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常识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3: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心理健康常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环境建设 基础 关键 根本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重视,学校已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进而心理健康教育已作为一专门的学科走进了课堂;这不仅需要专业的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学校的重视及各学科教师把心理健康教育运用到各教育教学中。笔者根据近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情况谈一点体会。
一、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创设学校内部心理环境,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基础,也是现代一流学校的标志之一。学校心理环境建设主要是指:
1.校园主环境建设。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学校主环境建设是学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务。包括教学楼、实验室、图书室、多媒体、食堂、公寓、运动场、绿化带等等在内的学校主环境建设,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应把各种建筑设施构建在绿化环境中,使学校成为花园式的大教室,让池塘、名花异草、茂林休亭、绿色草坪和曲径通幽的小道,也成为学生修身养“心”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技艺,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从而也能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校风校貌建设。学校应加强以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等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培育良好的“”,既能反映学校的特色,也是学校稳定学生心理健康环境的一大因素。一个良好的校风校貌,可以使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良好的发展。也可以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二、教师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
1.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要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要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知识,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让教师知道心理健康的人必须具备完整的人格、充沛的活力、进取的精神、愉快的情绪、适当的行为、虚心的态度及现实的良好适应。让教师们通过学习,提高认识,真正懂得一个好教师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用自己真挚的爱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教师从思想上重视与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育人中的地位与作用。
2.教师要尊重学生。“该生是否尊敬师长”是班主任及各科任教师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教师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
3.教师不可有私心。这“私心”指的是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固然都受教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也不能因为某某同学成绩不好而挖苦歧视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4.教师要讲诚信。“诚信”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或学校领导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有意或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开始承认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买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等等。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以撒谎,我们学生怎么不可以呢?
三、学校心理辅导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学校心理辅导可通过以下途径实施:
一是各科任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履行好班级、团体领导者的角色,在学科教学中认真挖掘教材中具有的心理品质教育内容的因素,对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和训练,通过新型师生关系的确立和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促进学生成长。
二是在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和各科任教师的协同努力中,通过班级、团队、团体等心理辅导活动,使团体成长为学习型组织,使团体的每个人在团体成长的过程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是学校专业心理辅导员定期对部分或全体学生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辅导,向家长传授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及父母、长辈的正确爱的重要性。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又更重视其心理健康,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篇2
关键词:布迪厄 “场域-惯习”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175-02
1 布迪厄“场域-惯习”理论简介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是法国当代国际知名社会学家。“场域-惯习”理论是布迪厄实践社会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布迪厄的实践理论主要围绕场域(结构)和惯习、资本的关系展开讨论。他他提出了发生性结构主义公式:实践=惯习鬃时·场域,来说明实践是惯习、资本和场域相互作用的产物。”布迪厄的观点表明,实践是惯习、资本在场域的作用下的活动。下面从“场域”和“惯习”两个概念了解布迪厄的实践理论。
1.1 “场域”
“场域”是指由附带一定权力(或资本)形式的各种位置之间一系列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所构成的一个网络。场域是由各种位置组成的关系网络或关系空间,具有客观性。每个场域是有着自身逻辑效果的运作空间,具有相对独立性,其自身逻辑发挥作用的界限是每个场域的界限。现代社会世界高度分化后产生出一个个“社会小世界”,每一个“社会小世界”就是一个场域,包括权力场域、学术场域、经济场域、文学场域等。再次,场域也是一个充满争夺的空间。布迪厄说:“作为包含各种隐而未发的力量和正在活动的力量的空间,场域同时也是一个争夺的空间,这些争夺旨在继续或变更场域中这些力量的构型。”场域中各种位置占有者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或改善他们的位置,使自身所拥有的资本最大化。
1.2 “惯习”
“惯习”是由积淀在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其形式为知觉、评判和行动的各种身心图式,它是一种结构形塑机制,涉及社会行动者具有的对应于其占居的特定位置的性情倾向系统。惯习首先是被决定的,是历史的产物,它受场域形塑,是场域的固有属性体现在身体上的产物,是一种人们后天获得的具有一定主观性的、持久的和可转移的禀性系统。惯习具有的历史性、生成性和开放性。
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原因剖析
作为新事物,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仍存在诸如缺乏规范化的学校行政管理体系;理论基础薄弱并与实践相脱离;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从“场域”和“惯习”两个角度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问题出现的原因。
2.1 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场域中的位置
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问题,可以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场域中所处的位置,该位置运作的资本,及其与位居其他位置的诸育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是由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在素质教育场域中,心理健康教育具有“乘数效应”,它对学校其他诸育起着“酵母”式的促进和放大作用,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整体水平。由此,心理健康教育理应处于教育场域中的核心地位并占据首要资本,以充分发挥其在整个教育场域中的“乘数效应”。
然而,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发生的大环境,而新课改又发生在社会这个大“场域”中,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因素紧密相连。因此,教育是受到整个社会,整个学校外部环境影响的。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无论家长、学生或是学校仍将分数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最主要标准。在这样的教育场域中,能有效提高分数的教育则处于该场域的中心位置,其所得到的资本也随之最大化,从而进一步加强其位置的稳定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提高能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但这样的促进带有一点隐蔽性,评价难,并不能立竿见影,所以这样的保证则显得苍白而无力。由于自身对教育场域发挥作用的有限性,导致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处于边缘位置,而其所占有的资本也是有限的。这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出现各种问题的根源。
2.2 心理健康教育“惯习”与“场域”之间的“不合拍”现象
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等具体实施者贯彻和配合。但实施者的“惯习”是长久形成的,是历史的、传统的沉淀和个人观念、态度的综合体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较强,对从业者的专业素养的要求较高。当前,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来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科班出身型,即高校特别是师范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另一种是半路出家型,即学校的团队干部、班主任、校医、政治课老师等。学校从这些人员中选取一部分人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短期专业培训,然后将其充实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中。
篇3
1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1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流行特征
