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2: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建筑工程技术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建筑工程技术的意义

篇1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意义;措施

加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是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将管理的职能和科学的方法加以运用,以便于开展技术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主管部门相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来进行施工,将各项技术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确保施工秩序井然有序,以使整个项目生产过程与技术规范、规程相符合,与技术规律要求相符合,从而实现有效地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最终使得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这三者关系达到辨证的统一,这就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所在。加强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在于:它有利于将工程特点、实际施工条件相结合,对先进合理适用的技术方法加以利用,使其转化为生产力,这样就使得工程施工质量从根本上得到确保;它有利于新技术和新工艺方法的采用,从而便于对技术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教育培养,进而使技术管理素质和技术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它有利于优化施工方案,合理配置施工资源,促进施工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缩短工期,降低成本,从而使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二、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措施

1、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机构

技术管理机构由管理层和执行作业层组成。管理层负责对内管理和对外接洽,起指导作用;执行层、作业层则负责按管理层的意图将设计图实施到现场。具体而言,要实行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制,由他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组织成立技术管理机构,并对其他人员制订更为详细的职责划分,提出具体要求和目标;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对总工提出工作的具体落实;工程部负责技术交底、图纸疑问解决、整理报送变更等;质检部负责质量交底、质量措施制订并督促落实,起质量控制作用;合同部负责对外对内计量、统计、成本分析,建立相关台账。以上为管理层,基本属服务、咨询、指导、控制、管理部门。余为执行层、作业层,即按管理层意图和设计图纸要求分工协作,并及时将现场情况向管理层通报,尤其发生特殊情况时。

2、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在施工过程中起核心作用,指导施工全过程,是施工过程中的指导文件。因此,要优化施工组织设计。(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按合同要求严格遵守工程竣工及交付使用期限。做好人工、材料、设备综合平衡,严格施工,技术、质量、安全要按规范操作规程,确保工程质量。(2)施工程序,采用流水作业科学安排施工进度,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3)施工机械:选择技术性能好和经济适用型,既能满足现场施工,又经济合理,做到物尽其用。(4)技术措施:为了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必须确定科学的技术保障措施,即质量、安全、降低成本和季节性措施。(5)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这是施工项目中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对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主要工程应相应提出具体的施工方案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6)施工进度安排:施工进度安排直接影响整个施工项目的期限和经济效果,特别是对于各项目之间的衔接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还就材料供应、劳动力使用、机械使用安排具体计划,以达到经济有效。

3、重视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

建筑的施工质量是整个项目的根本,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质量这一关,提高项目工程质量的同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口碑。(1)应保证建筑主体结构的质量安全,建筑的主体结构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因此,必须加强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2)加强建筑工程的一些关键性部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比如卫生间、楼道、地下室等,越是这些不经常去的地方越是容易引发质量问题。因此,这些关键性的部位要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的质量。(3)随着新技术产品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用到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使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时,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技术交底,应该明确施工人员所应该达到的施工质量要求。(4)加强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地提高施工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知识应用能力,杜绝在施工过程中的一切质量隐患。

4、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各类技术的发展速度。在信息化时代到来的今天,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其优越性在各个领域中都获得了充分体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也是众多获益者之一。信息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配以相关的软件,可以准确给出施工全过程的逻辑关系,这有助于提高施工的预见性,从而能够显著提高管理人员对工程施工管理的成效。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施工企业的合同管理效率,可使合同建档、归档以及分类等工作流程变得更加简单、快捷,这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且还可以使合同管理工作更为全面、细致。

5、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

施工人员作为施工行为的主体,对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要使职工树立质量意识,以质量要求自己,做到工作一丝不苟,以质量取得效益;其次,加强施工人员基本素质管理,使施工人员树立以场地为家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爱护工程公物,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再者,提高职工业务能力,培养高业务水平人员,提升工作能力;第四,建立健全有效的奖惩制度,促进职工有序而良好的工作。总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加强是多环节、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施工企业全体人员的参与、配合和支持。

6、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资料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性和管理性文件,它既是施工过程的控制手段,也是施工过程的准确记录。为了加强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我们建议针对组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进一步把施工方案进行细化,按分项工程的要求提出施工技术交底,以分项工程为对象,以施工方案为指导,按照施工任务的项目属性和商品属性,从最细小的分项工程,把握施工的程序和方法,使施工方案的进一步深化和具体。整个工程施工中各分部分项工程均需进行及时准确的技术交底。特殊和隐蔽工程,更应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同时,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向下级技术负责人技术交底,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工长、班组长技术交底,工长、班组长向工段、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综上所述,通过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工程建筑施工的成本,提升工程建设的质量。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必须运用至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措施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同时注重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队伍,从而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生产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企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字: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意义;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L372+.2 文献标识码:A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是最为关键的要素,同时也是处理难度较大的问题,做好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是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一般来讲,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主要是针对构成施工技术的诸多要素以及施工企业的所有技术活动进行的,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实施管理计划,并有效的控制和调节施工作业。下面本文就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以及具体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研究。

一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分析

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主要是通过高效的管理技术以保证建筑技术水平的提升和工程项目的质量,加强技术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开展技术管理工作,能够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并且能够更好的对施工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法不断的应用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开展技术管理工作,能够进一步明确技术的应用范围,并且结合具体的施工跟实际情况优化施工方案,提升施工设备的利用效率。

其次,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还能够保证施工秩序顺利进行,并且和相关的技术规范保持抑制性能,进一步的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工程项目需要有施工技术最为支撑,而施工技术需要在规范规定的标准中实现,这样能够实现良性循环发展。

最后,开展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还能够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并且促进人员、设备、施工材料等因素的作用得到积极全面的发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在进行技术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拥有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健全的技术管理模式,将高效先进的施工技术的功效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研究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不仅包括了对整个技术活动的过程进行管理,如管理技术计划、技术应用和技术评价等,还需要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具体说来,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进行管理的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加强对施工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准备阶段是整个施工过程的起始阶段,对这一阶段的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更好的为接下来的施工技术应用打下基础。在这一环节,要想顺利进行管理工作,就需要贯彻并落实技术管理工作的标准制度,使得管理工作严格的按照技术标准进行,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的提升标准的执行能力。例如要建立施工图的熟悉、阅读与会审标准;制定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场地总平面图审查机制;建立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加强对隐蔽性工程的检查和验收制度等,这些都需要有序的进行。

其次,需要重点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技术的管理工作。在这一阶段有效的开展技术管理工作,则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这这届关系到施工进度和施工的质量。同时需要加强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以及成本的管理,确保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安全隐患,并且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用的技术很多,下面本文就例举几种较为常见的技术,简单分析对这一施工技术的管理措施。

