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学期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2: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统文化学期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传统文化学期总结

篇1

本文旨在分析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提出了提高语文教师文学修养、多样化学习方法、增强传统文学的学习、拓宽传统文学学习途径等多种策略来加强传统文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学修为,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快速背诵;课外阅读

1引言

作为世界的文明古国,我国的文化延绵了五千年,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流传到现代社会的文明,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社会发展不可多得的瑰宝,我们有责任将这份璀璨的明珠继续传承下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是从孩子抓起来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能够通过对孩子实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从而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实现我国各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不断发展的关键。初中语文的内容大都透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将使传统文学渗透与对学生的熏陶成为可能。所以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进行研究,对促进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文学修为、端正三观发展来说意义非凡。

2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建议

2.1提高教师文学修养:

在初中阶段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非常大,一般来说,一个初中生喜欢一个老师,将会对老师担任的科目学习非常用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首先老师要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通过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来在教学过程中,引经据典地分享一些内容或者优秀的诗篇,或者学分五车地谈古论今,从而吸引学生们对老师的好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对老师产生崇拜和敬佩之情,在潜移默化之后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感,激励学生努力地接受更多的传统文学知识,最终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同时,教师的榜样作用让学生不断地接受传统文,还能够丰富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认知内容,积累文学知识,为后期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

2.2多样化学习方法:

通过多样化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传统文学。例如以班级为单位,构建读书角,通过对各种包含传统经典文学书籍在内的课外读物来扩展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学习途径,而后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对班级进行评比,评出书香班级、文学家园的优秀班级,推动以班级为单位的经典文学阅读的深化发展。同时,为了促进班级内的优秀文化的阅读,以定期组织班级交流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来进行读书心得交流,每一次交流会找一到两个主讲人,通过将自己阅读传统文学的时候,感受的情感,亦或是比较优美的意境段落分享给大家,从而有效促进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并且让学生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来鼓舞大家对传统文学的爱好,也通过读书交流会的优秀平台,让学生们更加珍惜机会,把握时机地让自己的平时读书生活更加充实。最后,老师可以在晨读的时候,为学生预留一定的时间,每天让一个学生课下认真搜索和整理传统文学的优秀小短篇,通过老师的审查之后,在预留的时间内在班级大屏幕上展示出来,并且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记忆和背诵,从而不断地扩展初中生的传统文化知识内容,通过每天的背诵和记忆也能够促进初中语文的学习。此外,老师也可以定期地组织经典阅读知识比赛,以小组的形式来积极准备并且完成比赛,或者对于经典文化以话剧的形式让学生表演出来,从而增强学生对各种文学的喜爱,促进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渗透和应用。

2.3增强传统文学的学习:

初中生在日常的课堂学习语文知识以及传统文学来说整体力度还很欠缺,阅读量还远远不够,所以有效地引导学生扩大对传统文化的课外阅读量,丰富各种阅读形式和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在学生的寒暑假期间,老师可以为学生列出《论语》、《唐诗三百首》、《史记》、《古文观止》等古文书目,让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购买,同学之间相互交换完成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传统文学期间,在对内容的简单理解上进行背诵,同时做好相关的记录工作,从而通过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学的学习来加强学生的文学知识的沉淀,不仅能够快速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而且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此外,有很多当代作者对我国传统文学进行阐述,从而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例如严凌君的《青春读书系列》,这些都可以作为学生接触传统文学的过渡,让初中生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更加轻松地学习我国传统文学知识,从而激发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促进其对我国文学知识的学习。

2.4拓展传统文学学习途径:

阅读是初中生获取传统文学的一种途径,当前科技发展迅速,多媒体教学大量应用,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学,可以借助多媒体,来拓宽传统文学学习的途径。例如,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组织班会,主题就是了解我国传统的文化孝道。在班会上,首先播放视频《活着》,来阐述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孝文化,让学生充分了解母爱的感人,并且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道理,学会“父母在不远游”的尽孝在当前的道理。而后以母爱为切入点,通过收集每一位学生母亲的照片,在班会上组织学生发言,来讲解现实生活中展示自己母爱的平凡故事。通过班会的开展,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父母的不易,知道父母为自己的付出的一切,从而培养学生孝顺、尊师重道的传统优秀文化,从根本上学习到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传统文学的学习途径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来扩大孩子们的学习形式,通过视频、音频的方式,多感官地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学的感受,从而在文化熏陶中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

3总结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要通过提升教师自身文学素养来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通过多样化学习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增强传统文化学习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学的阅读量,通过拓宽传统文学学习途径来深入学习传统文化的精髓,从而有效地实现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掌握,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

作者:何军惠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石峡镇九年制学校

参考文献

[1]张海峰,郝亚莉.初中语文课本中如何“渗透”国学教育[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4(11).

篇2

一、教学案编写要注意几个结合

1 注重基础知识与艺术生自主学习相结合。艺术生的文化基础差,文化学习能力差,所以艺术班学科教学案的编写首先要着眼于改变艺术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最佳的教学案设计就是用填空方式。在设计教学案时尽可能地利用好教材,在学生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后,能够完成教学案上的基础知识填空,教师再督促学生识记这些基础知识,体现了“注重基础知识与艺术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这是编写教学案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

2 注重将历史课程的实用价值和学生想学、乐学相结合。历史课堂教学应尽可能地贴近生活与现实,富有情感,进发思想,才能实现理性、道德、审美、生活等的和谐统一,才能促进学生个体和社会整体发展,学生才会产生想学、乐学的念头。在设计教学案时,应尽可能找到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通过“史料探究”这个环节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到“原来历史并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就在我们身边”。

二、教学案编写的主要步骤与基本结构

(一)教学案的编写步骤

1 每学期开始,备课组(一个年级为一个备课组)根据各自年级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学期教学案的编写计划与具体分工,每位教师按照分工准备好自己所要执笔编写的教学案。

2 在每周备课组会议上,承担下周教学案编写任务的教师提供预先编好的教学案(草案)或提纲,备课组成员共同对草案进行探讨,并形成对草案或者提纲的修改意见,体现备课组成员的集体智慧。负责执笔的教师,根据备课组的修改意见,对历史教学案进行重新修改和整合,形成定稿,交给油印室印制。

(二)历史教学案的基本结构

“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模式和新课改形式满足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培养了师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交互作用和创造能力。我校在对艺术生的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中,逐渐探索出普通高中艺术生针对性很强的教学案模式,主要分为“考纲要求”、“考点梳理”、“史料探究”、“课堂检测”四个主要部分。

下面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的学业水平测试专题复习为例,介绍艺术班历史学科教学案的基本结构及相关流程。

