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危机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2: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危机与危机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幼儿园危机实例管理
一、幼儿园的危机
1、幼儿园危机的概念:
幼儿园危机,是指发生在幼儿园内或与幼儿园有关,有幼儿园内外因素引起的,干预幼儿园正常运行的,严重损害或可能损害幼儿园组织功能及成员利益的突发事件、意外事故或演变趋向。
2、幼儿园危机的实例:
有一次,有一个幼儿在没有经过我们的允许的前提下就跑到角色扮演去把一个特别特别长的纱巾围在了脖子上,围巾的边缘已经到了地上,还在班里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打闹,别的小朋友抓不到她就去抓他脖子上的围巾,在我们看到之后我们就让这名小朋友把脖子上的围巾摘下来,但是这名小朋友却不听,嘴上也一直说:“没事儿!肯定没事儿!”这个时候班里的老师正好进班拿排练用的东西,看到这名小朋友正在围着这个存在危机的围巾,却什么都没有对这个幼儿说,反而就只是对这名幼儿笑了笑然后就又匆匆忙忙的出去排练了。幼儿看到老师并没有什么反应,就特别高兴的又围着围巾去和别的小朋友接着玩了。
二、幼儿园危机的管理
1、幼儿园危机实例分析及管理措施
①案例分析:
从案例⑴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师虽然忙于为幼儿准备六一儿童节的活动,只求了节目的精彩,但是却忽视了其他幼儿的安全问题,教师总是希望能够排出一些特别精彩的节目给家长们看,对于大班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在幼儿园的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想要给家长留下特别好的印象,这都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因为过分的重视了有表演的幼儿的节目的精彩性,而忽视了没有表演的幼儿的安全问题,在排练出好的节目的同时,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安全问题,那就得不偿失了。
同时,可以发现幼儿园的老师缺乏危机意识。在发生案例⑴之后,我问过当时的老师为什么并不制止幼儿把围在脖子上的围巾拿下来,以免造成一些不必要的上海,但是老师却跟我说:“他们已经是大班的孩子了,他们心里有衡量标准,他们在玩的时候知道应该怎么玩,知道怎么做是安全的,而且当时那么着急在排练节目没有那么多心思去管这些在班里没有节目的幼儿,我也相信他们能够特别听话,不会发生什么事情的。”当我听到老师的回答的时候我非常的震惊,虽然他们已经是大班的幼儿了,但是他们毕竟还是几岁的孩子,玩起来根本没有轻重,怎么可能还能衡量自己的活动会不会造成危险呢?老师的这种做法明显是抱有一种侥幸心理。安全第一,忙于其他事物而忽略了安全的问题,是危机意识淡薄的典型表现。
② 管理措施
幼儿园在要进行一项大型活动的时候应该对于这项工作有一个早期的预案,教师在排练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教师在排练的时候应该如果分配自己的精力,毕竟每个班里的老师至少有三个,完全可以让两个老师去进行彩排活动一个老师留在班里来看其他没有节目的少数孩子,幼儿园应该在安排每个班的排练之前让每个班做好周密的安排,制定详细的危机管理方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对于老师的危机意识,幼儿园也应该进行及时的安全教育,每个老师都应该有一个敏感的危机意识,而不应该让老师怀有一种侥幸的心里,对于这个,可以对每个班的老师进行不定期的安全意识检查,园长可以不定期,不事先告诉老师,制定一些潜在的危机,让老师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决,以此来加强每个老师的危机意识,把危机隐患压到最低。
三、 总结
可以说,在幼儿园中,危机是处处都存在的,但是只要心够细,只要能够做到尽可能的全面的考虑一些可能在幼儿园当中会发生的危机事件,我们就能够相应的制定出一些对策来尽量避免发生这种危机。对于幼儿园来说,制定一个危机应对预案是非常重要的,把能够想到的一些可能发生危机的事情,事物以及其应对措施都以条例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制定一个应对诸如火灾,水灾以及地震之类灾难事件的措施,让每一名员工都必须熟知疏散儿童或是将他们转移到建筑物的安全地点的程序,定期安排一些演习,让幼儿能够有机会身临其境,同时教师也有机会评估危机应对方案的适宜性,当然,这些条例也应该让家长所熟知,以便可以更好的做好家园合作,真正的做到为每一个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幼儿的茁壮成长所努力。
参考文献:
[1]陈群.《幼儿园危机管理实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篇2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 政府形象
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2-0272-01
一、 公共危机的概念和特征:
“公共危机是一种突然发生的紧急事件或者非常态的社会情境,是指因不可抗拒或突然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公共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给社会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秩序以及人们党的生民财产带来严重威胁的紧急事件或紧急状态。公共危机的特征为:高度的不确定性、危险性、破坏性、紧迫性、突发性、独特性和决策的非程序化。”[1]“研究危机事件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并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最可行、最确实的对策和行为,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少的资源来避免或减轻危机所带来的威胁恶化的管理程序。”[2]
二、应对公共危机过程中树立政府形象
(一) 公共危机管理的界定及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的重要性
公共危机管理一般是指为了应对突发的对全国或部分地区的国家安全和法律制度、社会安全和公共秩序、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已经或可能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紧急公共事件,政府及一些社会组织运用危机管理理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调动各种可利用的资源和信息,通过监测、预警、预控、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各种措施,防止可能的危机,处理已经发生的危机。公共危机管理一般具有突发性、紧急性、高度不确定性、影响社会性、非程序性决策等几个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依据我国基本国情制定的,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历史产物,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历史的发展证明这一体系的正确性与不可超越性。
一个组织的形象意味着关键公众对该组织所持有的看法。政府形象是指政府在公众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及公众对政府的评价。政府形象一方面来自外在的有形事物,也出自政府行为所反映的内在精神, 主要包括:政府的信誉、效率、社会责任、价值取向、进取精神、服务质量以及对公众的基本态度等。所以,政府形象是政府以其方针、政策、管理以及领导者和执行者的行为要素作用于广大公众所形成的一种综合的认知结果。
在公共危机事件应对中,政府良好的政府形象是一种可贵的资源,它对维护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系,团结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公共危机事件具有积极作用。
(二) 公共危机中政府形象的塑造
1、转变政府的职能,塑造服务型政府形象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并不是全能型政府,而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但是,在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时, 有些地方和政府部门的工作不力,从客观方面分析,也反映了政府职能的不明确和相应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公共危机中,政府要优先处理好危机中的利害关系,以完善系统规范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福利网络为基础,集中政府有限的财力和物力,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政府只有在公共危机的预防、控制、处理、善后等方面统筹兼顾,做到公开、公平、公道,才能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针对楼房倒塌事件,闵行区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将居民疏散,并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主动牵线搭桥,召开业主代表与开发商代表的沟通会,真正发挥了政府部门公共服务的职能。
2、加强沟通交流,塑造透明型政府形象
行政透明是信息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公共危机中,政府应当通过媒体传播开展多种活动,如采用举行新闻会、互联网等不同方式,在第一时间内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的、尽可能多的有关危机险情和危机决策的原始信息,增强危机管理的透明度和民主性,以利于获得社会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对政府危机管理的支持。事件发生后,区政府新闻办在4个半小时后就开始面向国内外媒体进行首次新闻。政府在掌握了舆论主动权的同时,双管齐下,树立了透明的政府形象。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进入了转型期,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地区、民族矛盾频发,另外,自然灾害以及一些人为的重大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所有种种都极易导致人们的心态失衡,激化社会矛盾,产生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事件,由此带来社会秩序的震荡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因此,加强政府在危机管理中的职能,对于国家成功避免和驾驭各种风险和危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健全问责制度,塑造责任型政府形象
公众意识是政府形象建设的思想基础,它表明政府所具有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群众,权要为民所用。政府工作人员行使的每一项权力背后,都有一份与之对应分量的责任。发生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公共危机事故,身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领导干部,就应该站出来承担责任。政府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中,承担着重要责任,应该有高度的敬业精神,只有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做好各项本职工作,勇于承担责任,才能赢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在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市政府举行的新闻会上,通报了楼故调查处理结果。相关的责任都落到了实处,市政府成功的塑造了负责任的政府形象。
