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监管制度范文

时间:2024-03-21 17:50: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道路运输监管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道路运输监管制度

篇1

一、行业基本情况

(一)全县有危险化学品运输企业4家。即:xx有限公司运输车队,拥有危货运输车xx辆,xx吨;xxx客货运输有限公司,拥有危货运输车 辆,xx 吨;xx县物资贸易公司拥有危货运输车xx辆,xx吨;xx物流运输有限公司,拥有危货运输车xx辆,xx吨。

(二)全县客运企业2家。即:xx黔顺汽车客货运输有限公司,拥有客车 辆;xx汽车运输有限公司,拥有客车 辆。

(三)全县有客运站(点)3个。即:xx县xx客运车站、xx客运发车点、x客运发车点。

(四)全县拥有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9家,三类汽车维修企业含摩托车维修企业200家。

二、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一)全年度道路运输行业未发生重特大交通安全责任事故。

(二)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我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把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来抓。XX年随着国家燃料税改革,我所及时转变职能,从过去重收费转安全管理到现在全力抓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增设安全监管岗位,增加安全监管人员,满足安全监管工作需要。安全生产形成经常化、制度化监管。制订有《春运道路运输突况应急预案》、《道路运输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应急预案》、《防汛抢险救灾预案》、《恶劣天气应急预案》、《烟花爆竹监管实施方案》、《打击非法违法道路运输生产经营行为专项方案》、《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方案》、《加强农村客运管理工作方案》等有效应对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危货运输车辆安全监管,要求驾驶员、押运员在运输易燃、易爆、易中毒危险化学品,必须严格执行公安机关指定的线路行驶,全年未发生运输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经过城区和人员密集场所,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为提高道路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我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安全教育学习培训。全年组织道路运输经营单位责任人安全例会 次,会上学习有关文件精神,通报近期发生的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案例,举一反三,从中吸取教训。要求各道路运输经营单位,每月不少于1次组织驾驶员、乘务员集中进行安全学习和教育培训,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增强行业安全意识,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技能素质;利用赶场天向广大群众开展安全教育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XX余份,把安全教育以最快速度宣传到每一个道路运输经营单位及每个从业人员和广大群众。

(五)建立有交通安全监管人员结构网络图,明确有1位副职领导分管安全工作,具体有安全管理人员4人,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他们责任心强,坚持原则,工作认真。

(六)建立健全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有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管制度等,

(七)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目标管理,所长与副所长签定安全工作责任书,分管领导与岗位责任人签定安全责任目标和“包保责任书”,与各道路运输经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做到了层层分解目标,人人落实责任。

(八)有半年和全年安全工作总结,并及时报县局及县委办。

(九)全面按时完成上级临时交通的各项工作,完成xxx年度新兵运输工作;完成全县抢险救灾、支农物资运输;完成突况运输任务;开设绿色通道,在高考期间组织出租汽车免费接送考生。

(十)大力开展交通安全法律的宣传教育活动,有图片、资料。

(十一)全年编写安全工作简报8期,并报送县交通运输局和县安办备案。

(十二)每月28日前按时向县交通局和县安办报送安全生产情况报表。

(十三)全年组织召开安全生产工作14次,有参会人员签到和会议笔记。

(十四)全年组织道路运输安全大检查 次,每次检查有检查表格内容,表格上有检查与被检查单位签章。

(十五)全年组织出租汽车从业人员集中安全培训教育5期,培训人员535人次,有记录。

(十六)对上级的督查中提出的整改意见 起,落实率达100%。

(十七)转变工作作风,全年分别深入对各道路运输经营单位开展安全检查共130次,排查隐患48起,已整改38起,整改合格率达95%。查处交警抄告客车23辆,并强制停运5天学习。

篇2

一、建立治理工作长效机制

按局部、省、市相关文件指示精神,市运管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拟制印发了《道路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对治理工作目标任务、工作要求、阶段划分、责任分工进行了明确。

二、加强重点货运源头单位的监管

各区县运管机构根据区县政府批准公布的重点货运源头单位,针对容易发生超限超载的矿山、水泥厂、煤场、沙石料厂等道路货物运输量大的货运源头,就超限超载运输监管的共同点与重要环节,制定了切实有效的重点货运源头单位巡查监管制度。自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工作开展以来,全市源头治超共出动车辆416辆次,参加治理执法人员1170人次。

三、加大打击非法改拼装车辆力度

各区县运管机构在道路货物运输及相关企业申请从事道路运输经营时,严格按照许可条件予以把关,从源头杜绝了不合规车辆进入运输市场。各区县运管机构在政府主导下联合相关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汽车维修市场进行规范整顿,对非法改拼装货运车辆的维修企业,依法依规从严处理。

截至目前,全市共出动维修企业改装车辆检查巡查人员482人次,出动车辆404台次。各区县运管机构共收到各地相关部门超限装载和非法改拼装抄告318台次,已责令企业对相关从业人员进行处理,并严格按照《四川省公路保护条例》规定进行后续处理,目前吊销企业车辆道路运输证共9个,发放停业整顿通知书共5份。

四、大力营造治理氛围

自道路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源头治理工作以来,各区县运管机构深入各乡镇及货运源头单位和货运集散地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工作,悬挂治超宣传横幅。并对企业负责人及企业相关工作人员就《四川省道路货运源头管理办法》内容和治超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企业所承担的义务进行了详细讲解,要求源头企业在醒目位量设立源头治超警示牌。

五、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我局加强源头治理执法队伍建设,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职责。源头治超执法人员均参加了执法培训考试,也都取得了执法资格,实行持证上岗,实施源头治超执法时按规定着装和佩戴标识。我局今年对全市执法人员开展了培训教育,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做到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坚决杜绝源头治理工作中“三乱”现象的发生。

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1、目前,我市源头超限装载现象虽大部分已经得到遏制,但是仍然还有少部分车辆存在超限运输行为,我局将在省运管局、市交通局的领导下持续开展源治超工作,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篇3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渣土运输秩序,严厉打击渣土运输的违章行为,切实解决渣土运输污染城市环境、危害交通安全这一突出问题,防范交通事故的发生,构建道路安全、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为清流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现制定县城监大队渣土整治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通过集中开展建筑渣土沙石运输车辆整治行动,及时整治和消除城区道路安全隐患。进一步落实建筑渣土沙石运输、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严厉查处建筑渣土沙石运输车辆无牌无证、超速、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切实维护良好道路交通秩序,有效遏制较大以上事故的发生,努力创造良好的交通安全环境。

二、工作措施

(一)摸底清查阶段

全面摸清我县渣土车拥有量及使用情况,进而理顺管理相对人的基本情况,整治前期,城监大队弃土管理服务站对全县的建筑工地及渣土车进行详细摸底并登记造册。

(二)宣传教育阶段

做好渣土专项整治宣传工作,前期由城监队员深入工地向施工单位、渣土运输企业、渣土车驾驶员宣传渣土车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并向施工单位、渣土运输企业、渣土车驾驶员发放宣传材料,召集渣土运输企业负责人召开渣土运输安全管理会议。让在建工地、渣土砂石运输单位、运输车主认识到渣土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全民参与、全民整治、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