第一,建筑屋面防水施工技术的管理措施。屋面防水施工是建筑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施工工序,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防水施工技术进行管理,以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技术的管理包括材料选择管理和具体施工技术管理两个主要方面。从材料选择方面来讲,防水材料的选择对于防水层的质量和耐用年限有着很大的影响,正确的选择并且合理的使用防水材料是屋面防水设计的关键性环节。在管理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个防水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解,选择质优价廉的施工材料进入到施工环节中,并且要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要和材料的选择相适应,达到最佳的防水效果。

对于防水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些建筑的屋面是坡屋面,主要以排为主,以防为辅,排防结合出现渗漏的几率较小;但是对于平屋顶来讲,其坡面小,积水后,则需要以防为主,但是也需要尽量的采取排的措施将积水排走,减轻屋面的防水负担。面对这些情况,技术管理者就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展开管理工作,保证无论是排还是防,施工技术都能够达到最佳的状态,获得最佳的屋面防水效果。再如进行水泥砂浆找平层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先将屋面楼板上的杂物清理干净之后进行洒水湿润工作,在铺设砂浆的时候需要按照由远及近、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并且保证每分格内要连续铺成,并且按照设计控制好施工的坡度。这些施工环节都需要较强的施工技术最为保证,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技术管理者需要确保施工人员在应用技术的过程中一定要按照规定进行,同时要保证施工完成之后要浇水进行养护。

第二,建筑节能技术的管理措施分析。随着节能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过程中,节能环保技术也在广泛的应用当中,要想更好的发挥这一技术的功效,就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节能施工主要包括墙体节能保温施工技术、门窗节能施工技术、建筑幕墙节能施工技术等。

在墙体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技术的不断推进,出现了机械锚固需要的粘结材料和粘贴工艺,例如水泥聚苯板、玻璃面板以及岩棉板等,这些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应用的过程中,作为技术管理者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的检查,使其和具体的施工工艺相吻合,能过更好的发挥节能施工的效果。在门窗节能施工中,解决好门窗和玻璃上的传热系统和密封性问题是节能的关键,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和相应的规范选择最佳的材料。作为技术管理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开展的工作有以下几点,即需要综合的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选择最佳门窗材料,确定之后还需要模拟检查质量、抗风性能、雨水渗透性能等是否满足需求,给施工中的技术人员以参考。在应用建筑幕墙施工节能技术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技术者首先需要明确这一技术的应用范围和具体的应用细则,并且要根据规定对于材料的选择等问题进行细致管理,例如玻璃框的选择过程中,需要明确传热系数,之后再根据数据选择最佳的材料。这些都是技术管理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最后,需要做好竣工阶段的技术管理工作。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做好工程竣工之后的组织验收工作和工程项目的评定工作,并对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为接下来的技术管理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这一阶段,技术管理者同样不能够松懈,要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做好技术管理工作,并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结束语:技术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不可忽视的因素,技术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使用性能,因此说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十分必要。本文就在论述技术管理工作意义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技术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施工环节,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有所帮助,进一步提升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棉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相关问题探索研究 中国房地产业・下半月,2013年第9期

[2] 邵正高 我国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常见问题研究 房地产导刊,2013年第2期

[3] 高成通 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问题研究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7期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 意义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U41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目前,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还停留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没有建立、健全系统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单靠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进行施工技术管理。

1.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意义,是运用管理的职能与科学的方法,去促进技术工作的开展,在施工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技术政策、法规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技术工作的指标与决定,科学地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良好的技术秩序保证整个生产过程符合技术规范、规程。符合技术规律的要求,以达到高质量地全面完成施工任务的目的。从而使技术与经济、质量与进度、生产与技术达到辩证的统一,具体表现在:

1.1技术管理工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今天的建筑工程施工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而这些技术条件和技术装备需要企业的技术力量、技术管理水平支撑和实施。施工竞争日益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管理作为永恒的话题,是关系到企业成败兴衰的关键。要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必须抓“管理”这个关键。而技术管理则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不断地出现,同时承担的新工程可能结构更复杂,功能更特殊,装修更新颖,从而促使生产技术水平再提高,技术装备再先进,技术管理要求更高,这也就使得施工技术管理显得更加重要。

1.3建筑施工有其特殊性。众所周知,建筑的类型、样式繁多,规模要求各不相同,施工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而复杂的多工种交叉施工、各项技术综合应用、工序搭接较多,在这些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加强技术管理,进而去保证我们施工正常有序地进行,以便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使用功能要求和降低建筑成本要求的目标。

1.4技术管理能充分发挥施工人员及材料、设备的潜力,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提升市场经济竞争能力。

通过技术管理,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才能使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从而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通过技术管理,可以逐步改变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面貌,改变施工企业的形象,提高竞争能力。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技术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

2.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具体方面

2.1认真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

贯彻好各项技术管理制度是搞好技术管理工作的核心,是科学地组织企业各项技术工作的保证。技术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有:

2.1.1施工图的熟悉、阅读和会审制度;

2.1.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场地总平面图;

2.1.3施工图技术交底制度;

2.1.4工程技术变更联系单管理制度;

2.1.5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材料及半成品试验、检验制度。测定施工完成的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质量特征和特性,然后把测得的结果及规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对产品做出合格、不合格的判断;

2.1.6工程竣工,技术档案及竣工图的编制建筑工程竣工技术档案应达到所列项目齐全,试验数量符合要求,数据准确,内容填写齐全,书写清楚,装订程序合理、整齐。竣工图是对工程进行交工验收、维护、改建、扩建的依据,所以编制时应做到及时、准确、系统、科学、完整;

2.1.7材料质量控制管理材料控制主要包括原材料、成品及半成品的控制。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 加强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实际工程中, 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控制材料质量:①材料计划的编制与执行;②材料采购;③材料的验收分类堆放;④材料发放、使用追踪、清验;

2.1.8机械设备管理,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 经济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和工具,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 从而确保机械设备处于一个最佳使用状态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制度;

2.1.9工程技术档案与竣工图管理制度。

3.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存在问题的分析

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是项目技术管理的中间主要管理阶段,此阶段所涉及到的专业科目复杂,多专业多工种交叉、各专业的技术规范、规程都必须正确地运用,对技术管理的要求高,对现场管理人员的现场管理经验要求更高,对现场需求复合型技术人才的要求更为迫切。现场管理常出现的技术管理缺陷有以下几点:

3.1现场项目经理专业技术单一,专业间的协调能力不足企业的现场技术管理是以现场施工为重点的管理工作,项目经理是整个施工项目的第一责任人,一般人认为现场的项目经理只要做好各方的协调工作就可以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专业之间的协调工作只是项目经理的工作要点之一,但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但要求项目经理必须具备有比较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知各项施工规范、规程和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而且还要能够及时对发生的项目专业间的矛盾冲突做出正确的分析和果断的处理措施。才能起到指导施工,统筹管理整个现场的全盘工作,不少企业的项目经理很难做到或是做好这项基础性的工作,当项目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才发现以往的决策是错误的,甚者都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更没有纠正错误的一套完整的方案,有的就将错就错,错到底,致使工程质量隐患重重,就不用说是受到的经济损失了。

