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定量方法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管理定量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定量分析;教学模式;大数据;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80
1引言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是应用统计学、运筹学、预测与决策等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系列应用性课程,它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实际数据来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探索经济管理问题的运行规律,辅助企业管理决策和提高管理效率。
近年来,大数据的出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决策等活动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换。越来越多的企业致力于应用大数据技术来挖掘企业经营数据的内在价值。
大稻菁际醯某鱿郑对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它极大地丰富了管理定量分析的教学内容,提供了诸多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工具;另一方面,它对现有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团队等带了更高的要求,已有的教学模式难以匹配大数据时代对管理人才提出的高要求。
如何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趋势开展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如何结合新趋势优化管理定量分析课程设置,如何建立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团队,如何增强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意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是现有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这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探究、优化甚至改革现有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模式。
2现有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概述
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来自于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承担全院《管理统计学》、《运筹学》、《系统工程》等课程教学,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然而,在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发现:尽管现有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比较成熟,但是仍存在“三多三少”的不足,而这些不足恰恰难以应对大数据背景下对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带来的挑战。
2.1理论讲授较多,实践教学较少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企业决策,管理定量分析方法也成为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然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却发现,学生对该类课程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过程中出现畏难,不耐烦等消极情绪,导致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究其原因,一方面,目前的管理定量分析方法主要介绍各种不同类型的定量方法的原理、模型和理论,因而教师主要采用理论讲授为主的教学手段,加上定量分析方法这类课程对数学要求较高,有不少理论模型、数学公式和逻辑推理,对学生的数学要求较高,相对于理工类学生,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因而学生本能地会产生排斥心理;另一方面,现有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讲授其原理,大部分老师缺乏参与企业实际管理决策的经历和经验,难以向学生讲授应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企业实际管理决策的情景和过程。
2.2数学推导较多,案例应用较少
目前,关于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重理论轻应用”,该种观点认为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是一门综合统计学、运筹学、预测与决策等理论和方法的理论课程,应该注重定量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的讲授,以理论推导和数学模式为主;另外一种是“轻理论重应用”,该种观点认为管理定量分析课程应该强调统计学、运筹学、预测与决策等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以Excel和SPSS等工具为手段,突出应用案例教学。
目前,“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模式占大多数,这种模式注重理论讲授和数学推导,理论方法与实际案例结合不够,学生掌握了零散知识,但无法解决实际问题。此外,部分教材也以理论讲授为主,缺乏深度的应用案例,也不注重定量分析软件的应用,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2.3知识传授较多,综合训练较少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考核一般采取闭卷考试,题型包括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等,尽管题型多样,但是这种考核方式仍然只能考察学生对基本的单一知识点掌握情况,难以考察其综合运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然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除了掌握基本的定量分析方法原理,还要求从业者具备应用定量分析方法来实现数据获取、数据预处理、统计建模、模型检验、模型评价、模型部署等,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这些综合能力无法通过单一知识点的考核来实现,需要通过参与理论学习、软件操作、模拟场景或实际项目等综合训练才能够达到。
3大数据背景下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探讨
面对发展迅猛的大数据技术,现有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模式难以跟上大数据时代对其提出的新要求。如何顺应大数据时代的新趋势开展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如何结合新趋势优化管理定量分析课程设置,如何建立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团队,如何增强大数据背景下学生的数据驱动的管理决策意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这些都是现有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所面临的问题,这也促使我们去思考、探究、优化甚至改革现有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模式。
3.1构建知识融合的课程设置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开展课程教学的前提,更是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课程设置应适应于教学目的、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趋势。
最初,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以“统计学”、“运筹学”为主干。随后,根据学科的发展趋势,先后加入“统计软件应用”、“计量经济学”等新课程。近年来,大数据的发展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简单定量分析方法传授难以适应新要求,需要从业者掌握更多的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新技术。遵循知识融合的思路,管理定量分析课程应引入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加强SPSS/SAS/R等操作能力,尤其应注重培养应用新技术解决企业实际经营管理问题的能力。
3.2探讨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
尽管目前的管理定量分析n程有多媒体教学、板书教学等方式,但是管理定量分析课程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简单统计工具应用为辅,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无法形成“教-学-用”的良性闭环。
大数据时代下,数据拥有更大的价值,从业者应具备从数据中挖掘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因而,管理定量分析课程应引入实际案例,综合训练应用定量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挖掘新知识和新信息的能力。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应逐步转向理论传授、案例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近年来,业界出现了不少应用大数据解决企业管理决策问题的案例。例如IBM开展基于大数据的订购分析;Google利用大数据预测全球流感趋势;百度预测春运流量等。这些都为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
在课堂教学之外,通过参加大数据竞赛、邀请大数据分析专业人员开展讲座,参加科研项目,参与企业实习等,培养学生应用SPSS/SAS/R等处理和分析数据的综合能力。
3.3建设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离不开教师和教学团队的支持。大数据对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背景下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涉及统计学、运筹学、统计软件、计量经济学、数据挖掘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因而建设一支适应大数据背景下的新要求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团队尤为重要。
目前,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教学师资主要以统计学和运筹学等学科背景为主,大部分老师未掌握数据挖掘、机器学习、R、SPSS等,建设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是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新型的管理定量分析教学应加强SPSS、R、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的学习,建立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加强管理统计软件和数据挖掘等训练,注重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应用分析工具进行实践的能力。
4结语
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是一类应用统计学、运筹学等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管理问题的系列应用性课程。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现有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以大数据背景下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模式为主线,首先,分析并总结现有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的“三多三少”的特点和不足;其次,结合大数据背景探讨了新型的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1)构建知识融合的课程设置;(2)探讨案例驱动的教学模式;(3)建设学科交叉的教学团队的新型管理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模式,它融合了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团队建设,注重定量分析理论和应用的结合,有助于顺应大数据时代对管理类专业学生的新要求,培养他们的数据驱动的量化分析和管理决策意识,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其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顾剑华.关于工商管理专业管理定量分析课程建设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9,(4):127128.
[2]邓淇中,周志强.管理定量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5(4):9294.
[3]龚丽.管理定量分析课程的教学探讨[J].大学教育,2014,(17):111112.
[4]李静辉,王旭,程培峰等.管理定量方法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34(2):1921.
