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经济管理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1:2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经济管理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前言
自从对住房货币化进行了改革,使得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并且在2004年上升指数已经达到了高峰。尽管出现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我国房地产价格指数在2008年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之后又出现了上涨。在2010年,我国政府采取措施遏制了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 截止到现在,尽管房屋的销售量减少,但是,房价却没有明显下降。
虽然我国房地产行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结构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的影响。其中,结构性因素是长期发展的结构,主要由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所导致的;政策性因素主要由政府调控行为失当、金融政策、住房保障政策等的影响。
2、房地产经济管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分析
2.1房地产业调控行为失当
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其主要表现在土地使用权、经营权、经营形式等的垄断。开发商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经济利益,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压缩住房供需数量,拉大供需差距,从而使房价持续上涨。
房价的构成主要包含土地成本、开发费用、开发利润等方面。除此之外,政府在拍卖土地时,也可以从中获利,并且还可以从各种税收方面获得利益,土地和税费就占房价的40%。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企业和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各个行业在市场上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利用城市优势来不断的壮大自己,然而,这些都增加了住房的需求,城市土地的价值逐渐凸显出来。从深一层次方面看,城市已经成为了政府巨大的投资资源。
在国内有些地区,土地的直接税收和间接税收达到地方预算收入的40%,然而土地出让金收入占政府预算收入的60%。出现“土地财政”直接和土地出让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现如今,土地通过买断的形式使用,使得地方政府从中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地方政府完全没有考虑到后果,这样的掠夺式的开发将直接阻碍到房地产的行业的发展。
2.2宏观金融政策调控失当
由于企业低利润或者是负利润状况的出现,使社会上很多闲置资金存到银行的机会越来越大。同时,我国现如今的资本市场并不完善,存在很大的风险,再加上受实体经济的影响,经济市场发展的速度得到了控制。但是,实体经济所产生的经济利益远低于房地产的投资,如果将这些资本都投入到产生巨大经济利益的房地产市场,那么将是和真实的消费者争抢房源,从而变相的抬高了房价,使原来人民的商品房转变为了资本房,这也成为了很多资本商家投机的基地。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实际的供给和弄虚作假的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了房价完全脱离了真实的价值,使房地产泡沫形式开始膨胀,同时这又加剧了供需矛盾。
2.3缺少相关的国家住房保障政策
国家的住房保障政策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但是,在不断的尝试过程中,政策缺乏可操作性,缺乏法律的约束,结果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再加上保障性住房大多数建设在偏远的郊区,尽管价格比较便宜,但是,由于缺少基础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成本的不断上升,例如:交通费用,给中低收入的群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3、加强房地产经济管理的有效措施
3.1科学规划建筑用地
当前,大多数人认为“城市经营”就是我们所说的“炒地皮”,各级地方政府只利用土地出租和转让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有些房地产的开发商通过短期向外出租直接获得利益,例如:商品住宅;有些是长期向外出租来获利,例如:大型商场等。然而,在什么样的位置建设什么样的房子等问题我们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设和谐城市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3.2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
根据目前房地产投资的速度和房市情况,从房市周期论的角度看,目前,当前我国房地产投资正处于一个繁荣时期,房地产市场还处在一个比较有利的上升阶段。但是,从目前的房市状况来看,近几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引导下,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进行调整,然而,所谓的调整指的并不是楼市崩溃进行的调整,而是指导房地产进入另一个比较成熟的稳定发展时期,并且出现了很多性价比优越的产品,促进市场走向成熟化。
3.3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效控制地价
现如今,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对gdp增长有巨大的带动作用,经济增长所决定的居民住房能力要依靠经济发展创造的市场需求。其原因主要为房地产行业是土地和金融相结合在一起的特殊产业,其中土地是严重缺乏供给弹性的因素,然而,金融在理论上可以无限供给,而且流动性较大。如果房地产行业深入投资因素,那么就会在短时间内形成经济泡沫,一旦市场资金出现突然中断,将会直接导致泡沫经济快速崩溃,同时也必然会给相关产业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影响和破坏。由此看来,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效控制地价,才能确保房地产市场健康顺利的发展下去。
4、结束语
篇2
关键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在事业单位中,影响到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除了包括在客观上存在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些存在深层次中的矛盾,是各种因素集合而产生的问题。因此,如果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促进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的发展,就需要采用综合性的治理方法,对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改进和有效的管理,促进经管理的有效发展。
一、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在事业单位中存在的固定资产管理是指企业制定出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制度,对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合理和有效的管理的方法。在当前我国的事业单位中,在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时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或已建立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条例缺乏可行性,监督实施管理不到位,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能够切实得到落实和有效保障。相关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对于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在进行各种设备和器械的购买、使用、管理和维护时没有切实的参考依据,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性。
2.业务招待费用不合理。我国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劣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自出的招待费用不能够超过全部使用费用的2%。在经费支出的项目设置中,应明确进行业务招待费用账目的记录并实行监督。在现实的事业单位中,由于管理的不到位,造成费用的支出超支,并且缺少相应的子项目的设置。
3.财务管理人员的水平有待提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的改革逐渐深入。在这种形势下,事业单位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对于管理人员的选拔不够重视,使得财务管理队伍中的人员素质总体呈现出不高的水平,再加上不能够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和考核,其业务能力逐渐不能够适应新的经济管理要求,对单位的经济管理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在一些财务管理人员中,一些人对新的管理制度不能进行准确的理解和把握或对于经济管理的本质理解处在较模糊的状态中,严重缺乏创新意识,使得财务管理的效率大大降低。
4.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在一些事业单位中,由于缺少长期的监督和严格的考核机制,使得财务管理中存在较严重的漏洞。在事业单位中,要针对财务管理设置与之相对应的审计部门并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领导。在现今的经济管理中,很少有事业单位能够设置专门的审理机构,甚至在经济管理部门进行的审计也只是按照相应的流程实施表面工作,严重缺乏严格性和权威性。在内部审理机构中不能得到其他部门的有效配合,审计工作不能够得到真正有效地展开,对于管理中存在的纰漏不能够有效指出。此外,财政管理工作不能和工作考核形成有效的联系也是使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不能够采用有效的激励机制,员工的积极性较低。
二、促进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的对策
1.设置管理机构,明确管理责任。在事业单位中的经济活动较简单,因此在进行管理机构的设置时要保证其科学性、精简性高效性,结合单位自身的经济特点和管理的有关要求和相应的文化临安进行合理设置,将权利和责任切实落实到人,将不同的职务进行明确的分离,避免出现职务的交叉和缺失,促进权力和责任的一体化,实现其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工作局面。财务管理部门是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的关键所在,单位中产生的经济活动都会在财务管理部门中进行体现。会计法明确规定,单位的负责人要对单位中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重视,确保财务管理中的财务汇报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促进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在进行内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财务管理部门进行负责,还需要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配合,实现人人有责,从我做起的管理模式。
2.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事业单位的北部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要保证经济管理使用的方法能够满足现实的管理需要,而且还要能够满足其制度的建立能够为实际的管理提供有力的参考,能够减少在管理中相关的职能单位造成的限制。在事业单位中进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时,要积极借鉴一些企业进行有效内部控制的经验,对其进行的有效成本控制和各部门之间的有效配合进行学习根据自身的特点,寻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方案。在管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要进行及时的跟踪和反馈,积极采纳有利的意见并从实际的操作中发现不足,改正不足,从而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果。
3.完善部门的预算机制。在以往的财政预算中采用的是功能预算的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开始采用部门预算,这种方法的采用进一步加强了对于预算的控制。在进行部门的预算机制的完善时,需要有效扩大预算部门的职能范围,对单位中的各个部门的收支事物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实行相应的调整和追加制度,加强对于预算的责任规划,增加预算部门的法制观念,严格遵守预算制度开展预算工作,防止预算工作中产生的不合理行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摆正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严禁挪用专项资金和未经允许下更改预算的现象产生。在进行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时要严格申请审核制度,保证资金使用的合理性
4.加强投资管理。在事业单位中,投资是企业采用财务的分配手段,增加自身的利益的一种有效手段在进行资产让度的同时,能够获得另外的有效资产。进行投资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结构的优化,减少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风险,推动企业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的的主要方法之一。在现阶段的经济活动中,投资已经成为了各企业进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就需要事业单位树立投资的观念,制定严格、合理的投资策略并准确分析市场动态,把握时机进行投资,促进科学的管理体制的形成。在进行管理人员的选择时要保证其能够对投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实现投资的效益性,从而提高对于财务的管理水平。
5.加强财政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管理主要依赖于进行管理、监管人员的自身道德建设水平。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内部经济管理的效果,进行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中,要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进行岗位的设定并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进行明确阐述,制定合理的人才政策,采用公开、公平的方式进行人才的选拔,提高财政管理干部队伍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柳玉凤,柳安琪.浅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J].现代商业,2011(21).
