标准面的凹陷部位处理成毛面,清洗干净,然后用高于混凝土标号的西卡砂浆填实压光或用环氧砂浆填抹平整。
4 蜂窝、麻面、
气孔施工冷缝 将表面松软层凿至密实混凝土面,用高于混凝土标号的干硬性西卡砂浆填实抹平、压光。
5 混凝土裂缝 ①裂缝宽度小于0.2mm的不处理;②裂缝宽度大于0.2mm,小于0.5mm的采用表面封闭法进行处理。即先沿裂缝凿V形槽,然后用丙乳砂浆填塞密实,表面压光;③裂缝宽度大于0.5mm的以及渗水的裂缝采用化灌与表面封闭联合处理法。即先沿裂缝凿V形槽,再用LW、HW型水溶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或EA化灌材料进行灌注,然后用丙乳砂浆回填V形槽进行表面封闭,填塞密实并压光。
6 混凝土伸缩缝渗水 沿伸缩缝凿槽清净,找到渗水点打孔,用柔性化灌材料进行化学灌浆止水然后涂亲水性SR底胶,并用SR柔性材料嵌缝,表面用丙乳砂浆保护。
2.2修补材料配比及施工工艺
2.2.1干硬性预缩砂浆
W:C:S=(0.28~0.32):1:(1~2)
水泥为525R,砂为渭河干净砂,粒径为0.1~1.0mm,砂浆拌好后存放1小时,使体积预收缩,然后再用。为了使修补后的砼表在与原砼表面颜色接近,可在水泥中掺1/3的白水泥。
2.2.2环氧砂浆
导流洞0+346~0+437段的棱坎错台,曾采用环氧砂浆处理。0+346~0+380段环氧砂浆固化剂为乙二胺,填充料为525R水泥。由于乙二胺有毒,也为了使修补后的颜色与原砼颜色接近,在0+380~0+437段固化剂改为T31,填充料为白水泥,两种环氧砂浆配比见表6、表7。
表6用乙二胺作为固化剂的环氧砂浆配比
环氧树脂
634(E42) 二丁脂 丙酮 乙二胺 水泥
(525R) 细砂
100 15 10 10 200 600
表7用T31作固化剂的环氧砂浆配比
环氧树脂
634(E42) 二丁脂 丙酮 T31 白水泥 细砂
100 15 10 22 200 600
2.2.3化学灌浆材料及丙乳砂浆
化学灌浆材料采用LW、HW型水溶性聚氨脂和EA(可灌0.15mm以下裂缝)。丙乳砂浆是先将水泥与砂子干拌均匀,再加入经试拌确定的水量及丙乳,充分拌和均匀。施工时先在砼基面上刷一层净浆(净浆配比为1kg丙乳2kg水泥搅拌均匀),在净浆未硬化前铺设丙乳砂浆。
表8丙乳砂浆配比
丙乳+水 水泥 细沙
0.35~0.38 1 1.5
2.2.4西卡砂浆
先将西卡(SiKa-Latex)溶液与水按1:2比例混合搅匀,然后与水泥按1:0.5比例混合搅匀,称为西卡胶,西卡胶可涂刷在砼基面上作为粘结剂。西卡砂浆是用西卡液与水按1:2比例混合后的均匀液体再与水泥和砂子混合拌制成西卡砂浆(灰砂比为1:1~2)。28天强度可达到40MPa以上。
篇3
“8号文”原称《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点是规范非标准化债权资产(下称“非标资产”),对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的余额设定了比例限制。
文件下发后一度引发市场担忧,A股银行板块受挫明显。但是两个月后再看其影响,似乎已经不那么大了,对于完成指标要求,各银行也各有招数。
非标资产遭热抢
自3月底银监会下发“8号文”后,在证券公司营业部工作的张浩(化名)比以往更忙碌。
“要找银行的非标资产啊。”张浩说。
根据“8号文”内定义,非标资产是指未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交易的债权性资产,包括但不限于信贷资产、信托贷款、委托债权、承兑汇票、信用证、应收账款、各类受(收)益权、带回购条款的股权性融资等。
因为前几年对信贷额度和流向的紧张控制,表内融资需求被迫转向表外,非信贷融资开始繁荣,非标资产水涨船高。
在“8号文”前,非标资产是构成银行理财资产池的重要部分,游离于资产负债表外,同时与理财产品资金的投向也没有做到一一对应,故存在潜在风险。为控制风险、规范业务,“8号文”应运而生。
对此,很多券商、基金公司子公司认为这是一个“商机”。
“帮助银行为非标资产做包装,我们从中也能赚些费用。”张浩说。
多年来,券商资管一直没有更多的金融创新,很多时候都是抢做银行不方便做的业务。基金公司子公司因为是新成立,还没有更多的业务内容可做,因此对非标资产同样感兴趣。
相较而言,以往在非标资产方面与银行早就有合作的信托,在“8号文”下发后,因为券商、基金子公司的加入,合作优势大为削弱。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非标资产业务,一些自营资金和风险资本额度宽裕的银行也很有兴趣。
“对非标资产感兴趣的机构不少,在拜访客户时经常能碰到其他机构的人。”张浩说。
不过,因为担保问题,也有部分机构对此持谨慎态度。
8号文中第八条规定:商业银行不得为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或股权性资产融资提供任何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的担保或回购承诺。
“不能提供担保,如果发生风险呢?我们不能去冒这个险。”上海一位券商人士表示。
但张浩认为无碍。“我们只是提供通道,不负责承担风险,一旦发生风险,我们在合同条款中设有退出机制。”
三种达标途径
无论如何,非标资产超标的银行都要想办法达标。张浩告诉记者:“达标不难。”
首先,一部分非标资产因为期限短,等其自然到期了结即可,这部分不需要太过操心。
第二是通过其他机构渠道包装,比如券商。“做法很简单,就是我们把非标资产打包,通过资产管理计划包装成一个小集合,然后让银行理财资金来认购。”张浩称。
将非标资产包装成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即转换成了有期限、可流通的标准资产,同时银行理财资金认购时也实现了理财产品与投资资产的对应,规避了“8号文”第二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实现每个理财产品与所投资资产(标的物)的对应,做到每个产品单独管理、建账和核算。”
以往理财产品资金投向模糊,不知所终,经过包装后,投资者自然认为资金是投向了具体的资产管理计划,但事实上,内容还是过去那些。
除了包装成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另外一种可用方法就是包装成中小企业私募债,“但是这个量很小,试点还没有扩展开。”张浩表示。
其他机构渠道做法与券商类似,无非是充当一个通道作用。“通道费在千分之三到五,并不高。”张浩说。
第三是银行内部以及银行之间的消化。“多数非标资产质量不错,收益也不错,假借他人之手,平白让出部分收益也有些可惜。”一位城商行资产管理部门人士表示。
因此有的银行就用自营资金买自家理财账户中的非标资产,但是如此做法又会造成风险资产额度占用。
于是,有的风险资产额度偏紧的银行选择和其他银行互买,即互相购买对方的非标资产,这种做法较自营资金购买来说,风险资产额度占用较小。
监管目的未落空
既然银行有办法化解难题,顺利实现达标,那么是否意味着监管目的落空?
