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能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4-03-21 17:41: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急救技能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急救技能培训方案

篇1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和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部署要求,以农村贫困农户为对象,以提高贫困地区劳动力素质和增加贫困农户收入为目的,完善“雨露计划”实施管理机制,探索“雨露计划”实施的新举措、新办法、新路子。

二、目标任务

我县试点工作是在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采取将补助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村贫困家庭的方式,对符合规定要求的、自主自愿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获得技能证书(技能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实行凭证直接补助的方式,从而增进“雨露计划”培训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减少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率。

三、实施步骤

(一)补助对象和标准

1、补助对象。全县“十二五”贫困村中,当年参加1个月以上转移技能培训并获取技能证书(技能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的农村贫困劳动力优先给予补助,在全县补助资金许可的前提下,补助对象可以逐步扩大到本县其他区域。

2、补助标准。每人一次性600元。

(二)补助申请与资格认定

1、申请补助。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并获得技能证书的培训对象,可以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扶贫和和移民办提出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补助申请,申请时提交以下材料:

A、省“雨露计划”培训补助资金申请表(以下简称“申请表”)(见附件1);

B、申请人照片、户口和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C、当年申请人获取的技能证书(技能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2、资格审核与确认。县级扶贫和移民部门受理培训对象申请后,要对其申请资格进行审查、确认。

(1)初审。各乡(镇)扶贫和移民办要对培训对象的申请进行审核,审点为:

A、户籍是否属于试点范围内的“十二五”贫困村等;

B、当年获取的技能证书是否真实可靠(可通过向发证机关或有关网站查证核实);

C、是否已经享受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补助。

(2)公示。初审确认后要在申请对象所在行政村张榜公示拟补助对象名单,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公示内容包括申请人是否扶贫对象和申请人姓名、户主姓名、家庭住址、就读学校、专业及年级或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及参训工种、补助标准、举报电话等。

(3)确认补助对象。公示期限满后,按公示情况对申请对象进行再次复核。复核属实后确定正式补助对象花名册(见附件2)。

(三)申请受理、补助资金来源及补助发放

1、申请受理。乡(镇)扶贫和移民办对本地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对象的补助申请实行开放式受理。每年的受理时间为上年的11月至当年的10月。在受理期限内,乡(镇)扶贫和移民办应向培训对象公告受理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补助申请的程序、手续和时间,以方便培训对象的申请。原则上每月5日前各乡(镇)扶贫移民办主任将补助对象花名册(电子文档)报县扶贫和移民办,以便补助资金并报省备查。

2、补助发放。县扶贫和移民办于11月底以前将审核确认的转移就业技能培训补助对象花名册、申请表及相关材料整理成册,送交县财政局复核后,按规定程序将补助资金拨付到补助对象“一卡(折)通”。

四、工作要求

1、组织领导。为切实做好全县“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县“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小组。由主任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为成员,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的实施。各乡镇扶贫和移民办务必高度重视“雨露计划”实施方式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好本乡(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把工作任务贯彻落实到位。

2、宣传发动。各乡(镇)要通过组织召开村组会议、利用媒体、张贴公告、村务公开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在实施范围内向实施对象广泛宣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政策,做到贫困村户户皆知、贫困户人人皆知,提高贫困劳动力自觉自愿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08年10月开始,中心每年选择1~2个项目,集中1~3 d对所有急救医生进行强化性、规范性培训,部分项目驾驶员、担架员共同参加,如心肺复苏、脊柱伤固定搬运等[1]。选择的项目有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止血包扎、外伤异物固定、骨折固定、脊柱伤固定和颈托使用、除颤监护仪操作、有创无创呼吸机使用、静脉微量注射泵、静脉留置针使用等。

1.2 方法

每个项目事前均根据操作或使用规范并结合院前急救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培训计划、操作流程、步骤和评分标准,培训教师首先要熟悉并熟练掌握培训细节和关键评分点,全程陪训、认真指导,力求使每个受训者熟练掌握技能操作规范或器械使用要点,培训结束由考评小组严格考评打分,不合格者继续训练直至考评及格[2]。考评小组由3~4人组成,合格的标准是熟练掌握和应用训练项目,包括每个项目操作细节、关键点、流程和步骤。

1.3 资料收集

取2008年1月至12月培训前和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平均数培训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包括心肺复苏总人数和成功率、现场救治率(包含现场和转运途中)、气管插管率、颈托使用率、静脉留置针使用率、呼吸机使用率进行观察[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培训前、培训后两组数据比较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心复苏成功率、气管插管率变化

培训后心复苏成功率、气管插管率均有增加,分别为43例和780例,培训前分别为11例和245例。两组统计学检验心复苏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两组气管插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培训前后颈托使用率、呼吸机使用率、留置针使用率比较

两组的颈托使用率、呼吸机使用率、留置针使用率数据,培训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2008年至2010年3年急救技能强化、规范性培训项目分析数据,可以清楚看出急救人员在培训前、后对院前急救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和执行急救诊治流程规范的变化,对患者在现场和转运途中的院前救治率和救治质量也同步提高[5],减少了院前诊治的随意性、不规范性和易引起医疗纠纷的所谓“不作为或乱作为”状况。虽然培训前、后,在心肺复苏人数、复苏成功人数、成功率方面无统计学意义,但在算数数据和百分比(2.22% vs. 3.43%)方面显示较明显差距。产生的原因可能为总的复苏病例数不够大和现场复苏的人数增加导致计算公式中分母增加所致。而在气管插管率、颈托使用率、呼吸机使用率、留置针使用率数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笔者的体会,一是强化培训项目必须结合急救人员存在的共性弱项和常用急救技能来制定,必须结合患者需要和常见疾病谱制定[6];二是每年制定1~3个项目进行培训,避免项目过多走过场;三是对每次选定的培训项目在培训前一定要制定详细方案,包括训练和评分细则等,尤其在项目的难点、关键点和易被忽视方面,要在事前对承担培训老师进行重点训练,使之能够胜任和进入角色;四是对每位受训者培训前进行评估和培训后均进行评分,使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可比性;五是培训后创造各种机会进行针对性演练或竞赛[7],给予优胜者一定的物资和精神鼓励。相关科室对当年的培训项目做重点关注和必要考核。

急救技能强化培训的另外一个重要意义是促使院前急救人员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严格按照急救诊治规范和操作规范、流程救治患者。

参考文献

[1] 沈洪.纵观2000—201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更新[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1):1127-1129.

[2] 张晓凡,王林,汪淑平.模拟院外急救场景进行技能培训的探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9,4(1):43-44.

[3] 林长春,张振新.院前心肺复苏统计病历的选择和复苏效果评判标准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2):213-214.

[4] 张晓凡,林长春,张振新,等.模拟急救场景对心搏骤停院前复苏及其效果的影响[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0,19(12):1331-1332.

[5] 张涛,陈昌贵,施小燕,等. 对全科医师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06,9(3):188-189.

[6] 罗晓红,朱敏,张勤.以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技能培训及评估实践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9(267):590-591.

