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健委应急预案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1: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卫健委应急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下简称突发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实施办法》、《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规定,制定本预案。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卫生部门要坚持对各类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预测,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处理预案,采取预防措施,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各级政府负责本辖区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处理突发事件应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根据突发事件的级别,实施分级控制、分级管理,并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和响应。
3、反应及时,措施果断
突发事件发生后,卫生部门应及时做出反应,迅速采取措施。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卫生部门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科学防治,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四)概念、分类与分级
1、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对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突发事件划分为三级:一般突发事件、重大突发事件和特大突发事件。
(1)一般突发事件。指在局部地区发生,尚未引起大范围扩散或传播,还没有达到规定的重大突发事件标准的突发事件。
①在边远、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的局部地区发生鼠间鼠疫流行,或肺炭疽流行范围局限在一个乡(镇)以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病例数未超过3例。
②周边县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我区境内无病例报告。
③霍乱病例在一个乡(镇)1周内发病5——10例,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乡(镇)、发病30例以下,或县内发生疫情。
④乙类、丙类传染病在一个乡(镇)1周内发病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1倍以上。
⑤在一个乡(镇)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
⑥一次食物中毒人数超过50人,或在学校地区性或县级以上重要活动期间发生食物中毒事件。
⑦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群体性心因反应或不良反应。
⑧个人全身受照剂量≥1戈瑞且受危害人数10人以下,或个人全身受照剂量≥0.5戈瑞的受照人员剂量之和≥20戈瑞的放射性突发事件。
⑨一次性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上50人以下。
⑩其他对公众健康可能造成危害的一般性突发事件。
(2)重大突发事件。指在较大范围内发生,出现疫情扩散,尚未达到规定的特大突发事件标准的突发事件。
①在区或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地区发生鼠间鼠疫流行,或发生首例人间鼠疫病例、疫情有扩大蔓延的趋势,或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乡(镇)、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病3例以上。
②局部地区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但无继发病例发生。
③霍乱在一个(区)范围内流行、1周内发病10例及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以上(区)、1周内发病30例及以上。
④乙类、丙类传染病疫情波及个以上(区),1周内发病超过前5年同期平均发病水平2倍以上。
⑤在一个(区)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扩散到该(区)以外的地区。
⑥预防接种或学生预防性服药出现人员死亡。
⑦一次性食物中毒人数超过5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发生一般性食物中毒事件,但引起中毒食品的扩散未得到控制,中毒或死亡人数不断增加。
⑧个人全身受照剂量≥1戈瑞且受危害人数10人以上,或个人全身受照剂量≥0.5戈瑞的受照人员剂量之和≥40戈瑞的放射性突发事件。
⑨一次性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者出现死亡病例。
⑩丢失放射性物质,其放射性活度(Bp)密闭型≥4×106,非密闭型≥4×105。
⑾鼠疫、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霍乱、脊髓灰质炎等菌种、毒种丢失。
⑿区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重大突发事件。
(3)特大突发事件。指影响大、波及范围广、涉及人数多、出现大量病人或多例死亡、危害严重的突发事件。
①首例人间鼠疫病例确诊后,两个鼠疫潜伏期内连续出现病例2例以上,或肺鼠疫流行,并有进一步扩散蔓延的趋势。肺炭疽在市区内发生,或在人口稀少和交通不便地区的一个区内的一个平均潜伏期内发病5例及以上,或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的。
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波及2个及以上设区市,并有继续扩散的趋势。
③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新发传染病,同时波及多个(区)并有扩散趋势,造成重大影响。
④重大生物和化学污染、放射事故,出现大量人员伤亡,扩散范围波及2个以上(区)。
⑤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大突发事件。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应急指挥处理体系
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其性质、类别及严重程度,区政府成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总指挥由区长担任,副总指挥由主管副区长担任,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对突发事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调动社会力量和各种资源,负责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指挥部应急办公室(卫生应急指挥中心)设在卫健局,负责全区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分析,组织突发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开展评估,提出预警建议和应急处理措施,为指挥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向指挥部汇报,并负责协调各有关部门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应急预案的启动准备和各项措施的落实工作,保障整个应急处理工作有序进行,并负责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信息。
(二)成员部门职责
1、发展改革部门把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度,保证供应。
2、财政部门保证疾病监测、疾病控制工作经费和非正常储备药械专项经费,确保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的设备、器材、药品等费用。
3、教育部门加强校内突发事件防范工作,落实校内突发事件应急控制措施,做好在校学生、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及自我防护工作。
4、公安、安全、司法部门做好法制宣传,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落实各项隔离措施。
5、工商部门加强对市场经营秩序的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经营活动,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6、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开展突发事件预警期间的药械市场治理整顿,打击制售假劣药械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药品生产、经营秩序。及时开辟防治突发事件急需药品、医疗器械申报审批的绿色通道,保证市场供应。
7、物价部门保持物价稳定,维护市场秩序。
8、科技管理行政部门根据突发事件需要,及时组织科技力量协作攻关,支持对突发事件预防控制、临床治疗、实验室检验等各项科学研究。
9、新闻宣传部门组织新闻媒体广泛开展科学知识宣传,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营造有利于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舆论氛围。
10、民政部门做好突发事件期间的社会捐赠资金、物品的接收,负责赈灾资金和物资的筹集、发放及管理工作,对困难群众实行社会救助。督促殡仪馆按照有关规定,做好传染病患者遗体的运送和火化工作。
11、铁路、交通部门对乘坐交通工具的人员进行交通检疫、查验工作,防止传染病通过交通工具传播。优先安排疫区紧缺物资的运送和人员疏散,做好疫区的交通管理工作。
12、农、林部门组织做好家畜家禽疫病的防治工作,开展与人类接触密切的家畜家禽及野生动物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13、商务部门配合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应急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调度,负责做好流通环节物资(不含药品、医疗器械)的储备和供应工作。组织做好外经贸活动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
14、爱卫会、环卫部门组织全社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环境保护工作,清除垃圾污物,开展除“四害”活动。
15、通讯管理部门保障突发事件期间通讯联络畅通,加强有关信息的管理和控制工作。
16、监察部门负责调查处理突发事件期间的违纪违规、失职渎职事件,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17、其他有关部门根据突发事件处理的需要,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涉外事务、紧急物资的进口、救济物资发放、接收或分配捐赠、污染扩散的控制、相关法规的制定以及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交办的相关工作等。
三、突发事件的报告与评估
(一)突发事件的报告
根据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突发事件报告规范,按国家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系统报告。
1、突发事件的责任报告人包括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2、突发事件的报告时限和程序。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突发事件,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区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政府报告,同时向市级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区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市政府(市应急处)报告。
(二)突发事件的评估与确认
1、突发事件的评估。突发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根据突发事件类别、性质、危害程度和波及范围等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初步判定突发事件的级别。
2、突发事件的确认。市卫生行政部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立即组织突发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到现场调查核实,会同突发事件发生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科学分析和初步评估,提出应急处理方案,未被省级突发事件专家委员会确认为突发事件的传染病疫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由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调查处理。
(三)突发事件的通报
区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或者可能引起突发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及时向同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四、突发事件的预警与应急响应
(一)预警启动
