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知识的基础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1: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学知识的基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学知识的基础

篇1

众所周知,在古希腊城邦中工匠身份的人是被歧视的。在柏拉图那里尤为突出,工匠的地位在其“理想国”中是处于较低的等级。这主要与柏拉图注重“理念”有关。在柏拉图看来工匠的生活是与物打交道,工匠们只关心一些技巧性的东西,目的是将东西生产出来。鞋匠只知道怎么制鞋,而穿鞋是好是坏或在什么时候穿,他们不能提供这方面的知识。同样,柏拉图不认为工匠能做“王”,只有哲学家能承担此事,因为哲学家能思考更多的东西。而这个东西在他看来就是知识。基于知识所展开的就是被后人称之为“合理性”的东西。也就是说哲学关心的是“合理性”问题。因为,哲学家做王看来合理的地方就是他懂得更多,包括道德和价值。这个时候我们发现柏拉图将哲学和技艺(art)或技术对立了起来。如果柏拉图是反对技术的,他是什么意义上提出的呢?技艺是基于观察产生的。在柏拉图看来,观察到的东西因为它是易变的所以不能构成知识,因为它并非是永恒的。但是,我们认为恰恰改变人类观念的却又是技术。因为技术是直接源于生活的,它与抽象的世界、人和彼岸世界是没有关系的。工匠根据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需要改进了生产方式和材料,产品最终会发生奇特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在此发生的变化要远远大于哲学的教导,或者说要先于哲学的教导。换言之,人们是先接受了科学知识,再接受哲学。观念上的变化,理智的进展并非是哲学的功劳。这个时候科学就是基于观察对实际生活中形成的对技术的变更。加拿大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伊恩•哈金在《表象与介入》(1983)中试图劝导大家打破偏见,给科学一个正常的地位。因为,人们总是相信科学有很大的作用去改变生活,但是又不愿意承认科学在我们思想中的地位,因为仿佛只有哲学才被认为是对世界的绝对解释。但是,一方面,人们希望不停地借助科学去生产知识,通过技术生产产品,以此来满足生活所需;另一方面,又批评通过科学生产的知识都是有问题的,技术生产的产品也是有问题的。当然这种批评最多是来自哲学家(浪漫主义思想家、海德格尔和法兰克福学派),而科学哲学家也尾随哲学家和科学家之后,不知道该做些什么。科学哲学家之间也形成了各种各样对科学进展没有帮助的争论。哈金认为,科学哲学家应该做的工作:为科学辩护———不是为科学造成的影响辩护(原子弹爆炸的厉害)。而他的任务就是为“实验”辩护。①

众所周知的,牛顿力学和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理解科学的典范。虽然,这些理论对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身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如果从这些理论的背景上看,我们会发现,他们将研究的领域缩小到了一个更小的范围,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越小的范围越能掌握问题的实质,越能抓住真理。比如,有人曾质疑达尔文为何仅用生物的化石就能说明问题。实际上,这已经是一个关于技术的问题。因为,他使用的这个方法,能为他解释他的理论提供有效的帮助。更确切地说,用一定的技术将化石展示出来和用特定的工具将力学理论展示出来是一样的。而这个时候,我们是否能够认为,如果没有技术的运用,科学就难以得到发展呢?我们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并且科学在演变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和技术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

在夏平的《利维坦与空气泵》一书中告诉我们:科学实验对于科学知识的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2]当时,霍布斯被嘲讽为不懂实验就开口说瞎话。霍布斯反对科学实验的理由:一方面是哲学观点的冲突;另一方面,霍布斯试图在意识形态领域为统治者正言。因为,玻意耳的理论认为,宇宙中某一个部分可以是“空”的,这当然和意识形态的或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是冲突的,因为“普满论”是这一切的根基,当然也是霍布斯哲学的基础。但是,玻意耳的理论形成必须依靠技术生产才能够完成。空气泵难以被推广除了有政治的因素,还有经济上的因素,因为制造一台空气泵的费用是相当昂贵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技术因素。从此时算起,科学就成为既是一个实验性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因为,一旦涉及到实验,更多层面上说就是一个技术问题。换句话说,古希腊人之所以不能够达到玻意耳的理论水平,是因为那时的技术手段还达不到玻意耳时代的水准。当然在思想层面上他们也不愿意去接受技术对知识的形成有所作用的观念。虽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一种创制科学,但是它与理智科学(第一哲学)相比还是要低级一些。

二、技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表现

“技术对科学知识生产的作用”这一说法仿佛给人一种幻象:凡是“作用”,都是“好”的或积极的。而实际上,我们发现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它实验中的运用,虽然提高了技术被认可的程度。但是非常遗憾的是,技术的运用越发达,我们对所谓的科学知识的了解就越少;技术的发展越精细,我们所谓的科学知识就越加排斥行外人对技术的认识。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技术被排除在哲学认识论的范围以外一样。在技术运用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而多数人要对一个新的理论提出反对或质疑则成为一件难事。于是,科学知识的传播的范围被扩大,这个范围不是知道它的人越来越多,而是参与科学知识生产的“部门”变得越来越大,其主要集中在政府和国家的权力部门中。比如,当我们质疑欧洲的强子对撞所提出的科学理论,投入战斗最好的“队伍”就是以国家为代表的机构,而不可能是对强子对撞有兴趣的个人和民间组织。因为,后者无法花费高昂的实验费用去获取有效的论据,以反驳一项“超级”庞大的工程所得出的结论。当然,如果以国家为代表,就完全有可能。但是,我们又发现,在类似的计划当中参与的人员遍及全球各大洲。假如有人对欧洲的强子对撞理论提出质疑,我们会犹豫,因为这个计划中也有中国人参与了。之后,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质疑有意义吗?于是,在未来的这些大型科学实验活动中,我们将越来越少地听到持有相反意见的声音。

自20世纪以来,我们发现很多科学理论的提出,以及各项实验计划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强大的技术支撑。其中,国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比如,我们对外太空的认知最终得靠哈勃望远镜。而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内哈勃空间望远镜会被耗资十亿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所取代①。同样,上世纪90年代末期,诞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即激光聚变装置)”,从计划提出到实施已经花费了超过35亿美元。而容纳NIF装置的建筑物则长达215米,宽120米(相当于三个足球场)。该装置产生的激光能量将是世界第二大激光器———罗切斯特大学的激光器的60倍。最终,它的任务是通过激光器模仿太阳中心的热和压力,用以创造核聚变反应。这项实验已于2010年10月6日完成了首次综合点火实验。这些巨大的投入和令人惊讶的计划,给人们带来的远远超过了像玻意耳时代,或爱因斯坦时代的任何一项技术发明或理论发现所带来的刺激和想象。与此同时,中国的“神光”计划也与NIF类似,但是前者能量仅有后者的一半。究其原因我们更多地相信这种差距是来自于技术和资金,而这些都和政府的资金支持有很大关系。①从对微小的技术手段的需求到庞大的技术装备的设置,我们发现科学已经无法远离技术的运用。科学对技术的依赖,致使科学研究必须要花费高额的资金,因为技术装备的购置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另外更为重要的是:它还需要一批对技术设备熟悉的人,包括实验人员、工作人员和维修人员。逐渐我们发现参与科学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耗时越来越长,耗资越来越大。只要是参与了这些大型计划的人都可以被称为“科学家”。逐渐,我们认可了这种以“庞大”为特征的当代科学形态,这被人们称为“大科学(BIGscience)”。