篇3
环境的非均衡性加剧了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公共风险,为公共危机的产生埋下了隐患。就现实观察而言,我国基于非均衡环境下的政府公共危机体现出以下几种态势:
1.基于非均衡环境的公共危机呈现出高频化态势。基于非均衡环境的我国,市场体系不完善、城乡发展不平衡、传统道德文化体系失稳、对外资和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增强以及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诱因使得我国发生经济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的频率随之提高。例如,2010年的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其中地质灾害发生次数是2009年同期的近10倍。2010年8月7日的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距同年4月14日的“青海玉树大地震”仅为115天。
2.基于非均衡环境的政府公共危机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不同的公共危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洪涝灾害、气象异常会衍生出公共卫生防疫问题,技术灾害、环境资源危机会造成公民恐慌进而诱发政府信誉危机、国家安全危机等社会危机。非均衡环境不仅容易引发尚未发生的公共危机,还会使正在发生的公共危机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
3.基于非均衡环境的政府公共危机的破坏程度加剧。受非均衡环境的影响,各种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矛盾相互交织,多种公共危机互为因果、互相传染,单一的公共危机往往演变成复合型的公共危机且破坏程度进一步加剧,处理难度进一步加大。我国近年来发生的汶川地震、南方洪涝灾害、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事件都属于具有严重破坏程度的政府公共危机。就危机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而言,据相关资料统计,2010年我国因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3505亿元,比上一年增加4.4倍,因海洋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49.4亿元,比上一年增加49.1%。
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纵观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自2003年抗击SARS疫情意识到危机管理的紧迫性以来,我国政府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应对日渐成熟,获得了国内外舆论的广泛好评。但基于非均衡环境的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仍然存在以下困境亟待突破。
(一)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困境分析
1.政府职能过剩与缺位。公共危机自身特点客观上要求政府在危机管理中作为最高决策机构,统一调配资源,动员一切力量在最短时间内实施救治行为。但政府职能范围、行政权力的无限扩张也会严重制约社会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机制的形成与完善。政府管得过多过死就会忽视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而政府职能缺位也必然会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社会行为失范等问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出现的决策失误、腐败等行为会使政府陷入更深层次的治理危机和信任危机。例如,在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就出现了政府与志愿者组织“青涩”对接的局面,当各地志愿者齐集灾区时,地方政府官员竟不知该如何调用这支庞大的人力队伍。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现场磨合必然会给危机的及时应对带来阻力。据清华大学2006年的《中国城市居民危机意识网络调查报告》显示,近九成被调查者缺乏处理和应对危机事件的实践经验,说明政府并没有对民众进行足够的危机预防教育,危机的频繁发生并未能引起政府对公共危机管理的深刻反思。在各种矛盾冲突日益尖锐的非均衡环境下,中国社会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对政府职能进行准确定位。
2.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制度缺失。首先,危机管理预防预警制度缺失。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但事实上,我们可以通过对可能会引起公共危机的各种因素和征兆实行严密监测来规避危机的发生与发展。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危机预防预警机制,常规预警设施尚未普及。例如,在地震灾害预测方面,虽然现在有地震预测仪、将RFID嵌入建筑物等灾害预测方式,但却仍未能满足灾前准确及时预警、减少损失的现实需求。灾害短临预报仍然是一大难题。2011年早在云南盈江就发生过频繁的小震,但这种阵前征兆却仍未能引起地方政府的足够重视致使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其次,危机管理物资保障制度缺失。目前,我国救援物资不足,管理存在缺失。截至2010年初,我国虽已规划建设了24个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基本覆盖了全国所有多灾易灾地区。但部分地区上报的救援物资储备大多存在种类少、量不足的问题,有些地区甚至并未落实救援物资储备统计工作。大灾临近,地方政府官员甚至不清楚本地的救援物资储备能够满足多少灾民的需求。再次,危机管理法律法规制度缺失。目前,我国针对出现过的各种公共危机类型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范,例如《防震减灾法》、《防洪法》等。但是,我国公共危机应急法制比较分散,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体系,大多数法律规范是靠短时间内应急立法来完成的,仍然存在法律缺失、法律滞后、执行缺位等问题。
3.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协作不畅。一个健全的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协作机制应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信息体系和人力资源三个层面。在组织机构层面,目前我国各地基层政府均成立了应急委员会,下设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且政府所属各部门也都成立了应急管理领导机构,但仍缺少一个常态化的综合协调机构。然而,控制危机所必需的职能活动并不能局限于某一个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因为在危机应对过程中单靠某一个部门在某些情况下是很难及时有效地采取行动的。例如,日本核泄漏事故引发的“抢盐”风波,就需要公安和物价等部门的共同介入。缺乏危机管理的常态化综合协调机构,一旦需要动用各方资源的公共危机爆发,政府的危机管理就会陷入困境,从而大大降低危机管理效率。在信息体系层面,我国尚未建立规范的专业的危机管理信息体系,尤其信息收集机制亟待完善。例如,2003年SARS危机最早爆发时,广州省政府为避免引起民众恐慌并没有向全国尤其是临近的香港地区通报疫情讯息,错失了危机的最佳应对时机,致使其扩散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在人力资源层面,各应急管理机构在人员配备上大都实行兼职,缺乏专业化的危机管理知识和实践操作经验。人力数量不足,加重了工作人员的负担且影响了危机管理的时效性。例如,2010年的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发生24小时后,中央救灾物资西安储备库仅有15位工作人员在现场装车;2011年的云南盈江发生5.8级地震,南宁救灾物资储备库虽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但仅组织干部职工和搬运工45人投入救灾物资调运工作中。此外,我国的危机管理在区域协作、国际合作方面也仍需完善。
(二)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1.非均衡环境的影响。非均衡环境下,内外因素叠加使我国进入公共危机高发期,我们难以准确地预知和控制所有无序因素的产生和演进。加之我国正处于转型期,面临着结构转换和新旧体制转轨,在资源稀缺、社会关系不稳定、社会发展不平衡、社会行为失范的现状下,政府的公共危机管理实属不易。
2.危机意识淡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集中精力于经济建设而忽视了经济繁荣背后的政治社会环境的不稳定因素,从而忽视了对危机意识的培养。2010年广州暴雨洪涝灾害暴露出城市排水管系统的设计弊端,说明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缺乏防范危机的前瞻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导向使得政府官员考评过分看重经济指标。一旦危机爆发,政府官员怕影响个人政绩,可能会选择隐瞒不报,从而贻误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机。
3.对危机管理缺乏长远系统规划。基于非均衡环境的公共危机具有突发性、高发性。而我国政府尚未将危机管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当中,危机管理仍然带有明显的滞后性。突击准备并非长久之计。缺乏长远系统规划的前瞻性,必然会导致政府在公共危机面前陷入职能定位不明确、制度缺失及协作不力的困境。
国外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经验借鉴
基于非均衡环境,全球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发达国家在公共危机管理领域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与思考。
(一)强调社会战略的全民危机意识动员
发达国家纷纷突出全民的危机教育培训和实地演练,提倡各类志愿者服务机制,强调社会战略的全民危机意识动员。例如,挪威红十字会拥有将近400个救援组,约17000人;韩国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全民防灾日”;美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9•11”事件后建立了以“防灾型社区”为中心的公众安全文化教育体系。
(二)注重各类公共危机的法制管理
美国、俄罗斯、日本都订立了国家紧急状态法,规定了国家实施紧急状态的程序、方式和措施。日本对于自然灾害、传染病防治以及恐怖事件的处置都有明确立法。相对于美国而言,俄罗斯对于紧急状态的定义、法律的具体实施范围做了更详细的规定。
(三)拥有较为健全的危机应急救援体系
在物资方面,日本每年的防灾预算占国民收入的5%左右,美国仅1996—2000年间支出的反恐资金就将近40亿美元;在人力资源方面,挪威负责协调的有6000名市警察局官员,其中受过训练的约15000人。在组织结构方面,俄罗斯的民防抢先救援机构下设的搜索救援部、民防部队、空中救援中心、特殊危险救援中心都配备有现代化的技术装备并各司其职,权责明确。