篇2
【关键词】金融工程;实验教学体系
1.金融工程专业简介
金融工程专业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该专业将数学、计算机以及工程类思想和方法应用于金融领域,形成了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金融工程专业的知识覆盖面广,而且对学生计算机编程等能力要求比较高,所学习的课程主要一般包括:高等数学、计算机编程、证券衍生物定价、风险定价、金融模型、金融信息分析和一些高级的金融理论等。金融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相当强的计算机和数学素质,同时具有管理和商务技巧的专业人士,使他们可以在跨国公司、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公司财务部门等,从事证券金融衍生产品估价,投资组合管理,风险管理和市场预测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分析和策划等领域工作,造就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现代金融人才。
金融工程专业自兴起以来,就吸引了许多立志投身金融业的申请者。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国内很多学校开设了金融工程专业课程,但仍不能满足申请者的需求。开设金融工程的院校主要为一些深厚财经类背景的学校以及一些工程类的学校,如西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这些学校的特征体现为金融学理论方面的雄厚师资或者工科背景比较深厚。
2.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金融工程学作为研究金融创新与金融管理领域问题的新兴学科,融合了金融学、工程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的最新理论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新一轮的“金融革命”中金融工程已展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
金融工程学已成为现代金融科学的制高点。金融工程专业的设立,是我国金融科学迈向现代化金融科学的重要一步,对于加强金融学科改革与建设、改善学科结构、提高学科整体实力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实现金融理论研究定量化、工程化、应用化、产业化的目标和建立起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金融科学的必要途径[1]。
从近年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成果可以看到,数理定量分析已成为经济学、金融学研究必不可少的工具。金融工程学科的设立也将有力的改变国内传统的以定性为主的金融学科的研究方式。金融工程的核心基础理论包括估价理论、资产选择理论、资产定价均衡理论、期权定价理论、套期保值理论、有效市场的均衡理论、汇率与利率理论等,这些理论的应用都借助于数理方法和工程技术,且要进行模拟实验才能将理论知识进行应用,从而使得培养高素质的金融工程人才,就是培养具有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高端人才[1]。
3.金融工程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已有40余所高校设立了金融工程专业,开设金融工程课程教学的高校有60多所。在这些高校中,相当一批高校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在全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中信清华金融工程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的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厦门大学金融学院与世华公司共建的“金融模拟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工程实验室等。这些实验室在国内金融工程研究领域中处在前沿水平,对推进教学与科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
但从总体上讲,我国金融学科水平尚处于由描述、定性阶段向定量分析阶段转变的时期,同国际上金融科学的发展水平尚有差距。我国金融理论研究长期以来停留在传统经济学内容和金融政策研究上,金融教学主干课程的内容基本上是宏观经济学与国际经济学的一部分,相应的课程的设置与国际脱轨。从而造成了金融教学基本以描述与定性方式为主的特征,缺乏应有的数理分析和定量分析内容,忽视了数学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与金融实践的结合运用,不能够适应现阶段我国金融业发展对高端应用研究人才培养的需要[3]。
从实践角度看,国内金融工程的应用主要有两个领域:风险控制和量化投资。风险控制多应用于保险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中;量化投资主要应用在证券投资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中,集中体现在量化投资方法的应用上。国内金融工程研究的瓶颈在于与实际市场的结合,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不成熟的市场,具有很强的投机性,金融理论中关于市场的假设难以成立,而且金融工程理论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即使是证券从业人员,如果没有经过系统化学习,也无法理解其中的逻辑。这种知识上的隔阂导致反馈的缺失比较美欧成熟市场而言,国内金融工程领域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理论教学同实践教学相结合是国际国内的金融工程学科发展的趋势。在完善理论教学,了解最新学科的前沿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金融工程已逐渐作为一种富含创新的思想方法,渗透到金融、经济乃至社会生活中。金融工程人才的培养应该以应用型教育为主,为企业提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端专业人才。
4.金融工程实验教学体系设计
本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整体规划可以如下概述:强化三个理论知识板块的学习、做好四个资源保障以及培养三个主要能力。
首先,三个理论知识板块(如图1所示)包括了金融知识板块、数理知识板块和软件知识板块:
篇3
1.1监督作用
由于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周期长、项目多、涉及面广,管理层级多、难度大,公司本部不可能直接完全控制下属项目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及全部经济活动,管理行为存在间隙和漏洞,可能造成效益流失。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内部经济监督部门,通过审查和评价下属各单位的经营活动及制度执行的有效性来帮助企业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保障企业利益,增收节支,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1.2参谋作用
内部审计立足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坚持“审计监督是手段,帮助服务是目的”的基本审计思想,围绕企业发展方向,对领导关心的问题、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影响企业效益的重点领域开展工作。通过调查、了解、评价、分析、判断,找出带有全局性、普遍性、倾向性、规律性的问题,从机制上、制度上分析原因,提出改进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为领导科学决策发挥内审的参谋作用。
1.3促进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大局,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审计宗旨,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审计监督来促进企业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经济管理。内审人员多数有在其他领域如财务、预算、工程等部门的工作经历,可充分发挥业务和管理优势,帮助被审计单位分析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4防范作用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内审人员通过对企业经济管理活动进行测试和评价,发现存在的风险,并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做出风险预警。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这种风险预警器作用,能够让企业负责人和决策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规避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或者使风险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有效地维护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当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2.1内审部门的独立性较低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前提和保障,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能够促使审计部门能更好地开展内部审计业务。目前我国大部分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够合理。很多施工企业虽然设有内部审计机构,但其分管负责人一般为本单位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制约了内审作用的发挥。内审人员作为单位的一名成员,他们的晋升、待遇、其它福利等受本单位及有关负责人的支配。这就使得内审人员在履行其监督和评价职能时有很多的顾虑,不可避免地受到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压力,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和发现问题的处理。
2.2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审计工作的特殊性,产生的效益不如其他部门直接和明显,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理定位中,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比其他部门低一些。企业领导也往往看不到内审作用,少数被审计单位甚至将内部审计看成是生产经营的对立面,把自己和内审部门单纯地理解为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不明白必然不支持,不理解必然不配合,内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可想而知。另外,内部审计部门是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对审计查出的问题只有建议权,没有处罚权。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不能引起被审计单位重视,除非发现重大违法违纪行为,否则审计问题是否真正整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审计单位的态度。
2.3审计质量不高,建议价值不明显
目前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仍未走出财务审计的阴影,往往重视账面数据而忽略账外内容,这会导致对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复杂性的了解不足,难以将被审计单位企业经营特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刻地披露与揭示。内审人员往往埋头于具体的业务,养成了一种微观思维定势,经常以不变应万变的审计方法去审计情形各异的被审计对象,审计效果可想而知。对于发现的问题不能举一反三,寻根探源,总结出带有全局性和规律性的审计建议。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含金量不高,缺乏操作性,且大多滞后,欠缺超前预控和实际指导意义。
3提高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建议
3.1完善制度保障,确保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所处的地位,内部审计部门与其他各职能部门之间存在的制衡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尤其要强调独立性,内审的工作性质决定了难免得罪人,如果没有完善的内审制度和流程保证独立性,内审人员必然存在顾虑,积极性不高。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内审,一流的内审需要持续的、切实可行的制度保证。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权威性,才能保证审计的公正性内部审计是履行独立经济能力的经济监督活动。
3.2推进审计转型,体现服务职能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以企业内部经济行为监督者的身份出现,工作过程中突出了监督,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内向的作用。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在企业中受冷落,成为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内部审计的健康发展,而且使之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应牢记“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要有为”的思想,工作中紧扣服务于生产经营的主题,积极进行内部审计工作重点的转型,以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管理型审计为主。审计时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更要强调如何解决问题,提出规范指导性意见。寓服务于监督职能中,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内部审计的全过程,为提高被审计单位经济效益服务,为企业领导决策服务。
3.3创新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篇4
一、新医改方案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一)科学发展观 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所作的最全面、最深刻、最简明的概括。
