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危机管理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1: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如何进行危机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预算管理;金融危机;刚性;柔性
一、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控制概念解释
(一)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是指,在对企业活动进行预测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分解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对企业经营及活动的全方位、全过程地进行监控、分析和调整,以实现企业目标的管理活动。
全面预算管理的环节主要包括:一是预算编制,二是预算执行,三是预算调控,四是预算考评。
(二)全面预算的刚性
所谓刚性,是指制度框架下的硬约束,管理者依靠严明的组织结构、严密的规章制度和赏罚分明的激励来进行以生产为导向的管理。
(三)全面预算的柔性
柔性是指一个系统所具有的快速而经济地适应环境变化或处理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的能力。
二、经济危机下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控制
(一)面临的挑战
经济危机是一种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既难以准确预测,企业也没有能力对它进行控制,同时造成的影响又会是不可预知的巨大。这时,我们已经制定好的以正常经营为前提的预算管理就不能正常进行了,预算管理的作用、意义也开始被怀疑。
(二)管理控制建议
本人认为应对不确定性的途径就是在预算管理中将刚性与柔性相结合。我们以往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时候非常强调刚性,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预算管理的高度权威性。只有刚性的量化指标才能成为评价预算目标实现与否的标准。
然而,在实际进行预算管理时我们又很难做到完全刚性,因为存在人为因素的“柔性”;而在需要柔性的时候,我们又无法恰当的做到。有些人可能存在对“柔性”的误解。一种是认为柔性是在损伤刚性,完全反对柔性,在预算管理中抓住数字不放;一种是认为,既然允许柔性的存在,那么我们就可以随意的“柔性”,即使没有达到目标要求也没有关系,这实际上就形成预算松弛。
(三)下面将按预算管理的程序给出刚性与柔性控制的建议。
1、预算编制
经济危机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企业是存在于整个市场中的,宏观情况、行业情况对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的外部经济环境。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关注企业的原材料、动力燃料的价格变动,这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成本。
(2)关注市场上产品的需求情况,产品价格的变动,消费者对本企业的产品有什么看法
(3)关注国家政策及行业信息。
在预算制定阶段,首先,我们要设立合理的指标,制定量化的确定的目标,不能制定模糊不清的目标,那是不具有可行性的,在实际生产经营中是不可能产生指导作用的,在进行预算控制时也是不能把握的,也不利于考评。
然后,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必须考虑到市场的多样性,增强预算的弹性,即所谓的弹性预算。但是,弹性的存在有可能造成管理上的消极效果,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这里就不深入讨论了。
2、预算执行
预算执行即是预算目标的具体实施,也是预算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
一方面,坚持刚性标准,就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严格控制。另一方面,在全面预算的执行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调动企业的各种财力、物力资源,更要充分调动人力资源,在执行过程中尊重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3、预算调控
当企业内外环境发生突变,预算出现较大偏差,原有预算不再适宜时,就要对预算进行调整了。预算的调整必须经过规定的程序和法定的授权,而不能自行随意更改。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1)哪些情况下才能进行调整。
(2)调整的程度、调整的幅度怎么确定。
4、预算考评
考核与奖惩是预算工作生命线,没有考核,预算工作无法执行,预算管理就会变得毫无意义。
在进行预算考评的时候,要坚持刚性,不能人为进行操纵,否则会对真实的经营情况形成歪曲的反映,同时也可能损伤员工积极性。
然而,在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在整个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已制定的一些目标计划,年底进行考评的时候可能就难以达到要求了。这时我们就需要进行柔性的调整。这个调整必须是以外部环境因素的改变而引起的预算偏差部分为对象,而不能趁机将自身的问题隐藏。
如果正处在经济前景不明朗的时期,做预算的确实不简单。经济危机下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集约化管理,降低成本;密切关注外部经济环境;在生产销售上制定合理的生产销售计划,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谨慎制定风险战略;企业要加强资金管理;重视交易对手风险;强化控制,提高组织效率。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讨论了在经济危机下,面对不确定的市场时,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重点是放在对预算管理的刚性与柔性控制方面。
对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而言,过度强调预算管理的刚性,容易使预算脱离实际,失去应有的效力;过度强调预算管理的柔性,容易降低预算的权威性和执行力度。因此,企业在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应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孟凡利.内部会计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戴新民.现代会计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3]孙晓玲.企业全面预算的监督与控制[J].会计之友,2004,11
篇2
关键词:计算机机房;管理;维护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10-0000-01
How to Effectively Manage and Maintain the Computer Room for University Computer Room
Tao Xuemei,Hu Youzhen
(Guangxi City College,Chongzuo532100,China)
Abstract:The computer room is a set of university teaching,management,research and other work in one important tool,but because of the computer room students on the machine,equipment,and management of more complicated features,to the room manager inconvenience.In this paper,the situation room where the university and the maintenance of some of the methods and experience,from a system perspective,technology management level,system maintenance and other aspects describe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measures in the engine room,and the corresponding maintenance methods.