【考纲要求】本环节为高二学业水平测试要求。

【考点梳理】本环节为学测知识点的详细解读梳理,采用填空的形式,是学生在课前预习并完成的。填空的形式有利于使学生能够在上课之前预习知识,并在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做好记号,以便上课时有侧重点。在此基础上,上课时用比较快的速度让学生交流展示课前的预习成果,并在这一过程中加以适当的点拨。如果时间允许,点拨后给学生几分钟时间,再次梳理巩固一下基础知识。

篇3

一、指导思想:

2009年,学校教育工作要深入学习和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中学生成长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以科研为先导,认真落实新《义务教育法》、《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以连云港市“课程实施发展年”及灌南县“全优工程”活动为契机,力促教师专业成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全面落实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和“全优课堂”活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和谐科学发展,从而推动学校办学品位的再提升。

二、工作思路: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发展全局,在实现科学发展上下功夫。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2、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实现和谐发展上下功夫。关注教师、学生的成长,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3、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现率先发展上下功夫。以实践为基础,以科研为先导,紧抓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习惯养成教育、“全优工程”等中心工作,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寻求突破,实现率先发展,推动整体工作水平和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三、工作目标:

教学目标:

2、大力实施课堂教学全优工程,积极开展振兴阅读行动,优课率达40%以上。

3、加强教师校本培训,精读《给教师的建议》等4本教育书籍。

4、积极开展“课程实施发展年”活动,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管理目标:

1、认真贯彻省《中小学管理规范》,无违规行为。

2、加强校园安全工作管理,建设平安校园。

3、学习落实省《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

4、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创建工作:

1、创建课外阅读特色。

2、创建市一星级心理咨询室。

3、创建市合格教科室。

4、创建县星级平安校园。

5、创建合格保健室。

6、创建合格档案室。

四、工作措施:

(一)创新学校管理机制

1.完善干部队伍管理制度,提高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目标达成意识,建立自我约束和目标管理机制,提高学校制度执行力、规划落实力及目标达成度。倡导“管理者成为工作的合作者”,强化干部队伍“实事求是、思想过硬、角色到位、开拓创新、情操高尚”的“五做到”工作要求。体现“用心观察、耐心指导、诚心交流”的“三心”工作特点,提升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工作品质。

2.开辟有效途径,通过家长学校委员会,增强家长评校、学生评教的权能,广泛听取校内外的意见和建议,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形成合力办好学校。

3.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利用“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方式,吸纳社会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学校办学实力。

4.完善教师评价考核模式。坚持“从起点看提高,从基础看进步,以评价促发展”的评价原则评价学生评价教师。结合上级关于教师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的方案,重视过程评价、日常评价,实施年度考核制度,把评价作为奖励的重要依据。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以学习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主线,创新师德建设的方式方法,在教师队伍建设中做到师德教育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合,提升教师师德及心理健康水平。

2.开展多种形式的师德建设活动,做好教师教育论坛、读书论坛、教师礼仪等活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发挥教师的创造力,为教师自身的和谐发展搭建舞台,提供机会。凝练提升教师魅力与形象建设,总结出有特色的教师文化,为学校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3.通过建立“集中培训、专题培训、研讨交流”的立体培训机制、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育叙事、教学案例、读书体会交流、“青蓝工程”等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进行系统培养,使 5--7名青年教师成长为名教师、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制定教师外出培训汇报交流制度,完善教师奖惩制度及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考核细则。

4.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对班主任的校本培训、班主任工作例会、“班主任论坛”等形式,引导班主任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学生观,改善班主任工作方法,提高班级工作实务技能及班队活动设计等方面的能力。

(三)注重德育工作实践

1.抓好德育常规管理。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分层设计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加强班会课的管理,定期组织主题班会观摩研讨,完善班级一日常规考核,注重黑板报、图书角等班级文化的建设,各学段要根据本学段学生实际,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学习创设良好氛围。

2.突出深化具有学校特色的“四项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养成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积极探索德育特色品牌形成机制。

篇4

一、客家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1.客家文化进校园是我校特殊地理位置的选择。宁化县客家学校地处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客家祖地———宁化石壁,紧临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总占地800亩的客家祖地扩建工程(一期)现已进入后期装修阶段。每年的十月份在此举办石壁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今年的十一月份迎来了第二十五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召开。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脉,是一笔得天独厚的宝贵资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善良的客家人以自己的勇敢和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客家文化,成为我国历史文化中一朵瑰丽的奇葩,绽放着璀璨的光芒。这些都是我们学校独有的校外课程资源。

2.客家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我们的学生都是客家人的后代。他们与客家人传统文化的联系从没有停止、断裂过。虽然他们的生活环境较之祖辈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身上流淌的仍然是先辈的血,他们身上或多或少会存留先辈的优良特质。客家人由中原地区长途迁徙,拼搏奋进,到今天客家人崭新的生活面貌,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的缩影。从中,学生可以感悟到许多客家人的优秀品质。深切感受到家乡、民族、国家的进步,使他们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3.客家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客家文化进校园以课堂为主阵地,课外活动为载体,学习、体验客家文化,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合作完成各项任务。开发了智力,又培养了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精神境界,甚至对他们的生活习惯、行为养成都有所帮助。实践证明,一所学校如能有效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融入到当地的文化氛围中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成效。客家文化可以以点带面形成广泛影响,可以延伸至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大有益处。

4.客家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办学特色的形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发展基础教育,必须继续改善办学条件,逐步实现标准化。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学校的特色”。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办出学校特色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校具有独有的客家文化资源,把客家文化引进校园,就是形成办学特色的一个有力抓手。如果能够紧紧抓住这一地区的特性将客家文化引入教育实践中,极有可能成为基础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传统、创建小学特色教育品牌的成功范例。

5.客家文化进校园有利于客家文化的传承。著名作家冯骥才说得好,文化似乎不直接关系国计民生,但却直接关系民族的性格、精神、意志、思想、语言和气质。抽出文化这条筋,民族将成为植物人。当中原已昌明于世时,闽西北乃是“魑魅为邻”的“瘴疠之地”,客家祖先凭借勤劳的双手、黄河文明与智慧,谋求安身繁衍之地。自唐宋至明清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客家文化,它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与扩展。客家文化是这样的灿烂,这样贴近我们的生活,然而我们许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客家人,对于这种时刻都会接触到的文化却知之甚少,丰富的客家文化,正面临着淡化的危机。作为客家学校,积极开发、合理利用,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基础上,吸纳传统文化中先进的文化营养,构建校园新文化体系,用全新的特色文化培育一代新人。我们的学生作为文化继承者的同时也应担起传播文化的责任,这也是历史赋予我们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二、客家文化进校园教育实践

