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学科课程特点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2: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简述学科课程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简述学科课程特点

篇1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课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199-02

党的十明确提出“国际化”是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国际化课程的设置与优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1]。近年来,为提升办学水平,优化培养模式,国内各高校纷纷探索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在课程设置、授课组织、学生准备等环节出现一些问题[2]。在总结前期暑期国际化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2015年9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首次面向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开设全英文国际化专业课程《金属科学与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获得了一些经验。

一、《金属科学与工程》国际化课程的开设背景及特点

为有效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自2013年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每年聘请国外知名大学的外籍教师,集中在7―8月开设暑期国际化课程。2013年暑期,来校教授国际化课程的外籍教师19人,分别来自7个国家,开设19门国际化课程。2014年暑期,来校授课的外教包括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47位教师,开设48门课程。通过暑期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学校在制订管理办法、聘请外籍教师、组织学生选课和课程教学、教学质量保障措施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实施和管理办法,积累了办学经验。然而,由于暑期天气炎热,课程时间紧,学习强度高,教学效果尚有很大提升空间。为此,2015年9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学院聘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外籍教授为本科三年级的学生单独开设《金属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课程。汲取暑期国际化课程的教学经验,课程的设置和实施具有以下特点。

1.授课对象选取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本科三年级学生,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调整和优化。暑期课程的实施中,国际化课程采取了全英文教学和考核,对授课学生未做区分。一些学生的基础过于薄弱,影响了授课效果。此次国际化授课,选择已完成专业基础课《材料科学基础》学习的本科三年级学生作为授课对象。同时,在对《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例如,针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固态相变原理”和“晶体缺陷运动特点”增加了授课学时;对一些难于理解的机制、机理,制作了三维演示动画。

2.考核形式多样化,保证公平性,体现挑战性。为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采取了“Quiz+Assignment+Final Examination”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在保证公平的同时,更注重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授课前,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该课程的参考书目(Additional Readings)和课后作业(Assignment)。Assignment侧重材料工程专业实践问题的分析,鼓励学生自己阅读思考,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占总成绩的30%。授课过程中,每完成一定章节后,课上随即开展测验(Quiz)。Quiz可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主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形式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占总成绩的20%。授课结束2周后,组织课程的闭卷考试(Final Examination)。Final Examination除涵盖课程的重点外,一部分试题难度较高,需要学生结合所学,创造性地予以回答,占总成绩的50%。该考核形式兼具公平性和挑战性,保证了课程的通过率,同时,有利于启迪优秀学生创造性的学习。

3.降低授课强度,教学进程与实验课程互为辅助,提升教学效果。由于暑期授课时间紧,国际化课程的授课频率较高,学生反映学习强度高。为保证教学效果,《金属科学与工程》每周三、周五授课,每次授课2学时,给予学生更多课前准备和课后复习时间,课程总学时增加至32学时。为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将《金属科学与工程》与《材料试验》实验课程的教学进程统筹交叉进行。实践证明,这一组织模式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程出勤率较暑期国际化课程明显提高。

二、《金属科学与工程》国际化课程的建设经验和启示

1.注重学生的“主体性”特点,更好地、切实地尊重和理解学生。《金属科学与工程》教学过程中,外教对学生的尊重和课堂的包容性令人印象深刻。课前除将课件、参考资料和习题等学习资料及时分发给学生外,对于学生的电子邮件,均能够在24小时内及时予以答复。即使是一些不属于课程范畴的问题,也能够中肯回答,并未敷衍。授课中,对于每位应答问题的学生都首先给予感谢,师生互动频繁,气氛和谐融洽。面对学生的课后提问,外教能够不厌其烦,坚持在教室解答完毕。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师生间建立了尊重、理解和信任,极大促进了教学过程。研究表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充分发挥是检验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点之一[3]。现在校的本科生大多为90后,个性突出,渴望被理解和尊重。在国际化课程的建设中,我们应更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特点,更好地、切实地尊重和理解学生,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2.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应结合“国情、校情、学情”,“借鉴”而非“照搬”国外教学方案。前期暑期国际化课程的教学中,部分外教直接照搬本国教学大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金属科学与工程》国际化课程开课前,我们组织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外教提供的教学方案进行了优化和完善。同时,在课程的组织上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方式。将该课程类别订为专业选修课,学生可自主选择是否将该课程成绩计入其平均学分绩点。对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允许中途退选。另外,课程的考核方式注重多样化。Quiz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Assignment侧重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Final Examination难度较大,侧重考查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果表明,这些措施既消除了部分学生对国际化课程的“恐惧”,减轻了学习压力,又有利于一些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金属科学与工程》国际化课程的建设经验表明,开课前应与外教充分沟通,结合“国情、校情、学情”修订教学大纲,“借鉴”而非“照搬”国外教学方案。

3.尊重认知规律,在开设专业国际化课程前应首先开设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英语课程。由于选取了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本科三年级学生作为授课对象,《金属科学与工程》国际化课程的教学效果较暑期国际化课程有了明显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专业英语词汇的匮乏是学习的主要障碍。课程成绩的统计分析也表明,一些选修过材料专业英语课程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未修过该课程的学生。因此,应当大力推进专业英语课程的建设,建议在培养方案中将专业基础课程安排在专业国际化课程开设之前,大力推广专业英语课程建设。

4.提供充分的师资配备,关怀外籍教师。前期暑期国际化课程的建设中,一些外教是首次来中国,语言不通,饮食起居难以适应,影响了教学效果。国外大学开设国际化课程时普遍为教授配备助教。此次开设《金属科学与工程》全英文国家化课程,学院特别为《金属科学与工程》国际化课程成立了教学指导小组,并为外教配备了1名助教,2名研究生助手。实践表明,由于采取了“Quiz+Assignment+Final Examination”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工作量非常大,这些措施是完全必要的。此外,学校为外籍教师提供了公寓,并配备生活秘书1名,生活的保障也使外籍教师能够潜心教学。

参考文献:

[1]惠悦,曹顺仙.高校国际化课程优化的途径[J].教育艺术,2013,(10):359-360.

