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管理周期理论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危机管理周期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项目管理;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U642.3+5 文献标识码:A
目前,项目管理技术因其广泛的适用性、时效性和绩效性,已经逐渐成为政府管理运作日常事务的中心模式。本文将运用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命周期,力求及时高效的完成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目标。
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状
1.1 相关应急法律制度不健全
我国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但这些法律相对对立,在突发事件实际处理中难以很好的协调。
1.2 综合应急协调机构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处理不同危机事件的协调机制,也缺乏具有决策职能的综合协调部门,一旦需要多部门联合应对突发事件,可能会导致政府不能很好的加以协调,从而影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处理效率。
1.3 应急管理网络体系脆弱
我国的突发事件预警体系还不够完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资源整合迫在眉睫;基层组织和个人的危机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动用全社会力量抗击危机的能力;没有专业规范的专家参与制度,专家参与政府应急管理决策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定义:“项目是分阶段完成的一项独特性的任务,一个组织在完成一个项目时会将项目划分成一系列的项目阶段,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项目,更好地将组织的日常运作与项目管理结合在一起。项目的各个阶段放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项目的生命周期。”项目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项目立项期、项目启动期、项目发展成熟期以及项目完成期。
3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命周期
突发事件从时间上来看,遵循特定的发展周期。要明确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生命周期和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3.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根据危机的发展周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过程阶段:危机预警及准备阶段、识别危机阶段、隔离危机阶段、管理危机阶段和善后处理阶段。
3.2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图1)
(1)预警及准备阶段的目的在于有效预防和避免危机的发生。(2)识别危机阶段,监测系统或信息监测处理系统是否能够辨识出危机潜伏期的各种症状是识别危机的关键。(3)隔离危机阶段,要求应急管理组织有效控制突发事态的蔓延,防止事态进一步升级。(4)管理危机阶段,要求采取适当的决策模式并进行有效的媒体沟通,稳定事态,防止紧急状态再次升级。(5)善后处理阶段,要求在危机管理阶段结束后,从危机处理过程中总结分析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
图1
4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实施控制
4.1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控制关键
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进行控制,关键是制定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上下功夫。
该预案的工作过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清晰定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项目目标,此目标必须尽可能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的目标相符。(2)通过工作分解结构(WBS),明确组织分工和责任人,使看似复杂的过程变得易于操作,有效克服应急工作的盲目性(图2)。(3)为了实现应急管理的目标,必须界定每项具体工作内容。(4)根据每项任务所需要的资源类型及数量,明确辨认不同阶段相互交织、循环往复的危机事件应急管理特定生命周期,采取不同的应急措施。
图2
4.2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进度控制
4.2.1 进度控制
进度控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完善以事前控制为主的进度控制体系来实现项目的工期或进度目标。通过不断的总结,进行归纳分析,找出偏差,及时纠偏,使实际进度接近计划进度。进度控制包括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4.2.2 事前控制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要想从事后救火管理向事前监测管理转变,由被动应对向主动防范转变,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因此,控制点任务的按时完成对于整个事前控制起着决定作用。预警级别根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势态,一般划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严重)、Ⅲ(较重)和Ⅳ级(一般)。只有在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全面细致的分类鉴别,才能发现危机征兆,预测各种危机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危机类型、涉及范围和危害程度做出估计,并想办法采取必要措施加以弥补,从而减少乃至消除危机发生的诱因。
4.2.3 事中控制
有效进度控制的关键是定期、及时地检测实际进程,并把它和实际进程相比较。危机发生时,政府逐级信息报告必须及时,预案处置要根据特殊情况适时调整,及时掌控危机进展状况和严重程度,并根据危机演化的方向作出分析判断,妥善处理危机。在情况不明、信息不畅的情况下,要积极发挥媒体管理的作用,及时向公众公开危机处理进展情况,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减少主观猜测和谣言传播的负面影响。
4.2.4 事后控制
事后控制的重点是认真分析影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进度关键点的原因,并及时加以解决。通过有效的资源调度和社会合作,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预案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在调查分析和评估总结的基础上,详尽的列出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改进的方案和整改措施。
篇2
关键词:金融危机 信息不对称 市场摩擦 流动性冲击 放大机制
金融经济周期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 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Mishkin,F.S,1999)。对于如何解释货币冲击或股市崩盘导致的短期经济剧烈波动,传统周期理论已然不具备说服力。而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从委托-问题切入,为人们认识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和蔓延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视角,同时对现行货币政策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启示。
理论回顾
Bagehot最早正式将金融因素引入经济周期模型,并尝试建立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他指出,当银行家手中的可贷资金余额全被借光,将会刺激真实经济扩张, 拉动真实利率和商品价格上升。在繁荣阶段过后, 整个经济结构就变得十分脆弱,这将导致经济扩张的结束(宋玉华、李泽祥,2007)。
Fisher(1933)等人提出的信贷周期理论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Fishe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指出在信息不对称、存在金融市场缺陷的条件下,经济繁荣阶段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的“债务清算”及“困境抛售”等外生冲击,是生成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银行信贷是经济周期的重要传导渠道。
由于“货币中性论”一直占据着主流地位,导致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迟缓。到20世纪80年代,Bernanke等人对货币和证券“中性论”进行了批判,认为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运行影响显著,金融经济周期理论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理论从委托-问题切入,认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摩擦会放大金融冲击,解释了货币或资产价格冲击导致经济短期剧烈波动的现象。“借款人资产负债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是金融经济周期里两个最重要的放大传导机制,通过市场摩擦发生作用(Campello,M,2003)。金融市场上起初较小的冲击,被这两个机制不断放大,致使流动性加速收缩,影响企业的融资条件和投资水平,从而导致经济出现剧烈的波动。
信息不对称在金融危机形成与发展中的作用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或由不完全市场和合同造成的不可证实的信息会产生市场摩擦。市场摩擦使得金融市场上普遍存在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金融市场上的市场摩擦一方面限制了最优风险分散,另一方面阻碍了资金的有效配置,即资金流向具有投资机会的投资者。这些投资机会可能是真实项目,也可能是由于金融资产定价错误造成的市场套利机会。
比如次贷危机发生前的美国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就比较严重。由于金融创新不断涌现,金融产品和市场变得日益复杂。一些金融产品,特别是结构性产品,其价值依赖于违约事件的相关性结构,这本身就难以估算。对资产抵押证券定价也很困难,其打包抵押的资产池里包括抵押贷款、学生贷款等资产,要准确定价就必须对资产池里每一项资产的质量核实、估价。这就产生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专业化导致金融市场进一步细分,能对市场上的金融产品给以正确估价的投资者越来越少。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专业投资者和非专业投资者之间变得格外严重。
市场上缺乏有效监管,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恶化。各种金融衍生品从“贷款发起到最终证券化销售”链条上涉及很多环节和机构,美国分散的监管体制使得没有一个机构能全程监管并负责整体风险状况。美国非银行金融部门(影子银行体系)在危机发生前几年发展迅速,但美联储对结构投资载体(SIVs)、投资银行等重要市场参与者缺乏有效监管,未能实现金融安全网的全面覆盖。而市场监管者又过于信赖新型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评估模型和管理能力,对金融机构放松借贷标准的行为没有及时制止。这样的监管真空把信息不对称的矛盾推向深化。
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市场摩擦阻碍了市场自我调整,限制了市场套利活动。套利的速度因为受到套利者资金和知识的限制而降低,专业投资者需要时间去筹集资金,非专业投资者需要时间去理解如何投资复杂的资产,因而市场摩擦本身消失得很慢。当市场价格发生异常波动时,市场摩擦的长时间存在阻碍了价格修正,并且成为流动性冲击放大机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流动性冲击与金融危机的互动关系
(一)危机前后的流动性变化
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变化会贯穿于整个金融危机。通常在危机以前信贷条件宽松,流动性充裕,筹措资金容易。例如,美国的次贷危机根源其实早已存在。美联储认为科技泡沫的破裂和9/11事件对经济的冲击可能会导致金融危机,因此及时应对,在2001-2004年期间为经济提供大量流动性。当成功地化解了这些外部冲击后,美联储没有及时收回流动性,过多的流动性继续留在货币市场,导致市场实际利率长时间处于低位,以致房地产市场出现大量泡沫,从而产生危机。Berger和Bouwman(2008)研究发现银行危机的一个特点就是在危机之前都会有不正常的正的流动性创造。这一特征完全符合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反映了危机之前资本积聚和借贷标准的放松。
在危机发生后,市场上流动性骤然逆转,从流动性过剩变为流动性紧缩。而流动性紧缩状况迅速蔓延,最初出现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上的情况恶化扩散到杠杆融资和与抵押贷款有关的结构性信贷市场,并传递至全球货币市场,随后影响到从低信用等级到高信用等级的公司信贷市场,并影响到优质居民房屋和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市场,最后威胁到新兴市场资产。当流动性紧缩情况继续恶化,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时,货币当局开始干预市场,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责,对受困的金融机构和相关市场参与者提供流动性,保证金融体系稳定和其职能的正常运行。
篇3
【关键词】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中小企业;资金链优化
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看,中小企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世界500强集中的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中小企业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已成为市场经济中活跃的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融资不畅、资金支持不足一直是阻碍其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不断蔓延,[1]中小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恶劣,据工业部信息化部长李毅中透露,至2008年底,我国中小企业破产者占总数的7.5%,预估破产企业近50万家。这些倒闭与濒临破产的企业中有许多是成长性很好的企业,甚至有些是高成长期的企业,“资金链断裂”是它们的致命伤。可见,良好的资金链对中小企抵御倒闭风险,进一步壮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资金链对中小企业的意义
所谓资金链其实就是资金筹集―资金使用―资金消耗―资金控制―资金回收―资金分配的循环增值过程,它是维系企业正常生产经营运转所需要的基本循环,[2]是企业现金流量在某一时点上的静态反映,可分为资金投入链、资金运营链和资金回笼链三部分。[3]资金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血液”,资金链就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4]资金断流常被企业当作“血癌”,一旦其“魔咒”遭到激活就如同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昔日叱咤风云、威风凛凛的企业瞬间就会接连倒闭、沉沦。[5]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使得全球企业遭遇严冬,一场企业倒闭潮席卷了中国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珠三角和长三角,紧缩货币政策及全球经济衰退的大环境下,资金链断裂使得不少企业纷纷陷入“欠债门”而难以自拔。