[2]刘一范,王辰光.浅谈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1(06).
[3]张东腊.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0(29).
[4]张艳红.论如何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05).
篇3
关键词:双语教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6-0245-03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三大核心概念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界的高度重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再次兴起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浪潮,高等教育国际化被赋予更深、更广的含义和使命。毫无例外,我国高等教育越发深入地卷入这一浪潮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把国际化作为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把建设国内一流大学或世界知名大学作为追求方向和奋斗目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农林类高等院校开展和推动双语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培养具备国际视野,掌握专业知识和能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1],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办学层次的必然趋势。实践证明,其在推动和促进我国在农林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中起到了积极而有效地作用。
近年来,教育部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等政策,鼓励推动高等院校使用英语等第二语言进行教学,将双语教学作为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的重要指标,反映出国家对普通高等教育中运用外语进行学科专业知识教学的高度重视[2]。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林高等教育在推动农业快速发展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虽然近年来农林院校不断向多学科、非农方向发展,但这些高校的农林学科和专业仍占据主导地位。双语教育为我国农业领域专门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育也显得非尤为重要。
一、农林类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和问题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具备开展双语教学的基本条件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培养具备系统的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在我国高等院校中该学科开设的主要课程包括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农业经济学、林业经济学、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业政策与法规、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产品国际贸易等。在这些主干课程中,有多门课程是经济类基础课程,在世界各国经济管理类专业均开设此类课程,也出版了各语种的相关教材。例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农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等课程的英文版教材众多,而我国的中文版教材其中也有不少是参考英文教材编写出来的,而这正为开展双语教学创造了有利条件。可以说,让学生直接接触英文原著,方便其对诸如管理学和经济学这些本身就是从西方引进而来的知识的认识,更加直观,易于理解。教师可以把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中经典理论和方法,参照英文原著直接运用第二语言讲授出来,让学生运用两种语言学习并理解理论和专业知识,能达到强化理解的效果。
以市场营销学这门课程为例,课程本身就是从国外学习并引进而来的,其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是在此基础上根据本国国情进行调整和修订而成。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的著作《Marketing Management》在世界范围内使用最为广泛,该书成为现代营销学的奠基之作,许多海外学者把该书誉为市场营销学的“圣经”。我国现行出版的很多《市场营销学》教材就是参考其英文原著编写出版的。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双语教学就有了很好的先决条件和教学优势,对于教学双方都不是难以企及的事情。从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上来看无太大难度,只需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上进行精心策划,结合我国现行农业发展动态变化注入新的内容,就可以达到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双语教学是对学生专业英语学习更高形式的巩固和提升
专业英语教学和双语教学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专业英语教学更侧重本专业英语的学习,主要是运用英语教学的方法和理念,通过对专业词汇和专业文献的阅读与理解,达到对专业英语的灵活应用;而双语教学是把专业知识通过两种语言进行传递,做到融会贯通,超越对语言本身的学习和运用,它是一个消化和转化的过程,难度更大。开展双语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把外语教学拓展到外语课堂以外的专业课课堂,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以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英文专业文献和学术著作的能力,对学生开拓国际视野、掌握学科国际前沿都有很大的帮助,是非常值得尝试和推广的教学模式,但同时也给教学双方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目前我国教育部高教司主办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测评考试。而开展双语教学是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辅助和延续,尤其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学生,许多双语课程的有关专业内容还会经常出现在英语考试的题型当中,所以双语教学对提升四、六级通过率甚至是考研英语成绩有一定的正向作用。随着双语教学在不同年级的相继展开,能使学生更早地进入英语思维领域,使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融为一体,全面提升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同时拓展学科专业的知识,真正做到学习英语并运用英语进行学术专业研究和交流。
(三)双语教学对师资配备、教材选择和教学模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学生的外语水平无疑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首要因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般都是在农林类高等院校中设置的一个专业。城镇生源大多数会选择报考综合类大学,农林院校的生源相当一部分来自农村,外语水平相对偏低[2]。因此,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对公共英语的加强,对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师的遴选也十分重要,对教材的难易度、实用性的选择十分关键。双语教师应具有教学互动和互助能力,不能急于求成,教学方法和模式应因地制宜、教学相长。
第一,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学校保证双语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良好的课堂教学要有一流的师资作为保障。双语课程的教师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要能够运用标准流利的英文传授专业知识。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英语水平提出双重要求,因此高学历的留学归国人员往往成为优秀双语教师的选拔和培养重点[3]。而具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背景的留学归国人才数量有限,因此专门招聘外语水平较高的专业人才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即便如此,双语教学工作的备课难度、强度和工作量都大大超出一般的专业课程,才能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旁征博引、中西合璧、启发引导,讲透基本理论和国内外学科前沿知识。
第二,双语教学的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双语教学质量的高低。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难度很大,虽然农林经济管理类基础课程的英文教材较多,但仍然面临很大挑战。首先,如果直接选用英文原版教材成本很高,或存在影印的版权问题,同时往往教材的广度和深度对于第二语言的初学者来说还是有很大难度,在概念和内容上也存在不能与本国实际完全接轨的情况。其次,如果选用国内教师的自编教材又寥寥无几,同类教材的相似度很高,参考价值不大。最后,选用英文原版教材和对照译本,费用高昂,无法被学生广泛接受,同时此类中英文对照的教材在市场上也非常匮乏,并不是每门课程都能够找到。因此,如何根据国内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现状和学生的接受水平,选取合适的教材,使原版教材本土化,或编写有实用价值且内容合理丰富的自编教材,是当前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的选择是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的重要因素。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模式应另辟蹊径,循序渐进。现在国内普遍讨论和接受的双语教学模式包括:沉浸型、维持型和过渡型[4]。沉浸型指教师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学生沉浸在第二语言环境之中学习;维持型指学生运用母语维持理解和交流,运用外语学习基本概念和理论,两种语言结合交替进行;过渡型是针对学生外语能力较弱,缺乏外语环境的问题,以母语为主,以外语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母语和外语在教学课件、教学语言、课后作业和考试的比例选择问题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要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和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综合考量,不同的专业背景、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要注意加以区别考虑和对待。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对策与建议