篇2

关键词 传感器与机电检测技术 Proteus仿真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Sensors and Electrical detection technology" as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from a major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s, course content related to the knowledge of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properties, the detection principle and analog circuits. The course for the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aboratory teaching, proposed using Proteus software to design various teaching the course,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use of Proteus software for teaching, can the theory and practical teaching curriculum into one to stimulate student interest in learn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the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o reach a multiplier effect of teaching.

Key words Sensors and Electrical detection technology; Proteus simulation; educational reform

0 前言

传感技术是现代信息时代的关键技术,越来越多智能系统、物联网系统的核心部件都是传感器。①使学生能够掌握各类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并将其灵活运用,是提高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质量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传感器与机电检测技术”作为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在实际的理论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对各类传感器的物理性质、工作原理及简单生活应用进行讲解,学生在接触传感器知识时,缺乏感性认识,其原因是缺乏对传感器有效的演示方法;同时实验环节一般采用各类传感器试验箱来完成,以验证性实验和演示性实验内容居多,实验过程一般是:连接导线―运行仪器―观察效果,缺少学生进行自主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和训练环节,因而学生对课程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②基于上述问题,笔者引入Proteus软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到机电类“传感器与机电检测技术”课程教学环节中。

1 Proteus 仿真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1 将Proteus引入到课程的课堂教学

在Proteus软件中,最常见的传感器模块(如光敏、压力、温湿度传感器)在Transducer库中都可以找到,使用Proteus进行理论教学,教师可将设计好的各类传感器工作示意图来演示实验效果,在讲授课程理论的同时进行效果演示。同时,传感器系统中的诸如各种传感器、各类单片机和嵌入式CPU模块单独讲解来供学生学习和研究,便于讲解各功能模块的作用,并进行功能演示,可使学生对各功能模块的作用了解得更详细,并且对于设计一个完整传感器系统的各步骤有更清晰的认识。

1.2 利用Proteus改进课程的实验教学

“传感器与机电检测技术”是一门繁杂的交叉学科课程,在进行传感器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中,往往涉及到诸如电子类、机械类课程的相关知识。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引入 Proteus可以摆脱以往局限于验证性实验,所做实验偏重于理论,灵活性和创新性不足的缺点,借助Proteus所提供的元器件和外设模型来选择各类传感器和各种CPU进行各种原创实验设计,使学生在学习各类传感器原理的同时,还巩固了单片机类和控制类等相关知识,加强该课程与“微型机及单片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电系统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等机电类专业课程的衔接力度,促进了对机电类各专业课程的融会贯通,提升了学生机电设计的水平和能力。

1.3 利用Proteus改进课程的考核方式

“传感器与机电检测技术”课程的考试一般采用期末一张试卷的考核方式,部分会结合平时考勤考核表现,考核内容不可能包含该学期教学任务的全部内容,而只能从本学期教学内容中选取一部分,考核结果必然存在偶然性,无法考核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有可能造成问题的积累,为此还可以将Proteus软件引入到传感器课程的考核方式中,可以克服一卷定终生,死记硬背知识点的弊病,真正从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着手,对该课程考核进行改革,采用“试卷成绩+Proteus大作业+平时成绩”累加式的考核方式,通过Proteus来改革本课程的传统应试模式,突出和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2 实例

打开Proteus软件,首先在元件库中选择所需传感器模块、AVR或C51单片机以及相关元器件,按照课程要求连接元器件组成电路,即完成了仿真电路图的绘制,然后在Keil或ICCAVR集成开发环境下使用C语言编制程序和编译,③④程序调试通过后生成一个后缀名为.hex的文件,以备仿真时调用。以SHT11温湿度传感器或MPX4115压力传感器的实例来说明Proteus在“传感器与机电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应用,仿真程序如图1和图2所示。

通过上述实例的讲解,学生不仅可以对各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掌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下转第185页)(上接第109页)用对该课程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进一步巩固、深化、扩展本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并用来指导实践技能。引入Proteus还可让学生进行电子电路绘制、C语言编程等方面知识的综合训练,促进对传感器、单片机、接口技术等相关课程知识的融会贯通,提高学生对知识自主综合运用的能力。

3 结束语

在“传感器与机电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中引入Proteus软件,可以有效地弥补原有基础实验仪器的不足,大大节约成本,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过程可以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各类传感器实验中对于传统硬件条件的束缚和局限,同时学生更加容易理解传感器课程相关的教学与实验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来独立地设计传感器电路完成设计性实验,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机自、测控和车辆等相近专业学生也可以灵活利用Proteus 软件进行相关课程的学习,从而提高课程的“教”与“学”效率。

基金项目: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Proteus仿真在《传感器与机电检测技术》课程中的实践与应用”

注释

① 王婷.传感器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探讨.中国西部科技,2010.32:67-68+41.

② 汪毅.基于Proteus的传感器教学改革.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87.