基于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多年来公立医院成本控制中的各种经验,是破解当前深化医院改革、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实施科学的发展策略,推动医院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医疗改革的实践证明,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就能把中国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二)新医改方案中公立医院的科学发展和建设 新医改方案要求加强医院经济运行管理,推行成本核算制度,完善监管机制。所以要完善定额管理和成本控制与补偿机制,严格控制医院运行成本,努力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增加效益,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最关键的是厘清两对关系:
其一,规模扩张型发展与内涵建设型发展的关系。新医改方案要求“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建设规模、标准和贷款行为”。所以内涵建设是公立医院科学发展的关键。公立医院应该把更多的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到医院的内涵建设上来,加强成本控制。要从盲目扩展地盘、增加床位、购置高新设备的投资性增长和扩张型发展,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公信力、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资源效益的内涵建设型发展上来。所以医疗改革要求公立医院要形成有效地医疗成本控制制度。
其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公立医院是具有公益性、福利性的特殊服务机构,也是社会经济构成的重要部门之一。公立医院承担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社会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任务,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理应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然而,医院作为一个经营实体,经济效益又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服务、实现社会效益的前提。因此,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克服盲目“做大,做强”的倾向、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有效的公立医院医疗成本约束是公立医院科学发展的基础,是公立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保证。
二、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现状分析
(一)公立医院成本特性首先人力资源成本成为了各公立医院主要成本项目。其次,公立医院直接成本比率低,大部分成本均需按不同分摊方式转摊到各个收益部门。最后成本中心多,独立性低,跨部门现象极为突出,造成医院成本费用分摊困难。同时公立医院固定成本高,设备使用率难以科学掌控,无法按常规方法完成单项成本的计算,更不能合理核算每一病例的成本。
(二)现阶段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现状主要内容有:
(1)成本核算方面。其一,在领导意识方面,由于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措施实施难度极大,以致影响管理者的积极性,公立医院管理者一般只关注收入指标,导致成本核算形成的成本费用信息使用价值不高。
其二,大部分公立医院目前未建立规范、合理、有效的成本费用核算体系,现阶段公立医院主要按《医院会计制度》规定核算成本费用。
其三,在组织人员保证方面,公立医院财务部门成本管理工作焦点集中在劳务费的分发、计量,无法对医院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持续改进意见,更不能对医院成本控制风险提供预警。
其四,现阶段公立医院大多实行收付实现制,并且财政部门制定了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政府集中采购等一系列制度,造成公立医院的会计核算系统和成本核算系统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互矛盾,资产负债表按固定资产原值计量,合并报表时按固定资产净值计量。
其五,公立医院成本中心多,独立性低,跨部门现象极为突出,致使医院成本费用核算工作复杂。成本费用考核环境、体制、技术等方面的相关问题有待解决。
综上所述,现阶段公立医院的成本核算大部分仅是医院经济部门为分配奖金,分科室、班组对其进行收支和工作量的测算,并未就部门真实的项目成本、病种成本、治疗成本、作业成本、标准成本、目标成本等进行系统、全面、真实的核算管理,缺乏完善规范的成本费用核算资料记录和档案记录。
(2)成本控制方面。具体表现在:
其一,公立医院成本控制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未得到妥善解决,造成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缺乏应有的控制目标、控制标准。
其二,大部分公立医院管理基础比较薄弱,成本费用控制作为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在其管理配套性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在成本分析中,缺乏科学的分析方法和指标体系;在预算制定和执行过程中,预算目标测算方法不科学,预算编制上下协调困难,缺乏预算调整机制并且考核体系不健全,导致预算管理工作随意性比较大;在定额管理时,材料消耗定额、材料储备定额、管理费用、医务人员劳动定额没有明确的制定方法和流程,没有进行科学量化管理。
其三,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院校的研究成果与医院目前体制、现状、专业特性结合度不够,导致应用价值不高。
其四,管理措施方面,医院成本费用控制措施与其他管理措施不能完全实现联动,严重影响了医院成本费用控制的实施和效果。比如成本费用控制不能与效益挂钩等。
三、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完善对策
由于医疗体制改革和努力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的客观要求,公立医院在财政投入不足、医院收入结余大幅下降、医疗服务成本加大等多重不利因素状况下,基于科学发展观,树立系统管理观念,把公立医院的成本管理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和全局,对医院成本控制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不断深化和完善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和核算方式方法,针对医疗服务成本的特点,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树立成本控制意识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立医院全员成本控制意识,树立时时处处的成本思想以及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成本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思想。
(二)修订《医院会计制度》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明确预算程序、方法和控制要求;加强成本控制,努力实现低耗高效。具体而言:明晰医院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办法,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充分体现权责发生制原则,真实反映医院业务活动成果;建立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夯实医院资产。
(三)建立公立医院成本控制组织系统为了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对公立医院的成本控制业务指导作用,应明确各部门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建立健全公立医院财务成本分析、预算管理、定额控制等工作的部门岗位设置,对财务机构进行改革,使管理分工更明确,各职能模块对医院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给予有力支持。同时,公立医院的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能适应现代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的要求,对于医疗服务和管理过程中成本风险事项的识别与防范,以及业务流程的改进,信息系统的安全,成本的降低等提出有价值的改进建议,保证医院成本方针在组织内部得到沟通和理解,并坚决贯彻执行。
(四)完善日常成本核算事前预算是公立医院制定成本计划的依据,是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编制包括院级和各个科室的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在内的全面预算,达到平衡资金运作,实现医院成本控制目标。事中定额控制就是要科学合理控制材料消耗定额、材料储备定额、管理费用、医务人员劳动定额,使医院的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事后成本审核通过责任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双轨制核算,加强对医院各部门和科室的考核和成本控制。
公立医院具体的成本核算首先按业务流程、业务类别、业务项目、部门分解成本费用控制目标,反映各科室的成本状况,明晰盈亏的科室和项目,制定相关成本核算及成本控制制度和成本控制标准。清楚不同项目对成本水平的影响,找到成本控制点,改变公立医院事后成本控制的被动局面,使各科室能够分别控制成本,减少和避免乱开药、乱检查问题,并且制定相关成本控制奖惩标准和办法,形成全面成本管理的局面。
(五)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保障和监督体系 公立医院通过强化成本分析,合理定价和配置整合医疗资源。同时加强作业分析、作业管理,优化医疗服务和管理工作的业务作业流程,以提高人员设备的配合度,推行标准化成本管理,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保障体系。在保证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医疗成本支出。
现阶段公立医院要加强审计,控制成本考核监理招标管理体系、制定并实施消耗定额管理、推行人力成本控制、控制管理行为和业务行为、控制医疗人员工作行为、建立健全内控体系。
四、结论
公立医院没有一定的卫生资源的投入,就不可能有一定量的医疗服务产出,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首先就要使医院成本最小化,加强公立医院成本控制,准确及时地计算医院业务活动中的成本消耗,客观反映出不同项目成本的变化情况,促进公立医院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改进医院经济管理模式,提高医院管理水平;能增强医院职工的成本观念,节支降耗,增强医院竞争力;有利于遏制医疗费用的上升,减轻各方面的经济负担;促进医院走优质、高效、低耗、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人民群众提供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同时能为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和完善医院补偿机制提供考核依据。
同时,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保障主要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补贴和医院的自给能力。医疗服务补偿结构的变化使“以药补医”的模式正在改变,同时也产生了现行政策无法弥补的亏损缺口,导致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日渐削弱,应当引起高度关注。对维持医院运行的补偿投入,应尽快建立科学、稳定的增长机制, 综合考虑各方面改革政策的配套、物价指数的增长、医疗服务需求的变化等因素,加大各级政府财政补偿力度,保证医院政策性亏损能得到及时足额的补偿,从而实现公立医院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玉芳:《医院成本核算中的几个误区》,《财会研究》2003年第6期。
[2]何旭东:《新形势下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的思考》,《中国卫生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3]唐宗全:《医院成本核算的现状、难点与对策》,《卫生经济研究》2005年第2期。
[4]吴琛、张晓伟、李丽:《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及成本控制关键点》,《财会通讯》2009年第11期。
[5]胡善联:《现代医院经济管理理论与方法》,《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第12期。
[6]李信春等:《医院成本核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年版。
[7]苏红:《医院成本控制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4年第5期。
篇5
【关键词】会计;科学;发展观;内涵
我国会计科学的研究起步较晚,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计科学的发展进程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致使我国会计科学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有了一定的差距。21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作为经济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将会承担更为重要的历史使命,会计科学不仅会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因此,需要对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应当如何发展的观念性问题进行专门研究。
一、发展动力:会计管理实践的客观要求
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最大动力是来自于会计环境的变化,而在会计环境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则是经济环境与科技环境。从经济环境上看,已经初具框架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将会通过不断的调整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从而对20世纪所形成的会计管理科学的基础理论体系产生重大影响。从科技环境上看,由于高新科学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广泛运用,知识的经济化和经济的知识化已经形成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生产作业过程的高技术含量必然会引起经营管理手段的高技术含量,从而引起会计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程式与输出方式的高技术含量,这样,就必然会对20世纪所形成的会计技术方法体系产生强烈的冲击。作为对会计实践活动进行全面研究的会计科学,如果不考虑会计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就会使通过研究所形成的会计理论缺乏对会计实践的具体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由此可见,因经济环境变化所导致的21世纪会计管理实践内容与程式上的变动必然会成为推动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源动力。