1.营造客家校园文化氛围。注重建设一种能体现学校特色目标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客家文化为主线布置整个校园文化氛围。校门右侧是大幅的主题画“传承客家优秀文化,争做苏区有为少年”;操场右侧是一排客家文化专廊,内容丰富多彩;在校园宣传栏、楼梯、走廊、通道、墙壁等处分别设立主题鲜明的客家文化宣传画、客家名人简介、代表作等;经常展出学生的有关客家文化的手抄报、书法、绘画等作品,这些作品,充满浓郁的乡土风情;学校广播室开办客家文化知识专栏等。做到学校的校训、标牌、墙饰等体现客家文化特色,宣传窗、板报、校园网等宣传客家文化特色,多样化的活动烘托客家文化特色,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客家文化特色。着眼于人的持续发展,着力营造一种浓郁、厚实的客家文化为学校特色文化。整个校园处处充满了浓浓的客家书香味。

2.鼓励师生学习客家文化知识。我们号召全体师生学习掌握客家文化知识。从客家人历史上的五次大迁徙到客家民系的形成;从客家人的变迁到客家方言、民俗、民间文化;从客家的历史名人到客家老百姓的生活习惯;从客家人在海外的分布到近、现代客家人的历史贡献。全校上下紧紧围绕弘扬客家文化、提高教学品质这一中心,迅速兴起一股学习客家文化知识的热潮。许多教师为了便于学习,准备了个人学习小笔记,随身携带,随时翻阅。对流传广泛的优美的客家山歌、童谣等,不少青年教师自己学会后还教给其他教师。学校所营造的客家文化氛围首先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且迅速影响到全校学生,许多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思路后,非常认同和赞扬,给予了许多力所能及的支持。我们深切感受到形成一支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教育团体是走向成功的关键。全体教师从最初的学习客家知识到对客家人精神内涵的深刻理解,整个过程中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3.开发客家文化校本课程。客家文化知识丰富多彩,可有哪些适合小学生阅读呢。我们着手开发了校本课程教材《客家祖地》(上、下)《客家祖地楹联》《客家童谣》等。客家祖地校本课程的开发,从客家学的角度分析、研究客家文化的源流和文化底蕴,从风土人情、客家人物、风景名胜、特产风味、传说故事、文化艺术等六个方面,通过丰富的史料,分析、整理,使内容符合小学生阅读,从中体会客家民系、客家文化的生成和源流。各篇都有独立性,同时,相互之间又有联糸,重视客家文化的整体性。《客家祖地楹联》收集了客家祖地的楹联,并聘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巫健华老师书写,既是校本教材又是字帖,一书二用。《客家童谣》收录了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的童谣、儿歌、谚语等,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现正在开发之中。

4.学生开展客家文化研究性学习。客家文化是丰富的地方资源,它不仅在文化艺术方面有其独特的一面,更有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如历史渊源、民族精神、生活习俗、古老建筑、传统手工艺、饮食文化等,都有其十分重要的教育价值。我们利用校本教材《客家祖地》一书,把客家文化按一定的领域进行分类,分年级,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内容丰富多彩。有“客家风土人情”“客家杰出人物”“客家传说故事”“客家音乐”“客家山歌”“客家特产美食”“客家米酒”“客家凉茶”等。学生通过图书室、上网等渠道查找相关资料,到社区调查、访谈、实践等,获取一定的原始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以研究小组为单位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梳理,然后整理成册,教师进行评价。通过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对客家文化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不知不觉中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

5.客家文化进校园和课题研究相结合。我校“客家文化传承”2010年申报县级课题;2011年列入市级教育改革试点项目;2012年申报“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海峡乡土教育资源开发与课程实验研究)。通过课题的带动,经常性地进行客家文化专题校本教研活动,对实施过程中经验进行总结推广,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客家文化专题教研常态化的开展,提升了教师客家文化素养,提高了教师对学生学习客家文化的指导能力。

6.参加祭祖大典等客家民俗活动。石壁每年都举办世界客属祭祖大典,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家团体、个人、学者等齐聚石壁,盛况空前,石壁祭祖大典继承了中原祭祀古风,又融合了当地习俗,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现已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七届。每年的祭祖大典也是我们学校的节日,是学生们难得的综合实践活动机会,学校鼓号队、腰鼓队、花束队、彩旗队等参加迎宾活动;学校文艺队参加祭祀表演;客家祖地小导游社团的小导游们充当起了小志愿者,当起了义务小导游。他们的表现得到了嘉宾们的一致好评。石壁又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具有丰富的民间民俗资源,每年的传统节日如除夕、元宵、会期等都会开展民俗活动,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在参与中增长了见识,陶冶了情操,不知不觉中充当了客家文化的小传承人。

7.客家文化渗透在校内各项活动中。设计寓知识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是学生最喜爱的。我们开展了“校园客家文化艺术节”“走进客家”“客家文化进课堂”“寻找客家足迹”“客家祖地小导游”“客家祖地小主人”“讲客家名人故事”“客家知识手抄报比赛”等活动。邀请当地民俗学者为学生讲述本地客家名人故事。将学生收集到的、认为最欣赏的客家文化进行整理并装订成册,提供给学生传阅,加深对客家文化的认识与体会。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弘扬客家精神与体现四个做到相结合: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与正确区分真、善、美、假、丑、恶相结合;与强壮体魄学好文化科学知识、建设美好家乡相结合;与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相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爱家乡、爱民族、爱祖国的情感,坚强、自信、勇于拼搏的精神。在此基础上,把客家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内化为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生活起居、待人接物、人际交往、学习等方面进行评价、鉴定,还与期末的优秀学生、优秀少先队员的评选结合起来,使学生学有目标、做有榜样,为良好的校风、校纪的形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有努力就会有成果,学校里一大批勤学习、爱思考、坚强、自信,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一代有为少年正在茁壮成长。如,我校代表队参加县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竞赛,“党在我心中”歌咏赛,田径运动会等,学生都以良好的精神面貌、精湛的技能,赢得了各界的好评,并取得好成绩。

三、客家文化进校园存在的一些困难及对策

客家文化进校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在活动中成长,学生在活动中成才,学校在活动中成名。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部分师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适用的教材,教师客家文化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客家文化校本课程教学评价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够,成效不显著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客家文化进校园的进一步发展,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1.增强全体师生对学校办学理念,“一训三风”及客家文化进校园办学特色的认同感。这些学校管理和发展的基本理念,要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被全体师生所认同,建立共同的愿景,从而激励广大师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不要变成师生的负担,而是共同的目标,主动地去作为。