三、技术作为一种文化在大科学中的体现

20世纪以来“大科学”成为科学的代名词。尤其在天文学、高能物理学等领域。“天文学变得越来越国际化,并蔓延到其他更大型的研究合作,高能物理实验———‘大科学’的象征———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事情”。在21世纪“大科学”得到了更加“完美”的体现。除了上述的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和美国国家点火装置之外,还有令人震撼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其目的是试图通过借助总能量达7万亿电子伏特的质子流对撞,并模拟出宇宙大爆炸的状态,以期能找到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被称为“上帝粒子”)。LHC位于瑞士日内瓦与法国交界的地下100米深处,由总长为27公里的环形隧道构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对其进行管理。自建造以来共耗资100亿美元,共7000余名研究人员参与其中。在20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菲利普•安德森就表示:“当一个研究团队的人数超过100人以后,从社会学的观点来看,它就会变弱,我个人是不会去参与这种合作和寻找那些令人沮丧的观点。每次我们造一个像哈勃太空望远镜一样的新机器,我们都会试图去找到一些令人兴奋的东西。”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很多关于LHC话题的新闻头条都用了“可能”、“有望”。因为据我们所知,这项计划的预期有点含混。也就是说,在科学的具体运作中永远是在面对不确定性和强烈地对成功的实现预期。同时,还要去把握那些始料未及的偶然性。科学家们相信即使强子对撞产生不了想要的东西,但是会有新的收获。这个新的收获是根本无法获取的,除非它真的出现了,而它究竟又是什么呢?科学家们又情愿相信自己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毕竟对一项实验的投入越大,产出越大。

苏格兰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在1964年提出了被人们称为“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假设———“我解决了如何让它产生作用的理论问题,并有可能看到最终结果;我发现如何将好像没有重量的粒子转变成重粒子的方法”———从此奠定了现代粒子物理学的基础。但是这个80多岁的老人至今还在和斯蒂芬•霍金不停地争论。霍金在2008年耗资26亿英镑在强子对撞机上,目的是为了证明“希格斯玻色子”是错误的,人们根本得不到所谓的“上帝粒子”,同时能够通过对撞实验印证科学家曾提出的“超对称理论”和“弦理论”,“不管大型强子对撞机是否有所发现,结果都会告诉我们关于宇宙构造的许多知识”。而希格斯则认为,“霍金将粒子物理学和引力理论以一种物理学家都不相信的方法放在一起研究,是极不正确的。因为,从粒子物理学和量子论的观点来看,除了引力理论以外,还必须将很多理论结合,才能得出一个前后一致的理论”。通过同样的实验来证明两个不同的观点,这在过去是很难想象的。前面,我们曾经认为,一个庞大的计划的反对者必须通过另一个庞大的计划来加以反驳,即由科学理论的外部来实现。而现在这种反驳的变形出现在同一个科学共同体中,因为希格斯和霍金都试图通过LHC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在以往,尤其在库恩的时代,科学共同体因为科学家满怀同一种希望而走到一起,即便是共同体中形成了不同的声音,但是在范式的作用下,分歧不会扩散或将范式转换掉,并形成新的目标。[3]而在“大科学”的时代,库恩的范式恐怕会发生一些变化:同一个科学共同体中会允许不同的范式存在,即便他们运用了同一个实验操作系统,但是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理论被对方推倒;同一种技术手段能够允许不同的理论存在,证明在这项活动中存在有非此即彼的可能性。这实际上证明了,科学总是在对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做出肯定的回答,而回答的结果尤其依赖于技术的优势。

四、结语

我们这里试图表达的并不是技术发生在20或21世纪的事情,只是从20世纪开始,技术的变形和对技术的理解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已。对技术这个问题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两个世纪前。虽说在几百年前的工业化道路中,技术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直到新黑格尔主义代表卡普(ErnstKapp,1808-1896),在1877年使用了“技术哲学”一词,才标志着“技术”正式进入了人们的对生活世界和形而上学的思考中。①技术从一种生活的工具变成决定知识生产的部分。相反,马尔库塞及其学生芬博格认为,技术对知识生产不起决定作用。如果科学知识的生产不由技术决定,那么究竟由什么决定呢?在福柯讨论知识的时候更多是与权力联系起来,以至于最后在理解科学知识生产的时候,它成为权力决定的东西。[4]在伽利略的时代,我们通常可以接受的观点就是,伽利略利用了望远镜“看”到了一些新奇的东西,而这东西对于我们理解世界有重要作用。玻意耳通过一个装置将空气中的一些现象表现出来。我们足以相信技术对科学知识的生产所起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社会的发展又促使我们怀疑这种观点。因为,工业革命以后技术的运用更加突出,产品更加丰富,人们的可选择性也越来越多,相应地人也被技术载满了。于是,从20世纪到21世纪,人们耳边充斥着对技术的评论或质疑。如果技术束缚了人,为什么人还心甘情愿地怀着浪漫主义的情节去批判它的同时,还要接受它呢?或许真正的问题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我们能罗列出来的任何一个产品都是基于人的需要而生产的。20世纪的生物医学的突破,新细菌和新药物的发现都和人类的病况有关系。虽然,巴斯德的实验非常偶然地获得了一个具有高效治疗作用的药物,但是他此前并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瓦特的蒸汽机的改良如果不是因为资本家的需要,我们今天的交通运输条件也不会得到改善。总之,我们在批评技术塑造了一个牢笼的同时,恰恰没有正确地去察看技术本身。技术被人设计出来,以完成制造知识的任务。而今,技术已经作为一种文化深深地植入到科学知识的生产中。

篇2

关键词:计算机等级考试;C语言;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1-30580-02

About the Instructiveness of NCRE on Computer Basis Education

LI Xiao-mei, LIU Cheng, LIU Xue-p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enter, Shenyang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Engineering, Shenyang 110034, China)

Abstract: The Computer Basis Educ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or universities should give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structiveness of NCRE. Making a contrast between the actuality of "C Programming" course and the new examination précis of NCRE's C Rank Two, several pieces of advice about Computer Basis Education reformation are presented.

Key words: NCRE; C Programming; Non-Computer majored; Computer Basis Education

1 对比与分析

“C语言程序设计”是多数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理工科学生必修的计算机基础考试课,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人才的培养有多重意义。从长远看,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对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意义的认识和动手能力;从近处看,一方面可以直接用C语言完成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还可以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以下简称等级考试)有关C语言的等级考试(主要指C语言二级考试),以取得相关证书,不但使学生具有了成就感,而且对就业也有直接的帮助。

等级考试是经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主办,面向社会,用于考查应试人员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全国性计算机水平考试体系。虽然目前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的认证有多种,但等级考试对当今的信息社会仍然有较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已经普遍地渗透到普通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院校的在校生。目前,参加等级考试的考生中,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而社会考生仅占一小部分。笔者对我院考点的近几次考试的生源进行了粗略统计,发现近90%的考生为本校大学生。这足以说明等级考试已经对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产生较大影响。

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与等级考试的关系,已有不少工作在教学一线的专家和学者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概括起来是:认为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有一定参考性和指导性,重视考试的通过率,但并不赞成把考试通过率看成主要的教学目标,否则,计算机基础教育就会成为纯粹的应试教育,而计算机基础课就会变成等级考试的训练课。

