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3: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篇1

【关键词】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

一、中小企业的特点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5%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占全部工业生产总值60%以上,提供了75%以上的就业岗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一环,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但是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并不乐观,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的生产规模小、资本和技术力量薄弱,加上传统体制和外部宏观经济的影响,使其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着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没有能够适应企业的发展,还成为企业发展的桎梏。针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特点:第一,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的资本主要为内源型融资,资本额少,而且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大问题;第二,财务管理能力不强,内部控制薄弱,企业经营者一般都是企业拥有者,专权不受约束,不重视财务管理。

二、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定位不明确是目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通病。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时刻面临着生存压力,中小企业的工作重点,都放在具体的生产、销售环节。企业领导者普遍不够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甚至把财务管理看成是简单记账工具,只交给一个会计负责,对财务管理中的成本控制、风险控制等内容熟视无睹。财务管理的某些方面不能够给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利益,财务管理在企业运行中更大的作用在于对企业运行状况的控制和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如果一直忽视财务管理,在企业遇到资金困难、严重亏损或者经营出现风险时,就会因为没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来应对,直接危及企业的生存。中小企业更应该把财务管理放在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不仅对资金进行有效控制,还要实时监控企业的运行和做好对可能的风险的应对准备。

(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财务管理制度是财务工作的准则,中小企业由于不够重视财务管理,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很不完善,没有具体的操作规范,这不仅仅影响到财务管理本身功能的发挥,也会使企业管理出现漏洞,出现会计舞弊、违规操作等现象,直接危害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也有相当部分的企业有较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不按规定记账,凡事唯领导吩咐是从,影响到财务管理工作的客观性,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积极作用不能有效发挥。

(三)资金短缺

目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绝大部分资金都是来自于自有资本和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额度小,而且很多企业的银行贷款也由于自身实力原因存在很大的障碍。资金的短缺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合理转型,客观上也延缓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总的来说,中小企业的资金短缺主要是由自身问题造成。

(四)管理模式过时

伴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理念和模式都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用最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武装自己,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革新却显得尤为困难。究其原因:第一,中小企业绝大多数都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高度统一,企业的拥有者同时也是经营者,这种情况给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负面影响。私营中小企业还普遍存在企业领导者集权、家族化管理现象,这些人又不具有对财务管理全面的认识,对于财务管理的模式、方法缺乏应有的了解,不能很好地完成财务管理工作,反而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另外,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更令财务管理状况雪上加霜。第二,企业管理者的管理能力不足,管理思想落后。管理者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管理的核心,缺乏现代财务管理观念。这两方面的现状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三、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调研,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

中小企业在进行具体的财务管理操作之前,应该首先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制定前,应该针对企业的客观状况做好充分的调研,目的是使财务管理的目标更有针对性,针对各个企业不同状况,有不同的侧重,真正做到财务管理为企业管理服务、为企业运行和发展服务。从根本上说,财务目标应当和企业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要能够对企业的运行状况和可能的风险有正确的评估和控制。一般情况下,企业价值最大化是财务管理的目标,中小企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在具体财务管理目标的选择和确定上,不能引经据典,夸夸而谈,必须要根据企业自身的需要和发展要求来制定,这样才可以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目标导向、约束和评价的功能,现实上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转变观念,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中小企业要改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除了有明确、合理的管理目标以外,还要以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为圭臬。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制度措施,使财务人员的财务工作有章可循,避免财务管理的随意性,不给财务舞弊以机会。企业领导者应当重视加强财务管理制度的建设,明确一个完整的财务制度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规范各项财务操作,减少人为因素使管理出现问题,加强企业对各项资产特别是重要资产的管理和控制,降低企业的风险。财务制度应当具体可行,可以实行岗位分工和轮换制,例如会计和出纳,尽量不能让一个人担任。岗位轮换按时间进行,接任者应当对当前账目进行核查,加强监督。具体造作过程中,勇于突破“家庭式”、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敢于接受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并致力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加以实施。重视人才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适时引进高级人才,努力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现端倪。人才对企业的影响是深远而重大的,有高级人才的加入,会给企业带来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促进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在合理的财务制度下,财务管理手段的提高能够对财务管理工作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ERP软件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中小企业应当在合适的发展阶段,根据自身现实需求和发展需要引进先进财务管理手段,不能好高骛远,要始终明确,财务管理是为企业发展服务,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负担或者羁绊。

(三)巧妙运作,扩大资金来源

中小企业因为自身条件的原因,在资本市场上很难有大的作为,银行贷款也面临不少困难,所以融资来源主要在合法的民间融资和信托业务。民间融资的资金来源有利于发挥地缘优势,缓解当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局面。从目前中国的企业融资结构看,中小企业中资本金普遍不足,银行贷款困难,资本市场难有作为,某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因为股本融资渠道缺乏而受到许多限制,不仅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也不利于企业长期的健康发展和业务扩展。如果有适当的股权融资私募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分流到民间融资市场并进行股权融资、或者是股权与债券的混合融资,就能提高其整个社会的股权融资的比例,改善中小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使中小企业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投入到关键的部门,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待股权融资的比率提高之后,才有可能继续通过贷款、以及债券融资等债务融资形式对中小企业进行金融支持,从而到达一个企业发展和融资的良性循环。丰富融资渠道信托、融资租赁的业务范围很广,市场成熟,运作规范,也是中小企业的融资的路径之一。但目前,信托、融资租赁产品主要是针对特定对象开发,倾向于有风险承受能力的高端客户,现阶段还只适合中小企业中实力较雄厚的企业。依托民间资本和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营管理水平得到提高,内部监管逐步健全,企业自身实力有了质的飞跃,信托、租赁公司防范风险的能力增强了,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可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运作,扩大发展资金的来源。

(四)重视财务管理人才培养

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就是人才问题。财务管理方面亦不例外,优秀的人才基本上被有实力、有背景的国企、外企挖走,本土的中小企业对人才需求应该更加倾向于内部培养。中小企业要摒弃传统的管理理念,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开展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内部学习、在职学位、岗上培训等多种途径,使财务管理人员对工作性质和部门在企业中的作用有新的认识、财务管理技能有较快提高。待企业发展的一定阶段,更要大胆、积极引进职业经理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改善经营管理队伍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中国金融市场、产品市场都发生了较大变化,财务管理在许多方面都增添了新内容,如风险管理、税金管理、保险管理等。一般的会计人员都这些工作很难胜任。金融服务的多样化、国际化也给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较大的选择空间。《中小企业促进法》指出:“国家鼓励有关机构、大专院校培训中小企业经营管理及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人员,提高中小企业营销、管理和技术水平。”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当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条件展开,但一定要高度重视,企业发展壮大后,伴随企业成长的、能够跟上企业发展潮流,拥有国际视野的老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总结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一环,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和长远发展。本文针对现阶段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研究,从应当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目标、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扩大资金来源、重视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改进和发展提出了建议,相信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永宁.现代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行为的规范与优化研究[J].会计之友.2006(8)

[2]张文祥.《如何规范中小企业会计核算》[J].《经济师》.2007(5)

[3]张瑞杰.对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科技与经济.2006(19)

[4]李惠萍.论中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现代化.2007(7)

[5]汪汉英.《浅谈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问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1)

篇2

(中铁资源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北京100039)

