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企业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粮油企业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粮油企业应急预案

篇1

为建立健全突发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理工作,有效预防、积极应对、及时控制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高效组织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粮食质量安全工作原则,对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实行分级管理;县市区粮食局按照本预案规定,落实各自的职责,制定粮食质量应急处置方案。坚持群防群控,坚持日常监测,及时分析、评估和预警。对可能引发的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采用科学技术,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可操作性。对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要做出快速反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严格控制事故发展,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做好重大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的善后处理及整改督查工作。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成立市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1、指挥部领导成员:

总指挥:市粮食局局长

副总指挥:市粮食局党组成员。

2、成员单位:由市粮食局行管处、购销处、监督处、市粮食购销公司、军粮供应站、市粮食批发市场管理处、市粮油质检站、主要负责人组成。

(二)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

1、根据《应急预案》,指挥协调突发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工作;

2、制定与组织实施应急救援方案,负责事故应急救援重大事项的决策;

3、审议批准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提交的应急处理工作报告

4、负责向市政府报告应急处置工作进展情况,提出升、降应急响应级别和结束应急状态的建议。

(三)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局行业处。主任陈益平、成员由行业处人员组成。

四、警告与预警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实施告知、警告和严重警告

1、告知:发现企业存在有不安全行为或诱发不安全的倾向,及时告知所属企业,做好预防和防范工作,及时消除隐患;

2、警告:发现企业对粮食监管工作存在不安全行为倾向的,对系统内粮食质量安全监管有警示作用或影响较大的,及时给予警告,避免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3、严重警告:出现有可能造成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社会影响或危害的行为,对有关企业给予严重警告,督促企业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实施预警

1、发生粮食质量安全事故隐患的;

2、某一企业单位的粮食质量安全投诉集中且问题较严重的;

3、被省、市级主要媒体曝光,问题较严重的;

对发生以上情况的,按照安全事故的发生、发展规律,分析预测危害程度、发展趋势,及时进行预警,有关单位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事态的发展。

五、监测、预警与报告

(一)加强监测

市局在粮食系统内建立统一的粮食质量安全事故监测、报告网络体系,及时研究分析粮食质量安全形势,对粮食质量安全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各县(市)区要设立统一的举报电话,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保证监测质量。市局举报电话

(二)加强预警

1、加强日常监督各单位要加强日常监管,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重点场所,尤其是高风险粮油食品、粮食生产、加工、包装、储存、经营、等环节的粮食质量、粮食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管;及时分析对公众健康的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及时作出预警。

2、建立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市局举报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食品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市局接到举报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并视情节给予告知、警告或严重警告,情况严重时,启动预警预案并及时采取措施。

3、应急准备和预防对可能导致粮食质量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措施;接到可能导致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发生的信息后,各单位应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按照各单位预案做好应急准备、预防、处置及上报工作。

六、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一)应急救援

1、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发现)后,以及相关单位主要责任人接到报告后,要视事故发生的程度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如果情况特别严重,应在采取紧急处置措施的同时,立即报告相关应急预案指挥部批准,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预案启动的同时,应急预案指挥部应立即向当地政府食品安全指挥部报告。并积极组织指挥相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各级领导小组成员和相关单位工作人员要积极响应,立即赶赴事发现场指挥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2、事故发生现场工作人员要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发生情况果断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对重症患者,积极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并封存造成事故发生的粮油或粮油食品,保护好现场。

3、市粮食局组织事发单位成立事故调查处理小组,调查事故发生原因,指挥处理事故善后工作。并根据相应情况,按规定及时向上级报告。

(二)救援终结粮食质量安全事故隐患或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终结,应急救援人员撤离现场。

(三)后期处置

1、善后处置有关单位要在市局或当地政府的指导下,成立善后处置工作组,按照有关规定,负责事故的善后处置工作。

2、总结报告事故善后处置工作结束后,要分析原因,吸取教训,提出改进应急救援工作的建议,完成应急救援总结报告并及时上报市局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

七、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粮食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加强领导,强化措施,认真做好粮食质量安全的监测、预测及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损失和人员伤亡,切实保障公众的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二)熟悉《预案》,组织演练。各单位组织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熟悉食品安全应急《预案》,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救援任务。事故发生后,视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在应急救援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真正做到反应敏捷、行动迅速、运转协调、救援有利。凡因救援工作不利,造成事故损失扩大的,按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八、通信保障

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成员单位和相关人员要保证手机联络通畅,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够及时联络,应急预案启动后,相关人员应保持24小时开机,保证通讯畅通。

九、新闻

粮食质量事故发生后,市局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及时向社会粮食质量安全事故信息。

十、奖励与责任追究

系统内的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市粮食局粮食质量管理部门反应、举报粮食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有权反应、举报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不按规定履行粮油食品安全事故监管责任的行为。

篇2

一、年粮食调控工作情况

年,我们按照省粮食局关于切实做好粮食调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在确保粮食市场供应上抓落实。

1、认真做好日常的粮油价格监测工作。一是严格制度考核。我们对照《考核办法》,从严考评各县区粮食局上报数据及分析材料的质量,并及时通报考核结果,充分调动了粮油价格监测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二是强化预警监测。我们密切关注粮油价格和市场供求变化情况,主动与市区各大购物超市及部分个体粮油销售点建立了粮油市场价格信息协作关系,并经常到各协作点实地查看粮油市场价格变动情况,适时启动粮油价格监测日报制度,随时掌握粮食市场供求变化情况,及时落实应对措施,防止粮油出现脱销断档和群众排队抢购粮油的现象。

2、认真做好粳米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一是制定保供稳价措施。根据省发改委等八部门《关于保证粳米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及时起草了《关于保证粳米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的通知》,由市委机要局下发到各县区。二是启动日报调度制度。市粮食局启动了粳米、粳稻价格库存日报制度,每天调度市直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大米库存及销售价格和数量等情况。三是请示增加稻谷储备。根据通知精神,起草了《关于增加稻谷、粳米市级地方储备的请示》报市政府。

3、认真做好粮油市场的保供稳价工作。根据省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关于印发省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情况,科学制定了《市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工作实施方案》,并根据《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市粮食安全应急预案》,制定了市地方储备粮动用方案。各县区、各有关部门按照《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采取强有力的调控措施,加强粮油市场监测,积极做好粮油购销调运等工作,增加市场供给,合理引导市场预期,维护粮油流通秩序,确保了全市粮油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月25日,省政府下发《关于贯彻国发[]40号文件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通知后,市粮食局党委高度重视,针对元旦、春节临近的实际,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把稳定粮价和保障粮油市场供应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工作调度和粮食市场分析,同有关部门密切协作,及时研究解决粮食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我市粮食安全和群众基本生活需要。

(二)在努力搞活粮食流通上抓落实。一是抓收购,掌控粮源。一年来,全市粮食部门面对粮食市场化改革的新形势,面向市场,转换机制,搞活流通,服务“三农”,努力构建粮食流通新格局。二是抓订单,稳定粮源。按照省粮食局部署要求,我们积极抓好惠民粮食订单收购示范县的创建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拓宽思路,强化措施,完善办法,有力推动了全市粮食订单收购工作。各县区粮食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定期走访签订粮食订单的企业和农户,及时协调解决粮食订单收购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扎实推动全市粮食订单收购工作科学发展。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329.66万亩,其中订单小麦106.8万亩,实现小麦订单收购21.6万吨。

