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演练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应急演练经验总结,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应急演练经验总结

篇1

我想先来讲讲一个自己案例:2006~2008年间的20多个月,运营一个移动互联网服务,从零用户发展到800多万客户端下载,周活跃用户(每周一次回访)约有3万多。当时产品的主框架已经确定,服务定位是为手机用户提供互联网上现有丰富内容,建立无缝的服务,初期没有社会化关系,即用户不浮出,也可以理解1.0媒体模式。虽然起初的内容主要是各类UCG类内容等等,将媒体内容推荐给用户订阅,用户之间并不清楚是谁也订阅相似内容;后来发展到各类互联网服务,包括交友,旅游等等。当时,目标用户主要是当时智能手机和只要可运行j2me的手机,当然MTK手机不在其中。

数据

运营开始时就面临困境: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用户和信息服务是一对纠结的关系。所以,在没有任何用户数据情况下,只能凭借互联网上热门内容作为选项服务内容来;按设定假想的用户可能兴趣点建立类目,如财经,科技,时尚等等;自己添加内容,后来验证还是新闻,小说,美图,博客等等占据比较重比例。内容和信息精彩和更新率是考量信息质量的很重要指标,当时之所以选择Blog,当时有很多简易收到可判断其内容的订阅情况。这是第一部分数据。

第二个数据来自入口或渠道,不管收费还是免费推广,都要监测各类渠道的转换率;其别用心要优化使用体验,如下载到注册的步骤和使用时间,每增加一个步骤就是增加一个流失率,每增加一秒也会使用户逃逸;

而当SP的推广,非常注重广告词,如在WAP站上11个字原则等等;我们当时给各个渠道编号加以各类数据分析,列出rank;其中有点特别要监测有效性(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合作方的数据真实性要考量其合理性)。同时数据采集要提供过往的几天或几周数据;事实上这组数据都要跟踪。

第三个部分数据是最核心,也就是用户行为的数据和分析,这些对当时网站运营可以肯定有很多工具,但,移动客户端只有凭借自己设计统计工具来分析,特别是要将产品内添加监测但又不能影响服务效果,如数据下载时间等等。在此要关联推广渠道数据,分析来自哪个渠道的用户更好指标,那么,要增强该渠道的优先度。而对于进入用户,要分析他们对哪些内容具有使用的倾向,这些用户和内容的行为数据要不断过滤和分析。

策略

在建立运营数据基础上,再考虑运营策略;有数据,但数据是不说说话的,只有你设定了业务目标和要提升的指标,数据才变得有价值,否则,数据还是数据。于是,要设立合理的目标,如是提高活跃度,丰富度,还是用户间互动……要对用户的消费需求做合理分析,才知道如何运用数据来才建立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当然这些运营计划不宜过大过长,一般按周即可,时间跨度长了,如季度或年,那不是运营是市场计划或战略),类似包括如何微调布局,如何推荐每天的内容。事实上在运营时不能假设可以去修改产品,不能以改变产品来推动运营;只能讲:就这产品,如何通过运营来提升用户互动和活跃。而有运营总结出来的要素需要系统地整理后才能交付产品管理去考虑。

这些还是一个常规的基础运营,还是只是在产品层考虑,再要增加对用户社会化要素和时间轴的考虑,这就取决于运营者如何定义用户消费模式,首先不能去干扰用户的消费逻辑,如不能强制订阅等等;其次,消费行为中潜在需求是否与时间轴有关联;再者,消费者是否希望置身于一个社会中;这决定了运营者是否要添加按时间轴和社会化元素的相关运营要素。时间元素不仅是一个简单时间轴,还有季节互动等等,由于手机上碎片内容消费行为本身是一个时节性相对弱的要素,所以,不同于电商类要应景,但,那些内容中本身的时节因素会浮出来,这要运营者有一个良好准备,如情人节;当时那款产品初期没有社会化要素,在运营16~17个月后添加简单的社会化元素,把用户角色给浮出,这带动了两个互动,即用户间互动,用户与内容互动。

用户

在实现这层运营后,那么,就是对不同用户的忠诚度管理,这里涉及创建内容数,订阅数,被关注量,回访频率,其创建内容的订阅数等等,这层运营是移动互联网服务核心关键。最近看到一个数据twitter总用户中0.05%,约2万,是整个twitter的生产性用户,他们维系整个twitterland。重度用户是某种意义上的影子,他们参与运营,这也可能更高境界,他们也帮助这运营。他们构成你服务的品味和发展取向。当时,该款产品后期版本中添加了用户的要素,如用户或第三方开发团队创建的新内容源,可以查看到该用户的已使用各类功能,建立薄薄一层关系,非常简单站内私信。当然,在运营中也把握主次服务,一旦不符应去掉一些服务降低运营风险,把同城聊的功能降低到彻底关闭。

即便用户信息和关系不浮出的阶段,也得将用户与服务关联放在考核运营的首位,而如何合理刺激用户消费是用户管理中核心,前面所有数据,策略的就绪就是为了用户更好地获得服务,所以,这里与用户有关的标准可以分为:硬性,简单地讲就是用户生产型和消费型指标,如创建行为,回访率,浏览,数据下载量,用户间互动……等等以便确保服务精准地达到用户和用户流畅地使用(当然有些是产品层,如产品中服务逻辑不完整或有缺失,导致用户在某个细节茫然);软性,如用户投诉率,反馈等等,但有点记住,不要指望用户有义务来投诉,往往用户变得沉默时,就意味流失。

由于该项目本身是移动客户端的服务,在网站的SEO考虑较少,主要是对服务闭合考虑,有web端服务来增加用户引导,提供下载注册。

总结

1,互联网产品和运营是驱动;

2,不能把运营与产品混为一谈,再烂的产品也得运营;

3,运营必须目标导向,数据为基础;

4,平衡好各个业务逻辑之间优先和比重;

5,运营也如同产品一样是有品味,有个性的;

6,有些运营是暗藏于产品中,这是运营的高境界;

7,用户是运营中核心协同者;他们行为直接影响运营者的信心;

8,运营逻辑须与产品逻辑一致;

篇2

一、预案的修订

配送中心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了2次大的修订,进一步完善了预案的内容。

<1>、修订了《应急救援预案》人员分布及战术动作,

针对预案演练的内容进行了人员的分工,并详细各预案中的人员的战斗位置以及战斗任务。

<2>、根据国庆和全运会期间加强安保工作的要求,对防盗抢、反恐怖袭击、预案进行了修订;针对石岛油库地理位置特点修订了防山林火灾、比邻单位火灾预案及防洪、防汛预案。