篇3

关键词:英国设计教育 灵活 开放 多样

引言

现今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引导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实践创新能力。高校对于艺术设计人才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新经济模式要求下确立的新责任。

英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能力培养,金斯顿大学的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在英国具有良好的声誉,其“艺术设计”专业在英国专业排名中位列前十。对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中对创造性与创新性培养的特点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和合理借鉴,将对进一步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笔者一年来对其多个设计专业课堂作近距离的观摩,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与研究其怎样实施“灵活、开放、多样”的教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可执行的参考。

一、灵活的专业设置

艺术设计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而是涉及了艺术学、工程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性、交叉性、边缘性的跨学科专业,它紧密依附于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设计师并非只需埋头设计,还必须熟悉相应的材料和工艺,熟悉生产销售的流程和环节,了解市场和消费,与人协同合作、相互沟通。这无疑对当今设计教育提出了挑战,单一、死板的设计教育模式必然被灵活的跨专业学科所取代。以下将介绍其校最具优势的两个跨专业学科状况。

(一)产品与空间设计的组合=“产品+空间设计”(Design:Product+Space MA)

产品与空间本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产品渗透于空间,并在自身的变化中不断创造着新的空间,产品设计是对空间完整性的延续。空间与形体的交叉渗透,空间的无限延展,使产品设计已不仅仅局限于产品自身,更成为大空间系统的一部分。空间设计与产品设计结合设立的“产品+空间设计”专业,就是基于此指导思想成立的,该专业分别由产品设计和空间设计专业背景的教授共同合作设立。

从该专业的导师Colin Holden教授那里了解到:这个新的专业方向的设立,对在产品和空间设计有着好奇心和探索动力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尝试并定位自己专业方向的平台。该方向设立的时间不长也没有前人的引导,作为设计教育者,我们只是敢于接受挑战和承担风险,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地接受或效仿,而这种‘敢于创新’的精神才是真正的设计精神的精髓所在。

Colin Holden教授强调‘怎么学’比‘学什么’更重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按照课程结构的要求以及对产品和空间的理解及兴趣点确定研究方向,拟定计划,而由设计师、教育者和技术指导组成的导师组则按照课程结构为学生的行动提供相应地支持;课程通过实际课题研究,详细探讨并研究产品与空间设计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设计的重点包括光线、色彩、气味、材料、可持续性、包容性等内容;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背景,包括产品和家具设计、工业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和平面设计等专业,在交流和互动中不断碰撞出火花。

(二)服装设计+销售结合=服装零售专业(Fashion Retailing MA)

服装零售商是穿梭于时尚界(设计师和商界人士)、大街店铺或网络商铺之间的纽带,作为该产业的心脏,其工作是需要确定什么样的消费者将在今后的几个月或者几年购买什么样的服装,服装零售商在时装产业快节奏变化的今天,必须具有服装欣赏的品味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即服装设计+销售结合=服装零售专业(Fashion Retailing MA),学院将其两个最强的专业领域――时尚和零售进行性组合,使学生在创造性、多样性和变化快的背景下,理解和拓展时装零售业的知识。

随着时装设计、时装新闻、市场营销和业务课程的开展,全球的时尚商业和工业中起着核心作用的跨学科将使学生获得进入时装零售和创新实践的洞察力。笔者的朋友Jay,一位来自韩国的服装设计师,目前是此专业的学生,她十年前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在韩国时装行业摸爬滚打数年,和她的团队一起成功地建立了两个时尚女性服装品牌,如今的她放弃了国内高薪的设计师总监职务,沉淀下来,每日形色匆匆地穿梭于设计学院和商学院两个校区之间,与她的交谈中了解到:韩国的时装行业变化飞速,时装设计师行业竞争激烈,有随时被淘汰的可能,而且时装设计师市场处于饱和的状态,所以她需要重新选择思索和定位职业方向,同时她也不止一次地提到未来最大的市场在中国,世界都在关注中国,希望毕业以后能在中国发展,开创自己事业的新高峰。

跨专业的设计学科对形成学生开阔的创造性认知视野、积累创新能力素养和多元接收新事物的思维模式等特殊优势。

二、开放的教学模式

英国是一个注重创新、提倡创新、鼓励创新的国度。学校非常注重创新环境的营造和引导,创新不仅是口头上的表述,更反映在具体的软、硬件环境建设中。

艺术设计与建筑学院的家具与产品设计专业的工作室格局很特别,低年级与高年级的工作室分属同一大工作室的一楼和二楼,两个年级之间仅一个楼梯的距离,高年级的同学可以俯瞰到低年级同学的工作室。课程大部分都在工作室展开,工作室功能多样化,既是实验室,也是研讨室,同时也是教室。工作室空间分割十分灵活,既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完全开放,与材料加工车间合为一体,完全脱离了国内教室的一般布局,极大的体现了艺术设计教学在“做中学”的教学特点,有利于高效的课堂活动组织和教学。

学院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与科学、技术、环境、人文的互动与交叠关系,鼓励学生在选择课程和专业模块时进行跨专业和跨方向选择,致力于提供不同专业、方向、年级的同学在一起共同研讨的教学环境,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在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尤其是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有相当数量的跨学科、专业课程供学生选择。以开放式的工作室为地点的教学方式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可能。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围绕相同的项目,组成合作团队开展工作并互相观摩和讨论,丰富了学生的设计经验,发挥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作用。这些措施与方法为培育学生追求创新、重视原创的观念提供了土壤。

三、多样的教学模式

(一)多样组合的教师队伍

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教育注重知识的交叉,同一课程由多位不同专业的老师组合授课。共同组织、共同策划课程体系和教学安排这种方式利于学生得到来自不同指导教师的意见,教师之间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相互促进的教学模式避免了单一教师的个体经验带给学生思维上的局限性。如产品与家具设计专业的每一门课程的教师团队都至少由三位老师组成(不包括技术指导人员),这样可以发挥每位教师的优势,形成了优势互补,最大可能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也能对学生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和提供更全面、合理的建议。