笔者基本认同上述观点,同时也补充一点自己的看法:对等级考试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应有统一的标准或要求,而是“因校而异”的。即,各所学校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评价等级考试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指导性或参照性作用。例如,对于“应用型”普通高校来说,办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能够熟悉现代科学知识、管理知识,掌握当今各类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员。而等级考试正是检验考生的计算机知识及其应用能力,两者都重视“应用能力”,可见这个考试目的与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相吻合的。

等级考试的级别共分为4级,其中的“二级”对理工科的在校生影响最大,同时也最受计算机基础教学单位的重视,其原因是:二级考试的重心在于“程序设计语言”,C语言是其中的主流语言之一,也正是理工科低年级在校生的一门考试课。很多在校生注意到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与等级考试在时间上、甚至在内容上的衔接性,为了追求较高的学习效率,在校生一般在C语言课程结课以后,用2至3个月的时间进行强化和提高,接着就参加等级考试。可见,这是一个“学一考二”的过程,即,一个学习过程,应对两个考试。作为授课教师,更应该重视此过程,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提高教学效果。

2 提出建议

下面先简述等级考试二级大纲的调整情况,然后对比实际的教学情况,提出改革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建议。

2.1 等级考试二级大纲的调整情况

从2005年开始,等级考试二级考试执行新的大纲。新大纲提高了对考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笔试试卷上。以前的笔试考卷的知识点全部是关于C语言程序设计;但在新的笔试考卷中,关于C语言程序设计的知识点的分值下降为70,另外30分则分配给“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设计基础”等知识点,被统称为“公共基础知识”。

上机考试的内容以及形式变化不大,仍然强调实际动手能力,考查考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以及程序的纠错和调试能力。

随着高校教学工作的进一步改革,等级考试工作也在稳步前进。等级考试工作组决定,从2008年开始,二级C语言程序设计笔试时间由120分钟调整为90分钟,上机时间由60分钟调整为90分钟。同时上机环境也由TC环境更改为VC++6.0环境。可见,等级考试工作组重视着学校教学工作的当前进展情况,并与现阶段的学校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2.2 C语言教学的现状

1) 教学内容:仅涉及C语言的知识点,很少涉及等级考试笔试题目中的“公共基础知识”。

2) 教材:多年来始终使用清华大学出版社、谭浩强版的C语言教材。此教材的优点是循序渐进、浅显易懂,书写风格便于自学,受到普遍认同;但对于等级考试的针对性不强,所以并不适合等级考试之前的强化学习。

3) 授课方式:采用课堂讲授和机房上机辅导两种授课方式,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编程训练相结合。这种教学方式正好分别与等级考试的笔试考试和上机考试相对应,是正确的,应继续坚持。

4) 考试方式:多年来一直实行“无纸化考试”,借助于自编的B/S模式考试软件实现。其中的题型既有诸如选择、填空等客观性题目,也有以程序设计为代表的主观性题目(在VC++6.0环境调试、运行)。可见,这种“无纸化”考试方式不但符合课程目标,同时也涵盖了等级考试的两种考试方式,与等级考试的考核点形成了全面的、比较完整的衔接。所以,目前的考试形式是比较合理的,应继续坚持。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目前的C语言教学环节中有一些是值得肯定的,有待于继续坚持和发展,但面对新大纲的二级C语言等级考试,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若干弱点得以显现和暴露,甚至有些观念和教学过程显得陈旧、落后。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调整,会直接影响学生的二级通过率,从而间接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和就业。这实际上是影响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3 建议

1) 增加教学内容:对于“公共基础知识”,单依靠学生的自学,效果不会太好,因为无论是“数据结构”、“数据库基础”,还是“软件工程”都是独立的专业基础课,在短时间内,学生很难有针对性地从中提取与考试相关内容,所以需要任课教师加以引导、总结和概括,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增的内容如何施教?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其一,增加“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时总量。任课教师先期照常讲授C语言知识点,用增加的课时量在期末讲授“公共基础知识”;其二,课时总量不变。期末在C语言课程内容结束后,调派专职教师,以培训的形式讲授,授课对象局限为有意愿参加等级考试的学生。

2) 选取新型教材:教材不但要浅显易懂、便于自学,而且对于等级考试要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是否包括等级考试的考试大纲、往年考题和样题,适量的练习题等;是否较好地支持“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将一些要点和难点以生动、有趣的例题形式穿插在教材之中,等等。

3) 相关部门的支持:上述两方面要付诸于实施,离不开学校的相关教学和管理部门的支持,特别是教务处的支持。

3 结束语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的修改,肯定会影响到很多普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活动,在新的背景下如何看待和协调等级考试和C语言等课程教学活动的关系,要结合各个院校的具体情况,要和人才的培养方向相一致。

应用型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级专业人员,所以我们应该重视为社会认可、对于学生意义较大的计算机等级证书,从而搞好相关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效果和等级考试通过率,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月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J].南都学坛:自然科学版,2000,20(6):69-70.

[2] 谢银勋.浅谈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整合[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20).

篇3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课 问题 探究式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185-01

高等职业学校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一技之长,直接和社会上各种就业岗位接轨。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的普及,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完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各个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基础课程。下面就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进行一下探讨: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设置

在高职院校中,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的设置,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课”:WindowsXP、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等,这些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课是必开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达到熟练的程度,因为学生就业以后很可能会用到这些软件。

(二)程序设计课:主要包括VB、C语言、SQL Sever等数据管理课程。学习这些课程,可以扩充学生的计算机软件知识和技能。同时学生可以参加考级,为以后就业提供一个凭证。

(三)网络技术课:主要包括网络基础、网络技术应用等。这个课程的开始,让学生把计算机和网络联系起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四)“开展专业技能综合课程”:主要是为了结合专业的需要,加强学生解决本专业计算机应用的能力。例如,装饰装潢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课程方面,必须开设PHOTOSHOP和3DMAX。只有掌握这两门课程,才能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二、高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仍然被广泛采用,并且坚持以教师为中心,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抹杀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一样。

(三)学校教学条件制约。由于招生规模的大幅度上涨,学校的机器台数与学生人数比下降,这样就严重制约了学生的上机实践。

三、计算机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

针对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为了更好地指导教学,可以采取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师不再是“填鸭者”,而是学生的“领路人”。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并且强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中获取知识、学会方法,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并完善认知结构。

(一)提出任务式教学,增添学生学习动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所学知识的目的。例如,在讲授Excel电子表格时,对于“筛选”这个功能,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哪个是筛选功能,而是让学生把班级学生上个学期的成绩单制作出来,然后把每个学科超过90分的同学姓名统计出来。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找Excel中各个选项的功能。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可以增添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面对问题情境,学习者能否一开始就采用积极的态势,对学习的成果影响较大。开展探究性学习的首要在于创设有吸引力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接受任务后,在极大的兴趣驱使下,会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例如,在讲授authorware之前,可以让学生观看用authorware做出来的作品的效果,尤其是动态效果。让学生充满好奇,充满期待去学习这个软件。有了这样的外界刺激,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去学习了,效果一定会很好。

(三)积极交流讨论,认真组织协作学习。把学生分成小组,大家积思广益,然后各个小组进行交流,找到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例如,在学习3DMAX的过程中,让学生创建一个立方体,直接创建立方体我只用1秒钟,而且点击鼠标两次就可以,而画线挤出的立方体需要点击鼠标四次,而且时间大概也在4秒钟。不同的学生思维方式不一样,对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会有不同的方法。经过小组协作,互相交流,大家就可以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四)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是教学当中重要的因素,即使是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模式中,教师仍然是最重要的引导教学的角色,所以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指路人”,掌握方向的指挥者,这就需要计算机教师掌握最新的信息和知识,这样才能给学生指出正确的前进方向,才能把探究式教学方式搞好。

【参考文献】

[1]楼桦.高职高专院校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科技信息,2006年.