对修订后的预案提交应急指挥小组讨论并通过。召开全体员工会议,对修订后的预案内容进行了论证,并进行了桌面的演练。在实战的预案演练中,对人员的定位情况以及可能发生的险情进行分析进一步完善预案。

二、实战训练、预案的演练

威海配送中心对预案演练和实战训练工作常抓不懈,结合今年省公司组织的“消防比武会操”活动,从实战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石棉被扑救大桶火灾和8公斤、35公斤干粉灭火器扑灭地面火灾的训练。锻炼了员工对石棉被和灭火器的使用技能,应对真实的火灾的处置能力。

截止11月份共进行石棉被及8公斤、35公斤干粉灭火器的实战演练2次,参加人员36人次;火灾爆炸预案演练10次,参加人员146人;跑、冒、漏油预案7次,参加人员127人;反恐怖袭击演练3次,参加人员52人;防汛、防台演练1次,参加人员18人;消防培训4次,参加人员52人。各类消防预案演练、训练合计27次,参加人员431人。

三、预案演练的成效

针对季节特点开展的防汛预案演练,在今年07.13连降暴雨、海水满潮以及河道排水不畅等因素造成库区积水的突发事件中,威海配送中心及时根据险情启动“库区防汛应急预案”,对主、副配电室进行停电处理;并在发货厅、变配电间、化验室等重点保护部位门前用沙包筑起拦水坝;值班人员用手摇泵对电缆沟进行抽水,同时对渗水的入口用沙袋进行封堵;并加大对隔油池以及库区水封井的检查力度,确认隔油池无油污以及水封井有效等措施,排除险情,保障设备、设施安全。各参战人员都能根据预案要求完成各自的战术动作,在灾害面前不惊不慌、有条不紊的进行各项抢险救灾任务,体现了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素质。

当然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前期的准备,活动中的应变,员工的热情和分工的明确与否;活动的影响力大与否,离不开活动的质量但也缺少不了宣传的得力与否;有天时,有地利,也不能缺人和。活动能顺利展开与否离不开人的因素,怎样分配好工作怎样调动全员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长期性是集团公司建设的重中之重;集思广益,一个篱笆三个桩。应充分汲取员工合理化建议,公司是大家的,好的建议是大家的智慧成果;可以说员工的操作技能、知识水平和安全意识的有效提高决定了企业以后的发展前景,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提高员工自身的安全素质和操作技能,挑选好的人才树立榜样,使企业能健康积极向上发展!

篇3

第9个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1:

为了做好第X个防灾减灾日各项工作,提高小学生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我们学校根据学校制订的防灾减灾活动方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教育宣传活动,全体师生通过学习实践,增强了师生的防灾减灾经验和能力。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认真策划,保证防灾减灾活动的顺利开展

我们十分重视防防灾减灾日的工作开展情况,根据上级精神我校安排专人负责,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校在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认真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做到主题明确,措施适当,方法正确,确保活动有人抓,不脱节。

二、广泛宣传学校开展防灾减灾日工作的重要意义

(1)我校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日的宣传工作,在5月10日开始我们在校门口悬挂开展牢记汶川、玉树地震教训,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减灾从社区做起,教育从学校开始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意识等防灾减灾的标语,营造防灾减灾活动的浓厚氛围;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教师例会学习等途径进行防灾减灾日教育大动员。各校区还围绕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创建安全和谐校园为主题,出好了一期主题宣传橱窗,各班出好黑板报,深入浅出地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及有关法律法规。通过教育使全体师生进一步明确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使他们认识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地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自觉参与防灾减灾的学习、宣传、行动之中。

三、深入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提高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防灾避灾知识和技能,增强师生的应急疏散能力和安全意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学校开展有效地开展了防灾减灾系列教育活动。

(1)5月10日,利用周一例会时间,认真学习上级相关文件和学校制定的防灾减灾日活动方案,布置防灾减灾日活动的各项工作,共同学习安全演练方案。

(2)5月12日,通过家校路路通,向学生和家长宣传防灾减灾教育日和宣传教育周活动的重要意义。

(3)5月12日下午第一堂课,各班组织学习《应急避灾手册》。

(4)5月13日中午,通过小百花电视收看安全教育动画片《蟾童》。

(5)认真组织、扎实开展安全演练活动:5月12日下午14:28,全市鸣放警报时间,开展师生紧急疏散演练,随后进行防灾减灾教育讲话。通过演练进一步检验应急反应力量,提高师生的应急反应能力。师生到达指定地点后,德育处进行防灾减灾教育讲话。。

(6)5月10日至14日,各班组织开展了一次以防灾减灾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活动。

(7)5月14日晨会,组织全体学生参加防灾减灾知识竞赛。一年级口答,二六年级笔答。

四、深入开展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

5月10日下,由校长室带领,相关人员对校舍、厕所、围墙以及校园周边环境、地质、地理条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做到有记录、有措施、有整改。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总之,通过这次防灾减灾日活动,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防灾减灾工作不是一时一刻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总结,今后 将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多方面多渠道继续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使防灾减灾意识植入每一个人的心中,全面提高学校防灾减灾能力和学 生的避灾自救能力,确保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

第9个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2: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X个防灾减灾日。为切实做好防灾减灾日宣教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指导思想,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群众自救互救能力,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关于做好201X年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精神,白象街社区认真开展了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了开展好本次活动,白象街社区科普站广发发动单位、志愿者和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避险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

二、制定方案,狠抓落实

为扎实做好201X年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社区科普站结合自身实际,抓紧制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活动方案。为保证方案的落实,社区干部利用三项制度入户期间,广泛宣传,并在各个楼栋张贴通知,提高群众知晓率。

三、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5月13日下午2点30分,社区科普站在社区大会议室开展以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为的主题活动。利用文化共享工程播放专题片《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311日本地震宣传片》、《灾害应急避险办法》等。参观此次活动的群众达到60人次,从根本上提高了居民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9个防灾减灾日活动总结3:

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为了让公众了解防灾减灾知识,增强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技能,沙湾县国土资源组织开展了第四个防灾减灾日主题宣传活动。

201X年5月12日上午,沙湾国土资源局在鑫沙湾步行街门前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沙湾县国土资源局分管领导、相关科室、城区国土资源所、山区片国土资源工作人员参加了活动,沙湾电视台记者对此活动进行了报导。