摘 要:财务管理作为房地产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责就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并对各项资金的用途进行管理和控制,本文着眼于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模式分析,探讨在具体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38-01

收稿日期:2015-06-12

作者简介:翁倩,(1965-)女,北京人,中铁资源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审计师,注册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财务管理是指企业在整体目标的指引下,围绕资金问题所开展的筹集、分配、使用等一系列活动工作的管理。它是借助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和技术,依据国家相关的制度及企业的运营管理制度开展的,具有规范性和专业性。

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规范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多数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逐渐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但是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下面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为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强实力。

一、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模式和制度的不健全,资金管理的混乱等方面。

(一)对财务管理职责理解的错误

在我国大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是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来进行的。在具体工作中也经常派出分管的领导来负责这一管理工作。这种部门式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使得管理工作更加清晰化,便于职责的划分,提高管理的效率,但是这样做的弊端也是不小的。部门式的财务管理使得财务从企业管理中独立出来,一定程度上传达出关于资金的问题就是财务部门的事情,只要把财务部门管理好,财务管理工作就做好的错误意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一样,财务管理工作并不是孤立的,没有项目开发部对工程项目的立项研究和工程技术部的顺利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是无法顺利进行的。

(二)财务管理的规范性不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环境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过去那种资金管理混乱、回笼周期过长及私设账目的现象虽然有所减少,但是却并没有完全消失。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没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来约束资金流通过程,另一方面是缺乏必要的财务监督,为这些坏的现象提供了滋生土壤。另外,由于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房地产企业的财务管理只停留在粗略的层面而没有具体的细化,各项资金预算也没有进行精确的划分。企业的其他部门向财务管理部门所提供的各项预算和结算表大多数都是盲目的填写,并没有依据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花销进行计算。

(三)融资渠道的单一

在我国,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其融资渠道相对比较单一,除一少部分小额融资外,大部分资金是通过银行贷款获得的。由于房地产企业自身的自有资金偏少,使得企业的大部分资金需要通过外部途径获得,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负债率,融资的风险也相应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竞争的激烈,行业内部的洗牌使得那些竞争力弱的企业纷纷退出。加上一些企业领导道德问题的原因,使得一些投资者的资金并没有返回,这也加重了房地产企业民间融资的难度。

二、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优化措施分析

(一)增强企业人员对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由于我国房地产开发市场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一些企业的财务管理观念还停留在以前的旧有模式,没有得到新的更新和完善,与现阶段的发展需要相矛盾。企业对行业信息的获得存在滞后性,无法及时掌握整个市场的供求状况,再加上一些领导及财务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忽视,使得财务管理的难度增加。因此,企业要从管理层到工作人员普遍树立一种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正确对待财务管理工作,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提供帮助。

(二)开拓融资新渠道,寻求合作伙伴

为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并最大可能性地规避财务资金风险,房地产企业要尝试拓展各种融资渠道,改变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单一资金来源而带来的各种资金风险。首先可以寻求民间融资的帮助,利用各种小额融资方式来增强资金流动的灵活性;同时可以通过与其他相关企业开展联合开发的新型模式,加强与其他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合作和交流,借鉴先进的经验。对于那些中小型房地产企业来说,往往具有规模小、融资能力低的特征,除了通过争取政府和银行资金支持外,可以适当条件下借助与其他的小企业联合的方式来寻求共同发展。

(三)重视成本管理工作,加强对财务管理工资的监管

篇3

【关键词】企业 财务管理

一、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及其形成

1.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以及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到财务管理具有综合性的功能

企业通过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计划来综合规划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制定利润分配政策来协调债权人、职工、投资者等各方面关系,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调控。而资金运动就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以货币形式表现的价值运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实物形态来看,表现为物资资产的不断购进、消耗、转化及其产品、劳务的销售;从价值形态看,表现为资金的不断运动以及利用价值形态进行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考核等一系列活动,哪里有经济活动,哪里就有资金运动,哪里就属于财务管理的范围,因此,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在企业管理的实施中,要赋予财务管理核心地位,以财务管理综合协调其他各项管理,形成以实现企业目标为方向的合力。

2.财务管理内含决定地位

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回收和分配五个方面。资金的筹集制约着企业的规模和发展;资金的投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力;资金的耗费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能力;资金的回收影响企业的偿债信誉和资金周转;资金的分配决定企业的消费和积累,以及投资者、经营者、员工等各方利益。由此可见,财务管理任何一方面决策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

财务管理与企业其他管理的关系也日益密切,并渗透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不仅表现在与其他部门资金往来方面,而且其他部门的决策也要听取财务部门的意见,接受监督。加强财务管理,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财务管理处于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企业管理的关键。

经济体制的转换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更新。经过几十年不懈的摸索和尝试,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巨大作用后,企业界逐渐形成了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现代企业必须重视管理,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但在目前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影响了财务管理中心作用的发挥。因此,实际工作中应该提高对以下问题的认识。 转贴于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体系

在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机制的过程中,要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信息中心”和“控制中心”的作用。从目前铁路的现状来说,主要的工作首先应该是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树立起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新的会计观念,树立会计和财务管理为中心的观念,在思想上把财务工作放在中心位置,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财会工作。第二要树立市场、信息观念,逐步适应市场经济核算的需要。企业要按照市场的需要来组织经营活动,应结合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特点,灵活地选用适应市场经济效益为中心、有效的会计核算体系。第三财务工作要树立竞争和风险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财务管理应当增强灵活性,同时财会部门要积极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努力避免风险、应对风险、把握风险。第四树立财务责任意识、自我约束观念。企业在自主理财过程中,要严格进行自我约束,一方面自觉接受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约束,一方面更好地完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第五建立开放式的动态财务管理体制。要求财务管理通过经济分析,进行科学的预测,事先合理调整资产结构和资金流向,以使财务管理工作从事后管理逐步转变到事中、事前管理,更加迅速、及时地掌握和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修正目标,防止风险。

2.加强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逐步实施网络化财务管理

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好铁路内部拥有的网络优势,经过科学地分类、筛选、排序、比较、采用数理统计理论归纳,将各种财务指标进行量化、图化,进行各种财务预测、编制财务计划、进行会计时时控制、开展会计分析,科学地预测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

3.加强成本管理

保证正常生产经营需要新的利润来源,另一方面要不断对现实的利润结构进行分析和调整,尤其要加强和扩大实实在在的主营业务利润,避免短期行为,保证和提高利润的质量。

4.加强风险管理

市场历来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低风险低收益的谨慎和高风险高收益的诱惑,往往使企业在决策面前进退两难。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衡量风险的程度,结合自身的承受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等方法权衡得失,选择最佳方案以较小风险取得较大效益,是现代企业所共同追求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作出决定之前要针对不同风险制定一系列防范、保全和补偿措施,使企业在风险出现时不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5.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为财务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财会基础工作,包括建立完善的原始记录管理制度、先进合理的定额管理制度、财务分析制度等,这些都是企业财务管理必不可少的信息资源。如果原始记录制度不健全,就不可能提供真实、准确、完整的各种基础数据,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就无法进行,甚至导致分析、判断、决策的失误。因此,加强财务管理,必须首先规范强化财会基础工作。为有效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应注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搞好培训,提高素质