可见,一个企业想要持续经营,靠的不是损益表上的高额利润,而是必须保持良好而又充足的现金流量,否则就会引发财务危机,甚至导致破产。中小企业对于保证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提倡资金链优化观念具有深刻的意义。本文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出发对此进行分析探讨。
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演进
企业生命周期是企业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企业只有掌握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预测和防范生命周期不同阶段[5]存在的不确定性,才能保持企业良性的发展态势,实现企业持续经营的目标。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综述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始点是经济学对企业“黑匣子”生命现象的探索,认为企业同有生命机体一样,存在着从出生到生长发育,最后到衰亡的生命过程。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就叫企业生命周期。[6]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以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作为发展演进的起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种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论断成为企业生命周期取决于产品生命周期的理论支持。[7] 1972年,葛瑞纳(Larry E. Greiner)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生命周期的概念。1989年,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斯(Lachak Adizes)博士在《企业生命周期》一书中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企业生命周期经历的不同阶段,标志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诞生。随后数年,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Danny Miller 和 Peter H. Friesen(1984)以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复兴期和衰退期五阶段模型对企业的环境、组织、战略和决策制定进行了实证研究。[8]我国学者陈佳贵(1995)突破生命周期理论中封闭的局限,提出企业蜕变的三种形式,认为蜕变使企业获得新的成长曲线,延长了企业生命周期。[9]综合国内外比较成熟的观点,企业生命周期可以简单地视为四个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如果没有外在的不确定性因素(战争与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与内在的特殊因素(重大决策失误、创新蜕变等),企业将遵循自己的生命周期,从孕育到创业到成长、成熟直至破产倒闭或蜕变。[10]
(二)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研究综述
最早开始系统分析和研究中小企业成长过程的是劳伦斯・斯坦梅茨(Lawrence L. Steinmetz)教授,他指出典型的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体现为一种S形状的曲线,可划分为直接控制阶段、指挥管理阶段、间接控制阶段和部门组织阶段。美国管理学家伊查克・爱迪思(Lchak Adizes)从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分析企业成长与老化的本质及特征,关注企业的成长、成熟与衰退的周期更迭就可以判断企业所处的地位。刘勇(2001)将中小企业成长周期以时间划分为创办阶段、投入阶段、增长发展阶段、开始成熟阶段和退出阶段等五个阶段。[11]许晓明(2002)认为随着时间的延伸,中小企业发展曲线将出现不同的拐点,它可以帮助识别中小企业阶段的变更。[12]
根据企业生命周期和中小企业生命周期研究的相关文献,简单而不失一般性,本文将中小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阶段。随着生命周期理论的发展,不少学者开始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在财务领域进行实证研究。
三、生命周期理论在财务领域应用现状
国外学者Black(1998)研究发现,公司财务指标随着公司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13]Stickney 和 Brown(1999)发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的经营现金流、投资现金流和融资现金流具有系统的变化规律。[14]W okukwu (2000)以计算机及外设产业为例,指出最优ROI值和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随着企业生命周期的阶段不同而不同。[15]Victoria Dickinson(2007)以美国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现金流特征组合作为企业生命周期的变量进行实证分析。[16]我国学者陈晓红、刘剑(2006)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随着企业生命成长阶段不同,呈现周期变化趋势。[17]吴琛越(2008)以深市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数据分析对伊查克・爱迪斯的生命周期理论进行了验证。[18]
上述研究侧重分析不同阶段企业的资金变化及特征,然而对于在残酷的竞争中维持生存和发展的中小企业来说,如何实现资金有效率的配置和利用,完善资金链优化则更具现实意义。
四、中小企业分阶段资金链状况分析
资金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随阶段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态势,把握企业不同阶段资金流的特征,是实现资金链优化的前提。
(一)初创阶段
这个阶段企业资产规模较小,财务监管缺失,信息较为封闭,融资需求以内源资金为主。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的拓展是否成功处于未知状态,经营风险最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金消耗远大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二)成长阶段
企业从初创发展到成长阶段,业务记录逐步规范,信息透明度的提高使得融资渠道扩宽。销售开始高速增长,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加大了对资金的需要量。存货周转和信用销售延迟付款等原因使得营运资金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若缺乏增量资金的补充投入,就会出现资金链危机。
(三)成熟期
进入稳定增长的成熟阶段后,业务记录和财务制度趋于完备,信用增强使得股权融资比重上升。企业市场份额相对稳定,产品销售带给公司较好的净现金流入。部分优秀的中小企业成长为大企业,但也有一些中小企业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减缓,甚至出现负增长局面。
(四)衰退期
进入衰退期,企业除了尽量延展生产经营持续期间外,还要担负偿还到期负债的财务压力。大部分中小企业采取保守经营,结束对企业发展不利的、没落的业务项目来减少现金流出。通过盘活现有存量资产来增加现金流入,节约成本支出,积极寻求新的生存发展机会。
五、优化资金链的措施[19-21]
根据上述分析,优化资金链就是有效调节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资金状况,解决存在的资金危机,化“危”为“机”,摆脱资金链的劣势困扰。
(一)资金筹集
一定的融资能力是保证资金链优化的首要条件,除了拓宽筹资渠道和扩大筹资额度,中小企业可以尝试引入应收账款融资。我国中小企业中应收账款占企业流动资产很大的比例,通过应收账款的转让,既融通了资金,加速了资金的周转,又无须增加企业负债。应收账款融资使得银行信用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企业信用,使个别企业的拖欠不会影响资金链的运转。
(二)资金消耗
中小企业应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达到最佳的效果。运用供应链思想梳理企业的各个环节,将有限资金用在企业真正需要的地方。加强销售来减小存货周转期,预测好存货的占用资金,尽量使之最小化;保证企业信誉不恶化的前提下,设计实施对企业最为有利的应付账款展延方案;加速货币资金的周转,降低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
(三)资金控制
构建供应链管理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直观地看到生产、销售和库存的变化信息,保证各环节的畅通,形成良性的资金循环,通过上下游企业之间供应链协作可以控制成本、节约流动资金,是优化资金链配置的有效手段。通过非核心业务外包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节省企业成本的同时实现企业综合经济利益最大化,为企业资金链的高速运转注入新的活力。中小企业应编制存货计划,完善存货定期监督和检查制度来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
(四)资金回收
每个循环后要有增值才能实现企业盈利,资金链的畅通是企业资金回笼的关键。通过控制现金持有规模、预算现金流量、不过量购置不动产等措施来确保资金回笼,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加快现金周转速度,注重应收账款管理,定期核对应收账款、严格控制应收账款账龄,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对死账、呆账进行完善的会计处理。
(五)资金分配
科学合理地确定企业发展战略,保证企业规模与资本结构相匹配,协调资本负债的比例,实施有利于企业积累的利润分配政策,采取多留少分,将更多的税后利润积累下来,充实资本。当然,在企业赢利能力强、业务稳定并且信用管理能力强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适度举债,充分利用财务杠杆使企业得到更快速的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资金链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中小企业应重视企业资金链管理,建立起与本企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资金链管理模式,实现资金持续的良性循环和周转,才能在目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获得自己的领地,谋求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宗平.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支持――基于生命周期视角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8):112-116.
[2] 李常青,彭锋.现金股利研究的新视角: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5):68-73.
[3] 李平霞.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链问题研究[J].科学之友,2009,8(23):151-152.
[4] 朱祥德.企业资金链断裂的预警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6).
[5] ,2007-09-16.
[17] 陈晓红,刘剑.不同成长阶段下中小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6,20(1):1-6.
[18] 吴琛越. 成长阶段企业的定量分析――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J].华东经济管理,2008(6):63-67.
[19] ,2009-5-12.
篇4
关键词:金融危机 公允价值 会计本质 会计目标 计量属性 谨慎性原则
一、引言
源于美国2007年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金融、会计等各界人士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不仅威胁到公允价值会计的存亡发展,而且促使以IASB和FASB为代表的准则制定机构采取措施不断修订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在修订完善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同时,必然涉及到一系列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这需要我们对会计基本理论问题进行反思。任世驰、李继阳(2010)认为,公允价值会计的核心是按照各个报告时点上的现行市价调整账面记录,通过动态反映使账面价值与真实价值始终保持一致,目标是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真实反映,是“会计的重心是计量”的回归。并指出其与按“目标导向”路径构建的当代会计理论在会计本质(信息系统)、会计目标(决策有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和可靠)等各个方面产生冲突、矛盾,因此公允价值会计的出现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颠覆,必须系统反思和重构当代会计理论。葛家澍、窦家春、陈朝琳(2010)认为,历史成本计量(含摊余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是历史和时代的必然选择,双重计量模式将有利于报告使用者评估主体的未来现金流量,IASB制定的IFRS9为公允价值会计改进提供了曙光。笔者认为,金融危机引发了对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这对公允价值会计是一把双刃剑,既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生存提出了威胁,同时也为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对公允价值会计进行改进必然会涉及到相关会计基本理论问题,但这并不是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彻底颠覆,而是传统会计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表现最为明显的在于以下方面:金融危机对会计本质提出了新要求,会计应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参与控制;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在金融危机时期,会计不应单纯追求“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还应关注宏观金融系统的稳定;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彩色计量模式将是发展趋势;金融监管的改进和公允价值会计的发展要求在顺周期效应中加入逆周期因素,这将赋予谨慎性原则新的涵义,即区别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
二、会计基本理论的新思考