(三)整治阶段

1、部门联动形成合力。组织协调公安交警等部门,开展渣土专项整治行动,对城区渣土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在整治行动中,各部门要配合默契,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职责,采取设卡检查的方式,查处违章违规车辆,在建工地现场阻止车辆带泥上路,要有效遏制渣土运输车辆超载、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违法卸放工程渣土和严重污染路面的现象。

2、中午、晚上、周末安排值班人员对存在运输渣土污染城市道路如黄家排、山城山庄、龙郡首府路口、龙津国际背后、朝阳路等处进行轮班蹲守,对违反管理规定的建设、施工单位和个人,由县城监大队根据相关规定予以处罚。

3、参与建筑渣土沙石运输企业的运输车辆必须安装行车记录仪和GPS卫星定位监控装置,并建立日常动态监管制度,GPS监控平台必须连接当地渣土办、交通、公安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的监管系统,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

4、会同住建、公安、交通、工商等部门按照《三明市建筑垃圾管理暂行规定》,完成对建筑渣土沙石运输企业资质的审定。

5、堵住源头严管重罚。严格渣土处置核准制度,运输工程渣土车辆,应当随车携带《工程渣土准运证》,按批准的路线和时间运输,并自觉接受城管执法部门检查。按照“堵住源头、严管重罚”的工作方针,严厉查处渣土车的各类违规行为,对存在运输渣土污染城市道路和违法卸放工程渣土行为的公司给予罚款。

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为主线,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道路客运安全年”、“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和“平安交通”创建活动,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为重点,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以规范管理为重要保障,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支撑,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管,全面推进安全应急各项工作,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促进交通运输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交通运输科学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二、工作目标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构建交通运输安全应急工作长效机制,为交通运输先行跨越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一)总体目标

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落实,安全隐患治理全面到位,杜绝发生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千方百计防止较大责任事故,尽最大努力减少一般事故,四项指数控制在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标范围之内,交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工作目标

1、认真履行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坚决取缔“三无”船舶和船舶治超专项治理工作,本籍船舶船员持证率达到100%,船舶操作、安全管理人员培训率达到100%,内河与渡口船舶救生、通讯设施配备率达到100%;健全完善水上交通安全监管体系,90%以上的乡镇(街道、开发区)船舶管理工作达到《市乡镇船舶管理规范》要求;90%以上企业安全管理体系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规则》要求。

2、全面推行危险品运输车、超长运输车行车记录仪配备,配备率达到100%。危险品运输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培训合格率达100%,持证上岗率达100%。所有危货运输企业、检测企业和一类汽车维修企业、90%的二类维修企业达到规范标准。

3、各重点工程质量监督面100%,质量安全管理责任制落实率100%,隐蔽工程现场检查率100%。

4、道路客运企业、危货运输企业和水路客运企业全面开展交通运输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深入推进隐患排查标准化、数字化(两化)建设工作。

(三)事故控制目标

1、船舶安全面达到98%以上,每载货吨经济损失控制在4.5元以内,每万吨死亡率控制在0.4人以内,杜绝水上一次死亡(失踪)3人以上的较大责任事故,力争实现水上事故零死亡目标;

2、杜绝水陆危货运输较大以上责任事故的发生;杜绝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道路客运行业监管责任事故,杜绝公路渡口一次死亡3人以上较大责任事故;

3、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无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发生;

4、职工劳动保护千人重伤率控制在0.2人以下,无火灾、工伤、治安事件和刑事案件发生。

三、工作措施

围绕上述目标和思路,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认真开展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媒体宣传、知识竞赛、安全活动宣传日等形式,宣传好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营造关心、理解和支持安全工作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加大全员安全培训力度,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全年不得少于2次,水陆客运企业、局属各单位每季度组织全员培训教育活动不得少于1次,各职能部门要抓好客运汽车驾驶员、船员、特种作业人员、危险品运输人员的从业资格培训和安全教育工作,搞好安全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坚持每月安全例会和“安全日活动”制度不动摇,精心组织,创新开展“安全生产月”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二)强化安全责任,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省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省人民政府令339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安委[2012]10号)精神,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交通运输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继续实行安全生产保证金目标管理,完善目标考核任务,细化安全生产考核奖惩和责任追究办法,进一步加大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考评,完善“一岗双责”制,强化行政首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责任体系。各单位要成立安全领导小组,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落实各级管理职责,加大安全督导检查力度,坚持隐患排查制度,扎实抓好安全监管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范,规范安全档案,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强化安全管理激励约束机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严格事故查处,加大安全监管责任追究,对失职渎职行为加大问责力度。

(三)落实安全措施,强化安全管理

1、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精神,进一步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工作组织领导,完善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继续深入开展“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严格履行“三把关一监督”职责,全面开展道路客运驾驶人安全素质教育,全面落实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规范,建立健全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制度,加强和改进旅游包车客运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客运站安全管理制度,督促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

3、继续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按照“重在预防、深挖隐患、强力整治”要求,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机制;继续抓好以“两客一危”车辆、“四客一危”船舶、港口危险货物码头、库区、桥梁隧道、渡口渡船和大型结构工程施工现场等为重点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

4、继续深化“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大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力度,保持整治非法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加大车辆超限超载的治理和开展船舶超载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非法营运和非法载客车船的治理。

5、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督查检查。将重点检查与日常检查、明查与暗访相结合,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暗访行动,针对发现的问题,研究对策,制定措施,强化整改。

6、继续深入开展“平安交通”创建活动。按照夷交发[2013]24号文件要求,以“平安交通、情系万家”为活动主题,继续大力开展“平安公路”、“平安车船”、“平安港站”、“平安渡口”、“平安工地”、“平安水域”创建活动。各级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门部署的除上述相关创建工作外的其他创建工作,按照相关要求深入开展,取得实效。

7、继续深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组织安全调研论文评比、安全常识“五进”、安全知识咨询、安全警示教育、征集编印安全警句等活动,普及安全常识,提升安全文化;在有关媒体开办宣传专版;继续办好安全简报;全面落实安全告知制度,增强全民安全意识,强化社会安全监督。

8、督促道路客运企业、危货运输企业和水路客运企业开展交通运输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推进隐患排查标准化、数字化(两化)建设工作。

9、以提高安全应急管理能力为目标,着力加强安全应急队伍建设。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不同层次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重点强化企业和管理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一线重点岗位人员安全培训;各单位要制定安全生产预案,建立安全应急专家库,强化提高专兼结合的应急队伍,加强应急演练,全面提升交通应急保障能力,年内分别开展一次水上交通应急演练、道路运输应急演练和公路渡口应急演练;加强安全监管执法和应急装备配置,加强应急物资储备,逐步为专门从事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工作的部门和人员配备必要的交通工具、监督检测设备、事故调查取证和分析设备及个人防护设备等,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效率。

10、认真抓好以“三把关一监督”为主要内容的道路运输安全工作,继续抓好常规性的运输安全检查工作,特别加强元旦、春运、“五一”、汛期、“十一”等重大节日和重要时段的旅客运输安全检查,及时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安全隐患,确保旅客出行安全,从严执行道路客运线路审批标准和审批程序,不达标公路一律不得审批通行客班车;严厉打击非法营运,持续开展农村客运市场整顿;加强营运车辆技术状况管理,督促客运企业和危货运输企业投保承运人责任险。