篇4

一、总则

1、目的

为提高学院整体防汛防台和抗风险能力,确保迅速、高效、规范、有序地开展防汛防台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台风、暴雨、雷电、洪涝等自然灾害事件造成的危害,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生命和学院财产安全,保证教学、科研和生活正常秩序,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上海市防汛条例》、《教育系统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上海市城市防洪排水规划》、《上海市防汛防台专项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学院所辖校区、各部门应对台风、暴雨、雷电、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防范及应急处置工作。

4、工作原则

1)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原则。防汛防台工作要把最大程度地保障、保护广大师生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努力消除各类次生、衍生灾害,把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控制到最低。

2) 坚持"统一领导,条块结合"的原则。防汛防台工作实行院长负责制,各校区、各部门防汛防台工作受上级主管部门的督促和指导,同时接受本区域防汛部门的统一领导。

3) 坚持"预防为主、平战结合"的原则。防汛防台工作坚持以防为主,常备不懈,认真做好应对自然灾害的各项准备,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不断完善组织体系,遇到突发事件要结合日常防范措施,科学组织、快速反应、果断处置。

4) 坚持"协调配合,快速反应"原则。学院防汛防台领导小组要加强协调指导,建立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发生紧急情况,确保发现、报告、指挥、处置等环节的紧密衔接,做到快速反应、迅速到位,职责明确,正确应对,协调一致,果断处置,力争把问题解决在最初,将损失减小到最低。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

1、学院防汛防台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院长。

副组长:分管副院长。

成 员:由学校后保处、办公室、学生处、经济贸易系、健康安全系、公共管理系、人文艺术系等处室系部主要负责人组成。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组长全面负责,副组长协助组长进行各项组织协调、统筹管理工作,各组负责人各司其职主动应对现场防汛防台的各种情况,做好各项防御和应急工作的管理、组织、沟通、布置、处置以及指导、部署下属进行防汛防台工作。

2、应急联动机制

按照"有效控制、快速解决"的原则,学院防汛防台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与市、区各有关委、办、职能部门以及各校区,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各校区、各部门有责任配合学院积极参与防汛防台的应对工作,服从统一指挥,努力做好各项防范和应急工作,完成任务,把损失减小到最低限度。

三、应急措施

1、防汛防台期间根据情况随时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干部值班,相关人员到场,坚守岗位,不能离岗、脱岗和代岗,密切关注通讯、广播、上级部门的电话和传真,并将有关信息及时通报传达,认真做好值班记录,保持上下各级各类通讯畅通;

2、后保处、物业公司、绿化、食堂等部门要将所有房屋和校园环境设施等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不留死角,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和处理。要高度关注排水防涝、高空坠物、雷击、地陷倒塌、漏电触电等情况的出现,做好排查工作,掌握学校的防汛防台状况。

3、成立防汛防台抢险队,对突发事件进行紧急抢险救助。

4、紧急情况下停止一切施工操作、户外和校园活动,关闭危房,对水电气等重要设施设备进行重点安全保护,并进行人员紧急疏散转移避险。

5、出现险情或灾难时,各部门建立半小时通报制,及时将现场防范情况和防范动态报防汛防台领导小组;防台防汛领导小组组长必要时与有关抢险部门联系,请求援助。

6、紧急做好各类物资供应工作。后保处、办公室在汛期负责采购、储备各种防汛物资和师生的生活必需品。

7、把学生安全和人的生命放在首位,不组织学生参加抢险,遇险时首先抢救人员。

8、防汛防台警报解除后,立即补充各类防汛抢险物资,加固设备,以备随时之需。并及时总结汛期的经验教训,提高防变能力,完善措施,改进工作。

四、防汛防台不同时期的应急预案内容

1、四级预案

按市防汛办的蓝色预警信号的响应要求,我院防汛防台机构和各负责人必须到位,加强值班,严格执行报告制度,执行市教委的四级响应提示,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值班领导和人员遇到突发事件或灾情,及时下达临时紧急处置指令,并迅速向上级领导汇报。做好防汛值班记录,检查学院各部门防汛值班到岗到位情况。

2、三级预案

按市防汛办的黄色预警信号的响应要求,我院防汛防台工作领导组成员和防汛防台抢险队全部到位。防汛防台领导小组及时向全院师生通知防汛信息,通报风情、水情、雨情、雷情。同时加强值班,进一步检查落实各项防汛应急措施,组织防汛抢险队伍紧急排查、快速处置,严格执行市教委的三级响应提示,并落实好抢险物资器材和生活必需品,严阵以待。各值班人员要认真做好防汛值班记录,及时汇报汛期最新动态。

3、二级预案

按市防汛办的橙色预警信号的响应要求,当遭受暴雨袭击或有关部门紧急警报时,我院防汛防台领导小组将立即召开防汛防台紧急会议进行紧急部署、快速行动。此时把防汛防台作为压倒一切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防汛防台领导小组将按防汛指挥网络形成指挥体系,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则按各自的职责进入工作岗位,高度戒备。严格执行市教委的二级响应提示,加强24小时值班,加强对重点场所和设施设备的看护防范,并强化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协助。强调"一个声音,统一行动".

4、一级预案

按市防汛办的红色(最高)预警信号的响应要求,遇特大暴风雨和突发性灾害天气时,学院将严格执行市教委的一级响应提示,一级战备,主要领导进入指挥岗位,全力投入抢险工作,迅速组织人员及时检查疏通地下排水管道,做到排水畅通;将组织专门力量,对学院易倒塌、易滑坡、易积水情况进行监测,及时报告灾情,监督有关人员紧急到位、到岗,确保学院排涝设施全过程、满负荷运转,必要时及时组织足够的临时排涝设施进行强排。并在任何情况下,以保护生命作为第一原则。当遇到暴风雨袭击发生险情时,学院将及时把师生疏散转移到安全地点,并紧急报告上级部门。如发生灾情,将根据情况,迅速联系有关部门及时赶赴现场,做好抢救、转移和救灾工作。

五、后期处置

汛期过后,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抢险物资补充工作。根据物资消耗情况和常规防汛的要求,及时补充到位,并整理整顿剩余物资,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

2、环境整治和损毁设施修复。结合常规维护维修工作,对在汛期中损毁的设施设备和环境进行清查、整治和维修,尽快修复。

3、保险工作。及时处理各类保险事务,鼓励和增加新的保险。

4、防汛防台经验总结工作。全面分析、评估和总结汛期的各项防范和应急工作,改善措施,提高防抢能力,成文上报,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篇5