( 一 )会计本质的新认识 笔者认为会计是一项管理活动,但其基本职能不是反映和监督,而是反映和参与控制。首先,从会计的产生来看,会计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或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出于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的需要而产生的。发展到现在,会计已具备一套严格的程序: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含表内列报和表外披露),并须遵循相关法规制度的规定。虽然会计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了大量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但光靠提供信息,并不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提供信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正如杨纪琬和阎达五教授所说,提供信息只是手段,而实现对经济业务或事项的控制才是真正目的。其次,根据马克思对簿记(会计)演进的论述:“过程越是按照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的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有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在这里,“过程的控制”即指“控制”、“观念的总结”即指“反映”。马克思的论述说明,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控制,其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反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的大量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而控制则是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通过约束、支配、调整等手段使经济业务事项符合计划或预算的要求。由此也可以看出,控制是目的,而反映只是实现控制这一目的的桥梁。再次,从此次金融危机来看,虽然表象上是因为银行未能披露合理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未能如实反映金融产品内在的风险和价值,造成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并与不完善、不及时的金融监管相结合而形成一种流动性不断恶化、价格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导致了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但经过深入分析和论证,G20认为危机的源头实质上在于以下三个方面:银行的内部管理失控造成信贷标准的降低、金融产品的日趋复杂和不透明以及杠杆比率的不断提高,监管当局的监管未能与时俱进和市场参与者的风险意识不足。笔者认为,银行的内部管理失控是根源中的根源,监管不利和市场参与者风险意识不足为银行内部管理失控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外部环境。造成银行内部管理失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会计而言,主要在于其定位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而忽视了会计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控制职能。如果会计能有效发挥其内部控制和财务预警职能,在银行过度创新衍生金融产品之前,通过为内部管理者提供风险预警信息,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风险,或许能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减少损失。最后,“控制”与“监督”有着质的区别:“控制”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或手段使企业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反映符合计划和规定;“监督”本意是从一旁察看、督促,这会导致本属于企业内部的会计“另立中央”。“监督”会导致会计本身内在的、积极的职能异化为一种外在的、被动的职能,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发挥。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瞬息万变,“控制”这种内在的、积极的职能有助于企业适时掌握信息、做出决策,而“监督”这种外在的、被动的职能会造成信息的延误,不利于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虽然会计具有“控制”的功能,但这种“控制”只能是“参与控制”。因为在实际的经营活动中,决策并不一定完全由“会计”做出,或者说结果并不一定完全由“会计”控制,正如此次金融危机一样,导致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会计”的因素,也有“非会计”的因素,所以会计的“控制”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控制,而是“参与控制”。
( 二 )会计目标的新认识 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1)会计目标的代表性观点。对于会计的目标,代表性的观点有“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是在公司制和委托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主要指会计的目标是通过财务报告如实向委托者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反映经营者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的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现代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委托方变得越来越模糊。同时,由于企业经营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渐加深,企业会计信息使用者逐渐增多。与此相对应,财务会计目标的“决策有用观”逐步形成。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的目标是提供有助于信息使用者决策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而且包括企业未来的信息;不仅包括定量信息,而且包括定性信息。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有关会计目标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其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使用对象不同: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企业现有的投资者和债权人,而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的使用对象主要是各相关的决策者,特别是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其次,报告的内容不同:前者主要是有关企业经营者的受托经营管理责任的历史信息,后者要求提供与投资者决策相关的信息,尤其是企业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的预测信息。再次,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不同:受托责任观下会计信息的形成基础是“历史成本”和“实现原则”,而决策有用观下则是“公允价值”和“相关性原则”。最后,报告的形式也有所差别:通常在受托责任观下采用的主要是会计报表的形式,而在决策有用观下,除了会计报表外,还有表外附注。虽然“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是两种不同的观点,各有重点,但两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在满足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同时,经营管理者也向委托人报告了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委托人通过财务报告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目的在于做出是否继续维持或终止委托责任的决策。从动态的角度来看,“决策有用观”是“受托责任观”的发展和完善。正如Solomos所说:“可以把会计确定受托责任的作用看作从属于决策有用,它构成决策作用的一部分。”(2)对会计目标的新认识。在“决策有用观”会计目标下,由于报告的内容更强调有关未来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方面的信息,信息的形成基础更强调“公允价值”和“相关性原则”,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决策时所要求的信息的相关性成为在既定环境下支配会计信息披露的因素。但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按市价反映的“公允价值”并未做到真正的“决策有用”,投资者根据按市价反映的“公允价值”信息做出决策,却使市价陷入一轮又一轮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中,不仅造成市场的极度恐慌、金融系统的剧烈动荡,而且危及到实体经济。公允价值会计也因此陷入了论争的漩涡,被指责为导致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应该停止或暂停使用公允价值会计,直接威胁到了公允价值会计的存亡。真理总是越辩越明,虽然主流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不是导致金融危机的根源,但这次危机告诉我们:在公允价值计价技术并非完善、监管模式存在缺陷、外部经济金融市场并非完美的情况下,会计不应单纯追求表面上的“如实反映”和“公允”,而应关注宏观经济金融系统的稳定情况。以IASB和FASB为代表的准则制定机构在金融危机之后采取的关于调整公允价值计价的紧急措施也说明了关注宏观金融系统稳定的重要性。从这种意义上来理解,会计目标不应为“决策有用”而单纯追求表面上的“如实反映”和“公允”,而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会计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具有状态依存的特征。转贴于 ( 三 )计量属性的新认识 彩色计量模式是长期发展趋势。(1)计量属性的定义及种类。计量属性是指资产、负债等可用财务形式定量的方面,即能用货币单位计量的方面。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的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重置成本、可变性净值和现值分别可以看作是运用成本法、市场法和收益法计量的公允价值。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下,当成本低于市价时,按成本计价,当成本高于市价时,按市价计价,所以可以认为实际采用的计量属性只包括两种: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因此其最大的优点是具备可核实性,即可靠性较强,但由于其是交易发生时的成本或价格,不随时间的推移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相关性不足。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三个层次:首先是主体在报告日有能力进入的活跃交易市场上同类或类似资产或负债的公开报价;其次是一级参数之外的,基于直接或间接可观察到的资产或负债的参数估计的价格;再次是基于资产或负债的不可观察参数估计的价格。所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最大的优点是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即相关性较强,但由于相关资产和负债并不一定存在充分流动的外部市场,大多时候通常是通过模型和主观估计判断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所以其可靠性不足。(2)对计量属性的新认识。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不足和其对危机的放大效应是导致其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其备受抨击的原因之一。虽然此次危机严重威胁到公允价值会计的生存和发展,但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储蓄和贷款危机已经证明:历史成本无法反映金融工具,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和价值,FASB也坚信“公允价值是金融工具最相关的计量属性,也是衍生金融工具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FASB,1998),所以,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在找到更好的计量属性之前,公允价值将长期存在,并不断发展完善。就像“历史成本”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权衡的结果一样,“公允价值”也是金融工具会计信息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权衡的结果。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不仅与资产的定义存在内在一致性,而且在成熟有效的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与会计信息的客观、科学的理论精髓是完全吻合的。所以,公允价值不仅不会消失或灭亡,而且将成为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但由于现实的资产市场并非活跃、流动和理性,所以使用活跃市场条件下的估价模型所得到的公允价值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都大为降低。在金融危机期间,价格的波动是流动性不足造成的,相关资产价值的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动,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造成市价的大幅波动,并扭曲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历史成本则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所以,在经济不断发展、市场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应继续使用历史成本,另一方面,我们应加强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确定模型或方法、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等的研究,为公允价值的推广运用做好准备工作。无论是资本市场的完善,还是公允价值估价模型和技术的改进,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公允价值将与历史成本将并存,计量属性将呈彩色模式。不仅不同的报表项目应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固定资产往往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而交易性金融资产则采用公允价值予以计量),而且对同一项目,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也可能需要对计量属性进行调整(比如当流动性不足时,公允价值可能导致资产负债的变化没有合理反映主体基本面的状况,历史成本则可以避免这样的问题)。彩色模式意味着财务会计信息的提供者存在自由判断的空间,自由判断意味着可能发生出于某种特殊目的而人为粉饰报表的行为。如果不给信息提供者留有自由判断空间,则需要准则涵盖所有的具体情况,而准则只是实务操作的一个指南,不应该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情况。同时,不同计量模式也会增加使用者理解财务报告信息的难度。