3.2 专业技术员综合能力较弱项目管理过程中,有好多项目专业管理员,只精通自己本专业内的技术知识,对周边专业是一窍不通,跨专业的专业知识缺乏,比如:土建专业的看不懂安装专业的施工图纸,安装专业的人员看不懂建筑图和结构图,园林专业的看不懂市政配套图等等。因此在审查工程技术方案时,只能对本专业的项目提出看法,难以从项目整体上来审查和协调,这样就很难得出一个正确、全面的处理方案。

3.3管理方法不对路工程管理人员是一个侧面的、综合的技术管理工作,具有监督执行的层面;真正大部分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是施工方和监理方来进行实施和控制的;现场的施工、监理方只要有能力将这项工作干好,建设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就不应该过度插手其中的工作;有好多的建设单位工程代表,就没有将自己的技术管理位置认清,过度越位,致使有些项目出现建设单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多于施工、监理方技术管理人员的怪现象;管理是要靠科学的方法,不是靠人海战术的。现场人员需要精英,现场项目管理需要精通,管理方法需要精技。

4.结语

施工技术是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在常见的施工工程中技术管理是人们不容忽视的重点。然而,由于长期以来“一哄而上”的格局,引起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异常剧烈,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势在必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贯穿着整个施工过程,因此技术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俊杰.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4) .

[2]彭卓晓. 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J]科技信息, 2010,(15) .

[3]梁明芳. 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J]科技信息, 2010,(19) .

篇4

关键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前言

一个好的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有一套好的管理方式;反之,倘若企业仅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实力,而管理工作薄弱,制度不健全,那么依然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不利的境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工程技术管理是建筑行业经常遇到同时也是一个不易解决好的问题。加强工程技术管理,是新阶段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发展的具体体现。这对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建筑工程项目技术管理贯穿工程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后阶段)。从内容来看,技术管理内容与项目其他方面管理内容相互衔接、相辅相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的顺利实施而服务,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2建筑单位各施工阶段技术管理的内容

技术管理是企业进行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建筑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众所周知,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多工种协同操作、多项技术的交叉综合应用过程。由此决定着施工企业的技术活动也是多种多样的。这里所指的“技术活动”,包括了由熟悉与会审图样、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开始,到施工过程中的商洽管理、质量检验、直至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全过程中的各项技术工作。

项目技术管理在时间上可按照项目实施阶段划分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后阶段等。每个阶段的内容如下:

2.1 施工准备阶段

建立技术管理体系,制定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岗位技术责任制; 制定项目质量计划; 制定“四新”项目应用计划; 组织各类管理人员进行各类原始资料(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的调查分析,据调查分析资料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劳动力组织方案、设备布置方案、材料组织方案、工期优化方案等并据此编制出合理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审查图纸,参加图纸会审,并从方便施工、加快进度、保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合理化建议;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组织人员编制《施工安全组织设计》、《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组织设计》等安全技术方案; 接受公司技术部门的技术交底。以上技术准备工作是施工准备工作的核心,对工程施工起着重要指导作用,必须充分收集各生产要素信息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2.2 施工阶段

在各工序、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前编制、审核施工技术措施、施工技术方案,并确保方案经济合理性; 对分承包方的技术、质量保证能力考察; 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检查各技术方案的执行实施情况,对执行偏差进行纠正;对各检验批、分项、分部的施工过程及过程产品进行监督、检查、验收,特别是加强关键工序、隐蔽工序、“四新”计划应用产品的检查、验收管理,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下道工序; 对质量事故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处理方案并实施和复查结果,建立质量事故档案,追溯并提出预防措施; 针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工程变更并与其他参建各方洽商,形成正式的工程变更资料; 参与重要施工方案、工程变更的经济技术分析; 收集、整理工程技术资料,建立工程技术资料台账; 对项目的各种检测、试验、计量、测量工作进行管理;对涉及本项目的技术标准、规范、上级技术质量管理文件进行管理,及时识别、确认其时效,确保项目施工符合当前规范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对施工过程、过程产品质量的动态控制,确保符合本项目质量计划的要求。

2.3 竣工后阶段

工程技术档案资料、其他各类技术管理资料的整理、归档; 对“四新”应用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总结;对项目技术管理成效、施工过程中具体技术、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获取经验和教训,提出新问题和建议;如果施工技术有了较先进的突破和创新,还应整理相关资料做企业标准编写的准备。通过本阶段的总结可以使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得到积累和升华,这是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两个PDCA循环之间的衔接阶段,是提高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环节。

3加强建筑项目技术管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3.1 项目技术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

主要表现在: 未能认真执行施工技术方案、安全技术方案,导致相关部位工程质量下降或留下安全隐患,工程技术资料、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不按规定进行记录、收集和整理,导致工程技术资料不能与工程实体进度同步甚至存在严重错误,影响了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和工程进度,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的缺乏、错漏给以后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总结提高带来困难,也难以给项目其他方面的管理传递正确有效的信息。问题存在的原因是对项目技术管理重视不够,没有建立或落实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制度,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的权力过低。应当在公司一级的管理制度中明确对项目技术管理的要求,各技术管理岗位人员的职责和权利,从程序上明确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提高他们的权威。

3.2 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准不足

当前由于企业新开工项目的迅速增加,不断增多的新成立的建筑公司需要引进有经验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并且其他相关行业(如房地产、监理行业)的发展吸收了不少施工企业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等导致项目技术管理人员的缺乏和部分在岗的技术管理人员素质达不到要求,有些技术管理人员同时兼任了几个项目的技术管理职位。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施工企业通过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增加企业的人才资源。

3.3 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和提升

许多企业和项目部不重视竣工后阶段的项目技术管理工作,技术管理总结程序没有得到实施。一个工程项目施工完毕后,项目部所获得的成功管理经验或教训没有通过相应的程序保存下来,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技术管理资料和提出的建议没有系统地进行存档和整理。总之,对项目的技术管理给予必要的重视才能使其发挥出良好的管理效用,使技术管理为项目施工过程提供技术、质量方面的保证。项目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需要项目部内部的努力,也需要公司层面的管理机构有力支持。

4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工作

4.1 明确技术管理的职责,注重技术水平的提升

(1)以法治企,强化落实。建立和健全各级技术管理机构和技术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权、职、责。组织全体员工,特别是技术干部学习现行规范。尤其是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学习,明确施工中各个分项、分部施工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标准等要求,并以此来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和验收。

(2)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管理经验,组织技术学习、技术培训、技术交流。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技术业务素质,从而预见性地发现和处理问题,把技术和质量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3)通过技术管理,探索、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的应用,在行业中占据优势地位。