(四)拥有高效的信息系统
美国芝加哥的“311”电话服务系统,可以快速有效地为民众连接到城市服务部门,以获得对即将到来的危机事件的有关信息,便于危机的及时处理。西方国家透明的信息沟通机制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公众的积极参与也大大提高了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
探寻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出路
近两年,旱涝灾害使得洪水、缺水和水污染三大水问题突显,愈演愈烈的水危机成为继日本核泄漏事故、盈江地震后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又一公共危机治理难题。为保障国泰民安,基于非均衡环境的我国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构筑一个常态化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一)树立政府官员正确的危机意识
危机管理的关键在于预防,而危机发生后的积极应对又可以控制危机的破坏程度和覆盖面。在公共危机频发的今天,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政府官员必须坚决杜绝危机爆发几率太小的侥幸心理;要将“居安思危”的前瞻性忧患意识作用于市政规划等日常性政府管理工作中;构建危机应急教育训练机制,普及防害知识,加强公众的应急自我保护能力将危机的事前防御与危机的事中应对纳入到政府官员的责任体系中,以严格的官员问责制来有效地预防并处理危机。
(二)鼓励社会力量及公众的积极参与
任何一个政府都不是万能的,政府公共危机的管理工作需要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社会力量的积极配合与响应。现实中最早接触到公共危机事件并受其伤害的往往是社会公众,在危机预防预测方面,社会力量与公众可以自由献言献策并做好对各级政府的监督工作;在危机处理方面,各级政府官员要清楚社会力量的功能特点及存在价值,做好双方对接工作;在灾后救助方面,地方社会力量可以发挥地区优势对受灾群众实施符合地方群众心理特点的危机心理干预。
(三)构建政府公共危机管理长效协作机制
首先,建立危机管理常态化综合协调机构。公共危机的应对需要政府各部门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在国家层面上,建立具有权威性、决策性、常设性的危机管理综合协调机构,统一安排危机处理相关事宜。在地方层面上,建立隶属于中央公共危机管理常态化综合协调机构的执行机构并邀请各界专家介入,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常态化危机管理机构体系。其次,建立健全信息体系。完善的信息体系需要构建良好的舆论沟通和利益诉求机制,以便于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构筑区域网络化的危机信息管理系统,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信息双向传输,有助于公众对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监督。再次,完善人力资源保障机制。建设一支人员充足的专业化危机管理队伍。一是要保证这支队伍的人员规模,由于危机管理工作内容错综复杂且工作量越来越大,没有人员数量方面的保障,危机管理工作将无法进行;二是要保证危机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杜绝兼职现象,打造一支具备职业化专业化特色的精良队伍。
(四)完善危机管理制度体系
首先,制定全面的危机应急预案。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应建立与自身相关的、因时因地制宜的公共危机应急预案。应急预案要系统分级且各级应急预案要对适宜实施的情况、具体应急措施、人员配置、应急效果、所需资金预算等做详细备案。还要完善国内外危机事件案例库的收集,鼓励危机短临预测研究。加强国际合作、政研合作,全球携手挖掘公共危机发生发展规律,开发更为精确的危机预测设备,做好危机预防工作。其次,对救灾物资实施分级分类规范管理。根据当地灾害可能发生的时间、频率及危及人数的预测,储备一批相应数量的可以长期保存的危机救援物资,如帐篷等;对于食品、药品等保存期较短的物品,则应该促进救援物资生产市场化,建立一整套配送、生产、采购体系,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再次,建立健全危机管理法律法规体系。只有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置于国家宪法和法律的保障之下,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权责明确,顺利进行。公共危机管理需要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统一协调管理,因此,危机管理也要形成自上而下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实践经验教训对不同类型的公共危机进行全面规范立法并对危机管理中出现的违法失职行为严惩不贷。
(五)加强区域合作与国际交流
篇4
【关键词】公共危机管理 理论 实践
当前,公共危机管理的内涵在学界尚存在争议。公共危机管理的目的、措施等方面的争议涉及公共危机管理的模式、战略等重大问题,但是就公共危机管理主体而言,也存在不同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另一种观点认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格局也在发展,它不仅包括政府,还包括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①第三种观点认为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与一般的公共管理主体是一致的。公共管理机构主要是政府,同时还有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其他公共机构,例如非政府组织、第三部门等。②
笔者认为第三种观点有其合理性,公共危机管理主体理应与一般的公共管理主体一致,不能囿于传统的仅把政府作为唯一的管理主体的观念。同时,把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纳入危机管理主体,适应了时代变化,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有其科学合理性。而第二种观点强调公共管理主体包括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和社会公众。这与公共管理的主体构成产生了偏差。据此,笔者认为公共危机管理是公共管理机构通过建立和完善危机应对机制,采取预警、准备、应急、恢复、评估等措施,防范化解危机,避免或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保护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国家的安全稳定的活动。
公共危机管理的运作机制和组织模式
公共危机形成机理。危机的形成具有周期性,一般情况下,可划分为潜伏、爆发、发展、恢复等阶段的周期变化。依据我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公共危机可分为四种类型: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任何类型的公共危机都有产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
首先是潜伏期。潜伏期是指一些诱发公共危机的因素逐渐积聚但尚不足以引起危机爆发的时期。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断积累具有破坏性和毁灭性的能量,当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喷发而出,也就意味着公共危机的爆发。一般情况下,在潜伏阶段危机会呈现出一些征兆,但由于这些征兆具有很强的隐秘性,人们不容易察觉到,也很难进行识别和预测。即使人们察觉到这些征兆,也很难做出正确判断,甚至忽视它们。因此,危机爆发往往使人措手不及。其次是爆发期。如果在潜伏期公共危机不能被察觉或消除,那么,当危机诱因产生的危害积累到一定程度,危机就会突然爆发,释放出所聚集的破坏性能量,就会对整个社会系统或组织系统造成极大的冲击与破坏,导致组织秩序的混乱,形成巨大的压力,引起人们的恐慌。再次是发展期。危机爆发后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到社会或组织的各方面,并且危害持续不断,所造成的后果比爆发阶段更加严重。不仅如此,危机发展期时间越长,造成的危害就越大。最后是恢复期。当危机事态已受到控制,由危机爆发引发的各种显性化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后,组织要善于透过现象来发现危机产生的本质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避免可能出现的各种后遗症和危机的复发。
社会公共危机管理运作机制。一是危机预警管理。在确定危机预警监测对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监测对象建立预警指标,设定预警线。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收集相关信息,通过各种方法开展风险评估,进行危机预报。二是危机准备管理。在危机预警的基础上,为遏制可能发生的危机和最大限度减少危机扩大、升级中造成的损失,制定危机管理预案,在思想、组织、制度、技术和物资等方面进行准备,并对危机准备条件进行评估。三是危机应急管理。在危机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危机管理者通过监督、监察等相关的活动,保证危机应对活动按照已制定好的应对计划采取行动,并纠正各种偏差。这一阶段就是控制或解决正在发生的危机事件,尽可能减轻危机所造成的危害。同时对危机管理中相关工作执行情况、管理措施的效能等进行评估。四是危机恢复管理。组织在危急状态得到控制、趋于平息后,通过建立危机恢复机构,评估危机管理绩效,进行合理预算,制定和实施恢复管理预案,实现组织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沟通、利益、补偿和改善四个域限的任务体系,并进行恢复评价或脆弱性和能力评估。
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模式。应根据危机发展变化的规律、危机管理的规律和要求,立足与我国的国情,构建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模式。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系统是一个由危机管理指挥系统、信息传输系统、后勤保障系统、理论管理系统、前方处置系统五个系统组成复杂性系统(见图1)。其中,指挥系统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的最高决策者,对危机全过程进行统一指挥,是危机管理的核心。前方处置系统具体执行指挥系统的指令。后勤保障系统危机未发生时进行资源需求评估,危机发生后为公共危机管理提供资源保障。信息传输系统负责共享信息,提供信息支持给其它系统。理论管理系统为危机管理提出建议和方案,补充和辅助指挥系统。总的来说,指挥系统是危机管理的最高决策者,其它系统服从于指挥系统,接受其他各系统的支持。为指挥系统高效、及时的决策提供保障。这一模式的最大特点是高效,符合公共危机管理对于效率的要求。同时又体现出有限性管理的思想,进行分级分类管理。
图1 公共危机管理组织模式