突发事件实行三级预警制度。一般突发事件启动黄色预警;重大突发事件启动橙色预警;特大突发事件启动红色预警。根据不同级别的预警,采取相应的应急响应措施。
(二)应急响应
根据省政府批准的预警级别,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
1、一般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1)区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响应。一般突发事件发生后,区卫生行政部门应迅速组织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致病、致残人员的救治、传染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的隔离、采集环境生物样品、消毒处理等紧急控制措施,及时向当地政府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调查处理情况。
(2)区政府应急响应。区政府接到卫生部门的调查报告和应急处理方案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疫情信息收集、组织相关人员的疏散安置、依法进行疫区的确定与封锁、隔离和舆论宣传工作;保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所需经费、医疗救治和预防用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供应。
2、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1)区政府应急响应。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按照要求认真履行职责,落实有关控制措施。
(2)区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响应。区卫生行政部门应迅速组织应急卫生救治队伍和相关技术人员到达突发事件现场,进行采样和监测,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实施医疗救治、传染病人及其密切接触者的隔离和人员疏散等紧急控制措施,及时报告有关情况,并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完成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3、特大突发事件应急响应
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响应。在上级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区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五、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
(一)组织保障
区卫生行政部门设立突发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机构,并确定专人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准备、预警、预报的各项协调管理工作。
(二)技术保障
1、突发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区卫健局负责建立突发卫生事件评估专家委员会,为指挥决策提供专业咨询。专家评估委员会由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检验、行政管理等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其职责是:了解掌握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相关知识和信息,提供咨询服务。综合评估突发事件,预测其发展趋势,提出启动和终止实施预案的建议。指导、调整和评估应急处理措施,参与突发事件的总结评估并提交评估报告。
2、应急医疗卫生队伍。区建立一支由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监督三部分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常备的机动队伍。随时能够处置突发事件,参与和指导基层医疗卫生等机构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1)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检验、突发事件的分析、评估和上报;(2)协助和指导突发事件现场救援、转运和后续治疗;(3)督导各项现场应急处理措施的落实;(4)开展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业务培训和咨询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常备队伍应当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门的培训和演练。
3、医疗救治网络。加快突发事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逐步形成以紧急救援中心、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传染病病区)为主体的医疗救治体系,承担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区卫健局指定急救机构(包括院前急救机构和院内急救机构)、综合医院、传染病专科医院(或指定具备传染病防治条件和能力的医疗机构承担传染病防治任务)、后备医院组成全区医疗救治网络,负责突发事件医疗救治工作。
篇2
一、目的
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XX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结合我村实际,制定本预案。
二、建立村卫生应急管理小组
村委会成立由村委会成员及村卫生室医生组成的卫生应急管理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XXX
成员:XXX XXX XXX
同志具体负责卫生应急信息上报等日常工作。
三、应急管理小组职责
1、接到单位和村民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通报,及时报告镇卫生院。
2、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涉及的内容和范围,村卫生应急管理小组配合镇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控制、救治等工作,提出相应应急反应措施,全程负责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组织、协调、处置、善后工作。
3、做好传染病预防和食品、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企业的卫生工作,防范突发卫生事件的发生。
4、对公众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知识教育,并建立长效机制,开展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措施
1、本村范围内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应当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1)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镇人民政府及卫生院报告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人数、可能发生染病等有关内容。
(2)立即停止村民群聚活动,停止可能造成传染病暴发、局部流行的一切活动。
(3)在上级各部门未到达前,应急管理小组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将患传染病的村民或暂住人员隔离。
(4)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群众。
(5)协助镇人民政府、卫生部门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村民宣传传染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2、村内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应当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1)当在一定时间内,村内同时或者相继出现多个临床表现相似的村民,又暂时不能明确诊断何种病时,应急管理小组应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镇人民政府及卫生院报告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症状、发病人数等有关内容。
(2)立即停止群众群聚活动,停止可能造成局部流行的一切活动。
(3)在上级各部门未到达前,应急小组可根据具体情况,尽可能将患病的群众隔离。
(4)积极协助医疗卫生机构救治村民。
(5)为查明疾病原因,应急管理小组应积极协助镇人民政府、卫生部门做好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分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
3、村内发生急性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时,应急管理小组应当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1)立即停止供餐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镇人民政府、卫生院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食物等有关内容。
(2)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4)配合卫生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5)落实卫生部门要求采取的其它措施。
4、村内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应当采取下列相应措施:
(1)立即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镇人民政府及卫生所报告发生职业中毒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时间、中毒人数、可疑化学毒物等有关内容。
(2)立即使毒物停止继续吸收,迅速离开中毒环境,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等。
篇3
小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保障全体师生健康地学习与生活,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促进学校后勤工作的管理和规范,防范饭堂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中毒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与影响,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有关部门要求、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机构设置:
成立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孙高君
副组长:叶枫、龚建兰
组员:丁春华、张冬林、张开明、周文浩、曹国珍、翟金茂、李立勇、周方平、各班主任、事发当日值日教师及午餐管理人员。
2、机构职责:
全面领导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及街道学校实际,研究制订工作意见,并对办公室、预防检查小组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统一指挥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定期组织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总结、研讨,形成评估和反馈意见。接到事故报告,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随时掌握应急处理进展情况,协调各方关系,具体负责人员调度,组织后勤保障,保障应急处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工作计划和领导小组的指示,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食品卫生安全的宣传预防工作,并组织人员对学校开展工作的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及时向领导小组反馈检查情况,提出阶段性工作建议。
二、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在街道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对本校食品卫生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由办公室牵头,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
3、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学校兼职安全员为直接责任人,各教师和从业人员分别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内负责。
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特别是食堂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知识讲座等形式,丰富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5、添置设备。学校对照配备标准,逐步落实食品卫生设施配备。
三、事故应急处理
1、在食品供应过程中或学生用餐时发现食品感官性状可疑或有变质可疑时,经确认后,立即撤收处理该批全部食品,第一时间内通知所有学生停止用餐。
2、在全校范围内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时时警惕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班主任、午餐管理老师在发现学生就餐后有类似食物中毒可疑病情后,及时报告卫生室,由卫生保健教师初步检查确定,做出以下措施:
(1)观察病情,对症处理。
(2)如确定食物中毒,做好以下工作:
a、初步诊断、治疗、护理患病的师生。
b、立即报告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校进行紧急排除,通知有疑似中毒现象的学生紧急集中校医室进行临时处理,如中毒学生较多,情况紧急,打120进行送院急救,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抢救措施。
c、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d、收集相关病情信息,协助卫生部门进行事件调查、处理。
3、学校主管领导立即指挥抢救工作,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的抢救。向教育局主管部门报告,指挥以下部门工作:
(1)责令食品立即停止食品加工、供应活动。
(2)由校医负责立即向上级卫生部门报告,报告时间间距离发病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3)保护好现场,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保护好中毒现场和食品留样,防止人为地破坏现场,等候卫生执法部门处理。
(4)班主任负责协助校医护理患病学生,如发现人数较多,治疗护理在班级进行。对已确定重病师生负责转送医院治疗。
(5)学生处做好师生思想工作,稳定学生情绪;负责家长的疏导工作;向新闻部门解释工作;协助学校领导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6)卫生室要深入班级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向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经过,可疑食品、中毒人数,并预测发展趋势。
(7)总务处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抢救机动车、药品、消毒用品到位,保障抢救中心必须品的供应。
(8)食堂负责人要协助卫生部门作带菌检查和取证工作,按照卫生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四、事故责任追究
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篇4
1.1 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以下简称高温中暑事件),指导和规范高温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保障社会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
《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由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中暑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其他以高温气象条件为直接诱因,并直接导致社会公众身体健康明显受损,甚至危及社会公众生命安全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可参照本预案组织实施相关卫生应急处置工作。
1.4 事件分级
依据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将高温中暑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一般(ⅳ级)四级。发生高温中暑事件,达不到ⅳ级标准的,原则上不列入突发公共事件范畴。
1.4.1 特别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ⅰ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0人以上(含300人),或有10例以上(含10例)死亡病例发生;
b.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2 重大高温中暑事件(ⅱ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50人至299人,或有4至9例死亡病例发生;
b.省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3 较大高温中暑事件(ⅲ级),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a.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100人至149人,或有1至3例死亡病例发生;
b.地市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共同认定的其他情形。
1.4.4 一般高温中暑事件(ⅳ级),指符合下列情形的:
24小时内,1个县(市)区域内报告中暑患者30人至99人。
1.5 工作原则
1.5.1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增强防范高温中暑事件的意识,切实做好人员、技术、物资等应急储备工作,积极开展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和预警,认真落实各项预防和医疗救治等卫生应急措施。
1.5.2 部门联动,分级响应。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建立联合预报和预警机制,一旦发现高温中暑气象条件或高温中暑事件的苗头,及时向社会公众高温气象条件预报或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防控工作建议。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级别,各级卫生、气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协同相关部门,迅速响应,做好辖区内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预警、医疗救治和相关应急处置工作。
1.5.3 加强管理,规范有序。各级卫生、气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和法规,根据本地的实际工作情况,编制有针对性的高温中暑事件应急预案,制定高温中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规范,加强相关培训等工作,确保及时、规范、有序地处置高温中暑事件。
1.5.4 依靠科技,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鼓励开展相关领域内的科学研究,提高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社会公众的健康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的防范意识,提高社会公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2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
2.1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
根据温度、湿度等气象因子,结合地区气候背景资料,以及高温持续时间,划分为可能发生中暑、较易发生中暑、易发生中暑、极易发生中暑四个等级。具体分级办法参见中国气象局与卫生部联合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实施方案。
2.2 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的
各级气象部门根据监测预报确定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适时开展预报工作,并向社会公众高温中暑事件防范提示。
3 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预测、预警
3.1 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和报告
3.1.1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单位
a.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b.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各级卫生行政部门
d. 其他有关单位,主要包括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单位、与群众健康和卫生保健工作密切相关的单位。
3.1.2 高温中暑事件的责任报告人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责任报告人。
3.1.3 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时限和程序
高温中暑事件报告实行卫生行政部门分级审核、分级确认的事件报告管理制度。每年6月1日,各地卫生部门启动高温中暑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每年9月30日终止事件的监测、报告工作。各地卫生部门可根据本地区高温气象条件的实际,适当提前本地区高温中暑事件监测、报告的启动时间,或推迟事件监测、报告的终止时间。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温中暑病例后填写《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于当日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络直报系统报告。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在当日以最快方式将《高温中暑病例报告卡》报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医疗卫生机构发现高温中暑病例,由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单位在当日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后者进行网络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日12:00时汇总辖区内前24小时报告的高温中暑病例总数,对照高温中暑事件分级标准,对符合高温中暑事件的,要立即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以归并的方式作为高温中暑事件上报,同时通知同级气象业务单位,并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收到报告后要立即对高温中暑事件进行确认,并通报同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必要时,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缩短高温中暑事件的报告时限。
3.2 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预警
建立高温中暑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开展高温中暑事件的预测分析,结合高温气象条件、高温中暑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发展趋势,确定预警的级别,经报本级人民政府同意后。
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预警,必须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及时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预警,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3.2.1 一级预警(红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ⅰ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极易发生中暑”,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2 二级预警(橙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ⅱ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3 三级预警(黄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ⅲ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较易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2.4 四级预警(蓝色预警)
高温中暑事件级别达到ⅳ级,且高温中暑气象预报级别达“可能发生中暑”以上,高温天气还有持续或加重趋势的。
3.3 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信息
各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联合通过有关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高温中暑事件预警信息,相应提出防御措施。
4 应急响应
4.1 应急响应启动
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后,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的各级卫生、气象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分级响应的原则,科学分析判断,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程序。
4.2 应急响应措施
高温中暑事件预警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合作联动,向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人民政府提出事件的防控建议,指导、督促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卫生、气象部门积极开展相关应急工作。
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根据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级别,分别采取以下响应措施:
4.2.1 一级预警响应措施