(三)在严格粮食收购许可上抓落实。各县区粮食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省粮食收购管理办法》,严格按照申办程序进行《粮食收购许可证》的审批办理。对申请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严格按照《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暂行办法》要求,进行其自有资金、检验设施、仓库条件、检验保管人员等情况的实地复核,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发放《粮食收购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改正。同时,根据省粮食局统一部署,协同工商部门对已到期的《粮食收购许可证》进行了年审。

目前我市粮食收购量比较大的企业,都办理了粮食收购许可证。截止到月底,全市累计发放许可证192个,其中国有及控股企业和其他法人实体121家、个体工商户71家。

(四)在提高粮食调控能力上抓落实。一是认真搞好地方储备粮轮换工作。我们按照《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在夏粮上市前,积极做好地方储备粮轮换的准备工作。各承储企业在轮换过程中,认真组织,严格把关,确保地方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完好、储存安全和应急预案的实施。全市轮换储备小麦25600吨。二是努力扩大地方储备规模。年,我市落实新增地方储备小麦规模10500吨,其中市级新增10000吨,县级新增500吨。目前,我市新增储备规模全部落实到位。全市从东北接收移库玉米13523吨。三是积极落实应急储备。根据省、市政府要求和省粮食局部署,为确保我市食用油和成品粮供应,稳定市场粮价,积极抓好应急储备工作落实。目前,我市已落实地方食用油储备1700吨、成品粮面粉储备3200吨。

(五)在提高粮食应急水平上抓落实。一是建立健全了粮食应急体系。目前,市、县(区)都制定了粮食安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工作职责,强化责任落实,建立起了省、市、县三级粮食应急体系。二是提高了粮食应急加工、供应能力。按照《市粮食应急预案》要求,市粮食局对全市认定的15家粮油应急加工企业、9家粮油应急供应企业,定期进行督导检查,确保应急储备粮油按时加工,足量储备,保证应急需要。三是认真抓好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量核定办法的制定和出台工作。市粮食局起草了《市粮食经营者最低最高库存量核定办法》,目前在修改完善。下一步,我们要切实抓好核定办法的出台工作。认真做好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的核定工作,确保粮食经营者库存有利于全市粮食安全。

二、年粮食调控工作打算

年我市粮食调控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市粮食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粮食宏观调控、确保农民持续增收、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维护粮食市场稳定为重点,引导粮食生产,服务粮食消费,加强流通管理,保持市场稳定,为保障全市粮食安全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围绕上述总体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一)在粮食购销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认真落实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今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已经公布,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创新收储方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托市收购的积极性。努力搞活粮食购销工作。我们要积极组织和引导国有粮食企业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发挥表率和模范带头作用,在粮食充裕时不压级压价,不损害农民利益;在粮食偏紧时,不囤积居奇、哄抬粮价,不扰乱市场秩序。继续抓好粮食订单收购,掌握优质粮源,同时强化措施,努力抓好粮食销售工作,保障粮油市场供应。

(二)在粮油储备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以提高政府粮食宏观调控能力为重点,加强地方粮油储备体系建设。目前,我市储备规模由1亿斤增至1.5亿斤。储备品种全部为小麦。我们要按照省、市政府和省粮食局关于加强地方粮油储备体系建设的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地方粮油储备体系建设,创新地方储备粮油管理机制,为确保粮食安全夯实基础。

(三)在粮食应急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切实抓好新的粮食应急预案出台和实施工作。认真做好粮食最低最高库量的核定工作。进一步加大社会宣传和执法检查力度,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执行制度和监督机制,把粮食应急体系建设落到实处。切实抓好应急网络建设。切实加强应急企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运行情况。对不符合应急工作要求或不能正常运营的企业,及时做出调整,确保应急网络运转正常、畅通无阻,确保粮食应急工作不断线、不断档。

篇3

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县级储备粮油的管理,确保其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调控有力,维护粮油市场稳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县级储备粮油,是指县人民政府(以下简称县政府)储备的用于在本县行政区域内调节粮油供求总量、稳定粮油市场或者遇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及县政府确定的其他特定用途时保障供应的粮食和食用油。

第三条县级储备粮油应当做到布局合理、调度灵活、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管理规范、节约成本。

第四条从事和参与县级储备粮油经营管理、监督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县级储备粮油的管理

第五条县级储备粮油所有权属县政府,未经县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县级储备粮油。

第六条县级储备粮油的规模、品种和总体布局方案由县发改局牵头,县财政局、粮食局、农发行*县支行(以下简称农发行)共同提出,报县政府批准。

县粮食局对县级储备粮油管理进行指导和协调,负责县级储备粮油的行政管理、业务委托,对县级储备粮油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实施监督检查。

第七条县发改局负责制定县级储备粮油的综合平衡计划,指导和协调县级储备粮油管理;县粮食局负责县级储备粮油数量、质量安全、购销及调运等行政管理;县财政局负责县级储备粮的贷款利息、费用补贴和粮食风险金的筹措、拨付和管理,对有关补贴资金的使用情况和财务执行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农发行负责县级储备粮油所需贷款的资金供应和信贷管理。

第八条县级储备粮油收购、保管、销售和调运工作由县粮食局负责管理和监督,承储企业具体组织实施。购、销县级储备粮油应当由粮食局组织采取招标方式或者经县政府批准的其它方式进行。购入的县级储备粮,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中等以上的新粮;食用油,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中等以上的新油。

第九条承储企业具体负责县级储备粮油的经营管理,对县级储备粮油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负责。承储企业依照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各项业务管理制度,接受县粮食局的监督管理和业务指导。

第三章县级储备粮油的储存

第十条县级储备粮油储存实行委托制。由县发改局牵头,县财政局、粮食局、农发行参与,采取招标等方式在取得承储资格的国有、国有控股或具备条件的其他粮油业中确定承储企业,并由粮食局与之签定委托承储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

委托承储业务不搞终身制,实行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县粮食局每年对承储企业的储存和管理情况进行不少于3次的定期和不定期监督、检查和指导。

第十一条县级储备粮承储企业的承储资格由县粮食局在县内国有、国有控股或具备条件的其他粮油企业中按下列条件审核后报县政府批准:

(一)承储库符合县级储备粮油的总体布局和储粮技术要求,交通方便;

(二)有效仓库容量在100万公斤以上,并具备相应配套设施、设备和必要的检测条件;

(三)具有管理水平高、业务精干的专业保管技术人员。做到管理有序,储粮科学、规范;

(四)经营管理和信誉良好;

(五)县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二条承储企业必须按照下列标准进行规范管理:

(一)必须按规定的品种、数量、质量、时限等要求组织储备粮油入、出库,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