银行业内人士对此不认同,认为“8号文”更推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
兴业银行董秘唐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在8号文中对非标资产明确定义,实际上是进一步明确了银行能够从事的非标资产业务的范围,它囊括了近年来银行所从事的非标业务的主要种类,相当于为银行过去所从事的各类非标业务正名。
“这些年来,银行理财业务发展得很快,但许多非标产品作为表外理财的基础资产,始终没有明确的名分。实践表明,理财业务是为了满足客户的理财需求而产生的,是利率市场化的产物。此次‘8号文’表明了监管机构对近年来银行创设理财产品实践的肯定,以规范文件的形式予以认可。换句话说,这类非标业务可以在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唐斌表示。
篇4
解释:1、指2G网络的标志。
2、手机上网络显示E字母,代表英文EDGE,是一种从GSM到3G的过渡技术,GPRS是GSM网络,属于2G,EDGE相当于2、75G,是GPRS的升级版。手机上显示E说明所处位置的网络已经更新为EDGE。
3、2G,第二代手机通信技术规格,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一般定义为无法直接传送如电子邮件、软件等信息,只具有通话和一些如时间日期等传送的手机通信技术规格。不过手机短信在它的某些规格中能够被执行。它在美国通常称为“个人通讯服务”。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2、在框中输入“dxdiag”
3、按下回车键打开【Directx诊断工具】。
4、点击【显示】选项。
5、确认“Directdraw加速”、“Direct3D加速”、“AGP纹理加速”三个选项都已启用。
6、打开电脑安全杀毒软件,点击右下角的【更多】。(也就是右下角的“”)
7、点击驱动软件,等待其检测系统中驱动。(初次使用该功能需添加)
篇6
关键词:现代插图;叙事性;溢出性;发展脉络
检 索:artdesign.org.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832(2015)01-02-0047-03
From Verbal Description to Symbolic and Emotional Visualization: The Research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Illustration in Artistic Expression
DONG Qi(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8,China)
Abstract :The art of illustrations has developed significantly from purely imitating verbal descriptions to portraying more symbolic and emotional meanings, resulting in a new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Contemporary illustrations have derived considerably from their original recounting purpose yet they are not totally separated from such a purpose. Through analyzing skill innovation, media and demand varieties, this article aims at reporting with evid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illustration and at projecting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dern illustration; narrative; overflow; evolvement
Internet :artdesign.org.cn
一、插图的叙事性特征与溢出性表现
插图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通过带有艺术性的非文字方式进行视觉传递,辅助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传递与交流。插图通过自身属性的独有表现方式赋予文字一部分外延空间,插图充当着把抽象思维与概念表达赋予视觉化、具体化与形象化的角色。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插图伴随哲学思潮与审美范式的演变、科技与媒介的增加以及人们观看心理的转变等以上因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今,现代插图在叙事性特征之外,开始更多的追求溢出性。
(一)传统插图的叙事性内核
插图是结合造型表现与传递文本内容的艺术形式,其叙事性特征,表现为对文本的“模仿”与“还原”。文字和插图做为两种最主要的信息传递媒介,同时也是叙事手段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都具有着叙事性特征。插图的叙事性,其实也是绘画本身的原初目的,所有图像的原初目的,都是叙事,而这种叙事性,远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存在了。不论是祭祀、祈福、巫术还是纯粹的记录,图像的作用,都是以叙事为核心。因此,叙事性是绘画或者图像与生俱来的特质,插图当然也不例外。
插图在叙事手段这个作用中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文字的附庸角色,其表现有书籍长期以来的重文轻图局面,早期插图的主要作用是辅助阅读,表现手法上注重写实性与合理性,一旦离开了文本的具体描述与上下文辅佐,几乎难以理解插图的内容,因为早期插图主要以文本需要表达的情节与内容为标准,这个时候的插图强调基于文本的具体叙事性,几乎不存在独立性。
(二)现代插图的溢出性表现
所谓的现代插图的“溢出性”表现从现象上来说可以概括为:偏重意向、感受传递与符号象征,给阅读者带来1:1还原叙事之外的溢出感官体验,注重对描述物体的感受与情绪传达,赋予人情味及符号性语言,传递一种类似诗歌的情感渗透,以幻象来表现感情,以某个感情或观念的代称或符号代替人物性格和个体的描绘。
现代插图的叙事性不再单纯的依文而设,开始拓展文字信息之外的意境,显示出了相较于早期更具抽象性、象征性以及感受与观念的艺术处理。插图的感知者也从感受叙事的“准确性”像感受叙事的“多元化”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赋予图像开放式的理解。
二、西方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插图艺术表现嬗变的影响
插图艺术与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其每个时代的多元艺术风格都离不开各自的哲学基础构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西方艺术思潮,也影响到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而就我国近代插图的变化来看,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之学也渐有复苏之象。
(一)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
西方的艺术思潮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全世界的审美构建与艺术观念的转变,随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的流行,让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成为一种趋势。插图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重大影响,表现为逐渐从对文字的辅助阅读与具体叙事性中跳脱出来,开始向现代设计及当代艺术风格转变与靠近,插图艺术整体的绘画性也开始相对削弱,插图作者越来越重视插图所表达的象征性、意义性、符号性。现代插图开始具有造型表现概念化、描述角色拟人化、联想外延扩大化和艺术形式多元化的特征,不再一味追求时空、明暗、光影这些物理还原,而开始为了突出情感与表达重点进行夸张比例、放大再绘等,这一切都依赖于插图艺术形式不再是简单的再现与具体叙事,而是有了诸如表现主义、象征主义以及抽象主义等艺术形式本身的多样性发展。