Keywords:Computer room;Management;Maintenance
高校计算机机房正常运行关系到教学的正常运行,所以向来各高校都对计算机维护和管理十分重视。因此对机房的常规管理和定期维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笔者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提高机房的管理质量的措施做以下探讨:
一、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
(一)病毒的防护。机房的计算机一般都接入互联网,学生在上网时,不可避免会受到计算机病毒、木马的侵害,而且学生使用的U盘、移动硬盘等设备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反复插拔使用,极易染计算机病毒并传播开来。经常升级计算机系统的杀毒软件和木马查杀软件,定期扫描系统进行查杀,打好系统漏洞补丁,可以很好地预防计算机病毒、木马等破坏计算机系统。
(二)机房安全管理。
1.资产管理。机房里所有设备的品牌、型号、数量等要建立台账,定期检查,防止丢失。
2.水电火管理。定期检查电源开关是否有发热、烧毁等现象,一旦发现要及时更换;严禁人员进入机房抽烟,预防火灾;保证机房环境干燥。
3.树立责任意识。机房管理人员要有责任心,下班要检查机房的电、门、窗是否关闭好,排除安全隐患。
二、计算机机房硬件设备的管理
(一)定期检查作好记录,及时维修。机房管理人员定期巡检设备,了解每台机器的状况,采取主动预防与高效维修相结合的方式,有效降低设备故障率,不仅可以避免因故障设备不能及时被发现并得到有效维修造成教学影响,还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期。同时,要求机房管理员对设备的维修应及时作好记录,做到心中有数。
(二)降低硬件设备的损坏率。机房的管理工作中应充分利用技术人员的技术优势,开发软件,实行无纸化考试以降低硬件设备的损坏率。如机房管理员或教师,可自己开发一套包括计算机基础课程在内的各类课程无纸化考试题库、习题库的软件系统,由服务器统一收发与评改,这样可大大降低学生在考试或做练习时大量使用软盘、光盘、U盘带来的对硬件设备的损坏,也有效地提高了考试和阅卷的效率。
(三)建立易损配件和常用耗材的备用库。机房有关设备也有老化、修复、更新等问题,为此,机房管理员应建立易损配件与常用耗材备用库,以便机房管理员在对设备进行日常检修与定期维修的时候,对出现故障、存在缺陷及老化的设备,及时更新与维修,保证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系统的维护和软件的管理
学校机房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学生,而学生好奇心强,动手能力强,破坏性也强,他们经常会随意更改系统数据甚至学校为服务教学特意安装的教学软件的数据,使电脑出现系统设置的改变、文件的丢失与被删除,甚至教学系统的被破坏,导致计算机时常出现莫名的蓝屏和死机现象,严重时甚至出现系统全部崩溃现象,严重地影响了计算机实践课的教学。为教学提供一个好的环境,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系统的维护和软件的管理至关重要。
四、机房的环境和卫生管理
(一)保持电脑与机房的清洁。电脑使用时间长了,主机和显示器会吸附灰尘,这些灰尘会腐蚀芯片,引发故障。因此,机房管理员要对电脑周围定期除尘并保持电脑的清洁,尽量减少灰尘事故的发生同时减缓设备的老化。整洁的机房不但让人心情舒畅,也是保护学生及管理人员的身体健康的需要因此机房管理员要按时做卫生,每周定期做大扫除,保证机房的整洁。
(二)保持机房适宜的温度与湿度。一般情况下,机房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空间里,产生的热量较大,处于长时间工作状态下的计算机难以散发热量,硬件运行常常出错,容易死机,甚至出现主板芯片烧毁的现象。机房内湿度过高,电子元件表面吸附一层水膜,严重影响显示器、CPU、显卡、主板性能的发挥,过分潮湿,还容易造成断路或短路。所以机房要注意通风和散热,及时开放空调,维持机房里的温度在适宜且相对恒定的室温,保待适宜的湿度。
(三)保持机房适当的光照。显示器长期受强光照射容易加速显像管老化,而且长时间的强光照射,对使用显示器的学生的眼睛也会造成一定的损伤。为了保护显示器和学生的眼睛,机房的窗户上应装上厚一点的窗帘。当户外光线不足时,机房应打开日光灯,以及时补光。
综上所述,高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是一项系统而又庞大的工作,需要从制度层面和技术层面加强对机房的管理和维护,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机房应有的功能,为高校的管理和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谢大吉.高校网络中心机房建设与管理研究[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5
篇3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组织与组织间数据无法流转、系统与系统间的流程无法衔接、管理被复杂化、信息系统效果不理想等。”陈国青说。
对此,DCMS相关人员介绍说,神州数码一体化的信息化解决方案能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问题。据了解,一体化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 设计生产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一体化、销售服务一体化、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和流程管理一体化等。
其中,DCMS设计生产一体化解决方案是基于目标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知识管理,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集成策略。该解决方案将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动态企业建模,并协同企业流程,全面满足企业需求。同时,该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减少错误,提高产品质量,进而提高企业整体运作能力。以制订计划和生产环节为例,生命周期可有效缩短30%,废品率和返修率也随之降低20%。
篇4
关键词 高校 危机管理工作 现状 对策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社会转型也在不断的深入,社会结构有了明显的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危机多发的时期。而高校在面对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加上高校自身的人员密集,容易成为危机的多发区。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摇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中,具有重要的职责使命,如何建立高校的危机管理机制,如何进行预防、干预与实现危害的最小化,如何加强学生们的危机意识,是我们高校危机管理工作目前形势下的一个新的问题。