依法记账、算账、报账,首先应当熟悉和掌握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为此各级会计管理机构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

(2)严格执行会计标准化作业

要按照铁道部下发的《铁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单位考核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日常标准化财务作业,建立健全各种帐、表、册、卡,各种明细账等基础会计资料,不断加强财务会计基础工作。

(3)加强监督、规范运作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必须建立相应的督促、检查措施,为此,各级财会管理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形式的会计基础工作的检查,通过督促检查有力抓好会计标准化的落实工作,推动会计基础工作标准化的扎实开展。

篇4

关键词:农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19-1

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演进和国内经济的周期性调整,进一步显示出农村中小企业是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但与此同时,面对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农村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会影响我国农村中小企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农民的切身利益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改善农村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必然是现今的大势所趋和当务之急。

1 管理理念、财务管理机制、管理方法落后

农村中小企业非常缺少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企业的制度建设、管理规则,非常抽象笼统。我国现行的农村中小企业,除了一些新型的乡镇企业创建了新的投资方式、新的组织方式和新的机制形成的具有新的特色的管理模式,大部分的农村中小企业对企业的管理仍未摆脱计划经济的样板,其典型的管理就是将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即企业的负责人同时身兼数职,即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而且在这些企业中,企业领导者集权现象严重,有的“家族式企业”全家老小一同上阵,致使其职责不分,分工不明,岗位设置不合理。这种模式势必会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相应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即使设立了财务管理机构,仅仅是多设了一个头衔,财务管理职能多是由会计、其他部门兼管或企业主管人员一手包办,主管出纳兼会计,使得财务管理得不到有效执行。并且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业务水平不高,普遍缺乏对于先进的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财务管理技术应有的认识应用和研究。正因为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落后的管理机制、落后的财务管理理念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

2 财务控制薄弱、资产疏于管理

相当数量的农村中小企业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控制体系。

2.1 对现金管理不到位,导致现金闲置或不足

很多农村中小企业对现金的管理随意性较高,一些农村中小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由此造成资金闲置,造成浪费,未能更好的用于参加生产周转;而有些企业则是对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不编制现金收支计划,如若市场发生变化、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就很难使现金快速周转,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极易陷入财务困境。

2.2 成本费用管理水平低

许多农村中小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过程中,往往片面追求利润,人为造成成本费用核算不实,控制不严,仍处于事后算账的阶段。

2.3 资金短缺,融资能力差

企业要想发展必须取得足够的货币资本,可是长期以来,融资难一直是农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老大难”。由于农村中小企业自身资产受限、利润率低,信誉度缺乏等问题使其在筹资方面本身就面临很大的阻碍,再加上市场萎缩,银行“惜贷如金”,政府支持力度又不够等一系列外部因素的制约逐步导致融资难问题成为阻碍农村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瓶颈。

3 会计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职能缺失

3.1 财会人员素质不高

一直以来,都有些农村中小企业从决策层到财务管理人员,把企业财务管理定位在低层次、低水平的“管财”、“管账”上,理财观念淡薄,理财意识不强,理财行为缺位,缺乏有效的监督。而且一些农村中小企业往往为了节约成本,雇用的财务人员学历较低,素质参差不齐,年龄偏大,无证上岗,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知识。这样的现象直接导致财务管理队伍水平急剧下降,致使企业本身原始凭证不完善、统计资料不完整、账薄设置不健全、会计核算不规范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这些都是造成财务管理职能得不到有效使用的原因。

3.2 财务管理职能缺失

企业对会计人员往往重使用轻培养,身兼数职的超负荷劳动,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对于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时间和精力。其着实淡化了财务管理自身在企业管理的参谋决策作用和核心地位。高素质财务管理人员缺少,是影响中小企业财务核心作用难以很好发挥的主要问题。

篇5

[关键词]财务管理 风险管理 预算管理

目前,我国企业中有相当一部分单纯追求销量和市场份额, 忽视了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 管理思想僵化落后, 使企业管理局面限于生产经营型管理格局之中, 企业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而且,这种现状,对企业的信用和融资渠道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所以,笔者将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企业能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和作用,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健康、稳步发展, 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目前国内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对现金管理不到位,导致现金闲置或不足。许多企业不编制现金收支计划,他们对现金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随意性的,一旦市场发生变化,经济环境发生改变,就很难使现金快速周转。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少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陷入财务困境。有些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造成现金闲置,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浪费。

2.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随着经济的发展,信用销售会越来越普遍,在市场激烈竞争情况下,企业会采取更多的商业信用促销。但由于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不高,无严格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更无相应的责任部门来组织落实,造成大量应收账款沉淀,使企业资金周转不灵,并隐含着较大的坏帐风险。有的企业,为了急于推销自家的产品,盲目赊销,受骗上当,货款无法收回,给企业造成损失。

3.成本费用管理水平低。企业内部缺乏科学有效的成本费用控制体系,相当一部分企业在成本费用控制上仍处于事后算账的阶段,定额标准、信息反馈、责任制度等都不健全,事前和事中控制能力较低。因此,许多中小企业成本费用管理中存在核算不实、控制不严、控制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4.管理理念落后。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普遍较弱,很多企业没有专职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职能由会计或其他部门兼管或由企业主管人员一手包办。

5.会计人员素质不高。大多数企业用人特点往往是超负荷劳动,对会计人员重使用轻培养,会计人员满负荷地工作只能使其被动地处理日常事务,却很难有时间和精力主动钻研深层次的管理问题,对介入财务管理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正确处理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在核算事务中,导致出现重核算轻管理,重视资金运作和会计结构,轻视会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活动分析,淡化了财务管理自身在企业管理的核心地位和参谋决策作用。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1.转变企业财务管理观念。首先,树立人本化理财观念。重视人的发展和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趋势。因此,在财务管理中要理解人、尊重人,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其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人们科学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树立资本多元化理财观念。入世后,资本市场开放,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大量的外国资本将涌入中国市场。企业应抓住这一契机,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最后,树立风险理财观念。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存在蒙受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即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在财务管理中要树立风险观念,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2.加强资金管理,强化财务控制。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如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最后,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配比合理。(2)加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第一,要保持合理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特别是现金比率,它反映企业当前或近期需支付现金的能力,应努力保持企业各项现金收入之和略大于各项现金支出之和;第二,注意合理的存货比率―存货与流动资产总额之比。企业应对采购物资实行定额控制,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控制、事后有分析,使物资结构趋于合理,尽量减少储备资金和成品资金的占用,应充分利用市场这个“仓库”的观念,在满足生产经营的前提下,存货是越少越好。

3.加强财务预算管理。企业财务部门根据企业的经营目标,在充分论证和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财务预算,提交董事会审议。董事会对财务预算审议通过后形成的决议,作为企业工作的法定依据和目标。董事会通过的财务预算由企业经营层组织实施,财务部门进行全过程的动态监控,并将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向董事会报告。为了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根据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次和组织结构,要建立有效的内部制约制度,主要包括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权限规定、联签手续、稽核制度等,落实责任制,并且通过财务会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反馈,形成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考核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严格对财务预算实施考核,兑现奖惩。

4.正确进行投资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首先,在投资立项上要进行管理与控制;对投资立项的可行性研究,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研究产品的销路和发展趋势,工艺流程和技术数据,预测产品的销售价格、成本、税金和盈利,涉及外汇的还要考虑汇率风险,以及规避这些风险的措施。如果是借入资本搞项目投资,还必须考虑筹资成本。除了进行可行性研究外,还可以对该项目进行不可行的研究分析,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意见中分析利弊得失,从而取得比较切合实际的可行性研究结论。其次,在投资项目管理上要进行分析与控制。项目投资以后,必须加强对投资项目的跟踪管理,不能以投代管,投资后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对投资对象除了听其汇报、审阅其方案外,有条件的还要选派得力人员到被投资企业去参与管理,及时反馈经营情况,发现问题要尽可能解决在萌芽状态中。这样既帮助了被投资企业,也维护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最后,对外投资项目的选择,也可通过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来分散风险。从实际操作讲,企业实际投资的多元化,如产品开发多元化,生产地区多元化等等,可采取一业为主兼营他业和多种经营的做法。多样化的投资可以减少或抵消风险因索的不利变化。

参考文献:

[1]韩建勋.公司理财.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2.