这一切改变的根源,在于绘画艺术本身脱离了“写实性”,“写实”是“叙事”的根基,一旦“写实”这个根基发生变化,那么整个“叙事”体系必然面临前所未有的颠覆。自印象派始到近现代艺术潮流,每一次艺术运动的演进,都是往叙事性的反面多走一步,而现代插图也随之亦步亦趋。
(二)中国意境美学体系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的主客相通、有无相生、味外之旨、诗思和谐等等的意境学说从很大程度上也对当今的插图艺术溢出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图像的叙事性之外追求超越有形之外的艺术之象,使有限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无限的艺术意境。“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虽说意境学在中国古以有之,但由于社会阶级等级的划分以及传播手段的落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阅读毕竟都实属不易,对于意境学、象外之象等理论的理解更属奢侈之事。经过长期的发展至今,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大背景下的西方艺术思潮等诸多原因都重新激发了意境美学在新时期下的内涵,审美需求的普泛化促使美学从传统精英艺术为核心的经典美学理论的圈子发展为现代艺术审美日常化,艺术与大众之间的传统界限如今已经逐渐瓦解,从“象”到“象外之象”“酸咸之外”“韵外之致”的中国意境美学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高雅文化变异为平民文化与大众文化成为普遍的现象。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的回归,不仅是对插图,甚至是对整个当下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过去不被重视的诸多传统美学,由理论逐渐渗透到具体手段之中。
三、读图时代背景下关于现代插图自身走向的多样性
如今,新媒体的不断创新,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不断增大,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着改变,随之而来的,传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视觉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不如说是人类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大众的阅读方式由“读”正更多的转为“看”,图像的确已经占据了传播信息媒介中的较大比重,这与早期是不同的。“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杯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读图时代背景下的插图叙事性目的,逐渐转换为展示、启发、想象空间、感性与情感、符号化意义以及溢出性体验。
(一)技术多样性带来插图表现手段多样性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电视和电脑正在代替印刷机,印刷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绝唱,图书所造就的“阐释年代”正在成为过去,文化的严谨正让位于快速,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电脑的产生以及其后期图像处理软件以及数位板等设计工具的不断发明与广泛应用,赋予了插图诸如光与影、时间与空间、质感与情感表达等等更多的感受,其高效、精准的特性以及手段的可轻易复制性、表现手法多样性等特点,为当代插图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传统的手绘插画被大量代替,现代技术带来的多样性表现手段以及各种艺术门类与插图艺术的互相渗透与交织、借鉴与融合。随之不可避免的,技术带来的重重革新也改变着同时期大众对图像的审美趣味特征,人们的审美方式也因以上而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对像素、立体、矢量等等的多元风格欣赏,从平面到二维三维甚至更多,插图实现的技术手段的进步与革新促使着插图叙事性到溢出性的变革,带来了插图具体叙事性之外从描摹的理性到写意的感性的更多可能性。
(二)媒介多样性带来插图自身概念的多样性
科技进步带来的大量图像载体以及互联网的兴起,让插图的传播媒介从早期主流的纸媒介日趋转变为数字化媒介。图像与大众的生活越来越紧密,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与途径。一方面,插图运用直观的形象符号打破语言、民族、地域、习俗与文化的差别与局限,使得信息传递更广泛、快捷;另一方面诸如手机、电脑、掌上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载体的形式丰富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自身特性,使得大众日常行为与时间安排发生改变,大众阅读与获取信息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日常时空也被进行着功能性的分割,图像成为大众提取信息与意义的主要手段,现代插图与过去相比表现为更加直接与快速,更加吸引眼球,大众对插图的感官刺激与轰动的追求日趋明显。以互联网为例,单张插图所要表达的内容涵盖以图表或极度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往往要求被利用到最大化。
(三)需求多样性带来插图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早期阅读肩负道德观念培养、精神播撒与生活秩序宣传的需求,如今这部分需求正在不断弱化,自近代以来,阅读从精英文化逐渐走向大众文化,大众在阅读中追求娱乐与相对艺术性的需求也在增强,从早期对于情景气氛塑造的正统与严肃,到如今对轻松愉悦与多元性的追求变化中不难看出大众对插图文化消费的心理变化。从现代插图艺术审美范畴的表象看来,主流的大众性、娱乐世俗性正取代精英性与纯艺术性,从形而上的阐述追思发展为感官的愉悦性追求。周宪在《读图、身体、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状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人类思维范式与文化消费心理的变化促使了“读图时代”的到来,也导致着插图叙事性所表达的还原与再现特征削弱,开始从理性走向感性。
四、结语
总之,插图在叙事性向溢出性发展的路径上,逐渐离其原有的叙事性越来越远,但又并非意味着会与叙事性完全脱离,因为毕竟插图之所以成为插图,仍然需要其所依附的文本,否则,它会脱离插图这个基本属性。尽管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这种属性和联系越来越脆弱了。
参考文献:
[1]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
[2]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13.
[3] 海德格尔. 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6.
[4]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89.