( 四 )谨慎性原则的新认识谨慎性原则的涵义因经济周期不同而不同。(1)谨慎性原则本义。由于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谨慎性原则要求会计人员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保守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体现在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诸多方面:要求会计确认标准要稳妥合理;会计计量不得高估资产、利得和收入、不得低估负债、损失和费用;会计报告提供尽可能全面的会计信息。在会计实务中,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十分普遍,如当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与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但当前者高于后者时,则按账面价值计价。如与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整治、承诺等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应确认为企业的预计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除此之外,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资产折旧的加速折旧法等都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经济活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有助于增强企业防范经营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会计信息建立在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可以避免夸大企业的资产、利润、掩盖不利因素,不仅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而且可以抵消内部管理者过于乐观的负面影响,有助于其理性决策。当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容易导致低估资产、收入,高估负债、费用,所以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要“谨慎”,防止滥用或歪曲使用谨慎性原则,设置秘密准备、过度提取准备、故意压低资产或收益、或故意抬高负债或费用等利润操纵行为发生。(2)对谨慎性原则的新认识。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关于公允价值会计的论争,论争的焦点集中在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上。虽然关于公允价值会计是否具有顺周期效应并导致经济的繁荣期或低迷期被延长,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但大多数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顺周期效应。具体来说,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效应是指,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整个市场比较悲观,金融产品的风险容易被高估,相应其价值被低估。运用公允价值会计会促使银行大量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或过多计提减值准备,造成业绩下滑,不断下滑的业绩造成投资者恐慌性抛售持有金融机构的股票和管理层奖金的大幅缩水,进而导致金融企业加大次贷衍生产品的抛售力度;同时,按不断下跌的公允价值计价也会使银行难以满足资本监管的要求,这也会促使相关金融企业加大抛售次贷衍生产品的力度。在外部购买市场缺乏的情况下,必将造成次贷衍生产品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并陷入一种不断下跌的恶性循环当中,相应延长了经济的低迷期。相反,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市场比较乐观,金融产品的风险容易被低估,相应其价值被高估,按公允价值计量会确认大量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造成减值准备计提不足、银行业绩上升,受利益的驱动,投资者会加大对相关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力度,造成一种经济繁荣的假象,导致公允价值的进一步上升,并形成一种不断上升的恶性循环,加剧了泡沫的过度积聚,相应延长了经济的繁荣期。由于经济发展存在正常、低估和高峰三个不同周期,且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顺周期效应,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我们应在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效应的基础上,考虑加入逆周期的因素。目前,理论界、实务界和政府部门正在探讨在顺周期效应中加入逆周期因素的措施。在公允价值会计中加入逆周期因素将赋予谨慎性原则新的涵义。具体来讲,就是不应片面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而是需要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在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使风险被低估、价值被高估的外部因素,所以应尽可能“谨慎”地高估风险、低估价值,避免风险被低估、价值被高估;相应地,在经济周期的下降阶段,由于客观上存在使风险被高估、价值被低估的外部因素,所以应尽可能“谨慎”地低估风险、高估价值,避免风险被高估、价值被低估。
三、结论
公允价值代表了财务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此次金融危机为公允价值的发展完善提供了契机,也对会计本质、会计目标、计量属性和谨慎性原则提出了新的要求。简而言之,会计应是一项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反映和参与控制;会计目标具有状态依存特征;在未来相对长一段时期内,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并存的彩色计量模式将是发展趋势;谨慎性原则需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周期来理解和运用。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刘峰:《会计理论——关于财务会计概念结构的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篇5
关键词 灾害;灾因;原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0-0022-02
目前,有关灾害(Disaster,Catastrophe,Calamity)的定义有多种。笔者认为,应该根据灾害的特征将灾害定义为:由于社会—生态系统失衡,或者受到外因干扰,致使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遭到破坏,对人类生命、财产或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
1 灾害学基本原理
1.1 灾害的成因
灾害的成因简称灾因,即形成灾害的基本原因。从多学科综合分析的整体研究观来看,灾害的形成往往是自然变异与人为影响等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自然致灾因素主要有天体原因、地质原因、地理原因、生物原因,人为因素主要有社会政治因素、生产管理失当等。
1.2 灾害的过程
从物理过程看,灾害形成的过程就是能量异常积聚。当积聚的能量超过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时,承灾体稳定性就破坏,从而形成灾害。这一过程可以近似表示为:
D=v-■f(N,A,T)dNdAdT
式中:N—自然致灾因子,A—人为致灾因子,S—地理空间域,T—时间域,v—承灾体系统稳定性阈值。D>0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系统继续保持稳定,灾害不会发生;D=0时,系统处于平衡临界点,灾害随时可能发生;D
D=f[g(N,A,T),h(S,T),v]
由此可以看出,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作用于承灾体,当累积作用强度超过v时,就发生灾害。这一过程除了与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直接相关外,还与作用时间(T)长短、所处的地理位置(S)和承灾体的抗灾能力相关。因此,自然致灾因子、人为致灾因子、地理空间域、时间域、承灾体系统稳定性合称为“致灾五因子”。
1.3 灾害的控制
从宏观上来看,灾害的控制一方面在于灾害的预防,另一方面在于尽可能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从微观上看,实现灾害控制,减轻灾害危害,可以从L=f(D)式入手,分析研究“致灾五因子”,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五策略”,预防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危害。
1.4 灾因管理
灾因管理就是对灾因进行监测,把握关键灾因,对其实行控制,以打断灾因链,预防灾害发生,或者控制灾害蔓延。
1.4.1 灾因链(Disaster Causes Chain)。一般情况下,灾害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果把灾因、承灾体用点表示,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关联用边表示,灾因链则可以用图表示。设承灾体为O,灾因为vi,灾因之间关联的边为ei,j,灾因与承灾体之间关联的边为eoi,i,j=1,2,…,n,i≠j,则ei,j与eoi可以表示为:
eij= eoi=
显然,eij≠eji,即=。灾因之间、灾因与承载体之间的关联强度可以用边的权数表示。这样灾因可以使用图论或网络分析等数学方法进行分析与控制。
1.4.2 灾因流。从某一灾因到灾害发生的连续灾因序列称为灾因流。其中,从起始灾因到灾害发生的灾因流为该起始灾因的完整灾因流,起始灾因是指激发灾害发生的最原始的因素。从图论上看,灾因流就是从某一灾因到承灾体的连通的道路。在一条灾因流中,对于某一灾因来说,位于其前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上游灾因,位于其后面的灾因称为该灾因的下游灾因。
1.4.3 灾因管理。其既可以对灾因的“点”进行控制,也可以对“边”进行控制,打断灾因链,实现灾害的管理。
1.4.4 确定关键灾因。关键灾因是指那些激发灾害发生的关键性因素。对于灾因控制来说,关键灾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到:①有较多关联边数的灾因“点”;②权数较大的“边”;③控制成本较小灾因“点”或“边”;④若由于技术原因,或者控制成本原因等因素,使得通过方法①、②或者方法③获得的灾因“点”或“边”不可控制,则使用方法①、②或者方法③对其上游或下游灾因进行筛选;⑤综合使用方法①、②、③、④确定关键灾因[1-6]。
2 灾害管理原理
灾害管理(Disaster management)就是通过对灾害的研究、预测、减灾措施实施和灾后恢复等活动,以预防灾害的发生或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现代灾害管理理论主要有危机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GCSP管理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防治,风险管理理论更侧重于灾害预防,GCSP管理理论则是综合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理论,侧重于灾害的管理方法。灾害的危机管理理论和灾害的风险管理理论,分别源自于管理学中的危机管理与风险管理理论[1-12]。
2.1 灾害管理模式
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性形式或固定格式,与管理模式有关的英文表达有:Management System(管理交流)和Management Model(管理模型)。从特定的管理理念出发,灾害管理模式的定义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固化一套操作系统。用公式和IOS模型分别表述为:
灾害管理模式=灾害管理理念+灾害管理系统+灾害管理方法
MS=f(I)+f(O)+f(S)
式中:MS—Management System;I—Idea/Ideology;O—Ope-ration/Organization;S—Stratagem/Strategy。
2.2 防灾减灾原理
从“致灾五因子”入手,采取积极的“防灾减灾五策略”,预防灾害发生,或减轻灾害危害。
2.3 GCSP管理原理
GCSP管理是分级管理(Graded management)、分类管理(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分区管理(Subarea management)、分期管理(Phased management)的英文缩写,主要是针对灾害的不同发生特点,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分级管理:根据灾害源的危险性或灾害的危害程度,将灾害危害程度或灾害源划分等级,按照等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灾害管理。分类管理:根据灾害种类、灾害源、承灾体的不同,对灾害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分区管理:按照不同的自然区域或行政区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分期管理:灾害的发生发展常遵循一个特定的周期,在灾害不同的发生发展期,采取不同的应对管理措施。
2.4 学习原理
学习原理(Learning Principle)即通过灾害事件学习灾害管理技术,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水平。
2.5 法治原理
法治原理(Law Principle)即整个灾害管理活动要依法进行,灾害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也就是说,要完善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加强灾害管理立法工作和灾害管理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灾害管理法律法规及其执行与监督、灾害管理技术标准及其执行与监督要覆盖灾害管理全过程,彻底实现灾害管理法制化[3]。
2.6 灾害管理周期
灾害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一般依据灾害的发生发展过程将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划分为孕育期、潜伏期、爆发期、持续期、衰退期、平息期。灾害管理是一项针对灾害并随着灾害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而采取不同管理措施的管理活动。因此,灾害管理也随之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即预防期、预警期、救治期、善后期。
3 灾害的危机管理
灾害的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即通过对灾害的监测预警、灾前预防、灾时应急处理和灾后恢复等措施,防止灾害发生或者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灾害的生命周期,现代灾害管理理论将灾害管理过程划分为4个过程,即灾害预防、灾害预警、灾害治理、善后处理,其中灾害预防贯穿于灾害管理整个过程。灾害危机理论是现代安全减灾管理的重要理论,现代灾害危机管理方式多采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模式进行灾害管理。灾害应急管理即为有效实施灾害管理,降低灾害危害,对灾害诱因、过程、后果进行分析,有效地集成社会相关资源,对灾害进行预警、紧急处置和善后处理的过程。应急管理过程一般包括预防、预备、响应和恢复4个阶段,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重叠的,但他们中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单独的目标,并且成为下个阶段内容的一部分。
4 灾害的风险管理
风险(Risk)定义为遇到危险、遭受伤害或损失的概率。对灾害来说,风险专门用来评述灾害将要发生的概率,并且用高风险、中等风险、低风险等相应术语来表明概率值。根据致灾因子风险分析、承灾体易损性评价、灾情损失评估等,分析是否保护或保护到何种程度、如何采取科学措施,以应对原先没有采取减轻风险措施而潜在的灾害影响。
灾害的风险管理(Disaster Risk Management)就是灾害管理单位通过风险识别、风险评估进行风险决策,对灾害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妥善处理灾害损失。灾害风险控制的4种基本方法为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保留。
5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灾害学概论[EB/OL].(2012-03-16)[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48423.
[2] 张国庆.灾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3.
[3] 张国庆.灾害学基本原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4.
[4] 张国庆.灾害的危机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6.
[5] 张国庆.灾害的风险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8.
[6] 张国庆.和谐发展中的灾害管理[EB/OL].(2012-04-10)[2012-04-11].http://blog.省略/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557529.
[7] 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8] 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9] 张国庆.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EB/OL].(2008-03-18)[2012-04-11].http://省略/log/user_content.aspx?id=18615.
[10] 陈福今,唐铁汉.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8-40.