a.积极主动地开展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及早发现病例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主动接受上级气象部门对事件发生地或可能发生地的天气预报、预测技术和产品的加强指导,及时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和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强化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组织开展防暑动员;
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劳动保障、安全生产、工会等有关部门单位,联合开展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4.2.2 二级预警响应措施
a.进一步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监测、报告,并对夏季露天作业工地等重点场所开展主动监测,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组织加密气象观测,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进一步加大宣传防暑降温知识的力度,强化全体社会公众防控高温中暑的意识;
d.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积极会同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部门,对高温环境作业人群的用人单位,开展联合防暑降温工作专项监督检查。
4.2.3 三级预警响应措施
a.加强对高温中暑病例的监测、报告,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加强气象监测分析,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开展多种形式的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强化社会公众或有关单位做好老年、儿童、病人等特殊人群的高温中暑防控工作的意识;
d.根据有关部门、单位的要求,对高温环境作业人群开展防暑降温咨询,并指导用人单位向高温环境作业人群提供预防性给药。
4.2.4 四级预警响应措施
a.开展高温中暑病例的监测、报告,做好高温中暑病人的收治;
b.加强气象监测,主动加强与上级气象业务单位的天气会商,及时高温中暑事件预警及相关信息;
c.开展防暑降温知识宣传,增强高温环境下作业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
4.3 应急响应终止
应急响应终止由预警的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共同确定。应急响应终止主要参考依据为:高温中暑事件发生地的高温中暑气象等级预报持续3天低于预警所需等级以下,并预测在短期内预报级别不会明显上升,且大部分中暑病人得到有效救治,新发中暑病例数明显下降。
省级(含省级)以下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应急响应终止,必须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同时,及时分析汇总下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响应终止,并报送上级气象行政主管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5 保障措施
5.1组织保障
卫生、气象部门与民政、劳动保障、教育、通讯与信息保障等部门建立、完善协调联动机制,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能,积极做好高温中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确保事件发生后快速响应、科学处置,共同应对高温气象条件引发的高温中暑事件。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成立应对高温中暑事件专家组,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气象行政主管机构提出高温中暑事件的预警建议,拟定相关防控工作建议内容,负责开展针对高温中暑事件的研究,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和工作规范等。
5.2物资保障
各级卫生部门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高温中暑防控药品等物资的储备工作。
5.3技术保障
各级卫生、气象部门为高温中暑的防治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不断完善监测预警和评估系统。
5.4通讯与信息保障
各级卫生、气象部门结合本部门应急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国家公用通信基础设施和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应急信息通信保障体系和医疗救治信息网络,保障和维护信息通讯的通畅,保证事件应急响应的信息能够及时上通下达。
5.5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各级卫生、气象等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利用广播、影视、报刊、互联网、手册等多种形式宣传防暑降温知识,增强公众的自我防护意识。
6 附则
6.1 名词术语
中暑:在本预案中,中暑是指由高温气象条件直接引起人员出现轻症中暑或重症中暑的临床症状,并能排除普通感冒、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引起的相关症状,可以考虑诊断。
轻症中暑,临床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升高至38.5℃以上。
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三种类型,也可出现混合型。其中:
热射病(包括日射病)亦称中暑性高热,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高达40℃以上,疾病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
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活动较多的四肢肌肉及腹肌等,尤以腓肠肌为著。常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患者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
热衰竭起病迅速,主要表现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
6.2 预案管理和更新
本预案由卫生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制定,并共同负责解释。卫生部和中国气象局根据预案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修订和补充。
篇5
刘守印,纪检部;张哲,审计局
一是要敢于采取果断措施收集证据。实践证明,在掌握一定证据后,对被调查人采取一些措施,对于获取有效证据、震慑涉案人员,快速突破全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违纪违法案件中,起关键作用的证据往往是一些财务账目、记账凭证、原始票据等资料,保管这些材料的单位财务人员都是知情人,甚至有的是涉案人,出于保护自己或维护领导等不同目的,在案件调查之初往往不予配合,甚至帮助被调查人隐匿、损毁、涂改相关资料。这些资料一旦损毁,将难以复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就要求参与办案的审计人员,在办案过程中,要敢于并善于采取果断措施,收集有效证据。实际工作中,首先要设法控制好与调查问题有关的账目、记账凭证、原始票据等物品。如不能马上查清相关账目,可将认为有关的账本、记账凭证等单独存放于安全地带。紧急情况下,也可采取办法就地封存,但一定要请示报告,按程序、按规定办。对临时出现的问题,要当机立断。前几年,在对某生产单位的有关问题进行调查时,该单位负责人听说后,竟把会计派出去出差,办案人员想查账,却打不开财务室的门。调查人员即感到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如不采取果断措施,就有可能发生毁证问题。调查人员当机立断,用盖有军区纪委印章的外调介绍信充当封条,把财务室的门窗全部封了起来,有效防止了当事人涂改、销毁账目的可能行为。三天后,会计回来了,门窗启封后,把账本全部提取,一举查清了该单位领导伙同财务人员私分公款的问题。
二是要细查账目及时锁定证据。在查办经济违纪违法案件中,使用最多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与相关人员谈话、核查账目。但被调查人、当事人、知情人的“口供”随时都有翻供的可能,仅凭口供也难以定案,仅有获取票据、凭证等才是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现实中,在查办这类案件上往往有一种认识误区,认为作案手段隐蔽,通过查账难以获取有效证据,查不出什么问题。我们感到,对于经济违纪问题,虽然当事人或知情人在大的面上,一般都做过手脚,但这些手段再高明,知情范围再小,也不可能天衣无缝,总会有一些细节疏于防范。而这些细节,往往就是调查工作的突破口。一些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重大经济案件,大都是通过银行和财务账目获得证据后取得突破的。这就要求办案人员在审核有关账目时,要做到耐心细致,时刻不忘收集证据,对发现不正常或感觉有问题的账目资料要及时予以固定。如在对某生产单位的团职干部贪污公款问题调查时,调查人员对疑点较重的开支逐一进行核实,其中发现一张发票,付款单位处所填字体,同发票栏目内容字体不一样,经过对照辨认,确定是一张少付多开的发票,实际付款2200多元,报销票(第2联)竟开了22万多元。后经到出具发票的地方单位提取发票存根复印件对照,果然得到证实。
三是要按规范要求固定证据。经济问题,最根本的是用账目、凭证、原始票据来辨别是与非。从对经济案件调查材料的结构比例看,有百分之六十至八十左右的证据,是各种账目、凭证、票据、承办批件等材料。在工作中,要保证每一笔有问题的经费开支、资金用途、转借、核销等材料定位要准。所谓定位,就是在取证时,要把账本封面、有关账页、记账凭证、票据包括注记等都要原原本本地复印下来。特别是复印账页时,不要局部复印,要整张复印或大覆盖面地复印,可有效地防止做假账或涂改账目。还要对有问题的开支项目在复印前或复印后作上标记,使问题发生的脉络非常清楚,让人一目了然。复印记账凭证,不仅要印有问题的部分,对前后两份凭证也要同时复印,把要查的那部分置于中间。这样,如果事后有人改动或伪造起来就困难多了。要注意使材料形成一个回环。比方说,在复印支票存根时,要注意开支用途、批准人、经办人、金额、日期等。如有缺项漏项,要一查到底。在对一起经济案件调查中,调查人员发现支票存根只有会计标注的单位主管名字,没有本人签字,便让会计写了证明材料,证实是单位领导拿走了支票。最后查实,就是那张支票被该领导拿走后,从单位的银行账户将公款转走侵吞。
四是要注重搞好协调配合。从查办案件实际看,单纯的经济违纪违法案件不是很多,每个案件往往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领域的问题。因此,审计人员在参加办案时,必须围绕办案中心意图展开工作,同时互相之间要搞好协调配合。查办案件中的查账不同于一般业务的经济审计,办案人员一定要有明确的调查目的和取证意识,准确理解案件主办人的意图,始终站在查办案件工作的全局考虑问题,着眼实现突破案件这个中心目标,把重点放在查找问题和寻找破绽上,尽量避免耗时耗力的普查,最好单刀直入,直取要害,获得能证明违纪有或无的书证即可。如在调查一起反映某工程单位主要领导在承揽工程过程中,给其朋友大额好处费的问题时,如果只是站在业务角度,可能这么大的工程需要审计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即使审完了可能对案件意义也不大。因此,调查展开前,在分析案情时就确定这次调查的方向不是对工程进行全面审计,也不是看这个工程能获取多少利润,而是看工程资金往来发生在哪些单位之间,资金的流向到了哪里。参加办案的审计人员围绕这一意图展开工作,很快就查明了情况。查办案件的过程实际就是和违纪违法人员斗智斗勇的过程,办案人员之间能否默契配合,对突破案件起到关键作用,如若配合不好,很可能给违纪违法人员以可乘之隙。因此,在围绕案件主办人意图调查取证的同时,还需要参与办案的人员互相之间搞好协调配合,才能达到共同突破案件的目的。^
篇6
关键词:地位级,生长模型;马尾松;广西隆安县
中图分类号:S791248;S75852;S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68(2012)06-0001-05
收稿日期:2012-10-14
作者简介:
何国业(1965-),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和森林经营管理相关工作。
2004年以来,在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国家林业局党组统一部署,在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和试验示范,2011年启动了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试点工作,其中要求试点单位探索丰富多样的森林经营模式和建立示范林,旨在充分发挥林地生产潜力,提高森林质量,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预先掌握各种不同立地条件的林地的生产潜力,是科学经营森林、提高森林质量的关键。通过收集资料,研制立地质量的相关模型和数表,是快速、便捷掌握不同立地条件的立地质量的有效方法。目前衡量立地质量高低的主要数表是地位级表和地位指数表[1,2,3],两者差别主要是:地位级表以林分平均树高衡量立地质量,地位指数表以林分优势木平均高来衡量立地质量。我国立地质量评价工作,首先是引进了前苏联的地位级表方法,后来考虑我国森林经营进行上层间伐的极少,而进行下层间伐的相对较多的情况而采用与美国类似的地位指数表的方法[1,2]。实际上,我国特别是南方林区进行抚育间伐的林分也不多,另一方面考虑到数表应用应与目前我国各类森林资源调查相适应,又有学者提出应以地位级表来作为立地质量评价的工具[1,4],以提高工作效率。
本研究以广西隆安县马尾松为例,利用2009年完成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小班数据,在分析常用的树高生长模型函数的优良性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已有的函数模型结构,建立能反映各地位级树高生长曲线的综合函数模型,并生成县域地位级表,以期为造林树种布局、收获预测等森林经营和管理活动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区域及数据源