篇3

【关键词】 护士;在职培训;急救

为了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我院急诊科结合科室的实际情况,于2006年8月~2007年10月,组织了4次医护配合的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经过培训与演练,护士的急救能力和综合素质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急诊科护士22名,均为女性,年龄(25.68±3.12)岁,其中本科1名,大专7名,中专14名,主管护师6名,护师6名,护士12名,护龄(7.26±1.63)年。自2006年8月~2007年10月组织了4次公共突发性事件和急性食物中毒的模拟急救演练,每次全科护士均参加急救演练,演练的内容及病人数:大批炮竹爆炸致伤的病人(15人),大型客车车祸致严重多发伤的病人(30人)及急性食物中毒(有机磷农药中毒)35人(学生)。事件类型:患者呼吸心跳骤停、颅脑严重损伤合并闭合性胸部损伤、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休克、颈椎及四肢严重损伤、院内护送检查中突发猝死及昏迷。

1.2 方法

1.2.1 成立应急预案演练小组 由急诊科主任、护士长担任正、副组长,组员由急诊科的护士及外科医师组成。科主任及护士长根据突发事件的特点,制定演练内容、计划,拟订模拟急救具体方案及人员角色配置,最后由医务科及护理部组织实施。

1.2.2 应急预案演练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学习讨论。急救方案确定后,组织全体护士学习与突发事件有关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第二阶段:演练过程。由科主任与护士长主持演练,整个演练过程、项目、内容、实景与临床抢救一致。由工作人员扮演病人家属,模型人扮演病人或医生、护士扮演病人。方法①:急诊科护士接到呼救信号后迅速实施急救程序,通常由2名护士、1名医生为一组随救护车迅速到达现场就地抢救。甲护士负责维护气道的通畅,迅速建立有效静脉通道、用药;乙护士测量BP、P及协助医生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除颤、药物准备及记录等;医生按照ABCD法则[1]进行急救处理。方法②:急救护士甲接听呼救电话后,通知医生及护士乙迅速准备抢救用物:如各科急救仪器设备,物品床边定位放置,等待病人。病人进院后按方法1的人员定位迅速实施急救处理,在急救小组负责人的指挥下按预案进行抢救。全部抢救过程历时30~40min。在应急预案演练过程中,未参加抢救的护士全部参与现场观摩,以增加临床体验并查找存在问题。第三阶段:分析总结。演练结束后,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最后,由医务科及护理部主任对医疗护理两方面进行模拟演练总结。第四阶段:再次演练。在总结分析基础上,由护士、医生再次演练,强调程序完整、定位配合,展示一个全面、完整、标准的应急预案演练过程。

1.2.3 评价方法 统计2006~2007年参加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操作技能,操作熟练程度、综合能力的评分。内容包括:①常用基本操作:气道开放、心电监护、静脉穿刺、电击除颤、徒手心肺复苏等5项常用的基本操作,对其在急救演练过程中的正确程序与操作时间进行考核,以评价单项操作的熟练程度:按10分(优秀)、8分(良好)、6分(合格)、4分以下(不合格)4个档次予以评价。②综合能力:对分工明确、定位合理、动作迅速、程度准确、无重复动作5项综合能力进行评分。每个项目5分,满分25分,得分越高,说明综合能力越强。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年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技能操作评分比较 2007年参加急救演练的急诊科护士基本技能操作时间及熟练程度均比2006年明显提高,见表1。表1 两年急救演练护士基本技能操作评分比较

2.2 两年急救演练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2007年参加急救演练的急诊科护士的综合能力评分比2006年有明显提高,见表2。表2 两年急救演练护士综合能力评分比较

3 讨论

3.1 应急预案演练的重要作用 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的作用是对抢救过程进行周密思考,果断应对,默契配合与协调且依赖于各角色和各种技术整合为一种行为模型[1],使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得以再现,从而提高护士的临床急救水平和能力。

3.2 应急预案演练提高了护士的急救技能、整体协调能力和综合能力 急诊科护士每天面对的是发病急、病情危重且复杂的病人,其工作压力大、风险性高,而系统学习和训练的机会相对较少[2]。因此,开展应急预案演练使急诊科护士能系统、完整地体验与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和可控制性[3],全面提高急诊科护士的综合素质和整体协调能力。本结果表明,参加模拟急救演练护士随着演练次数的增加,其基本技术操作时间逐年缩短,操作熟练程度及综合能力考核评分逐年提高。模拟急救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己得到了广泛运用[4]。

3.3 应急预案演练提高抢救成功率 应急预案演练使急诊科护士系统、全面地学习应急预案和模拟急救实践操作全过程,通过反复操作,熟练掌握各项急救技能、提升整体协调能力,护士把模拟训练中获得的技巧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3.4 应急预案演练与急救技能的培训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护理部及我科每年均对急诊科护士进行3次的急救技能及急救用药知识等的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相比较,急救技能培训的重点是熟练掌握急救技术,是急救工作的基础,而应急预案演练的重点在于急救过程的整体协调与医护人员的相互配合,是各项急救技术的整合,因此,急救技能培训与应急预案演练有机结合是提高急救质量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经过2年的应急预案演练,急诊科护士在临床抢救工作中,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整体综合能力均得到很大提高。因此,实施应急预案演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参考文献

[1] 聂振明,孟昭全.实用危重病监护与急救[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59-60.

[2] 邓秋迎.急诊科护士心理状况的影响素质与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20(11):73-75.

篇4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不断加强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狠抓预警救援指挥平台、救援队伍及装备建设,强化企业救援预案演练,确保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会后,我们将认真按照本次会议的安排和部署,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严格预案管理,完善预案体系

一是督促预案修订。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

”的要求,进一步做好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化品三大直管行业、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工作,积极督促各镇街和相关部门修订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健全完善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实现数据的及时更新,提高预案的实用性、操作性。二是严格预案评审。在聘请了41名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专家的基础上,5月中旬,对专家成员进行预案评审、备案知识的培训。各级应急救援预案修订后,都必须由相关专家进行严格的要素评审,增强预案的实用性、操作性。三是强化预案备案。按照上级工作安排,近期主要抓好新建企业及规模以上企业应急救援预案的备案工作,督促省、枣庄市驻滕单位进行应急救援预案备案,确保年底前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预案备案工作。四是搞好预案衔接。认真梳理市、镇街(部门)与企业预案,企业总体预案、专项预案与现场处置方案,相邻的生产经营单位或区域预案的内容,搞好相互之间的衔接,形成统一指挥、协调有序、快速反应的预报预警预防应急联动工作机制。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救援能力

一是强化队伍管理。进一步加强5支危化品专业救援队伍的管理,加快重点危化品生产、使用企业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步伐,将东沙河、南沙河、木石、柴胡店等4支区域性非煤矿山应急救援队伍交由镇安监中队管理,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二是强化技能培训。在各救援队伍抓好自身业务技能学习和训练的基础上,近期在山东危险化学品鲁南应急救援中心,举办两期应急救援队员院前急救知识培训班,全面提高救援人员的现场处置能力。三是强化资源管理。及时对专业救援队伍的救援装备进行维护或更新,充分发挥预警救援指挥平台功能,随时掌控全市应急救援资源的分布情况,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拿得出,用得上。四是强化预案演练。按照“练为战”的原则,引导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救援预案演练,5月组织煤矿暴雨期间停产撤人演练,6月组织采石场应急救援演练,力求在演练中查找不足、修正预案,增强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查字典 网