[2]刘志远,刘超.中小企业财务战略与控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财务管理;问题;企业;对策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管理与控制,实质就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综合性的管理。但是,企业经营中出现财务管理问题也是极为普遍的现象,企业所有者和财务管理人员只有尽快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应对之策,才能使企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和更长久的利益。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一)资金储备不足

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对市场的投资过大或者企业预算不合理而导致企业账户中资金严重不足,以至于当企业在遇到市场风险急需用钱时,而遭受困境。而且一些企业由于没有良好的借贷信誉或者缺乏融资渠道,使得企业资金储备严重不足。企业除了用于经营生产的流通资金外,没有其他可调用的储备资金,这使得企业的投资再生产活动受到限制。

(二)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普遍不高,他们大多只会进行简单的财务结算而缺乏对企业各项资金利用率的分析。如果财务管理人员只是进行简单的收支计算而不进行企业经营的成本核算,就无法分析出某一项目的效益和资金的使用效益;同样如果不对企业的基本资金支出和不同项目的支出进行分类核算,就不能及时做好项目分析工作,这也将不利于对企业资金的整体管理与控制。

(三)财务监管不到位

对财务管理进行监督是保证企业财务安全和资金有序流通的重要手段。但是大多数企业的内部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部门,有些企业即使设有财务监管部门,部门里的监管人员也很少发挥作用,一般只有在企业出现财务问题时才会行使其职能。财务监管的不到位也间接导致了企业财务问题的加剧。

(四)资金挪用、侵吞现象频发

企业的生产流通资金以及收账所得的钱款等都需要及时注入企业账户之中。但现实社会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往往会将企业比较零散的收益注入自己的私人账户之中,占为己有,或者将公司钱款私自挪作他用,造成公司资金的流失。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负债过多,企业融资难度大

一些企业由于前期投资较大,或者没能做好科学的财务估算,使得企业负债过多,巨额的债务使得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而且由于企业的融资渠道少,信息渠道不畅通等都使得企业很难获得资金,致使企业账户资金严重不足。

(二)管理模式僵化,观念陈旧

企业的财务管理没能跟随时代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使用新的管理技术,没能优化财务管理的程序和运行模式,而是沿用老式的低效率的运行模式。同时企业所有者和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陈旧,企业所有者没有将财务管理的权利下放到专业的管理人员手中,没能真正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

(三)缺乏法律意识,理财不严谨

财务管理涉及公司活动的众多方面,需要严格按照法律规范和行业程序办事,但是,还是有一些财务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法律规范意识的欠缺,使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相应加大。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政府要完善相关法律规范

为了促进企业财务管理的有序开展,规范市场财务往来,解决中小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政府需要及时地制定相关法律。通过法律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秩序,减少和避免财务管理人员的违规操作以及企业资金的不明流失。同时也要完善相关信贷体系和企业借款机制,降低贷款门槛,提高业务工作的效率和规范性,帮助资金困难的企业能够及时筹集到资金,解决燃眉之急。通过法规和体制的完善来优化企业外部的经济环境,为企业的健康与快速发展提供条件。

(二)企业要做好规划,科学投资

保证企业的财务安全,首先企业要做好发展规划,对于企业要建设的项目,重点的投项目与整体需要的资金总量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不能盲目扩展公司业务,也不能随意增加贷款。对于企业的外部投资也要做好科学的分析,要优化投资结构,处理好资金分散与整合的关系,避免将资金投入到单一的领域,注意投资的多样化,降低投资风险。

(三)强化资金管理,完善监管系统

企业管理要树立以财务管理为重点的理念。重视企业资金的流向、使用情况和资金使用效益的分析。对于企业的应收账款周转情况要整理清楚,企业各项资金的分配以及各种报账记录要条理清晰,便于日后的整理与检查。而且对于企业的资金往来和操作程序要进行必要的监督。要完善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部门,明确财务监管人员的职责,优化财务监管的程序,使财务监管既能保证企业财务运行的安全,又能配合其他部门及时完成资金的调度,使财务监管真正发挥积极的作用。

(四)提高财会人员专业素质

定期开展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增强财会人员的专业管理技能,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法律与道德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修养。通过财会人员整体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来增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结语

企业的财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体系,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严格科学的执行。虽然现实的经济环境中,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资金不足、监管不严等问题,但通过社会法律制度的完善和企业的内部调整,可以促进财务管理的科学化和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之非.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职能浅析[J].现代营销,2013(04)

[2]丁蕊.新时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经贸,2014(08)

[3]姜平.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法律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

篇7

关键词: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研究

[摘 要]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财务管理的变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其管理理念及运作方式必须与经济时代对企业发展的需要相同步,从而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企业管理包含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等。财务管理则包含成本管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企业盈余分配管理等。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财务控制,现代西方财务管理是着重研究企业如何进行财务决策,包括投资、筹资与股利分配等,从而使企业的价值达到最大化的一门学科。财务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兴衰与成败。所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都非常重视财务管理的统领性、时效性和控制性,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的可持续经营与发展。

一、财务管理的涵义

西方经济学者关于财务管理的涵义,观念并不十分一致,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财务管理是对公司经营过程中的活动进行预测、组织、协调、分析和控制的活动。正如管理大师亨利.法约尔所说:财务职能,这是企业的视觉器官,它能使人随时了解企业处于什么状况并向何处发展,可以对企业的经济形式提供真实、清楚而又准确的情况。第二,财务管理主要是进行各种各样的匹配等。

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可以认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就是企业的财务工作者运用决策、计划、控制等具体管理职能,从价值的角度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财务活动进行管理的过程。科技论文。国内公司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二、目前我国财务管理的目标新解

财务管理目标是指企业进行财务活动和财务管理应达到的根本目的。一般认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主要有三个:

一是实现经济效益最佳化。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与企业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使企业在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前提下,达到经济效益最佳化、最大化。加强财务管理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二是实现资本增值最大化。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企业实现利润最多不一定经济效益就最佳。因为企业在短时期内可能采取少提折旧、少摊费用、少转或不转坏账等手法少计成本、需增利润,结果是企业利润虽然增加了,但资产流失、资本贬值,社会和企业的财富并没有增加。

