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市场需求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2: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市场需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市场需求

篇1

[关键词] 促进 文化产业化

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也将成为21世纪中国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今天,在全球经济化和加入WTO的挑战面前,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化。

第一,要提高自己的认识。实践证明,文化不但能成产业,而且可以做强做大。但有两点必须注意:(1)文化产业必须以促进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出发点。文化产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考虑市场需求,但并不是所有市场需求都合理,文化产业不能完全市场化,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二者最佳结合;(2)文化产业的建设关键在人的观念和智慧。好莱坞电影业称霸世界,每年出口达数百亿美元,主要是因为那里聚集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导演、演员和制作人员,还有大批市场营销人员。文化产业是消耗自然资源较少,但对知识、技术和人才要求却很高的产业。不要一讲发展文化产业就进行大规模基本建设,投入大量资金。

第二,当务之急是建立文化企业,发展中国的文化跨国企业。实现文化产业化,市场化是前提,企业化是基础。有市场就必须有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文化产业化是为市场而生产的文化企业和为文化产品而流通的市场有机统一。同物质产业一样,文化产业必须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企业。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力是资本的全球化,而它的直接发动者和组织者是跨国公司和跨国的经济组织。中国的文化产业要走向世界,不可没有自己的跨国公司。因此,认真研究跨国公司的发展规律,加快壮大自己的文化跨国公司,是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第三,要完善产业运作机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改革文化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强有力的宏观调控体系,更多地要依靠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进行管理,减少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要改革文化产业投资体制,完善文化产业投资政策,拓宽融资渠道。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融资等手段,建立多渠道投资文化产业的体制和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一个综合性投资融资格局。要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 同时,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参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要通过完善以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以及相应的文化投资体制改革,构筑应对WTO的国办、民办一体化的“文化产业方阵”。

第四,要打造响亮的中国品牌。鼓励文化经营单位之间优势互补,促进资产、人才、技术的合理组合,形成优秀人才、高新技术、名牌产品、高效益经营单位为龙头,资产为纽带, 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乃至跨国经营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发挥它们的骨干作用。同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相比,我国文化支柱产业还没形成气候,国家应制定扶持政策,扶持文化支柱产业的启动,支持重点项目的开发。比如,我国国土辽阔,风光秀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积极鼓励开发文化旅游资源就是个好举措。应该让旅游拉动内外需求,带动经济增长。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 加速文化产业实现两个转变的步伐,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品牌。

第五,要扩大文化资源的配置范围。中国家喻户晓的《花木兰》,被迪斯尼公司拍摄成动画片,将它打向世界,仅在上海就创造票房价值230多万元;好莱坞巨片《侏罗纪公园》和续集《失落的世界》,采用了中国的恐龙蛋化石资料,让全世界的大人和小孩惊叹不已。事实说明,全球化的文化资源配置,已经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中国文化产业要从过去主要依赖国内资源,逐渐发展为依赖国内和国际两种文化资源,做到天下财富为我所用,天下人才为我从善。当今世界,谁能够做到这一点,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稳操胜券。

第六,放宽市场准入,制定投资文化产业的优惠政策。文化产业广阔的发展前景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加盟,但当前我国只有很少的企业和个人投资于此,并且规模都不是很大,比如说中国的文化产业企业没有一家名列中国企业500强,这和国外的文化产业极不对称,以卵击石,何以竞争?国家应对那些投资文化产业的个人或实体(无论是国有还是私有)采取免税、减税、贴息贷款、税利返还、差别税率等经济手段,鼓励向文化产业领域的投资,使得有逐利性的资本转向文化产业,从而从总体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

第七,注重文化市场的全面培育。对我国文化市场的培育首先是行业性市场的培育。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市场,如图书市场相对完善,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更多的文化市场,如竞技市场、艺术类市场等还需要更大的开发。其次是对东西部地区市场的开发,文化市场的东强西弱客观上要求随着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也来个文化西部大开发,从根本上改变西部文化市场的落后状况,从地理层面上清除壁垒,完善全国市场;最后是要注重城乡文化市场并重,努力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文化市场产品单调的状况,避免文化层面上的城乡差别,使两头并举,全面发展。

第八,开发传统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化。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给我们留下了十分深厚的文化积累,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独有文化类型,这是一种难以估量的文化资源。传统文化资源为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一脉相承。中国文明长盛不衰从远古洪荒一直延续到现代。这一历史事实表明,传统文化主导的中华文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世界其它文化所不具有独特文化价值。其生存智慧和文化魅力本身就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谜,具有吸引文化市场目光和思维的奇异性。(2)传统文化在其演化的历史过程中留下了文化瑰宝,这些珍奇的文化遗存从上古时代一直排列到现代的整个中国文明史序列,而且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从漠河到海南的山山水水之间,谱写着中华大地上勤劳的人们从石器时代走到网络时代的壮丽诗篇。辉煌的故宫,巍巍的长城,谜一样的秦皇陵,神秘的三星堆,神圣而金碧辉煌的布达拉宫,不胜枚举的古迹如星斗一样闪烁在中华大地。这些古迹都是富有世界竞争力的中国独有的品牌资源。(3)传统文化在其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融合外来文化,并在六朝以后以儒释道为主流的文化形态,遗留下许多灿烂的文化圣地,儒教的文庙,佛教的寺院,道教的宫观,成为文化旅游的热点。(4)中国五十六个民族既吸取着传统文化的营养,又在各民族的地理环境中保有和发展着自己的传统,其民情风俗、工艺技术和构成一道道多姿多彩的文化风景线。总之,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资源既是世界人民共有的文化财富,也是中国文化产业化的宝贵财富。

市场就是现实中活生生的需求,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将使传统文化更多地获得被社会接纳和发展的可能性,使中华文明获得新生,以自己的独特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此首先要科学评估和保护好传统文化资源。科学评估就是要对传统文化资源的社会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社会伦理和宗教价值、艺术价值和满足文化市场的经济价值等等进行评估。保护好传统文化价值就是要建立切实的制度和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造成对文化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尤其应对具有品牌价值的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和开发。其次,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框架中,给予法律和政策上的合理地位,发挥文化产业化在整个产业化中的作用。最后,把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同国际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结合起来,使文化产业化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又成为中外经济技术交往的契机。

第九,加大培养文化产业专业人才的投资。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是人力资本主导的新经济,它的发展主要依赖“有腿资产”,需要用“资本”来追逐“知本”,因而,对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有巨额回报的。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无论在大学,还是在企业, 很少有专门培养这类人才的科目,更多的焦点是放在第一、第二产业人才的教育。这就需要国家通过在高校设置相应的文化产业院系、设立与此相关的基金会或采取奖励的方法鼓励社会对文化人才的培养。通过培养懂专业、会管理、能运作的文化生产者、文化经纪人、文化企业家,不但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理论的探索,而且可以使真正懂得文化、市场和经济的综合型人才投入到文化开发的浪潮中去,加快文化产业的快 速发展。

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新形势,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壮大自己的文化产业,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和发展现代化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文创;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传承保护

一、关于文创设计

“文创”是文化创意的简称,它是指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特色、整合学科知识、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在大众眼中文化创意是一种时尚现代的理念,设计师都喜欢借助世界性的设计元素和流行的设计语言及载体来进行表现。中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市场的发展,面对对市场中精神文化的需求,近年来文化创意产业更是蓬勃兴起,因为好的文创设计会给产品带来较高的附加值,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文创设计已逐步走向了成熟。不过现在许多创意设计中感觉还是缺少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中国地域广阔,各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真正多元的民族特色文化却集中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文创设计要如何传递本土特色民族文化,值得思考与研讨,现在就以贵州在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文创需求现状为例谈一点认识。