1 高校危机管理内涵和特征
借鉴学者们对危机管理含义的界定,结合高校自身特点,笔者认为高校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是高校管理者在高校正常秩序和师生利益受威胁的情境下,有计划、有步骤的采取有效防御、及时处理、合理控制、恢复善后的动态管理过程,从而实现化危为机,营造安全稳定,积极健康的高校环境。
1.1全程性
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的存在,不只是在危机发生之后的事件应对和处置阶段,还存在于危机事件发生之前的应对阶段和危机事件处置结束之后的总结恢复阶段,是一项贯穿危机事件全程的管理工作。与社会危机的事前预警相比,高校危机的预防和恢复教育工作实施的可能性更高。因此高校公共危机管理工作应该有一个整体的思路,不同阶段体现针对性的同时,还要有整体连贯性。
1.2实践性
高校公共危机管理与普通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工作的一个巨大的不同在于事前预警教育工作实施的可能性,如果预警教育工作只停留在理论阶段,危机事件发生的突然性会使得理论无法良好运用到事件中。高校学生的聚集惯性和教育体系使得理论走向实践成为现实,公共危机事件的预警模拟训练把理论知识带入到了实践训练中,可以提高危机管理工作者的应对能力。
1.3教育性
高校,作为成熟的教育机构,教师和教学资源的完整性、系统性使得高校公共危机管理理论和实践过程中的研究成果能系统地通过教学传递给大学生,这种方式在其他的社会公共危机管理工作中无法实现。大学生通过系统的教育,能对高校和社会公共危机有系统的认识、对危机的形成、发展、应对和恢复的各个阶段都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来应对。
2危机管理教育现状
(1)危机意识不强。高校常常被大家奉为象牙塔,危机和高校仿佛从来没有关系一样,所以大家往往忽视了危机意识的培养。古时候,就已经有人非常注意对危机的预防,古人云“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不管对危机的警戒和准备是自发的还是法律所要求的,危机管理的重点是预防危机,而不在于处理危机。绝大部分学生是自身通过网络、电视的途径了解的危机应对知识,专业的危机意识教育还很匮乏。
(2)缺乏相应的应急体制。在危机应对阶段,许多高校往往没有建立系统长效的危机应对体制,导致在实际危机发生时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危机,进而使危机进一步扩展和蔓延,类似与“多米诺骨牌”形成连锁效应,造成人员、财力、物力的大量损失,对高校形象的有所损害。
(3)缺乏危机管理A警系统。危机管理的防预阶段是很重要的,所以高校必须建立起有效的危机预警系统,通过对潜在危机的排查和评估,将危险扼杀在摇篮里,实现及时的发现危机,处理危机。
3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危机管理的思想教育
针对高素质人才的思想比较敏感的特点,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对其进行定期的和随机的思想政治教育,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潜在期,发生期,发展期,善后期。
(1)潜在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公共危机事件尚未发生或没有公共危机事件发生的迹象时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体现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对高校学生以及教职人员在潜伏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最大程度的增强高校人员对于高校公共危机事件的认识以及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
(2)发生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刚刚开始发生,尚未引起重大后果的时期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及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尽快的稳定局势,降低群众的恐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精神受创以及财产损失。
(3)发展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在发生后并未及时止住,有发酵迹象或已经开始发酵的时期所采取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尽量的安抚受伤人员及家庭的心灵创伤,并缓解其他高校人员的不安和担忧心理,将所发生的公共安全事件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4)善后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指在公共危机事件已经得到解决或已经处于可控范围之内的时期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反思与整改,进一步完善高校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制度,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件,从而提高高校的公共危机事件管理水平。
4小结
伴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不断发展,高校危机意识的教育管理工作只有不断改革,不断提升,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才能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建设,为祖国建设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习。
参考文献
[1] 禹华美.四川高校安全问题探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
[2] 康棵飚.高校危机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篇5