篇7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通病、气孔、塑性开裂、蜂窝麻面、露筋、 修补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建筑施工工艺改革和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治现浇混凝土质量通病,成为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一环。衡量一个工程的优劣,不仅仅是考虑其适用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对于美观性的要求亦显得日渐重要。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质量缺陷,我们要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预防和处理,使其满足规范要求。以下就针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
一、混凝土常见表面缺陷的识别及预防
1.1 气孔
气孔的表现特征:分散、单独,小于10mm的气孔。
产生原因:(1)骨料级配不合理,粗骨料过多,细骨料偏少;(2)骨料大小不当,针片状颗粒含量较多;(3)用水量较大,水灰比较高的混凝土;(4) 振捣不充分;(5)使用表面刷油的钢模板。
解决办法:(1)把好材料关。严格控制骨料大小和针片颗粒含量,备料时要认真筛选,剔除不合格材料;(2)选择合理级配,使粗骨料料和细骨料比率适中;(3)选择适当的水灰比;(4) 高度重视混凝土的振捣;(5) 确保模板坚硬,涂抹适当厚度的脱模剂。
1. 2塑性开裂
其表现特征:裂纹,通常不延续,多发生在顶面。
产生的原因:(1)温缩是混凝土开裂的重要原因;(2)早期干缩是混凝土产生裂纹的又一重要原因;(3)混凝土硬化之前沉降也会造成开裂;(4)基层不平整也会造成混凝土的开裂;(5)单位用水量过大,水泥用量过大都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
解决办法:(1)严格控制水灰比,减少混凝土拌和物中的含水量;(2) 选用适合的水泥,合格的砂石料并准确掌握配合比;(3) 加强养护,混凝土收面后,可以采用喷雾养护,以增加空气湿度和补充混凝土过早蒸发的水份。在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草袋(或砂、土工布) 并充分洒水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正常增长,防止因失水过快而产生干缩裂纹。
1. 3应力开裂
应力开裂的表现特征:通常产生较长、横距相同的裂纹。
产生的原因:(1)已硬化混凝土温度变化;(2) 过早承重;(3) 拆模(底模) 过早。
解决办法: (1) 检查构造钢筋的设计和施工缝的位置;(2) 注意浇筑程序;(3) 控制拆模时间,防止结构起载。
1. 4蜂窝麻面
蜂窝麻面的表现特征: 露石和粗糙表面。
产生原因: (1) 混凝土拌和料中细料不够;(2) 粗骨料中细料不足;(3) 振捣不充分;(4) 施工中在模板接缝处或在连接螺栓孔处漏浆。
解决办法: (1) 检查水泥和砂子的配合比;(2)检查粗骨料的级配;(3) 充分拌和,精心浇筑,充分振捣;(4) 确保模板不露浆。
1.5 露筋
露筋的表现特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钢筋在混凝土表面。
产生原因:(1)混凝土振捣时钢筋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钢筋紧贴模板,致使拆模后露筋;(2)钢筋混凝土构件断面小,钢筋过密,如遇大石子卡在钢筋上水泥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使钢筋密集处产生露筋;(3)混凝土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将钢筋振散发生移位,因而造成露筋。
解决办法:(1)钢筋混凝土施工时,注意垫足垫块,保证厚度,固定好。(2)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较密集时,要选配适当石子,以免石子过大卡在钢筋处,普通混凝土难以浇灌时,可采用细石混凝土。(3)混凝土振捣时严禁振动钢筋,防止钢筋变形位移,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带刀片的振捣棒进行振捣。
1. 6失准(错台)
失准(错台) 的表现特征: 凸出、成波形或其他种类与原设计不符的情况。
产生的原因: (1) 模板安装不准确;(2) 浇筑时,由于荷载超过模板承载力造成变形;(3)模板存在刚度、平整度 、接缝缺陷造成变形。
解决办法: (1) 检测模板是否顺直;(2) 检查是否有足够的模板固定支撑,模板加固是否稳定可靠;(3) 检测浇筑频率和混凝土数量,避免超过模板设计的承载力;(4) 尽量使用质量合格的模板。
1.7掉落(掉角)
掉落(掉角) 的表现特征: 硬化的混凝土掉落。
产生的原因: (1) 拆模过早。提前拆模时,施工中不小心而使模板与混凝土结构发生碰撞,极易产生掉落;(2) 混凝土本身的强度过低,不能承受碰撞;(3) 集料不符合要求,易碎;(4) 模板表面粗糙,脱模剂涂抹不匀,混凝土与模板粘附在一起,拆模时造成脱皮。
解决办法: (1) 检查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拆模强度;(2) 延长拆模时间,特别是在较冷的天气;(3) 检查模板的设计,认真清理模板和涂抹脱模剂。(4)灌注混凝土时使用串桶、溜槽,防止混凝土溅到模板上。
1.8集料透露(俗称“石子斑”)
集料透露的表现特征: 大小相近的深色斑点并呈粗集料状。
产生的原因: 在模板面与粗骨料之间的接触处由于振捣而造成细集料及其结合水的离析。
解决办法: (1) 模板加固要好,减少模板的晃动;(2) 增加含沙率;(3) 使用相同连续级配的集料;(4)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
1.9污染(变色)
污染的表现特征: 混凝土表面呈现与混合料组成材料无关的变色,混凝土表面呈奶黄色或棕色,有时露砂。
产生的原因: (1) 受钢筋或绑扎接头污染;(2) 受模板面上或脱模剂中的颜色或污物污染;(3) 脱模剂的污染;(4) 钢模板表面未清理干净,在钢模板表面有浮锈(呈黄色) 时直接刷脱模剂。
解决的办法: (1) 确保模板上没有污染混凝土的物质;(2) 确保脱模剂纯净,防止已涂脱模剂的模板受污染;(3) 不要抹过多的脱模剂,在混凝土浇筑前一天抹脱模剂。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表面的缺陷还不止以上九种。既然混凝土表面出现了缺陷,为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修补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补
a)调配颜色
多数修补工作的失败是由于未能使用同周围混凝土表面相同配合比的材料而造成的。既使是使用了与原混凝土相同的配合比,也很难保证修整部分的颜色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为了弥补这一缺陷,通常修补所用的混合料有以下几种配比(具体最优的配比只有通过现场调试得出) : ①白色水泥+ 粉煤灰+ 水;②白色水泥+ 粉煤灰+ 砂+ 水;③白色水泥+ 普通水泥+ 107胶 ;④普通水泥+ 大白粉+ 107胶+水;⑤普通水泥+ 石膏粉+ 水。以上五种配合比最重要的是前两种材料的参量,为保证修补材料和原混凝土的颜色一致,必须现场调配。通过在混凝土上多次试补,找到最接近的颜色。
2. 2控制吸水
用水泥材料进行修补时,不能在干燥的混凝土表面上进行,这是因为干面会吸取用于修补的砂浆中的水份,从而将降低新材料与原混凝土表面的粘结,也会降低修补材料的质量和耐久性。修整的表面首先要浸湿,最好的做法是充分湿润表面,在表面还有点潮湿的时候进行修补效果较佳。
2. 3打磨
对于漏浆造成的麻面和模板安装不稳造成的失准(混凝土表面凸起) ,可以直接使用角模机(金刚磨盘) 在混凝土表面打磨,打磨平整后进行修补。对其他修补后的混凝土表面采用细砂纸打磨。
2. 4破碎边角的修整
对于因意外碰撞或拆模不小心造成的边角破碎,在修补时应先把边角修整成四边形,洒水湿润后使用高标号砂浆进行修补。修补完后在采用2.1条方法进行处理,修补前应调试混合料的颜色,争取修补后的混凝土与原混凝土颜色一致。
2. 5气孔的修饰
(1) 把需要修补的部分用水湿润;
(2) 用批灰刀将调好的砂浆压入气孔,同时刮掉多余的砂浆;
(3) 注意养护,待修补的砂浆达到一定强度后,使用砂纸进行打磨。
2. 6蜂窝麻面的修饰
(1) 把松散的混凝土清除,直到露出坚硬的混凝土;
(2) 把四周修整成四方形,凿除的深度大致一样;
(3) 把需要修补的部分洒水使其充分湿润;
(4) 根据凿除的深度决定使用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将砂浆(或细石混凝土) 压入;