完善学校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改进学校公共危机管理预案。制定危机预案是一个获得、整理和使用危机信息的过程。坚持危机预案制定的原则,制定出完备、具体、可预见和充分体现时效性的学校危机管理预案,是有效预防和化解学校公共危机基础。目前各级各类学校制定的危机管理预案有很大雷同,属于一般性的预案。并且校园危机管理的重点是防范政治类、公共卫生类校园危机,对自然灾害类校园危机很少顾及。③这说明部分学校并没有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分析和科学的危机诊断,结合本校、当地的自然的、人文的等各方面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校、当地实际的危机管理预案。一旦危机爆发,必然影响学校公共危机管理的效率,甚至造成严重后果。因此,要高度重视危机预案的制定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严格遵循危机预案制定的程序和步骤,组建高效的危机管理团队,制定明确的工作流程,协调各方面的关系,通过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在一般性预案的基础上,制定出具有本校本地特色的、切实有效的危机管理预案。在特殊情况下,还需针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危机制定出专门的危机管理预案,以应对特殊的但又极有可能随时发生的公共危机。
加强学校公共危机管理的教育和训练。这是实现危机管理目标的基础和前提。学校应将危机教育纳入常规的教学体系并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危机教育体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危机教育的有效结合。同时,安排专门时间或与其它相关的课程相结合,进行必要的救护、逃生、求生技能训练及其他应对危机的实践演练,实现理论教育和实践训练相结合,使理性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意识和观念,在实践中转化为自觉行为。此外,还要加强对保卫人员、医生、专业咨询人员等学校专业人员的危机管理培训,不断强化他们的危机意识,提高他们防范与应对危机的能力。
完善信息传递网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能否把信息管理工作的各项任务都得以落实,关系着能否占有尽可能多的及时、准确的信息,也就直接影响到能否在第一时间做出预警,从而保证提出的各种应对措施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以更最小的代价在最短时间内遏制危机,恢复原状。因此,加强危机信息的管理是实现有效的危机管理的关键。在学校公共危机管理中,不仅要建立完备的信息管理系统,而且要注意压缩危机管理的层次,优化危机管理信息的流程,使危机管理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为危机管理的及时、正确决策提供全面、有力的依据。同时,要充分重视媒体的“稳压器”、沟通、激励等作用,在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及时真实、权威的信息,遏制失真或扭曲的信息的传播和扩散,消除因这些信息而造成恐慌。同时,信息技术设备齐全、学生教师信息技能较高的学校应充分利用优势,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管控工作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推动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教育学院;本文系河南省软科学2012年计划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2400450308)
【注释】
①别于满:“我国公共危机管理中主体格局发展探析”,《现代商贸工业》,2009年第5期。
②龚维斌:“公共危机的内涵及其特点”,《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篇5
Abstract: At present,our society has entered a crisis-prone period,after the crisis the public people used to look and depend on government,while ignoring the public’s role in crisis management. Therefore,through a variety of ways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crisis and abilities to respond to crisis of the members of society,to expand and regulate the order conduc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and foundation to enhance the government crisis management capabilities.
关键词: 政府;危机管理;公众参与
Key words: government;crisis management;public participation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7-0214-01
0引言
现实中,政府代表公民行使权力对社会进行管理,从而使公共利益最大化,这就需要政府以实际行动将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纳入公共管理中以增强公民的责任感、归属感和信任感,所以,以公民的有序参与为纽带,促使其认识到自身作为社会-政治共同体一员的责任,依法加强政府危机管理中公民的参与。
1公民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
1.1 提高自我救助能力公众是各种危机事件中最直接的受害群体,引导公民参与到危机管理中来,使其深刻感受到自身参与政府危机管理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权利。
1.2 建立社会监督网络,确保政府公共利益取向公民有序参与政府危机管理,建立起强有力的自下而上的社会监督网络。
1.3 制定危机管理的正确决策,降低危机管理成本公民的有序参与一方面有利于政府制定出科学、合理、公正的决策;另一方面公民有序参与危机管理,能及时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效缓解危机造成的物质财富损失和心理精神伤害,大幅度降低危机管理成本[2]。
2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现实状况
2.1 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意识薄弱,参与能力水平低受传统 “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公民习惯于把自己当作危机管理情境中的旁观者或危机管理的对象。
2.2 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组织基础薄弱公民个人单独参与危机管理不仅力量有限且容易造成混乱和无序,因此公民应形成一个团体或组织,才能真正实现有序参与。但总体而言,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社会组织能量低,数量少,发育不全。一些专业性的社会组织大多是自上而下的官办社会团体,行政色彩过浓,缺乏民间组织的灵活性和创新性,大多无所作为,更说不上完全自由、合法的协助政府参与危机管理[3]。而其他营利性组织由于在危机应对中职权不明,缺乏与政府部门沟通与合作的应验等问题。
2.3 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缺乏制度化和组织化保证目前,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法律和制度正处于建立和完善中,对其参与危机管理的途径、责任和权利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组织保障,使得公民参与不被政府危机管理决策部门所重视,以至公民参与危机管理决策具有较大的随意性。
3促进危机管理中公民参与的途径
3.1 完善危机管理的教育机制首先必须把建立危机管理知识和技能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其次,各地区,各部门可以对公民进行经常性危机演练、危机预防和危机发生后的自救、互救等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培训,从而提高公民应对危机的实际操作能力,更好的配合危机发生时的应对工作。同时吸收公民和相关社会自己的参与,有针对性地进行危机处理演练,提高应对危机的操作能力,提高整个社会应对危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危机处理技能,配合支持危机发生期间的危机处置工作[4]。最后,政府有关部门和教育科研机构应加强政府危机管理和危机教育的研究,建立系统全面的危机处理理论体系,为促进公民参与危机管理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向。
3.2 鼓励发展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危机管理公民通过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危机管理是我国危机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形式。其次,规范和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危机管理过程。社会组织是公民有序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载体,也是处置危机事件的一种必然趋势,而要增强社会组织在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实际影响力,就要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治理机制。当危机发生时,在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协助、配合和参与的作用,并且为了保证其参与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应该把社会组织的参与行为规范在法制的轨道之内。
3.3 完善公民危机参与的法律体系首先,要针对公民危机参与的新情况、新要求及时制定更具科学性和预见性的相关法律。其次,在我国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构建中,对公民及社会组织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方式、途径、内容应作出明确而细致的规定,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从而使公民的参与权落在实处。最后,政府为了控制危机局势恢复秩序,必须对公民某些权利和自由进行某种程度限制,这样不仅可能造成公民个人利益的损失,而且可能会影响到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的热情和行为。所以应该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政府部门在做出限制公民权利性决定时一定要慎重,要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5],即行政目的务必适当、限制行为的损害最小以及权衡利弊得失,保证利大于弊、得大于失。
总之,任何社会系统都不可能整合得十分完美,都不可避免的要正视有效处理危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问题,而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政府自身的事,也是政府、公民和社会组织共同的责任。因此,鼓励公民参与政府危机管理过程中来既关系到政府存在基础的合法性,也影响着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稳定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唐俭.政府危机管理中的公民有序参与研究[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2]韦朋余.政府危机管理中公民有序参与的路径选择[J].理论与改革,2006,(4).
[3]李斌.政治发展的新动力:试论中国民间组织兴起的政治发展意义[J].理论与改革,2005,(2).