4.2 不断加强对技术工作的管理

技术管理工作需持之以恒,因此,要不断地加强技术管理组织机构和技术责任制,充分发挥好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的才干和作用。

篇5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重要性

1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被技术管理全面覆盖

在整个工程建筑过程中最主要的管理工作内容则是施工技术管理,通过制定一整套合理科学、系统性的技术管理策略对工程施工中的每个工作要点以及详细的活动内容进行合理规划、组织管理、指导部署以及协调控制,更有利的确保其顺利的开展。通常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所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复杂,所以需要多个不同部门的专业协调配合开展工作,并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技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多样化的技术,同时会覆盖到建筑工程全过程中,不管是施工前期的图纸设计和建筑样本审核,还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控,截止到建筑工程竣工都会涉及到多种类型的施工技术。

2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的风生水起,而工程施工过程施工人员想要合理控制施工各个阶段,首先要强化自身技术管理的水平。举例说明:一个建筑企业想要进行大量资金的投入创建一个大规模的工业厂房,在进行施工单位选择早投标选择后最终确定了两家施工单位进行合作建设,对工程中建筑桩基东西两侧的施工进行衔接,并将加在施工的资金预算控制在九十万元。两家施工单位中有一家单位为了加快工程进度,赶上工程整体的进度,所以在工程开始之后就大量投入技术含量高、且规格巨大的设备接连不断的使用,不分黑白的施工建设,一个星期就完成了桩基的建设,可是在对旧工业厂房位置进行施工时却发生了厂房倾斜现象,导致大量的地下水涌出,使得土层不够牢固,从而发生了墙面倾斜局面阻碍了工程的继续实施。而另一个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则是先对旧厂房实际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侦查和了解,并对场地具体的土质情况、形成特点等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了可行性技术方案并进行论证,在准备好所有技术工作之后才开始施工,经过两星期的努力才开始实施浇岛绕梁工程实施,顺利的完成了相应的工作。从上文举出的实际案例解析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整体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技术管理不够科学完善,很可能回给建筑工程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对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不断完善强化,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只有这样施工单位自身竞争力才能够的得到可靠提升,从而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

2.1建筑施工单位想要通过工程项目取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那么首要条件是要对自身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因为其经济效益的获取与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完善性有直接的关联。具备了健全完善的技术管理机制,是确保施工单位顺利实施建筑作业的前提条件,同时还能够将施工质量有效提升,从而增强施工单位市场竞争力,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基于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技术条件及装备进行完善,增强技术管理工作力度是必然可行的。

2.2由于建筑工程中所包含的施工种类复杂繁琐,而且规模大小也不稳定,在施工过程中会承受来自四面八方因素的影响,如:自然天气、地质环境、施工地形等等,这就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实施建设,将各种不同的施工工序进行合理的链接,想要做到这样就必须在施工中强化对技术管理的力度,并依据建筑使用功能的标准要求将施工成本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2.3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奇形怪状的建筑物,这就表示建筑工程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化,各种各样特别的设计装修建筑物频繁出现。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基于此建筑工程就要不断探索全新的施工技术,工艺和原材料,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具备技术管理工作的帮助,这样才能保证新型技术与工序顺利开展。

3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的任务和作用

制定合理有效的方法,进而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进行管理控制,这样才能将技术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从而促进工程施工的顺利实施,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技术进行规范操作,科学合理的将每项施工技术进行组织,将施工过程能够与建筑技术相应标准要求合理吻合,从而促进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通过对施工技术实施规范管理,将施工技术与家长单位的经济、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进度等合理综合,而建筑工程中技术管理的主要作用有两方面展现出来:

3.1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研发了更高级、更科学的建筑施工技术,将这些技术应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能够促进施工作业顺利的开展,同时也可以促进施工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从而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件进行预测,将建筑工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在根源上就彻底根治,更好的保证施工质量。

3.2实施科学合理的技术管理工作,可以保证施工单位收获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能够延长施工中各种机械设施及原材料的使用寿命,不仅能够将工程建设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利用科学的技术管理机制,还能够减少成本浪费率,使施工单位最大化收取经济效益。

4强化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管理的对策

4.1重视技术管理职责的强化,促进施工技术水平的提升。首先要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机制进行全面完善,将责任落实清楚,对岗位职责进行细致的划分,同时还要加大对技术操作人员的能力培训,尤其是针对技术操作规范及标准的培训;其次,还应加大对技术管理方式的训练,增强施工技术人员及相关管理人的业务技能,不断创新技术管理方式,对施工技术管理经验进行总结研究。

4.2有效落实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确保技术管理的有效性。首先要从建筑工程的施工设计阶段进行全面管理,此外,还要对施工技术角度及建筑贯彻变更制度加强管理;其次,要充分落实建筑观察施工质量控制及测试和审核机制,特别是针对比较隐蔽的工程以及容易出现误差的工程进行重点检查和监督。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技术管理,因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好坏以及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性都与技术管理有着直接性的关联,不仅如此,还直接关系到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获取,所以应充分关注施工中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对技术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和规范,保证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全面落实技术管理,从而保障工程最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作者:何名海 陈蓉蓉 单位:武汉中央商务区建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武汉中商鹏程销品茂管理有限公司

篇6

关键词:建筑基坑;监测工程;位移测量技术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work of excavation monitoring is to ensure that important measures of quality and safety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guide the excavation and foundation support, t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pit collapse acciden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onitoring, and then discuss the steps of the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n the deep pit monitoring project implementation, and finally pit the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technique points to note in the monitoring project, in order to guide the Pit excavation and Foundation Pit.

Keywords: building foundation; monitoring work;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technique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前言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各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向地下空间发展,使得建筑基坑工程越来越多。在建筑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坑壁受侧向土压力的作用,将向坑内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当基坑离原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距离较近时,为保证这些已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正常使用,就必须在施工的过程中定期监测基坑的水平位移,以便能指导基坑开挖和基坑支护,且若发现异常情况时可及时采取措施,将水平位移限制在允许值范围内,从而避免或减轻破坏性的后果。在本文中,主要就建筑基坑监测工程中的位移测量技术展开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2建筑深基坑施工监测的特点

2.1 时效性。基坑监测通常是配合降水和开挖过程,有鲜明的时间性,因此基坑施工监测需随时进行,通常1次/d,且如果在测量对象变化快的关键时期,则须增加监测次数,以期能采集准确的观测数据。

2.2 高精度。在建筑深基坑测量中,要求其环境变形速率可能在0.1 mm/d 以下,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应采用高测量精度的仪器,如经纬仪或全站仪等,以得到高精度的测量数据。

2.3 等精度。通常,基坑施工中的监测只要求测得相对变化值,不要求测量绝对值。如在基坑边壁变形测量中,只要求测定边壁相对于原来基准位置的位移即可,而无须测量边壁原来的坐标及高程。