(5) 洒水养护。
(6)等达到一定强度后采用2.1条方法进行二次处理,保证修补后和原混凝土颜色一致。
2.7露筋的整修
首先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渣子和铁锈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湿润,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全部凿掉,冲刷干净润湿,用提高一级标号的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最后采用2.1条方法进行二次修补。
在实际操作中,混凝土表面缺陷的处理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建筑工程有不同的施工方法,在此不再一一列出,仅阐述了常见的处理方法。
三、结语
对于混凝土表面出现的缺陷,只要找出原因,提出相宜的解决办法,绝大多数是可以消除的。对已经出现的混凝土缺陷,只要精心进行修补,完全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及美观要求。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Sketch Up;辅助设计;园林表现图
中图分类号:TP391.72
1 Sketch Up计算机园林表现图的绘制过程
1.1 Sketch Up辅助设计园林表现图通常分三个步骤:
1.1.1 建模
Sketch Up辅助设计园林表和MAYA相比,流程相对简单明了,就是画“线”成“面”,然后再将“面”挤压成“型”。电脑还能与AutoCAD、3DMAX、PIRANESI等设计应用软件结合使用,快速导入和导出DWG、DXF、JPG、3DS等格式文件,不但能够节目时间,还能多方式实现设计方案的构思,将园林效果图的绘制与施工图的绘制完美结合,更为突出的简洁的方法是同时还能提供与AutoCAD与ARCHICAD等设计工具的插件。
Sketch Up建模过程优于手工表现图中的透视线条稿。手工绘制线稿时,在平面图纸是只有一个特定的视点,而Sketch Up模型则可以从不同视角观看,得出多个不同视点的画面,便于做修改参考,直至满意为止。
1.1.2 渲染
Sketch Up的渲染过程,类似于手工绘图的上色过程,在手工上色时,需要分辨出物体之间的素描关系、表现物体的质感。Sketch Up渲染过程是通过“灯光”来体现“素描”关系,它通过赋予模型所需的材质如:面砖、木材、理石、花岗岩、水泥等,来体现物体表面的质感。这还与物体表现的贴图材质的质量―分辨率有直接关系,分贴图材质分辨率高,物体质感就细腻。在渲染过程中,还能进行光影跟踪,恰当设计光影跟踪参数,就能真实地再现材料的质感及光的特性,如阴影、倒影、高光、反影等效果。在中布置“灯光”的过程中,为了获得明显效果的光线,避免一盏带来的“灯光”不足,模型的暗部太黑,就需要在主灯光的前则30至45度角度,添加一个“补光”光源,而调整好主光和辅助光的亮度与色彩参数更为重要,调整不适合,就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当对模型设置好“灯光”,再赋予“材质”,就可以进行工程“渲染”了。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手绘表现图的“画幅”,是在手绘之前,就必须确定的。
而Sketch Up辅助设计园林表现图的“画幅”是在渲染前才可以确定的,“画幅”的大小是由“pixel(像素)”尺寸决定的,保证画面清晰的最低限度每英象素是72 pixel(或28.346pixel/cm),通常象素越大,画面越清晰,渲染需要的时间就越长,则制作后期处理的速度就越慢。经过渲染后的“画面”才能生成*.JPG*或TIF格式文件,方可调至后期处理Photoshop软件中直接使用。
1.1.3 后期处理
后期处理过程相当于手工绘画的最后修改润色。
园林表现图中地形、道路、房屋、建筑、水体是需要建立三维模型,还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配景,渲染所得透视图的影像文件还有很多内容尚未完成,如天空、田野、人物、汽车、器械等,是需要在后期进行合成处理才能综合表现出场景的。
而植物模型的建立难度较大:一是不仅设计者需要有对植物的三维空间的想象能力和精准的设计技巧,建立的模型才真实自然;二是植物模型的创建,因为是在三维空间进行全方位表现,线条、面的数量大、复杂程度高、贴图材质多,导致使用文件量庞大,使建模及渲染所需的时间成几倍数量在增加,自然造成计算机处理器工作负荷增加,建模后期很容易出现死机现象。植物在园林景观表现图中是主体,而Sketch Up表现植物要想自然、真实、可信,难度较大,最采的方法是应用平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是一种影像处理软件,将植物与建好的景观模型进行后期合成处理。
园林表现图的后期处理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虽然耗时往往比建模还要长,因为要根据是渲染图中建筑和道路等的透视角度,进行植物及其配景透视效果的确定,还要参考光照方向,降低其色彩的饱和度和明亮度,相应地增加阴影所在图层(Layer)的透明度,再对阴影进行Skew(扭曲)、Rotate(旋转)角度设置,以接近真实的形成植物的阴影或倒影处理。
Sketch Up辅助设计园林园林表现图后期处理的植物可通过三种途径获得:一是事先搜集建立好的植物图库文件;二是书籍或刊物的上精美植物图片进行扫描;三是选择适应的季节,目的性和目标性精准地用相机直接拍摄需要植物照片。
2 Sketch Up园林表现图中几点疑难讨论
Sketch Up中进行命令操作后却没有任何效果,这个问题的出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2.1 Sketch Up复合图形选择集一经选定,但操作时,选择集正位于显示范围之外,或者虽然刚刚执行过“Ctrl-H”命令,使选择集隐藏而未被注意,然而此时的命令操作却不在选择集之内。此时的解决方法是用“Ctrl-D”命令取消选择集即可。
2.2 当前层并不是试图操作的图层。如要想对选择对象进行编辑操作时,却发现无法进行,并有“选择集为空的(Theselection is empty) ”提示出现。此时,可能是由于当前图层不是试图操作的层;又如,要对图像编辑调节时,却发现不是想象的效果,不该变化的物体却意外地变化了,这种现象,可能是图为当前层,并不是试图操作的层。解决方法是将试图操作的层设为当前层即可。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符合实践要求的Sketch Up绘制园林表现图的获得,是通过电脑为平台,借助设计软件Sketch Up表达创作构思,实现设计过程中,设计者能对表现的结果有一定的预见性,并且只要按设计参数设计合理,表现图就能绘制得同竣工图相当无误。还能把设计者从笔、墨、颜料、纸张单一性、成品不可修改的困扰中解脱出来。Sketch Up园林表现图设计工作中,需要有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基础和娴熟的软件运用技巧,同时它又离不开手工绘制表现图的基础,设计者如果能掌握进行手工表现图中的素描、色彩、尺度及透视关系,则用Sketch Up绘制园林表现图就较为轻松。
参考文献:
[1]刘有良.Sketch Up Pro印象建筑与环境艺术综合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2]王道坤.SketchUp/Piraniesi/Lumion印象园林景观设计与表现[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张效伟,邵景玲.AutoCAD 2012绘制园林图[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2.
[4]刘荣凤.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5]尚存,吕慧.园林Photoshop辅助设计[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6]丁春娟.园林绘画[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1.
[7]张良.园林建筑设计[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10.
[8]毛子强.道路绿化景观设计[M].郑州:中国建筑出版社,2010.
[9]王琦.《Autodesk 3D MAX》标准培训教材I[M].郑州:人民邮电出版,2008.