篇6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文明和人类进步的标志,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人口、资本、信息、地域集聚的社会庞大系统, 是大量人群聚居生活的地方,是我们理想的家园,美丽的栖息地。1900年世界人口只有一成居住在城市,现在已经超过一半的人居住在城市。进入新世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更加加剧,我国城市化速度以每年1500万人口在增加,处在快速发展期,这一现象是世界也是中外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城市的扩张,原有城市的改造更新,新旧城市的衔接融合,成千上万的新居民的涌入,流动人口的膨胀带来了新的情况和新的矛盾。特别是中等城市、大城市,超大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与扩张,使城市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待解的难题刻不容缓。危机对城市威胁大、影响范围广,单体灾害极易引发更为严重的系列性次生灾害或衍生灾害。并且,就危机的特征而言,危机具有威胁性、突发性、不确定性以及危险性的双重效果性,不仅会造成公众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而且也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带来重创,甚至更为严重的,会引发环境恶化和民众情绪的恐慌,从而阻碍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据国家安监总局统计,我国每年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管理和社会安全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6500亿元,占我国GDP的6%。
二、城市危机管理现状
近些年城市所发生的一系列危机事件,极端天气、安全生产事件(频发的矿难、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突发,公共疾病传染的扩散和水体污染以及特大火灾等等一系列危机事件,(如始于我国南方的非典、海啸台风的登陆、各地频发的冰雪灾害、洪涝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和环境污染、民族冲突、、社会泄愤事件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的持续性发展,给社会发展和民众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作为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如何构建适合国情、适合需要的危机管理系统,从而有效、及时地规避、应对与处理这些突发性危机事件,预防灾难的发生、减少灾难发生后的损失,而且在危机发生后也能使政府按照预定的计划有条不紊地应对危机。构建科学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建立及时高效的城市危机管理机制,提高应对危机综合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也是为提高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对危机综合管理,建立危机管理评估体系与对危机管理提出预警是当前政府管理的重中之重的课题,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危机管理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加快我国危机管理机制的建设,提高危机的综合管理能力,已经成为我国政府现阶段所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的危机管理研究还比较薄弱,自上世纪80年代恢复行政管理学科以来,主要是对正常状态下的公共行政进行研究,而对非正常状态下的行政管理缺少专门的研究。“9·11”事件和“非典”疫情后,危机管理引起政府有关部门和学者的高度重视,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都相续建立危机研究中心,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专门成立了公共危机管理课题组,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我国学术界对危机管理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明显不足。一是我国学者对危机管理的论述仍散见于危机管理的专著和发表的学术论文中,而专门论述危机评估的专著寥寥无几;二是更多停留于宏观的、粗线条的研究,而对危机管理系统的微观的研究不足;三是跨学科研究不够,我国的研究主要局限于政治学与管理学等领域,而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与生态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较少;四是危机管理指标缺少量化,危机管理的指标体系不够科学,许多专家提出的指标设置不统一、不全面。总之,目前我国危机管理还没有形成一个综合性研究格局,对危机评估的研究定性多于定量研究,视角单一。
从某种程度上说,危机评估要比危机管理的任何环节显得更加重要。避免或减轻危机发生的损失是对危机综合的管理和利用,而不是对危机的应对和处理。诺曼·奥古斯丁认为,最成功的危机解决办法是在危机潜伏期,但是“作为控制潜在危机花费最少、最简便的方法,它却经常被完全忽略”。长期以来我们的城市发展中,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重视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的倾向。好些城市多年来强调唯GDP的结果,致使城市停留在管理方式粗放,管理体制落后,机构重叠、政出多门、分散管理的情况比较严重。 总体上缺乏统筹、协调和规划。城市基层组织、非政府组织、民众参与度不高。城市功能弱化,基础设施陈旧,公民危及防范意识和公共道德淡薄 ,城市管理的内涵理解过于狭隘,将城市管理仅仅理解为一般意义的前工业时代的公共设施、园林,绿化等范围的“小城管”, 在危机发生的处置上,常常是领导仓促上阵,左右配合不灵。临场指挥不当,延误最佳时机,未能把损失减低到最小程度。更有的面对危机突发,束手无策,其所指定的应急预案,拉不出来,排不上用场,形同虚设。更有的领导稀里糊涂已被问责。
三、城市危机评估的意义
探讨城市危机评估的建立这一论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
危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在我国近几年才得到重视,而关于城市危机评估机制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国内这一领域的开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公共事业管理、政治经济学和法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集成研究,并加以融合、贯通,使城市危机评估机制的研究更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危机评估,并构建了城市危机评估指标和方法,为危机管理部门提供可靠的依据。
篇7
[关键词]物资管理 企业效益 管理效率
物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物资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与生产,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安全生产的后备保障,只有物资管理到位,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物资管理在经营管理中可谓一项重要工作,它包括物资的计划管理、采购管理、使用管理、库存物资管理、账物管理、信息管理以及制度建设等,只有加强物资管理,才能经济有效地保证生产物资的供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企业物资管理
1.危机控制的内涵。所谓危机控制,是指企业按照危机管理的原理,而主动采取的控制措施,旨在维护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行、将危机化为转机、避免或减少损失。在危机来临时摆脱危机,在危机发生后转化危机,从而实现对危机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目的,避免或减少危机引起的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中断造成的损失,并通过弥补漏洞来改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物资管理中的危机控制,遵循规避风险、经济采购、长远安全等三个原则,建立由决策、应急、总结、防范、改进等环节组成的管理系统,在危机潜伏期防范危机。
2.危机控制必要性。物资采购外部环境的变化,增大了危机发生的概率,降低了物资供应的可靠性。所以,在物资供应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时,如果企业不给予高度重视,物资供应链条随时可能中断,因此,企业物资管理必须针对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有相应的改变和提高,在危机未能在影响企业生产经营之前有效防范,从而在危机发生后快速摆脱和化解危机。由于国家产业政策、运输运力紧张、供应商突发性事故、自然灾害等诸多因素,对物资供应的可靠性形成潜在性的威胁,稍有不慎,潜在危机就会发展为现实危机,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是致命打击。成本中心的定位,对规避和降低物资采购风险、保证物资采购的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规避风险、保证物资采购的经济性成为物资管理的双重任务。
二、企业物资管理内容
1.物资规划。物资规划是物资管理的第一步,是企业进行物资采购和内部供应的依据。如市场部门负责对物资市场进行监控,深入了解物资行情,掌握实时价格信息。在现今社会,不少企业均采用由各个分管部门对本部门内的信息进行小范围计划,再由物资部门进行总体规划的管理模式。财会部门负责提供资金信息,以流动资金量将物资计划控制在可行的范围内。生产部门则负责估算企业所需物资的数量、规格并提交物资清单。而物资部门负责处理各部门提交的信息,编写总体物资规划,统筹安排企业物资的储藏、采购和使用。
2.物资使用。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出适宜、方便、高效的物资配送计划,在保证生产量的基础上减少对物资的不合理消耗。物资使用是指对物资的配送和消耗,现代企业重点管理物资使用时配送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以及对物资消耗量的控制。