二、发展目标:会计科学体系的完善创新
不断拓宽会计理论研究领域并进行会计理论的创新,既是推动会计科学发展的动力之一,也是每个会计理论工作者的义务。早在上世纪中叶,美国会计学会的专家们经过论证后曾明确预言:未来的会计理论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扩展其范围:一是将新的测定方法引进会计学领域;二是将扩张作为会计报告的行动概念。它比较明确地提出了会计科学发展的两个重要途径,即正确的研究方法与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由此可见,当会计所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时,适时确立会计科学的发展目标是使其得以稳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根据我国会计科学发展的现状,21世纪的基本发展目标应当是:规范会计科学的理论层次与结构,加速会计科学理论体系的创新,完善相关会计科学的内容,拓展会计科学的研究领域,从而构成一个完整且具有结构合理、内容严密、优势互补等特征的、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会计科学体系。这一体系应当由会计理论科学、会计方法科学、会计管理科学、会计研究科学和会计教育科学五个基本部分所构成。在此基本要求下,会计科学的学科体系内部应当按照其学科特点组合成合理的学科群落,可以考虑将会计科学划分为核心层学科、紧密层学科、松散层学科、边缘层学科和渗透层学科五个级次,或者称之为主体性学科、支柱性学科、基础性学科和支撑性学科四个系列,逐步形成一个多层级的宝塔式、网状型结构,使其发展能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态势,从而丰富会计科学学科家族的成员构成,让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的中国经济科学体系中占据应有的一席之地。
三、发展观念:会计科学范围的纵横拓展
确立正确的会计科学发展观念是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由于现代社会经济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生产越来越专业化与集团化,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不同类型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也应当随之分解与细化,从而使得经济科学的分支学科越来越多。与经济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如果说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初期会计科学还只是一花独放的话,那么,延绵到今天的会计科学就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学科林立且拥有一百多个分支学科的庞大的科学体系。会计分支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对现代会计对象某一领域或者某一方面问题的专门研究,从而有助于对不同会计现象与新会计现象的剖析,特别是其它学科领域里大量新学科的出现以及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得会计科学研究的对象越来越多,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宽。在会计科学研究对象呈现出快速分化的同时,会计科学学科内部的各学科之间以及与其它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之间的交叉和渗透日益加强,形成了我中有彼、彼中有我的特有的学科之间的互容现象,从而也相应地形成了一些边缘性的会计科学学科,如环境会计、电算化会计、资源会计等。
在21世纪,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这种学科之间的分化与综合现象将会日益突出,任何一门学科的内容,都将会与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之间形成一种联系与融合关系,会计科学的发展也就必将会受到这一趋势的影响。因此,在引进、借鉴、消化、吸收、创新的基本方针之下,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与渗透,从而使会计科学在学科内容上注重对其它学科的兼容与吸收,不断地从横向和纵向上拓展其研究范围,并不断地注重理论创新以构成新的分支学科。以此认识为基础,在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的发展观念上应当予以必要的转变:一是不能就会计而研究会计,要注意跳出会计的框框来研究会计科学问题;二是以多种学科作为其研究基础,即在传统会计科学的基础之上,注意其与数学、相关经济学及其它学科的结合,注重不同学科内容研究上的交叉与融合;三是注意与其他学科的嫁接、改造、引进与创新,合理吸收其它学科的先进研究成果,以减少重复劳动;四是注意会计领域里的新学科、新问题、新领域的前瞻性研究;五是应当在兼收并蓄的基本要求下,注重学科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与国家化特征;六是在会计科学的学科方位上,应当正确、恰当地将其予以合理定位,以便使会计科学的研究内容与纵横拓展的要求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发展方式: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结合运用
在会计科学的发展上,研究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会计科学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效率,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会计科学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在中国会计科学得到迅速发展的20世纪,在会计研究方法上重演绎、重抽象、重定性、重逻辑思维和推理的研究定式起着一定的主导作用,由于会计理论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式相对较为滞后,因而会计理论工作者基本上是处于一种个体性劳动和个体操作的状态,加上研究信息传递方式上的局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成果在不同研究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与运用,由此而导致研究内容上重复性劳动也造成了一种研究资源上的不应有浪费,从而对会计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的基本方式就是应当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注重各种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利弊,处理好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首先,应当强化定量研究方法的运用。这就需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和理解定量分析方法的作用,正确地使用定量分析方法。目前,中国的会计科学发展不能满足于抽象的理论阐述,应当用务实的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采用科学的方式去搜集、整理与研究对象有关的资料,以实证性的资料为基础,以数量分析的结果为依据,去描述经济活动变化的规律,去阐明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去说明企业经营方针的调整以及经营活动结果的演变,从而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与其经济利益相关的经营活动发展趋势、规律有更为直接和深刻的认识,以有助于其正确经济决策的形成,并以此结果来丰富会计科学的内容。其次,应当坚持运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对与会计有关的经济事项进行定性的理论分析,恰当地将规范性理论分析与实证性数量分析方法有机结合。应当承认,会计研究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诸如资本市场的运行质量、会计信息的效度与股价之间的关系等内容,必须要建立一定的定量分析模型和大量使用定量性分析手段,但对于目前日趋复杂的企业经营活动规律的揭示及其所受会计环境变化影响程度的揭示,以及对会计政策调整方位的全面分析,实证性的定量分析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更不可能是基本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缺乏定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无论如何也是不可能全面地、科学地阐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目前在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有部分学者认为,只有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设计和精确数学分析的方法,只有大量运用实证分析的会计研究方法,只有全面研究资本市场中的会计信息披露与质量,才意味着中国的会计科学研究“与国际接轨”,才是中国会计科学的发展方向。这一看法不仅失之偏颇,而且反映在思维方式上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而上学特征,不利于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的发展、创新与完善。在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方式上,应当从中国的会计环境出发,采取拿来主义,积极地汲取20世纪中后期西方会计科学发展上广泛运用数量分析方法所取得的先进经验和已有成果,但是不能全面照搬。盲目地追求用实证性的数量分析方法来全面取代规范化的定性理论分析方法的做法,既与中国会计科学的发展现状不符,也不利于中国会计科学在21世纪的健康发展。
五、发展道路:会计科学的科学化、国家化和国际化
与中国会计改革及发展模式的基本目标相一致,在21世纪中国会计科学发展道路的选择上,应当紧密结合中国会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进程,以科学化为基础,以国家化为起点,以国际化为方向,以使其能够有机地融入国际会计科学发展的大潮流之中,使之真正成为国际会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会计科学的科学化是客观要求。会计学科学发展上的科学化内涵为:一是会计科学学科体系内部结构合理化;二是各具体会计学科的会计理论系统化;三是会计方法系统化,即指有一整套完整的方法程序对会计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和处理,有合适的标准对其有效性作出判断;四是会计操作手段现代化,即达到人工系统和电子系统的有机结合,且能够使会计操作技术工具标准化;五是会计管理体制定位化,即指会计管理模式和会计人员的身份能够正确合理地定位,不同行业和不同企业设置有管理要求与功能基本一致的会计工作岗位,会计人员职务设置统一;六是会计法规体系配套化,即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会计法规体系;七是会计教育体系完善化,即形成一个不同级别、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和不同目的的会计教育体系;八是会计研究方法规范化,即做到实行规范化的研究过程和规范化的研究方法。
其次,会计科学的国家化是现实选择。从世界会计的发展历程上看,目前尚有五大会计模式,但从中国会计的发展现实上看,中国有自己的会计环境。因此,中国会计科学的发展也应当具有自己的特定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这是由于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了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础理论结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决定了会计法规体系的多层级结构;特殊的所有制结构决定了会计管理体制上的准则制定的多模式结构;素质较低的会计人员队伍决定了会计操作方式是以手工为主的运行结构;多头管理的会计教育管理体制和人才选拔机制决定了会计教育的层级结构;经济发展的特殊进展决定了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的方式结构,即实行内部会计监督、外部会计监督和社会会计监督的有机结合。与此同时,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会计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模式下,已经开始呈现出会计信息社会化、商品化和口径国际化、会计服务市场化、会计核算手段现代化、会计监督社会化、会计工作规范化和会计规范配套化等基本趋向。上述现状决定了在中国会计科学的发展上应当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建立起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科学体系。
最后,会计科学的国际化是历史趋势。近年来,由于金融与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全球经济发展在要求中国应当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同时,也对中国会计走出国门和走向世界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中国的会计以及会计科学能够实现与国际通行惯例和内容相协调。尽管目前制约中国会计科学国际化的因素很多,但通过靠拢——协调——接轨的程式来缩短中国会计科学与国际会计科学的距离是一种必然选择。当前,我国会计科学国际化的内容可以归纳为:一是在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和研究方法上应当向国际化靠拢;二是在会计方法体系上应当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对外服务和对内服务的任务;三是在会计信息加工处理及运作程序的标准上应当由中国会计准则逐步地向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相接近这一目标过渡;四是在会计监督体系上,应当逐渐加大社会会计监督的范围与力度;五是在会计教育的层次、内容、体系与结构上,应当尽快走出当前的发展误区,采取有力的措施,优化会计教育资源的配置,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会计专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杨维生.营造良好的会计环境.财经视点,2001,(9):45-77.