篇6
[摘 要]品牌建设战略体系的提出将有助于企业认识和了解品牌理论,也有助于企业和学者们从更高的理论层面研究中国企业的在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针对中小型企业的内部员工,进行了大量市场调查研究。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从理论与企业实践两个不同角度,对中小型企业优势进行分析,最后全方位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建设
[关键词]中小型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建设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52-02
[中图分类号]F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23-0052-02
1 品牌战略理论综述
1 品牌战略理论综述
11 品牌战略的含义
11 品牌战略的含义
品牌战略是以提升品牌资产价值为目的,按品牌内在运作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来实现,最后通过品牌资产评估来评价品牌战略的实施,它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围绕品牌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牌建设战略体系中,品牌这个概念分为品牌理论和品牌实践两大领域,两者密切相关、相互对应。其中,品牌理论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品牌学、产品品牌学、企业品牌学、城市品牌学、区域品牌学、国家品牌学等。品牌实践即指正从事的品牌活动,是品牌理论的具体化实施,包括品牌认知、品牌创建和品牌维护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所采用的战略与品牌理论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产品品牌学为例,品牌认知阶段对应品牌定义和品牌内涵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品牌创建阶段对应品牌命名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品牌联想理论、品牌个性理论……品牌维护阶段则对应品牌延伸理论、品牌关系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竞争力理论、品牌危机管理理论……换而言之,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在品牌认知阶段,企业需要对品牌的定义和品牌的生命周期有深刻的了解;在品牌创建阶段,企业须实施品牌定位战略、品牌形象战略等;在品牌维护阶段,企业可以选择使用品牌延伸战略、品牌资产战略、多品牌战略、品牌危机管理战略等。
品牌战略是以提升品牌资产价值为目的,按品牌内在运作的规律采取相应措施来实现,最后通过品牌资产评估来评价品牌战略的实施,它是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围绕品牌进行的全局性的谋划方略,是整个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品牌建设战略体系中,品牌这个概念分为品牌理论和品牌实践两大领域,两者密切相关、相互对应。其中,品牌理论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品牌学、产品品牌学、企业品牌学、城市品牌学、区域品牌学、国家品牌学等。品牌实践即指正从事的品牌活动,是品牌理论的具体化实施,包括品牌认知、品牌创建和品牌维护三个阶段,每个阶段所采用的战略与品牌理论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以产品品牌学为例,品牌认知阶段对应品牌定义和品牌内涵理论、品牌生命周期理论;品牌创建阶段对应品牌命名理论、品牌定位理论、品牌形象理论、品牌联想理论、品牌个性理论……品牌维护阶段则对应品牌延伸理论、品牌关系理论、品牌资产理论、品牌竞争力理论、品牌危机管理理论……换而言之,企业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在品牌认知阶段,企业需要对品牌的定义和品牌的生命周期有深刻的了解;在品牌创建阶段,企业须实施品牌定位战略、品牌形象战略等;在品牌维护阶段,企业可以选择使用品牌延伸战略、品牌资产战略、多品牌战略、品牌危机管理战略等。
1.2品牌战略的特征
1.2品牌战略的特征
全局性。品牌战略是企业为了创造、培育、利用、扩大品牌资产,提高品牌价值而采取的各项具体计划或方案的指南。它所解决的不是局部或个别问题,而是全局性问题。
全局性。品牌战略是企业为了创造、培育、利用、扩大品牌资产,提高品牌价值而采取的各项具体计划或方案的指南。它所解决的不是局部或个别问题,而是全局性问题。
长期性。品牌战略是从企业长远发展着眼的,是企业长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其评价也是放在长期成本——长期收益的核算框架中进行的。
长期性。品牌战略是从企业长远发展着眼的,是企业长期规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其评价也是放在长期成本——长期收益的核算框架中进行的。
系统性。品牌战略涉及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子系统,其自身也存在形成、维护和发展等环节问题。
系统性。品牌战略涉及企业的各个环节和子系统,其自身也存在形成、维护和发展等环节问题。
开放性和竞争性。品牌战略是在开放系统中与外界不断保持信息和能量交换的条件下实施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外界的竞争力。开放使它更多地吞吐信息,竞争使它更有效地检索信息和加工信息。
开放性和竞争性。品牌战略是在开放系统中与外界不断保持信息和能量交换的条件下实施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外界的竞争力。开放使它更多地吞吐信息,竞争使它更有效地检索信息和加工信息。
组织性。品牌战略是由人来制定和实施的,它涉及企业内外多层次的参与者通过分工与组织,来完成品牌战略。
组织性。品牌战略是由人来制定和实施的,它涉及企业内外多层次的参与者通过分工与组织,来完成品牌战略。
2 中小型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2 中小型企业品牌战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识淡薄
2.1 实施品牌战略的意识淡薄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产品同质化的日益严重,中小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中国企业热衷或者忙于广告战、价格战、促销战,而忽视了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和品牌创新的重要性。产品质量不稳定,服务品质得不到保障,使得品牌原有的消费者不断流失,品牌知名度下降;产品长期不变,品牌营销策略没有创新,与竞争品牌差异不明显,品牌失去活力,使得消费者丧失购买欲望,品牌知名度下降。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就是由于缺乏创新,品牌知名度下降,失去了消费者的忠诚,而被不断进步和变化的社会所淘汰。品牌创新是企业充满活力,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它不仅仅包括产品的技术创新、包装创新,还包括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及品牌文化、品牌内涵的创新。
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产品同质化的日益严重,中小型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不少中国企业热衷或者忙于广告战、价格战、促销战,而忽视了产品质量、服务品质和品牌创新的重要性。产品质量不稳定,服务品质得不到保障,使得品牌原有的消费者不断流失,品牌知名度下降;产品长期不变,品牌营销策略没有创新,与竞争品牌差异不明显,品牌失去活力,使得消费者丧失购买欲望,品牌知名度下降。我国许多中小型企业就是由于缺乏创新,品牌知名度下降,失去了消费者的忠诚,而被不断进步和变化的社会所淘汰。品牌创新是企业充满活力,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它不仅仅包括产品的技术创新、包装创新,还包括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及品牌文化、品牌内涵的创新。
2.2 盲目使用品牌延伸战略
2.2 盲目使用品牌延伸战略
品牌延伸战略是近年来为中国企业所喜爱并且常用的品牌战略之一,它已成为企业寻求新发展、开拓新市场的一种重要策略。运用得当的品牌延伸战略,可以在企业推出新产品时,帮助企业在原有市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或是迅速打开新的市场,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为企业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并更充分地发挥品牌优势。
品牌延伸战略是近年来为中国企业所喜爱并且常用的品牌战略之一,它已成为企业寻求新发展、开拓新市场的一种重要策略。运用得当的品牌延伸战略,可以在企业推出新产品时,帮助企业在原有市场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或是迅速打开新的市场,为企业带来新的利润,为企业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并更充分地发挥品牌优势。
如有的中小型企业在其主要产品尚未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时,就迫不及待地想用同一品牌推出其他产品,结果使得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有的企业在某一领域获得品牌的成功后,就盲目地向其他领域发展,也不确定该领域与自身原有产品领域是否有冲突;还有的企业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产品过多、生产经营范围过广,使得原有品牌的定位变得模糊。
如有的中小型企业在其主要产品尚未占据市场领先地位时,就迫不及待地想用同一品牌推出其他产品,结果使得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一落千丈;有的企业在某一领域获得品牌的成功后,就盲目地向其他领域发展,也不确定该领域与自身原有产品领域是否有冲突;还有的企业过分追求多元化经营,产品过多、生产经营范围过广,使得原有品牌的定位变得模糊。
2.3 缺乏品牌危机管理意识
2.3 缺乏品牌危机管理意识
中国企业在品牌危机管理这个环节特别薄弱,一是中国企业产品标准化执行不严,相对国际品牌而言更容易产生品牌危机;二是中国企业平时对品牌危机管理不重视,当品牌危机到来时,危机反应能力较差。在这方面中国品牌显得尤为脆弱,中国企业没有有效的事前预防机制、迅速的事发反应机制以及妥当的事后处理机制,当危机事件来临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品牌被拖垮,很少有能在危机中屹立不倒的中国企业。
中国企业在品牌危机管理这个环节特别薄弱,一是中国企业产品标准化执行不严,相对国际品牌而言更容易产生品牌危机;二是中国企业平时对品牌危机管理不重视,当品牌危机到来时,危机反应能力较差。在这方面中国品牌显得尤为脆弱,中国企业没有有效的事前预防机制、迅速的事发反应机制以及妥当的事后处理机制,当危机事件来临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品牌被拖垮,很少有能在危机中屹立不倒的中国企业。
2.4 危机应急能力不足
2.4 危机应急能力不足
在危机发生后,危机反应能力差是中国企业“一碰就倒”的主要原因。中国企业没有品牌危机意识,对危机没有预见也没有防患于未然的想法,自然也没有企业危机处理体系。企业危机处理体系包括事前预防机制、事发反应机制和事后处理机制。具体来说,就是企业要建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在组织、人员、措施、经费等方面做好随时应对危机的准备;危机预警系统,当出现危机发生的征兆和信号时,要能及时通报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并迅速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防危机的影响扩大,造成恐慌;在危机发生后,企业要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以坦诚、愿意解决问题的态度,经由唯一的渠道事件处理的相关信息,并且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本着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工作的态度面对媒体和大众。
在危机发生后,危机反应能力差是中国企业“一碰就倒”的主要原因。中国企业没有品牌危机意识,对危机没有预见也没有防患于未然的想法,自然也没有企业危机处理体系。企业危机处理体系包括事前预防机制、事发反应机制和事后处理机制。具体来说,就是企业要建立危机管理的常设机构,在组织、人员、措施、经费等方面做好随时应对危机的准备;危机预警系统,当出现危机发生的征兆和信号时,要能及时通报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并迅速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以防危机的影响扩大,造成恐慌;在危机发生后,企业要能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并以坦诚、愿意解决问题的态度,经由唯一的渠道事件处理的相关信息,并且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本着积极主动、配合政府工作的态度面对媒体和大众。
3 全方位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3 全方位实施品牌战略的对策
31 以创产品品牌为突破口,促进企业品牌的形成
31 以创产品品牌为突破口,促进企业品牌的形成
从企业品牌建设战略的角度看,品牌建设实质上就是通过提高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来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因而若能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品牌战略将有助于企业的品牌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反之,如果时机不适当或是品牌战略选择错误将影响品牌的发展,甚至可能使得企业过去的品牌建设成果付之一炬。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强化我国中小型企业品牌效应,减少企业营运风险,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好基础。
从企业品牌建设战略的角度看,品牌建设实质上就是通过提高品牌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来扩大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提升企业产品的竞争力,进而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因而若能在适当的时机选择恰当的品牌战略将有助于企业的品牌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发展,反之,如果时机不适当或是品牌战略选择错误将影响品牌的发展,甚至可能使得企业过去的品牌建设成果付之一炬。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强化我国中小型企业品牌效应,减少企业营运风险,为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打好基础。
32 建立创新机制,不断为企业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32 建立创新机制,不断为企业品牌注入新的活力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优化工艺,提升装备水平,降低各类消耗,三废综合利用为目标,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发展。
坚持科技创新战略,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优化工艺,提升装备水平,降低各类消耗,三废综合利用为目标,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推动企业发展。
保证品牌的产品始终优秀是品牌的根本,优秀的产品是建设品牌的必要条件。这里所说的产品优秀,是指产品必须有过硬的质量和不断的创新。质量是产品的生命,高质量的产品是塑造一个好品牌的基础。没有好品质就没有好品牌,只有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才能吸引源源不断的消费者,才能使消费者有忠于品牌的可能。产品质量直接关乎品牌的形象,因此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保证始终能生产出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是企业品牌建设的一个关键点,特别是对中国企业而言。