研究显示,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检出率在10%~20%之间。广西某地区小学生在思维内容、注意力、自信与自尊、责任感、学习与工作、情绪反应、社交问题、言语问题、人格问题、睡眠饮食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比例均超过10%。陈永胜H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情绪、行为等方面,小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人数约为10%~15%,情绪方面问题约在10%~20%之间。多数研究显示,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小学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要差于男生。
1.2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表现
许多研究显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注意障碍、情绪障碍、违纪、行为问题、欺负行为等问题。情绪障碍是影响学前及11岁以上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多动性障碍是影响6~11岁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6]。男孩多动性障碍高于女孩,女孩情绪障碍多于男孩2,男生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和冲动倾向上的得分显着高于女生(P<0.05);在恐怖倾向得分上女生显着高于男生(P<0.05)。
2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除了要面向所有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外,还要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有较为严重问题的学生要开展一对一的个性化心理指导。要从预防心理问题、矫治心理疾病和培养发展小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多方位开展工作。
2.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要向每一名小学生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传授给他们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让他们认识心理异常现象,并且能够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以达到预防心理问题、及时发现问题、正确疏导问题的目的,从而帮助小学生学会学习、正常的人际交往、正确的面对困难、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还要针对小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加以集体辅导。如针对刚入学的小学生开展集体辅导,帮助他们尽早适应学校生活,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完成个人的角色变化;针对高年级小学生,要开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以帮助他们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生理特征,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主要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形式多样且灵活。
开设心理健康课各个学校大多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活动课或专题讲座。通过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知识讲座等方式,寓教于乐地将心理健康科学常识普及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简单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作文和体育教学中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外,要注意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健康意识和知识。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作文教学相结合。学生通过写作可以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见解。通过制定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命题作文,既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写作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又可以从学生的作文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利于发现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有资料显示,运动和体力娱乐活动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参加体育运动越多,情感困惑的情况越少。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在身体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以便进行正确的疏导。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消除消极情绪,还可以通过竞技体育运动,培养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乐观等良好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到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采取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听讲座、咨询、座谈及班主任家访等形式,增强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引导家长转变错误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并促进家长注重自身的良好素质养成,营造和谐的家庭心理健康环境,发挥家教的作用,以父母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孩子健康品格及心理素质的形成。
2.2根据人群特征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不同年龄的小学生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针对低年级的小学生还不能适应学校生活,存在多动性障碍的特征,学校应该开展相应的心理辅导,以帮助低年级小学生尽快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克服问题,养成好的行为,遵守学校纪律,促进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形成。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情绪障碍问题,学校应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从而促进高年级学生积极情绪的形成。
不同性别的学生心理问题不同。针对男生好动和女生易出现情绪问题,应开展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疏导男生克服好动的问题,调节女生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同时,由于男女生的青春期表现特征不同,面对身体上的变化,青春期学生易产生心理问题,还要针对于此分别对男女生进行相关的心理疏导,让他们健康平稳地渡过这一生理时期。
2.3关注个体问题进行心理指导
篇4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认识模糊、观念落后、行动迟缓
农村中小学之所以游离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热潮之外,主要缘于一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教师中心”的观念,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张扬;不能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雷声大、雨点小。
2.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教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对专业知识和实际能力达不到要求的,绝不能随意安排做专职心理咨询教师。”但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从教人员绝大多数是由非专业人员兼任,来源十分复杂,而且很不稳定。这些人的共同点是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没有持证上岗。以这样的师资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后果是令人难以想象的。
3.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既不是相互割裂和对立的,也不能相互取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教育方式方法上强调心理辅导、咨询和治疗等方面的策略、方法、技巧的运用,切忌机械灌输和空洞教化。因此,决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德育或德育化。但由于缺乏专业师资和专门培训,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德育化倾向却十分严重。
4.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育化
心理健康教育在途径和方法上讲究灵活多样和针对性,以心理辅导为例,根据心理问题的具体情况可以综合运用会谈、角色扮演、信心训练、行为矫正、心理沟通、自我体验、心理测量等等。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存在着学科化、知识传授化的偏向。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向学生机械灌输有关的名词、概念、原理,把心理健康教育搞成了心理学常识课,这种用学科知识教学的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必然带来一系列负面效应。
二、在农村中小学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篇5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0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范本精选,希望大家喜欢!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一)
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德育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通过多种形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努力创造条件辅助和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已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做好个案辅导、登记工作。
2、重视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辅导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重视学生心理团体辅导工作。
4、不断丰富教师的教学策略,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5、做好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每学期最少开设两节以心理健康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
三、内容要求:
1、学习心理与智能发展指导。
(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信心。
(2)引导学生形成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