二、开发旅游产品需启动文创设计理念

优秀的文化产品,应该能够很好传递本土的民族文化特色。“我在贵州等你!”这是贵州在打造旅游宣传中发出的亲切邀请,贵州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来到贵州你会发现,过去贫困落后的山区因为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当地人逐渐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最有本土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如银饰、刺绣、蜡染、织锦等,忽然间都转化成了旅游商品,但这种快速的转化并没有使当地人获得市场的最好回报!为什么呢?1.传统工艺品的盲目转换失去了本土文化特色贵州的民族艺术源于生活,其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特别是民间手工艺造型质朴、稚拙,其纹样图案更富于抽象的美学特点,如苗族的服饰图案就承载着其几千年的历史故事和文化特征。但在文化交替大融合的背景下传统文化还是逃不开时代的冲击。今年去贵州苗寨采风,发现苗银苗绣饰品很多都变成了机绣和机器打造的,传统意义的手工艺概念完全改变了,再走进其它村寨,看到有的苗族女孩在绣十字绣?有的地方卖的蜡染的图案是海南的耶树风情?不是说不可以,只是感觉传递的文化信息太错位了。更有甚者是,许多小店中商品里还混杂了许多在小商品市场批发来的大众货,也就是在全国所有旅游市场都能看到的那种旅游商品,恍惚间怀疑自己是否还置身苗寨,实在让人感慨本土文化特色已慢慢被同化。2.既没有实用价值更缺乏艺术价值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现状决定了当地人的审美认知和大众需求是有很大差异的。近年来跟风似的打造旅游商品,可多数商品样式还是保持着原生态状态、制作质朴粗糙,缺少贴合市场需求创意和设计,如某县开发的旅游工艺品“时钟”,其设计的钟盘上是色彩复杂的刺绣,单从外表看就会发现,花哨的底纹使人眼睛无法看清“时钟”上的指针刻度,这种强加的艺术效果影响了“时钟”的使用功能,可见该商品最基本的设计概念都没有,何谈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的融合。3.开发旅游产品需启动文创设计理念文创设计的行动就是搭建起传统文化与时尚设计的立交桥。贵州近年来旅游业井喷式的发展,给旅游文化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动力。迫于生活前些年卖手工原样物品,现在盲目制作粗糙工艺品,游客选购不到满意旅游产品,购买的愿望逐渐递减。怎么办?我认为需要本土优秀设计团队积极参与到民族文化创意设计中去,合理地挖掘和吸取可用于文创开发的元素,把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注入到时尚设计中去,开启传统艺术融于现代生活文创理念。

三、通过文创设计传递本土民族民间文化

特色民族文化是文创设计核心的竞争力,将民族特色文化引入市场,鼓励设计公司、大专院校师生参与文化的保护性开发和研究,与现代人的精神需求做好对接,用本土民族文化元素提升旅游商品的价值,为民族特色时尚产品烙上贵州印。1.走进本土文化加以深入研究很多贵州的设计师对本土文化缺乏了解和研究,所以可以由政府主导进行文化驱动,对有兴趣的设计团队提供学习了解民间艺术文化的机会,邀请他们参加各类民族节日的活动,深入村寨进行学习和研究。设计者要对民族的文化有正确认知,才能更好去开发和传承。贵州省政府通过几届的“两赛一会”活动,建立起民族文化艺术的交流平台,2015年已将“两赛一会”升级为每年一次的民族博览会简称“民博会”,其涉及范围更广,涵盖的民间文化内容更丰富。2.梳理本土文化发掘设计新元素民族文化艺术通常与宗教、历史息息相关,文创商品的设计运用不能生搬硬套,要进行保护性开发,哪些要传承,哪些可创新,哪些载体更适合消费品市场等,最好是由当地文化部门对其民族文化特点梳理归纳,可将其分为文化典藏、传承保护、设计开发等类别,通过网络数据平台进行资源共享,把可用于创新设计部分的文化元素提供给设计团队,作为文创设计和开发新品的依据。3.走出去学习借鉴增强文化自觉意识重新审视和关注传统文化形态,增强文化自觉意识,要借鉴世界优秀文创设计方式和做法,更好地将民族精神艺术化地揉进各领域的创意设计中去。如德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地区一直引领着世界的时尚与前沿设计,其文创设计就是传递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提升产品质量并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值得学习。2012年,由贵州省一百多家专业设计公司和工作室结成的“绝对贵州”创意联盟,就是贵州设计界新生文创团体,其倡导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时代文创作品的设计,该联盟已推出了一批新颖的设计作品和一群年轻有为的设计师,他们将成为本土文创设计的中坚力量。

四、做好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创市场健康发展

贵州民族民间艺术无论是刺绣、蜡染,还是挑花、织锦,民族元素在文创设计中的重新运用,可以让地域性特色得到充分的体现。对于本土民间文化的现状而言,文创设计需要进入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要传承保护的,应保持和忠实于原生态;要创新开发的,就应吸取民间艺术精华,保持基本的民族风格,创意设计出适合现代人审美情趣的、使之能融入现代文化的时尚设计。一种是文化承袭,强调精神内涵,一种是商业开发,注重形式美感,两者互补调节,构成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总之,文创艺术是现代生活的一种状态,将民族文化元素融于人们的生活,设计精美实用的文创产品,使文创市场健康发展,才能更好地创造出融合多元文化并具本土艺术特质的文创商品。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城市竞争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TU984.11+9文献标识码:A

文化从本质上来讲是一种精神,它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因此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具有基础性的力量,已经成为全球认同的衡量城市地区发展的重要指标,成为各城市竞争的一个新兴领域。

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在城市竞争激烈的背景下,一个城市要想发展与进步,必须要坚守自己的文化根基,避免文化同化与文化侵略。复旦大学孟建教授提出了关于城市软实力的五大关键词: 形象传播力、文化号召力、政府执政力、区域影响力和城市凝聚力;深圳 2009 年的文化蓝皮书对文化软实力的内涵作了相关论述,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定义为价值创造力、文化创新力、城市文化辐射力、城市凝聚力、城市影响力、城市识别力。他们从不同的侧面解析了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无论从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操作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城市文化软实力内涵的探讨使我们一方面可以据此来对城市之间的文化软实力进行对比,来衡量各城市在这一领域竞争力的强弱;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指引方向。综合众多学者的研究,本文认为城市文化软实力至少应该包含以下五项内容: 文化整合力、文化创新力、文化凝聚力、文化发展力、文化影响力。

二、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的困境

1、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

西方思潮的涌入,极大的冲击了广大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传统价值观,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思想文化基础被削弱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民的情绪波动,思想混乱,减弱了对国家的忠诚感和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2、传统文化缺乏现代性因素

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缓慢或者滞留不前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保持传统文化还是抛弃传统追求现代化这一矛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影响中国文化国力的提升,从而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建设。

3、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大多城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忽略了软硬实力发展极不均衡。秦皇岛市经济发展虽然迅速,但是在对外的经济交流中,企业力量小,缺乏文化品牌,没有话语权。特别是环境污染严重,公民道德水平有所下降。文化的低速发展越来越威胁到整个城市文化的生存空间。

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一些拥有权力的人,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破坏党政原则,把权力作为商品进行钱权交易。这些行为破坏了党纪党风,触犯了法律,还大大损和政府部门在群众中的威信。

4、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

如今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文化维护的重要工具。但是西方霸权主义利用网络传播西方文化挑战其他文化的,同时也有很多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影响社会主义文化的正常发展。网络还催生了各种低俗文化、腐朽文化、快餐文化,诱发了民众拜金主义和主义的滋长,这对民族文化社会文化的生存和发展都是极大的挑战。

三、竞争背景下加强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路径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秦皇岛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引领作用。

现阶段,秦皇岛民众的思想和生活呈现多样化,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也日趋多样化。在思想文化领域,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共同存在,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并存,健康的思想与腐朽的思想同时并存。在这样的局面下,想要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快文化软实力发展,就应当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复杂矛盾,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真分析各方面的矛盾变化,揭示各种思想文化形成、传播的客观规律,对群众思想中存在的各种疑惑作出有力的解答。

加强对民众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使民众能够准确的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民众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认知。对于不同的群体要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对于党员干部,要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要求他们深刻的理解其内容,用自己的行为感召、带动群众,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青少年,要加强学校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逐渐培养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理论认同;对于普通民众,要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教育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使之逐渐渗透到群众的心灵中去。

2、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扩大城市文化的对外影响

我们应该突出主流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这些纳入城市形象的整体构建中,准确制定文化对外的战略规划,使我们的价值观念与发展模式在更大范围内产生影响并引起认同。想要提高秦皇岛市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就应该以周边城市为依托,增进彼此了解和信任,提高威望,树立独特的城市形象。要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就要善用我们自有的文化资源,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元素,催生出新的文化品种,开发出符合当代市场需求的文化娱乐产品。同时要完善和落实鼓励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的政策措施,培养对外的骨干文化企业和文化中介机构,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努力扩大秦皇岛市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在国家文化市场上的份额。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自信。

3、正确处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首先要对城市传统文化进行准确定位。在这个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认为传统文化就是封闭排外,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封建糟粕视为精华。二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定义为中国封闭落后的愿意,把传统文化说的一无是处。

4、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研究

缺乏传统文化素养致使城市文化的发展出现无力的状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迫在眉睫。大力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了解。尤其是文化发展中的断层致使许多文化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发掘和梳理,赋予现代的解读方式。

5、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社会文化体制改革中,最重要的是文化创新。文化管理体制的创新需要科学有效的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及创新管理,

通过管理的加强促进文化的繁荣发展。理清文化管理部门与所属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和市场中间组织的关系,加强政策调节、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推进文化市场的综合执法,解决职能交叉等

总之,早日将秦皇岛建设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旅游名城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段水雯.论文化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高[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

[2]张鸷远.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困境及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0(5).

[3]郭继文.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软实力与传统文化的发扬---析“和谐世界”[J].菏泽学院学报,

2007(8).