2.提高客家文化进校园的师生参与面。客家文化进校园的最终目的就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客家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历练,在活动中成长。要尽量避免活动中的表面化、个别化、精英化。

3.提高教师客家文化知识素养。客家文化进校园最终要由教师来具体落实,教师素质的高低起决定性的作用。在活动过程中,要把教师队伍建设当成一个工作重点来抓:一是要面向全体教师,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客家文化知识素养。二是要面向教师个体,充分地发挥教师的特长,展其所长,发挥辐射带头作用。三是考核与评价相结合,激励教师不断成长。

4.建立一套系统的评价体系。每学期要对教师的客家文化进校园工作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在客家文化进校园的过程中,通过学习和实践是否提高了客家文化教育水平,并形成自己的教育风格,是否按学校规定的课时数、内容完成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等。使教师在活动中体现做多做少不一样,做好做坏不一样。

5.开发高质量的客家文化校本教材。原有的校本教材,当初开发时由于水平、时间等原因,整体质量不是很高,经过近两年时间的使用已不能适应师生的需求,现已进行了修订。为适应新的要求,要组织开发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并通过有关部门的审定,公开发行。

6.充分发挥社区资源优势,不断丰富客家文化内涵。学校地处客家祖地,按4A景区标准打造的客家祖地文化园已初具规模,每年客家祖地祭祖,经常性的客家文化交流等活动,一大批的本土客家文化学者,大量的本土客家文化资料等。这些都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校本课程资源的优势,一定要充分地利用。一是可以采取共建的形式,现已和客家祖地管理处签订共建协议,要争取得到客家工作办公室、石壁客家宗亲联谊会、客家研究会等专业客家团体组织的支持。二是请进来、走出去。充分利用客家文化专业人士的智力资源优势,把他们邀请到学校来,对教师、学生进行客家文化专业培训。创造条件让教师、学生走进社区,实地考察、学习客家文化。

篇5

通识教育,亦称之为文雅教育、博雅教育、共同教育、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等,是与专业教育相对应,沟通现代与传统文明,弥合不同专业和领域差异,培育共同语言、达成共识,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素养的社会精英而非仅仅技术精英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按照赫钦斯的观点,“只有这种通识教育才能沟通不同系科不同专业的人,从而建立大学所有师生的共同文化语言。而更重要的是,只有这种通识教育才能沟通现代与传统,使文明不致断裂……”,“大学应该是人类文明历代积累的文化精华的储存所,并通过现代通识教育使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首先能够吸取和掌握这一共同文明财产,从而,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aneducatedperson)……”。不可否认,美国的通识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我国很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正是以美国的一些名校如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或哥伦比亚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为蓝本。事实上,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经过了传统文化与经典教育的断裂时期,在修复教育断层方面,因为中美两国的教育环境不同,通识教育在两国的发展历程有着较大的差异,这也决定了盲目照搬美国名校的通识教育课程,用于指导我国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只能是学其皮毛,东施效颦。

19世纪末之前的美国高等教育,基本上是照搬了英国模式,非常重视以希腊文和拉丁文学习为主的西方古典人文教育,像耶鲁大学、哈佛大学等高校的入学考试都要考希腊文和拉丁文,其高等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具有高度传统文化修养的统治精英。1870年以后,以霍普金斯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建立为起点,美国逐步构建起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框架,并确立了与社会的现代转型和经济的高度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理念。自此,美国高等教育所效仿的“英国大学模式”被“德国大学模式”所取代,传统的以古典文化的学习为主的人文经典教育的影响式微,以专注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研究”为取向的专业性教育开始大行其道,很多大学在这一时期陆续取消了对希腊文和拉丁文的入学考试要求。可以说,到19世纪末期的时候,美国的传统教育体制已基本瓦解。但是,美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并没有沿着“研究”取向的专业性教育道路一直走下去,即便在1870年到1940年期间推崇自然科学和专业教育的观点最甚嚣尘上的日子里,美国还是有很多老牌的文理学院坚守住了古典人文教育的传统,没有加入建设研究型大学的行列。此外,如上所述,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按现代教育制度要求建立的一些研究型大学也对抛弃传统的以古典文化学习为主的通识教育行为进行了反思,并最终在芝加哥大学发动了一场轰动全美的教育大辩论,1945年,哈佛红皮书的发表则最终确定了美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参照了英国和德国的大学教育模式,并最终形成了适合美国现代高等教育发展需求的通识教育理念。建国后,我国各领域的建设和发展则基本都效仿前苏联模式,高等教育领域也不例外。其特点就是,适应当时经济社会发展对各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确定了大学教育主要以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尤其是理工科专业人才的高等教育理念,把“育人”和“制器”混为一谈。有学者把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等教育方面存在的弊端总结为“九重九轻”,即“重专业,轻基础;重科技,轻人文;重做事,轻做人;重技能,轻素质;重共性,轻个性;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灌输,轻参与;重平坦安排,轻自主除障”。其中最主要的弊端就是过早地分专业、过窄的专业内涵、过“专”的技能训练而形成的过度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当时高校的文化课基本被意识形态很强的政治课所取代,“又红又专”成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理念,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理念黯晦消沉。十年,让国家的一切包括高等教育都陷入混乱之中,注重人文素养的通识教育理念更是无从谈起。20世纪70年代末期,结束后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与教学基本还是按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推行,“路径依赖”的特征较为明显。80年代早期伴随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高等院校也开始逐步推行教学改革。早期的教学改革关注点主要在于弥补过于狭窄的专业教育的不足,拓宽基础知识学习的范围,实施学分制,逐步开设选修课,允许学生一定范围内自由选课等等,如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都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之后,纷纷实行学分制,开设选修课。到80年代末期的时候,这些早期实施教学改革的高校已经建立起了一定规模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学生自由选课的范围也大大拓宽。1995年10月,全国高等院校第一次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研讨会的召开,则把文化素质教育,也就是通识教育的理念在全国高等院校推广开来。

1999年以后,伴随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增设了很多非医学专业。有学者作过统计,在1999年的时候,全国97所普通高等医学院校中,64%的院校仅仅开设医学门类一个学科的本科专业,开设4个以上学科的院校仅占总数的3%;而到2009年的时候,全国102所医学院校中,有74%的院校开设本科专业涉及到4-7个学科。以我们所在的医学院为例,截止2012年底,学校已设置21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工学、文学7大学科门类。尽管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趋向全面,但其专业发展其实是不均衡的,传统的医学类专业仍是高等医学院校发展的主体,这一点与普通综合性高校是有区别的。再以我们所在的医学院为例,全校8个山东省“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中,有7个是医学类的,另外1个是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尽管属于管理学分支,但却与医学专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就是说,高等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方面,仍然是以医学类专业为主,专业性教育特征明显,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学资源配置仍围绕医学类专业教育来实施,其他非医学专业,尤其是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在不少医学院校仍属“边缘学科”。另据统计,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数理化、军事体育类课程。这类课程所占的比重很大,约占全部通识教育总学分的70%以上;人文社科类课程占总课程量的比例小,绝大多数为10%以下,最高仅为13%。甚至有些院校开设医学类课程作为全校通识教育课,如有的医学院校开设《临床医学概论》等课程作为全校所有专业的必选课程,其他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状况也大体如此。关于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些具体数据及其比较,囿于篇幅,此处只做简要概述,而不再进行单个案例剖析。