篇4

关键词:会计;微课;高职;实训操作

从现代教育学之父赫尔巴特提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观后,后续又产生了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教学理论、情感教学理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西方教学理念演变的趋势为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地位,强调学生的“学”。诚然,若一个老师讲得再好,但是学生却不愿意听,不愿意学,那就是失败。若学生愿意听愿意学,但是注意力却无法维持,教学效果也是大打折扣。《基础会计》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一年级的核心课程,对过去9年主要接触语文、数学等基础文化学科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都是巨大的挑战。缺乏生活经验、社会经验的学生很难理解掌握课程中的抽象概念和理论。会计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新生事物”,大多数学生在第一个学期完全处于“懵懂”的状态,想向老师请教,又不敢请教。很多学生由于听不懂,逐渐丧失学好会计的自信心,乃至到二年级就彻底放弃。这时微课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学生可以自主观看学习直至掌握。

一、微课的概念及意义

“微课”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胡铁生老师提出的,当时的定义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后来胡铁生老师对“微课”的定义又做过两次调整。焦建利、张一春、黎加厚等学者也先后对微课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中黎加厚还特意指出“微视频”并不是“微课”,只有和学习单以及学习活动流程整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否则只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微课往往围绕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展开,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如果加以合理利用,微课能为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微课可在课前用于预习。传统预习缺乏针对性,也很盲目。微课则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微课也可在课中使用,辅助课堂教学。微课具有梳理、归纳和提炼的作用,在重难点问题上,微课的点拨更加透彻。微课也可用于下课前的小结,再次梳理归纳教学中的难点。微课也可以用于技能点的作业评讲。当需要讲解技能要点时,不同于传统的只限于语言描述而缺乏示范,教师可以播放微课的正确操作,让学生获取形象生动的视觉认识。微课也可以用于复习和拓展。很多高职学生并没有掌握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考前复习也是毫无章法。而微课可以帮助学生紧抓学习重点和难点,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可以对不懂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反复观看,查漏补缺。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笔者选择两个平行班级进行登记账簿项目的差异化教学,一个班在教学中运用微课,即实验班,另一个班则不使用微课进行同样的教学,即参考班。每节课知识点和技能点具体讲解后,两班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并形成成绩单。整个项目的教学结束后,对实验班发放问卷调查,让学生完成对微课的使用评价。综合成绩单和学生问卷调查的反馈信息,横向比较研究微课在实训操作教学中使用效果。登记账簿是《基础会计》课程中为数不多的操作实践项目,重实训操作,理论性不强,学生较乐于学习。但是在该项目中,账簿种类繁多,学生需要掌握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应收账款等总分类账、应收账款等明细分类账的登账方法。各个账簿的登记要求也不尽相同,整个项目技能点小且细。所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如何让每位学生看清教师的操作示范,并且保证每一位学生尽快掌握,这在“大班化”课堂教学中是挑战也是负担。基于项目难示范、示范重复次数多,教师教学压力大的特点,微课能将教师从这种窘境中拯救出来。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未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登记日记账环节笔者主要采用教师主导的方式,将微课作为教学手段,辅助课堂教学。待学生大致熟悉登记账簿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后,在总分类账的登记项目中,将主导权还给学生,将微课用于课前预习环节,课堂上主要用于知识内化和解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至于明细分类账的登记流程较为复杂,则是将微课的预习功能和上课巩固功能相结合,既要求学生预习,同时在课堂上也利用微课梳理技能要点。

(二)研究对象

以Z高职校会计系一年级中的1609、1610班为研究对象。两个班级在人数、性别以及分数区间分布上虽有些许不同,但差异不大。两个班级一年级第一学期的成绩基本趋同,差距并不明显。1609班第一学期期中成绩83.5分,期末成绩81.7分。1610班第一学期期中成绩84.2分,期末考试成绩83.8分。由于是新授课,所以上学期的成绩差异(学习基础)对本次授课应无太大影响。将1609班设为实验班,在课堂上使用微课教学;而1610班设为参照班。

(三)问卷调查的设计

笔者查阅文献,结合对微课的理解,制定了问卷调查表。对于问卷的设计主要是从是否愿意使用微课、微课的自主使用频率、使用效果、使用偏好、使用过程存在的问题等维度展开,前三个维度主要采用单选的形式,使用偏好采用多选的形式,存在问题则采用问答的形式。从学生的角度,对微课在会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

三、微课在实训操作类项目的应用实践

(一)课前准备

登记账簿作为基础会计课程中重要的项目,技能点多。一般来说是按照日记账、总分类账、各类明细分类账的教学思路进行课堂教学。以“登记库存现金日记账”项目为例,阐述微课在会计教学中应用的准备工作。1.明确教学目的,审视微课资源优缺点。微课作为辅助教学的有效手段,如果应用得当,能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该项目的教学重点主要包括根据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期末结账。教学难点为跨页登记以及期末结账。结合教学目的,教师观看现有的微课资源,了解该微课是否契合自己所设立的教学目的。笔者寻找到的微课主要分为任务导入、操作示范讲解以及总结三部分。其中操作示范主要包括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以及期末结账。该素材所展示的操作科学规范,贴合教材内容,但是缺少跨页登记的技能点讲解,以及缺少给于学生思考的时间。2.结合微课资源,设计教学。结合微课资源的优缺点,根据“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强化感性认识,笔者要掌控微课播放进度,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以“登记现金日记账”项目为例,微课展示根据一张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的操作流程后,紧接着展示第二张凭证,这时教师要按暂停键,要求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登记,教师直接点评反馈。这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有利于维持学生注意力。在微课观看结束后,教师布置课堂作业,检查学生通过微课达成学习目标的情况。紧接着,教师提出问题,跨页应如何登记,引发学生思考。教师亲自示范讲解,指出跨页登记的规则要点,并发放练习。通过两次练习,强化学生对登账规则的记忆,提高学生登账速度。在本次实施过程中,利用现有便利条件,选择以基础会计实训平台软件为媒介,调整已有例题,将题量控制在5笔业务,要求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学生练习结束,提交答案后,软件自动判分,反馈学生目标达成情况。3.将微课资源上传至公共平台。为了保证微课能辅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可以重复观看视频中某一操作要点,教师应将微课提前公开给学生,让学生下载到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中,方便学生在学习和练习过程中随时观看学习。若学校开放无线网全覆盖,教师则可将微课资源放在学校公共平台上,方便学生随时在线观看。