11研究区域概况
隆安县地处广西省中部偏西南,右江下游两岸,东经107°21′~108°6′,北纬22°51′~23°21′,总面积2284万 hm2,属南宁市。隆安县处于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炎热多雨,冬短夏长。年均气温218℃,最高月均温284℃,最低月均温132℃。年均降雨量1 301mm,年均日照时间1 597h,光、热、水充足。隆安县具有较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县有林地面积约为89万 hm2,森林覆盖率579%,森林总蓄积量为243万 m3。其中乡土用材树种马尾松林面积105万 hm2,活立木蓄积量90万 m3。
12研究样本数据
采用的是隆安县2009年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小班数据,选取其中郁闭度04以上,林龄4 a以上的马尾松林分小班调查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共收集马尾松调查小班样本2 126个。各调查小班林分平均树高的年龄分布见图1。
图1马尾松林分调查小班平均树高分布
Fig1Subcompartment average height of Pinus massoniana Lamb forest stand
从图1可看到,部分样本在林分平均树高分布上远离样本群体,这些样本数据的异常可能是因为调查记录错误而造成的。因此,为保证样本数据的可靠性和代表性,在建模前先剔除异常样本。最后
用于建模的样本共有1 978个。
2研究方法和结果
21研究方法
地位级表通过各林龄的林分平均树高来反映不同地位级(即不同立地质量等级)优劣的差异程度。一般采用图解法和函数模型法来确定各地位级的差别。在函数模型法中,大多数学者主要是建立树高导向曲线模型[1,4,5],然后以导向曲线为基础,采用比例法[1,5]、树高标准差调整法[4,6]等方法确定最高、最低地位等级的树高界线,再将该区间分成若干个树高级别作为各地位级的树高值。本研究在分析常用的树高生长模型函数适用性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已有的生长函数模型结构,建立能直接反映各地位级树高生长曲线的综合函数模型,并以模型计算的理论值作为各地位级林分平均树高的中值,以期编制出更合理的地位级表。
22建模样本的组织
林分地位级一般分为5个级别。为研究各地位级的树高生长过程导向曲线,本文将马尾松调查样本按生长等级分为5组,其中一级(好)389个,二级(中上)389个,三级(中)389个,四级(中下)385个,五级(差)426个,各组分别代表Ⅰ、Ⅱ、Ⅲ、Ⅳ、Ⅴ级共5个地位级的马尾松林分的平均树高生长水平。
23地位级生长曲线模型的建立
林 业 调 查 规 划第37卷第6期何国业,等:广西隆安县马尾松地位级生长模型建立与应用研究
本研究选取常用的树高生长曲线模型中的多项式方程、Richards 方程、Korf方程、Gompertz方程和Logistic方程共5个生长曲线函数作为选定模型结构的基础,在基础模型中加入以地位级为自变量的子函数,反映5个地位级的林分的平均树高差别,以便能利用一个综合的函数模型描述5个地位级的林分平均树高生长过程。上述5个生长模型的改进结构式分别如下:
通过模型拟合系统,采用麦夸尔特迭代法分别对上述5个数学模型反复进行拟合。根据剩余标准差、复相关系数和参数稳定性等模型质量指标判断,发现效果最好的是Richards 方程改进式和Korf方程改进式,其模型参数估计值如表1所示。
从表3和表4可看到,Richards地位级生长模型和Korf地位级生长模型在5个地位级上的表现均良好,总相对误差均小于3%,平均相对误差除Ⅴ级样本稍大于3%外,其余的都小于3%。模型在5个地位级上的预估精度也很高,均达98%以上,说明模型在各地位级上的切合性强。
25模型选定和地位级表编制
上述模型检验结果说明,Richards地位级生长模型和Korf地位级生长模型在建模样本的区间范围内都能很好地预估林分平均树高的生长过程,预估精度达98%以上。但从图1中可看到,Richards生长模型描述的第Ⅴ地位级的林木平均树高生长曲线处于某个年龄点位(经计算为第39年)以后,表现出负生长;而Korf生长模型描述的第Ⅴ地位级的林木平均树高生长曲线,在50年内还是正生长,经计算,其出现负生长的拐点则推迟到第59年。可见 Korf生长模型的外推性能更好,因此最终选取此模型编制马尾松地位级表。利用所选的Korf模型分别计算5个地位级林分在各年龄时的平均树高值,相邻地位级的平均树高值的平均数作为相邻地位级的分界值,据此编制得到马尾松林地位级表(表5)。
表5广西隆安县马尾松地位级
Tab5Site classes of Pinus massoniana Lamb in Guangxi Longan County
%
3地位级模型(表)的应用
31地位级模型(表)与地位指数表应用的优缺点比较
利用地位级表(本研究的成果可以直接应用地位级模型)或是利用地位指数表,都能对立地质量做出定量的评价,这是两者共有的优点。而我国森林资源调查体系中,不管是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一类调查),还是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和伐区设计调查(三类调查),都要求测量林分平均树高,而只有为了判定林地的地位指数时,才要求测量或推算林分优势木平均树高。可见,与地位指数表比较,编制和利用地位级模型(表)更符合我国的森林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能直接利用常规的调查成果数据,不必添加额外的调查工作,省工、省时、高效。另外,地位指数表反映的是林分的优势木生长水平,不能直接反映林分的平均生长潜力,而地位级表反映的是林分的平均树高生长水平,能直接反映林分的平均生长潜力。可见,应用地位级模型(表)判定立地质量的高低更具有实际意义。
32马尾松地位级模型(表)的用途分析
在森林经营管理实际工作中,马尾松地位级模型(表)的用途主要有4个方面:
1)依据马尾松现实林分的林龄和平均树高,确定林分的地位级,即立地质量等级。
2)依据某林分的林地所属的立地类型,以及地位级模型所确定的马尾松现实林分的立地质量等级,推定该立地类型的立地质量等级,并进一步对该立地类型的立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
3)利用地位级模型,根据马尾松现实林分的林龄和平均树高,对林分未来的平均树高生长过程和林分成熟龄的平均树高水平进行预测,进而对林分生产潜力进行评价。
4)为县域树种布局和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在树种布局方面,马尾松为本地乡土树种,较耐贫瘠,因此马尾松地位级低的林地,宜规划种植耐贫瘠的树种,而对立地质量要求高的树种,一般应布局在马尾松地位级高的林地上;在树种结构调整方面,可依据马尾松地位级模型和立地类型划分结果,测算出县域内各立地质量等级的林地面积数量,再根据适地适树的原则,规划各树种的种植面积比例。
4结论
本研究利用常规县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成果数据,通过引入地位级作为自变量,改进常用的生长模型结构,建立了可反映各地位级的林分平均树高生长过程的综合函数模型,并据此编制了县域地位级表。结论如下:
1) 利用常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成果数据进行地位级表的研制,拓展了常规二类调查的数据的应用领域,省工省时、提高建模效率。
2)建立的广西隆安县马尾松地位级模型,以Korf生长函数模型改进式(H=34862012×exp(-527302×exp(-0543543×A))-0052398×A×S)为最优,无论是总体检验或样本分段检验,各项检验指标均表现良好,且具有良好的外推性能。其中总相对误差小于3%,预估精度达到98%以上。
3)与地位指数表相比,地位级模型(表)具有更强的应用优势,能直接利用常规调查数据,不必添加额外的外业调查工作就能对立地质量等级作出定量判定。
4)地位级模型(表)在立地质量评价、生长过程和收获量预测、营林树种布局和结构调整等森林经营管理工作中可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昌庚,周春国,林俊钦,等关于地位级表[J]林业资源管理,1997(5):30-33
[2]赦文康,郎奎健改进的地位级表编制方法及其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1987, 15(S1):49-55
[3]王笃治,吴敬,施遵灿,等地位指数表编制方法的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80(2):48-56
[4]李清顺,卢志伟利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编制地位级表[J]林业勘查设计, 2010, 154(2):7-9
篇7
突发事件后往往很容易受到媒体聚焦和网民关注,特别是与民利益相关的重大突发事件,舆论关注度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暴增,此时政府的一举一动都处在舆论聚光灯下,迅速成为公共热点。此时,如果政府事件处置不当,就会再生舆情,推波助澜,让自己陷入舆论漩涡。而舆情应对失误,则会平添质疑,助长谣言,干扰事件处置,损害政府形象和公信力。那么,当遭遇突发事件,政府该如何应对化解舆情危机呢?总结过去众多实例我们不难发现,要做好突发事件舆情应对工作,需要遵循“及时准确、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科学适度”四个方面原则。
一、 及时准确,争夺舆情引导先机。
有研究表明,突发事件舆情处置讲求黄金4小时原则,事件发生4小时内可能被大量转发,24小时内就能成为舆论焦点。如果此时政府部门不及时权威信息,争夺舆情引导先机,正确有效引导舆情,那各种谣言、虚假就会在公众质疑声中不断被放大传播,误导社会公众,导致事态扩大,把舆情危机推向。
因此,当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部门必须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了解事件情况,第一时间跟踪研判舆情,设置传播议程,组织权威评论,坦诚对待公众,回应社会关切和质疑,与公众展开平等对话互动,及时展开调查,进行问责处理。只有在事件处理整个过程中,政府部门都做到了快速反应,及时行动,坦诚处置,才能稳定公众不满情绪,避免谣言虚假信息流传,控制事件处置的话语权,赢得舆情引导主动权。
二、 公开透明,用事实回应舆论质疑
突发事件发生后,公众往往非常关系事件发生的原因、造成的损失、涉及哪些责任等等消息,并基于社会监督的热情容易对事件进展发出质疑,这时如果政府部门不及时公开相关情况,一些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就有了生存的土壤,谣言和虚假信息就会充斥网络,给突发事件处置和政府声誉、公信力带来负面影响。
事实上,一些害怕家丑外扬的地方官员,却总是喜欢千方百计压制媒体报道突发事件,删除网友言论,甚至采取威胁、恐吓、殴打拘捕等暴力手段阻止公众和媒体显示监督职能。而其结果则往往是,越大压,就会吸引越多的媒体和公众参与监督曝光,事件关注度越高,而暴力应对手段则招来更多的批评,舆情危机出现二次爆发。因此,遭遇突发事件,政府要做的不是打压,而是主动、全面、高频次、多渠道把事件信息出去,才能满足媒体报道需求和公众知望,赢得舆情引导主动权。
三、 规范有序,避免负面舆情再生
在突发事件中,政府一方面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行事,树立自身良好的公信力;另一方面,还要坚持有序引导的原则,以客观理性的处置方式,回应社会上特别是网络上出现的虚假、不实信息和传闻,引导舆情朝着正面、理性、平和的方向发展,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因此,在政府处置突发事件时,必须考虑普通民众的心理认知,依据社会常识常理对事件进行妥善处置。一旦合法性和合理性有冲突,应当充分考虑公众的情绪化和心理承受能力,在不损害法律权威的情况下,灵活安抚舆论情绪,避免随意定性引发舆情危机再生。
四、 科学适度,维护政府公信力
在突发事件舆情引导过程中,政府部门要注意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坚持科学适度的引导原则。首先,回应舆论话不要说的太绝。突发事件后,在面对媒体表态时说话要留余地,以免授人以柄,陷入舆论被动。其次,面对民意要求,不应过度承诺。有些情况下,为了安抚公众情绪,一些官员在与公众互动中容易对媒体做出过度承诺,而一旦承诺无法兑现,结果使自己陷入被动,承受更大舆论压力,付出更大代价。
篇8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危机 粗糙集神经网络 预警模型
一、引言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显著,大学生由于心理危机所引起的突况不断增加,为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构建是非常必要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是一种超前的心理危机的干预,从根本上防止心理问题造成恶性事件的发生。
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的研究虽然在2010年后大幅度增长,但对于相关指标的研究却是凤毛麟角。笔者分析了影响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相关因素,分别从个体发展状态、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负性情绪等方面建立指标。通过RS-ANN方法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危机数据进行实例验证。
二、心理危机模型构建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和文化的提升,大学校园文化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他们的身心健康是高校教育的前提保证。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模型是通过分析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错综复杂的原因提出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以此预防由于大学生心理问题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一)心理危机指标体系构建
个体发展状态包括身体状态、人格发展缺陷、个人信心、个人气质、个人挫折自主与独立压力家庭背景等。笔者从事大学生生活和心理辅导工作,对平时工作进行积累和总结,并与其他教育工作者探讨个体差异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设计相应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修改影响个体发展状态的主要因素为身体状态、自主与独立压力、家庭背景。