篇4

1.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模式创新

文化产品和服务既要有标志性的经典项目,又要贴近群众,贴近社会,贴近生活,满足居民文化需求,不断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促进消费结构的换代升级。[1]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体育文化产业优势是当下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文化遗产作为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同时也是具有文化特色的市场消费项目。目前,中原地区传统体育项目在以非遗为主题的大型综合性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传统武术演艺品牌“武林风”、“禅宗少林•音乐大典”,以及节庆旅游品牌世界传统武术节、中国国际武术杂技艺术节、河南国际少林武术节、国际太极流大会、中国侠文化节等。这些项目的商业开发和利用既是市场优势转化,也是文化发展的创新,不仅影响了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影响着体育消费心态和趋势。同时,通过产业化的带动辐射,也使不少地方成为有一定影响的旅游产业区域,比如登封、焦作陈家沟等,使文化优势转化为区域产业优势,甚至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由此可见,传统体育文化创新发展是通过市场渠道转化为健康优质的文化产品,将产业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相结合,加快其产业化步伐来实现的。

2.促进传统文化传播和推广

体育价值观是个人或社会对体育的意义和价值的认知与判断,它控制着体育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在生活方式上,人们开始追求身心的双重享受,从以往对人体健康认识的单一生物学模式转变为身心双重享受的模式。群众对体育的认知转变,同时也带动了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和关注,对传统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传统体育文化遗产是河南特色文化遗产项目,传统体育的传承推广是河南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例如河南省文化厅和文物局主办的“文化遗产日”河南省主题活动启动仪式(非遗专场)中开封石锁、二鬼摔跤等传统体育项目展示;由文化部主办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薪火相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师徒同台展演活动”陈式太极拳代表性传人陈正雷大师携弟子进行展示。这些活动具有多种传播途径,因而逐渐被大多数人了解和熟知。然而,人们往往只看到了传统体育文化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对项目本身所蕴含的价值认识不足。只有通过对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推广,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将健身的理念不断宣传,使人们真正意识到传统体育的价值核心,才能使人们越来越重视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作用,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推动城镇生态文明建设

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一种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人类文明形态,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一直以来,民间是传统体育项目产生、传播的土壤。它们散落在民间成为传统文化的缩影,为普通农民或城市一般居民掌握,形成民间自发性的传播,大多项目既可以在农村发展也适合在城市推广。现阶段,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和务农采摘旅游等已成为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发展的一种形式。通过大力发展古镇古城民俗活动、地方传统技艺和游戏、传统节日、民风民俗等传统体育旅游活动,丰富了生态文明发展形式,进一步推动城镇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二、中原体育文化遗产发展面临的困境

1.群众认识不够,缺乏动力

虽然现代社会居民富裕程度提高,闲暇时间增多,但人们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了一些健身活动上,并没有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引起足够的重视,更不会关注其内涵。传统体育文化遗产发展现状仍然不容乐观,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们对于传统体育的了解还不够,还有不少人认为体育运动就是体育的全部,而传统文化中不存在体育活动。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持续性开发的文化符号有待于更多人理解认识。不仅仅是普通居民对传统体育认识不够,甚至一些基层部门在管理当中也认为体育仅是体育部门或教育部门的事,文化遗产是文化部门的事,两者关系不大,割裂开来看问题、处理问题;各行政管理部门习惯了条条框框的对口管理,在没有明确的归属情况下,对体育文化遗产置之不理,尤其是在基层宣传推广中主动性较差,政府部门介入较少,造成群众对传统体育项目认识较少,不能充分认识到推广普及的重要性,阻碍其健康发展。

2.资源条件匮乏

“空间、设施、形式、组织”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保护的重要因素,必须要保持一定的平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软硬件资源:硬件包括了场所、资金、活动形式、市场宣传开发等;软件包括了文化理念、大众需求、市场消费心理等。中原传统体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软硬件资源条件作保证。尽管近些年来政府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保护的投入资金每年都在增加,并且在地方政府和基层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在各地铺开,但是与河南省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经费的人均占有量还是相当低,与公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反差较大。体育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是大部分地区缺乏充足而固定的经费渠道,对政府依赖性还是很强,设施、场所不固定,套用名目、非法获利的不规范开发现象经常可见。同时,组织者、指导者、传播者队伍建设也比较薄弱,如何落实规划,如何发挥好队伍的作用等关键问题都未经深入思考,而这些问题不是仅靠政府补贴经费就能解决的,重要的是要有相应的宽松环境,及时出台扶持政策和管理法规。在这种松散放任的状况下,居民们很容易失去对传统体育的正确认识,资源储备和居民文化需求严重失衡,加剧了文化环境的恶化,使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阻碍了文化传播系统的正常运行。

3.保护传播机制尚待完善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尽管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设立了保护机构,但是基层保护机构仍然很不健全。一些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未正式出台或还未规范完善,与保护相关的一系列纠纷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一些措施和规定过于空泛,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针对性差,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保护人员不能在工作过程中很好地行使自己的权力。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计划、发展措施仍未能纳入中原经济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主体规划中,非遗保护机构大多是现行的主管文化的相关单位,或者是在政府引导下依托社会力量成立的相关协会,与各地方体育、教育专门机构并没有太多的交集,责权并不明晰,因此,在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中效率低下,执行力度差,专项人才队伍建设也有待落实。收集、调研、记录、存档、运行、人才培训等工作都还不规范,保护措施与技术相对单一,没有形成相对系统规范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机制。保护机制中的教育环节发展尤其滞后。首先,掌握着传统技能的传承人找不到可以依靠的稳固的传授群体,迫于生活、经济等方面压力他们会将主要精力放在谋生上,许多独特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其次,社会教育和宣传跟不上,受众范围较小、气势不盛、影响力有限。学校教育普及程度跟不上,学生们在学校往往接受现代体育项目的较多,传统体育接触少甚至没有,教育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脱节。大学教育中没有专门的学科支撑,传统体育与文化遗产相交叉的课程缺乏,不能培养文化遗产传承所需社会人才。

三、中原体育文化遗产发展的路径探析

1.以社区体育为本位,提高社会认知度

要通过有效手段让政府和社会各层次人群自觉了解传统体育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社会认知度。通过一系列政策法规对传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加以促进和约束。比如降低非遗项目结社结会的门槛,降低组织基金会的门槛,减免、降低税收以及提供融资、土地使用等优惠政策,以前传统体育有各式各样的协会,也有组织行业组织的,都是爱好者自发组织的,依靠社会资助生存,有些维持了一百多年。[4]目前,河南正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城市管理由单位制向社区制回归,社区将成为现代城市居民生活和休闲的基本单位,以地缘为基础的社区体育将成为新世纪体育的重要组织形式。社会对社区体育的价值定位,也应该由社会目标向个人的自我满足与个人的身心发展方向转移。现代体育已成为群众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城市社区建设的重要部分,在人们进行体育活动时,已习惯运用体育符号来诠释一些社会价值特征。因此将传统体育带进城市社区、新农村社区,对促进体育和文化和谐发展,促使居民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尤为重要。要想让体育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充分发挥出自身价值,必须在认识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文化主体要全力灌输传播意识和传承思维,以不改变传统文化特色为原则底线,在群众思想中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观。群众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提高了,自然就有了培育发展的土壤。以地域文化为特色,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挖掘,增强居民体育意识,扩大传统体育的影响力是开掘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具体来说,一要改变小农意识文化观念。小农意识文化观念的特点是目光短浅,小富即安,保守吝啬,惧怕变革。二要更新计划经济文化观念。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文化的政治性因素被无限放大,文化单位没有竞争观念,没有经营意识,没有成本分析,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价值不能有效开掘,所以文化资源闲置与浪费严重,守着文化富矿过穷日子。

2.以非遗开发为契机,构建体育产业开发体系

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和一些地方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出台,为了避免体育文化遗产开发的重复性和盲目性,必须建立科学可靠的体育产业开发体系。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对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定位,河南省的传统体育产业应围绕“以推广普及为基础,以传承开发为核心,以休闲健康为重点,以人文体验型生态旅游等为特色”的产业体系来构建。一是以观光型生态旅游与地方传统体育特色相结合。这种发展方式是以“观”为核心,观光型生态体育是现阶段中原经济区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地方自然环境、传统建筑、遗址、农耕风光不遭受破坏的基础上,以旅游观光为契机,使观众广泛接触传统体育文化遗产,通过了解自觉接受传统体育项目,自发学习和推广传统体育项目。这种模式在丰富了旅游开发模式的同时也可以优化自然生态环境和乡村景观结构,使体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生态环境合理利用找到了最佳结合点,是现代化的生态体育开发模式。二是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传播推广,重点是提高人们的休闲健身意识,使之成为一种有别于城市喧嚣和快节奏的社会生活方式。依托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自然历史价值,使其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相结合更能迎合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三是加快建设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专属发展路线,形成河南省传统体育文化的生态核心区域。同时,要大力发展俱乐部、健康养生群众团体、表演团、生态旅游度假村等各种形式的文化项目(团体),形成能够适应不同市场需求的河南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传播推广体系,完善休闲服务功能,丰富全民健身途径,培育和扩大市场。