11、认真抓好乡镇船舶、渡口渡船安全监管工作。以“四客一危”船舶为重点,加大乡镇农用船安全督查力度,加大“三无”船舶、非法载客、超载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重点抓好节假日学生上学、放学及重大活动期间的安全监督;加大各港口滚装船码头及翻坝转运码头的现场安全监管,加大检查密度,及时整改隐患,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

12、巩固和发展公路安保成果。抓好工程项目标准化配套建设,完善公路标志、标线,在危险路段增加防护墩或示警桩,坚持不懈地抓好公路治超,防止反弹,确保治超成果;抓好村级公路建设质量,加强对乡村公路的养护,特别是通客班车的乡村公路的管理,及时向乡镇(街道)反馈情况,及时协调各乡镇组织水毁修复,确保公路安全畅通。

13、加强路政管理,提高治超管理水平。加大路政巡查力度,确保公路安全畅通;加强干线公路治超政策宣传,坚持文明执法、科学检测,开展流动治超,严禁55吨以上车辆上路行驶,严禁只罚款不卸载;加强村级公路治超管理,设立举报电话,建立有奖举报机制,发动群众参与村级公路路政管理,联合各方力量共同对村级公路超载超限实施综合治理,有效制止农村公路行驶超限车辆。

篇5

关键词 公路运输 经济发展

一、公路运输的概念

公路运输指的是使用载运工具沿着公路实现对人或物的空间移位,因此我们可以将公路运输划分为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和公路运输产品两大系统。

二、公路运输的特点

(一)使用灵活,适应能力强

由于公路运输网络比铁路、水路运输的密度要大很多,分布领域也非常广,因此公路运输的车辆可以做到“无处不到,无时不有”。公路运输在使用时比较灵活,运输的车辆可以随时调度,可以随时装运等等。公路运输对客、货的运输量多少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这一点对抢险救援有重要意义。

(二)可实现“上门”的运输服务

由于汽车的体积较小,运输途中一般不需要换装,除了可沿分布较广的路网运输外,还可以离开路网将旅客和货物送到企事业单位、乡下农村、居民住宅等等地方,可实现“上门”的运输服务。这是其他运输方式不能比拟的特点之一。

(三)运输速度较快

在较短途的运输中,由于公路运输可以实现“上门”的运输服务,中途不用换装,将旅客和货物一次性送到目的地,因此,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公路运输的时间较短、运输速度非常快。

(四)投资少,资金回转块,操作方式简单易学

在运输体系中,水路运输与航空运输都需要较齐全的固定设施,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公路运输则不然,只需要简单的设施,车辆的购买费用也非常低,投资兴办比较容易。公路运输的操作方法和铁路水路相比简单易学,不像铁路水路那么严格,只要踏实努力,严于律己就可以达到要求。

三、国内公路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公路建设早已进入一个全新时期,公路等级和公路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提高,已经成为我国公路建设的主导。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国内的公路设施水平从整体上发生了跳跃式发展,经过20余年的不断努力,我国已经有多条长距离、跨省区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大大缩短了省际之间、重要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快了个区域之间的交流,在更大空间上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对提高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了很大作用。而今天,高速公路早已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逐渐变得富强起来。

四、如何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一)统一思想、完善政策

广大干部职工要结合实际改变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统一思想,完善政策和规章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构建“和谐交通,平安运输”。通过实行监督监管制度,进一步深化公路运输的监督管理,并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营机制,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二)实现公路运输的集体化经营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我国的公路运输公司都以自我为中心,都采用独立经营的发展方式。这样就使各个公司内耗加大,没有凝聚力,企业根本得不到明显的发展,只能在小的经营圈子里徘徊,根本不能抵抗外来市场的竞争。所以,我们要组建跨区域的道路运输企业,使各运输企业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进而促进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

(三)要有均摊风险的精神

各公路运输模式都具有较大的风险,由于道路建设与车辆增加的速度不能同步,因此道路运输的车辆越来越多,交通事故随时都可能发生,为了吸纳个体车辆加入运输公司的经营,运输公司应建立有效的风险共担机制,为经营者在一定程度上解除风险,排除后顾之忧。

五、公路交通运输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一)改善区域条件,优化环境

交通运输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着运输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为客货运输提供的重要条件,对各运输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尽可以节省运输时间,又可以提高运输质量,同时还大大降低了运输成本。

(二)提高就业率,合理用人

在公路建设中,将为乡镇大量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带领大批劳动力从事挖掘、运输等生产加工中,解决乡镇就业难的问题。高速公路建成后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养护,这样就可以缩短乡镇与市区之间的距离,促进乡镇劳务输出,因此,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乡镇劳动人民提供就业岗位,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三)促进交流,加快发展

高速公路的建设与乡镇之间密不可分,不仅吸纳了大批劳动力进城,同时城市居民也来到乡镇进行投资旅游,在无形中就将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与思想观念等进步因素向相对落后的乡镇传递,进而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与生活方式,对落后地区的发展起到积极影响。高速公路的发展将使得落后地区有封闭走向开放,并逐渐与发达国家相接触,进而加强交往与经济技术合作。

篇6

为认真落实省政府进一步加强全省道路旅客运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强化交通安全综合治理、科学治理和全面治理,坚决预防和遏止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力争2012年全县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和万车死亡率在上级下达指标范围内达到全省最低水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客货运驾驶人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安全监管总局《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根据《长治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创建本质安全型县的实际,就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落实乡、镇人民政府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

1、各乡镇政府要确定一名乡镇领导负责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实行乡镇干部包村责任制,明确村民委员会交通安全责任,设立农村交通安全协管员。

2、包村干部要每月组织本村村民,特别是驾驶人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村民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不坐违法车、超员车,不无证驾驶、不酒后驾驶、不疲劳驾驶、不驾驶超载车、不驾驶超速车。

3、农村交通安全协管员要督促本村车辆所有人及时办理牌证,制止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违法载人。

4、在街道社区或200户以上相对集中的居民区,建立机动车驾驶人家属协会组织,负责对居民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监督和提示驾驶人遵守交通安全法规。

二、落实相关部门道路交通道路安全工作责任

(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是落实交通安全工作的主要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强路面管控、车辆管理、驾驶人管理、源头管理、隐患排查治理等方面的工作,确保道路安全、畅通、有序。

1、加大对超速、超员、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违法超车、不按规定路线行驶、货车和农用车违法载客等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严查无牌无证车辆,严格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管理。充分利用现有警力和科技手段加强路面管控,组织警力适时开展集中整治。尤其要针对客运车辆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途中站点外上下旅客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重点治理。加大对校车、接送学生和幼儿车辆的安全检查力度,严厉查处校车及接送学生和幼儿车辆的交通违法行为。要推行交通安全网络化管理,层层落实交通安全管理责任;实现交通安全管理和整治工作的常态化。

2、定期开展交通安全隐患和交通事故多发路段的排查治理,逐一建档登记,同时将排查出的情况以及整改建议报告县政府并通报交通运输、城建或公路部门。

3、继续加大创建本质交通安全型路段工作力度。公安交警部门要提出合理建议报县政府。由县政府责成道路产权部门迅速增加和改善创建路段所必须的标志标线和安保措施。公安交警部门同时要配足配齐警力和装备,合理设置一个能满足24小时巡逻执勤的交警中队进行路面管控,最终实现创建路段交通事故“零死亡”。