项目质量出了点问题,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找关系:想办法来“搞定”,还美其名日“危机公关”。这样,质量就沦落到“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地位。
如何进行质量管理?“零缺陷之父”克劳士比经过长期的分析思索,提出“零缺陷”的概念。他说,企业要想有所提升,拥有长久的生命力,必须进行变革,努力追求“零缺陷”,而不是“差不多就行了”或者能
“搞定”就没问题。今年的质量月活动,提出“三个转变”,即“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三个转变”其实就是一场变革。这场变革已经从产品本身层面,逐步深入到人的素质层面。
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首先要经过中国品质这一关。产品的品质不好,就做不成品牌。产品的品质,是人的品质的集中体现,是企业的“长生不死药”。
产品的价值在于产品的品质,“不符合要求的代价”(即PONC)会越来越高,第一次没做好,势必要修修补补,做第二次、第三次——甚至去“搞定”,这些都是额外的浪费。在施工企业,乐观地看,这种代价不会比制造业低到哪里去。我们处在利润干涸的年代,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员成本上升、竞争趋于恶化等,多头挤压,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追求高质量,实现从品质到品牌的转变,已经成为企业获利的最后机会,将成为“一棵货真价实的摇钱树”!
在施工企业,“不符合要求的代价”不光体现在成本上,更主要的是体现在安全上,没有质量,安全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危机四伏,这种间接的成本,甚至可以压垮一个企业。
篇6
[关键词]软件工程 创业 管理
一、引言
当前大学生普遍胸怀创业梦想,这种梦想憧憬着一个美好的创业未来,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多数或者说绝大多数还是以失败而告终,甚至于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到底如何帮助大学生规划好自己的创业项目,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功性,一个合理的规范的专业性的项目规划尤为重要。当前大学生的众多创业项目都普遍缺乏可行性研究,单凭激情和勇气或者加上良好的创意以及苦干的决心去进行创业是远远不够的, 他们普遍需要一份完整的专业的可行性研究,但是如何进行可行性研究确实一个复杂而缺乏实例的工作,可以借鉴的或者说可以引用的是软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软件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的木本设计出创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规范。
二、软件工程项目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类似性研究
1.背景类似
软件工程的产生背景是由于软件危机的存在,而在六十年代末期,工业发达国家就已经意识到了这种软件危机,表现在软件成本的急剧增长成为计算机系统最大开支项目,软件开发周期长,进度很难控制,质量也难以保证,管理更不上。
而当前混乱的大学生创业规划也是严重阻碍大学生创业成功的主要问题,其主要问题包括:项目选择太盲目、缺乏创业技能、融资渠道单一、社会资源贫乏、管理过于随意。
二者的这些问题看似差别很到但却始终围绕这“效率”“成本”“管理”三方面上,也就是说软件危机面临的问题在当前大学生创业活动中同样遇到。如此由软件危机引出来的软件工程学就可以通过比拟用到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中来。
2. 生命周期类似
软件生命周期经历了6个阶段分别是:①问题提出;②可行性研究;③需求分析;④总体设计;⑤详细设计;⑥测试。而创业项目的生命周期也是从①创业项目定义;②可行性研究;③成本/效益分析;④总体项目规划设计;⑤具体实施;⑥实施评估。创业项目生命周期整个过程和软件生命周期同样满足瀑布模型,见下图1。
三、基于软件工程学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
1.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是在经历了若干个大型软件工程项目的失败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到软件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事实上,这些项目的失败并不是由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的软件工程师的无能,正相反,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是当时杰出的技术专家。这些工程项目的失败主要是因为管理不善。
所谓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各种资源,已达到既定目标的过程。
软件项目管理先于任何技术活动之前开始,并且贯穿于软件的整个生命周期中。
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从一组项目计划活动开始,而制定计划的基础是工作量估算和完成期限估算。为了估算项目的工作量和完成期限,首先需要估算软件的规模、工作量估算,然后是进度计划,人员组织,质量保证。
2. 基于软件项目管理的大学生创业项目管理
大学生的一个创业项目是一项独特而现实性很强的工作,这个工作往往是需要遵从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去生产某种新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工作。这种工作应在限定的时间、成本费用、人力资源及资财等项目参数内完成。这与软件工程的三要素:成本、效率,质量及其类似。项目有三个要素,即技术目标、完成期限和预算。项目的成功实现通常受四个因素的制约,即工作范围、成本、进度计划和客户满意度。
首先明确了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工作范围,在确定整个项目的工作范围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自身的技术和服务优势。项目的工作范围如果设定得比较大那么在项目的推动过程中就要密切关注成本是否超过承受值。
(1) 成本估算
在软件工程学中涉及到的成本估算方法有:代码行技术、任务分解技术、自动估计成本技术、任务分解法WBS。这些方法中只有人物分解法适合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成本估算。