3.规范传统特色文化市场建设

篇5

关键词:艺术文化 戏曲新编 艺术品位

文化创意产业译丛《艺术文化经济学》(第二版),由詹姆斯・海尔布伦(James Heilbrun)和查尔斯・M・格雷(Charles M. Gray)著、詹正茂等译,2007年10月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从全书内容结构上看,可分为五大部分。首先,笔者简要概述《艺术文化经济学》中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本书将要涉及到的艺术和文化产业的领域范围,着重阐述有关美国艺术部门的规模概况。第二部分,解释经济学中消费者需求的初级理论,论述供给与需求同艺术的关系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作用。第三部分,介绍艺术市场,包括艺术节、画廊、拍卖行、艺术博物馆等。重点探讨艺术品的供给与需求的决定因素。第四部分,结合艺术的公共政策探讨艺术补贴与收入分配问题。分别介绍了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的艺术支持的实际情况。第五部分,深入分析艺术劳动力市场的运作以及有关教育、培训、就业的艺术专业化问题。最后一章是对美国的艺术教育和对未知未来的一些推断和期待。

总的来说,《艺术文化经济学》不仅涵盖了美术和表演艺术的经济学,还包括美国艺术文化相关的公共政策,本书既适合正在寻找艺术管理经济学核心教材的学术性读者,也适合想系统了解文化艺术的普通读者。

人民群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提高,理论和实践告诉我们,决定商品需求的因素包括:消费者收入、消费者偏好和相关商品的价格。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成员人均GDP逐步提升,文化消费逐渐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通过文化消费预测居民对文化消费的潜在需求,可以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中国传统戏曲的生命在于受众,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走向未来,必须在当代青年中寻找新知。近年来,中国传统戏曲缺乏年轻的忠实观众,年轻人更倾向于能够直接表达他们内心需求和经历的流行乐,戏曲事业作为文化艺术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其发展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当下,戏剧团体希求独具创新的艺术形式能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这里以众所周知的由白先勇先生改编演绎的青春版《牡丹亭》为例。青春版《牡丹亭》在忠实诠释原著精粹的基础上,将原著隐藏较深的意蕴一并呈献给观众。深化对“人间情”的表现,区别于汤显祖花大量笔墨渲染人世的冷暖;加强对柳梦梅的刻画,突出他对爱的坚定,设计与杜丽娘的亲昵举动,区别于原著将注意力集中在杜丽娘的形象塑造上并一改传统昆曲中柳梦梅柔弱无力的形象;青春版《牡丹亭》全由年轻演员担纲,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前提下又让观众赏心悦目。另外,音乐处理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全剧采用了西方歌剧主题音乐的形式,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作了大量的幕间音乐和舞蹈音乐,渲染舞台气氛的同时也强化了戏剧情节与配乐之间的逻辑关系。“正如导演王世瑜先生在《青春版牡丹亭舞台总体构想》中指出,这个戏的舞台设计,增加了水墨画的内容和背景,风格淡雅;而服装设计,也是雅淡、柔嫩,按照白先勇先生提出的“要淡、要娇”的原则施行。因此,我们看到舞台上出现的色彩,多是藕白、嫩黄、淡蓝和浅绿,这既符合戏曲的传统,也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并且,与我国传统的雅文化的气质相一致。”①可以看出青春版《牡丹亭》的编创努力与时展的脚步相吻合,充分契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中国戏曲发展正试图摆脱传统戏剧的束缚,无论从演唱技艺、剧本创作、舞台道具,还是演员的整体装束上都在积极探寻以何种创意营销手段来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一系列的新编戏曲层出不穷。除了上文提及过的《牡丹亭》,再如《红楼梦》《西厢记》都是观众喜闻乐见且常被拿来进行二度创作的热门剧目。然而,在戏曲新编不断涌现的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感叹有一些现代戏曲已逐步脱离了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其唱腔和台词设计也逐步失去了原貌,甚至越来越贴近于歌剧或是流行音乐,对于此类颇有争议的话题,受众的态度褒贬不一。例如传唱度较广的王力宏的《盖世英雄》、陶吹摹端杖说》等,R&B与京剧的旋律、唱腔创新融合,不少人认为东西方音乐元素的碰撞实则很巧妙,反倒让更多不为传统戏曲所动的年轻人开始逐渐熟悉传统戏曲文化,也不失为将传统戏曲发扬光大的有效途径之一。笔者认为,戏曲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对传统戏曲的重新编创,虽然全面优化了现有的艺术形式,但更需要强调的是,戏曲新编绝不能是艺术形式和内涵的改变,必须在尊重戏剧传统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创新发展,扭曲了传统韵味还何谓传承?迎合得有度,如何平衡市场与艺术间的利弊关系,探究彼此间的平衡点是我国艺术文化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作者在《艺术文化经济学》中辩论关乎平等主义的问题时,强调这不仅是高价格和低收入限制了对艺术的享受,还存在区域差异,笔者认为可通过大众传媒对其进行弥补,而这就意味着商业化的大众传媒在大多数群众的通俗文化品位驱动下,通俗文化和高雅艺术间该何去何从。归根结底,现在还没有一个足以支撑起高雅艺术大放异彩的艺术文化市场。通过供需理论以及对当下艺术文化市场的视察,大众传媒将重心放在高质量的高雅艺术文化节目上的成本是相当高的,而又在并不顺应大众艺术品位的前提下,传媒无法从中弥补其投入支出。依靠政府的补助手段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人们必须熟悉某种艺术形式后才能逐步获得对它的品位。

试想若消费者了解中国传统戏曲就能很好的去欣赏它,而了解又要通过教育和熏陶获得。究其原因,“所有研究都表明,拥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较高的职业地位,以及较高教育程度的人,对艺术的参与率比其他人更高。”②上述研究结果指导我们,教育是艺术参与的一项重要的决定因素,而当下的情况是相对贫困的人无法按市价负担大量我们所定义的文化艺术活动,如果国家对艺术的分配进行资助比如能最直接的体现在传统戏曲展演活动的票价上,用补贴来克服高价格和低收入的障碍,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传统艺术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如中国国内众多高校陆续开设的大学美育课程以及策划诸如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艺活动、教师学生自发举办音乐会等都是切实可行的辅助手段。相当数量可观的经济学家都认为,有必要刺激对艺术的消费,帮助更多渴望品位艺术的低收入群体直接接触艺术。艺术与经济相互促进,传统文化艺术的发展将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繁荣亦将是传统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作者在对艺术教育的评估性研究中还发现童年在艺术方面的社会化与成年人的参与情况成正相关,参与情况受到艺术教育密度的强烈影响。所以说,艺术教育从根本上助于培养人们适当的艺术品位,能直接刺激公众对高雅艺术形式的需求。在中国应试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竞争力的背景下,这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艺术教育和教育改革必须成为一个势在必行的发展方向,如此才有机会在多元文化主义下看到高雅艺术光明的未来。

在《艺术文化经济学》的编著中,作者运用了案例分析法、数据分析法、图表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提供了大量引证作为原始资料的补充,有理有据,让阐述更为生动,为读者提供了关于美国的艺术经济学和艺术政治经济学的系统分析,并启发笔者联想思考中国艺术文化的发展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艺术文化经济学》是一本在西方刚刚出版就产生很大影响的著作,其中的数据、信息、专业分析、评论对学术同仁、艺术家和从事艺术管理工作的管理者来说都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

注释:

①黄天骥:《戏曲审美观的传承与超越――青春版演出的启示》,《文化遗产》,2007年第1期第11页。

②[美]詹姆斯・海尔布伦(James Heilbrun)、查尔斯・M・格雷(Charles M. Gray):《艺术文化经济学》,詹正茂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年,第46页。

参考文献:

[1]李静修.全媒体视野下的受众审美心理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年.