篇5

一、依法执业,职业道德教育、人力管理

1.贯彻执行《护士条例》,规范护理职业行为。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护士学习护理安全、护理不良事件相关知识,教育护士严格遵守医德规范、护士职业道德,每半年进行医德医风考核一次,提高服务质量,使患者感到安全、满意。

3.合理使用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弹性排班,完善“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做到人人知晓,通信通畅,应对突发事件、重大抢救等情况确保护理人员及时到位。

4.落实绩效考核制度,根据考评标准,按照护士工作量、护理质量等每月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评一次,并做好记录,将考评结果与护士薪酬分配、评优等相结合。

5.争取增加1-2名护士。力争做到床护比达1:0.4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开展

全,尤其是三查七对制度,坚决杜绝药品问题引发的护理缺陷;加强执行医嘱的环节管理,强化执行医嘱的准确性;进一步完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规范使用手腕带、护理安全标识。

7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从细节上抓起,加强对每份护理文书质控。强调不合格的护理文书不归档。

8、科室护理管理规范化,护理管理分工到个人,人人参与护理管理。建立护士工作手册,完善岗位职责:工作制度、仪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作为内科护士工作指引,以用于护理工作开展。

三、加强护士业务培训

1、按护士规范化培训及护士在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落实各级护理人员业务培训和三基考核计划(内容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专业理论、操作技能等)落实分层次培训,抓好护士的“三基”及专科技能训练与考核工作,提高护士三基理论与操作水平。

2、重点加强对新入科护士、聘用护士、低年资护士的培训考核,同时按岗位需求举办专科技能的培训,如急救技能、导管护理技能、危重病人的观察技能等,提高护士岗位技能。

3、落实护理会诊和护理疑难病例讨论,组织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业务学习、三基考试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考核。

4、开展应急救护能力培训,做到培训率及考核合格率达到100%

四、规范开展中医护理工作

1、完善、健全、实施中医护理常规。积极开展专科专病护理,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健康指导。

2、以《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为指导,制订中医知识技能培训计划,抓好护士中医“三基”培训,重点是西医毕业护士的中医基础知识、技能培训,中医文化学习,提高护士中医理论及技能水平,为中医特色护理服务的开展扎实基础,科室组织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专病护理常规学习15技能培训和护理文件书写培训7学时。

3、继续推广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和中医外治法,抓好中医特色护理服务项目的开展。

4、开展中医特色护理质量评价

五、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管理

1.建立健全科室一级质控组织,由护士长和全科护理人员组成,制订质控工作方案,质控从个人做起,认真落实护理质控工作。护士长定期组织质控检查,每半月对各项质控指标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落实并检整改查整改效果.,每月进行一级护理质控会议,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2.科室实行护士长责任制,护长把好病区质量,落实每天四次查房,掌握病区动态,加强对危重病人的管理,护士长认真落实医院和护理部的各项工作任务指标护理措施,抓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无事故.落实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实行无惩罚护理差错管理.

3.加强基础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和“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院内感染工作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和标准预防措施.按医院院内感染工作要求认真做好各项监测管理工作,并记录在手册上.

篇6

一个员工真正认同并融入到企业当中后,就该引导员工树立职业心,让他们知道怎样去创造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2021职场培训优秀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2021职场培训优秀方案1区直各有关部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职业培训单位、相关用人企业:

为进一步完善我区的职业培训管理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职业培训政策,充分发挥就业专项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根据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市就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下达2014年就业专项资金的通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印发〈市职业培训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关于下达2014年职业技能鉴定指标任务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区企业生产和用工需求的实际情景制定本方案,2014年我区的职业培训工作将严格按照本方案组织实施。

一、指导思想

为完善我区的职业培训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补贴资金的作用,提高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切实调动劳动者参加培训、企业和培训机构参与培训的进取性,努力提高劳动者和企业职工的职业素质,促进更高质量就业,结合我区实际情景,制定本方案。

二、培训形式和对象

根据区的实际情景和市有关文件的要求,2014年我区开展的培训形式以“按项目运作的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主,采取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组织或联合相关部门(机构)共同开展,对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和企业就招收劳动力进行各种形式职业技能培训。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确定转移就业培训项目,制定转移就业培训方案,资料包括培训专业,组织培训的单位、培训对象、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培训场所、课程安排、师资安排、就业方向和培训费用等并填报《开班申请表》(附表1)以及《培训学员花名册》(附表4)。经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同意并确定补贴标准后组织培训。组织培训前按上报的《开班申请表》按期预拨培训资金50%,培训、鉴定完成后,填报《资金结算申请表》(附表2)据实结算资金,未完成的相应扣减。

三、培训时间

2014年度的职业培训从2014年10月8日至2014年12月15日前完成。

四、培训组织实施

培训按照“谁培训、谁负责”的原则,统一实行“开班申请、政策公告、过程巡查、考核鉴定、效果评估、资金申领”的管理办法。

(一)开班申请。所开展的培训每班人数原则上不超过60人。培训机构须在当期培训开班前2个工作日前向监管组织实施培训项目的区人社局递交当期培训班的《开班申请表》、《培训学员花名册》、《培训课程安排表》。区人社局在收到开班申请资料的2个工作日内对开班申请作出同意与否的答复,并进行公示。对未按规定递交开班申请或不一样意开班的,其所开展的培训不享受政策补贴。

(二)政策公告。培训机构同意开班后,应在开班的第一时间将补贴政策、补贴标准、补贴条件、申领办法、拨付方式、监督举报电话等资料在醒目位置公示等形式准确告知所有参训学员。

(三)过程巡查。区人社局将组织职责心强、公道正派、业务熟悉的人员组成巡查小组,现场巡查人员不少于2人,根据开班申请、课程安排、培训周期等情景,以班期为单位,采取查看台账资料、观看教学影音记录、听取汇报、现场询问、身份核对、电话抽查、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开班情景及培训过程进行不定期现场督导和巡查,并据实填写《巡查情景记录表》(一式二份),一份由培训机构存档,另一份由区人社局存档。作为对培训机构情景评估和核拨补贴的依据。

(四)考核鉴定。培训班结束后,培训机构应组织参训学员参加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经鉴定合格按规定颁发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鉴定结果作为衡量培训绩效的重要指标。

(五)效果评估。培训结合后,区人社局结合过程巡查、考核鉴定情景,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对培训机构办班情景、教学满意度、学员出勤率、学员参训率、参加鉴定率、考核合格率、就业情景、台账建立以及培训项目规定的其他要求等进行培训效果评估,并作为准入退出的参考指标。

(六)资金申领。根据相应的培训项目文件规定程序申领补贴资金。

2021职场培训优秀方案2根据《县2014年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单位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经过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案件警示教育,增强食品经营者的法律意识和诚信职责。广泛普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的辨假识假和预防应对风险的本事,提高监管人员的职责意识、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营造人人关心、人人维护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工作重点资料