(一)不断探索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和模式,难易适度、循序渐进
双语教学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外文学术文献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了解学科前沿动态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如果教学难度过大过深,也会阻碍学生深入理解和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负担。因此,双语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根据专业知识的难易程度由浅至深,母语和外语的比例分配要由少至多,逐步推进。比如,在农林经济的双语课程中,可以先从农业资源与环境和森林的总价值等比较简单的章节入手,开展双语教学,而后再逐步深入地进行相关经济类或模型类的知识的讲解。在教学模式的选取上可以从过渡型、维持型向最终的沉浸型过渡。同时,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根据专业课程的难度,把双语课程在不同的学期开设。现在大多数农林类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考虑到学生的外语水平,普遍在大三开设双语课程,即学生完成大学英语的学习后再开设。而如果可以结合课程的难易程度,考虑把一至两门双语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开设,其余放置在大学三年级,也就是每个学期都安排一两门双语课程,这样既可以辅助大学英语的学习和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又可以保证大学英语学习和专业学习不断线,使得学生自然而然地适应双语教学。同时,这样也能够与大学本科生的四、六级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
(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批判思维,进行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
课堂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程设计将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成效。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内容多、难度大,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和抵触情绪。因此双语课堂应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并利用双语的优势,了解国际学科前沿知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问题,用批判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并理解所学的知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双语教学可以考虑以农业和林业的基础知识入手,运用基本的经济学原理和案例教学等手段,增设师生、学生之间的英文演讲、研讨和评议环节,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学课件应图文并茂,英文为主、中文为辅,专业英语词汇应提前或在课程初始发放给学生,对提升课堂效率事半功倍。并可以通过对重点难点辅以播放专业知识的英文短小视频或音频的方式开展教学,应用多种手段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课前的准备工作在双语教学中也极为重要,让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和相应的准备工作,可以减轻学生课上研讨的口语交流的压力,会使学生更加从容地表达和互动,增强其自信心和表达的勇气。
(三)支持鼓励双语教师进行教材建设,采取多种措施激励教师不断优化和改进双语课程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双语教材的选用问题,在诸如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市场营销等国内外教材内容相似度高,教材数量较为丰富的课程中,建议可以引进原版教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适当地组织编排即可。而对于农业经济学和林业经济学,外文教材内容根据各国国情有一定差异的课程,就要进行节选和再设计,或由教师编写双语教材。英文原版教材的语言表述更加标准地道,且一般具备知识更新快、内容与国际接轨良好等优点,但缺点是有些内容和案例与中国国情不符。而自编教材实用性强,价格合理,但需要编者具有丰富的双语教学经验和扎实地语言基础,才能保证教材的质量。但从长远来看,我国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亟需高水平和高质量的双语自编教材,此类教材的出版将会对该专业的双语教学起到良性的推动作用。因此,各高校可以通过如科研经费投入、双语教师培训、工作量计算等多种途径,激励授课教师不断优化双语课程,鼓励双语教师完成教材的编写工作,持续地进行双语教学的课程改革。
总之,高等院校开展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必然趋势[5]。双语教学是培养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专业人才的有效途径,任重而道远。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应认为可以通过一两门双语课程就能把学生的专业外语或专业素质提升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和层次,在大学阶段循序渐进地开展多门双语教学,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才能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6]。各农林类高等院校须从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开展和推动双语教学工作,以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卓越农林经济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杜春梅.普通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反思[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5,(10):16-17.
[2]曹仁稳.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1):78-80.
[3]曹丽华,孟颢光,郑.简论高等农林院校双语教学[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32-33.
[4]王林萍,施丽涵.农林院校双语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以福建农林大学为例[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3(5):96-101.
篇4
一、正确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其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强国富民的基石。我国的县制萌芽于西周,产生于春秋,发展于战国,定制于秦朝,兴盛于当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县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已经形成相对独立的地域实体。目前全国共有2000多个县(包括县级市、自治县、旗),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多,县域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县域的社会总产值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县域GDP约占全国GDP的63%左右。同时,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村、农业和农民,农业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巩固,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村社会才能稳定。
二是工业资源的基地。县域资源是国家资源的基本构成部分。土地、矿藏、森林、水源等自然资源大都集中在县域。没有县域资源在国家资源中的合理配置,就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食品业和轻工业,以矿物质为原料的重工业和新兴产业等,大都依赖于县域资源的支撑。同时,广大农村为国家建设还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可以说,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要素主要源于县域。
三是拉动消费的“超市”。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居民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水平的提高,使县域成为国内最大的市场。只有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农民收入和购买力提高,市场容量才会进一步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才会更强。
四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县域经济包括城镇经济、乡村经济、农户经济几个层次。按经济成分又可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体私营、外资、股份制和各种混合经济。各个层次、各种成分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无论哪个层次、哪种成分实现大的跨越,都会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动作用。