WBS:任务分解法(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即利用WBS方法,先把项目任务进行合理的细分,分到可以确认的程度,如某种材料,某种设备,某一活动单元等。然后估算每个WBS要素的费用。采用这一方法的前提条件或先决步骤是:①对项目需求作出一个完整的限定;②制定完成任务所必需的逻辑步骤;③编制WBS表。
在进度表和WBS表完成之后,开始进行创业项目成本估算。创业项目成本估算的结果报告需要包括一下要点:① 每个WBS要素的详细费用估算;② 每个部门的计划工时曲线图;③ 每月的工时费用总结;④ 每年费用分配表;⑤ 硬件支出预算。
这种方法的准确度较高,用这种方法作出的这些报表不仅仅是成本估算的表述,还可以用来作为项目控制的依据。最高管理层则可以用这些报表来选择和批准项目,评定项目的优先性。
(2) 人员组织
通常创业项目要成功,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成立创业项目组。挑选到合适的项目组成员并让他们来项目组任职,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大学生创业项目要获得成功,同样离不开一个好的创业团队。创业成功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和经验,如管理知识、营销知识、财务知识、法律知识,甚至产品技术知识。而大部分青年大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更是匮乏,很难做到全才。因此懂技术的有必要找一个懂管理的做搭档,懂管理的也有必要找懂技术的做搭档。创业者在组建团队的时候必须选择志同道合而且能独当一面的精兵强将加入团队,明确团队成员职责。作为团队的领导者――创业者还必须掌握沟通技巧,学会倾听、感化和商谈,来保持与巩固整个团队的战斗力和工作效率。
以大学生软件类创业项目人员配置为例,其人员配备参考表如下表1:
表1 软件类创业项目人员配置参考表
开发阶段
职位 需求分
析阶段 系统设
计阶段 系统编
码阶段 系统测
试阶段 系统实
施阶段
项目经理 1
系统分析员 4-6 0-4 0 0
软件设计工程师 0-2 1-3 10-15 0-4 0-2
助理软件工程师 0 0 2-6 1-4 1-3
软件测试工程师 0 0 2-4 3-6 0-2
助理测试工程师 0 0 1-2 1-3 1-2
质量工程师 0 2个以上 0
成本监督员 1
软件配置工程师 1
美工 1
(3) 创业项目管理
创业项目的管理,就是首先制定创业项目计划,然后按计划一步一步执行。由于环境的变化、可能出现的进度延时、认识的偏差、能力的不足等原因,造成了实际状况与计划的偏离。而要保证项目围绕预选制定的计划开展,就得用到项目进度管理的适度调整。项目管理以一定的标准为依据,定期或不定期地监控项目,发现项目活动与标准以及进度之间的偏差,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处理。要对创业项目进展、费用、质量、风险等都进行监控和管理。
大学生在创业的活动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评估自己的计划执行情况,是否按计划推进,进展比预想的快还是慢了,比如时间过去1/3的计划时间了,而市场拓展才1/5;或者费用过半了,而业务量才做到1/3等,这些也进度严重违背的问题都需要及时发现,及时检讨,以求迅速提出解决办法加以纠正。
四、总结
大学生创业是大学生自主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值得鼓励的尝试,当前的在校的大学生普遍怀揣创业梦想,但有志于创业的大学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创业是有风险的。成功创业需要详细的规划的细致的调研,成功创业必须要有一定的财力和创业能力做保障。成功创业还需要完整的项目管理的全程的项目控制并及时做纠正偏差。借鉴软件工程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来规划和管理创业项目可以明显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和盲从。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等职业教育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杰克・吉多 詹姆斯 P・克莱门斯:成功的项目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 琼・努特森 艾拉・比茨:怎样当好项目经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1
[4] 李连弟:从项目管理观点出发谈大学生成功创业[J].科技创业月刊,2006.10
篇7
笔者根据多年的咨询与教学经验,尝试着对中小企业的战略转型提出新三招策略,供大家参考。
第一招是战略转移。中小企业可以尝试从高成本地带转向低成本地带,从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从一线城市转向三、四线城市。毕竟区域的经营成本往往是企业发展最大的成本。
第二招是战略转型。中小企业可以尝试放弃制造业为首的高成本行业转向低成本的新兴服务业。纵览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其发展空间非常巨大,本身国家在政策扶持力度上是非常有力的。
第三招是战略创新。中小企业可以尝试把企业发展驱动力由传统低端人力型转变为技术创新驱动型,立足产品研发,大力发展品牌、提高附加值,注重管理、建立系统流程。
面对企业的战略转变,如何确保成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去做:
1. 管理团队。管理团队的结构配比要合理:一是性别结构,二是年龄结构,三是经验与教育的结构。很多企业的问题是战略上想要很多,却不投入和目标匹配的人员力量,导致最后功亏一篑。
2. 企业战略。战略是一种选择又是一种智慧的放弃。只有通过放弃才能不断接近经营的本质。商战中,企业生存的路有千万条,死亡的路却只有两条,一是多元化经营,二是无边界扩张。企业切忌贪婪,妄想用自己非常有限的资源做无限的事情。
3. 目标客户。企业只有明确地知道目标客户在哪,才能有效的实施商业行为。如果将目标客户的范围界定得过宽,就落不到实处;如果界定得过窄,将无法盈利。所以企业永远应该清楚地知道谁是真正的客户,然后用心去珍惜、维护。
4. 商业模式。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团队能否胜任并完成公司所设定的战略目标,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设计交易结构,以期达到商业共赢效应。在设计交易结构的时候,千万不要跟着竞争对手做,这是最糟糕的做法。
5. 组织管理。组织管理首先是公司治理结构,然后是组织架构、管控模式。但最关键是组织结构要和企业战略模式匹配。一个企业只有通过组织结构的明确,才能确保让所有的员工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要干什么。