(一)对我县区域内酒类、肉类生产经营企业、商户集中进行食品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相关法律知识的培训,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保障每人每年不少于40小时培训时间,确保生产源头食品安全。

(二)商务综合执法大队人员集中进行食品安全监管专业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40小时的培训时间,确保执法的准确性和实效性。

(三)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重大节假日前将酒、肉类食品安全管理的《条例》、《办法》以宣传单、牌匾的形式进行发放和公示,并设立展位现场讲解酒、肉类食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酒类真伪辨别的相关知识。使食品安全深入人心。

三、教育培训进度安排

(一)工作部署阶段。结合我局职责,制定具体的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2014年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重点资料和意义。

(二)工作实施阶段。7月21日至11月31日,认真组织实施教育培训工作方案,按照计划安排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三)工作总结阶段。12月1日至12月12日,对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景,尤其是本辖区或监管领域内是否完成2014年工作目标及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总结。

四、工作要求

(一)认真组织,切实落实。食品安全是民生的重中之重,我们必须要认清其重要性,认真组织、落实方案,严格按照计划执行,将食品安全深入人心,将食品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二)科学分工,层层落实。有分工的进行落实方案。把每项培训任务分工到科室,有序的进行组织,做到点面结合,统筹进行。

(三)建立培训评价机制。把培训资料、实际效果、平时抽查情景多点结合作为培训成果检验标准。确保培训的实效性。

(四)倡导、鼓励开拓创新,进取推动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培训示范点创立活动,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2021职场培训优秀方案3为进一步提高群众自救互救本事,减少自然灾害、生产事故、突发事件所致伤亡,树立友爱互助的社会风尚,根据省红十字会《关于实施市2014年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项目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2014年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如下:

一、培训任务

全镇初级救护员培训50人,普及性救护培训500人。

二、培训对象

本镇区域内的学校师生、社区居民、重点行业相关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各类志愿者等。

三、培训时间

2014年5—6月。

四、培训资料

初级救护培训参训人员须完成中国红十字会初级救护员培训教学大纲规定的救护课程并经考核合格后,由市红十字会发放《初级救护培训合格证》,成为初级救护员。普及性救护培训为知识讲座和技能操作,使受训者掌握基本救护知识和技能,不发证。

五、项目进度

第一阶段(4月):动员阶段。

第二阶段(5月):全面推进阶段。镇红十字会统筹安排,全面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培训工作。

第三阶段(6月):总结阶段。镇红十字会全面总结今年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实施情景,并将完成情景上报。

六、组织保障

镇成立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镇公益性应急救护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在镇红十字会内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市卫生局负责为培训工作供给师资和技术支持。镇政府组织人员参加普及性救护培训,并供给培训场地。镇区各学校组织辖区内学校师生、校车驾驶员参加培训。各村(居)负责组织本辖区内村居民等参加应急救护知识培训。

七、有关要求

省政府将“实施公益性应急救护百万培训项目”列入今年保障和改善民生十件实事,列入对各县市政府十大重点工作百项考核指标资料,各村(居)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镇统一部署,精心组织、规范实施、有序推进,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培训任务。

2021职场培训优秀方案4为切实做好今年我区林牧渔业技术培训工作,普及林牧渔业先进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从全区林牧渔业发展和农民实际需要出发,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以推广主导品种、主要技术为主要资料,以多渠道培训为主要手段,进取开展种植、养殖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增强林牧渔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推进楚州区林牧渔业再上新台阶。

二、培训对象

乡镇林牧渔业专业技术人员,种养大户和党员干部,一般种养农户。

三、培训目标与资料

一目标

2014年,全区林牧渔业技术培训总人数为8000人,其中畜牧业培训3000人,渔业培训3000人,林业培训2000人;建立畜牧技术培训示范点2个,位于三堡乡和建淮乡。

二资料

1、畜牧业:⑴奶牛高效养殖技术;

⑵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⑶优质家禽养殖技术;⑷动物疫病防控技术。

2、渔业:⑴草鱼高产高效快速养殖技术;

⑵青虾养殖技术;⑶网箱养殖黄鳝技术;⑷鮰鱼养殖技术;⑸龙虾养殖技术;⑹大规格河蟹复合养殖技术。

3、林业:⑴林草牧(禽)复合经营技术;

⑵优质杨树苗培育技术;⑶杨树病害防治技术。

四、培训计划

4月-5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4000人次,其中畜牧业1500人、渔业1500人、林业1000人。

6月-7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1200人次,其中畜牧业400人、渔业400人、林业400人。

8月-9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1500人次,其中畜牧业600人、渔业600人、林业300人。

10月-11月完成林牧渔业技术培训人数达1300人次,其中畜牧业500人、渔业500人、林业300人。

五、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2014年度林牧渔业技术培训工作顺利开展,我局专门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与讲课组。领导小组由局长周红缨作组长,副局长熊淮生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渔政站负责同志组成,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人员调配等。讲课组由分管科教工作副局长任组长,副组长由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渔政站负责人担任,成员由相关专业的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技术人员组成,负责林牧渔业技术培训。区兽医站、林业站、水产站要认真组织落实好本专业的技术培训工作。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切实做好本乡镇技术培训工作。

2、采取多种形式培训。

实行区、乡分级技术培训,区林牧渔业局负责对乡镇林牧渔业技术人员、党员干部与种植、养殖大户进行培训,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要组织技术人员对一般农户进行培训,每乡镇每专业培训人数不少于100人次。培训工作要与项目实施、科技入户工程、送科技下乡、成人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结合起来,采取集中授课为主、分散指导为辅的培训方式,扎实开展林牧渔业技术培训。

3、开展培训突击月活动。

为推动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进程,我们将五月份定为农民培训月,强化对农民培训力度,要求5月底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50%以上。各单位应抓紧时间,认真制订“农民培训月”工作计划,将上半年的农民培训工作尽量安排在5月份,要落实好培训时间、地点、参训人员、培训资料、授课教师。

4、严格档案管理。

各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与局属有关单位,要建立培训工作档案,每期培训都要认真填写培训记录,记录做到“四有”:有培训通知、有学员花名册、有教材、有教师,并收集有关音像资料。

2021职场培训优秀方案5为进取落实山西省委省政府“再造一个新山西”要求,尽快提升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宏厦一建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推进阳煤集团“强煤强化,五年双千亿”战略,特制定《宏厦一建尽快提升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培训方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本事为核心”,突出“要精、要管用”,经过“学、练、比”的培训形式,尽快提升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为促进宏厦一建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推进阳煤集团“强煤强化,五年双千亿”战略,供给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总体思路

在宏厦一建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充分调动全体技术人员的学习进取性,求真务实,创新学习培训方式,学习理论政策,学习法律法规,学习业务技能。经过学习培训,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政策水平,熟悉法律法规,掌握业务技能,成为新时期合格的技术人员,促进宏厦一建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三、培训资料

按照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不一样层次、不一样业务工作属性及特点,着重开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业务技能的学习培训,在较短的时间内,尽快提升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1、政治理论培训