二、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形势的变化,县域经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现。这些问题有的是共性问题,有的是个性问题,有的带有普遍性,有的带有特殊性。
一是结构调整步履维艰。从总体上看,县域经济结构仍处于低级化水平,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造成县域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产品雷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色彩难以在短期内抹掉。由于政策、机制、市场等因素的制约,县域经济结构调整短期内难以有大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一些原来工业基础相对较好的县(市),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近些年在市场竞争中大都转制或淘汰。一些过去的农业大县,近几年出现了“高产不难高效难、增产不难增收难、生产不难销售难”的怪圈。
二是县域财政十分困难。就多数县(市)来讲,普遍财力弱、负债多、包袱重、压力大,突出反映在入不敷出,许多应当投入的投不了,许多该办的事没钱办,财政支出需求刚性增强,需要财政支出保障的支出不断增加,县一级财政压力很大,甚至有的连吃饭都难保,危及政权建设的经济基础。据统计,2003年县域财政总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20%多一点,但财政供养人口比例,县域占到全国供养总人口的70%。
三是城镇建设进程缓慢。从多数县(市)来看,城镇普遍存在基础差、功能弱、发育不成熟、带动力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环境建设的落后,对外缺乏吸引力,难以聚集资本和生产要素;对内缺乏带动力,难以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使县域经济的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难以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延缓了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县域经济发展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不是一日形成,而解决这些问题也需要一个过程,必须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扭住经济中心不动摇,牢牢把握发展主题不放松,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增加财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为核心,不断推进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应着力在以下六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业调整,要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思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龙头带农,抓科技兴农,抓基地扶农,抓市场活农,促进传统农业的优化升级,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工业调整,要加快机制转换和体制创新,要以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为突破口,立足本地主导产业,抓大扶强。第三产业要以市场建设为重点,加快发展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产业,构筑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购物中心、乡镇级的商业服务中心和自然村的三级服务体系。
二是要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从县域经济发展的走势看,民营经济产权清晰,主体明确,机制灵活,越来越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很强的吸引力和极大的竞争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走出一条挖掘民智,吸引民资,依靠民力,做活民营经济的发展之路。针对当前民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组织引导上,特别需要按照“抓大促小带中间”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民营经济的整体提升和群体拓展。“抓大”就是督促和引导规模企业,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施强强联合,以龙头优势辐射带动民营经济整体水平的迅速提升。“促小”就是通过采取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结对联谊、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支持更多的农户介入务工经商,壮大民营经济群体规模,扩大富裕面。“带中间”就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小业户群体的发展,激促动中小企业在现有基础上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在某一产品、某一环节上做优做强,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是要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从区域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也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特色是品牌,是市场,是竞争力,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适应形势,放大优势,培植强势,做亮特色经济。特色经济多是“块状”、“集群”型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人们称之“一县一业”、“一乡一产”、“一村一品”,带有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区域特色。因此,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一定要走出全面抓、抓全面的常规思维,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结合本地资源状况、交通区位、产业结构、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在全国、全球经济发展新格局中,打造自己的特色,扩张自己的优势,建立自己经济发展的“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开辟适合自己发展的新路子。
四是要把加快城镇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从城乡发展的格局看,经济腾飞的“龙头”在城市、在集镇。从我国的实践看,沿海发达县市,近十几年来小城镇发展很快,形成了一个个密集的城镇群,不仅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而且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强了县域经济的竞争实力。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更好地提升人气,提增财气,提高品位,做强城镇经济。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效益经营”的原则,积极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坚持软件硬抓,硬件精抓,优化城市环境,不断提升城镇形象,引导生产要素尽快向城区集聚和重组,为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展空间,创造条件。
篇5
关键词:经济适用房 物业 管理
一、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特点
1.经济适用房的双重性决定了其物业管理的双重性
经济适用房是政府在市场的运作下建设的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的一种保障性的住房。在建设以及销售的过程中都是通过市场来完成的。作为经济适用房的主要适用人群,中低收入阶层因为没有相关的经济承受能力,所以才需要依靠政府的帮助实现适当的住房的目标,在居住的过程中,物业管理的过程是因为其业主的特殊的性质,所以不可能完全按照市场的标准进行,必须在这个过程中有政府的干预和管理来保证经济适用房的保障性质的完整贯彻。这就是经济适用房的保障性质。
2.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技术标准决定了其物业管理的要求
经济适用房在建设的过程中对于住房的很多无关的方面并没有考虑,主要考虑的因素在于住房的使用效果,也就是住房的适用性问题。在建设过程中建筑的标准与普通的建筑是相同的。但是,对于经济适用房的住房管理的服务也是需要一定的要求的,也要与普通的住宅的服务规范和内容相一致。
二、经济适用房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价格机制不合理的问题
从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的相关政策来看,政府在考虑到了经济适用房的业主主要是那些中低收入的家庭,这在实际上对那些中低收入的人群来说确实起到了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的问题。所以物业管理收费标准低于商品住房,这就使得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物业管理企业的利润就会大幅度减少,很多企业在微利的环境中生存,使得企业生存变得很艰难。
2.物业部门缺乏市场竞争的有效机制
目前,就大部分的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来讲,都是政府房管部门的下属企业通过改制的国家物业管理企业来承担物业管理工作的。由政府支撑的物业管理单位,在服务上很多都抱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在服务质量上得不到相应提升,只是存在很简单的物业管理工作,还有很多的大型企业单位在进行经济适用房的开发过程中,受到自己开发自己管理的陈旧观念的影响,通常是不愿意将其开发的项目推向社会或者是推到市场上进行物业管理的,这就导致了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不能够像商品住宅区一样通过公开的招标的方式进行管理,市场不能建立就必然导致物业管理水平的低下。
3.服务没有针对性
经济适用房中居住的人群的特殊性决定了在物业的管理模式上要不同于一般的住宅小区的模式,这就要求物业管理企业要针对其业主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的物业管理服务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才能更好地针对业主的要求服好务。但是,现在很多单位在服务的过程中只是简单地将物业企业的本身经济利益作为物业服务的根本所在,脱离了业主的实际需求,盲目推出了一些投入相对比较小但是产出比较高的有偿性质的服务,这些都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应该根据广大的业主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一定的物业管理服务。