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的问题

在详细探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一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通识教育要实现怎样的教育目标?实施通识教育是否会降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准?国内不少高校所借鉴的美国通识教育的精髓何在?第一个问题,在通识教育的定义中实际上已经内含了答案。通识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具有深厚人文科学素养,能够传承传统与现代文明,与不同领域进行对话的“全人”,而非仅仅培养缺乏人文关怀和精神的技术精英。第二个问题,对医学院校而言,占全校学生绝大多数的医学类学生的专业课程设置较多,除去一些必修类的公共课程,如两课和外语占用了部分学习时间,有限的学习时间还要除去在医院见习和实习的时间,在课程较多,学习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是否会影响专业学习呢?就美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说,该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仅以美国大学本科通识教育实施最好的芝加哥大学为例,其对本科生通识教育的强调,并没有削弱其研究性大学的地位,事实上,芝加哥大学是历来获得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高校,而且尤其以出各种学派而闻名于世,而哈佛大学的状况也是如此。对我国高等院校的医学类学生而言,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大的考研和就业压力,他们的前途往往依靠考试分数的终结性评价而非通过考察其学习成长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来决定,因而,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一定要适合当前高等医学院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特点,否则,真的会适得其反,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第三个问题,美国通识教育的精髓在于共同学习西方古典文明和西方经典著作,使不同专业的人才都有相同的文化和文明背景。看到了美国成功通识教育的精髓,并不意味着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移植,美国通识教育实施的背景因素必须加以考虑,如其教育植根于西方传统文化的深处,高中文理不分科,大学前两年不分科,通识教育课程为核心必修课等等。我国的通识教育发展之路,恰恰缺乏类似传统、经验及适合改革的各种因素的支持。总的来说,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通识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理念陈旧

从1995年开始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以来,一些综合性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作为教育部批准的32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纷纷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供学生们在一定范围内自由选课。不少理工科院校包括医学院校也开始设置选修课,力求提供一定范围之内的课程,供学生们选择学习。然而,关于实施通识教育的目标及重要性,不少医学院校自上而下普遍认识不足。首先体现为教育行政部门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我国的素质教育也就是通识教育,从开始之初,就是作为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而设计的,并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远远达不到美国对通识教育的重视程度;其次,学校领导对通识教育重视不足,医学院校的主要领导多数有着医学类专业的教育背景,对自身教育经历的认同往往让他们更偏重自然科学和研究型、专业性教育,轻视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教育;再次,是教师和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在传统文化和文明被割裂,实用主义满天飞的今天,“找份好工作”、“多赚钱”远比“道德高尚”要更有诱惑力,于是,不少教师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只是为了完成工作量,而不少学生选修通识教育课只是为了多混几个学分而已。通识教育的认识不足,直接导致了通识教育的理念陈旧。很多医学院校将通识教育定位于设置大量的选修概论课,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辅助,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专业教育课程或建设综合性大学的花边点缀或锦上添花之举,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全人”教育理念相去甚远。

(二)盲目模仿国外通识教育模式,忽视不同教育环境差异

很多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参照或效仿美国一些名校的通识教育课程设计而来的,并未深刻比较中美两国不同的教育环境差异。如上所述,我国通识教育的推行缺乏教育界的共识、面临传统文化的断层和长期专业教育的路径依赖等诸多问题。共识问题主要是上文所述的对通识教育目标和重要性认识不足,通识教育理念陈旧,很多教育工作者不是为了落实教育的理念而施教,而仅仅把教学作为一种满足最低层次基本生活需求的职业选择,在我国当前高校行政化相当普遍的情况下,很多学者“学而优则仕”,忙于政治家和管理者角色的扮演,而忽略教育家角色的定位与追求。美国与我国都经历过传统文化学习的断层问题,但美国很快就意识到并对这一缺陷进行了弥补,我国则缺乏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修复,以至于培育“全人”和“通才”的通识教育理念被培养“技术精英”的专业教育理念所置换,专业教育的路径依赖一直延续到今天,并继续阻碍着通识教育的顺利推行,仅就这一点而言,与美国通识教育理念的实施是大相径庭的。此外,21世纪初开始的高校扩招,也冲击了对通识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教学资源尚不充足的很多高校来说,能把扩招后的学生安置下来并顺利保证毕业就很不错了,哪里还有精力顾及本科教学的通识教育问题,扩招带来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就业压力明显增大,为了保证学生毕业季的高就业率,按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强化专业教育,则成为很多医学院校的不二选择。中美教育环境之间存在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如果不比较两国之间的环境,简单套用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只能是按图索骥,东施效颦。比如占医学院校主体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面临我国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普遍学历不高,专业水平较低这一不争事实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对其进行专业理论和实习教育,提高其专业水平,进而提高我国医疗机构总体医疗水平,不但是过去,在今后一段时间之内,应该还是高等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

(三)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存在误区,通识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主要依靠课程设置及教与学的互动过程来实现,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是通识教育实施的关键环节。由于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及教与学的互动过程存在明显的误区,影响了通识教育的效果。首先,很多医学院校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等同于设置一定数量的概论课来让学生选修,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涵,未能领会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和精髓;其次,指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如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数理化、军事体育等的学习,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尤其是外语,为了期末考试,考四六级,考研,学生专业课学习之外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英语,英语学习的效果并未见什么大的成效,但中文的学习却被大大忽略了,作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这肯定是说不过去的。再就是这些指定的通识教育课程往往缺乏人文素养的内涵,学生随学随忘的特征明显,难以在其心中形成永久性沉淀;再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随意性较大,既缺乏课程设计的长久规划,也缺乏推动通识教育理念落实的组织机构,这也是影响通识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与思路

鉴于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误区及教育效果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更新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理念和思路。