篇6
【摘要】本文以广西14 个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适当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并评价各市市域经济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广西14 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不平衡特点较为突出,有个别城市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可为广西各地区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广西;市域经济发展;分析评价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13 年度研究课题(批准号:13BGL013);广西师范学院区域经济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付海风,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韦海鸣,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区域公共管理。
一、引言
广西的区位优势明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由于人口、交通、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各地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结构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选取南宁、柳州、桂林、梧州、北海、防城港、钦州、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和崇左14个城市,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探讨广西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这对于正确认识广西各地区市域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制定正确的宏观政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构建评价指标
在对广西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评价的过程中,可以用单一指标来完成,但要想对其全面进行衡量,就必须借助于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为此需要构建相对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选取如下10个指标进行系统衡量: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元)、货物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总额(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总额(亿元)。为研究方便起见,令X1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X2为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元)、X3 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4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元)、X5为货物进出口总额(万美元)、X6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X7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X8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X9为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总额(亿元)、X10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总额(亿元)。本文数据来源于《广西统计年鉴》。
三、广西各市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一) 主成分分析过程及结果
利用spss17.0软件对广西市域经济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设定目标累积贡献率选取主成分,并依据所选主成分的贡献率列出相应的回归方程,再依据各主成分线性组合中各原始指标系数所反映出的件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表1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相关系数矩阵(表2)。
从表2中我们可看到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很高,同时结合KMO和球形Bartlett检验,进而判断是否可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研究评价。
由表3检验可以看出,拒绝各变量独立的假设,即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但是KMO统计量为0.620,小于0.7,说明这个主成分分析模型虽然不是很完善,但还可以接受,由此表明能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根据相关系数矩阵计算各个主成分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如表4所示。对经济影响的程度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对市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深入分析。以下依次列出利用统计软件对市域经济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主要步骤及分析结果,表1为广西市域经济指标的原始数据。
表1中的原始数据具有不同的量纲,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对统计分析的影响,先利用SPSS17.0软
根据累积方差贡献率在85%以上的原则,从表4中提取3个主成分代替原有的14项指标,解释了90.31%的方差变动,达到了减少变量的目的。依据我们所得出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即
F2 = -0.006X1 + 0.417X2 + 0.480X3 + 0.424X4 -0.104X5 - 0.157X6 + 0.016X7 - 0.070X8 - 0.118X9 -0.129X10
F3 = -0.043X1 + 0.238X2 - 0.086X3 - 0.251X4 +0.738X5 + 0.337X6 - 0.037X7 - 0.041X8 - 0.062X9 +0.052X10
从表5可看出,第一主成分与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总额(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亿元) 有较高的载荷,可定义为经济增长的综合实力因子,用F1来表示。第二主成分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城镇居民生活消费性支出(元) 载荷较高,可定义为居民收支的综合实力因子,用F2来表示。第三主成分为货物进出口总额(万美元)、实际外商直接投资(万美元) 有较高的载荷,定义为对外经济的综合实力因子,用F3来表示。提取的这3个公因子的性质及其顺序较好地体现了居民消费支出和对外经济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地位。
依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可得到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回归方程:F=0.6438F1+0.1525F2+0.1068F3,再根据样本评价分析函数可得出广西市域经济发展的得分及排名,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二) 聚类分析过程及结果
为了确保所选择的数据正确、合理、没有遗漏,对已经进行标准化的样本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经检验,14个样本全部有效(见表7)。
对广西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用层次聚类法进行类分析,系统聚类图如图1 所示。图中纵轴数字为样本编号,横轴数字为聚类标度。基于经济意义分为以下三类:南宁、柳州和钦州为第一类;桂林、梧州、北海、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和来宾为第二类;防城港和崇左为第三类(见图1)。
四、实证结果分析评价
由于本文选用的是总体规模指标,从主成分分析结果可知,表6的排名是广西市域经济发展整体规模的比较情况。从表6可知,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南宁、柳州、桂林;居民收支的综合实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防城港、北海、柳州和桂林;货物进出口贸易额的综合实力因子得分最高的是崇左、防城港和钦州。3个因子加权综合后即表示市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综合得分最高的是南宁、柳州、桂林,排名靠前的主要是桂中北部地区,排名靠后的则是以防城港为代表的港口城市和桂东区域的贺州,基本上代表了2013年广西各市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由聚类分析结果得知,南宁、柳州和钦州为第一类,经济发展实力较强,而农村地区面积较小,人口密集度大,工商业发达。南宁经济基础好,第三产业较发达,人口整体素质较高,竞争力强。柳州市利用自身的地域优势发展第二产业,成为广西工业重点城市,柳州市的工业经济总量占广西的1/4,迈入了现代化工业城市行列。钦州是广西港口城市经济发展速度较迅速,对外贸易额较大的城市,代表了广西港口经济发展的特点,从经济发展程度上讲,相对其他地区有明显的优势。桂林、梧州、北海、贵港、玉林、百色、贺州、河池和来宾为第二类,由于这类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相对比较特殊,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及消费水平普遍较低,虽然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但是其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滞后,教育水平低,科技发展水平落后,人口素质不高,社会保障水平差。防城港和崇左为第三类。防城港是广西三大港口城市之一,也是三港口建设规模最大的港口,但2013年整体经济发展状况较差,对外贸易额不高,投资规模不大,地方政府收入较少。崇左是桂西资源富集区,经济基础较差,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虽然资源丰富,但人力资源得不到很好的补充,是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一类。
综上所述,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代表的南宁市为第一类,北海为第二类,而防城港为第三类。其中,南宁综合得分是防城港的3.75倍。同时,广西西江经济带和桂西资源富集区的各个市域经济发展也不均衡,两大区域相比,广西西江经济带的区域经济排名较为靠前。由此可以看出,广西构建“两区一带”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格局出现一定程度失衡,表现为市域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地区经济结构也有所变化。
五、促进广西市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 适度调整广西“两区一带”区域发展战略格局,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在面临经济总量下行压力和经济结构逐步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广西“两区一带”市域经济出现不均衡、不协调发展现象,表现为北部湾经济区的南宁经济发展位居首位,防城港经济发展居末位;西江经济带市域经济发展零星散落,发展增速不均;桂西资源富集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为此,首先应将工业发达的柳州并入北部湾经济区来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提升经济增速,将北海和防城港两大港口城市从北部湾经济区分出,划入西江经济带,从而实现江海互动、江海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桂西资源富集区的3个城市区位相近,条件优越,资源互补,应继续发挥河池、百色、崇左3市资源富集的优势,进而实现陆海互动、陆海联动发展的区域经济协调机制。
(二) 发挥三个核心区域的发展优势,强化经济中心的辐射效应
从广西经济发展实力来看,南宁、柳州和桂林是三大核心经济发展区,具备作为广西市域经济中心的能力。南宁市的综合经济排名居广西首位,应充分发挥服务业优势,整合海外联络的商会经济,建设为区域性国际城市。柳州应充分发挥工业优势,发展工业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扩大对外投资总量,加速工业跨越式发展。桂林要以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加速旅游城市的工业化、产业化进程,把桂林市发展成为外向型工业化商贸旅游城市。南宁、柳州和桂林在广西经济发展排名相对靠前,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要从服务业、工业和旅游业等多方面继续增强经济中心的辐射效应,带动其他经济腹地的发展。
(三) 发展沿海地区的港口经济,增强对外经济的龙头带动作用
广西沿海环北部湾的防城港、钦州、北海三大港口是广西乃至整个大西南对外开放的大通道和门户。长期以来,三大港口基础设施不完备,重复建设,功能定位不明确,也面临着临港产业的竞争压力,造成三大港口城市的经济发展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不平衡。因此,北钦防应抢抓多重战略机遇,大力争取国家支持,继续加快3市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运作效率;高起点制定专门发展规划,对各个港口进行功能定位;加快实施北钦防港区一体化进程,发展临港经济,从而建设大型现代化组合港。
(四) 完善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地区特色经济发展
河池、百色、崇左等市地处偏远地区,交通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完善。同时,工业落后,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各项人均产值普遍偏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桂西资源富集区表现尤为突出,缺乏对外界投资的吸引力。无论在地区工业化、产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还是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方面,这些地市都比较落后。因此,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注意发展地区特色经济,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加落后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
总之,针对2013年广西各地区市域经济发展状况,自治区政府要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特点来规划布局,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利用优势条件和后发优势实现广西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陈艳.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西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分析[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6).
[2] 马司玺.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省各市区经济发展评价[J].长治学院学报,2013,(2):68-70.
[3] 吴庆春,李帮义,丁立波.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江苏省各市区经济发展潜力评价[J]. 价值工程,2007,(9):25-27.
[4]杨燕.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省县域经济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60-263.
[5]韩诗雨. 基于聚类分析的省域经济发展状况研究[J]. 经营管理者,2009,(15):5.
[6] 孟海东,李秉秋. 聚类分析在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2012,(2):116-119.
[7] 赵晓葵. 基于聚类分析的青海藏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8-11.
[8] 李蕊. 基于聚类分析的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12):8-10.
[9] 张瑞寒.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城市经济发展研究[J]. 科技信息,2013,(14):119-120.
[10] 方兴义.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宁夏南部山区经济竞争力评价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9,(10):1375-1379.
[11] 张朝元,陈丽,吴琢了.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大理州经济发展综合评价[J]. 安徽农业科学,2012,(10).
[12]吴世斌,任晓松. 基于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的我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 中国工程咨询,2010,(2):39-41.