3 建筑基坑监测工程位移测量技术

3.1 基准点和工作点的设置

1.基准点网是检验和直接测定观测点的依据,要求在整个观测过程中稳定不变,必须埋设在变形范围以外,且不受施工干扰的稳定的位置,尽可能的靠近被监测目标。同时,为了便于校核,以验证基准点的稳定性,基准点应布设在基坑变形影响范围之外的地方,且数目应不少于3个。

2.工作点应选择在离基坑变形区较近的比较稳定的位置,以方便监测。

3.要求基准点和工作点之间能相互通视,以便根据基准点的坐标定期对工作点的稳定性进行检验。

3.2 位移测量的仪器设备

1.位移测量时采用的仪器设备,应通过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2.在测量时,宜采用固定的仪器,以减小测量误差。

3.在进行位移测量时,一般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要求全站仪的标称精度为角度测量方向中误差为2",距离观测中误差为±2 mm+ 2 ppm。同时要求全站仪在检定有效期内。

3.3 观测方法

在过去,基坑水平位移监测的常用方法主要有经纬仪视准线法、小角度法等,但由于在测量基坑不同边水平位移时需要搬动仪器,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测量精度,且观测时间也过长,逐渐不适于建筑基坑工程的测量了。当前,随着智能全站仪的普及,现今一般采用极坐标法或以极坐标法为基础的自由设站法(统称为全站仪坐标变化法,简称为全站仪坐标法)来进行位移测量。

1.在采用极坐标进行观测时,每次观测前须对基准点和工作基点进行检测,以确认基准点的稳定性,对工作基点的位置值及时进行修正。

2.每个工作点只观测基坑对面的监测变形点,以保证误差椭圆的短轴尽可能与基坑边线垂直,位移监测变化结果值为最优。

3.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基坑水平位移监测时,可一次性测完所有点,且能有效排除基坑施工干扰及周边土体变形的影响,通过相邻周期坐标计算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监测点的位移量和累计位移量。

4.角度观测时,同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连续观测2测回,取方向平均值作为结果值。

5.距离测量采用测回法进行观测,连续观测2测回,每测回读数5 次,取平均值作为距离结果值。

6.测站现场对2 C、2 C互差、半测回归零差、距离测绘差等各种限差实时计算,对观测限差超限的观测及时进行重测。

3.4 观测数据处理

首先,应观测成果测站平差,以根据测站上的观测成果求出个监测点方向和距离的量或值,同时可以计算出方向值、距离值的中误差,以评定测站的观测成果质量。其次,采用极坐标法计算各监测点的坐标数据,计算时,假定坐标系X轴平行与基坑东西边平行。

3.5 误差分析

1.仪器对中误差和目标点偏心误差

全站仪对中通常采用仪器自带的激光对中器或光学对中器对中,当对对中器和照准部水准器进行严格的检验校正后,这两种方法的对中中误差均可达到±1mm。目标点一般采用三脚架和棱镜基座安置棱镜,对中精度与仪器对中精度相等,即m对中=m偏心=±1mm

2.观测误差

一般,采用全站仪观测的观测误差公式为:

m观测=±

通常,全站仪的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的精度可视为相等,即 ,则

m观测=

式中:ρ=206265;

β——测量水平位移监测点的垂直角;

α——水平位移监测点与测站连线方向的方位角。

mα、mβ——分别为全站仪测量水平角和垂直角的中误差。

3.点位中误差

在使用全站仪测量坐标时,由于仪器对中误差、目标偏心误差和观测误差相互独立时,因此根据误差传播定律,可以得到点位中误差的计算公式为:

mp=±

3.6 资料整理与提交

每周期观测结束后,应对观测数据和计算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平差,计算出各观测点的位移量,填制观测成果表,并把相关监测简报提交给有关单位。

4 建筑基坑监测工程位移测量的注意事项

4.1在测量时,为确保测量目标清晰及稳定,应正确选择测量时间。一般,晴天时,成像清晰、稳定的时间是日出一小时至九点钟前和下午三四点钟以后。阴天时,成像的情况比晴天有利,可以观测的时间比晴天长得多。

4.2在测量时,应事先画好观测示意图并对每次观测认真做好记录,及时计算各种限差和闭合差,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4.3一般,基坑开挖深度小于5m期间每隔2天监测一次,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m期间,一天一次。若基坑开挖趋于稳定后,可相应缩短监测次数,但若发生如下情况时,则应将羧酸监测时间间隔、加密监测次数:(1)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2)监测项目的监测值变化量较大或速率加快;(3)出现超深开挖、超长开挖,未及时加撑等情况;(4)基坑集合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5)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6)支护结构出现开裂;(7)邻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的开裂;(8)基坑底部、坡体或围护结构出现管涌、流沙现象。如果发现危险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4.4建筑基坑在整个地下室施工期间,应安排专人对基坑支护及其周围环境进行监测,并做好记录。

4.5当发现支护面发生裂缝时,应观察裂缝发生的情况,分析原因,加强监测的频度,及时报告情况。

4.6当监测项目的累计位移量或位移速率达到报警值时,要及时通知基坑内的施工人员,并向建设、监理、施工单位负责人报警。同时,应及时全面检查基坑位移,分析、找出发生较大位移的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地整治措施。

4.7若基坑位移量达到报警值时且已发出报警后,靠近报警部位的基坑作业应及时停止,撤出相关设备、材料,疏散施工作业人员,待处理好后方可继续基坑内的施工。

4.8建筑基坑支护坡顶的1m范围内禁止重物的堆放和重载车辆的行走,并采用钢管栏杆做好防护安全。

参考文献:

[1]汪孔政.全站仪检测基坑水平位移精度分析[J].建筑技术,2009,40(2).

[2]陈晓阳.建筑基坑监测工程中的位移测量技术[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8(7).

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the city land resources in short supply, high building by more and more city and the favour of people, opposite the building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demand is also improved, and the engineers is also in constan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high-ris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constantly introduce and innovation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advanced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with your own theory, and making out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nstruction unit with complete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system, for our country in high-rise build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vid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ower. This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high-rise build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relevant circumstances, and further discusses the high-rise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looking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own in high-rise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new technology for th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to make due contributions.