4、要认真落实《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建立健全考试员考核制度,严格执行驾驶人考试项目和评判标准,逐步全面推广应用科技评判和监控手段,严把机动车驾驶人发证关。

5、对交通违法记满12分的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伤亡事故负有责任,构不成犯罪的驾驶人、驾驶客运车有超速、超员、疲劳驾驶、酒后驾驶等严重违法行为的驾驶人进行不少于40个课时的安全教育培训,并重新考试。

6、建立违法驾驶人信息库,每月向交通运输部门及时通报客货运车辆驾驶人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情况。

7、加强对驾驶员培训机构和机动车检测机构的监管,对驾驶培训机构的培训质量、考试合格率、诚信经营等进行分析、排名,每季度通过市、县级报纸或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8、要严格机动车辆注册登记,加强机动车辆定期检验的监管,定期核查报废车辆,并向社会公布。

9、建立完善大型客运、货运车辆和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校车等重点车辆的管理档案。

10、加强对事故多发路段、施工绕行路段的交通疏导工作,维护良好的通行秩序。遇自然灾害、恶劣天气或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严重影响公路安全通行时,公安部门要及时依法实行交通管制,确保交通安全。

11、严格落实交通违法抄告制度,每月对辖区营运车辆的违法未处理情况抄告给交通运输部门,并在地市级新闻媒体予以公布。对外埠车辆的重点违法行为要及时抄告或者转递到车辆所属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12、深入实施“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建立健全交通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加强交通安全宣传阵地建设,年内公安交警部门窗口单位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设施的设置、数量、内容及更新达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实施设置规范》三类标准的要求,努力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

13、对已报废大型客货车及其他营运车辆的解体进行监督,严禁报废机动车上路行驶。

14、加快推进智能化交通建设进程,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学布局交通监控和电子警察系统、完善交通标志和标线等设施、科学调整交通流量流向和路口信号灯配时等措施,提高科学管理交通水平、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缓解交通拥堵,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出行,力争年内实现县城区智能化交通全覆盖。

(二)交通运输部门和公路部门

1、作为运输企业的行业监管部门,要按照《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监督运输企业严格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2、加强对客货运车辆驾驶人从业资格管理,严格审查申请客货运经营驾驶人的安全驾驶经历,凡申请办理从业资格证的,必须经培训合格,凭结业证书申请办理。对机动车驾驶证被公安部门注销或吊销的驾驶人,交通运输部门依法吊销其从业资格。

3、要建立健全营运性机动车驾驶人基础台帐,每月对运输企业安管人员和司乘人员进行一次安全教育,

4、对公安交警部门通报的客货运输企业车辆及驾驶人交通违法、交通事故等情况,要督促企业在7个工作日内对驾驶人进行教育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向公安交警部门反馈。

5、要督促企业加强对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诚信考核,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应及时调离驾驶人工作岗位。

6、加强对驾驶培训机构的监管,督促其严格落实《驾驶员培训教学大纲》的内容,加强对教练员的管理,积极推进规范化教学。

7、要严把运输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营运车辆技术状况关,加强对汽车客运场站的安全监管。

8、督促运输企业建立安全行车日志制度,做好车辆的例保例检、定期维护和检测工作。

9、监督客运和危险货物运输经营者投保承运人责任强制保险。

10、督促旅客运输企业按规定在客运车辆上安装使用行驶记录仪或GPS(全球定位系统)等装备,督促运输企业建立GPS监控室和内部安全监管制度。

11、严格界定县城公交和公路客运车辆,凡属公路客运的,严格按照实有座位核定载人数,严厉查处客运车辆、旅游客车未按规定线路和规定时间行驶、非法营运等违法行为。

12、加强客运市场整顿,依法查处非法营运客车,相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协助工作。

13、交通运输部门要严格客运班线管理,监督客运企业落实20时以后不得发出任何营运客车、22时所有7座以上营运客车暂禁止驶入高速公路运营、23时至次日凌晨5时暂禁止营运客车驶入公路运营的规定;对途径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达不到安全通行条件路段的客运班线不予审批。

14、加大公路“治超”工作力度,严查货车超载、抛洒等违法行为。

15、对交通安全主体责任不落实、交通违法突出、交通事故多发的企业实行“黑名单”制;对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条件、存在大量安全隐患的客运企业,要依法责令停顿整改,整改仍不达标的,依法取消其相应的经营业务。

16、交通运输部门和公路部门对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工程项目,按规范设置和完善公路标志、标线等道路安全设施。

17、交通运输部门和公路部门要加大对公路交通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力度,对标志标线残缺不全或者陈旧老化的要重新施划安装;对临水、临崖、陡坡、急弯的外侧要安装钢性等有足够防撞能力的防撞墙或防护桩。

18、交通运输部门和公路部门对冰、雪、雨、雾等恶劣天气,要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铲冰除雪、防污泥等相关工作。对重点河流、水库等敏感区域沿线道路和桥梁,加强养护和道路安全整治,设置警示标志,逐步完善应急防护措施。同时要做好公路沿线可能出现的山体落石、泥石流等安全防护工作。

施工修路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经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同意后方可开工。施工作业单位要在施工路段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采取防护措施;施工作业完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经公安交警部门验收合格,符合通行要求后方可恢复通行。

19、交通运输部门和公路部门要加强对公路用地范围的管理,对在公路上以及公路用地范围内修建建筑物、摆摊设点、堆放物品、倾倒垃圾、设置障碍和影响公路畅通的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取缔。

20交通运输部门和公路部门对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出的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建议要及时整改,并于5个工作日内予以反馈。

(三)农机部门

1、要把好农业机械登记、检验、发证关。

2、严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人的培训、考试、发证和审验关。

3、建立健全农机驾驶人基础台帐,每月对拖拉机驾驶人进行安全教育,并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

(四)宣传部门

县委宣传部应当督促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有关单位宣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1、武乡周刊要开辟交通安全宣传专栏,对各责任单位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进行报道、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典型事故案例进行曝光、对达到报废年限的机动车和记满12分的机动车驾驶人进行公告。

2、县电视台要每日在黄金时段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五)教育部门

1、要指导和督促学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内容,建立固定交通安全宣传阵地,每月开展一次交通安全主题教育,严格落实课前1分钟交通安全提示和放学后交通安全嘱咐教育。

2、要与学校签订道路交通安全责任状,严格落实学校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3、要严格校车驾驶人资质审查,督促各类学校及幼儿园严防不符合安全条件的车辆接送学生和幼儿。

4、督促学校对接送学生车辆及驾驶人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健全车辆和驾驶人基础台帐,并逐级上报市一级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中心备案。

5、要配合公安交管部门坚决制止使用报废车辆、低速货车、拖拉机、三轮车等不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车辆接送学生。

(六)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部门

1、加强县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县城道路专项规划、县城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编制和实施,在编制城乡规划时应统筹考虑用地布局和交通状况,避免出现跨路市场。

2、加强县城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建设,及时维修、养护工路、保持路面完好;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技术规范,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和完善交通信号灯、县城道路标志标线等安全设施,及时整治存在安全隐患的城市道路、桥梁。

3、对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商业和建设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未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不得开工建设。

(七)司法行政部门

要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纳入普法内容、督促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经常性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