(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学习策略的辅导,包括阅读、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自我监控等策略。
(5)特殊时段的学习心理调适。如竞赛前夕、升学考试前夕。
2、情绪、情感、情操教育。
(1)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与易变性。学会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
(2)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与合理途径。
(3)学会保持积极心境的方法。
3、坚强意志与承受挫折的教育。
(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
4、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及性教育。
(1)学会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尊重自己、相信自己。
(2)学会正常人际交往,与同学、老师、家长良好关系。
(3)正确认识性别差异,接受发育过程中的身体变化,正确认同性别角色,同异性同学保持正确的交往心态。
5、人格养成教育。
(1)引导学生树立发展健全人格的愿望与动机。
(2)注重学生的自我人格养成教育。
(3)对有人格障碍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心理课辅导。每个月的最后一周班主任教师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具体情况开展心理活动课。
(2)心理咨询室。逐步开放心灵家园,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逐步做到心理咨询室有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
(3)办好心灵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一般的问题由心理老师转交班主任回复,特殊的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个别咨询。
(4)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宣传阵地。
各班板报、红领巾广播站是我校学生熟悉的宣传阵地,本学期将充分利用现有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在红领巾广播站、多媒体教室进行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地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指导小学生进行自我心理健康教育。
指导小学生学习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A、学会放松。要使小学生知道紧张是正常的心理反应,是可以通过想象、转移注意力、调整呼吸、体育活动、听音乐、唱歌、阅读、睡觉等方法调节放松的。
B、与人谈心。要使小学生知道有问题要学会求助,在学校可以找老师、心理辅导老师谈心;在家里可以找长辈、亲友谈心;在社会上也可以有谈心的对象,如心理咨询电话等等。无论何事何时都可以与人谈话,学会与人谈心一辈子受益。
C、学习写日记或周记。小学生要学习用笔与自己谈心,把心灵的轨迹用文字描绘下来,这对心理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公开日记要得到本人的允许。小学生也不用过分担心自己的内心秘密被他人知道,要学会坦然地对人与对己。
本着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视小学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二)
我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工作重点将继续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新环境,以及学习方法、职业兴趣、交友方式方法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本学期我们将具体开展以下工作:
1、继续开展心理健康课
在预备和高一年级开设心理课,每周1课时。旨在普及心理学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人格水平。本学期开设的课程将包括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知识普及、提高学习效率系列、学习认识自我系列(性别意识、自己的价值、悦纳自我)、人际交往技巧系列(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情感系列(包括师生情谊、感恩父母、什么是爱情)、人生规划(职业规划、价值观澄清)等。本学年的课程不仅局限在课堂内,而是由课堂向外延伸。为了吸引学生关注,心理活动课几乎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几乎每节课学生都有活动可以参与,甚至还有户外活动课的内容。
2、健全心理咨询室的工作
咨询与辅导是达到学校心理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本学期延续了以前的传统,每周一至周五中午12:15-13:00,丁洪春老师和郑佼佼老师会在心理咨询市或各自的办公室,接待来访学生的咨询或预约,帮助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或困惑。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各种形式及时必要的咨询、辅导。实践下来,这个部分的工作经过验证的确起到了一定作用的。不仅实实在在帮助学生解决了问题,而且好的口碑也在同学中传播,使得更多同学了解到这样一个可以倾诉的场所。
3、网络BLOG公告站
考虑到学生上网的不便利,信箱设立的效果不佳。本学期网络BLOG的工作相对减少,仅针对课外拓展、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普及。一些学而有余力的同学在上网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阅读,并和老师进行交流。
4、管理心灵絮语栏目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与学校青春藤文学社联合,刊登一些文章介绍心理学常识,同时为心理咨询室的工作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5、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通过全体测试儿童团体智力测验、Y-G人格测验,个别测试SCL90等来完成学校心理档案的建设。预测学生状况,防范于未然。配合教师做好学生德育工作。
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任重而道远,从以往工作的经验来看,这项工作往往会被大家忽视或者轻视,可有可无,可轻可重。希望通过新学年的努力,既可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贡献,也能树立起心理健康教育崭新的形象。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三)
一、基础现状分析
1、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已有一定的认识,并且具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科研的能力。学校提出把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成我校的一大品牌,一大亮点,明确地表明了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以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决心,这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新的春天,也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适宜成长的大环境。
2、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大多数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尽管我校已经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但在师生中未能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现象还是存在的,在学生群体中,对心理健康持有不正确观念,或者知之甚少的例子还比较普遍。如何消除部分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加强教师对心理健康的了解;如何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心理健康,甚至主动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是本学年应该重视、优先解决的问题。
二、发展方向分析
1、让教师更了解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当然更应该站在一定的高度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功能、实施途径与方法,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只能成为一纸空谈。虽然我校教师对心理健康已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理论指导和深刻认识的教育是无法使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升到更高的层次的,因此,本学年的一个重心应放在教师的理论学习和正确认识上。
2、让学生也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一提起心理健康教育,人们的脑海中就浮现出变态、神经病、心理治疗等字眼来,内心极不舒服,下意识地排斥。其实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很广,心理治疗(矫正性功能)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我们的教育对象更多的是心理健康的学生,发展性功能、预防性功能更为普遍和重要。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教育,进而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形成健康的心理,是本学年的重点。
3、形式灵活多样,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起来
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课堂中、渗透在游戏中、渗透在生活中,才能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因此,本学年学校的各种教育途径都要行动起来,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心理健康教育深入人心。
三、具体措施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时间;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提高班级凝聚力,集中解决班级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2、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和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结合学科教材内容,渗透有机专题教育,如语文课,课文中丰富的思想内涵可以直接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体育课竞技项目教学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品质。
3、整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材料,教师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可以通过召开讲座、团体辅导、个别咨询、自学材料、外出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4、设立心理咨询室,真正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矫正性功能;咨询室设星星知我心信箱,专人解答学生来信;咨询室设星星和月亮谈心区,专人辅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咨询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5、编辑心理健康小报做到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至少每班一份;发动学生采、编、出稿,办成学生展示认识成果和交流心得的平台;