三、企业物资管理对策
1.加强物资的计划管理。即加强采购物资的计划性,根据各生产单位上报的材料计划,认真及时编制月度材料计划,严格控制补充计划的上报次数,月末认真做好计划兑现率的考核,以确保月度材料计划的准确性,坚决杜绝盲目采购,无计划采购,需要多少采购多少,避免造成物资超储积压所带来的物资浪费。
2.加强物资的采购管理。规范物资采购审批权限,严把物资采购关,在物资采购中,推行阳光采购,积极对物资实行招标和比价采购,扩大物资采购招标比价范围,严格控制议价采购,增加物资采购的透明度。计划员要定期自查,采购科室领导要定期和向主管领导汇报物资采购和落实情况,实行全矿物资集中管理。同时坚持电子信息网调查与市场调查同步,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
3.加强物资的使用管理。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和资金限额。对于主要材料,要认真按定额领料,对于辅助材料,严格按资金限额领料。组织物资发放,做好物资核销工作,物资到货后,积极与使用单位联系,督促物资及时出库,保持所进物资收消平衡,避免造成新的物资积压。减少丢失浪费,引导和督促用料单位合理使用物资,科学管理物资,经常深入基层单位,掌握生产进度和物资消耗情况,对各单位闲置物资进行平衡调剂,积极组织废旧物资的回收复用,修旧利废,充分发挥废旧物资的效能,做到物尽其用。
4.加强物资的库存管理。对于在库物资,计划员与保管员要紧密结合,互相协作,经常沟通,计划员要虚心听取保管员对库存物资的处理意见,保管员对库存物资动态要及时向计划员汇报,共同管理好库存物资。结合矿山企业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库存控制制度和奖罚办法,按类别制定库存储备定额,责任落实到对应的计划员和保管员,最大限度降低材料库存储备,减少储备管理费用,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占用,避免超储积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5.加强物资的账物管理及微机管理。对物资的账物管理,保管员的账务处理要做到日清月结,账、卡、物、资金四对口,确保国家财产的数量完整。利用ERP物资管理平台对物资实行微机管理,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物资实行全局联网,随时了解全局物资库存情况,对本矿物资的需求从计划订货、入库、出库、结算以及各项经济考核数据,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
6.加强物资的信息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网络,随时掌握物资的动态信息,摸清资源,及时疏通各方面物资渠道,随时利用社会资源,满足矿山正常生产,以达到实现零库存的目的,从而减少资金占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规范运作,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是基础,只有细化管理制度,增加其可操作性,才能提升物资管理水平。
四、结论
只有加强物资管理,保障供应,才能保证企业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只有加强物资管理,规范物资采购审批权限,扩大招标比价物资采购范围,降低物资采购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只有加强物资管理,全面掌握现有库存,充分利用库存,降低储备资金占用,才能避免超储积压,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赵光银.对物资管理和采购成本控制的讨论[J].现代企业教育.2009(10)
篇8
在金融危机面前,酒店业作为一个在困难中求生存的行业,在全球都普遍存在发展问题,尤其是它作为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先驱,发展将更加艰难,形成这样的局面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市场环境牵制酒店的发展:在整个大市场经济环境影响下,入境旅客虽然可以作为星级酒店的重要客源,可是其消费能力却不高。在星级酒店所有招待的客人当中,其他热点发展城市的旅客入住率及消费能力远远要高于外国入境旅客的入住率及消费能力,可是港澳台的客人比率则又很大程度的高于其他热点发展城市。对于我国的星级酒店来讲,国内旅客才是最主要的客源,且以散客为主。
2.酒店进入壁垒较低:由于每个酒店的规模、档次均不相同,酒店的服务创新缺少专利的保护,并且在很多状况下,酒店业并非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所以,酒店如果想要创新就极易被同行业模仿。进入壁垒对于酒店产业中的已有企业来讲,也是潜在进入者成为现实进入者时首要克服的困难。3.酒店客户的消费心理不够稳固:客户对于服务的需求是随时都在转变的,酒店规模的大小、设施的完善度、服务的态度等等因素都会造成消费心理的不稳定,并且,酒店消费的群体很大一部分并非具备了固定的入住率。
4.酒店客户忠诚度因素:现在有许多酒店通过个性化服务创建起一批十分忠诚的入住群体,这样就为其他新进入酒店行业的企业造成了进入壁垒。客户对于个性化服务的创新过程中会积极的给予配合,可是,如果对服务的生产过程的性质进行更改,就会直接影响到客户在这一创新过程中起到的作用。
5.酒店的无盈利经营:有些酒店由于其自身或外部的因素,造成了低盈利或者是无盈利的状况,但却依旧持续经营。所以,有利润的酒店不难发现,想要将无盈利或者低盈利的酒店企业逐出市场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二、酒店在生产运作方面存在的主要屏障
1.酒店关于组织结构的屏障: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所继承下来的组织结构可以很容易的将酒店的文化变革破坏掉,如果在变革的过程里没有将正确的改革结构融入进来,这期间的努力就将付之东流。一旦组织结构不符合这个酒店的经营模式,就会成为酒店生存的屏障。
2.酒店内部管理模式及制度屏障:虽然很多酒店员工都十分愿意为其客人提供优质、贴心的服务,可是,一旦在管理模式、管理制度、行政领域、运用的技术等条件同这样的服务对立时,酒店的员工就无法将这一点做好。因此,要将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否则只会对酒店的经营造成反作用。
3.酒店管理者自身理念上的屏障:管理者在处理上下级关系的同时,一定要先考虑到客户,因为,管理者对一线员工的态度,也必将成为一线员工对待客户的态度。因此,高层及中层管理人员如果在客户服务上置身事外,就无法体会到一线员工同客户之间的关系,一旦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客户的大量流失。
4.酒店的战略屏障:酒店的服务理念如果不清晰,就会很容易产生混乱,所有制定出来的计划就会失去方向。一个酒店如果没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计划,就会成为该酒店在发展过程里的屏障。
5.酒店领导决策的屏障:酒店创新的观点以及完善的计划,如果缺少了决策的力量,一切都会毫无意义。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决策会成为变革的屏障,所以,酒店在决策管理方面的人才运用上,一定要加大投入力度,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人来担任。
6.酒店质量控制屏障:酒店行业不同于其他生产行业,酒店没有机会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客户使用之前进行质量排查,酒店行业属于即时消费的产业,因此,一旦出现问题就很难掩盖,因此,想要保证质量,始终如一,就要对酒店的生产部门进行严格的控制,为酒店的客人做到充分的安全考量。
三、金融危机下酒店成功运作的相关策略
1.酒店管理一定要以酒店营销为主要目的。
进入酒店的客户需要酒店对其进行贴心的服务,或者有效的帮助。在客户和酒店的生产机交易过程中,酒店的营销人员会直接与客户面对面进行服务,这样的情况下,酒店的营销人员是可以直接对客户造成影响的人,这就对酒店营销人员有了一定的要求,要求其必须具有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及时采取行动,或者通过客户所提出的要求及时对自身的工作进行修正。因此,在通过和客户接触的过程里,酒店的营销人员一定要通过对客户需求的分析来进行瞬间的决策,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酒店的市场营销从性质上发生了变化。虽然以往的市场营销活动过程里,关于市场调查、广告推销、专业销售团队是最主要的酒店营销渠道,但目前来讲,这些方式虽然也较为重要,但已经不再是仅有的宣传方式。
2.酒店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成本控制。
首先要把酒店的成本和质量最大化的的结合。酒店的成本一般指的是在经营过程里为了达到一定的利润而耗费掉的支出,酒店的质量指的是在酒店服务、管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运用价值及实用价值,它可以通过客户的满意程度以及酒店的经营状况表现出来。酒店如果想长期进行发展,只有提升了质量才是最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方式。
3.酒店经营的核心竞争力是酒店服务中对于组织管理及组织创新。
透过将酒店内部的运行机制进行创新改革,提升创新的效率,服务于技术创新及服务创新上,以便可以确立一些符合酒店服务需求的内容,比如环保服务、主题服务、绿色营销等理念,来迎接五湖四海的来客。
4.酒店管理必须以促进港澳台以及大陆地区的四地酒店产业的全面联合经营为契机。
香港、澳门、台湾属于亚洲地区最为接轨国际化的城市,也是整个亚洲关于金融贸易、航运信息的重点城市,它们构成了全球最重要的服务经济体系之一。因此,只有让港澳台与大陆地区紧密合作,才能够将处在金融危机中的港澳台的产业结构调整到正确的方向上,才能够改变酒店的服务理念。
四、结语
篇9
一、公共危机中政府、媒体、公众的信息诉求
(一)公共危机过程中政府的信息诉求
政府是信息传播的主导者,政府在进行信息传播的决策过程中,既要对危机事态的形势有全局性把握,又要在公众间树立自身良好形象。这样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政府在所获取的信息中进行有选择性的筛选,甚至是屏蔽。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危机的发生除了一些不可抗拒的因素以外,有的是与人为因素有着联系的,然而,当危机的发生与行政人员的不作为有着密切关系时,为了维护政府自身形象,就需要防止传媒和公众了解到不利于政府自身的信息。此外,政府还可能对信息”视而不见”,在突发性公共危机尤其是自然灾害型公共危机发生前,往往会出现种种先兆,出于社会稳定和多方面的考虑,政府很可能暂时不作出反应。而灾害发生之后,出于控制风险和减少损失的考虑,政府也可能选择对此类信息的控制。就此而言,政府所获取的信息与其职责往往难以匹配,所以,政府仍然具有很强的信息诉求。
(二)公共危机过程中传媒的信息诉求