(八)气象部门

1、建立突发气象灾害信息通报制度,明确责任人和联络员,确保气象信息通报渠道畅通。

2、在雨、雪、雾及道路结冰等恶劣天气期间,要将天气变化信息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同时通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九)保险部门

1、要积极做好道路交通事故的理赔工作,参与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理赔的调查。

2、会同公安、农机部门建立机动车信息网络平台,建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与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和道路交通事故相挂钩的机制。

3、配合有关部门对参保机动车驾驶人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按照规定做好道路交通事故的理赔工作。

4、积极与公安交管部门配合,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理赔机制。

5、每季度要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通报本地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

6、要提取保费总额的百分之二,用于群死群伤等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和伤亡交通肇事逃逸事故的救助。

(十)工商部门

要依法查处销售未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的机动车辆和非法回收、销售报废汽车、非法拼装车辆的行为。

(十一)质监部门

1、要对生产不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厂家依法进行查处。

2、对检测设备未通过鉴定、未取得计量认证书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依法进行查处。

3、对不执行国家安全技术标准、出具虚假检测报告、只收费不检车的安检机构,对未取得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资格许可的安检机构,会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进行查处。

三、落实运输(旅游)企业交通安全主体责任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主要责任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负有安全生产的全面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责任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对安全生产工作负组织实施和综合管理及监督的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1、要严格按照《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认真落实交通安全的主体责任。

2、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接受交通运输、公安和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对其安全主体责任履行情况依法实施的监督管理。

3、建立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平台,并向交通运输、公安、安全监管等有关部门免费开放,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动态信息服务平台实施联合监控。

4、建立健全营运车辆和驾驶人安全管理台帐。运输企业每月要将驾驶人安全管理台帐及增驾驶人情况上报交通运输部门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5、建立客运驾驶人聘用制度,严格客运驾驶人录用条件,统一录用程序,对客运驾驶人进行面试,审核客运驾驶人安全行车经历和从业资格条件,积极实施驾驶适宜性检测,明确新录用客运驾驶人的试用期。对三年内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且负同等以上责任的,交通违法记分有满分记录的,以及有酒后驾驶、超员20%、超速50%或12个月内有三次以上超速违法记录的驾驶人,道路旅客运输企业不得聘用其驾驶客运车辆。

6、建立客运驾驶人安全教育、培训及考核制度。对客运驾驶人进行理论不少于12学时,实际驾驶操作不少于30学时的岗前培训;每月接受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1小时的教育培训。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每月查询一次客运驾驶人的违法和事故信息,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处理并上报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7、对新聘用的大中型客货车驾驶人,应当组织参加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组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学习和交通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培训。

8、建立客运驾驶人调离和辞退制度。对交通违法记满12分、诚信考核不合格以及从业资格证被吊销的客运驾驶人要及时调离或辞退。

9、建立防止客运驾驶人疲劳驾驶制度。关心客运驾驶人的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客运驾驶人进行体检,为客运驾驶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安排运输任务,防止客运驾驶人疲劳驾驶。

10、加强车辆技术管理,确保营运车辆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建立健全机动车辆管理、使用、维修、保养、检测制度,落实专人负责车辆安全工作,对淘汰、更新老旧、报废车辆及车辆安全建立运行技术档案。

11、严格要求客运驾驶人在24小时内累计驾驶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连续驾驶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每次停车休息时间不少于20分钟。对于单程运行里程超过400公里(高速公路直达客运600公里)的客运车辆,企业应当配备2名以上客运驾驶人。对于长途卧铺客车,企业要合理安排班次,尽量减少夜间运行时间。

12、要在大中型营运客车车厢内前部、中部、后部明显位置标注醒目的载客人数和本车没有“三超一疲劳”行为等安全承诺内容;在客车座位靠背上喷写交通安全提示语和交通违法举报电话。

13、严禁违规出让客运班线和经营权,严禁以包带管、只收费不管理的行为,督促客运场(站)做好车辆安全例检、危险品检查等工作,杜绝营运车辆超速、超员、超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14、要从营运额中提取0.5%的费用,用于交通安全工作专项经费。要先期垫付群死群伤等道路交通事故的相关费用。

四、加强道路交通安全责任追究力度

监察部门对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因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交通安全责任而发生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员进行调查和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1、对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事故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协助省市相关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和负有管理、审批、监督职责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集中约谈、诫勉谈话。同时,对未按规定履行管理、审批、监督职责的相关人员,由任免机关或监察机关按照管理权限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对发生一次死亡3至9人道路交通事故,追究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3、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责任事故的运输企业负责人,依法,并在5年内不得担任道路交通运输企业主要负责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或者6个月内发生2起死亡3人以上责任事故的企业,由道路交通运输管理机构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经停业整顿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吊销其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或者吊销相应的经营范围;停业整顿后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客运企业3年内不得新增客运班线,旅客企业3年内不得新增旅游车辆。

4、因未依法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相关职责,造成客运车辆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对客运企业主要负责人予以免职;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安全管理不到位,造成校车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道路交通事故的,对中小学校或幼儿园主要负责人依法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负有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的运输企业,责令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未消除安全隐患的机动车,禁止营运。

6、对同一道路运输企业两年以内累计发生2次以上超员、超载违法行为的,要依法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管安全和经营的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管理人员,分别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7、对运输企业或者学校强迫大中型客货车、校车驾驶人违法驾驶,造成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对企业或者学校相关责任人员依法予以拘留。

8、对考试合格率排名靠后、培训质量和服务质量低的驾驶培训机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暂停其培训工作,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暂停受理考试申请。

9、对驾驶培训机构及其教练员存在缩短培训学时、减少培训项目、对外地招揽学员,以及存在贿赂考试员、以承诺考试合格等名义向学员索取钱物、参与违规办理驾驶证或者考试舞弊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要责令停业整顿,整顿不到位的,吊销其经营许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停止受理其报考申请,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0、对3年以下驾龄的驾驶人发生死亡交通事故负主要以上责任的,除追究当事人相关责任外,还对其所在驾驶培训机构的责任人和考试员进行责任倒查。对因机动车安全技术原因发生伤人交通事故,除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将对机动车检测机构相关责任人责任倒查。

篇7

关键词:秦皇岛 物流 旅游物流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7-202-01

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省葫芦岛市,西接唐山,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是国家重要的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转运中心,承载和连接了全国50%能源物流量,是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同时,秦皇岛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悠久的文化名胜古迹,每年拥有两千余万游客的接待量,旅游物流需求量明显增大。结合全市物流业发展现状,本文仅就运输站场服务体系和旅游物流服务体系进行阐述。

一、构建运输站场服务体系

1.构建运输站场服务体系投融资平台。近年来政府交通部门陆续在客货运输站场建设方面进行投入,从2004年到2010年建成客运简易站31个、二级客运站2个,物流中心1个,省市补助到位资金累计达到2951万元。“十二五”期间还将增加新的运输站场建设项目,特别是列入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的一批项目将有比较大的政府投入。投入民营企业和县区局所属运输站场的资金客观上存在产权界定问题。建议考虑将这类政府投资定位为国有产权,纳入市交通运输局下属的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国有资产在企业的股权投入,明晰产权和股份,形成运输站场服务体系投融资平台,增加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资本金来源,增强交通投资平台融资能力。