(二)严格按照“一符(帐实相符)三专(专仓储存、专帐记载、专人管理)四落实(品种、地点、仓库、质量)”的要求进行储存,确保存储粮油安全,管理规范;

(三)县级储备粮油储存仓库必须统一制挂XC字样的匾牌,匾牌为白底红字,规格为(长)60cm×(宽)30cm。未经县粮食局同意,不得变更县级储备粮油承储的地点和仓号;

(四)建立县级储备粮油管理帐卡记载、粮情检查记录、档案管理、储粮化学药剂安全使用管理等制度,建立和健全防火、防盗、防洪等安全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

第十三条承储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县级储备粮油的储存管理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发现数量、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必须及时改正。不能处理的,必须及时报告县粮食局。

第十四条承储企业不得以县级储备粮油对外进行担保或清偿债务。

承储企业依法被撤消、解散或破产时,其储存县级储备粮油在核实数量、质量、品种及明确相关责任后,由发改局会同粮食局、财政局、农发行安排处理。

第四章县级储备粮油的轮换

第十五条县级储备粮油的轮换是指在储备规模不变的情况下,为确保储备粮油品质良好,承储企业按下达的轮换计划,以新粮油替换库存粮油。

第十六条县级储备粮油轮换实行动态管理。承储企业必须按照循环轮换的原则,根据储备粮油的品种和储存年限情况,原则上每年轮换承储总量的三分之一,储存企业每年9月底前上报次年的轮换计划,粮食局在每年12月底前审核下达次年轮换任务。储存企业根据下达的轮换任务,自主择机,适时组织轮换,自负盈亏。

第十七条承储企业按下达的轮换计划,在规定期限内适时择机轮出,但轮空期最长不得超过4个月。轮换结束后,承储企业将轮换情况(包括轮入、出的品种、等级质量、出入库时间等)书面报县发改局、财政局、粮食局、农发行。

第十八条县发改局、财政局、粮食局、农发行要加强对县级储备粮油轮换工作的管理,对批准轮换的粮油要进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和指导,确保轮换按计划进行。

第五章县级储备粮油的动用

第十九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以动用县级储备粮油:

(一)全县或者部分乡镇粮油明显供不应求,或者市场价格异常波动;

(二)启动《粮食应急预案》,需要动用县级储备粮时;

(三)县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动用县级储备粮油的其它情形。

第二十条动用县级储备粮油,由县发改局会同财政局、粮食局、农发行(启动《粮食应急预案》时,由县粮食应急领导小组)提出方案报县政府批准,并由县粮食局(启动《粮食应急预案》时,由县粮食应急领导小组)按照批准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使用安排、运输措施等下达动用令,督促承储企业具体执行。紧急情况下,县政府可直接下达县级储备粮油动用令。

第二十一条建立全县《粮食应急预案》,确保在紧急情况期间粮油调得动,用得上。

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拒绝或擅自改变县级储备粮油动用令。

县级储备粮油动用后,承储企业应当在90日内,将动用的县级储备粮油按品种、数量、质量购进入库,确保应有的规模。

第六章县级储备粮油资金、财务管理

第二十三条县级储备粮油贷款必须坚持“钱随物走、购贷销还、库贷挂钩”的原则,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

第二十四条县级储备粮油的入库成本,在下达储备计划时确定,并在轮换时按照确定的购进价格进行调整。

县级储备粮油成本由县粮食局、财政局、农发行核定报县政府批准后执行,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更改。

第二十五条县级储备粮油的保管和轮换费用实行定额补贴、包干使用。由县财政局根据县粮食局检查落实提供的情况或意见,计算拨付到农发行(行)专户。

第二十六条县级储备粮油在保管期间,因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由财政局核实,拨入资金补充或归还贷款。

第二十七条县级储备粮油的保管、轮换费用和贷款利息,实行事先预拨、终了决算。

第二十八条建立县级储备粮油保值增值机制。按照经营型财政和市场规律要求,实行“高抛低售”的方式运作,当粮食市场充裕,价格较低时,吸纳粮油、稳定价格,当粮油市场短缺,价格高时,抛售粮油,平抑价格,达到保值增值和稳定社会作用。县级储备粮油轮换发生的价差,由县财政局核实后,通过县级财政拨付或上划县级财政专户。

第二十九条县级储备粮油承储企业必须按照《会计法》、《统计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台账管理制度,正确反映县级储备粮油的管理情况,并按时向县发改局、财政局、粮食局、农发行报送有关报表和报告。

第七章县级储备粮油责任

第三十条县发改局、财政局、粮食局、农发行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承储企业执行本办法及有关粮油法规、规定等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一)检查县级储备粮油的数量、质量、安全等储存情况;

(二)检查收购、销售、轮换计划和动用令的执行情况;

(三)检查质检、会计、统计资料等有关情况;

(四)检查资金使用情况,信贷、财务管理情况。

第三十一条县发改局、财政局、粮食局、农发行在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以书面形式责成承储企业纠正、处理。承储企业务必积极配合,严格按照要求办事。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监督检查情况作好书面记录和签字等工作。检查记录情况应交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字,被检查单位负责人拒绝签字的,监督检查人员应将有关情况记录在案。

第三十二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直至撤职的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降级、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一)不及时下达县级储备粮油收购、销售和年度轮换计划的;

(二)给予不具备条件的企业承储县级储备粮油资格的;

(三)发现承储企业不适于储存县级储备粮油情况而不责成限期整改的;

(四)接到举报或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第三十三条承储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限期改正、信用制裁、罚款、取消承储资格等处罚。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造成县级储备粮油损失的,依法追偿损失,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或建议给予警告、撤职、解除劳动合同等的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虚报、瞒报县级储备粮油数量的;

(二)参杂使假、以次充好的;

(三)擅自串换县级储备粮油品种,变更储存地点、仓号的;

(四)造成县级储备粮油陈化、霉变的;

(五)拒不执行或擅自改变县级储备粮油收购、销售、年度轮换计划和动用令的;

(六)擅自动用县级储备粮油的;

(七)以县级储备粮油对外进行担保或清偿债务的;

(八)拒绝、阻扰、干涉监督检查人员履行职责的。

第三十四条承储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以低价购进高价入帐、高价售出低价入帐、以旧粮替代新粮、虚增入库成本等手段套取差价、骗取县级储备粮油贷款、利息和管理费用、轮换补贴或者擅自更改县级储备粮油入库成本的,由县发改局、粮食局、财政局、农发行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对其直接负责人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或建议给予警告、撤职、解除劳动合同等的处分。

第八章附则

篇4

[关键词] 粮油价格应急预案政策制定政策制定

从2005年11月初开始,居民生活中离不开的米、面、食用油的价格不断上涨,许多居民明显感到了消费压力,部分居民感到恐慌。实际上,国家粮食储备丰富,粮价的上涨只是短期市场供求不平衡的结果,国家采取措施基本上控制了粮价。但此次粮油价格的波动,却给我们留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粮油价格上涨的原因