媒体承担者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和传播工作 ,在信息传播中始终处于信息传递者的关键位置。媒体所报道的信息受到各方的利益与需求的制衡。所以,在公共危机条件下传媒的信息诉求也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首先,从传媒的职业道德来讲,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是传媒信息诉求的基点。其次,媒体不仅要有及时报道,还要通过深层分析来引导公众。如果在危机中,信息的传播产生了负面效果,那么,形势将会更为恶化,潜在的危害性会更为严重。在国内外多次公共危机过程中,传媒都扮演了公共利益和公共理性捍卫者的角色。所以,媒体在公共危机的过程中,无论是从自身职业道德还是对于公共危机的引导与疏通,都对信息有着更为重要的诉求。
(三)公共危机过程中公众的信息诉求
在公共危机的条件下,公众会把更多的目光投入到危机发生的地方,当危机的危害性可能涉及到公众自身的利益需求时,公众往往会存在着一种恐慌心理,而这种恐慌状态下人们是极为不理性的,对现实的危机事件存有错误的判断,这种错误的判断是更为可怕的,所以政府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讲,应及时将信息传递给公众,从而避免公众恐慌心理。但是,这种信息的传播也并不意味着政府将所有的信息传递给公众,政府要向公众传递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处于应对危机的考虑,可见,公众的信息需求也极为紧迫。
二、公共危机条件下政府、传媒、公众的信息互动模式分析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两种取向,一种是向良好状态中前进,有利于事物的解决,另一种则是不利于事物的解决,走向了更为恶劣的状态。而在危机事件的处理中同样有着这样的两个方面。
(一)政府、传媒、公众合理有效的互动模式
信息传播是指信息的传递、接收、反馈、与沟通的过程。因此,合理有效的信息互动模式是建立在三者进行有效沟通基础之上的。即公众可以通过媒体了解到危机的严重程度和后续发展状况,其次,政府可以将应对危机的措施传达给公众,最后,公众关于此次危机的疑问与诉求也可以通过媒体传达给政府,并且得到及时回应。要做到这三点,这应该是政府、传媒、公众三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政府能够注重实效。在危机发生过程中,时间就是关键。按照国际社会公认的标准“公共危机发生之后的24小时是公共危机管理的黄金生命线,也是媒体报道的黄金时期”。在危机发生之后,能够抢到引导媒体,掌握公众的舆论导向。这样可以极大地控制危机的社会负面影响。其次,政府能够秉持自己的理念代表人民行使国家的权利,管理社会事务,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切实立足于减少危害,控制事态,防止危机加剧这些目标上。最后,政府还要对传播的信息有所筛选,有所保留,这是顾全大局的表现。防止公众恐慌事情的发生。
媒体则能按照自身的职业道德标准行事,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时关注着危机发展态势,并给予新闻报道。正如美国著名报人普利策所言“倘若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暗礁险滩,及时发出警告”。媒体在危机前线能够随时报道事情发展态势,将信息及时传达给政府,以便决策,同时能够将政府的有效应对措施传播给公众,使公众在危机面前不恐慌,更理性。
公众则是不惊慌,不听信谣传,关注政府权威性报道,并及时反馈公众的信息诉求与质疑。如果能够提出有效的应对危机措施,可以通过媒体传达给政府,要及时反馈民意。这样才会形成应对危机事件的良好机制。
危机中总是有着不能顾及甚至不能预测到的不确定性因素,因此就会产生另外一种信息互动模式,即政府、传媒、公众的恶性互动模式。
(二)危机条件下政府、传媒、公众的信息恶性互动模式
在公共危机的条件下,恶性信息互动模式的形成是由于政府、传媒、公众之间没有建立起顺畅的沟通渠道。政府的作为不被民众所了解,因而得不到民众的支持,媒体无法及时得到政府应对危机所采取措施的有效信息,致使在信息传播传播过程中滞缓,而公众得不到权威信息就会影响到其基本价值观念,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分析其原因,应该是公共危机的主体三者存在不一致性。
政府的危机应对机制存在不合理。首先是政府自身固有的内在缺陷。由于政府权力一经确认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且政府的有限理性和结构缺陷往往导致政府利己性的一面。这种利己性会造成公共利益的扭曲和异化,损害整个社会利益,给媒体和公众的公共危机沟通带来障碍。其次是政府对媒体传播能力的估计不足。传媒的触角已经深入到当今社会的每个角落,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公众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大大加强,这就要求政府势必对危机做出快速反应。
媒体缺位。在公共危机中,媒体往往出于自身商业利益考虑,过分渲染公共危机的危害性,在政府的控制和干预下,媒体集体失语或仅仅成为政府的“传声筒”,对公共危机事件关注不够或准备不足,信息传递滞后。
公众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危机面前,理性程度大幅度下降,集体行动困难,公众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进而产生无序混乱状态,不能有效向政府传达信息诉求,政府获得信息渠道单一,影响有效决策,所以导致危机事件难以快速平息。
三、基于信息互动模式分析应对危机管理策略
根据上述的分析,政府在应对危机时应采取有效策略,其主要针对媒体和群众两个方面。
(一)政府应对媒体的制度安排
媒体在公共危机的条件下,其作用的发挥是极为重要的。正常情况下,大众对于媒体的报道有一定的鉴别能力,然而,在危机状态下,公众的这种鉴别能力会大幅度下降。如果媒体能及时、有效的做出正面引导,既可以抑制大众的恐慌心理,还可以防止事件进一步恶化。如果媒体所做出的报道产生了负面效应,那么就会引发更为严重的恶果,甚至会产生骚乱。所以政府在对待媒体的策略与管理时,要将媒体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别的媒体有针对性的进行管理。
一类是权威大型媒体。这类媒体的特征是不仅具有完备的新闻采编、报道实力和渠道,而且是政府信息最为密切的新闻载体,政府要与这类媒体建立稳固的合作渠道,危机一旦发生,政府要首先保证该类媒体的采访通畅性,对所采访获得的信息要在第一时间内向公众介绍,切不可瞒报、不报、误报之类事情发生。此外,对于危机事件的报道要达到一定数量,以示政府对待此事的关注和政府处理危机事态的决心。
二是非权威性大型媒体。这类媒体虽然与政府关系不是甚为密切,但是具备报道危机事件的先进水平与能力,在公众中间也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对于这类媒体的管理,政府应该研究一套有效地策略,控制信息供给,加强信息监管,有选择性的对危机事件给予报道。对权威性媒体的报道起到辅助作用。该类媒体可以对权威性媒体报道事件深入挖掘,此外,要慎重选择播报内容。
三类是非权威性小型媒体甚至个人。这类媒体的特点是规模小、行动效率有限,对事态的把握程度不够,报道易出现错报、误报的事件,在危机过程中其危害性也是很大的。政府在管理这类媒体过程中,要加强监管与引导,使其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以利于公共危机的顺利解决。而对报道中的谣传事件给予严肃处理,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政府应对公众的策略
政府对待公众采取的策略要根据危机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做到有针对性的处理问题。
在公共危机来临之前,为了避免公众的恐慌,应该不要给予公众正式性公告,但也不是坐以待毙,要对危机所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全面考率,然后拟定应对方案,其宗旨是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化。如果对公众的生命有危害性的,要将公众舒缓到安全地带,其间要注意秩序的稳定以及公众心理的考量。不要给公众造成恐慌无措的心理阴影。
在公共危机发生时,由于公众处于一种非合作状态下的集体行动。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公众之间不能达成一致同盟,甚至很可能造成秩序的混乱与不安,在没有权威性报道时,由于信息上的障碍,他们陷入了“囚徒困境“ 。政府在这种情况下要极为谨慎。具体要做到:第一,保证自身公共政策不能失范。第二,要坚决做到以民为本。第三,政府应该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和交流,促使相应民众自救组织的出现并加以有效利用,公众在危机面前也是有理性的,与公众的配合对于危机的解决至关重要。第四,政府在报道危机信息时,信息的内容要注重选择。
篇10
关键词:财务危机,管理,机制
1概念论述1.1财务危机财务危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资金运动的必然产物,是独立于主观意愿之外存在的,是人们所不能拒绝和排斥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内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财务危机日益凸现。
财务危机又称为财务困境,是从现金流量而不是盈利的角度来下定义的,当企业对债权人的承诺无法实现或难以遵守时,就意味着财务危机的发生。对于财务危机,通常公认有两种确定的方法:一是法律对企业破产的定义,企业破产是用来衡量企业财务危机最常用的标准,也是最准确和最极端的标准;二是以证券交易所对持续亏损、有重大潜在损失或者股价持续低于一定水平的上市公司给予特别处理或退市作为标准。
1.2财务危机管理财务危机管理机制是一个整合了财务危机防范机制、财务危机诊断机制、财务危机预测机制以及财务危机处理机制的完整体系,是对财务危机进行防范、监控、转化的过程以及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的总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财务危机的管理具有不确定性、应急性和预防性三个基本特征。
2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管理现状及解决对策中小企业由于生产规模较小,在经营模式上更加灵括,生产成本低、效率高。。但中小企业的发展常常受到经济、法律和制度上诸多因素的制约,比如政策的限制,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生产设备落后,以及由于金融体系不发达,社会城信缺失而导致的融资困难等等。就目前的经营情况来看,虽然有这么多相互关联的制约因素,但缺乏资金仍是阻碍这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当这种资金产生断流的时候,极容易造成中小企业的财务危机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适当的管理,以预防这种危机。。