6、把心理健康教育和班会、队会结合起来,落实发展与预防功能;尝试以队会的形式、班会的内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中,春风化雨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7、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宣传途径,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红领巾广播站的月安排中至少有两周以心理健康为主题;开辟心理健康宣传专栏国旗下讲话主要围绕心理健康展开。
8、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块,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力,提升我校心理健康工作档次,让更多人来支持、更多的专家来指导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9、注意收集活动材料,如照片、稿件等。
篇6
一、指导思想
1、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使我校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2、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使全体师生懂得珍惜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使全体学生从小就掌握必要的生存知识,克服当代少年儿童那种娇宠依赖的不良品质,提高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3、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促进全体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从小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会社会生活的幸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实施的背景条件
我校座落在翁源县县城中心,占地面积11142㎡,建筑面积10739㎡, 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室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校拥有一支业务能力比较强的教师队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副高级)1人,小学高级教师85人,中学一级教师7人。本科学历53人,专科43人。持有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教师4人,C证的41人。
我校一向来重视开展安全教育,把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最重要位置。同时,近几年来通过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组建了一支教学能力比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是我们开展“三生”教育的良好基础。另外这两年通过教育创强,学校的设施设备、功能场室有了明显的改观,能够满足开展一系列德育工作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按照我校的德育理念进行布局和更新。目前我校已经编印了3套德育校本课程:《安全教育读本》、《礼仪知识读本》、《生命教育读本》。为进一步开展“三生”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教材。
目前,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孩子都比较少,导致小孩子被过分溺爱,孩子应该做的许多事情都由父母、爷爷奶奶代替了,造成大多数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生活能力也比较差。为此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在学校开展“三生”教育才能培养好现代化的接班人,才能真正让学生健康成长。
三、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学校德育育人的管理机构
1、健全领导机构,重视德育创新研究,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协调发展。
2、制定科学可行的“三生”教育计划(学校计划、德育计划、少先队计划、班级计划、活动计划、方案、活动小结)、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等,保证活动有序开展,突出以渗透教育功能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地引发受教育者参与活动的兴趣。
3、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研发,课题研究的指导,做到措施到位、经费保障、及时汇报、适时指导,不断将课题研究推向科学化的境界。
四、实施内容
(一)构建主题文化 打造善美校园
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开展“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教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校训摆放:在求真楼正面贴校训:全面、严格、勤奋、活泼
2、教学楼命名:原科学楼命名为求真楼,南楼命名为求知楼,北楼命名为求学楼
3、依据我县是兰花种植大县,在求学楼配以宣传兰花的文化板块,使学生能够识兰、赏兰、写兰、画兰、颂兰,从小感受兰花的高贵、温馨、香溢。在求知楼配以生命与水、生命与饮食、生命与运动、生命与挫折、生命与环境五大主题的宣传栏,使学生了解珍惜生命与保护环境、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积极参加运动等等的关系,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在求知楼和求学楼的适当位置张贴图文并茂的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和《三字经》,让学生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5、在求真楼的学校墙报栏设置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少先队知识教育、德育知识、社会与科学、创建和谐校园、卫生与健康等8块教育专栏。这些墙报由五、六年级的学生动手出版,要求每个学期出版三期。在求真楼下还设置学生作业展和学生作品展。
6、学校图书角:在求真楼下开设学校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做到天天有桌椅、有书架、有图书。
7、班级文化建设: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课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的氛围,营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结合学校的善美主题文化设立班级目标、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等。各班根据班级目标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
(二)以开展“三生”教育,推进 “政德”“师德”、“学德”建设
1、通过师德教育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全校
老师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生命教育知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老师们言传身教,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2、以“幸福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立足点,在教师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活动,提高师德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3、落实韶关市中小学教师“十要十不准”。
4、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珍惜生命、爱护生活环境,勤奋向上的品格。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促进学生幸福生活,健康成长,我校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成立了以何新旺、赖丽萍、张海霞、曾庆成、黄清花、华琴花、陈启珍、邓丽丽、刘丽琴、张远红等十位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整理,作为向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依据。
2、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更新观念,高度清醒地认识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工作中。围绕韶关市“厚德弘善感恩励志”的德育核心理念和我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问题学生的结对帮教制度,落实帮教措施,建立结对帮教档案。
3、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年度考核之中,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观摩评比活动;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设立心理信箱;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集体辅导。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另外,每月一次,利用国旗下讲话,对一些共性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集体心理健康辅导。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考虑到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考虑到了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每周二~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在心理咨询室内门外设有“心理咨询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个案教育。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4)博客互动。在我校网站上,心理辅导老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另开心理专题,欢迎学生、老师、家长等的咨询,拓展心理咨询的对象、时间、空间,更为便捷、互动,有一定的实效性。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四)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使学生掌握日常礼仪知识,养成文明礼貌的品格。
1、组织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各班每月一次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做到有内容、有教案、有效果。
2、组织礼仪知识竞赛:每学期组织一次礼仪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日常的礼仪知识,提高礼仪知识教育的效果。
3、利用黑板报、校讯通、升旗讲话等渠道开展礼仪知识教育。
(五)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和生存能力。
1、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掌握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溺水知识、防暴力伤害知识以及地质灾害的自救自护知识。
2、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检测考核。
3、每月举行一次安全应急逃生演练。