篇6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xxxx市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文化娱乐业、音像业、演出业、印刷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市场趋向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已经成为xxxx市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xxxx市民营文化企业以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强大的市场扩张能力异军突起,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也获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随着民营文化企业的不断扩大,所占的市场份额也日益增多,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正逐步成为一支“生力军”。这些民营文化企业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xxxx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xxxx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基本情况

(一)市场构成。我市民营文化企业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电影和演出为主,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一个以娱乐、演出、音像、电影、书报刊、艺术摄影、培训、网络、印刷等项目为主的综合市场体系。截至目前,共有各类民营文化产业单位700余家,其中歌舞厅67家,占总数的9.6%;网吧163家,占总数的23.3%;电子游戏厅116家,占总数的16.6%;图书发行零售142家,占总数的20%;图书vcd出租88家,占总数的12%;打字复印社120家,占总数的17%;婚纱摄影14家,占总数的2%,从业人员近万人,年营业收入约1.5亿元。另外,民营艺术培训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初步摸底约有30家以上,大多是家庭式培训,少有规模性。对这一领域,目前我市工商、文化等部门尚未管理起来。全市还有上百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和40余家流动电影放映队,主要活跃于农村乡镇,大多数是业余性质、家庭作坊式,基本没有工商注册。

(二)企业构成。此次调查全市共发放调查问卷表120张,回收116张。民营文化企业注册时间在3年以下的有45家,占总数的38.8%,注册时间在3—5年的有36家,占总数的31.1%,注册时间在6—10年的有34家,占总数的29.3%,另有1家注册时间在10年以上的,占总数的0.86%。本次调查的民营文化企业大多数为个体性质,有85家,占总数的73.3%,私营独资有25家,占总数的21.6%,股份有限公司有6家,占总数的5.2%。

(三)地域分布。我市民营文化企业大多集中在市区、城区及靠矿区的集镇。这些地区的文化企业起步早,发展也较快,偏远乡镇的文化企业相对就很少,发展也较慢。但是也涌现出了如临涣镇、百善镇、刘桥镇、南坪镇等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较快的亮点,主要是依靠自身特长,发展民间演出业。调查显示,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成正比,文化产业发展的差距,充分说明和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总体分析,我市民营文化企业在近5年左右的时间内发展迅速,新注册的企业占总数的70%以上,主要集中于市区和城区,在偏远地区和农村相对较少,分布也不均衡。民营文化企业大多注册资本、营业收入在50万元以下,基本都是家庭式个体经营,尚无法律意义上的治理机构,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还有待发展。但是,近年来新注册的民营文化企业也有部分投入大、起点高的新型文化企业,大多集中在ktv量贩等歌舞娱乐场所,如阿里巴巴飚歌城、翡翠明珠娱乐会所、聚富圣会自助卡拉ok等,投入规模在400万以上,单个文化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近百人,年营业收入在500万-800万元左右。

在调查中,大多数的民营文化企业业主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持悲观的态度,民营企业业主对未来企业发展持“一般”、“不佳”、“不好说”的态度分别占29.3%、27.6%和15.5%,对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仅占18.1%。

二、企业融资和资本运营

我市民营文化企业的融资方式目前主要集中在自身积累(86.4%)和民间借贷(74.6%)上,银行借贷的比率仅为18.2%。民营文化企业存在较大的融资困难,有部分民营文化企业认为是企业资本金不足,找不到担保人,但大多数认为是管理不规范。所有接受调查的民营企业业主都认为各级政府都应该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包括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由于民营文化企业自身规模小,大多未介入国有文化企业改制,全市仅有原市电影公司由于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由原公司人员买断经营。

三、企业发展环境

有近八成的民营企业业主对企业发展环境总体评价尚可(很好类占12%,较好类占18%,一般类占66%,较差和差类为0)。但是民营文化企业与国有文化企业相比,在土地使用、专业技术职评、社会保障及劳动用工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税费方面还存在有关税收减免、奖励不能兑现,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到位和多头收费负担较重等问题,税费压力较大,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加之市场准入、融资难和人才匮乏等问题制约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当民营企业遇到麻烦时,首选的解决途径也是找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或工商联,仅有2.91%的业主选择打官司来解决问题,法制观念淡薄。社会化服务方面主要集中在人才培训(占总数的62%)、信息咨询服务(占总数的42%)、技术服务(占总数的42%)和创业辅导(占总数的42%)。最希望政府部门在政策扶持(占总数的8%)、减少审批(占总数的42%)、人才培养(占总数的34%)、禁止“三乱”(占总数的24%)和提供信息咨询(占总数的20%)等方面提供服务。

就目前调查的状况看,民营企业对当前的社会化服务满意度尚可,较满意率达85%以上。此外,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对政府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了解少、信息闭塞等问题。有85%以上的企业认为2009年4月13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对企业发展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

四、存在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促进了文艺繁荣。但是,从我市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和较低水平,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还不协调,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与“率先崛起”的发展战略还不适应。

首先是观念陈旧,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产业的地位、作用和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从文化与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上来把握文化产业。

二是民营文化企业经营散、规模小。全市文化经营单位虽有700余家,但投资大多在50万元以下,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经营单位为数甚少,缺少大规模,连锁化的民营文化企业龙头。经营项目与内容单一,文化企业处于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的状态。

三是从结构上看,传统文化产业占较大比重,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较慢,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经营项目与内容竞相模仿,大多停留在价格、硬件设施等低层次竞争上,缺乏服务内容的创新。

四是从区域上看,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区域不均衡,城市中扎堆,偏远乡镇断档,除部分发展较快的乡镇外,其他偏远乡镇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未起步,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匮乏。

五是融资难。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意产业”,文化艺术行业人士常常有很多好的创意和想法,但总是缺少资金去实行或包装。大的企业可以继续发展得很好,但更多小企业处在艰难生存的状态,银行的大门几乎不向他们敞开,故民营文化企业只能靠“滚雪球”的办法来壮大自己的企业,这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文化企业的发展。

六是文化产业人才缺乏。目前,民营文化企业经营者大多是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学历占比例很少,学文化经营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几乎没有,加之员工流动性大,影响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

七是信息闭塞。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政府缺乏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指导和引导,使得民营文化企业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法规了解甚少。加之文化产业是新兴的产业类型,对新技术和新科技的依存性较大,信息闭塞导致家庭作坊式的文化企业比比皆是。

五、意见和建议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展和壮大民营文化企业必须打破传统的束缚,要树立文化经济化理念,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紧密地同经济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与xxxx在安徽率先崛起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开发文化力,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全面发展我市各项文化产业。

第二、进一步优化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首先,要建设良好的文

化产业发展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发展民营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文件精神,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尽快制定出台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和推动民营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政策上保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和民营文化企业的“国民待遇”,推动民营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在市场环境方面,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坚决打击盗版、造假等侵权行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整顿和规范文化产业市场秩序。

第三,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可将民营文化企业所得税地方分得部分,设立专项资金,创立“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重点民办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项目。运用政策性贷款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每年由政府安排的政策性贷款(低息贷款、贴息贷款),将一定比例用于扶持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由政府的固定投入外,还可吸引那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个人、企业,甚至国外的资本投资入股。

第四、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研究制定xxxx市发展文化产业的规划中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纳入其中。整合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运用现代市场信息传播营销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着力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型文化产业。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第五、构建文化产业的发展平台。坚持改革与创新并举,培育良性互动的文化市场环境。要加快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建设,促进文化领域资本、人力、信息、生产资料等集聚,为民营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文化要素市场中,发展文

化中介市场尤为重要,要积极培育立足市场、面向社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与文化管理部门无直接行政隶属关系的独立经济实体,在政策上积极支持集体、个人及非文化性质的企业参与文化中介机构的组建。

篇7

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理论

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基础的,按照工业的生产为标准,使用产业管理与市场运作一系列的综合方法开发文化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为人们提供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的所有行业与门类的总称。

文化产业具有以下几个特性。首先,文化属性。文化是我们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特别是精神财富,它与人类的意识形态关系密切,是一种摸不着、看不见的状态,它具有渗透性、融合性、传承性、凝聚性的特点,对于社会全方面的发展起到美化、振兴与引导作用。所以,文化是产业文化发展的核心与基础。其次,产业属性。产业是一个概念,诞生于经济学的范畴,从企业的角度来说,它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的一个主体,具有盈利性。再次,产业与文化相融合。这就要求从产业的角度审视文化,将文化运用到产业当中,利用可以生产成产品的那一部分,将其物化的抽象精神,通过消费、营销、与生产环节来进行产业化的运作,从而满足人类的物质文化方面的需求,又成为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力量。

在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中,竞争优势占有主导地位,文化产业的竞争核心是文化价值竞争,有文化价值而整合形成的具有价值观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核心,也是力量之源。

具有竞争力的优势资源

首先是政策资源。山东省委与政府精心的规划与总结本省文化产业近年来的发展状况,制定了发展战略、明确了指导思想,确定有关文化产业的主导方向,同时提高文化产业中的科技含量,着重打造出优秀的文化品牌以进入到国际文化市场为目标。山东省作为我国文化资源丰富的重要大省,不断的提出文明建设,同时,规划山东省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布局。从2008年开始,山东省的财政都会拿出5000万元用以建设文化产业,并且在价格、税收、社会保障与经营方面来提供优惠的政策。

其次是人力资源。作为人口大省,人才资源也是存在着明显的优势。由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全省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每年都在增长。人口文化素质快速提高,这不仅为全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和知识储备,同时也为人们文化观念的产业意识与更新觉醒创造了优质条件。