(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体验

通过参照班和实验班教学体验比对,笔者发现实验班的课堂教学变得相对轻松、简单,讲解时间短,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练习。实验班的教学进度快于参照班。通过在新授课上使用微课示范操作步骤,梳理教学重难点,实验班学生完成练习的速度显著快于参照班速度。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在该项目实施之初,部分学生课前并未下载微课,导致在课堂上无法观看微课,或者只能与他人合看,影响学习效果;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利用手机或平板在做其他事情,并未专注在学习上,缺乏自制能力。在课前使用微课作为预习手段,课上巩固内化的“翻转课堂”形式对学生自制力和自主性较高。根据课堂参与可以看出,实验班使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的人数显著高于参照班预习的人数。实验班首次课堂练习的平均分也明细高于参照班的平均分,可以看出实验班的预习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班,这很大程度可以归功于微课。但也有共性的问题,两个班级均有部分学生未预习或未认真预习,在课堂上跟不上教学节奏,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教学进度和效果。笔者认为微课的最大优势就是学生可以利用时间进行主动、充分的学习,缩短课堂讲解时间,增加学生练习时间,提高学生初步掌握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将微课资源上传至公共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实践结果

在“登记账簿”项目中,共进行了十多次登账测试。测试包括库存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类总账、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等负债类总账、三栏式明细账、多栏式明细账、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的登记。实验班第一次登记各种类型账簿的成绩明显高于参照班。随着之后有针对性的讲解,学生理解的深入,在同类型账簿之后的练习中,两个班级的成绩差距逐渐缩小。问卷共发放47份,实际收回47份,有效答卷46份。学生无效答卷的原因在于1位学生只完成了部分问卷,因此视为问卷无效。实验班91%的人愿意使用微课学习。班上41.3%的人自主使用微课频率较高(平均每个微课观看次数5次以上),8.7%的人自主使用微课频率较少(平均1-2次)。几乎所有学生都肯定微课对学习效果的正面作用。汇总问卷结果,23.9%学生喜欢利用微课预习,47.8%的学生喜欢在课上观看微课,17.4%的学生觉得用微课做总结也不错。

四、研究结论

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得知,微课教学节约了时间,也让讲解内容更深入。微课不仅将教学中的每个环节有机融合起来,还节省了课时资源,实现了教学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微课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手,愿意学的学生会主动去学习,但是不愿意学的学生还是不太愿意使用微课去主动进行学习。学生之间的分层现象更加明显。微课主要是为了解决教学重难点,但只局限于此是不够的。微课是为在线学习而生的,是一种在线学习资源。教师将微课作为一种教学素材,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是可以的,但是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后期应从教师主导转为学生主导,学生主动、自主地进行学习,而教师充当解惑的角色。高职院校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当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另外应该关注“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在长期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谨慎细心的做事态度,加强对会计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若学校能建立微课平台或教学平台,鼓励教师制作微课并上传,丰富课程资源,建立系统的课程微课体系,并鼓励老师使用,这将更有利于提升常规教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初中;物理课堂;“问题导学”;组织及实施

初中物理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来说,有着一定的抽象性特征,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掌握。对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科学地使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保障相关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以及实施的有效性。

一、“问题导学”教学问题的设置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就是要培养与素质学生自身的问题探究与思考能力,提高学生的自我解决能力,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形成。对此教师要科学合理地设置“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问题,基于问题设置的层次与导向、趣味与实际原则,有效地构建相关物理问题。对此教师在物理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根据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与应用能力,通过案例以及情景构建的方式提出各种物理问题。例如,在进行摩擦力的知识学习过程中,就是设置如下问题:在玩滑梯的时候,小丽穿的是新皮裤,而小红穿的是旧皮裤,那么谁下降速度较快?这种基于生活实际开展的趣味性问题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物理知识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有效问题的设置,提高学生的物理实践以及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在一根线上悬挂上一定的重物,在向上拉拽线的时候,线断掉的同时重物也就掉了下来,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适当地提出问题:为什么线会断掉?W生在思考之后,就会给出因为拉拽的作用、重物的重量等答案,教师在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然后就可以使学生有效地理解物理知识。

二、“问题导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具体应用

第一,课前问题的有效设置。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有效的预习可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工作开展中,设置一个引导性问题,让学生明确具体的学习方向,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理解,加强课堂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动能、势能以及机械能相关物理知识的讲解分析过程中,教师课程开展之前,可以提出:你认为什么是动能?生活中有哪些动能例子?你了解势能么?等问题的设置,明确学生的预习方向,避免学生盲目开展预习,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预习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各种问题的提出,了解学生的预习状况,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了解,便于相关物理活动的开展。

第二,课堂教学中的引导式设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状况以及教学内容,有针对地设置各种引导式问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如果教师不优化课堂问题,利用固有的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就会懒于思考,单纯地通过教师的讲解进行知识的理解。对此教师要通过系统的问题设置,将其始终贯穿在整个物理课堂之中,逐层深入的设置引导式问题,提高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与讨论,加强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的问题发现与探究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各种小组活动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合作学习与“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融合,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与理解,有效地塑造学生自身的交际以及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进行速度知识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深度的教学问题,有梯度地设置教学问题,如:如果火车与自行车面对同一方向行使,那个速度快?学生就会觉得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就会给出正确的答案,然后再适当引导,提出问题:“如果用物理量表示这个速度”,学生就会根据教学内容给出答案。

第三,课后学习中的“问题导学”应用。“问题导学”不但可以在课前以及课中应用,也可以在课后开展。对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以及对相关物理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程度,有针对地设置各种问题。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开展,巩固教学知识,加强学生理解;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加强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功率知识的讲解之后,就可以让学生探究生活中的功率应用,这样就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对功率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

综上,“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明确教学方向,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与思考的能力,有效地践行了新课程改革教育思想。对此,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中要灵活地应用“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问题导学”模式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5,17:75.

篇6

关键词:基础会计 教学 有效性 课堂

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指的是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发展。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应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效性不仅指效率,还包括质量,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体,讲“实效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代价。二是实效性不仅指教师教学的实效性,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有效的学习。脱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将不可能获得可持续的学习实效性。

目前,《基础会计》的实践教学主要以集中式的手工记账为主,而且仍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先由教师讲解或演示再由学生实际操作,实践内容所涉及的凭证、账簿种类有限,业务范围狭窄,在《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一些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点钞、装订凭证、账簿等,只是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并不能立即胜任工作,因此,会计的教学并没有达到实效性的目标。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课堂四十五分钟学生究竟能学会多少?我认为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成为学生会计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与合作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优化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参加各种教师业务、理论、实践培训活动,努力成为一个教学素质好、基本功扎实在、教改意识强、课堂教学最优化的研究者与实践者,不以任教时间长短,对原来教材的理解去按经验教学,认为传授完知识,任务就完成了。而应该通过教学,认真关注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会不会学”,用这样的理念去指导自己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二、提倡新的学习方式,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实效

(一)认真备课,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1、优化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是备课的基础。

备好课是搞好教学最根本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难重点如何进行讲解,要提前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对使用到的教具要准备充分,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2、备课要备学生,因材施教

职中的学生绝大部分在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进入高中学习专业课,也必然会受到文化课基础薄弱的影响。如果单纯的不考虑学生实际进行教学,必然会使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最终达不到教学效果。

3、备课时要探索有效的引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采用有效的引导方式,可以唤起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如采用设疑引导方式,在讲解存货这章节时,提出为什么要控制存货成本?首先让学生思考,继而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代表上台阐述,然后教师点评与总结。再如采用任务驱动引导方式,在讲解商业汇票贴现的问题时,以当前企业内资金周转不灵,但又急需要一笔资金,而向银行贷款又较为困难为例,引出解决资金短缺课题任务。面对这样的问题,想要完成任务,同学们很快想到的就是单位持有的汇票具有的贴现功能,这样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此时大家急于了解汇票的到期值应如何确定,需要支付的贴现利息有多少?带着这样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汇票的贴现知识就生动有趣了。学习的效果也就突显而出了。