三是必须以提高社会效益为最终目标。企业经济效益一般与社会经济效益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时候。企业财务活动与财务管理不能单独的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绝不能以损害员工人身安全或者牺牲环境、破坏生态平衡为代价来求得自身的经济效益,绝不能以假冒伪劣和质量很次的产品欺骗消费者,来获得利益。

总之,要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是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化。

三、目前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新内涵

企业的财务管理不是事无巨细、全面管理,即使在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下,也应选择一些主要方面实施重点控制,还应随企业战略目标和环境的变化而调整主要内容,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1、资本结构控制。科技论文。资本结构是对企业控制权的决定因素。因此,企业应首先注重资本结构,对因组建、合并、分立、资本调整以及清算等影响资本结构的情况,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控制,以确保企业的控制权。科技论文。

2、 资金控制。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资金整个运动过程。若企业是个集团性质的,涉及的行业多,投资数额大,接触的金融机构广,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高效是企业集团追求的目标。为此,企业集团应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引入银行的基本职能与管理方式,这对于帮助集团解决资金沉淀,提高资金运作效率,统一资金调度,降低资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资金使用安全能起到积极的作用。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融资能力已越来越成为企业集团发展的关键,企业对外融资意味着又增加了一个投资者(债权人或股东),这直接影响原有股东的利益。因此,集团应对企业筹资规模和方向、融资渠道、偿还来源、资金用途及效益、存在的风险等实施全面的财务控制。

3、预算控制。随着大企业的迅速发展和扩张,过度分权的管理模式将越来越不适宜集中管理的要求。企业内部如果对集权与分权的度把握不够,没有形成具有高度集中权威的预算监管指挥系统,将造成资金的无计划使用和低效率、高风险运作。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利用财务报表监控财务预算的执行,及时向预算执行单位提供与财务预算进度、执行差异等相关的信息,以强化监督力度。

4、对外投资控制。对外投资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资本的移位,这种投资会给投资者带来新的风险和效益。企业对投资控制的重点是抓好投资的可行性分析、投资来源分析、投资效益分析和风险因素分析,参与决策投资,监督投资实施过程,建立明确完善的投资分析、决策、实施和处置等相关制度,实施制度控制与过程控制相结合,并以过程控制为重点。

5、重大工程项目控制。重大工程项目一般具有投资大、时间长、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特点,一旦失误会造成企业整体效益的大副下降,乃至拖垮整个企业。重大项目控制的重点是可行性分析,实施过程监督和效益分析。

四、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正在逐步走向一体化,知识经济正在兴起,计算机网络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企业财务管理环境的巨大变化,尤其是我国入世之后,现行的财务管理模式与社会发展的潮流及高科技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财务管理的变革与创新已成为必然选择。

(一)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观念的变化

一是财务目标,已由以利润为导向,追求即期利润的最大化,转变为以现金流为导向,追求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

二是财务重点,由面向过去的财务核算,转变为更加关注现在财务信息的实时掌握与监控,以及面向未来的财务趋势分析。

三是财务运行,有偏重专业的部门财务,转变为财务管理及工作系统与企业经营管理各系统的集成。

四是由“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客体的转变。在传统的工业经济社会中,企业的剩余价值一般归投资者所有,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首要经济资源。所以,企业所有者权益不仅归属于股东,而且也归属于具有专业知识、技术的员工和经理人,其形式是年薪、年薪加提成、股票、股票期权等形式。由此看来,财务管理中必须重视对人的管理,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使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也应该树立人本化的理财观念,因为这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趋势。

(二)知识经济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

电子信息技术对财务管理带来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即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以及电子商务的成熟和推广,为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的层次,拓展财务管理的范围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手段支持。由此带来财务管理功能的三个变化:一是财务信息的实时动态反映;二是财务管理及运作与业务流程的协同运行,实现财务信息与经营信息的全面集成;三是财务监督由事后监督转变为实时的动态监控。电子信息技术在

财务管理上的广泛应用使财务管理真正成为了企业管理的核心,使成本核算更精确、风险防范更有效、资金管理更严格、预算管理更精确、财务报表更快捷,财务的集中控制更有力。

(三)财务组织及管理的调整

综观国内外成长快速、业绩卓著的知名企业,其财务组织及管理方式的演变,显著表现出两方面趋势:

一是纵向上,财务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已普遍由以往层层设置财务部门,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阶梯型财务管理模式转变为以集中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垂直管理模式;

二是横向上,作为总部财务部门,与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变革相适应,已由以往按财务管理的业务处理流程设置财务部门的内部结构,改为以现金流控制为重点,按照企业经营运行流程设置财务部门内部结构。

比如海尔集团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调整,纵向上,将原来分属于每个事业部的财务机构及人员全部分离出来,直接归属于总部财务管理,然后由总部财务委派人员到下属公司负责财务核算等工作,被核算单位对财务人员支付相关费用;横向上,总部财务由以往的“财务中心”更名为“资金流推进本部”,内设资金流入、资金流出、会计核算、资产审计等四个业务流程,分别负责资金回收、资金支付、日常财务核算与管理、资产质量管理与内部财务审计及效益审计工作。

(四)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应对策略

近年来我国国内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企业扭亏脱困和实现不断发展,在企业经营管理特别是财务管理方面作了大量辛勤而艰难的改革探索,在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制调整、经营预算管理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以及核算手段的电算化和网络化、以资金集中管理为重点的现金流控制等诸多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

一是通过不断完善和落实以现金流控制为核心的财务预算管理,严格以收抵支,有效缓解了资金严重不足的矛盾,保证了企业各方面的有序进行;

二是通过精细成本费用核算,实行以收入成本双控制为主要内容的成本管理,有效控制了企业成本费用不断上升的势头;

三是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资本运营观念,采取多方面措施,强化应收账款和存货资产管理,注重营运资金的流动性,使企业在加快资金周转、减少资金占用、避免资金沉淀等方面都取得了进步。

(四)知识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应对策略

1、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新思维

一是财务管理战略国际化。企业财务国际化是顺应经营战略国际化而产生的,企业置身于国际大环境中谋划经营战略,企业财务自然也应从国际化的角度加以配合,譬如说海外上市、跨国兼并等。

二是资本多元化。入世后资本市场开放,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大批外资银行和外国企业都将进驻中国,大量的外国资本都将涌入中国市场。企业应该抓好这一机会积极寻求与外资合作,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优化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三是人本化财务管理。管理本来是人为的,但一定要达到为人的目的。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观念就要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围绕人的价值来开展财务管理活动,协调以财务关系为表现的人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企业的发展。

四是风险防范。企业防范风险有两个重要途径:一是制定详细的财务计划,通过计划将不确定因素确定下来,使企业产生应对变化的机制,减少未来风险的影响;二是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有遇见地、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风险,变被动为主动,防患于未然。另外,还包括利用各种保值手段,主动规避风险。

2、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发挥推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先遣队作用

企业信息化是一场革命,是带动企业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我国企业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和使用信息化所带来的机遇,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努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切实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全面管理的核心,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3、建立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务管理体制