2.1事前防范2.1.1市场环境变化(1)金融危机的影响
随着2008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是企业意识到经济不景气等宏观经济因素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有着直接的影响。当经济繁荣的时候,客户的赊销要求响应减弱,公司在销售产品和资金回笼的速度也相对较快。当整个行业环境陷入衰退期的时候,整个价值链的市场都会畏缩,供应商急着催收帐款而客户则要求延迟付款,企业会陷入在前无退路,后有追兵的困境。
(2)建立规范的风险管理系统,进行事前防范
要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就要研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如何提前发现已经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风险和预先控制将要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风险。主要是应用财务危机预警指标,对企业在举债、用债、偿债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各种因素进行预测,并充分估计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可能引发财务危机的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危机防范主要是在危机尚未发生之前,未雨绸缪,事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危机战略设计,制订一套乃至几套防范危机的方案,以便对危机进行预控,尽量避免危机的发生。
企业可以尝试建立—整套规范、适合的风险管理流程,对风险进行系统的管理,考虑自身的发展状况、经营特点、资源、管理理念、战略目标等,借鉴大型企业、国外企业先进的风险管理经验,建立适合自己的风险管理体系。
同时可以考虑建立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这是一种成本较低的危机诊断工具,是通过利用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推测其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变现能力的系统模型。通过这个系统,企业可以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当可能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以提醒经营者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控制财务危机进一步扩大。
2.1.2风险预防意识(1)风险预防意不强
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内部控制仍不健全。风险管理更多的是一种危机管理,即在企业发生财务、市场、法律等危机时才紧急采取措施补救,无疑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利。
这种在事后而不是事前对风险危机进行管理,毫无预防的策略,只能跟在危机的后面进行补救,而不会占取任何主动权。
(2)加强对员工的素质培训
中小型企业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素质的培训,优化企业领导班子、职工队伍,不断创新企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提高管理层至职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及素质。从人的思想上、内在上提前建立这种预防措施。
2.1.3关联关系(1)关联依赖性强
中小型企业由于生产规模小,一般的都极容易产生依赖母公司、银行或关联企业的特点,在这种依赖的情形下,当关联企业发生危机、银行不予贷款,极可能会造成中小型企业资金断流,如果中小型企业在销售,供应甚至管理、技术各个方面都完全依赖于关联公司的帮助,那么没有了支持,极有可能造成倒闭。
(2)减少依赖
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较小,对于资金的需求较强,因此,企业应当加强与关联企业、银行的合作关系,通过这种良好的关系,可以使得企业获得充足的资金来源;并且随着我国政府逐渐放宽对资本市场的限制,各类企业开始在围际资本市场上从事各类股权融资活动,企业到境外融资的方法有多种,可以考虑到国外上市,通过出售债权、股权或以知识产权人等,获得资金,也可以直接获得风投资金等,中小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的融资方式。
2.2事中监督2.2.1负债(1)负债额较多
负债筹资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又能引发筹资风险。公司适度负债,可以获取财务杠杆利益,但过度负债会使公司的支付能力变得极为脆弱,甚至发生支付危机,偏高的负债一方面会弱化企业的支付能力,蕴含着财务危机;另一方面,一旦信用链条上某一环节出现故障,或实际现金净流量比预期净流量相差较大,影响即期债务偿付,必然出现财务危机。
(2)减少负债
对企业来说,采用负债经营必须衡量由其带来的收益和风险损失,既要充分利用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又要防范由于负债带来的财务危机。引发的财务危机主要体现在负债比例过高和负债结构不合理两个方面。负债比例过高,负债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并降低了企业的再筹资能力;负债结构不合理导致负债到期日过份集中、长短负债结构比例失调、出现不能按时偿还本息、利息负担过重甚至出现集中清偿给企业造成巨财务压力的情况。一般来讲,公司的财务危机都伴随着债务履行的压力,因此,企业要优化债务结构,防止过度负债。
2.2.2现金流(1)现金流短缺
公司只有将产品销售出去,才能获得持续的资金收入,但是产品的销售风险时刻存在,一旦产品存货积压,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将会锐减,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公司的日常营运将收到影响。因此,有必要保持产品销售渠道的畅通性,获得持续的资金收入。
(2)增加企业现金流
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环节的循环和周转无不需要现金流的支撑。财务危机最为直接的表现形式是现金流量的不足。很多时候,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更是由于企业一时资金周转不灵造成的。因此,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增加现金流量,对予企业防范财务危机尤为重要。
从财务上看,要加速应收账款的结算,定期对所持有的应收账款和客户进行全程的跟踪分析,以达到对所持有的应收账款进行日常监督。与此同时,尽量减少对于资金的支付,增加现金流的流动,强化存货管理,使其固定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加速其周转,加快对于产品的销售,最大限度的减少对资金的占用。
2.3事后扭转2.3.1变现资产(1)缺少短期内可变现资产
部分中小型企业会将大部分的资金购买固定资产等,虽然企业的资产绝对数值较大,但是可能可变现资产较少,使得企业发生危机的时候,无法依靠迅速出售资产而获得现金。
(2)迅速确定可变现资产
有些企业在现金出现严重短缺时,往往必须舍弃一些对他们而言不重要的资产以加速资金的回笼。这时,他们就必须关注哪些资产他们可以迅速出售,而哪些资产从长期战略的角度考虑最为重要。因此,企业应当适当的考虑各个企业的资产价值,并确定一部分的可迅速变现的资产,当企业发生危机的时候,可以迅速变现,为企业回笼资金。
2.3.2其他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强对员工的道德培训,使其树立这种节约的意识,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的节约制度,通过相关的行为规范来约束员工,努力营造一个节约的文化氛围,针对浪费现象进行适当的处罚和,建立这种公司规范与制度,从长远上扭转这种局面。。
3结论完善的企业危机管理机制,是成功企业的重要标志。通过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对外适应能力,才能防范危机,预测危机,应付出现的危机并摆脱困境。建立这种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有利于提高企业危机管理水平,防止和避免企业破产,利于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利于丰富和发展财务管理理论。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对企业的财务危机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企业高速、健康、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军.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建议[J].中国商界,2008,(11).
[2]张龙.陈文湘.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危机控制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9(8).
[3]赖新英.国内中小企业财务危机成因与特征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15).
[4]张晓峰,周丕娟.论企业财务危机管理[J].当代财经,2002,(7).
[5]管亚梅.财务危机的预防与管理[J].财会研究,2000,(10).
[6]李庆山.财务危机的发现与预坊[J].山东财会,2008,(8):25-28.
[7]苏琦.论民营企业财务危机管理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9,(6).
[8]苏静娜.摆脱企业财务困境的财务危机管理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32).
[9]李作战.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管理的现状及对策[N].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9).
[10]刘锋.中小企业财务危机管理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7,(2).
[11]孙秀辉.论企业财务危机管理[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5,(4).
- 上一篇:食堂工作情况汇报
- 下一篇: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