Keywords: high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房屋建筑质量不仅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在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把每道施工的工序,保证施工的质量。特别是区域型经济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建筑行业不断追求体型复杂化、功能多样化,促使我国高层建筑不断向高度、外形多样、技术先进的方向发展,不断给建筑施工单位更高的标准要求,特别注重高技术、精专业、严管理,铸造城市地标性的高层建筑,并积极完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不断强化建筑结构、施工工艺和技术的提升,进一步完善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系统性、理论性。

1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概要

1.1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状

在我国,高层建筑发展迅猛,特别是建筑正向外形复杂化、功能多样化、结构类型复杂化的目标不断发展,但由于高层建筑具有楼层多、建筑高、结构复杂多样,对施工工艺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施工工期较长,对施工完整性、结构荷载科学、施工工序等要求较高。所以,为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国家开始重视高层建筑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对建筑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不断引入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施工合同制、工程监理制,强化和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特别针对高层、超高层建筑,加强对工程施工技术的监督、对施工安全的监控,并对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进行科学地、全方面地考核,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1.2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依据高层建筑特有的工程施工特点,国家和建筑施工单位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的研发和施工理论的革新。目前,高层建筑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建筑为主,并不断发展为钢结构或钢混结构,有效减轻建筑自重。针对施工材料,不断优化和筛选性能优良、便于施工和运输的施工材料,并考虑配合混凝土进行浇注或模块化处理。

1.2.1高层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地基基础是整个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的结构基础和支撑点,依据《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范》的相关规定,高层建筑的地基深度应为建筑高度的1/15左右,因此,深地基施工工程俨然成为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提条件。地基桩基施工技术。桩基施工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也是较成熟的一种地基处理形式。其中,发展和应用最广泛的是灌注桩施工技术,它不仅适应各种复杂地质,还能根据荷载选择施工级别。现浇灌注桩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其整体承载力可达1万KN以上,而传统桩型中泥浆护壁孔桩,因其适用性强,已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桩型之一,国家积极推广建筑基础桩底、桩侧后注浆技术,并配合超声检测技术,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灌柱桩施工集成技术,并不断研发动态、静态测量技术,并开发相应的计算机模块,适时掌控桩基承载力的状况。地基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我国高层建筑得到快速发展,但其施工地基基坑深,开挖难度大,已成为制约高层建筑施工的关键技术。由于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工程是集挡土、支护、防水、监测等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研发的基坑支护系统分两种,分别是逆作拱墙和土钉墙,两种支护的造价都明显低于传统支护价格。

1.2.2高层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相关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土石材料,特别是在浇筑方面需要大批混凝土,而混凝土重要的指标是抗压强度,影响其抗压性能的因素主要是水泥的强度和水灰比,强化混凝土出厂的检验和混凝土制备中的检测,确保使用混凝土的性能。强化施工混凝土的泵送技术,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施工单位应积极开发研制混凝土浇筑新工艺,在确保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不断革新现有的支模技术,加强支模材料的优选,动力提升设备的研发,并向大模块方向发展,集约化发展拆模施工技术,确保高层建筑施工的进度。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领域,钢结构因其特有的超强度、抗压抗弯、自重小等优势,并且施工进度快、节能环保、抗震性能好,在我国得到不断地推广和发展,特别是在钢结构的吊装、连接和钢结构表面防护等方面发展迅速。

2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

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引入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我国自身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理论体系,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程施工技术,充实我国现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高层建筑外墙施工技术的发展

在我国建筑墙体实行全面浇筑结构的基础上,建筑墙体大模块时代已经到来,建筑施工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图1和图2分别为建筑墙体施工旧、新施工技术,通过对高层建筑墙体技术不断研究和创新,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提升工程的整体性能和功用价值。

图1 建筑墙体旧施工方法 图2 建筑墙体新施工方法

2.2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发展

建筑结构中的转换层可以根据功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设计、施工工艺。目前,我国现有结构转换层的形式主要有梁式、桁架式和板式。其中,梁式结构转换层因其设计简单、施工方便等优势在工民建筑中得到发展和应用。但是,随着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厚板式转换层设计理念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相关结构预应力技术理论研究的深入,促使我国高层建筑、特别是跨度大、高挠度、强剪切力等建筑结构问题都有较完善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2.3高层建筑工程中新材料的施工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相关建筑材料行业也得到发展和提升,特别是在新材料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就。建筑材料关系到高层建筑结构本身的性能、建筑荷载的能力及其防火、采暖保温等功能。因此,对新材料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或规范执行,加强建筑装饰材料的研发管理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新材料施工技术的研发,如玻璃幕墙的设计施工,明框暗框的设计、施工材料的安全性能等方面,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2.4高层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提升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实现必须依赖专业、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和相关工程概预算、工程图绘制和效果图设计等软件,强化工程施工的信息化技能,科学有效地编制高层建筑施工程序,科学管理施工材料、施工进度和施工成本控制,加强施工材料、混凝土制备过程的适时温控、水控管理,还包括建筑的工程测量与地基勘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核算和设计,并不断发展计算机辅助施工(CAC)技术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MIS技术,优化和完善我国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体系和管理制度,确保高层建筑保质、保量、高效、低成本投入的完成。

3结论

我国高层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和壮大,施工技术的不断升级。但是,由于我国现有高层建筑施工理论和技术还不成熟,国家必须加大力度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论,并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研讨和分析,结合我国现有的实践经验,制订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并呼吁政府出台相关的法律规范,对高层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地、规范地管理,使我国高层建筑行业逐步迈入崭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刘伟.高层住宅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J].大众科技,2006,(03).

[2]邓琼秋,李剑.高层建筑厚板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大众科技,2006,(05).

[3]干兆和.高层建筑不规则厚板结构转换层设计与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06,(04).

[4]贾荣强.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况与发展趋势[J].中外建筑,2003,(02).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 重要性 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3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5-0169-01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工业、民用建筑也在同步发展,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建筑科学和建筑技术也有了高速发展。引起国内市场的无序竞争,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市场争夺战异常剧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对工程施工质量、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管理效率,有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是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模式的客观要求。提升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水平,对于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降低工程的成本、提高工程的劳动生产率和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等均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一、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施工准备

基础工程是各类工程项目中都不可缺少和忽视的一部分,也是工程施工的核心技术要求。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的科学与合理对于后续工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一般在基础工程的施工之前,我们必须要做好供电、供水和交通以及场地整平工作,这些工作也被人们简要的称之为三通一平工作。

2.放线工作

在施工的过程中,放线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也是其他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的相关需要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使得其中的各种不良质量隐患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与预防。在施工中放线工作主要是根据图纸设计需要将在测定好的地面之上进行放线和具体放弃的规划,这种环节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而言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在放线环节需要结合房屋的坐落情况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进行严格的分析与控制。

3.基坑开挖

在房屋的放线工作完成且检测标准之后,在按照基坑的槽宽与施工要求进行挖土工作,还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其中存在的各种质量缺陷和土质参数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要在施工之前做好相关的安全工作。以免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安全管理不够而引起施工安全事故。

4.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

在基坑开挖工作完成且基槽验收完成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基础的结构形式进行基础砌筑及混凝土分项工程工作施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及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要求来选择不同的混凝土,并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与问题进行分析与完善。一般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包含模板支撑施工、混凝土浇筑、振捣、拆除模板等。