大学校园作为一个小范围的社会群体,具有社会群体所有的特征,加之大学生有着独特性,周围环境人群对大学生的影响有着超乎我们想象的重要性。因此,把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纳入分析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模型中是非常有必要的。李建国认为心理危机的预警指标包括负性情绪、学习问题、恋爱问题、人际交往、人格发展缺陷等指标。顾广玲等提出了周围交流环境、学习、人际交往、恋爱问题和家庭背景五项心理危机指标。通过上述论文等资料的分析和学生群体的调研表明,恋爱问题、异性关系、人际交往融洽性和周围交流环境人群对大学生心理影响最重要。
综上所述,总结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有个体发展状态、社会环境、人际关系、负性情绪,这四类因素对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心理危机模型构建
笔者查阅了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心理危机模型问题的处理方法,结合自身经验,深入研究导致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因素和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粗糙集神经网络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预警模型。
粗糙集理论可以从大数据中去除不必要的条件属性和单研究对象,以表2为例,共含6个研究对象,每个对象分别有4个条件属性和1个决策属性,但在该表中并非所有数据均有意义,实际上存在些冗余不必要的信息,若采用粗糙集理论对其约减,可得到如表3所示的更为简洁的决策表信息。
上述利用粗糙集理论约减样本数据的能力可以优化拓扑结构,接着利用神经网络对数据的网络逼近能力和分类能力构建心理危机预警模型。基于神经网络和粗糙集神经网络构建的心理危机模型如图1和图2所示,从隐含层神经元数目可清晰看到网络规模变小。
三、案例仿真
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理论的实用性,笔者以所带一个班级的大学生为对象,跟踪调查了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该班级146位同学的心理危机指标数据。数据来源主要通过同学互测、同学自测、任课教师评估和班主任及辅导人员评估所得,建立了大学生心理危机特征数据库。
利用粗糙集理论约减数据库数据之前,首先对数据约减主要目的是去除数据库中一些采集不准确的差异数据和约减不必要条件属性。心理危机模型中条件属性由开始的14个条件属性减少到9个条件属性,目标属性为HB,B,Z,S,HS分别对应大学生心理危机等级高、较高、一般、较低、低。表4中给出部分约减后的心理因素采集数据。
利用表4所提供的心理危机数据,以前10组数据为神经网络输入样本训练神经网络,选取恰当的权值和训练函数构建满意的神经网络结果模型,然后以后5组数据为测试数据,测试该模型的准确性。
四、结语
由测试结果可知身体状态、人格发展缺陷、就业压力、家庭环境、恋爱问题、人际交往、突发性压力、自主与独立压力和刺激源这9个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且该模型分类结果与实际结果吻合度极高。根据该模型处理的数据结果,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避免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而发展的恶心事件,保证大学生健康发展和学校教学正常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程明莲,等.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9(23):47-50.
[2]姜波等.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J].大学生研究,2011(09):108-110.
[3]刘颖洁.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大学教育科学,2013(01):59-63.
[3]徐荣等.知识员工离职倾向关键性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9(12):468-431.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应急预案的要素齐全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参考国外预案制定法规,如美国的《州公共卫生法案》、《州紧急事件卫生授权法案》,结合我区基层卫生防疫机构的情况,对我中心制定的38个应急预案内容的完整性进行分析。依据拟定的标准,预案中应包括介绍、总则(总体目标、工作原则、编织依据和适用范围)、组织体系与职责分工、应急处置操作流程、具体责任方、后期处置(事件解除与应急措施效果评估)、后勤保障措施(物资储备、技术储备、人员储备)、预案管理与更新、附件(包括应急人员通讯录等)9个大方面,15个小方面。
1.2 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
在对历年我区突发事件发生率了解的基础上,对发生率较高的3种事件进行了预案的应急演练。演练采取桌面模拟的形式进行,内容涉及不明原因肺炎、食源性疾病及急性职业中毒相关事件的接报后处置、个人防护等应急处置程序。在应急预案演练后,针对预案的实施效果以及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对其可操作性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应急预案的基本特征
2.1.2 预案分级 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以及反应级别,预案可分为县(区)级、地市级、省级和国家级4类。按照这种分类标准,我中心的38项预案属于区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其所针对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局限于一个区内,凭借该县(区)的力量能够将其控制。
2.1.3 预案种类 按预案的适用对象范围进行分类,应急预案可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按照这种标准,我中心的38项预案中包括1项综合预案,37项专项预案;按所针对突发事件的种类的不同,37项单项预案包含20个传染病预案,9个与环境职业相关的预案,5个消毒预案,3个检验相关的预案。
2.2 应急预案内容齐全性
大部分预案内容都有不同程度的要素缺失,且缺失情况不容乐观。38个预案中均有应急处置操作流程,而预案管理与更新部分有缺失。缺失较多的项目是应急措施效果评估,有34个,占总预案数的89.5%;其次为人员储备缺失,有33个,占86.8%;适用范围缺失的有31个,占81.6%。在15项内容中,有10项内容缺失率达到一半以上。38个预案的内容缺失情况见表1。
2.3 应急预案可操作性
目前很多文献中都提到采用演练的方式来评估检验预案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2,3]。这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4],同时能找出预案的不足,为应急预案的改进与完善提出建议,使之在突发事件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在本次整个演练过程中,演练人员基本完成了各自的应急演练任务,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根据参演人员和专家评估小组的反馈,总结出预案中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2.3.1 预案中对事故现场情景考虑不全面 预案中对事故现场情景设置过于简单,不够全面,没有考虑到突发事件的不确定因素。应急预案应对的是非常规的紧急情况,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事先难以预料。因此对事故现场正确全面的考虑是预案制定的关键环节之一。如果在预案制定时,未能对事故现场的各种情景考虑周到,就会使得应急现场的操作出现困难,对平时的应急救援训练工作的指导意义也就不强。
2.3.2 预案中对具体操作内容的规定不够详细
预案大多是原则性的条款,内容不详细,仅以简单的条条框框为主,难于实际操作。部分预案仅是以上级部门或其他部门应急预案为模板,作了一些改动,未能把握该类突发事件预案的核心内容和注意事项。对于各种类型事件特征性的操作步骤一笔简单带过,细节没有详细而具体的内容,这对于有经验的应急人员影响不大,但是对于新人或临时的操作人员来说就显得指导性不强,给实际操作来困难。
2.3.3 预案的指导性没有充分发挥 在演练中,存在着应急人员普遍不参照预案而是凭自己的经验执行操作步骤的现象。比如在演练过程中,需要联系时大部分演练人员凭借自己的记忆、手机中的储存信息来进行联系,而不是查找附件中的通讯录。目前疾病变化速度很快,同时新的情况又不断出现,仅凭经验作出判断和执行操作,有时会导致严重的错误。这同时也反映出工作人员对预案编制的认识不足,把应急预案视为领导布置的任务,没有充分的理解和领会预案的重要作用。因此,其在演练中的指导作用难以发挥,导致某些步骤缺失,执行不到位,甚至错误实施。
3 讨论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者方案[5],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是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突发事件预警、预测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的重要保障[6]。为完善我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提高我中心及工作人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针对预案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下述意见与建议。
3.1 完整预案应有项目
预案制定工作人员应充分了解预案内容的构成要素。一份完整的应急预案包括主体部分和附件部分。应急预案的主体部分应根据相关法规标准,同时考虑预案的不同类型,以及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内容。应急预案的附件部分应提供与主体部分相对应的相关附属资料,不应有遗漏,如有关应急部门、机构或人员的联系方式,重要物资装备的名录或清单等资料性内容。如果主体中提到的要素没有具体的附件作支撑,会影响预案的可操作性。此外,应急预案还应配有封面和目次,主要包括应急预案编号、预案名称、编制单位名称、颁布日期、每一章的编号等内容。
3.2 细化具体操作步骤
对具体操作步骤有了详细的规定,预案在实施中才会有可操作性。而要制订出一个可操作性强、切合实际的应急预案,必须对该类事件的基本情况和基本特点有一个准确的了解。因此预案编制人员首先应通过搜集本单位( 系统) 技术资料或国内外该类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资料,以及调查研究,对该类事件的情况以及操作流程中的细节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其次,对于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预案,可结合单位中各部门和科室的职能分工以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派,尽可能保证每个成员所承担编制的应急预案类型与其日常工作职能保持一致,充分利用其对日常工作中细节的熟悉程度以及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使得预案有关现场操作的内容能更具体,更符合实际情况需要。
3.3 充分考虑突发事件中的不确定性环节
实际现场因素通常非常复杂,尽管应急预案在制定过程中对事件发展过程和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了假设,但不可能与事件实际发展状况完全相符。因此通过实际演练,就能暴露出预案中未能涉及的情况,对现有预案的处置方法进行改进,尽力涵盖现场的各种情况。同时在预案的制定过程中,必须根据已有经验、以往案例等资料对事件发展状况进行全面地考虑,充分考虑到具体应急处置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此外,每个人在制定预案过程中,思维都会受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限制,对其他的突况就难以考虑周全。因此,一个预案的制定应集合多位工作人员的意见,用每个人所掌握的知识水平和经验,丰富和完善预案内容。
3.4 提高相关人员对预案的认识和应用意识
坚持不懈地对预案的重要性进行宣传教育, 让工作人员能更好地重视和领会应急预案内容,提高其应用预案的意识,强化工作人员对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对和处理能力。其次可以把应急预案纳入考核体系,把应急预案纳入考核内容[7],有助于从思想上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同时应重视演练,增加应急演练的真实性、随机性和突发性,能促进人员对预案内容的了解,以及对预案的重视程度。
3.5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管理工作
由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涉及面广,同时已制定预案也可能存在各种问题, 加强对突发公共卫
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务院及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对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非常重视,每年都将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实施培训及演练列入其年度工作计划。只有加强各级政府的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才能保证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真正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要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保持预案的持续改进并及时更新,提出预案的实施、维护、培训和演练计划,为预案的有效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参考文献
[1]龚卫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评估及预警警示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14(6):41-43.