加强政治理论教育。精心组织学习理论和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会议精神,加强职业道德、梦想信念等方面的教育,筑牢技术人员的思想基础,促进各项工作不断发展前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认真学习《廉政准则》,深入开展党风党纪和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教育,加强勤政廉政、工作作风教育,不断强化技术人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增强党性锻炼,提高拒腐防变本事。

2、法律法规培训

开展法律法规培训。开展以国家法律法规为主要资料的岗位应知应会专业知识的培训,重点加强对工程领域、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培训。经过学法知法提高技术人员遵纪守法意识,推动各项技术管理工作规范、标准、有序。

3、业务技能培训

开展现代化矿井工程、工业及民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及调试、铁路、公路、水利、输变电线路、工业管道、爆破、大型土石方等工程建设的业务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知识,增强工作技能,促进宏厦一建公司技术管理工作上台阶,为各项工程建设供给优质高效服务,树立宏厦一建公司技术人员新形象。

四、培训方式

1、大学习,提高技术人员理论素质

大学习实行课题式培训。按照统筹兼顾、分级分类的原则,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专题讲座、划片培训等多种形式,邀请专家或业务骨干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培训、业务辅导,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理论素质。大学习每星期安排一次,时间为90分钟。

2、大练兵,提高技术人员实践技能

大练兵实行业务知识考试和项目专题操作的方式。培训部门对应知应会的知识拟制出试卷,每次培训结束后,当场考试,以检验培训效果和掌握程度。培训部门安排项目专题操作,组织技术人员当场操作,确定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经过大练兵,使技术人员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切实提高技术人员的实践技能。大练兵每月安排一次,时间为90分钟至4个小时。

3、大比武,提高技术人员实战技能

大比武采用现场比赛的方式,培训部门确定大比武的项目与方式,经过大练兵、大练兵,选拔优秀技术人员参加技术大比武,当场确定技术大比武优胜名次。经过大比武,全面提升技术人员综合素质,打造一支政治坚定、技能娴熟、效能高超的高素质技术人员队伍,为宏厦一建技术发展供给不竭的人才素质保障。大比武每一季度安排一次,时间为4个小时。

五、培训纪律

“学、练、比”培训将严明纪律,严格考勤,实行“事前签到、事中点名,事后复签”制度,做到有记录、有检查,杜绝松散懈怠现象发生。如有未请假无故不参与培训、中途擅自离开或不参加考试者,将按有关规定处理。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确立由宏厦一建领导班子亲自领导,各科室与基层部门领导具体负责,全体技术人员进取参与,要把培训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抓紧抓好,纳入日常工作议事日程,确保培训工作取得实效。

2、明确目标,完善职责。

全体技术人员要根据本培训方案要求,结合本部门实际,明确目标,完善职责,做到人人发动,人人参与,保证培训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开展,如期完成,尽快提高自我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

3、广泛发动,营造氛围。

要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培训工作的重大意义,提高全体技术人员的参与意识,增强搞好培训工作的紧迫感、职责感,营造浓厚培训工作的氛围,为搞好培训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4、强化督查,落实奖惩。

篇7

人员应急逃生训练设施设施采用体验式教学手段,利用5个集装箱搭建场景,建立安全通道、安全标识综合训练舱室,模拟各类作业环境,训练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技能和安全标识的识别与安全通道选择能力;涵盖火场逃生、高处逃生及人员搜救等培训功能。应急防护装备使用专业训练设施建立应急防护装备体验式培训设施,训练应急救援人员对各类先进应急防护装备的正确使用,提高快速应急救援能力;涵盖火灾应急防护、有毒物质泄漏应急防护、辐射泄漏应急防护等装备正确使用培训。“每个学员在培训之后,都可以试穿,真正掌握防护技能。”张静激副总经理补充说。事故应急救援应急演练设施建立仿真事故场景,模拟坍塌、挤压事故造成的人员被困、埋压,训练油气生产及石化企业应急救援队员在发生地震、火灾等事故情况后正确使用各种救援器材对人员进行救助。能量控制与应急救援训练设施建设模拟工艺隔离、电气隔离、机械隔离等能量隔离的设施和工具,训练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各种能量隔离的操作步骤及对各种隔离锁定用具的使用能力。进入限制空间应急救援训练设施建设可移动式的进入限制空间作业训练模拟场所,分为立式罐、卧式罐2种形式,模拟舱内气体环境、结构、不同作业方式,对油气生产及石化企业现场作业人员进行纵向及横向作业安全技术与应急救援训练。高处作业应急救援训练设施模拟训练塔和高空作业防护及救援工具,实现高处作业安全技术培训,进行高空作业坠落防护以及高空救援模拟训练,可模拟训练自由落体、高空缓降、高空救援、外部救援、高空逃生等培训演练场景。化学品伤害应急救援训练设施模拟化工过程安全,培训石化企业员工在受到化学品伤害时自救和互救能力,以及对各类化学品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的使用方法。包括气体检测、泄漏控制、应急逃生、洗消处理、化学品灼伤处理等应急能力训练。危化品运输安全应急救援训练设施撬装化、集成化的培训模块,对危化品从业人员进行危化品运输、储存过程的安全技术及应急技能进行训练。电气伤害应急救援训练设施设施配备电气作业安全装备、电气隔离锁具、医疗器械等,培训人员如何避免受到电气伤害和受到伤害后如何救援。

水上搜救应急救援训练设施在渤海石油游泳馆基础上,配备水上搜救装备、器材,训练水上应急技能。安全培训考核系统应用互联网技术,服务企业的安全培训考核,实现在线培训、考核功能。提高能力服务社会记者采访之时,在海洋石油培训中心实训楼南侧,占地面积超过6000m2的演练基地建设项目火热地建设中。建设方式室内外相结合,“应急救援指挥协调仿真模拟培训设施”和“安全培训考核系统”为室内建设,其余均为室外建设,以便有效模拟真实场景;“石油化工与危化品火灾应急救援与扑救训练设施”“水上搜救应急救援训练设施”分别利用塘沽军粮城现有油气消防场地和渤海石油游泳馆进行建设。海洋石油培训中心演练基地建设项目14项训练设施,覆盖了石化领域上中下游常见事故,可模拟事故情景和高风险作业内容,不仅仅具有应急救援训练功能,同时还具备安全作业技术训练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和系统化的特点。培训中心与多家国内外具备先进、成熟的专业技术公司合作,为项目设计、建造安装、调试、投入使用等工作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同时通过体验式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参训人员实际能力。

海洋石油培训中心针对石化行业事故特点建设、使用演练基地,帮助从业人员系统地了解石化行业作业风险,提升海洋石油上中下游和天津地区石化企业应急救援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除了这种直接满足提高从业人员应急救援能力的要求外,演练基地还将海洋石油培训中心安全技术与应急救援技术培训课程系统化,提高安全与应急培训课程实际操作训练水平,提高系统能力;同时,多年来建设安全与应急技术的培训设施、资源,也将面向社会,为社会提供全面、高质量、高技术的服务。张静激副总经理说:“我们的目标就是结合现有资源,更大化发挥应急救援功能。”建设进行时“用好、管好国家投资,建设先进性培训设施”。为此,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了《关于做好国家专项资金支持的“海洋石油培训中心演练基地建设项目”工作的通知》,并成立总公司项目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根据该通知,要求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成立专项工作组织,制定工作开展计划;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关于成立“海洋石油培训中心演练基地建设项目”筹备工作组的通知》,成立项目筹备工作组,开始进行项目调整、功能设计、技术保障等工作。