篇7
关键词:金融危机;旅游业;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一、对目前世界经济形势的判断
(一)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期。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由次级房贷蔓延到金融衍生品等各个方面,导致美国第五大券商贝尔斯破产、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国底特律三强也在寻求政府救助。由此可见,这次金融危机将给美国和世界经济带来重创。同样,金融危机引发了股市下跌、楼市低迷,同时还爆发了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这些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可能会带来更大的灾难。2008年3月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曾预测:“有一天,人们回首今日,可能会把美国当前的金融危机评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
华尔街金融机构相继,世界股市下跌、楼市低迷、失业情况加剧,加之2008年开始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这说明世界经济已经进入衰退期,也许会持续很长时间才能走出衰退,也许正如美国纽联储行长盖特纳所说:“这场危机持续时间长,涉及面广,美国经济将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缓慢增长,其他国家经济也会受其拖累。”
(二)从经济理论上讲,金融危机已经影响着市场和购买力,经济周期规律显示经济衰退。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产生原因的看法有很多。目前,代表性的观点是外因经济周期理论和内生经济周期理论以及凯恩斯主义学派的周期理论、货币主义理论与理性预期学派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但是,他们都一致认为在经济发展构成中,经济的内部因素是引起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因而在市场中经济周期的存在是必然的。
世界经济史同样证明了经济周期的波动会在市场经济模式中出现。从英国爆发第一次经济危机以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每8~12年就要爆发一次经济危机,也就是经历一次经济周期的波动。因此,这次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由于美国的金融和经济在世界上的影响,已经演变为世界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并且伴随着世界性的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将会给世界带来最为严重的影响。
二、新经济下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以及对陕西旅游业发展的看法
(一)中国已经确立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抛弃了僵硬、缺乏活力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自2003年加入WTO后,已经融入世界市场经济体系之中。近年来,中国出口下降,在2008年9月5日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后,上海A股市场16日跌破2,000点大关,17日又下降了2.9%,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连续两天跌停。招商银行披露该银行持有大量的雷曼公司债券。多家银行(包括香港投资机构)持有雷曼迷你债券超过3.8亿美元。同样,中国拥有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中国将近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中估计有1.2万亿是美元储备,美元的贬值已经使我国的金融资产大幅缩水。中国与澳大利亚铁矿石的谈判“破裂”,加之2009年9月11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的中美轮胎特保案,可能会更大程度地使西方各国对中国的外贸进行干涉。
(二)各种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仍在缓慢增长,经济仍然没有太大衰退。从经济发展角度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8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但是到了9月份,GDP增速却下降到了9%。全国第一产业增长值同比增长15.7%,而到下半年8月份就回落到12.8%。然而,2009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9,8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三季度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2,500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06,477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8,884亿元,增长8.8%。可见,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衰退、欧美市场需求减少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在放缓。
我国经济缓慢增长未尝不是件好事,因为就出口方面而言,根据国务院数据,2008年一季度,虽然以美元统计的出口增长率仍高达21.4%,但出口实际增长率已经下降到3%,已接近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状况。据国家统计局消息。前三季度对外贸易继续下降,降幅明显收窄,前三季度出口8,466亿美元,下降21.3%;进口7,112亿美元,下降20.4%;顺差1,355亿美元,同比减少455亿美元。前三季度进出口总额15,5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9%,其中一季度下降24.9%,二季度下降22.1%。中国对外贸易增速逐月放缓,11月份进出口同比下降9%,其中出口同比下降2.2%,而比上月则下降了21%,这是自2001年7月份以来首次出现当月负增长。12月份,出口同比降幅扩大到2.8%。2009年1月份,中国进出口的数据更令人悲观,进口同比下降43.1%,出口下降17.5%。
从旅游业来说,2009年1~3月份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呈现大幅下滑态势,除了澳门同胞之外,入境旅游的外国人、香港同胞和台湾同胞与上年同期相比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2009年1~3月份我国入境旅游累计人数达3,027.07万人次,同比下降7.15%,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2.82个百分点;入境过夜旅游累计人数达1,188.58万人次,同比下降11.3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0.63个百分点;旅游(外汇)收入累计87.65亿美元,同比下降15.3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7.27个百分点。这也就表明,2009年以来,我国入境旅游并不乐观。
相比之下,2009年的境内旅游却没有受到太多地震、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病毒等宏观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且对全国100多家景区的问卷调研和访谈显示,景区接待人数、营业收入略有增加,2009年一二季度银行大量放贷,固定资产投资增加明显,营业成本稍有上升,企业利润水平持平,加之“十一”、中秋双节的长假期,各地区门票上涨,企业家对下季度和本年度的旅游发展预期乐观,回暖迹象较明显。
但是,受经济危机收入预期降低的影响,游客在景区的消费方式发生变化:(1)旅游观念,从观光向休闲转变,更重人气、重休闲。旅游者更注重身心放松,而不是“走马观花”;(2)出游方式,从团队转散客,网络预订增加,自驾游受青睐。各景区采取门票优惠活动,很大程度降低了出行成本,短线游客增加比重很大,散客游的数量和比例上升,网络在线预订上升;(3)重复购买增加。游客旅游观念向短程休闲需求的转变、政府旅游消费券的发放、景区门票的优惠活动、景区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使游客重复购买次数增加。
三、陕西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产品规模小、结构单一、开发层次低、品牌形象不够突出,旅游纪念品发展相对滞后。陕西文物资源居全国首位,旅游资源居全国第三位,但旅游收入只居全国第七位。来陕海外旅客的人均停留时间仅为2.9天,国内旅客的人均停留时间仅为2.8天,海外旅客的旅游购物支出仅占其旅游消费的27.74%,国内旅客的旅游购物支出占其旅游消费的15.63%。旅客资源和规划管理相对滞后,旅游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深层次开发和动态展示不够,旅游纪念品发展相对滞后。
(二)产业意识不强。大部分地区只停留在观光旅游为基础的产品开发上,且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旅游季节性强。很多地区为了短期利益常常进行“一次性消费”。具体表现为:价格相对较高,服务质量差,使其旅游重复性低,游客忠诚度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资金对旅游业的大规模投入。
(三)旅游目的地通达性不高。陕西位于中西部地区,旅游城市和旅游区(点)服务设施配套能力不足,旅游基础设施尚需进一布加强和完善。
(四)政府对旅游业的导向性投入不足。利用政策吸引社会资金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不够完善。一方面政府在旅游项目建设引导性投资、旅游目的地宣传促销和旅游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还不够;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市场化程度低。政府培养人力资源能力不高,导致产业意识不强。
(五)产业结构建设中存在的误区。一是许多旅游景区规模太小,布局不合理,开发分散,缺乏精心的规划、细致的管理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线路的合理组合;二是景区景点资源的开发缺乏创意,生命周期很短,重复性或模仿性项目做的比较多;三是市场的推广、营销和管理往往被忽略。虽然近几年陕西也有许多景点被开发出来,但现代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事前进行严密的营销分析和策划,事后的市场开发推广以及在行业内部行之有效的管理可能更为艰难和重要;四是在旅游资源的开发方面有一些观念还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违反客观规律盲目上马,在资源的开发上有狂热性。
总的来说,近几年陕西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一定的市场导向,营销策划脱离了游客需求,建设的观念落后于形势的发展需要,产品以及旅游次生品开发深度不够,营销方式单一。
四、相关建议
改善陕西旅游业现状需要加强旅游业发展保障体系建设。
(一)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培养多元化市场体系,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全面开发旅游市场,允许境外、省外有实力的资本进入旅游市场,重点是进入旅行社行业和旅游景区(点),广开投资渠道,使旅游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深化旅游体制改革,理顺景区(点)旅游管理体制,改变多头管理状况,建立统一、高效发展的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大力推动旅游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做大做强旅游企业。
(二)强化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强化产业地位,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机制。按照建立旅游大市场,发展旅游产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强化宏观调控和规范监督职能。进一步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增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开发和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的投入,引导公众树立社会旅游的观念意识,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环境。
(三)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把旅游教育提到重要的战略地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保障。到2010年,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将达到40万人左右,以满足全省旅游业高速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建立健全省、市、企业三级旅游教育培训机构,形成学校、社会、旅游企业三个层面的旅游教育培训网络,建立旅游人才开发机制、旅游专题培训等各种形式,加强对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岗位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四)加快旅游信息化建设,为旅游决策及市场开发提供依据。建立完善省、市自动化网络,提高政府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和信息管理效率。组建大型的旅游专业网站,集成全省旅游信息,并接入国际国内各主要门户网站。把现代化、电子化、网络化运用到旅游景区景点上。实行旅游统计的网上报送,为旅游决策以及市场开发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企业经营层面:(1)创新经营方式,提升企业业绩。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吸引更多的游客重复购买;创新营销渠道,减少渠道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如采用网络直销平台进行直接销售等;(2)深化市场细分,不断挖掘新市场。开发“一站式”景区产品,带动中产阶层旅游市场、推出质优价廉的旅游产品,加强配套服务,推进老年人市场发展、结合素质教育,开展景区“旅游修学周”活动,开发学生市场;(3)优化资产结构,加快产业融合,提高经营绩效。对景区的不良资金进行有效剥离,加快与景区产品上下游企业的融合,优化景区产品供应链,有条件的景区企业可以加快企业兼并、重组进程,向集团化发展。
(五)以创建和谐旅游为抓手,强化行业监管和指导,优化旅游发展环境。以提升服务质量为目标,结合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抓好各项基础工作,推动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大力开展旅游市场整治行动,推动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提升。继续大力开展以“创佳评差”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景区创建活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专题活动。召开了全省旅游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联合省纠风办召开了全省旅游行业深入开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维护游客合法权益”专题活动动员大会,提出了正确履行职责、切实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规范依法行政、促进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目标,为陕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经济与法学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格林斯潘.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金融时报,2008.3.18.