一、大型医院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要点

(一)安全规划为了能够使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医院必须要制定好全年的安全管理规划。在制定计划之前应该对国家刚刚出台的法律法规进行充分了解,例如十三五规划以及网络安全法中所提出来的信息安全要求以及战略,进一步制定有利于区域医联体,互联网医疗,互联网互通信共享平台医等网络安全互联策略,将相关的安全区域以及规则进行合理划分。另外医院还要对过去一年有关安全保护的措施进行整理,同时要对上级部门的检查结果进行适当的经验总结,根据已经发生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其中主要包括本年度应该实行的长期整改方案以及完成工作的时间节点,有利于保证医院的安全建设计划更加清晰有效。

(二)制度修订与落实根据具体的整改和安全计划制定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还要对当前已经实行的制度进行不定期的调整和审察。根据医院对实际发展情况的需求对其进行改善,最终由安全管理委员会对相关制度进行进一步的修订评审,完成之后需要通过信息中心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让在医院工作的所有人员都能够深刻了解具体安全管理的内容以及审批流程,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医院信息中心技术工作人员对操作的深刻了解。另外还可以对制度配套的记录单据以及审批过程进行进一步优化,保障网络准入、物理变更、人员管理、权限分配、数据统计等信息安全保护要求。

(三)安全培训要想进一步保证医院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必须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意识的培训,在医院信息安全培训制度的引导下制定适合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针对进修医师临床管理人员和新入职的员工要每年培训一次,同时在培训过程当中还要进一步强调密码安全、防病毒知识、风险上报等意识。对于信息技术人员来说,必须要要进行每年2~4次的技术以及安全意识培训。其中网络或者机房软硬件变更后,所掌握的故障以及问题处理和排查方式需要由培训中心提出,在进行安全意识培养的过程当中,主要内容是强化信息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所有的安全培训过程都必须要实时准确的记录下来。

二、大型医院网络安全运维工作要点

大型医院的网络安全区域不可以只依靠一种防护措施,必须要进行差异性的防护,在内外网布置多台的安全设备,同时也要做好安全防护政策,在进行安全防护的时候,大型医院的网络安全设备比较多,安全策略需要及时调整,而且信息系统业务也比较复杂,所以必须要对相关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定期优化和巡检,保证医院网络安全防护手段能够始终发挥作用,从而有效的防控风险。

(一)安全巡检信息网络中心工作中,必须要做好巡检规范的书面文字记录,可以根据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记录,同时安排好工作人员的排班情况,每日都要对机房内设备环境数据库状态以及备份情况进行检查,同时还要将检查的结果记录下来,如果出现潜在风险,必须要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进行解决。网络管理员还要通过现场巡视以及监控平台的方法对网络设备进行巡检,主要是对本地和异地所涉及到的备份内容进行验证和检查,特别是在非工作日以及节假日期间对重点设备进行备份,保证医院在全年任何时间段都可以正常运转。

(二)设备优化保证安全规划管理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要对网络安全设备以及储存设备进行优化,而且还要对磁盘阵列的CPU服务器以及内存存储空间进行适当地扩充,对于一些老化的线路和老旧的网络设备要及时更换,尽量延长网络设备的寿命,保证医院网络能够稳定应用。针对医院内网中的安全区间以及防火墙的策略以及性能要进行及时检查,以免影响工作,及时管理好网串联链路上的单点设备,保证互联网业务内外网之间的联系通畅。

(三)安全监控与加固安全设备部署以及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需要对各类安全风险监控进行加强和管理,可以通过恶意代码防护系统以及防毒墙来控制网络病毒风险,出现了新型病毒需要及时关闭终端高危端口,并对服务器的防病毒系统进一步升级,保证在发现病毒之后能够及时的查杀。最后还要对出现的高危风险以及漏洞进行总结,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以及安全策略,保证在不影响医院业务运行的同时增强对防护系统的管理。

篇6

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消防法》第37条规定:“公安消防队、专职消防队按照国家规定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消防部队参与应急救援的任务。在此之前,消防部队已经按照2006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的要求,参加承担处置危险化学品泄露、交通事故、建筑坍塌、地震、空难、群众遇难事件等19种任务和职能,经过消防部队官兵的不懈努力,应急救援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2008年四川汶川“5.12”地震救援中,消防部队快速应急,紧急部署,科学施救,挖出被埋压群众8700余人,其中生还1701人,救助伤员13109人,参战官兵以不足现场救援总力量8%的警力,搜救出26%的生还者,是所有救援队伍短时间内救援生命率最高的一只队伍,在青海玉树、四川芦山地震救援中消防部队也同样有优异表现,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赞誉,近期央视“寻找最美消防员”公益活动更是把消防部队参与救援工作的成绩传送各方。但在看到丰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不断思考如何响应人民群众的更高要求,将消防铁军在救援工作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如何立足现有体制和基础,不断发掘潜力,提升救援能力水平,成为社会救援主导力量,以期突破瓶颈建立长久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笔者就此提出三点思路,以供讨论。

一、一线战斗员干部化、精英化、等级专业化

(一)、不再征召战士入伍,用3-5年时间,使一线战斗人员全部干部化,干部来源限于武警部队等专业院校,或者国家本科以上理工科毕业生,战斗员干部化可以解决制约救援体系跨越式发展的基础问题。

1、解决战斗员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储备量。现行战士服役制度中运行中征召的战斗员多为高中毕业生或者相似学历人员,未经过高等学制的培养,知识体系不完整,后期培养发展的潜力受限,消防科学是一门边缘科学,涉及面广泛,要求战斗员具有相当程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科学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具有建筑、机械、化工、电子、医疗、矿业、航空、地质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利于投入工作实际和后期提升,而且经过本科以上高等教育的战斗员在征召进入消防部队前,就在社会知识、生活常识、身心成熟方面有较好基础,参加工作后经基础培训就可以很快适应工作,免除了新战士的“成熟期”。强调国家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战斗员,可以使战斗员从根本上具有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等优势,更重要的是为打造精英、成为专家提供了可上升空间。