(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

多种形式的围绕课题所进行的讲座(Lecture)、师生互动研讨(Tutorial)、作品评议(Crit)、作品展览(Exhibition)、作品演示及汇报(Presentation)等,充分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协调能力。

以产品与家具设计专业的《可持续设计》(Careful Design)课程为例,学生每人都有老师发的课程简述brief,这是该课程贯穿始终的线索、指导方向,供学生参考,该课程设计简述内容如下:

1 介绍 Introduction

2 简述 Brief

3 过程process

4 材料Material Sector

5 能源 Embodied Energy

6 生命周期分析 Life Cycle Analysis

7 提交要求Submission Requirements

8 重要日程 Key Date

9 目标 Aim

10 学习成果Learning Outcomes

11 课程内容 Curriculum Content

12 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 Teaching and Learning Strategy

13 评估手段 Assessment Strategy

14 推荐阅读书目及网站Bibliography

15 分组情况 Project Groups

以此大纲为依据和参考,学生进入下一步的调研(Research)阶段。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独立学习的控制能力,例如使用图书馆进行文献资源寻找,完成独立设计项目并能展现个人原创与创新的一面。与团队合作的能力也在这个环节中体现,团队课题项目使同学在项目规划、管理、实施、协调与评估的各个方面得到较为全面的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之后将其阶段性的结果反馈给老师,这就是最具特色的师生互动研讨(Tutorial),在这个互动过程为学生创造了辩论、研讨和形成创新见解的机会。老师则转换成为辅助和引导学生的角色,学生在调查研究或设计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老师则一对一或多对一地解答学生,通过多次辅助讨论,引导其不断深入,促使学生能够完善个人创意、增强学术自信,鼓励学生坚持个性并为其创造力的拓展能够相互提出和吸纳彼此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使各自作品的创新性更加突出。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教师与学生争论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是,教师十分尊重学生提出的质疑和不同见解。教师也从来不会给学生一个所谓标准的正确答案,鼓励并引导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和对问题寻求多个答案的态度,因此,学生在表达能力、思辨能力都得到很好的锻炼。

有每个阶段的成果总结、汇报和展示,这就是作品评议(Crit)阶段,学生需要将自己现阶段的成果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展示,而教师组的每一位老师将会给出相应的分析与评价。而之后作品展览(Exhibition)、作品演示及汇报(Presentation)则更是对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解决问题、与人沟通协调并表达其成果等各方面的能力的锻炼。

结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创新教育是我国艺术设计教育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对比、反思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在设计教育过程中创新培养的缺失与不足,并对发达国家艺术设计教育中对创造性与创新性培养的特点加以综合、分析、研究和合理借鉴,将对进一步提高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质量,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J.Heskett:The Design Task Force:A Strategic Review of Desig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ong Kong,2003),P79-108.

篇4

导言课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课,新一轮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不仅打破了历史学科体系,而且没有顾及学科整体性的一般要求。教材的内容是以“模块”专题的形式呈现的,与过去的“通史”体迥异,因此更有必要提升对导言课的重视度。精心设计一节历史导言课,可以给学生以整体点化,对他们总体认识高中历史、认识新教师、认识新教材、认识新方法、认识新要求,认识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大有裨益.,学生是否热爱历史课,同教师对导言课的设计有直接关系。

如何设计历史导言课呢?

一、导言课的课前分析

1.学情分析:通过对学生初中历史学习情况的咨询,虽然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同学对于历史学习的功能还不清楚,对历史学科不重视,使得学生认为历史学科可有可无;初中的历史学习已让一些学生对历史产生了一定的误解,要么以为是背课本,要么以为是讲故事,没有把它当成一门科学来看待,更谈不上对初中历史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方法,所以高一的第一节导言课至关重要。

2.教学资源分析:导言课没有教材,但教学资源更为丰富,古今中外,教师可以信手拈来,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功底都可以通过导言课充分显现。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明确“历史”和“历史学”的概念。明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及高考的考试模式。

2.过程与方法:利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图片及信息让学生从历史的眼光去看开幕式,加深对历史学科作用的认识;结合学生的生活及学习中所体现出与历史学科有关的现象,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能够体会到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特色,以更有利于高中阶段的自我调节;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加强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堂有效的历史导言课,要求教师必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解决“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为什么要学历史?”、“怎样学好历史?”等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历史和历史学

《说文解字》里对历和史的解释(略)?“历史”一词的两种含义(略)。

(二)为什么要学习历史

中外圣贤关于历史学习重要性的真知灼见不胜枚举(略)。

1.对个人而言:点明历史有陶冶情操的价值,历史有训练思维的价值,通过历史学习,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等等。

2.对国家和民族而言:通过历史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和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3.从世界和人类而言: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三)怎样学好历史

1.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

(1)在生活中观察、体会历史知识。

(2)在课本中发现知识:①构建整体线索;②提出问;③围绕主题开展学习;④以小见大:从中国看世界历史进程。

(3)在课本和生活中拓展研究。

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充分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如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同学可以进行探究活动:“你的家乡在元朝时属于哪个行政区?”在学习基层民主选举中,可以让学生回家调查本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怎样选举产生的?在了解过程中你发现有何问题?你有何建议?