一是适应新体制新形式要求,全方位更新财务观念,拓展财务管理及财务经营参与的领域。

二是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自身建设。

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 功能 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企业一定要尽快做出相应措施,这就要求企业根据信息化的数据、程序、目的来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也就是ERP系统。该项系统是从美国引进而来的,它是被美国一家著名的公司所研发出来的一套管理体系,ERP所指的就是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前提,以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为辅,集中一切与企业相关的资源,在企业进行有效决策、控制以及评估业绩时,为企业提供系统化的标准。由此可见,ERP充分的融合了现代化的技术和管理思路,体现出随着时代的进步,企业越来越合理化的进行资源配置,进而最大程度的创建社会财富。

一、ERP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功能

一直以来ERP都是企业中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财务管理所针对的是企业资金流动情况,充分体现出企业经营的效果和财务支出情况,所以说对于实行ERP的企业来讲,财务信息才是其核心部分。财务管理这一分支系统高度融合了物流与资金流,充分体现了企业的业务流程在管理和资源上的统一化,使传统方式得以改变,打破了地域性的限制,从之前的固定提供静态信息变为可不固定的提供动态信息。财务管理不但与企业内部的各项生产和各项经营环节中有着严密的关联,还跟各大供应链产生了严密连接,使得不同的管理信息在内外联网上快速滚动,各大相关部门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并及时果断做出决定。极大程度的优化了资源配置,加快了市场反应,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准。

因为ERP系统的运用,才使企业资源充分的得以集中,企业所有经营活动的数据都被保存在中心数据库里,数据来源更加方便,财务管理相关数据完善且全面。财务管理不但能反映出系统的财务信息,而且还可以对财务管理中不同类型的活动进行支持,譬如,财务管理可满足各大管理层需要的查询功能和财务报表情况,提供给利于他们使用的管理和分析财务模型,展现各式各样的图形给外部使用人员,方便他们分析财务数据,同时也可以按照在线数据处理工具多视觉的进行建模,服务于企业整体供应链用簦提升财务决策的合理性,实现了预防事前,控制事中,总结事后。

二、ERP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实行ERP的实质就是有效管理所有供应链。ERP这种新型管理模式,在把物流和信息流以及资金流全面融合的基础上,高度强调人力物力财力的集成,有效控制,灵活协调,统筹管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了深远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财务管理开始占据企业管理的核心

为什么财务管理尤其重要,主要是它可以进行询问与判断。我们所说的询问指的是财务相关部门要及时有效的提供给领导层信息,方便他们在进行决策时可以及时的做出各种决定;而判断即是指在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可以通过财务工作提前发现,提前查明原因,而后制定与之相关的决策,加以解决。相对而言传统化的财务工作大部分是在产生问题之后再整理收集数据,之后再进行总结,这就显得在管理控制上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由此一来更加难以达到管理者的需求。

(二)及时准确的反映出财务信息

通过以往经验来看,以前的传统化的财务信息比较滞后,它所反映出来的信息是不及时的,并且缺乏一定的精准性,这就为领导决策层在决策上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和风险,通常他们只能根据自身多年来的经验加以决策,从客观上来讲这样会使决策更加具有风险性。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扩大,许许多多的不确定因素也在越来越多,传统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因市场不确定因素很多,所以企业一定要更加精准的把握住各种信息,从而制定出成功的企划方案。将ERP系统充分应用在企业财务中,不同部门人员均能第一时间掌握一手资源,共享一手资源,充分实现数据集体化,使得财务信息从根本上得以改变,不再是静态的固定的,而是动态的灵活的。现代化的科技大大提高了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工作效率,加快了工作速度。对于企业相关的工作人来讲,他们还可以及时获得他们需要的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对于大型企业来说,他们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散布和整合各大信息来让企业所有成员知晓,由此便加快了企业发放和获取信息的效率。与此同时,ERP还可以为企业中不同阶层人员带来服务,可以根据客户管理和战略部署来让他们及时关注上下游的供应链的相关动向。也就是说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可以更加全面的反映出企业业务。

(三)对财务管理相关部门和人员带来了深远影响

在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中,财务人员一直是在事后进行核核实和计算。企业中产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会被运送到财务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把这些被送过来的数据编制在账,再通过分类加工成账务报表。在财务人员将主要工作核心放到核算上时,就没办法分析和控制经济活动的过程。充分有效的实行ERP系统,加大了信息的沟通性,减小了业务的繁琐性,加快了处理流程。而提高办事效率,就会大大减少中间的管理层,从而推动企业的管理结构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

三、实行ERP系统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创新

ERP并不只是计算机程序这么简单,可以说它也被称为管理系统,ERP为什么会实行的如此成功,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实行性强而不是它的技术性。在传统企业朝着信息化时代迈进的同时,它最先面对的严峻挑战就是实行ERP系统对企业的财务管理造成的冲击。所以,实行ERP系统之后,对于企业来讲,首先观念就一定要有所转换,其次不断提高创新思路、方式以及方法,最大化的提高企业的自身价值,从而使企业应对新的挑战。

(一)创新企业管理思路

企业要不断的与时俱进,企业的管理思路也要如此,企业如何才能做到信息化,其根本不是资金也不是技术水准,管理思路才是关键。因管理结构的约束性,我国很多企业在管理上均缺乏规范性。而事实是,若企业真的想要发展壮大,就一定要使企业整体变得更加规范化,有一定的规范性。所以我们在实行ERP系统之前,首先要知道的就是实行之后有可能会发生的改变,这些改变包含业务程序和管理思路,而且还有可能会改变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改变之前的管理方式,使企业随时做好接受新鲜事物的心理准备,以现代化的技术加上先进的管理方式来应对整体市场,并在市场中占领一席之地。

(二)改变财务管理模式,重新定位人员职能

从客观上来讲,早前的财务机构的主要职责就是进行核实计算和有效监督。传统化的财务管理把重点放在了核算上而忽略了管理。在把ERP系统应用到财务管理中之后,很多跟物流有关的信息都会在被物流人员处理途中产生信息流,同时被运送到系统中。当完成交易时,自动进行核算,不用再人为的进行登记编制报表,大大减轻了核算这一繁琐工作。但因为财务管理在管理系统中位置的重要性以及特殊性,所以财务的管理工作开始变得越来越多,也就是说财务工作的核心开始由原来的核算转换成管理。

财务相关工作人员开始越来越广泛的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他们分析处理获取到的信息,并在领导层进行决策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同时因为财务管理职能发生了变化,这也就相应的要求相关人员各方面综合素质都要有所提升,也就是说要求他们不但有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对企业各环节都有所了解,善于沟通,与企业各个部门团结协作。

(三)全面施行预算管理模式,提高企业价值

全面的施行预算管理模式不但包含利润上的预算,还包括投资和资金。企业可以根据ERP来重新建立一套完整的分析控制体系。从部门到个人,从大到小都设立一个明确的目标,从而使管理变得更加明朗化和细致化。在执行中还要时时控制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和成本高低,实现刚柔并济的一种管理模式。

综上所述,就我国来看,要想使整体企业变得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在将ERP系统充分的应用到财务管理中的同r,还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早日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先进的技术加上先进的管理理念,只有二者合一才能提高我国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争取早日实现我国企业的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1]严循建.中小企业ERP运用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篇9

引言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税务筹划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但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税务筹划已深入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税务筹划在我国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事先筹划是税务筹划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企业事先对税收成本进行科学谋划。企业要最大限度的谋求经济利益,就要做好税务筹划工作。