三、解决经济适用房物业管理问题的措施
1.建立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的价格并不能简单地依靠市场的竞争机制来进行决定的,但是这个市场必须在政府的宏观调控的相关措施下引进一定的市场竞争机制,这样的机制的建立不仅仅能够在市场中进一步完善供需的平衡机制,物业管理公司也可以在资金上能够得到保证。由于经济适用房的管理是有其特殊性所在的,所以物业管理公司可以在进行物业服务的时候,将很多的捆绑式的收费项目作为单项分割开来,这样就能够在维系一般的企业运作和管理的条件下,提供更为人性化和简单化的服务。
2.引入必要的市场招标机制
物业管理公司在进行服务之前应该引入以招标为主要方式的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公司,实行招标投标不仅能够打破传统的经济适用房的小区物业服务垄断的现象,还能够实现物业管理行业的优胜劣汰的机制,提高物业管理的相关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物业管理公司的竞争力,也可以更好地规范和完善物业管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3.政府应该出台一定的税收政策进行鼓励
作为有一定的社会保证机制的商品住宅区,政府应该给予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税收的优惠方面,首先,要在政策上支持物业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对于一些税收项目,政府可以实行降低税率或者减免一些税收的政策。同时,享受优惠的物业管理企业应该在政策的引导下开展那些适合经济适用房的业主需求的服务,严格保证经济适用房小区内部的服务质量。政府的相关部门要不定期对经济适用房的小区内的物业管理的满意程度以及具体工作的开展进行一定的调研和评价。
参考文献:
[1]张宏斌,经济适用房物业管理经验谈[J].住宅产业,2011.(Z1)
[2]刘音,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问题简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3]曾翔玉,常州市蓝天花园经济适用房物业管理探索[J].中国物业管理,20068
[4]李佳,经济适用房物业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物业管理,2006.11
篇6
经济适用房的后续管理面临责任主体不清、基本公建配套不到位、物业管理不佳等问题,亟需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上海市闵行区承担着大量的经济适用房建设和人口导入任务,闵行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创新社会管理,实行保障房派驻检察官制度,对保障房的建设、后续管理等环节直接进行监督,并从检察监督的视角,提出改善和加强经济适用房后续管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后续管理;困境;检察监督;对策
[中图分类号] D9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03-0048-0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要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经济适用房就是现阶段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有效方式。各地特别是一些住房价格较高的大中城市,适度发展经济适用房仍然有着重要意义。不过在经济适用房的后续管理上,由于缺乏系统、完善的制度规范及管理经验,经济适用房的公共基础配套不到位、物业管理不佳、转租转售等问题逐步显现。本文以上海及上海市闵行区为例作一研究。
一、上海市及上海市闵行区经济适用房概况
(一)经济适用房产生的背景。2005年,我国开始出台保障房政策,此后逐步完善。上海市针对公租房、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动迁安置房等公益性保障住房的建设和管理,提出建立“大型居住社区”的探索,以更好地服务和保障民生。预计到“十二五”末,上海市闵行区将承担1440万㎡的“大型居住社区”建设任务,预计导入40-50万规模本市常住人口。
(二)上海市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情况。上海的经济适用房的集中建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本世纪初,上海市政府决策在市郊建设一批以解决中心城旧区改造动迁安置的配套商品房为主的大型居住基地,此类基地全市共建有8个,分布在浦东、闵行、宝山、嘉定四个区。第二阶段,从2008年下半年起,上海市政府的思路从建设“大型居住基地”转变为建设“大型居住社区”,立足于“在郊区建设交通方便、配套良好、价格较低、面对中等收入阶层的大型住宅小区”,在全市确定了8个重点推进的大型居住社区,闵行浦江是其中之一。第三阶段,2010年,上海市政府推广在市郊建设“大型居住社区”思路,确定了第二批23个基地的选址,分布在闵行、浦东、宝山、嘉定、青浦、松江、奉贤、金山、崇明等区县。
这一举措在较短时间内满足了相当一部分中低收入群体改善住房条件的刚性需求,稳定了房地产市场,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还为扩大消费创造了有利条件,对调节收入分配、遏制投机性财富转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上海市闵行区经济适用房后续管理之困境
从入住的房源来看,有市属地块建设的房源,也有闵行区自筹的房源;从入住的人员结构来看,有闵行区本地居民,也有其他区、县导入的居民(比如徐汇区、长宁区);从经济适用房的权属来看,所在地政府和经济适用房的申购者按一定比例共同享有房屋产权,所在地政府拥有40%的房屋产权,申购者拥有60%的房屋产权。这种人员结构的多元化及双重的产权属性,导致经济适用房的供后管理面临一些问题。同时,经济适用房作为新生事物,其在规划和建设之初,就存在基础配套设施跟不上、供后管理不完善、退出机制缺失等先天性不足等问题。
(一)属地管理还是属人管理?入住的经济适用房居民到底应当实行属地管理还是属人管理?有相当一部分经济适用房居民是从徐汇区、长宁区等导入的,闵行区的街道、社区对这部分人员的基本情况并不掌握;这些人员居住地、生活区域转移之后,再要求导出区政府进行全方位管理确实勉为其难。但是,政府的行政管理及服务,如社区、医疗卫生、教育、警力等资源是按照行政区划及人口数量来确定的,需要当地政府的财政支出,如果要全部依靠人口导入地来承担的话,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和人员压力。
(二)基本公建配套不到位。出行难、就医难、日常购物难是经济适用房居民反映最强烈的三个焦点。
一是出行难。经济适用房所在的“大型居住社区”周边公交运力严重不足。
二是就医养老难。配套医疗服务和“大型居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远滞后于住宅建设,“大型居住社区”内日常治疗和急救问题凸显。同时,“大型居住社区”养老机构投资主体、建设主体不明确,造成一些老年病人将医院当养老院,客观上又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
三是日常购物难。“大型居住社区”除配套的街坊级商业设施外,没有大型超市和正规商店,群众日常生活成本高,生活压力大。
(三)物业管理不佳。首先,物业管理公司的确定。目前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是由开发商组织全市范围内招投标确定的,属地政府在确定物业管理公司的程序中只能被动接受,增加了属地政府对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的难度。
其次,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低。物业管理公司基本采取商业化运营,其经营费用及盈利全部来源于业主缴纳的物业管理费等服务性收入。经济适用房小区居民普遍经济能力不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物业管理费收缴率仅能达到50%左右,势必影响物业管理公司的服务质量,其安保、清洁等服务难以满足居民改善居住环境的要求,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四)经济适用房违规出租、出借。首先,出租、出借行为虽被明令禁止,但有一定的合理性。由于公共配套设施不到位,居民出行、生活不便,出现了部分居民向市区回流的现象。有的居民购买经济适用房申请了银行贷款,每月有还款压力,因此将房屋出租,能够获得一定的租金收入,补贴生活。而经济适用房的出租、出借目前是被市房管局明确禁止的,因其不仅使政府改善中低收入群体居住环境这一目的落空,并且给“大型居住社区”的管理带来困难,但其存在又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和合理性。
其次,违规出租、出借的发现、查处机制尚未完善。经济适用房违规出租、出借面临的另一难题是发现、查处困难。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发现、查处机制,物业、居委、派出所或者房屋管理部门到底应当由谁来承担发现违规出租、出借房屋的职责,发现以后如何进行取证,由谁来进行处罚、行政执法权力有无依据等都没有明确规定。
(五)经济适用房的退出、回购机制不健全。目前闵行区的经济适用房只有申购机制,退出、回购机制不健全。首先,经济适用房是为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由政府公共财政筹集资金建造的,当申购者收入水平提高,经济能力增强后,应当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退出,让其他符合条件的人享受住房保障。其次,随着子女的成长、就业,一部分经济适用房申购家庭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这部分家庭有二次改善居住条件的需求,这时其购买的经济适用房应当如何处理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再次,经济适用房申购家庭出现家庭成员死亡、离异等变动时,其申购的经济适用房应当如何处理也是极为现实的问题。
三、检察机关保障房派驻检察官的理论与实践
(一)保障房派驻检察官的理论支撑。首先,这是检察机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原有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利益分配方式等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检察机关的传统职能已不能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管理发展的新要求。保障房派驻检察官是闵行区检察院主动融入民生,积极探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式的有益尝试,符合检察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的定位。
其次,符合我国检察权理论。《宪法》将法律监督权赋予检察院来行使,说明检察机关已不单纯是职务犯罪侦查、侦查监督、刑事追诉的机关,而是国家政权架构与社会治理格局中存在的一条救济权利、保障安全、稳定秩序的制度通道。保障房派驻检察官的目的并不是代替房管、安监等部门的行政职能,而是立足于其作为法律监督机关的“监督”本职,以检察监督促进公正、公平,实现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