篇9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832(2015)01-02-0047-03 From Verbal Description to Symbolic and Emotional Visualization: The Research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Illustration in Artistic Expression DONG Qi(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710048,China) Abstract :The art of illustrations has developed significantly from purely imitating verbal descriptions to portraying more symbolic and emotional meanings, resulting in a new form of artistic expression. Contemporary illustrations have derived considerably from their original recounting purpose yet they are not totally separated from such a purpose. Through analyzing skill innovation, media and demand varieties, this article aims at reporting with evid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of illustration and at projecting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 words :modern illustration; narrative; overflow; evolvement Internet :artdesign.org.cn
一、插图的叙事性特征与溢出性表现
插图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通过带有艺术性的非文字方式进行视觉传递,辅助对文字内容的理解、传递与交流。插图通过自身属性的独有表现方式赋予文字一部分外延空间,插图充当着把抽象思维与概念表达赋予视觉化、具体化与形象化的角色。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插图伴随哲学思潮与审美范式的演变、科技与媒介的增加以及人们观看心理的转变等以上因素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今,现代插图在叙事性特征之外,开始更多的追求溢出性。
(一)传统插图的叙事性内核 插图是结合造型表现与传递文本内容的艺术形式,其叙事性特征,表现为对文本的“模仿”与“还原”。文字和插图做为两种最主要的信息传递媒介,同时也是叙事手段的两种不同形式,二者都具有着叙事性特征。插图的叙事性,其实也是绘画本身的原初目的,所有图像的原初目的,都是叙事,而这种叙事性,远在文字出现以前就存在了。不论是祭祀、祈福、巫术还是纯粹的记录,图像的作用,都是以叙事为核心。因此,叙事性是绘画或者图像与生俱来的特质,插图当然也不例外。 插图在叙事手段这个作用中很长一段时间处于文字的附庸角色,其表现有书籍长期以来的重文轻图局面,早期插图的主要作用是辅助阅读,表现手法上注重写实性与合理性,一旦离开了文本的具体描述与上下文辅佐,几乎难以理解插图的内容,因为早期插图主要以文本需要表达的情节与内容为标准,这个时候的插图强调基于文本的具体叙事性,几乎不存在独立性。
(二)现代插图的溢出性表现 所谓的现代插图的“溢出性”表现从现象上来说可以概括为:偏重意向、感受传递与符号象征,给阅读者带来1:1还原叙事之外的溢出感官体验,注重对描述物体的感受与情绪传达,赋予人情味及符号性语言,传递一种类似诗歌的情感渗透,以幻象来表现感情,以某个感情或观念的代称或符号代替人物性格和个体的描绘。 现代插图的叙事性不再单纯的依文而设,开始拓展文字信息之外的意境,显示出了相较于早期更具抽象性、象征性以及感受与观念的艺术处理。插图的感知者也从感受叙事的“准确性”像感受叙事的“多元化”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赋予图像开放式的理解。
二、西方艺术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插图艺术表现嬗变的影响
插图艺术与任何一门艺术一样,其每个时代的多元艺术风格都离不开各自的哲学基础构建,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西方艺术思潮,也影响到了大众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而就我国近代插图的变化来看,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意境之学也渐有复苏之象。
(一)西方艺术思潮的影响 西方的艺术思潮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全世界的审美构建与艺术观念的转变,随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与发展,表现主义、象征主义、抽象主义、未来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等的流行,让消解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成为一种趋势。插图在这一时期也受到了重大影响,表现为逐渐从对文字的辅助阅读与具体叙事性中跳脱出来,开始向现代设计及当代艺术风格转变与靠近,插图艺术整体的绘画性也开始相对削弱,插图作者越来越重视插图所表达的象征性、意义性、符号性。现代插图开始具有造型表现概念化、描述角色拟人化、联想外延扩大化和艺术形式多元化的特征,不再一味追求时空、明暗、光影这些物理还原,而开始为了突出情感与表达重点进行夸张比例、放大再绘等,这一切都依赖于插图艺术形式不再是简单的再现与具体叙事,而是有了诸如表现主义、象征主义以及抽象主义等艺术形式本身的多样性发展。
这一切改变的根源,在于绘画艺术本身脱离了“写实性”,“写实”是“叙事”的根基,一旦“写实”这个根基发生变化,那么整个“叙事”体系必然面临前所未有的颠覆。自印象派始到近现代艺术潮流,每一次艺术运动的演进,都是往叙事性的反面多走一步,而现代插图也随之亦步亦趋。
(二)中国意境美学体系的影响
中国传统美学的主客相通、有无相生、味外之旨、诗思和谐等等的意境学说从很大程度上也对当今的插图艺术溢出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图像的叙事性之外追求超越有形之外的艺术之象,使有限的艺术形象转化为无限的艺术意境。“意境就是特定的艺术形象(符号)和它所表现的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幻想的总和。”虽说意境学在中国古以有之,但由于社会阶级等级的划分以及传播手段的落后,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阅读毕竟都实属不易,对于意境学、象外之象等理论的理解更属奢侈之事。经过长期的发展至今,无论是技术的进步还是大背景下的西方艺术思潮等诸多原因都重新激发了意境美学在新时期下的内涵,审美需求的普泛化促使美学从传统精英艺术为核心的经典美学理论的圈子发展为现代艺术审美日常化,艺术与大众之间的传统界限如今已经逐渐瓦解,从“象”到“象外之象”“酸咸之外”“韵外之致”的中国意境美学也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高雅文化变异为平民文化与大众文化成为普遍的现象。中国传统美学在当代的回归,不仅是对插图,甚至是对整个当下文化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过去不被重视的诸多传统美学,由理论逐渐渗透到具体手段之中。
三、读图时代背景下关于现代插图自身走向的多样性
如今,新媒体的不断创新,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不断增大,人们生活方式发生着改变,随之而来的,传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视觉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一变化的根源与其说是电影电视这类大众传播媒介本身,不如说是人类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地域性和社会性流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孕育了这种新文化的传播形式。”大众的阅读方式由“读”正更多的转为“看”,图像的确已经占据了传播信息媒介中的较大比重,这与早期是不同的。“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杯构想和把握为图像了……世界图像并非从一个以前的中世纪的世界图像演变为一个现代的世界图像;不如说,根本上世界变成图像,这样一回事情标志着现代之本质”读图时代背景下的插图叙事性目的,逐渐转换为展示、启发、想象空间、感性与情感、符号化意义以及溢出性体验。
(一)技术多样性带来插图表现手段多样性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指出:“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是一个娱乐化的时代,电视和电脑正在代替印刷机,印刷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绝唱,图书所造就的“阐释年代”正在成为过去,文化的严谨正让位于快速,思想性和深刻性正让位于娱乐和。”电脑的产生以及其后期图像处理软件以及数位板等设计工具的不断发明与广泛应用,赋予了插图诸如光与影、时间与空间、质感与情感表达等等更多的感受,其高效、精准的特性以及手段的可轻易复制性、表现手法多样性等特点,为当代插图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传统的手绘插画被大量代替,现代技术带来的多样性表现手段以及各种艺术门类与插图艺术的互相渗透与交织、借鉴与融合。随之不可避免的,技术带来的重重革新也改变着同时期大众对图像的审美趣味特征,人们的审美方式也因以上而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对像素、立体、矢量等等的多元风格欣赏,从平面到二维三维甚至更多,插图实现的技术手段的进步与革新促使着插图叙事性到溢出性的变革,带来了插图具体叙事性之外从描摹的理性到写意的感性的更多可能性。
(二)媒介多样性带来插图自身概念的多样性
科技进步带来的大量图像载体以及互联网的兴起,让插图的传播媒介从早期主流的纸媒介日趋转变为数字化媒介。图像与大众的生活越来越紧密,逐渐成为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与途径。一方面,插图运用直观的形象符号打破语言、民族、地域、习俗与文化的差别与局限,使得信息传递更广泛、快捷;另一方面诸如手机、电脑、掌上电脑、电子阅读器等电子载体的形式丰富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自身特性,使得大众日常行为与时间安排发生改变,大众阅读与获取信息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日常时空也被进行着功能性的分割,图像成为大众提取信息与意义的主要手段,现代插图与过去相比表现为更加直接与快速,更加吸引眼球,大众对插图的感官刺激与轰动的追求日趋明显。以互联网为例,单张插图所要表达的内容涵盖以图表或极度夸张的艺术表现手法往往要求被利用到最大化。
(三)需求多样性带来插图思维方式的多样性
早期阅读肩负道德观念培养、精神播撒与生活秩序宣传的需求,如今这部分需求正在不断弱化,自近代以来,阅读从精英文化逐渐走向大众文化,大众在阅读中追求娱乐与相对艺术性的需求也在增强,从早期对于情景气氛塑造的正统与严肃,到如今对轻松愉悦与多元性的追求变化中不难看出大众对插图文化消费的心理变化。从现代插图艺术审美范畴的表象看来,主流的大众性、娱乐世俗性正取代精英性与纯艺术性,从形而上的阐述追思发展为感官的愉悦性追求。周宪在《读图、身体、意识形态》一书中指出:“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状态,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而且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人类思维范式与文化消费心理的变化促使了“读图时代”的到来,也导致着插图叙事性所表达的还原与再现特征削弱,开始从理性走向感性。
四、结语
总之,插图在叙事性向溢出性发展的路径上,逐渐离其原有的叙事性越来越远,但又并非意味着会与叙事性完全脱离,因为毕竟插图之所以成为插图,仍然需要其所依附的文本,否则,它会脱离插图这个基本属性。尽管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这种属性和联系越来越脆弱了。
参考文献:
[1] 蒲震元.中国艺术意境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2. [2]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北京:三联书店,1989:113.