1.供给方面

(1)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公司”)过度收购是导致粮油价格上涨的直接原因。我国粮食已经三年大丰收,为避免粮价下降而损害农民利益,中储粮公司依政府指令按保护价、优惠价敞开收购粮食,粮食的“最低收购价”高出市场粮价,农民售粮踊跃,加之地方政府对“托市收购”赞赏有加,于是有关部门决定,不再限制最低价收购的小麦总量,而是由中储粮公司“敞开收购”。结果,中储粮公司收购的小麦竟占到今年小麦总产量的40%以上。正是由于小麦“最低收购价”高于市场预期,最初大多数民营面粉厂商按兵不动,意在等中储粮公司停止收购后再到市场购粮。但谁也想不到,由于中储粮公司掌握了大部分粮源,市场上各民营粮商和加工商买不到粮食,不得不抬价收购粮食。掌控托市收购大批粮食的中储粮公司未能及时放量供应,小麦和面粉价格自然上涨,同时引发副食品价格上涨。另外,粮油连动性使得粮食市场的风吹草动也加剧了油料市场的动荡。

(2)生产成本上升是导致粮油价格上涨的间接原因。国际石油价格在高位徘徊了一年多的时间,推动了国内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并最终导致粮油价格上涨。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保持高价位,化肥、农药、农膜这些直接以石油为原料的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也上涨,进而会推动农产品价格上升。另外,石油价格上涨也增加了交通费用,而这又进一步提高了粮油的运输成本,并最终影响到粮油的市场价格。就油料市场看,食用油价格波动主要受美国大豆期货价格上扬带动,加之国内大豆主产区减产,从而造成短期的市场供不应求。粮油连动性使得粮食市场的风吹草动也加剧了油料市场动荡。

2.需求方面

(1)从消费用途看,口粮消费有所下降,饲料用粮、工业用粮明显增加。

(2)面粉等粮食加工企业提前进货以备节日之需,客观上也造成价格上涨。

(3)粮油作为生活必需品,人们对它依赖性强,粮油价格上涨,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人们的需求增强。

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价格自然会一涨再涨。

二、粮油价格长期走势的思考

此轮粮油价格上涨与2003年发生的那轮价格上涨的原因有着本质的不同。上次的价格上涨是由于长期粮价低靡,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以及农民耕地得不到有效保护,最终导致粮食种植面积大幅下降。而此轮粮油价格波动并非市场存量粮食供不应求,因为最近三年来我国粮食大丰收,粮食库存充裕,不存在缺粮的风险。因此,由于中储粮公司收购过多而导致的粮油供求短期失衡,完全可以由国家发挥临时存储粮对市场的调节作用而得以控制。

但是,由于生产成本上升导致的物价上涨,却难以在短期内得以解决,这必将推动粮食价格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表现出稳步上涨的趋势。粮油是食品加工行业的基础生产资料,粮油价格上涨会引发整个行业成本和收益的加速变化,并将快速传导到整个产业链,尤以下游行业受影响最大。另外粮油也是居民的基本消费品,粮油价格上涨也会提高居民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由于以粮价为核心的食品类价格在CPI(消费物价指数)总水平中的权重大约占三分之一,因而此番粮油价格上涨以及由此所导致的食品行业价格的上涨和通货膨胀预期的增加,最终会推动CPI上行,也就意味着未来通货膨胀的压力会增加。一般来讲,CPI在5%以下属正常范围,超过5%则必须进行调整。

2005年以来,由于国内投资旺盛,贷款总额上升较快,所以央行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主要表现为年内进行了两次加息,三次调高准备金率。如果未来的CPI上升,但仍在5%以内,央行还会保持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但主要以在公开市场上卖出商业票据或再次提高准备金率为主。如果CPI上升超过5%,那么央行再次加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它不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是它可能会给我们的投资行为带来影响。

另外,虽然目前粮食供需矛盾有所缓解,但产不足需的态势依然存在,国家粮食安全仍存在隐忧:一是人均耕地资源不足。最新资料显示,2005年耕地保有量人均仅1.4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水资源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农业用水每年缺口达300亿立方米;二是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地区间差异较大,农户平均耕地仅7.3亩,只相当于美国的四百分之一,日本的十分之一;三是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粮食进口量的细微变化就可能引起国际市场价格的波动。近年来,国际粮食贸易基本趋于稳定,年均贸易量大体保持在4800亿斤,约为我国粮食年度总产量的50%左右。我国粮食进口国内需求量的1%,就相当于国际粮食贸易量的2%。从长远看,粮食生产受资源、气候、技术、市场制约和种粮比较效益影响,产量大幅度增长的难度很大。而随着人口增长,畜牧业和粮食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粮食消费量继续增加的趋势不可逆转。因而紧平衡将是中长期我国粮食供求的常态。

三、粮油价格波动应急预案的思考

2005年12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的通知,要求各地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2005年12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综合监管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加强对食品,特别是粮油食品安全信息的管理,正确引导舆论,防止炒作误导人民群众心理预期,并及时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国家食药监管局要求,各地须结合2006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具体要求,加大复查力度,针对当前突出的食品安全隐患,采取联合行动,进行集中治理。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等违法行为,尤其要加大对“陈化粮”、“地沟油”、“工业盐”等非食用原料的监管力度。

2006年5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危机管理课题组公布了《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网络调查报告》。报告数据显示,经济危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最为公众关注。近期,党和政府不断强调和推动公共安全与社会管理的建设,并将这一工作的地位不断提升,其日益清晰的思路和目标定位,表现出执政党和政府的责任意识与不断进步的、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执政与管理理念。但思路的明确和目标的确立,并不意味着大功告成。目标的实现,有赖于社会实践的逐步推进,需要在具体工作中付出艰苦的努力,方方面面都要为之尽力。

虽然政府和有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控制了粮油价格上涨局面的不利影响,但是此次粮油价格波动还是显示政府和有关部门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和预警机制上还存在不足。如果能在收粮与放粮的环节上事先有所调查和分析,掌握供求变化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那么就会及早控制粮油价格波动的幅度,而不会出现居民的忧虑和恐慌。因此,制定应急预案必须与风险分析相结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做好食品安全的风险调查和分析工作,掌握供求变化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这样才能提高预案的质量,不断完善预测预警机制,这是建设和谐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思考

表面上看,价格上涨是由于此前为保障农民收益以行政手段加大了粮油储备,从而造成暂时的供应吃紧。但是从本质上来看,农产品价值被低估也是此轮上涨的内在原因之一。多年以来,我国粮食价格一直偏低,这是极为不正常的现象。农民问题的核心之一在于收入过低,而收入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价格低。再加上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上升,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在中央建设和谐社会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政府加强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我国粮食已经三年大丰收,为避免粮价下降而损害农民利益,中储粮公司依政府指令按保护价、优惠价收购粮食,但结果却过度收购造成了粮食暂时的供应吃紧。政府的本意或出发点是好的,其政策也正确的,但是,往往执行起来就走样,其主要原因是政策的影响性太大,以致于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为了能够积极地响应政府政策,而不能耐心地从本质到内容上全面地把政策吃透,只是从形式上盲目地、片面地去执行政策。另一方面,政府的政策也只是确立了目标和明确了方向,而并没有进行严谨的制度设计和实施机制,不能对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形成有形的约束力。两方面合起来,导致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执行政策上总是有很大的偏差,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还是政府政策制定上实施细节的不明确和实施过程的软约束。