2、解决现役条件下,战士、士官的心理和部队结构不稳定问题。现役义务兵服役两年,经体能、技能、实战、值勤等素质培养而形成战斗力可以说时间过短,义务兵制对于注重技术与经验的消防部队来讲已不适合,一线战斗员面临浓烟烈火、化工危险、放射有毒、大量人员伤亡现场要求有充分的学习和实践时间及经验积累,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战士在入伍时,年龄小、阅历少,两年时间又较短,从心理上产生尽快服完兵役回地方的心理,训练及作战时情绪不稳定,积极性不高,虽然我们在打造铁军中以思想建设为前提,但每年都要面临从头开始培养的困境,而士官也按照几年一签的方式进行,相当比例士官转入执勤、警务、司机、特种设备操作岗位,部分士官虽然在战斗一线,但仍突显技术能力水平不尽人意的情况,“干不长”是思想上的原因,必然体现在各方面工作之中,消防部队的特殊性要求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周期,立足现行公安现役部队体制,在不增加整体人员数量的情况下,调整战斗员干部化,从结构上适应工作需要,从而在思想上达到稳定是可行之措。同时后勤保障社会化、防火工作社会化改革后节约下的干部指标可以充实到灭火及救援方面,从而使一线战斗员的数量得以增加。

3、用目前的技术干部评价管理体系使战斗员在相对长的时间处于稳定期。一名新毕业的本科毕业生,经过基础科学考试,体能考核、智商、情商评估进入消防部队,从确定技术职务时开展训练并形成战斗力,按现行技术干部制度,可一直服役到40-50岁,具有15-25年的稳定的完整的成长过程和服役过程,必将贡献不可限量的成就,一旦成行,前景可谓无限广阔。必然打造成真正的“精英”,实现消防“特种部队”目标,进而形成“救援专家”的新格局。

(二)、立足干部化,打造战斗员的普遍精英化,在实现战斗员干部化解决了基本素质和稳定思想后,必然要求开展“精英化”培训。灭火作战作为抢险救援中的一项消防部队主责工作外,还要积极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次生灾害、建筑坍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爆炸及恐怖事件和群众遇险事件的救援工作,并参与配合处置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矿山、水上事故、重大环境污染、核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从而要求消防部队一线战斗员必须“精英化”,掌握多种多层次的基础科学知识和专业技能,不然无法胜任工作而且在处置事故过程中也可能造成二次灾害或对自身安全造成影响,在达到一定的体能标准后,“精英化”培训应注重知识及经验的储备;通晓各类建筑工程的结构及设计原则,可以在火灾救援中合理现场确定搜索人员生命的位置及可能遇险的集中点以及建筑结构危险的程度以决定救援重点、搜救路线和进攻与后撤的时机;研究现场结构力学可以在地震和建筑物坍塌救援中开辟合理的救援通道及设置承重支架以提高救援成功性和安全性;了解常见化工生产工艺及危险品运输方式和危害品的理化特性,可确定科学的施救方法,对于化工工艺装置的研究了解可以指导灭火战斗进攻与撤退的时机及关阀断料等施救效果的判断;熟悉各类常见机械的运动方式及控制方法,可以解决安全生产事故的救援及类似电梯故障、转门夹手、车辆事故救援的突破点等;掌握医疗救护基础技能如心肺复苏、喉管切开、止血补液、骨伤处置、病人运输,甚至开放式气胸、腹部内脏 脱出的战场救护方法,以及强心剂、麻醉剂的使用都可大大增加救活生命的几率,可以说打造“精英”消防战斗员,培养消防“特种兵”可上升空间很大,可取得的成就也让人向往。如果说“干部化”是基础选材工作,那么这种针对单兵素质“精英”化培养则是战斗员应该达到的常态标准。在此基础上随着知识、经验的不断增长必然要求战斗员达到可以进行指挥、协调、精确判断的更高层次,也就是需要“等级专家化”。

(三)、消防部队参与救援工作需要“精英化”也更需要在此基础上能够开展指挥工作、具有更高专业技术水平更广泛专业知识的高级人员。实现“干部化”后的消防战斗群体应建立三级技术等级的管理与考核体制,初级战斗员应具备消防灭火与救援技能及熟练操作所有个人防护装备、特种救援设备、各种特种车辆器材使用,对各种小概率救援场景能够充分演习并掌握基础方法等;中级战斗员应侧重掌握除野战应急救护(初级战斗员应具备)以外的更高级繁杂的救护手段为后续医护提供条件,同时个人应在某专业有更高的知识水平与救援方法,有开展科研的能力,并有能力指挥局部救援工作的开展,高级战斗员侧重指挥,掌握各行业的运行方式,迅速建立联合作战的网络,并在网络中心起到主导作用,尤其是对总体救援形式的判断与决策是高级战斗员重点研究的内容。

总之,依托现行体制下技术干部的框架,实现一线战斗员全员干部化,并在此基础上锤炼消防精英,进而全面打造三级消防救援专家体系,是推动消防部队铁军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性环节。

二、在不同类型不同影响范围的救援工作现场找准消防部队的位置,以“救人”为最高工作标准,充分但有限制的工作,避免随意扩大出警范围,集中精力发挥自己的优势,达到工作成效最大化。

《消防法》中确定消防部队“承担重大灾害事故和其它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应急救援工作”,消防部队不论知识积累、经验总结还是器材配备都要以抢救人员生命为最高标准,无论是在地震、建筑坍塌、化学危险品处置还是重大地质灾害、交通事故、群众遇险事件都要态度鲜明,目的明确的执行救人第一的原则,消防部队在近几年的地震救援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但仍然可看到十余名消防队员集中在一处救援现场手抬锹挖的开展救援工作,作风和精神让人感动,但作为拥有专业知识掌握专业设备操作的技术人员,这是一种浪费,如果广泛的将消防队员布置于灾区的各个角落开展搜索工作,同时指挥武警战士、大部队官兵和民兵后备役或政府其它救援人员开展辅助工作,救援生命的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由此可见,消防部队在危险产品泄漏、交通事故、建筑坍塌、空难、群众遇险事件等救援工作中以“救人”搜索生命并提高生存率为主体工作,一旦此工作完成,就应当在政府的协调下将现场交给专业处理队伍或群众组织处置,并及时后撤,保养器材,总结经验,恢复执勤训练进入日常备勤状态,杜绝无谓的警力输出。当然灭火战斗属消防部队的本职专业所以不在此论述之内。

总之,在当前制度,编制及发展情况下,消防部队只有立足“救人”原则,集中精力做好本职,不随意或超范围承担其他专业队伍或政府职能部门职务才能稳步提升自身能力,为人民群众做出最大贡献。