2.成立交通物流公司,构建运输站场运营实体。可以考虑在市局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框架下,以运输站场国有投入为资本金来源,成立隶属于市局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的秦皇岛市运输站场经营公司(秦皇岛市交通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使其成为构建全市运输站场服务体系的经营平台,集成可利用的运输站场资源,开展交通物流服务经营,立足打造成全市公共物流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为交通运输部门发展现代物流发挥主导作用。

3.集成运输站场资源,构建零担运输服务网络。调查显示,全市现有分布在各县区乡镇所在地的一批简易站,多数闲置和出租,没有发挥应有的运输服务功能。将这些隶属于县区交通局的运输场站赋予零担货运站的功能加以利用是可行的,在硬件设施上完全能够满足客运和货运的共同需要。将市秦东物流园区作为全市的零担运输中心站,辐射全市30余家乡镇网点,完全可以初步构建覆盖全市的零担运输网络。通过发挥道路运输市场管理者的职能,制定区域零担运输规则,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投放零担运力资源,吸引社会车辆进驻场站,经营零担运输班线,盘活零担运输市场的线路无形资产。这项工作,可结合政府商务部门主导的“万村千乡超市工程”和市邮政部门主导的“村邮”工程进行运作,争取更多的政府政策支持。

二、构建旅游物流服务体系

构建旅游物流服务体系是满足广大游客日益增长的相关旅游商品运输需求的需要,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落实旅游立市发展战略、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1.构建旅游物流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旅游物流是指以游客为服务对象,为游客购买旅游商品提供从购买到送达目的地的全过程物流服务,包括包装、暂存、快递送达以及与此相关的信息等服务。构建旅游物流服务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相关环节,包括宾馆、旅游景点、购物商店和旅游商品提供商等物流节点设立商品快递托运办理点,使游客在购买旅游商品时或回到住地宾馆都能够及时享有快递托运服务。由于游客这种特殊的服务对象都是外地人或者外国人,他们在异地办理托运业务,对托运商品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具有更高的要求,其服务品质事关城市形象,影响较大。因此对旅游物流市场需要建立比较高的准入门槛,严格筛选物流服务提供商,制定物流服务规范、建立日常监管制度,将旅游物流市场的供需主体和服务行为纳入旅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动态监管,建立起服务规范、运作高效,监管严格的旅游物流市场体系。

2.构建旅游物流服务体系的现实基础条件和对策建议。目前,秦皇岛市已经具备构建旅游物流服务体系的较好基础。2008年奥运会期间,市交通运输与市旅游局联合开展了非赛事物流服务,向宾馆和主要旅游商品市场等旅游物流集散场所推荐比较好的物流快递提供商进驻提供快递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积累了组织相关活动的初步经验;去年,市运管处与东北大学联合申报的《旅游物流运作模式研究》课题已被评审入选省厅科技项目,列入省厅科技计划。

为了做好旅游物流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将此项工作作为物流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安排部署。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协调市旅游局、市邮政局和市公安局等相关政府部门配合,运管处具体负责制定实施方案,在全市组织实施。

(2)试点先行。为了稳妥开展好此项工作,可在各县区,选择条件较好的几家宾馆、旅游购物企业和场所,进行初步试点,建立规范、积累经验,逐步推广。

(3)政策扶植与支持。对经认定的旅游物流服务提供商建立车辆通行的“绿色通道”,使其能够及时进入市区和景区的宾馆饭店、休疗院所及旅游物流受理点,不受交通禁行的限制,给予免费停车。构建旅游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开发旅游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需要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建议列入科技项目争取专项资金补助。

参考文献:

郭步前,白劲松,郑永成.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开发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4)

篇8

对于出租车监管体制,2015年注定是不凡的一年。

年初,《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正式生效,有人说,我国的出租车管理体制基本完善。谁曾想到了下半年,出租车行业迎来史上最强烈的冲击。

为回应大潮汹涌的互联网专车,2015年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同时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出租车行业改革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专车征求意见稿),其沿用原有的出租车管理制度去规制专车时,遭到了行业和社会公众的强烈反对,专车治理陷入困局。

征求意见稿引发的强烈争议还在发酵之中,梳理对出租车的监管流变,不难发现,出租车管理是长期困扰监管者的难题之一。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政府行政的法治化程度和公共治理的现代化程度都面临极大挑战,互联网迅猛发展,又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专车治理暴露出来的种种困局,如何破? 出租车制度管理流变

我国最早颁布的出租车管理规章,应是1988年6月由原建设部、公安部和国家旅游局联合的《城市出租汽车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由当地人民政府主管公共交通的部门统一管理。

1997年底,原建设部、公安部出台了《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办法》,提出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城市出租汽车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出租汽车的管理工作。该办法1998年2月开始实施,一般称为1998年出租车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各种出租车监管模式在全国遍地开花。

大部制改革后,交通运输部陆续出台《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规定》、《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出租汽车运营服务规范》。以2014年9月26日通过、2015年1月开始实施的交通运输部《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为标志,我国出租汽车管理制度基本完善。有评论认为,已形成管理闭环,我国的出租汽车管理体制进入新阶段。

而正在所谓我国出租车管理体制基本完善的同时,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专车衔枚疾进,迅猛发展。

2012年8月,杭州快智科技有限公司在杭州推出“快的打车”; 2012年9月,北京小桔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推出了“嘀嘀打车”(后改为“滴滴打车”)。

2013年4月,快的获得阿里巴巴、经纬创投1000万美元A轮融资;2013年4月,腾讯注资滴滴1500万美元。

就在《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出台前夕的 2014年7月8日,快的宣布推出一号专车,2014年8月19日,滴滴推出滴滴专车。

当然,交通运输部并非没有关注到打车软件和专车的发展,2014年7月9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促进手机软件召车等出租汽车电召服务有序发展的通知》,《通知》称发展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对转变出租汽车运营模式、方便乘客出行、提升服务质量、缓解交通拥堵、促进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等到2015年《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正式生效,所谓出租车管理体制基本完善之时,也正是专车四处攻城略地之日,如何监管专车,又成为摆在监管者面前的问题。

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专车经济在全世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我国的监管部门,如何出台意见,一直是坊间热议的问题。但相关部门一直冷淡处理,没有任何权威的公共治理信息披露。

2015年10月10日,在上海发出第一张专车牌照次日,交通运输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专车征求意见稿)出台,令人错愕。常常被忽略的是,同一天还出台《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出租车行业改革征求意见稿),对年初生效的《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进行修正,其内容正是针对专车。 专车治理的法治困境

交通部门管理出租车的依据,来源于2004年7月生效的《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412号令)第112项设定的“出租汽车经营资格证、车辆运营证和驾驶员客运资格证”许可事项,依法实施“三证”许可管理。依照专车改革征求意见稿的说明,对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沿用了上述“三证”管理。

那么争议来了,将专车界定为网络预约出租车合适吗,专车属于出租车范畴吗,沿用对出租车的“三证”管理专车,合法吗?