[13] 侯景新,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篇7
关键词:留学生;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5-0150-03
留学生教育是一所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发展留学生教育不仅可以促使各国内高校向国际一流高校看齐,而且能够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其自身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相比于其他国内高校,我校的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早,不仅在本科阶段开设了三个留学生专业,而且也在相关专业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使得我校的留学生规模呈现增长之势。
在留学生教育的初级阶段,人们往往比较关注留学生规模问题。但对于我校而言,在留学生规模稳中有升的情况下,留学生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关注留学生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阶段。事实上,近年来,我国留学生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竞争领域也从留学生的规模之争逐渐转向为留学生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之争。在新形势下,学校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鼓励对留学生课堂教学和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以促进我校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1]。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总结影响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以切实提高留学生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影响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教师的外语和专业知识驾驭能力
与普通教学相比,留学生教学对于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事留学生教学的教师需要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外语水平。
从我校的实践来看,从事留学生教学的教师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籍英语教师,另一类是各学院的本土专业教师,并且专业教师占到了其中的绝大多数。外籍英语教师最初是以语言类教师聘请的,在选聘时更加看重其外语水平。这些外籍教师虽然外语驾驭能力强,但专业知识往往欠缺,并且他们一般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自身也没有很强的意愿去提升专业素养。本土专业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驾驭能力较强,但多数是从本国获得的学位,虽然他们中的大多数也接受了双语教学之类的培训,但时间比较短暂,对于外语水平的提升作用有限,他们对于留学生课程的承担更多的是依托于自身较好的外语基础,但这样的外语基础更多地体现在读写能力而非听说能力上,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在对外语的驾驭上有力不从心之感。虽然近年来,随着国际化办学工作的推进,我校也引进了外籍专业教师和有海外留学或工作背景的高端师资,但数量有限,承担的课程也有限,大量的留学生课程依然依赖上述两类师资开设。这两类师资的课堂教学表现有很大不同:外籍英语教师的课堂气氛较好,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较多,但无法满足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需求;本土专业教师为了避开交流上的障碍,大多会准备内容丰富的课件,上课时以阅读课件上的内容为主,课堂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大。由此可见,专业教师无法从外语和专业知识角度轻松驾驭课堂成为影响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二)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
从留学生教育的总体情况而言,目前各高校主要实施的是宽进政策[2],这就导致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知识结构都存在较大差异,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
从我校的具体情况来看,无论在本科生层面还是研究生层面,留学生的差异性都是非常明显。这种差异性一方面表现在英语水平上,其原因在于留学生来源的广泛性。在本科生层面,以国际商务专业2012级学生为例,40名学生来自印尼、越南、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加拿大、韩国、美国、尼泊尔等十多个不同的国家。在研究生层面,同样以经济管理学科2012级学生为例,10名留学研究生也来自伊朗、哈沙克斯坦、泰国和越南等多个不同国家。虽然从总体上而言,留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要比本土学生强,但来自于英语为母语或官方语言国家的留学生数量并不多,因此,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存在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再加上课堂教学不是仅仅涉及到日常交流,而且更多地涉及到专业知识,但留学生的知识结构差异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知识点,有些学生感觉很难理解,有些学生又感觉深度不够[3],这样的冲突很是常见。留学生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成为影响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二、提升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加强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
留学生师资多处于单打独斗状态,他们在外语水平或专业知识某一方面的不足都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外籍英语教师在短期时间之内接受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本土专业教师在短期之内接受系统的外语培训都是比较困难的,而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则有助于教师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与普通的教学团队不同,留学生的教学团队应该是一个课程群的教学团队。这是因为,普通的课程有多位教师开设,留学生课程的师资却非常缺乏,一门课程通常只有一位教师担任,新增师资的难度非常大,因此针对课程建立教学团队是不适宜的,但是可以根据课程的性质凝练课程群,打造课程群的教学团队。以笔者所在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为例,该学院承担了留学本科生国际商务专业和留学研究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这些专业课程可以划分成不同的课程群,例如管理定量方法课程群、经济学课程群、国际经济学课程群等。以国际经济学课程群为例,该课程群可以涵盖国际贸易原理、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WTO规则导论、世界经济概论、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等课程,各门课程虽然并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存在联系,并且承担这些课程的教师有些在外语上有优势,有些则在专业背景上有优势,形成教学团队以后,通过团队协作机制,加强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有利于打造出一支能力出众、结构优化的教学队伍。
笔者所在的学院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初步的尝试,课程群教学团队设负责人1人,由具有较高教学水平、较深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的教师担任,负责该教学团队的建设任务制定、分工、建设和质量控制等。团队建设采取“启动―合格验收”模式,即学院在团队成立之初会下拨必要的建设启动经费,在团队合格验收以后则以奖励的方式对团队建设成果进行激励和宣传。团队合格验收有明确的标准,例如团队要定期在团队内部组织有明确主题的教学沙龙和教学研讨会等,团队也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取得创新进展,在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面成绩突出等,这些标准进一步分解为具体的指标,用于对团队建设进行确定性评价,也便于确定合格验收等级和奖励额度。虽然留学生课程群团队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建设效果还没有充分显现,但在我们的访谈中,课程群中的教师均表示这种方式有诸多裨益,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不仅在课堂教学效果方面有所提升,在其他如科研等方面也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合作机会。
(二)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
留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差异性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调查中我们发现,这种差异性和留学生来源和知识背景有密切的联系,但课堂教学方法的单一性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我校的留学生课程虽然采用全英文教学,但授课教师主要为本土教师,长期以来所受到的本土教育,使得他们更加习惯于教师主动教、学生被动学的讲授式教学模式[4],并且相比其他方式,教师对于讲授式教学模式的驾驭能力更强,很多时候他们只要充分准备好PPT,上课时直接阅读就可以了,但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国际经济学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中,通过分析交流,我们意识到,留学生的明显特点是课堂表现活跃、活动参与度高,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和灵活使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目前我们所做的探索是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和不同层次留学生的培养目标,将问题探究式教学[5-7]作为基础性教学方法,将互动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等方法有机结合。下面通过两个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例一,《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商务专业留学本科生的一门核心课程,该课程涉及面广,具有学时长和知识点琐碎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在开设本门课程时,留学生一般还没有在企业实践的经验,因此往往觉得课程的知识点难以理解。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课程设计的基础问题是如何将产品出口到中国,为此在课程开始之时便会将全班学生按照来源国家和地区划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都作为一个独立的出口企业。小组通过查找文献和调研,理出各自的基本流程。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最终由教师总结出其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引出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知识点,并凝练成一个个具体问题,如如何报价、如何选择结算方式等。结合这些具体问题,采用情景模拟、案例讨论、实地调查等实践性教学方法,通过师生之间、组内不同学生之间、不同小组之间在课堂内外的互动和交流,在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顺利完成课程的教学目标。
例二,《国际贸易与经济》是经济类专业留学研究生的一门核心课程,与本科生的教学目标不同,研究生教学应当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并重,其中研究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在实践中,我们主要采用了问题探究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本课程的主要授课对象是来自于不同国家的留学研究生,他们对于国际经济活动的开展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引入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话题,让学生结合各自国家的实际探讨国际贸易的利与弊,从中凝练出具有争议的或者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将每一个问题作为一个具体的研究专题,每一个专题都根据学生的兴趣指派具体的小组承担。教师对专题中涉及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各小组则通过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的学习,开展专题研究。他们通过讨论确定研究思路、分工合作查找文献、撰写研究报告,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组织,并对各小组的研究工作进行总结提升,并凝练出有待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之间充分沟通,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被充分调动,教学效果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三、结语
留学生教育是高校国际化教育的一项主要内容,不断提升留学生教育教学水平,是各高校彰显国际化办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笔者在留学本科生和留学研究生两个层次的教学实践,总结出影响留学生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也分享了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当然,总体上而言,我校的留学生教育刚刚从扩大规模为主的阶段进入到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为主的阶段,相应的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也才刚刚起步,还存在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将始终立足于留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并在评价环节、网络互动课堂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和改革,使留学生教学质量在改革与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金泉元.高校留学生教育软环境建设探析[J].江苏高教,2014,(1):123-124.
[2]郑刚.新世纪来华留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及其改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1):57-62.
[3]王永秀.来华留学生教学质量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论丛,2013,(3):73-77.
[4]胡金平.走出教学模式功能的误区[J].教育发展研究,2013,(22):76-80.
[5]连莲.国外问题式学习教学模式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4):126-133.
[6]唐世刚,钟万林.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18):42-43.
[7]闫学军,卢忠民,周立斌.“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21):55-56.