再次,符合检察权“延伸”的趋势。保障房派驻检察官一方面是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表明检察权力的社会辐射范围、功能的确正在逐步扩大。只是目前这种“延伸”尚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随着新《刑事诉讼法》和新《民事诉讼法》的实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也需要进行同步修订,以便从法律上确认检察权的边界,赋予检察权延伸以充分的法律依据,避免外界对检察权“延伸”的质疑。
(二)保障房派驻检察官的实践探索。2012年2月,闵行区人民检察院出台《闵行区保障房建设派驻检察官工作实施方案(试行)》,通过派驻检察官监督保障房建设、管理工作,深化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预防,确保保障房在建设、申请、供应、管理过程中的公正、公平、公开。
加强对保障房后续管理环节的法律监督,应该成为保障房派驻检察官制度全程工作链中的重要环节。派驻检察官的工作不能仅止步于保障房分配完成即告终止,在保障房的后续管理使用环节,派驻检察官也应协同相关行政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通过对保障房实际使用情况的不定期抽检、抽查等措施,加强对保障房后续管理环节的同步监督,确保保障房的制度功能得以实现。
四、检察监督视角下加强和优化经济适用房后续管理的对策
保障房派驻检察官介入经济适用房后续管理环节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应当以检察监督为视角,以检察建议或者纠正违法通知书的形式,提出加强和优化经济适用房后续管理的以下对策:
(一)从省市级层面,制定经济适用房社会管理的指导意见,适当下放行政管理权限。积极建议并推动省市级层面,在总结相关地区、板块供后管理经验的同时,制定加强经济适用房社区社会管理的指导意见。针对经济适用房属地政府承担的管理职能与拥有的管理权限、财政支撑严重不足等,建议由市级层面研究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属地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支出;针对“大型居住社区”建设总体思路与规划设计之间的系统性不足等问题,建议在规划阶段,省市级职能部门听取属地政府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其一定的话语权,避免供后管理上的职责不清;将规划管理、市政道路、环境保护、市场监管、民生事业等方面的部分行政权限下放给“大型居住社区”属地政府;适当增加属地镇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行政、事业编制,弥补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力量的不足。
(二)加强经济适用房的物业管理。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与业主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是经济适用房业主较为关注的问题。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经济适用房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的把关,鼓励优秀物业企业参与管理。建议制定并有效落实物业公司招聘经济适用房居民就业的扶持政策,既解决居民就业,又推动居民对社区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其次,制定对管理业绩良好的物业企业奖励机制;再次,加大经济适用房社区内业主委员会的组建进度,考虑闵行区经济适用房入住率较低和居民自治意识淡漠的现实,房管部门应在业委会组建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三)加大违规行为的经济处罚力度。经济适用房管理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包括开发商违规和业主违规两方面。建议上升到法律层面,加大处罚力度。通过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细则等,对于开发商违规的,比如偷工减料的房屋质量问题、不履行质保义务等的不法行为,进行经济处罚,罚金可定为开发商获取的额外利润的3-5倍,并限制其在其它相关项目上的投标资格等。对于经济适用房业主的骗购、违规出租、出售等行为,取消其在10年内或者终身再次申购或租赁各类保障性住房的资格。
(四)建立经济适用房小区扣分管理机制,遏制违规出租、群租。不建议放开禁止出租的规定。应建立扣分管理机制,具体做法是:由房管部门派驻保障房社区的工作人员会同物业管理部门发现保障房住户危害社区住户安全、破坏社区环境卫生、违章使用房屋等方面的不当行为,并实行扣分制,累计到一定分值,住户将被强制退出保障房供给体系,并在若干年内不得重新申请保障房。将不当行为依情节轻重分为4类:属于轻微违规行为的,每项扣3分;较严重的违规行为,每项扣5分;严重违规行为,每项扣7分;非常严重违规行为,每项扣20分。租户如在两年内被扣分数累计达到20分,租赁合同将被终止。如携带动物随处便溺,弄污公众地方,属于轻微违规行为,将被扣3分;擅自将租住的住房转让、转租、出借、调换的,一经发现,将被扣20分。这一举措能够从源头上遏制“居改非”、违章搭建、转租、群租等不良现象。
篇7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285-01
摘要:行政管理作为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政府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政府行政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探讨了其路径分析,进而为政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奠定了重要基础。
关键词:政府;行政管理;改革
一、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的问题
1.我国的行政法律法规还不健全。
政府的行政行为必须依据法律来进行,因为政府是行政管理机关,不能自由行动,只能在法律授权范围内采取行动,这也是行政法制的首要要求,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前提条件就是行政权的依法设定,所以一定要不断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法。行政组织法的主要作用就是规范行政组织、控制行政组织。目前来讲,我国的行政组织法律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是国家机构的设置和规定不具体,非常笼统。由于行政结构的种类比较复杂,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划分,行政机构的设置不成序列,分工不明确,行政组织整体规模时空,各个行政组织之间争权夺利。行政组织之间的权限划分不够清晰,中央和地方、地方行政组织之间的权限划分不清,行政权的分配基本上处在无法可依的状态。如果有些法律条文规定了哥哥行政机构之间的分工权限,但是仍然没有对具体的权限和事宜作出明确的划分。现有足之间的编制管理也缺少规定。在行政管理中,行政编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首先是机构重叠、职责不清,使行政效率低下;其次是行政编制规模的大小也直接关系着公民的负担问题,社会要维持行政组织的正常运转,就需要税收,这都是取之于民的。现行的组织法中缺乏对编制管理的规定。
2.政府行政管理绩效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宏观经济调控效体系还不健全,需要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目标是要给人带来幸福,政府的管理工作要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但是目前来讲,这个要求并未完全达到。微观经济管理效益有待进一步提升。调查显示,很多的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中存在着“越位”“错位”“缺位”现象,尤其是在一些地方政府的管理措施不当,给人民群众的利益带来了不良影响。在我们当前提倡低碳生活的背景下,行政投入和行政绩效之间的较大反差还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真谛。行政管理中对发展主体的定位还不够明确。发展权的主体是人,政府应该尊重人的发展权,尊重人的自主发展。但是,一些地方的一些部门却把发展权片面理解为“政府的发展权”,结果造成了政府滥用“发展权”,发生了许多危害人民群众其他权益的现象。
3.现代行政管理绩效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还有差距。
现代行政管理的绩效总体来讲还没有达到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步调不够协调,由于之前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方式造成的惯性在行政管理中依然存在,一些地方政府还是采用原来的审批和发号施令的手段进行管理,政府的这种做法体现的不是民主作风,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长官意志。我国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结果就是造成了一些干部只唯上不唯下,只唯“功”不唯实,最终使得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往往在“政绩”追求中打了折扣。还有就是目前的也存在着,一些地方民利成了摆设。管理绩效内容与民主政治的发展不够配套。政府应该加强民主管理,实行依法行政,可是现实中这方面制度管理建设的内容还不配套,很多地方都表现出来了权大于法、言大于法的现象。政府行政体制的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型政府组织机构,才能适应民主政府的发展。
二、新时期加强政府行政管理的路径选择
1.采取措施,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政府如何应该积极转变职能,给自己找准定位,做好服务管理,政府要担当好自己的角色,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我们知道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政府管理的重点要有所侧重。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应该把职能真正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逐步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从“全能型政府”向“有限型政府”转变,从“权力型政府”向“责任型政府”转变。所以政府应该界定好自身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职责范围,明确政府在职责,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要为社会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建立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为各类经济主体的生存和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必要的公共物品、基础设施、提供各方面的保障服务等。制定调节收入分配的政策,让每个公民都享有充分的生存权,为低收入家庭和个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