4、利用黑板报、校讯通等途径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六)开展生存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1、经常性开展生活常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提高 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提高。
五、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实施方案(2015年2、3月)
(1)确定目标;(2)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4月)
(1) 通过贴宣传标语、教师大会、升旗仪式、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2)创建韶关市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活动启动仪式。
(3)创“十无”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和实施阶段。
(4)道德讲堂活动的启动及实施。
(5)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
第三阶段:学习、规划、启动阶段(2015年5月)
(1)组织学习,明确活动实施的意义和具体方案;
(2)开展生命教育、礼仪教育活动。
(3)德育校本课程的研讨。
(4)校园文化建设。
(5)道德讲堂活动的实施。
(6)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家长学校优秀教案的撰写评比。
第四阶段:活动具体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5年5月)
(1)进一步明确开展“三生”教育的方法、途径,形成我校的德育特色;
(2)少先队
环保教育活动的开展; (3)开展政德、师德、学德活动;
(4)请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5)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
(6)《道德讲堂》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五阶段:年度总结(2016年6月)
(1)对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撰写活动情况报告;
(2)进行经验交流。
(3)资料的归档整理。
篇7
一、学校内部心理环境建设是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
1.校园主环境建设
一流教育要有一流主环境建设,主环境建设是学校心理建设的首要任务。学校主环境,应以崭新面貌出现,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使学校成为学生修身养性的环境。
2.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通过开展各种艺术、文化、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等活动,提高学生兴趣,活跃学生身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改善学生心理环境。
3.学校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
学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综合素质,在良好的校风校貌这个心理环境中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良好的校风校貌也能为学校综合性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
4.学校还应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
学校可以联合居委会等社区基层组织,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展的常识。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和睦、文明、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教师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全体教师的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我认为为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1.教师要尊重学生
“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
2.教师不可有私心
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绩好的学生都受老师的青睐,但是我们教师不能因为某某学生成绩好而偏心偏爱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决定。
3.教师要讲诚信
“诚信”这词不只是适用于商品社会,也是教师要做到的。有些教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情况时,会无意地把情况夸大或缩小;应承了学生某些事情,过后又不认帐;有时在学生面前和同事无所顾忌地乱扯……这些微小的事儿都会让学生觉得,教师都可撒谎,我们怎么不可以呢?
三、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学科教学中,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
1.每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应该时刻记得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
对学生要和蔼可亲,以诱发其良好情绪;善于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及时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创造生动活泼的教育教学情境,使学生乐于学习;发现并表扬学生的优点,尤其是“弱势群体”,更应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教育契机给予不同方式的赞许,鼓励他们进取。
2.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健康情绪,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四、建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保持心理相容。一个学生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
篇8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旨在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中小学生的心理活动表现,主要受当时文化背景、所处的年龄状况与社会环境方面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面就本人在实践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要积极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
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学习征途上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问题,机遇和竞争并存,成功与失败同在,挫折与困难时时会与奋斗同行。要教育中小学生增强学习过程中的自信心和自制能力,树立起与困难作斗争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具备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中小学生应有的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全的人格必须在群体的活动中进行,让学生在群体生活中去享受成功的喜悦,感受集体的力量,经受挫折的磨炼,学习他人对待胜利与失败的坦然态度和沉着应付处理问题的方法,学会受己爱人,尊己尊人,相互帮助,培养群体意识和集体观念,学会生存、做人、处世、善解人意,知己知彼,积极参与各种活动的竞争,勤奋学习,积极进取,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健全人格。这样在个人利益和别的个体利益、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也不至于把个人利益提得至高无上,有一个平衡健康的心理。有了这个平衡健康的心理,就不会去千方百计算计别人和集体,就不会绞尽脑汁地想把别人或集体的利益占为己有。
二、教师要具备对孩子的爱心
教师的爱是小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必不可少的支撑点;教师应有的充满慈母的心怀和充满良师的风范,是小学生最容易接受和敬佩的偶像。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长、长知识、长思想的黄金时期,对人生的诸多问题充满着思考,但由于知识不丰富、社会层面狭窄,生活经验欠缺,人生观远未完全形成,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作为班主任老师,我就因势利导,在顺境时督促他们头脑冷静,看到不足,戒骄戒躁,继续勤学奋进;逆境时,鼓励他们看到成绩,树立信心,争取多学一些文化科学知识,为未来升学,择业多打一点坚实的基础。让小学生在学习征途上能把握住自己,学会正确地对待顺境和逆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学会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热爱学生是热爱教育的最集中最根本的体现。这种爱标志着前一代人对后一代人的社会责任。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健康心理。正如凯兴斯坦所说的那样:“教育家的特征在于爱人,谁若活着不爱别人,他根本不配做教育家。”我的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就是贯彻着爱人――爱学生的这一条主线。只要以严师之爱,慈母之心,良师风范去接近学生,关爱学生,发扬奉献精神,牢记陶行知先生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衔半根草去”。踏踏实实做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他们在班集体中健康地成长,学习上得到满意的成绩,思想上得升华的进步。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如若教师本身心理不健康,重家庭富者,轻家庭贫者,亲成绩优者,白成绩次者,就会使学生心理更加扭曲。
总之,我们应把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做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去抓,并下功夫抓好,以达到预防学生心理疾病发生的目的,而预防学生心理疾病的关键,是增强学生自身的免疫力。
篇9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本学年,我们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请笑纳!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1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政治思想性、科学性、群众性、艺术性的健康教育基本原则,通过多种传播途径和手段,在广大师生中深入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普及卫生科学知识,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全体师生的卫生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的目的。
二、工作目标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围绕重点疾病防治,进一步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网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
满足师生不断的自我保健需求的健康教育体系,提高维护健康的意识,掌握维护健康的知识、技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促进师生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三、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办事处的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成立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四、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1、以课堂为主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