《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把出租车分为一般出租车(可巡游)和预约出租车(不可巡游)两种。其中,“出租汽车经营服务”,是指可在道路上巡游揽客,喷涂、安装出租汽车标识,以七座及以下乘用车和驾驶劳务为乘客提供出行服务,并按照乘客意愿行驶,根据行驶里程和时间计费的经营活动;“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是指以七座及以下乘用车通过预约方式承揽乘客,并按照乘客意愿行驶、提供驾驶劳务,根据行驶里程、时间或者约定计费的经营活动。

这两种出租车都可以提供“出租汽车电召服务”。出租汽车电召是指根据乘客通过电信、网络等方式提出的预约要求,按照约定时间和地点提供出租汽车运营服务;也就是说,可能存在电话电召巡游出租车、网络电召巡游出租车、电话电召预约出租车、网络电召预约出租车四种电召出租汽车服务。

从逻辑上讲,上述四分法也很难说错。但只要用普通人的常识想想就知道,这种逻辑是纸面上的,现在大部分巡游出租车不都使用打车软件在接受预约订单吗?所谓巡游和预约的分法本身就是想象的,并不符合市场现实。

所以出租车行业征求意见稿的表述稍显混乱,一方面提出禁止预约出租车巡游,“预约出租汽车包括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和电话预约出租汽车等形式,具有预约出租汽车专用标识,不得巡游揽客,只能通过预约方式提供运营服务”。另一方面,又鼓励巡游出租车提供预约服务。“引导巡游出租汽车通过电信、互联网等方式提供运营服务,减少车辆空驶,方便公众乘车。鼓励巡游出租汽车推广使用符合金融标准的非现金支付方式,拓展服务功能。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者可按规定开展预约出租汽车经营。”

巡游汽车可以预约,这符合出租车的现实情况,但预约出租车不可以巡游,则不符合现实,也缺乏合理性,是具有歧视性的安排。

专车征求意见稿提出将专车界定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认为专车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构建服务平台,接入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通过整合供需信息,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

该界定与专车主要以提供信息服务的现实不符,属于削足适履的安排,用出租车规制的框套专车,是对现有监管模式的扩张适用,类推适用,属于越权。

除了强行将专车纳入出租车进行牌照化管理,被大部分人忽略的问题还有交通运输部制定上述规范的依据问题。

《道路运输条例》第八十二条明确,出租车客运和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这条规定明确将出租汽车的管理保留于国务院以行政法规方式出台,现在交通运输部以部委规章方式出台,有越权规范之嫌。

这大概也是专车改革征求意见稿在谈到权力来源时仅提到了关于出租车三证的国务院412号令,没有其他上位法规范的原因。 公共治理困局与破局

专车治理涉及广泛公共利益、直接关涉民生的公共治理,其公共决策应该遵循必要的程序,将决策的利益相关者以必要形式引进决策过程,畅通公众参与途径,通过听证、专家咨询和群体协商等方式广泛听取公众对专车治理的意见,确保关于专车的决策公开公正,是现代治理的要求。

但梳理专车政策出台过程,不难看出,决策程序不够公开透明,政策出台极为突然,决策过程没有看到企业方、司机、普通消费者的参与和讨论,接近黑箱操作,决策过程较为封闭,出台后也遭到了广泛反对,其政策一旦落地,打车难、打车贵的难题将卷土重来。

征求意见稿把出租车强制性地区分为巡游和预约两种,人为地制造市场进入限制,并制定歧视性的政策安排,其结果无非是扭曲市场,导致治理失灵,不仅共享经济发展受挫,事实上也不会被真正遵守。

常常有媒体提问,如何创新监管来管理专车,笔者觉得这是似是而非的提法。专车作为新生事物,是创新的产物,但却不能认为需要创新监管制度来管理。对市场主体而言,法无明文禁止即为可为,但对监管者而言,当法无明文授权时,监管机关无权作为。在没有清晰的立法授权之前,不宜针对新生事物,扩张性适用原有监管。监管追求稳定可预期,而不是不断创新和扩张。

为什么要沿用旧有方式监管专车?一个很重要的价值目标是稳定,害怕出租车司机闹事?可多年来出租车司机处于现有的企业经营框架下,负担极重,何不借机帮助出租车司机松绑,变换轨道,成为新模式下的专车司机呢?

其实,很多出租车司机也愿意成为专车司机,但恰恰是因为出租车经营企业通过各种名目收取的高额押金或保证金,将司机捆绑在出租车企业中,导致出租车司机无法自由选择。

专车政策引发的强烈争议,显示出当前的公共治理和公共决策过程还缺乏明确的价值指引,缺乏对新经济的理解和包容,也缺乏科学的决策方法。我们应该在法治价值基础上,面对创新命题,通过科学的政策程序,使广受关注的专车治理问题纳入现代决策的轨道之中。专车治理的困局,也可以成为治理优化的破局机会。

篇9

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大变样之年”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为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攻坚年”各项目标任务。确保“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现就全县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以创市级安全保障型城市为载体,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引领。强力推进四大专项行动,强化“双基”严管重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安全发展。

二、工作目标

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三下降”和执法水平、企业主体责任、隐患整治水平“三上升”全县各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比年下降36%有效遏制一次性死亡3人以上的较大事故和一次受伤或涉险10人以上的重特大未遂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

按要求足额配备人员和必需的装备。全面启动综合安监部门标准化和行业专项监管部门规范化建设。政府安全监管能力有效提升。进一步规范乡镇、行业主管部门及所有工业园区安全监管机构。

建立健全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全面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100%完成分级评定;安全标准化建设纵深推进,高危行业领域企业达标率达100%其他行业达80%以上。

隐患排查整治明显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全面深化。全县安全生产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行动取得实效。一般隐患整治率达95%以上,重大隐患整治率达80%以上。

应急救援能力全面强化,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健全完善。监察执法效能明显提升。安全社区创建稳步推进,安全投入,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应急救援等保障能力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重点工作

全县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是全面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2011年。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宣教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政府安全监管能力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重点行业治本、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和增强全民安全意识等方面攻坚克难。

(一)全面提升政府安全监管能力

全面完成装备配备。推进安全专项监管部门规范化建设,强化基层安全监管能力建设。推进安全生产综合监管部门标准化建设。2011年9月底前,完成道路、建设、质监、水利等重点行业监管部门的机构、编制、人员、装备建设。推进乡镇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配齐配强与工作任务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监管人员和装备设备。建立安全监管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加大村级安全监管网络业务指导和培训力度,继续推进安全监管队伍“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开展大培训、大练兵、大提升活动。

扩大联席会议制度覆盖范围。坚持“从严治安”和“从优待安”并重,强化安全监管制度和信息化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联席会议运行机制。安全监管人员岗位补贴与全市标准同步,投保意外伤害险。严格执行重点行业(领域)从业人员资格标准,规范专业服务机构从业行为。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建立好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数据库、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化网络、金安”工程业务应用系统、农机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实现动态管理。

事前处罚金额不低于总处罚的40%完善执法联动协调机制,强化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工作。制定实施企业主体责任、三同时”管理、培训教育、职业健康等规章制度。编制针对性强的年度执法计划。深入开展打“三非”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治“三超”工矿企业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交通运输单位超载、超限、超速)活动,严厉查处事故迟报、谎报、漏报和瞒报行为。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裁量权,建立事故调查处理跟踪督查制度,加强案卷评审和执法统计工作。坚持“四不放过”和“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原则,严格事故查处,健全挂牌督办、事故约谈、事故通报、定期分析制度。安全监管部门要强化指导、监督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委托乡镇执法效能。