[2]刘功智,刘铁民.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J].劳动保护,2004,4:25-26.
[3]Ramabrahmam BV,Swaminathan G.Disaster management plan for chemical process industries.Case study:investigation of release of chlorine to atmosphere[J].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2005,13(1):57-62.
[4]李亦纲,尹光辉,黄建发,等.应急演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应急救援,2007,3:33-34.
[5]计雷.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6]邸泽青.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2):2400.
篇10
1.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输血科,浙江杭州 310006;2.山东省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妇科,山东济南 250031
[摘要] 目的 比较凝聚胺法与微柱凝集法检测孕妇IgG血型抗体效价的效果。 方法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ABO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38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凝聚胺法与微柱凝集法检测IgG抗A(B)效价,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效率;分析ABO血型不合孕妇IgG抗A(B)效价与妊娠次数及年龄的关系。 结果 ①在380例ABO血型不合孕妇中,>1次妊娠孕妇检出IgG抗A(B)效价≥1∶64者所占比例[77.5%(110/142)]多于1次妊娠者[39.5%(94/23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年龄31~40岁孕妇IgG抗A(B)效价≥ 1∶64者[61.4%(156/254)]多于21~30岁孕妇[38.1%(48/12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②380例血型不合孕妇中,微柱凝集法检测IgG抗A(B)效价≥1∶64者共352例,IgG抗A(B)效价< 1∶64者28例,凝聚胺法检测IgG抗A(B)效价≥1∶64者共302例,
[关键词] 新生儿溶血病;凝聚胺法;微柱凝集法;IgG抗A(B)效价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4)03(b)-0085-04
Comparis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polybrene method and micro-column agglutination assay in the detecting of IgG blood antibody of pregnant women
PAN Xiaoliang1 SONG Chaohui1 LIANG Qiaomi1 WANG Min2
1.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06, China; 2.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3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polybrene method and micro-column agglutination assay in detecting of pregnant women maternal IgG blood antibody. Methods 380 O blood type pregnant women with ABO blood type incompatibility in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 City from January 2012 to January 2013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Polybrene method and micro-column agglutination assay were used to detect the titer of IgG blood antibody, the efficiency of the two methods was compared. The relationship of IgG-A and IgG-B blood antibody titer and number of pregnancies, age in O blood type pregnant woman of ABO blood type incompatibility was analyzed. Results ①The percentage of IgG-A, IgG-B blood antibody titer ≥ 1∶64 in pregnant woman with >1 time of pregnancy [77.5% (110/142)] was more than that in pregnant woman with 1 time of pregnancy [39.5% (94/238)],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 percentage of IgG-A, IgG-B blood antibody titer ≥ 1∶64 in pregnant woman of 31-40 years old [61.4% (156/254)] was more than that in pregnant woman of 21-30 years old [38.1% (48/126)],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②352 cases of IgG blood antibody titer ≥1∶64 and 28 cases of IgG blood antibody titer
[Key words] 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Polybrene; Micro-column agglutination; IgG-A and IgG-B blood antibody titer
新生儿溶血病(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特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胎儿或者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其中尤以ABO血型系统不合的最为常见,主要由IgG抗-A及抗-B抗体引起,多发生于O型母亲所生的非O型新生儿[1]。孕妇IgG抗A(B)效价测定是HDN产前诊断有效手段,在HDN诊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探寻更具临床价值的检测方法,笔者对较新的微柱凝集法与常用的凝聚胺法进行了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夫妇血型不合的O型孕妇380例为研究对象,丈夫为A型者测IgG抗-A,丈夫B型的测IgG抗-B,丈夫AB型的同时测IgG抗-A和抗-B。孕龄24~40周;孕妇年龄21~40岁。采用凝聚胺法再次测定抗体效价,为避免RH系统的干扰,所选孕妇均为RHD阳性,且不规则抗体筛检阴性。
其中按照ABO血型检测系统,入选孕妇中首次妊娠者共计238例,既往有妊娠史包括流产史者共142例;按照孕妇年龄分为21~30岁组(126例)和>30~40岁组(254例)。
1.2 仪器
BASO血库专用离心机;DiaMed(达亚美)凝胶卡专用孵育器和离心机。
1.3 试剂
0.01 mol/L二硫苏糖醇(DTT):取0.77 g DTT溶于500 mL生理盐水;DiaMed公司的2号稀释液和Liss/Coombs凝胶卡;0.8%及5%的A型和B型红细胞悬液用献血员血液自制;上海血液生物医药公司的抗A抗B定型试剂、IgM抗D试剂、筛选细胞;珠海BASO公司凝聚胺试剂盒。
1.4 方法
1.4.1 微柱凝集法 孕妇血清200 μL+0.01 mol/L的DTT溶液200 μL,混匀后置37℃孵育30 min,以破坏IgM类抗体。另取洁净试管8支,编号1~8,第1管加达亚美2号稀释液300 μL,其余7管各加稀释液200 μL。取孵育后血清100 μL加于第1管,混匀,取出200 μL加入第2管,依次倍比稀释,第8管取出200 μL弃去。这样1~8管的稀释度分别是1∶8、1∶16、1∶32、1∶64、1∶128、1∶256、1∶512、1∶1024。取出达亚美Liss/Coombs卡,做好标记,各孔加入0.8%的A型(或B型)红细胞悬液50 μL,再分别加1~8号管中不同稀释比的液体25 μL。将加好样的凝胶卡置于专用孵育器内,37℃孵育15 min。将孵育好的凝胶卡置于专用离心机,1000 r/min离心10 min。判读结果:1~8管的IgG抗-A(抗-B)效价分别为8、16、32、64、128、256、512和1024。