同时开发校本课程,开设心理健康课
就心理知识传授而言,主要实质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实际需要,适当介绍与心理健康发展密切相关的常识、自我进行心理训练的方法和自我心理保健的知识。这种课上传授的不是心理科学的系统知识体系,而是将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理论和自我心理训练的可操作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把握自己的心理更自觉的维护和增进自己的心理健康。
2、专题的心理讲座
结合学校的教育主题以及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专题心理讲座,传授心理学知识和心理调试的方法的运用,增进学生对自我心理健康的关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教育学生不仅要成材而且要成人。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加快心理档案建立
通过观察和一系列地心理测试,帮助学生建立心理档案,这不仅有助于班主任地班级管理工作以及各科教师根据学生地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还有助于家长的家庭教育。为学生提供一个化解心理疑惑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场所,要鼓励学生有问题和困惑的要向心理老师请求帮助,要知道走进心理咨询室不是一种见不得人的事情,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4、各班级选择心理委员配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委员要求有较好地人际关系、有进取心等特点地学生来承担,一班选两名(男女生各一名),这些学生要观察实际情况并且及时地向学校地心理教育人员反映这些情况,有助于班级心理教育个别进行和集体进行,是心理工作人员和学生保持密切地联系,更有利于心理教育工作地更好地实施和顺利发展。
5、心理阅览室和心理活动室地设立和全面开放
心理阅览室和心理活动室地设立和全面开放,这为学生进行自我心理教育提供有利地场所,也是扩大学生地阅读范围和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之一。
(二)加强生理健康教育
1、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
及时把上级对健康教育工作要求及文件精神向全体师生传达,做到人人皆知;动员全体全体师生积极参与双创工作宣传栏、黑板报、健康教育专栏的资料收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对广大老百姓进行双创工作重要意义的宣传以及健康知识的教育。
2、继续开展卫生创建与检查评比活动
开展各类卫生创建活动,组织德育处每天对各班级的卫生工作进行检查、评比,做到天天检查、周周评比,月月奖惩,不断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做好总结材料。
3、持续加强健康教育工作
利用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爱国卫生月等时机,组织开展不同专题的爱国卫生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卫生创建及卫生防病常识和保健知识等,提高广大观大师生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组织好爱国卫生月活动,掀起爱国卫生运动的_,使爱国卫生工作深入民心、家喻户晓。
4、加强反吸烟宣传活动。
积极开展吸烟危害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宣传。积极开展无烟家庭、无烟单位创建评选活动,张贴禁烟标志。
5、加强对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活动。
积极开展狂犬病、麻疹、脊灰、流感、甲肝、乙脑、疟疾等疾病的健康宣传。深入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发现疫情及时上报。
6、开设健康教育课,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
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90%,健康行为形成率80%。要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健教活动,设立卫生监督岗,实行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等,促进学生健康意识的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行为、习惯。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2一、指导思想: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实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本学年,我们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在全校学生中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教育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自已,悦纳自已;学会调控自我,能够克服心理困扰,提高承受挫折、知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用权他们尽快摆脱障碍,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开展健康教育的原则:
1、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
2、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用权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用权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
3、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的心理健康水平。
4、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把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科学辅导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
四.实施途径和方法:
1、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学校成立心理健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组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定期研究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定期开展检查和督促,从人员、资金及时间上保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积极、有效地进行。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是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学校将有计划地逐步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骨干的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学校将为教师学习、培训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必要的条件,定期开展知识讲座、案例分析等,把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
3、优化环境
学校要在开展心理辅导活动的同时,要充分地利用心理信箱、心理小报、网络、小广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相关教育,向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针对出现的热点问题进行及时地疏导。
4、学校教育过程中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教育要与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管理紧密结合,学校的德育队伍要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理论和方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在提高德育工作实施的同时,扎实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各科教学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有机渗透,从知识、意识上循序渐进地教育,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3)学校要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舞台,创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
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人格水平。
6、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学校建立了“心语室”,属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管理,成立了一支热爱心理辅导的师咨队伍。通过不断完善,使学校心理咨询室能承担以下职责:
(1)为有需要的学生做团体或个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
(2)通过心理咨询与辅导,访谈调查与心理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需要给予特别帮助的学生,并且掌握一般学生的心理状况。
(3)承担及指导其他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教师掌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关知识和技能。
(4)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有宣传及普及工作。
(5)开展升学指导。
7、开展个案研究
逐步建立心理疏导的个人档案,对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跟踪性的,研究性的个案辅导,并进行具体分析,从而能够确实的解决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加顺利地完成学业。
8、积极开通学校和家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向家长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引导和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调动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力量,共同创建起符合学成长的环境。
9、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活动
为了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学校将要求教师从我校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我校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题,撰写有关的心得体会与论文,并进行交流,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3一、指导思想: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是教改的重要内涵,国家教委新制定的中小学德育大纲中己明确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如下:
二、具体工作:
(一)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
形成在校长领导下,由德育处牵头,以年级长、班主任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在全校广泛宣传,努力营造心育氛围。