如果政府在制定政策时,不仅仅确立目标和明确方向,而且还能够耐心地去设计政策的实施机制,保证政策实施过程的有效约束和监督,那么政策的实施结果自然会达到满意或是理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许斌:中国粮食保护价政策内容核心及其评价.财经理论与实践(长沙),2003,24(2):101~107

[2]市场经济研究所 “中国市场形势动态分析”课题组.当前我国粮食供求形势与宏观调控建议.国研网(北京)国研报告,2006-2-27

[3]王海磬:建立和完善保障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光明日报(北京),2006-08-17

[4]农业部称国内粮食供需关系偏紧态势将长期存在.新京报(北京),2006-12-17

篇5

这位负责人说,粮食价格一方面关系到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关系到消费者的承受能力。为保证国内粮食市场供应,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在我国粮食连续4年增产的情况下,国家对粮食生产依然高度重视。今年又进一步加大了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在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 626亿元,比上年增加1 307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252.5亿元资金,主要直接补贴给种粮农民。

为促进粮食生产,国家提高了2008年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比去年每市斤提高0.03~0.07元,并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范围从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7省扩大到辽宁、江苏、河南、广西11省(区)。同时动员和鼓励南方稻谷产区农民“单改双”,努力扩大双季稻播种面积。

据主产区反映,目前已出现由“双改单”变为“单改双”的趋势。据国家统计局农作物种植意向调查显示,今年夏粮播种面积达4亿多亩,早籼稻8 700多万亩。

此外,为了做好粮食收购,国家落实最低收购价政策,启动辽宁粳稻和东北玉米国家临时储存收购,稳定农民种粮收益,给种粮农民一个“定心丸”。同时通过托市收购,增加国家调控粮源,为做好粮食市场调控提供保障。

为做好粮食调运,铁路和交通部门在运输安排上重点向粮食倾斜,特别是扩大东北粮食的外运能力。

此外,国家采取运费补贴等措施鼓励关内销区采购东北粳稻(大米),推进产销衔接。组织最低收购价粮和国家临时收储玉米跨省移库,缓解产区仓容库存压力,优化布局结构。

为了保证粮食供应,保持粮价基本稳定,国家还积极做好市场投放和应急准备:组织临时存储粮食和中央储备粮在粮食批发市场上的公开竞价销售,保证市场供应;国家有关部门(单位)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储备粮轮换工作的指导,充分发挥储备粮的吞吐调节作用;各地进一步完善和细化粮食应急预案,调整充实粮食应急加工和供应网点,并重点做好小包装成品粮油市场供应应急预案;落实粮食经营企业保持必要库存量的有关规定,鼓励企业增加商业周转储备。

另外,为优先保证国内市场供应,今年国家采取了对粮食及其制粉取消出口退税、加征临时出口关税和实行配额管理等措施,控制粮食出口。

篇6

关键词:现场管理; 安全生产; 管理预案; 工业工程

一、企业安全事故中的预防预警行动

1.预防预警准备工作。1.1思想准备。强化宣传,增强职工自我防备意识和安全生产意识,做好预防生产事故的准备。1.2组织准备。成立完整的应急救援组织,充分落实应急救援队伍及应急救援责任人,增强生产作业事故应急救援队的发展,按照粮食仓储管理的特征,粮食仓储企业应当设立应急救援队、救援通信队、安全保障队、后勤服务队等,并为生产事故提供应急技术人员。1.3现场处置方案准备。根据不同的作业区域,分别修订企业生产事故现场应急处理方案,主动面对各种情况引发的生产事故。1.4坚持值班制度。上下级企业安排值班,基层储粮企业要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紧急时期要加强昼夜巡逻制度。1.5经常开展安全生产作业检查。上级储粮管理公司不定期组织对基层储粮企业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检查,基层储粮企业抓好自查。经过反复检查,确保各环节安全隐患及时查明,并要求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2.基础设施事故预防预警。2.1基础设施建设事故预防。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要符合建设要求、符合标准要求和设计规范。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要抓好施工安全,重视工程质量。2.2新建设施使用前安全性能的测试。新建仓库都必须按照规定进行仓库强度检验工作,配备专业人员监测仓库在装粮后的情况,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上报并按照规定处理。2.3露天囤、土堤仓等事故预防。土堤仓、室外堆垛,应按照安全标准进行操作,合理垫层,保证库房底部防潮措施;合理的配备阶梯,为日常工作检查和操作人员的安全提供便利。2.4设施设备老化等事故的预防。仓库线路的老化可能会给操作人员带来触电事故,阶梯和其他设施可能因为锈蚀等的破坏造成安全隐患。部分仓库必须定期维修检查,使其能力达到储粮标准要求。3.生产作业操作事故预防预警。生产作业的操作和管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并拟定和完善各环节、各作业单位的操作要求。3.1入粮前的预防与要求。(1)根据粮食的种类、数量及运输方式,制订接受方案;(2)检查生产作业区域的设施、管道、检测装置、通风设备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3)清楚坑道内、陈仓内残留的灰尘及粮食;(4)在高空作业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配备安全带,以免高空坠落。3.2来粮车辆的安全预防。库区内的粮食运输应按照有关规定,凡是进库车辆在库区内必须配备专业人员统一调度;加强车辆交叉处安全防范。严禁行人行走粮食运输专用线。3.3机械作业设施安全预防。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启动和关闭作业线设施。(1)正确操作运输、装载料仓等设备,防止设备伤人。(2)生产过程中,随时检查作业区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可高负荷运转。设备运行时,严禁接触任何作业部位,不能在设备运转中进行维修。(3)严禁在作业区附近进行切割、电焊等明火操作,防止粉尘爆炸。3.4严禁超载储粮。粮食高度不得超过粮食线,仓储结束后应及时铲平粮面。避免超载或部分荷载引起筒仓体倾斜、墙体开裂、仓库坍塌事故。3.5进仓作业安全预防。对操作人员进行检查,入库粮食取样,平整粮食面或当地作业,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熏蒸后要确认仓内熏蒸药剂含量到达安全要求以及仓内不处于低氧状况及才可以入仓;(2)进入浅圆仓时,必须设有安全梯、自动梯、安全带等安全措施;(3)操作时必须确保仓库外有人员的监护。3.6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必须配备安全操作保护措施;卸粮时,卸粮跳板必须结实牢固,防止发生人员跌落。3.7闷塔事故预防。增强粮食清理,定期清塔,避免形成塔内粮食局部堵塞,保障排粮机流畅,临时停电时,一定要关闭总电源,开启风门散热,排除提升设施内留下的粮食。3.8残毒事故预防。粮仓熏蒸结束后,确认仓内熏蒸后残留药剂含量要到达相关安全要求状况时,才能许可操作人员进入仓内。3.9安全防火工作,重在预防。根据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的原则,展开区域内环境信息的危害评价和综合分析工作。自愿接受本地消防公安等机构的消防监督检査。