篇8
一是货币当局应更加关注金融市场的失衡问题。长期以来,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大多数中央银行认为,央行只应该关注通货膨胀,而对资产泡沫和金融市场失衡普遍采取一种放任的态度。从某种意义上,它们过度相信金融市场的自我调节和修正能力,也低估了资产泡沫和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这一观念在金融危机之后已渐渐遭到摈弃。
二是金融监管对宏观审慎观念的引入。传统银行监管体系着重于对单个银行的监管指标,比如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巴塞尔协议一版和二版(分别简称为巴I和巴II)在计算最低资本比率要求时,只考虑了单个银行资产的风险,而忽视了由金融机构群体效应导致的系统性风险以及风险的动态变化。在改进后的新巴塞尔协议(巴III)中,相应地加入了两个新内容: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额外资本要求和逆周期的资本要求。
逆周期监管思路认为,在金融体系的周期里,虽然问题的爆发(如资产泡沫的破灭和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出现在金融或经济周期的下行期,但是问题的积累却往往发生在周期上行阶段。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研究显示,当一个经济体的信贷增长大幅超出正常的速度或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上涨过快时,该经济体在未来两三年出现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因此,逆周期的监管理念强调防患于未然,要求银行体系在经济的上行期提高各项监管指标的要求,以用于提高银行业在经济下行阶段的稳定性。
在新巴塞尔协议中,两项新的要求体现了这一逆周期的监管思路。一是规定银行必须额外预留2.5%的储备资本(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二是监管当局可以随周期的变动酌情要求0-2.5%的逆周期资本(counter-cyclical capital buffer)。
新的规定远非单纯地提高资本比率要求,而是希望通过逆周期的监管要求“熨平”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以此防止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动荡。换句话说,逆周期监管要求银行在经济扩张时期增加资本,但是银行资本充足率下降在经济下行时期应该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尽管如此,在现实中大部分国家似乎正在重复银行体系顺周期的老路。过去的两三年内,全球经济增长大幅放缓,但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大大提高了。银行选择持有更高的核心资本和缓冲资本,以表明它们是更稳健、更强大的金融机构。欧美的监管机构纷纷推出更严格的监管措施,以掩饰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的监管疏漏和未能预测危机的无能。压力测试的结果往往导致更高的计提资本要求。
政客们也纷纷将矛头指向大银行,以安抚大众不满和赢得选民支持。评级机构推波助澜,对银行业降级更多体现的是当前的困境而非银行度过整个经济周期的能力。这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银行业在放贷方面更加谨慎,银行去杠杆化的过程更加深了实体经济的低迷。
而一旦经济重新步入增长期,我们似乎也不能保证能按逆周期监管的思路加强管理。历史的经验显示这方面的集体性失忆是惊人的。整个监管的历史往往是以危机作为起点、以危机作为结束。当经济好转的时候,银行业会重新恢复对风险和回报的追求,会出现新的金融创新产品以规避监管要求。在经济增长和财富增加的情况下,监管者和政客们很难会挺身而出推出不受欢迎的监管要求。金融市场也会重新弥漫乐观的气氛,评级机构和市场纪律仍然可能会有缺失,从而酝酿下一轮的危机。
从根本上说,监管是希望在效率和稳定之间寻求一个最优的平衡。以资本要求为例,资本要求固然可以提高银行体系的稳定性,但是资本是有成本的。银行业的最主要的功能是在资金供给方和资金需求者之间发挥中介的作用。
一味地提高资本要求不可避免地会提高资金的运行成本,并削弱银行在实体经济中的剂作用。在当前全球经济再次面临衰退风险的情况下,政策制定者更应关注如何发挥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而非仅是推进危机后的惩罚。
篇9
关键词:经济周期;财务战略;现金流量
现金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随着现代企业制度下以及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企业的经营活动与世界经济关系的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周期必然会波及到我国。经济衰退和繁荣将交替性地出现,逆经济周期发展应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常态,它要求企业以现金流量管理为核心,采取灵活的财务战略,保证企业平稳地发展。
一、经济周期下企业现金流量的波动性
经济衰退和繁荣是经济周期的两种典型形态,二者会交替性地出现。在经济繁荣时期,财务战略不管是正确与否往往都会被企业的发展声浪所淹没,只有在衰退时期,才能显示出财务战略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只探讨经济衰退时期的财务战略问题。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现金流量往往会最先作出反应,并具有以下特征:
(一)经营现金流量减少
经济衰退时期,企业产给大量过剩、产品滞销,企业开工不足,经营现金大量流失,受经营杠杆的作用,经营利润的下降速快于销售收入的下降速度,现金大量流失。通常的做法是压缩产能,降低杠杆率,减少现金流失。
(二)债务现金流量减少
由于经营杠杆与财务杠杆具有联动作用,经济衰退阶段,企业经营杠杆会放大财务杠杆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银行通常会收缩银根,以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企业债务融资比较困难,迫使企业自动降低财务杠杆,以降低财务风险。
(三)投资现金流量增加
如上所述,在经济衰退阶段,为了防止亏损吞食现金,企业通常会通过减少投资或者出售资产的方式,被动地降低经营杠杆,从而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量的增加,然后再用增加的现金流动入量归还债务,从而降低财务杠杆。
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经济衰退阶段,产品销售受阻,债务融资困难,现金流量不断流失,企业通常会通过转让资产的方式,调整产量规模,寻求现金流量的平衡,以期待经济高涨的到来。
二、企业财务战略的基本内涵
财务战略是在深入分析和准确判断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对企业财务活动影响的基础上,对企业未来财务活动的发展方向、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和策略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系统性和决定性的谋划。
(一)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
“财务战略”实质是“战略”与“财务”的结合,它是由企业战略统领的,是财务向战略的渗透。在西方,财务目标与企业目标通常是不加区分的。如“企业价值最大化”既是企业目标,又是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目标引导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引领财务战略是合乎逻辑的。战略性意味着财务战略管理关注的是全局性的和长远性的财务管理活动。
(二)财务战略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战略实质是财务管理循环中的财务规划环节,但不同于一般的财务规划。战略规划需要考虑全局性、长期性以及维持企业竞争优势等因素,包含“战略”的元素,比较务虚。而一般财务规划细致和务实,主要考虑的是战略目标的实现方式,是“战术”问题。财务战略依附于财务管理,需要借助于财务管理才能实施战略目标。
(三)财务战略的两大要素
科学的财务战略应该是一个各种战略要素协调一致、互相配合的完整体系。财务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基本范畴:
1.财务战略目标
财务战略目标是根据财务战略思想及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在分析企业内外理财环境基础上制定的未来较长时期内财务活动的总体目标,是财务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它规定了企业未来一定时期财务活动的方向和任务。
2.财务战略措施
即企业为实现财务战略目标而采取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是财务战略行动方案的具体化。制定财务战略措施,应突出财务管理的特点,体现资金运动规律和财务活动各阶段的特征和要求,以保证财务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四)财务战略的管理的特征
1.外向性
财务战略的目标是使企业财务政策与外部环境和内外部财务资源相要匹配,因此高度重视外部市场信息,特别是外部市场变化信息。
2.善变性
战略管理学家安索夫指出,战略管理是企业处理自身与环境关系过程中实现其愿景的管理过程。其意思是说,战略源于变化。因此,企业应当在不同的经营环境下采取不同的财务战略。
3.竞争性
企业战略的目标之一是整合内外部竞争性资源,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讲,战略是一种竞争性的谋略,它特别关注获取竞争性财务资源,以确立竞争优势。
三、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战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经济周期的任何阶段维持现金流量的平衡都是十分重要的,只不过是在衰退阶段现金流量的平衡得更重要一些。现金流量不平衡是企业购销活动不平衡的结果,也是经济周期循环的结果。传统的财务管理思维可以通过削减生产规模维持现金流量的平衡但却必须以牺牲企业发展为代价。因此,在经济衰退阶段企业需要借助于财务战略思想拓宽财务管理的视野,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取财务资源,使企业渡过危机。
(一)常规性财务管理
企业日常财务管理的重点是资金昨风险管理。它要求企业首先要采取安全稳健的财务政策,适时调整资本结构,控制财务风险,加强现金流量管理,严格成本费用控制。其次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积极的财务顸案,保证现金流量平稳。
(二)战略性财务管理
由全球性经济波动带来的系统风险,是任何企业都不能控制和分散的。因此,对企业来说,生存成为了首要目标。同时经济衰退给一些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使企业拥有更大的市场机会和竞争空间,便于对企业外部和内部资源重新整合利用,调整管理理念和管理重心等。
1.顺周期财务战略
顺周期财务战略是指企业顺应经济周期,根据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的特点调整财务战略。例如,在经济衰退阶段,集中企业财务资源稳固销售渠道,减少投资,缩小经营规模,快速收回资金,即由扩张型财务战略尽快转型为稳健型或者防御收缩型财务战略。在经济衰退阶段,企业一方面要收缩投资规模,另一方面要注意调整投资结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转向技术投资,做好技术储备。经济衰退阶段,企业一方面要降低杠杆率,用经营规模收缩所节约的资金偿还负债,另一方面拓宽和稳定企业的信贷资金来源渠道,创新融资方式,例如发行短期融资券等,降低融资成本,合理分散财务风险。在经济衰退期,企业关键还是要从内部着手,加强预算管理,加大应收账款的管理力度,加速资金回收,增加现金流量,降低坏账风险;加强存货管理,降低库存,节约资金。除了合理调度资金我,在经济衰退期,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和重中之重,此时成本管理的重点目标是降低生产成本,其手段主要是加强成本考核,削减费用支出,减少冗员,提高劳动生产率。顺周期财务战略也是有风险的,例如在经济繁荣阶段,企业往往会增加投资并且投资成本较高,在经济进入衰退后,会加大企业经营成本。
2.逆周期财务战略
逆周期财务战略思想源于逆向政策选择,它是相对于社会经济正常发展状态下各种公共政策和微观经济措施而言的。在西方各种逆周期理论和政策主张中,凯恩斯主义最具有代表性,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最大,持续时间也最长。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思想基础上形成的经学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即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刺激经济,维持繁荣。后来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学界和各国政府先后采用过后凯恩斯主义、供应学派、货币主义等政策主张,推动了逆周期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提高,一般的和常规的政策选择已经很难应对超常规的经济周期性波动,经济学者们开始把逆周期政策的思想引入财务管理,即所谓的逆周期财务战略理论。
可见,逆周期财务战略是运用逆向思维来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一种战略思想。例如,在经济低谷时期,资产价格被低估,按照逆周期财务战略,企业可以考虑有选择性地收购资产或者发起企业并购,等待在经济繁荣时期将这些资产的潜在价值和盈利能力释放出来,并可以长期获取这些资产的降低生产成本效益。不过在人济衰退阶段,应当注意选择那些经营亏损,但是现金流量却比较充足的企业,这样既可以避免透支自身的现金。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面前,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不受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影响。这就要求企业财务人员树立危机意识,加强风险管理和财务预警,对经济的发展作出恰当的判断。一方面要顺经济周期,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财务战略,另一方面还应当进行逆向思维,抓住有利的并购机会,积极进行优质资产储备,以期在经济繁荣时期获取资产收益。
参考文献
1.栗兴仁.企业集团财务战略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1(24).