一、税务筹划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企业具体的财务管理中,税务筹划是一项系统庞杂的工程。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有关税法的政策法规,确保其在一定时期内具备规范性、适用性以及严密性的特征。企业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减轻税负,就要建立健全财务制度,积极运用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形式,强化管理,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制定出最有效、最科学的税务筹划方案,为企业赢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2.有利于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根本出发点都是营利,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也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企业在制定具体的投资计划时,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充分利用国家有关税收的优惠政策,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顺利完成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3.有利于实现企业资金的灵活调度。企业在进行具体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税法的相关规定,保证税务筹划的科学、合理,从而帮助企业减轻税务负担,充分享受国家税务优惠政策所带来的好处;此外,企业要保证会计核算方法的科学合法,实现延期纳税,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增加资金的时间价值,满足企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从而保证企业资金调度的灵活方便[1]。

二、企业税务筹划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企业要将国家各项法律规范作为纳税筹划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精神。同时,企业财务管理者要加强自身学习,及时掌握税法的最新变化,一旦税务法规发生变化,企业的税务筹划方案就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

2.经济性原则。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严格遵循经济性原则,以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为基础。首先,降低企业的税务负担是税务筹划工作的着眼点;其次,企业财务管理者在进行税务筹划工作时要贯彻执行资金时间价值观,也就是说,要综合比较和衡量不同时期的同一纳税方案或不同纳税方案,将纳税方案换算成具体价值。

3.事先筹划原则。事先筹划原则就是指企业首先要对筹资、投资以及经营等活动进行事前谋划,然后再制定出具体的税务筹划方案,从而切实减少企业的应纳税款,降低企业税务支出。

4.坚持以企业财务决策为导向原则。要顺利实现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就要使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符合规范,从而推动企业筹资、经营以及利润分配等工作的顺利进行。由此可见,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要严格遵守企业财务决策,实现税务筹划与财务决策的协调。

5.风险防范原则。企业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往往会考虑到现行税法的弊端和漏洞,因而存在着一定的操作风险。企业在制定税务筹划的具体方案时,如果不重视操作风险,那么极易导致税务筹划工作的无序,从而阻碍税务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企业要增强风险意识,有效预防和控制税务筹划工作中的操作风险[2]。

三、税收筹划在财务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和税务筹划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首先,企业只有制定出科学有效的税务筹划方案,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从而推动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其次,要保证税务筹划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有科学的财务策划作为支撑,在税务筹划过程中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财务策划手段,同时企业要以财务管理的相关内容和要求为工作的出发点,检验税务筹划方案是否科学、可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在进行投资、筹资以及经营过程中,都有利于税务筹划工作的开展,科学有效的税务筹划将有利于顺利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1.筹资过程中的税务筹划。对于企业的生存发展而言,筹资是进行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企业要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实现盈利目标,就要筹集到大量的资金。权益融资和债券融资是目前公司筹资的主要方式,发行股票是权益融资的主要形式,而借款、发行债券是债券融资的主要形式。权益融资和债权融资的资金在税前和税后是不尽相同的,所以公司要保证筹资工作的顺利开展,就要做好税务筹划工作。

在公司的资金来源中,权益资本是最主要的来源形式。但是我国税法明确规定,企业费用项目列支中不能包含权益资金成本,企业只依法享受税后利润,股息所得税不归公司所有。所以,公司在发行股票之前,要以企业注册资本为出发点,假如企业所需资金较多,而注册资本较少,那么企业可以发行债券或者从银行贷款,有效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难题。公司注册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债务资本的筹集,公司要尽可能消除或者减小这一影响,可以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切实提高公司的实际收益,从而消除投资者的顾虑,最大限度的筹集到债务资本。国家相关税法规定,企业可以在税前扣除债务资本利息,从而增加收益。发行债券和借款是债务筹资的主要方式。国家税法指出,负债成本能在税前予以扣除,从而实现所得税的减抵。通常,企业负债利息率低于投资收益率时,企业可以适当增加负债或者利用财务杠杆,以便于获得节税收益和权益资金收益。权益融资和债券融资各有其优缺点。从企业纳税筹划来看,权益资本融资不及债务融资,国家相关财务制度明确规定,企业在债务融资过程中所支出的利息和手续费可以依法纳入财务费用或者在建工程费用之列。企业可以在税前支取财务费用,从而抵消一部分所得税。而企业在发行股票时,要在纳税以后才能支付股利,企业相应的就要多缴纳所得税。所以,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要尽可能选择债务资本筹资方式,切实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2.投资过程中的税务筹划。投资作为一项经济活动,是指企业在前期投入一定的物力或者财力,从而在未来一段时期内获得经济收益。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投资有着重要意义。获取投资利润是企业进行投资的根本出发点,在投资收益中,税款作为减抵项目关系到企业收益的多少。所以,企业要重视税务筹划,确保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公司在制定具体的投资方案时,要不断优化投资规模、投资行业以及投资地点,最大限度的提高投资净收益和节税。在选择投资地点时,企业要尽可能选择低税负地区。企业在制定具体的投资方案时,要综合考虑该地区的劳动力、市场、金融环境、基础设施以及原材料等,实现投资地点的最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我国因地制宜,针对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税负差别,为税务筹划提供了可能。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地点时要审慎行事,尽可能将资金投放到国家大力扶持地区,切实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实现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的双赢。投资者在选择投资何种行业时要衡量并比较国家关于具体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尽可能选择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等,充分利用国家税收扶持政策。目前,我国制定出了不同的税收政策,投资者在选择具体的投资方向时要坚持科学的态度,认真做好税务筹划工作,选择优惠多的行业,增加企业收益。

影响企业投资规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企业在确定具体的投资规模时,要将市场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同时,税收也从多方面影响着企业的投资规模。所谓的投资规模,就是指企业在筹备之初是建立独立企业还是集团企业。企业的纳税水平和生产规模也受到投资规模的直接影响。在我国,增值税是主要税种,它涉及的范围极广。所以,缴纳增值税是多数企业不可避免的问题。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是我国税法规定的增值税纳税人。在征收增值税时,不同的纳税人适用于不用的征收率和增值率。投资者要对二者的税负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及时修改和调整投资规模,降低税负。

3.经营过程的税务筹划。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税务筹划占据着重要地位。成本核算与税务筹划有着密切关系,成本核算主要包括选择存货计价方式、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以及资产摊销等。

企业在具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会产生福利费,管理费等诸多费用,这些都将纳入产品成本的范畴,不规则分摊法、平均分摊法以及实际发生分摊法等是主要的费用分摊方法,选择的方法不同,所承担的税收负担也不尽相同。所以,企业要做好费用分摊的筹划工作,最大限度的减轻企业的税负。

存货计价主要包括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以及个别计价法等多种方法。选择的计价方法不同,存货价值和成本也就不尽相同,具体的应纳税额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企业要在物价水平持续降低的情况下减轻税负,在计算存货成本时就要选择先进先出法。企业为了最大限度的降低税负,一般选择最优的计价方法,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工作量法、平均年限法是目前我国通行的折旧方法,固定资产成本和折旧额随方法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的折旧方法将导致企业利润和税务的不同。企业在进行资产折旧时要尽可能选择最优的方法。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企业要最大限度的缩短资本回收期,就要选用加速折旧法,增加税收抵税额,延迟纳税[3]。