二、储粮企业安全事故的响应程序及应急处置

生产作业事故发生后,在保证其他工作人员安全的情况下,要及时救援,现场负责人在立即报告的同时,要采取相应应对措施。1.设施事故应急措施。当产生设备设施、露天堆放坍塌时,现场相关负责人应立刻对事故现场进行隔离并立刻组织相关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发生火灾时,要按照火灾应急预案进行。2.生产作业操作事故应急措施。在生产操作中,当发生设备伤人、人员跌落、人员掩埋、窒息、触电等事故时,现场负责人应当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措施抢救现场。3.火灾事故应急措施。3.1当发生火情时,发现者应及时向事单位消防部门和值班人员报警,消防部门应当立即赶赴现场处理,并根据火情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3.2如局部发生火情,能够轻松扑灭时,发现人员在向消防部门报警的同时,应具备使用现场的灭火器具的能力,并及时进行扑救。3.3如火势较大,即将发生火势蔓延时,应马上启动应急预案,通知企业各相关部门,同时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企业各部门在接到通知时要立即行动,带领相关人员,到达指定位置,按各自职责展开工作。

三、储粮安全事故指挥与协调

1.指挥与协调机制。企业事故应急部门根据灾情告知相关部门及其救援队伍。救援队伍要在现场救援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领导下,相互配合,组织协同作战,全方面展开救援,充分发挥应急预案应有效果,。现场事故应急专业指挥人员到来前,现场人员要采纳平时灾情预警演练情况,采取正确措施控制灾情。当安全事故较大时,应急救援人员要成立研究小组,对紧急事件进行分析,整理出紧急处理方案。依据现场事态的发展,对灾情的发展趋势做出有效的判断,找出有效的措施。并参与事后的灾情评定等级、危害程度鉴定,指挥应急救援人员进行接下来的救援行动和应急处理。2.指挥与协调主要内容。(1)提出现场应急救援行动要求;(2)协调专业救援队伍,有关人员和专家进行现场救援工作;(3)协调受到威胁的周边群众的人员疏散工作;(4)协调交通管制区,建立现场警告区,确定重点保护区;(5)根据现场相关部门返回的检测结果,最终确定人员的疏散、转移和返回工作。3.储粮安全事故分级。依据事故发生的严重性、突发性、影响程度、形成后果等因素对发生的事故分为Ⅴ级(轻微)、Ⅳ级(一般)、Ⅲ级(较大)、Ⅱ级(重大)、Ⅰ级(特别重大)。Ⅴ级是指一次造成1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无人员伤亡。Ⅳ级是指一次造成1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无人员伤亡。Ⅲ级是指一次造成100万元(含)以上、2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1至3人。Ⅱ级是指一次造成200万元(含)以上、400万元以下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4至11人。Ⅰ级是指一次造成400万元(含)以上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12人(含)以上。

四、应急终止与灾后恢复

应急处置后,事故现场应急指挥人员确认现场情况已达到应急预案结束状态,再由指挥负责人下达应急结束命令。对于火灾等事故,应急终止后要对部分受损但仍有使用价值的粮食进行抢救处理,并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抓紧清除垃圾残骸;储粮化学药剂、粉尘爆炸事故,在应急处置结束后,要确认事故现场中的有害气体完全排除干净,并保证现场有害气体浓度达到安全标准才能允许工作人员进入,并对现场进行安全处理,防止发生二次污染。并组织安排参与救援的现场工作人员进行体检;对一些基础设施受损的要及时安排改造维修,使其尽快投入到生产中。应急处置结束后,储粮企业要吸取事故发生的经验和教训,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管理措施和事故应急预案。要成立应急事故调查小组,查清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涉及到的工作人员。对事故发生的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对事故发生中,失职、渎职的人员严肃处理。任何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失,都当在规定期限内向保险公司和地方工伤保险部门申报。安全事故应急处理结束后要立即开展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评价,对救援行动中有显著作用的人员进行公开表扬,并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应急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总结经验,增添措施,查找不足,以进一步提高全系统生产作业事故应急工作水平。

五、结语

运用对工业工程基本理念与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进行密切结合,在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管理与工业工程理念中寻找解决企业安全问题的方法,建立企业安全管理预案,为建设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起到应有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易树平.基础工业工程(第二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吴子丹.粮油仓储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与防范[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12.

[3]王影.我国工业企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尹航标.工业工程方法在粮食仓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适用性分析[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14(3):11-15.

篇7

时期,我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流通安全。各级粮食部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粮食危机以及自然灾害多发等多重困难,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有利于种粮农民增收、有利于粮食市场稳定、有利于粮食安全的工作思路,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粮食宏观调控,积极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推进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粮。在加强粮食行业建设,保护了种粮农民利益,保证了粮食供应和市场稳定,确保了全市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成绩斐然。国有粮食企业通过改发展,顺利实现了从“计划主渠道”到“市场主渠道”的转轨,全市初步建立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粮食流通新体制。长期困扰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老人、老粮、老账”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全市共分流安置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职工5233名,从企业剥离政策性粮食财务挂账3.98亿元,化解经营性粮食债务本息7.28亿元,并采取逐步销售或一次性作价处理的办法消化了全部“老粮”。全市原有的101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通过重组改制,新组建粮食购销企业32户,建立健全了法人治理机构,明晰了产权,建立了新的劳动用工、收入分配等制度,大力开展粮食购销活动,多种经营百花齐放,扭转了经营亏损局面,企业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累计盈利886万元。

——粮食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增强。我市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全面建立,到年底,市、县两级都建立了粮食储备,储备规模较“十五”大幅度增长。修订了《市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制定了《市市级成品储备粮油管理办法(试行)》等制度,严格审定承储企业,定期开展检查,地方储备粮油管理逐步实现了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和规模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存粮食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质量完好,数量准确,粮情稳定,“一符四无”粮仓连年达100%,科学保粮率达95%以上。粮食应急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市县两级均制定出台了《粮食应急预案》及《实施意见》,制定了《市市级储备粮应急动用实施方案》;建立了粮油应急加工体系,筛选确定老牛、祥和、大新等11户企业为全市粮食应急加工企业,确定应急运力企业68户,明确了职责任务,夯实了责任;健全了应急供应网络体系,全市共建立粮油应急供应网点60个,创建“放心粮油店”27个;建立了粮食流通预警机制,全市10个粮油价格信息监测点定期及时报送粮油市场动态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参考依据。全市粮食应急工作经历了年汶川特大地震和年特大暴雨洪涝灾害检验,两次共加工运送救灾面粉8190吨,粮食应急预案和应急成品储备粮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了灾民生活,维护了社会稳定。