项目筹备工作组根据项目批复资金调整项目整体实施方案,结合海洋石油特点及事故类型,确认建设14项训练设施。此后,针对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各设施功能、项目整体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确认项目建设地点和总体布局方案,完成项目各设施功能规划工作;并进行后续修改完善。据悉,现阶段,项目筹备工作组正在完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项目初设、详设等工作。“与此同时进行的还有课程的开发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技能培训部经理助理张树军介绍说,“我们根据14个训练设施,初步拟定了18个课程培训大纲,并划分了核心课程和非核心课程,目的是更有成效地进行培训。在项目建成时,我们也要完成教师的培养,在软件上满足整个基地运行。”张静激副总经理说,按照目前项目的进展,可以实现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提出的2013年底完成的要求。

作者:白瑞

篇8

【关键词】 疗养院护士;应急模拟训练;做法;体会

随着疗养事业的发展,疗养院的收住范围逐渐扩大,疗养员日趋老龄化,基础疾病多,潜在危险多,在疗养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某些危急事件,如: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溺水、摔伤等,而疗养院护士存在操作机会少、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缺乏现象。当面对急、危、重症病人,能否及时无误地作出判断和实施正确救护,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以后的康复[1]。因此,4年来,我院护理部针对疗养院现存问题,在加强急救理论学习的同时,采取应急模拟训练,通过预先设置矛盾和意外,让护士扮演各种角色,分别对护士长、护士的应急救治能力进行训练与考核,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做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1疗养院急救护理工作面临的潜在风险

1.1服务对象病情复杂多变疗养院是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地方,由于大多数疗养员年龄大,所患疾病多,常在疗养期间发病,或者在景观治疗中发生意外,医护人员面对的是一种未知的高风险服务。

1.2护士掌握急救知识的现状我院共设3个疗养科室,临床一线护士32名,其中12名非现役文职及3名聘用护士均为应届毕业生,年轻护士比例占90%以上。科室护士长3名,其中,3年任期护士长1名,2年任期护士长2名。95%的护士没有参加过专业急救技术的培训,92%的护士不知道突发事件的抢救流程,94%的护士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1.3急救技能及应急能力欠缺在疗养院护理工作中,由于平时临床护理操作少,抢救技能应用不多,应对突发事件机会少等原因,以及部分护士满足于宾馆服务员式的工作模式,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导致知识老化,一些基本知识及急救技术遗忘,大部分护士不会人工呼吸,不会操作心电图机、除颤仪、心电监护仪等,当面对危急病人或遇到突发事件时,心理恐慌,技术操作欠熟练,缺乏信心,常影响急救效果。

1.4急救药品单一,设备陈旧简陋疗养院平时急症少,抢救机会不多,药品、器材的使用频率不高,更新缓慢,导致药品数量单一,急救器材长期闲置至老化损坏。

2训练方法

2.1训练对象全体护士长及护士。

2.2训练方式制定长期的应急模拟训练计划,针对疗养院护士所需掌握的急救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进行反复训练,每年组织一次,每次训练时间为1~2个月。要求参训率及合格率为100%,85分以上为合格,不合格者补考。

2.3训练目标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药品、器材的使用方法,熟练应用各种急救技术,掌握应对突发事件的流程,并能与患者有效沟通,与医生、护士默契配合。

2.4训练内容

2.4.1第1年:急救基本技能培训包括徒手心肺复苏,急救室药品及仪器(如心电监护仪,电动吸痰仪,电动洗胃机及除颤仪)的使用等,按照事先拟定的程序要求,采用理论提问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实地操作。

2.4.2第2年:急救专科技能培训包括急救专科理论和抢救流程:如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急性中毒等。根据各科室收治疗养员情况,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和抢救流程,组织训练,护理部设置模拟病例,进行考核。

2.4.3第3年:设置场景模拟训练利用模拟救护场景:如病人突发心梗、脑出血,游泳时溺水,毒蕈中毒等病例,由护士扮演患者、家属等不同角色,根据不同病例的急救护理流程及抢救技能,重复性练习,并在模拟训练中设置各种困难和意外情况,在提高抢救技能的同时,培养护士的应急处理能力[2]。

2.4.4第4年:进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训练设置场景模拟疗养区突然发生火灾,疗养员电击伤、酒精中毒或疗养员在景观治疗中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突然摔倒,以及在游泳时溺水等场景进行训练,形象地将现实的抢救场景展现在护士面前,反复强化练习,增加护士的记忆力,提高护士在应急状态下的处置能力。

2.5结果第1年考核时,护士存在急救意识不强,操作不规范,物品准备不充分等现象。第2年考核时,护士急救意识明显提高,训练态度认真,程序基本到位,物品准备充分。但仍存在护士配合不到位,角色演练中不严肃等现象。第3年考核时,护士对各种急救仪器操作熟练,急救程序熟悉。但仍存在细节不到位,病情交代不仔细,回答问题不准确等现象。第4年考核时,护士长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流程清晰,临危不乱,分工合理;护士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熟悉,急救意识强,能够很好地进行相应地处理。

3体会

应急模拟训练是根据疗养院服务对象及工作特点设置各种临床常见或较为复杂的情况,每年安排时间,集中人员,反复训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练习,能够稳步提升护理人员的急救综合素质,掌握处理问题的方法,增加应对突发事件的信心和承受能力,降低护理风险,保证疗养安全。我院护理部针对疗养院急救护理工作面临的潜在危险问题,本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认真制定急救模拟训练方案,严格组织训练与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相应的总结与分析。通过4年的应急模拟训练,护士的急救知识、抢救技能、应急状态下的急救意识、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以及与病人的沟通能力,与医生、护士的配合能力均有明显提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为制定下一步的训练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薇萍,许燕玲,金霞,等.提高急诊护士急救技能的研究[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7,21(6):1659-1660.