1.4.2 凝聚胺法 取洁净小试管10支,编号1~10,第1管加0.01 mol/L的DTT溶液100 μL及孕妇血清100 μL,混匀后37℃孵育30 min。其余9管各加等渗盐水100 μL。从孵育后第1管吸取100 μL加入第2管混匀,吸取100 μL加入第3管,依次做倍比稀释,第10管取100 μL弃去。各管分别加5%A型(或B型)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各加低离子液(LIM)0.65 mL,混匀,各加凝聚胺(Polybrene)溶液2滴,混匀后3400 r/min离心10 s。倒去上清液,但不能沥干,管底约需残留0.1 mL液体。轻轻摇动,观察红细胞是否凝集,若不凝集则实验失败。最后滴加悬浮液(resuspending)2滴,轻摇试管,观察凝集是否散开,肉眼为不凝者需镜检核实。以最高稀释度凝集管确定抗体效价,1~10管分别是2、4、8、16、32、64、128、256、512、1024。
1.4.3 血型鉴定 ABO血型鉴定、RHD血型及不规则抗体筛检根据操作规程[2]。
2 结果
2.1 孕妇血清IgG-A或IgG-B抗体效价测定
在380例ABO血型不合孕妇中,> 1次妊娠孕妇检出IgG抗A(B)效价≥ 1∶64者比例[77.5%(110/142)]多于1次妊娠者[39.5%(94/23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年龄> 30~40岁孕妇IgG抗A(B)效价≥ 1:64者[61.4%(156/254)]多于21~30岁孕妇[38.1%(48/126)],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9.24,P < 0.01)。见表1。
表1 ABO血型不合孕妇IgG-A或IgG-B抗体效价与妊娠次数
及年龄的关系[n(%)]
2.2 两种检测方法在IgG抗A(B)效价中的效率比较
380例血型不合孕妇中,微柱凝集法检测IgG抗A(B)效价≥ 1∶64者共352例,IgG抗A(B)效价< 1∶64者28例,凝聚胺法检测IgG抗A(B)效价≥1∶64者共302例,< 1∶64者78例,两者≥1∶64者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7,P < 0.05)。见表2。
表2 两种检测方法在IgG抗A(B)效价中的效率比较[n(%)]
注:与凝聚胺法比较,*P < 0.05
3 讨论
HDN起源于胎儿从父亲方继承了母亲方所没有的红细胞抗原,这些抗原可能受到来自母血的免疫抗体的攻击,因为母体的IgG类抗体可以自由通过胎盘屏障,使胎儿红细胞遭受破坏,出现黄疸、水肿、肝脾肿大、贫血,甚至死胎、新生儿死亡等溶血症状。在所有抗体中,只有IgG类抗体能够通过胎盘,因此只有IgG才可能引发HDN。造成ABO血型系统HDN的抗体主要是IgG抗-A和IgG抗-B,这些抗体常常无需经过明显的免疫刺激就可“天然”存在于一些O型人体内,所以O型孕妇第一胎就可能发生HDN,这有别于Rh系统的HDN[3]。IgG抗-A(B)的浓度(效价)是影响ABO HDN严重程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抗体效价≥ 64才可能造成HDN,所以,当母体抗体效价≥64时,发生HDN的可能性就较高了。当然,HDN的严重程度还受新生儿ABO抗原的强弱、不同IgG亚类和胎盘功能等因素影响[4]。
凝聚胺(polymatching)法首先利用低离子介质降低溶液的离子强度,减少红细胞周围的阳离子云,促进血清中的抗体与红细胞相应抗原结合,再加入带正电荷的高价阳离子多聚物一凝聚胺,中和红细胞表面存在的大量负电荷,缩短细胞间距,形成可逆的非特异性聚集,并使IgG型抗体能直接凝集红细胞。加入中和液后,仅由凝聚胺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会因电荷中和而分散,而由抗体介导的特异性凝集则不会散开[5]。本试验是红细胞膜抗原与抗体在凝胶介质中发生的凝集反应,通过具有分子筛作用的凝胶颗粒构成的胶体介质,使游离红细胞和聚集红细胞得以分离。手工凝聚胺可用于不完全抗体的测定与鉴定及交叉配血。本法的特点是:灵敏度比抗球蛋白法高1~20倍,速度快,准确度高于酶试验[6]。微柱凝集作为一项免疫学检测新技术,是凝胶过滤技术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结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作为常规性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7],由于凝胶颗粒具有分子筛作用,抗原抗体反应后的红细胞通过离心经过微柱,无IgG结合的红细胞穿过凝胶到达底部,而红细胞上若有IgG抗体结合则会被凝胶中的抗IgG拉住,红细胞被阻止在凝胶柱上层或中间。本法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敏感性高、标本量少、易标准化等诸多优点[6]。具体表现为:①简便。操作如同试管法及玻片法一样简单、方便,样本不需要经过洗涤,对阴性结果不需要确证实验,适用于大量标本检测,解决了抗球蛋白试验因程序复杂耗时较长而未能在临床常规应用的问题。多份检测标本一次离心即出结果,有利于临床大量标本应用,单份标本多项指标一次离心出结果,简化了实验程序。②准确。结果清晰明确,可重复性强,将凝集结果从传统的显微镜下平面识别模式转换至卡式立体肉眼判断,避免因经验不足对结果判断的影响。③敏感。微柱凝集法对临床不完全抗体的检测敏感性恰到好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低。④结果保存时间长。室温条件下,试验结果即标本原始反应格局一般可保存数日至数周。其结果还可以拍照存档,数据可以永久保存,并可以远程传输,甚至允许远程多方会诊。⑤标本用量少。其标本量仅为传统试管法的1/10~1/5,尤其有利于新生儿及某些特殊血液病标本的检测。⑥标准化。微柱凝集卡、检测试剂、专用离心机、判读仪及工作程序和结果判定均易于规范化、标准化。⑦安全。整个操作过程能够最大限度减少接触血液标本及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减少医源性感染。但是,微柱凝集技术也有其局限性,由于需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规程操作,使得工作人员的依赖性增大,不利于专业技术的积累和提高。微柱凝集检测系统是商业化产品,因此其成本较传统的血清学试验(如凝聚胺技术)高出许多。微柱凝集抗人蛋白试验及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的本质是血凝试验,这在理论上为制备抗原抗体包被的红细胞为指示红细胞,以间接血凝试验来检测红细胞抗原抗体以外的其他血液细胞、肿瘤标志物、病原微生物,以及机体其他可溶性抗原抗体,如对药物抗体、自身抗体等的检测都提供了比传统血凝试验更加敏感、准确、简便的方法。所以说微柱凝集技术必将在临床医学各个领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
尽管凝聚胺法与微柱凝集法都是检测不完全抗体的敏感方法,但本次比对发现,在应用于IgG抗体效价方面,微柱凝集法的敏感度远高于凝聚胺法,绝大多数标本的结果相差1~2个量级,差异程度远高于其他研究结果[8-11]。本研究结果中,妊娠次数> 1次的孕妇其产生IgG抗A(B)效价≥ 1∶64的比例高于仅有1次妊娠者,且>30~40岁间的孕产妇其出现IgG抗A(B)效价≥ 1∶64者比例高于21~30岁者,说明高龄及有多次妊娠的产妇其出现ABO-HDN的概率较高,临床上应尤其对符合上述特点的孕妇定期进行IgG抗A(B)效价检查,对IgG抗A(B)效价≥ 1∶64者及时采取相应预防及治疗手段。未发现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性在检测不同抗体(抗-A与抗-B)中有所不同。快速准确测定IgG抗体效价,能在预测ABO HDN的发生及疾病程度上为临床提供有效的信息。临床上通常以效价64作为有可能发生HDN的临界指标,更为敏感的微柱凝集法能够更早发现孕妇IgG抗体的异常,可尽早医学干预,因而也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鉴于传统的凝聚胺法与微柱凝集法灵敏度的较大差异,测定的结果不具直接可比性,建议实验室建立两种方法各自不同的参考值。
[参考文献]
[1] 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9-117.
[2] 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46-262.
[3] Karagol BS,Zenciroglu A,Okumus N,et al. 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caused by irregular blood sub-group(kell,c,c,e,and e)incompatibilities:report of 106 cases at a tertiary-care centre [J]. Am J Perinatol,2012,29(6):449-454.
[4] 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09-111.
[5] 龙华泉,陈世豪,张伟坚.凝聚胺法与微柱凝聚法检测不规则抗体的对比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39-40.
[6] 胡丽华.临床输血学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2-55.
[7] Nathalang O,Chuansumrit A,Prayoonwiwat W,et 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onventional tube technique andthe gel technique in direct antiglohulin tests [J]. Vox Sang,1997, 72(3):169-171.
[8] 祁琳,温会燕,林军.微柱凝胶法和凝聚胺法检测IgG抗体效价的比较[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1):161-162.
[9] 李惠玲,廖小凤,郭矿玲,等.孕妇产前免疫性IgG抗体效价检测意义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