——宏观调控机制日臻完善。期间,我市粮食系统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机制,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粮食供求基本平衡,建立健全了粮食储备体系,保证了粮食市场供应,保持了粮食价格基本稳定。粮食购销和区域产销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成功举办了陕甘川宁毗邻地区经联会粮油协作分会第22届年会,组织企业参加国内粮食购销协作洽谈会、展交会、博览会等,促进了粮食购销,实现了信息共享、合作共赢的协作目标,确保了全市粮食总量基本平衡。通过加强对各种收购主体的收购资格、收购价格、粮食质量等监管,广泛开展“诚信服务、文明购粮”竞赛活动,积极推进粮食“订单收购”工作,全市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粮食474.98万吨,销售粮食719.57万吨,帮助农民增收9亿多元。

——流通市场监管和依法行政扎实有效。市、县粮食管理部门不断推进粮食执法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粮食流通管理,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目前,粮食监督检查、粮油质量检测、市场监测预警、信息统计等工作体系基本建成,全市7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通过培训取得了执法资格,工作运转转正常。在执行粮食收购许可证制度方面,全市累计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228户,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粮食企业55户,民营企业65户,个体工商户108户。在粮食流通市场监管方面,与工商、物价部门密切配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监督检查活动,粮食行政执法1108次,出动执法人员5780人,检查经营者6032人,加大了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监管,有力地维护了粮食流通秩序。在粮食库存和质量监管方面,开展了粮食清仓查库和粮食库存专项检查,建立了粮食质量档案,对收获的主要粮食品种质量进行了调查和品质测报,对救灾粮和军粮供应、夏秋粮收购市场、粮油质量安全、市级储备粮管理等工作进行专项了检查。监督检查工作获得了全国监督检查工作先进单位,全省监督检查机构建设先进单位。五年间,我们积极筹建了国家粮食局认可的区域性粮油质量检测机构,争取国家和省上投入300多万元,完成了市粮油检测站搬迁、仪器设备配置等,经过国家粮食局专家组验收通过,市粮油检测站粮油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初具规模,成为第一批国家粮食局授权的国家粮食质量监测机构,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市级质检机构前列。

——粮食流通产业取得新发展。围绕新农村建设和服务于“三农”工作,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不断强化指导监督和协调服务职能,积极培育壮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促进了全市粮食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是抓住国家扩大投资、拉动内需支持经济发展的机遇,积极筹划粮食现代物流、粮食仓储设施、食用油仓储及物流设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等四大类117个项目,完成了19个项目的备案、环境评估、规划定点、土地预审等资料的准备工作,编制了4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9个项目《建设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送了12个国债资金建设项目;8个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6714万元,引进和争取资金9924万元。重点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一批粮油仓储设施、粮食现代物流、粮食批发市场等重点建设项目和基础设施等项目建成投运。二是粮油加工业发展迅速。到年底,全市纳入统计范围内的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20户,年产销率在95%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50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企业为14户,生产能力为年加工小麦100.38万吨,特别是专用面粉生产能力在全省首屈一指;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2户,生产能力为年加工油料5.50万吨,年精炼油脂8750吨;玉米加工企业2户,生产能力为年处理玉米58.63万吨;粮食食品加工企业2户,生产能力为年产食品6.73万吨。年,全市规模以上的14户面粉加工企业实际使用小麦79.44万吨,生产面粉57.38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16.67亿元;两户油脂生产企业实际处理油料5.09万吨,生产油脂1.78万吨,实现工业总产值2.09亿元。这些面粉和油脂加工企业已经逐步形成了20多个品种的系列产品和一批名优产品。三是“放心粮油”工程积极推进,全系统“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进校园等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30个粮油产品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评为“放心面”和“放心油”,市军粮公司经营部被授予“粮油销售放心店”。四是重点粮食流通企业创建活动扎实开展。目前,全市已有6户企业被国家粮食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审定为重点支持的粮油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4户企业还被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放心粮油示范加工企业,8户粮食加工企业被确定为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户企业被确定为全市粮食流通重点企业,在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中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五是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程效果显著。截至年底,全市共为28020户农户配置了标准化储粮装具,为实施农户增收1440多万元。六是成立了市粮食行业协会,加强了行业自律,促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多种所有制市场主体的协调健康发展。

(二)粮食流通产业的主要问题

篇8

疫情大盘点

(1)国内人禽流感疫情 无

(1)国内禽流感疫情 无

(2)国际禽流感疫情 无

国际信息

(3)世卫组织将建立抗禽流感国际工作小组 无

(3)欧盟颁布法令禁止全部生禽鸟类进口 无

(4)防控禽流感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无

(5)越南将动用军队和警察协助对抗禽流感 无

国际信息

(5)日本制定出禽流感对策 无

(6)印尼积极防控禽流感工作进入良性运行轨道 无

(6)越南:禽疫变种 恐致人传人 无

(7)柬埔寨发现变种的禽流感病毒 无

国内信息

(7)农业部出台应急预案应对人间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 无

(7)农业部门应对人间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应急预案 无

国内信息

(9)主持常务会通过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草案 无

(9)《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处置技术规范》出台 无

国内信息

(10)农业部采取七项措施 力保禽流感疫苗供应 无

(10)禽流感疫苗将全面实行挂牌经营和质量承诺制度 无

(11)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农产品市场禽流感预防 无

(11)全国禽流感防控扎实有序推进23省区市全面动员 无

(12)香港拟发牌监管鸡进口 防禽流感疫区鸡蛋流入 无

(12)台湾各界防堵禽流感纪实录:“大家一起来” 无

(13)新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正式出台 无

禽流感·行业影响

(13)禽流感导致巴削减家禽产量 无

(14)禽流感扩散使韩国有关股价上涨 无

(14)禽流感使韩国鸡肉价格大降 无

禽流感·行业影响

(14)禽流感疫情对养殖饲料行业和粮油加工行业的影响分析 无

(15)禽流感阴影下 全球玉米价格全线收低 无

左评右论禽流感

(16)把农村病死畜禽管起来 无

(17)世卫:防控禽流感中国角色重要政府积极透明 无

(18)禽流感重创养殖饲料两大产业 无

&nb

sp; (21)加速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 无

禽流感·科技

(22)中国香港科学家研究h5n1致命之谜 无

(23)中国应用核酸快速等温检测技术诊断禽流感 无

(23)新加坡推出两种禽流感快速检测器 无

(23)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成功研发禽流感疫苗 无

(24)武汉大学发现消毒液改造后可灭禽流感病毒 无

禽流感·科技

(24)我国大学生提出预防候鸟传播禽流感新思路 无

禽流感·常识

(24)防控禽流感 农户怎么做 无

(26)关于食用注射禽流感疫苗后的禽肉是否安全问题 赵殿国 王健中

(26)卫生部公告:禽流感病毒可存于禽肉禽蛋中 无

(27)h5n1型禽流感潜伏期通常在7天内病死率超过30% 无

(27)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如何?怎样借此开展工作 无

禽流感过后·扶持养殖业

(27)国务院办公厅扶持家禽业发展若干意见 无

(29)央行:禽流感期间可延长重点家禽养殖企业还款期 无

(30)粤家禽业免征所得税扶持政策已上报审批 无

(30)江西今年将对家禽企业免除所得税 无

篇9

2016年,省农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作为全年的重点工作,加强指导,扎实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强化重点环节监管