篇9

[关键词] 社区居民;急救知识;培训;急危重症;意外伤害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28-0136-03

南通处于长三角区域,被誉为“北上海”,经济发展较快。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各种意外事故及各种危重急症的发生呈明显上升趋势,院前急救显得尤为重要。第一救援者在现场实施的先期处置后急救车辆到达并转运伤病员到医院的这一阶段,统称为“院前急救”[1]。院前急救是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患者抢救成败。因而院前急救也称为现场急救[2],是指急、危、重症伤病员进入医院前的医疗急救。随着安全事故及各类疾病的上升,建立一整套急诊医疗服务体系,是解决各类危及人类生命安全事故的当务之急,只依靠医务工作者进行现场抢救,会严重错失抢救的最佳时机[3],完善的院前急救体系建设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状况的重要体现,为此,把院前急救工作前置,使社区居民都学会自救、互救知识,参与率更高,采取的现场急救可以防止病情恶化、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后遗症[4],所以现场急救对于患者的预后意义重大[5]。目前因社区居民普遍对急救知识缺乏、思想不重视等因素,导致院前抢救成功率不理想。2015年4月我中心对市区的三个社区(虹桥社区、百花社区、学田社区)的900名居民进行随C抽样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法对南通市崇川区的虹桥社区、百花社区、学田社区三个社区的900名居民进行现场问卷答题调查,其中男499人(55.4%),女401人(44.6%),男女之比为1.24:1。年龄:12~17岁146人(16.2%),18~30岁352人(39.1%),31~50岁324人(38.0%),51岁以上78人(8.7%);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81人(31.2%);高中及相当学历者362人(40.2%);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257人(28.6%)。

1.2 研究方法

问卷题目及格式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居民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帮助能力及意愿(即当他人发生意外疾病及灾难时是否有意愿和能力进行一系列抢救行为[6,7])及居民对急救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对急救知识的态度和行为情况;我更喜欢何种急救知识普及方式、方法。通过对上述几个方面进调查问卷汇总,结果分别见表1~5。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居民对急救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多数被调查者能知道发生意外及疾病时需要求救120,甚至能正确拨打120电话,但有少数被调查者在有困难时坚持认为应求救于110。被调查者对急救知识、急救技能、心肺复苏要领及保持气道通畅采取的措施掌握的比较少。见表1。

2.2 常见灾害的正确处理情况统计

当发生灾害需要急救处理时,地震发生时的正确率为最高,其次为烧、烫伤及火灾逃生;煤气中毒及溺水处理正确率不是很高;对于颈椎病员的搬运及止血包扎等未能准确掌握,对毒蛇咬伤的正确处理率最低。见表2。

2.3 被调查者对普及急救知识的态度和行为

被调查者对于开展急救知识教育兴趣不大,认为其是与医务人员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所占比例分别为28.6%、28.4%;此外居民对急救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不强。见表3。

2.4帮助意愿及帮助能力调查

在帮助意愿及帮助能力调查中,可以看出,当他人发生意外伤害时,更多的人愿意帮助,苦于没有这个能力或操作不准确等,但愿意帮助他人现场急救或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拨打120等,其所占比例在90%以上。见表4。

2.5居民更喜欢何种急救知识普及方式、方法

调查显示希望得到专业人员讲解演示及实战演习的百分比分别为80.2%及85.0%,印发书刊58.2%,网络讲解及其他方法分别占39.1%及13.8%。可见由专业人员的现场讲解及演习是大多居民能够更好的接受的方法。见表5。

3讨论

随着社会现化化程度的加速发展,人们工作、生活的节奏加快,各种急、危、重症及意外事件增加,特别是道路交通事故。2011年,全国共接报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 210812起,共造成62387人死亡[8],南通也不例外。交通事故的发生更加突出了“第一目击者”的作用,“第一目击者”先期急救处置,进行准确有效的自救、互救,可以减少伤残率及死亡率,为进一步的抢救赢得更多时间,因此急救要从现场开始。通过此次对南通市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发现社区居民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比较低,对急救知识的渴望程度比较高,没有系统的急救知识培训学习途径。从全国情况看公众参与的现场急救是国际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环节,我国公民我急救知识的普及率低于国际水平[9,10]。当疾病或者灾害发生后多被动的等待专业人员到来,亦或是缺少专业的急救技能,造成二次伤害。与国外相比,我国社区居民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普及率比较低,难以达到“第一目击者”应该发挥的实施救护的作用,以及指导家人,朋友,在更大范围内普及急救相关知识、技能等,起到传播载体的作用[11]。院前急救的质量好坏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大力开展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在社区中的普及。

在长期的急救工作中,社区是急危重症疾病的多发群体,对急救知识的需求显得更为具体且更为迫切,“第一目击者”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从我国现况可知,我国的抢救成功率较国外相对明显偏低,与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普及率低有关。从表1可知,当疾病或者意外事件发生时,98.7%的居民选择拨打120电话,87.3%的居民也能正确拨打120电话,但是知道急救知识或急救技能的只占45.7%,知道心肺复苏要领的仅13.8%,当发生心跳骤停时心肺复苏术是无可替代的急救术[12]。懂得开放气道方法的只有14.6%;而在发达国家局部地区,如美国的西雅图等,每个家庭就有一个可以完成自救、互救能力[13]。由表2可知,常见意外伤害正确处置率排前三位分别是地震(90.2%),烧、烫伤(80.1%),火灾逃生(75.4%);排后三位分别是搬动颈椎病员(45.8%),止血包扎(42.6%),毒蛇咬伤 (27.3%)。2008年汶川地震震惊全国,各地人防部门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人们亦比较重视如何在地震发生时采取正确的行动;各地火灾事故频发,社区居民能更多的知道火灾逃生的方法。当患者发生交通事故或是坠落伤等意外事件时,因为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不能很好的掌握,搬动病员时很盲目,对颈椎受损的病员不能采取正确的搬动方法;止血包扎措施实施不到位,出血有动、静脉及毛细血管出血,大多数人只知道局部压迫覆盖毛巾等进行止血,对粗血管破裂、动脉血管破裂出血难以达到止血的目的;毒蛇咬伤因在城市发生人数相对较少,因而易被忽视,所以掌握比例不高。

表3可知,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不重视及被动参与者分别占42.1%及40.1%;没有兴趣及发生疾病及意外伤害时认为只是医务人员的事,分别占28.6%及28.4%;这可能主要与人们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缺乏全面有效的、系统的普及教育有关,认为医学抢救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理论和实践都比较难以理解,如何让大家能够提高学习兴趣,运用通俗易懂的普及教育技巧也是培训部门在重点研究的课题。人们的帮助意愿和能力调查中,乐于帮助的包括主动拨打电话者占97.6%,愿意主动现场急救占90.1%,而认为自己有能力进行现场急救者占24.2%。乐于助人是中国的传统美德,苦于对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掌握程度不够,加上中国的法律不健全,生怕自己急救能力不能满足实际急救需求,不敢冒昧实施现场急救。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各部门十分重视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进基层、进社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此次普及活动中来,并从被动变为主动参与学习。由表5可以看出,人们更喜欢实战演习及专业人员演示的培训,分别占85.0%及80.2%,以提高真实程度,提高兴趣,贴近现实,突出疾病及意外伤害离我们并不遥远,不需要更多的理论,操作简单实用。印发刊物及网络学习还是受到一部分人的欢迎,分别占58.2%及39.1%,这种方法互动性不足,立体感不强。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区居民接受急救知识及技能的能力,只有加大动手实践的培训,才能更好的提高公民的急救知识及技能的水平[14]。

总之,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在社区居民中还相当薄弱,当疾病及意外伤害发生感觉束手无策,只想着拨打120求救专业人员,没有认识到先期处置的重要性,甚至错失了最佳的抢救时机。在普及教育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重视,从政策层面加以规定,由主要急救部门组织急救人员有计划、有部署、有规划的进行社区及特种人员的培训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形式多样,现场教育培训演示,模拟实战演练,并利用媒体、网络、报刊等加大宣传力度来提高公众急救水平。相信通过不断的深入到基层进行培训,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15],虽然,我们也在进行各类人员的急救知识培训及普及,亦有明显的成绩,下一步对实施效果在社区及各个人群中进行统计调查。

[参考文献]

[1] 刘舒畅,喻风雷. 肋骨损伤院前首诊急救治疗对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J].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2):9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关于印发《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 卫办医政发〔2010〕13号,2010:22.