篇8
长期以来,企业竞争力大都以耗费资源为支撑,或者以消耗资源为前提,而无论是资源的消费还是环境的改变,特别是污染和破环,都是有限度的,过度消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不仅会使企业生产无法持续进行,而且还将破坏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因此,对企业竞争力的研究必须从构建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出发,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从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角度,研究企业竞争力问题,引导企业从资源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变,从而培育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开始认识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对企业可持续竞争力、绿色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尚不系统。最近,在循环经济下,我国企业竞争力培育和提升迫切需要新的、有效的理论指导。已有的研究主要偏重于技术、设备、资金、人员配备等“传统”的直接要素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而忽视了资源、环境变化对其产生的间接影响。现有相关理论已经难以适应其变化的要求,也无法为企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提供服务。探索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竞争力的形成机理,通过循环经济产生新的竞争优势,使企业产生持续的竞争力,这些问题成为企业面临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同时也成为管理科学研究的新课题。
2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性
“循环经济”一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于1966年提出,其意义主要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经济增长,转变为依靠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型经济增长。在其随后的发展中,由于各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不同,对于循环经济内涵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通过三个层次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是在企业的层面,即小循环,是在企业内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减少生产和服务的物料和能量使用量,实现废弃物排放的最小化;二是在区域的层面上,即中循环,是按照产业生态学原理,通过区域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集成,形成区域间的产业代谢和共生关系;三是在社会层面上,即大循环,是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和消费过程后的物质与能量的循环。
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正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是因为企业目前所面临的资源环境等现实压力促使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现实压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迫切需求
我国目前发展经济存在着一系列的资源和环境约束,首先,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存量约束,表现为我国资源禀赋较差,人均资源占有量较少;其次,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流量约束,表现为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再次,我国的环境污染较严重。而作为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在人们保护自然、维持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的背景下,仅像以前那样只重视自身经济利益的提升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是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经济发展与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矛盾要求企业在赚取自身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起对环境、社会的责任,发展循环经济。
2.2迎接全球挑战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以及中国加入WTO,宣告了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融为一体的时代的到来。中国企业要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就要符合各国不同的法规制度、不同的产品标准和不同的品质要求。在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方的发达国家屡屡以环境保护为借口设置贸易壁垒的不利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获得ISO14000国际环境资格认证等绿色通行证显然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一种明智之举。
3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绿色竞争力策略
(1)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市场培育。
①当资源的价格过低(低于其实际价值)或处于免费状态时,从降低投入资源成本角度来说,发展循环经济将没有吸引力。这时人们会对资源过度开发、过度使用、过度浪费,从而也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这就需要必须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对资源进行合理定价,使其价格能够真实反映其价值。具体为:在明晰资源产权的基础上,在通过分析国内有关资源的价格、国际上同类资源的可比价格,确定自然资源的定价政策的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价格体系形成中的作用,使资源价格能充分反映其市场供需关系、稀缺程度和开发利用的环境成本,搭建起发展循环经济企业与不发展循环经济企业公平竞争的平台。
②培育绿色消费市场,通过绿色消费拉动企业循环经济的开展。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首先,企业要不断地开发适销对路的绿色产品;其次,要培育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引导消费者自觉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购买绿色产品;最后,应发挥政府需求(政府采购)对市场需求的引导作用。政府可采用倾斜性的绿色购买政策,如优先购买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0认证的企业产品,引导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并通过发挥政府绿色采购的表率、示范和号召力作用,进一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绿色消费市场的形成,从而推动企业循环经济的开展。
③完善市场竞争体系,建立包括价格、质量、服务、企业形象等在内的全方位的竞争模式,促进竞争手段的多样化。这种全方位的竞争模式为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动力,因为良好的企业生态环境将是树立企业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2)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建设。
①要建立完善的市场准入制度。从必须符合市场规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设立市场准入条件。如通过提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产品的市场准入门槛,限制和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产品和设备;对新建和改、扩建的工业项目,要求其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必须包括合理用能、用水方案。
②完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依据和保障。我国《节约资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环保立法观念已经从末端治理转向了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但总体上看,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制建设依然较为薄弱,还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要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研究建立包括基本法、综合法和专门法在内的多层次的循环经济法规体系,既为企业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思想,又可利用可操作性的法律条款,如详细而明确的法律责任和污染损害处罚条款等,对企业开展循环经济进行激励(负激励)。
③完善环境税费制度,确保企业生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一方面,应加大环境保护税和排污费的征收额度。对企业征收的环境保护税和排污费等越高,企业生产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内部化程度就越高,则企业越有积极性采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另一方面,应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允许排污权进行合法有序的买卖交易,通过这种方法鼓励企业采用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因为对于未进行循环生产的污染企业来说,买进污染份额实际上是增加了排污费,从而增加了生产成本,也把自己推向了市场竞争的劣势地位。
(3)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企业技术生态化。
①多途径增强企业的生态化技术研发能力。首先,在企业内部应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培育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其次,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生态技术,提高生态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和对外部技术资源、技术成果的选择、消化和吸收能力。第三,加强产学研的生态化技术研发合作。加强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和合作,以及在生态园区、开发区内开辟专门的实验研究区域,使产、学、政府各部门共同研究废弃物处理技术、再利用技术和环境污染物质合理控制技术等,为企业开展废弃物再生、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②多途径融资,加大企业的技术生态化研发的资金投入。首先,企业自身应多方面吸引资金,走发展绿色债券、企业集资、个人投资和外商投资相结合的路子,为企业发展生态技术提供资金保障。其次,应构建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如扩大银行对生态企业的信贷支持;深度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建立二级市场和一些地方性的小证券市场,给生态企业的产权提供交易的场所;积极发展风险投资,鼓励设立按照市场规律运行、主要投资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创业基金等。最后,政府应直接投资进行循环经济相关方面的技术研究,并对企业自身所进行的有助于循环经济开展的技术研发工作进行财政补贴。
(4)建立科学和严格的循环经济管理体系。
①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逐步把资源和环境代价计入企业成本,真实反映、科学评价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设置经济运行指标、资源消耗指标、循环再利用指标、废弃排放指标、建设保障指标和发展潜力指标,指导企业循环经济建设,使抽象的循环经济具体化。
②进一步完善循环经济发展指标考核体系,把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和措施具体化、定量化,纳入干部、职工的业绩考核体系,将部门、员工的责任与企业循环经济工作的开展挂钩,对忽视责任、违反规则的给予严肃处理;对发明新技术、降低产品的环境污染、促进企业生产流程的生态化改造,以及对生态营销有成效的部门和员工给予高额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如奖金、提成、技术持股、技术入股等。
(5)培育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的产物,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本企业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信念,并保证这种精神风貌和信念得以持久存在的制度和措施,它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灵魂。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一方面,必须将循环经济思想注入到企业文化中,在企业内部形成对循环经济的高度重视,让每个员工都充分认识到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绿色营销等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应向外界积极传播这种新的企业文化,例如,通过企业的环保宣传、领导和员工的环保行为等取得社会的认同,从而在获得良好的企业社会形象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这种新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洪传春,张雅静.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竞争优势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6,(10):44.
[2]杜欢政,张旭军.循环经济的理论与实践近期研讨综述[J].统计研究,2006,(2):63.
[3]齐建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综述(第15版)[N].人民日报,2006-6-9.
[4]徐蒿龄.循环经济的理论平台与实验平台[N].光明日报,2004-1-6.
[5]冯之浚,张伟,郭强,等.循环经济与末端治理的范式比较研究[N].光明日报,2003-9-22.