在全年工作中,牢牢把握几个关键环节,组织开展监管工作。一是强化农业生产监管。年初,制定并印发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查记录本》、《农产品生产记录本》等5000册,分发给基层监管人员和农产品生产者,记录本详细罗列生产过程禁限用农药目录,指导生产者合理使用农药,详细记录监管检查过程和结果等信息,使日常生产活动和监管工作做到了详实可查;二是强化农药使用监管。主要针对农药生产和使用中存在的农药非法成分隐性添加等问题,在农业生产用药高峰季节,分两个时间段,开展农药监督抽查。抽查范围包括农业生产使用的主要农药品种、历年抽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的企业和产品、生物农药和烟剂产品。2016年,共组织开展随机抽查农药产品100个,指定抽查农药产品100个,抽查生物农药和烟剂产品10个;三是强化问题品种监管。针对国家在我省例行监测中于辽源市生产基地发现的有关农产品品种农残超标问题,2016年7月,我处重点组织开展了监督抽查,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监督抽查工作的方案》,将抽查范围扩大到长春市。共抽取样品25个,经检测全部合格;四是强化重点产品监管。主要对“三品一标”农产品这个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风向标,开展证后监管。2016年,委托省绿办重点对绿色食品开展监督抽查,共抽检样品100个,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五是强化重要事件监管。针对邻国发生了有可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的事件,及时制定报送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事件发生后,按委领导要求,适时启动应急预案,针对可能造成的农产品污染情况,督促有关地区开展跟踪监测,并向省政府及时报送了相关信息。

二、强化日常监测

2015年底,省农委制定并印发了《2016年吉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总体计划》(吉农质发〔2015〕21号),以国家和省农产品检测实验室确证检测为主要手段、市、县、乡速测筛查为辅助手段,开展主要农产品日常监测。一是强化省级例行监测。全年共开展省级例行监测4次。每次例行监测,均制定并下发监测工作方案,规定工作程序,指定监测参数,提出相关要求。从监测情况看,我省主要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能够保持较高水平;二是强化省级专项监测。主要对我省地产主要粮油作物如玉米、水稻、大豆、花生以及蔬菜、水果、食用菌、人参等开展专项监测。全年共开展7次专项监测,合格率保持较高水平;三是强化国家例行监测的配合。2016年,农业部将我省长春、四平、辽源列为国家例行监测城市。每次抽查前,均协调相关市县,下达工作方案,确定抽样地点,积极配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呼和浩特),确保抽样工作顺利进行。从监测情况看,我省监测合格率居于全国前列;四是强化速测筛查。在国家和省检测实验室开展确证检测的基础上,我处还部署指导各市、县农业部门开展主要农产品速测筛查,主要对地产蔬菜、水果进行快速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确证检测,有效排查和防范了存在的风险隐患。据统计,各市、县全年速测筛查抽样共计10万个以上;五是强化风险评估。2016年,安排省农科院、吉林农大、农机化中心分别开展了粮油作物、蔬菜、食用菌、农产品包装物等4个项目的风险评估,对我省地产主要农作物和外来包装物体存在的风险因子进行评估,查找风险隐患,及时进行防范。目前,评估工作正在进行中。

篇10

为认真贯彻20*年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的各项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深入落实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消除隐患,有效遏制、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结合市粮发[20*]3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精神和粮食系统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现就进一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安排如下:

一、工作目标

在“隐患治理年”工作中,各企业要深入落实“一岗双责”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着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及整改工作,加强对安全生产重点部位、薄弱环节的专项整治,建立和完善隐患监控机制、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确保安全隐患彻底整改,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范围、内容和方式

(一)排查治理范围

主要是粮食仓库,储油罐,粮食化学药剂库房;各类粮食、油脂加工企业;公共娱乐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及人员密集场所和各类设施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出租房屋,易受大风、暴雨、洪水、暴雪、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影响的企业、单位和场所以及近年来发生较大事故的地区。

(二)排查治理内容

全面落实排查治理隐患工作,着力排查企业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制度建设、安全管理组织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具体包括:

1.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程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2.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及落实情况;

3.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交纳等经济政策的执行情况;

4.企业安全生产重要设施、装备和关键设备、装置的完好状况及日常管理维护、保养情况,劳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5.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和危险物品的存储容器、运输工具的完好状况及检测检验情况;

6.对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以及重点环节、部位重大危险源普查建档、风险辨识、监控预警制度的建设及措施落实情况;

7.事故报告处理及有关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情况;

8.安全基础工作及教育培训情况,特别是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和生产一线职工(包括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情况;

9.应急预案制定、演练和应急救援物资、设备配备及维护情况;

10.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三同时”的执行情况;

11.交通安全管理情况;

12.对企业周边或作业过程中存在的易由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的危险点排查、防范和治理情况等;

(三)排查治理方式,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做到“四个结合”

1.坚持把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整顿工作结合起来,狠抓薄弱环节,解决影响安全生产的突出问题;

2.坚持企业日常安全排查与日常安全监管结合起来,严格安全生产许可,加大打“三非”、反“三违”的工作力度,消除隐患滋生根源;

3.加强企业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相结合,强化安全标准化建设和现场管理,加大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技术改造,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4.坚持排查与应急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落实隐患治理责任与监控措施,严防整治期间发生事故。

三、工作步骤和措施

(一)动员部署阶段(20*年3月30日前)。各企业按照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广泛宣传动员,统一认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并将活动方案于4月5日前报县局。

(二)全面排查阶段(20*年全年)。各单位要组织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面的排查,重点检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机构和人员落实情况、安全设施设备运行情况、安全投入情况、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应急预案制订及演练情况等。要根据不同时段安全生产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隐患排查工作。4月底前,重点要围绕春季储粮安全,粮食库存检查,小春粮油入库的安全,交通运输,用电用气,消防安全等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5-9月,围绕汛期和行业特点、北京奥运会安全,做好粮食保管、油罐降温、避雷,严禁超高储粮,滑坡地段,超负荷用电,人员密集场所以及夏季事故易发的特点开展排查治理工作;10-12月,针对赶任务,抢工期现象增多和冬季恶劣天气多发的特点,加大对各类粮食、油脂加工企业、交通运输、消防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坚决防范遏制生特大事故。通过排查,建立完善隐患排查台帐,对安全隐患进行认定、分类梳理、建档。

(三)隐患整改阶段(20*年全年)。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各企业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坚持边查边改,对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予以整改;对一时难以治理的要理出计划,落实资金和措施及监管责任,限期整改,并制订应急预案,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四)督查验收阶段(20*年11月至12月)。各企业要加强对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情况进行督促检查,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企业安全投入和隐患治理资金落实情况,隐患排查治理和应急措施制订情况,对发生的事故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的情况等,并将情况于11月底前报回县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局成立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领导小组,由肖胜安局长任组长,分管安全的副局长李星万任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安保股;各企业也应根据实际,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强化企业法人代表负责制,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各企业要充分发动和依靠广大的职工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并紧紧依靠技术管理人员和员工,发挥他们对安全生产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组织职工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类事故隐患,积极主动参加隐患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