2、继续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工作。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在开展心理教育常规工作外,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通过黑板报、橱窗等出一期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邀请有关专家为全校教职工进行1—2次有关教师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技能的讲座,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让他们学习一些调节心理的技巧,增强应对问题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配合学校转后工作,对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并提出建议,以帮助问题学生真正从心里阴影中走出来。
5、组织学生撰写心里小论文,通过学生自撰心理小论文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心理调试,提高心理素质。
(三)加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系,营造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社区、家庭环境。结合家长学校有针对性举办1—2期的亲子教育等心理辅导专题讲座,对家庭教育加强指导。
三、具体工作安排:
1、就咨询个案与部分家长沟通。
2、问卷调查。
3、家长学校。
4、心理讲座。
5、出一期心理健康宣传板报。
6、教师心理健康讲座。
7、家长学校:亲子教育。
8、组织撰写心理小论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4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认真贯彻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精神,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二、具体目标
1.利用现有的心理健康的环境,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2.重视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的常规建设,努力发挥心理活动室的作用,进一步在全校做好宣传、发动、普及、教育等工作。
3.利用心理健康广播、心理辅导及手抄报等方式,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4.充分利用班队会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
1.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心理健康教育资料,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并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继续通过家长会组织学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使家长逐步认识到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地提高家长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素质。
(二)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1.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咨询途径:
(1)学生自愿前往咨询;
(2)班主任老师推荐;
(3)辅导老师访谈。
2.开设“心灵信箱”,对个别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全校开展跑操活动,调节呼吸,强健身心。
4.对全校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知识讲座。
5.在家教指导活动中,举行专题讲座,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6.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晨会、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四、具体工作
结合我校实际,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以课堂为主渠道,围绕市级课题《综合评价背景下的学生身心健康教育研究》进行探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各学科教学中。
2)每个班级每月开展一节心理健康课(或活动)。班主任根据本班的实际和心理健康课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
4)办好“心灵信箱”,以便个别学生表达宣泄,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5)以“点”带“面”,利用学校广播站、黑板报为宣传阵地,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6)加强家校联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全学年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是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结5一、基本情况分析
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标准要求。审视我校当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通过调查发现,当今独生子女个性较强,学习压力带来厌学心理,人际交往出现障碍,以自我为中心等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要想及早预防、减少和解决小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提升素质教育品质,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
为全面贯彻市区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模式的构建》课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进教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学科性和实效性,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通过各种途径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和谐发展。
三、研究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辅导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并不断发展完善。对个别存在障碍的学生给予适当帮助达到心理健康,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加强对学生创新人格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实施措施
(一)设施环境建设
1.加大经费投入,建设高标准的学生“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活动室”,并不断进行完善和创新。
2.积极装备心理健康教育“爱心书屋”,创设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
3.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心灵交融”的主题文化,努力营造人与自然、师生和谐、舒适、温馨的育人氛围。
(二)六条途径入手
1.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研究。
(1)通过每周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及时解决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中发生的问题。
(2)举行“心理辅导活动研讨课”、“心理辅导活动观摩课”,探讨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施模式。
(3)构建特色鲜明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校本课程体系。
(4)不断积累研究案例,编制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教材。
2.学科教学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依托“构建自主有效课堂”加强对教材教法的研究,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展示活动,为学生搭建个性展示的平台,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
(3)提倡学生课堂大胆的质疑、批判,鼓励学生求异、求新。
3.小学生心理咨询研究。
(1)做好个案研究工作,每学期确定个别辅导目标后,分别对需要帮助的问题学生学生外进行跟踪研究,写出辅导记录与个案分析。
(2)发挥每周一句的“心理辅导老师的话”和每月一版的“心灵交融”功能作用。
(3)建立学生“知心姐姐”工作机制,建立学校、班级“二级”知心姐姐活动小组,实施“知心姐姐行动”,定期召开“知心姐姐”座谈会及时帮助学生度过心理危机。
4.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创新家长学校工作,建立学校、班级“二级”家长委员会。
(2)对一年级新生发放家庭情况调查表,了解家庭教育状况。每学期对全校学生发放“学生心理成长评价表”,实施学生自评和家长评价。
(3)聘请专家来校进行家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组织家长会,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组织评选学习型家庭教育活动。
(4)举行一次大型的“课堂教学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
(5)聘请“中队家长辅导员”到校参与队主题活动,在家校之间建立起_度、立体式的教育网络。
(6)家长学校开展“个性化辅导”家长咨询,实施以级部、班级为单位的“成功父母成长讲堂”。
5.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1)利用每班的班队课,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2)深化学习力行《_规》教育活动,践行《_规》养成教育成果展示。
(3)开辟校报“心理导航”专版,设“特色教育”、“青苹果”、“点金术”栏目。
(4)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队活动,指导学生如何与人交往、怎样与人合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生活能力,积累生存智慧,促进心理健康。
(5)创编“校园心理情景剧”,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知,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6.教师健康素质的培养。
(1)成立学校教研团队,举行专题教研活动。
(2)依托“教师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与自我调节”课题研究,集中心团队力量,聘请专家对班主任及辅导员进行针对性问题培训和互动培训,为教师具体传授排解负性情绪、体验执教幸福感的方法与技巧帮助,教师与专家面对面亲身感受心理成长。
篇10
关键词:
现代健康的含义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个方面,由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代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依据心理健康的标准,分析了当代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提出了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调适策略。
现代健康的含义并不单纯指身体没有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是:一个人在生理上疾病或身体虚弱症状,并且在心理上和社会适应能力上也处于完好状态。