三、学习并汲取其他专业救援队伍的先进经验并加强沟通协作以利于共同完成救援工作,了解并与各相关行业开展联合演练以掌握社会资源逐步确立救援主导地位。

篇7

关键词:地铁应急;运营组织;调整方法;人性化管理;行车调度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一些大的城市相继修建自己的地下交通,地铁越来越担负起城市乘客运输的重要责任。制定地铁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状况下地铁运营组织管理,妥善地处理紧急状况,保证乘客的安全成为地铁运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地铁应急运营组织方案的重要性

地铁应急运营组织方案解决的主要是如何在紧急情况之下保证地铁乘客的人身安全,减少地铁中断对乘客带来的不便。它包含着在多种紧急情况之下如何运营调度各方面的资源,实现地上交通与地铁交通的高效管理。

应急情况下的地铁运营组织调整方法,明确规定着地铁管理部门、地铁乘务人员、城市公交部门、医疗部门等多个方面的职责和义务,它本着导向安全、“先通车,后恢复”、快速全面、安全高效等原则,它一方面可以确保紧急情况下乘客的安全,实现运营组织的高效管理;另一方面对于整个城市的交通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处理节假日出现的人流高峰和各种突发性客流状况,协调城市轨道交通,对于确保乘客的方便、安全出行有着重要的意义。[1]

二、事例分析地铁应急运营组织方案

随着地铁在众多大型城市的修建,如何处理紧急情况下的地铁运营成为各个大城市的管理重点。城市居民上下班、外地游客旅游观光等等会用到地下交通,现在就以广州地铁和日本地铁为例,简要分析地铁应急运营中的组织调整方法。

1.广州地铁应急运营组织管理

广州地铁于1997年开通运营,历时近20年,在应急运营管理方面有着很多的优秀经验。如2009年3月6日,广州地铁3号线使用的信号系统闭塞,故障发生时正处于高峰转中锋时期,导致了一辆列车清客、数辆列车晚点,给乘客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在地铁故障处理过程中,行车调度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车站扣车、中间站折返、始发站延迟发车和增加停站时间等多种方式,灵活调动列车,将故障影响降到了最低点。

通过这一事件,我们也能够发现一些地铁应急管理中的不足,比如:行车调度人员对于列车各种故障原因不清楚,整体操作水平低,影响列车的投入效率;行车调度人员对于故障的清理不熟练,故障得不到及时地清除;政府各部门之间协调不一致,应急预案不完善等。

2.日本地铁应急运营组织管理

日本东京可以说是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地铁系统。作为亚洲最早拥有地铁的城市,东京地铁共有13条线路,220多个站点,总长约312.6公里,每天平均的客流量为1100万人次。在这样一个繁华都市里,进行地铁应急运营操作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几十年的经验总结中,东京对于地铁运营的管理工作、应急情况下的协调组工作可以说是得心应手。

东京地铁的设计可以说是非常的人性化,设有专门的残疾人通道和女士专用车厢,地铁功能齐全,地铁车站俨然是一个集餐饮、娱乐、休闲、购物的空间,成为东京的一条都市风景线。东京地铁在高峰期虽也拥堵不堪,但从未出现过相互推搡、口角争端的场景,下车时可以说是秩序井然,各种应急设施都很齐全。这些都为应急情况下的地铁运营管理提供了条件。此外,在东京,城市居民的公共安全意识可以说是很强,面对各种突发事件都有着详尽的应急预案,城市居民按照管理人员的指示,协助列车运营管理,从而实现了地铁的高效管理。[2]

广州地铁管理中的漏洞和东京地铁的一些人性化设计管理,都应该为地铁应急情况下的运营组织管理提高借鉴意见。

三、应急运营组织调整方法

我国的地铁应急预案起步比较晚,对于应急情况下的地铁运营组织管理工作还不是很到位,需要吸取多方有益经验加强应急管理。应急运营组织调整方法要涉及到城市管理系统的多个方面,组织工作要落实到位,明确到人,确保地铁乘客的出行安全和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营。

1.地铁部门和城市其他交通部门要协调一致,确保乘客出行方便

地铁出现紧急状况,首先受影响的就是乘客的出行,地铁管理部门要对加强对整个地铁线路的运营组织管理,行车调度人员要加强对各个线路、各个站点的管理工作,对于紧急情况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地铁运行进行及时地调整,在高峰期通过加车、减少列车停站时间实现人流疏散;城市其他交通部门,要相互协调工作,在地铁出现紧急状况时,对站内的乘客进行交通疏散、公交部门派出应急公交车辆及时地转移乘客人群,保证乘客的安全方便出行,提高乘客的出行质量。

2.政府主管部门和医疗部门准备应急预案,确保乘客安全

在重大突发事故,如地铁火灾、水灾、地震等情况之下,政府主管部门要做好各部门间的协调工作,确保各个部门的协调一致,地铁部门要做好人群疏散工作,医疗部门要做好人员救助工作,消防部门要做好灾难处理工作,各部门共同确保地铁乘客的人身安全;地铁乘务人员做好站内乘客的宣传与引导,有序地组织乘客到站外乘坐应急接驳公交车辆;公交部门要及时地调集应急公交车辆到事故现场进行人群疏运,通过各单位的密切配合,高效的运用组织管理措施来切实地提高地铁服务质量和城市交通运营效率。[3]

3.建立高效的地铁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开展地铁应急预案演练

城市地铁管理部门要对整体的地铁线路、各个站点的地区方位结构进行整体的分析与管理,依据精确无误的数据建立高效的地铁突发事件监测与预警机制,设置多种情况下的应急预案模式和运营组织管理方法;积极地开展应急预案演练工作,检验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使各部门熟悉自身工作流程,提高协调能力,完善公交地铁衔接,提升两者的服务水平,更好地满足市民的出行需要。

4.提升地铁乘务人员的应急能力,提高乘客的公共安全意识

加强对乘务人员的培训工作,确保行车调度人员和乘务人员对地铁线网结构、客流构成、列车车辆、车辆运行计划等有详细的了解;提高乘客的公共安全意识,在列车上进行公共安全防御宣传,提高乘客的自我防范意识,协调管理工作。

此外,对于列车故障所造成的应急事件,要彻底地分析故障原因,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杜绝地铁隐患,实现地铁的良好运营。

结束语:

地铁交通可以说是一个城市的地下交通命脉,是现代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它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提高人们的出行质量,对于改善城市的客运交通系统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地铁应急情况下的运营组织工作,确保乘客的安全出行,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打造安全高效、舒适快捷的地铁交通方式,不断地提高地铁运营效率,提升城市交通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韩乾.地铁应急事件中运营组织方法探讨[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2,33(01):56-57

篇8

认真学习贯彻中心校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谐发展和安全发展的观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创建“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认真贯彻学习《校园安全管理法规》。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卫生防疫安全、学生假期安全、教育教学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强化安全工作责任追究制,大力拓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面,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为全体师生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努力保障学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决杜绝重特大伤亡事故,尽力控制一般事故,确保在校学生安全,力争实现“零死亡”、“零事故”、“零犯罪”目标,争取教育局安全工作目标考核合格,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声誉的提高。

三、安全领导工作小组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四、主要工作

(一)大力加强安全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护意识。

充分发挥科任教师的作用,广泛开展安全法制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安全法制意识,把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化作学生的自觉行动。计划于2月下旬进行一次遵纪守法、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重点主题的安全常识教育。帮助学生初步树立安全观念,了解安全基本常识,熟悉报警、求助电话的使用,具备对危险的初步判断能力,掌握躲避危险和自救的简易方法。

(二)大力加强安全工作组织制度建设,努力把校园安全及综治工作纳入正规化轨道。

1、加强工作责任制度。签订班主任安全工作责任书,进一步明确和强化安全工作职责。

2、落实定期检查制度。要严格按照“及时排查、各负其责、工作在前、预防为主”的十六字方针,把检查作为做好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校每周和重大节假日前必查的基础上,点、重点查、查反复、反复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疏不漏,不留死角。

3、结合上级精神,加强群防群治,共建平安校园。

4、健全资料档案制度。

5、强化安全预案制度。以自然灾害、暴力犯罪、重大伤亡、食物中毒、重大疫情为设想条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制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完善保障措施,健全处置机制。

(三)大力加强校园内部安全管理,努力营造安宁详和的校园环境。

1、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教育学生途经公路时要小心来往车辆。不组织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没有安全保障的社会活动,不组织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有危险的活动。

2、加强卫生防疫及校园饮食卫生安全管理。做好流行病防治工作,避免流行疾病发生和蔓延;严禁学生在校购买、食用小食品及各类饮品,杜绝食源性疾患发生;注意搞好饮水卫生,,建议学生自带凉开水饮用,以保证饮水卫生;要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置。要明确职责,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

3、加强校园防盗安全管理。要加强对重点部位的管理,做到制度齐全,措施到位。严格落实教职工值班制度,学校领导在重大节假日期间要保持通信工具畅通,保证紧急情况下领导到位,措施到位。

4、加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内消防设施建设,加强维护管理,确保消防安全。学校应组织师生定期开展消防演练,保证紧急情况下能遏制和消除火情,有序组织师生撤离火灾现场。

5、加强校园用电安全管理。学校应严格遵守行业规定,加强校园用电设备和线路规范化建设,电器设备工作性能正常,无超负荷或缺相工作现象出现。

6、加强校舍安全管理。学校定期进行校舍勘验检查,发现险情应立即处理。

7、加强体育安全管理。切实加强体育课、课间活动的组织管理,认真做好技术要领、运动准备、整理活动等方面的指导与安全保护,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体育教学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内容应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学生年龄、性别特点。

(四)大力加强与镇及公安、村委安全职能部门的配合协作,认真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把侦破盗窃、敲诈、抢劫、侵害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作为工作重点,严厉打击针对师生的违法犯罪活动,防止学生往返学校途中出现打架、被社会闲杂人员敲诈、抢劫、侮辱等事件发生。

篇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许多新形势、新任务。高等教育已经由规模发展转向质量发展、内涵发展。高职高专特殊学生工作也随之呈现出内容和特征上的新变化,这就要求高职高专必须结合时代特点,联系工作实际,利用新方法,将特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总结特殊学生转化工作实践经验,探索有效途径,对于把握特殊学生工作的新规律、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强化科学化顶层设计

1. 工作经验理论化

近年来,高职高专在特殊学生转化方面积累了大量丰富的案例,不少学校都做了专门的案例汇编。这为从事特殊学生转化工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但也要看到,这些案例多停留在实践操作层面,多为个案解决过程描述、片面经验总结,还比较缺乏理论性、系统性的深入研究,如果只是简单积累案例,停留在实践操作层面,没有上升到规律和理论层面,将不能使特殊学生转化工作从经验化达到科学化。经验理论化可以将特殊学生转化工作实践案例进一步总结和提炼,形成新的系统性的科学理论,帮助转化者制定出新制度、新程序的工作流程,提高转化工作质量和水平。经验理论化首先要分类和归纳特殊学生转化工作,正反两方面案例和经验,形成经验性理论;其次要总结和提炼,形成建构性理论;再次要抽象和概括,形成原理性理论。转化者要注意以书面形式积累案例,定期进行归纳和汇总,高校可以多举办交流研讨会,设置专项科研项目、工作项目,组织和鼓励转化者在实践经验中总结规律,开展工作研究和科学研究,使理论成果更好地指导工作实践,使特殊学生转化工作达到专业化。

2. 工作流程规范化

工作规范又称岗位规范或任职资格,是指任职者要胜任该项工作必须具备的资格和条件。工作规范说明了一项工作对任职者在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知识、技能、体能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最低要求。规范化就是要消除个人或某群体行为的任意性、随意性,以符合一定的标准,达到符合规定的义务上的行为模式[1]。特殊学生转化工作规范化就是要消除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以最低要求、标准来体现转化工作的规律性,指导转化者事半功倍完成工作目标。同时,工作规范化有利于协助新的专业人员更好地理解转化工作,也有利于协助已有经验的专业人员不断完善原有的理论体系,促使特殊学生转化工作及转化工作者实现专业化。特殊学生转化工作的规范化首先要梳理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针对转化工作各环节的具体工作事项,梳理具体工作环节、编制流程图,明确对接部门、对接人员等信息。转化者还可以利用流程图有效跟踪工作进度、评估工作效果。此外,还需要明确关键流程控制点,进一步确保转化工作职责的有效进行;其次要明确工作标准,保证转化质量。将模糊的工作标准要求细化或具体化,使转化者清楚了解转化工作标准和阶段任务。同时,将工作标准分为合格和优秀标准,引导转化者工作行为、鼓励其主动提升工作技能。最后,总结工作经验点,将个人经验变为理论经验,针对特殊学生在容易产生问题和失误的关键节点上,将有经验的转化工作者的个人经验转化为理论经验,加强对新转化工作者的引导和培训,确保转化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培育专业化转化队伍