6. 流程系统。好的流程系统是让组织运作有效的工具,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入适合企业规模的流程工具。企业切忌试图用一个超级能人去解决关键问题,而不是用流程系统。流程系统关键是因地制宜,因势利导。
7. 管理控制。对于管理控制而言主要就是建立让组织有效运作的机制,让组织的努力往设定的地方前进。组织控制的好坏,关键是保障信息的流畅和对信息的运用。
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危机;管理机制
高校是知识群体高度聚集的地方,也是危机易发场所,高校危机事件的社会关注度高、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不仅影响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健康成长,也影响高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甚至会造成大范围恐慌,引发社会动荡。因此,加强高校应急能力建设,增强校园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成为当前高校和谐创建过程中重要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的内涵
高校学生危机管理是指高校为了避免或减轻学生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威胁,保障学生权益和维护学校正常发展状态,所从事的长期性规划及不断进行计划、预测、干预、执行、评估、追踪、考核和修正学习的动态性适应过程,是一种针对事前、事中、事后的危机情境所作的管理措施及应对策略。它有四个方面的内涵:1.情境管理。尽最大的努力来保障学生权益、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发展状态。2.资源管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整合、配置校内外资源,使学校(学生)转危为安,化危机为契机。3.沟通管理。重建师生之间、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以减少组织的损失和负面影响。4.行为管理。形成一套集事前预控、事中管理和事后恢复于一体的、行之有效的系统性策略。
二、我国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的现状
(一)危机管理意识淡薄
首先,对危机管理的认识上存在偏差。传统观念认为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搞好教学、科研等日常管理工作,危机管理是“祀人忧天”,是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其次,在危机管理的理念上存在误区。一般认为所谓的危机管理就是在危机事件发生以后如何进行处理,其实,危机管理应包括危机事件前的预防、危机事件中的处理、危机事件后的总结,最成功的危机管理应该是在危机潜伏期预防和解决。再次,现有的教育管理理论和高校管理理论中极少讨论校园安全与危机方面的问题,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缺乏危机管理的元素。
(二)危机管理组织体系不成熟
危机管理组织是有效进行危机管理的组织保障。现在的高校危机管理还是注重事后处理,缺乏应对危机事件的管理机构,往往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临时性成立一个专门处理事件的小组,一旦事件得到解决,该组织机构就会被解散,危机管理职责难以落实,也难以在日常管理中对危机进行预防和监测。
(三)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校缺乏健全的危机信息监测系统,学生反映意见和建议、愿望和要求的渠道不畅通,学校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措施不及时、不得力,反馈机制不健全。并且缺乏统一计划,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往往无章可循,只能采取临时的应急处理办法,学校各部门充当“救火队”,这种缺乏预案的危机管理,常使学校陷入被动境地。
三、高校学生危机管理工作机制的构建
(一)增强师生的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是体现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的一种警觉和行动。高校教师应不断加强危机管理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强化自身的危机意识,不断增强危机预防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学校要加强危机意识教育和宣传,注重培养学生早期察觉危机警讯的意识,并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利用校广播电台、校园网、宣传板等大力宣传相关预防知识,提高学生的危机意识和危机预防处理能力,在危机发生时将生命、财产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二)建立危机管理组织体系
危机管理组织可以确保危机管理工作快捷、有序、有效地开展。高校学生危机管理组织可以分为四个小组,指挥决策组、危机现场处理组、后勤保障组和信息管理组。指挥决策组是进行危机管理全面统筹的指挥中心,由学校领导牵头组成,下设办公室,由学生工作政工干部组成;危机现场处理组要在事件现场制定和实施正确、有效的应急对策,以确保应急任务顺利完成;后勤保障组要为前方提供急需的物质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组除提供其他组所需的各类信息外,还要负责向师生危机处理信息,同时与校外媒体保持良好沟通。
(三)建立危机管理预警系统
危机前预警是危机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危机预警系统可以采用“四级网络”联动的模式,一级网络是学生宿舍,二级网络是班级,三级网络是二级学院,四级网络是学校,由指挥决策中心下设的办公室完成,任务是信息收集、信息加工、进行决策和发出警报。
(四)建立危机管理应急预案
为做好危机时刻的危机管理,必须在日常管理中做好危机预案,制订科学的危机预防计划。一旦危机来临,则立即启动预案,全校统一部署,各部门协同作战,保证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危机带淼乃鹗АV贫┪;预防计划时,要明确管理目标,并对各种可能威胁校园安全的因素加以评估,要按照威胁的程度和时间上的紧迫性对各种危机进行排序,最后,调拨应对各种危机所需的资源全力应对。
(五)建立危机管理舆情机制