[3] 鄢涛,王森,谭鸿,等. 德阳市院前急救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1,8(12):1923-1925,2001.

[4] 汪凤兰,文茂林,龚光梅,等. 基层特殊人群现场急救知识和技能KPA调查[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792-793.

[5] 谢咏湘,胡彦磊,粟枫,等. 急诊患者家属急救知识水平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4,24(11):94-97.

[6] 王海华,瞿炬,吕岳娟,等. 萧山区不同行业居民急救意识及培训需求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10,10(7):910-911.

[7] 李晓南,邵义舜,李小红,等. 我国高校医疗机构院前急救的建立和动作模式[J]. 中国校医,2013,11(4):307-309.

[8] 李红霞,冯占春. 公众现场急救技能培训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调查[J]. 医学与社会,2011,24(1):45-47.

[9] 郑进. 公众现场急救知识培训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85-287.

[10] 黄吕金,吴炜炜,詹敏,等. 福建城乡居民院前急救的知信行现状调查研究[J]. 全科护理,2014,12(1A):1-3.

[11] 李忠浩. 中国心肺复苏医学的创立和进展[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8,3(1):4-5.

[12] Roppolo LP,Wigsinton JG,Pepe PE. Revolving back to the basics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 Minerra Anestesiol,2009,75(5):198-199.

[13] 房蔚霞,郑文静,卢月珍. 急诊患者家属院外急救知识调查分析[J]. 护理学杂志,2006,21(3):64-66.

[14] 张艳,张振香,刘腊梅,等. 592名郑州市民现场急救知识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1,2:158-159.

篇10

[关键词] 护理查房; 应急演练; ICU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325-01

护理查房是护理管理中评价护理程序实施效果最主要的方法,也是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必要手段之一[1]。针对ICU病人病情危重、复杂,对护理人员业务技术要求高等特点,我院ICU自2010年1月份以来采用与护理应急预案结合实施护理查房,取得良好效果,显著提高了ICU病人的护理质量、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及医生对护理人员的抢救配合满意度,现介绍如下:

1 护理查房的实施

1.1 物品的准备 护理查房的用品分为基本用品及专科用品,应根据病种的需要携带齐全,以保证查房的顺利进行。基本用品:查房车、必要的影像资料、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计、手电筒、压舌板、消毒液等。

1.2 查房程序

1.2.1 查房的对象 病人应选择具有ICU代表性及疑难性的病人为对象。

1.2.2 查房的内容 针对病人护理中的难点、疑点、欠缺进行的专项护理查房。

1.2.3 查房的程序 ①查房者、责任护士问候病人,向病人说明目的。②责任护士报告病人病情:自然情况、社会状态、心理状态、一般状态(入院天数、各项检查结果、生命体征、饮食、睡眠质量)、现存的护理问题、各项检查化验指标、正在进行的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需要查房解决的问题等提出护理难点。③查房者对疾病进行系统讲解,包括诊断、临床表现、治疗等。④对病人进行全面护理体查,与病人交流了解病情,解答病人的提问,进行健康指导。⑤查房者针对责任护士在查房中提出的护理难点、疑点进行解答。⑥专科组长提出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及突发事件,讲解如何正确进行系统评估,组织讨论。

2 护理应急演练的实施

2.1 物品的准备 急救车、除颤仪、心电图机、呼吸机、吸引器、深穿包等抢救设备及药品。

2.2 人员的准备 由科室护士长主导,成立护理专科小组,由高等级护士任组长,在查房中,根据ICU病人的疾病特征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确定演练内容制订演练计划、模拟突发事件急救方案及人员分工,并组织实施。

2.3 技能储备 每月组织1次技能培训。技能培训包括:心肺复苏术、气管插管术、深静脉穿刺术;各种抢救仪器:如呼吸机、吸引器、心电图机和除颤仪等的使用操作训练,由科室经验丰富的高等级护士及专科医生承担培训任务。

2.4 基本资料准备

2.4.1 制定疾病的各种并发症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护理组长确定各个小组成员的特定抢救位置,制定人员职责。

2.4.2 制定需联络人员的联系电话 要求每名成员熟记内容。

2.5 应急演练实施步骤 由护理组长主持演练,发现病人出现突发事件及意外,值班护士应马上启动应急预案,将相关人员迅速集合到ICU,在组长的指挥下分工展开演练,配合医生做好给药、插管、深静脉穿刺及心肺复苏等工作。

2.6 分析总结 全体人员进行讨论分析,找出不足,为下次演练积累经验。

2.7 再次演练 全组成员共同分析总结后,修改并确定救护流程,再次进行预案演练,并将该演练过程做好记录,为其他的演练方案提供参考。

3 效果

3.2 提高了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 见表2。

4 体会 1)ICU病人病情危重、复杂、突发事件多,开展护理查房与应急演练相结合,能实质性的解决ICU病人的护理问题,护士能熟练掌握各类病人突发事件的护理评估,冷静、及时、准确、有序地处理。2)查房者是关键人物,查房者的能力、水平直接影响到查房效果,查房者应在查房前对病人的基本情况、特殊情况、难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有基本了解,并在查房前查阅资料及相关信息,做到对病人情况、治疗护理、需要解决的问题、解决的措施、所查病种的前沿信息心中有数,使自己在有知识储备的状态下高质量地完成护理查房。3)在应急演练过程中,护士长将权力下放给护理组长,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既提升了自身价值,又带动了年轻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而年轻护士从医疗、护理的不同角度了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护理,锻炼了应急反应,开拓了思路,丰富了知识,增强了对危重病人的护理应对能力,有利于掌握新技术、新业务,使理论知识尽快强化。4)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救护水平应急演练作为一种有效的培训方法,在国内已得到广泛应用[2]。其充分体现了演练的直观性、实用性、有效性、重复性和可控制性[3]。结果显示,通过演练,护理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急救技术得到了提高。5)提高了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在ICU实际工作中,护士不仅要有全面、扎实的临床理论基础,更需要有快速应对及与抢救人员的默契配合与协调能力,它直接关系到抢救成功率。当病人出现突况,护士立即配合医生按照分工开展抢救工作,迅速、主动地准备抢救物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抢救中的各项护理操作,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结果显示,医生对护理人员配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5 小结 传统的ICU护理查房模式过多依赖于医疗指导性查房,而对ICU护理本身的工作重点缺乏重视,这不利于护理观念的转变及护士能动性的提高,我们采用与应急演练与护理查房相结合的模式,对ICU危重病人的针对性强,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及参与能力,促进了护士整体理论水平、临床专业水平、技术操作水平及抢救配合能力,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苏新英,任辉,廖建梅等.危重病人护理模式的探讨[J].现代护理,2006,12(22):2141.