第三是品牌资源。山东省在我国古代的发展中都具有重要地位,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发源地,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创建了儒家学说,这是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核心。胶东的沿海渔家热情、粗狂、奔放;处于中间地带的鲁中平原农业文化鲜明;而西部的鲁西地区更是孔孟之乡,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全省有6座历史文化名城,27项非物质的文化遗产,29个文化先进县,更是被国家文化部称为“中国民间的艺术之乡”。全省的文化特点丰富多彩,生生不息。而且,全省市各自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例如:魅力泉城、帆船之都、世界风筝之都、齐文化、沂蒙文化、孔子文化、泰山文化、牡丹文化、江北水城、水上运动之都等等,各省市都打着自己的品牌不俗的亮相。

第四是市场资源。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力就是市场对文化的需求,市场对文化的需求是否具有竞争力,就直接决定了山东文化产业竞争的状况。目前山东省的人口总数居全国第二位。那么从人口对文化市场的需求来说,内需市场的规模就已经是山东的文化产业最具竞争力的要素之一了。另外,经济的迅猛发展增强了山东省的综合实力,也为山东省的文化产业创造并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与发展环境,同时这也是市场需求满足的重要保证。

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 竞争力要以人为本

发展文化产业要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从根本上满足现代人民群众日趋增长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生活需求,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群众,生产出高层次的文化产品用以解决广大群众的“文化贫乏”与“精神可求”的问题。必须要剔除和改变那种“唯我独艺、唯我独高、唯我独尊”的做法和眼光,真正的做到大众化、平民化,做到雅俗而不低俗、通俗而不庸俗、大俗而不恶俗,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地来满足广大群众的心理和精神需要。要让文化原始一点、质朴一点、本色一点、稚嫩一点、粗糙一点来更加贴近老百姓的生活,也许这就是优势与期望的所在。

篇8

关键词:慈溪;文化产业;平台+品牌;发展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12-0266-02

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也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慈溪是浙江省的一个县级市,其经济基本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在全国百强县市排位中分别位于第三和第六位,近年来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中取得了新的业绩。

一、“三个关联”是逻辑起点

文化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因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要求和特点,正显示出其巨大的作用和现实意义。慈溪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发地和经济发达县市,所呈现的“三个关联”特点是慈溪发展文化产业的逻辑起点。

1.文化产业所具有的竞争力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存在内在关联。我国将文化产业概念界定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相关联的活动的集合。这一界定突出了一个鲜明的属性,文化产业必须具有文化的内涵,能为消费者提供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先进文化是指科学的、健康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未来发展方向和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这种资源的性质因国家文化的性质而决定,离不开科学理论指导,我国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现代高科技适应和推动了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无疑是一种先进文化。在信息技术化条件下,文化产业易与高新技术对接,有较强的创新应变能力,具有强大的竞争力,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和繁荣。

2.文化产业所具有的特点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内在关联。实践表明,文化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市场需求强,进入门槛低、吸纳劳动力能力强,经济回报高、受益时间长的特点,具有较大的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贡献度。国内外一些城市,如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德国的科隆等城市,都在设法解决困扰经济发展的转型问题,研究如何在发展传统工业的同时,开发城市文化产业;上海利用世博效应推进了文化产业发展,将图书出版物和相关出版物衍生品列入世博特许产品,目前总产值已达1个多亿。2009年7月国家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发展文化产业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慈溪作为传统家电、轴承等传统工业基地,产业的资源承载要素呈现叠加压力,迫切需要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加之新兴城市化的推进,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引擎日益凸显。

3.文化产业所具有的服务内容与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存在内在关联。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需求结构也相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丰富多彩的文化需求是增长最快的需求,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对于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主要靠市场来满足,必须要建立和发展好以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和政府文化服务外包相结合的文化产业市场来满足。

二、慈溪文化产业发展总体上滞后于形势发展

近年来,慈溪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出台了《关于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若干意见》等政策,启动了重点文化企业扶持举措,建设了一批公益性的文化项目,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1.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但产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初步构建了以广播电视和报业为龙头,以文体休闲娱乐、文化产品制造、文化产品流通为主,其他文化产业为辅的产业体系。但产业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产业规模较小,全市上规模文化企业仅6家,2010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3%左右。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一个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专业文化市场,各类要素市场发展滞后,市场主体相对缺位。缺乏产业链条的前瞻性规划,各产业之间的配套协作程度低,尚未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群体,无法实现规模效益和整体的竞争优势。

2.传统产业优势明显,但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缓慢。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优势明显,已建立了广播电视集团,慈溪日报已纳入宁波报业集团;有三A扑克、瑞宝渔具等国内外知名文化企业;全市分别有公立文化机构和经营性文化单位34家、429家;形成了古旧家具经营和古玩收藏经营等两大流通领域,慈溪成为全国五大收藏热点地之一;“十一五”时期文化旅游收入累计超过30亿元。但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发展缓慢,影视服务业、新闻出版业、创意动漫业等尚未成型,缺乏高附加值、高回报和拥有自主产权的文化产品。

3.产业发展作用初显,但文化产业的服务力相对不强。近年来,慈溪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相继推出了“中国慈溪家电博览会”等会展业,启动建设了东部文化商务园区等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扶持了一批重文化企业,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但文化产业的服务力相对不强。缺乏重要的文化产业集聚平台,一些传统文化产业布点分散,尚未形成具有独特个性和竞争力的品牌体系。文化产业对人们的文化生活服务力不强,文化企业提供的文化产品稀少且粗放,2010年全市文化消费明显低于全省13.8%、发达国家30%的水平。

三、“平台+品牌”:慈溪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

慈溪作为发达县市,随着“三个关联”的不断显现,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快速和“逆市上扬”的趋势,笔者认为,慈溪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为:“平台+品牌”。

1.推进文化产业集聚平台建设。一是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依托文化商务区、民间博物馆园区和青瓷文化体验区等城市文化综合体,开辟文化创意、动漫产业等专业街,建设孵育孵化平台,通过本地筛选和域外引进,采用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积极发展网络文化、动漫制作、广告策划、影视制作、娱乐休闲、数字网络、新闻广告、艺术创作、艺术设计、文化旅游为主的新兴文化创意产业。二是推进传统产业平台建设。以天元古玩家具城为核心,打造集古旧家具收藏、研究、仿古制作、贸易、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古旧家具产业基地。利用观海卫、周巷等现有工业园区,开发“园中园”,提高扑克、健身器材等文体产业的科技附加值,建设文体用品制造业特色集聚区。推广量贩式、连锁化、高端化的娱乐经营模式。建设好以书城为中心的图书、电子音像出版物集散中心。三是推进文化旅游平台建设。依托杭州湾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开发滨海生态休闲旅游项目;依托鸣鹤―上林湖风景名胜区开发以古镇为代表的文化旅游项目;依托南部山区开发体现青瓷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生态型观光游览项目;依托达蓬山―伏龙山文化旅游和运动休闲区开发体育运动项目。

2.推进文化产业品牌建设。一是建设节庆文化产业品牌。体现慈溪地域文化特色,打造中国慈溪家电博览会、慈溪杨梅节等节庆文化品牌,进行跨时空的宣传、组织工作,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构筑以节庆文化活动为核心的“同心圆”式经济圈和文化圈,使产品、消费、文化等各要素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持续、高效、有序地流动,形成节庆文化活动惯性拉动经济的活跃状态。二是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做大青瓷文化产业,建立全国性的青瓷学术研究机构,大力发展越窑青瓷集青瓷烧制、赏鉴、收藏、交易于一体的“青瓷文化”产业链,做强做大青瓷瓯乐艺术团。做大徐福文化,加快徐福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徐福与慈溪”的史实和理论,扩大对外交流,提高慈溪“徐福东渡始发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大名人文化,对名人进行广泛宣传,定期举办“虞世南”全国书法大赛、“陈之佛”杯全国美术大赛等活动,扩大名人影响。三是建设地方特色民俗文化产业品牌。积极引导民间力量挖掘、保护、传承、弘扬农民画、剪纸等优秀民族民间艺术文化产业,加快民俗文化市场培育开发,促进地域文化资源产业化。