(二)精讲内容,时间用在刀口上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会计课程内容丰富且量大,要在45分钟教学生较多的内容,就需要每句话都要说到点子上,讲练得精,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展开的,教师可以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来刺激学生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例如:在讲解会计账簿的分类时,可以演示实际工作中的各种账簿,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物展示,一目了然,轻松地掌握各类账簿的内容和格式。与此同时,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教学中切实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原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进行能力训练,加强会计模拟实习

1、精讲例题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习题的选择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保障。

经济业务复杂多变,教师要精选经济生活中典型例题,不片面追求例题的数量,而要重视例题的质量,在讲解例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也参与进来,变灌输教学为合作交往,可以做一些基础性练习,例如:对会计凭证的填制。也可以做一些针对性练习,例如:在讲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时,学生总是搞不清楚该如何进行账务处理,这个时候就要针对这一难点多配习题,并进行归类。讲一道练一道,及时帮助学生掌握难点。

2、尝试采用“四步探究教学法”,大胆进行教学改革

四步探究教学法”的基本流程分四步:①阅读质疑、自主探究,②多边互动、合作探究,③训练检测、目标探究,④迁移应用、拓展探究。我是这样做的:

第一、合理分组。第二、合作互动。三、转差培优。第四、共同进步。

篇7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基础;农业院校;课时;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4

1 课程教学目标

《计算机技术基础》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课程,根据教育部高教司的有关要求规定,这门课程是在第一层次即《计算机文化基础》以后的第二层次的课程,要求学生具有一种高级语言编程和上机调试程序的能力。课程的教学的目标:在使用计算机的基础上,掌握一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制一些常用程序,具有一定的程序开发能力;具有一定水平的硬件知识,能够自我组织、安装或开发小规模硬件系统;具有熟悉、消化、使用与所从事专业关系密切的最新软件的能力;具有自我学习能力,能不断吸取计算机科技发展新成果,紧跟信息科学发展步伐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围绕教学目标不断进行,近年来,根据我校教学改革的总体要求,课程设置包括课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调整,突出核心或主干课程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普及,学生在入学前接触计算机的机会大大增加,对计算机的了解、使用情况较以往已大不相同,所以,计算机公共课课时进行了压缩,《计算机技术基础》由60课时(理论30课时)压缩至48课时(理论24课时),相应的课程内容就要做调整。24课时的理论课如何设置,如何达到相应的教学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不断的探索。

2 课程内容设置

我校《计算机技术基础》课程采用Visual Basic为主要平台,讲授基本的windows桌面应用,主要教学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基本算法编程,二是VB基本界面、功能编程,其中以基本算法编程为核心。根据本次教学改革要求,将主要内容按顺序划分为如下模块:

2.1 基本程序设计

这一部分包含3个教学章节,讲授10课时,主要内容有:

第一章,概述(2课时),具体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计算机工作原理(存储程序);软件开发工具及程序设计语言(概念、分类等);VB概述(发展、特点等);明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 vb事件驱动程序的突出特点;VB集成开发环境概览,,明确VB三种工作状态,明确VB应用程序组成部分和文件类型。

第二章,VB基本语言(3课时),具体内容包括VB数据类型;常量和变量;VB表达式;常用数学函数;四则运算类程序设计。

第三章 顺序结构(5课时),具体内容包括赋值语句;Inputbox函数;Msgbox函数;Print方法;常用内部函数;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窗体、标签(Caption属性)、文本框(text属性)和命令按钮简介;Windows风格的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这一部分学习完成后要求学生掌握3方面主要内容:1. 基本计算;2. Windows基本界面,重点解决Windows风格的输入输出;3. 常用内部函数。这部分内容完成后要求学生对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能够完全掌握,会编程进行基本的运算。

2.2 分支程序设计

教学章节为第四章,分支,讲授3课时。讲授内容为:单行结构If语句;简单块结构If语句(不带Elseif的);一般块结构If语句;条件语句的嵌套。本章中Select case语句因课时原因不讲。

这部分内容要重点强调流程图,掌握分支的形态和含义。

2.3 循环程序设计

教学章节为第五章,循环,讲授8课时。讲授内容为:循环的概念;While语句;Do语句;For语句;多重循环。本章涉及各种常用算法,是本课程的核心内容。

2.4 数组

教学章节为第六章,数组,讲授2课时。因课时关系重点讲一维数组,二维数组简单介绍。本章要重点讲授的内容为排序算法。

2.5 常用控件

教学章节为第七章,常用控件,讲授1课时。重点讲授用文本框解决多行输出和Timer控件。

通过这样设置教学内容,在较短的课时内让学生对VB进行较完整的入门学习。

3 教学探讨

上述的课程设置经过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置紧凑,要求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同时也要充分利用上机实验时间补充说明,在较短的课时内可以让学生对VB进行较完整的入门学习。

在教学中,要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和安排,注意如下问题:

3.1 尽快入门的问题

农林专业的学生其专业课程和理工类课程差别较大,固有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在计算机等课程的学习中会遇到问题,因此要帮助他们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尽快入门,尽快培养兴趣。教学的内容组织非常关键,有些教科书在一开始就会罗列出很多内容,这些内容会让初学者望而却步,产生畏难情绪,作为教师就是要让学生有选择地掌握重点内容,迅速入门,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 掌握基本概念和技能

VB的内容十分庞大,吸引人的地方也很多,但是,基本的内容、基本的算法是要学习掌握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要扎扎实实地掌握,作为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如何正确描述和实现算法是学习的关键,不少学生虽然语句也学了,但一写格式就错,编程时总有偏差和感到困难,这都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本课程24课时的理论内容都学好了,24课时的上机实践都认真练习了,VB学习就算入门了,以后的学习可以凭自己兴趣展开。

3.3 教学手段方法的改进

随着教学条件的不断改善,计算机教学在许多高校已完全采用多媒体等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做好课件,体现细节是重要的改革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理论课讲清基本概念和方法,实验课加强实践。计算机的操作命令、语言语法不需要推导,概念也不复杂,但必须通过上机操作才能掌握。所以尽管理论课课时减少,但实验课时仍相应匹配,占总学时一半,实验进度与理论进度同步。

4 网络三维虚拟校园的应用分析

在网络三维虚拟校园正式建立之后,其应用层面较广,且其面向的使用用户范围也较广,包括学生、教师、外来拜访者在内的各类人员都可以通过该系统对校园做出全方面定位了解。具体来说,该系统可以应用于以下几大方面:

(1)基本的地图显示:使用者可以通过系统观看到整体校园的地图面貌,并且可以通过按键操作实现对地图的任意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使用户自己能够极为方便地查看校园的整体平面图与细节图,以及三维景观图。

(2)测量功能:尽管网络三维虚拟校园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原实景进行缩放面描述,但是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在图中画一折线或多边形,使系统自动计算其长度和面积,且其数据处于一定的精确范围之内。

(3)地图导航功能:导航功能是网络三维虚拟校园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地图上任一图元查看了解校园内任意单元的属性信息,并且可以通过路线查询进行地图导航,通过达到观光与探路的功能。

(4)鹰眼功能:该系统同时能够实现鹰眼功能,既保证客户能够通过系统操作对整体校园的实景进行浏览,就好像借助老鹰的眼睛在校园上空盘旋探测,对校园内的每一处建筑物做出详细的属性信息了解。

5 结束语

短课时《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已正常展开,它对任课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为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精心备课,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不断督促学生学习,就目前情况看,教学效果基本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邓睿.浅谈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20):260-261.