在危机事件面前,媒体应该是保障学校稳定的稳压器,是调适学校各系统动态平衡的协调器和促进事件向有利方向发展的推进器。危机发生时,要在第一时间尽可能地将完整的信息传达给公众,只有及时、客观地信息、通报危机处理中存在的困难和应对措施,才能取得公众的信任,赢得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六)建立危机管理善后处理机制
危机平息后,高校应立足现实,明确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组织工作的目标取向和政策导向,并能够巩固危机处理成果,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完善高校的危机管理体系。因危机事件导致学生利益受损时,学校必须承担起责任,给予受损学生一定的精神和物质补偿;出现重大伤亡事故的,依法进行必要的赔偿和一定的人道补偿。危机管理善后阶段,高校还应帮助学生认清危机状态的危害,减少心理震荡,增强学生对危机的免疫力。
高校学生危机不能完全避免,但重视高校学生危机的管理,可以大大降低危机发生的几率,并弱化危机本身对学校和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高校只有建立反映迅速、调控灵活的危机管理机制,才能在危机发生时沉着应战,有效化解。
参考文献:
[1]简敏.高校突发危机事件管理策略创新 当代高校稳定的现实选择[M].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07年版.
篇9
杰克・特劳特是特劳特全球伙伴公司总裁。该公司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国际营销咨询公司之一,在全球26个国家设有分公司。特劳特被公认为顶尖营销大师。他是业界公认的传奇营销战略专家,曾为惠普、西南航空、默克、约翰比萨,以及中国的王老吉、江中健胃消食片、劲霸男装等等众多知名公司提供咨询服务。20世纪80年代,特劳特把“七喜”汽水重新定位为“不含咖啡因的非可乐”,此举痛击了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使七喜汽水一跃成为仅次于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的美国饮料业的第三品牌。
时代变了,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者也更加精明,传播速度更加迅速,曾经成功的公司也会处于危机中。《重新定位》向读者展示了在当今过于拥挤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调整、竞争并取得成功。
美国一些最大、最成功的公司都曾遭到时代变化的挑战,甚至被变化打败,如通用汽车公司、IBM公司、西尔斯公司、西屋电气公司、王安电脑公司等。公司倘若失去市场方向,很快就会遭到报应。今天,丧失市场定位的危险尤为严重,下面是其中四条主要的原因: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态度快速的、不可预料的改变;全球经济的竞争加剧;公司内部产品拓展管理人员竞争的加剧。
现在的企业更应注重“重新定位”而不是“定位”。重新定位只是随变化对定位进行微调,即调整顾客心目中对企业的认知。只是调整,不是否定最初的定位,特劳特专门提出重新定位的概念只是为了强调定位不能僵化。重新调整认知是个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高级管理层拿出很大的勇气。他们必须说服自己和员工,通常还有董事会。
整本书讲了怎样才能进行正确的定位,澄清了错误的竞争观念,完全是特劳特几十年商业经验最精华最重要的部分。毕竟这是特劳特的封笔之作,值得每一位企业家和想当企业家的人反复品读,如果你遇到失败或者发现哪个企业失败了,你应该来翻开这本书,你一定能找到失败的原因。
特劳特在这本书里,在强调“重新定位”重要性的同时,还着重抨击了“降价销售”的行为,指出降价是不明智的销售策略,因为降价会带来一系列不利于企业的连锁反应,其他竞争对手也会“以降制降”,从而造成两败俱伤。
9月27日,“中国企业如何转变增长模式”战略论坛在北京Jw万豪酒店举行,杰克-特劳特应邀出席,亲自讲授战略定位之道,为中国企业从“产品经营”走上“品牌经营”的战略转型之路指明了方向。
篇10
摘要: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独有产物,而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正常现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样有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本文就对这一理论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市场规范化、金融体制改革及避免两极分化等措施着手,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关键词:经济危机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联系;启示
一、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独特产物,消灭经济危机的必然途径是消除资本主义,根据来说,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发生的诱因有几下三点:
(一)竞争盲目性。恩格斯认为,工业化发展必然会出现竞争的自由化,而竞争总是与供求联系在一起的,并且供求从来就不是完全吻合的,供应相对于需求或者过多,或者过多。这种竞争的自由化对于供求无法准确把握,造成一定的竞争盲目性。
(二)以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导致资本得以不断扩张积累的根本内因。而资本的内部性质也决定市场经济无法在正确比例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当符合社会化生产的适当比例被打破,就很有可以引发经济危机。
(三)生产与消费二者的矛盾。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的剥削使生产与消费二者的矛盾不断加剧,一是所有的资本家都把获得剩余价值当成最大追求,二是工人是消费品的最主要消费者。工人支付能力的有限性和生产的无限扩张同时存在就诱发了经济危机。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的内在联系
由于时代限制,马克思在论述中并没有涉及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管理的问题。当前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现代社会,与马克思当初设想的社会状态已经完全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很有可有诱发经济危机,因为,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需要进行一些分析。