二、加强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

1.加强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

混凝土浇注工程的主要材料就是水泥、砂和石子、外加剂等。对混凝土材料的质量要严格按标准使用。各材料配方比例要严格控制。对现场的水泥要进行二次复试,并根据实验的结果决定是否使用。对商品砼厂家,采用货比三家,择优选用。现场不同标号的水泥不得混放,坚决不得混用。

要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必须采用好的科学的施工方法。浇注用的混凝土要提前试配、计量、配合比要准确。掌握好水灰比,作好坍落度的实验,按规定数量作好现场实验。混凝土的搅拌要均匀,在没有浇注混凝土前。由施工组织标测认定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准确,模板清理干净,模板稳定牢固。一切具备时,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砼浇筑完毕后,应根据规范要求及时进行养护。

2.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技术措施

施工顺序为:内外结合,上下交叉;粗装饰在前,精装饰在后;湿作业在前,干作业在后;样板先行,大面积施工在后。

施工技术要求:各分项装饰工程施工前,均应编制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对施工准备、操作工艺、质量标准、成品保护作出具体布置和规定。装饰工程所用材料在订货前,需经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商定,在使用前进行验收,不合格者不能使用。施工中坚持样板引路,各种装饰均应制作样板或样板间,经各方验收认可后,方能进行大面积施工。

3.新型预应力技术

体外预应力作为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分支之一,是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近年来的热点。顾名思义,体外预应力是指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的预应力,与传统的布置于构件截面内的预应力筋,所提供的有粘结或者无粘结预应力相对应。体外预应力现阶段主要应用在特种结构、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大跨度建筑工程结构中,形成了两种主要体系。体系一是有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预应力摩擦损失小,因为孔道管在结构体外,容易检查和控制管道的铺设质量及其水密性;体系二是无粘结体外预应力体系,优点是可采用单根张拉工艺,易于操作,且单根无粘结筋的摩擦损失极小。体外预应力相对于传统预应力体系有很多优点,对工程经济效益有积极影响。

4.完善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建设

科学有效的技术管理制度能够有效促进施工进度。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施工单位的管理人员就必须高度重视管理制度建设。要在项目施工作业之前,对工地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结合经验预测可能出现的细节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贯彻各项技术管理制度,做好图纸会审、平面图设计、技术交底等前期管理制度建设;做好材料,半成品试检制度建设;完善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结构检查与竣工验收制度建设。不同的施工环节,技术管理制度也应当有所不同,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都在制度的规范下有序进行,督促各个施工环节的人员各司其职,摸清自己负责环节的技术问题并迅速解决,有效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

5.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施工安全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要求。所有管理人员,特别是负责人必须强化安全意识,并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将施工安全放在工程施工的第一位。负责人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巡查工地,查找问题,监督下层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底层管理人员应加强安全管理,及时制止违规违章行为,加强对施工设备的验收工作,凡是不达标设备不予使用。

6.科学、规范地做好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要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做好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与管理。工程质量目标的控制与管理的准则是工程合同文件的质量条款。施工时首先要考虑控制人的因素,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其次是人的素质。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素质高,决策能力就强,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建立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要全面实行到位管理。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7.加强工程规范化运作

严格落实施工标准,项目施工前,管理人员必须全部熟悉工程资料和技术环节,有重点有步骤的执行施工标准,进行规范化的技术操作,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监督,划分责任区,对擅自更改施工标准、不规范操作的工人进行警示处理,严重的予以清退。要加强项目巡查督导,制止行为。通过规范化管理和操作,提高人员意识和操作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工艺技术改进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房屋建筑本身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新闻媒体中不断有因质量差而出现房屋墙体开裂、房屋建筑产生倾斜,甚至严重者出现房屋局部塌陷的事故报道。面对这些恶劣情况,加强对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在确保房屋建筑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施工的基础上,吸取以往的经验,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改善,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措施,从而更好的对房屋建筑质量提供有效保证,这正是本文写作的初衷。

一、 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原则、特点

(一)质量管理和控制的基本原则

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控制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1.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因房屋建筑的使用和服务对象为人民群众,所以应该以人为本,严把质量关,以确保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安全;2.防控为主:预防和控制工作要贯穿于整个工程中。以事前和事中控制为主,事前、事中、事后防控工作到位;3.施工团队为管理核心:施工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和业务素养直接关系到整个施工技术质量,因此承包单位对于本项目的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进行必要的考核,加强员工的业务素养培训,此为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4.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施工:施工的理论依据和质量的评定标准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这也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基础和核心。

(二)质量管理和控制的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技术的质量和控制的特点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施工技术质量影响因素多:施工技术质量的好坏不仅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关,还与施工工艺、操作方法的选择有关。同时受到工期和投资成本的制约。应从工程投资、进度、质量三方面整体把握。2.工程质量变异发生比较容易: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其中诸如设备磨耗、材料差异和环境条件等不可控因素使得工程质量变异发生较易。3.建筑工程产品的整体性:建筑工程竣工之后的质量检查不能向工业产品一样解体检查或更换新零,具有整体性。

二、现代房屋建筑中各阶段的工艺技术要点

现代房屋建筑中各阶段的工艺技术要点:

(一)施工工艺技术:①基层和保温板的施工技术;②砖砌体施工技术中的垂直度和砂浆饱满。

(二)混凝土搅拌和运输技术:①混凝土降温措施;②搅拌站靠近浇筑地;③泵送混凝土宜用搅拌运输车进行运输。

(三)混凝土浇筑技术:①清除混凝土表积水;②温控技术措施;③混凝土抗裂性能;④塑性裂缝处理。

(四)钢筋笼制作、安装、施工技术:①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变形的防控措施;②钢筋笼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③钢筋笼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

三、房屋建筑工程中有效实用技术的提高改进

施工企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的好坏。科技的不断发展带动建筑行业里新材料和新工艺的更新与变革。在确保房屋建筑工程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验收规范进行施工的基础上,吸取以往的经验,对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改善,以提高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措施,从而更好的对房屋建筑质量提供有效保证。

(一)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吊顶接缝处防开裂处理方法

在进行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在施工时,由于在隔墙上装有门,门的开启振动会引起石膏板接缝的开裂。为了避免减少开裂的产生,可从减少因开关门振动而引起的作用力去考虑,将穿孔纸带粘贴填嵌在石膏板的接缝处,将软性材料垫入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的天地龙骨与楼板接触处。而在门框四周,将软性材料垫入双层轻钢龙骨之间从而减少力的传播,达到减少因石膏板的接缝处受到外力作用影响导致的开裂现象产生;在采用双层的石膏板的轻钢龙骨石膏顶的施工中,将穿孔纸袋粘贴并填嵌在接缝处,使得各个吊顶配件的连接紧固。当石膏板的接缝恰在吊筋的位置时,因为吊筋刚度低,加上风力影响而产生的变形可能性很大,而吊筋弯曲会直接导致石膏板开裂,所以将此部位的吊筋改成角钢,增加其刚度,减少了在吊顶石膏板的接缝处产生开裂的可能性。