篇8

课堂教学是一个多项信息传递的动态系统。在该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既存在着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的动态系统,又存在着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还存在着师生与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因此,教师要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这个复杂多变的动态系统,必须具备一种重要素质――课堂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机敏而灵活地教育学生,随机应变地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一种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有时会让执教者哭笑不得、啼笑皆非。而且如果不能正确、迅速地做出处理,可能会造成师生、学生之间的严重对立,或造成班级纪律涣散、甚至乱班。

曾听过这样一节课,老师教《呐喊》自序,讲课如行云流水。当老师读到鲁迅先生说:“药店的柜台和我一样高,当铺的是比我高一倍,我从一倍高的柜台外送上衣服或首饰去,在侮蔑里接了钱”时,教室突然爆出一声:“老师,为什么不丢个手榴弹进去?”

一室皆惊!四十几双眼睛先射向那个调皮的男生――方刚强,又盯上了老师,老师先是一惊,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徐徐来到方刚强的座位边。牵着八十几道目光,牵着方刚强的砰砰心跳,摸摸方刚强的头,又慢慢踱回讲台说:“如果有手榴弹,我要和他一起去炸掉那个柜台。”

群情振奋,老师说:“方刚强对少年鲁迅满怀同情,对黑暗旧社会充满愤恨,可贵,可贵!”方刚强眼睛亮得燃铁溶石:“老师,鲁迅向那个柜台丢了手榴弹!”“对,对,丢了!”一个女生说:“《药》就是的!”另一个接腔:“《狂人日记》也是。”……

设想一下:如果老师在那一瞬间束手无策,强行将课“教”下去,会如何?甚至若认定方刚强那“家伙”是调皮捣蛋,而痛加训斥,后果又将怎么样?

我想这个故事同样让人津津乐道,但是教学效果定是天壤之别。老师从名师变成庸师。几十个学生对少年鲁迅的同情变成看老师的热闹。对旧社会的痛恨,都转嫁到老师头上。

有一回,我在写“高粱”时错写成“高梁”,结果马上有学生大叫老师写了错别字了,全班学生轰然,可能是觉得抓住了老师的痛脚了,我自己却没发现。我只好硬着头皮先给学生一个微笑,然后问:“谁来告诉我哪里写了错别字了?”然后我请一位学生回答。回答完后我表扬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又问为什么不能用“梁”而要用“粱”呢?学生七嘴八舌地回答:“因为‘高粱’是粮食,所以要用‘米’字底。而‘桥梁、栋梁’要用木头,所以是‘木’字底。”“喔,原来是这样的。”我一副受教的样子。然后说:“你们懂得真多!欢迎以后大家上课时都像刚才发现老师写错别字的同学那样认真听课,既学会了知识,又把老师所有的错别字都纠正过来。”这样化解了一场教学危机,不但挽回了自己的面子,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篇9

【摘 要】本文基于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视角,在了解当前中职学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和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了“微课程”的显著特点,尝试合理有效地将“微课程”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从而更好地培养中职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与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关键词 微课程;教学模式;教学设计;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0-0088-02

一、认识“微课程”

1.“微课程”的概念。微课程是指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制作的、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教学小视频,长度通常在十分钟左右,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包含课程设计、开发、实施、评价等教学环节。即是将原有课程按学生学习规律,分解为一系列具有目标、任务、方法、资源、作业、互动与反思等在内的一种微型课程体系。

2.“微课程”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微课程教学模式是崭新的教学模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足的有利补充,两种教学模式的互补,从而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如下表所示:

对学生而言:微课程能帮助学生对不同知识疑难点,进行个性化、有针对性地学习,是传统课程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因为微课程“短小精悍”、“目标明确”,内容却具有充分的针对性,更能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就掌握课程知识难点;另外,微课程可以反复观看,查遗补漏、温故知新等方面微课程的优势更加突出明显。

对教师而言:微课程的优势体现在微课程的内容比较单一,且具备针对性。教师把传统课程中章节内容逐一分解成多个连贯的知识点,进行微课程精心制作,化繁为简;让学生学习一个个的知识点,然后统一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在实施微课程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进一步深入学习与拓展。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虽然教育信息化逐步得以普及,但各地区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也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城乡教育的差别,中职学生在入学前的计算机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部分学生中存在学习基础差、厌学情绪重、自我约束力弱等现象,从而造成了教学对象的水平层次不一致。

笔者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幼儿师范学校,90%以上是女生,有一半左右的学生来自乡镇农村,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兴趣不高,文化基础较差,若计算机教学只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上,根本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做到同时兼顾不同的水平层次不一致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减少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方法不满情绪、提高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创新的积极性,更好完成教学任务,这要求我们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三、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先对新生入学前的计算机能力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只有一半左右的学生在入学前都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如上网浏览、QQ、微信等);另外一半的学生因来自的地域较偏僻,入校前基本没有学习过计算机。有不少学生具备一定实际操作能力,能在课堂之外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移动平台(如手机、ipad等)来完成对教学知识点的自主学习,这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拓展到课外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了一定依据,对当前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改革迫于眉睫,我们应该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者与组织者”的教学模式呢?

“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出现,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提供了十分有效的补充。它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教学时间做出重新的安排与规划。课前,计算机教师首先确定好要教学的知识点,围绕知识点进行微课程的精心设计与制作(或选取、下载),同时为学生量身定制好学习的“任务单”,引导学生在课前空余时间内,完成自主学习与思考,在微课程网络教学平台上,学生还可以轻松实现学生学习、讨论、反馈等功能。学生方便快捷地通过互联网络、校园网、移动网络资源获取所需的微课程资源,此时学生的学习不再单纯依赖教师,而是注重自身支配与选择空余时间,对教师课前设计的“任务单”等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思考。整个过程完全贯串“导学一体”理念,创造了贯串课时教学活动全过程(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形成了“导学一体”教学模型。具体实施流程如下图所示:

1.计算机微课程教学模式详尽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1)在课前阶段:计算机教师以课程章节为单位,为学生设计好自主学习的“任务单”,学生则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单”,在课余时间里,进行自主学习与思考。这一环节中,学生是前台自主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存在于后台的指导者。同时,教师要精心制作或准备好配套学习资源,“配套学习资源(或微课)”)模块中,贯穿于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中,在这个环节里,学习的主体依然是学生,通过观看“微课程”,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获取了自学的能力与学习信心;此时,教师就成学生后台的帮助者。

(2)在课中阶段: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最佳平台,因为计算机教师在课前已针对知识点做好充分的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学习者课前自主学习的状态,在课堂上,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疑点、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解答,并对学生课堂中练习情况进行评价与总结,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重点的理解与掌握。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分若干小组与分层次,积极开展各种协作学习,然后对作业、作品的交流、讨论探讨等活动,这将更能促进学生对教学难点内容的深入理解与掌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这一环节中,计算机教师是课堂学习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完成知识点内化和拓展,真正做到自主学习。

(3)在课后阶段:教师布置上机练习与作业,学生在课余时间里,通过课后作业、作业分享、学习测试评价、实践操作练习、相互总结分析、复习巩固等诸多过程,进一步对“任务单”中知识进行内化,此环节是“微课程”教学模式中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针对个体差异的学生进一步跟进其的教学细节,课后对还存有疑惑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互动交流与指导,进一步展开教学反思,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深度进一步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个微课程教学模式中,学生成为了主动的学习者;而教师则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设计者、帮助者。

2.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实践。笔者所在学校的计算机科组老师,分工合作、集体备课、共同设计、制作不少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如excel中的函数应用中的Counif、Rank、Vlookup等函数使用;Powerpoint中的各种自定义动画的使用制作技巧、幼儿课件制作技巧等。制作好相应的微课程后,我们一般将微课程上传到校园网的数字化平台上供师生共享使用;或上传到公共云盘中,并将云盘分类,做好链接好让学生可以在空余时间下载自主学习。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们欣喜地发现,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兴趣与自觉性得到提高,教学效果也较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

总之,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运用“微课程”教学模式,虽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但肯定是一种对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的最佳补充,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了教师不断学习探讨与创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应用“微课程”教学模式,将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并得以大面积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钟绮,武志勇,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28-31.