(一)从社会生产的无序性与单个企业生产的组织性之间的矛盾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一般市场经济存在共性,即企业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利润、追求财富,这样企业经营者在运营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个体,而不是市场整体,就有可能导致市场供求失去平衡。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来看,虽然不能说我国的市场管理是无政府状态,但在许多行业重复建设现象不断,行业产品供求失衡、生产力与实际要求不符等现象依然存在,这些现象的大量存在都是引发经济危机的直接因素。
(二)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二者的矛盾来看。认为经济危机的发生是三方面因素导致的,分别是“劳动本身由于协作、分工以及劳动和自然科学的结合而组织成为社会的劳动”、 “生产资料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社会的生产能力”及“世界市场的形成①”。然而,这三个因素是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而不是资本主义的独有的。在社会化大生产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三个因素仍然存在,并仍有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发生。
(三)从有限的支付能力与无限的生产力扩张之间的矛盾看。从我国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看,人民存款储蓄量不断提升、工业贷款需求量降低、生产力利用率低下、工人失业率攀升、就业率履创新高……虽然这一系列现象都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是买方市场,可是消费者力不足、消费力与生产力扩张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严重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三、如何在马克思经济危机指导下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以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危机理论为依据,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行深入指导和规划。
(一)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要在利用新科技开发新技术的基础上,不断带动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同时,在市场经济提倡转型跨越发展的今天,不应将建设的重心停留在原有的、无意义的重复建设,而在重点关注人才引进、设备更新和技术创新。
(二)加强市场管理,促进市场规范化。社会主义市场也会失灵,政府应该发挥其引导、规划和管理作用,在市场管理中,加强市场规则的建立,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加强市场交易行为规范化,营造公平交易、合理竞争的市场环境。同时,政府还应该对市场本身无法提供的商品进行调剂分配,以解决民众的需求,弥补市场的缺陷。
(三)促进市场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这几年,西方国家金融危机的爆发给我们发展市场经济予以警醒。西方金融危机爆发的本质仍然是生产资料相对过剩,只是由于实物经济的相对萎缩与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以金融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主义市场已经越来越趋于国际化,金融市场的国际化更是不断加快,这种情况在引入国外金融资金的同时,不可避免会将国外的金融风险也同时引入。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发展还不完善,金融机构管理刚刚起步,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仍有待规范,银行与政企之间的关系还没完全理顺,金融业体制改革问题重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际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加强金融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四)进行生产资料占有再分配调整,避免贫富分化严重。贫富分化加剧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严重问题,低收入者徘徊于低层次消费需求,高收入者消费需求极度饱和,这种情形使得社会消费格局进一步分化,使社会供求平衡被打破,两极矛盾不断激化。现在,基于市场内需不足的情况,政府应当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好“三农”问题,完善税收政策,进一步缩小两极分化现象,促进社会公平。这些举措不但对于巩固政权,提高政府公信力有着重要意义,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也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最后,我们需要指出一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可能发生的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危机是完全不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经济危机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项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导致的,不可因为经济危机的存在而完全忽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先进性。(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经济危机[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资本论(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 上一篇:卫生应急年度工作计划
- 下一篇:应急局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