[3] 海德格尔. 林中路[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86.
4]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89.
篇10
关键词:丙乳;丙乳砂浆;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U377文献标识码:A
1、工程概述
禹州和长葛段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第Ⅱ渠段(沙河南~黄河南)第三标段的组成部分,全长53.70km,占总长的26.7%,其中建筑物长1.377km,明渠长52.323km。渠道过水断面呈梯形,设计底宽为24.5m~16m,堤顶宽5m,渠道边坡系数为3.5~2.0,设计纵坡为1/26000、1/24000两种,起点断面设计流量315m3∕s、加大流量375m3∕s。本标段为禹州和长葛段第五施工标段,位于渠道桩号SH(3)79+500~SH(3)88+500,标段长度9.0km,标段内有建筑物9座,建筑物混凝土标号主要为C30W6F150,方量约8.1万m3,目前有8座建筑物已展开施工,过程中出现了表面蜂窝、麻面、气泡等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为保证工程整体质量,在混凝土结构外观质量缺陷的修补时选用力学性能优良且具有良好水工特性的修补材料,是保证混凝土建筑物正常运行的关键。丙乳砂浆具有高强度、高抗冻抗渗耐久性和较高黏结强度等特点,且外观颜色与混凝土基本一致,施工简便,因而在本标段建筑物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
2、丙乳砂浆的特性
2.1丙乳及丙乳砂浆
丙乳是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的简称,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的水分散体,是一种水泥改性剂,无毒、无害、无环境污染。丙乳砂浆是丙烯酸脂共聚乳液水泥砂浆的简称,属于高分子聚合物乳液改性水泥砂浆,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建筑物的修补材料,属于水泥基修补材料,但区别于普通水泥砂浆,施工与普通水泥砂浆相似,可人工涂抹,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和控制施工质量,并适合潮湿面粘结,与基础混凝土温度适应性好,使用寿命同普通水泥砂浆,具有优异的粘结、抗裂、防水、防氯离子渗透、耐磨、耐老化等性能。
丙乳的技术指标表1
2.2丙乳砂浆与普通砂浆对比
丙乳砂浆与普通砂浆相比,丙乳砂浆是相同条件下普通水泥砂浆抗压强度的75%,抗拉强度的1.05倍,其比水泥砂浆的粘结强度提高1.4~4.0倍左右,极限引伸率提高3.5倍,吸水率降低30%,抗碳化能力增强5倍左右,抗海水氯离子渗透能力增强9倍左右,抗拉弹模的50%左右,收缩变形的60%,抗磨性能的1.35倍,且具有抗老化的良好性能,使用寿命基本相同,普通水泥砂浆在与老混凝土表面粘结、本身抗裂和密封等性能不如丙乳砂浆,丙乳砂浆能够达到防止老混凝土进一步碳化,延缓钢筋锈蚀速度,抵抗剥蚀破坏的目的。
丙乳砂浆与普通砂浆性能指标对比表 表2
注:1、试验试件的灰砂比1:1,丙乳掺量30%;
2.3改性机理
丙乳砂浆性能的改善不仅是由于显著地减少了用水量,而且由于聚合物乳液在水泥水化时失水形成聚合物膜,与水泥浆体呈连续相,改善了硬化水泥砂浆的物理组织结构与结构内应力,大大减少了微裂缝出现的可能性,同时聚合物纤维越过裂缝,起到了架桥和填充作用,限制了裂缝的蔓延,切断其与外界的通道,填充了空隙,从而使丙乳胶乳水泥砂浆抗裂性、粘结强度、抗碳化、抗渗、抗氯离子渗透能力均得到极大提高。
3、丙乳砂浆原材料及配合比的选用
3.1原材料的选用
丙乳砂浆在原材料进行选用时,水泥宜采用不低于32.5R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砂子选用细度模数1.6,粒径小于2.5mm的过筛细砂即可,水泥及砂子均需满足相关规范规定,聚合物丙乳的固体含量为39~48%,砂浆用水总量应考虑丙乳中的含水量。采购的丙乳质量应符合相关质量标准要求,并附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和产品使用说明书,应按供货单位或制造厂家推荐的方法装运、储存和使用。丙乳需贮存在0℃以上环境中,保存期为2年;丙乳砂浆施工,要求气温高于5℃;拌合用水应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的要求。
3.2 配合比的选用
根据工程要求,选定灰浆比及丙乳掺量。防腐抗渗要求高的应选灰浆比1:(1.5~2)砂浆(重量比),丙乳掺量为水泥量25~30%。要求较低者,灰浆比为1:(1~1.5),丙乳掺量为15~20%。施工前根据现场水泥和砂子及施工和易性要求确定水灰比。应通过室内试验确定拌合物的原材料用量,并通过现场拌制加以调整。丙乳砂浆颜色应与周围原有混凝土颜色基本保持一致。
本标段建筑物混凝土设计标号为C30W6F150,为了使丙乳砂浆既能满足原设计混凝土的性能,又使之接近原混凝土的性能为最好,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通过试验选定采用的丙乳砂浆施工参考配合比为:水泥:砂:丙乳:水=1:1.5:0.15:0.18。经过多次试验,丙乳砂浆的抗压强度42.3~43.8MPa、抗渗大于8MPa、抗冻大于150次。
4、施工工艺及方法
丙乳砂浆施工可采用JB—12型挤压式砂浆泵或人工涂抹的方法进行,本标段建筑物混凝土修补时采用人工涂抹施工。
4.1施工工艺流程
丙乳砂浆铺筑施工工艺流程:混凝土表面缺陷处清理凿毛修补面冲洗并吸水饱和丙乳砂浆的拌制基面丙乳净浆打底铺筑丙乳砂浆养护。
4.2施工方法
4.2.1表面清理凿毛
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的处理是丙乳砂浆修补施工的关键工序之一,施工前,首先将表面存在蜂窝、裂缝、麻面、气泡等缺陷的不符合要求部位的混凝土凿除至坚硬的混凝土面,凿除深度最小为1cm。为使修补面边缘与混凝土有良好的结合,修补面均应凿成毛面,并在修补区边缘凿出一道深3~5cm深齿槽,以增加丙乳砂浆与混凝土之间的结合。
4.2.2修补面冲洗及吸水饱和
清除凿除面污物、粉尘、碎块及松动混凝土,然后用高压风或清水冲洗干净,在施工前1小时要使修补面处于吸水饱和状态,但表面不应有积水。
4.2.3丙乳砂浆的拌制