篇10

[关键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对策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淡薄

民营企业投资人既是投资者又是经营者,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较大一部分民营企业家看不懂财务报表,更无法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理念和经营管理方法,在进行财务活动和处理各种财务关系时,主要依靠个人意愿,具有明显的随意性倾向。还有一些经营者存在着重技术、轻管理和重销售、轻理财的观念,认为企业效益是靠“做”出来的,而不是“管”出来的,忽视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缺乏全局性财务理念,造成企业财务管理混乱,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和方法在民营企业往往得不到应用,从而制约了民营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发展。

(二)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民营企业大多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企业集权现象严重,很多民营企业没有或无法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即使有也很难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而且,大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致使企业整个财务监督系统处于失控状态,资产流失、浪费现象严重,资产管理效率低下,企业风险加大。

(三)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

当前,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理论上,企业资金来源有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和利用自有资金三种渠道。但实际上,民营企业的筹资渠道却非常狭窄。首先,从直接融资来看,我国证券市场不够发达,企业发行股票、债券筹资的条件比较苛刻,只有极少数的民营企业能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大多数民营企业只能望“市”兴叹。其次,从间接融资来看,民营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但是,由于银行将资金安全性置于首位,对担保的要求相对苛刻,民营企业很难提供银行需要的充足的抵押质押物,获得贷款较难,特别是获得长期贷款较难,一般只能从银行取得金额小、期限较短的短期贷款。通过担保公司和各类基金提供资金支持更是杯水车薪。最后,依靠自有资金几乎成为民营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但自有资金毕竟有限,也往往很难满足企业的全部资金需求,从而导致资金严重不足,限制了企业进一步的发展壮大。

(四)投资盲目,缺乏科学性

过分集权是所有民营企业的通病,投资往往仅凭个人的意愿,投机心理较重,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集体决策机制,投资缺乏科学性、民主性。投资方向难以正确把握,经常表现出轻率、幼稚的违背经济规律的行为,有盲目跟风的思想。还有一些民营企业盲目追求多元化经营,没有做好投资前的市场调查及对未来风险的预测及防范,只单纯看到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分散风险作用和企业规模扩大带来的短暂成就感,而没有意识到企业扩张与资金实力、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及内部管理等方面的矛盾,没有意识到跨地区、跨行业乃至跨国的多元化经营是需要条件的,而且多元化经营也不一定能实现人们分散风险的初衷,反而可能导致财务分散、风险增大。由于投资的盲目性,特别是过分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很容易导致民营企业资本结构比例失调、资金周转速度缓慢,从而降低投资项目的收益性,加大财务风险,易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五)财务机构不健全,财务人员素质偏低

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财务机构设置不健全,财务人员配备不合理的问题。有不少中小企业干脆不设会计机构,会计工作全部委托会计事务所,或者任用自己的亲属担当。有的企业虽设置财务机构,却存在着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的弊端,形同虚设。同时,民营企业财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由于民营企业的家族意思浓厚,在财务这一敏感部门,用人的重要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忠诚度”,无血缘、乡缘关系的财务管理人员很难与家族势力平衡,真正有能力的财务管理专才很难留住,因此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家族成员。然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并未经过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能力,甚至严重缺乏会计职业道德,难以为企业管理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

二、改进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长期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与“会计”不分,财务管理的内容也主要是局限于营运资金管理,这种状况必须改变。要从大局把握企业经营,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层次,并从思想上提高对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战略核心地位,充分发挥财务管理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等方面的作用。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起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诸如以人为本观念、知识管理观念、信息管理观念、法治管理观念、信用观念、时间价值观念、风险价值观念、边际成本、机会成本等科学管理的理念。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针对民营企业财务控制薄弱的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

1、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加强内部控制管理

针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大多与会计实行混岗作业,导致企业财务管理职能难以充分发挥的现状,民营企业应建立反应灵敏、高效、快速、独立的新型财务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收益分配等相关的财务计划与预算、决策与控制、分析与考核等一系列工作。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严格而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例如:(1)建立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制度。合理设置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对授权批准、业务经办、会计记录、财产保管、稽核检查等不相容职务要有专人负责,不可兼职。(2)建立授权批准控制制度。明确规定涉及财务会计及相关工作的授权批准范围、权限、程序、责任,各级管理层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具体办事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办理业务。(3)建立会计系统控制制度。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工作流程,建立会计岗位责任制,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2、加强现金管理,努力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首先,确立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作为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营利组织,实施“收支两条线”主要出于两个目的:第一,对企业范围内的现金进行集中管理,减少现金持有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第二,以实施收支两条线为切入点,通过高效的价值化管理来提高企业效益。

其次,科学地确定现金最佳持有量,既要满足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需要,又要努力降低现金持有成本,减少现金流动过程中的风险,从而有利于企业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最后,加强现金的日常管理,建立高效的收账系统,确保资金的回收,同时采取各种方式尽可能延缓现金的支出时间,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率。

3、加强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

加强存货管理,合理确定经济采购批量,加强存货的保

本期和保利期控制,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应采用合理有效的方法及时评定客户的信用状况,制定恰当的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控制和管理,减少坏账、呆账和死账;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

4、加强成本控制

成本控制对企业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企业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径。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民营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对成本进行正确的核算和控制,努力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建立科学、严谨、实用的成本管理机制,从而提高成本管理水平,并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5、加强对风险的控制

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一般而言,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民营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分析收益与风险的关系,积极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点。要做好事前的财务计划与预算,事中的财务决策与控制,事后的财务分析与考核,努力降低企业风险。

(三)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需要各方面的相互配合,特别是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方必须共同采取措施,从主、客观方面逐步改变制约民营企业融资的不利因素,才能促进民营企业尽快驶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1、政府应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包括:制定针对民营企业的帮扶政策;落实机构,建立和完善与民营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机构体系;完善资本市场,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等各项措施。

2、金融机构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包括:金融机构应转变经营观念,扩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对民营企业融资实施特殊优惠政策;改进银行内部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管理,降低银行信贷风险;进一步完善对民营企业的配套金融服务体系等措施。

3、民营企业应积极创造条件,改善自身融资环境。包括:规范企业财务制度,满足银行贷款条件;规范自身经营行为,提高信用程度与经营素质;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开辟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融资方式,如利用融资租赁和尝试发行可转换债券等等。

4、民营企业之间成立企业基金会,建立多渠道多部门的融资体系。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金融机构及民营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四)面向市场,科学投资

民营企业必须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正确决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具体包括:

1、明确投资方向。民营企业应以对内投资为主,主要包括:新产品的试制、技术设备的更新改造、人力资源的投资等。正确的投资决策能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规范投资程序。民营企业可以借鉴大型企业的做法,规范项目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投资活动的各个阶段做到精心设计和管理。

3、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民营企业在资本的积累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可以搞多元化经营,从而分散投资风险。

(五)加强财会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会计管理人员

加强财务管理,人才是关键。财务管理的关键岗位应安排具有相当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人员。要加强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训,开展好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继续教育制度。鼓励财务人员学习和创新,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调动财会人员的积极性。摒弃家族化和亲缘化,积极从外部引进高级财务管理专门人才,并采用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留住人才,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蓄积能量。

参考文献

[1]杨光,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