2.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

(1)了解历史学科特点,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一是时序性,二是整体性,三是实证性。正是这三大特点,使历史取得其他学科无可取代的特殊地位。只有根据学科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取得理想效果。最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就是:记忆是历史之母,理解是历史之父。知识是能力的基础,能力是知识的升华。

(2)从课程目标看学习方法

历史思维的核心能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历史学习当中的。

识记 ――作为学习高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记忆这类历史内容。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等行为动词。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对历史学科的庞大知识体系“分割围歼”,即: 1.人物;2.事件(事态);3.组织(机构);4.制度(纲领、路线、计划、条约);5.文化成果(包括理论、技术、文物器具、工程建筑、书籍文献)。

理解 ――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一定认识。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在陈述中使用了“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认识”等行为动词。历史学科的理解,是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形成对历史现象、历史规律和考察历史的理论方法的基本内容的概括性、本质性、特征性认识,将对历史表象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将已有的结论性的理性认识转化为自己的理性认识,并能掌握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比较关系的联系性,达到能够运用理解的知识观点分析解决历史实际问题的目的。

运用 ――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并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对这类历史内容,课程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历史学科的运用能力是指站在一定的思想政治立场上,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构建和阐释历史事实的能力。

(3)学习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

自主、合作和探究为基本理念的学习方式下,同学们需掌握以下一些学习方法:

如阅读必要的历史材料,注重探究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学习与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学习和交流。

四、高中历史构架

(1)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信息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375-01

高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和教育理论基础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实践性,因为信息技术课程是最能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之一。众所周知,多媒体信息技术正日益深入教育的每一块领地,冲击着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的加快变革。随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相互整合、相互渗透,如何用好信息技术及相关课程技术软件,开发、研制与其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学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果等问题是摆在我们所有信息技术教师面前的新课题。笔者在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实践中,对如何将多媒体技术很好地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实际中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本文就此探讨。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点简述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借助于书本、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这些相对单一的模式,比较适合讲解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或者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多媒体技术也飞速发展。为我们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机遇。“多媒体技术”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多种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包括: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和数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作为基础。概括起来就是:多媒体技术,即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的技术。根据对多媒体技术定义的理解,我们可以归结出其三个显著特点:

1、多种技术的集成性,并且是建立在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

2、信息媒体的实时性,基本上可以说是包含了当今计算机领域内最新的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

3、处理过程的交互性,即实现复合媒体处理的双向性。

二、多媒体技术运用于教学的优势

学习过程是人们运用各种感知能力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感观刺激手段,以便使学生形成完整而牢固的表象,这是现代课堂教学手段所追求的目标。多媒体教学就是使传统的电化教学手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不断变换的大屏幕,制作精美的画面,形象直观的阐述,丰富生动的信息,比起黑板上的粉笔字要活泼有趣得多。

1、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2、它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

3、能充分发展网络优势,将授课内容上网,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

4、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与教学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规范有序。

5、可免除教师上课时板书的劳累,而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和讲授。

三、多媒体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要正确看待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虽然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但不能过分强调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它只是教学过程中的辅助手段。教学过程中还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教师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以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2、多媒体课件制作要得当。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不能只强调外观的美观,华而不实;也不能过分强调各种媒体的应用,把大量的声音、图片、视频堆砌在一起,使教学内容不明朗。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突出重点、难点,适当的使用各种元素,以服务课堂教学为主要目的。

3、注重教师素质的培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除精通自身专业知识外,还需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中设计到的各种硬件设备和相应软件的使用。这样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多钻研。同时,也需要学校组织教师进行相关的培训,提高教师技能,使得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的为教育提供服务。

4、对多媒体教学目的要明确。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目的不明确,认为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多媒体自己的教学就先进、教学手段就现代化、学生就能学的好,这样恰恰忽略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教学服务的这一特性。因此在多媒体教学中目的要明确,切忌不考虑教学实际,把课件制作的色彩艳丽、变化多端,让人眼花缭乱,各种声音轮番上阵,极大地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的延续性有违多媒体使用的初衷。

5、让学生参与到课件的制作和操作过程中来。高中生有了一定电脑基础,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参与课件的操作和制作过程,如此会使学生不仅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这样的课堂回彻底改观,学生的参与意识会空前高涨,学到的知识当然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和学生一起制作、一起操作、一起研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小结

多媒体信息技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发展,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也是新课改发展的必然趋势。当然也不能过分强调多媒体手段,每一个教师特定的教学语言、教态、板书和应变能力是教学中最大的财富,只有把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时效性。

参考文献:

篇6

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目的是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该阶段的课程应以满足所有发展需要为基本定位,尽量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相对均等的机会。正如《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习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学研究的是自然界最基本的运动规律,而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蕴藏着无穷奥秘,认识主体在探索物理现象过程应充满乐趣,这两方面的客观存在与结合是建构初中物理课程的关键,也是物理课程设计的起点。自然界的神奇现象震撼人心,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妙趣横生。因此,该课程的设置应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1687年牛顿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的诞生。然而直至今时,物理学仍然被认为属于自然哲学的内容。随后,由于认识发展的需要,更加课化细分的研究方式逐渐成为主流,不同的学科分类便随之产生了。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各门学科间的联系与共性再次凸显,需要进一步地综合研究。因此为了培养符合时展需要的人才,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应有意识让学生整体了解科学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为人类带来福音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四、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科学探究

在物理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增强其能力,培养其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等。课堂教学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及教学环境等灵活采用教学方式。“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不同的教学方式有其不同的功能,只有综合使用多种教学方式,才可能更有效地教学。另外,学习的意义最好让学生去发现,而不是简单地给于,富有探索性的物理学习实践是发现物理现象背后意义的关键。探究式学习方法是学习科学的一个强大有力的工具之一,能使学习者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养成正确的价值观。

五、注意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发展

篇7

【关键词】课堂;信息素养;学科整合

随着教育思想和方法的不断进步与革新,信息化教育、多媒体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等等诸多符合时代潮流和科技进步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为信息技术这门课添加了神圣而又耀眼的光环;校园网的建设热潮、校校通的实施与验收,都为日趋火热的信息技术课添薪加油。一夜之间,信息化教育仿佛已经走到时代的前沿,信息技术课也已经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作为个人,具备信息技术能力是信息社会高速发展下生存的基本条件;作为国家,拥有信息技术人才,是立足于世界的必备条件。在信息产业的高度发展下,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何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技能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未来生活中的意义,展现信息技术的特色,掌握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特点简述:

硬件设备先进且知识空间广阔,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之初,已具备不少先天优势。专门的教学环境——信息技术教室,在先进的机房中,配备了计算机。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源,实现多样化的课堂表现形式,更加直观形象的内容呈现,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中浩瀚的资源(知识库),为我们课堂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强大的交互功能,跨越了空间和地域的限制,缩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拓宽了人类的视野,让我们透过网络放眼看世界。网络控制系统的应用,让教师必要时能够及时控制学生计算机,把课堂能够很好的握在教师手中。

基本问题分析:

作为新兴学科比较年轻,缺乏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经验、知识总结升华的一个过程。信息技术教师缺乏了直接取经这一捷径,教学中自己探索,往往要多走不少弯路。而且信息技术教师大多数的都是刚毕业的新手。

在课堂实际操控中,相比其他学科更难以控制。首先,学生对计算机的好奇心极强,上课极易浮躁;其次,信息技术课更要随时做好硬件设备突发事件的处理准备。病毒、漏洞的侵袭,造成计算机的定期维护耗费不少精力,造成局域网中无法上网甚至电脑瘫痪,使得课堂教学难以进行。互联网中内容复杂多样,孩子们在网上遨游时易迷失方向,但有不希望被人时刻监督,网络中的督管困难。如何引导正确学生远离不良信息,避免陷入游戏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知识学习中,单纯学习工具的应用,并不能激发学生兴趣,计算机和互联网上缤纷多彩的知识如何为自己所用?在信息时代,人人要懂电脑、会用电脑这是必然。但是信息技术究竟要如何展开教学,如何学以致用,这就需要深思了。

教学摸索感悟:

学科课程整合,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课程知识许多属纯技术范围,比较枯燥,情景创设比较困难。怎样把孩子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中,让学生积极置身于知识学习之中?如在excel学习中,适当调整进度,在数学课堂学习复式统计图后,学习excel图表,学生能更快的投入到学习当中。利用信息技术快速有效的绘制图表。在Word教学中,让学生拿出自己的作文本,输入计算机,排版设计等等,认识到信息技术与自己息息相关,切实体验到课程的意义。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以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为载体,把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和能力渗透到信息技术学科中来,一方面可以丰富和扩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多思路、多方面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存一颗包容的心,给孩子想象的翅膀

美术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画最爱吃的食物,有人画大大红红的苹果,有人画活蹦乱跳的鱼儿,小明面前只有一张涂抹的黑黑的画纸,老师很生气:“小明,你在画什么!” “老师,我……画的是包饭的紫菜。”换个角度看世界,你会发现大不同。当我们看到孩子“不合常理”“荒诞”的作品,情不自禁的提出建议时,却不知那些规范性的、标准划一的要求,已在无形中磨平孩子个性的棱角。当我们在心里为孩子们那“毫无创意”或者“很奇怪”的作品表示深深的悲痛时,却不知我们的表情已经悄悄的告诉孩子“你这样糟透了”。每一个孩子都是特别的,都是唯一的。注重个性发展,不要抹杀孩子的想象力。

融入学生生活,提课堂效率

和孩子们在一起,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忧愁,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在教学中,我越来越有深刻的体会。课堂上与学生多交流、多提问,主动给予帮助;课间一块做操;运动会时,给他加油;走廊上,一个微笑,一声招呼……….. 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师生之间,接触更深,彼此更加信任。

每班一周一节课,一个教师教十几个班、四五百名学生。与每个学生的接触不多,根本无法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更别说特征、特点。师生之间的感情单薄。要与班主任多沟通,多了解孩子的日常表现,听些班里的逸闻趣事,潜移默化地加深对班级的感情。

展示专业技能,展现信息技术魅力

教材中,示例都是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到的集体目标。难度系数较低,时间一久对于那些能力较强的孩子,缺乏挑战性和吸引力。教师适当展示一下专业技能,通过技术性更强、层次更高的例子,通过一些具体的操作性过程,让学生眼界一开,哇,原来还可以这样子,让孩子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并让他认识到自己可以成为不可小觑的“高手”。

评价具体客观,促学生能力发展

学会夸奖学生,不要吝奢你的表扬。“你真棒!”“你真厉害!”,面对全班四五十个孩子,在每一节课堂中,如果你只有这标准而又官方的几句,是不是夸得有点累了?其实,孩子们一定比我们还疲惫,听的好累,好空泛、敷衍。空洞的激励评价语言无法发挥效果。我们应该更加的真实,更加的具体,更加的切合实际。“彩虹糖?” “你画的房子烟囱真别致”“哇!好绚丽的花儿”等,更能让孩子感觉到你确实关注了他的作品,这个评价是给予他的。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篇8

全国新教材试点省份——江西省,在对学生学习新教材调查问卷中发现,学生学习地理时遇到的学习困难仅次于物理,居第二位。下面我专门从学生的角度详细分析造成该状况的原因。

一、对地理学科的特点不了解,缺乏正确的地理学习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特点。从地理学科的内容来看,地理主要是阐述地面各种地理事象的分布,并探究其原因;反映地理事象间的相互联系和地区的差异;探寻地理事象变化发展的规律;阐明人与地理环境的正确关系。因此,地理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地域性、实践性、推理性、文理知识的交叉性等特点。正是许多学生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而形成了地理学习过程中常常重记忆、轻理解;重突击、轻平时;简单搬用初中社会课的学习方式,不注重理性思考和推理。新课程背景下地理学科的特点更趋明显,这样的学习方式更加难以适应。难怪学生经常说:地理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最难做,甚至有时无从入手。