1. 打造专兼职结合的队伍

高职高专特殊学生产生的问题主要来源于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要实现对特殊学生的转化,必然要解决这两类问题。专职辅导员作为学生一线管理人员,在实现特殊学生转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一是辅导员直接教育、管理、服务学生,熟悉并了解特殊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行为规律、性格特点等基本情况。二是辅导员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有效解决特殊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三是辅导员可以通过思想教育、日常管理、组织活动等方式促进特殊学生转化。从管理层面看,辅导员队伍是实现特殊学生转化的关键环节;从教育层面看,辅导员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程度决定了特殊学生转化的效果;从效果层面看,培养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专职辅导员队伍是高职高专实现特殊学生转化的重要保障。特殊学生转化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客观上要求辅导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转化能力。其责任心、耐心、人格、品行是前提,疏通引导的能力、觉察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协调组织能力、说服教育能力、心理咨询等专业能力是基?A。近年来,不少高校将案例分析作为辅导员职业技能比赛的重要内容,这种模拟演练促进了辅导员转化能力的提高。一些高校通过辅导员培训、专题讲座、经验交流等方式提高辅导员专业能力,效果显著。另外,高校也要重视心理咨询师队伍建设,及时发现、干预心理危机。

2. 培养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

遇到问题时,大学生更愿意向同学倾诉,因此,许多特殊学生问题最先是由学生干部发现并向辅导员汇报的。在转化特殊学生的过程中,学生干部能积极主动地发挥上传下达、信息反馈、朋辈辅导的作用,成为辅导员的得力助手,因此,培养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队伍是实现特殊学生转化工作的基础。高校应鼓励院系为学生干部队伍提供特殊学生转化专项协助工作培训,普及特殊学生的类型特点、表现方式、问题识别、应急处理等专业常识,提升学生干部层面的转化技能水平,为辅导员实现特殊学生转化提供有力支持和组织保障。要培养一支得力的学生干部队伍,首先要重视学生干部的选拔。要将热心班级工作、有敬业奉献精神与有服务意识、心理素质良好、善于与人沟通、团队合作能力优秀的学生吸收进来,培养其善于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信息、迅速执行工作的能力。其次,为提高学生干部积极性,高校也可以将学生干部参与特殊学生转化工作情况纳入学生干部考核、评优评先中,还可以举办学生干部交流会,鼓励学生干部主动参与到特殊学生转化工作中来。再次,高校还应通过学生干部发挥学生组织的自我教育作用。鼓励校、院(系)、班、宿舍等各级学生组织从不同层面开辟特殊学生帮扶工作项目,开展丰富多彩、形势多样的课外活动,为特殊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充实、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在增强整体学生自我教育的同时促进特殊学生的思想、心理转化。

2. 局部教育与整体教育结合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处置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并掌握新的时代背景下致使当代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刺激源,进而有针对性地分析各种心理危机的特点及成因,探寻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途径和方法,创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心理危机预防、发现和处置体系。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使用了调查分析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总结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类型

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可以划分为显性、隐性、突发性、潜伏性、自伤性、伤他性、发展性、境遇性等不同类型。

(二)引发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刺激源

经调查了解,我们发现引起大学生产生不良心态的主要刺激源有公共危机事件、个体危机、急性精神创伤、毕业生心理危机、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学习的不适应、生活的不适应、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恋爱问题、内心应激源、心理疾病、经济压力、生理因素等。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分析

一般来讲外部环境因素是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首发性原因,个体的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危机形成的主体性原因,社会支持系统的缺失是危机爆发的后续性原因。

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成因有:社会环境带来的影响,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心理压力,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交费上学带来的经济压力,角色期望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冲突,自我认知与思维模式的误区,早期家庭教育的影响,社会心理支持系统不完善,个性或人格缺陷,个体求助方式不当,身心成长矛盾化解失败等。

(四)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处置方案

大学生产生心理危机是正常的,只要处置得当,经历一定的心理危机对大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意义的。

(1)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置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二是坚持预防为主,三是坚持依法处置。

(2)大学生心理危机处置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教育、制度建设、反应机制、临阵处置能力和总结经验教训等方面加以重视。

1.加强教育,做好心理危机事件的预防工作:建立独立的危机教育学科,实现危机教育的演练制,构建立体化教育模式。在危机教育中要重视内容覆盖,帮助大学生建立较全面的危机预防知识体系。

2.完善制度,加强心理危机事件管理的机制建设:一是要加强组织机制建设,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

3.及早发现,进行心理危机的预警分析:该过程由建立预警指标、采集预警信息、评估预警信息并确定预警对象三个部分组成。对于心理困扰较为严重的学生以及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将记录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作为预警的重点对象进行重点监测,并决定是否发出危机预警预告。

4.快速反应,提高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置效率:我们必须快速反应,第一时间介入,第一时间处置,第一时间汇报,坚持以人为本,生命第一。

5.沟通协调,注重心理危机事件处置的联动性:我们要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三级预警网络”。在危机事件发生以后,应切实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危机情况和决策信息的交流畅通。

6.及时总结,作好心理危机事件的反馈:通过及时总结经验、认真作好反馈、及时实施预防等手段和措施,来减少危机事件进一步向恶性危机转化的可能性。

7.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建立和完善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要注意多元化。针对大学生主动求助意识不强的情况, 还要训练大学生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能力。

8.优化大学生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实质性的支持和氛围的营造。实质性的支持主要包括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减免学费、开辟勤工助学岗位、对毕业生加强就业指导、保证就业信息渠道的畅通等。此外,还应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结论与建议

(一)社会环境和高校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刺激源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和表现特征也日渐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趋势。

(二)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有助于我们提高高校心理危机预防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减少校园危机事件的发生。

(三)大学生危机事件处置必须从教育、制度建设、反应机制、临阵处置能力和总结经验教训等几方面加以重视。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思路,将对心理危机的干预从“后干预”变成“前干预”,帮助全校师生增强危机防范意识,提高危机识别能力和处置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敏.北京市大学生危机管理意识调查 [J].青年研究, 2005,(2).

[2] 沈菊生,杨鑫铨.从个性角度看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 [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

[3] 李奋生,陈俊明.大学生群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 [J].学理论, 20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