(二)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交通运输、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民爆物品、公共聚集场所、消防等8个重点行业领域,深入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3号)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渝府发〔〕93号)精神。按照“政府统一领导、行业部门具体实施、有关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原则,分阶段开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行动,推动法律法规赋予企业在安全生产保障方面的有关规定、工作职责、安全条件、行业标准和法律责任落实到位。2011年底前完成重点行业领域企业AB级企业达到总数的80%以上。

并持续巩固达标成果,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标准化建设。按照“管理台账化、装备现代化、指令书面化、操作程序化、行为规范化”工作要求深入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内容的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实现全面达标、本质达标和动态达标。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加快安全生产关键技术装备的换代升级,引导重点行业企业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水平。2011年,全县重点行业(领域)企业安全标准化达标率达%以上,其他行业达到80%以上。凡在规定时间内未实现达标的企业要依法暂扣其生产许可证、安全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对整改逾期未达标的由县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严格落实企业领导干部带(值)班制度。实施高危行业(领域)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和安全绩效工资制度,切实加强企业班组安全管理。进一步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安全绩效工资原则上不低于员工收入的20%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企业向社会承诺,员工向企业承诺。建立班组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检查(即“一班三检”重点对象和重点部位安全检查(即“点检”作业区域安全巡查(即“巡检”制度,保障安全设施设备正常运转。建立班组三级教育台账、班组学习台账、设备检查台账、违章处罚台账及工伤事故台账。对完成生产任务、安全意识、隐患查改、杜绝“三违”以及班组安全投入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积极创建“全员安全”合格班组。

完善发展改革、工商、金融、保险及有关资质管理部门参与的联合惩戒机制。坚持“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强力推进实施企业分级监管。各行业主管门要健全重点行业(领域)企业“黑名单”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安全等级评定流动机制和激励机制,对企业安全状况实施评估分级,强化监管,持续整改。A级抓巩固,给予项目核准、保险费率、企业信贷、证券融资、评先评优的支持鼓励;B级抓提升,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会诊,提出具体措施和办法,督促整改提升;C级限期整改,暂缓其新建、扩建项目审批,取消评先评优资格;D级挂牌督办,取消其改建、安全技术改造以外的所有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和评优评先资格,责令其全部或局部停产整改,整改逾期未达到要求的由县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三)全面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

实行严格的安全标准核准制度。严格安全评价、安全许可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源头管理。高度重视并强力实施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建立完善高危行业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执行新改扩建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并作为各类行政审批的前置程序。健全企业安全资质管理和从业人员安全资格管理机制。

健全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重大隐患实行挂牌督办,扎实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各行业专项监管部门要建立安全隐患全员排查、登记报告、分级治理、整改销号、定期复查制度。督促落实整改方案、责任人员、整改资金、整改期限和应急预案。建立隐患整改评价制度,定期分析、评估隐患治理情况,实现一般隐患整治率达95%以上,重大隐患限期整治率达80%以上。

提高营运车辆安全准入条件;对校车、厂车统一标识,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着力道路交通推进客运公交化和公司化。加强农村客运车辆、摩托车专项整治和拖拉机安全管理;新安装道路防撞护栏200公里以上;加强路检路查,完善恶劣天气下道路交通应急处置机制。水上交通要继续实施客渡船标准化改造,严厉打击砂石船舶、自用船违规载客等行为。落实恶劣天气、高洪水位期间船舶禁航制度,强化水域安全监管和通航保障。严格执行非煤矿山地下矿山领导带班下井制度。强制推行分台阶(分层)开采、中深孔爆破、机械铲装等技术。2011年地下矿山主扇机械通风安装使用率、露天采石场机械铲装率均达到100%分台阶(分层)开采矿山达80%以上。加大对危险化学品企业陈旧设施设备和落后工艺技术的改造力度,严格锅炉、压力管道、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检查。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进入龙江工业园区,加强重大危险源联网监控。深化烟花爆竹超范围、超药量、超定员和擅自改变工房用途等违规生产专项治理。严厉打击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经营行为。落实建设施工设计、勘察、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工程招投标、资质审批、施工许可、现场作业等环节的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非法建设、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行为。以桥梁、隧道、公路、水利工程等为重点,深化建筑防范高处坠落、施工坍塌专项治理;推广实施建筑工地现场电子监控。健全建筑施工企业、从业人员安全信息体系。全面实施“全民消防宣传教育计划”家庭消防安全计划”完善多元培训机制。建立健全多种形式消防队伍运行和保障机制。深入开展在建工程施工工地、高层居住建筑、易燃易爆单位以及商场市场、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完成消防安全社区建设任务,家庭推广消防逃生装具。同时,开展“土特种设备”专项整治,加强电梯安全监管;做好危房鉴定和CD级危房整治;深入开展冶金、农机、电力、机械、铁路、旅游景点、学校等行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加强监管机构、队伍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强化职业危害申报和普查摸底,加强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进一步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监管体制。2011年全县企业职业危害申报率累计达60%以上。严格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许可制度。继续推进重点行业(领域)粉尘与高毒物品危害专项治理工作,加强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与整治、从业人员个体防护和职业健康体检制度落实,2011年全县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危害因素检测率达20%以上。

(四)健全完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确保隐患治理、安全技术改造和装备投入。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安全生产投入。构建企业为主、政府引导、金融和保险等社会资金参与的安全生产投融资体系。加强对企业安全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的监督检查。切实保障公共安全、基层建设、教育培训和应急救援资金投入。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大安全专项经费投入,优先保障安全监管设施装备配备等资金投入。全面实行工伤保险、责任保险制度和风险抵押金制度。积极探索保险机构参与事故风险控制和安全管理办法,将责任保险、工伤保险预防费用直接用于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

加强管理现代化、采掘机械化、运输连续化、控制自动化建设。推广尾矿库在线监测系统。加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炸物品等道路运输专用车辆和客运车辆GPS监控和管理;危险化学品强制推行集散控制、紧急停车、安全连锁系统和阻隔防爆、油气回收技术;推广电梯、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强化科技兴安措施。非煤地下矿山要加快安装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和通信联络等“五大”系统建设。CNG气瓶电子标签管理系统。

推动中小企业与专业救援队伍签订应急救援协议。开展各级应急救援队伍培训演练。重点行业(领域)企业每年至少开展1次应急演练,增强应急救援能力。推广应急预案“三化”图表化、程序化、简明化)管理。推进道路交通、水上搜救、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应急救援队伍、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切实加强以公安消防、武警为主体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以重点企业为依托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县人民政府每年至少开展2次综合应急演练。

(五)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

扎实推进安全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报、电视台、县政府公众信息网要通过开辟专栏、专版、专片等形式,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高安全生产月、安康杯”竞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等专题活动实效。建立安全生产宣传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宣传法律法规及典型案例,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舆论反应的热点问题进行跟踪督查、及时整改。

推动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变。加强对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加强安全知识培训。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开设安全知识必修课并适时演练。把安全知识和应急管理纳入领导干部轮训必修内容。实施企业班组安全培训工程。强化农民工安全技能培训。建立培训考核档案。2011年,全县各类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持证率达100%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达100%

制定安全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和管理办法。加强社区隐患排查诊断和应急能力建设,加快安全社区建设。健全职责明确、高效协调、共同管理、持续改进的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机制。增强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建立安全社区创建档案。新启动15个安全社区创建单位,认证5个市级安全社区。新启动5个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评定认证2个市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四、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