篇10
关键词:经济周期;产能波动;营运资本管理;相关性
2015年5月8日,国务院公布了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此前国务院总理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表示:“中国制造2025”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绿色发展,将在国际合作中进一步提高中国制造水平。然而,我国的制造业现状不容乐观,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我国24个行业中有22个行业存在乐夭能过剩问题。以汽车行业为例,2015年国内车市的销量为2459.76万辆,而业内预计2015年汽车行业的总产能达40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国际商报第8295期的分析数据显示:中国汽车行业2010年整体产能利用率尚为84%,2012年降至73%,低于国际汽车界认可的75%―80%盈亏平衡点,国际咨询公司ISHAutomotive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将降至68%,低于70%的产能利用率警戒线。随着资源能源的日益匮乏,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全面提高,粗放式的低端制造业发展道路越走越窄,产业政策引导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营运资本管理是指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国际贸易和投资持续低迷,全球债务高企,而有效的营运资本管理可以使企业最大限度的降低流动资金的资本成本,提高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以及提高企业竞争力。本文从宏观经济政策的视角,对经济周期、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的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力图构建三者的相关性模型,并检验经济周期、产能波动和营运资本管理是否相关。
一、文献综述
(一)经济周期与营运资本管理研究
1.经济周期与现金持有水平研究
Opler et al.研究发现经济上行期公司现金持有量较少;而当经济步入下行期时,公司为了防止经济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冲击,会加大现金的持有量;吴华强等认为经济周期通过影响融资-托宾Q、融资-现金流敏感度进而影响企业外部融资行为,具体表现为经济扩张期现金流对债权融资负向性减弱,对股权融资的负向性增强;王义中等认为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会影响公司投资行为,且通过外部需求、流动性资金需求和长期资金需求渠道起作用。
2.经济周期与商业信用和存货研究
Love et al.认为宏观经济对商业信用影响显著,经济危机高峰期公司商业信用迅速增加,表现为应收账款在危机爆发前显著增加,而应付账款危机前后变化不明显;陈之荣等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分析了存货投资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研究发现存货投资与经济周期同向波动,俞静等却对此提出了相反的观点;徐志伟等利用采购经理人指数对产成品存货投资和原材料存货投资进行研究,发现前者具有逆周期性,而后者表现出顺周期性;张涛等利用5000户企业问卷调查数据也均提出了存货投资的顺周期性观点。
(二)经济周期与产能波动研究
赵颖认为产能利用率与宏观经济周期密不可分,短期内的经济波动会导致厂商要素窖藏行为,引发产能过剩问题;林毅夫等分析了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指出经济周期波动和投资层面的“潮涌现象”是产能过剩形成的重要原因;韩国高等指出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严重失衡,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加导致钢铁,水泥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综上文献所述,国内外学者大多聚焦于经济周期、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各部分间的两两研究,并认为两者之间相互关联。我国汽车行业企业必须以当前产业政策为契机,制定适当的产能,对营运资本进行动态管理以降低外部风险,因此经济周期、产能波动和营运资本管理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不可或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理论分析
1.我国汽车行业营运资本现状分析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为59692.60亿元,2014年的数据为67818.48亿元,同比增加13.61%;其存货2013年为4763.75亿元,2014年的数据达到了5614.80亿元,同比增长17.87%,由此反映汽车行业库存增长率高于销售收入增长率,去库存化压力较大;应收账款净额由2013年的7029.5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7506.14亿元,应付账款由2013年的9336.78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10525.57亿元,应付账款增速高于应收账款净额增速;从利润总额来看持现水平,从近年的汽车行业公司现金流量表来看,现金流并无趋势性改善,加之外部总需求不足,应付账款增速高于应收账款净额增速,导致销货款回流不畅企业资金链紧张。如此一来企业只能通过信贷帮助来改善经营状况,没有良好的现金流将会放大企业未来的商业风险。(见表1)
2.经济周期的类型划分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的数据,我国GDP增速从2000年的8.4%逐年攀升至2007年增速14.2%的最高峰,按照GDP增速的划分法,我们将2000―2007年划分为经济上行期;2008年我国经济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GDP增速迅速回落至9.6%,随后几年逐步回落至2014年的7.3%,因此我们将2008―2014年划分为经济下行期。
3.经济周期对产能波动的影响机理分析
经济周期对产能波动有显著影响。陈柏福认为我国经济周期波动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显著原因,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周期波动也存在显著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作用非常大。经济上行期时,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实施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鼓励企业提高产能;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后企业产能严重过剩,加之国际经济复苏缓慢,经济下行期时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为防止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而实施降低产能的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因此,产能波动受经济周期和经济政策影响,具体表现为经济上行期时企业大多提高产能,经济下行期时企业大多降低产能。
(二)研究假设
1.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机理分析
经济上行期时,国家实施扩张的宏观经济政策,鼓励企业提高产能,并希望通过政策调控最终降低企业库存水平,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缩短企业投资、生产、销售周期,提高企业利润。因此汽车制造业企业将营运资本用于投资、生产和销售,国内的需求旺盛以及国际贸易的宽松环境使得汽车销量大增,经过数个运营周期的变化,存货水平最终下降,营运资本最终会保持较低水平,资产利用率显著提高,上述情况是利好经济形势和有效经济政策的表现形式。因此,利好的国家政策和松的经济环境会最终降低存货;企业资金利用率会大幅提高,持现水平降低;信贷也会由于上行经济和利好政策变得更加容易,最终营运资本将下降。综上所述,提高产能减少了企业营运资本,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呈负相关关系。
经济下行期时,去库存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目标。去库存固然重要,然而经济学家宋清辉认为,适当的库存有利于企业在经济下行期时保持一定的活力。因此在降低产能政策下企业库存大幅减少,但与运营周期较短、库存较少的正常情况相比,“去库存”调控下企业的营运资本仍然较高。此时企业的投资,生产、销售会受到政策的一定阻碍,为了防范风险,企业营运资本也会在有效政策的调控下维持高于正常经济环境下应有的水平。因此营运资本会受到产业政策的调控而略高于正常水平,并具体表现为企业为了尽量减少突然到来的危机带来损失而增加持现水平和库存量,应收、应付账款也会因为下行经济而增加。综上所述,企业降低产能最终表现为增加其内部营运资本,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呈负相关。因此,我们提出假设1:
H1:企业提高产能会降低内部营运资本;企业降低产能提高内部营运资本。所以,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相关,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为负相关关系。
2.经济周期对于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之间的显著性影响机理分析
由上述理论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推理:经济上行期时,大多数汽车行业企业会提高产能,良好的销售情况会提升企业的成长力水平。然而企业为了追逐更大的经济利益,占领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扩大产能,一系列的良性循环最终导致营运资本显著降低,此时产能波动影响营运资本管理显著。
反之,经济下行期时,国家会实施紧缩的宏观经济政策,其目的之一是防止产能过剩进一步恶化;其目的之二是为了企业防范风险。大多数汽车行业企业也会由于经济政策和市场需求严重不足而降低产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处于恶化经济条件下的汽车行业企业很难独善其身,其内部营运资本管理并不会因为降低产能而得到明显改善。原因之一是企业对经济形势的误判,导致其在经济上行期末的阶段盲目扩张;原因之二是企业处于经济下行期初时未能及时进行产业调整,而是过于依赖的国家产业政策。综上所述,经济下行期时,产能波动影响营运资本管理不显著。
经济周期不会直接影响企业营运资本管理,而是以产能波动的形式表现出来,处于经济上行期时表现得更为显著。产能波动这个外生变量充当二者的桥梁,既是经济周期的反映,又是营运资本管理提升或抑制的反馈。本文的贡献在于从众多企业的内部变量中寻找出可以反映经济周期影响企业营运资本管理传导机制的变量―产能波动。H1部分只是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分析,然而在实际情况下,无论是经济上行期还是经济下行期,各行业及其企业都可能会因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货币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的不同而提高产能或是降低产能,因此不能一概而论。为了增加普适性,我们推出假设2:
H2:经济上行期时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显著,经济下行期时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不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的选择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深圳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年报数据库系统》,以2000―2014年在沪、深两市上市的A股公司共23家汽车行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删除了数据不全的汽车行业公司。我们在前人的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固定效应模型,通过使用Eviews8.0计量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Pearson检验、对其进行GLS估计并进行了进行稳健性检验以确保模型的正确性。
(二)衡量指标
(如表2所示)
(三)营运资本管理模型设计
由于目标营运资本不易观测,本文在Banos-Caballero et al.和吴娜目标营运资本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修改:将原外生变量替换为产能波动PF;并选取原盈利能力中的一项REV作为其衡量指标,并将约束程度不显著的变量固定资产投资删去,增加存货净额作为目标营运资本的约束变量,衡量指标公式见表2。综上所述,我们提出如下模型:
WCRit=β0+β1PFit-1+β2GROWTHit+
β3INVit+β4REVit+β5CFlOWit+β6SIZEit+
β7FCOSTit+ui+εit
本文选用面板数据,通过F-检验和Hausman检验,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并假设常量个体效应ui,ui代表恒定不变的影响营运资本管理的因素,其它随时间而变的因素的作用归入随机项εit中。考虑到产能波动对实体经济的滞后性,将外生变量PF滞后一期。
(四)变量描述性统计
(如表3所示)
四、回归结果
(一)多重共线性检验
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由于多重共线性问题在实际应用中普遍存在,并且自变量出现多重共线性现象时会严重影响到参数估计,扩大模型误差,并破坏模型的稳健性,因此在进行回归分析的参数估计时,消除多重共线性成为了重要的环节。本文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变量间的检验(如表4所示),结果发现各个指标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即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二)回归结果分析
按照经济周期的划分,我们分别对经济上行期、下行期及全周期的产能波动采用GLS法对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对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混合效应模型进行估计。
首先,通过对固定效应模型的全经济周期产能波动进行数据回归(如表5所示)。我们认为模型整体回归效果很好,可决系数为0.659466。此外,除SIZE外各变量t值均大于2,f明各变量对营运资本的影响从整体上看非常显著。PF和GROWTH的t值均大于2,且为负数,证明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负相关性显著,企业成长力与营运资本负相关性显著,H1得证。表5还说明CFLOW对营运资本产生显著负相关影响,INV、FCOST和REV对营运资本产生显著正相关影响,变量Size对营运资本影响不显著。其次,F-检验和Hausman检验(如表6所示)说明固定效应模型选取正确。
通过对经济上行期、下行期的产能波动数据的回归(如表5所示),我们发现经济上行期PF的t值大于2,且为负数,证明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负相关显著,H1得证;经济下行期PF的t值极为不显著,从而验证了H2。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检验实证结果的稳定性,我们对全经济周期产能数据建立了固定效应模型、混合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通过F-检验(如表6所示),其P值均为0,应该拒绝混合效应模型;Hausman检验说明随机效应模型不适合,因此应选择建立固定效应模型。
为了进一步验证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的影响,我们将模型中的LN产量替换为LN产量增长额,把REV的公式替换成PROFIT净资产增长率,将规模SIZE的计算公式LN总资产替换为LN销售收入,分别进行描述性统计、Pearson检验和进行GLS估计。我们同样选取固定效应模型,对其进行全经济周期、上行期与下行期的数据回归分析,其实证结果与之前吻合,从而进一步证明了H1、H2的正确性。
五、研究结论
本文以汽车制造业企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并检验经济周期、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经济周期对产能有显著影响,产能波动与营运资本管理呈负相关关系;(2)经济上行期时的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显著,经济下行期时的产能波动对营运资本管理影响不显著;(3)产能波动受外界经济周期影响进而对营运资本管理产生传导作用。
本文的实证证据表明;在经济上行期市场需求旺盛时,汽车制造业企业应凭借产业政策对本行业的支持加大生产,提高竞争力,以更大的收益获取市场份额,同时要做好营运资本管理,避免盲目生产,为以后产能过剩埋下隐患;在经济下行期我国汽车行业市场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汽车制造业企业在保留必要营运资本以防范风险的情况下,应该降低营运资本,凭借国家对其他行业利好的产业政策将资金用于投资,获取更大的收益。此外,企业还应通过研发支出增强自身成长力,不断创新,迎合消费者需求,增强企业未来发展潜力,避免过度依靠国家产业政策扶持;并且在众多汽车行业公司中制定合适的产能,提升自身竞争力,而当务之急则是合理运用国家推出的产业政策以及做好企业内部营运资本管理。
参考文献:
[1]吴华强,才国伟,徐信忠.宏观经济周期对企业外部融资的影响研究[J].金融研究,2015(8):109-123.
[2]王义中,宋敏.宏观经济不确定性、资金需求与公司投资[J].经济研究,2014 (2):6-19.
[3]韩国高,高铁梅,王立国,齐鹰飞,王晓姝.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以及成因研究[J].经济研究,2011(12):18-30.
- 上一篇: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
- 下一篇:小学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