3.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扶持体系。一是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产权交易、共性技术、产品展示和信息交流等公共服务体系,尤其是要加快推进文化资金市场、文化艺术设施市场、文化艺术人才市场、文化艺术劳务市场、文化科技市场、文化产权市场等公共要素市场发展。二是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资金体系。出台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建设的扶持政策,完善民间资本投资、贷款、贴息、担保、奖励等多种形式的动态投入机制,吸引民间资本投资文化创意产业。政府要加大公共财政投入,确保财政每年对文化产业建设的投入增幅不低于经常性收入的增幅,逐年增加文化产业发展扶持资金,落实重点专项投入。三是建立文化市场发展扶持政策。逐步完善文化遗产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体系,以政府采购优先、税收优惠、降低产业准入门槛等政策扶持重点文化企业发展。四是实施土地要素保障政策。在确保文化建设用地规模的基础上,对符合法定条件的文化企业和相关产业园区用地可采取划拨、出让等方式给予支持。五是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创新引进高层次文化人才的特殊政策,实行“一事一议”和“绿色通道”,引进10名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领军型拔尖人才,带动本地文化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戏剧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价值在当今社会已日益凸显。河南地处中原,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戏剧产业化在河南尚属起步发展阶段,有着广大的空间和观众市场。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发展河南戏剧剧目差异化竞争,通过实施创意引领、科技驱动发展跨界融合,从而挖掘文化深度、拓展河南戏剧产业发展空间是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及方向。

【关键词】

市场经济;河南;戏剧产业化

河南省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作为全国人口大省,河南也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型工业大省,2014年生产总值达34939.38亿元,比上年增长8.9%,财政总收入409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1.0%。随着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化需求也逐步增长。戏剧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占有重要地位。2003年北京保利剧院管理公司成立,从规格和管理上给国内演艺院线树立了一个标杆。2012年至今,国家文化部、财政部了系列文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给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并指引了发展方向。

一、优秀的作品内容是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一)支持优秀新作品的创作与巡演,加强经典剧目的重现与传承在国家对文化产业支持的大环境下,戏剧演出市场逐步走向繁荣,上演了一批优秀原创作品。2005年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并创建第一届中国戏剧奖•剧本奖,其中我省剧作家创作的豫剧《朱安女士》、话剧《红旗渠》、晋剧《大红灯笼》荣获第四届剧本奖,充分体现了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生机勃勃的戏剧作品创作局面。繁荣背后必有不尽人意的一面,群众的审美趣味不同决定了剧目创作内容的多样化。优秀的剧作家要有多视角的广度,除创作具有商业利益或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外,还要有不同口味或不同审美层次的剧目作品,真正做到百花齐放。

(二)创作内容尊重遵循民族道德审美标准作品内容要弘扬民族精神,通过一些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小事情宣扬真善美。例如2014年第五届中国戏剧奖•剧本奖的获奖剧目是戏曲作品《青藤狂歌》,通过对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描写。给当代人带来很多启示与思考。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用百姓生活的身边事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传播正能量,小事情大道理更容易理解接受,真正体现戏剧艺术的价值趣味,实现产业化链条票房和企业的双赢甚至多赢。正如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所讲“文艺工作者只有在中国梦实践中,当作群众的忠实代言人耐得住寂寞,才能创作出接地气经得起考验的精品。”

二、高规格的演艺剧场建设与规范的营销管理是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一)加强河南地方演艺剧场发展规模,企业经营合作多样化剧场文化作为城市文化发展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生活由物质丰富走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标志,代表城市文化品味和精神追求导向。剧场是戏剧表演的主要舞台,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剧场建设和规范的戏剧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剧场文化氛围,是戏剧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条件。演艺剧场是艺术传播重要途径之一,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几经起落,曾濒临边缘。随着文化产业在国内兴起与发展,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戏剧产业在影视行业和铺天盖地的各项娱乐行业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戏剧发展多元化的今天给剧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机遇。二、三线城市演艺剧场在文化体制改革的环境下,发展与民营文化企业的合作形成演艺企业联盟,团购质量高的剧目作品,保证优秀剧目来源形成最大化利润的同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并提高艺术欣赏力。

(二)院线制是地方戏剧产业化发展的途径院线经营特点是拥有共同产权,统一管理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或公司机构,名下少则三、五多则数十家连锁经营。院线经营思想用于文化演出领域就形成文化演出院线,这种资源整合模式盘活国内演艺剧场,打通国内文化演出产业链条,起到穿针引线整体运营的作用。院线另一种加盟方式是剧场联盟,是由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剧场相互协商达成一致的结盟或组织。在政府支持下各地市已建成或已规划具有一定规模的演艺剧场,很多仍空闲置,包括厂矿企业的中小型剧场几乎长年搁置。每年还要投入大量的维修费用。都是可利用资源,河南省剧场院线发展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观众培育市场。自2005年国内相继出现北方剧院联盟、东部剧院联盟、西部剧院联盟后,2014年9月在郑州由河南象剧场文化传播公司按照“自愿、平等、合作、互惠”原则发起成立中部地区演艺剧场联盟,成为省内首家民营企业与国有演出剧院合作经营项目,并于2015年5月河南象剧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新业态最具有成长型企业”为省内民营演出场馆的运营管理提供一个案列范本。促进国有演出团体剧院文化体制改革。为繁荣河南文化市场,推动各剧院交流合作、规范演艺市场、提高演出质量以及丰富城市文化搭建平台。省内各地市有很多不同规模的剧场,都面临着管理运营问题,把握机遇形成联盟,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国有与民营融合、演出院团与剧场融合是地方戏剧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尽可能降低演出成本的同时,保证内容质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进剧目为主,发展自己的剧目生产基地和演出团队,保留与丰富自己独有的特色剧目,培养新生演艺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三、创意引领、跨界融合,塑造品牌实现区域化,走向全球化是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一)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发展河南戏剧剧目差异化竞争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风俗造就了河南光辉灿烂的戏曲文化。河南被称为戏曲之乡,戏曲是戏剧文化中最具当地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戏曲是中国数千年传统审美文化所凝聚的民族智慧结晶。河南戏剧自明末流传至河南境内,经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形成质朴亲切的旋律、自然真实的感情抒发艺术特点。语言和旋律上具有浓郁的乡土味和生活气息,剧情大多描写生活琐事而深得人心。旋律高亢时直抒胸臆,婉转细腻时情真意切打动人心。土的可爱、俗的真实,这与河南的风土人情,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是分不开的。不仅给观众带来艺术享受,更是思想上的净化与心灵的洗涤。戏剧产业化要保护发扬这份珍贵的财产,让更多的观众群体了解喜欢并传承发展,不至于沦落为博物馆的历史藏品。民族的是世界的,发展地方戏曲文化产业,走戏剧剧目差异化竞争,发展地方区域化,使戏曲剧目成为河南戏剧产业实现全球化的品牌标志。

(二)实施创意引领、科技驱动发展2014年3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增强创新动力、强化人才培养、壮大市场主体以及培育市场需求等指导性意见。指出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为戏剧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在“科技驱动发展、创意成就未来”新常态下,戏剧产业中商业模式与运营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创意设计和高科技支撑。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是戏曲大省,拥有丰富的戏曲资源和鲜明特色的民俗民风。这与当地群众世世代代延续的社会风俗息息相关,是历史民族文化智慧的体现与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省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深厚软实力,创意设计结合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推出具有河南特色的原创戏剧产品和服务,加强广告宣传积极发展并推出新的戏剧产品形式。在规范新型网络文化业态的基础上打造创意新兴网络戏剧平台,繁荣戏剧创作与传播,扩展戏剧产业链,培育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群体。舞台作为戏剧表演的基本空间,舞美音响是重要元素,创意理念下的舞美设计,舞台布景创意和舞台技术装备创新都需要在高科技支撑下不断更新发展。以保护和传承为基础,加强戏剧与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文化内涵丰富,符合市场需求既有商业演出利益又有地域和民族特色高标准审美情趣的戏剧演艺精品。

(三)跨界融合、挖掘文化深度,拓展河南戏剧产业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政府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加强戏剧产业的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实现跨界融合成为发展趋势。丰富戏剧产品形态,提升戏剧产品品质并延伸产业链条。上世纪90年代国内出现“韩流”现象,大量“韩剧”和流行歌曲涌入国内市场。韩国偶像派明星成为青少年追捧的对象,通过这些文化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带动了韩国服饰、化妆品、旅游业以及其他行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给韩国经济带来巨大价值。借鉴“韩流”以及世界文化产业大国的经验基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经营戏剧产品多样化,特别是注重河南当地戏曲产业的推广与包装,结合传统工艺技艺,鲜明生动的戏剧形象加上民俗文化特色的包装,都是具有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的旅游产品。加强戏剧与生态休闲、旅游、餐饮、购物等一体化商业综合娱乐设施的融合。注重戏剧产品形象包装,在游览区推出富有当地戏曲特色的纪念品,打造品当地特色美食、赏戏曲文化式茶楼。发展河南戏剧民俗村举办戏曲民俗民风展演活动,以各类当地戏剧表演和民俗民风文化表演为基础,体验互动表演发展生态旅游,丰富旅游业及拓宽戏剧文化产业链。只有挖掘河南传统文化深度,扎根于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戏剧产业链条多元化和差异化竞争,走向世界实现河南戏剧品牌化效应。跨界融合作为戏剧产业发展的新常态,立足河南借助其他资源和平台寻求相互发展的平衡点,实现创意转化,不同效益叠加使戏剧文化在不同立体环境中积累并释放能量。弘扬民族文化价值,塑造并提升河南文化形象实现河南戏剧产业品质和文化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曲慧敏.以文化产业化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3).