(一)重视通识教育,更新教育理念

通识教育涉及到高等医学院校所培养的大学生尤其是医学生具备怎样的人文素养和文化底蕴,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因而,重视通识教育是更新课程设置理念的前提。首先,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通识教育,要明确通识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补充或辅助,而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独立的教育模式,要逐步转变高等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的现象,把通识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新的课程体系设置中去;对医学院校而言,要按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通识教育课程计划重新审视本校的课程设置体系,逐步破除只重视专业教育的狭隘教育观念,对于很多具备医学类专业背景的高校领导而言,其观念的转变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调适,然而,“上行下效,捷于影响”,自上而下通识教育理念的转变对一线教师和学生观念的转变肯定会起到很大的示范效应。反之,如果医学院校领导不重视通识教育的落实,那么一线教师和学生也必然会受其影响。其次,要明确通识教育课程不是选修课,而是核心课,不是概论课,不是对学生的泛泛而谈,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也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要选取承载人文素养和传统经典文明的课程进行学习,宜精不宜粗,力求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与学互动,启发学生的思维,触动学生的心灵,构建不同专业学生的共同教育背景。再次,对学生综合水平的考核应从终结性评价向形成性评价转变,终结性评价关注学习的结果,常因“一考定终身”而被大众所质疑,形成性评价关注学习的过程,尤其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人文素养和发展潜能等。相比而言,形成性评价更符合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如果在学生期末考试或研究生入学考试中,采用形成性评价的话,那将会大大淡化专业教育的色彩,进而推动通识教育理念的落实。

(二)理性思考通识教育模式,因地制宜推行通识教育

按上述分析,当前很多高校包括医学院校效仿的美国通识教育模式,无论是哈佛模式,还是哥伦比亚模式,它们的根都在西方古典文明深处,正如美国的政治文明无法复制一样,中美教育环境的差异也决定了美国的通识教育模式不能完全被复制到中国高等医学院校中来。对其中的精髓要理性思考和接受,并根据中国教育环境的特点实施高等医学院校的通识教育。可以直接借鉴的方面包括:要在高等医学院校中成立通识教育委员会,作为推行通识教育的最高权力机构,享有设计、审查和批准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权力;通识教育课程既然设计为所有专业的核心课程,而且通识教育肩负着培育“完人”的重任,那么这些课程的开设就不是很随便的事情,不能像现在的选修课设置一样,随便一个老师都可以开课传授,要学习美国大学中只有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教授才能担任通识教育课程授课人的教育传统;还要学习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小班授课,鼓励学生思考,参与式教学,博士作为教授的助教参与通识教育授课全过程,并代代相传下去。需要结合中国教育环境理性思考的方面有:取消高中文理分科,大学本科生前两年实施通识教育,不分科,淡化专业教育色彩,这一点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考虑到高等医学院校的培养目标,实施激进改革谋求一步到位是不可能的;再就是美国大学商法学院中设置的专业性很强的一些专业,往往都实行“后本科职业教育”,在我国当前就业压力较大,政府大力推行职业教育的背景下,先读完本科,再选择职业这样的通识教育理念是不会进入政府政策议程的。因而,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改革,无论效仿西方哪所高校的通识教育模式,其落脚点一定要回到中国现实的教育环境中来。

(三)科学设计通识教育课程,提升通识教育实施效果

要科学设计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首先需要搞清楚高等医学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在哪里。如上述,尽管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很多高等医学院校设置了不少非医学专业,学校专业门类趋向齐全,但医学及相关专业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主体。以我们所在的医学院为例,2012年面向全国计划招收本科生3810名,非医学专业计划招收本科生为960名,占计划招收本科生总数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而临床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本科生计划招收名额占总招生计划的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三。因而,从表面来看的话,高等医学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在于专业间的非均衡发展,医学及相关专业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心;而其实质方面的差别则在于以医学及相关专业为主的高等医学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高等医学院校仍以培养具备医疗卫生专业知识的专门人才为其主要的教育目标,专业性教育特色明显要强于一般的普通高等院校。鉴于此,高等医学院校通识教育课程设计既要体现所有专业间的同一性,又要体现医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的特殊性。

篇6

吉新宏:教师的使命在于教会学生思考

“文本中有生活的世界,文学理论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眼睛和这样的心灵,让我们对世界进行诗意的感受和诗意的批评。这种态度是文学理论的态度,是用钱买不来的、真正诗意的人生态度。”吉新宏常以这些话告诫他的学生,“现代文艺学不仅与传统的哲学、美学密切相关,而且越来越呈现出与众多人文社会科学理论互相融合的趋势,文化学、人类学、符号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理论都成为文艺学研究的重要视角。”吉新宏在课堂上似乎不是在讲课,而是教学生怎样学会思考,怎样学做人……因此,有学生称他是“犀利哥”,也有学生称他为“吉博”。

吉新宏说,他出生于河北玉田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乏善可陈,像一般的农家孩子一样,爬树、游水、捉虫、偷瓜,以及不断地挨大孩子欺负,如是而已。9岁才上小学,5年后离家上初中。1990年,歪打正着考入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真正的所谓“人生”是从此开始的。大学4年他没有得过“优秀”,没有当过“先进”,更没有当过学生干部,唯一收获就是读了一些书,养成了一点独立思考的习惯。虽然是读师范,但那时从来也没有想过将来要当老师。1994年他从东北师大毕业,分配到唐山师范学校,开始了作为“教师”的职业生涯。走上讲台以后,才慢慢喜欢上了教师这个职业,觉得自己很适合作教师,而且只适合作教师。

吉新宏说:“我平时的生活很枯燥,尤其在别人眼里。以前叫‘书呆子’,现在‘老宅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静静地坐着,看书、写字、思考、发呆。我爱这种枯燥的生活,不喜欢到外面的美丽世界去‘精彩’。”当上教师以后,他发现自己平时读的一些书可以给自己和别人创造价值,于是,就再也不想做教师之外的任何“体面”之事了。2005年来到华北科技学院,上了不少课,文学概论、美学概论、艺术概论、文艺美学、文艺心理学、古代文论、诗词鉴赏等对一般学生来说较为晦涩的专业理论课。在教学中,他力图使所有理论尽可能落实到学生的文学经验、文化经验及生活经验中。具体操作上,将理论原则的逻辑展开与实践应用的文本分析相结合,让学生具有文本领悟和理论操作两种能力,现在看来效果还行。

汉语言文学B111班学生陈西西说,吉新宏老师常说的一句话是:“不坑人!”他总是要求自己对讲述的知识达到完美后再传授。另外,吉新宏的 “反侦察”能力还特别强,要求学生作业是不允许抄袭的,为此在作业上交之后,他会将学生的论文一段一段放在网上查询是否有抄袭的痕迹。吉新宏常说:“中文系的学生应该是最有思想的,学中文的并不一定比理科生差。社会历来都需要有思想与有文学功底的人。”有同事反映,吉新宏常常是凌晨四五点囫囵一觉,之后上上午的课,对于他来说是一件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然而他却依然在讲台上保持活力。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吉老师这么晚睡觉?其实,这是他在为讲课做准备,吉新宏为讲文艺心理学“艺术的体验生产”一节时,将自己看过的两部电影《小武》《阳光灿烂的日子》又重新看了一遍,为的是为新课补充知识。