丙乳砂浆拌制之前先按照要求准备好水泥、砂子等材料,主要是将砂子进行过筛使满足细度要求,然后先将水泥、砂子干拌均匀,再加入试验确定比例的水量及丙乳,乳液、砂子含水量应计入拌合用水之内,充分拌和均匀。拌制过程中各种材料用量必须称量正确,尤其是水和丙乳,称量误差不大于1%,拌和过程中不能随意扩大水灰比。每次拌制砂浆的数量,以在30~45min内使用完为宜,不宜一次拌和过多。
4.2.4丙乳水泥净浆打底
在拌好砂浆后及涂抹丙乳砂浆前,清洗过的修补面上需用丙乳水泥净浆(质量比1:2)打底。将称好的丙乳和水泥充分搅拌成浆,一边搅拌一边慢慢加入,搅拌均匀直至水泥无结团即可使用。然后均匀涂刷在修补面上(厚度为0.2mm);不能漏涂或局部过厚,涂刷时要求薄而均匀,不得流淌,涂刷速度不能过快,应与涂抹或嵌入砂浆速度相适应,涂刷后用手触摸有粘性后立即摊铺丙乳砂浆。
4.2.5丙乳砂浆的铺筑
在涂刷好丙乳净浆的基底上摊铺丙乳砂浆,丙乳砂浆摊铺后要立即用力向同一方向压抹,操作速度要快,要求一次用力抹平,避免反复抹面,如遇气泡要刺破压紧,保证表面密实。当摊铺厚度较大时应分层抹压,每层涂抹厚度为1cm,待第一层终凝后再抹第二层,砂浆铺设到位后,用力压实,然后抹面。待表层砂浆初凝后,在其表面应再均匀涂抹一层丙乳水泥净浆,涂抹方向与抹面方向一致。修补后的表面应光滑平整,与周边混凝土平顺衔接。
对于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一次施工面积不宜超过15m2,施工面积较大时须分块跳仓施工,对修补区边缘的齿槽内也应将丙乳砂浆填实抹平;对于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处理,嵌入齿槽的丙乳砂浆,一次铺料长度不宜超过30cm。
若大面积施工时,应分块间隔施工或设置接缝条进行施工,分块面积宜小于10~15m2,接缝条可用8×14mm两边均为30°坡面的木条预先固定在基面上,待丙乳砂浆抹面收光后即可抽出接缝条,不小于24h后进行补缝。
立面或仰面施工时,当涂层厚度等于或大于10mm时必须分层施工,以免重垂脱落,分层间隔时间视施工季节而定,室内3~24小时,室外2~6小时(前一层触干时进行下一层施工)。
4.2.6养护
丙乳砂浆在抹面施工后应及时养护,一般在抹面后0.5~1h即可喷雾养护,亦可视气温及工作条件,用塑料薄膜或养护剂,以免砂浆水份散失太快造成表面干裂,影响工程质量。终凝后洒水养护,表面要求湿润状态,持续7天,7天后自然干燥养护。在阳光直射或风口部位,注意遮阳、保湿。
5、质量控制检查
5.1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丙乳砂浆作为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的修补材料,施工过程应做好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在本标段董村店沟排水倒虹吸、任坡西沟排水倒虹吸、颍河渠道倒虹吸等建筑物工程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时,主要采取了如下质量控制和管理措施:
⑴ 原材料称量必须准确,误差不大于1%,要有专人称量,拌好的砂浆依现场的温度,最好在半小时内用完。超过使用时间的予以废弃。
⑵ 丙乳砂浆的施工应在5℃~30℃温度下施工,最好在25℃左右无阳光直接照射时施工,在施工中可采取遮阳设施。在施工中最好使基底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温度。
⑶ 施工中遇到雨天、风天应采取防雨、防风措施或停止施工。丙乳砂浆施工宜在早、晚进行,注意防风和阳光直射,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温,大风天不宜施工。
⑷ 在抹面施工前,须先检查凿毛是否符合施工要求。
⑸ 砂子中的含水率需随时测量,以确保配比用水量准确,砂子、乳液中的含水量应计算到拌合用水量之中。
⑹ 人工拌合时,砂子、水泥干拌时要拌合均匀,加入乳液和水后要充分拌匀,不得随意加入水份以确保水灰比。
⑺ 养护应有专人进行,涂丙乳净浆养护时应随涂随搅拌净浆,否则水泥沉淀颜色不一致。
⑻ 操作工人要求抹灰技术熟练,一次压实磨平,不宜来回压抹,应顺一个方向抹,以防施工时将表面拉裂。
⑼ 气泡、麻面、蜂窝、缺损等表面缺陷,原则上宜在拆模检查后及时处理,需对原结构进行切槽、打磨处理的缺陷,原则上应在混凝土达到50%设计强度后处理,对温度反应敏感的缺陷,应在适宜的环境和季节处理。
⑽ 现场取样: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取样,每100~200m2取抗折、抗压、及粘结抗拉实验,试件各一组。
⑾ 施工使用的施工工具,在施工完毕后要及时清洗。
5.2质量检查
⑴ 在修补区的丙乳砂浆填补完成7d后,用小锤轻击砂浆表面,声音清脆为合格,声音发哑者应凿除重补。
⑵ 丙乳砂浆产生裂缝一般在硬化后1~2d,应及时检查,发现裂缝后立即凿除,重新处理。
6、丙乳砂浆修补效果
丙乳砂浆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禹州和长葛段第五施工标段建筑物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已开展施工的董村店沟排水倒虹吸、任坡西沟排水倒虹吸、颍河渠道倒虹吸工程中应用,先后处理蜂窝、麻面、气泡等混凝土外观缺陷80多处,至今所有处理表面均完好,无剥离、剥落现象,而且多数部位经处理后其外观与原建筑物混凝土表面毫无差别,尤其在倒虹吸内侧等潮湿部位。
表面蜂窝缺陷处理前 表面蜂窝缺陷处理后
7、结语
丙乳砂浆作为修补混凝土材料,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禹州和长葛段第五施工标段工程混凝土表面缺陷处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处理面铺填密实,平整光滑,无裂缝、流淌、鼓包、脱离等现象发生。而且其施工工艺简单,易操作和控制施工质量,性价比较高,在混凝土缺陷修补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推广,为其他工程项目的类似处理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混凝土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
免责声明
公务员之家所有资料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写作和网友上传,仅供会员学习和参考。本站非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