[2]施碧月.培育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

篇10

一、优秀的作品内容是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一)支持优秀新作品的创作与巡演,加强经典剧

目的重现与传承在国家对文化产业支持的大环境下,戏剧演出市场逐步走向繁荣,上演了一批优秀原创作品。2005年中国文联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主办并创建第一届中国戏剧奖•剧本奖,其中我省剧作家创作的豫剧《朱安女士》、话剧《红旗渠》、晋剧《大红灯笼》荣获第四届剧本奖,充分体现了中原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生机勃勃的戏剧作品创作局面。繁荣背后必有不尽人意的一面,群众的审美趣味不同决定了剧目创作内容的多样化。优秀的剧作家要有多视角的广度,除创作具有商业利益或符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外,还要有不同口味或不同审美层次的剧目作品,真正做到百花齐放。

(二)创作内容尊重遵循民族道德审美标准

作品内容要弘扬民族精神,通过一些发生在普通人身上的小事情宣扬真善美。例如2014年第五届中国戏剧奖•剧本奖的获奖剧目是戏曲作品《青藤狂歌》,通过对一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描写。给当代人带来很多启示与思考。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用百姓生活的身边事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传播正能量,小事情大道理更容易理解接受,真正体现戏剧艺术的价值趣味,实现产业化链条票房和企业的双赢甚至多赢。正如2014年10月15日在北京主持召开的文艺座谈会上所讲“文艺工作者只有在中国梦实践中,当作群众的忠实代言人耐得住寂寞,才能创作出接地气经得起考验的精品。”

二、高规格的演艺剧场建设与规范的营销管理是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条件

(一)加强河南地方演艺剧场发展规模,企业经营合作多样化

剧场文化作为城市文化发展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生活由物质丰富走向精神文明建设的突出标志,代表城市文化品味和精神追求导向。剧场是戏剧表演的主要舞台,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剧场建设和规范的戏剧管理制度,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剧场文化氛围,是戏剧产业化发展的重要保证条件。演艺剧场是艺术传播重要途径之一,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几经起落,曾濒临边缘。随着文化产业在国内兴起与发展,国家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支持,戏剧产业在影视行业和铺天盖地的各项娱乐行业中寻求自己的发展空间。戏剧发展多元化的今天给剧场文化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机遇。二、三线城市演艺剧场在文化体制改革的环境下,发展与民营文化企业的合作形成演艺企业联盟,团购质量高的剧目作品,保证优秀剧目来源形成最大化利润的同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并提高艺术欣赏力。

(二)院线制是地方戏剧产业化发展的途径

院线经营特点是拥有共同产权,统一管理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或公司机构,名下少则三、五多则数十家连锁经营。院线经营思想用于文化演出领域就形成文化演出院线,这种资源整合模式盘活国内演艺剧场,打通国内文化演出产业链条,起到穿针引线整体运营的作用。院线另一种加盟方式是剧场联盟,是由各地区不同类型的剧场相互协商达成一致的结盟或组织。在政府支持下各地市已建成或已规划具有一定规模的演艺剧场,很多仍空闲置,包括厂矿企业的中小型剧场几乎长年搁置。每年还要投入大量的维修费用。都是可利用资源,河南省剧场院线发展处于初期阶段,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观众培育市场。自2005年国内相继出现北方剧院联盟、东部剧院联盟、西部剧院联盟后,2014年9月在郑州由河南象剧场文化传播公司按照“自愿、平等、合作、互惠”原则发起成立中部地区演艺剧场联盟,成为省内首家民营企业与国有演出剧院合作经营项目,并于2015年5月河南象剧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化新业态最具有成长型企业”为省内民营演出场馆的运营管理提供一个案列范本。促进国有演出团体剧院文化体制改革。为繁荣河南文化市场,推动各剧院交流合作、规范演艺市场、提高演出质量以及丰富城市文化搭建平台。省内各地市有很多不同规模的剧场,都面临着管理运营问题,把握机遇形成联盟,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局面,国有与民营融合、演出院团与剧场融合是地方戏剧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尽可能降低演出成本的同时,保证内容质量,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引进剧目为主,发展自己的剧目生产基地和演出团队,保留与丰富自己独有的特色剧目,培养新生演艺力量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三、创意引领、跨界融合,塑造品牌实现区域化,走向全球化是河南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一)立足地方文化资源,发展河南戏剧剧目差异化竞争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风俗造就了河南光辉灿烂的戏曲文化。河南被称为戏曲之乡,戏曲是戏剧文化中最具当地特色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戏曲是中国数千年传统审美文化所凝聚的民族智慧结晶。河南戏剧自明末流传至河南境内,经历四百多年的风风雨雨形成质朴亲切的旋律、自然真实的感情抒发艺术特点。语言和旋律上具有浓郁的乡土味和生活气息,剧情大多描写生活琐事而深得人心。旋律高亢时直抒胸臆,婉转细腻时情真意切打动人心。土的可爱、俗的真实,这与河南的风土人情,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是分不开的。不仅给观众带来艺术享受,更是思想上的净化与心灵的洗涤。戏剧产业化要保护发扬这份珍贵的财产,让更多的观众群体了解喜欢并传承发展,不至于沦落为博物馆的历史藏品。民族的是世界的,发展地方戏曲文化产业,走戏剧剧目差异化竞争,发展地方区域化,使戏曲剧目成为河南戏剧产业实现全球化的品牌标志。

(二)实施创意引领、科技驱动发展

2014年3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增强创新动力、强化人才培养、壮大市场主体以及培育市场需求等指导性意见。指出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新思路,为戏剧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在“科技驱动发展、创意成就未来”新常态下,戏剧产业中商业模式与运营管理的发展离不开创意设计和高科技支撑。地处中原的河南省是戏曲大省,拥有丰富的戏曲资源和鲜明特色的民俗民风。这与当地群众世世代代延续的社会风俗息息相关,是历史民族文化智慧的体现与结晶。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省戏剧产业化发展的深厚软实力,创意设计结合民族传统文化,不断推出具有河南特色的原创戏剧产品和服务,加强广告宣传积极发展并推出新的戏剧产品形式。在规范新型网络文化业态的基础上打造创意新兴网络戏剧平台,繁荣戏剧创作与传播,扩展戏剧产业链,培育不同层次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群体。舞台作为戏剧表演的基本空间,舞美音响是重要元素,创意理念下的舞美设计,舞台布景创意和舞台技术装备创新都需要在高科技支撑下不断更新发展。以保护和传承为基础,加强戏剧与现代科技、时代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文化内涵丰富,符合市场需求既有商业演出利益又有地域和民族特色高标准审美情趣的戏剧演艺精品。

(三)跨界融合、挖掘文化深度,拓展河南戏剧产业发展空间

随着互联网科技迅猛发展,政府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加强戏剧产业的跨地区跨部门协作实现跨界融合成为发展趋势。丰富戏剧产品形态,提升戏剧产品品质并延伸产业链条。上世纪90年代国内出现“韩流”现象,大量“韩剧”和流行歌曲涌入国内市场。韩国偶像派明星成为青少年追捧的对象,通过这些文化产业在国内的发展,带动了韩国服饰、化妆品、旅游业以及其他行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给韩国经济带来巨大价值。借鉴“韩流”以及世界文化产业大国的经验基础,政府加大扶持力度经营戏剧产品多样化,特别是注重河南当地戏曲产业的推广与包装,结合传统工艺技艺,鲜明生动的戏剧形象加上民俗文化特色的包装,都是具有地域特色民俗风情的旅游产品。加强戏剧与生态休闲、旅游、餐饮、购物等一体化商业综合娱乐设施的融合。注重戏剧产品形象包装,在游览区推出富有当地戏曲特色的纪念品,打造品当地特色美食、赏戏曲文化式茶楼。发展河南戏剧民俗村举办戏曲民俗民风展演活动,以各类当地戏剧表演和民俗民风文化表演为基础,体验互动表演发展生态旅游,丰富旅游业及拓宽戏剧文化产业链。只有挖掘河南传统文化深度,扎根于民族文化发展地方文化特色产业。发展戏剧产业链条多元化和差异化竞争,走向世界实现河南戏剧品牌化效应。跨界融合作为戏剧产业发展的新常态,立足河南借助其他资源和平台寻求相互发展的平衡点,实现创意转化,不同效益叠加使戏剧文化在不同立体环境中积累并释放能量。弘扬民族文化价值,塑造并提升河南文化形象实现河南戏剧产业品质和文化价值体现。

参考文献:

[1]曲慧敏.以文化产业化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3).

[2]施碧月.培育文化市场促进文化产业化发展[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