2.应该不断加强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法律和制度建设。
依法行政是现代社会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必然要求。政府应该首先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深化行政管理改革,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推动各级政府坚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履行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深化政府。所以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健全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政府的行政管理。深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决策科学、分工合理、执行顺畅、运转高效、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完善机构设置,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管理权责;精简管理层级,扩大管理半径;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强化外部监督体制,实行政府行为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政府自我约束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调整,应注意与相关制度建设的协调配套,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是对政府结构在职能转变基础上进行新的整合,合理配置政府资源,改革必须使方方面面的制度建设相互配套,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才能整体推进。
3.提升政府执政能力,不断创先管理方式。
首先是政府应该积极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人放在核心位置,管理的核心在于着眼于人的管理方式。尊重每个成员感情和人格,注重发挥成员的创造力,不断挖掘成员的潜力,增强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对人的积极性的认识有更高层次的理解。人本原则在国家和社会的一切事务和活动中体现出来,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文明和发展。其次是要注重在政府中推行政府办公电子化。加强政府的信息化建设。实现政府信息化,促进电子政务,对传统的政务流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整合。尽管这个问题的实现还很复杂,会遇到种种困难。但是应该看到电子、技术等新的政务实现手段,主要集中在行政机构内部的组织结构和行政业务流程方面。对行政管理体制本身的影响,还是较为有限的。必须通过体制改革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构建中国的电子政府,具有重要的推动意义,不断探索中国政府信息化模式和道路。! 政府还应该实行政务公开,增强行政透明度。政府信息公开是人民当家做主的要求,也是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的趋势。政府信息应向社会公开,为了增强政府运作的透明度,也是为了能够保证人民群众监督权的实现。从整体上看,当前的政务公开还没有上升为涵盖政府运转的各个环节的整体透明运作的一项专门制度。所以,政府信息应该向社会公开,这也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施工企业 成本管理 问题探讨
企业想要生存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加强成本管理。然而传统的成本管理早已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成本管理的创新与改革工作刻不容缓。
一、企业成本管理内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工程施工的经营者,其生产、工程施工耗费是通过生产工程成果即收入来补偿的,而成本就是衡量生产施工耗费补偿的尺度。企业通过生产商品销售、工程项目成果取得收入,提取成本消耗的份额,用以补偿生产经营中的消耗,维持企业再生产持续进行。所以,成本作为补偿生产消耗的尺度,对企业经营效益起着主要作用。
新经济下,企业竞争求生存以成本控制为基础。企业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通过降低成本进而降低产品销售、工程价格,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
二、企业成本管理现状
(1)成本管理理念认识不足。我们淮海集团作为为淮北矿业煤炭生产服务的企业,由于过去家大业大,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足,突出体现为:一是不能正确处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使企业在成本管理上存在诸多弊病。二是部分企业虽然注意加强了成本管理,但往往只是将成本控制当做权宜之计,而没有以完全市场化,归根到底是成本的竞争,没有将成本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永恒的主题在当下企业效益不好的情况下,才会想到成本控制。三是管理者对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认为成本管理的目的仅限于降低成本,降低消耗、节约费用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
(2)造成会计成本核算不实的原因。企业核算人员轻视了成本核算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对成本数字进行人为的调节,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不高,企业监管力度不强。没有认识到成本就是竞争力,市场竞争就是企业间的成本较量。
(3)成本管理手段比较传统,未有形成一套现代化的成本管理理念。由于计划经济观念的长期熏陶严重,企业的成本管理仅重视对生产成本的管理,对于企业的材料供应以及产品销售环节过于忽略,这种老套的成本管理观念和成本管理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企业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强化企业的成本管理对策
企业应打破原有的成本管理模式,从企业自身找出路,从企业经营的角度完善发展的成本管理理念,企业必须满足成本战略管理的需要,从根本上转变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使企业始终保持长期持久市场竞争力。
(1)增强企业成本管理控制理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管理理念的创新十分重要。成本管理理念的创新,就是要排除过去那种上级下达成本指标计划,企业落实、分解、完成指标任务的陈旧做法,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能激发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成本管理新理念,并将先进的成本理念融入到具体的管理过程以及员工思想意识中。
(2)建立企业全面的预算管理体系。为了使企业的内部管理控制得到更好的发挥,企业应当建立争面预算的管理体系,它是重要的内部管理控制方法,它对现代企业的发展和成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市场变幻莫测的情况下,企业能否抓住机遇、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决定了企业是是否能够驾驭市场能力的体现。企业实行全面的预算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有效的化解并规避企业经营风险。
(3)加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管理。由于工程、生产情况特殊,固定成本所占比例较大,一般在70%左右,所以在生产过程中,要合理集中生产,提高单产单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使人工料费降至最低水平。同时又要提高产量,降低单位成本水平;要提高回采率,加强可成本的牵制,以提高生产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最好,采用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新经济下企业生产经营,应该在事前成本管理中,汲取和消化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推广ABc物资管理分类法,使成本预测和决策方法科学化、系统化。事中成本管理方面,要在财务成本核算方法与管理成本核算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变动成本、标准成本和责任成本核算方法;事后成本管理方面,应加强成本的考核与分析,不应单纯以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成本管理水平的唯一指标,而应加强对成本效益的考核监督。
(4)加强重大工程管理。施工企业工程管理主要包括勘探工程材料成本管理和修理费用及用工人员成本管理。主要是购置更新生产没备和生产人员用工及管理费用,在购置设备过程中应由管理部门严格考察设备性能价格比,以最优价格购买最优产品,从而降低设备采购价格,降低固定资产值;生产监督部门要严格监察工程质量和工作量,严格核定预算,降低和减少不合理费用,以降低固定资产增加值,从而切实降低工程成本;修理工程管理中,要严格执行程序,合理编制工程预算。同时,严格监督工程质量,实行工程质量抵押、承包办法以降低项目生产成本。
(5)考核目标成本与激励机制要有机结合。成本控制只有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企业经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作为我们勘探施工企业一方面要严格考核,另一方面要实行彻底的成本否决权。即目标成本指标一但确定下达,一般在一年内不变动为鼓励降低成本,人人要精打细算,在完成目标成本的基础上如有降低再进行激励,可以根据成本降低额度,进行效益奖励。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确保企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高新经济下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管理者要投身到现代化的成本管理建设中来。将成本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企业始终保持市场竞争优势,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永秀.浅谈煤矿企业内部管理信息化[J].煤炭经济研究,2012.