篇9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人力资源 SWOT 发展战略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管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指导和进行的人事管理活动,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 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根据企业战略目标,通过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评、薪酬管理、员工激励、人才培训和开发等一系列手段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达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管理行为。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资本资源和自然资源收益率日益下降,人力资源的经济效益率日益提高,并且已明显超过了资本资源和自然资源。同时经济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也更高,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企业家开始认识到社会经济进步和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源泉是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也由最初处于相对次要的、辅助的地位逐步提升成为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内容。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人事管理阶段,人事管理更多地关注于事的管理,并不关注员工绩效,员工在企业不被看作可待开发的资源,而是简单地以人事档案的形式存在。第二是初级人力资源管理阶段,专门的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出现,能够提供诸如招聘、培训、考核等人力资源服务,并开始关注员工个人绩效的管理,是企业战略规划的忠实执行者。但在企业战略形成过程中,往往把人力资源的因素排除在外。这个阶段,企业虽然意识到人力也是一种资源,但并不认为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第三是人力资源开发与经营阶段,这个阶段,人力资源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开始被企业高层充分考虑到企业的战略规划之中。企业不再只是对人力资源进行浅层次的管理,也不只是为其他部门提供例行,而是将人力视为一种可增值的资源进行深度地开发与经营,企业开始实施系统化、全面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要健康快速发展,必须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做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对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管理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调动职工积极性,激发人的主动性,重视和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促进生产经营的发展,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才资源实力的拥有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关键在于树立人才是最重要资源的理念,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
传统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依据国家分配计划或企业生产任务,履行人员录用、定岗、报酬、调动、退休等行政化的工作,而忽视对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开发和系统管理,其工作偏于简单、粗放,绩效评核往往流于形式。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传统人事管理更为深入、细致、全面、系统、丰富,工作重心偏向于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开发及员工培训储备等具有价值的创造性活动,注重效率和科学性。
国有企业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就必须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的同时,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掘人力资源优势。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说过,“企业只有一项真正的资源,就是人。”国有企业要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是人力资源的核心力量的新理念,努力建立起一套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合理使用人才,培养和开发优秀人才,充分调动企业经营者、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职工积极性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所谓SWOT分析,就是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列举出来,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在分析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的过程中,引入SWOT分析法,将各种影响因素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加以整合匹配,进而得出具有决策性的论点,可以为下一步战略选择打好基础。
1.优势(Strength)
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和建立了一支为数众多、人才荟萃的阶梯式的干部员工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尤其是在一大批大型国有企业中,汇集了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专家及博士生、硕士生等大量优秀的人才资源,知识密集、人才集中,成为国有企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
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并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了凝聚人才、培育人才、吸收人才的宝贵经验。人力资源的管理不仅形成包括招聘、工作分析、人力资源规划,一直到绩效评估、员工激励、员工培训等多个环节在内的一个较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更为重要的是在人的认识上第一次变被动为主动,这为今后国有企业的人才资源管理建设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劣势(Weakness)
部分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仍然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看成是单纯的人事管理活动,没有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资源,没有把它提升到企业的战略发展的高度进行规划、配置、开发和利用。
众多国有企业存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落后、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
第一,选人、用人机制不够科学合理。优胜劣汰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没有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流入、流出机制,人力资源配置的主渠道不畅,导致急需的人才进不来,冗员又排不出去。
第二,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企业的绩效考核模式不能将企业目标与职工个人目标紧密联结在一起,难以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效应。一是考核标准模糊不清,考核结果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员工的工作绩效。二是人事考评透明度不高,对考核结果的解释与反馈工作做得不够,失去了考核的教育激励作用。三是考核结果与奖惩机制挂钩落实不到位,考核难以起到“奖优罚劣”的激励作用。
第三,薪资管理体系落后,薪资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无法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
第四,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较浓厚的“官本位”意识,造成晋升渠道狭窄,晋升严重受阻,不利于鼓励专业人员的发展,不利于形成知识管理的文化。
3.机会(Opportunity)
第一,国有企业正逐步树立起“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本”的观念和全新的人力资源经营理念。越来越多的国有企业认识到,必须通过合理管理人力资源,通过经济核算来提高人力资源的投入产出率,以人力资源促进企业发展,使人力资源真正成为企业竞争力的不竭源泉,很多国有企业正在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一项事关企业生死的重要战略来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不断提升。
第二,多年来的国有企业改革已颇见成效,众多国有企业管理水平、整体实力、行业地位和抵御风险能力都有明显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逐步提升,成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的主导因素,同时,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及利润增加,也为其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
第三,随着国企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的不断改革,人才施展才能的空间、发展前景和薪酬福利等优势日益突显,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在与其他企业的人才争夺中占据了相对有利的位置,对优秀人才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4.威胁(Threat)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公司、跨国企业进军中国市场,国有企业面临着日益全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的激烈争夺和猛烈冲击,同时,众多民营企业与私营企业凭借其较快的发展速度与灵活而富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也和国有企业展开激烈的人才争夺。
第一,国有企业面临着人才流失的困境。外资企业有一套按国际惯例运作的适应市场经济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人才招聘、培养、绩效评估、晋级等制度有效地保证了人力资源的质量和利用成效。同时,其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式,较多考虑给每个员工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并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内部竞争、晋升、奖励制度,加上丰厚的薪资和良好的用人环境,对人才构成了强烈的吸引力。而很多国有企业还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渡期,企业制度建设落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不完善、水平不高,与众多外资企业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人才匮乏和人才可能大量流失的困境。
第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缺乏长远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分析企业人力资源内外部的机遇与威胁,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在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人力资源规划职能是最具有战略性和应变性的职能,而很多国有企业都没有一个清晰、长远的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升缓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长期处于一个水平较低的初级阶段。
第三,国有企业存在员工培训缺乏体系,培训质量不高等问题。一是缺乏完整的培训体系,重使用、轻培养,人力资源智力投资严重不足。二是培训模式注重企业目标需求,而对员工个人的培训需求和意向考虑较少,最终影响到培训效果。三是培训内容比较注重技能培训,而对员工素质培训和潜能开发培训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中、高层次的培训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不够。四是培训效果评价体系及反馈机制不健全,较少开展培训后跟踪考察,同时未能将员工参加培训的时间、内容、考核成绩等建立培训档案,作为聘任聘用、岗位调配、晋级晋职的重要依据。
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研究
通过对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总体水平较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在人才方面的对外竞争实力。更由于其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威胁,所以努力探求解决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问题的办法显得尤为迫切。笔者将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与国有企业内部具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以下三大发展战略:
1.制度化发展战略——发挥市场配置作用,建立一个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走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道路,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内在要求,是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
加强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最重要的措施在于深化企业内部改革,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要求,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一个富有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新机制。
(1)建立以能力为本位、市场化、科学化的人力资源聘用选拔新体制。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努力形成人岗相适,用当其时,充分发挥人才的潜力和优势,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选用机制。逐步形成面向市场招聘人才的用人体制。面向人才市场公开、公平、透明招聘,把好人力资源管理入口关,真正将有能力、适应岗位的人招聘上岗。打破“铁饭碗”,建立一套较为合理的准入、使用、退出机制,以更加开放的态势参与人才市场的竞争,形成内部循环和外部循环相结合的人才流动机制。
(2) 建立竞争充分、考评科学、激励有效的人力资源使用新体制。首先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竞争上岗。打破身份界限,取消行政级别,在企业内部实行竞争上岗,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要努力形成绩效优先的人才评价机制。要改进和完善人才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反映人才的业绩、能力和贡献,为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要完善考核评价制度,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通过计划、沟通、评价和反馈四个阶段,促进工作改善和员工的成长。再次,建立与工作业绩和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确保人才创新积极性充分发挥的激励保障机制和相应约束机制。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完善向关键岗位和有突出贡献人员倾斜的分配激励政策。在把握好经营者报酬水平与职工平均工资水平关系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高级人才实行激励性的年薪报酬制度,根据不同国有企业实际情况,分类制定企业经营者包括股权激励、期权激励在内的多样化年薪制方案。
(3)建立将企业发展战略与职工职业生涯相结合的人力资源培训新体制。培训是人力资本增值的重要途径,是企业组织效益提高的重要过程。国有企业应根据长远发展的需要,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职工教育培训网络。同时,国有企业的培训工作不仅要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与企业员工职业生涯发展结合起来。企业应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对员工的职业取向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帮助员工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计划,使他们认识到企业可以为其提供更多成长发展的机会,用职业前景来降低他们流动的倾向。
2.系统化发展战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建立一个完备的人力资源管理新体系
国有企业要想获取并维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要求,确定一定时期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同时建立健全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人员招聘、员工培训和开发、薪资福利管理、绩效管理和绩效评价等在内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体系。
(1)制定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规划体系,使人力资源管理策略真正落到实处。规划的制定,要能够服务于企业战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
(2)建立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和科学的人力资源评价体系。绩效考核、人才评价是识才用才的基础和前提。准确地考核评价是促进合理竞争的重要手段,全面地考核和公正的评价,有利于人力资源价值的自我定位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3)建立一个完善的人力资源激励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要切实有效地发挥晋升渠道、薪资待遇等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作用,挖掘员工的内在潜能和创造力。
3.企业文化发展战略——开创先进、开放的国有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经营哲学,以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生成的,广大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基本信念和传统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载体的总和。
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管理。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密不可分的特性,要求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更为务实地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贯彻企业精神文化,而人力资源管理则必须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人力资源的牵引作用。
在全球化视角和市场化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一个先进、开放的企业文化,可以对人力资源产生强大的吸引、凝聚、激励、约束作用。开创先进、开放的国有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良性互动的新局面,迫切需要国有企业确立以人为本和创新的理念。
(1)以人为本的理念。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员工全面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现代企业文化是以人为基础和前提的“人本文化”,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更要以人为本,才能形成有效的人性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自我实现的工作氛围和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一个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目标相协调的良性互动机制。
(2)创新的理念。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特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充分发掘员工的智力资源,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起到激励创新、开发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的作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把创新文化作为核心的建设目标,建立优秀的企业创新文化机制,同时,把开发、培育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培养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尤其是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其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经过30年的改革,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企业形态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面临着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处于优势、劣势并存,机会、威胁同在的错综复杂局面之中,大力推进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市场化、制度化、系统化发展战略,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也是提升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德鲁克.21世纪管理挑战.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英)E.麦克纳.N.比齐.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信出版社,1998
[3]姚裕群主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谢晋宇等.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创新.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5]张国初等.人力资源管理定量测度和评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涂台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手册.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 上一篇:加大网络舆情监管力度
- 下一篇:工厂教育培训方案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