汉语言文学B111班学生李俊儒说,“吉老师是教会我思考的人。半年前发生的事又一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大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因为复习时间仓促,我们都考得很烂,校网上出现很多帖子,说老师要求太严、出题变态等。吉老师知道后很是难过,还找了几个同学了解试卷难度的情况。有一天傍晚,我和同学经过学校博观楼前时,看见吉老师坐在台阶上,夕风微凉,老师的脸上写满了沧桑,似乎突然间窜出许多白发来。唉,真是丝丝白发桃李债,条条皱纹岁月痕啊!有人说,孤独是一种伟大,只有思考的人才会遇到。吉老师写满沧桑的外表,大概就是思考的痕迹吧,他是一位理性的思考者,一位孤独的思考者。在他的课上,我们明白思考比知识更重要,是他让我们学会评判性地看待人生,学会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

更多同学习惯将吉新宏称为“吉博”,原因是“他让我们喜欢上了课堂,他推荐的书目和电影同学们会一部一部认真地看,在没上课之前就预习下节课要讲的内容,每次上课抢第一排已成大家的习惯目的”。汉语言文学B112班学生霍梦雪说,“在心里仔细回味吉老师讲的内容,尽可能地多读一些书。看了老师推荐的书目,就会更后悔我以前的浑浑噩噩,以前怎么就没有发现读书的好处呢,书里深刻的智慧与思想,精妙的语言表达,深深地吸引了我。怪不得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因为‘吉博’,我爱上了读书,爱上了有深刻思想的书。现在班上像我这样‘改过自新’的同学有很多,大家以前谈论‘吉博’上课内容的时候,讲的最多的是他懂的东西好多啊,心里会默默地为自己的无知感到自卑,现在大家不同了,都提前阅读相关的人物著作,比如我们现在学文艺心理学,其中讲到了弗洛伊德的时候,大家都提前阅读了他的著作,所以再上课的时候我们听得轻松。跟以前相比,感觉终于可以在‘吉博’面前稍稍地可以抬起头了……”

金安辉:提高学生抬头率的“四项基本原则”

有人说,金安辉老师是一位典型的文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他爱自己的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他家住在北京最西边石景山,而学校在北京东边的河北燕郊,因此他每次来学校上课都要横穿整个北京城,所以他说:“我每天跨越整个北京城来看你们,你们是我最可爱的人!”金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尽管他住得很远,但他从来都不迟到。而且每节课他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讲得诙谐幽默。他上课从来不点名,仿佛是给学生绝对自由。有一次,他看着学生满满的课表说:“作为从学生时代过来的人,我理解你们的痛苦,所以你们若想逃课,我的课就是你们的首选!”这,也许就是大师风范吧,不靠点名赢得上座率,而凭的是个人讲课实力。

金安辉说,“1991年5月,正读高三的我作了一个错误的决定――学校有一个保送辽宁师大中文系的名额,班里少有人报名。自幼就笃信‘不占便宜即吃亏’的我毫不犹豫地报名了,然后就成功了,后来又后悔了!因为上了大学,我才惊讶地发现毕业后要去中学当教师,而我天生就是个笨嘴拙舌之人,岂能胜任?笨到什么程度呢?”他曾自撰一联形容自己,上联曰“三锥子扎不出一滴血”,下联谓“八杠子压不出半个屁”,横批“沉默是金”。2004年,研究生毕业,金安辉身份“升级”,由中学教师变为了大学教师,但不变的是“上课恐惧症”依然。他说,“为了免于‘下岗男工’的命运,我使出吃奶的劲儿来对付每一节课。渐渐地,我的课有人喜欢了。”以下是金安辉总结出提高学生上课抬头率的“四项基本原则”:

――激情。课堂的魅力在于激情,激情不等于就是一种激昂的情绪,声音洪亮,表情丰富,两眼发光,兴奋时手舞足蹈。这些年来,他坚持不用麦克,就用自己原声原版的破锣嗓子传道授业;坚持课堂上少用幻灯片,多写板书,便于学生来得及做笔记;上课前,一定保持好心情好情绪,实在有烦心事就找个同事倾诉倾诉。总之,他自诩是擅长演“激情戏”的一把好手。

――励志。人都有懈怠偷懒的时候,学生当然也不例外。每周见面一两次、唠叨二百分钟,肯定会有审美疲劳,所以他必须时常给学生们“打鸡血”。具体方法是推荐一些经典篇章,如《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等(不便过多剧透篇目);或是讲述一些以前学生的卧薪尝胆、萤囊映雪刻苦读书的往事;或是结合上课所讲内容借题发挥,当看到学生们双目圆睁时,就知道该言归正传了……

――前沿。高明的教师善于为学生打开无数扇窗子供你选择、欣赏、思考。承认自己不能“师夷长技以制夷”,所以,便尽可能将本学科的一些前沿成果适时介绍给学生。如在讲《尚书》时,会提一下新出土的清华简,来说明《尚书》现存版本的真伪等。这样,既可起到开眼界的作用,也具有吊胃口的功效,最重要的是――“你看我有多前沿!”

――趣味。作家汪曾祺说,好文章恰似揉面,合适比例的面,兑合适比例的水,这样揉出的面才筋道、好吃。他以为讲课亦如此。所以课堂上需要适量“兑点水”,来点趣味的调剂,效果会好很多。如在讲《诗经》时,引一则《世说新语》中的轶事,借用里面的成语来相互取映照。这样适当的“兑水”,会让课堂不致沉闷,尤为重要的是,学生会觉得这种课“好玩”……

汉语言文学B111学生胡亚玲说,“金安辉老师作为我们文院的四大奇人之一,作为他的学生,之前就听说了关于他的很多故事。我依然记得他说过‘没有逃过课的大学不是好大学,也许我不会用点名来控制你们逃课的频率,我会依靠我个人魅力来吸引你们听我的课’。当然,事实的确如此。我想与其叫他金老师,不如叫他金先生。因为比起现代教师,他更像是胸赋丹青的教书先生。他不喜使用现代教学使用的电子器械,笔记常是以繁体写成的竖排行楷,激动之处,笔锋飞扬字走龙蛇。他总是一袭黑衣,曾打趣的告诉我们,‘历史上只有三个人喜欢一身黑色,一个是墨子,一个是鲁迅,还有一个就是我!’虽然这些使金安辉老师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古典的文人,可是事实上他也是一个‘潮人’,新鲜的网络段子,流行音乐他都能了然于胸,上课时偶尔带出一两句,能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我们既有轻松的上课气氛,又可牢记知识……”