篇9
关键词:企业集团 资金集中管理 问题 对策
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资产重组、行业联合等企业扩张行为层出不穷,导致企业集团面临各种挑战与压力,集团资金相当吃紧。在企业集团中,财务管理工作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企业集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发展趋势,这也是国内外企业集团的共识。企业集团资金实行集中管理,不仅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还协调了资金的富余与短缺,同时也起到了对财务风险预防作用。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集团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企业集团俨然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所谓的企业集团主要是由母公司以及子公司所组成,其中还包括控股公司。在企业集团的整体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便是财务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中,如何加强资金的控制成为了现阶段企业集团不容回避的问题。其中,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便是最为主要的一种形式,其内容主要是母公司根据当前资金的运转特征,并结合自身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战略目标,从而选择有效的模式实现资金的管理,推动企业集团资金的有效性与合理性。从我国大中型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实践来看,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两种模式。
(二)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资金管理的重视
当前,企业集团在财务管理中过分看重经济效益,往往只重视利润考核指标,忽视现金流控制。并没有对资金管理形成共识,没有清楚了解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当然也没有明白在企业集团发展中资金统一调度的重要意义,导致资金管理可有可无,趋于形式化。另外,绝大多数企业集团在采取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之后,会将资金管理业务纷纷交给资金管理中心,并没有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专门设立相应的职能部门,这样一来企业集团会采取传统资金结算的方式,并无法对资金管理以及预算进行监督与管理。
2、缺乏对企业集团资金的利用
部分企业集团采取资金集中管理之后,下属成员企业为了经济效益往往私设银行账户,如此一来规避企业集团的监督与管理,形成监管的空白地带,滋生腐败现象。另外,有部分企业集团规模比较大,下属的成员数量较多,管控难度加大,收益分配、费用分担缺乏公平,进而无法充分发挥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心的作用。
3、缺乏合理的资金预算与现金流规划
从整体角度分析,有非常多的企业集团在内部资金预算编制上存在问题,没有从实际角度出发,凭空捏造,根本无法保证预算项目与成员单位的实际预算相匹配。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因为预算项目没有得到确定,且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在项目预算支出方面会存在管理与监督问题,虽然企业集团在发展中会对现金流管理工作比较重视,但是却没有从企业集团发展角度出发,没有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要么造成资金缺口较大,要么资金盈余较多。
二、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一)加强对内部资金管理的重视
在新形势下,集团高层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企业集团内部资金进行有效整合的重要性,充分意识到集团“资金池”强大的蓄水功能、灌溉功能,并能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从根本上发挥出资金内部调配的作用与价值。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从实际角度出发,对法人的治理结构加以调整与完善,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管理层级,将财务管理部门放在首要位置,专门设置审计部门,从根本上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当然,为从根本上提高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应用,企业集团还需要根据实际的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并将规划与控制相结合,真正将企业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的优势发挥出来。
(二)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为从根本上提高企业集团的有序发展,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集团需要对资金预算管理进行重视,并要对资金预算项目加以细化,制定完善的现金流规划,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对现金流进行管理。另外企业集团还需要积极做好内部控制设计工作,在整个制度设计过程中,坚持不相融合岗位相互分离的原则,做好往来账务核对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只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才能提高资金的安全性与全面性。
(三)采取有效的管理方式
在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中,管理方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决定了资金集中管理的有效性。笔者认为,企业集团都应建立一套便捷、安全、高效的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资金存量、流量、流向的集中管理与实时监控,保持资金均衡有效地流动,有效地降低组织成本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管理的效率,并且实现企业集团物流、资金流之间的整合,这样便可以对财务信息数据进行核验。另外,企业集团还需要成立专职部门,做好对资金的垂直集中管理,银行账户集中化、透明化,建立银行账户授权使用模式,并不断创新资金管理方式,让资金集中管理发挥出的应用效率,提高资金的有效性。在资金调剂方面,应强化公平原则,弱化行政命令方式,合理调动下属单位的积极性。
(四)梳理成员之间的关系
毋庸置疑,在企业集团中成员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在新形势下积极处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关系是重点,因为成员单位与企业集团有着重要的关联性,能够推动企业集团的发展与进步。所以在当前的发展模式下,企业集团资金管理中心的人员要树立正确的责任意识,要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并积极制定切实有效的资金管理行为。当然,企业集团在有序发展中还需要做好各项监督与控制工作,只有真正如此才能提高企业集团资金的有效管理,才能推动企业集团的创新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尹旭.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路径优化策略与建议[J].商业会计,2013,13:15-17
篇1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宏观经济管理理念;继承与发展
经济全球化指的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分工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正是通过这种分工与协作实现了国家经济发展快速化要求。宏观经济作为国家整体经济的体现,不可避免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如何坚守适合本国国情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是每一个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所需要深刻研究的内容。
1、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影响
参与经济全球化,以政府为主体的宏观经济管理必然会受到巨大的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有着自己的准则,总体上看去,全球化对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理念的影响有三大方面。
(1)影响我国经济主权问题决策
作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含义即指技术与生产力目前都还属于较低水平,因此在参与全球化合作时,我国必然会处于产品链的最低端,受到发达国家经济的制约。
(2)对管理规则的影响
加入WTO后,意味着我国在经济领域实行全方位、全行业的对外开放,从宏观经济管理理念方面来看,这预示着我国之前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都将重新洗牌,为了适应WTO环境下的经济政策,我们的宏观经济管理理念必须得按照国际化的经济标准来制定,同时还需要为国际间的经济接轨而作出适当的政策贡献。是对过去封闭经济管理理念的全盘抛弃还是审时度势,将其中有价值的证明成功的管理理念进行保留继承,需要通盘考虑。而一旦继承之后,我们又要面临如何将这些理念进行发展的问题。必竟任何理念与模式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都会显得过时,因此这方面的影响不容小视。
(3)影响我国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经济全球化是在世界各方力量处于相互制约、向均衡化发展,从而最终使世界经济格局处于相对缓和,众多国家参与进来,但各国又将注意力集中于本国在生产技术方面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促使社会分工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地紧密,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一旦某一个国家的经济出现混乱,其它国家也势发受到影响,当这种影响全面曼延开来时,就会造成整体局面的失控,从而影响了各国的经济秩序。当稳定性受到影响时,宏观经济的管理就会变得俞发地困难,也俞发地重要。要想抑止衰退的扩大化,那么就必须经济职能部门采取有效地宏观经济政策来调节本国的宏观经济,从局部改善,进而改善整体世界的宏观经济局面。
2、 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宏观经济管理理念
(1)宏观经济管理的转型
历史上,我国宏观经济管理已经历经了两个主要阶段与一次转型,目前正在面临着第二次大的转型,加入WTO意味着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客体又将迎来一次实质性的变化,这必然要求我国的宏观经济管理进行第二次转型。宏观经济管理的模式的转型将会是这次转型的主体内容,舍弃掉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管理理念,取而代之的是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政策有力引导为辅的新型经济管理模式。
(2)宏观经济管理手段创新
宏观经济管理手段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时所采用的有助于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目标的一切手段。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促使国家政府必须创造出适应新经济环境下的管理手段。其中包括软件方法,如经济方法、行政方法、法律方法同时也涵盖了各种硬件,如不同的传媒与网络。利用信息化的高速飞展,政府已在着手建设数字信息化管理手段,即所谓的地进行电子化政府建设。中国政府的庞大,管理起来必然有着非常大的难度,但是通过建设电子化政府网络,实现了垂直化的管理反应速度,对于国家的经济层面进行统筹,任何地方的经济信息可以上网查询,而一个经济行政命令的下达后产生的效果,都可以尽快了解到。实行现代化与网络化的经济管理模式,政府构建了覆盖全国的“政府网”体系,这正是新经济形势下,政府将经济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及时应对新环境下宏观经济有可能面临的来自世界和国内的挑战,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
(3)求发展应对突发事件
所谓的突发事件,对于宏观经济管理而言,实际就是发生之前并没有太多的前兆,而对于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的世界经济体来说,突发事件似乎都是合情合理的。随着经济的发展越迅速,突发事件来之迅猛,影响巨大,比如之前的美国信贷危机,虽然开始仅限于美国,但不久就曼延至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我国作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在美国出现次贷危机之后,也不能独善其身,美国经济一下滑,我国的制造业受到重挫,最终问题都会反映到宏观层面而来。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形势下的经济突发事件,是我国对宏观经济进行良性管理不可逃避的问题。面对这场危机,我国集所有力量,通过4万亿的建设资金来救市,而后各个职能部门在统筹规划下进行充分配合,这就是一种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机制的培养。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必须要时刻要作好应对措施,也就在制定相关制度,调节我国经济社会的运行,面对突发事件,常用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一定程度上会有过时的可能性,那么根据新经济体系来发展这些管理政策符合了时代的要求。比如存款准备金率、贷款利率、存储基本利率,这些措施一般是遇到经济事件时,国家常采用的一般经济调控手段,但是现在的突发事件所带来的影响比以往都要大,因此如何在这些固有手段内容上再继续发展,将它们的内容涵盖的范围更加广,解决的矛盾更加彻底,是当代宏观经济管理理念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经济手段的不断创新,加强国家自身应对危机的准备基础。
3、总结
宏观经济始终是一个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石,它的变动影响到国家发展建设的方方面面,不论在哪个时期,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管理是国家职能部门发挥作用的工作重点,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建立自己的经济管理体系是目前国家经济改革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