[2]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5-10.

[3]钟晓流,等.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58-64.

篇10

一、微课与翻转课堂

(一)微课。对于微课的解释,不同专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总结下来,“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的全过程。它的主要特征是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精、传播形式多,因此学生可以根据其需要选择性地观看或反复观看。这种自主学习为主的形式有利于解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的问题。

(二)翻转课堂。它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及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即将传统课堂的先教后学的学习模式转变为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课堂外学生可以预先通过微课等学习资源包先行学习新知识,课堂上的时间则用于进行师生互动交流、答疑探讨。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创新,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得到了更好的体现,促进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角色的良性转变,强化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教学课堂上的互动。

(三)“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了解到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而微课实质上是一种教学资源。微课可以为翻转课堂提供资源上的支持,翻转课堂也可以为微课走向应用提供市场和平台。从一定角度上来看,微课的开发使用质量越高,翻转课堂的实现就越有成效;课堂的成功翻转,学生的有效学习,也会促进微课资源的进一步开发。

二、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

基础会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一门结合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训性的课程。目前,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理论性强,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基础会计课程具有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多等特点,这是由该课程的特殊性所决定的。针对这些特点,如果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或“满堂灌”等方法进行讲解,则对于初学会计的学生来讲,被动地学习虽然也可以掌握相关知识,但是学习的效果不会太好,而且还往往会造成学习兴趣的丧失。

(二)教学材料关联性差,教学资源库利用率低。近年来,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少高职院校都积极开展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这些教学资源库看似资源丰富,但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资源库实则只是一些课程标准、教案、习题、讲义、课件等内容的简单拼凑。一方面这些资源信息比较杂乱、对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实际帮助不大。另一方面,教学资源库的使用也没有充分考虑到互动和评估环节,让学生觉得学习没有成就感,出现了对学生吸引率低、无法促进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

(三)教学过程统一,无法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统一授课形式没有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差异。虽然基础会计课程的授课对象均为大一的新生,但是由于生源不同等因素,不同的学生会表现出不同的理解能力、专业兴趣、学习能力等。因此,在同一个课堂下对不同学生的区别对待是很难做到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兼顾每个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实施流程

(一)重构知识体系。教师可针对每个项目的知识点进行碎化处理及重新整合,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视频、课件、练习、测验等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要有“微”这个共同特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负荷,应将视频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新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资源,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课间随时随地展开自主学习。

(二)实现知识(技能)的传递。学生在课前规定的时间内通过观看微课,完成在线答疑、讨论、练习、小测验等环节,完成教师所设置的学习任务,实现知识(技能)的传递。教师通过批改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在线答疑和讨论情况,获取微课的教学效果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三)内化知识点。课堂内的内化阶段是决定翻转课堂教学质量非常关键的一步,它主要是用来处理课前传递阶段教师搜集到的问题,达到学生内化知识的目的。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问题的不同类型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或集中分析,在完成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后,可设置相应的任务或项目,根据任务或项目的难易程度学生可以选择自主探究或小组协作完成学习项目,教师或在旁边观察学生操作情况或与学生交流讨论,教师进行适宜的个别辅导或集体讲解;最后完成任务形成学习作品,实现知识(技能)的建构和内化。

(四)课后延伸巩固。通过课前自主学习微课、课中师生交流操练等环节,学生对任务(项目)中教师设计的要求已基本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已基本达成。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布置拓展性作业,学生可独立完成或分组完成。完成之后,由学生个人或小组上传平台,进行小组互评。课后的延伸巩固过程,可以实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巩固和拓展,同时,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挑战拓展任务也可以达到进一步提升的目的。

四、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笔者所授的基础会计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一新生,较多学生反映理论知识很难理解,实践操作技能不能较好地把握。为此,笔者尝试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应用翻转课堂,构建了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前借助教师提供的视频、网络资源、在线辅导等平台,完成部分知识的复习与学习,能达到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目的。下面以某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会计》教材为例,选取该教材的“模块六登记会计账簿”中的“任务四错账更正”内容,介绍该教学模块的教学实施过程。

(一)借助网络平台,创建教学资源环境。课前建立以班级为单位、学习小组为次级单位的QQ群或微信群。教师可在班级群上共享资源包,学生则通过平台下载学习资源,以组群开展学习讨论,实现生生互动,教师则可以提供远程协助获得反馈信息。

(二)根据学习任务,制作微课。该项目模块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复习会计账簿的填制方法,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记账错误类型下所采用的错账更正方法,授课对象是大一新生。这些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的填写、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具有一定的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的意识,但整体专业水平不高。根据上述内容的分析,笔者将本教学模块制作三个微视频,每个视频3―5分钟。视频一:划线更正法的适用情形及具体应用。视频二:红字更正法的适用情形及具体应用。视频三:补充登记法的适用情形及具体应用。

制作微课时要注意精心设计微课的形式,包括声音、画面设计、人物的选择等,微课的录制要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只有具备吸引力,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微课录制完毕后通过网络上传教学平台供学生下载观看,同时需要布置相关任务,如分别就不同的错误类型进行错账更正,学生可在课前通过教学平台自行完成学习任务,也可借助各种社交工具进行协助学习,完成任务后教师也可以在线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指导并答疑。

(三)依托课堂,实现师生互动。课前教师根据学生在线学习情况,基本对不同学生对微课内容的掌握情况了然于胸。课堂上学生可以小组为代表给出教师视频中所提问题的答案,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适当的补充或修改。学生也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参与思考讨论,或者由教师使用具体的案例检测课前学习效果。

就该教学模块来讲,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学生们都已经掌握,所以课堂上可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进行该部分知识的“温故”;对于错账引起的账簿登记错误,学生提出不少问题,需要课堂实践;知识拓展部分学生有更多的建议,课堂上可以进行整合。教师在本节课重点设计了三个环节:应知:集体回答(会计凭证及会计账簿的登记方法),理论巩固;应会:代表操作,评委评价(各类错账的更正方法);应拓展:头脑风暴,知识拓展(混合型错账的更正方法)。

(四)知识深度拓展,提升综合能力。在课程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表现积极的学生,应及时给予表扬;对于学习效果不太理想的学生,也要及时给予引导。同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在交流平台中的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一项课后任务:结合教师制作的微课内容、课堂讨论内容、知识拓展情况,每个小组学生互相布置错账类型进行更正,要求在混合型错账的更正完成之后,上传平台,进行小组互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行知识的深度拓展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五、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的成效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