二、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逻辑性、独创性和敏捷性等。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能力的高低主要体现在思维品质的差异上。地理学习中学生思维品质方面的缺陷表现在:

1、思维的广度不够,综合能力差

地理知识体系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学生的思维品质要有一定的广度,这样才能在地理学习中用全面的、综合的观点看问题。然而不少学生在这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地理成因的学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关于我国青藏高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原因,大部分同学只会从太阳辐射强度这一原因去考虑,只有少数学生能同时想到日照时间这一重要因素的影响。

2、思维的深度不够,分析、鉴别能力差

有些学生常把一些词语形式相似的概念混为一谈。如:水资源与水能资源、人口容量与环境承载力、震级和烈度等。

3、思维变通性差,常受思维定势的束缚

例如:在讲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时,有意向学生提这样一个问题“当北半球是一月时,南半球是几月?”不少学生会回答:是七月。其原因在于受已形成的“南北半球季节相反”这一思维定势的影响。

4、思维的逻辑性差,考虑问题缺乏条理性

例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合理灌溉容易导致盐碱化,简述其原因。”好多学生不能按逻辑(即:地下水水位升高——蒸发——地表积盐)正确描述。

三、学习地理的动机、兴趣、需要不足,缺乏学习的内驱力

动机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人的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地理学习动机是推动地理学习的直接动力。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凡是学习感兴趣的事物必然力求去认识它、掌握它;相反,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就没有去认识的动力。

学生进入高中后,往往在各种不利因素的暗示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产生地理是“小科”的错误想法,甚至大部分学生刚入高中,就把自己的“奋斗目标和爱好志趣”定位在理科上,从而潜意识地产生了“我是学理科的,地理与我无关”的偏见,学地理最直接目的就是应付会考。由此一来,这些学生谈不上有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从而无法产生学习地理的积极动机,结果是地理越来越难学。

四、初高中学科知识衔接不够,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高中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涉及到许多本学科的准备知识,如地球、地图的基本知识、气候的基本知识。

篇9

关键词:TPACK;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4-0056-04

一、TPACK 框架的背景及内容

TPACK框架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发展的第三阶段。以美国为代表,其整合途径与方法的研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关注学生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第二阶段究关注如何运用技术来设计课程。这两个阶段都特别关注技术和学生,而没有认真关注整合过程中教师的知识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针对这类问题,美国学者科勒(Koehler)和米什拉(Mishra)于 2005 年在舒尔曼(Shulman)提出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即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1]。

TPACK框架是学科内容(CK)、教学法(PK)和技术(TK)这三种知识要素之间的复杂互动,是它们整合后形成的一种新知识。 三种知识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 1 所示。

CK-学科内容知识是指实际被学生学习或教授的学科知识。包括两个维度:C1K-学科统领性内容(具体学科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知识)、C2K-学科内容知识(具体学科的思想、概念、方法、关系等知识以及具体学科与其他学科关系的知识)。该类知识专业性较强,学科不同,层次不同,所涵盖的内容也大不相同,因此,对具体学科的授课教师来说,深入理解其学科的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

PK-教学法知识是一种通用的知识类型,包括两个维度:P1K-学生学习过程的知识(主要包括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和P2K-支持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类知识。这些知识通过课程设计、课堂管理、教学评估等教学环节体现出来。掌握教学法知识要求教师做到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即能够理解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教师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学过程,从而合理地运用策略和方法类知识来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

TK-技术知识,这里的技术指的是运用到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包括传统技术和数字技术。技术知识包括三个维度:T1K-对具体技术教学功能的可供性和限制性的理解, T2K-教学工具操作方法的知识,T3K-有关学习新技术的方法的知识。随着时间推移,大多数传统的教育技术变得非常普遍,取得了感知透明性,教师能够熟练运用它们。然而,相对而言,数字技术却是千变万化、频繁更新的,因此我们要避免陷入“功能固着”,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技术知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技术的可供性和限制性,学会流畅地运用技术解决教学问题。

境脉是指教学班级中的信息化教学设施、学生情况、班风等因素相结合的具体环境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不同班级有不同的境脉,同一班级的不同时期境脉也不同。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具体境脉的变化,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并且能够积极地调整教学方案来适应变化的境脉。

PCK-学科教学知识,指使用相应的教学方法、策略来组织特定教学内容的知识。该类知识的形成依赖于独特的学科内容、独一无二的教学经验和教育学知识的整合。

TCK-整合技术的学科知识,指使用相应的技术来表征特定教学内容的知识。该知识的掌握需要对技术和学科内容互相影响和限制方式有很好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因为技术的限制性,其表征类型也受到限制,不同的技术支持不同的内容表征。同样的,不同的学科内容也限制了采用的技术类型。

TPK-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指使用相应的信息技术来支持特定的教学方法的知识。整合的实质是教学方法的技术映射。TPK的重要部分是教师需要为具体的教学法目的重新配置技术,创造性和灵活性地使用已有的工具。

TPACK-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指使用各种支持性的信息技术来开展某学科内容教学的知识。实质是对CK、PK、TK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教师面对的每个“劣性问题”都是这三个要素的独特整合,不同的教师、教学境脉,整合出的教学方案也不同。教师需要对CK、PK、TK的每一个领域都有较高的认知流畅性和灵活性,更需要在它们的交叉中发展这种灵活性,达到对具体教学境脉的高度敏感性,这样才能设计出较优的教学整合方案。