可见,现代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广泛的,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三大方面,其中社会适应性归根结底取决于生理和心理的素质状况。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使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而引起疾病。身体状况的改变可能带来相应的心理问题,生理上的疾病特别是痼疾往往会使人产生烦恼、焦躁、忧虑、抑郁等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作为身心统一体的人,身体和心理是紧密依存的两个方面。
由于工作主体对象——小学生这一社会特殊群体的一些客观变化,当代小学教师往往在学生、家长、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时常会凸显出一些诸如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情绪不稳定、适应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欠缺等不健康的表现。因此,研究当代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和心理健康的现状,对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调适提供一些指导和借鉴,显得十分重要。
1 当代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
我国当代小学生大多享受关怀过多、耐挫能力相对较差,甚至已经多被冠以“小皇帝”等称号,这对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健康标准随着时代变迁、文化背景变化而不断变化,根据当代教育对象的现实情况,笔者以为,评判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应从以下几个标准给予着重考虑:
(1)智能良好。智能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和运用知识、经验、技能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智能良好综合体现为两个精神和四个能力,即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认识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2)情绪稳定。任何一种情绪都有它的作用,既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就某种情绪状态对人的生理健康、社会生活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去观察自己的情绪状态是否健康或有利于自己的生活与健康:①情绪是由适当的原因引起的,一定的事物引起相应的情绪是情绪健康的标志之一。②情绪的作用时间随客观情况变化为转移,在一般情况下,引起情绪的因素消失之后,其情绪反应也应逐渐消失。③情绪稳定,情绪稳定表明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处于相对的平衡状况,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协调。一个人情绪经常很不稳定,变化莫测,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④心情愉快是情绪健康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愉快表示人的身心活动的和谐与满意。愉快表示一个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一个人经常情绪低落,总是愁眉苦脸,心情有苦闷,则可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⑤情绪表达适时、适度,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反应的强度与引起这种情绪的情境相符合。
(3)意志健全。意志就是为达到即定目标,主动克服困难的能力。一种良好的意志具备四个特点:一是目的合理;二是会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和一些心态;三是要培养自己的坚强性和自觉性;四是要培养自己的果断性和自制性。
(4)人格完整。人格是人在社会生活当中的总体心理倾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成要素完整,无缺陷;二是人格统一、不混乱,生理上和心理上一致;三是有一个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5)社会适应正常。心理健康的小学教师,总是能主动适应社会,人际关系和谐。他们讲信用、重名誉,待人宽宏豁达,乐于奉献。能够正确处理和家长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还要用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众多必须面对的“关系”决定了小学教师社会适应能力在教育教学成效上的重要意义。
(6)自我评价准确。心理健康的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面对挫折与困境,能够自我悦纳,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它一方面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心理是否健康的标准,同时也为人们指出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
2 当代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
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以及教师自身因素的影响,小学教师因心理问题辞职、自杀甚至犯罪等等一些反常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其根本原因就是是部分小学教师的心理上存在着一系列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由于存在交际困难,一些小学教师不能适当处理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不能正确处理自己眼中“差等生”身上发生的问题,甚至导致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破裂,教师与家长关系的恶化。长此下去,对小学教师工作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业务学习心理障碍。缺乏业务学习目标和动力,不能集中精神进行业务研究。其中有些自我调适能力差的老师甚至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厌倦、对业务学习和教学研究工作任务感到焦虑。
(3)职称晋升压力带来的各种困惑。当前正值教育系统人力资源政策改革的特殊时期,新旧绩效评价机制交替。不能正确对待自身需求中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自我定位和自我能力评价不够切合实际,期望值过高,就容易导致心理上的不良反应。
(4)家庭关系处理不当的问题。由于小学教师工作任务繁重,面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工作头绪较多。在处理家庭和工作两个问题方面平衡难度相对较大,容易出现家庭矛盾,如不能正确调适,不但会影响到个人的正常生活,而且势必影响工作情绪和工作成效。
在以上问题中,在大多数情况下,职称晋升压力和人际关系复杂是最困扰着当代小学教师的主要问题,也是对小学教师身心健康危害最大的问题。
3 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适策略
小学教师危机心理事件的发生一方面与小学教师自己缺乏主动寻求心理救援意识密切相关,另一原因就是心理健康常识严重缺乏。因此,建立小学教师危机心理预警系统迫在眉睫。“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学校的德育目标之一,学生“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的优良品格,具有 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作为具体的规格要求。同时,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个性心理品质教育、心理调适能力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内容之一。同样,作为教师,更需要首先在这些方面是健康完备的或趋于完备的。各学校和各级教育管理机构都很有必要采取措施建立和健全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机制。
(1)丰富教师文化生活,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良好的文化活动氛围能潜移默化地优化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品质,不仅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帮助,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也能优化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系,还能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更为和谐的运行氛围,更有助于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处理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因此,丰富的业余文化活动能使教师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合作意识、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
(2)加强价值观培育工作。人生观教育是思想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帮助教师修正自己的价值观。消除他们在业务学习和工作上过分注重劳动回报和付出收益的消极思想。学校活动有必要与荣辱观的教育相结合,加强“八荣八耻”认知意识,在教育学生之前能做到教师先明辨“荣”、“耻”,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学校的党支部和工会等组织机构有必要通过各种活动,从服务理念和工作方法上,加强对教师的关心和关怀力度,从学校制度建设和工作意识上,逐步形成“情感留人、事业留人”的良性循环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意识。
(4)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教师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积极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和学习机会,在当今各地各级学校都在积极开展的教师业务学习中,可开设必要的心理健康课程,增强教师自身的自我教育能力。
(6)各级教育师资管理机构和学校有必要积极开展教师的心理健康调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做好心理问题预防工作。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教师心理素质的状态,定期通过心理测量等方式了解他们的实际情况,并记录在案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可以方便及时地了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有的放矢。
总之,良好的教育教学成效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心理健康对小学教师来讲更显得重要和关键。只有在教师自身加强心理调适意识,学校和教育管理机构重视并组织行动,才能解决好可能出现的不利于教育教学过程健康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参考文献
[1] 韩洁,付海玲.浅谈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适[J].价值工程,2011(4):93-97.
[2] 魏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及防御对策[J].人力资源管理,2010(7):213-214.
[3] 刘霄.论教师心理健康的促进[J].教育探索, 2003(2):65-66.
[4] 魏强.严峻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危机应对[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9(1):167—168.
- 上一篇:小学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 下一篇:包装设计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