(二)用水泥素浆加固开裂砖石结构

通过以往的实践证明,运用水泥砂浆进行灌缝对砖石的结构进行加固补强,是一种简单易操作且经济的有效方法。灌浆工作应在墙体的裂缝稳固以后再进行。其操作的方法为:用黄胶泥调成硬塑状胶泥,当用于墙顶正灌时,作汤盘式漏斗,座于墙顶裂缝上;若用于侧灌,可作成燕窝式漏斗贴于墙侧裂缝上部,20min后待漏斗硬化即可调浆灌缝。对于上宽下狭的裂缝,10m以内只需设一个漏斗即可。以体积比1:10的水泥和水配制成水泥稀浆搅拌均匀,通过漏斗灌入缝中,以湿润墙体。固定墙缝中细小颗粒及灌满0.5mm左右的细缝。浇灌稀浆时要控制好浆的流量、流速,使缝中的尘土、碎砂颗粒基本上和墙体连贴,不至于被冲拥成坝。当O.5mm左右的细缝中的素浆溢上墙面,砖墙砌体湿润印线达到50~100mm宽即可停止。接着对不同宽度的裂缝灌不同配比的素浆。当缝宽大于5mm时,可在缝中填入碎石屑,堵缝的砂浆改用水泥砂浆,若在水中掺入15~20%的水玻璃,可使堵缝砂浆硬化速度加快,提高堵缝效果。灌完后,漏斗中的素浆经过l~2h观察不再下渗时则可铲除漏斗,清理墙面。

(三)地下工程渗漏的修补方法

在房屋建筑中,有时会出现大面积慢性渗漏的现象,有的潮湿却不见流水出现,有的在明显的裂缝处水流蔓延溢出,严重影响了房屋建筑的正常使用。分析其原因,多是因为防水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不好造成的。如何有效的解决此类问题,建议采取水玻璃做速凝剂进行堵漏,再用涂刷型氰凝(聚氨脂)做防水保护层,解决地下防水混凝土的渗漏问题。在堵漏前,先用回弹仪检查漏水处周围混凝土的密实情况,检查半径不应小于50cm,在回弹值小的混凝土表面涂刷两遍氰凝,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指标量2-3千克/每立方米,待氰凝固化后,再按以下步骤用水玻璃速凝剂把漏水处堵住,地下水就无路可走了。涂刷型氰凝是一种浅黄色半透明的粘性液体,它在不遇水的时候是稳定的,遇水后才发生化学反应。用水玻璃速凝剂堵住漏水后,很长时间内混凝土表面将处于没有水膜的潮湿状态,氰凝与混凝土表面潮湿层中的水分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成为不溶于水的防水保护层。

参考文献:

[1] 陆小军.论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J].商品与质量,2010,(34);

篇10

一、建筑工程项目的防水施工技术概论

防水施工技术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为了避免建筑物遭受到自然降雨、天气环境、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和腐蚀,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防水性能、建筑结构安全性能、使用寿命、耐久性能而采取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措施。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带动下,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空间更加广泛、发展机遇和发展条件也逐渐增多,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建筑项目工程质量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房屋建筑工程不仅仅需要具备现代化、智能化使用性能,还应当在外观设计、质量功能方面有所提高。防水施工技术能够避免房屋建筑在降雨降雪等天气环境中、在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影响下被侵蚀、腐坏,或者发生雨水渗漏的问题,毁损了房屋工程的外观,也妨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休息。从国内当前的很多建筑工程使用情况来看,部分房屋建筑都存在房屋渗漏、侵蚀的问题,并且无法通过后期修补完善改善渗漏情况,给房屋使用者带去诸多不便。因此在房屋建筑工程进行防水施工过程中就应当做好相关技术处理,不能将防水问题遗留给居民,在防水施工处理进行中,如果发现有渗漏现象但是查找不明确切的原因,就会在房屋完工交付后,给使用者增添巨大的财产损失,并且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等有关企业的信誉。

二、建筑工程项目的防水施工技术优化建议

(一)防水施工技术的原材料适用建议

防水施工技术中使用原材料的性能与质量,是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举例说明的话,当房屋建筑项目遭受降雨、高温潮湿等外界环境影响的时候,性能良好的建筑防水原材料能够从基础环节上,起到保护建筑物不受影响的作用,是建筑物防水施工技术能否起到现实作用的首要前提条件。国际上对建筑工程防水施工原材料的标准有所差别,根据工程性质的不同、具体施工环境的不同,建筑工程防水施工可以选择适用。首先,建筑防水施工原材料的采购与管理,应当以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为第一任务,在此基础上,需要从成本管理原则上进行考量,不能片面侧重于压缩工程资金成本费用支出,而应当在经济合理的前提条件下,既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防水性能、抗腐蚀性能和耐久性能,也要符合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收益目标,将二者统一起来。如果在原材料采购管理过程中,发现原材料的防水质量、防水性能达不到施工要求标准,应当及时更换避免投入到施工过程中。其次,施工管理人员和采购人员需要对原材料的性能按照标准流程进行质量检测,分别在采购之前、在进场使用之前做好质量检测,确保防水施工中的原材料性能完好达标。对防水施工原材料的质量检测可以选择随机抽查的方式进行,但是抽查过程中也需要符合相应的施工质量管理规范,如果检测结果不合格,应当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替换。

(二)防水施工技术的装饰装修管理建议

通常,屋面防水采用两道3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保温层采用70XPS。地下室及车库底板、外墙及顶板防水为两道设防,一道为P6抗渗混凝土自防水,一道为4厚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卫生间、厨房、设洗衣机阳台为釉面砖防水墙面;住宅一层电梯厅为釉面砖墙面;其余房间为乳胶漆墙面。地下室、电梯机房为板底刮腻子喷涂顶棚;楼梯间、其余全部为板底乳胶漆顶棚其中住宅内做至基层,面层不做,由用户自理。涂刷防水材料前,要将基层清理干净,涂刷基层处理剂时,要做到涂刷均匀,每铺完一张卷材,应立即用干净的长把滚刷从卷材的一端开始,在卷材的横方向顺序用力滚压一遍,以彻底排除卷材粘结层间的空气。由于防水工程属于隐蔽工程,装修结束被隐藏起来,所以在施工时容易被业主忽略。但是防水工程是家庭装修中的重要环节。施工时一个小小的疏漏,可能为日后的使用带来巨大的麻烦。因此,业主验房后,在房屋装修过程中及时做好防水,防外漏工作。重点防水部位就是卫生间、厨房、阳台、地下室的地面和墙面。靠近外墙单元的背水面及防潮面。在对卫生间和浴室进行防水施工前,应先对基层进行处理。去除原有装饰材料,把浮土、水泥清理干净,要求表面平整、干燥。

(三)防水施工技术的施工过程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