肖国会:书法能让学生跳出现代社会的袭扰

“时下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元的文化体系里,不同种族、不同形制的文化通过各种各样的传播方式在我们身边栖息,面对它们,在目不暇接的时候就已经悄悄地被它们感染。作为当代的大学生,眼前的繁华与芜杂使他们进退两难,一时间就如同站在了巨大的环岛周围,茫然若失。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无疑非常必要。”肖国会还说,“书法因为它所特有的艺术品质对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带来重要的影响,通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和讲授使得学生有了对美的认识,进而懂得如何欣赏美。也就是说,教师要告诉学生什么是美,在学生的审美理念里确立正确审美观念。实践证明,在过去的一些教学中,学生从中得到了收获,从而实现了美的教育。”

肖国会认为,书法能涵养性情,让学生跳出现代社会的袭扰,静下心来念书,并专注于学业。面对接受多种文化熏陶的大学生,浮躁与热闹在他们部分人中间充斥着。不读书或读一些层次较低的书籍,加之电视、网络等传播形式的介入,渐渐地形成了一部分人的“眼高手低”;说起来自己如何如何精明能干,做起来却举步维艰。在一个未发展成熟的文化语境里,已有的和将要学到的知识在各种各样的信息中丢掉,更可怕的是具有创造力的智慧也丢掉了。由此,让他们静下心来,能安安静静地读书、学习是书法教师的责任。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看似简单的笔画,写起来并不容易,首先是书写方法的掌握,其次就是书写者的心静。学生在书写中之所以不得领要,就要告诉他们静的重要,结果很快就进入了书写境界,笔画质量也提高了。在此基础上,将心静推广到更深的学习之中,进而也就在无形中进行了素质教育。

肖国会说,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线条、造型、笔墨等元素的外在形制和内在品质,由此学生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书写是一件辛苦的事,但他们都能够切身感受笔墨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另外在教学中讲一些书法史、古人学书经历和写作过程,今人对书法的认识与应用(如各地碑林以及景点书法、匾额题字等),还有书论知识的讲解,都可以让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书法因为它所特有的艺术品质,能给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带来了重要的影响,通过具体的实践教学和讲授使得学生有了对美的认识,进而懂得如何欣赏美。在只有30学时的选修课里,塑造一个书法家是不可能的,但可以通过掌握一些基本技法知识再来欣赏好的书法作品是可能的。在教学中,首先是教师的示范,在没有拿过毛笔和只有短暂接触的绝大部分学生眼里,教师的示范尤其重要。

汉语言文学B111班学生王新民说,肖国会老师似乎是一个“得道成仙”的人,他总是穿着宽松的棉质衣服,软底布鞋。他有两道酷似蜡笔小新的浓眉,但实际他是一个很温和的人,同学们都喜欢称他是“淡定哥”。“我们是因为肖老师而热爱上书法和绘画的。有一次上课讲‘林’字的写法时,肖老师来到学生身边一笔一画的指导。就算学生练习了多次未写好,老师也没有生气,耐心地讲述知识要点。学期结束之余,肖老师将自己出版的书籍赠送给我们,留作纪念,让学生颇为感动。尽管肖老师少言,但是一颗炽热而诲人不倦的心却跳动在学生之中,我们一直感受着这种气息。他的内敛而稳重的是学生心目中优秀教师不可或缺的一位。”

张晓东:学生会沿着芬芳的路径去寻找春天

张晓东名列“吉金肖张”四杰之末,四人中也数他最年轻。接受《教育》旬刊记者采访时,他说,之所以有这样一次关于“教学经验”的对话,就他本人而言,可以总结出这样几个原因:

――宽松开明的校园环境。与动辄百八十年的老牌学校相比,华北科技学院从一个干部培训学院起步,至今也才满30年。但也正因为她年轻,才没有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对我个人来说,就是没有太大的科研压力。能让一个10年没有的教师驰骋在讲台上,具有这样文化包容情怀的高校可能不太多吧。对此,我是身怀感激之情,这让我能专心于琢磨我的各项‘教学实验’而不必写我不擅长也不很感兴趣的学术论文。”

――健全完善的教学督导体制。张晓东依然清晰记得,刚来学校的时候,总是有几位教学督导来听课,这是他始料未及的,原以为大学没有这个环节。就问领导这是什么原因。领导含蓄地说,“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你讲的很好,二是你讲的有一些问题。”当时他毫不犹豫认定了前者,认为自己也是每天认真备课,讲课的时候也足够有激情。直到有一次系里给全体教师打分,他的测评结果是“不及格”(70多人的教学单位,是“挂科”的三甲之一)。那时候张晓东才从“梦”中惊醒,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督导打分没有任何个人色彩,完全是自己“咎由自取”。不管是哪一位督导来听课,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做好听课记录,并且在课下跟他探讨,指出他存在的一些问题与不足。“现在依然记得很清楚,张秀林老师(学校教学名师,督导组组长),每次听课,都比我去得早,非常谦逊的对我说,‘我是来学习的,你正常讲就行,不用管我。’每次他的记录本上都记了很多内容,并且在下课后,详细地为我讲解他的体会并委婉地指出我的不足,真诚地鼓励我继续努力,相信我能讲出自己的风格来。今天,在我因教学而获得荣誉和认可的时候,回忆10年来各位督导对我的督促和鞭策,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催人奋进的奖励机制。“知耻近乎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师孔子说过的名言,也完全符合张晓东的教学成长“轨迹”。“在我痛定思痛、决心奋起直追的时候,学校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措施,激励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改进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能力。尤其是我们学院自身,开展‘精彩一课’评比,虽然当年只得了第二名,但我还是得到了一个名牌公文包。关键是,虽然这是一场学院内部的评比,但院里领导很重视,请来了很多学校督导来给我打分、指导,这也算给我‘正名’了。”张晓东曾经在课堂上对学生说,“我这辈子也没做过当教授、副教授的梦,我觉得自己只适合当一个讲师。我也是从你们这个年龄走过来的,我知道有些老师会‘很荣幸’的被学生标以各种类型的‘外号’,我管不了你们的嘴,但我可以给你们提供几个选择:官方的呢就是张老师,我自己起的‘外号’是‘张一讲’,就是一个姓张的讲师,而且是一辈子的。还有一个,是‘恶人张’,就是对自己的‘手下’,我不会手软,也会有些毫不留情。你们如果叫我这两个外号,我不会生气,反而会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