二、基于TPACK框架的教学设计模式

1.教学设计模式简述

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是系统地再现教学设计过程的一种理论化的简约形式。它是一套程序化的步骤,旨在告诉教学设计者按照什么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学系统的设计。由于教学系统的范围、层次以及设计人员的工作环境、专业背景等差异,使得他们对教学设计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教学设计模式。尽管这些模式各有不同,但它们都包含了相同的要素(学习者、目标、策略和评价)和相同的设计环节(教学目标、策略和评价的设计)。从理论基础来看,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可分为三大类:

篇10

[关键词]高职 管理学 教学 思考

高职教育就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理论上 “必需、够用”,注重技能培养。对于高职的工科类专业和课程而言,这一点相对容易做到,也利于操作;对于就业面广,技能宽泛笼统的经管类专业及其课程而言就相对困难。管理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当中如何体现高职特色值得探讨。

一、《管理学》这门课的特点

1.一般性特点。管理学是从一般原理、一般情况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规律进行研究,不涉及管理分支学科的业务与方法的研究;管理学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科学,管理学是各种应用型管理课程的基础。

2.综合性特点。从管理内容上看,管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它需要从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中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从影响管理活动的各种因素上看,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些基本因素外,还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从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上看,它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

3.实践性特点。基础应用性这是本课程遵循的首要原则。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学习管理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管理中学习管理。管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显示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强大生命力。

二、《管理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适的高职教材。管理学教材很多但适合高职教育“必需、够用”的教材就非常有限。存在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许多教材在内容取舍上不适合高职教育。许多教材虽然在难度和篇幅上都进行了较大调整,但整体上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模式,追求内容的系统性而缺乏针对性。比如,有的教材把属于领导职能范畴内容之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就篇幅过大;在讲述计划、决策、控制等职能的方法时,许多教材选用的内容过于“专业化”,既难以理解学习,又不实用。二是案例选取不当较为突出。这方面主要的问题是案例选用生产企业的偏多或枯燥乏味,学生对案例里涉及的行业和企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不太懂,对案例既不感兴趣也很难准确进行分析或对别人的分析也难以判断。这样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目的。

2.实践性教学的难点。各高职院校及其教师们关于如何进行实践性教学做了许多有益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可是许多实践环节往往难以落实。在中国这个人情味很浓的文化环境当中,影响管理者决策和管理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际关系。管理学中强调:管理者必须拥有三种基本技能,其中两种技能是随管理者层次高低不同而不同,只有一种技能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人际技能。不把学生直接放入实际复杂的具体环境当中体会管理,而空谈管理的设想是否正确是没有意义的,更难理解管理学理论的重要价值。

3.参与式教学的困难与尴尬。首先,上好一堂好的参与式教学课,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做非常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工作量普遍较大的情况下,一般老师是很难有精力备好这样的课;其次,班级太大不便于开展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一般20-30为宜,但我们现在的班普遍过大,学生不能有效参与教学,影响参与的积极性;再次,学生长期缺乏参与的习惯使参与式教学有些尴尬。在长期应试教育体制和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下,学生整体参与的主动性很差,只是面狭窄,缺乏独立思考。不是几个学生垄断发言,就是全部成为点名式发言,发言的形式沉闷。这都使参与式教学走了样,反而引起学生的负面情绪。

三、《管理学》教学中的几点启示

1.明确和强化管理学课程的技能。高职强调“以就业为导向” 但不是每门课都直接和具体岗位挂钩,把管理学和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三门课的任务混为一谈是管理学教材和教学经常犯的错误。忽视了管理学的特点和任务。管理学就是通过学习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管理素质,提高学生对管理重要性的意识,为学生后续专项管理课程的学习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不是告诉学生具体能管理什么事情。

2.案例教学要贴近生活。管理学的一般性决定了管理理论适用于所有组织,不应太多的选择学生很陌生的企业案例,而应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案例。管理本身的实践性决定了管理学这门课的学习更需要直接参与实践。选择恰当的案例非常关键,案例的有趣性、可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选择上应贴近身边,贴近生活。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体现管理的实践性,加深对管理的理解,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组织职能时,就可以用本班班委的职位设置、职位责权、任职条件等方面作为案例。

3.教学要贴近专业。不同的专业对管理学知识的要求侧重会有所不同,管理学教学内容也要相应进行调整。比如,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侧重领导职能及其有关的激励、决策、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对市场营销专业应侧重计划和沟通方面的内容;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应该少讲,甚至不讲,因为该专业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也不一样,在管理学教学当中应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上的不同。比如,对市场营销专业要注重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诚信意识的培养;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注重对领导能力培养。

4.在教学过程要体现管理的实践。管理学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管理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课堂控制、课堂管理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处处运用管理理论,体现优秀管理的魅力,进而增强对管理价值的认识。

(1)让学生走上讲台,参与课堂考勤。要求考勤的学生必须站在讲台上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习惯于在公众瞩目下的“动口”能力;轮流考勤目的在于让学生的名字相互被叫过和听过,以在细微中强化学生之间的情感;要求考勤时必须看着对方的眼睛以体现尊重,理解管理中的非语言沟通,同时也可发挥管理的控制职能,防止“替答到”的出现。

(2)让学生参与提供案例或宣读小案例,培养了他们查找、筛选资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为他们提供表达的锻炼机会;让学生针对现有案例发言,锻炼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平时成绩的评价中体现管理。对于学生干部缺课要比普通学生缺课扣分要重;对于公假前后学生的缺课要比平时缺课扣分要大;对于学生课堂积极发言要加分。根据对于不同班级的,不同专业的特点要在平时成绩分值分配上要有所不同,鼓励积极的方面,限制消极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杨守康 《浅议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三大件”》,科学咨询,2009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